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

2024-11-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11篇)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 篇一

简答

一、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答: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其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世界三大工人企业爆发,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二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谓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三、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答: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

四、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答:

(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

①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③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2)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是现象存在的根据。

五、简述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答:

1、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对立的。

2、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表现一定的内容。另外,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在某一种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能成为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

六、说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答: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

(1)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

(2)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七、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八、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答: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九、用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答: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

1、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2、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3、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①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个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

②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③ 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加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十、试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与联系

答: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同时,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1)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2)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首先发动的,社会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展开的。

(3)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牺牲,但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十一、简述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社会改革的作用表现在:

1)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2)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做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3)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提高精神文明水平的作用。

十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 ?答:(1)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2)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3)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十三、简述产业资本实现资本循环和价值增殖的过程答:

(1)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2)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包含了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它是这三种循环形式的有机统一。

(3)通过对资本循环运动的考察,揭示出资本是一种运动。剩余价值只有在资本的连续循环运动过程中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十四、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按照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是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是可变资本。意义 :

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通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第二,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生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十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形式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这种结合有多种形式,但其基本形式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①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②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③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十六、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答: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2、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但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不可一蹴而就。

3、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的变动演化,也是决定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

十七、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思想领导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第二,政治领导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在对社会各项事业进行政治领导的实践中,党要起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第三,组织领导方面。社会主义建设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系统、有管理、有序地进行。

论述题

一、试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

1、质量互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2、指导意义: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把远大目标与实干精神结合起来。

二、论述:怎样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具有哪些职能?

(1)就货币的产生和起源而言,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通过货币产生的过程揭示出:货币 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商品的价值。

②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不断运动,称为货币流通。

③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④支付手段职能,是指枉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贷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⑤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三、试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第二,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第三,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四、试述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答: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 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 波动。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这种必然性越是得到贯彻和实现,越是表明价值规律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就意味着商品经济得到正常发展。

2、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 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通过商品价格变动的信息,使商品生产者在利益驱动下调整自 己的生产方向和规模,从而自发地调节着社会资源的配置。

第二,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者为了降低其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在竞争中取胜,便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方法,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两极分化现象,在私有制的商品经济中,是经常发生,屡见不鲜的。

五、论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通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也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普遍原理的指导下,一方面要坚持两点论,全面的看问题,另一方面要坚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补充和丰富普遍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六、论述:如何理解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答:(1)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个人的全部智慧、力量和潜能素质都能全面自由地尽量发挥,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把从事不同社会职业作为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

(2)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束缚、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3)共产主义社会所实现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使人自身个性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人不仅完全摆脱了自然界的奴役,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而且成为社会的主人和自身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发展。还应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2)这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

(3)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 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4)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 解析: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业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在本质上相一致的(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本,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充分条件是

解析: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它包括如下 三个阶段:

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主要内容是: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第二,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首先,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次,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三,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成果。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 篇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各方面的客观规律,阐明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中,以震撼世界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证实了这些客观规律的运用对世界历史走向的改变,对人类社会进程的深刻影响。但是,在今天面临着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发起的挑战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时”和“失效”的叫嚣声中,人们面对挑战和叫嚣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困惑和不解。因此,要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论。

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上,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的原理相加而成的;有学者干脆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或全部是指哲学原理。关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这些认识,尽管我们不能认为它是错误的,但至少是未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特征,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确实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列宁曾经说过:“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马克思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正因为如此,由马克思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克服了旧哲学中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局限性,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由此而创立的唯物史观,第一次系统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把伟大的认识工具交给了人类,特别是交给了无产阶级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由马克思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地吸收英国及法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切合理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从而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时期真正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显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密切关系就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是三个部分原理的相加,而是指在这三个组成部分中的相互融合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原理。这些基本原理之所以具有综合性特点,还因为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根本特征,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着的原理对客观世界的整体反映,强调了对客观世界发展、人的认识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整体研究。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相互融合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原理,不仅是在各个层面上理解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认识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更重要的是对不同层面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出认识,正是这些逻辑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能够反应独特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来没有离开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积极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研究成果。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给予人们一个绝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资产阶级压迫所做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现在国内外有些学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是“百科全书”,什么都到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中找根据。我们认为,不排除今天的一些理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学说有着某种联系,但关键是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学说其本质的思想是什么,其不同点在哪里,而不是挖空心思去寻找理论之间的一些非本质的联系或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所在,本质作为社会科学的最高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精髓所在,这是构成马克思主义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而区别于其他理论学说的根本标志。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具有革命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革命性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现阶段的中心任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已经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是,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例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依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这些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为人民大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武器。这体现为,首先是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指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从我国实际和具体国情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是提供了实践的精神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本世纪上半叶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强大的动力,动力不仅仅指物质力量,精神动力也不可或缺。而马克思主义正是凝聚、调动、协调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的核心精神纽带。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涉及许多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领导,实力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合理的制度体制,又要靠先进的思想道德,广泛的智力支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中,公民素质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和提高公民素质对于形成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等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公民素质主要包括: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信仰素质等等。其中,信仰素质,即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公民素质的统帅和灵魂。邓小平同志对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强调尤为值得我们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同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此,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是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举措,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认识理解和接受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只有大众真正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等;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上形成思想政治认同;才能在经济市场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确保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3版.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列宁选集3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 篇三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干课程。增强其教学效果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从学生心理、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4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对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提出关于此课程的几点看法。

