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小学生一年级作文

2024-07-16

激动小学生一年级作文(精选15篇)

1.激动小学生一年级作文 篇一

从我记事开始起,生活中的忧伤,悲愤,开心,难过让我饱受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然而在这一个个短暂的时刻中,那一次,令我记忆犹新。

暑假的一天,我无所事事的呆在家里,这时妈妈对我说:“我们去南山下,我教你骑自行车吧,你不是最喜欢了吗?” “太棒了!”我大喊一声,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南山,下人山人海,太阳高高挂在空中,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唱歌。妈妈把自行车推到我面前,说:“你先坐上先找找感觉,我在后面扶着你。”有了妈妈的陪伴和保护,我小心翼翼的上车。不做不知道,一坐下一跳,这车怎么老是晃啊?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把腰板挺直,用脚蹬就行了。”我听了妈妈的话,把脚放在踏板上,用力一蹬,腰还是不哟自主的扭了,幸好我站起来才没摔倒。经过了这个惊吓我丧失了信心,把车推到一边不学了。妈妈看了,走过来,语重心长的说:“做什么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你应该坚强,不是吗?”我的心被妈妈的一番话打动了,又把自行车放好,按照妈妈说的练习起来。

摔倒,爬起,摔倒,爬起,不顾烈日的暴晒,不顾汗水的浸湿,我咬着牙,一如既往的练习了一个星期,我终于会骑了。我把妈妈叫过来让她看着我骑了一圈,妈妈看完后对我高兴的说:“你成功了!”我听了,一下子激动得跳了起来。

这次的成功来自于我的努力,来自于我的付出,更来自于我付出的汗水,好一个激动的时刻!

2.激动小学生一年级作文 篇二

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表达出来, 而小学生作文, 往往是先把自己的所知所感口头表达出来, 然后, 再写到作文本上。平时说话, 上课举手发言就是学生的口头作文, 没有口头作文, 文字表达就有困难。那么一年级学生能不能进行口头作文呢?回答是肯定的。现在六七岁的孩子, 在进小学一年级之前, 就已经从DVD、电视机、电脑等传媒工具中获得口头语言表达的一些基础知识, 而且他们大部分已在学前班、幼儿园“进修”过, 口头表达具有一定的基础。孩子们去春游, 回来总是叽叽喳喳讲个没完:今天我们多高兴啊!一边坐车, 一边唱歌;有的同学在放自己的风筝, 有的同学在追蝴蝶……孩子们看过了精彩的电视卡通节目, 能够将故事情节在同学面前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其实, 这些话都是孩子们的口头作文。孩子们都有这样的天分, 作为一年级有经验的教师就应该充分抓住学生口头作文的精彩的片段, 通过一系列的基础训练, 辅以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作文能力逐渐得到提高。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 要狠抓字、词的音、形的掌握, 加强字义的理解, 严格要求学生把字写正确, 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先抓识字, 无疑是正确的, 但要结合字词教学抓好口头作文的基础训练。首先抓好学生“听”的能力的训练, 平时要训练学生认真听别人讲话, 注意力集中, 听清讲话者的主要意思, 边听边想, 适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在“听”的训练中, 使学生口头表达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形成。其次, 要让学生多“讲”, 看过的图片,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讲出其中的美, 抓住事物明显的特征, 是圆还是方, 是红色还是绿色……对学生的回答不能要求太高, 几句话说得清楚就行, 表达的语言要规范, 说话要大胆, 口齿要清晰, 声音要响亮, 不能用方言来表达, 培养学生用连贯的语言回答问题。要启发儿童讲述多姿多彩的学校生活。例如, 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 有哪些兴趣小组?谁跟你一起参加哪个兴趣小组活动?成员多少?活动如何开展?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回答了这些问题, 学生就做出了一篇具体生动的口头文章。要引导学生讲述听过的故事, 就要设计一整套问题启发儿童回答, 要求学生回答每一个问题时, 都必须用一个完整的句子, 然后再将几个句子连起来说几次。要让学生看图说话, 看动作说话, 看物体说话, 看录像说话, 还要让学生把拆散的不按原课文安排的句子恢复原来的次序, 再连起来说, 进而通过对比, 明白一些文章为何要那样写。说话有序, 文章才有序。在一年级说话的训练中, 老师的中心目标是要达到有效地引导儿童说完整的句子, 说通顺的句子。

在家里, 还要让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进行密切的配合。日常生活中, 尽量用普通话对话, 父母要从一词一句中引导孩子说话规范, 用词准确, 语音语调恰如其分, 说话完整。鼓励孩子说话, 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喜怒哀乐尽显露, 家长耐心听完后, 适时点拨。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口头作文能力的提高。

