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困惑及对策

2024-08-24

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困惑及对策(共15篇)(共15篇)

1.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困惑及对策 篇一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一些教学困惑,使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中难以找到科学的教学原则。本文基于这样的现状,本文首先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困惑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且通过科学分析找到了可行的解决对策,希望对相关的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困惑;解决对策 0.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且越来越重视对于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教学。国内外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乐感和音乐基础能力,并使多数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产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欣赏能力有限等多方面的原因使音乐教学工作存在一些困惑,阻碍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实效的继续提升。本文即以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以期帮助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使我国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在培养学生基础音乐素养方面展现出更强的能力。1.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特征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面向的是小学生,与面向其他年龄段学生的音乐欣赏教学不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存在一些明显的特征。首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面向的对象即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处于起步阶段,可以说音乐欣赏能力几乎为零,这给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次,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在选择教学音乐时难度较大,既需要考虑音乐本身是否具有足够的值得欣赏的地方,也需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选择小学生可以欣赏的音乐类型。最后,音乐欣赏教学需要在秩序良好、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课堂环境中才能起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而小学生缺乏足够的课堂自控能力,在音乐课堂中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导致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特征是非常显著的,也是制约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实效的提升,就必须重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特征,采取科学的策略进行应对。2.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困惑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一线的小学音乐教师为了提升音乐欣赏教学效果,通过积极创新找到了一些提升策略,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又由于其他因素的限制导致教师对这些策略能否应用的问题产生了动摇,这即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本文通过充分的调查分析,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困惑总结如下:

2.1是否应当增加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授课时间意见:(能不能改成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欣赏课)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当前分配给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时间不够,使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开展起来非常匆忙,不利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充分体现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对于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因此,很多小学音乐教师觉得应当增加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时间,从而提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帮助小学生提升音乐基础素养。然而,如果仔细分析又会发现,增加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间这一做法有待考量,原因有二,其一,小学音乐教学本来就不是小学的主要课程,其课程总体时间本来就有限,如果增加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间,必然需要增加小学音乐课程的总体时间,会导致其他主要课程的时间减少,妨碍小学生语文、数学等主要文化知识的学习;其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问题,而不是音乐欣赏教学的时间长短,如果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到音乐欣赏中,即使增加再长的音乐欣赏教学时间也是徒劳的,不能起到增加音乐欣赏教学效果的作用。2.2是否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音乐欣赏自主性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事物欣赏如此,对于音乐欣赏同样如此。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一条很重要的教学原则就是要解放学生的音乐欣赏自主性,不要固化学生的音乐欣赏思维,而应当在交给学生音乐欣赏方式的基础上,使学生自主地欣赏音乐,从而在提升学生音乐基础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然而,在提倡学生音乐欣赏自主性的同时,尺度是难以把握的。一方面,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有限,并且自控能力有限,如果教师不加以约束,会导致课堂秩序变差,音乐欣赏难以有效进行,此外,基于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处在起步阶段的情况,教师如果太过遵循发扬学生音乐欣赏自主性的原则而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必然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变得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方面已经星辰自己的习惯并具有一定的造诣,教师在帮助或者带领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必然掺如自己对音乐的个人感情和个人理解,无形中会对学生的音乐欣赏产生影响,使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加入了教师的欣赏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音乐欣赏的自主性。3.针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困惑的解决对策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困惑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必须客观分析、综合考虑,从而找到科学的解决对策,平衡困惑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使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在此提供一些可行的、针对小学音乐欣赏中困惑的解决对策供参考。

3.1规范音乐欣赏教学流程

意见:能不能把(3.1规范音乐欣赏教学流程)换成(提高音乐教师专业素养)

(提高音乐教师专业素养)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所欣赏的作品都是我国及世界各国的音乐精品,这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还应该具有戏曲、文学、历史、美术等与之相关的学科知识。只有具备这些知识,才能在课堂上以自己富有吸引力的讲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样一首乐曲,教师如能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欣赏,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欣赏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时,教师如果自己能深情并茂地演唱这首歌,学生将会被老师精彩的演唱所吸引,他们自然会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只会一遍遍的播放录音让学生听,那么就激发不起学生聆听的欲望,学生在音乐中就没有获得审美的快乐。

音乐欣赏教学流程是否严谨、是否高效、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音乐欣赏教学所耗费的时间和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单节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课的内容安排可以设置为,先教授学生某种音乐体裁的欣赏方式,然后为小学生播放特定的音乐内容,最后邀请学生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

3.2提升学生音乐欣赏兴趣

意见:第一和第二换我写的行吗?

分析发现,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课堂注意力是否集中对于教学效果影响甚大,而最好的集中学生音乐欣赏过程中注意力的方式,就是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式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第一,在教学形式上多样,如果单

一、传统的教学方式长期在课堂上被运用,学生就没有新鲜感,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灵活多变的教学,使学生对欣赏课产生兴趣,这样他们就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去倾听、去欣赏音乐。

为学生讲述一些音乐家的故事,使学生对经典音乐产生向往和兴趣;第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把学生看成被灌输的对象,一切由老师一人说到底。例如介绍作者、音乐创作背景、什么乐器演奏等。老师热情高涨,学生却一点兴趣都没有。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强,爱好参与的特点,让学生用表情和动作来表现音乐,用简单的图画表现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内容,这样会使每次的欣赏课都有新意,让学生每次都有新鲜感,学生参与的热情也会提高。

教师通过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到音乐的神奇力量,例如可以陶冶人的心灵、治愈人的内心创伤等。3.3明确音乐欣赏教学重点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自主性的实现应当是基于教师的科学引导。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在音乐欣赏之前将科学的音乐欣赏方式教授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应当不妨碍学生的欣赏行为,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在音乐欣赏后,教师应当邀请学生畅所欲言,对于欣赏角度新颖的学生,教师不可以否定,而应当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主管感觉欣赏音乐。例如在欣赏中国民歌《茉莉花》时,我播放了各个地方的《茉莉花》音乐,有东北地区、河北地区、江苏地区的《茉莉花》让学生聆听,听完后学生说说你喜欢拿哪个地方的歌曲《茉莉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新颖的见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除非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出现严重偏差。4.结语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出现的困惑严重阻碍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实效的提升,对此,小学音乐教师以及其他教学工作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现状,并通过科学的策略改善这一现状。相信随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不断发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出现的困惑也会逐一被解决掉。

【参考文献】

[1]佟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2]杜静文.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3,(05):50-52.[3]李倩.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规律初探[J].音乐时空,2013,(12):122-123.

2.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困惑及对策 篇二

在中西方传统的文本阐释中,作者意图曾一直被视为阐释的依据,用作者意图来解释作品的意蕴,把提示作者意图作为阐释的目的,这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争议。但是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新批评派”兴起之后,文本中心论脱颖而出,对作者意图的探寻遭到了质疑和否定。再后来,哲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等理论先后兴起,读者意识得到张扬,作者中心论再次受到排斥。随着这些西方阐释学、文学批评理论传入中国并进入语文教学领域,不少老师对文本解读中是否要关注作者意图产生困惑: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一直强调要了解作者,知人论世;另一方面,国外理论都已证明“作者中心论”的偏颇和没落,有的老师已经撰文论述探究作者意图和知人论世并不可行,如《“知人论世”辩———“知人”不易,“论世”更难》(《语文教学通讯》2014.6B)、《文言短文深挖作者是陷阱———〈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语文建设》2015.2)、《有多少“时代背景”需要介绍》(《中学语文教学》2015.5)等等。那么,语文文本解读中,到底要不要关注作者意图?如果需要关注,又如何来确定它在文本解读中的位置呢?

要不要关注作者意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回答得很明确:“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但是,很多老师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天经地义、肯定正确的道理,国外的理论却鲜明地反对并取得广泛影响呢?其实只要我们认真细致地分析国外理论,就会发现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复杂。

我们知道,否定“关注作者意图”最著名的是“新批评派”中的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他们合著的《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声名远播。在《意图谬见》一文中,两人明确指出:“就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成功与否来说,作者的构思或意图既不是一个适用的标准,也不是一个理想的标准。”[1]国内根据这句话就简单地推断出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反对作者意图,这其实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请注意,维姆萨特、比尔兹利二人说的“作者的意图不是一个适用的标准”并不是针对文本意义理解的,而主要是针对“衡量文学作品的成功与否”。“新批评派”作家众多,他们对于衡量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是否成功的评判标准并不统一,比如燕卜荪认为“朦胧”是诗歌的特质,是诗之为诗的根本;退特则认为“张力”是诗歌的生命,是一首好诗的特征;布鲁克斯则认为“悖论”和“反讽”是衡量诗歌是否成功的标准。所以维姆萨特、比尔兹利二人口中的“标准”是评价作品好坏的一个尺度,从这一角度理解,我们就会感到他们这句话说得并非没有道理。

当然,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也同时反对将作者意图当做分析、解释作品的依据,他们曾经以唐恩的《别离辞·节哀》一诗为例来证明如果从作者生平出发理解诗歌和从诗歌自身语言出发理解诗歌含义刚好相反,所以他们认为,作者的意图只是作品产生的原因,这只是作品意义的外部依据,不能将“诗和诗产生的过程相混淆”;对于文学批评来说,更重要的是作品意义的内部依据———文本。但是,耐人寻味的是,他们对于传统的“传记式批评”中对作家生平事迹、思想感情的研究并未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其本身就是一个合理的、有吸引力的研究工作……当人们指出在文学研究的大雅之堂上,关于个人身世的研究同关于诗本身的研究有明显区别时,也不必抱着贬抑的态度”[2]。由此可见,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并不排斥对作家生平的研究,甚至认为这种研究也是文学研究,只是他们强调不能将这种研究与关于诗本身的研究混为一谈。

其实,“新批评派”中还有不少作家和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的观点相一致。比如布鲁克斯承认作品表现了作者的个性,因而他也承认“对作者的经历和心理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但布鲁克斯强调的是“这种研究只能算是为文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而不能算是真正的文学研究”[3]。韦勒克也将文学研究分为内容研究和外部研究,他认为“作者研究、心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也有必要,但它们只是与文学作品有关的经验事实,并不是文学作品的‘决定性结构’和价值”[4]。