一、影响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个方面

(一)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所有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不是针对本专业开设的,其重要性远远不及专业基础课重要。有些学生认为学得再好也没用,还不如学一些对将来就业有帮助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由于存在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在公共基础课堂上,一些学生不把此门课程当一回事。导致学生特别喜欢坐在教室最后面,还出现部分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来自学专业课、背英语单词、做高数作业题,甚至用手机上网或者看手机视频等现象。还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抽象性比较强,一次课程学好与学不好,自己和老师也是无法衡量出来的,一节、两节课不听也没有关系,而且即使听不懂,考前突击一段时间,不愁考试不通过。在这种不良的思想影响下,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动力,进而看不到此学科的真正意义,只是为了最后通过考试而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其次目前社会处于一个大转型时期,强大的经济竞争和物质诱惑正在席卷着我们的校园,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受到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再是只是补充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某些修养,而是带有更多的功利性。对于物质利益的单一追求产生浮躁的心态,从而出现学习上的实用主义和商业化性质,导致一些学生只是会看中对于将来就业有直接关系的技能性课程。这样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就会被学生看成一门没有价值的学科,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要作用,进而影响它的教学效果。

(二)大班上课的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在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下,学生人数不断地增加,由于教师和教学资源缺乏等相关原因,很多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都采取大班教学的教学模式,而且这种大班教学当中的大班还在扩大。在刚开始出现只是两个班级合班上这门课程,发展到后期竟然出现四五个甚至更多的行政班级在一起上这门课程。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减少了学校教学成本,但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试想而知,一个老师教三十个学生和教两百个学生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每位教师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能直接管理好学生的人数也是有限的,超过教师的精力限度,必然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大班教学模式,由于班级非常庞大,经常是一个教师会有一二百学生,教师和最后几排学生距离非常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维持班级秩序的难度加大,课堂上就比较容易出现其他状况,如睡觉、看课外书、上网等等。由于班级比较大,老师的视觉范围是有限的,无法探测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有些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一些和本课程无关的事情,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虽然目前很多学者一直强调,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也有很多学者提出自己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学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相对的落后。传统教学方式,一般采取教师主诉,学生听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承,内容相对抽象,导致学生内化课堂知识的难度增加。甚至有些教师仍然采取比较落后的教学手段,花很长的时间去板书教科书上本来就有的定义和框架结构,等于是把课本上的文字重新抄录在黑板上。虽然这样也有其优点,但是不够生动直观,而且信息量少,无法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任何一个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都不能称之为好的教学方式。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课本知识的直接传承,导致有些教师并不重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从而脱离当前的理论热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课的时候需要时刻坚持理论联系当前实际这一原则,时刻关注当前理论热点,把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和课本上理论知识联系到一起讲解。当然目前很多学校压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课时,出现课时少,内容太多的情况。课时太少,一般的教师直接把课本知识点讲完就不容易了,就很难拿出更多的时间,把知识点再做进一步扩展,更别说联系当前实际要闻,深入地讲解。但是脱离学生身边的热点,就容易使教学内容显得枯燥乏味,使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太抽象,而且远离实际生活,从而被认为是无用的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把握学生心理世界

任何一个教学人员,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只有了解教学对象的心理世界,才可能真正吸引到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知道学生目前在关心什么,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什么样的知识,把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和学生希望学到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在准确把握学生内心世界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完美设计,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融入教学内容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学生单一地听课,教师单一地讲课。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式学习。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建立一个学生参与讲课的平台,每节课安排几个学生自己上台讲解自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然后大家集体讨论课堂热点问题,这样既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其次,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全校大学生都会开设这门课程。虽然同是大学生,但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差异。这要求教师在实际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结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贴近学生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清楚这门课程和专业课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确实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魅力。最后,把握学生心理世界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做到教学内容的“新和精”。教学内容的“新”表现在,教师教授的知识点应该能和当前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当前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学生很容易接触到网络,了解到当前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如果教师做到结合当前重大事件来讲授课堂知识点,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表现在,教师在教授课堂知识点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语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极强的课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大和空的感觉,从而拉大和学生的距离感。因而教师要注意自己语言的精炼和准确。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把课堂抽象的知识点简化成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用简单大众化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学生能了解到的、生动的时事热点事件结合在一起,从而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此门课程的教學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的公共基础课程采取大班教学已经成了一个无法扭转的趋势。但是笔者认为,虽然情况如此,但各高校也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尽量使这个大班教学中的班级数量和人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每个教师自身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极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教学质量将急剧下降。因为笔者认为大班教学班级的学生总数应该控制在一百人以内。另外教师自身也要相应地寻找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第一次课的时候,可以把班级划分成若干个组,并选出每组的负责人,让每组的负责人管理每组成员,教师定期召集负责人,了解组员的学习情况,实现教师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注重理论的灌输而脱离实际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要想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首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凸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不再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理论。例如在讲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带学生去参观历史纪念碑,通过先辈光荣的历史伟绩,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理论问题的理解。其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导致很多学生缺乏深入理解的耐心。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寻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如组织学生到农村中调查和下乡学习,从而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增强学生社会主人翁意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把所學理论与现实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教师在每次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调查报告和学习心得。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真正地被广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总之,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从当前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地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门课程成为一门既对大学生有用,又能被大学生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赵浩政.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0(7).

[2]李楠.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3).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 篇四

DB驱动程序和DBS之间连接的命名。2.什么是DB驱动程序(DBMS驱动程序)?

处理ODBC函数,向数据源提交用户请求执行的SQL语句。3.什么是驱动程序管理器?

为应用程序加载、调用和卸载DB驱动程序。4.ODBC的体系结构有多少层?

ODBC的体系结构:1)ODBC数据库应用程序;2)驱动管理器;3)DB驱动程序;4)ODBC数据源;5.什么是SQL/CLI?

在SQL标准中,称为“调用层接口”,SQL/CLI是ODBC技术的延续。6.PB开发空间三个层次?

1)WorkSpace(工作空间);2)Target(目标);3)Library(库文件); 7.PB连接数据库三个步骤?

1)建立ODBC数据源;2)建立数据库描述文件;3)用Connect命令连接数据库; 8.PB中输出窗口功能?

输出窗口用于显示对开发人员做出的操作响应。9.什么是T-SQL?