3.激动四年级作文 篇三

今天中午,是信息节的打字比赛。我和其他同学一起来到了电脑教室,紧张地等待着,准备开始比赛。

我坐在座位上,目不转睛地盯着键盘,等老师说开始。“开始!”随着老师这一声令下,大家的手指灵活地在键盘上跳起了舞。我飞快地打着字,耳边只有噼噼啪啪的声音。我仔细看清楚每一个字,不被其他人影响,用我最快的速度打字。5分钟快到了!老师倒数着,“10、9、8、7……”,我赶紧加快了速度。终于,比赛结束了,我最后的成绩是190字。我把成绩报给了老师后,开始听其他同学的成绩。“298个字、265个字……”,我不禁叫了起来:“哇!这么多,好厉害!”

经过这次比赛,我不但感受到了打字是多么累,而且还知道了想打字打得快,必须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熟能生巧。我想:那些同学肯定是平时在家练习得很多,所以才会这么快。我以后也要向他们学习,多练习,下次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4.二年级激动作文150字 篇四

今天,我们全校举行了激动人心的接力赛。

大家都信心满满地来到操场参加比赛。只听“啪”的一声,发令枪响了。他们一个比一个厉害,谁也不服谁。我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我深吸了一口气,一个圈、两个圈,我都顺利地通过了。钻跨栏时,我尽量缩小自己的身体,快速地钻了过去。我握紧棒,使命向对面冲去,耳边只听见同学和老师的加油声。当我把棒子交到对面同学的手中时,深深地舒了一口气,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比赛结束了,我们得了第一名。我们兴奋得手舞足蹈,有的还高兴地抱在一起。

5.激动时刻作文四年级400字 篇五

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本人的数学天赋不是很好,而且我对数学不感兴趣。有时听老师讲课,我总想睡觉。考试成绩也不是很稳定,时而好,时而坏。有时100分,有时89分,说不准的。

今天,老师要发数学竞赛的奖状了,我心想:本人的数学天赋那么差,肯定没戏的。没我的事!老师开始念名单了:

“XXX被评为应用明星。”

“XXX评为应用明星。”

我认为,向XXX、XX这样有数学天赋的高材生,肯定是大王,可他俩也才是应用明星,更别说我了,没我的事!接着,我隐约听到了我的名字,老师念:“程xx同学被评为应用大王!”

“啊?”我甚至不相信我的耳朵,疑惑地问。

哎,肯定是弄错了。算了,能站在讲台上风风光光一回,也是不错的。对,去领!嗯,去领。于是我就上去领奖状了。天哪,这要吓死我呀,没错。字是对的,看来我真的或奖咯!太高兴了!

6.激动小学生一年级作文 篇六

一、规范写字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示范

最好也是最省力的办法, 就是亲自拿笔做示范给学生看。所以, 在指导学生练习写字时, 我从不用多媒体课件代替, 首先要写好字的笔画, 包括每一个笔画的运笔、行笔、收笔及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对学生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用彩笔标出。这样通过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视觉形象, 变抽象为具体。比如教学生写“木”, 我会带着学生一边写一边说, 横——竖———撇——捺, 并不断嘱咐孩子注意:横要平平, 竖要直直, 撇捺两脚站得稳。这样严格的运笔指导, 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为今后的写字教学开一个好头。其次要掌握偏旁的书写, 偏旁是汉字的一部分, 学会书写偏旁也就能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使字的结构安排更为合理。比如一些偏旁我边示范边讲解其要领, 如:“四点底”, 两边大, 中间小, 四点分开托在下;“双人旁”, 一撇短, 二撇长, 再加一竖双人旁。再次, 教学生掌握字的结构。汉字独体字比较少, 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 左右偏旁高低不同, 宽窄有别, 如左窄右宽, 左宽右窄, 左右相同等。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的字, 偏旁的高低、宽窄变化更加多样, 老师一定要不厌其烦地示范, 提醒学生注意。要求学生做到眼到、手到的同时, 还要做到心到, 就是要专心致志。

还有, 我在平时的板书中, 尽量让学生都看到, 并注意把每个字写端正, 这其实也是一种示范, 也是一种熏陶。我发现, 我班上的孩子就喜欢在下课时, 用手指头在黑板上临摹我写的字。一学期下来, 孩子们写的字就已经有模有样了。

二、写字习惯需要老师时时刻刻地提醒

刚入学的孩子, 年龄小, 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 但容易反复, 具有不稳定性。所以, 我们想要他形成某种习惯, 就必须不怕唠叨, 时时提醒。