“新批评派”的这些作家对作品的这种看法其实很有道理。比如我国的不少文学作品,就作品本身理解起来富有意蕴,耐人寻味,但一旦联系作者经历或意图来理解,则意蕴可能大为窄化。比如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本来该诗场景描写栩栩如生,让人浮想联翩。但有人赏析此诗,联系该诗写作时间和苏轼生平,认为“墙外行人”就是指苏轼,说苏轼当时已经年近六十,被贬惠州,由此产生出政治上的不得志与已近暮年的悲凉感,所以“多情反被无情恼”。这样一解释,全诗意趣顿失。

无数实践证明,很多文学作品的分析离不开作者生平经历、意图的探寻,只有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和意图,才能使文本得到辩证的、全面的、准确的解读。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在这首诗中创造了绚丽瑰奇的梦境世界,表达了自己出世的向往,其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更脍炙人口,展现了李白孤傲不群、蔑视权贵的情怀。然而考察李白的生平,其一生大半时间却并不是这样,为了求得引荐,李白屡屡奔走于权贵之门,仰人鼻息,奴颜婢膝;即使供奉翰林,其写的《清平调》等也多是阿谀奉承之词。所以《梦游天姥吟留别》表达的可能并不是李白的全面人格,更多的只是被“赐金放还”之后的愤激、无奈之语。再如孟浩然的《与诸子等岘山》,如果只联系教材注释,则句末的“读罢泪沾襟”表现的是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但如果联系作者当时的应举失意,则显然该诗还包含着和建功立业、流芳千古的古人对比而产生的理想破灭、一事无成之痛。

由此可见,文本解读中是否联系作者意图或生平、知人论世,让人左右为难。如果联系的话,很可能给文本解读带来干扰甚至错误的解读;如果不联系的话,又可能不能深刻、全面地理解文本。那么,文本解读中到底如何处理、对待作者意图呢?这应该分几种情况分析。

二、作者意图在文本解读中的应对之策

一种情况是作者意图、经历、写作背景等不可考时,对文本的理解应该以文本实际表达的意义为准。比如莫泊桑的《项链》,其主旨有“讽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人对于命运的‘偶然’的戏剧性变化无能为力”“赞美诚实守信的精神、直面生活的勇气”,等等。我们现在查不到莫泊桑本人对这篇小说立意的线索,所以这些主旨理解都可以成立,它们无所谓高下。还有一种作者意图不可考是因为对作者意图探究较多而不能具体确定,例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有人说是写给执政人物,乞求他们援引的;有人说是抒恋情之深、别离之难的;有人说是向“牛李党争”中的“牛派”执政者令狐绹陈情的;有人说是感叹光阴难驻,表达一息尚存、志不稍懈的;有人说是作者外调宏农尉后,仍想登朝籍的;等等。这些都有道理,理解越多,本诗越显得意蕴丰富,回味无穷。如果只局限于某一种理解,则限制了诗歌的意蕴。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对文本的种种理解一定要依据于文本,来源于文本,不能脱离文本作无依据的联想、引申或拔高。比如看到《氓》中“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就认为“女子被遣是因为贫穷的生活使她劳累、痛苦,于是夫妻失和反目”[5];对比《孔乙己》《范进中举》的不同,则认为“范进是在逆境中执着追寻自己人生目标、掌握自己命运的强者,孔乙己则是堕落、无骨气、深受封建科举毒害的弱者”[6],等等。所以,文本解读必须坚持一定的解读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符合文本”,即解读的结果要符合文本的整体构思,符合文本的整体立意,认为“女子被遣是因为婚后劳累”是没有联系全文的整体构思,认为“范进是掌握自己命运的强者”则是没有联系全文的整体立意。所以文本解读虽然强调多元解读、深度阅读、创意阅读,但最关键的是一定不能任意会意,这会造成文本解读的相对主义倾向,不利于学生良好鉴赏能力、辨析能力的形成。

第二种情况是作者意图、经历、背景等可以考证,如果作者的意图和文本的实际意义刚好一致,则作者意义就是文本的意义。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毛泽东时年32岁,当时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毛泽东在去广东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路过长沙橘子洲,想起自己当年在长沙求学和革命斗争的经历,想到自己当下担当的历史重任,于是豪情满怀地写下这首诗,诗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时代背景与当时毛主席的心境完全吻合,则作者意义和文本意义相互印证,没有任何疑议。但是很多时候,作者意义常常小于文本意义,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赫什所说,文本中的意义一部分是作者确定的原意,他把这种原意叫做“含义”,还有一部分是文本自身和读者衍生或附加出来的意义,他把这种意义叫做“意味”,赫什认为,“含义”和“意味”都是文本意义的组成部分,但“含义”(即作者原意)对于作品来说就更有价值,更具有效性,也更客观。这种看法被后来的学者和实践证明并不科学。所以,当作者意义小于文本意义的时候,需要作如下辩证分析。

如果作者意图明确且符合文本,得到公认很有道理,则以作者意图为准。比如《背影》,朱自清本人在1947年答《文艺知识》编者问时说得很清楚:“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但韩军等老师从文本中读出了生命感,这也很有道理,因为朱自清说《背影》的写作缘由就是因为“父亲来信中末尾的那句话”,即“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与父亲车站一别八年多来,随着时光的流逝,对父亲的隔膜逐渐消失,想到父亲的身体,再想起当年父亲车站送别时的真挚情感和血脉亲情,于是情不能自已而写下了《背影》。所以韩军老师的这种理解不能简单地说就是脱离了文本。那么对于作者本人和读者这两种不同的立意,如何取舍和评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除非文本的立意无法区分主次,如上文中提到的《项链》、《无题》的主旨,对于其他的文本只要有可能,还是应该给学生明确相对更准确的立意。这时按照立足文本、符合文本的原则,《背影》虽然是因为有感于父亲“生命短暂、脆弱”而写,但从全文的整体构思和整体立意来看,还是主要表达“对父亲的怀念和愧疚的”,而且这个意义也得到了多少年来无数学者和老师的认可,所以这个意义就应该是文本的主流立意。至于“生命感”,它只是本文写作的触发点,虽然也是从文本中读出的一种意义,但不是文本的主流立意。韩军老师之所以受到批评,笔者认为并不是因为他的观点错误(当然也有老师认为他的理解错误),而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生命感解读”不仅仅正确,而且是唯一正确的理解,其他的诸如“对亲情的怀念、对父亲的愧疚”等多年来都是一种误读,这当然会招致大部分老师的反对。

如果作者意图、知人论世束缚了文本意图,则不能一味地强调必须联系作者意图。比如上文提到的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领会感悟诗歌的画面美、意境美,不能以写作的背景、意图的探究来限制读者。有时候,即使文本或者资料明确地告诉读者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种意图也不一定就是作者理解文本的唯一依据。就像“新批评派”某些评论家所说的:“作者写作时的意图即使可以被发现,也与对于他或她的作品的解释毫不相干”[5]。比如《绝地之音》,从文章看全文显然是歌颂了生活在陕甘交界绝地的普通人民与自然抗争的坚强生命力,作者马步升明确地说:“绝地,才能迸发出绝唱;绝唱,永远是绝地的宿命……”然而,有的读者读完却认为,“绝地”的“绝唱”是马步升自己的感受,对于那位农人来说,他世世代代生活在封闭的家园,习惯了这样的环境,他可能从未觉得这里是“绝地”;他在劳作之余唱起来的“咧———”也只是一种调节劳累、单调的随便发泄,所以“无词无调”,这是一种自得其乐的表达,怎么能算得上是“不屈于命运抗争的绝音”?这显然很有道理。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看学生读出了什么样的意义,如果学生读出了后一种意图,则肯定学生的理解但告知学生还有作者意图,并透过文字组织学生讨论;如果学生先读出作者意图,则再让学生站在农人的立场想一想这绝地之音里有没有其他的理解,这样有利于挖掘文本的多重意蕴,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参考文献

[1]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意图谬见[M].罗少丹,译.新批评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李卫华.价值评判与文本细读——“新批评”之文学批评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张广银.《诗经·卫风·氓》中女主人公传统形象反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1).

[4]梁增红.文本的教学解读要有“三度”[J].语文教学通讯(B),2015(6).

3.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困惑问题及对策 篇三

育理念,增强体育及健康意识,让体育教学和文化课教学并重。

关键词:体育教学;困惑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131-02

我从事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至今已有二十几个年头了。在体育课的教学实践中,有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我把这几个问题提出来并给予了相应的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班大人多场地小

我们学校是一所县直小学,有36个教学班,共有学生2100人,学生活动的场所有两个,一个是校园,一个是操场。

1、校园占地面积7272平方米,校园的四周被三幢大的教学楼、办公楼(楼前有花园、旗台)和校门占着,中间剩下的空地大概就只有 1500平方米,学生的课间活动基本上就在这里进行,拥挤不堪,学生根本达不到活动的目的。

2、操场的占地面积是3600平方米,四周被大型的体育器材占着,中间被两幅篮球架占着,剩下的面积大概就只有3000平方米了,每节课要有四个班在这里上课,投掷项目难开展,游戏课难组织,而且操场基本接近标准圆,直道大概只有二、三十米,短跑项目难进行。

二、社会、家长、同行、学生对体育课重视不够

今天的体育课堂决定着未来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但是,对体育课还是不够重视。好多人就认为体育课就是娱乐课、休闲课,更有甚者认为体育课就是“放羊课”,上不上无所谓。在我们体育课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上课时总能少几个学生,一问才知道是文化课老师让补错题去了,我们只能停下课让学生去叫,叫时还不能一起上来,一会上来一个,一会上来一个,有时还干脆叫不上来,这样一耽搁就是几分钟,更有不可思议的是上来的学生还给在场的学生捎话说“老师叫你下去呢!”惹得人哭笑不得。有的文化课老师还会向体育课老师要课时,干脆占了体育课,改成了其他课节,遇到天气不好下雨下雪时,就直接在教室里上自习了,做一些与室内体育毫无关系的其他事情。

