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精选11篇)
1.甘肃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篇一
高桥楼镇实行“三村共创”,重点打造美
丽乡村建设
高桥楼镇地处永新、吉安、安福三县交界处,永新县城东北方向,东与吉安县天河镇山水相连,南靠禾水河与本县石桥镇隔河相望,西与埠前镇燕溪村毗邻,北与本县官山垦殖场、怀忠镇接壤。全镇面积为96平方公里,总人口14000余人。近年来,我镇始终坚持以“争创省级新农村示范镇、打造‘吉莲’高速沿线特色乡村建设示范带、创建最宜居住乡村”统揽全局,立足乡域特色,真抓实干、把握重点、扎实有序地在全镇各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芙塘村、栗溪新村、栗溪老村、曾下、下车、坊塘、安前村、岭足下、中洲、白堡新村、坳背湾村等11个自然村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三村共创”,即产业强村、生态绿村、文明新村。
镇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党委书记戴真宝同志更是多次亲临现场考察指挥建设。一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组,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并驻村指到组织实工;二是从镇政府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三是明确村两委领导班子的工作职责,实行分工负责制,做通做好群众工作。
经过半年来镇党委、政府全体干部职工、村两委干部、村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我镇重点打造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已初具规模,宽敞整洁的马路、统一着装的新屋、实用舒适的健身广场、花卉绿色新村的建设目标已经完成,加快了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覆盖,为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宝贵的经验。
2.甘肃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篇二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美丽乡村;示范村庄;创新
1.引言
2011年广州市于第十次党代会作出“12338”决策部署,全面实施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广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首先在全市各区(县级市)选取了26条具有代表性的村庄进行规划编制。本文在分析传统村庄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规避问题”的视角出发,总结广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中的创新性尝试,以期能够对今后的村庄规划编制在规划方法上提供有益的借鉴。
2.传统村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村庄规划实施效果总体上不够明显,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过于重视规划编制,忽视落地实施
在以往的村庄规划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与上位规划(主要是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脱节,同时缺乏一个统筹资金、政策和管理的专门机构以及政府统筹推进规划落地的工作机制。
(2)过于重视政府主导,忽视村民参与
以往村庄规划通常是政府做指示,规划师按照政府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编制,较少考虑实施路径,与村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密切,使得规划实施缺少动力,造成“规划超前、实施被动”的局面。
(3)过于重视物质规划,忽视村经济发展
传统村庄规划关注的问题基本集中在完善村庄配套设施以及整治村庄环境等方面的问题,缺乏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引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村庄的环境,但这种“外部植入式”的规划理念过分依赖于政府等主体的资金投入,没有真正解决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问题,也不能对村民的收入增长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3.广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编制中的方法创新
3.1 运用“三规合一”,解决落地实施问题
“落地难”一直是困扰着传统村庄规划的一大难题,导致其根本原因是村自身的发展诉求已经超出了上位规划所给与的用地指标。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实现土地资源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整合的问题,但现状存在村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与上位土地指标不够的矛盾。在本次广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中,着重运用“三规合一”的手段来解决传统村庄规划中落地难的问题:
(1)协调村庄规划与城市规划
确保示范村规划与城市总规及控规相协调。对于部分规划符合土规但与控规有矛盾的乡村,在原则允许的条件下,可通过对控规进行微调来实现村的发展意愿;对于上位规划与村民矛盾特别突出的,建议近期仅做整治规划,控制发展规模,远期通过置换“空心村”等方式,实现村民利益与政府要求的平衡。
(2)协调村庄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原则上要求在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开展村庄规划编制,从长远规划角度,在本村建设用地总量不变并不涉及基本公田保护区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移动土地利用规划的建设用地图斑,优化村庄建设用地布局。对移动的建设用地图斑,在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前用虚线表示,作为村庄长远规划的建议。也可以以镇(街)为单元进行统筹,在整个镇建设用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并在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后方可实施建设。
3.2 建立“四位一体”工作机制,解决村民参与不足的问题
本轮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建立起了包括问卷调查和村民访谈、规划工作坊、规划公示、村民审议等“四位一体”的村民参与机制,力图使村庄规划变成村民看得懂的规划和指导村民生产生活的村规民约。
(1)前期问卷调查和村民访谈。重点听取两委会成员、各村民小组组长、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对于本村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村庄需要通过规划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征询村民对产业发展、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等方面的规划意愿。(2)规划工作坊。是指规划师将初步方案以村民能看懂的“规划图解”形式,多次进村与村民沟通协商村庄发展的重大问题。每次工作坊又细分为规划解读、规划讨论、规划答疑三个环节:在规划解读环节,由规划编制单位把规划设计初步成果,整理成通俗易懂的规划图和文字,向全体村民代表进行介绍;在规划讨论环节,村民代表分组进行讨论,每组发放一套规划图纸,有一名规划师组织本组村民进行讨论,并解释规划、记录村民意见;在规划答疑环节,由规划师汇总村民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3)规划公示。对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研究分析,修改规划初步成果,形成村庄规划成果,并在村庄公共场所张贴以及在网上公示30天,通过设置意见箱、电话、网址等方式收集村民意见。(4)村民审议。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审议村庄规划成果,使村庄规划成为村民认可的、能够指导其进行村庄建设的“村规民约”。
