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 幼儿园 保教知识与能力(精选7篇)
1.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 幼儿园 保教知识与能力 篇一
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保教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学前教育任务最准确...(3分)
正确答案:D.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时,合理的...(3分)
正确答案:D.要求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
3、……下列哪一个不是婴幼儿期...情绪体验(3分)
正确答案:A.羞愧
4、……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主要考察的是(3分)
正确答案:B.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5、……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3分)
正确答案:C.自主性
6、……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了多种发声玩具,小班幼儿在摆弄这些玩具时(3分)
正确答案:B.对声音产生兴趣,感受不同的声音
7、……在引导幼儿感知...(3分)
正确答案:A.引导幼儿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高矮、粗细等
8、……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3分)
正确答案:B.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
9、……陶行知创立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3分)
正确答案:D.艺友制
10、……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3分)
正确答案:C.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二、简答题
11、……婴幼儿调节负面情绪的主要策略...(15分)
正确答案:(1)教师方面 ①有原则地满足幼儿的需求 ②全盘接纳的态度 ③建构性提议 ④提供宣泄场合 ⑤再现情景(2)家庭方面 ①营造乐观的家庭氛围 ②做好情绪的榜样 ③帮助幼儿学会表达积极的情绪(3)婴幼儿方面大班幼儿自我调节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反思法 ②自我说服法 ③想象法
12、……简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职责(15分)
正确答案:(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5)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6)定期总结评估保教工作实效,接受园长的指导和检查。
三、论述题
13、…… 为什么要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学习...(20分)
正确答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在实施《指南》时应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1)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在活动和游戏幼儿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实践操作获得不同的经验。情境教学法是幼儿以直接经验为情境教学法是幼儿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进行学习的有力体现。小班幼儿认知情绪化特征明显,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良好的情境必然引起小班幼儿积极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利用情境教学,创设小班幼儿喜欢的教学情境,如具有鲜明主题标志的故事情境、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等,引发他们的积极情绪,使其在这样的情境中能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
(2)幼儿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主要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认识世界。例如教幼儿学习数学中的加减运算时,幼儿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需要通过头脑中的表象或者是学教具的操作来进行计算。
(3)幼儿园教育原则要体现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例如在小班社会“我会打招呼”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教师创设了一个表演游戏情境,准备好头饰,通过师幼共同扮演动物幼儿园里的角色,在游戏中进一步练习有礼貌地打招呼。幼儿沉浸在充满童趣的愉快游戏中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教师为每位幼儿提供了活动、交流、分享、表达的机会和时间,引发了幼儿在集体中交流的愿望,幼儿完全沉浸在愉快的游戏当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知识,获得了经验。
(4)幼儿园教育具有有生活化、活动性的特点。例如大班科学活动“转起来”,活动结束部分围绕“转动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让幼儿练习实际生活经验,与同伴想想、说说、看看,最后在“转转电影屋”的情境中自然结束,提升经验,进一步引发幼儿探索生活中转动现象的兴趣。总之,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
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四、材料分析题
14、…… 李老师第一次带中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1)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10分)(2)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的可能原因(10 分)
正确答案:
(1)中班幼儿由于道德感发展、希望引起教师关注、语言发展不完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经常出现“告状”行为。①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幼儿“告状”行为最主要的原因即中班幼儿道德感发展,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中班幼儿已经能够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中班幼儿会因为自己在活动中遵守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乐。此阶段幼儿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同时也开始关注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幼儿认为同伴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即会出现材料中所述的“告状”行为。②中班幼儿爱告状也有可能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吸引教师的注意力;在幼儿园里,幼儿向教师传达信息的渠道,一般都是通过告状,从而在告状中引起老师的注意,表达他们的想法,或间接或直接的想要的某种结果。③中班幼儿的年龄大多在4-5岁左右,此时他们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化的特点,在考虑问题时总是先考虑自己的感受,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能理解别人的心情,遇到事情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友好的和同伴讲话,解决他们间的矛盾,往往通过告状来解决问题。
(2)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①大班幼儿的道德感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在这个年龄,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所以相比小、中班幼儿,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有所减少。②幼儿的羞愧感或内疚感也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愧疚感从幼儿中期开始明显发展,幼儿对自己出现的错误行为会感到羞愧,致使“告状”的行为有所减少;③大班幼儿的独立性有所发展,不在单纯的依赖老师去解决问题,而是能够和同伴相互协商进行问题的结局;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日常生活培养幼儿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幼儿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减少幼儿的违纪行为,各种告状行为自然而然就减少了。
15、……主题活动中,中班幼儿园对画汽车产生了兴趣
......(1)郭老师是否应投放“绘画步骤图”?(2分)为什么?(8分)(2)如果你是郭老师,你怎么做?(10分)
正确答案:
(1)材料中郭老师不应投放“面包车”步骤图。《指南》中指出:幼儿绘画能力的主旨在于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在幼儿进行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这样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不利于扩展幼儿的绘画想象空间,同时也不利于活动的趣味性开展和启发性引导。故不应提供“步骤图”。
(2)教育建议:应遵循《指南》、《纲要》等相关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①在绘画前使幼儿回归生活,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面包车的形态、类型等。②在绘画过程中亦可进行作品欣赏,让幼儿主动寻找创作方式,同时提供丰富的形象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③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④创作后肯定幼儿作品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幼儿间互动式的模仿及学习也是提高创作能力的隐含方式。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喜庆”、“你的小汽车有四个轱辘,真神奇”等。总之,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幼儿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中班幼儿的绘画能力正处于象征期发展阶段,应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从多角度引导幼儿进行艺术感受,并鼓励幼儿自由进行艺术的创造。
五、活动设计题
16、…… 请围绕“春天”,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要求:(1)写出主题活动总目标(8分)(2)采用诗歌“春风”...设计一个具体的语言活动方案...(14分)(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概要...(每个活动4分,共8分)
正确答案:
活动名称:大班主题活动《春天》
【活动总目标】情感目标:感受春天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技能目标:积极参与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认知目标:知道一年分为不同的季节,了解春天这一季节的典型特征。
子活动一 大班语言领域诗歌活动《春风》
一、活动目标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学习诗歌的活动,感受诗歌中春天的美。技能目标: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利用诗歌句式对诗歌进行仿编。认知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歌中表现出的春天的特征。
二、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感受过温暖的春风,观察过春天的景象物质准备:跟春天有关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儿歌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教师播放《春天在哪里》儿歌,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季节——春天教师总结:春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五彩斑斓、鸟语花香;诗人把春天编进了一首诗歌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带有情感的朗读诗歌,帮助幼儿在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1)教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呢?你是怎么知道的?(2)请幼儿尝试说一说诗歌里听到的内容。(柳树、燕子、青蛙等)2.带领幼儿借助图片学习诗歌,整体欣赏诗歌内容,感受诗歌句式的特点(1)教师朗诵诗歌。在朗诵的同时,将图片按照诗歌的内容排列,指点图片上的景物,带领幼儿从头到尾阅读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教师采用一边念诗歌一边表演的方式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儿童理解“吹绿”、“吹来”、“吹醒”等词。(3)幼儿朗诵诗歌,初步学习按节奏朗读。3.欣赏诗歌,调动经验,尝试仿编诗歌内容(1)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内容;(2)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其他景物,并尝试用诗歌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例如:春风一吹,桃花儿开;吹蓝了天空,吹绿了草儿;吹化了冰块,吹来了鸟儿;吹得小朋友跳呀跳。
(三)结束部分
教师请小朋友分享自己喜欢的春天里其他的景物,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活动延伸
春风春风,脚步轻轻,把春天带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去外面找一找春天吧。
子活动二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认识春天的花》活动目标情感目标:观察和感受春天天气和植物的关系,萌发对大自然植物的兴趣。技能目标: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发现春天的美,认识春天的花,提升观察能力。
认知目标:了解春天不同花的种类和特征,知道春天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
子活动三
大班绘画活动《春姑娘》活动目标情感目标:积极动手绘画春天,体验绘画春天的乐趣。技能目标:在观察春天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象中美丽的春姑娘的景象画下来。
认知目标:知道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春天的景物特征。
2.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 幼儿园 保教知识与能力 篇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注意()A.学生自主 B.教师主导 C.教学相关 D.因材施教
2、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义务教育具有()A.公共性 B.民主性 C.免费性 D.强制性
3、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 B.整体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4、小学德育基本途径是()A.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 D.班主任工作
5、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育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话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对抗型
6、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以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课,同事研讨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体现教师专业能力是()A.沟通与合作能力 B.激励与评价能力 C.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D.组织与实践能力
7、如果学生被蜜蜂蜇伤,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伤口涂抹()A.肥皂水 B.蒸馏水 C.食用醋 D.稀盐酸
8、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直觉 B.错觉 C.幻觉 D.联觉
9、小英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0、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小蓉反复抄写了很多遍。她在学习中运用的是()A.监督策略 B.复述策 C.计划策略 D.组织策略
