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论文网(14篇)
1.幼儿教育论文网 篇一
首先搞好师幼关系,仅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心目中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做幼儿的知心朋友,构成良好的教育基础,幼儿就会喜欢教师,并愿意与教师沟通。一起来看看幼儿园幼儿教育工作总结范文5篇,欢迎查阅!
幼儿园幼儿教育工作总结1
刘平是我们班的“小公主”,不仅仅长得干净漂亮,并且聪明懂事,深得教师们的喜爱,异常是有一头洋娃娃的头发,每当看到她的头发乱了我就给她梳梳,并给她扎好看的小辫,她似乎也很清楚这是教师对他的偏爱,总是跟我形影不离。
这天早上,我看到宁宁的头发乱蓬蓬的,梳也没梳,我叫过她来问:“你为什么不梳头发?”宁宁说:“教师我是故意不梳的,让你给我梳,你为什么每次只给刘平梳小辫,我也要,”一时间我竟不知说什么好了。
我恍然大悟,无意中我犯了一个错误,梳头事虽小,但在孩子们心中却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觉这样对谁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几次上课宁宁在扯自我的头发,我还批评他,他却无动于衷,如果这是我主动给她梳梳头发,就能满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于给孩子造成心灵的阴影,我们的宗旨是让鲜花和小草都受到阳光的温暖,我们做到了吗?
幼儿园幼儿教育工作总结2
我班幼儿尹中玉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她心里都明白,可是几乎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教师请她,她也不愿意把自我明白的告诉大家,可是与小朋友在一齐时,又说又笑,由此看来其实她不内向。在活动中我有意的经常提问她,以为多提问多鼓励她就会回答的,可是恰恰相反,还是不起作用。
遇到这样的幼儿,经过仔细分析,我实施了如下方法:首先搞好师幼关系,仅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心目中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做幼儿的知心朋友,构成良好的教育基础,幼儿就会喜欢教师,并愿意与教师沟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多关心、体贴孩子,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那份爱、那份关怀,自然也会和教师沟通。
再是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家长应当进取配合教师,进一步训练幼儿的说话本事,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压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给孩子创造表达表现的机会,提高幼儿主动表达的兴趣。让幼儿享受成功的欢乐,塑造自信。既使有一点点提高,也要给予鼓励。
其次,正面引导幼儿,让幼儿获得自信心,让幼儿在支持、鼓励中去创造表现,相信更适宜。用自我的一颗爱心,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像尹中玉这样带有某种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现欲。帮忙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例如教师说:“没什么,试一试,错了也没关系。”如对幼儿说:“你真棒,回答的真好。”“你是这样认为的。”孩子会有“教师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悦与自豪感,最终会主动的表达。还能够用奖励小红花等方法激发孩子去表现,再者孩子需要时也能够给他一点提示。
幼儿园幼儿教育工作总结3
今日早上,我在打扫卫生时,李明小朋友的母亲跑来对我说:“教师,你把李明领进来好吗?”我惊奇地问:“李明在哪?他怎样不进来?”妈妈着急地说:“他今日早上不愿来幼儿园,此刻在幼儿园门口,就是不进来。”我放下手中的活跟着李明的妈妈来到幼儿园门口,只见李明在车上边哭边喊:“我不上幼儿园,我不上幼儿园!”我过去问他:“你为什么哭?”他看了我一眼,更悲痛地哭了起来。
我好不容易、哄他来到活动室,让他坐下,等他母亲走后,我蹲下身子,抚摸着他的头说:“李明,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诉教师,你为什么哭吗?”他满眼泪水地说:“教师,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教师说一声,让我跳舞吗?”我一听,最终明白了,原先舞蹈教师在排节目时,嫌他动作不到位,昨日把他裁了下来。我说:“咱们不跟舞蹈教师练舞蹈了,教师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参加咱们班的节目吧!”他说:“教师,我能行吗?你会不会又不用我了?”我说:“不会的!”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说:“教师你真好!”
从这件事上,我们能够看出孩子们的自尊心是多么的强,那我期望各位教师在处理孩子们每件事情上,能多研究以下孩子们的感受!
幼儿园幼儿教育工作总结4
“教师,睿睿在家又含手指了,真拿他没办法。”今日早上入园时,睿睿妈妈愁眉苦脸的对我说。睿睿是我们班最小的一个孩子,入园时还不到两岁半,虽然在班里比较乖巧,大家也都十分喜欢他,可是他有一个含手指的坏习惯很让人头疼。在家睿睿的父母想尽了各种办法都不管用,还是照含不误。睿睿入园快两个月了,含手指的习惯再不改掉,对他以后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必须要帮睿睿改掉这个坏习惯。
用什么方法才能使睿睿不含手指呢?真巧,今日午时有一节《认识小手》活动,我给每个孩子的手指上画上五官,并起上名字,让他们和手指娃娃做好朋友,要爱护它们,不能咬或者含他们,这样手指娃娃会不舒服的。之后,我又启发孩子们说出手指娃娃有哪些本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出很多答案,当然睿睿也很进取回答。借此机会我之后问:“手指娃娃做了这么多的事情,那么它的身上脏吗?此刻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下就明白了。”孩子们经过观察发现指甲里藏了许多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细菌,我告诉大家这些细菌如果吃到嘴里,就会生病。所以我们必须要及时给手指娃娃洗澡,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从此以后,我细心的观察着睿睿的一些变化,并及时的鼓励他,一周下来,睿睿含手指的习惯慢慢改掉了。
幼儿园幼儿教育工作总结5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进取支持、帮忙家长提高教育本事。”为了让各位家长能更多地了解幼儿园,能与幼儿园更好的互动,创造出家园共育的有利环境,常家幼儿园于10月9日上午召开了全体幼儿家长会。会上王园长与家长们在我园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上和家长们进行了交流,发放了家长问卷调查表,真诚地期望在互相信任、尊重、支持的基础上实现家园共育,真正为孩子创造整体和谐的教育环境。
各班教师也做了精心准备,热情接待每一位家长。会议结束前,各班班主任把班级的基本情景作了简要的介绍。其次详细的介绍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卫生保健、目前的班级状况等重点工作。最终,就家园如何配合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做了详细的探讨。
会后,家长们又参观了幼儿园各个活动室,班主任分析了每一位幼儿的特点和学习生活情景,还重点介绍了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教学目标及一日生活安排,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同时也向家长提出了配合幼儿园工作的一些提议和要求。
本次家长会不仅仅拉近了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家园共育,还对幼儿园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进取的促进作用。
2.幼儿教育论文网 篇二
1 芬兰幼儿教育的特点
为促进幼儿教育发展, 确保幼儿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芬兰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芬兰之所以拥有如此先进的幼儿教育, 主要在于其政府的高度重视, 以及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的关注等。
1.1 完善的幼儿福利政策
芬兰拥有优良的幼儿福利政策:儿童福利、育婴福利、产假、幼儿保教福利、其他形式的福利等。[1]儿童福利是针对未成年的儿童, 不论家庭条件如何, 每个幼儿都可以得到相应的补助。育婴福利包括很多内容, 比如妇女的产假、男方的护理假和产后“父母假”。在私立幼儿教育机构接受保教的幼儿, 其家庭可以得到一定的私人照顾补贴。3岁以下的幼儿全职父母可因照顾幼儿的原因并且每周工作时间低于30小时的, 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居家照顾补贴。这一系列的补贴政策, 为幼儿入园前以及入园后得到良好的照顾提供了保证。
1.2 多样化的幼儿教育机构
在芬兰, 幼儿从出生到7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之前, 有两个时期的儿童教育, 第一个时期是0~6岁的幼儿保教机构, 称为日托机构, 有公立和私立以及其他各类的机构。公立日托中心, 由当地政府开办, 通常称为“日间护理中心”[1]主要是在白天进行保育活动, 是学龄前儿童去的主要场所;家庭日托, 分为公立和私立、全日制家庭日托与部分时间家庭日托, 主要招收3岁以下的学前儿童。公立家庭托儿所是主要为3岁以下乡村地区的幼儿提供保育与教育的场所, 受政府监督的, 必须经过政府允许经营者才能开办的。除公立日托机构外, 芬兰目前还有以家庭日托所和群体日托所为主要形式的私立日托机构, 由当地政府提供资金补助, 为幼儿提供保育。此外还有游戏小组、学前班、流动幼儿园、特殊教育中心等多种样式的幼儿教育机构。第二个阶段是“学前学校”, 在步入义务教育之前接受学前教育的机构, 专门为6岁幼儿提供免费的教育。
1.3 专业化的幼儿教育队伍
芬兰幼儿教师可谓精英中的精英, 拥有教学的热情、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极强的创新能力。根据芬兰教育法规定, 学前教育的教师都必须经过研究生阶段的教育, 并且取得教师资格证。芬兰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能力要求包含了教学、保育、教育协作、服务设计与评价等, 其目标是保证获得职业资格的幼儿教师在知识、技能、情感方面具备相应的条件。[2]芬兰幼儿教师不仅有对自己的角色、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规范有清醒的认识, 而且能够依据职业道德标准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 提高自身素养, 对幼儿的需求和面临的问题具有高度敏感性。
1.4 人性化的幼儿教育理念
1.4.1 全纳性幼儿教育
全纳性教育最重要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关键是尊重和保护儿童, 芬兰国家为实现幼儿教育公平, 积极开展特殊支持服务项目, 将有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在平等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 芬兰坚持“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的理念[3], “不放弃每个孩子”是芬兰全纳教育遵循的重要理念和前提条件, 教师给予每个特殊儿童特殊的教育, 充分鼓励幼儿, 相信幼儿;学校为特殊儿同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 充分尊重幼儿, 保护幼儿;社会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资源, 充分理解幼儿, 关注幼儿。同时, 在芬兰, 不论幼儿的智力是否正常, 家境是否优越, 身处繁华都市或偏远山区, 每个幼儿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同样好的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芬兰的教育资源投入与当地条件的好坏成反比, 哪里条件差, 哪里得到的教育投资最多, 这与大多数国家是相反的, 这对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有根本性的改善。