在SQL SERVER中,专门用来扩展弥补SQL标准的不足的语言。10.T-SQL中GO、While、IF、Begin…End作用

GO可以使SQL语句的执行无条件地转移到指定的标签处。While可以重复执行一个语句,直到条件为假为止。IF根据表达式真假,选择执行某个语句或语句块。

Begin…End可以将多条SQL语句封装起来,形成一个语句块,使这些语句作为一个整体执行。

11.什么是角色?

具有相同权限的用户组织在一起称之为角色。

12.SQL SERVER 2000中,有哪两种身份验证模式? 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与混合身份验证模式。

13.用户访问SQL SERVER 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经过哪三个认证过程?

1)身份验证;2)当用户操作数据库的时候,认证该用户是否是合法用户;3)当用户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表的时候,认证该用户是否有操作权限; 14.什么是触发器?

SQL SERVER提供给程序员和数据分析员来保证数据完整性的一种方法,是与表事件相关的特殊的存储过程。

15.数据导入和导出工作的功能是什么? 为了完成在多个数据库之间数据转换和转移。16.DBS的效益?

1)灵活性;2)简易性;3)标准化;4)面向用户;5)有效数据控制;6)维护方便; 17.磁盘存储器中有哪五类主要的数据结构?

1)数据文件;2)数据字典;3)索引;4)统计数据;5)日志; 18.DBMS中查询处理器有几部分组成?

1)DDL解释器;2)DML编译器;3)嵌入式DML的预编译器;4)查询求值引擎; 19.DBMS中存储管理器有几部分组成? 1)权限和完整性管理器;2)事务管理器;3)文件管理器;4)缓冲区管理器; 20.使用DBS的用户有哪几类?

1)DBA;2)应用程序员;3)终端用户;4)专业用户; 21. 什么是DBA?

DBA是控制数据整体结构的一组人员,负责DBS的正常运行,承担着创建、监控和维护数据库结构的责任。22.DBA职责功能?

1)定义模式;2)定义内模式;3)定义安全性规则,对访问数据库用户授权;4)定义完整性规则,监督数据库的运行; 23.DBA要求素质?

1)熟悉企业全部数据的性质;2)对用户的需求有充分的了解;3)对系统的性能非常的熟悉;

24.DBS的由几部分组成?

1)数据库;2)软件;3)硬件;4)数据库管理员; 25.什么是DB、DD?

DB是与一个企业组织各项应用有关的全部数据的集合; DD是数据库系统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数据库; 26.DBMS的主要功能?

1)数据库的定义功能;2)数据库的操纵功能;3)数据库的保护功能;4)数据库的维护功能;5)数据字典;

27.数据库的保护从哪4个方面保护?

1)数据库的恢复;2)数据库的并发控制;3)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4)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

28.DBMS的工作模式?

1)接收应用程序的数据请求和处理数据请求; 2)将用户的数据请求转换成复杂的机器代码; 3)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

4)从对数据库的操作中接受查询结果; 5)对查询结果进行处理; 6)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 29.人工数据管理阶段特点?

1)数据不保存在计算机内;2)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3)只有程序的概念;4)数据面向程序;

30.文件数据管理阶段缺陷?

1)数据冗余;2)数据不一致;3)数据联系弱; 31.高级数据库阶段两个内容?

1)面向对象的概念建模;2)开放数据库互连技术; 32.什么是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外部模型、内部模型? 表达用户的需求观点的数据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称概念模型; 表达计算机实现观点的DB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称逻辑模型; 表达用户使用观点的DB局部逻辑结构的模型,称外部模型; 表达DB的物理结构的模型,称内部模型; 33.外部模型优点?

1)简化了用户的观点;2)有助于数据库的安全性保护;3)外部模型对概念模型的支持; 34.什么是数据独立性?

在某一层次上修改模式而不影响较高一层模式的能力称为数据独立性 35.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含义?

物理独立性是对内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逻辑模式,当然对于外模式和应用程序的影响更小。逻辑独立性是对外模式/逻辑模式映像的修改,可以使外模式和应用程序尽可能保持不变。36.数据库设计的规划阶段需要做的事情(或步骤)?

1)系统调查;2)可行性分析;3)确定数据库系统的总目标,并对应用单位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和制订项目开放计划;

37.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阶段的4个步骤?

1)分析用户活动,产生业务流程图;2)确定系统范围,产生系统关联图;3)分析用户活动涉及的数据,产生数据流程图;4)分析系统数据,产生数据字典; 38.概念设计的步骤?

1)进行数据抽象,设计局部概念模型;2)将局部概念模型综合成全局概念模型;3)评审; 39.数据库实施阶段主要做的哪几件事情?

1)定义数据库结构;2)数据装载;3)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4)数据库试运行; 40.数据库投入运行后,有哪些维护工作?

1)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2)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控制;3)数据库性能的监督、分析和改进;4)数据库的重组织和重构造;

41.在概念设计中,如何把多值属性变换成系统容易实现的形式?

1)将原来的多值属性用几个新的单值属性来表示;2)将原来的多值属性用一个新的实体类型来表示;

42.对联系类型有哪两种约束? 1)基数约束;2)参与约束;

43.采用ER模型的数据库概念设计步骤?

1)设计局部ER模型;2)把各个局部ER模型综合成一个全局ER模型;3)对全局ER模型进行优化;

44.启发式规则有哪三条?

1)尽早执行选择;2)尽早执行投影;3)避免直接使用笛卡儿积; 45.什么是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是使用SQL语句和流程控制语句编写的模块,存储过程经编译和优化后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端的数据库中,使用时调用即可。46.什么是SQL/PSM?