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 我把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编成儿歌让孩子们背诵。“眼睛离书一尺远, 太近要得近视眼。手指离笔尖一寸远, 头正身直姿势好。身离桌边一着拳头, 防止桌子压胸口。一尺一寸一拳头, 牢牢记在心里头”。“小朋友, 写字了, 细细铅笔手中拿, 拇指食指捏住它, 笔杆靠在指骨上”。在孩子写字时, 我会不时问问, 头要怎样, 身要怎样, 手要怎样, 脚要怎样等等。然后又时不时地帮助有问题的孩子把头放正, 把腰伸直, 把笔握好……对书写姿势规范的孩子, 我会大加赞赏, 全班孩子的目光会一齐投向他, 并努力模仿。

就这样, 严格地要求, 反反复复地提醒, 直到孩子不知不觉成为习惯为止。在我们的声声叮咛中, 孩子们就会坐得越来越规范, 写得越来越认真。

三、写字兴趣需要老师表扬赞赏

有人说, 孩子是为赞美而生的。此话不假, 我发现, 一年级的孩子, 只要一听到老师的赞美就会十分兴奋, 干劲十足, 同时也容易接受他人的观点。

因此, 当发现有孩子写得很棒时, 我会很夸张地说:你真了不起, 这个“鸟”字比老师写的还漂亮, 真是个小小书法家。在孩子们的羡慕中, 这个孩子写得更认真了, 其他孩子也想得到老师的赞赏, 也变得认真了。当发现某个孩子书写不够规范时, 我会拿着他的本子, 找出写得最好的一个, 温和地说:这个“土”字最漂亮, 横平平的, 竖直直的, 占格也很棒, 老师可喜欢了。对写得不好的字, 我会范写在他的本子上。无形中, 孩子得到了赞赏, 也学会了写好其他字的方法, 自然, 写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根据一年级孩子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这一特点, 我总会在教室的墙上设立一个展示栏 (我是小小书法家) , 定期展示学生的作品。形式是多样的, 可以是学生的星级作业本, 也可以是孩子的竞赛作品, 还可以是进步学生的作业等等。

就这样, 在表扬赞赏中, 孩子们你追我赶, 逐渐爱上了写字。

当然,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注意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 老师布置作业要适量 (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 尽量不要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 批改学生作业最好做到面批, 批改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各学科教师鼎力配合等等。

总之, 请记住:他们只是一年级的孩子!作为启蒙老师, 我们的责任重大, 需要我们手把手地领着他们走好每一步。我相信, 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爱孩子的心, 耐心仔细地指导, 并持之以恒, 就一定能让孩子把字写好。

摘要:一年级语文教师必须在学生写字的起步阶段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规范写字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示范, 需要老师时时刻刻地提醒, 需要老师表扬赞赏。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爱孩子的心, 就一定能让孩子把字写好。

7.那一刻我很激动六年级作文 篇七

这一天的早上,姐姐早早的就去婚纱店去穿上那漂亮的婚纱去哪化新娘妆,姐姐化妆化的非常漂亮。我心想:就像白雪公主一样。穿着白色的裙子。姐姐很快就化完了,回到家,当姐姐回家的时候,我还在大睡,当我听见有开门的声音,我就立刻从睡梦中醒了起来,那还是个一个冬天,外面很冷,我把衣服穿好以后,就跑出去了,外面真冷。我很快跑到姐姐面前,跑到姐姐的房间里,当我看见姐姐的那一刻,我想了很多,想了这还是姐姐吗?真的和平常不一样,平常的姐姐没有化妆,没有弄头发,没有带耳环,没有项链,没有很多,很多…而我看到的姐姐和平常的姐姐相反。

过来一会,妈妈也来了,妈妈说了很多话,说了我给你们拍几张照片,留纪念吧,我说:好啊,这样我想你的时候,我可以看一看,外面拍了很多张照片,没过一会,新郎就来了,我想:这下坏了,我姐很快就离开我们了,新郎来了,我们大家都不高兴。

我最不想看到的这一幕,是我姐姐进入车里那一刻,那一刻我不知道怎么了,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是我看我姐进车的时候,我的眼泪越流越多,怎么擦也擦不完,哥哥就问我怎么了,你怎么老是哭,我说:我舍不得姐姐,讲完以后就一直在哭,在我姐姐走的时候,这时家里一片安静,还没有从伤心走出来,想到这一幕,我就懵然泪下。