11、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在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分类中属于()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表征学习D.命题学习
12、教师经常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A.激情 B.共情 C.热情 D.反移情
1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思想性原则
14、为验证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老师让学生分组合作,把点燃的火柴放进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并观察瓶中的变化。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实验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探究法
15、学生课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后,学生对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有深刻理解,这达成的教学目标属于()A.知识与技能 B.思维与创新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6、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课堂教学不可或缺 B.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 C.对课堂教学起辅助作用 D.必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7、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周老师上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增加一些趣味性知识,这一课程实施符合()A.忠实取向 B.创生取向 C.技术取向 D.相互适应取向
18、为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把大班上课、小组谈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 B.文纳特卡制
C.道尔顿制 D.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19.现代课程论认为,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A.知识、技能与情感 B.难度、广度与深度 C.社会、儿童与学科 D.政治、经济与文化
20、某学校开发一门介绍当地风俗、物产与人物的课程,该课程属于()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隐性课程 D.分科课程
二、简答题
21、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0分)
22、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10分)
23、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10分)
三、材料分析题
24、材料: 四年级班主任李老师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班上多数学生在家几乎从来不干家务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些家长对学生劳动也不支持,认为学习才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劳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没有必要,家长完全可以代劳。在班级开展的一些劳动活动中,李老师发现,学生不仅缺乏一般的劳动技能习惯,而且缺乏芳动意识,甚至讨厌劳动。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10分)(2)如果你是李老师,将如何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10分)
25、材料: 沈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问学生:“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他读的 时候,大家闭着眼晴听,体会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第一个学生读完后,沈老师问:“你们是不是感觉走到雪野中去了?”大多数学生很犹豫。沈老师笑着说:“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大家都笑起来。沈老师说:“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接着示范读了一遍,然后问:“往前走几步没有?”学生都点头说:“走了。”沈老师继续说道: “相信有同学会比老师读的更好。谁领着大家继续往前走?”…后面的学生果然越读越好。问题:
(1)评析这一教学片段中,沈老师的教学行为(10分)(2)结合材料谈谈沈老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如指导二年级小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2)设计“甚至”一词的教学过程。(220分)(3)设计本科板书。(10分)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学生从算数思维过渡到代数思维的过程。(8分)(2)如何指导高年级学生学习这一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节课主要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2分)
28、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简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式的基础。(10分)(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规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29、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分析歌曲特点(10分)(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节奏练习”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30.请认真阅续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动作方法:右手运球向左侧变向突破时,突然改变球的方向,拍按球的右侧上方,使球从身体右侧弹冋左前侧,右脚迅速向左侧前方跨出,上体左转,前倾并探身,换左手拍按球的左后侧继续卖加速前进。
(1)简要说明“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少于二种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20分)
3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中国画有哪几大画科?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墨分五色,是哪五色?(10分)(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画作欣赏,学习”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参考答案
DACCB AADCB DBBAD CDACB: 21.(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建立教师威信;(3)要善于同学生交往;(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6)正确处理师生矛盾。22.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相似性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二)原有认知结构 1.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概括水平)3.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三)学习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23.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以下几点要求: 1.内容与表述第一,要选适当的问题类型,问题的结构合理、逻辑性强。第二,应回避询问有关社会禁忌、爱好和个人隐私之类的问题。第三,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点,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在同一题中出现,造成题目似是而非。第四,问题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回答,避免使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用词上,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晦涩的词汇以及方言等。2.题目的数量问卷的长度要适度,一份问卷作答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3.题目的排列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做到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乎逻辑。通常情况下是:第一,在指导语之后,是关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第二,先简单熟悉的问题,后复杂陌生的问题。第三,先一般问题,后具体问题。第四,先封闭式问题,后开放式问题。第五,先普通问题,后敏感问题。第六,如果问卷含有检验性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分开排列,不可集中排在一起,否则易被识破,影响所获信息的准确性。第七,对于涉及时间顺序的问题,要依据一定顺序排列,如先近后远。第八,对非等级问题选项的排列必须保证是随机的,否则容易造成被调查者的活动定势,不认真作答。24.(1)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如下:
①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材料中家长认为让学生参加劳动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学生在劳动中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脆弱性和依赖性,形成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学生的自制力一旦形成,将会应用到学习中去。
②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材料中的家长不让学生干家务活,使学生缺乏劳动技能,不利于良好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劳动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品德,获得更多的知识,锻炼身体。
③通过劳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材料中有些学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利于他们劳动习惯的形成。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爱劳动的意识,激发对不劳而获的厌恶感,能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果实。
总之,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强烈的劳动观念,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2)如果我是李老师,我会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①通过节日、班会等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②家校配合共同开展劳动教育;③3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④4开展劳动课程,有效搭建活动载体;通过激励评价,激励学生热爱劳动;总之,我会通过多种方式,运用恰当的评价手段,开展劳动教育。25.(1)沈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具体分析如下: ①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材料中沈老师让学生自己体会走在雪景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积极性。②沈老师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材料中的沈老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情感共鸣。
③沈老师充分发挥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材料中,沈老师在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内容,规范和评价学生。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①决定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并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②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发挥作用;③影响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④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26.(1)根据学情、教材内容、课标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本课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浅水洼”“蒸干”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鱼对自己生命的“在乎”及小男孩对小鱼生命的“在乎”。
3、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2)
一、揭题读题,释题引入
1.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发生在海滩边的故事,题目叫——(课件出示)2.释题:见过浅水洼吗?(出示词卡)3.读题:再读课题。
二、自学把握生词
1.自主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遇到了什么事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碰到难读的词语用横线画出,然后多读几遍 2.交流难读的词语
如:甚至、蒸干、继续、在乎、叨念等(平翘舌、前后鼻、轻声等)教师指导:课件出示:甚至 shen zhi蒸干 zheng gan 学生朗读,注意翘舌音,分清前后鼻音。3.交流反馈,巩固识字
“至”,减法记忆,“到处”的“到”减去立刀旁。
三、回归课文,感悟理解
1.将词语放入课文,自读感悟。
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2.师生交流:被困在水洼里的小鱼有多不多? 明确:作者用了一个“甚至”把“几百条”和“几千条”连接起来,告诉我们被困的小鱼有很多很多。
3.朗读感受,指导读出小鱼的多、小鱼的可怜。
4.这么多的小鱼,你能用上一个四字词语来表达吗?(课件出示:被困的小鱼)许许多多、成百上千、不计其数、数不胜数。
四、巩固拓展
师: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太阳渐渐升高,浅水洼里的水越来越少了。有的小鱼已经喘不过气来,有的小鱼快死了…,.…如果你就是浅水洼里的这条小鱼,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名学生回答,师随机评价。(3)板书设计: 28浅水洼里的小鱼 捡
小男孩 小鱼 得救 扔
保护动物,珍惜生命 27.(1)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飞跃。算术思维着重的是利用数量计算求出笞案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情境性、特殊性、计算性的特点,甚至是直观的。而代数思维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思维,它的要点是发现关系和结构,以及明确这些关系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代数思维的运算过程是结构性的,侧重的是关系的符号化及其运算,是无法依赖直观的。结构化、符号化抽象化及概括化是代数思维的特点。“用字母表示数”,既用字母表示出了数,又准确地表示出了数量之间的关系。“字母表示数”的引出莫定了积极而充分的情感基础。这个过程既是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由原有的算术思维水平不断向代数思维水平迈进的过程。从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把握好符号意识。
(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过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 公式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优越性,发展符号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运用简单符号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3)教学过程
一、经验导入
1.出示扑克牌,说说其中的A、J、Q、K所表示的值。