三、体育教材不配套

现如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品、音乐、美术都有相应的配套教材,而体育没有,这样就不能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不但学生没课本,就连我们教师也没教材,书店都购不到。

四、体育课节次少

现在学生面临体质严重下降问题,我认为学生每周只上二、三节体育课已经远远不能保证学生体质的提高。

五、体育教师少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我们学校有36个教学班,但只有4个体育教师,我们每人周授课节次达到25节(正课18节,兴趣活动2节,大课间5节)之多。每天下来我们真是腰酸背痛腿抽筋,再也没有精力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对策。

4.作文教学中的困惑和对策论文 篇四

小学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作文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难点。我在作文教学中遇到过这些问题:

1、很多学生拿到作文题后,都觉得脑子里空白一片,或者是很短的一些话就结束了作文,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2、很多学生写作文不能够联想到自己的实际生活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体会和感受。

3、学生都想把作文写的淋漓尽致,句子写的优美动人。但是,他们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和句子,换句话来说就是脑子里没有那些词句,或者说是不会灵活运用。

4、就是我自己的问题了,在作文教学中我也有很多苦恼的地方,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指导学生,总是觉得自己的指导很粗糙,导致学生写不出满意的文章。

在不断摸索的教学中,自己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有些方法还小有成效。下面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1、从“小”做起。从字、词、句开始锻炼:“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2、锻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学生平时的学生生活比较枯燥乏味,我就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些活动有意识地把学生的目光引向了生活,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学生也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

3、多看、多记。平时要求学生多看一些作文本、报纸之类的刊物,把所遇到的好词好句尽量背下来。这就应了“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这句话了。

5.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困惑及对策 篇五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解决问题置于数学课程的核心地位,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笔者就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内容,对人教版实验教材进行整体研读,并对学生学习该内容的情况进行调查与访谈,发现按教材的编排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并存在种种困惑与问题。

一、困惑及存在的问题

(一)机械交换,不明题意

在教学“一图二式”后,再让学生学“有问号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学生易受“一图二式”负迁移的影响,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不理解问号求的是什么,而只是机械或模仿性地交换减数和差的位置来列式计算,如图①,40%学生列式为:7-3=4,7-4=3。教师一再强调:题目告知什么?求什么?求的问题要用已知信息进行计算,算出的结果写在等号右边,学生不明题意,仍我行我素。

(二)感性有余,理性不足

在用减法解决问题时,学生往往不能完全按图意来理性分析,通常需要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按行为发生的顺序,通过想象编织故事,进行感性理解。如一幅图中左边有3个△,右边有2个△。学生往往编题为:一共有5个△,去掉3个,还剩几个?或一共有5个△,拿走了2个,还剩几个?又如图②:一共有7只猫钓鱼,还剩5只在钓,走了几只? 60%的学生写7-2=5。教师提示:“走了的2只”是要求的未知信息,要用已知信息总数7减部分数5来计算,学生无法理解。经访谈,真想替学生说“老师,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教师访谈算式为7-5=2的学生想法,生:一共有7只猫约好来钓鱼,已经来了5只,求还剩几只没来?原本不懂的学生豁然开朗。

(三)关注局部,忽视整体

在初步认识了加减法后,对学生作了如下学情调查:看图写算式(左边5个苹果,右边2个苹果)。30%的学生写的减法算式为:5-2=3,认为一共有5个苹果,拿走2个,求还剩几个。这部分学生只关注局部,以为多的部分就是总数,缺乏整体联系的意识,不知道总数是7,可见对减法意义还未真正理解。

(四)关注情境,忽视问题

教师往往会以为求总数是学生最易理解的,但在学了“用数学”后,对于类似图③的题目,60%的学生却用减法计算,算式为6-2=4。经访谈,学生根据图片情境,认为“共6朵花,摘下了2朵,还剩几朵”,教师提示:问号打在大括号下,表示求什么?学生限于情境的直观情节,仍不确定用加法解决。

二、原因分析及思考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番分析和思考。

(一)教材编排方面

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在“认识1~5”后编排了“加减法初步认识”(一图一式);在认识“

6、7”后编排了“一图两式”加减法,所求的问题是开放的;在认识“

8、9”后又编排了“用数学”即解决问题,所求问题不是开放性,而用“?”指定所求之处;之后再编排全部开放式的“一图四式”。尽管教材编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低年级学生受感性思维制约,难以在“有无问号”之间进行自觉跳转、理性理解。另外,在“用数学”中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和加减法意义,列相应算式;但“一图几式”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借助图帮助计算10以内的加减,初步感知加减法算式中各数间的关系,造成学生对算式意义不甚理解。在“用数学”中用“?”表示所求的问题,教材却清楚展示图片答案,干扰了学生对信息和问题的辨别。

(二)学生学习特点方面 1.学习迁移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学习的迁移性往往会对学生解决问题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加法对减法的负迁移。由于学生最先认识加法,对它的掌握已非常牢固,求总数只要把两个部分合并相加即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求和,意思是一样的,学生对用加法计算的“一问二式”很容易理解,由此,学生会负迁移到用减法解决的问题中去,对于求部分数,学生会想当然认为也是“一问二式”。另外,学生还会出现“一图二式”对“一问一式”的负迁移。①、②的“一图二式”加减法教学,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让学生看图体会加减法间的联系,利用联系推想出算式的得数。减法的“一图二式”教学后,学生会负迁移到求部分数的“用数学”中,学生就不知问题究竟求的是什么,以为写出一道减法算式,就可联系推想出另一道减法算式,误以为意思也是一样的,造成学生只关注算式表面现象,忽视对求部分数问题意义的理解。2.思维特性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思维占主导的。一年级上册出现的减法初步认识往往是让学生解决:还剩下多少?孩子的认识水平也仅仅是停留在“求还剩多少就用减法”的直观层面,未抽象形成“总数-部分数=部分数”的数学模型,因此所有学生的看图编题,都会加上自己的想象。如把上述的“△”图编为“去掉、拿走„„,求还剩„„”,在学生的印象里,以为去掉、走掉、跑掉,求剩余部分才是用减法,加上想象描述成具体情节,更具直观性,帮助理解算理。教师如直接告知总数、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如此抽象学生较难理解。3.空间感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低段学生的空间感较弱,表现在书写顺序与故事情节的顺序往往具有一致性。如图②“一共有7只猫,还剩5只在钓鱼,问走了几只”,当题目的叙述形式与生活行为顺序不一致时,学生利用自己生活的经验,根据事情发生的行为顺序进行思考,将答案写成7-2=5。告诉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去掉的部分,学生习惯先在心里算出未知数,再用总数减去掉的部分,等于剩下的部分。而对于用总数减去剩下部分数求去掉的部分,学生难以理解。以上访谈最终学生还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问题转化成了“一共有7只猫约好来钓鱼,已经来了5只,求还剩几只没来?”即总数-部分数=剩余部分数,将逆向叙述转化为顺向,算式和行为顺序一致方才领悟。4.信息刺激的强弱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图和信息同时呈现时,图的刺激比文字更强,图的注意力更抓小学生的眼球,而文字的注意力则被淡化。看图解决问题,大部分一年级学生不会真正看问号求的是什么,而很大程度上受直观情境的干扰。尽管教师已教学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但一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40%的学生只关注到图的直观信息,特别是情境故事,而很少会关注到抽象的文字和问号等数学符号信息。如图③,“盆里还剩4朵花,掉了2朵,求原来有几朵”,学生直观看到“掉了2朵”就用减法,没有理会问号的意思,求的是原来一共有几朵花。

三、对策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职业就是研究人。教师在教学中要跳出教学经验,“走进”学生,读懂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特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模型,逐步体验、感悟、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

(一)由动到静——自主构建问题

低年级学生往往容易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感兴趣。如教学用减法解决问题,笔者抓住课堂上正发生的故事:(1)演一演:师出示5颗糖,现场奖给积极发言的同学2颗。(2)说一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根据正发生的事,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完整说3句话(老师有5颗糖,奖出了2颗,还剩几颗)。(3)画一画:用简单的符号画图表示刚发生的事。如生:;生:;生: ;„„ 这样让学生亲历由动态问题情境到静态符号表示的过程,由感性认识到符号抽象、自主构建问题,易于理解图文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图信息强刺激”造成理解题意不全的现象;同时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克服“只关注局部,忽视整体”的问题。

(二)从无到有——内驱产生问题

一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先入为主,受第一印象影响特别深刻。解决问题如直接呈现教材例题(如图④,引发不了问题意识,学生不免纳闷:“书上不是明明已告知答案(还剩4个向日葵),为什么还要算呢?”有无病呻吟之感,缺乏提出问题的内驱力。因此,个人认为例题的教学呈现应如图⑤,先遮住部分数,呈现问号,让学生有明确的问题感;接着练习如图⑥,有问号,也有不完整的图示信息;再到“一图四式”(提供全部信息,需学生选择其中2个信息,想象假设提出一个问题)。这样从问题呈现图示内容的“无”逐渐到“有”,学生的问题意识愈加深刻,才能对“?”郑重其“视”,克服“只关注情境、忽视问题”的现象和“机械交换、不明题意”的迷茫。

(三)从扶到放——沟通建立模型

学生学习每一种运算的意义就是经历一个“建模”的过程。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如何在该过程中对加减法意义有更深的认识和体验?笔者认为在产生问题内驱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创编。如在以上“奖糖果”事情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自己动手“创作”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并列式计算解决。

如生:我本来有5个苹果,送给同桌2个,还剩几个?算式是5-2=3。生:停车场有5辆汽车,开走了2辆,还剩几辆?生:草地上有5朵小花,被摘走了2朵,还剩下几朵?师补充:有5支粉笔,还剩下2支,老师用去了几支?„„师:“为什么有的事情是发生在教室里,有的事情发生在停车场里,有的说的是摘花,有的说的是分学具,有的求剩下部分,有的求用去部分,完全不一样的事,却能用同一个算式来表示呢?”生:虽然事件是不一样的,但它们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从5里面去掉2,剩下3,所以都用5-2=3来表示。这样让每个学生都亲历“减法”意义的构建过程,通过操作、创设能用“减法”解决的问题,然后整体上比较、概括所编“问题”的共同之处,因而能够认识到减法解决的就是“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模型。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过程,体验、积累解决问题经验,感悟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困惑及对策 篇六

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开,各种见仁见智的新理念、新模式不断渗透到高中物理教学中来,给物理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广大的物理教师也很想抓住这个机遇,对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但是,在具体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下面,就本人从事高中物理教学以来所遇到的两个问题进行总结探讨:

一、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的考核模式如何权衡?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大大增加了探究式学习的内容,这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实践能力。但是,我们的课时紧张,教学进度固定,面临升学压力,特别是现行的学生考核的模式依然以笔试解题能力为主。这与新课程所提倡的探究式教学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冲突。

实际情况与教学理想的这种冲突显得十分无奈,但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我还是尽量在设计教学流程的时候将探究式教学的理念融入其中,慢慢地,从中也有了一定的体会:

实施探究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某个知识的获取,而是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要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唤回他们创造的激情、积极的态度,进而产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的动力。尽管这样的教学模式比较耗时,但从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和实际测验的成绩情况看来,效果反而比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更好得多!而学生也非常享受这样愉快活跃的课堂。

二、课堂气氛活跃,但如何收放自如?