SQL/PSM是SQL标准的一部分,它指定了如何编写持久存储模块,提供流程控制语句来表示过程处理的应用逻辑。

47.SQL/PSM有哪些流程控制语句? 1)顺序执行;2)条件分支语句;3)循环语句;48.SQL的集合处理方式与主语言单记录处理方式之间如何协调? 1)游标定义语句;2)游标打开语句;3)游标推进语句;4)游标关闭语句; 49.嵌入式SQL语句何时不涉及游标?何时必须涉及游标? INSERT、DELETE、UPDATE等不返回数据结果,不涉及游标; 1)SELECT语句;2)对游标中的元组进行修改和删除;

50.事务的COMMIT和ROLLBACK语句各做什么事情?

COMMIT表示事务执行成功地结束。ROLLBACK表示事务执行失败地结束。51.事务的四个性质?每个性质由DBMS的哪个子系统实现? 1)A原子性,由DBMS的事务管理子系统;2)C一致性,由DBMS的完整性子系统;3)I隔离性,由DBMS的并发控制子系统;4)D持久性,由DBMS的恢复管理子系统; 52.DBS中有哪些故障?

1)事务故障;2)系统故障;3)介质故障; 53.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会带来哪三个问题?

1)丢失更新问题;2)读脏数据问题;3)不可重复读问题; 54.检查点机制基本恢复算法步骤?

1)根据日志文件建立事务重做队列和撤销队列;2)对重做队列中的事务进行REDO操作,对撤销队列中的事务进行UNDO操作; 55.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

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防止错误的数据进入数据库。56.SQL中的完整性约束有哪些? 1)域约束;2)基本表约束;3)断言; 57.什么是触发器?

触发器指一个能由系统自动执行对数据库修改的语句。由ECA(事件、条件、动作)组成。58.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指保护数据库,防止不合法的使用,以免数据库泄密、更改或破坏。59.什么是权限?

用户(或应用程序)使用数据库的方式称之为权限。60.用户访问数据库哪些权限?

1)读权限;2)插入权限;3)修改权限;4)删除权限; 61.用户修改数据库模式哪些权限? 1)索引权限;2)资源权限;3)修改权限;4)撤销权限; 62.常用的安全措施有多少种?

1)强制存取控制;2)统计数据库的安全性;3)自然环境的安全性; 63.SQL中提供的四个机制?

1)视图;2)权限;3)角色;4)审计;

1.什么是ODBC数据源? 2.什么是DB驱动程序(DBMS驱动程序)?

3.什么是驱动程序管理器?

4.ODBC的体系结构有多少层? 5.什么是SQL/CLI? 6.PB开发空间三个层次?

7.PB连接数据库三个步骤?

8.PB中输出窗口功能?

9.什么是T-SQL?

10.T-SQL中GO、While、IF、Begin…End作用 11.什么是角色?

12.SQL SERVER 2000中,有哪两种身份验证模式?

13.用户访问SQL SERVER 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经过哪三个认证过程?

14.什么是触发器?

15.数据导入和导出工作的功能是什么?

16.DBS的效益?

17.磁盘存储器中有哪五类主要的数据结构?

18.DBMS中查询处理器有几部分组成?

19.DBMS中存储管理器有几部分组成?

20.使用DBS的用户有哪几类?

21. 什么是DBA?

22.DBA职责功能?

23.DBA要求素质? 24.DBS的由几部分组成?

25.什么是DB、DD?

26.DBMS的主要功能?

27.数据库的保护从哪4个方面保护?

28.DBMS的工作模式?

29.人工数据管理阶段特点?

30.文件数据管理阶段缺陷?

31.高级数据库阶段两个内容?

32.什么是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外部模型、内部模型?

33.外部模型优点?

34.什么是数据独立性?

35.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含义?

36.数据库设计的规划阶段需要做的事情(或步骤)?

37.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阶段的4个步骤?

38.概念设计的步骤?

39.数据库实施阶段主要做的哪几件事情?

40.数据库投入运行后,有哪些维护工作?

41.在概念设计中,如何把多值属性变换成系统容易实现的形式?

42.对联系类型有哪两种约束?

43.采用ER模型的数据库概念设计步骤?

44.启发式规则有哪三条?

45.什么是存储过程? 46.什么是SQL/PSM?

47.SQL/PSM有哪些流程控制语句?

48.SQL的集合处理方式与主语言单记录处理方式之间如何协调?

49.嵌入式SQL语句何时不涉及游标?何时必须涉及游标?

50.事务的COMMIT和ROLLBACK语句各做什么事情?

51.事务的四个性质?每个性质由DBMS的哪个子系统实现? 52.DBS中有哪些故障?

53.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会带来哪三个问题? 54.检查点机制基本恢复算法步骤? 55.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 56.SQL中的完整性约束有哪些? 57.什么是触发器? 58.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59.什么是权限?

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简答题整理 篇五

本质属性:三个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核心与灵魂。

三个至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1)依法治国是核心内容。迄今为止,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2)基本要求:充分发挥依法治国方略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作用 ;实现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

执法为民:(1)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2)基本要求:自觉践行执法为民理念;坚持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

公平正义:(1)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2)【基本要求】 A 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 :注重法理与情理的相互统一,用法理为情理提供正当性支持,以情理强化法理施行的社会效果,使这类特殊问题的解决更趋于实质上的公正。B 正确处理程序与实体的关系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关系: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外部形式,是实体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证;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内在目标,也是程序公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法治实践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合理均衡,一方面,应当高度重视程序的约束作用,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切实保证程序的公正;另一方面,不应极端化地强调程序而忽略实体上的公正,反对那种“只要程序公正,实体则必然公正”,以及“只要程序正确,实体则可以在所不问”观念和作法。