1.4.2 尊重个体差异的幼儿教育
芬兰教育的目的是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均衡、个性的发展。芬兰地小物薄, 自然资源较为匮乏, 因此芬兰要实现社会发展必须靠培养人才。芬兰幼儿教育充分尊重每一位幼儿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 为幼儿提供适合自己的教育, 发挥幼儿自身优势, 充分挖掘其潜能, 促进其内在价值的实现。芬兰幼儿是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下享受学习的快乐, 芬兰幼儿教育遵循教的少学的多, 考试少学的好的原则, 芬兰幼儿教育不把重心放在“知识”“应试”上, 芬兰不强调与人竞争, 不给孩子压力, 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芬兰努力培养有创新意识的人, 为幼儿提供适合自己的教育, 真正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1.5 充足的社会资源
芬兰社会各界重视幼儿教育, 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 为幼儿园提供充足的社会资源。芬兰国家的图书馆密度是世界之最, 平均每250人就可以使用一座图书馆。芬兰图书馆还组织故事读书活动, 为幼儿阅读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平台。芬兰国家也拥有相当数量的博物馆, 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 幼儿可以免费入场参观, 并且博物馆也常为幼儿举办各种学习、游戏活动, 让幼儿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芬兰家长也非常重视幼儿教育, 积极参与到幼儿活动中。他们共同组成了幼儿教育社会伙伴网络, 使得幼儿家长和其他社会机构都可以积极参与的幼儿教育之中, 将社会各界的资源尤其是家长资源与幼儿园教育资源相整合, 形成教育合力, 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 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芬兰完善的儿童福利政策, 多种形式的幼儿教育机构以及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同时我国要结合本国国情和实际发展情况,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1 完善政府幼儿教育职能
2.1.1 优化学前教育投入模式
芬兰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资是均衡的也是强有力的。相对来说, 我国对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总量较少分配失衡。据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4]显示, 到201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较大, 达到56.6%, 比2009年提高5.7个百分点。然而, 西方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普遍为79%, 在这一指标上我国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尽管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毛入园率指标偏低说明我国学前教育总量投入依然偏低, 资源供给短缺。在2011年以前, 学前教育财政经费占总教育财政经费的比例一直处于1.3%以下。但OECD国家这一比例的平均值是8.09%, 大大超过我国的投入水平。这充分表明我国教育领域内部, 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较低。同时, 我国不同地区学前教育之间的财政投入也不均衡, 据2009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5]数据显示, 2009年经济发达地区比如上海生均预算内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为10246元, 地域偏远的广西省仅为599元, 差距甚大。
根据芬兰教育投资的成功范例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 首先我国在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资力度的同时, 应采取以“不平等对待不平等”的投资方式, 越偏远地区就投入越多, 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比如河南、广西等地投入多一些;也要“以平等对待平等的”投资方式, 对公办园、私立园等一视同仁, 保障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其次,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在中央政府投入不充裕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家庭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2.1.2 完善幼儿福利政策
目前, 我国的福利政策主要是针对被遗弃儿童和没有亲属照顾的儿童提供福利, 在2006年之前, 中国没有专门针对儿童的生活保障政策。直到2010年, 国务院召开全国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我国对孤儿的福利保障体系才初步建立起来。[6]
我国要采取补偿性投资, 增加社会对学前教育的福利政策, 重新树立儿童福利观念, 促进儿童福利体系的转型, 实现从保障儿童生存到全面实现儿童权利, 从完善残疾儿童、孤儿的福利入手逐步建立正常儿童的福利体系, 从保障贫困家庭儿童的福利过渡到任何经济条件家庭儿童都享受同样福利。完善我国的幼儿福利体系对于解决幼儿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会有根本性的改善。
2.2 鼓励多种形式办学
芬兰国家除了免费幼儿园之外, 还有各种公立、私立托幼机构以及部分幼儿在家接受照顾等多种形式保教系统能够满足芬兰幼儿的需求。目前, 我国学前教育机构比较单一, 主要是以针对0~3岁幼儿的早教机构和3~6岁幼儿的公立园和民办园为主, 在类型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一些地方出现的“入园难”“入园贵”的情况更反映了人们对幼儿园数量与质量上的不足。因此, 鼓励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是改革当前学前教育问题的重要举措。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中提到了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民办幼儿园[7], 发展公立幼儿园可以参照芬兰的公立家庭托儿所或群体家庭托儿所的形式, 这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能够满足不便统一设立幼儿园的地方人们的需要并且形式简易便于实现, 但在开设的标准以及师资标准和培训等方面还需要做严格的规定。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 可以开设流动的机构, 比如“大篷车”游戏园, 可以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满足偏远贫困地区幼儿的需求。
2.3 多方面提高师资水平
相对于芬兰幼儿教师的高地位、高学历和高薪资。我国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认可程度、工资待遇等比较低, 幼儿教师培训、绩效考核、升迁奖惩等与幼儿教育质量相关的制度并不完善。这不仅影响了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地位低、待遇差、压力大等各种问题, 导致了幼儿教师流动性大、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性别不平衡等, 严重影响了幼教师资力量的发展。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认可度、增加幼儿教师工资待遇、鼓励男幼师进入幼教领域第一线是解决当前我国幼儿教师现状的重要任务。
根据我国具体国情, 我国应该增加幼儿教师工资和编制, 采用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男幼师走上教学第一线, 为幼儿教师提供不同方式和不间断的职前、职后培训以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水平。仅仅依靠国家单方面力量在资金和政策上的倾斜与优惠, 整个社会也应该重视学前教育, 在观念上重新树立幼教的价值, 培养学习型幼儿教师。[8]
2.4 实现全纳性幼儿教育中国化
全纳教育是芬兰幼儿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 我国近十年内出现了跟班就读模式和融合教育理念都是对全纳性幼儿教育理念的体现, 跟班就读是80年代末推行的实验工作, 推行十多年, 形成了《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9], 取得了一些成就, 比如有了全纳教育的试验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师培训策略等。但是, 我国与其他国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 我国要重视理论研究和实践, 加大全纳教育理念的宣传力度, 使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全纳教育有正确的认识。
2.5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芬兰建立了家长网络体系以增进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我国幼儿家长具有不同的职业、经历、爱好、特长, 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资源, 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加强家园联系。建立家长教育资源信息库, 把家长的职业、学历等存入信息库, 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让家长入园与幼儿共享他们的经历, 让幼儿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 也可以利用家长资源让幼儿参观一些产品的加工厂, 如织布厂等。教师鼓励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 也要注重对家长进行教育知识和家庭生活知识的宣传和指导,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11]同时, 也要组织家长相互交流, 指导家长相互帮助, 让家长参与教育决策和监督, 使家长与教师形成教育合力。
摘要:芬兰幼儿教育是全球幼儿教育发展最完备的国家之一,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正处于改革时期, 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是我国幼儿教育走上成功的必经之路。芬兰幼儿教育有其独有的特点:完善的幼儿福利政策、多样化的幼儿教育机构、专业化的幼儿教师队伍、人性化的幼儿教育理念、充足的社会资源。基于我国国情, 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完善政府幼儿教育职能、鼓励多种形式办学、多方面提高师资水平、坚持实现全纳幼儿教育、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关键词:芬兰幼儿教育,教育改革,启示
参考文献
[1]张莎莎.芬兰幼儿保教体系及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 2011, (5) :52.