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课堂中,师生共同营造一种动态、充满生机的课堂。但是,课堂还是应该有一定的秩序和纪律约束,这样又会出现“冷场”。那么,又要使课堂气氛活跃,又要收放自如,该如何权衡呢?

7.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困惑及对策 篇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困惑,对策

与沿用了多年的传统教学方法相比, 多媒体辅助教学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崭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以及优越的功能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深受广大数学教师的青睐和学生的喜爱。 但是, 目前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本文分析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过程中的问题, 提出对策。

一、高中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状和困惑

笔者走访调查了所在地三所普通高中, 各所高中的信息化设备完备, 除了建有较大型的多功能报告厅外, 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 另外, 笔者所在地教育局和研训中心多人次地组织教师进行培训, 教师基本具备了教学所用的计算机水平。 笔者深入各个学校的教师办公室,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教师都配有个人电脑。 通过与教师交流, 了解到所用的多媒体数学课件多数是通过网络下载的, 有的直接拿到课堂上使用, 有的做了部分修改后使用, 真正自己动手制作课件的人不多。 这样, 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欠佳, 没有很强的针对性, 更没有创新意识, 所以教学效果不佳。 另外, 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认识和使用上还存在困惑和误区。

一是教师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意愿和教师自身能力的限制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 部分教师认为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堂教学会严重增加教学负担。的确, 不管是PPT、Flash, 还是几何画板及电子白板的使用, 每种技术都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和熟悉操作方法。 另一方面, 虽然教师经过了培训, 在多媒体的操作上已经比较熟练, 但是教师的课件制作技术和创新水平仍然处于较低层次。 现代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 如图文处理、动态图形绘制、数据分析、模拟工具及直观显示等功能, 平常教师所运用的技术只是多媒体技术的冰山一角。

二是教师的多媒体制作和使用技术能力的提高意愿与学校教学资源的储备、教师的培训等之间的矛盾。 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建设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 但是教学软件建设、课件资源储备及教师培训等处于较低水平。

三是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误区。 目前, 部分教师只是单纯地将多媒体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装饰品。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表现出盲目性、随意性和功利性, 从而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这些多在公开课、竞赛课等课堂中显现出来。 甚至有人误认为, 不用多媒体技术的课堂就不是好课堂。

四是部分课件制作得比较粗糙。 许多课件设计得过于花哨, 不仅有多姿多彩的颜色, 还有精彩纷呈的画面, 更有悦耳动听的音乐, 表面上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得到很好的享受, 但是, 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到需要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上, 这样“满堂晃、满堂闹”的课堂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

五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使用过多过频, 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不利于师生情感的培养与交流。 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将完全的“人与人”交流部分转变为“人与机器”交流, 这种静态冷漠的交流会导致课堂情感的流失, 更难谈得上师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高中数学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 如几何教学多媒体运用较多, 代数教学运用较少;教师在课堂上完全按照课件实施教学, 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不可预知性, 以及知识和能力的动态生成性。

二、高中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困惑的解决对策

一是提高教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认识, 这种教学方式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革命性作用。教师既不能故步自封, 对这种新型的辅助教学方式不闻不问, 不能夸大其词, 完全依赖于多媒体课件, 不加选择地滥用, 追求多媒体效应。

二是学校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构建课件库。 学校要定期组织有特长的教师对课件进行恰当修改, 使之更利于教学。 同时, 对教师的培训要务实,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必须有培训所掌握的具体目标。 既要有集中短期培训, 又要求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加强自学, 加强同组教师的互学互助, 从而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三是强调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它无法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 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 必须处理好主与次的关系。 课堂要体现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千万别让信息技术“绑架”数学课堂, 使师生成为信息技术的奴隶, 将数学课堂变为“满堂晃、满堂闹”的场所。 现代信息技术使数学教学更生动活泼, 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创设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 用静态或动态的图像呈现数学知识, 使数学材料具有活动性、可视性、立体感和动态感, 而且易于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进而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 从中感受数学魅力,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是不能让电脑代替人脑, 多媒体出现的数学课堂, 学生不是观众。 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实际需要, 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不追求形式, 切忌只注重直观演示而削弱数学的逻辑推理, 信息技术不能被用来替代基本的数学教学活动, 思考、演算和推理必不可少。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说:“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 它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 ”理性思维是数学的核心思维能力, 它是一种建立在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 教师在黑板上的演算推理,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 学生在纸上的分析综合、计算验证必不可少。 教学过程中师生思想的交流, 思维的碰撞, 感性升华为理性的精彩过程是任何课件无法预设, 任何多媒体技术不可体现的。

衡量数学课堂的根本标准是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 因此, 多媒体环境下的数学课堂能否成功关键要看教师素质的高低。 教师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服务于数学课堂, 那就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 教师要紧跟信息时代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 最大限度地掌握数学课堂所需要的多媒体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陈兆玲.多媒体辅助高中数学教学的利与弊[D].2007 (11) .

[2]王海龙.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合理运用[J].2013 (2) .

8.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困惑及对策 篇八

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是否联系作者意图情况复杂。本文认为当作者意图不可考时,文本理解应以文本实际表达的意义为准。当作者意图可考时,如果作者意图和文本实际意义刚好一致,则作者意义就是文本意义;如果作者意图小于文本意义时,有时应以作者意图作为理解文本的标准,有时应以文本意义作为理解的标准。

关键词

作者意图 文本理解 困难 对策

一、作者意图在文本解读中的两难处境

在中西方传统的文本阐释中,作者意图曾一直被视为阐释的依据,用作者意图来解释作品的意蕴,把提示作者意图作为阐释的目的,这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争议。但是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新批评派”兴起之后,文本中心论脱颖而出,对作者意图的探寻遭到了质疑和否定。再后来,哲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等理论先后兴起,读者意识得到张扬,作者中心论再次受到排斥。随着这些西方阐释学、文学批评理论传入中国并进入语文教学领域,不少老师对文本解读中是否要关注作者意图产生困惑: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一直强调要了解作者,知人论世;另一方面,国外理论都已证明“作者中心论”的偏颇和没落,有的老师已经撰文论述探究作者意图和知人论世并不可行,如《“知人论世”辩——“知人”不易,“论世”更难》(《语文教学通讯》2014.6B)、《文言短文深挖作者是陷阱——〈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语文建设》2015.2)、《有多少“时代背景”需要介绍》(《中学语文教学》2015.5)等等。那么,语文文本解读中,到底要不要关注作者意图?如果需要关注,又如何来确定它在文本解读中的位置呢?

要不要关注作者意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回答得很明确:“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但是,很多老师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天经地义、肯定正确的道理,国外的理论却鲜明地反对并取得广泛影响呢?其实只要我们认真细致地分析国外理论,就会发现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复杂。

我们知道,否定“关注作者意图”最著名的是“新批评派”中的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他们合著的《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声名远播。在《意图谬见》一文中,两人明确指出:“就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成功与否来说,作者的构思或意图既不是一个适用的标准,也不是一个理想的标准。”[1]国内根据这句话就简单地推断出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反对作者意图,这其实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请注意,维姆萨特、比尔兹利二人说的“作者的意图不是一个适用的标准”并不是针对文本意义理解的,而主要是针对“衡量文学作品的成功与否”。“新批评派”作家众多,他们对于衡量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是否成功的评判标准并不统一,比如燕卜荪认为“朦胧”是诗歌的特质,是诗之为诗的根本;退特则认为“张力”是诗歌的生命,是一首好诗的特征;布鲁克斯则认为“悖论”和“反讽”是衡量诗歌是否成功的标准。所以维姆萨特、比尔兹利二人口中的“标准”是评价作品好坏的一个尺度,从这一角度理解,我们就会感到他们这句话说得并非没有道理。

当然,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也同时反对将作者意图当做分析、解释作品的依据,他们曾经以唐恩的《别离辞·节哀》一诗为例来证明如果从作者生平出发理解诗歌和从诗歌自身语言出发理解诗歌含义刚好相反,所以他们认为,作者的意图只是作品产生的原因,这只是作品意义的外部依据,不能将“诗和诗产生的过程相混淆”;对于文学批评来说,更重要的是作品意义的内部依据——文本。但是,耐人寻味的是,他们对于传统的“传记式批评”中对作家生平事迹、思想感情的研究并未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其本身就是一个合理的、有吸引力的研究工作……当人们指出在文学研究的大雅之堂上,关于个人身世的研究同关于诗本身的研究有明显区别时,也不必抱着贬抑的态度”[2]。由此可见,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并不排斥对作家生平的研究,甚至认为这种研究也是文学研究,只是他们强调不能将这种研究与关于诗本身的研究混为一谈。

其实,“新批评派”中还有不少作家和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的观点相一致。比如布鲁克斯承认作品表现了作者的个性,因而他也承认“对作者的经历和心理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但布鲁克斯强调的是“这种研究只能算是为文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而不能算是真正的文学研究”[3]。韦勒克也将文学研究分为内容研究和外部研究,他认为“作者研究、心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也有必要,但它们只是与文学作品有关的经验事实,并不是文学作品的‘决定性结构和价值”[4]。

