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12篇)
1.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篇一
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发展趋势与实施途径
沈玲娣
http:///Article/ShowInfo.asp?InfoID=309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当前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特点。就小学英语学科价值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北京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推进小学英语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提出了具有实用性的建议。本文还对小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学习方式的变化对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以及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等方面也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主题词:小学英语
发展趋势
思考与启示
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发展趋势与实施途径
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及发展趋势
(一)小学外语教学发展的背景
在小学阶段设立外语必修课已经成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个国家政府和教育部门所关注和积极发展的一个热点,没有设置小学外语课程的国家纷纷开始着手设置课程,已开设小学外语课程的国家则在进一步降低开设课程年龄的同时,进行第二外语和第三外语开设时间和语种设置方面的研究。例如在欧洲,欧盟各国政府认为外语水平是促进成员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与发展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要求其公民至少掌握一门至两门其他成员国的语言。目前很多欧洲国家的外语教育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少国家已经开始尝试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其开设第一门外语,从中学起开设第二门外语,以保证学生学习外语的时间、机会和两种外语能力的形成。在亚洲,新加坡政府在60年代至90年代的改革中提出要成为一个全民双语国家。总之,进入二十一世纪,开展小学外语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为国家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培养新世纪跨文化人才的战略目标之一。与此同时,人们重新审视外语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对外语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各个国家都充分认识到外语教育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使学生能说几句外国语,而是为了今后地球村的公民在多元政治和多元文化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做准备;是使新一代的公民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和知识进一步创造财富,为促进国际理解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的必要条件。在我国,外语教学,特别是小学外语教学从未像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这样引人瞩目,这样受到教育领导部门、广大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如此深切的关注。因为对于个人来说,外语已成为个人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重要手段,学习和使用外语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国家来说,已经成为国际交往与国内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2001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要求全国乡镇以上小学从三年级逐步开设英语课程。
在这一大背景下,外语教育,特别是小学外语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发挥外语教育在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我们有必要对小学英语课程价值、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其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二)小学外语学科价值与学生发展
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在对对低龄外语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国内外外语教学界对小学外语课程价值方面取得了以下基本共识: 首先,在儿童阶段学习外语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对世界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价值。学生学习了一门外语,就等于打开了一扇通往新的世界与文化的大门,他们可以了解到异国的文化与社会,通过学习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可以使学生学会处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形成开放和包容的性格,使他们视野开阔,心胸豁达宽容。
第二,外语学习可以将孩子领入一个新的声音世界,带来积极的情感和新的发现,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外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模拟交际、真实交际、双人学习、小组学习诸项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经历。
第三,外语学习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有意识地生成和输出新的语言。学生在通过体验、比较、分析和理解等方式学习外语的同时,可以促进其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地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大量研究表明,会两门或两门以上语言的人比只会一种语言的人在智力发展上更具优势。第四,小学外语课程的真正目的不仅仅在语言能力上,也在学生的态度发展和对自我的认识上。学习外语也是磨砺意志的过程,学生需要克服遗忘、需要学会表达和表现自己,同时还要学会如何与他人交流和合作,这些有助于学生自我心理的调节,发展积极学习和大胆实践的主动精神。
(三)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随着小学英语课程的逐渐普及,国内外小学英语教学和研究越来越受到外语界的关注,近年来的研究和探索主要呈以下发展趋势: 1.在课程目标上呈现多元化
新的外语课程观从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向以全人教育为目标转变。英语教育追求的结果不仅仅是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且要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在情感、素养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小学英语教学是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的启蒙阶段,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是他们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兴趣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效果,取决于他们能否获得成就感。所以小学英语教育在教学
目标上倡导把语言与情感、语言与态度、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学生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2.在教学观念上强调语言的运用
在教学观念上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转变。小学英语教学特别强调语言环境的创设,提倡充分利用和开发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提倡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以致用的语言教学观。同时注重将语言学习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使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和合作精神。
3.在教学方法上倡导活动式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法上,从单一的机械模仿训练和语法讲解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向活动式任务型教学模式转变。强调学生必须通过积极的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的尝试和创造来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小学英语教学要从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形式,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等语言学习方式,达到激发兴趣、形成语感和培养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4.在课程评价上倡导评价的多元性和评价功能的激励作用
在课程评价上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式转变。从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向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转变,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参与的积极性、努力的程度、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的精神等。5.在课程资源上倡导多样性和多渠道
新的英语课程观强调多样性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的意义,强调通过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在校学英语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还要积极地利用和开发其他课程资源,如广播电视节目、录影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网络资源、报刊杂志以及其他英语实践活动。
二、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实施创新教育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英语学习方式的特点
1、小学生感觉愉快和安全时学习的效率最高。因此,鼓励创建一种开放、和谐、积极互动的语言活动氛围,加大语言输入量,努力使教学活动产生浸润性的效果,即让学生愉快地在英语的环境之中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吸收和操练,增强语感,不断提高英语听、说、读、写和用的能力。
2、语言的学习过程是理解意义和建构意义的过程。孩子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他们在自己的理解水平上参与学习过程,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应充分发挥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多采用pair work(双人活动),group work(小组活动)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模仿、会话、表演、唱英语歌曲、说英语小韵文和诗歌,进行听写、对话、描述等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思维的发展。
3.小学生天生具有想象力,乐于参与,勇于创造。在利用活动式教学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要注意遵循语言能力形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过程,采用全身活动反应tpr等体态语和玩、唱、做手工、角色表演等多种外显形式促进儿童语言技能的发展;同时通过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
4、小学生在体力和智力都参与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最佳。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训练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活动中,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多种智能;同时发展学生在活动中的兴趣、态度等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主动参与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学会与人合作的学习方式。5.小学生学习语言更趋向于整体体验和识记,而不是通过分析语言成分进行学习。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而在初学阶段,语言规则通常不能概括他们所接触到的语言,最常用的简单词汇往往在词形变化上,在发音上并不简单,也不一定符合读音规则。常用的语句在结构上或意义上,往往也复杂。为此,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上,要放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的习惯上。
6.小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鼓励和帮助。我们要发挥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及时得到鼓励和肯定,从而及时得到成功的体验,树立“我能行”“我会做得更好”的信心和动机愿望、调动积极的情感态度投入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淡化结果,强调和更多的关注儿童参与学习的过程。
(二)尝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外语教学方式面临新的挑战。既要合理地继承传统的教学方式,又要重新认识外语教学的基本目标,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采用活动途径,创造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近年来,北京市小学英语教研人员和许多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遵循以上外语教学基本理念,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构建了多种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
1.体验学习
英语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实践和体验活动。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实践是体验学习的基本方式。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验学习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亲身经历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
儿童英语学习需要有情景体验,行动体验,生活体验,情感体验,游戏体验,思维体验等。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小学英语教学要采用活动途径正是基于儿童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提出的。体验学习改变了传统的以机械模仿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三年级“天气”一课时,利用录音模拟自然界天气的声音,让学生通过听声音猜天气,引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利用形体动作和实物,请学生表演天气,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造思维能力;利用看局部图画猜天气,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局部事物的特征,判断是哪一种天气等。教师通过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将语言学习和观察、思维、想象以及创新等多种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学生眼睛在看,嘴巴在说,脑子在想,耳朵在听,在大量的肢体活动、动手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还形成了真实的交际,学生在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中,在合作学习的体验中,轻松愉快地进行着语言的学习与运用。2.探究学习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识过程与人类的认识过程有共同之处,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学习就是依*发现”,学生自我思考、探究和发现事物,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学生要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这种探究-发现式教学虽然最初是为自然科学学科设计的,但后来逐渐推广到社会科学学科,同样适用于外语教学。在英语学习中,探究学习的本质就是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应用知识或信息去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目前很多教师正在积极尝试这种学习方式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四年级“职业”的话题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中的几位,有冰心、钟南山、成龙、杨利伟等。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画面中的人物是谁?他们分别是做什么工作的?学生说出这些杰出人物后,教师请他们说出这些人物的职业。当学生说不出时,小组同伴可以相互帮助,要想了解说出这些人物的工作或职业,学生可以到不同人物画像旁边的录音机里去找答案。听听录音中是如何介绍这位杰出人物的,并请学生找出相应的职业词,跟录音学习,之后请会说的学生教给大家认读这个词。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是带着问题通过各种渠道或途径去寻找答案和结果,是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