2.揭示课题:扑克牌中的这几个字母分别表示几个确定的数,字母可不可以表示变化的数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设计理由】游戏开式能引起学生的内容学习动机,并且用字母表达数字的基本形式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新授环节
二、1.提出可题,小组讨论。
根据小红爸爸比小红大30岁,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表达数量关系。小组讨论,填 写表格。
小红的年龄爸爸的年龄 1 31 2 32 3 33 4 24 ……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小红和爸爸年龄的数量关系:方案一:小红的年龄+30=爸爸的年龄。方案二:用一个字母来替代小红的年龄a,a+30表示小红爸爸的年龄。教师提问:用不同的式子表示爸爸的年龄,哪个更合理,更简洁呢? 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小红的年龄的变化的,但是爸爸比小红大30岁是不变的,所以可以用字母表示爸爸的年龄 【设计理由】以小红和爸爸的年龄可题切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将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引向抽象概况。2.感受实际应用 教师提问:这里的a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数字吗?表示200可以吗? 教师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达生活中的数量时,字母所取得数要符合生活实际。【设计理由】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结合年龄问题感受用字母 示数时需要符合实际情况。
三、巩固练习
如果用a表示同学们的你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你们爸爸妈妈的年龄,写好之后同桌交流汇报。
【设计理由】学生在巩固练习环节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四、回顾总结
教师提问:这节课课大家掌握了什么? 学生总结出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方法还有日常生活应用
五、作业布置
回家朗诵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如果继绩编大家试一试,用字母表达规律。【设计理由】寓教于乐的作业形式学生可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28.(1)英语课程标准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
(2)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和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确切的掌握各个国家如:中国,英国,新加坡,泰国,日本庆祝儿童节的具体日期有所不同, 获得大意和具体信息,并根据听到和读到的文章信息完成课后的判断对错和其他教师设置的问题如问答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听力水平,培养正确的听力和阅读的策略。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图片,回答教师问题,两两合作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各个国家儿童节的不同日期和不同庆祝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3)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庆祝儿童节的视频,视频中小猪佩奇和乔治正在和朋友们庆祝自己的节日-儿童节。并提问同学喜欢儿童节码? do you like Chi1dren’Day and why?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导入新课。然后引导同学观看文中配图猜测文章主要讨论内容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讨论欲望,为接下来的阅读和听力材料介绍背景信息,顺利导入新课。新授
学生听 isten and read的主要内容,回答可题: Is Children Day on the same day around the wor1d?找同学回答问题来检测导入中根据图片猜测文章大意是否正确并及时给与反馈和激励性评价。
学生仔细阅读文章五个部分并完成 Ture or Fa1se,以回答问题的形/式检测学生是否通过阅读找寻到了具体题目对应信息,过程中教师讲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找寻国家关键词的方式快速找出正确笞案。
学生再次听录音,熟悉文章内容了解各个国家在不同的日期庆祝儿童节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泛听主旨的能力提高听的技能和阅读细节內容的阅读策略,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9.(1)简要分析歌曲特点(10分)《火车开啦》,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歌曲第一第二句为完全重复,第三句在高音区进行,配以舒展的节奏,与前面的乐句形成对比,最后一个乐句现在大调式主和弦上分解进行,而后级进下行至c大调主音。(2)教学目标
1.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感受描述火车的音乐形缘象,体验童年生活的欢乐情绪。
2.通过聆听、模唱、律动的方式指导学生参与演唱、体验歌曲,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唱歌曲的兴趣
3.用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的演唱曲。知道歌曲中采用了重复的手法。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节奏练习”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解析】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
师:你]坐过火车吗?(坐过)那你们体验或观察过火车的启动过程吗?请你们想一想,火车要出站时的情景(鸣笛、启动、奔跑、飞驰)师:请你们用手中的纸和笔来设计火车出站的过程,可以用任何的图形和符号,然后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展示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教师总结:老师把你们的设计总结一下 x-|x-| Wu wu xx |x X | Hong long hong long XX XX |XX XX | kachakacha kacha kacha 教师和学生一起模读节奏,模仿火车的声音
二、节奏练习
汽笛—wu—单手握拳向下拉动,二分音符
大轮子—honglong——双手同向90度角摆动,四分音符。小轮子—kachakacha—双手连续摆动,八分音符。
配合歌曲伴奏,在每个声部中挑选带领部分学生走出座位模仿火车开动。
理由:通过模仿火车的叫声“ wu wuwu”,做师生合作游戏式的发声练习。感受歌唱时的状态和腹部气息的支持。
三、师生配合,学习歌曲:
1、聆听范唱。
师:我们走了这么久,火车开到了哪儿呢?噢,原来是美丽的欧洲国家一一匈牙利(大屏出示有关匈牙利的图片,让学生简单了解这个欧洲国家)为欢迎我们远道而来的朋友,列车广播站特地送上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快来听一听!(放范唱录音)
2、简介歌曲,揭示课题
师: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谁来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 学生回答,师揭示课题并小结:这是一首匈牙利儿歌,表达了活泼、欢快的情绪。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3、再听范唱,师生边听边拍手感受四二拍节奏特点(用前面三种节奏给歌曲伴奏)
4、按节秦读歌词。(注意提示学生第一句和第二句歌词的区别,第一句有四个喀嚓,第二句只有两个喀嚓
5、师范唱:老师是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的呢?让学生在模仿中体会活泼而又弹性的声音和情绪表达。
6、师生接唱,练习歌曲。
四、巩固歌曲,游戏拓展
1、布置游戏
师:歌曲学会学会了,接下来,我们该开着火车去欣赏匈牙利美丽的风景了,为了安全,这列火车由老师来开,有星星车票的同学(在课堂中为激励学生发放的红星)优先乘坐,谁想上来赶紧出示你的车票吧!(组成一列小火车)这一路我们要经过高高的山洞、长长的的大桥(师带领“小火车”尝试穿越,边走边提示其他学生扮演山洞和大桥)。
2、师生开火车游戏,大家共同唱歌曲进行游戏。
3、拓展渗透德育。
(一轮游戏之后),师:接下来你想开着火车去哪儿呢?学生发言:去北京天安门、去给老师送礼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歌曲,并抒发情感
五、游戏结束,课堂小结: 这真是一次愉快而有意义的旅行,同学们,你们觉得呢?让我们开着火车返回我们可爱的家乡吧!同学们,再见!(学生跟着音乐,排队开火车走出教室)30.(1)重点: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准备姿势和运球动作。难点:按拍球的部位
(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解析】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变向运球的用处,80%同学初步掌握变向运球动作要领,20%同学能够灵活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素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信心。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少于二种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20分)【解析】练习形式 1.集体模仿练习
教师将动作分为准备姿势和运球动作两个环节,带领学生模仿练习。队形组织:体操队形 目的:感知动作结构 2.分组练习
教师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一人练习,一人纠正,交换练习。队开组织:两人相距5米练习目的:培养团结和纠正错误 3.加大难度分组练习
教师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一人练习,一人纠正,交换练习。队开组织:两人相距10米练习目的:巩固所学内容 31.(1)中国画分科:人物、山水、花鸟;表现形式:工笔、写意、兼工带写;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彩墨画特点,能够采用丝毛法、散锋干擦法、绒毛法等技法,结合概括、夸张等手法,大胆用墨色表现动物的脸部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欣赏创作等活动,学生掌握绘画步骤以及用笔用墨的方法,发展了造型表现能力与观察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动物的脸》创作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并养成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画作欣赏,学习”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解析】“画作欣赏”学习内容新授活动及理由: 对比欣赏,学习创作手法
PPT展示黄胄国画作品《花猫》与现实生活中花猫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a.作品采用什么绘画形式表现花猫的? b.作品中的花猫与现实中的花猫有什么不同?突出了花猫的哪些部分?对创作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作品《花猫》比照片中的猫更有精神,突出表现了花猫的炯炯有神的眼睛和长长的胡须,这样以夸张的手法进行表现,能使欣赏着对猫的典型特征看得清,记得牢。
设计意图:将现实中的花猫与艺术家作品《花猫》进行对比,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彩墨表现动物脸时需采用概括、夸张等手法,作品才会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意味。
二、作品欣赏,学习表现技法 1.再次欣赏黄胄《猫头鹰》、《花猫》等彩墨动物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a.作品中的墨色有着怎样的变化? b.画家是如何用笔表现丰富效果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中国画创作中,墨与水不同比例的调和可以产生焦、浓重、淡、清等丰富的效果。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用笔灵活多变,中锋与侧缝相结合,表现出生动的动物开缘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步骤欣赏画作细部,感受中国画用笔、用墨的丰富效果,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了解根据动物不同部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用笔、用墨方法,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欣赏分析“猫脸画法”步骤图,师生共同探讨猫脸的画法步骤:第一步:用淡墨勾勒出眼睛、鼻子和嘴巴;第二步:用干笔浓墨擦抹出脸部的绒毛;第三部:用湿笔淡墨渲染整个脸型。采用师生合作的形式进行示范体验。教师画出脸型及五官,学生用淡墨上色 设计意图:欣赏与示范相结合的形式学习动物脸部的绘画步骤,示范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合作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欣赏学生优秀作品猴子、狮子、小狗的脸部创作,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索: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动物的皮毛及毛发? 学生小组展示后教师总结:出了千笔散锋皴擦法,还可以采用丝毛法、绒毛法、散锋中锋破笔法等等,浓淡墨、王湿笔相结合的形式表现动物的花纹及毛发。
3.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 幼儿园 保教知识与能力 篇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学过程》 D.《轮教学过程最优化》
【答案】C。解析强调发现学习人物是布鲁纳,其著作是《教育过程》。
2.如果让六个月婴儿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这说明: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D.遗传素质决定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答案】A。
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理论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C.创新教育理论D.生活教育理论
【答案】B。
4.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待原有的专为自从阶级子女
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
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中间型学制D.分支型学制
【答案】A。解析:英国典型学制类型是双轨制。
5.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
A.生产性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D.工具性
【答案】C.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D.初中—年级至高中
【答案】B。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
7.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
【答案】D。
8.王老师在化学课上讲到元素周期表中的“镭”元素时.向同学们介绍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这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C.启发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答案】B。解析: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符合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的原则。
9.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 师 出 教育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评为:
A.诊断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
【答案】D。解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测评属于形成性评价。
10.班主任李老师接手一个新班后,针对该班纪律散漫学风懈怠的情况,首先运用板报墙壁等媒介做好舆论宣传,建立良好的班风,同时以真诚的爱感化学生,促使学生积极进取。一个学期下来,该班班风学风焕然一新。李老师运用的主要德育方法是:
A.个人修养法B.榜样示范法C.实践锻炼法D.情感陶冶法
【答案】D。解析:通过班风真诚的爱感化和影响学生,这属于情感陶冶法。
11.初二(1)班小王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个漫画,并写上“班长是班主任的小跟班”。班主任冯老师看了发现漫画真画出了自己的特征,认为他有绘画天赋。于是请他担任班上的板报和班刊绘画编辑,并安排班长协助他。在班长的帮助下,小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克服了散漫的毛病,后来还圆了他考取美术专业的大学梦。冯老师尊享的主要德育原则是:
A.疏导原则B.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答案】C。解析:班主任老师利用其擅长绘画的积极因素来克服其消极散漫的毛病,属于长善救失的原则。
12.小明看书时可以“一目十行”,而小华则“一目—行”。这反映了他们在哪种注意品质上存在差异?