3.3 设置特色项目,实现村庄内生发展
以往的村庄规划大多属于“输血式”规划,过度依赖政府的大量资金投入。广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根据26条村庄的农业发展基础和旅游资源条件,提出了利用村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产业以及“景区化管理+农户经营”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等模式,实现村庄的“造血式”发展。
(1)利用村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产业
白云区寮采村规划建设了集农家乐、水上乐园、开心农场、现代农业等项目于一体的世外桃源乡村旅游项目。该项目规划了3个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和1个农业体验区,通过推广农业体验项目,以20平方米菜地为单位出租给市民,市民可以自己耕种,体验种菜的乐趣,也可以委托当地农户种植。
(2)“景区化管理+农户经营”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白云区白山村依托帽峰山森林公园南入口的区位条件及良好的环境资源条件,重点发展旅游配套服务及休闲观光农业。村民住所与旅游接待相互结合,把住所变成为生产工具,成为家庭收入重要来源。规划建设乡村酒店和农家乐,打造乡土生态与现代岭南文化相结合的旅游配套服务基地。
4. 政策建议
4.1 实施分类引导的差别化村庄规划
以村庄布点规划为指导,实施分类引导的差别化村庄规划。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资源的各类村庄特点,科学构建发展路径,引导村庄分类规划建设。综合考虑城镇增长边界、城市生态控制线、重点功能区发展等因素划分更新型、引导型、培育型三类村庄,改变以往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一刀切的面貌,从“城非城、村非村”走向“城即城,村即村”和谐共生的一体格局。
4.2 构建乡村规划配套制度
逐步建立起助村规划师和村规划理事会的创新制度,引导村庄规划的顺利实施。助村规划师制度主要是明确每一个村都有一名固定的规划设计人员作为与镇、设计单位和规划分局沟通的桥梁,保证规划编制的现状调查、设计、征求意见、方案审查和村民代表大会等环节能顺利衔接。此外,通过助村规划师,还可定期向村民宣传规划法律法规,增强基层干部群众的规划意识。同时以村委牵头,建立村规划理事会,形成规划单位与村民之间的沟通桥梁。理事会由村委会主要成员组成,负责与规划编制单位的沟通,并将各阶段的规划成果及时传达给村民,使村民最大程度的了解村庄规划成果。
参考文献:
[1]叶斌,王耀南,郑晓华等. 困惑与创新——新时期新农村规划工作的思考[J]. 城市规划, 2010,34(2):30-35.
3.甘肃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篇三
各位领导,全体运动员、裁判员,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牛泉镇张积庄村隆重集会,举行 2016 莱芜市年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乒乓球联谊赛。在此,我代表市主办单位,对比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为比赛提供大力支持的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刚才,我们为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赠送了体育健身器材,相信通过这次乒乓球联谊赛能够进一步促进美丽乡村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全民健身已成为国家战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这为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建设和健身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建设工作,出台意见、制订标准、大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涌现出了一批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典型。市里每年也列出专款用于健身工程建设和健身活动开展,健身广场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为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建设、检验农村健身工程成效、展示农民健身锻炼风采,今年,市委农工办、市文明办、市体育局联合发文举办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乒乓球联谊赛,这对加强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之间的交流,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推动幸福莱芜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本次比赛共有全市 31 个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的 120 多
名领队、教练员及运动员参加,各代表队和广大运动员为参加比赛进行了充分准备,市、区体育部门在赛事组织和筹备保障方面也都做了大量工作,为比赛的顺利举办创造了条件。这次比赛时间短、任务重,有些参赛人员路途较远,希望全体运动员克服困难,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赛出风格,比出水平,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希望各位裁判员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严肃、认真、准确地做好裁判工作。希望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心、精心组织,把本届比赛办成一个“文明、精彩、圆满”的盛会。
4.乡村旅游示范村项目计划书 篇四
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
一、自然概况
大云盘自然村位于铜都镇达贝村委会西面,东邻东川主要通道龙东格公路,国土面积0.8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0.2平方公里。
大云盘自然村地形为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400米,属于丘陵地貌类型,山顶多为平地,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0%。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20.2℃,年均降水量693.1毫米,全年降水集中在6-10月,雨、热同季,适合植物生长。
大云盘自然村具有配套的灌溉沟渠和机耕路,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土壤属于燥红壤,常年的耕种,已成为“熟土”。由于良好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耕作条件,大云盘村常年大面积种植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所产葡萄产量高、品质好,成为东川葡萄种植的主要基地。