[2]刘学伟.芬兰幼儿教师资格专业能力要求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 2013, (9) :159-160.
[3]刘歌.芬兰, 不放弃一个孩子[J].现代青年 (细节版) , 2014, (7) :67-6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0.
[5]教育部财政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6]尚晓援.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 2011.
[7]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问题[Z].北京:国务院, 2012.
[8]杨彦.新《纲要》背景下幼儿教师教育的变革与发展[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04.
[9]王俊.英国全纳教育研究—对我国随班就读教改试验的启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2.
3.幼儿教育论文网 篇三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一)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成长。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在孩子不听话时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地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二)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幼儿家庭的教育目标,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
幼儿园教育要想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保持其完整、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很好地配合幼儿园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这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因为幼儿家庭教育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所以家庭教育还是检验幼儿园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之一。幼儿园的教育理论、教育原则与方法等,都可以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改进。
二、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
(一)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沟通,并进一步加对深彼此间的相互理解,这是幼儿园与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参與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
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使家长从各方面对幼儿有所理解,要参与亲子活动就必须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这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幼儿园可与家长交换意见确定双方都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内容,这激发了家长的主动积极性,家长从被动参与的位置转换到主动参与的位置,能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拓宽幼儿园教育的视野,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更广的信息。同时,幼儿园也给家长带来更多关于正确教育幼儿的知识理论,使家长能做到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教育,以确保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
(二)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能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幼儿教育是一个大概念,包含许多方面的教育,所以对幼儿的教育也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除了幼儿园肩负教育幼儿的职责外,家庭同样也应承担起教育幼儿的职责,并且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
家长与幼儿园进行沟通时,应该站在主动的位置上,不能只是单方面地被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对一些认为不合理的方面,家长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儿园也应该适当采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只有处于这样一个平等的关系中,家长与幼儿园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从而让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三)幼儿园对家长的教育工作应进行指导
4.幼儿案例引言幼儿教育 篇四
让4岁中班幼儿更好的学会识别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以及更好的抓住数字的大小概念,而这节课就是以1到10数字识别为主,来进行一堂,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趣味性的了解并学会1到10的数字顺序关系。
课前准备:
1.用10张硬纸片写好从1到10的十个的数字;
2.用绳子或者其他物质来做个可以让字牌固定在头上的圈。注意和难点:
1.首先要注意课堂的纪律,把班里的小朋友分好组,以使每个小朋友都能充分参与其中;
2.注意在游戏进行中和其他老师密切配合来修正幼儿的错误;
3.游戏必须要让孩子们理解玩法,以及让幼儿在玩中牢记1到10的数字顺序和大小概念。
课程的过程:
一、游戏玩法: 1.幼儿戴上数字卡片头饰并相互观察,知道自己是几号数字娃娃。
2.以数字娃娃5为例说明,每十个幼儿拉手围成圆圈,老师从一个固定位置点数:“一、二、三”,被点到“三”的数字娃娃5,立即跑到圆心处站好并拍手,其他幼儿按顺时针方向边走边朗诵儿歌:“一二三,我是5;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朗诵完毕,数字娃娃4和6需迅速跑到圆内,并拍手一起说两遍儿歌:“三二一,我是4(6);七六五四三二一,我是你的小(大)朋友。”
3.游戏可反复进行。
二、游戏规则:
1.必须是被老师点到“三”的数字娃娃才可以跑到圆心处;
2.幼儿中是被点到的数字娃娃相邻的数字的2个小朋友需在二个结束后跑到圆心; 3.一次游戏结束后,3个小朋友归队,老师再从幼儿中选出下一个小朋友,让游戏继续进行。
三、游戏的结果:
5.幼儿教育论文网 篇五
一.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性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着眼于培养幼儿素质的教育
二.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
(一)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兴旺发达
1.重视幼儿体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2.重视幼儿智育能为提高社会文化科学水平奠定基础 3.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的保证 4.美育能给人以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和保证
(二)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1.体育能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全面增强体质。并为幼儿其它方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智育可以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德育可以帮助幼儿适应社会生活,促进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 4.美育可以陶冶幼儿的心灵,促进其审美能力与智力的发展
体育
一. 幼儿体育的概念 幼儿体育是指在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二.幼儿体育的目标
总述:幼儿体育旨在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与技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1.保护幼儿的生命与健康,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 卫生习惯
3.锻炼幼儿身体,发展基本动作,增强体质,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 什么是体质
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在体格,体能,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是身体发展状况的综合表现
四. 什么是健康
健康的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应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 幼儿体育的内容
1.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2.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六. 幼儿体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问题
1.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
2.制订,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与卫生保健制度
3.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睡眠,饮食及保持个人身体,服装及环境清洁的习惯等,睡眠一天不少于12-13小时,其中午休2-2.5小时)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5.重视幼儿心理健康
七.体育活动包括什么
1.体育游戏 2.基本动作练习3.基本体操
八.幼儿体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问题
1.锻炼与保护并重,注重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2.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态度,为养成幼儿终生锻炼的习惯打下基础 3.专门的体育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
智育
一. 什么是智育
有目的,有计划地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受教育者智力的发展的教育过程
二. 什么是幼儿智育
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获得粗浅的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并培养其认识活动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三. 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四. 什么是技能
技能是人们运用知识与经验执行一定的活动的方式
五. 什么是智力 智力是指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要素,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
六. 幼儿智育的目标
1.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的粗浅只是,形成对一些事物的初步概念 3.发展幼儿的智力(幼儿智育的核心)4.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 幼儿智育的内容
1.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初步的知识和概念
八. 幼儿智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问题
1.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材料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组织多种多样的具体操作和实践活动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学习和思考 4.引导幼儿应用语言来表述和归纳自己所获得的经验
九. 如何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 2.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十. 引导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初步的知识和概念包括什么 1.有关自然界的常识 2.有关自然界的常识 3.有关数的初步知识
德育
一. 什么是幼儿德育?