A.注意广度B.注意分配C.注意稳定D.注意转移
【答案】A。
13.晓红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总是从多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力求—题多解。小红的思维方式属于: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具体思维
【答案】B。
14.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亿师学提供]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做孩子看待。这提供这说明中学生心里发展具有:
A.平衡性B.独女性C.闭锁性D.动荡性
【答案】B。解析:渴望自己像成人,不受父母的管教,这符合中学生独立性的特点。
15.小亮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能够把各种解决逐一列出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解法。小亮的这种解题方法属于:
A.启发式B.推理式C.算法式D.归纳式
【答案】C。解析:算法式是指把所有的解法逐一尝试。
16.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与任务。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张的道德判断处于:
A.惩罚服从趋向B.相对功利趋向C.寻求认可趋向D.社会契约趋向
【答案】D。
17.小黄在学目时关注的是知识的内容和价值,而不是为了获得分数和奖赏。根据成就目标理论,小黄的目标导向属于:
A.成绩趋近B.成绩回避C.掌握趋近D.掌握回避
【答案】C。
18中学生小孙近期心里很矛盾,觉得未来的自己应该是—名科学家,但又觉得能力
有限,遥不可及。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当前他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勤奋感B.克服内疚感C.避免孤独感D.建立统一性
【答案】D。解析:中学生面临的任务是角色同—对角色混乱。
19.盂老师近期工作比较消极,漠视学生的存在,对学生态度麻木.缺乏应有的尊重。依据职业倦怠的特征.盂老师的这些表现属于:
A.情感枯竭B.去人性化C.成就感低D.知识枯竭
【答案】A。
20.中学生晓华和几个同学为了[亿师学提供]参加全省航模大赛.组成了航模小组。他们为了在大赛中表现出色,达成了共识:牺牲各自的一些课余休息时间,放弃各自的一些爱好,以规范自己的参赛行为。这种情况,小组成员遵循的纪律属于:
A.教师促成B.群体促成C.任务促成D.自我促成
【答案】C。解析:为了完成航模比赛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是由于任务促成的纪律。
21.晓玲性格内向,平时不敢同老师讲话,遇到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求教。偶有一次,她向杨老师求教,杨老师耐心解答了问题,并对她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经过多次这样的教学交往.晓玲学会了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杨老师改变晓玲行为的方法属于:
A.强化法B.自控法C.脱敏法D.放松法
【答案】A。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井说明理由。
22、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
【解析】此观点错误。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而教育目的制定的依据除了包括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外,还包括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制定者的教育思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解析】此观点错误。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亿师学教师考试研究院提供]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4、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就会持久保存。
【解析】此观点错误。工作记忆也称之为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要比瞬时记忆长—些.但—般不会超过—分钟。而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而信息只有进入到长时记忆时才能持久的保持,保存时间可以到达几天、几年甚至终身难忘。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5、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解析】本题说法错误。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智力师 出教育 水平与学业成绩之间呈现中等程度的相关。说明智力水平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儿童的智力水平越高,—般学习成绩越好。但是智力水平并不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唯一因素、知识结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学习动机和集体、教师等因素,都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智力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故本题说法错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解析】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是: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7、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解析】
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储善
美育能够陶冶个体的性情.抑制其功利化倾向.在潜移默化中修养超越生死、不计功利的道德情操,使人逐渐高尚起来,即起到以美储善的作用。
(2)美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启真
从生理角度来看,美育可以开发大脑的潜能。审美教育可以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发展,可提高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了解客观世界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其在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体验中,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广范的兴趣和创造的精神。
(3)美育对体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助健
健康的身体是探索知识、攀登科学高峰和从事劳动的基础。美育则可以从身心两方面来促进体育,起到以美健体的作用。—方面美育可以促进人的生理健康,另—方面美育可以促进^的形体美和体育技巧的提高。
28、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解析】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区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亿师学教师考试研究院提供]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而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
(2)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有四个方面的表现:
a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b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c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d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内化学说
维果斯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具体地说,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宣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去。
29、简述动作技能培养的选径
【解析】(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张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植物吸水的知识时,首先要求同学动手做个实验:讲两块萝卜分别浸泡在两个装有浓盐水和清水的烧杯里,浸泡后取出并观察萝卜的变化。结果发现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变蔫了,而泡过青水的萝卜变水灵了。张老师用右方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失去水分,泡过清水的萝卜吸收水分。
张老师接着进—步提问:谁能概括出萝卜什么状态下失水?什么状态下吸水?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张老师总结说明植物吸水的原理: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反之,细胞则吸水。接着,张老师布置小组讨论:为什么盐碱地—般种不好庄稼?
如果你种的植物出现“烧根”现象,你需要追肥还是浇水,为什么?
最后张老师请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问题:
(1)张老师采用哪些教学方法(4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4分)
(2)张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4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6分)
【解析】
(1)张老师采用了实验法、演示法、谈话法和讨论法。
首先,张老师在讲解植物吸水时,先[亿师学提供]安排同学们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萝卜在清水和盐水中的变化,这体现了实验法;
其次,张老师又用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通过老师的演示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结果,这体现了演示法;
第三,张老师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萝卜在什么情况吸水,什么情况下失水,通过问答的方式明白原理,体现了谈话法;
最后,张老师布置了小组讨论.通过学生自己发表建议和看法,体现了讨论法。
(2)张老师贯彻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和循序渐进教学原则.首先,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材料中,张老师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谈话等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独立的解决问题.最终明白了植物吸水的原理,体现了启发性数学原则。
其次,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系统的、连续的进行数学活动。材料中张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植物吸水的原理.而是先通过实验观察实验结果.然后通过谈话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明白植物吸水的原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31.材料:
中学生晓雯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老师与同学都很喜欢她。但她要进行选择与决策时.总是拿不定主意,处于矛盾中。例如,有同学建议晓雯竟选班长,她也有此想法,但又担心班级事务繁多影响自己的学习;学校举行数学竞赛,她渴望参加,但又担心无法完成老师交给她的创建班级环境规划的任务。日常生活中,晓雯也常常为参加集体活动还是温习功课拿不定主意;在专业选择问题上,她既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又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
问题:
(1)请运用动机冲突相关知识分析晓雯的问题。(10分)
(2)假如你是晓雯的班主任教师,你如何帮助她?(8分)
【参考答案】
(1)动机冲突是指一个人在某种活动中,同时[亿师学教师考试研究院提供]存在着一个或数个所欲求的目标,或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排斥的动机,当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时,个体难以决定取舍,表现为行动上的犹豫不决的状态。
动机冲突可以分为双趣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材料中晓雯即想当班长,又害怕耽误学习,既想参加数学竞赛又担心完不成班级规划的任务,这体现了对一个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既想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这属于趋避冲突。
(2)第一.首先帮助学生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确立正确的行动目的
自觉目的性是意志行动的重要特征,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都建立在一个正确而合理的行动目的的基础上。对晓雯的教育.可以从确立远大的目标着手,合理处理好个人成长与集体成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避免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动机冲突。
第二.组织实践活动.加强意志锻炼
在学校教育中,日常的学习劳动和课外活动,都需要为达到一定的目的付出艰辛和努力,这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最好途径。对于晓雯这样优柔寡断的学生,耍树立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学会审时度势,当机立断 师 出 教育
第三.发挥教师的影响.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在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中.离不开周围的人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和班集体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晓雯这样的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在工作中要表现出目标明确处事果断、兢兢业业、不畏困难的作风。
第四,启发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
4.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 幼儿园 保教知识与能力 篇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社会功能的是()。A.认识功能 B.审美功能 C.教育功能 D.游戏功能
2.按照功能区分,下图所示的雕塑作品属于()。
A.纪念性雕塑 B.陈列性雕塑 C.装饰性雕塑 D.功能性雕塑
3.写意山水画技巧的一般步骤是()。A.“勾”、“皴”、“染”、“描” B.“勾”、“皴”、“染”、“点” C.勾线、罩染、涂色 D.写生、勾线、染色
4.如下图,这方印章属于()。
A.朱文印 B.肖形印 C.白文印 D.秦官印