再比如,在“asking for help.”的故事学习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思考问题:画面中女孩是不是用脚在雪地上写了sos?妈妈躺在地上,女孩流着泪在给妈妈包扎,旁边是着火的飞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接下来教师请学生阅读故事,学生可以借助字典等工具自学,也可以展开小组讨论,提出问题,相互解答,共同寻找答案。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情景,让学生讨论求救的方法,达到读懂故事并拓展学习内容。学生在使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和经验,了解到更多的求救方法,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开阔了眼界。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主动利用获取的信息去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同时还获得了提高生存能力的体验。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为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提供了主体参与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创造出合作学习的有利条件,使学生在与同伴共同讨论、研究、分析、归纳、交际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语言能力的提高。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会型”的教学方式。jacobs认为外语教学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全班授课,二是分组活动(group work, pair work),三是个体学习。目前我国小学外语课堂教学中,全班授课是主导形式,个体学习难以实现。因此,分组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合作学习以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更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以集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
小学外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重点从两方面进行实践。l 情景教学(角色扮演)
情景教学在多年教学实践中证明,效果显著。情景教学的优势在于将学生置身于特定情景之中,创设自然的学习环境,有利于使学生体会语言的真实运用,调动学习兴趣,将抽象、枯燥的语言知识学习形象化、具体化。情景教学强调教学的“社会性”,即以社会情景为基础。教师创设的情景要贴近学生生活,话题、功能和语言知识一致,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尽可能真实,角色扮演活动有利于语言的实践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情景教学尽管已被大多数教师认同并采用,但在实际运用当中,仍有设计不合理、情景欠真实、活动流于表面、语言技能训练不落实等不足。因此,情景教学在未来教学方式改革中仍有待新的突破。l 任务型项目学习(task-based project)
任务型项目学习是任务型教学途径中的一种教学方式,他遵循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原理,只是在设计任务时,突出四个特点:(1)课上和课下相结合,不局限在课内;(2)以项目形式呈现,任务完成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二周至三个月均可);(3)以群体活动为主,个人学习为辅,共同完成任务。(4)强调具体分工、探究讨论、交流评价的学习过程。
任务型项目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在小学刚刚起步,例如一些学校在小学六年级的一项task-based project就是用英文编辑出版一期墙报或报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或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主题,明确分工,从收集资料、撰写文稿到打印、排版,最后完成墙报或报刊。
学生在完成这些项目学习时,全身心投入工作,他们要选材、编辑、制作电子文本、录像、展示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互相协作、评价,把注意力集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的同时,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正如著名研究task-based learning专家david nunan 所说:具有交互功能的任务学习可以激发学生把全部语言资源调动起来,把他们的语言知识发挥到顶点。由此我们看到,学生在完成各自的任务时发挥了他们最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个性发展和合作学习,也体现了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和价值。完成每一、项任务无不需要他们动手实践,语言的应用也自然地体现在其中。可以说,这种学习过程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天地,三、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变化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新课程引发的课堂教学的变化,给教师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课堂教学情境的变化,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需要我们来重新认识对教师的角色的定位和重新思考对教师的评价。
(一)课堂教学情境的变化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情境强调教材的单一因素,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诸多因素的整合、互动和发展。新课程要求实现以下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学生各孤立的学习方式转向学生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从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转向以体验探究式为主的学习,从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精讲多练式学习转向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任务驱动型学习,从运用单一的教学媒体转向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进行的整合学习。课堂教学情境的变化还体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涉及语言知识本身,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要涉及文化、情感态度和跨学科知识;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注重学生的学科考试成绩和考试的结果,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评价的激励作用。这些变化使得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师从单纯的课程执行者变成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来完成教学方案的设计,比如对教材的开发,相关资料的查询,教学情景的创设,课堂活动的组织等等。这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创造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极大的挑战。
(二)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素质
传统课堂教学的知识信息主要来源于教师和课本。教师把课本提供的语言 知识准备好单方面传授给学生,然后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控制性练习,一切主动权操纵在教师手中。而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求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提倡开放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小组讨论等方式自学、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网查资料,通过讨论思考来参与课堂教学,学生获得了相当大的学习主动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当中有人会把不为教师所知的知识带到课堂上来,这对教师无疑是一种挑战,它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式的课堂教学规则,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处于一种时时受到碰撞、挑战和激励的状态。这种状态要求教师不仅拥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和知识储备,同时还应具备开放、敏感、豁达、幽默的品质和心态。
(三)学生评价的多元化与对教师的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评价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因此课堂上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知识传授的准确性和教学技巧运用的灵活性,忽视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实际获得,注重的是结果,而忽视过程。新课程倡导多元性和发展性的学生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包括知识、能力,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试卷的卷面成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对教师的评价要从审视教师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达到上述学习目标,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最优化的环境和服务为主要内容,即对教师的评价要从单一的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转向教师如何对待自己的教学对象、如何完善教学行为、如何开发课程教学资源等进行综合性评价。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的评价观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对推进小学英语课程的思考
(一)需要关注的问题
1.理念与行为的关系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新教材实验的推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变
化,但教师教学理念与行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越来越明显,教师们常常困惑与以往惯性教学与新课程教学之间。在教学实践中,当遇到问题时,许多教师或寄希望于专家的指点、寄希望于现成的经验和操作的程序可以借鉴,或自觉不自觉地走回老路。从中我们可以感到教师还缺乏对新课程理念和学科教学的深入思考,新的教育理念还没有真正落实,还没有变成教师的自觉的教学行为。2.时间与效率的关系
很多研究表明,直接接触外语的时间是取得外语学习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carrol(1975)认为,在众多的因素中,如智能、动机、态度、年龄、策略、时间等,时间是成功与否的重要的因素。vilke(1988)估计,要使一门外语达到一定的水平,1000小学的学习时间是必要的。因此,将外语提前到小学开设,尽管小学与中学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不同,但就有可能使学习的时间有所增加。小学开设外语课使中学能够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高层次的语言能力。这里的时间意义有两种概念,一种是指国家课程规定的周课时,另一种是指课堂开展学习的时间,即课堂时间是否得到高效利用的问题。这种时间概念受教师因素的影响,即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技巧、语言的能力、教学条件、教材设计等都会对时间的有效使用产生作用。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后者,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
3.创新与基础的关系
新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小学英语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和参与的教学
方式,旨在使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完成语言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语言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小学英语教学不仅应当体现开放、创新的特点,还应注意其学科的科学性。学生对英语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又感知到理解到熟练,再到运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现在教学结构上则应该是一个由呈现操练到归纳巩固到交际运用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有序的过程,从时间和空间上来说应当是可以缩短但不能跨越的过程。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呈现新的语言知识后没有组织学生进行足够的操练就过渡到运用阶段,那么课堂上学生就不可能有积极正确地反应,教学目标就不可能得以实现。同样,如果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上的机械技能训练过多,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很难形成。因此学习方式的创新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学习的规律为依据,课堂互动的质量,而不是形式对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教师素质与课程推进的关系
上面谈到,教师不仅是新课程的实施者,还是新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在课程
决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学中教师决定着课程内容的呈现顺序,决定着省略什么,强化什么,采用怎样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就是课程。教师的素质,教师的教育哲学思想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的效益水平。另外,对于小学英语教师,具备了现代教育的课程观还不够,还必须具备一
定的英语语言能力。有研究表明具有较好语言能力的小学教师所教学生的语言表现要优于语言能力较弱的教师。而具有一定语言能力的小学教师其教学效果要优于中学教师。由此可见,仅仅有语言能力还不够,教师还需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使教学能够适应小学生的生活和认知水平。所以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推进课程实施的关键。
(二)几点启示
1.小学外语教学成败的关键还是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对孩子学习态度的形成具有最直接的作用,因此教师的因素就成为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的语言、教师的教育理念、课堂活动设计都对学生的兴趣、动机、和认识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学要努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创造的机会,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同时不能否认学生的受动性、依附性和模仿性。
2.在开展小学外语教学科研和对课程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克服测试的弊病,应注重对态度和动机的发展性评价。小学外语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发展语言能力,更要发展学习外语的积极态度和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我们对于目标的实现只采用测试的方式进行测量,就会出现教学导向的片面性。由于态度和动机比较难以测量,使过去外语教学的评价往往不得不以语言成就作为其唯一的目标,很多情况下是以牺牲对态度和动机的关注为代价的。这是我们对小学外语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