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大云盘自然村有两个村民小组,农户94户,人口359人,土地面积1200亩,其中:耕地264亩,鲜食葡萄种植300亩,林地410亩,草山226亩。
2006年末,人均纯收入2100元,经济收入主要有种植业收入,其次为畜牧业收入、商业收入等。全村已通电,通水,路网基本健全。
鲜食葡萄种植始于1981年,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引种、改良,现已培育出几个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目前鲜食葡萄种植已经发展到300亩,并以其色泽鲜艳、口感好,远销昆明等地,年产值近40余万元,市场前景看好。葡萄园内年接待观光游客2000余人次,创收5万余元,发展鲜食葡萄深加工、观光果园、农家乐综合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大云盘村经济发展条件好,水、电、路三通,生态环境好,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可发展多种经济林果;
第二,旅游发展前景广阔。该地山青水秀,自然风光优美,鲜食葡萄种植面积达300亩,以其优良品质名扬省内外,为发展田园观光、体验、娱乐休闲农家乐旅游奠定了基础,目前每年来该地休闲观光的人已达2000多人次;
第三,有上级和村委会的大力扶持,当地群众建设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对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充满信心。
综上所述,把大云盘自然村打造成乡村旅游示范村是可行的。
第三章 定位与总体目标
一、旅游品牌定位:葡萄之乡——春城吐鲁番 发展以葡萄和热带水果种植为主的水果种植业,扶持生态家禽为主的养殖业,建设果园式农家民居,打造具有亚热带河谷特色,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昆明乡村旅游示范村。
二、规划总体目标
围绕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结合生态村和新农村建设,依托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完备便利的交通、水利条件设施,丰富其他特色水果种植种类,扩大鲜食水果种植规模,以基地为龙头,建造一批别具特色的田园式休闲农庄,建设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果园景色秀丽,西面可以欣赏大白河风光,东面可以鸟瞰主城区全景的田园村庄。
第四章
主要建设内容、规模、投资
及资金筹措
一、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和投资
(一)村容村貌整治。立足达贝村大云盘实际,通过村庄主干道路面硬化、环境卫生整治、村庄美化、亮化、绿化等工程,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建设一个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态和谐的乡村旅游示范村,为经济发展、投资开发提供一个优越的环境。
1、入村主干道路面硬化1.5公里,宽5米,厚0.25米,配套相应排水系统工程,计划投资46.88万元;村内道路硬化长1公里,宽4米,厚0.2米,配套相应排水系统,道路两侧绿化,以常绿果树为主,此项目建设可改善大营盘自然村道路通行状况,需要投资21.2万元;总投资68.08万元。
2、与原有入村公路配套,另外修建一条连通南北的简易环村公路,使公路网络更加完善,计划修建公路长1.5公里,宽4.5米,按乡村道路等级修建,需要投资7.5万元。
(二)为达到不同季节,上市不同品种水果,在现有水果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特色水果种植种类,新建名特品种果树种植基地200亩,其中:要以柑桔、芒果、大树杨梅等为主;需要投资12万元,使鲜食水果种植面积达到500亩,积极打造本土水果基地。拉动全村经济增长及我区生态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在入村主路人物流集中地扶持建盖休闲农庄8家,为游客提供方便的餐饮、娱乐休闲场所,每家计划补助2万元,需要资金16万元;与农户签订合同,倡导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农庄经营两年后须返还补助资金,用以带动扶持其他农户发展。
(四)在入村主干道1公里处,利用闲置土地建设“葡萄节”场地70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以此来扩大宣传力度,提升大云盘水果基地品牌效益,计划投资5万元;
(五)在“葡萄节活动广场”和休闲农庄规划区建盖15平方米公厕2座,建设10平方米垃圾池2个来改善村庄卫生环境,公厕每座投资10万元,垃圾池每个投资0.5万元,计划投资21万元;
(六)在新建简易环村公路旁调整50亩土地,开展“农事体验”活动,开展品尝鲜葡萄、农家葡萄酒等活动,让更多的城市人体验到休闲农业和收获的乐趣。
(七)实用技术培训230人,让广大的村民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其中:技能培训30人,种植业培训200人,投资0.5万元。
二、资金筹措
计划总投资133.58万元,申请上级补助102.8万元,群众自筹30.78万元。
(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75.58万元,其中:道路硬化68.08万元,新修公路7.5万元。申请上级补助70.38万元,群众自筹5.2万元;
(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总投资21万元,其中:垃圾池1万元,公厕20万元;
(三)经济发展项目:总投资33万元,其中:举办“葡萄节”场地建设5万元,休闲农庄16万元,水果品种改良12万元,申请上级补助资金27.4万元、群众自筹5.6万元;
(四)宣传促销费:总投资3万元;
(五)科技培训项目:总投资0.5万元,其中:技能培训0.1万元,种植业培训0.4万元。
(六)民主管理:总投入0.5万元。
第五章 效益分析
大云盘特色村建成后,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社会效益评价
(一)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大对环境保护与绿化的宣传教育力度,使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保护和绿化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增强了主动绿化和环保意识;
(三)为其他村民小组今后的发展探索出一条路子,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其经验可供其他村民小组学习和借鉴;
(四)促进东川旅游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经济效益评价
(一)种植业产品产量及销售收入
大云盘新种植特色水果200亩,考虑按季节及分批上市安排水果类型。平均每亩产水果500公斤,年产量10万公斤,按2元/公斤计,年销售收入20万元。在年销售收入中,扣除40%的成本8万元,年增加纯收入12万元。
(二)通过休闲农庄建设促进旅游观光业发展,预计每年增加旅游收入50万元。
(三)通过出租土地,开展“农事体验”活动,预计每年增加收入50万元。
上述三项合计,每年增加收入112万元,人均纯收入增加612元。
三、生态效益评价
5.甘肃省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新政策 篇五
8月10日,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养老范围为在岗乡村医生和离岗乡村医生。对于在岗乡村医生,实行在岗村医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乡村医生与乡镇卫生院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于离岗乡村医生,目前在岗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计生部门认定具有乡村医生资格的乡村医生年底前满60周岁办理退出手续的或已经退出村医岗位的,且连续服务满5年以上(含5年)的乡村医生。已退出村医岗位的年年底前未满60周岁的,从到龄次月起发放生活补助。