哥哥比我更思念,姐姐送他一样东西,他每天都把它当成一样供着。

8.激动小学生一年级作文 篇八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件事令我终身难忘。

那是“六一”儿童节的一天,我紧张地坐在座位上,因为老师要我们表演节目。虽然我提前做好了准备,但还是生怕表演不好被人家笑话。

上课了,老师手拿一个小鼓,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笑嘻嘻地对同学们说:“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击鼓传球’的游戏,老师来打这个小鼓,你们从第一个开始传球,老师的鼓声停后,球在谁的手上,谁就上台表演一个节目。”同学们都开心地做好传球准备,可是我的心一下子变成了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老师开始敲鼓了,球从第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传起来,教室里欢快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同学们屏住呼吸飞快地传着球,我紧张地看着球离我越来越近,谁知球传到我手里的时侯,鼓声一下子停了,我只好硬着头皮上台表演节目了。我一咬牙带着心爱的吉他勇敢地走上了讲台,弹唱那首我最拿手的《荷塘月色》。

开始表演了,刚开始真有点紧张,渐渐地,我的心情平静了下来,右手有节奏地弹着吉他弦,左手跟着右手的节拍按弦,随着旋律唱了起来:“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由于我的歌词记得熟练,就这样我边弹边唱,感觉良好。找到感觉以后,我进入了角色,动作越来越熟练,琴声越来越动听,演唱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弹唱结束后,台下同学们怎么鸦雀无声呢?是不是我表演得不好呀?可就在我刚走向座位的时候,台下忽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还有的同学在台下高声嚷着:“再来一首!”“再来一首!”

耶!我成功了!我鼻子一酸,眼眶一热,竟流下了眼泪。我知道,那是激动的泪水。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广播操比赛的这一天。

星期四下午第三堂课,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们四(3)班的全体同学穿着统一的服装,排着整齐的队伍,精神抖擞地向学校东操场进发,参加四年级组的广播操比赛。想起我们班前一段时间在操场辛苦训练的情景,我信心十足,我们班一定能拿到第一!

正式比赛开始了。随着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的节奏,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规定的比赛区域。行进过程中,摆臂,抬脚,好像一个人做出的动作,“唰、唰、唰”,“唰、唰、唰”……同学们一个个目光炯炯,表情严肃,步伐整齐而又坚定,好像一支行进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仪仗队。我在进场的.队伍当中,只觉得心在“咚咚”直跳,腮帮上的肌肉随着步伐有节奏地一颤一颤的。做操了,我们一个个注意力高度集中,听准每一个节拍,认真地做着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势都力求到位,就连排在我前面的平时总爱捣乱的两位“活宝”也变得严肃认真起来。想不到他们也有集体荣誉感呢!此时此刻,我的心里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害怕如果哪个动作做错了,会被评委老师笑话,会影响班级的荣誉。我不断地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稳住!稳住!”不知不觉中,我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9.一年级小学生的函数概括能力分析 篇九

所谓函数思想, 是指通过提出问题的数学特征, 建立函数关系型的数学模型, 从而进行研究。而简单函数概括能力是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在小学数学中并不学习函数的概念, 大部分教师也认为低年级的小学生是没有函数概括能力的。那么, 小学生在看到具有函数关系的算式时, 到底用怎样的解题策略来计算, 能否发现算式之间的联系呢?为回答这个问题, 本文设计了实验, 考察一年级的小学生是否具有初步的函数思想。方法是给出不同类型的加法口算题, 让小学生回答“你是怎么计算的?”从学生的思考方式中分析他们是否具有简单的函数思想和分析概括能力, 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提供基础。

二、研究目的及主要问题

1. 研究目的

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是否具有简单的函数思想和函数概括能力, 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的主要问题

(1) 一年级的小学生能否独立地发现各类题组的运算规律;

(2) 一年级的小学生能否用语言表述运算规律;

(3) 一年级的小学生能否将解决前一类型题组所用的规律性的东西 (函数关系) 迁移到解决后一类型题组中去。

三、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按照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1], 我们选择了不同教师任教的一年级6个班, 共240名学生。他们均已学习过10以内加减法。

2. 测试和访谈题目

本次测试我们主要用加法算式组成四种不同类型的题组, 每个题组均为竖排, 同一类型的题分6组, 每组6道算式。

A型题组:

B型题组:

C型题组:

D型题组:

3. 测试和访谈过程

测试时间选择在2015年6月, 测试对象为不同教师任教的一年级6个班共240名学生。

为了保证测试的有效性, 测试前我们没有给学生任何的解题提示, 也没有任何讨论与交流。整个测试过程基本反映了学生独立地在自然情景下的简单函数概括能力水平。

测试时, 主试老师先向学生依次出示A型题组的各组题目 (一张小卡片) , 并对他说:“你先看看, 这张小卡片的6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想一想再做。”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 主试老师仔细观察他的计算过程, 并随时询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做这些题的?”每当学生做完一组题后之后, 主试老师就要询问他的做题方法, 看他需要经过几组题的运算, 才能发现A组题的运算结果是随着一个已知加数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而不必再逐个算式计算。然后要求学生表达这种变化规律, 主试老师记下他的回答。