3.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语言能力对于小学外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论是职前还是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教师的语言能力培养都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小学外语教师还必须懂得儿童心理学,了解儿童学习外语的特点和方法,有机地将外语的学习与其它的学科知识相结合,促进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
4.校本教研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在提倡校本教研时,要关注学科教研,学校在建立有效机制推动校本学科教研时,应将开展校本教研与开发校本课程统筹考虑。开展学科特点鲜明的教学研究,鼓励教师直接针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开展调查和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提高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5.在开展校本学科教研的同时,教学研究部门应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推动研究在更高的层面发展。开阔教师的视野,推动理论学习;搜集研究问题,深入学校,具体指导;公布研究方向,使校本和跨校交流的学科教研具有交流的基础;建立合作交流的机制,引导研究过程系统的、科学的发展。
6.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从社会、学校到家庭都应该充分意识到外语学习环境对于小学生外语学习兴趣、动机和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良好的环境不仅可以减轻课堂学习的负担,还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实用性,有利于学生 建立成就感和学习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2002年 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3.俞唐、佟玉功:《探讨中学外语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北京教研》,(2003年)。
2.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篇二
一、新模式探索的重要性
(一) 单一模式的困惑。
有特色才有优势, 才有竞争力。我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在其总体发展过程中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是鲜明的, 基本做到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速成性。但是人才培养模式在整个发展历程中创新和改革的力度缺乏重视, 往往有忽视和淡化的偏向。如在培养目标上以学历教育为唯一或者是主要导向;教学计划沿用普高模式的现象严重;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缺少成人继续教育的实践性;以课程讲授为主, 导致了电大不“电”、远程不“远”、函授不“函”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一系列的问题直接造成了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模式单一化的困惑。
(二) 对象转换的空白。
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将近一代人丢失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进入改革开放以后, 社会积压了大批的渴望知识、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 而当时普通高等教育资源极其有限, 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所以作为对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 高等继续教育承担起为更多的人提供继续接受教育的历史重任。进入80年代中期, 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力争实现在本世纪末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 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 党中央先后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11月, 国家教育委员会召开了成人教育工作会议, 讨论了《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成人教育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必须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 坚持一要改革二要发展的方针。”确定了岗位培训、成人基础教育、成人高中等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文化和生活教育为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这些基本精神在成人高等教育迅速得到贯彻和落实, 高层岗位培训和大学后继续教育的重点地位在不同成人高校受到普遍重视, 成人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入。至此, 普通高校的函授、夜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业余大学、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其他社会力量兴办的成人高校, 构成了我国成人高教的基本力量。应该说, 在20个世纪8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 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 教育生源充足。据不完全统计, 从20世纪90年代起, 每年我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招生数均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职的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了接受再教育的绝对主体。但2003年“非典”停考一年以后, 2004年、2005年成教生源数量明显下降。究其原因, 主要是以下几点:第一, 经过二十多年的成人高等补偿教育, 尤其是前几年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随着学习渠道的增多、拓宽, 城市中原来的一代知识断层基本上已被填平。第二, 在职的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整个社会学历文凭提升的大背景下也基本达到最底要求。第三, 全国普通高校连续几年扩招, 尤其是在专科层次的大规模扩招, 普通高校录取率逐年上升, 这使得原来可能进入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生源进入了普通高校。这样一来, 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对象面临着断层和转换空白。
(三) 新模式建立的必然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知识经济对人才及高等教育发出了深情而急切的呼唤。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既给高等继续教育带来大力发展的良好机遇, 同时也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何抓住发展的良机, 深化改革以应对挑战, 这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模式单一化的困惑和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对象面临着断层以及转换空白等问题使得在新形势下高等继续教育走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当前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正处在十字路口, 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但同时也意味着新一轮的发展和机遇, 作为县市域高等继续教育工作者, 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意识到, 改变目前的高等继续教育困境的关键是改革和建立新的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新模式实施的基本途径
(一) 面向市场, 多元发展。
继续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教学活动, 即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对社会有此需求的人员进行补充新知识与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通过这样一种训练活动来改善社会人员的知识结构, 拓宽知识面, 使其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所以高等继续教育必须面向市场的需求, 要满足社会市场的需要、岗位职责的需要和学习人员本身的需要。办学与社会需求不能脱节, 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要及时根据市场调节, 也就是说, 目前的成人高等继续教育要很好地与社会协调发展, 要体现成人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广泛性、多样性和终身性的特点。所以开展高等继续教育要遵循多元化的发展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
(二) 主动出击、重心下移。
做成教就是做市场。市场经济的发展, 促使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亦应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生源数量的下降, 使得高等继续教育办学单位已经不能够依靠传统的等客上门来办学。另外, 通过传统的广告媒介载体, 对外宣传的力度和效果已失去往日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成人教育市场格局多元化, 办学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作为承担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任务的主体———高等院校应该主动出击,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 借用市场经济的手段, 将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整体规模扩张和层次规格结构有序化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本地区的优势和影响, 把继续教育的工作重心下移, 充分运用本地区乡镇、农村的成教中心或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点, 面向农村、面向基层, 走进企业进行办学宣传, 服务于农村, 服务于基层。从而做到点面结合, 真正地在一个地区把高等继续教育的资源整合起来。
(三) 搭建平台, 送教上门。
高等院校实施高等继续教育工作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 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 适应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需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建设继续教育基地, 向各行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提供各种继续教育课程。因此现代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终身学习社会的需要, 使得继续教育成为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在这个职能作用的支撑下, 高校要成为所在地区实施高等继续教育的核心, 以高校为核心, 构建起本地区的高等继续教育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 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作用更加明显。从高校的自身条件看, 它既是教学中心, 又是科研中心, 学科门类齐全充实, 拥有基础知识雄厚的、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又有较强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实力, 还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先进的科学试验条件。这些条件是其他办学单位或培训机构所无法比拟的。因此, 高校要主动服务上门、送教上门, 服务基层, 服务农村, 只有这样, 才能体现出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平台的核心。
(四) 网络服务, 管理到位。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 使得教育资源、管理、服务网络化成为可能。目前覆盖全国城乡范围的集资源传输、支持服务、管理运行有机一体的继续教育办学网络成为各种继续教育形式都采用的一种形式。电大开放教育、函授教育、教师进修教育、党校干部培训、奥鹏体系等都在发展和研究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其中如电大、奥鹏的网络体系是比较好的, 它运行的一体化程度、资源的共享程度、管理的有效性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都比较突出。借助这些网络平台, 办学单位能够更加满足各种类型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并提供优质的支持服务。借助网络, 能够及时有效地帮助和解决求学者的问题和困难, 同时对管理和质量保障也更加容易量化。管理有没有到位, 通过数据平台可以一目了然。所以, 在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这样一个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下, 通过网络来做好支持服务和加强管理, 更能符合农村和基层的继续教育的要求。
(五) 借重职岗, 强化实训。
社会专业人员能否履行好岗位职责, 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手中的工作质量, 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因此, 继续教育要针对职业岗位要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素质, 才能体现继续教育的效益。众所周知, 我国正处于由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的社会变革期,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 大量农业劳动力脱离农田, 进入企业岗位工作。这些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技能培训或者只是接受了简单的岗位培训, 所以职业竞争力相对较差, 造成他们大多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收入待遇低、劳动强度大的工作, 很难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为此, 高等继续教育办学单位应充分利用所具有的职业师资和专业设施, 重点做好企业的岗位培训, 尤其是在劳动保障体系下的各级各类劳动技能培训, 提高基层人才或农民工实际操作能力和素养。
三、新模式实施的运行机制
(一) 项目经营, 以线串块。
作为办学单位, 明确了作为承担高等继续教育主体定位以后, 在实施继续教育的过程中, 怎样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成人教育市场中占一席之地, 这是每个高校要考虑的问题。我们的做法就是项目管理, 以线串块。具体就是一个办学项目的招生、日常教学管理、考试、毕业等环节都由项目负责人带领项目团队通盘考虑, 全盘经营。这样做的目的可以由一个项目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分去考虑如何拓展高等继续教育市场, 了解项目的整个运行过程, 以期带动整个项目的良性发展, 做到以线串块。
(二) 分散做, 集中管。
由于高等继续教育的项目类型繁多, 需由多个项目组来经营。鉴于高校专业科目能够对应社会继续教育培训的要求, 所以, 不同的项目可以由对口的专业系部或项目组来负责。但是考虑到高等继续教育的规范管理, 还是需要一个扎口单位来对各项目进行集中管理, 宏观调控, 以免各项目之间出现恶性竞争或违反教育法规的现象。
(三) 管理责任, 落实到人。
由于各项目是由下面的项目组具体经营的, 所以每个项目组对自己的行为应承担管理责任, 每一位项目组成员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哪个岗位出现差错, 就由岗位责任人负责。
(四) 财务分账, 切块分成, 多做多得。
因为是各个项目组在激烈的市场中自由搏击, 就必须考虑到它的经济利益问题。如何体现每个项目组创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那么在财务上就要能对应地反映出来。我们采取项目财务分账的办法, 每个项目的收支均建立分账。在此基础上, 我们制定了各项目分成切块比例方法, 最大限度地体现多做多得的分配方法。
四、结语
探索构建高等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途径和运行机制, 能提高全社会的办学积极性和办学效率, 使全社会都关心和实施高等继续教育, 对保证实现教育现代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摘要: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在新世纪面临着新的挑战, 探索高等继续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本途径和运行机制, 对高等继续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阐述了新模式建立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主张把多元化发展、重心下移、搭建平台、网络服务、强化实训等方面作为新模式实施的基本途径, 形成项目经营, 以线串块、分散做, 集中管、管理责任到人、财务分账, 切块分成、多做多得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等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基本途径,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恕.面向农村开展继续教育是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J].继续教育, 2005, (2) :34-35.