C 正确处理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公正与效率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活动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兼顾公正与效率。一方面,不能为片面追求效率而损伤实质公正;另一方面,又必须看到,公平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法治活动效率的不断提高,拖延推诿,贻误怠慢同样是不公正。D 正确处理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法制的统一性与我国地域间、城乡间、阶层间、群体间发展不平衡。E 正确处理司法与其他社会纠纷解决手段的关系 :我国司法和其他社会纠纷解决手段都担负着实现公平正义的责任。要克服过度依赖司法、过多依靠裁判的偏向,把有限的司法资源运用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关键环节,构建多元化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服务大局:(1)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2)坚持在法治实践中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既是大局的直接体现,也是识别大局的主要依据。高度重视法治实践活动的社会效果。法治实践活动的社会效果,是检验法治为大局服务具体成效的主要依据。注重和强调各地方、各部门以及各机构的协调与配合。依法正确履行职责。法治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充分履行职责,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不折不扣地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各项事务;要正确履行职责,要求法治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治实践中始终保持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精神,遵从法治运行的客观规律,坚守法律的基本原则;要能动履行职责,特别是在处理各种案件时,要善于把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总体要求导入到案件的处理之中,通过能动的执法和司法,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法治服务大局的重要使命。

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 篇六

一、目前考核方法存在的突出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考核是教育评价和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它为教学服务, 对日常的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目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考核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考核观念落后, 考核形式陈旧

目前,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考核主要以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为主。但由于考核观念陈旧, 缺乏创新, 考核方式单一, 不能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另外, 由于班级多、课时紧、人数多, 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 给平时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带来很大困难。而在期末考试中,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校的考核方式有“中学化”的趋势, 一些学生上课完全是为应付最后的期末考试, 平时学习不认真, 到考试前突击也能顺利通过, 很容易出现“高分低德”、“高分低能”的情况。而反观一些任课教师在考核内容的设计上更是不敢越教材“半步”, 紧扣教材不敢发挥, 这样设计出来的试题不可避免的带有应试教育的封闭痕迹, 而完全标准的答案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的发挥, 从而导致考核结果失真, 并且对平时的教学起着错误的导向作用。[1]

(二) 无法真实检测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不仅要教授给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大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 使青年一代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大学生。而目前的考核方式过分依赖期末的终结性考试, 无法检测大学生实际的思想道德状况。学生对考试也有功利性认识, 学生为了考试而学, 教师为了考试而教, 本应丰富多彩的活跃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考核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 首先应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而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应突出测试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考核的重点应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辨的思维方式, 能够正确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

二、建立科学合理考核方式的新举措

那么如何变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呢?需要变革传统考试方式的试卷结构、命题思想、命题技术等方面。

(一) 使考试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现实社会有许多社会现象需要运用理论知识给予科学的解读, 所以要求试题设计上更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命题上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和开放性答案。考试的内容不应完全受制于教材, 因为教材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考题设计上应有一些材料分析、热点评析的题目, 着重考察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

(二) 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

要扩大考核空间, 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 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考察学生参加各项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平时的行为品德表现。尝试采用课堂辩论, 调查报告、课堂演讲等形式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议的考核方式。开展社会调查, 要求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通过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 撰写实践报告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社会现实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及语言表达能力, 考察学生在调查报告中观点是否正确, 认识是否有所提高。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建立德育教育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教育基地, 通过参观、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和考核活动。[2]

(三) 认知与思想行为考核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课教育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教学实效性最主要的体现是学生内化素质的提高。目前的考核方式的导向性不利于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考核应与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和操行评定联系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与其他学生教学管理机构相互沟通、相互渗透。各部门齐抓共管, 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使学生把思想教育内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一种素质和信念, 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种信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成为真正德才兼备的合格大学生。

总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考核是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考核方式, 使它充分的发挥作用。

摘要: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势必要变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本文对目前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如考核形式单一, 考核目的功利化等问题进行探讨, 就如何变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考核方式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考核

参考文献

[1]汪佳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制度改革的探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 (2) :118.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 篇七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最直接的途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部分,改善其教学方法,提高其实效性是十分重要且有意义的。

关键词:教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一部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可以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帮助学生掌握《原理》的主要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难,如教学手段单一化、学生对课程有误解或缺乏兴趣等。因此,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在新形势下积极改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实现《原理》的教学目的。

一、教师应从思想上提高对《原理》的认识并做好准备

首先,教师应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该门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对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的政治道路走向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容有半点忽视,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信仰马克思主义。只有教师发自内心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才能使学生相信它;只有教师在平时的言传身教中身体力行,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如果教师都怀疑这一理想能否实现的话,怎么教学生树立该理想呢?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宣讲马克思主义,私底下却去求神拜佛,又怎能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呢?所以,要使别人相信,首先自己就得相信。

其次,教师应努力扩大自身知识储备。《原理》囊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方面的基本知识,涉及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领域的内容。《原理》教材具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并不能把教材编辑出版之后的理论发展和焦点囊括进去。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知识面广,掌握该门课的最新理论,关注热点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确定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把握教学进度,考核教学效果。

二、教师应在讲授课程内容时,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技巧

《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理论性强、逻辑性突出的学科,学生自学难度较大。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中涉及许多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给予较多的讲解和引导。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运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还应注重使用各种教学技巧。

1.抽象概念具体化

抽象概念具体化,是指通过具体化的方式表现抽象的概念。概念不管多么抽象,都有赖于从感性事物中获取,都是从分析感性材料开始的。在教学中遇到抽象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图片、音像资料,用具体的事物、现象或对其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表象之后对其能有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对概念有所了解和把握。如《原理》中讲到的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要使学生理解这个概念,可以用大量的文字语言或图片来使学生根据日常经验来分析哪些属于商品:海滩的沙子,建筑工地里的沙子;空气中的氧气,医院里用的氧气;农民吃自己种的蔬菜,农民拿去市场上卖的蔬菜;等等。正确分辨出商品后,引导学生思考商品与非商品的区别,使学生认识“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及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对事物表象的认识来了解其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