当学生发现A型题组的函数关系并能用语言表述之后, 方可转入B型题组;发现B型题组的函数关系, 并能用语言表述之后, 方可转入C型题组;发现C型题组的函数并能用语言表述之后, 方可转入D型题组。

如果在同一类型的题组连续做6组之后, 学生仍然不能发现该题组的函数关系, 就定为不能发现规律者。对不能发现规律的学生, 主试老师可提供帮助, 告诉该题型的函数关系, 直到该生按老师所讲的规律写出得数, 并能复述其规律方可转入下一类型题组。如果经主试老师的帮助仍不能发现规律和表达规律的学生, 就不再做下一组类型的题目。

4. 测试的评价

为了能将学生在测试和访谈中的思维方式量化出来, 我设定了统一评分标准:

(1) 每种类型题组发现规律的水平分为七级。凡不需要计算立即发现规律者得7分, 以下按能者所需要题组的数目逐减1分 (如需要1个题组得6分;需要2个题组得5分……) , 经6组题的计算不能发现规律者为0分。

(2) 每种类型题组的言语表达水平分五级 (A级表述概括、清楚, B级表述具体、清楚, C级表述概括、比较清楚, D级表述具体、比较清楚, E级表述不清楚) , 凡表述水平为A者得5分, 随表述水平逐级下降连续减1分, 不能表述者得0分。

评价等级划分:

48~39分为优秀, 38~28分为中上, 27~18分为中, 17~8分为中下, 8分以下为差。

四、简单函数概念的测试结果分析

1. 近80%的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简单函数概括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79.6%的一年级学生已经能独立地发现各类题组的运算规律, 清楚地用数学语言或具体的表述概括每组的函数规律, 并且能将解决前一类型题组所用的规律性的东西 (函数关系) 迁移到解决后一类型题组中去。如小黄同学在做A型口算题组时, 他只是纯粹的口算, 不知道除了口算还需要观察和思考什么;当他完成A型同一类型的6组口算后, 我引导他观察每组6道口算中的第1个加数、第2个加数、和是如何变化的, 并让他自己复述A型题组的函数关系;当他进入B型题组、C型题组、D型题组后就能从第1个加数、第2个加数、和这三个角度去思考该型题组中的函数关系了, 可见他已经具备了知识迁移能力和简单的函数概括能力。

2. 定势思维促使一年级学生见到口算题就口算, 而且加数变化的个数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运用函数关系解题。

从表2可知, 一年级学生见到A型口算题组的第一反应就是口算, 这也可能与平时的口算练习有关。当学生经历A组有规律的口算题后, 他们自然地把解决A型题组的规律性东西 (函数关系) 迁移到解决B型题组中, 所以部分学生在发现B型题组规律时出现了“第一个加数一个一个变小, 第二个加数不变, 和一个一个变小”的负迁移。此时学生面对的是只有一个加数在变化, 而另一个加数不变, 所以70%以上的学生能直接说出结果的变化规律。

当他们遇见C型题组这样的“熟悉的陌生人” (说熟悉是因为学生知道要关注第一个加数、第二个加数以及和的变化;说陌生是因为学生面对的是两个加数都在变化) 时, 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用口算的方式来发现和的变化规律, 只有少部分学生用“一个数少2, 另一个多2, 和不变”的守恒规律来运算。

D型题组是对C型题组的深入, 两个加数不仅都在变化, 而且变化的趋势也不同, 给学生判断和的变化趋势带来了一定的干扰因素。这也是大部分学生选择用口算的方式来发现和的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

3. 多数学生已经能用儿童化的数学语言清楚、概括地描述每种类型的函数关系。

由表3可以看出,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用数学语言清楚地描述每种类型的函数关系, 如他们把加号前面的数称为加数1、第1个加数、左边的数、第1列等;加号后面的数称为加数2、第2个加数、右边的数、第2列;等于号后面的数称为和、答案、结果等;变化趋势用不变、几个几个变大、几个几个往后数、几个几个加上去, 几个几个变小、几个几个往前数、几个几个减下来、相差几个等来表述。

(注:打“√”表示学生具备这种能力)