5.既是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又曾担任西泠印社首位社长的艺术家是()。A.吴昌硕 B.赵之谦 C.任伯年 D.虚谷
6.下列选项中,属于北魏时期代表性书法碑刻作品的是()。A.《石鼓文》 B.《张迁碑》 C.《玄秘塔碑》 D.《龙门二十品》
7. 北宋时期,在徽宗赵佶的支持下由官方编撰的画谱是()。A.《历代名画记》 B.《宣和画谱》 C.《芥子园画谱》 D.《十竹斋画谱》 8.明末画家董其昌曾说“文人画画,自王右丞始„„”其中“王右丞”指的是()A.王蒙 B.王原祁 C.王洽 D.王维
9.油画作品《倒牛奶的女仆》的作者是()。A.库尔贝 B.维米尔 C.籍里柯 D.哈尔斯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新古典主义画家的是()。A.安格尔 B.米勒 C.凡•高 D.杜尚
11.从俄国移居德国,开西方抽象艺术先河的画家是()。A.列宾 B.苏里科夫 C.伊凡诺夫 D.康定斯基
12.下列艺术流派中,艺术家波洛克的绘画风格属于()。A.达达主义 B.未来主义 C.表现主义 D.抽象表现主义
13.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是()。A.“造型•表现” B.“欣赏•评述” C.“设计•应用” D.“综合•探索” 14.《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学生所选择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特性是()。A.专业的,有利于学科发展的 B.前沿的,有利于社会文化认知的 C.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D.传统的,有利于经典知识传递的 15.《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美术学习的创作活动具体分为()A.“造型•表现”和“综合•探索” B.“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 C.“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 D.“欣赏•评述”和“设计•应用” 16.“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体现在美术教育中的特点是()。A.情感性 B.视觉性 C.技能性 D.创造性
17.教师往往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扮演了多种角色。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师角色的是()。
A.美术文化传递者 B.学生人格塑 造者 C.教材内容代言者 D。教学活动组织者
18.下列选项中不适合采用示范教学的是()。A.作品欣赏 B.设计制作 C.技法学习D.绘画表现
19.某教师将七年级《鸟语花香》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能够使用毛笔、水、墨等工具材料表现出墨色层次。”此教学目标所属维度是()。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认知与体验
20.某教师在讲《铅笔淡彩》一课时,发现近半数学生没有带绘画工具,这种情况下,较为恰当的教学策略是()。A.按原计划继续教学 B.主要由教师演示
C.适当调整内容,改为合作学习D.改为作品欣赏教学
21.八年级《神奇的工具》一课需要学生更好地了解电脑软件及其应用,下列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教师讲授结合电脑操作 B.背诵软件菜单功能 C.请计算机教师协助教学 D.利用教学视频学习
22.在美术欣赏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介绍自己课前收集的名家美术作品图片。此法的意图是()。
A.增强学生语言评述能力 B.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能力 C.激发学生对收藏的热爱 D.引导学生对生活的关注 23.“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了自然科学等内容,要求学生用环保服装展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这种活动方式属于的学习领域是()。A.综合•探索 B.欣赏•评述 C.造型•表现 D.设计•应用
24.某教师准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但班里有“小团体”现象,尤其是四五位同学坐在一起就会很吵。针对这一现象,下列教师教学策略不适合的是()。
A.用抽签随机编组 B.由同学自发编组 C.由教师事先编组
D.根据美术能力差异编组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评价行为的是()。A.教师评语 B.座谈
C.作品展示 D.示范
26.下列对美术课程评价目的的表述,错误的是()。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改进教师教学
C.促进美术课程发展 D.改进美术教材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27.简述“海上画派”。
28.简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综合•探索”领域的内涵及三个层次。
29.简述美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30.简述新课改所倡导的评价方式。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案例:
赵老师虽然美术基本功不是很强,但是教学热情很高,整节课上,他不遗余力地进行
大量示范,让学生模仿他的作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然而,学生仍然画
不好,教学效果不理想。问题:请分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32.案例:
某教师发现,部分学生觉得自己画得不好,经常不按时交作业,美术学习热情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教师在教学评价上做出了改变:不以作业的质量为依据,注重观察并
收集学生平时表现、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完成作业的次数等,并据此评定学生的学期成绩。
问题:请评价该教师的做法,说明理由并提出改正建议。
四、教学设计题(30分)33.请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服装设计一一色彩搭配》[提供的是人美版《美术》(-L年级上册)第10课《学习服装的搭配》一课的内容],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5)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作出设计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美术的社会功能包括: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故本题选D。
2.B[解析]略。
3.B[解析]写意山水画的技巧主要包括勾、皴、染、点。故本题选B。4.A[解析]该印是著名篆刻家陈巨来先生的作品,属于朱文印。
5.A[解析]西泠印社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褆、吴隐、叶铭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吴昌硕,我国著名的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齐名为“清束海派四大家”,故本题选A。
6.D[解析]本题中只有《龙门二十品》是北魏时期的作品,A项《石鼓文》是秦代的作品;8项《张迁碑》是东汉的;而C项《玄秘塔碑》则是唐代的作品。7.B[解析]《宣和画谱》是北宋宣和(1119 1125)年间(即宋徽宗在位时)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著录著作。故本题选B。
8.D[解析]王维(699 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其以诗入画,开水墨之画风,确立了中国文人画家的水墨观念,被认为是文人画的开创者。
9.B[解析]作品《倒牛奶的女仆》的作者是约翰内斯•维米尔。
10.A[解析]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达维特、安格尔、戈雅、布莱克、康斯泰勃尔等。故本题选A。B项米勒是现实主义画家;C项凡•高是后印象派画家;D项杜尚是达达主义的代表。
11.D[解析]瓦西里•康定斯基是出生于俄罗斯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后移民德国。他被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之一。
12.D[解析]波洛克是一位有影响力的美国艺术家,是抽象表现主义运动的重要人物。故本题选D。
13.B[解析]人们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观察,属于美术欣赏的一种表现、故本题选B。14.C[解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掌握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故在选择美术知识时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故本题选C。
15.C[解析]结合中小学美术教学实际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的课程理念,为了便于学习,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故本题选C。
16.B[解析]题干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形容一件事物,没有比语言更好的了;表述事物的形体,没有比画画更好的了。即强调了美术教育的视觉性。故本题选B。
17.C[解析]教师不是教材内容的代言人。故本题选C。
18.A[解析]范例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联邦德国兴起的教学方法,它使主体与客体、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起来,使学生获得基本性的、基础性的和范例性的知识。故本题选A。
19.A[解析]教学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学生需要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学生能用毛笔等工具表现墨色的层次”是对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的要求,属于“知识与技能”维度。20.C[解析]近半数的学生没有带绘画工具,其他同学带了,如果适当调整内容,让学生合作学习,一是教学设计改动最少,使得原来老师准备的内容照样可以用上,二是此法也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如果改为作品欣赏课,一是教师没有事前备课,准备不充分,会导致这节课上得不理想,二是减少了学生实践的机会。综上所述,C选项是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21.B[解析]B项让学生背诵软件菜单功能是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故本题选B。
22.A[解析]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介绍搜集来的美术作品图片,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评述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故本题选A。
23.D[解析]学生用环保服装展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是典型的“设计•应用”内容。故本题选D。
24.B[解析]因为班级存在“小团体”现象,影响了班级课堂秩序,如果由学生自发编组,则“小团体”成员又会聚集在一起,影响课堂秩序。所以为避免此种现象,不能由学生自发编组。
25.D[解析]示范属于教学方法,不属于评价行为。
26.D[解析]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故选D。
二、简答题
27.[参考答案]“海上画派”又称“海派”,或“沪派”,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绘画流派之一,活跃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上海地区,其代表画家有虚谷、任熊、任熏、任颐(伯年)、吴昌硕等人。
海上画派,上承唐宋传统技艺,吸取明清陈淳、徐渭、陈洪绶、八大山人、石涛和“扬州八怪”等诸家之长,受清代金石学的影响,又借鉴民间与西洋绘画艺术风格,对传统中国画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作品体现时代生活气息,在“正统派”外别树一帜,融贯中西,独成一派。其具体特点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能破格创新,流派自由,个性鲜明;重品学修养;和民间艺术联系深,能达到雅俗共赏;善于借鉴吸收外来艺术;作品颇具象征性,讲究内涵充实,造型色彩华美而兼具实用性与现实性。
“海派”画作就内容来说,花鸟画最多,其次为人物,再次为山水画,依序再为杂项题材;在传统的意义上,以古诗词等文学作品为基调,再佐以西方反衬法、结构法、设色法等,在笔法墨法的应用上,简逸而明快,只求意境而略其形式。
28.[参考答案]“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②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③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29.[参考答案]美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为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1)同组异质是指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不同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活动进度相对统一。考虑因素包括:学生成绩优劣、能力强弱、性格差别、走读与否、性别及学生干部分配率。
(2)异组同质是指保持不同组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际间的交流和竞争,有利于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
30.[参考答案]新课程改革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表现方式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等;新课程改革倡导过程性评价,注重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倡导质性评价方法,如建立档案袋、展示、课堂讨论等。
三、案例分析题
31.[参考答案]原因:赵老师教学热情很高是我们应该给予肯定的,但是他教学方法落后,没有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仅仅是通过示范让学生来模仿,这种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学方式单一,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赵老师的美术基本功不是很强,他的示范的教学作用也会大打折扣。建议:
(1)教师可以在开课之前用精致的内容和精彩的课件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产生发自内心的思索和研究动机,形成对问题的意识。
(2)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前,教师就将整个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心里面有个计划,明确任务。
(3)引导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自由探讨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学习,在讨论中产生思维的碰撞。(4)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拒绝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排除呆板、机械、费时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此外。赵老师还应采用各种方法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才能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