幼儿德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发展幼儿社会性,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二. 幼儿德育的目标是什么
萌发幼儿爱家乡 爱祖国 爱集体 爱劳动 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 自信 好问 友爱 勇敢 爱护公物 讲礼貌 守纪律的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 幼儿德育的内容是什么
1.萌发爱的情情感
2.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学习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 3.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 如何实施幼儿德育
1.日常生活 游戏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2.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
五. 幼儿德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问题
1.热爱与尊重幼儿 2.遵循德育的规律实施德育
六. 道德行为的形成应注意什么
1.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 2.直观 形象 切忌说教 3.注意个别差异
美育
一. 什么是幼儿美育
幼儿美育就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通过组织幼儿审美活动来培育幼儿感受美 欣赏美 表现美 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 幼儿美育的内容是什么
1.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和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2.发展幼儿对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的感知与欣赏能力 3.培养幼儿艺术活动的想象力和初步的表现力
三. 幼儿美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
6.幼儿中班教育随笔:保育教育 篇六
中一班
某某某
面对来自不同的幼儿,我觉得应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幼儿。一次,户外活动结束后回到教室,准备和孩子们学习健康课时,我突然发现空着一个座位,“这是谁的座位”?一个小朋友说是桐樟。桐樟哪去了?我正要出去找,桐樟推开门进来了。“桐樟,你去哪儿了?怎么没一块回来呀。”他红着脸说:“我、我去小便了,去的时候忘了告诉老师了。”看着他紧张的表情,我心中有一丝丝歉意,如果我在回来前点数一下孩子,就不会有此插曲了。“对不起,是老师的原因,以后老师不会丢掉你了。”桐樟开心地笑了。
通过这件事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组织集体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时,老师一定要时刻关注着孩子,随时点数孩子,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避免孩子丢失,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7.幼儿教育论文网 篇七
关键词:幼儿教育,独生子女,爱的教育
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处于众星捧月般的地位, 家长完全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 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 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以我为中心、任性、骄蛮、无礼、至高无上、惟我独尊、只知获取, 不懂给予”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幼儿园作为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基础的时期和主要场所, 我们如何将爱的种子播撒到孩子的心中呢?
一、创造有效的教育环境, 营造爱的氛围
我们积极地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并进行德育的隐性渗透。首先, 我们大力创造了幼儿园“爱的教育”整体大环境, 让幼儿园处处体现“爱”。老师以“家”为题亲手自制的体现亲子之情的各种情境主题墙饰, 手绘具有泉州特色的风景名胜让幼儿充分感受家乡之美, 以京剧、青花瓷、皮影戏、风筝等为幼儿带来了一种中国文化之美。其次, 在班级环境文化创设上, 各班都设有“爱的教育”主题活动墙, 有“请你夸夸我”“竖起你的大拇指”“谁是爱心小天使”等, 还创设了“评星”专栏, 评出爱心之星, 把孩子帮助别人、乐于分享、关爱同伴等行为以照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并贴上闪亮的“爱心星星”。再者, 在班级自然角创设“爱心家园”, 使“爱”的意识在幼儿的头脑中萌芽、扎根。自然角有植物宝宝、动物宝宝, 还有许多的种子宝宝, 一有空, 孩子们总爱跑到它们跟前驻足观看, 或是跟它们讲悄悄话, 或是给它们喂食, 那种溢于言表的怜爱之情真让人动容:“老师, 我妈妈说给小金鱼换水不能用自来水直接换, 它会死掉的!”“我的两条金鱼正在休息呢, 我们轻点说话。”……
二、利用一日活动, 体验爱的温暖
作为老师, 我们非常注重一日活动的教育, 善于观察、捕捉幼儿一日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片段, 对幼儿随机进行爱心教育。如, 早上孩子入园, 老师在接待时面带着微笑, 站在教室门口一句简单的问候:“小朋友, 早上好!”孩子也会同样高兴地和老师打招呼:“老师, 早上好!”放学时挥挥手说:“老师, 再见!”慢慢地孩子会觉得这是每天上学和放学时很自然的一件事情。孩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如何用礼貌用语, 与人打招呼。自然而然让孩子养成了文明用语以及待人接物的生活习惯。
三、以文学作品为载体, 激发爱的共鸣
当我们观察孩子在理解故事、儿歌或者阅读绘本时的情绪表现时, 孩子的情感世界竟是那样敏感而丰富。他们既体验着故事中或阅读本身带给他们的快乐, 也感受着故事中人物的各种情感变化。在选择儿童作品时, 我选择能激起幼儿情感共鸣、能丰富幼儿情感体验、能培养幼儿情感能力的儿童文学作品。如, 《不开心小树》, 故事中的不开心小树从厌恶身边的所有事物导致一个朋友都没有, 到它感到孤独想找朋友, 最后发展到不开心小树主动与伙伴接触, 重新赢得了大家的喜爱。随着不开心小树情绪的一波三折, 幼儿能从中体会到与人交往的重要性。
四、结合节日开展系列活动, 学会爱的表达
节日环境所特有的情境性、感染性、实践性、娱乐性能使孩子在自然、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激发他们的情感。大家都会对这样的广告记忆犹新:“妈妈, 洗脚。”当看到画面中的孩子吃力地端着一盆水, 稚嫩的小脸被晃动的水溅得有些模糊时, 我们情不自禁地会感动。中秋节之际, 我们组织了“我为亲人献爱心”活动, 每个孩子回家给爸爸妈妈洗洗脚, 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有的孩子好奇地问:“奶奶, 你的腰为什么是弯的?”“是干活多了累的。”“那我以后经常给你捶背就会好的。”奶奶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 爸爸妈妈的心中也涌起了层层热浪, “平时, 只有我们大人给孩子洗脚, 付出爱, 从来没有想到过孩子为我们做些什么, 今天看到孩子如此关心我们, 真的好感动!”
五、做好家园共育, 促进爱的发展
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社会和幼儿园无法比及的。首先, 我们通过家长会, 将定期开展的爱心教育活动介绍给家长, 以此获得家长的配合。其次, 我们在班级中开展家教沙龙, 组织家长们展开讨论, 每个家长分析自己家孩子在家庭爱心方面的具体行为表现和情感道德水平, 并针对家长提出的困惑适时进行指导。最后, 我们通过家园栏以书面交流的形式, 让每位家长畅所欲言, 把自己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的点滴经验、想法介绍给大家, 互相交流经验。通过活动, 使家长更加重视幼儿的爱心教育, 主动在家中强化幼儿的爱心教育。
英国斯宾塞说过, “野蛮产生野蛮, 仁爱产生仁爱……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让我们携起手来, 用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感染我们的孩子, 把爱的种子播到他们的心中, 让爱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
参考文献
8.幼儿教育论文网 篇八
关键词:赏识教育;幼儿;自信
我们知道,人的需要除生理需要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社会需要,比如,交往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需要会更加发展,成为伴随人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赏识教育正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赏识教育是近年提出和在幼儿教育中倡导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和理念。因为3到6岁是培养一个人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关键时期,3到6岁是培养一个人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关键时期。了解和把握幼儿园教学中赏识教育的现状,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正确、有效的指导下得到赏识,并在不断获得赏识的过程中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创新,逐步完善,超越自我,成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幼儿园教学赏识教育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一、坚持“竖比”而不“横比”
即把每个幼儿的今天和昨天比、本周和上周比,而不是将这个小朋友和那个小朋友比。我认为这更能激发每个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因为班上每个幼儿每天几乎都能受到肯定、赞扬。
日本著名儿童教育家铃木镇一在其《幼儿才能开发》艺术中说:“在孩子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则无论怎样的孩子,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成长,所以说,孩子能力的幼芽是大人掐掉的。”
二、教师用语言赏识孩子
歌德曾经说过:“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瞧不起自己。”当教师肯定了幼儿的优点,就会让幼儿对自己所做的事感到兴奋,感到满足,从而信心百倍。比如,在一次科学活动中,我要求幼儿自由操作,想办法帮助纸桌站起来。当孩子们都在兴致勃勃地做起“小实验”时,我发现唯独小明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而是在独自低头玩着自己的小手指。于是,我走过去问:“小明,你怎么啦?你不愿意帮助小纸桌吗?”“我什么都不会,我帮不了它的。”小明很小声地回答着。我告诉小明:“那老师来跟你一起帮助它好吗?”在我的引导下,小明开始尝试进行操作。渐渐地,孩子变得自信了起来,还在最后的小结环节大胆与同伴分享了自己的好办法呢!作为教师,不论你的幼儿现在是多么的“差”和“笨”,你都要多鼓励他们,充分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心态,做到信念永存,信心百倍,脚踏实地,勇往直前!