“新批评派”的这些作家对作品的这种看法其实很有道理。比如我国的不少文学作品,就作品本身理解起来富有意蕴,耐人寻味,但一旦联系作者经历或意图来理解,则意蕴可能大为窄化。比如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本来该诗场景描写栩栩如生,让人浮想联翩。但有人赏析此诗,联系该诗写作时间和苏轼生平,认为“墙外行人”就是指苏轼,说苏轼当时已经年近六十,被贬惠州,由此产生出政治上的不得志与已近暮年的悲凉感,所以“多情反被无情恼”。这样一解释,全诗意趣顿失。

无数实践证明,很多文学作品的分析离不开作者生平经历、意图的探寻,只有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和意图,才能使文本得到辩证的、全面的、准确的解读。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在这首诗中创造了绚丽瑰奇的梦境世界,表达了自己出世的向往,其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更脍炙人口,展现了李白孤傲不群、蔑视权贵的情怀。然而考察李白的生平,其一生大半时间却并不是这样,为了求得引荐,李白屡屡奔走于权贵之门,仰人鼻息,奴颜婢膝;即使供奉翰林,其写的《清平调》等也多是阿谀奉承之词。所以《梦游天姥吟留别》表达的可能并不是李白的全面人格,更多的只是被“赐金放还”之后的愤激、无奈之语。再如孟浩然的《与诸子等岘山》,如果只联系教材注释,则句末的“读罢泪沾襟”表现的是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但如果联系作者当时的应举失意,则显然该诗还包含着和建功立业、流芳千古的古人对比而产生的理想破灭、一事无成之痛。

由此可见,文本解读中是否联系作者意图或生平、知人论世,让人左右为难。如果联系的话,很可能给文本解读带来干扰甚至错误的解读;如果不联系的话,又可能不能深刻、全面地理解文本。那么,文本解读中到底如何处理、对待作者意图呢?这应该分几种情况分析。

二、作者意图在文本解读中的应对之策

一种情况是作者意图、经历、写作背景等不可考时,对文本的理解应该以文本实际表达的意义为准。比如莫泊桑的《项链》,其主旨有“讽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人对于命运的‘偶然的戏剧性变化无能为力”“赞美诚实守信的精神、直面生活的勇气”,等等。我们现在查不到莫泊桑本人对这篇小说立意的线索,所以这些主旨理解都可以成立,它们无所谓高下。还有一种作者意图不可考是因为对作者意图探究较多而不能具体确定,例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有人说是写给执政人物,乞求他们援引的;有人说是抒恋情之深、别离之难的;有人说是向“牛李党争”中的“牛派”执政者令狐绹陈情的;有人说是感叹光阴难驻,表达一息尚存、志不稍懈的;有人说是作者外调宏农尉后,仍想登朝籍的;等等。这些都有道理,理解越多,本诗越显得意蕴丰富,回味无穷。如果只局限于某一种理解,则限制了诗歌的意蕴。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对文本的种种理解一定要依据于文本,来源于文本,不能脱离文本作无依据的联想、引申或拔高。比如看到《氓》中“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就认为“女子被遣是因为贫穷的生活使她劳累、痛苦,于是夫妻失和反目”[5];对比《孔乙己》《范进中举》的不同,则认为“范进是在逆境中执着追寻自己人生目标、掌握自己命运的强者,孔乙己则是堕落、无骨气、深受封建科举毒害的弱者”[6],等等。所以,文本解读必须坚持一定的解读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符合文本”,即解读的结果要符合文本的整体构思,符合文本的整体立意,认为“女子被遣是因为婚后劳累”是没有联系全文的整体构思,认为“范进是掌握自己命运的强者”则是没有联系全文的整体立意。所以文本解读虽然强调多元解读、深度阅读、创意阅读,但最关键的是一定不能任意会意,这会造成文本解读的相对主义倾向,不利于学生良好鉴赏能力、辨析能力的形成。

第二种情况是作者意图、经历、背景等可以考证,如果作者的意图和文本的实际意义刚好一致,则作者意义就是文本的意义。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毛泽东时年32岁,当时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毛泽东在去广东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路过长沙橘子洲,想起自己当年在长沙求学和革命斗争的经历,想到自己当下担当的历史重任,于是豪情满怀地写下这首诗,诗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时代背景与当时毛主席的心境完全吻合,则作者意义和文本意义相互印证,没有任何疑议。但是很多时候,作者意义常常小于文本意义,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赫什所说,文本中的意义一部分是作者确定的原意,他把这种原意叫做“含义”,还有一部分是文本自身和读者衍生或附加出来的意义,他把这种意义叫做“意味”,赫什认为,“含义”和“意味”都是文本意义的组成部分,但“含义”(即作者原意)对于作品来说就更有价值,更具有效性,也更客观。这种看法被后来的学者和实践证明并不科学。所以,当作者意义小于文本意义的时候,需要作如下辩证分析。

如果作者意图明确且符合文本,得到公认很有道理,则以作者意图为准。比如《背影》,朱自清本人在1947年答《文艺知识》编者问时说得很清楚:“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但韩军等老师从文本中读出了生命感,这也很有道理,因为朱自清说《背影》的写作缘由就是因为“父亲来信中末尾的那句话”,即“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与父亲车站一别八年多来,随着时光的流逝,对父亲的隔膜逐渐消失,想到父亲的身体,再想起当年父亲车站送别时的真挚情感和血脉亲情,于是情不能自已而写下了《背影》。所以韩军老师的这种理解不能简单地说就是脱离了文本。那么对于作者本人和读者这两种不同的立意,如何取舍和评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除非文本的立意无法区分主次,如上文中提到的《项链》、《无题》的主旨,对于其他的文本只要有可能,还是应该给学生明确相对更准确的立意。这时按照立足文本、符合文本的原则,《背影》虽然是因为有感于父亲“生命短暂、脆弱”而写,但从全文的整体构思和整体立意来看,还是主要表达“对父亲的怀念和愧疚的”,而且这个意义也得到了多少年来无数学者和老师的认可,所以这个意义就应该是文本的主流立意。至于“生命感”,它只是本文写作的触发点,虽然也是从文本中读出的一种意义,但不是文本的主流立意。韩军老师之所以受到批评,笔者认为并不是因为他的观点错误(当然也有老师认为他的理解错误),而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生命感解读”不仅仅正确,而且是唯一正确的理解,其他的诸如“对亲情的怀念、对父亲的愧疚”等多年来都是一种误读,这当然会招致大部分老师的反对。

如果作者意图、知人论世束缚了文本意图,则不能一味地强调必须联系作者意图。比如上文提到的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领会感悟诗歌的画面美、意境美,不能以写作的背景、意图的探究来限制读者。有时候,即使文本或者资料明确地告诉读者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种意图也不一定就是作者理解文本的唯一依据。就像“新批评派”某些评论家所说的:“作者写作时的意图即使可以被发现,也与对于他或她的作品的解释毫不相干”[5]。比如《绝地之音》,从文章看全文显然是歌颂了生活在陕甘交界绝地的普通人民与自然抗争的坚强生命力,作者马步升明确地说:“绝地,才能迸发出绝唱;绝唱,永远是绝地的宿命……”然而,有的读者读完却认为,“绝地”的“绝唱”是马步升自己的感受,对于那位农人来说,他世世代代生活在封闭的家园,习惯了这样的环境,他可能从未觉得这里是“绝地”;他在劳作之余唱起来的“咧——”也只是一种调节劳累、单调的随便发泄,所以“无词无调”,这是一种自得其乐的表达,怎么能算得上是“不屈于命运抗争的绝音”?这显然很有道理。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看学生读出了什么样的意义,如果学生读出了后一种意图,则肯定学生的理解但告知学生还有作者意图,并透过文字组织学生讨论;如果学生先读出作者意图,则再让学生站在农人的立场想一想这绝地之音里有没有其他的理解,这样有利于挖掘文本的多重意蕴,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意图谬见[M].罗少丹,译.新批评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 李卫华.价值评判与文本细读——“新批评”之文学批评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 张广银.《诗经·卫风·氓》中女主人公传统形象反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1).

[4] 梁增红.文本的教学解读要有“三度”[J].语文教学通讯(B),2015(6).

[5] 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困惑及对策 篇九

两峪乡中心学校

毛承香

两峪乡中心学校2013年春的“生本课堂”教学改革在中学学校的领导和本部两位校长的亲自督导下,目前正深入地、轰轰烈烈地的开展着,以此为载体的我校13年春第一轮全校性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也称“生本入门摸底竞赛”)现已结束。本次活动,我校以“生本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以“生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在“教师全覆盖、学科全覆盖”的要求下,由教导处统筹安排,统一评分要求、统一安排讲课时间、内容、说课时间、评课时间、主评人、统一调配评委、分教研组开展活动。应该说,我们的这次比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但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问题或者说困惑,现就这些困惑浅谈一下本人对此的思考。

一、导学案的实用性不够。这是我校的一个实际问题,我校仅三个班级,各年级没有平行班,老师们对导学案的编制热情很高,也能依据我们的要求在导学案上尽量体现“生本”思想,但就因为教师们几乎都是孤军奋战地编写导学案,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我们的导学案的质量不是很高,主要表现为篇幅长、题目设计过多且缺乏层次感(因材施教)、学法指导少。

思考: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提高导学案的质量?一是我认为学校应具体出台导学案编制要求和评选细则,逐步考核评价导学案,评出一批优秀导学案,二是教师个人应加强学习与思考,如何在导学案的设计中体现生本理念以及如何在此过程中体现我校的基本教学模式的核心“三导、三学、三展示”,三是需要我们的教师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坚持,不能为了应付检查或别人听课而使用,当没人检查或听课时就放弃了。

二、老师们不够大胆、不够放手。主要表现为老师们还是讲得过多、很多时候是在重复学生已经讲过、说过的或者是重复讲解自己本节课已经讲解过的,这当然是因为我们的老师对学生还是不够放心,怕学生没有掌握、理解。