[2]葛道凯.从电大发展看高等继续教育未来走向[EB/OL].http://news.xuexigang.com/dianda/dianda.2007-11-14.
3.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篇三
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唯分数”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只重视解题结果的教学,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只采劝满堂灌“的教法,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把教学的着眼点转移到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素质教育上来,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破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从而自觉地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并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坚持教书育人,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
通过数学的实际应用,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小学数学教材中,不少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和工作都有密切联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数学教学的严格训练,进行学习素质教育。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克服困难的性格,是社会主义公民的良好素质之一,需要从小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整洁、严格认真细致,自觉检验修正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勤于思考、不怕困难、敢于竞争的精神。
通过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索新知,经历“感性——理性——应用”的学习过程,意会人类认识的发展辩证过程;让学生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体会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引导学生沟通数学知识,认识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的认识活动中,感知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
另外,还可以通过数学的一些数据、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数学教师的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
二、优化教学方法,贯彻启发式
优化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实施素质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优化教学方法,就是要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早就强调:要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可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注入式”,往往不顾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死记硬背定义、法则,进行大量机械性重复练习。这种教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求新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1)要突出学习兴趣的激发。启发式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学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数学学科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起兴趣。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复习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教师设问:看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是不是也看这个数的末位数字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检验后予以否定,教师再设问: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除了计算外,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呢?
接着师生比一比,看准能很迅速地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比赛结果,总是老师获胜。这时学生急于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判断的,为什么这样快,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此时,学习兴趣高,教学效果好。
(2)要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向前发展的时代,不仅要求每个公民具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根高的智慧和才能。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双基的训练,而且要把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在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突出思维品质的训练。
(3)要做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在教学中,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要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向学生展现学习过程,显示学习方法的“透明度”,使学生在探求新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技巧。做到依据学习规律确定教法,利用教法指导学法,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结构,着力引导学生在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中学习新知。在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四种主要的学习方法:①阅读学习的方法。教师科学组织学习材料,让学生学会提纲挚领,抓重点,从而科学读书。②尝试学习的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尝试探索——讨论文流——明理开窍”的学习过程,从小激发学生敢于“让我试一试”的动机,培养探究能力;③操作学习的方法。通过拼、摆、剪、比、画等实践活动,从动作感知到表象,再抽象概括,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④数学思考的方法。通过例题的示范、练习的指导,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常用的数学思考方法,如有序、对应、变换、转化等,并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
三、坚持因材施教,实行分类指导
由于人的遗传因素、生理条件以及环境、教育等影响,学生的生理、心理结构、接受能力和发展状况有所差别,再加之社会对各方面的人才要求也不尽相同。
因此,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人而异。事实上,义务教育新大纲已在这方面有所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具有一定的弹性,增加了一些“只教不考”和选学的内容,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应坚持因材施教,实行分类指导。也就是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按不同的层次进行指导,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素质要求,同时抓好“两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补差,在教学中做到提问侧重中下生,板演突出中下生,行间巡视留心中下生,课内辅导优先中下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条件,让他们脱颖而出,在学习内容上,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扩大知识面;在练习上,可增加一些难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加强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发散性训练;在形式上,可组织他们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和数学竞赛,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
这样让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挥。
四、改进教学评价,树立全面质量观
改进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构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是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深受“应式教育”的影响,衡量教育质量的优劣仅看分数的高低,统考、升学考还严重束缚着广大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手脚,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所以要真正落实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必须改进教学评价,树立全面质量观,以形成这样的共识:数学教学任务已不仅仅是教学生计算、解题,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学会做人;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也不仅仅是看学生读了多少书,而凭一张试卷决定,而是取决学生知识吸收、内化的程度及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表现的心理素质状况,并对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劳动技术等方面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4.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篇四
第一,面向全体。我们国家这些年努力实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是面向全体,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进到学校里来,进到班级中来。以前有一部电影叫《一个都不能少》,反映了教育教学里有一个同样面向全体的问题,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比如说你赞许的目光是不是只给了前三排,你的微笑、你的点头或者说你的关注等,是不是只给了那些成绩好的孩子、听话的孩子,我觉得这就是考验你是不是面向全体。
第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把这个方针贯彻好、落实好,在这方面不能有任何放松。有的网友可能会说,你说面向全体,全面发展,那和因材施教有没有矛盾呢?要我看是没有矛盾的。实际上面向全体,正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你只有面向差异了,面向个体了,你才能面向这个全体。
第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基础教育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上做的非常好,也得到了世界性的公认,但是在能力培养上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应该说知识是重要的,但是知识不能成为限制人们思维空间的东西,而应该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展能力的基础,不是把人作为一个知识的容器,而应该把知识融入到人的认知结构中,能够活化起来。同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这些年来,连续30年我们国家GDP以每年10%速度递增,相当程度上是靠劳动力的价位优势,但是纵观全球,不能靠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成为世界一流国家,所以我们有中国制造,我们还要有中国创造。
第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谁都想有创新,怎么实现创新,必须以主动性的发挥为前提,真正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弘扬主动精神。这样一种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就要求启发式教学。我们的总理对这个问题非常注重,每年教师节时都会去听课,看到教师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非常高兴,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又比如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就要求我们能够鼓励学生存疑、求疑,一个老师能不能允许学生对自己的答案提出挑战呢?这就是一种考验,也就是说主动性的发挥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当然,这与我们的尊师爱生并没有矛盾,我们的优秀传统还要坚持。
5.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篇五
结合相关调查数据发现: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在仅为100多万,而到了曾增加到600多万。从20后,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都居高不下。显然,在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的趋势下,势必会引发就业难等问题。对于教育部门来说,为了解决就业难等问题,便需要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其中,创业教育是一类新型的教育模式,既能够为培养人才提供有效凭据,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难等问题。鉴于此,本文对“创业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具体实施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便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一、创业教育的基本特点分析
对于创业教育而言,是顺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在国内教育环境逐渐改善及深化的基础上,创业教育也呈现了良性发展趋势。结合实践可知,国内创业教育存在三大显著特点:其一为创新性;其二为主体性;其三为教育学。具体表现如下:
(一)创新性特点
在高校中落实创业教育这一教育项目,主要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我国高校最为吓住的优势便是学科繁多、渗透能力强,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而创业教育最为显著的一大特点便是具备创新性。创业教育的创新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上,还体现在实践操作技能上。当创业教育的创新性特点充分凸现的条件下,才能够使创业教育更具发展空间。
(二)主体性特点
于创业教育来说,符合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目标。同时,创业教育的主体性特点也是非常明显的。也就是说,创业教育注重以学生作为主体部分,充分尊重、支持与肯定学生的发展。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需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的落实都是针对学生而实施的,这充分证明了学生在创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从整体层面分析,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够有利于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教育性特点
高校之所以实施创业教育,除了顺应教育发展,在充分认识到目前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但从整体层面而言,创业教育是脱离不了教育性的特点的。也就是说,在创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内容要符合教育实际,同时需考虑学生实际,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但需要注重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还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这样,才能够充分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目前国内创业教育潜在问题分析