2.逻辑命题情景化

逻辑命题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如果能很好地还原或再现当时逻辑命题产生和形成的情景,就能清晰地了解逻辑命题的发展脉络。在讲解“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时,可以通过讲“农民将牛奶倒入河中”的故事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结合现实案例讲解垄断企业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其危害;通过对无产阶级纲领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解读,对比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剥削人压迫人的本性,预示无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和推翻资产阶级的必然性。随着这些讲述,学生们能领会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教师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讲解,使学生明白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理论阐述形象化

理论阐述形象化,即用形象化的语言来阐述理论。学生单纯地听理论讲解,是比较枯燥的。学生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就不能掌握和理解热点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调、语速、表情、手势、站立位置、讲解内容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时,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尽量使自己的语言形象化、生动化,善于在瞬间激发灵感,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找到共鸣。教师也可以通过形象的例子来对某一理论知识进行补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笔者在讲解“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一命题时,给学生补充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的讲话内容:“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階段,便构成基础……”

三、教师应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一个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粉笔和黑板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工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在笔记本上抄写。这种方式虽然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也能展现教师风采,但具有费时费力、信息量不足、直观性差等劣势。因此,在采用传统板书教学的同时,也应采用其他现代教学方式作为辅助。

1.多媒体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与板书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形象生动和信息量大。计算机能将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展现给学生,在突出重点、难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高马克思主义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比如,在《原理》绪论中讲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就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向学生重现19世纪的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通过图片和影音资料说明当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与斗争,使学生领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在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教师应处理好教学和多媒体课件之间的关系。既不能过分地依赖它,导致离开它之后就无法进行教学,也不能使它成为课堂的主导,使“师生对话”变成了“人机对话”。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辅助工具,应该合理应用。

2.主动占领网络宣传教育阵地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繁荣,互联网的触角已经伸入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最快的高校师生则率先地成为网络大军中的一部分。网络对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等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顺应潮流,采用新思路、新方法,积极占领网络阵地,使其成为我们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的新阵地。

具体到《原理》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网上精品课程,利用QQ、微博等沟通平台,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设置网上精品课程既方便学生随时学习,又能扩大教育范围;通过QQ、微博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不仅可以建立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主动介入学生日常生活,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及思想渗透于细微之处,而且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不受地点、距离、场所限制的交流平台,有利于教师摸清学生的思想現状。《原理》涉及内容较多,课时相对紧张,大家关心的、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延伸的话题,完全可以在闲暇时间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展开讨论,教师辅以解惑。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宜过分干预学生,以防打压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偏激的言论应当予以引导纠正。

3.开展读原著、交流读书心得活动

《原理》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学科,是因为里面有概念及由概念构成的原理和方法论,这些都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精髓,并体现在他们的著作中,不是其他的文章或教科书能代替的。所以,通过读原著来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及时代背景,就仿佛跟随着他们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及发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在读原著的过程中,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能发现不同的问题,具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因此,及时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创造一个平等的、畅所欲言的环境,分享各自的收获,汇集大家的智慧和思想闪光点,有利于共同进步。但是对于学习《原理》的学生来说,读原著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辅助。

4.注重课外实践

学习《原理》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以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加课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去更广阔的环境中检验自己的理论水平,锻炼实际操作能力。笔者采用的课外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是社会实践法。根据《原理》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设置几个社会实践题目,让学生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中挑选一个,利用寒暑假时间,运用掌握的原理与方法,深入社会做调查研究,鼓励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发现并分析某一个社会问题或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形成调查报告,从而锻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论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伍波.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的对比研究与探索[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2]李文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

[3]王勇.创新教法,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J].西藏教育,2011,(8).

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 篇八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4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1分)、2、为什么我国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一,是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2.5分)。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需要(2.5分)。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5 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2分)。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1分)。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1分)。

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1分)。

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分)。第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1.5分)。第三,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1.5分)。

5、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1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1分)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大理论成果(1分)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1分)

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容有哪些?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分)第二,全面深化改革(1分)第三,全面依法治国(1.5分)第四,全面从严治党(1.5分)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分)。第二,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5分)。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1.5分)。

8、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2分)。第二,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各个方面(1.5分)。第三,实事求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1.5分)。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1分),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4分)

10、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1分)。

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2分)。

另一方面,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在中国开展革命斗争,必须充分地发动农民,凝聚农民阶级的革命力量(2分)。

1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1分)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2分),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分)

1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分)。第二、采取了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1.5分)。第三、用和平的方法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5分)。

13、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分),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1.5分),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1.5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1分)

14、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2分)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1.5分)

第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1.5分)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1.5分)。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1.5分)。

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2分)。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8、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1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分),坚持改革开放(1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分)。

19、什么是我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是我党的最高纲领(2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党的最低纲领(2分),两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1分)

20、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1分),发展生产力(1分),消灭剥削(1分),消除两极分化(1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分)。

2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5分)。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2.5分)。

2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2.5分)。第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5分)。

23、如何坚持科学发展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分)。第二,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1.5分)。第三,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1.5分)。

24、“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5分);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5分)。

25、中国梦的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2分),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分)。

26、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2分)。走中国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

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分)。

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1分)。

27、我国改革的性质

(1)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5分)(2)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分)(3)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5分)

28、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分)。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2分)。

29、为什么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第一,对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1.5分)第二,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1.5分)第三,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1分)第四,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分)30、如何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1)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1.5分);(2)以开放促发展(1.5分);(3)借鉴其他文明,推动中国文明(1分);(4)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1分)。

31、什么是“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经济建设(1分)、政治建设(1分)、文化建设(1分)、社会建设(1分)、生态文明建设(1分)

3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论点有哪些?(1)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2分);(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5分);

(3)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1.5分)。

33、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标准

第一,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1.5分)第二,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综合国力(1.5分)第三,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分)

34、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3分)、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分)。

35、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5分);(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5分)。

3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2分)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1.5分)

第三,劳动还存在差别,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1.5分)

37、如何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1分)。第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1分)第二,人民代表大会政治是我国的政体(1分)