32.[参考答案]该教师没有死板地坚持旧的评价方式,而是勇于创新,用新颖的方式来改变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是该教师不注重作业质量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教师不能通过抛弃作业的质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结果可能是得不偿失。
建议:(1)利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优化美术作业评价
①自我评价的方式。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课堂指导,结合自己的理解评价自己的作品,从作品的形式运用到意境的创造,说出自己构思的过程、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感情及不足之处,从而建立自我意识。②互相评价的方式。利用同桌、周围同学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间作业的交换,继而对作业进行评价。这个过程也是同学相互欣赏、取长补短的过程。③展览式的评价。将所有学生的作品放置于教师事先布置好的展台上或张贴在黑板土,学生分组进行欣赏参观。(2)利用人性化的评价语言改进美术评价内容
①用富含情趣的内容吸引学生。为使作业评价的“磁力”不打折扣,教师可采用批语加上图画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②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打动学生。教师在评价作业时经常是以一个长者的口吻,指出学生要怎么做、该怎样做,而很少站在一个朋友、伙伴的角度,帮他们分析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寻求改正不足的方法和途径。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在课堂中“高高在上”的形象,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应以一个能够促进他们发展的朋友的身份,少一点要求,多一些帮助。(3)利用多种过程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能力
①利用过程性资料收集进行评价;②利用过程性评价表格进行评价;③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的成长。
四、教学设计题
33.[参考答案]课题:服装设计一~色彩搭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锻炼将色相对比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培养对色彩的感悟能力;(2)学习色形搭配的方法,并能应用于生活实际中;(3)培养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和评价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现场搭配和走秀,感受成功的体验;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感受学生团结协作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加对生活的热爱,树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2)通过服装搭配和展示激发学习热情,体验成功;(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色彩搭配的方法。
5.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 幼儿园 保教知识与能力 篇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的骨骼特点是()。
A.有机物多,无机物少;硬度大,弹性小 B.有机物少,无机物多;硬度大,弹性小,C.有机物少,无机物多;硬度小,弹性大 D.有机物多,无机物少;硬度小,弹性大
2. 学前儿童新陈代谢旺盛,4—7岁儿童每分钟呼吸()次。A.40—44 B.30 C.24 D.22
3. 学前儿童血液量与体重的比例()成人。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确定
4. 学前儿童皮肤薄嫩,渗透作用()。A.弱 B.强 C.一般 D.不确定
5.()是影响生长发育的最基本的因素,它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可能性。A.先天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6. 以下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儿童动作的发育,受后天环境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 B.语言的发展是儿童对环境的反应 C.学前儿童的情绪是成熟和分化的结果
D.遗传因素决定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7. 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子1903年建立在湖北()。A.武汉 B.武昌 C.宜昌 D.襄阳
8. 确保学前教育供给充足、充分实现其公益性的根本保障是()。A.政府保障 B.私人捐款 C.社会募捐 D.学费
9. 认为幼儿教师首先是幼儿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观察者和研究者的陕西中公教育 理 论流派是()。A.行为主义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D.成熟主义理论
10.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不包括()。A.经济功能 B.社会功能 C.文化功能 D.家庭功能
11.()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对现实生活创造性的反映。A.睡眠 B.思考 C.提问 D.游戏
12.()是向幼儿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手段。A.幼儿园品德教学 B.幼儿园美术教学 C.幼儿园常识教学 D.幼儿园体育教学
13.下列关于制定学前儿童一日生活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幼儿年龄越小,安排的睡眠时间应越短,次数应越多 B.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应保证他们的游戏时间
C.制订作息制度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如南北方差异 D.安排幼儿一日的生活作息制度,要考虑到家长的配合
14.手足口病是近几年幼儿高发病,高发季节是夏季,()岁幼儿多见。A.1—2 B.2—3 C.3—4 D.4—5 15.()是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幼儿游戏与其他工具性行为(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行为)最显著的区别。A.随意性
B.为游戏而游戏 C.目的明确 D.游戏时间长
16.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既要考虑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又要()。A.考虑幼儿的兴趣 B.达到预定教育要求
C.注意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 D.注意教育方法
17.幼儿数数能力的发展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A.说出总数 B.口头数数
陕西中公教育 C.点数实物 D.家长提示
1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方法?()A.观察法 B.范例和演示 C.游戏练习D.鼓励和纠正 19.《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 的()。
A.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B.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C.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D.参加游戏和其他各种活动,体验和同伴共处的乐趣 20.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为主的制度。A.其他教师评价 B.园长评价 C.家长评价 D.教师自评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简述研究幼儿心理时应坚持的原则。2. 简述幼儿园常识教学的任务有哪些。3. 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要求。4. 简述幼儿中暑时应如何处理。
5. 幼儿教师应如何注意学前儿童眼的保健? 6. 简述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后天因素。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数学游戏的教育作用。
2. 论述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四、材料分析题(15分)
有位教师在带领幼儿散步时,听到几个孩子作如下的对话: 甲:嘿,告诉你,小慧的爸爸妈妈是瞎子。
乙:他们上街要用棍子。
甲回过头去问小慧:你爸爸妈妈是不是瞎子? 慧:不是瞎子,是盲人。甲、乙:是瞎子,就是瞎子。
慧:不是瞎子,是盲人,就是盲人。
这时好几个孩子都插进来,七嘴八舌地叫嚷:小慧的爸爸妈妈都是瞎子,都是瞎子。小慧顿时露出痛苦的表情,哭了起来。
结合以上案例,谈谈幼儿教师应通过哪些方法了解幼儿心理。
五、活动设计题(15分)
以“神奇的光”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发展部分的知识点。[名师详解]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骨组织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和较少的无机物。由于有机物赋予骨骼弹性,而无机物赋予骨骼硬度,所以,学前儿童的骨骼弹性大、硬度小。
陕西中公教育
2.D[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发展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学前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肌体需氧量相对比成人多,只能加快呼吸频率以满足需要,所以,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新生儿每分钟呼吸40—44次,1岁以内约30次,1—3岁约24次,4—7岁约22次。
3. B[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发展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学前儿童血液量与体重的比例大于成人,占体重的8%~10%。年龄越小,比例越大。2012陕西教师招聘交流群:158876663
4. B[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发展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学前儿童皮肤薄嫩,渗透作用强。有机磷农药、苯、酒精等都可经皮肤被吸收到体内,引起中毒。
5. A[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发展部分的知识点。[名师详解]先天遗传因素是影响生长发育的最基本的因素,它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可能性。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限度都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性疾病对生长发育也有影响。
6. C[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发展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儿童动作的发育,受生物预置程序化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A项错误;认知的发展是儿童对环境的反应,B项错误;环境因素决定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D项错误。正确答案为C项。
7. B[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中国近代第一所公立幼儿园是1903年秋创立于武昌的湖北省立幼稚园。8.A[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政府保障能够确保学前教育供给充足,充分实现其公益性。9.B[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名 师详解]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管理者、强化者、评估者和榜样;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观察者 和研究者;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意义的社会建构、学习的社会情境,强调社会互动、协作与活动等;成熟主义的幼儿教育理论认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顺序 的,这种顺序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这种发展规律表现在幼儿到一定年龄,就会做相应的事情。10.B[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家庭功能,不包括社会功能,选择8项。
11.D[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名师详解]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对现实生活创造性的反映。如果幼儿缺乏对周围社会和自然的认识,游戏内容就可能枯竭,游戏内容就不能成为教育幼儿的重要手段。
12.C[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幼儿园常识教学是向幼儿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手段。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可使幼儿具体地认识到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发展规律。人们可以认识它、掌握它、利用它,使之为人类服务。
13.A[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幼儿园生活指导部分的知识点。[名师详解]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容易疲劳,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进行休整,因此,幼儿年龄越小,安排的睡眠时问应越长,次数越多。A项说法错误。
14.A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幼儿园生活指导部分的知识点。[名师详解]手足口病是由柯萨
陕西中公教育
奇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传染病。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患儿的水疱液、鼻咽分泌物及粪便中均可能带有病毒。夏季高发,1—2岁幼儿多见。