三、细心赏识,让幼儿更自信
现在许多家长在评价一个幼儿的好与坏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能背多少首诗、能做多少算术题。其实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是一种快乐,我们要让幼儿全面发展,五大领域并重,不能厚此薄彼。记得在一节音乐活动中我播放了《我爱北京天安门》的录音,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谁能给这段音乐编一段舞蹈,带领大家一起跳?”我发现小红慢慢地举起了小手。她想来试一试?她可是平时内向、不爱说话的呀。带着疑问,我请她到前面来表演。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她现编、现演非常棒,许多孩子都为她鼓起了掌。从此班上一有表演,小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发现她比原来更活泼了。一次不经意的表演竟能起到如此的效果,在后来的班级工作中我将工作和活动相结合,让更多的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我真棒”!
四、用目光赏识孩子,让孩子知道“我最聪明”
当教师在上课请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或讲故事时难免会因胆怯把想说的忘记了,这时教师不能因为影响你的效果而生气地说:“你真笨”。这样不仅会让孩子丧失原有的信心,还会影响其他孩子的思维积极性,想说的怕说错被你批评,不敢畅所欲言,不想说的就更不敢思考了,这样,真的会扼杀一个个天才。如果你用鼓励的目光关切他,还用亲切的语言给他画龙点睛的诱导。如果还不行,你也要说:“没关系,让老师帮助你好吗?”当他讲述后我们还给他最热烈的掌声,并深情地说“你真聪明”。这样他就不会因为胆怯而不敢说,也不担心说错了会挨骂,因为他知道有老师他就有信心,是最聪明的。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所以在幼儿园里教师对孩子赏识会给他们自信,让他们在今后的道路上有更多的选择,使自己的生命更精彩,让自己的道路更辉煌。
参考文献:
[1]孙淑姝.运用赏识教育营造幼儿成功个性[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0(01).
[2]卓琳.幼儿赏识教育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01).
[3]陈兴艳.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J].成功:教育,2010(02).
9.幼儿园的幼儿教育理念 篇九
独生子女的时代,现代家庭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在子女身上花钱,再多也在所不惜。重视幼儿教育是一方面,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支持,往往会适得其反。泥人通过总结,得出4W1H的幼儿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理念一:时间窗理念(When)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阶段,会开启不同的时间之窗,幼儿在这个时间窗内进行适当的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教育学家通过研究指出,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各种器官的发育有早有晚,因此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个最佳的年龄段,早于这个年龄段或晚于这个年龄段学习,将会使效果打折。
例如:幼儿语言的学习时间之窗为0-6岁,且越早学习越好,一般0-3岁可以学习母语,3-6岁可以学习外语。超过6岁,将不再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了。幼儿培养音乐感的最佳年龄3岁以前,3岁以前,父母应尽量地让子女听各种经典乐曲。而幼儿学习绘画的最佳时间是3-4岁。而对于数学的学习,一般在9岁之前都不用学习。当然,在中国这个重视考试的环境中,也不得不提前学习,这其实对儿童的发展是不利的。
幼儿教育理念二:父母是最好的老师(Who)
有些父母一方面有钱,另一方面忙于事业,往往将子女托付给幼儿园去教育,自己对子女的教育不闻不问,有些是将孩子寄托在寄托制的幼儿园中,一周只见一两次面。这样的子女在缺乏亲情的环境中长大后,往往会缺乏亲情,而且会染上很多不良习惯。
幼儿教育理念三: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法(How)
3岁以上的儿童,已经知道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了,你要让儿童乖乖地学习,只有将学习娱乐化,在一个个小游戏中将学习内容放进去,做到寓教于乐。这样,儿童才回喜欢学习,乐意学习,主动学习。通过游戏中学习,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当作子女游戏学习的道具。我带女儿出去玩的时候,会在山上捡一些落下的植物果子回来,回来干什么呢?可以与孩子一起玩数数的游戏,也可以用果子拼成各类图案。家里的梯子,也成了孩子娱乐的玩具。在孩子脑力学习间隙,可以让孩子爬梯子,既休息了大脑,又锻炼了四肢的协调能力。
幼儿教育理念四:大自然是最好的学习环境(Where)
从来没有那个地方可以与大自然相比较,带子女到大自然走走,看到什么就告诉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这样,以丰富子女的知识,并激发其求知欲望。去大自然,除了可以接触到各类植物、动物、地理等知识以外,还可以更好地接触社会,学习与各类人群的交流。我就经常带女儿去登山、去海边踏浪、去江边散步。
幼儿教育理念五:学什么比怎么学更重要(What)
10.幼儿园幼儿教育随笔感想 篇十
但如今的孩子,一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许多家长认为“我们小时候吃了苦,现在条件好了,孩子只有一个,不能让他受苦受累。”因此,在生活中他们时时处处依顺孩子,吃饭﹑穿衣时出现了几个大人围着孩子一人转的现象;晚上睡觉时还任孩子嘴里含着糖入睡或是整天为孩子买一大堆的零食,结果使孩子对正餐了无兴趣……殊不知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若错过这个宝贵时期,一旦坏习惯形成了非但难改,而且贻害无穷。
所以老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所谓,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二家庭,老师则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家长的角色,老师的一言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中受着影响,因此,老师对幼儿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平时,老师在幼儿面前,要有意思无意识地让幼儿知道老师是这样爱干净,讲卫生的。例如,吃饭前和小朋友一起洗手、擦手。幼儿的模仿能力强,自然会跟着做,久而久之,幼儿饭前洗手的习惯就培养出来了。
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应从小事做起。有好多小朋友爱玩纸,可每次玩过后,教师里就会一片狼籍,满地的纸啊等令老师头疼。为此,在一次美工活动中我想了一个办法,我让小朋友自己按意愿玩纸,小朋友可高兴了,等他们玩累了,地上也遭殃了,碎片到处可见。于是,我就唱起《开火车》的曲子,玩起游戏来,小朋友兴趣来了,也纷纷加入进来,当我们开着开着我停了下来,对小朋友说:“不好前面有障碍物,我们的火车过不去”。说完,将一堆纸捡器起丢进纸篓。火车又开了,前面又有一堆纸片,我正想开口,只见杏子小朋友主动跑上前去说:“老师,我把这个丢进纸篓。”我冲她一笑,大声说:“小朋友看,教师里还有这么多东西,我们怎么开火车呀?”小朋友明白了我的意思,都争着将地上的垃圾丢进纸篓。这下,火车开得真快!