《通知》明确养老缴费及补助发放办法。在岗乡村医生。在岗村医与乡镇卫生院签订劳动合同后,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医个人按规定比例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村医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到达法定退休年龄而累计未满15年的,按照《社会保险法》和人社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有关规定执行;离岗乡村医生。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乡村医生,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加工龄补助的办法发给养老补助。基础养老金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规定发放,每人每月85元。工龄补助按每满一年月发放8元的标准执行,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工龄按连续在村卫生室工作至退出村医岗位时止计算。养老补助由所在县市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放。
《通知》还明确了资金来源。在岗村医应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个人承担部分由村医按标准自行缴纳,需乡镇卫生院所交村医养老保险费用,由县级财政纳入乡镇卫生院正常支出范围予以核拨。对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发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所需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负担。对乡村医生发放工龄补助所需资金,按省财政40%、市州财政30%,县市区财政30%的比例负担(省直管县所需经费市州财政不再负担,由县市区负担60%),省级承担部分通过均衡性转移支付下达。
6.甘肃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篇六
2甘肃省乡村学校少年宫
考核评估标准
2011年10月14日
简 要 说 明
1、考核对象:主要考核“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的单位。
2、评分方法:乡村学校少年宫考核评估标准共7个大项46条内容,每项评估结果栏均设有“符合”、“不符合”,评估人员根据被测评内容确定“符合”或“不符合”,并在相应的选项框中画“√”。
3、考核结果:考核结果作为“以奖代补”的前置条件。符合率达到80%以上为“合格”,符合率达到60%以上为“基本合格”,符合率低于60%的为“不合格”。
4、测评方式:主要采用材料审核、实地考察、整体观察等方法。材料审核以测评上一的材料为主。
7.乡村振兴示范镇方案 篇七
一、活动时间:
10月20日至本月底
二、活动主题:
“志愿助力乡村振兴我先行”
三、活动场所
XXX
四、活动内容
1、开展“志愿助力理论宣讲我先行”活动。南五工一村、南五工二村要加大对乡村振兴的相关惠民政策、法规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志愿者面对面宣讲、张贴海报、播放音频、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开展文艺+宣讲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群众增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意识。
2、开展“志愿助力植绿护绿我先行”活动。各村社区要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广泛开展植绿护绿爱绿活动,高质量完成秋季义务植树任务,进一步美化城乡环境。
3、开展“志愿助力,文明乡(新)风进万家”活动。各村、社区要有效统筹整合乡贤能人、致富带头人、第一书记、行业部门专家和下沉干部等人才资源,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户”评选活动,通过“讲、评、帮、乐”等形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乡(新)风进万家”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城乡群众践行移风易俗、崇尚科学文明,真正把“送思想、送文明、送服务、送欢乐”落到实处。市委宣传部将组织志愿团队开展“文明乡风进万家暨道德模范走基层”集中示范宣讲巡讲活动,每个乡镇至少安排2个村开展示范宣讲。(示范宣讲安排表附后)
4、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点亮微心愿”活动。各村、社区要结合“两项群众”工作继续做好群众微心愿征集、认领、落办。特别是针对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家庭、大病家庭、农牧区学生、空巢高龄老人、留守儿童、环卫工人等特殊群体广泛征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能即办快办的微小心愿,并跟踪抓好落办,把党和政府的关爱、社会各界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5、开展“志愿助力,文明交通我先行”活动。各村、社区按照既定路段、点位常态开展好每周五、每月20日文明交通劝导(如遇雨雪天气,可暂停街面劝导)。持续提升全市城区交通质量。
五、具体要求
1.加强组织,广泛招募。各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要指导村、社区实践站和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认真做好任务细化分解,明确服务项目和点位,确保志愿者及时到位、提供高质量服务,服务效果群众满意。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做好各类专业特长志愿者招募,吸纳更多专业技能型人才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2.加强培训,统一标识。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单位要针对服务项目、活动内容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做好志愿者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所有活动现场均设置“XX市XXX(单位名称)‘志愿关爱进万家乡村振兴我先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或子活动)布标,参与志愿者应穿着志愿者马甲、佩戴志愿者徽标或帽子。
3.加强防控,确保安全。各村、社区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避免大规模人群聚集,以小组、小分队、小团体服务为主,特别是政策宣传类志愿服务要在充分利用已组建的居民群、业主群、村民群做好网络宣传的同时,按照室内活动人员不超座位数50%的要求组织线下宣传宣讲。
8.甘肃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篇八
资料
语文手抄报资料:乡村生哥
快乐的暑假就要过完了,转眼间我就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下面就来写一下我在暑假里的所见所闻吧。
在暑假里,我去了外公家,浙江的乡下,那里的风景很美丽。一到乡下,就觉得空气新鲜,在远望去整个村子就像一座美丽的花圃,幽雅,恬静。走在路上,我看见了金黄的稻子,一片绿油油的蔬菜。经过弯弯曲曲的小河时,我看到河里有着许多红嘴白毛的鹅,立刻想起了一首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我一边大声的背诗,一边向白鹅连连招手。还
有黑,黄,白的鸭子在游来游去,走近一看,河里还有许多小鱼在游来游去,有的在水草里面窜来窜去,好像在捉迷藏,有的在摆,又像在玩别的游戏。青蛙在荷叶上跳来跳去……在草地上有一只只可爱的小鸡在自由自在的玩耍,有的在吃虫子,有的在晒太阳……草丛中还有一些可爱的小羊在低头吃草,我兴奋地大叫“咩,咩,咩。”
到了外公家的花园里,有许多美丽的花,有紫色的喇叭花,有红色的太阳花,有粉红的月季花,有大红色的鸡冠花……
外公家住的是两层的小别墅,家里有电视机,电脑,电冰箱,电池炉等电器,煮饭用煤气灶,出门也不用自行车,现在多用摩托车了,还有一辆小汽车,生活真好啊!