4. 观察视角、口算水平和迁移水平限制着学生的函数关系概括能力。

在测试后, 我们对不能概括这些题组函数关系的学生进行了分析, 发现观察视角、口算水平和迁移水平这三大因素限制着他们的简单函数概括能力。

从观察视角方面来看, 他们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了只会横项看或纵向观察不一致等现象。如小胡同学在观察A型第1组的6道口算时, 发现了“5比4大1, 6比4大2, 7比4大3……”这样的规律, 直到观察完A型6组题目仍不能发现规律, 成功复述A型题组规律后进入B型题组, 她仍然只会看横项来概括该组的函数关系。如小邱同学只用加法的形式来表述, 如C型题组的函数关系是“加数1从下往上依次加2, 加数2从上往下依次加2, 和不变”, D型题组的函数关系是“加数1从上往下依次加2, 加数2从下往上依次加3, 和从下往上依次加1”。如小周同学的观察视角不一致, 如A型题组的函数关系是“第1列不变, 第2列是10、9…5, 和一个一个变小”。

从口算水平方面来看, 我们发现等级是中上、中和中下的学生也能发现第1个加数、第2个加数的变化规律, 但是他们由于口算能力较差对于结果的判断出现了错误。如小陈同学得到B型题组的函数关系是“第1个加数两个两个变小, 第2个加数不变, 和一个一个变小”。

从迁移水平方面来看, 个别学生还不具备复述规律或者不能把前一题的规律迁移到下一题中去的现象。如小许同学在经历A型6组口算后仍然不能发现该组的函数关系, 虽然在给他提供帮助时他认可这样的思考方式, 但是他不能按要求独立复述这样的函数关系。小陈同学虽然能独立复述A型题组的函数关系, 但是当进入B型题组时仍然不能正确说出该组的函数关系。

5. 个别学生不仅关注了函数关系, 还关注了单双数的运算性质。

我们在测试中发现对于同样的测试题, 个别学生具有多元思维方式。如小林同学在观察A型第1组时不但说出了“第1个加数不变, 第2个加数一个一个变大, 和一个一个变大”, 还概括出“双数加上双数是双数”“双数加上单数是单数”;在观察第2组时既概括出函数关系, 还总结出“单数加上单数是双数”的结论。

结语

从上面这组题目的测试和分析中,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大部分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简单的函数概括能力, 能够用儿童化的数学语言清晰、概括地描述各种类型的函数关系;

2.学生的简单函数概括能力具有差异性, 有的学生能发现题组中的函数关系和其他运算性质;有的学生却还不具备简单函数概括能力;

3.定势思维、观察视角、口算水平和迁移水平等因素限制着个别学生的函数关系概括能力。

上面的结论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以下启示:

1.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函数概括能力, 渗透函数思想, 并加强学生的数感训练;

2.在学生机械模仿的基础上, 要重视对学生迁移能力、求异思维和变通性等能力的培养;

3.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 对于同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 他们的思维方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4.作为教师, 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 知道学生的学习能力, 因材施教。

摘要:函数概括能力影响着学生的数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常认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没有函数概括能力, 但本文通过实验证实:高达79.6%的一年级小学生具备简单函数概括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能够独立发现和表述各类题组的运算规律, 并能将解决前一类型题组所用的规律迁移到后一类型题组中去。该实验结果推翻了对儿童不具备函数概括能力的传统认识, 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低年级儿童,思维方式,函数思想,函数概括能力

参考文献

10.激动小学作文 篇十

我来到河边,发现河里的水已经解冻,发出了声音;小鱼在水里自由游动,时不时调皮地到水里吐几个小泡泡;小蝌蚪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仿佛在过春节。勤劳的人们开始在河里钓鱼,看着他们唱小调,真的很享受。

我来到了我家南边的果园。桃花笑红,梨花如雪球般聚拢。鸟儿在枝头合唱优美,仿佛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从遥远的南方回来了。”

11.激动的消息小学生作文 篇十一

在刚上一年级时,我羡慕极了国旗班的学生,觉得能在几千名学生面前庄严地升旗、讲话,是一种莫大的荣幸,觉得自己有朝一日能象他们一样,那该多神气呀!于是,在我小小的心田里,就埋下了小小的希望种子,并渐渐发芽开花。

今天数学课,老师向我们公布了一个消息,同学们将有机会加入国旗班,班级一下子沸腾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真的吗?自己等待多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吗?我紧握双拳,小小的心豁然开朗,我当时的心情恐怕跟树木淋得及时雨的心情差不多吧!

事后,我一再回味着那几句话,心里依旧那么激动,面临着相当于海选的我,能否实现愿望,扬眉吐气,那就要看我自己的了。加油,朝梦想出发!