从那以后,幼儿往地上丢东西的习惯明显好转,不管是进行活动,还是吃午点,小朋友都很自觉往纸篓仍。由此可见,老师对幼儿的耐心引导,会促使孩子两好的行为习惯在此过程中逐步养成。
孩子要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同时也表现在要有独立自理能力,玩具玩过后,一定要让幼儿学会物归原主,如果老师让老师来收拾整理,容易让幼儿产生依赖心理。从让幼儿学会收拾玩具,逐步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学会穿、脱衣物等力所能及的事。日后,这种好习惯会迁移到孩子的学习,工作中去,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11.幼儿教育论文网 篇十一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育;良好品质
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都会把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对幼儿来说,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幼儿良好品质,意义更为重大。因为,幼儿期作为人生的启蒙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模仿性强和可塑性大,接受外界的影响快。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把握住幼儿教育这一特殊时期,强化对孩子们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质。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培养孩子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良好品质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幼儿产生重要的影响。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幼儿教师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并能对幼儿实施良好的教育。例如:幼儿做了好事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让幼儿体验到做好事的荣誉,从而产生追求赞誉的情感和愿望。教师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合理要求;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对孩子要有爱心和耐心。比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两个孩子同时喜欢同一个玩具,在相互的争抢中有一个孩子被打哭了,这时候老师不能鲁莽地指责这个小朋友,而是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通过做游戏,共同来玩这个玩具。通过这个事情来培养孩子们互相谦让、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良好品质。
二、培养孩子爱祖国、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幼儿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幼儿的爱心,通过组织幼儿观看电影,也可以组织孩子们去敬老院,给孤寡老人演节目,并引导他们懂得,为别人带去欢乐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从而培养他们从小尊重长辈,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在手工课上,组织孩子们自制玩具并相互赠送,从而表达自己的爱心。春天到了带领孩子们来到美丽的田野,让孩子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还可以通过观看有关的电影片段和课件让幼儿感受祖国的山河、江海、湖泊等美丽风光。知道我们的祖国领土辽阔、物资丰富、文化悠久,这些都能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和熏陶,使他们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从而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
三、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组织幼儿简单的劳动,让他们体验劳动的辛苦。例如:组织幼儿到厨房帮忙、分饭菜等等。让孩子们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饭时,教孩子们不要掉饭菜,要节约粮食,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可以让孩子们洗碗筷、打扫居室卫生等等,通过这一系列幼儿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和勤俭节约的好品质。还可以通过给孩子们讲战争年代的故事,或观看图片,教育幼儿要艰苦朴素,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自然课上,让幼儿知道,我们居住的地球有很多资源是不能再生的,要求他们做到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四、培养幼儿诚实、善良的良好品质
在平时教育孩子拾到东西要交公,不隐瞒自己的过错,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改正。老师发现孩子说谎时,应该分清楚说谎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例如:有一次我班的一名学生拿了幼儿园的玩具,小朋友知道后报告了老师,当我问他时,他并不承认,这时我并没有沉下脸来训斥孩子,而是问他,“放学后你想回家吗?”他说:“愿意。”“如果我把你送到其他的地方你愿意吗?”“不行,我要找妈妈。”“每天回家后你都要找妈妈,幼儿园的玩具也有自己的家,如果把它带到别的地方去,它也会很难过的,你说是不是应该让玩具回到自己的家呢?”这时,这个孩子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了玩具,然后低着头小声地说:“老师,我错了,你把玩具送回家吧,以后我再也不拿幼儿园的玩具了。”通过这件事,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地改正错误,从而培养他们诚实、善良的良好品质。
五、培养孩子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
为了使幼儿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在幼儿园的常规教育中,要求孩子们不打人、不骂人、不讲脏话、有礼貌、别人说话要认真听,不要随意打断;到别人家做客不乱翻东西等等。
为了树立文明礼貌的好风尚,我们幼儿园每天早晨在门口负责接孩子的老师看到幼儿都会先问:“小朋友好。”这时孩子们也会主动说:“老师好。”要求幼儿平时见了人要问好,临走时要跟别人说“再见”。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还通过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去别人家做客要懂礼貌、小主人接待客人要热情等等。
总之,在平时的幼儿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利用孩子身边的事情,强化德育教育,引导孩子养成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勤俭节约、诚实善良、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让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情绪,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陈晓琴.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内蒙古卷,2010.
[2]张俊丽.幼儿园如何对幼儿实施德育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2009.
[3]段小磊,薛秀琴.美国教师的幼儿德育教育及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2009(9).
12.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环保教育 篇十二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环保教育相互渗透
(1) 生态环境创设方面:给孩子们一块绿地, 一个水池, 一个花园。室外尽量开辟草坪、花园、菜地, 利用自然角、动物角, 让幼儿亲身体验植树、栽花、养草、种菜的乐趣, 努力创设净化、美化的育人环境。比如, 开辟草坪, 设置“花园”“动物角”“植物角”, 铺上又漂亮又环保的塑胶地板。弯弯的小河里有嘴巴会喷水的海豚一家人, 石头上画有惟妙惟肖的海洋小动物, 假山上有水车, 清清的水一直从假
山上流到小河里, 小河里的小鱼欢快地游来游去。老槐树的旁边有一座美丽的农家小院, 旁边种满了绿油油的蔬菜和麦苗, 小兔、小鸽子也在幼儿园安上了新家。这些, 都成为孩子们认识大自然的直观教具, 使他们萌发了爱护环境的感情。
(2) 装饰环境布置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 设计有关环保的宣传画, 从而使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在室外、梯间的墙壁、走廊、墙裙等地方设计环保题材的壁画等, 如设计壁画《小鱼找家》, 画出被污染的河流和没有被污染的河流, 让幼儿思考小鱼该走哪条水路才能回家。通过观察, 让幼儿知道为什么水被污染, 以及判断哪些行为是对的, 哪些行为是错的, 让幼儿学会思考、学会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又如在周围多制作一些美丽的花、草、树木, 让幼儿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氛围之中, 产生热爱之情。在室内, 可以考虑在音乐室、美工室布置中突出环保内容。在教室内, 可以根据《我和动、植物》《我和大自然》等题材进行环境创设, 让动物、植物和人生存在同一空间。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 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和习惯, 让幼儿知道节约用水呢?可以在幼儿洗手的地方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图案、标志, 告诉幼儿节约用水的方法, 懂得珍惜每一滴水。
(3) 环境创设与文字教育相结合, 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利用橱窗及张贴标语, 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宣传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臭氧日等环保节日的意义和内容。幼儿园的环境具有生机, 幼儿的生命也将富有活力, 幼儿就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
●吕曼