这就是我在暑假里的所见所闻,我觉得现在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伯伯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要珍惜这所有来之不易的
幸福。
这个暑假我过的非常快乐,吴老师您的暑假过得怎么样?【资料】美丽乡村社会协同20160925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一:儿童关爱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他们总是被同朝阳、希望、未来一类的美好词汇联系在一起;乡村的小花儿,盛开得本应比娇嫩的温室花朵更蓬勃、强韧,然而在越来越多的乡村儿童被冠以“留守”前缀的今天,需要有更多的人向他们伸出援手,让他们知道:自己过得并不孤单。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二:妇女发展
农业凋零、农村空巢化的趋势让留在乡村的妇女们逐渐成为了乡村劳动力的主体,她们在培育基础组织、推动社区自治、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她们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能否复兴村庄的活力。赋权增能,可
以帮助妇女们更好地创造自立、平等、幸福的生活。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三: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关注的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传统乡村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意识,已在化学农业和工业的冲击下不断瓦解、消亡。今天乡村环境教育实践者们,试图重拾优秀本土文化,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带给村民从情感、意识到行为的改变,实现乡村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四:能力建设
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正是人使得一切改变发生。能力建设为社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帮助乡村组织和个人成长为建设家园的可靠力量。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五:农村金融
金融是产业发展的血液。在过去数十年间,快速成熟的商业金融机构,不
断从乡村“抽血”,只关注资金使用的效率,缺乏陪伴农村社区成长的耐心。农村社区金融以公益小额信贷和社区资金互助为主要服务模式,在社区行走,与农户交流,为合作产业的启动注入微小却重要支持,正像有机体的毛细血管,深入肌体,营养生命。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六:社区养老
乡村在传统上,是重孝道与亲情、老幼共享天伦之乐的家园,但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养老隐患已经日益凸显:传统的家庭赡养功能不断弱化,而现阶段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医疗机制均达不到需求,这其中的断层亟待弥补。社区养老应运而生,依托社区本身的社会资源,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继承乡村敬老互助美德、创新养老模式。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七:组织建设
“社区”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不仅是行政管理划分的区间,而是具有认
同感、安全感和凝聚力等公共性的社会共同体。乡村居民是社区建设的真正主体,但各自分散承包的农民无法很好地参与公共事务治理。建设社区组织的意义,是把原子化的农民重新聚合起来,在自组织的推动下实现乡村社区的重建。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八:生计发展
生计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收入的稳定、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种植、养殖等传统农业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与环境、人与人、户与户之间发生联系的纽带。帮助村民找到适合的产业,并以此为基础推动他们提升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能力,是当前许多民间公益组织努力的方向。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九:综合农协
不同于目前推行的以单一产业为链条的专业合作社,综合农协即新农村
综合发展协会,是由专业和兼业农户为主要成员,以互助合作为基础,跨地域、跨行政村、覆盖全体农户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它兼有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是以经济手段完成社会目标的社会企业类型的经济社会组织。综合农协模式在日韩台等地区农村历经数代,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索、借鉴东亚综合农协的建设经验,是为了实现一个“农民共富、集体发声、城乡平等、互补共荣、社会和谐”的乡村未来。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十:政策研究与倡导
在乡村建设民间实践中,社会组织通过不同的切入点直接或间接提供各类社会服务,而将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同未来的政治影响相联接,则需要能够呼应基础发展诉求的政策研究与倡导,为顶层设计提供决策依据,并同地方政府合作实施社会政策实验,支持农民组织探索未来发展道路。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
之十一:生态社区
生态社区也被称为绿色社区或可持续社区,强调人群聚落和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整合,是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营造乡村生态社区的关键仍在建设“社区”,激发居民管理社区的热情和公共参与的精神。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十二:灾后重建
灾后重建是乡村社区重建的重要契机。不同于政府提供的大规模、均等化基础服务,在灾地基础社会组织长于提供差异化的细致服务,通过协助农民进行组织建设、重建家园,提高农民抵抗灾害的能力,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十三:助学助教
教育直接关系到未来乡村的繁荣,乡村教育也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主要途径。关注贫困乡村学生,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文明进步的成果。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十四:平台支持
基金会是行业中的“发动机”和“稳定器”,它不仅管理着一些宝贵的资金,更有责任与一线NGO伙伴一起,预期社区需求、预判困难、预料机会,为促进行业发展聚合更多的资源,建立支持平台,助力、陪伴诸多民间伙伴,合力建设美丽乡村。数学手抄报资料:让人赞美的“1”
让人赞美的“1”
啊1,开口数数,首先数到的便是你。你是最基本的数量单位。只要有了你,进行运算就能得到一系列数,你用加法可得到任意自然数,你用加减法可得到任意整数,你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得到任意有理数,你用六种基本的代数运算可得到任意实数。你能衍生一切,你是数字的本源,万事的开端,高楼的基底,希望的萌芽,大千世界不就是由无数个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物,一时一秒,一滴水,一把土等聚集而成 的吗?没有一人,就组不成人类群体,没有一木就形不成片片绿色森林,没有一星,我们就看不到群星璀灿的夜晚,没有一滴一滴的水珠,就不会有浩瀚无边的大海……
在用数表示量的多少时,你是单位,在用数表示顺序时,你是最前元素,而一个自然数是同时具有“多少”和“顺序”两种意义的。你既是单位,又是最前元素,你是最简单的数,但又能作为某些领域的标准。当我们需要的东西在数量上只有一个时,我们变毫不犹豫地选择,当我们进行任何第一次尝试的时候,我们总是兴奋悠悠。