第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1分)第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党解决民主问题的基本政策(1分)

38、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点

(1)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2分);(2)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2分);(3)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分)。

39、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2分)、互相监督(1分)、肝胆相照(1分)、荣辱与共(1分)

40、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和必须坚持的原则

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分)原则(3分):(1)坚持党的领导;(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41、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

(1)完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分);(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1分);(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1分);(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1分);(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1分)。

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1.5分)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1.5分)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1分)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分)

4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2分);(2)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5分);(3)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1.5分)

44、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2分)、顺应自然(1.5分)、保护自然(1.5分)

45、如何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1)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2分);(2)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1分);

(3)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1分);

(4)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1分)

46、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一、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分)。

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1.5分)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1.5分)

4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基本内容:第一、一个中国。(核心和基础)(1分)

第二、两制并存(1分)。

第三、高度自治(1分)。

第四、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1分)。

第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1分)。

48、“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 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2分)。

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1.5分)。

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1.5分)。

49、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容

第一,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1.5分);

第二,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1.5分);

第三,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坚持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1分); 第四,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1分)。

5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2分)。

5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1.5分)。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1.5分)。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1分)。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1分)。

5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第一、一切为了人民(2分)第二、实现共同富裕(1.5分)

第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1.5分)

5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5分)

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篇九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新中国第一本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主编为艾思奇。也是一本由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编写的全国党校和高校通用的哲学教材。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唯物主义的一种高级形式。

由于高中时代主修理科,所以对这些也不太了解,而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许多。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它认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并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它还揭示了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用矛盾规律的对立统一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每一件事物都有好有坏,我们需要把握事物的主要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以及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和精神这两种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书中,我们看见了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也明白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如我们学习计算机一样,在学习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后,我们有时候还是无法实际操作,只有在我们上机后,才知道怎样运用。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它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以及我的一些理解,我发现原来哲学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书中还详述了历史发展史观,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分为五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并且预见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形式为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相应的生产关系又正式所处社会阶段的一种反映,历史是终将前行的,生产力就像永远向前的车轮一样,带着人们向更高的社会阶段前进。另外这本书还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如我们自身而言,我们不能完全把昨天抛弃,我们应该重视之前的经验,处理好每一件事,为以后而奋斗。

每件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关键看怎么运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在成功的时候没必要趾高气昂,在失败的时候也没必要一蹶不振,我们需要的只是吸取经验。而且我们学习是为了以后的实践,而现在的实践又促进了学习,我们要讲究学以致用,有时候也在不断发掘新知识,这些都是辨证统一的,也都是这本书的体现。

1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 篇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实际;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61-01

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要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它批判地吸取了人类的全部文明成果,在总结了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下创造了科学的理论。这种科学的理论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起了人类的认识史上空前的革命,结束了人类在黑暗中徘徊的苦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虽然距现在已有一百六十多年,但至今没有哪一个流派和思想体系能与其相媲美,它仍然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在目前,由于世界資本主义的力量有较大的增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特别是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西方敌对势力断言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出现“社会主义走进历史的死胡同”等讥讽。这些论调是不符合事实的。一百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多次被宣布为“过时”的喧嚣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在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向世界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要正确理解其内涵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原理,主要包括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主要是指历史观和价值观,方法论主要是指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列宁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它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 第二个层次为经典作家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重要结论。这些观点是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得出的结论。第三个层次为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个别观点。这些个别的观点和结论,是革命导师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于当时当地的历史事件作出的判断、预测,随着条件的变化,它们有可能变得不正确了。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提供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科学工具,如果不用它来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毫无意义。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告诫人们:“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多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九十多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同国内外阶级敌人作斗争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的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一毛泽东思想。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中国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得出新结论,用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九十多年的最基本的经验。

四、新时期更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学习掌握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反对两种错误思想 。一种是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了解和研究。另一种倾向是,背离马克思主义,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其次要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中国的国情 。要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准确地把握中国的国情。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在于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脱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最基本前提。当前,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服从于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最后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会进一步发生更大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将日新月异,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所作出的具体政策、措施都要与时俱进,紧抠着战略目标的要求不失时机地作出调整,提出与变化着的实际相符合的新办法、新举措,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雁 浅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 《经济视野》, 2012, 第11期:165-166

[2]田心铭 把我们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略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党的历史经验中的地位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12期:18-23

[3]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高校理论战线》, 2001:4-7

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 篇十一

(一) 统计规律的特点

1、当它所面临的对象较少时, 这种规律显示不出来, 当面对的对象庞大时, 规律才能显示出来, 但这时真实性又受到损害;

2、规律性越充分, 则真实性越不充分;真实性强, 规律性则弱, 规律性强, 则真实性弱;

3、统计规律在小范围小时段可以不成立。

(二) 历史规律是统计规律

历史规律的总结具有普适性, 这是对大量的历史所做出的整体性的概括, 对于某些单一的历史事件也许并不适用甚至是相违背的。例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样一个历史规律, 在中国革命、中国改革30年中出现了对这一规律的颠倒。历史规律是对大量历史偶然事件起整体作用的规律, 表现出历史整体的本质和必然联系。并具有只对庞大对象起作用, 在总体比较小的范围中, 规律性不能被显示出来。当大量的历史事件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时, 那么这些历史事件中忽视的规律以外的个性就越多, 那么真实性就越是打了折扣。因此历史规律在某些被忽略真实性的历史事件中便不再具有适用性, 即历史规律在小范围小时段可以不成立。综上所述, 历史规律符合统计规律的所有特点, 历史规律是统计规律中的一种。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范围界定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范围界定的误区

第一,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巨大的综合性的学说体系。首先, 马克思是以社会发展的实践和问题为中心, 并非以学科为中心来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它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它们之间最初是浑然一体、相互引导而形成的。其次, 如果把它的精神实质和思想基础仅仅归结为单一的哲学体系, 就会导致在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割裂整体性, 忽略从实际出发提炼其思想精髓的合理途径。这一点本身就违背了“要在它们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来加以阐明” (1) 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