育、利用和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要深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情感因素, 使情知交融。品德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实施这项教育的蓝本, 品德课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鲜明地宣传或提倡某种道德观点的, 教学中如果能把道理与观点讲明白、讲到位, 学生就会信服地接受教育, 并乐于在自己的行动中去实践。《集体力量大》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情感的好教材, 教学时我首先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集体, 然后再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体会个人力量小、集体力量大的道理。我先请一个同学到教室前面去把讲台搬走, 这个学生没有搬动;我又叫了三个同学上来一起搬, 一下子就把讲台搬走了。于是我问:他们四个人为什么一下子就把讲台搬到教室门口?让学生了解到他们四个人心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讲台搬到教室门口, 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行动步调———四个人都在轻轻数着一、二、三。让学生从中认识到, 他们四个人已不是松散的个体, 而是有共同目标并且统一行动的集体。因为人多, 组成了集体, 才会力量大。这样, 学生就能产生热爱集体的情感。
二、以情育情
青少年的情感具有极易感染的特点。因此, 教育工作者利用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教学手段, 通过教育者的满腔热情来激发和唤起学生的情感, 陶冶和培养高尚的情操, 是十分重要的和行之有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恰如其分地把教材内容的情感表达出来, 对歌颂的人和事, 要有赞美和喜悦的表情, 对抨击的人和事, 要有憎恨和愤怒的表情。这不仅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加深对教材思想内容的理解, 而且对陶冶学生的情感也能产生良好的影响, 这是教师以情育人的一个方面。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工作对教育者的精神世界———他的道德情操、智力素养、意志品质———提出了许多要求。首先, 一个最主要、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深深地热爱孩子。”只有当教师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 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 善于跟他们交朋友, 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 了解孩子的心灵, 才能把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善良、同情、愉快、乐观等情感激发起来。爱, 只有通过爱, 才能培养爱。
三、以意育情
意志和情感是相互制约的。一方面, 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在情感的激励下产生的;另一方面, 意志在情感激励下产生后, 反过来又调节和控制情感。一般说来, 意志越坚强, 越能使积极情感持续下去, 越能克服消极情感;反之, 一个意志薄弱的人, 就会成为情感的奴隶。因此, 在学校情感教育中, 培养学生的意志非常重要。对于教师来说, 必须首先用意志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教师, 不会成为良好的教师。特别是不能把消极情绪带入课堂, 更不能把学生作为发泄情绪的对象。马卡连柯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郁的神色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 我生病了, 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其次, 要努力训练学生的意志, 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从而使他们自觉地以高尚的情感代替庸俗的情感, 用积极的情感去克服消极的情感。
四、以行育情
人的情感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实践活动是情感的基础和源泉。只有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反复感受、体验, 才能使情感越来越丰富、深刻。所以, 在情感教育中必须重视行为练习这一环节。如教学《爱护名胜古迹》, 可让学生看有关肆意破坏名胜古迹 (如乱涂乱画等) 的录像, 讨论研究解决的办法, 对于好的方案寄给园林管理处或新闻媒体。也可让学生自做标语牌、到附近的风景名胜区进行宣传等。这时, 要引导他们在实践中真正体验爱护名胜古迹的乐趣。只有体会到这种乐趣, 才有可能形成爱护名胜古迹的习惯、情操。这是以行育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 教师的行为品质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对学生的爱心, 对学生的关怀、爱护、尊重、信任等, 通过无声的行动表现出来, 学生有时更易接受, 对他们情感的影响也更持久、深远。
品德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 我们的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拨响孩子心灵深处的“情”弦。
(江都市实验小学)
摘要:本文对幼儿中常见的攀比行为进行探究,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行为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家园合作、共同矫正这种不良行为的措施。
关键词:攀比;自主意识;模仿;反攀比;转移
攀比是一种不甘落后于人、争强好胜、物欲性强的行为和心理现象, 它是儿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这次某某小朋友穿了漂亮的衣服, 其他小朋友可能会羡慕, 回家便要求家长给买同样或更好的衣服;下次某某小朋友有漂亮的玩具, 其他小朋友又可能会向家长提诸如此类的要求。这样的要求一次两次还好, 老这样就可真够家长和老师头疼的。
对于这种现象, 我们首先要认识它的普遍性, 既不要对它视而不见, 也不要将其过分夸大。要承认这种现象不仅幼儿有, 在成人中也不少见, 只不过成人一般都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控和调节罢了。从心理学角度讲, 随着年龄的增长, 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 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步建立, 开始有了争胜心。与此同时, 幼儿的自我评价和判断能力也在形成当中, 但还不够成熟客观, 他们对自我的评价更多是来自他人 (家长、老师、同伴) 的反馈, 对自我的肯定同样也多来自他人的表扬。比如, 某个小朋友的表现受到大家 (特别是老师) 的称赞, 其他小朋友就会意识到:哦, 这种行为是好的, 如果我也这样做, 就会和他一样得到表扬。这种好胜之心是促使幼儿积极向上的一种原动力,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只要不过分, 他们的模仿行为和好胜之心都应当予以保护, 而不是压制。
但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 由于还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理性判断, 幼儿往往会分不清什么该争什么不该争, 什么该模仿什么不该模仿。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和家长等“权威”的一些无心之语、无意识之行为, 就往往会引发学生的攀比之心。幼儿园中一些不恰当的比较, 也可能促进儿童攀比心理的形成。比如有时候教师会问“今天咱们班谁穿得最漂亮?”“谁带来的玩具最好玩?”类似的比较, 都会促使
的。在幼儿盥洗间墙壁上、水龙头边贴有“水龙头在哭泣, 小朋友关紧它”等字条, 每当小朋友去洗手、洗脸时, 就能看到可爱的形象, 亲切的话语, 他们时时提醒小朋友以节约为美。在花园里、草地上, 树立着“花儿好看我不摘, 爱护花草我最乖”等小木牌温馨提示语。在楼梯、走廊、过道拐弯处, 贴有“走路轻说话轻”“你不推, 我不挤, 一个跟着一个走”等可爱的卡通标语。让孩子与环境对话, 尽可能利用空间资源, 大到草坪、花园, 小到走廊、拐弯、盥洗室、水龙头, 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从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环境的熏陶、教育, 进而树立自觉遵守环境公德、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 养成爱我环境、护我环境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区的创设与幼儿动手操作相结合, 促进环保习惯的养成
在活动区的环境创设中, 我们给幼儿开辟一个比较大的空间, 这个空间里有小朋友收集来的各类废旧物品, 比如塑料罐、纸箱、纸盒、生日蛋糕盒。小朋友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东西进行分类操作, 可以进行模仿超市买卖的角色游戏活动, 可以玩“娃娃家”“美容美发厅游戏”, 还可以动手自制玩具、进行建构活动。在动手操作中, 让幼儿与环境材料充分进行“对话”, 让幼儿认识到废旧物品是可以再利用的, 了解各种废旧物品是如何回收、如何再利用、如何再创造价值, 从而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以促进“环保习惯”的形成。
三、活动中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和行为
虽然幼儿不断地在与周围环境发生着交互作用, 但他们似乎对所处的环境并不在意。为了引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我们刻意让幼儿
●姚水娟
幼儿将关注的重点转向衣着、玩具等物品的外部特征, 加速幼儿攀比心理的形成。
家长的教养方式的偏颇, 也是造成幼儿攀比心理的重要原因。有些家长溺爱孩子, 当孩子提出物质要求时, 总是一味地满足孩子, 孩子的欲望在获得满足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 攀比的欲望越来越膨胀。在这一过程中, 孩子体验不到东西的来之不易和劳动的价值, 也不能获得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有些家长虚荣心强, 自身就存在很严重的攀比行为, 他们在教育孩子时也经常采用与别人孩子进行比较的方式, 促进幼儿攀比心理的形成。有些家长为显示自己的身份, 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 只要别人的孩子有什么, 自己的孩子也要有, 否则就觉得低人一等。家长的虚荣心, 为幼儿攀比心理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攀比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一旦形成, 就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首先, 过分的攀比会造成儿童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张。我有三支钢笔, 你才有两支;我爸是处长, 你爸才是科长……以己之长比同伴之短, 什么事都想胜过别人, 久而久之必然受到同伴的嫌恶与排斥。如果任其发展、幼儿群体中的大部分人都攀比起来的话, 那将直接危害到同伴间的团结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就会形成不正常的集体风气, 妨碍群体中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 不正当的攀比现象会直接引发幼儿不正常心理品质的产生。如:在攀比风的压力下, 有的幼儿自认为总也比不上同伴, 从而低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产生自卑感;有的儿童形成嫉妒和冷酷的性格, 甚至为了获胜而不惜损人利己, 如故意把别人比自己好的玩具弄坏, 把别人漂亮的衣服弄脏, 也有的儿童为跟别的儿童攀比而说谎。如:一个孩子说:“我爸昨天给我买了个遥控汽车。”另一个说:“我也有遥控汽车, 我还有遥控飞机呢。”但事实可能是后一个孩子在撒谎, 他根本没有遥控汽车, 更没有遥控飞机。