“多”包含着1,这是显然的,因为任何表示“多”的数都是由你与某些运算构成的,这里你是“多”的一个部分,你包含于“多”中,另外,1是单位,“多”则是若干个单位之和,若采用某整体作单位时,“多”就转化为你。十多亿人口只是“一”个中国;千千万万个H2O分子只是一滴水,许许多多的物品只是一个集
合。1000是“多”吧,但如用吨为单位,1000公斤才是“1”吨。1也包含着“多”,如在用较小单位时,你就包含“多”,一片森林,包含千万树木,一片花园,会开出千万枝花朵;一个单位,有几百个职工。1公里不算多,但用毫米作单位,1公里就是1000000毫米,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和多是不能分离的,相互渗透的两个概念,而且多包含于一中,正如一包含于多中一样。”
啊1,你可以用多种形式表示,多一种形式,都意味着产生你的方式。被除数与除数相等的商是多少?不为零的任何实数的零次幂是多少?底数的对数是多少?全取组合数的值是多少?偶素数又有多少?它们都是1,是你的灵魂的各种显现。
1啊,有多少恒等式,方程式的右端是你哟。不论角度X是多少度,总有sin2x+cos2x =1,只要n趋于无穷无穷大,1/2+1/4+1/8+1/16…+…=1,只要x2/a2+y2/b2=1,点A(x,y)就会沿着椭圆 的轨道运行。数学中有了你,才使数学令人着迷,一道运算题的结果若是你,人们便立即欣赏感叹。你在数学中太重要了,有许多数列的极限是你,你的任何实数幂仍然是你,你同任何数相乘仍为任何数,你除以任何数还是任何数,任何数(除零外)除你就变成它的倒数。在许多运算中,你是变换的桥梁,简洁算法的关键,逻辑推理的灵魂,有了你五彩缤纷的变化,也就有了数学那丰富多彩的内容。
1,你又是对数系统的界限,当底数大于你时,一切大于你的数的对数是负数,当底数小于你时,又恰恰相反。而以任何意义所允许的数为底,你的对数都是零。在解析几何中,你是圆锥曲线分类的标准,据离心率大于等于或小于1,分别是双曲线,抛物线和椭圆。在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最大值是你,最小数是你的相反数,啊1,你有时是那样地高高在上,遇到你也就达到正余弦函数值的最高峰了。
啊1,你太小了,太少了,再没有什么东西看起来比你这个数量单位更简单了,但是,只要把你和相应的多联系起来,并且按照你从相应的多中产生出来的各种方式加以研究,我们就会知道,再没有什么比你更多样化了。由你到多构成了一个完美无缺的整体,美就是你的永恒的光辉,透过物质现象的朦胧显现。啊1,我们赞美你!美丽乡村申报材料
美丽乡村申报材料
XX县XX镇XX村位于县城北城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区域面积平方公里。全村辖X个社,XX户,XXX人。
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依城傍郊,它依靠老城区---XX交通路,环绕新城区---XX步行街,自古以来商贸活动频繁,村民思想观念前卫,头脑灵活,经商意识强。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7800元,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它地处城郊新农村,西河穿境而过,土地肥沃,水源充沛,为苗木花卉种养,家禽家畜
饲养,农家乐的经营提供了厚实的自然条件。
该村旅游文化资源丰富,XX龙宫、张家神堂、北关庙台,头天门牌坊,北坛庙等景区景点点藏村中;人文环境优越,村民文化底蕴厚重,文化氛围浓厚,民间艺人繁多,各类书画交流店,古玩奇石铺,风味小吃点遍布辖区。是游客逛景点,品美食,赏文化的理想去处。
该村旅游行业发展现状较好,截至目前,已依托XX县XX龙宫等旅游景区景点发展旅游步行街1条,各类书画交流店30家,古玩奇石欣赏店25家,风味小吃店40家,苗木花卉种养基地2处,特色农家乐3家,民间艺术品零散销售点10处。同时各类旅游实施正在有序建设完善中,县旅游局、县博物馆已进驻XX龙宫,旅游管理日渐完善。
总之,我村发展旅游的地理位置独天独厚,旅游文化资源丰
9.乡村振兴示范镇工作汇报 篇九
一、顺势而为,“乡村振兴”成绩斐然。
近年来,XX 坚决贯彻“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五个振兴”,加快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先后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等殊荣,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连续四年获评“脱贫攻坚先进县”,四度荣膺“西部百强县”。XXXX 年获得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省级培育县、X 个省级示范村等成绩,渠南街道办大山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二、应势而动,“四个优先”保障有力。
一是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XXXX 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XXXXXX万元,其中乡村振兴本级财政支出XXXXXX万元,占比XX.XX%;XXXX 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XXXXXX 万元,其中乡村振兴本级财政支出 XXXXXX 万元,占比 XX.XX%。
二是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成立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乡镇(街道)专职人员,行政村乡村振兴指导员、规划员、辅导员全覆盖。开展“人才下基层·智汇促振兴”活动,回引优秀农民工 XXXX名,选拔农民工村干部 XXX 名,纳入后备力量 XXXX 名。
三是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安排 XXXX 年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 XXX.XX 亩,占上级下达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的 XX.XX%;搭建“政银担”乡村振兴融资平台,促进新型经营主体贷款融资 X.X 亿元以上。
四是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投入资金 X.X 亿元,完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新建乡村大舞台 XX 个、文化综合达标站 XX 个,建成“留守学生之家”XXX 所。
三、乘势而上,“日常工作”亮点纷呈。
一是上下同欲添干劲。构建“X+X+X”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专班机制,建立“周调度、旬通报、月例会”推进模式,形成齐抓共管乡村振兴的格局。
二是精准谋划指航标 。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XXXX-XXXX 年)》等文件,高质量编制乡村振兴“X+X”规划、农业产业功能区规划、“X+X”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等。
三是因地制宜壮产业。坚持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三园齐发”,抓好“花果山、有机谷”,做大黄花首位产业,发展“X+X”特色优势产业 XXX 万亩, 四是强基固本优环境。开展“美丽家园 亲清我家”活动,抓好“三清两改一提升”户居环境整治,建成农村卫生厕所 XX.X 万户,村(社区)“五美庭院”标准达 XX%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XX.XX%,自然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荣获全省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县。
10.甘肃乡村经济问题建议论文 篇十