第二,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虽然也可以做抽象的区分, 分别加以整理和阐述, 但无论在其诞生的时间上, 还是在内容的逻辑上, 客观上都不存在“先有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 然后把它推广应用于社会, 才产生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样的顺序。那么未经具体分析便认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定只在哲学原理中, 就可能只注意那些具有一般抽象形式的“哲学话语”, 而割裂它们同一定社会分析和经济分析的具体联系, 从而导致抽象化、片面化、绝对化。这样势必不能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面貌和精神实质。

第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孤立地突然出现的, 而是大量吸收、继承了已有的全部合理成果, 又做出了自己的重大突破和创新而形成的。那么, 在它的理论基础中, 是否有必要、有可能, 有应该怎样去分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自己的, 什么是别人或前人的 (如:一般唯物论来自费尔巴哈等, 辨证法来自黑格尔等) ?应该说,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区别开来的标志, 主要不在于那些人所共知的一般性内容, 而恰恰是那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最具时代个性的“前沿、高端”问题。既然如此, 那么在追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时, 如果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原初的”、最具基础性的思想成果, 那么这种理论追寻越深入, 就越可能成为马克思以前共同成果的追溯, 越抓不住它自己特有的核心和实质, 越把“前马克思主义”当成马克思主义, 就越是远离马克思主义。

第四, 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不断发展。实践证明, 按照以往那种思路去制定基本原理体系的尝试, 大都是不成功的。例如, 前苏联的哲学教科书体系, 因其并未充分体现马克思、列宁的思想, 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上导致了偏离和失败的后果。很多事实证明, 企图通过制定简明哲学原理来表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路确实有问题, 并不一定合适。因为:

1、这样做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关系, 本身很值得怀疑, 至少它并未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论证;

2、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整理和准确把握, 还需要有一

个严谨的过程, 而以往并未达到应有的程度和水平, 却用了不少非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代替马克思主义;

3、以往这样做的时候, 还掺杂了与当时政治和意识形态需要有关的功利意图。

这样不仅会损害理论表述的科学成熟性, 并且可能养成一种理论上的迷信, 即相信某些哲学观点与某些政治观点之间必定存在着单一的对应关系。这种迷信对哲学和政治两方面的影响都是破坏性的。按照这个思路并辅之以灌输的结果, 恰恰不是加强和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先进性, 而是削弱和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形象。

简言之, 过去的误区在于分割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把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逻辑与历史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 都当作彼此独立环节之间的外在联系, 因而把“基本原理”想象成距离现实遥远的抽象的逻辑起点, 想象成只有以哲学命题形式才能表达的绝对普遍化论断。结果使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追寻, 变成了仅仅在头脑和书本语言中进行的、纯粹思辨化的想象。

(二)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坚硬内核”

任何一个学说体系都有自己“不可改变的部分”和“可改变的部分”。由根本立场、根本原则、根本价值取向等构成的理论“纲领”或“坚硬内核”是不可改变的, 变了就不再是它自己;而由材料基础、论证过程、具体观点和相关推论等构成的理论“外围”则是可变的, 唯其不断发展变化才能显现并保持其“纲领”和“内核”的生命力。

前面我们说过,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整体, 那么, 从这个角度来说, 特别是在它的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整体意义上, 这个“纲领”和“内核”不应在它的哲学基础部分去寻找, 而应该在它的哲学与现实结合的“结合部”或理论的“高端”成果, 即其全部哲学的必然结论、同时成为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理论的指导思想、并具有鲜明实践特征的内容中去寻找。因此,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坚硬内核”应该是建立在丰厚的理论基础上, 并经过深思熟虑和实践的检验而选定的。诸如,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导向等。这些根本原则应当是全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凝结和体现或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立场和理想追求的集中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的选择

(一) 两种方法:思辨方法和实证方法

自从1984年由潘懋元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学》的正式出版, 标志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 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沿着两条并行而有所交叉的轨道发展。一条轨道属于基本理论或应用理论的研究, 如:以高等教育学为主干的高等教育学科群的建设。另一条轨道是结合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实际, 进行相当于应用性、政策性、开发性的研究。这一条轨道是结合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 为解决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 进行应用性的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究竟是应该进行体系构造还是应该进行问题研究, 是高等教育研究现状中的一大争议点。而第一条轨道多是运用思辨的研究方法, 第二条轨道多是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由此就引发了思辨与实证这两种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探讨与争论

(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是一个思辨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证的过程

1、历史规律的总结是一个思辨和实证相结合的过程。

前面说到, 历史规律是统计规律, 这说明, 历史规律是从实践中得来, 并经过理论思辨, 又重新运用到实践当中的。那么, 历史规律的总结的过程事实上就是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 就方法来说, 它是一个“实证—思辨—实证”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的, 因此它也是遵循这一过程的。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部分的观点由思辨产生, 由实证来验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不是凭空想象的, 它们均有其理论渊源, 均是在前人的哲学思考和成果基础上的再思考。它们的产生, 是对前面理论的扬弃, 这一扬弃的过程就充满了思辨的方法。而把它们运用于实践以后, 在不同的阶段, 会有一些符合某一时期社会形式的适应性的调整, 在这一过程中分辨出理论中的“可变”和“不可变”的因素, 从而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体系中的最本源的部分, 这才是“基本原理”, 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实践, 并从实践中分析出“基本原理”的这一过程就是实证方法的运用过程。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说, 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 依然是在探索当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修订它的定义。

摘要:统计规律是社会学中常常运用到的逻辑概念, 将社会学中的逻辑概念借鉴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 并借此来探讨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思辨还是实证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本原理, 把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更好地指导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上一篇:公司拓展活动策划书下一篇:游玩日月潭的个人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