12.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十二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 学习习惯的培养关系到他的整个学习生涯。面对刚刚踏入小学校门的一年级学生, 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 都应该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培养学生会倾听的习惯

在一年级的课堂上, 老师问题一提出, 学生个个举手, 有举的高高的, 有站起来的, 有嗷嗷直叫的, 最终被请到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脸高兴, 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 未请到则垂头丧气, 而不是认真听取同伴的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 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从新生一入学, 我就将培养学生专心听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老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 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 我总是带头倾听, 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不打断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发言, 能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而我也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眼睛看着老师;听同学发言时, 仔细聆听, 做到神情专一。小学生的一大特征就是表现欲强, 总以为自己想的都是对的, 别人说的都是错的, 学生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老师怎么说, 不关注同学怎么说;关注谁在说, 怎么说的, 而忽略说的内容, 甚至只想着自己的回答, 而不听他人发言。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1) 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在讲什么, 还要听同学如何回答问题, 弄清同学发言的大概意思。 (2) 不随便对同学的回答给予否定, 即使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 也必须以商量、探讨、诚恳的等态度参与交流。 (3) 在听同学发言的过程, 还要学会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 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学生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听课习惯, 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对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中, 少不了学生最能够接受的方式, 那就是表扬鼓励。哪些学生特别认真倾听的, 我总是及时鼓励, 会用最温柔的表情、最动听的声音表扬他, 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最特别的爱。同时, 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 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去捕捉他们的进步, 让这些学生也能享受到喜悦, 促使他们更快地进步。

二、培养学生会说话的习惯

在低年级的课堂上, 还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 有的孩子手举得高高的, 请他站起来后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有的孩子站起来后, 支支吾吾, 声音很轻。

小学生在入学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在学生已有听说能力的基础上, 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我认为“说”其实包括回答老师提问、纠正他人发言和参加小组讨论三种情况。无论哪种情况我都要求学生先想后说, 想好再说, 然后强调语句完整, 条理清晰, 连贯流畅, 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并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和说话的方法:回答提问时音量要大, 让全班同学都听见;纠正他人发言时说出自己的意见, 千万不要讲伤害对方的话, 被纠正意见的同学, 应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 不管对方说的对不对, 都要抱着“闻过则喜”的态度, 耐心地让对方把话说完, 可以说:“谢谢你, 我听明白了。”小组讨论时要用商量的语气相互补充, 音量宜小不宜大, 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 我很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读音和用词, 并教会学生长句短说, 用示范的方法调控语速, 使学生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会读书的习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 叫学生把课文读一读, 学生只是把课文走马观花地看一遍, 不知道要怎样读, 读什么, 读完后也不知道自己读了什么。

课本是教师教的依据, 也是学生学的材料, 作为一年级的教师, 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读书训练。因为读书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成绩,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学生学会学习。读书分为课前读书、课中读书、课后读书。课前读书实际就是预习, 每学一个新知识之前, 我都要求学生先把书读一读, 找出自己会读的地方和不会读的地方, 读的懂的地方和读不懂的地方, 然后, 带着问题听课。课中读书, 是指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 通过读书, 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 概括主要内容进行记忆和背诵。课后读书就是复习整理性地读书, 要求学生每天做作业之前, 先把书读一读, 想一想当天所讲的知识和方法, 再写作业。

对于一年级学生, 读书的要求不要太高, 只要能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有序观察书中的插图, 对图中的动态部分进行合理想象就行了。文字部分, 能读正确, 理解明白就可以了。

13.小学生作文:激动的一天 篇十三

早上,我早早地就起了床!因为我们今天要去一个神秘,又好玩的地方—海洋世界。

首先,我们踏进了海洋之路。看到了海龟,但是像浴盆一样的海龟非常臭。

然后,我们观看了北极狐,北极狐超搞笑;北极熊,北极熊很可爱;企鹅胖胖矮矮的。最好玩的就是幻想海洋世界,就犹如是真的置身于海洋世界一般,尤其是里面的万丈深渊颇为刺激。隔着透明的玻璃,好像我们能触摸到那些可爱的海底动物一样……

最后,我们在一个有许多海洋生物表演的地方吃饭了。

14.排球,令我激动万分六年级作文 篇十四

排球物虽薄小,却及运动于一体融入了世界人民的运动结晶,是球类运动中最考体力的一项团队运动。

我们多么希望能多接触一下排球啊!学校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决定举行一场全校性的比赛。