创业教育有助于高校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国高校在创业教育上还潜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师资水平等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育计划与具体实施存在偏差
创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创业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化。因此,在创业教育开展前期,做好完善的计划编排工作便显得极为重要。现状下,国内创业教育在教育计划方面显得较完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显得力度不足。这主要是由于实践经验欠缺、教育理念不能与时俱进而造成的。因此,在教育计划与具体实施存在偏差的条件下,便会对国内创业教育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
(二)教育内容及方法不够创新
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有充实的内容作支撑,同时还需要融入先进的教育方法。但是,从目前形势来看,国内创业教育在教育内容及方法方面都显得不够创新。一方面,在内容上注重理论及政策宣传,对于实践以及创业实务训练则显得较为匮乏。另一方面,教育方法单一化,如小组讨论、课堂案例等方面,较为传统,创新力度不够。显然,在这两方面问题共同作用下,便使得国内创业教育难以得到有效进步及发展。
(三)师资水平有待加强
创业教育归属于高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因此高校便需要对师资的融入加以注重。就目前而言,所存在的师资问题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师资整体素质水平有待提升。由于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因此经验丰富、有超强实践能力水平的教师较为匮乏。显然,在师资水平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创业教育工作便难以顺利开展。
三、创业教育具体实施策略探讨
结合上述研究,认识到目前我国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不可取之处。为了使创业教育得到有效发展,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便显得极为重要。具体策略如下:
(一)融入全新的创业教育理念
由于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因此融入全新的创业教育理念便显得极为重要。在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需加强学生教育,使学生树立起全新的学习理念,让学生认识到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对今后工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需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此凸显出创业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及科学性。
(二)注重实践,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任何教学项目,倘若没有实践作支撑,都很难获得优良成果。因此,为了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的.有效性,便需要对实践环节加以重视。通过讲座、竞赛以及实践操作等模式,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做好实训基地的构建工作,创业工作室的构建工作等,以此使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条件进行创业实践操作。同时,完善创业咨询服务,构建创业咨询服务平台,使学生能够通过该平台了解到需要了解的知识,从而为获取更为丰富的创业经验提供良机。
(三)尊重学生,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给予支持
结合近年来创业教育的案例可知,参与式的教育策略是创业教育所大力提倡的。为了使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便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进行充分考量,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与此同时,需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给予支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进一步为创业教育的完善提供充分有效的保障依据。另外,在学生个性化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起到指导性作用,及时反馈问题,从而保证学生在追求个性化发展过程中的正确性。
四、结语
6.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论文 篇六
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有高超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育人先育己,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教师,自己首先要有职业修养,对待学校的忠诚,对待工作的热情,这些都会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也是学生在校实习和顶岗就业教育中潜移默化的教育环节。它不仅体现为教师本身的一种个人素质,更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在专业教师高素质培养中,主要要求教师以企业的6S管理来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树立示范作用和良好表率作用。
2.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校风、优良的传统能够有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大学生活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心理成长的准备期,它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性格和对待问题的看法及处理方法。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以人为本”,努力将科学发展观与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可持续发展”,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3.将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主要是从教学过程而不是从教学大纲中获得对特定知识的感知。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公共基础课教师,都要践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在传授知识、实践技能的同时,将团结协作、与人友善、守时守纪、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等优良的品质贯穿在教学活动中。
4.将素质教育纳入学生考评机制。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职业人”,因此对待学生的考评应该是全方位综合评价。将素质教育纳入学生课程考核体系,如提高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能力、出勤情况、语言表达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等素质内容在课程中的分值,使学生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进而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高职院校要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高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将素质因素作为一项评价指标,使其与高职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体系一起,作为学生评优、推荐工作的参考条件。
7.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篇七
关键词:院校教育,现代化,基本途径
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比, 院校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系统。院校教育在培养社会需求人才、促进生产力发展、维护和稳固政治经济以及在满足人们自身发展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较之其他教育形态更有效率。
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院校教育发生了深刻变革, 它不仅改革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更主要的是引发了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教学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用什么样的理念指导院校现代化建设, 用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信息化环境, 用什么样的管理方式保障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都是院校教育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院校教育现代化既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工程, 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实现院校教育现代化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1 实现院校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现代化
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建立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机制, 使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现代化社会发展服务。从院校职能看, 实现院校教育现代化的第一要务就是人才培养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是比社会现代化更复杂、更难界定的问题。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所研究中心提出“现代化人”的素质分析模型, 认为“现代化人”的素质特征是:愿意接受新事物, 思想上倾向于更新和变化;乐于发表意见;时间观念较强;对人本身的能力较有信心;计划性较强;普遍的信任感;对周围人较多的信任;信奉并愿意遵循公平待人的原则;对新式教育感兴趣;比较尊重他人。 (杨九俊.挑战与对策—基础教育改革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 29) 培养现代化的人才, 需要从三个层面认识和实施。一是在理念层面, 要确立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二是在办学定位层面, 要依据社会需求和院校实际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三是在制度层面, 要有一整套保证培养目标高质量实现的机制与法规。只有把握了这一核心要素, 才有可能实现院校教育的现代化。
2 实现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是办学理念的现代化
办学理念左右着办学行为。院校教育现代化首要的是办学理念的现代化。院校教育现代化理念涵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用现代的理念解读好两个关系。
2.1 解读好院校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2.1.1 从教育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看, 教育正从边缘走向中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 教育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 在工业化初期约58%归功于较高的小学入学率, 约35%归功于有形投资, 中学入学率的作用居于第三位。据国外经济学家分析, 在传统工业中, 小学水平的熟练工人占66%, 中学水平的占4~8%, 只有1%~2%的受过大学教育。而在现代工业中, 中学水平的占60%, 受过大学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占到20%~40%。教育和科研对经济的贡献率在农业经济时代不足10%, 在工业经济时代占到40%以上, 知识经济时代将达到80%以上, 教育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杨九俊.挑战与对策—基础教育改革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 20-21) 因此, 院校教育的现代化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2.1.2 从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发挥看, 社会需求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
社会需求是院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院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 院校教育在思想上必须确立适应社会需求的理念。首先要树立主动适应的理念, 主动分析并预测社会需求, 以社会需求来确定院校教育的改革目标与内容。其次要树立长效适应的理念。院校教育适应社会需求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国家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因此, 在院校教育发展路径的规划中, 既要从观念上适应, 更要从结构体制等方面适应, 立足长远、深化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2.2 解读好院校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在院校中, 这个关系主要指师生关系。这里涉及两个观念性问题。一个是教学观。现代教学观认为, 教学过程是师生乃至学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交流的过程,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 而且是创造知识、交流感情、塑造人格的过程。另一个是教师观。与传统教师观不同, 新教师观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合作与引导。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学生的主体性正逐步得到张扬, 主体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这种重视还是浅层次的, 还没有真正把这种理念融化到心灵里面。衡量院校教育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个重要的尺度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否充分地享有能动的、独立的、发展和创造的机会。
清晰把握好了上述两种关系, 树立全新的现代化的观念, 才可能在实践中促进院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3 实现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教育内容与传递方式的现代化
实现院校教育的现代化, 必须构建现代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和实现传递方式的现代化。
3.1 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教学内容现代化的实质就是按照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选择教学内容, 以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才。
面向现代社会, 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着眼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新型人才确定教学内容;其次教学内容的改革朝着多元化、信息化、综合化和弹性化的方向迈进;三是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智力发展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继承学习与创新发展并重。因此, 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院校教育现代化的有利支撑。
3.2 教学内容传递方式的现代化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使教育传递效果得以极大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通过视、听、触、嗅等多种感官接受教育信息, 信息接收的效率大为提高。数字化技术和网络使教学资源变的空前丰富、信息传递方式变得更为便捷, 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得更为突出。因此,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设备等硬件环境以及提升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是实现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基础。