甘肃是内陆大省,地处三大自然区交汇处,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干旱多风,土壤侵蚀严重,仅中低产田面积就占90.1%,盐渍化耕地和退化草地比重极大[1]。受地域、交通、人文、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十一五”期间,全省上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惠农政策,不断开辟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使农民收入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980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3425元。2010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了572亿元,粮食总产958.3万t,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4.7%[2]。特色优势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优化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形成了马铃薯、杂交玉米和瓜菜制种、高原夏菜、苹果等为特色的优势生产基地,草食畜牧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尤其是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效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2、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甘肃农业经济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农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三农”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依然存在不少制约甘肃农业经济发展问题。
2.1农业基础条件薄弱
甘肃降水稀少且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水资源严重短缺[3],70%的耕地为山旱地,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且极不稳定。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加速了草原生态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等。
2.2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政府推动下,“十一五”期间甘肃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较好的调整,形成了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布局,有效地提高了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加快了局部地方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但中东部地区发展仍较为缓慢,依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发掘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仍有较大难度。
2.3农村空心化,青壮年劳动力外流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基础条件差,农业生产难以达到规模效应,而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能接纳的劳动力极为有限,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因此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全省农业出现季节性、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现象,老人、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结构性下降,农业科技知识推广难度加大,难以适应新型农业发展需要。
2.4持续发展乏力
虽然“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民收入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但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3.8%,且由于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机制,全省农业未来增收后续发展乏力。
3、建议
3.1转变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要从粮食生产入手,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投入提升甘肃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4]。二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十一五”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构建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引进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三是加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包括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等,通过引进培养现代农业人才,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四是要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现代农业意识和从事现代农业生产能力。如临夏州、兰州市、白银市等沿黄河灌溉区,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交通条件便利等优越条件,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城郊农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可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好,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农业水平较高的优势,充分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陇东和陇南地区如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市可以充分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建立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
3.2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新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首先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兴建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水利工程,修复病险水利设施,完善农田排灌体系,增加灌溉面积,对中低产田进行大规模改造,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农田生产能力[5]。其次要加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范围。通过推广节水技术、新型施肥技术,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等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如在旱作农业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全膜覆土技术;在河西灌区推广垄膜沟播技术;在全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于一些机械化难度稍大的丘陵山地地区,研究推广适用于当地情况的小机械化、半机械化等,大力推广复式作业机械,推进农机合作机制,避免农机重复投资,使农机服务走向市场化、专业化。第三,建立和完善灾害预警体系,提高地质灾害监测能力,从而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3.3拓展增收渠道