思考:什么原因造成教师放手不够?毫无疑问,一是对学生能力的不信任,总认为学生不可能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解决问题,二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如果对自己也充满了自信,那么就不会出现重复、啰嗦的一遍又一遍地讲解某个知识带你,换句话说,就是总认为自己可能还没有讲清楚。所以我们应该在此方面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自己的能力,那样才能真正做到在课堂上敢于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不够。具体来说表现为,一是部分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一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太多了,而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独学)环节,二是部分的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落到实处,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刚刚开始就又停止了,属于“蜻蜓点水”式的合作,三是看似热烈的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其背后根本没有深层次的思维交流,没有更多的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的交流、讨论,四是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主义严重,很多情况下仅仅是优生在说、在交流、在讨论,而学困生和部分中下等学生则在旁听,或者说仅仅是在等着听答案、听结果。

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如何得到最有效的落实?一是合作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任务,二是合作的前提是小组分工必须明确,三是合作不能过多,一节课45分钟,最多有三至四个合作学习就可以了,四是合作的时间必须有保障,五是合作的前提是自主学习,绝大多数的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四、课堂评价还不够完美。一是评价不够及时,如果我们的评价不够及时,就很可能会挫伤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二是评价的形式较为单一,基本上都是单纯的加分或者说画“正”字;三是评价的实效性值得商榷,我们现在的评价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实效性还不够强,未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譬如针对问题的难易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评价都还没用得到体现;四是评价的延续性、持久性不够,我们要求科任教师一节一评、小组一日一评、班级一周一评等好像都没有检查下来,导致学生也有无所谓的思想了。

思考:如何让评价更完美、落实评价的有效性?课堂评价的最重要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所以,一是要重视评价的及时性原则,二是重视评价的形式,不能是单纯的口头上的评价或是简单的画“正”字,可以将口头表扬、鼓励与积分(加分可根据问题难易度、学生类型斟酌加分累计)加入小组考核结合起来,作为评选优秀学习小组和优秀小组长的依据之一。

10.现代班组建设中的困惑与对策 篇十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座摩天大楼的建立,需要支撑整座大楼的稳固基础。同样,一个企业想要稳定发展,也离不开企业基础的支持,而这个牢固基础就是企业班组。如果将一个企业比作成一个人,那么企业中的一个个班组就是人体内的组成细胞,只有细胞充满活力,人才会健康成长。所以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对企业班组的建设是十分重视的。

企业班组是企业孕育、培养、发现各类技术人才和领导干部的重要阵地,是企业组员锤炼提高、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企业班组建设好了,企业的基础才能够稳固,企业才能够长远发展,以激发企业员工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加强班组建设工作,是企业兴盛的关键,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保障。

一、班组建设中面临的困惑

现如今许多稳健发展的企业已经对企业班组有了重新的认识,由以往只在意形式转变为越来越注重班组标准化建设上来。但是标准化班组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的探索过程,班组的建设需要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在这种不断转变的过程中,企业也会面临各种困惑和挑战。

1.思想认识的不充足

一些企业对于班组的建设不够重视,认为班组建设是务虚,只要抓生产效益,班组建设有没有都行,管不管都行。有些企业只是把班组作为一个生产经营一线单元,只要按照单位布置安排的任务要求,保质保量保安全,按时完成就行了。

更有一些传统企业认为没有班组建设也照样走过来了,对班组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充足,致使班组建设的开展遇到种种困难,班组建设无法在企业员工中形成共鸣和合力,往往只是张贴在墙上的有形标语、名言警句,没有落地生根。

2.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班组管理是企业基层管理的最终落脚点,班组民主管理也是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基础。有些企业班组民主管理和工会工作、职工群众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企业没能体现人本管理,班组职工民主意识不强,没有充分体现“主人翁意识”,班组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没有被充分地调动,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另外一些传统企业仍是沿用粗放式管理,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对于班组建设没有明确的标准化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员工的行为也不可能规范化、标准化,质量、安全管理也难以保障。

3.班组长技能的不平衡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好的班组长也是企业班组建设不可缺少的因素。选拔一个好的班组长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要工作,要根据企业发展、班组建设来挑对人,挑好人。

许多企业对于班组长的选拔往往看重职业技能的表现,业务能力强的就提拔为班组长,带领班组共同提升效益,而忽略了他们的管理能力,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管理培训,上岗后管理欠缺,反而没能发挥作用。同样,只具备管理能力,而对业务不熟悉的班组长,也不能深入工作来带领组员提高效率。

4.技能培训的不全面

班组技能培训教育是提升班组员工素质、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班组建设水平持续提升的有力抓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班组的技能培训教育是枯燥和单一的。对于个人思想教育只是传达上级组织精神,对于业务技能培训只是反复的操练技术,传统的技能培训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员工的发展需求,可能会让员工产生抵制厌烦情绪,消极面对。

此外,许多企业班组培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形式化严重,没有长期性规划。培训计划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是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能力的过程。

二、班组建设的对策建议

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班组的建设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加强班组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企业为主题,以提升企业基础管理 水平为核心,一步一步发展为学习型班组。

1.统一思想,提高对班组建设的认识

标准化班组建设是企业综合性的基础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公司上下党政、工、团同心协力、齐抓共管,若仅仅依靠哪一级、哪个领导、哪一个部门来抓是远远不够的。

标准化班组建设首先要统一好企业所有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对 “班组建设只是基层的事情”这种错误思想要及时转变,使企业各级领导对班组建设重新认识,真正从思想上重视班组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对企业员工进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员工了解到班组是公司发展的基础,班组的强盛就是公司的强盛。

2.健全制度,促进班组民主管理

在班组建设中首先要建立健全各工作岗位责任制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如质量管理、成本管理、5S管理、安全管理等,形成管理的科学化。建立以班组长为核心的班组管理体系, 对班组成员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定先进标准化班组的依据。

班组建设要积极探索民主管理的新形式,鼓励班组员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为班组的发展献计献策,主动改进自身的工作方法,努力为员工排忧解难,促进员工之间的团结互助,在班组内营造遵章守纪、和谐融洽、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把班组建设成员工生活工作的家园。

3.选拔班组长,带领班组共同进步

班组长是企业基层组织的工作核心,是各项生产任务的直接组织者和执行者。企业要重视对班组长的培养和选拔,切实将那些业务能力出色、服务意识强烈、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的员工推荐到班组长的岗位上来。

同时,班组长在生产实践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只有不断提高,不断改进,在员工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才能依靠大家的力量管好班组,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带领班组成员共同进步。

4.强化培训,创新技能培训内容

培训工作应该表现出灵活性和多样化。对于企业员工整日操作的技能,在培训时就应该想方设法将其搞得多样化,生动活泼一些,除了传统的技术问答、技术讲课、反事故演习等集中培训学习外,我们还可以增加岗位练兵、技术竞赛、技术比武、技术问答、考问讲解等活动形式,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业务、文化修养、职业道德等素质。同时,在业务上还可以形成师徒关系,让有技术专长、责任心强的师傅带领青年员工尽快进入工作角色,熟悉业务技能,使青年职工早日成为班组的骨干。

在班组间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激发班组成员学业务、学技术、学管理、学规

范的热情,在班组中形成好学上进的学习氛围;企业可以进行“先进班组”的评比,综合考察班组各项指标,树立标杆班组,发挥先进典型、榜样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使企业各班组建设水平不断上升。

三、结语

新的形势下我们的班组建设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改进,只有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创建有活力、高素质的生产班组,才能使班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激活基层动力,激发企业活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促进企业管理不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1.民族鼓乐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篇十一

中华民族鼓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称风易俗,莫善于乐。”由此可见,“乐”对于培养人、塑造人是何等重要。中国民族鼓乐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广泛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让孩子从小喜爱民族鼓乐,接受民族鼓乐的熏陶与教育很有必要。特别是对学生技艺的训练,智力的开发,特长的形成,美感的培养,整体艺术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小学民族鼓乐教学中也遇到一些困惑,通过多年的探究摸索,寻找到了一些相应的策略。

困惑一:有些学生会“念”不会敲

在小鼓的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会识鼓谱,会“念”鼓谱,但不会正确演奏。有些学生读谱非常正确,读谱的节奏感也不错,就是在演奏时手口不一。如:2/4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 咚||。这些学生中有的会敲成咚咚 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 咚||。有的会敲出更大的笑话。在武锣与苏锣、小锣的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怎么也敲不到锣的中心处,所以发出的声音音色就不统一,影响整体的效果,老师示范多次也不见效果。

策略:标记 慢速 跟奏

对小鼓敲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通过多次实践,想到了标记、慢速、跟奏的方法。首先让那些会识谱不会演奏的学生在鼓谱的下面写上左右手的标记,再让学生在老师的领奏下一乐句一乐句地慢速跟奏。以上面这一乐句为例,让学生读成右 左 右 左|右 左 右 左|右左 右左 右左右左|右 左||。紧接着让学生跟老师用手慢速一边敲一边读,待到他们读谱、徒手敲鼓统一后,再让学生用鼓棒演奏。通过这样多次反复训练,绝大部分学生解决了会读谱不会敲鼓的问题,初试取得了成功。针对敲打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想到在锣的中心部位用粉笔画一个小圆圈,让学生慢速轻敲,要求学生每一下都要敲在画的小圆圈内。一开始,学生一不留神就敲到小圆圈的外面,但经过反复练习,效果较好。同时我还采用一对一互相比赛的方法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看看谁敲在小圆圈内的次数多,谁的音色敲得统一。原来敲得比较差的学生也有明显的进步,他们基本能敲在小圆圈内了,音色也逐渐统一了。

困惑二:有些学生演奏节奏不稳,没有乐感

在乐曲的演奏中总有一些学生节奏不稳,乐感不强,甚至没有乐感,任你老师怎样辅导,他们总是我行我素,让人总感觉与乐曲的节奏差一点,乐感达不到要求,这样影响了乐曲的教学,不但教学进度缓慢,而且弄得老师与其他比较好的学生筋疲力尽。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会使这部分学生对民族打击乐的兴趣越来越淡,从而慢慢失去兴趣。