因此, 我们要采取措施, 引导幼儿心理和行为的正确发展, 尽可
置身于鲜明对比的生活环境之中, 让他们主动作出好与坏的分辨, 并让他们做出结论, 从而在感性上让他们得知什么样的环境是他们乐于接受的, 什么样的环境又是他们所不愿置身其中的。例如,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 让他们接触各种各样的声音, 然后找一找哪是悦音、哪是噪音, 要求他们讲出听到悦音和噪音分别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并让他们在操作中, 明白悦音和噪音产生的来源, 使幼儿了解噪音污染对他们的生活、听觉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
在春游的活动中, 我们带领幼儿观察金菊花园的美丽景象。花儿的鲜艳、小草的嫩绿, 无一不给幼儿带来美的感受和愉悦的情感体验。当孩子们吃完食品, 随意地将垃圾扔在地上时, 我马上利用这个机会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我说:“树爷爷生气了, 红花姐姐也生气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当他们意识到是自己破坏了这块美丽的地方时, 他们知道将废物扔进垃圾箱里。
13.幼儿园幼儿健康教育简报 篇十三
资溪县幼儿园组织全园教职工召开爱国卫生月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部署爱国卫生月的各项活动及具体要求,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充分利用爱国卫生月的契机,开展大扫除、清死角的活动,全力打造精益环境。并且在各班级开展主题宣教活动,向小朋友们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并鼓励幼儿动手劳动,让孩子们在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在鸟语花香的季节里,资溪县幼儿园里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全体师幼在“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爱国卫生月里,用实际行动美化了园所环境,提高卫生意识和防护能力,提升了文明素养。
★ 托班幼儿健康教育总结
★ 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工作总结
★ 秋季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
★ 健康教育总结
★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总结
★ 幼儿园健康教育记录
★ 社区健康教育总结
★ 健康教育活动总结精选
★ 教师健康教育总结
14.幼儿园教育幼儿案例分析[推荐] 篇十四
刚开学的一天,佳杰小朋友站在那大声的哭了起来,我们连忙跑过去,问他怎么了,边哭边指着手说:““沈万城咬我”,只见佳杰手上一个深深的齿痕,别的小朋友见佳杰哭了,也都跑来看乐闹。这时李家齐也跑来告诉我“沈万城打我,还抢积木”。但见沈万城小朋友却若无其事,正在玩刚抢来的积木。分析:
沈万城小朋友是个她聪明活泼,长相逗人。但就是这样一个男孩,她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把什么玩具都归为己有,人家要玩,他就打,就咬,吓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常与家长沟通,才发现原来该幼儿她要什么总是事事依着他,使他养成了自私,好攻击的心理。这样的孩子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教育呢?
首先,我们通过家长学校讲座、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地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教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其次,我们通过填写“家完联系册”、家访,半日开放活动,以及入园、离园时与家长交流等方式帮助家长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有正确的认识。第三,我们指导家长用恰当的语言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找出孩子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帮助,使孩子全面发展。反思: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在幼儿园里应该多培养该幼儿的自控能力,比如说在体育活动中为达到游戏目的,幼儿必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互助,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他们感兴趣的体育游戏,来促进自控能力的发展,如设计游戏“木头人”,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发展自控能力,方法为:教师背对幼儿念儿歌边向前走,幼儿跟随其后,念完儿歌后教师回头,幼儿迅速停止正在做的动作,并保持身体姿态不变,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要尽量把坚持不动的时间拉大一些,对于自控较好的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再加“过小桥”,让幼儿走过高25厘米的平衡木,刚开始时,幼儿走得很慢,有1/3的幼儿不敢过,我们鼓励“勇
敢点”,并牵头他们的手,经过多次练习,幼儿基本都能独立、快速、顺利的走过平衡木,变得更能力,不怕困难了。通过游戏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了。
希望通过我们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认识到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家长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给孩子以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模仿父母过程中,学会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识。
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萌发时期,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幼儿霸占心理很重,认为什么都是我的,不会谦让;有的幼儿较胆怯,羞于交往,害怕对方拒绝自己,但其内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说笑游戏的;有的幼儿缺乏起码的礼貌知识,在活动中撞倒了对方或踩痛了对方连一句“对不起”部不说。因此,帮助小班幼儿在生活小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片断一:小朋友上厕所
一次活动后休息时,孩子们有的喝水,有的上厕所。这时,厕所里传来了争执的声音:”这是我第一个抢到的!老师,他推我!”
“不行,我就要第一个!”
”哇!”(哭声)……
原来,小朋友一起拥到厕所里,由于人多厕盆少,有些小朋友就要等待入厕。可天天就是不愿等,一进去就要抢第一。其他小朋友可不乐意了,他就动起了武力…··像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上演好几次。
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中走出来,他们的独占心理比较明显。在他们的意识中,“我抢到的就是我的。””我抢不到就打你、咬你。”因此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常常发生冲突。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想通过厕所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我们知道幼儿模仿力极强,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为。故事《小蚂蚁搬豆》中井然有序、团结合作的小蚂蚁形象深深感染着孩子,给幼儿树立了好榜样。于是我们把可爱的小蚂蚁画下来,一个一个排好队贴在厕所的墙面上,而且高度和幼儿的视线一般齐。这样,他们上厕所时,看到排着队的小蚂蚁,自然而然地就排好队等待入厕。在等待的过程中,还可以数数小蚂蚁,复述故事中的情节:小蚂蚁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很快就把豆豆运到了家里…··”渐渐地,我们再也不用每次休息时都要向幼儿唠叨一句: “上厕所时要排好队,不
要争抢。”耳边经常听到的是:”老师,我排好队了。老师,我让东东第一个小便。”……
片断二:小脚印让我们变勇敢
小班幼儿初人园时,由于从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在生活上、情感上和心理上均依赖成人的照顾,不安全感就产生了,尤其是惧怕幼儿园厕所里的蹲坑。有的幼儿一天尿湿裤子好几回;有的幼儿上幼儿园几天都不大便,引起大便干燥;有的幼儿因憋大便而经常拉在裤子里。
如何让孩子们不害怕上厕所呢 ? 我们认为,营造适合幼儿的厕所环境势在必行。既然孩子们害怕蹲坑,我们就在每个厕坑的两边选适中的位置用环保油漆画上了可爱的小脚印,孩子们看了既喜欢又感到新奇,都争着去踩自己喜欢的小脚印。这样一来既减轻了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又激起了孩子们主动上厕所的欲望,而且当孩子们把自己的小脚和厕坑边的小脚印对准后蹲下来大小便时,不会弄到外面来,真的是一举多得。
后来,我们还试着用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形象来营造“厕所文化”;课后,我们还为他们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以缓解紧张情绪。孩子们在入厕时有了愉快的笑容,憋大便、拉裤子的现象渐渐消失了。
今天的幼儿园教育是个内涵丰富的大概念,生活环境对幼儿生活能力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营造”厕所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行为、语言、表情都在传递着信息,在告诉我们他们的需求、困惑和感受。诚然,生活小事中还蕴含着更多的教育价值,正等着我们去探索、去挖掘
【幼儿教育论文网】推荐阅读:
幼儿素质教育论文08-22
幼儿养成教育论文09-13
幼儿教育议论文08-12
幼儿美术欣赏教育论文07-26
乡镇幼儿双语教育论文10-28
幼儿小班教育教学论文11-23
幼儿教育问题与对策论文07-24
幼儿学前教育优秀论文08-17
幼儿园环保教育论文09-08
幼儿园数学教育初探论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