星期五下午,5—6年级排球比赛正式拉开了帷幕。

一开始先抛硬币决定出场次序,先是我们对2班,他们是去年的冠军,所以我们还是认真对待。

比赛开始了,由2班先发球,只见他衡拿球,一手高举,一个旋球如流星猛抛过来,文慧玲本想去接,前方的粟丹仿似对着干似的,闯了过去,俩人撞了个满怀,球自然落到地上了,一个…..两个….由于互相没有配合好,已经失掉了八分,越看形势越不对,大“百灵鸟”刘江南领着大家喊起了口号:“发球权,夺回来,发球权,夺回来”。在阵阵的呐喊声中,局势挽回了些,对方还是由刚才那位同学发球,可能因为连续的猛烈动作打疼了手,他没有发过网,发球权掌握在了我们手里,只见肖雅芯目视对方,充满着坚劲,一个抛球突然袭击,正如我们所料,他们也由于配合不善,失掉了一分。“再来一分妙不妙?”刘江南打着头阵,似冲锋号样喊了起来,“妙!”我们异口同声的喊出来,声音起起伏伏,回荡在我们的耳边,我霎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好一件事,团结才是最好的秘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第一场我们最终以1:2的形势输给了二班,但我们不服输,只要在下一场中,三班取胜二班,我们就还有一线希望。

分数渐渐拉开差距,我们的心情也越是紧张,“三班赢了,三班赢了!”‘小消息’孙亚欣激动地说着,“耶”一旁的同学也高兴的欢呼起来,虽然不一定能赢,但我们还是心花怒放,有希望就好!

走近球地,二班的人马沮丧的走在路上,心里的不屑尽写脸上,如同一只只发威的`老虎,让人不敢靠近,“还是嫉妒心作怪啊!”我不由的发出感叹。:“比赛开始了!”人群那边传出呼喊声,我们立即跑了过去,静观局势。

15.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 篇十五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 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 但又不习惯, 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对学习有好奇感, 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 独立完成作业, 注意力不集中, 而如此大的识字量也往往为教师的教学带来实际的困难。

针对识字教学带来的困难, 应积极采取对策, 把识字教学作为课改年级一项突出的教学内容来抓, 并确定“以培养兴趣为切入点, 倡导识字方法的多样性”的教学思想, 使识字教学取得明显的效果。

一、“美味式”教学

这项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识字。一年级学生年龄小, 注意力不集中, 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所以为了让他们享受“美味”, 可采取以下几种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来识字。

1. 游戏中识字。

精心布置好教室环境, 在教室的一面墙上贴上要求学生认识的生字、词语或图片, 借助这些字词的具体运用情节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 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 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 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2. 在朗读中识字。

学习是一种反复的过程, 一遍遍反反复复是低段小学生最不乐意接受的一种形式, 为了弥补这种反复的枯燥性, 我使用了很多和他们生活贴切的小动物让学生们情景模拟, 一遍遍反复读带有新认识的字的段落或句子。或是在教学中播放录音让学生听。然后随着音乐读课文, 读着读着字在脑海中就有了记忆, 加上跟老师学习课文, 理解字词的意思, 也就加深了字的印象。在教写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填拼音, 更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通过读字词卡片也能帮助牢牢地记住生字。

二、“爱因斯坦”我来当

低年级儿童想象力非常丰富。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识字教学中, 我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 引导学生想象, 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 让学生运用想象, 给生字配上动画, 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 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 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

三、“妈妈”也是我的小助手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 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生活中孩子有八个小时可以用来和学校相处, 而分给家长的时间寥寥无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要与家长互动起来, 利用网络交流学习方法将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 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比如说利用放假父母带孩子出游的时候把有趣的东西照下来, 写成小文章, 不会的字请教家长或是小朋友。让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 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成为学生识字的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 剪剪、画画、贴贴, 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把收集到的“课本”拿到学校展览, 看谁认的字多。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动手、动脑, 体会收集、整理、编排的创造过程, 不仅锻炼了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 同时加大了学生的识字量, 效果很好。

四、“磨盘”教学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记得快, 忘得也快。怎样巩固识字是非常关键的, 不然方法再好, 也是一时的快乐。在教学中, 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如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配配对等, 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里进行有趣、有效的巩固练习。

五、今天我“做主”

以上的方法大部分是教师与家长处于行动一方, 而孩子属于被动方。“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学建议中也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注重教给识字方法, 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评价建议中提到了“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 “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全面、准确地领会“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这些阐述, 是我们研究识字教学、优化识字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让孩子自主识字写字就尤为关键了。不同的孩子在学前教育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有的孩子已经认识了一些字, 多的到200字左右, 有的孩子却是一张白纸, 而且孩子先天智力发育也有不同。因此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只要学生能够尽快地记住生字, 方法不求统一。让学生干自己喜欢干的就不会觉得厌倦, 而会觉得是一种乐趣, 一种心理需求的满足。

上一篇:国庆六十周年精选诗歌下一篇:神奇教室三年级想象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