策略:欣赏 帮带 激励

针对这个问题,我反复琢磨,准备分步教学。第一步:欣赏。首先在网上收集一些学生鼓乐演奏的视频让他们观看,通过欣赏让他们知道我国民族打击乐的博大与丰厚,引导他们为有这么好的机会学习民族打击乐而高兴;激励他们:他人能演奏得好,自己也能演奏得好。第二步:帮带。在欣赏的基础上,我把学校鼓乐团前几届学生演出的视频放给他们看,同时告诉他们:“这都是我们学校学生演奏乐曲的场景,你看多精彩啊!”进一步增强他们学好鼓乐的信心,让学生明白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行。接着把这部分演奏比较差的学生分到节奏、乐感都比较好的学生中去,分好小组,让节奏、乐感都比较好的学生带他们一起练,并要求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帮这部分学生练到节奏稳、有乐感。老师巡回指导并及时表扬或纠错。第三步:激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评选出优秀小组,进行表演与奖励。这样充分调动了大家的力量,练习的场面令人鼓舞,各个小组的潜能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其中节奏感、乐感好的学生围着乐感差的学生,你想办法,他出主意,节奏、乐感差的学生也积极思考、行动,效果显而易见。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大大激发了被帮学生的潜能,那些学生不知不觉节奏感、乐感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生的互助思想和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困惑三:鼓乐团的排练、演出与文化课学习的冲突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多数家长都很重视自己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多数家长不知孩子参加鼓乐团有什么好处,再加上少儿鼓乐团的排练与演出时间或多或少会与学生学习文化课时间有冲突,因此有些家长就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参加鼓乐团训练,有的家长直接打电话给老师,说他的孩子不想参加,将来的升学主要靠语、数、英成绩……

策略:交流 沟通 介绍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便主动与鼓乐团家长交流。首先告诉他们,科学家早已发现,人的左脑从事逻辑和条理性思维,右脑从事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艺术和经验学习的中枢,右脑存储量是左脑的100万倍。可现实中95%的人仅使用了左脑,大多数人一生只用了大脑的3%-4%,其余97%蕴藏在右脑潜意识中。在生活中孩子们也极少有开发右脑的机会,在开发大脑潜力上,我们的学生是在单脚骑自行车。

接着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民族鼓乐的教学,能有机地将手、嘴等有机配合,进行从简单到复杂的手、肢体、同向、斜向、时间错位、协调性、速度、耐力等训练,对大脑进行刺激,尤其注重对右脑的刺激,激发被闲置不用的大脑空间,提高孩子对节奏的敏感性、准确性及其快速的反应能力,孩子在学习乐器的同时开发他们的右脑,促使他们自己动脑、动手,用变换思维方式的方法去解决在学习及成长中碰到的一切困难,这将变成伴随他们一生的巨大财富!

再次向家长介绍我们已经毕业的一届届鼓乐团学生,他们不但鼓乐演奏成绩优秀,而且语、数、英成绩也很优秀。有相当一部分鼓乐团的学生学习成绩没有后退,还比不是鼓乐团的学生进步更大。不仅如此,鼓乐团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乐观,积极向上,表现力强,意志品质坚强,集体主义观念强,乐于助人。通过交流、沟通和介绍,让家长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孩子参加鼓乐团有益无害,以此达到了积极支持自己孩子参加鼓乐团的目的。

困惑四:教师自身水平制约着学生演奏水平的提高

学生从三年级学到六年级,鼓乐演奏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到了六年级,他们的演奏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从鼓点的演奏到对乐曲的整体表演都给人相当不错的感觉。而教师由于既要上音乐课又要上鼓乐课,从时间与精力上都感觉不够。随着鼓乐团的发展,学生演奏水平的提高,有些天赋好的学生在鼓的演奏水平与技能上已经与老师相当接近,越发感觉教师的水平有限,越来越感觉对鼓乐团学生的教学有些吃力了,老师自身水平制约着学生演奏水平的提高,这就迫切需要提高教师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演奏技能,以更好地驾驭这支乐队。

策略:科研 引才 提升

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呢?首先加强培训。学校购买许多有关民族鼓乐教学的书与音像资料,组织教师仔细阅读与欣赏,认真学习,做好笔记,不断丰富音乐教师的民族鼓乐的理论水平,积累民族鼓乐的知识。鼓励教师利用一切空余时间磨练自己的鼓乐演奏技能技巧,使教师的演奏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其次引进人才。学校还聘请了市文化馆的打击乐老师与艺术院校的打击乐专家,定时来我校上课。专家老师的精彩示范,不仅提升了我校老师的鼓乐技能,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鼓乐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民族鼓乐与民族鼓乐的精神。学校给我校的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与提升鼓乐技巧的平台,大大丰富了我校师生对鼓乐的情感,使我校的鼓乐教学走上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迹。

文明古同,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在中国这个千年文化中,鼓乐文化始终起着传承文明、沟通未来的作用。通过鼓乐教育,对学生认识中华民族鼓乐的丰厚博大和民族鼓乐文化中的智慧,以及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要鼓励引导学生从小学习鼓乐,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鼓乐的兴趣,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耐心辅导。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让学生内心喜欢打击乐,更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民族鼓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虽然训练过程中可能感到枯燥乏味,但只要我们增加相应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想,只要持之以恒,民族鼓乐就一定会发扬广大。

12.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困惑及对策 篇十二

一、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困惑

(一)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地位越来越无足轻重。

1.许多高职院校尽管开设了应用文写作,但多数专业只把它作为选修课,或者根本不开设此门课程。而且开设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凑数,班级总课时富裕就多安排点,如果课时不够,就少安排甚至不安排。有的即使开课也只是选修,或是考查,所安排的课时也就谈不上满足了,一本400多页、涉及几十个文种的应用写作教材,只安排二三十个课时进行教学,学生又能学到什么?从考试角度去记忆又能掌握多少呢?以我校为例,在2003年的时候因为课程科目少,课时富足,应用文写作就安排每周4课时,现在课时不够,就变成了每周2课时,有的专业课程比较多,干脆就安排成讲座或是考前复习。只有在重庆市教委安排有应用水平测试时,才会加大教学力度,但这也只是为了考分,而不是培养能力。这也就导致学生不够重视此课程的学习。用学生话说,开什么课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考试能过关,学完能拿到毕业证就成。

2.很多学生存在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1]刚入学时,辅导员就跟学生讲各种证书对于高职学生的重要性,于是很多学生在校学习时急于获取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证书,至于应用文写作则被抛于一边,在校用的毕业论文等应用文则干脆临时抱佛脚,网上查一查了事。不少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往往从网上下载,然后稍加改动而成,结果常常出现雷同现象,内容、观点相差无几。如此下去,教学质量如何保证,学生毕业以后如何适应工作需要?因此,如何更好地教好和学习应用文写作课成了各高职院校师生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教材的编写跟不上社会实践的需要,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1.很多应用文写作教材尽管打着新教材的幌子,实际上是出版商从经济利益出发,找了一些高校教师以前出版的教材,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订,其结果是新瓶装老酒,换汤不换药。从我从教近十年的经历来看,所接触到的教材众多,但大部分的编排体例相同,结构相似,而忽略了内容的难易程度,导致整本教材平均笔墨。

2.很多应用写作教材注重理论的讲解,对理论讲得很多、很杂,对范例分析较少,特别是在相似文种的编写上没有用范例来进行对比分析。编者好像是要尽其所能,将可能涉及到的知识一股脑儿灌输给学生,[3]却不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经验,这对高职的学生来说,接受起来十分困难。

3.教材的编写没有给教师多少选择的空间。在高职院校中,不同的专业对于应用文写作的需求内容和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机械电子等专业的学生需要的是实验报告、毕业论文、求职信等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种,而旅游酒店管理更多的是需要掌握解说词、演讲稿、毕业论文、求职信、行政公文等文种,但是教材上却是平均用力,什么文种都选用了。而且教材在编写时对每章每节的教学内容及要求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对教材的重难点等也作了全面的说明,生怕教师不能完成规定的教学要求。这样一来,教师就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了。

(三)教师难教,学生难学。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很多教师为了把理论很好地教给学生,费尽了心思,想方设法变换花样来讲解,又是讲格式,又是说例子,析范文,但是效果却很差。有的时候老师自己讲课都觉得没什么劲,太过“枯燥乏味”。我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很多都觉得只要看书按照上面的格式都可以写出文章来,用得着这样费力地上课吗?可是真要学生自己写,却又问题一大堆,感觉很多文种似曾相识,似是而非,越学越没信心。

二、解决的对策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校要确立应用文写作的学科地位,让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回到应有的位置上来。

学校领导和学生要真正认识到,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绝对不是“豆芽儿科”,应用文写作课是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应用写作的实践中如何体现自己的良好的文化、思想素质,以及如何胜任本职工作的课程,可以说应用文写作课是对学生思想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更高层次上的要求。[2]现在有很多资料表明应用文写作能力差已经成了学生就业的绊脚石。因此,学校在教学安排上,一定要转变那种把应用文写作当作“豆芽菜”的观念,真正认识到应用文写作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排课时注意科学合理性,充分安排好应用写作的教学课时,只有教学学时得到保证,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只有从思想上重视了,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才能更为有效地进行下去。

(二)在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上要多下功夫。

现行选用的应用文写作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文种也偏多,不少文种不要说学生,就是老师也没有机会去实践,比如:命令、议案、指示、决议、公报等。因此在教材选用上,应尽量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有的时候不仅要选用适合高职的,而且要适合该专业的教材,突出教材的针对性。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教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组织教师编写适合于本校学生的教材,作为内部刊物进行印发。在教材选用上,一定要注重实用性,特别是要注意对容易混淆的文种,一定要通过多个范文的讲解分析来帮助学生体悟。

(三)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必须先从转变教学观念入手,提高认识,打破重理论知识传授或者重实践能力训练的偏执之见,尽快树立起“理论为先导,实践为主体”,知行并重的教学观念。[4]教师教学要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采用的“灌注式”教学法,不能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更不能照本宣科,否则只会让学生打开书了然,合上书茫然,越学越糊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从生活的角度,去挖掘案例和材料;学习用学生的思维模式去设计课堂,要尽量少讲、精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练、多写,引导学生在学中写,在写中练,在练中评,力争取得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的教学效果。在教法上,除了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之外,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法,比如讲授请示与报告,通知与通报时就可以从两者的区别上进行对比教学,还可以提供一些病文让学生来指错改错,达到巩固教学的目的。

当然,教无定法,每个人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我相信,只要每一位从事应用文写作的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为更好地教好学生出谋划策,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高原.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应用写作教育与科研的系列思考[J].应用写作,2006,(1).