15.B[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导部分的知识点。[名 师详解]为游戏而游戏,是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幼儿游戏与其他工具性行为(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行为)最显著的区别。幼儿游戏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活动,不能强 制,没有外加的目的,是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按照自己的体力和能力选择进行的自愿自主的活动。16.C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既要考虑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又要注意思想品德 教育的要求。幼儿语言教育是完成思想教育纲要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在语言教育中既要注意贯彻语言教育的要求,体现语言教育的特点,又要注意贯彻思想品德教 育纲要,务必发挥教材本身内在的思想性,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7.B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幼儿数数能力的发展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口头数数;点数实物;说出总数。第一个阶段是口头数数,因此选择B项。
18.D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范例和演示、游戏练习和语言指导。鼓励和纠正是幼儿园口语教学的方法之一。
19.C[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些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20.D[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幼儿园教育评价部分的知识点。[名师详解]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
二、简答题
1.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参考答案](1)客观性原则 所谓客观性原则,首先是指必须考虑到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客观基础,包括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也包括儿童大脑发育的特点和状况。(2)发展性原则
幼儿心理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在研究幼儿心理过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观点。一方面要注意那些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和品质,注意这些特点和品质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刚刚萌芽的新特点和品质,抓住苗头加以指导和促进。(3)教育性原则
研究工作不免对被研究的幼儿发生一定影响。研究过程的影响必须是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从设计研究方案、时间安排,到研究者和幼儿接触时的语言、态度,都必须符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要求。
2.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参考答案](1)丰富幼儿关于自然和社会方面粗浅的知识,扩大幼儿的眼界。(2)培养幼儿对认识自然、社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3)发展幼儿的智力。
(4)形成对待人们和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
3.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参考答案]
(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
陕西中公教育 惯;
(3)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4)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5)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6)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4.[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幼儿园生活指导部分的知识点。
[参考答案]夏季天气过于炎热,或日光长时间照射幼儿头部,可致幼儿中暑,出现头晕、耳鸣、眼花、口渴,甚至昏迷等症状。处理办法如下:
第一,将幼儿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其衣扣,让其躺下休息。第二,第二,用凉毛巾冷敷头部,用电扇或扇子扇风,助其散热。
第三,给病儿口服人丹、十滴水。2012陕西教师招聘交流群:158876663 第四,给病儿喝一些清凉解暑的饮料。
5.[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发展部分的知识点。[参考答案](1)教育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采光条件、适宜的读物和教具。(3)定期给学前儿童测查视力。
(4)教育学前儿童注意眼的安全和卫生。(5)照顾视力差的学前儿童。
(6)培养和发展学前儿童的辨色力。
6.[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发展部分的知识点。[参考答案](1)营养
合理而充足的营养是保证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2)疾病
疾病对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疾病可以干扰正常的新陈代谢,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3)体育锻炼和劳动
体育锻炼是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4)生活制度
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可以保证儿童进行足够的户外活动;适当的学习和劳动,定时进餐和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5)药物 如果用药不当或过量,对生长发育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儿童用药应小心谨慎。(6)季节和气候
一般来说,儿童在春季身高增长最快,在秋季体重增长最快。(7)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如贫困、食物缺乏、文化落后、疾病流行、居住拥挤、缺乏必要的卫生设施等都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育。
三、论述题
1.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参考答案]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有效手段。数学游戏的作用如下:
(1)数学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正确的数学态度。
一 方面,游戏是培养好奇心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是由游戏的性质决定的一趣味性强、令人兴奋、具有挑战性等。好奇心又为探索数学现象的奥秘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增 强了幼儿对
陕西中公教育
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游戏还可以帮助幼儿养成乐意吸取不同的思路、勇于创造的研究态度。(2)数学游戏给幼儿带来了良好的情绪体验。
由 于教学活动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也和游戏一样,能够保证幼儿的心理健康,丰富幼儿的情感。通过教学活动游戏化,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宽松和谐的 游戏环境,能帮助幼儿消除平时学习中的紧张、厌烦等不愉快情绪体验,把教学活动变成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3)数学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之一,思维的产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有很多数学内容都可以通过游戏来完成,而此类游戏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4)数学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非智力因素。
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游戏,使幼儿进行积极主动的游戏活动,同时,在活动中,幼儿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最后获得成功。因此,这对幼儿的意志性格的培养,对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信力和自制力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2.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参考答案]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1)教育计划制订能力。幼儿教师需要根据教育要求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制订符合幼儿实 际的、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具体内容有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在日计划中,要对幼儿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和户外体育活动作出精心的安排,并能够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调整活动内容。
(2)班级组织和管理能力。班级管理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班级环境的创设、一日活动的指导、家长工作的组织,还包括节日活动、运动会、亲子活动、毕业典礼和随机大型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3)行为观察和指导能力。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是教育活动设计、组织、管理的起点,同时伴随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因此,观察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能 力。教师要能根据幼儿的年龄段发展特点对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教师要有观察的意识,逐步锻炼观察能力。
(4)研究总结与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是专业人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教师要在入职初期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势和问题,确立自我发展的目标。在教育实践中要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及时反思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积累教育经验,使自己成为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四、材料分析题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参考答案]幼儿教师必须主动掌握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和了解幼儿心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观察法。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很多,其中基本的方法是观察法。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 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干预性观察和间接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是严格意义的观察,是在完全不 改变幼儿El常生活,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对幼儿直接进行观察。干预性观察仍然是使幼儿处于自然状态,只是根据观察目的,改变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条 件,或采取某种方法诱发幼儿的心理活动,观察其表现。自然观察法和干预性观察法都属于直接观察法,即研究者亲自对幼儿进行观察。研究者还可以用间接观察 法,即通过与幼儿接触较多的人来了解幼儿的心理。间接观察法有:调查访问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等。
(2)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或称实验观察 法,是心理学上观察法和实验法的结合。自然实验法就是在日常生活环境下,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活动、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进行
陕西中公教育
干预性观察。这样,幼儿 表现自然,研究者又可以按研究任务控制幼儿心理活动的产生和进行。这种方法既与观察法接近,又是实验方法,兼有二者的优点,是最常用的方法。(3)谈话法。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心理学上的谈话法和日常谈话的区别在于,谈话必须有明确的目的,甚至准备好谈话提纲,以达到获取必要的信息的目的。
(4)调查访问法。调查访问法是一种间接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幼儿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被查幼儿的成人,去了解该幼儿心理表现的一种方法。调查访问必须有充分 的准备,拟定调查提纲。最好事先让被访人了解调查意图和内容。调查访问法的不足之处是被调查人的报告往往依据回忆而提出,因而不十分准确。另外,被调查人 所介绍的情况常常受个人偏见及态度的影响。
了解和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很多,以上介绍了常用的几种。题中案例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由于这位教师 比较细心观察幼儿的言谈和行动,而及时地了解到幼儿的心理。她了解到小朋友们对“瞎子”的好奇心,以及对不幸者不懂得去同情的态度。只要及时了解孩子,就 能够抓住苗头,因势利导地做好教育工作。
五、活动设计题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游戏活动的指导部分的知识点。[参考答案]
神奇的光2012陕西教师招聘交流群:158876663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光的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他们对这些现象的产生不理解,也很有兴趣、很愿意通过实验来探索一些光的奥秘,为了满足幼儿的求知愿望,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活动目标:
1.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2.激发幼儿探索光的奥秘的兴趣。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活动准备:
1.水、玻璃杯、小镜子、水盆、铁环、放大镜、硬币、手电筒、三棱镜、泡泡液等。2.多媒体课件(一):各种照明灯、浴霸、歌厅里的灯光、装饰的彩灯、港口和马路上的信号灯。
课件(二):医用的胃透镜、x光、激光、汽车的反光镜、潜艇的潜望镜、南极考察用的冰透镜、照相机、放大镜等。活动过程: 1.设置场景。(拉上多媒体教室的窗帘使室内变暗)师提问:“小朋友,屋里为什么变暗.了?”幼儿:“没有光了,所以屋里变暗了。”(打开灯)提问:“为什么屋里又亮了?”幼儿:“因为有灯光了,所以屋里变亮了。”师:“那么,你能说说你都见过哪些光吗?”