一是针对甘肃农业家庭式经营的特点,进一步挖掘潜力,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养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优质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并建立多途径、多形式的产销机制。二是基于现有劳务结构,进一步转变劳务经济模式。开发全省劳务产业,如通过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进行重点项目培育,优化现有培训体系,提高农民工的专业技能,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三是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发展蔬菜、花卉制种,中药材,水果,酿酒原料等生产业;发展黑白瓜籽、食用菌、黄花菜等特色产品生产;建立天祝白耗牛、早胜牛、河曲马、陇东黑山羊、河西绒羊等地方畜种资源标准化、规模化繁育体系;加快发展鲑鳟鱼、鲟鱼等特色渔业。四是依托特色产业建设,建立农产品现代精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建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
3.4推进新农村建设
11.乡村振兴示范工作汇报 篇十一
一、集中开展“五大专项行动”
1、我乡分别于xx月xx日、xx月xx日召开两次“五大专项行动”专题会进行培训部署,乡直单位、各村分别对帮扶人培训10余场次,共培训600余人次。会议对监测户的精准识别、精准风险消除,以及脱贫户的精准帮扶、政策落实、资金使用、资料收集、工作推进和巩固脱贫成效方面业务知识等方面进行了培训,让广大干部进一步准确把握关于巩固脱贫成果的新政策、新要求、新部署,准确掌握入户走访、排查方式方法和内容,全面掌握五大专项行动的要求、内容、步骤。同时各村对网格员进行了培训,落实网格管理责任,强化实时跟踪、常态监测、及时预警、落实帮扶措施、解决实际困难。
2、大走访、大排查情况
我乡共五村,6304户农户,其中脱贫户1246户,监测户61户(包括20xx年xx月前识别边缘户55户)。截止20xx年xx月xx日全部走访完,帮扶手册目前已更新入户1307户,共排查出问题601个,问题主要是网格化管理、务工就业信息、人居环境、自来水安装等方面,截至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3、大整改、大提升情况
对于不知晓网格员的户责令网格员进行入户走访,熟悉了解户内情况,互留电话号码;对于务工就业信息发现错误及时向乡、村反馈更正人员、务工地点、电话号码等信息;人居环境差的帮扶人、村干部立即进行督促清洁,并要求网格员日常注意走访查看;督促施工方加快施工,完成增压等配套实施建设,尽快投入使用,确保农户用水。走访中发现我乡大泉、团结两村各有一户存在义务教育阶段未上学的现象,原因儿童存在智力残疾,无法适应正常学校教育生活,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协调整改。通过整改我乡网格化管理水平、务工就业相关信息质量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多层次多方位开展动态监测
年初,我乡系统内边缘易致贫户55户151人,其中致贫风险为因病40户,因残11户,占全部边缘户的93%。经过xx月、xx月两次全覆盖大排查及住房、重病、低保、突发困难等专项排查,按照“两评议两公示一公告一比对”程序,经多伦复核确认,新识别脱贫不稳定户3户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9人,共6户13人,其中因病3户,因残2户,因意外身故1户,xx月初死亡1户1人。1246户脱贫户、55户边缘户、6户新识别监测户,全部落实结对帮扶工作,已退休已调离等全部调整到位,全部政策落实到位,做到应享尽享,同时落实动态跟踪管理,根据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检索政策“工具箱”,及时予以应对。根据实际情况,我乡绝大部分监测对象均为医疗花费较大或本身残疾导致发展能力不足,重点在医药费报销、促进就业、发展产业、社保兜底等方面予以帮扶。根据这种情况我乡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全乡建立一级网格5个、二级网格24个、三级网格208个,实行全覆盖网格化动态监测制度,定期开展走访排查,加强信息快速传导,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对策、加强帮扶,确保不返贫、不致贫。
三、紧抓“两业”巩固民生之基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我乡产业主要有林果种植特色产业、豆制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总体思路是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林果特色产业、旅游服务业,依托豆腐小镇及安徽豆制品厂打造豆制品加工产业。今年申报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163户,xx月底兑现补贴45。7万元。由于我乡地里位置特殊,地域狭小,耕地稀少,受到城区、风景区、生态红线等规划限制,建设类产业项目一直没有突破,成为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
我乡通过技能培训、介绍工作、提供就业信息及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稳定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就业,加大劳务输出。20xx年我乡脱贫户及边缘户就业人口1026人,与去年同期就业人数略有增加。我乡共有五村建有7座光伏电站,规范运营,管理到位,效益持续稳定增效,利用光伏收益共开发公益岗位145个,均按照公告-申请-评议-公示-聘用程序规范执行,制定公益岗位管理制度,严格考勤制度,坚持按月发放薪酬待遇,及时公示收益分配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并利用就业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21个。
四、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资金拨付力度
截至目前县下达我乡基础设施项目6个,xx月下达衔接资金大泉村通户水泥路已完工,已拨款30万,整合资金xx村东套抗旱井9。5万元,也已完工。xx月下达整合和盘活资金项目3个,资金160万元,两个项目已施工,一个正在招投标,xx月份新下衔接资金一个正在招投标。
五、全力开展各级巡视督查问题整改
一是中央巡视反馈脱贫攻坚问题和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我乡梳理问题1个,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还有不足。我乡产业项目规划实施受到地理及政策条件限制,防范返贫致贫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制定了整改措施五条,目前已整改到位;二是20xx年xx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集中排查问题整改,排查问题94项,建立了整改台账,明确了整改时限,制定了整改措施。截止20xx年xx月前整改完成。
六、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档案整理归档工作
我乡所有整理好的档案委托专业档案整理公司进行电子扫描,并要求保证如期通过验收后拨付服务经费,目前已全部完成扫描,正申请县档案馆验收。
七、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基层基础工作存在一定短板,主要体现动态更新不及时;二是网格化管理质量不高,作用不明显;三是我乡由于地里位置特殊,“三规”、资源限制,建设类产业项目谋划困难,实施更难;四是xx发展主导产业是旅游服务业,但多年投入不够,发展严重滞后。
下一步工作打算
1、提升网格管理水平。对村组网格员加强培训,实行定人定岗、定职定责的工作机制,落实网格管理责任。
2、完善基层基础工作。结合网格化管理和帮扶人走访,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做到动态了解监测户、脱贫户、一般农户家庭信息情况,及时更新系统数据,为动态监测,针对性帮扶提供信息基础。
3、按照“五大专项行动”方案,继续加大摸排整改力度,开展脱贫户监测户信息及收支信息采集,帮扶、政策、项目三跟踪,因户因人施策,着力实现年度工作目标。
【甘肃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推荐阅读:
甘肃乡村经济问题建议论文07-24
甘肃省环保厅11-09
《甘肃省农村能源条例》11-26
甘肃省公务员培训07-23
甘肃省人民政府网08-06
甘肃省事业单位招聘09-19
甘肃省会计继续教育10-07
甘肃省建设工程定额10-08
甘肃省价格管理条例12-09
甘肃省工会维权暂行办法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