4 实现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现代化
院校教育现代化建设中, 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是整个体系建设的关键, 是决定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 是衡量一所院校水平的标志之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宏观层面上要创造一个利于师资队伍成长的机制环境, 在微观层面上则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 使之具备开展现代化教学的能力。综合当前教育领域对教师的需求, 现代院校中的教师应该达到五个标准:
4.1 教师要具有高尚的师德
列宁曾经说过“在任何学校里, 最重要的课程是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这里所说的教学人员是一个大的概念, 但教师则是其中的主体。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热爱本职、勤于进取、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追求完美、勇于创新。
4.2 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种行为的客观判断与期望。这种期望不仅是教师自身工作的能力, 而且也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就会产生育人的高成就欲望, 对自己的学生就会充满信心, 相信并期盼着学生的进步, 对自己就会充满自信, 这种信念和信心是教师工作最重要的内源性动力。
4.3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 能去伪存真把握事物的本质;思维的灵活性, 能够依据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思维的独创性, 能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高度概括后而系统的迁移, 形成新颖的组合分析。此外, 还包括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敏感性等内容。教师具备了上述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的分析, 并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4.4 教师要具有独特的教学魅力
教学既是科学, 又是艺术。在科学层面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科知识透彻的理解与感悟;在艺术层面的最高境界则是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风格是人们道德、气质、才情、学识所铸就的独特个体的外在表现, 是教师独特魅力之所在。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要具有良好的情感智能, 对外能够体谅、理解他人的情感, 对内能够认识、把握、调控自我情感。
4.5 教师要具有现代化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以及数字化校园环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传递方式,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熟练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关注新的科技发展动态并应用于教学。
教师只有达到了这些标准, 具备了现代化教学要求的基本素质, 适应现代化院校改革的发展趋势, 才有可能成为推动院校教育现代化的主力军。
5 实现院校教育现代化的保障是院校管理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院校管理是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保障, 推进院校教育现代化, 必须大力推进院校管理现代化, 院校管理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 教育管理科学化
教育管理现代化必然要求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化, 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教育管理科学化是指教育管理者遵循教育、管理规律, 以现代教育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 克服主观性和盲目性, 使教育规划、决策、督导评价等各项管理活动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规律, 使管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效益化。教育管理科学化包括管理技术的科学化和管理方法的科学化。随着教育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不断发展, 教育管理科学化不仅成为一种可能, 也成为一种必然。
5.2 教育管理民主化
民主化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显著特征, 民主管理不只是一种管理手段、方法, 还是一种管理理念。教育管理民主化作为一种管理理念, 主张被教育规划和管理决策影响的人, 都应进入到管理决策过程中, 一方面使参与者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 另一方面保证教育管理的计划与策略的正确性。就院校而言, 真正确立以教师和学生需要为主的教育管理目标, 才能提高教育管理质量。此外, 教育管理民主化还包括教育管理者民主意识的增强以及民主管理机制的建立。
5.3 教育管理法制化
从秩序上看, 现代化就是法制化。教育管理法制化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教育管理法制化, 其实质就是用国家立法来规范各项教育管理活动, 依法行政, 依法办学, 依法管理, 依法执教。教育管理法制化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 教育管理者要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 促使依法治教的观念深入人心;其次, 政府通过有关部门制定完备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条例, 保证教育中的各项管理活动都有法可依;第三, 建立完善的执法监督、检查、仲裁机制, 实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4 教育管理专业化
专业化是针对教育管理者而言的。教育管理者的专业化是指教育行政人员、学校管理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 具备专业意识和专业素质的过程。只有教育管理者的水平日趋专业化, 才可能有效避免盲目、草率、随意的管理行为。
5.5 教育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是现代化最基本的特征, 也是教育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管理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包括教育管理组织的网络化、教育管理技术的智能化以及教育管理手段的数字化等各个方面, 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推动了院校教育现代化进程。
在实践中, 真正把握了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实质, 通过科学谋划、把握正确发展方向、设计合理的方案、选取切实可行的途径, 才可能顺利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九俊.挑战与对策—基础教育改革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
[2]丁勇.试论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中国科技创新[J], 2010 (4) , 198~199
[3]邱祖发.高校教育管理现代化问题研究.学识论坛[J], 2005 (6) , 175~177
[4]胡卫, 唐晓杰等著.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
[5]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12月第1版
[6]黄济, 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年3月第1版
[7]王园.高校现代化教育管理方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2007 (1) , 102~104
[8]郑海英, 郑雅良.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路径探析.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2010 (4) 175~178
8.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篇八
【关键词】音乐教学 情感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124-02
高中音乐教育实施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则是情感教育。基于此,本文探讨高中音乐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高中音乐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知识和文化修养。歌唱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声乐文化。教师仅仅教给学生歌唱的方法和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帮助学生学习音乐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由于学生的知识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在演唱一首新歌时,教师应先给学生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例如,在教学生演唱《小白杨》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这样介绍:这首歌以白杨树象征保卫边疆的人民子弟兵。白杨树生长环境恶劣,边疆战士也是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但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坚守保卫祖国的任务,精神可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知识,增强爱国主义热情,提高文化修养。
(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认识。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价值、人生观和世界观已经初步形成,但并不牢固,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加以引导。音乐教育的核心或者说本质就在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美德感知能力和欣赏力,通过声音的熏陶引发情感的共鸣,使学生明白和体会到音乐所蕴涵的情感价值,进而形成正确的情感认识观。例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的歌词朴实直白,通过对教师工作的向往来赞扬人民教师的伟大和无私奉献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文字带来的情感,进而形成正确的认知教师工作的观念。
二、高中音乐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高中阶段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都将精力放在了备战高考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忽略、不重视音乐教学课程。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学习,并有所进步。例如,在教学音乐的节奏时,教师可以播放浪花拍打海岸的澎湃声音,让学生感觉节奏,接着放几首熟悉的音乐,让学生学着拍手打节奏,使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轻松学会吟唱歌曲,并经过教师的提点,自我感知歌声中所包含的情感。这样,不仅使学生在熟悉的音乐声中学会了教学内容,而且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如,教师可以播放学生比较熟悉的经典影视作品如《水浒传》《西游记》等的歌曲,这样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熟悉的情节中,学生演唱起来自然会融入情感,不需要教师强制地灌输歌曲的情感,且演唱较为自然流畅。
(二)选取优秀的音乐作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第一,选取优秀的军旅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利用军旅歌曲激励学生勤奋读书,报效国家。优秀的军旅歌曲极易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特别是学生熟悉的,如《咱当兵的人》《打靶归来》《军营小唱》等一大批优秀军旅歌曲,能够让学生对军旅生活产生好奇、向往之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感悟歌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爱国情怀。第二,选取积极的流行歌曲,给学生传递正能量。积极向上的音乐所蕴涵的思想对学生有正面的作用。因此,教师给学生选取欣赏的音乐作品,应能传递正能量,让学生明白善恶黑白,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例如,《奇妙恩典》这首优秀的歌曲,通过悠扬婉转的歌声传递着宁静和谐,让听众忘记世俗的纷争与利欲。学生的心灵在优美的旋律中得到洗涤,心情立刻得到放松。再如,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挂着轻轻的仰望……”这首歌给了现在快节奏繁忙生活中的人们以勇气、希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让风吹干流过的泪痕,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教导学生只要肯努力,只要肯拼搏,抱着自己小小的梦想,总有一天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幸福。这些好的音乐能够与学生的心灵产生碰撞,引发共鸣,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三)多方面挖掘音乐的情感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里有鲜明的形象、丰富的人生、美妙的世界,因此,对音乐的处理应做到把握准确、细致入微。高中生在阅历、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音乐感悟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去剖析、分解、比较,并加以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形式、风格特点等,最大限度地挖掘音乐的情感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此外,高中生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情感丰富,易受到外界的熏陶感染,而音乐相比其他的艺术而言更具情感的感染力,符合高中生的情感需求。赏析优秀的歌曲作品,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巨大魅力,并学会以音乐为媒介,感悟人生的喜怒哀乐。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教学渗透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知识和文化修养,并形成正确的情感认识。教师可以通过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取优秀的音乐作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多方面挖掘音乐的情感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等途径,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郭凤金.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新课程学习,2013(8)
[2]刘艳莉.在高中音乐欣赏中如何进行情感渗透[J].新课程学习,2013(10)
[3]杨华.情感体验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界,2013(35)
[4]单吉平.让音乐教学情感飞扬——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情感体验[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10)
[5]徐峥.浅析新课改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渗透[J].教师,2013(9)
[6]单晶晶.浅谈流行音乐对高中音乐的渗透[J].音乐大观,2013(2)
9.三基工作基本素质提升组实施细则 篇九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011年领导干部会议精神,持续推进公司基本素质管理提升工作,根据宁石化人字〔2011〕213号《关于成立宁夏石化公司加强三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总体思路