2. 了解光的种类。幼儿说出自己见过的光(太阳光、月光、星光、灯光、闪电光、X光、火光、激光、荧光棒发出的光、萤火虫发出的光,等等)。师讲解:像太阳 光、月光、星光、火光、闪电光、萤火虫发出的光是自然界产生的光,叫自然光;像灯光、激光、X光、荧光棒发出的光是人们制造出的光,叫人造光。让幼儿知道 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3.探索光的特性。师:“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看看光是怎样走路的。”
实验(一):将活动室窗帘拉上,使 室内变暗,打开手电筒,让幼儿观察手电筒的光是怎样走路的;还可以在有太阳时,在窗玻璃上贴上一块中间剪有洞的黑纸,让幼儿观察太阳光是怎样射进朱的。幼 儿:“手电筒的光是一直向前跑的。”“太阳光是直着射进来的。”师小结:这是光的第一个特性,叫做光的直射性。
实验(二):(拉开窗帘)让幼儿在有阳光的地方玩小镜子、水盆里的水。师:“小朋友边玩边观察光发生了哪些变化?”幼儿:“我发现小镜子反光。”“我发现水盆里的水也反
陕西中公教育
光。”“我发现小镜子让光拐弯了。”师小结:这叫光的第二个特性:光的反射性。实验(三):把硬币和筷子放到盛水的玻璃杯中,引导幼儿观察硬币和筷子的变化,幼儿:“我发现筷子折了。”“我发现硬币从玻璃杯侧面看变得很大,从玻璃杯的上面看没变。”师告诉幼儿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是光的第三个特性。
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光的特性:光的直射性;光的反射性;光的折射性。4.讨论光的用途。
师: “人们利用光的这些特性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一):了解光的一些用途:照明、取暖、娱乐、装饰、用 作信号等。(二)知道光的特殊用途:诊疗、美容、科学考察、照相等。师结合课件一一介绍光的这些用途。让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光有哪些作用。幼儿:作手影、帮助找东西。
5.游戏。用泡泡液吹泡泡和用三棱镜反射太阳光,让幼儿观看光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6.小制作。变色陀螺或潜望镜。
7.鼓励幼儿长大后探索、发现更多的还没有被人类发现的光,或利用光的特性发明更多有用的东西,造福人类。活动反思:
幼儿很喜欢这个活动,都能积极参与,探索兴趣很足,很愿意做实验。幼儿也懂得了许多关于光的知识,明白了光的这些特性。但内容有点多,时间稍长,所以建议将光的颜色探索部分和制作变色陀螺另设一课时。
文章来源于:陕西中公教育网http://sa.offcn.com/
6.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 幼儿园 保教知识与能力 篇六
2018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于3月17日进行,现将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整理如下:
1、……2016年春节前后,国家网信办持续重拳出击…… 正确答案:D.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不得传播违法信息
2、……下列选项中,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是“一对一”的是 正确答案:D.居民和身份证
3、……在一场举世关注的人机对弈围棋比赛中…… 正确答案:C.深度学习
4、……图1是计算机五大逻辑部件组成示意图,其中……
中公教育
正确答案:B.存储器
5、……有人利用伪基站冒充“10086”(中国移动客服)发送…… 正确答案:C.拨打中国移动的客户电话进行咨询
6、……某word文档的打印设置如图2所示……
中公教育
正确答案:B.4
7.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 幼儿园 保教知识与能力 篇七
单选题
1.【题干】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选项】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过程
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答案】C
2.【题干】如果让六个月婴儿学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说明()。
【选项】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B.遗产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觉得论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答案】A
3.【题干】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选项】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
【答案】B
4.【题干】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专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执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
【选项】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中间型学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A
5.【题干】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全做完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选项】
A.生产性
B.永恒性
C.相对独立性
D.工具性
【答案】C
6.【题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选项】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
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
【答案】B
7.【题干】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他们属于()。
【选项】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形课程
【答案】D
8.【题干】王老师在化学课上讲到元素周期表中的“镭”元素时,向学生们介绍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现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这体现了拿一教学原则?()
【选项】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B
9.【题干】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选项】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D
10.【题干】班主任李老师接受一个新班后,针对该班纪律散漫、学风懈怠的情况,首先运用板报、墙壁等媒介做好舆论宣传,建立良好的班风,同时以真诚的爱感化学生,促使学生积极进取。一个学期下来,该班班风、学风焕然一新。李老师运用的主要德育方法是()。
【选项】
A.个人修养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情感陶冶法
【答案】D
11.【题干】初二(1)班下王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个漫画,并写上“班长是班主任的小跟班”。班主任冯老师看了,发现漫画真画出了自己的特征,认为他有绘
绘画天赋。于是请他担任班上的板报和班刊绘画编辑,并安排班长协助他。在班长的帮助下,小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克服了散漫的毛病,后来还圆了他考取美术专业的大学梦。
冯老师遵循的主要德育原则是()。
【选项】
A.疏导原则
B.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答案】C
12.【题干】小明看书时可以“一目十行”,而小华则“一目一行”。这反映了他们在哪种注意品质上存在差异?()
【选项】
A.注意广度
B.注意分配
C.注意稳定
D.注意转移
【答案】A
13.【题干】小红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总是从多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力求一题多解。小红的思维方式属于()。
【选项】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具体思维
【答案】B
14.【题干】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做孩子看待。这说明中学生心理发展具有()。
【选项】
A.平衡性
B.独立性
C.闭锁性
D.动荡性
【答案】B
15.【题干】小亮在解决物理习题时,能够把各种解法逐一并列出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解法。小亮的这种解题方法属于()。
【选项】
A.启发式
B.推理式
C.算法式
D.归纳式
【答案】C
16.【题干】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张的道德判断处于()。
【选项】
A.惩罚服从取向
B.相对功利取向
C.寻求认可取向
D.社会契约取向
【答案】D
17.【题干】小黄在学习时关注的是知识的内容和价值,而不是为了获得分数和奖励。根据成就目标理论,小黄的目标导向属于()。
【选项】
A.成绩趋近
B.成绩回避
C.掌握趋近
D.掌握回避
【答案】C
18.【题干】中学生小孙近期心理很矛盾,觉得未来的自己应该是一名科学家,但又觉得能力有限,遥不可及。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当前他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选项】
A.获得勤奋感
B.克服内疚感
C.避免孤独感
D.建立同一性
【答案】D
19.【题干】孟老师近期工作比较消极,漠视学生的存在,对学生态度麻木,缺乏应有的尊重。依据职业倦怠的特征,孟老师的这些表现属于()。
【选项】
A.情感枯竭
B.去个性化
C.成就感低
D.知识枯竭
【答案】B
20.【题干】中学生小华和几个同学为了参加全省航模大赛,组成了航模小组,他们为了在大赛中表现出色,达成了共识,牺牲各自的一些课余休息时间,放弃各自的一些爱好,以规范自己的参赛行为。这种情况下,小组成员遵循的纪律属于()。
【选项】
A.教师促成 B.群体促成 C.任务促成 D.自我促成 【答案】C
21.【题干】晓玲性格内向,平时不敢同教师讲话,遇到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求教。偶有一次,她向杨老师求教,杨老师耐心解答了问题,并对她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经过多次这样的教学交往,晓玲学会了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杨老师改变晓玲行为的方法属于()。
【选项】
A.强化法
B.自控法
C.脱敏法
D.放松法
【答案】A
二、辨析题
22.【题干】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
【答案】错
误。教育目的的确定除了人自身的发展需求这个因素以外,还要考虑社会的需求,此外,不同教育者的教育思想也应该作为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
【考点】教育目的的理论
23.【题干】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答案】错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考点】德育过程
24.【题干】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就会持久保存。
【答案】错误。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的一种,处于工作状态中的短时记忆就是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因而它符合短时记忆的特点,不会持久保持。
【考点】记忆的分类
25.【题干】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答案】错误。智商与学习成绩之间确实存在正相关,即智商越高,一般学习成绩越好;智商越低,一般学习成绩越差。但它们并不是因果关系,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个人的努力程度等因素。此外,智商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智力受遗传影响较大,智商保持相对稳定,但智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考点】中学生智力发展
26.【题干】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答案】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第四,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考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
27.【题干】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答案】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动力的作用。
【考点】教育目的
28.【题干】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答案】(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2)心理发展观
(3)内化学说
(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考点】中学生认知发展
29.【题干】简述动作技能培养的途径。
【答案】(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考点】操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四、材料分析题
30.张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植物吸水的知识时,首先要求同学动手做个实验:将两块萝卜分别浸泡在两个装有浓盐水和清水的烧杯里,浸泡后取出并观察萝卜的变化,结果发现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变蔫了,而泡过清水的萝卜变水灵了,张老师用下方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失去水分,泡过清水的萝卜吸收水分。
张老师接着进一步提问:谁能概括出萝卜什么状态下失水?什么状态下吸水?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张老师总结说明植物吸水的原理: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洛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反之,细胞则吸水。接着,张老师布置小组讨论:为什么盐碱地一般种不好庄稼?如果你种的植物出现“烧根”现象,你需要追肥还是浇水,为什么?
最后张老师请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题干】张老师釆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1)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张老师让同学说通过自己动手做两个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得出萝卜在两种不同液体中的不同反应。
(2)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张老师通过非常形象直观的示意图展示了实验的结果,即体现了演示法
(3)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张老师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即体现了该方法。
(4)发现法;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 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最后得出原理。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思考,即体现了发现法的运用。
【考点】教学方法
2.【题干】张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1)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思考,即体现了发现法的运用。
(2)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张老师通过示意图让学生直观看到实验呈现的结果即体现该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 的目的。张老师在最后布置的小组讨论的作业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盐碱地一般种不好庄稼,使学生将课本当中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考点】教学原则
31.中学生晓雯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与同学都很喜欢她。但她需要进行选择与决策是,总是拿不定注意,处于矛盾中。例如,有同学建议晓雯竞选班长,她也有此想法,但又担心班级事务繁多影响自己的学习;学校举行数学竞赛,她渴望参加,却又担心无法完成教师交给她的创建班级环境规划的任务,日常生活中,晓雯也常常要参加集体活动还是温习功课拿不定主意;在专业选择问题上,她既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又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
1.【题干】请运用动机冲突相关知识分析晓雯的问题。
【答案】晓雯的冲突类型包括了趋避冲突和双趋冲突
趋避冲突指某一事物对个体具有利与弊的双重意义时,会使人产生二种动机态度: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则恶而远之。所谓“想吃鱼又怕鱼刺”就是这种冲突的表现。晓雯有竞选班长的想法,但又担心班级事务繁多影响自己的学习的冲突就是典型的趋避冲突的体现;
双趋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形成强度相同的二个动机。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选其中的一个目标,此时个体往往会表现出难于取舍的矛盾心理,这就是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是双趋冲突的真实写照。晓雯既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又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的冲突就是双趋冲突的体现。
【考点】冲突类型
2.【题干】假如你是晓雯的班主任教师,你如何帮助她?
【答案】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常常遇到各种动机冲突。如果对动机冲突不能很好处理,就会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使人陷入困惑和苦闷之中,甚至颓废和绝望,无力自拔。动机冲突不但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还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甚至使人的精神状态趋于崩溃,乃至行为失常。作为晓雯的班主任,应该加强对晓雯意志果断性的训练,使其在应对冲突时能够果断的做出决定。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 幼儿园 保教知识与能力】推荐阅读: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11-08
2024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08-28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11-25
幼儿园保教上半年工作总结07-14
2010北京上半年申论真题(含答案)07-29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08-19
2018下半年四川事业单位考试题及答案:综合知识(5.14)10-17
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年终总结与2018年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