按公司加强三基工作领导小组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石化企业战略目标,依据《宁夏石化公司加强三基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工作。
二、指导思想
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构筑员工思想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提高干部员工政治理论素养。搭建成长平台,拓宽培训渠道,全面提升员工基本素质,打造职业化的干部员工队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主要目标
(一)思想教育到位,先进文化主导。加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长期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再教育,大力弘扬“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始终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努力建设忠诚、放心、受尊重的企业;始终保持忠诚事业、奉献石油、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风貌,为推动企业发展建功立业。
(二)队伍结构合理,基本素质整体优良。员工队伍政治素养、道德水准、职业操守明显提升,操作技能、业务水平、岗位贡献不断提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利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规模适宜、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素质过硬、执行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能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人际关系和谐的员工队伍。
(三)牢固为基层服务理念,机关建设成效显著。牢固树立领导干部和机关为基层服务理念,职能定位准确,责任主体明确,组织协调有力,工作作风扎实,服务基层的质量、水平和效率全面提升,基层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四)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环境和谐稳定。确保员工关爱体系完善,利益诉求渠道通畅,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劳动关系、干群关系、企地关系、投资者关系和公共关系和谐。矿区基础建设完备,和谐局面稳定,员工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四、重点工作
(一)强化全员责任心培养。深入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教育,积极宣传先优模的先进事迹,弘扬正气,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1、深入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教育,增强全员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提升干部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信任度和美誉度。
1)2)3)
2、积极践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以“大庆新铁人”李新民同志为榜样,在各自岗位上拼搏奉献,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实现炼化一体化战略目标建功立业。
1)持续开展宣传报道,营造氛围。
2)在宁夏石化报、宁夏石化杂志开辟专版或专栏。3)办好车载电视和专题网站。
4)采编人员深入基层,挖掘典型事迹,大力选树典型,依靠典型引路。
5)6)
(二)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加强学习型企业建设,把培训作为对员工的基本福利,加强培训的覆盖面、针对性和时效性。
3、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加大技能鉴定场所、仿真培训系统的建设力度。
1)做好操服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做到每年进行一次技能鉴定工作。
2)做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和复审工作,做到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
3)做好操服人员《上岗证》的取证和复审工作,做到操服人员100%持证上岗。
4、在岗员工岗位应知应会、操作规程、HSE技能培训合格率达到100%,班组长培训覆盖率和合格率达到100%。
5、完善系统化操作培训方案。
6、加强技师、高级技师和技能专家等骨干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全面提高操作技能员工队伍的操作技能水平和系统化操作能力,完善技师、高级技师、技术能手、技能专家的评聘制度。
7、制定并落实公司年度员工培训计划。
8、完善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动态管理机制,创建专业技术人员沟通交流平台,全面提高专业技术员工队伍的技术理论水平和现场问题分析处理能力。
(三)严格规范员工职业行为和文明素养。加强员工履行职业行为规范的养成意识教育和训练,把正确的职业行为训练变成习惯,让员工自觉执行本岗位的行为规范标准。
9、开展文明礼仪的培训教育,把培养良好习惯作为提高个人修养的基本课程,督促员工从言行举止、从遵守每一个章程规则做起,从自我做起,倡导文明,提高素养,树立新风,展示形象。
10、加强履职行为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职业行为,引导员工养成并保持规范的职业行为。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筑愿景一致的政治保障基础。总结提炼并不断完善企业文化体系,大力开展文化理念培训和员工行为规范的培训,不断增强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以先进典型引领基层特色文化建设的发展,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引领全员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为企业发展共同奋斗。11、2011年底完成《宁夏石化公司企业文化手册》的编制修订,每三年进行一次修订。
12、广泛开展主题教育,通过选树典型等方式,进一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增强干部员工立足岗位做贡献、敬业尽责促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优化人力资源体系。继续优化以平衡计分卡为核心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坚持收入凭贡献、岗位靠竞争原则,基层分配继续向责任大、贡献大、技术含量高的关键、艰苦、生产一线及骨干人员倾斜,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体系。13、2012年初完成以平衡计分卡为核心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工作,构建以目标管理为核心、以对标管理为引导、以基础管理和专业管理为支撑的绩效考核体系。
14、加强基层劳动组织管理,科学制定劳动用工规划,完善基层员工补充接替和有序退出机制,充分挖掘劳动力潜能,对基层一线主体专业紧缺岗位人员,实行有计划按需适度补充。15、2012年出台公司基层一线人员的退出机制,使确实不适宜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六)开展干部员工胜任能力测评和360度评价。健全统一规范、科学合理的基层人才评价发现、考核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总结以往考核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平衡计分卡、胜任能力测评、360度反馈评价等方法,到2013年建立对各级组织和干部员工多层次、多维度、全要素的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帮助员工发扬优点、改进不足,提高知识、技能和岗位胜任能力,提高绩 效管理水平和绩效管理能力,为员工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储备。切实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事创业的人吃亏、不让长期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吃亏。
10.小学公民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探微 篇十
小学公民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探微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公民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公民素质相关的一些社会问题却日益突出。为了全面提高公民素质,作为公民教育主战场的学校公民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国家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学校公民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小学作为公民素质塑造的起始阶段,肩负着公民教育的重要使命。多年来,小学教育工作者围绕着“什么是公民教育,怎样进行公民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国现阶段小学发展现状的公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小学公民教育的主要形式
学校公民教育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关键在于找到适合我国小学现阶段发展现状的公民教育形式。目前,小学阶段课程体系已经相对完善,公民教育不但有专门的课程,还可以在各种校内活动中开展。而校外实践活动,则是学生公民教育开展的新的形式和场所。目前,校外实践活动开展的时间不长,内容也亟待补充,但对小学生公民教育的作用同样至关重要,其效果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教育成果中得到体现。因此,现阶段小学公民教育应“以校内公民教育为主导,以校外公民教育为重要补充”,并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学校公民教育的开展。
校内公民教育,是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为主;校外公民教育,是以社区实践和家长指导为主。“校内一校外”这一形式已经成为小学公民教育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适应现阶段小学公民教育的发展需要,它实施的途径与方法灵活多样,有利于小学公民教育的开展(见图1)。
二、小学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1.校内教育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小学实施公民教育的根本途径。从世界范围看,公民教育课程的实施模式有三种,即独立设科、渗透和综合设科。目前,小学阶段没有独立的公民科,承担学校公民教育任务的科目主要采取综合设科,即学校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任务不是由某一门课程来承担,而是由两门以上的学科融合而成。综合设科自产生之日起,就以打破学科界限的创新模式受到青睐,它通过开设生活教育、社会教育、公民伦理教育等,把公民教育变成课程中的一个个单元来教学。这种方法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小学低年级开设了《品德与生活》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公民教育的综合性课程。两门课程从儿童生活和社会实践出发,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课程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及“知识”三个方面的分目标结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品德与社会》为例,其《课程标准》提出的生活德育理念、尊重儿童理念和追求教育有效性理念,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要将这些理念贯穿和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中,如何确定每个主题活动的活动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可以看出,《品德与社会》强调学生作为“公民”的各种素养,不仅强调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还强调其参与和适应社会的要求。这在课堂组织形式方面多以专题讨论为主,避免学生被动接受公民知识。我们通过课堂讨论,引发学生思考,交流思想和生活经验。课堂讨论的目的,一方面使学生学会思考,形成参与社会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参与社会的兴趣。
总之,两门课程保持了公民教育教学主题的连续一致,但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教学内容呈现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阶梯性的要求。
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小学公民教育实施的主要方法,其内容覆盖校园活动的方方面面,形式灵活多变。根据不同的公民教育内容大体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学生投票选举班级代表。民主教育是公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公民的民主意识是巩固民主制度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民主意识。学生通过民主选举班级代表,亲身体验到了民主选举的过程及方法,体验到了民主选举的优越性与重要性。这一“民选”过程也是公民教育中权利与义务教育的内容之一。
二是参与班级和学校的管理。每位学生作为学校的“小公民”,都有参与班级和学校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如学期开学时,让学生讨论制定各班的班级规章制度等。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都有机会为他人服务,获得有关自制力方面的亲身经验,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决策的影响力。
三是参加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形式。许多学校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包括科技类活动和体育类活动),如机器人、头脑奥林匹、田径队、排球队等活动。在这些社团活动中,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尝试协同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完成了公民教育的两项重要内容,即学会理解异己观点,学会共同合作。
四是参加学校特殊活动。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展多项特殊活动,丰富公民教育途径。如利用每周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开展以学校、班级为单位的募捐活动,使学生了解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建立社会责任感,等等。
2.校外实践
校外社会实践是小学公民教育的另一重要形式,为学生校内公民教育提供了舞台。不过现阶段,社会实践的形式还不丰富,它作为小学生公民教育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形成;因此,社会实践作为小学生公民教育的形式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社会实践主要有社区活动和家长指导两种形式。
社区活动。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公民角色,明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通过参与社区活动,了解本社区环境变化发展过程、公共场所的规定、垃圾控制、废物再利用等情况;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如参与社区的宣传工作,负责宣传栏的布置,帮助保洁员共同保持社区卫生等。学生通过社区活动,就知道自己在社区中承担的角色和担负的责任。社区活动目前仅仅处于初级阶段,今后,学校可通过与社区合作,将提供给社区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其社会责任感,通过社区服务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指导。在寒假和暑假前,学校可布置形式多样的公民实践活动。活动要求学生家庭成员给予指导,指导者必须为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并能够以身作则,与学生共同完成计划中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和技能。例如,建议学生开展旅行式的学习体验。在旅行前向学生明确旅行中的学习计划,然后带领学生到相关地点观察记录,使他们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
除了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践外,随着网络的应用普及,通过网络进行公民教育也成为一种便捷的教学方式,并得到了公民教育发展成熟的西方国家一致推崇。鉴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公民教育的专业网络,因此,应发挥网络覆盖面广、内容新颖且信息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公民教育方面的相关网络资源。学校应尝试在校园网中增加公民教育内容,并与信息课程相结合,使之成为小学公民教育的又一新的途径与方法。
11.幼儿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 篇十一
一、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感恩教育
1.利用晨间谈话,渗透感恩故事。
谈话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样是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晨间谈话时,我们将幼儿在日常感恩方面表现好的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又将幼儿在感恩方面不好的地方指出来,大家共同讨论应该如何改变不良的习惯。教师还有意识地在报纸、网络上收集与感恩相关的资料与大家一起交流,引导幼儿关注感恩。
2.饭前、午睡后欣赏感恩影片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饭前、午睡起床后都有一段影片欣赏的时间,于是我们播放一部部感恩影片。如《妈妈再爱我一次》《宝莲灯》《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等宣扬有家就有幸福、有爱就有快乐、亲情孝道等理念的感人影片。让孩子从中了解感恩、懂得感恩的必要性。
3.游戏中贯穿感恩教育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教育的重要手段,运用幼儿游戏自主自愿的特点,将爱心贯穿于游戏中,诱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感恩,在娱乐中愉快地体验感恩。在区角活动中,让孩子扮演角色,去感受别人的酸甜苦辣,让孩子体验他人的感受。如:玩“娃娃家”,扮演妈妈,感受妈妈的辛苦,从而对妈妈产生敬爱之情;玩“医院”,扮演医生、护士,感受他们对病人的关爱之情,体验他们的辛苦,从而对医生、护士有着感恩的心态,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如此,在游戏中能培养幼儿的友好情感、友爱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感恩。
4.课堂教学中培养感恩意识
通过故事、电影中的事例,让孩子明白感恩的道理,引导孩子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如:中班语言活动《三只蝴蝶》,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同伴间要相亲相爱;古诗《悯农》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让孩子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有感恩农民的心情;故事“孔融让梨”,使孩子知道尊重长辈,懂得与大家分享快乐。
5.随机教育,引发感恩之情
感恩是一种最好的习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契机进行感恩教育,引发幼儿感恩之情,促进幼儿感恩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大集体,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他们极其重要。教师应该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抓住一切机会实施感恩教育。
二、设计主题活动,实施感恩教育
在感恩月中,我们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不同的主题,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爱的教育”。如:在小班,教师设计了早期阅读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用肢体语言来形象地告诉孩子,父母有多爱他,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而引发幼儿感恩父母的情感;在中班,教师设计了《我爱我家》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说说自己可爱的家,并画出自己心中的“家”,进一步感受家的温暖;在大班,针对幼儿马上就要毕业了,开展“我要感谢的人”活动,给要感谢的人送份礼物。有的孩子折了千纸鹤送给教师,说要感谢老师,有的画了最美的画献给阿姨,有的把最心爱的玩具拿出来和小伙伴一起玩,甚至有的孩子抱着教师说:“老师,我会舍不得你!我长大会回来看你!”天真稚嫩的话语,留下了多少孩子对教师、阿姨和小朋友的爱。在这里,我们会欣喜地发现,有目的地实施感恩主题活动,感恩的心会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
三、结合节日,演绎感恩教育
节日反映着民族的传统习惯和道德风尚。我国有很多带有感恩色彩的重大节日:母亲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国庆节……我们要挖掘节日内涵,在节日里让孩子了解妈妈的辛苦、培养尊敬长辈的思想、形成健康的民俗习惯等等,从而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美好情感和感激之情,使幼儿成为一个富有爱心、至情至性的孩子。如在“母亲节”,我们设计音乐活动《我爱妈咪》《妈妈我要亲亲你》《我的好妈妈》,美术活动《画妈妈》,科学活动《我为妈妈做件事》(拿拖鞋、端杯茶、捶背等)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表达对妈妈的爱意和感谢之情,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
四、家园共育孩子感恩之心
感恩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我们通过交流与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使家庭成为幼儿感恩教育的沃土。家长在家里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孩子的榜样:孝敬老人、与邻居友好相处、疼爱孩子、人与人之间学会互相尊重等等,让孩子明白,生活中任何点滴小事都能学会感恩。另外,也应该给孩子創设施恩的机会,给孩子提供爱的机会。如:父母累了,请孩子给你倒杯水,请孩子帮你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从中让孩子学会爱他人,帮助他人。家园配合进行感恩教育,让幼儿拥有健康的人格、珍贵的爱心。
总之,实施感恩教育,真正让孩子知恩、感恩,进而施恩、报恩,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让我们把爱深深地扎根在孩子的心田里,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12.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篇十二
一、高职院校实施学生素质教育是用人单位的客观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主要去企业第一线工作,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是国家实力的体现, 是国家创造经济效益的源泉点。企业直接感受现代科技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随时面临市场经济的考验, 面临企业生存和破产的选择。这就决定了企业对高职学生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高职学生也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和完成企业赋予的工作任务。高职院校有意识、有目的、多途径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 对提高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真正成为对企业有益、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进行学生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企业反映部分高职毕业生在工作存在以下问题:不能忍受企业艰苦、枯燥、单调的工作环境, 频繁跳槽;没有掌握基本技能技术, 不能胜任工作;不能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难与他人合作共事;缺乏创新能力等。在我国目前招生办学体制下, 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处于弱势, 生源综合质量相对来说要差一些, 突出地表现为高职学生学习自觉性和自律性较差;随着高职院校扩招, 高职院校自身师资力量的不足和教学设施的陈旧, 以及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等也对全面培养合格学生有着不良的影响。企业工作的成果是对社会输出产品或服务, 而高职院校工作的成果就体现在所输送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上。部分高职学生的现实表现与企业需求存在的差距, 表明高职院校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三、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1. 充分认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发挥全员育人的优势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素质主要有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高职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发挥才干, 就如同工厂制造的零件发挥功用一样。零件要在机器中正常发挥功用, 不仅要求其外形尺寸合格, 而且必须具有相应的强度、硬度和韧性。同理, 高职学生要在企业发挥才干, 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并且需要具有其它相应素质, 这些素质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 差缺其中一项就会影响其它项素质的发挥。高职院校要打破素质教育是政治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事务的传统观念, 充分发挥各任课教师的优势, 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培育, 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做到全员育人, 既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教会学生学习, 又教会学生做人, 教会学生与人相处, 教会学生坦然面对挫折并积极乐观向上。
2. 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 坚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 但它们之间又没有必然结果。正如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指出的:“知识的多与少, 能力的强与弱, 都不能表明素质的高与低”。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基础。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指出:“没有渊博的知识, 不可能有很强的能力;没有很强的能力, 不可能有良好的素质”。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必要条件, 能力是形成素质的中间环节, 素质是知识、能力转换的结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课程选择以及教师的培训力度, 要让教师真正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 为学生获得能力、形成素质奠定基础。目前有部分学生在校期间不认真学习学校安排的课程知识, 甚至旷课, 片面认为只要考试及格就行了, 这对学生成才极为不利。高职院校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加强学风建设, 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和努力钻研科学知识的热情, 培养其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 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为提高学生做事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将素质教育融入学生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是学生消化、吸收、内化知识的重要载体, 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必须融入学生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发挥作用。实际上, 高职院校成立了各种学生社团组织, 这需要高职院校有意识、有目的地加以引导。通过开展社团活动, 如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社会生活调查、文艺演出、体育竞赛、假期到企业实习、到工厂实习等活动, 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工作中, 体会到与人交往、与自然相处、融入社会的乐趣和技巧, 从而激发出创造激情和灵感, 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事实证明, 高职院校学习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毕业工作后在处理与人合作共事、组织管理、领导能力、与人沟通交流都突显优势, 这正是素质教育融入学生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
4. 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基地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多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设备陈旧, 技术老化严重, 这对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不利。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要到企业第一线工作,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校的实验实训基地正是学生练习掌握操作技能的重要场所。高职学生到工厂参观实习是只能看而不能动手操作的, 这对学生开阔眼界有益, 但对提高操作技能能力作用不大。高职院校要及时更新实训设备供学生实际操作使用, 减小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的差距, 为学生毕业后到企业“零距离”操作机器设备作好准备。通过实际动手操作, 让学生深刻领会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并学会思考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方式方法。
5.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引导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成长
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 在学生中约有2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需要引导和关注。高职院校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解析心理异常现象, 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引导和帮助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成长, 增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要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 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 就必须将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教育融入高职院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 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塑造学生为社会合格公民, 只有这样, 培养的学生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毕业后到企业基层去工作, 才能成为对企业有益、对社会有更大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毛宗山.素质教育学导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君维.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实施途径的探讨[J].科学教育家, 2009, (1) .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推荐阅读:
德育渗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11-02
浅析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11-02
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论文10-09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总结09-04
班级德育教育实施途径和方法之我见07-09
镇实施素质教育规划08-23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10-28
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情况汇报06-16
新课改和实施素质教育报告06-20
实施素质教育活动工作总结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