[2]洪威雷.应用写作在高校课程建设中地位[J].应用写作,2007,(1).

[3]李白坚.应用文教学的“套餐”训练[J].应用写作,2006(8):40.

13.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困惑及对策 篇十三

纪委依纪依法查处违纪案件,历来是惩治违纪行为、震慑腐败分子最严厉、最激烈也最有效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的转型,人事改革的推进,在实际工作中难免遇到一些矛盾和困惑。主要表现在: 一是案件线索的短缺性。究其原因,除一些客观原因外,譬如一些单位、部门存在互相推诿扯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不负责现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举报人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存在误区。一则误以为只有越级上访才能引起上级的注意和重视。二则误以为必须找到当地党委、政府的一把手事情才能办妥、问题才能解决。导致出现一方面信访总量减少,另一方面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不断增多的怪现象。

二是涉案对象的多元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企事业单位转制,干部职工身份置换,在查办案件当中,对于涉案的一些外出务工-1-

党员(包括当事人或证人),单位不知其去向,家人不愿提供其联系方式,即便提供了也不愿回来配合调查。

三是办案手段的局限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之规定,纪委查办案件最强硬的措施和手段无非是“两指”、“两规”,其它的就是诸如查询复制要求提供或暂扣、封存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会议记录、工作笔记、账册、物品等。还有一条规定:必要时可以对与案件有关人员和事项,进行录音、拍照、摄像。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细则》又规定:与调查人、受侵害人和证人谈话时,如进行录音、拍照、摄像,应事先告知本人。如果被谈话人不同意,这项措施就不能采取,就不可避免被谈话人因担心一旦签了字就要承担后果而拒签字的情况。

四是追缴违纪款的艰难性。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轻微违纪,但必须追缴其违纪款的单位或个

人,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均无强制性措施。只有通过反复做思想工作,帮助其提高认识,敦促其自觉缴款。这种方式方法往往起不到明显效果,违纪款不能如数追缴到位,使党纪政纪的严肃性大打折扣。

五是定性量纪的随意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于2003年12月31日正式颁布。《条例》对各类违纪行为均作出了具体的、相应的处分档次。如很多款条例中都有如下表述: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但如果审理工作人员思想上有欲褊袒或报复的意念,量纪时处分档次完全可就轻或就重,出现定性量纪的随意性。

针对这些困惑和矛盾,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要大力推行纪检监察信访公开,多渠道挖掘案件线索。首先搞好宣传,将受理信访的范

围、调查过程、处理结果公开。引导群众依法信访,避免、减少“三访”,同时拓宽、畅通信访渠道,挖掘案件线索。①发挥基层信访信息员的作用,要求定期上报信息,为确保信息质量,加大培训力度。②加强与公、检、法、物价、审计、财政、减负办等单位的联系沟通。③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方便群众,减少越级上访。

二、要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规范对党员的管理。要求每位党员必须参加党组织活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对长期不过组织生活,脱离党组织的,严格按《党章》规定办,该劝其退党的劝其退党,该除名的除名。对外出务工党员,可借鉴计生部门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方法,对打工人员密集的地方设立临时党支部。

三、要充分发挥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配合。当前,在一些地方,腐败已渗透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规律,这就决定了单靠任何一个部门的手段和力量,都难以适应查办大案要案的需要。因此,要求各执纪执法部门通力合作,既相互协同作战,又各自行使职能,综合运用职能部门的人才、信息、职能、手段、财力资源优势,形成查办大要案的整体合力,并努力使组织协调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14.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困惑及对策 篇十四

二、对策

(一)大力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宣传力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未来、民族的兴旺与发展。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力宣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使其深入人心。报刊、杂志、新闻媒体要正面引导,对课改中的典型人物、事迹要大力报道和宣传,真正使社会、家长、学校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合力,构筑坚实的基础。

(二)全面改革各类招生制度,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招生制度的彻底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改革现有的招生制度,使其与课改精神相吻合、协调。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评价观。要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改革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考试多样化,使教师和学生有展现特长和潜能的机会。

(三)建立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根据农村现实,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方式应以岗位培训为主,坚持“教学研结合”与“教学做合一”的培训原则,改变“培训即办班”的单一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岗位培训。

1.专题讲座与示范课结合。可采用三种形式:院校的教师讲专题并上示范课;地方进修院校的教师讲专题,由兼职教师上示范课;兼职教师讲专题并上示范课。

2.送教下乡,上示范课。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可组织一批有经验、教学实践能力强的专兼职培训教师直接送教上门,上示范课,并进行咨询指导。

3.观摩培训。各校可采用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观摩优质课、特级教师示范课以及当地优秀教师的观摩课。观摩后要求教师进行研究,对照别人找差距,提出自我改进、提高的思路或设想。

4.自我培训。教师自发组织的集体听课、评课、研讨或自我讲专题。这种准备过程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5.实行交流或“留学”培训。

15.浅论心理困惑成因及防治对策 篇十五

一个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不同的人对此会有不同的回答。笔者赞同, 人生就是不断地追求, 人生就是享受过程。没有人生来就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是在不断地探寻中, 才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一个人有了想要的, 便会去追求, 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梦想, 这就是生活的意义, 并非一定是得到什么或者结果如何。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追求, 也就是没有信仰;没有信念, 就会缺乏激情, 自然体会不到奋斗中的快乐和成就感, 也体会不到与家人相处的温馨感, 想在他人的生活中寻找参考, 结果忽视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久而久之, 感觉自己是被迫地在生活, 无奈且无聊, 这样一来, 生活的意义感觉不到了, 困惑产生了, 甚至有时连死的念头都会有了。

这些人首先应明白:人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 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从出生就意味着开始了生活, 但生活并不是只有一个目的或只有一种意义的。不同时刻、不同阶段, 可拥有不同的奋斗目标, 这些奋斗目标将会激励人们在生活中搏击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让死气沉沉的生活激荡起层层波澜, 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随大流, 认为人家怎么做我也要怎么做, 否则大感不安。

其次, 生活的意义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社会在发展, 我们不应幻想求得永恒的目的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不应常问自己“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或目的?”可以试着问“怎样才能感到生活有意义?”因为并不是一定要有个什么目的、意义, 我们才能生活得幸福、安乐。生活的意义在于拥有了关于过去的印记, 在于今天切实地把握了、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等, 还在于对将来的追求, 也就是说, 追求生活意义的答案只是个动作过程。

最后, 我们没必要把那么多的责任往自己身上压, 而只需把履行责任和义务看做是自己可以享受个体活动的途径。人需要放松, 要不然很容易窒息在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密室里。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精彩的世界, 这个世界与众不同, 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的道理一样。

在笔者看来, 世界上无数的人, 特别杰出的只是那么一小部分, 存在于每个角落的是普通的人。对整个社会而言, 平凡的、普通的人是构成社会的基石, 一个社会容纳不下太多的领导者。但无论是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 都将是一个独立的、有原则的、有信仰的人, 不必在乎生活的平淡麻木。现实中没有上帝, 我们的心中应当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上帝, 让我们学会爱和追求。瞻养家人不需要理性的理由, 那是心中善念使然;养活自己不是被动, 而是超越自己的诉求;义务与责任是信仰赋予我们的考验。对于成功者, 如富人、领导之类的人, 他们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过得很滋润。但并不是说只有成为一位成功人士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有无成功, 中国的圣人、尼采的超人, 就是找到了生命意义的人, 圣人和超人并非具有超能力的人, 但他们即使过着普通的生活, 也能发现不凡。其实,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领导者, 生活本身就是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 生活本身就是生活的目的。每个人既普通也不普通, 而我们的生活是普通的, 却又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的友情、亲情、爱情、悲欢离合, 这些都有意义。至于做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位领导者抑或是有钱人, 主要看自己的乐趣, 生活的真谛就是快乐, 我们应该快乐地生活。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呢?那就是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做自己擅长做的事。金钱、地位、荣誉只是过眼云烟, 是漂浮不定的虚幻的东西, 笔者相信, 对个人利益拥有最多的人不一定是最幸福的人, 人活着要享受这个过程, 要享受自己的生活。

对于人生意义的问题, 古今中外哲学家都曾有许多的思考。孔子认为,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儒家所倡导的就是个人经过努力为社会贡献力量, 或者成为“圣人”, 即道德模范;也可以像庄子一样追求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这是一种恬然的心理境界, 摆脱世俗烦恼, 追求绝对自由, 这样的人生态度看似比较消极, 但却为人心灵的平静留下了一丝余地, 使其可以不为现实所累, 过恬然自在的生活, 也未尝不可。而在西方, 许多哲学家为信仰和追求认识真理奋斗一生。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真实的, 善是理念世界的最高理念;齐克果认为信仰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是的, 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能没有信仰, 人可以生活在现实的世俗世界之中, 但思想一定要超越现实, 有所信仰, 有所追求, 最终达到心灵的满足和灵魂的充溢。而人生活在世界上, 不仅要认识世界, 更要认识自己, 认识生命的本质。萨特说:“人就像骰子一般, 自己把自己给抛掷出去, 朝向自己所决定的方向。”由此看, 世界上不存在最好的人生路, 我们所应追求的, 就是寻找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平淡的人生怎么不行了?难道平淡的人生就不幸福吗?笔者想, 人生活着的追求有幸福、真理, 而通向幸福和真理的路就是“真诚地活着”。人出生时一无所有, 死去时亦不会带走任何东西。命运轮回, 我们能做的只是去热爱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 都离不开自己的成长背景, 都因别人而生, 因别人而亡。当耗费一生之后, 回头想想, 或许正因为这些莫名的责任, 我们获得了爱, 获得了尊敬, 也获得了满足。伟人的生活也是普通的。于伟人自己而言, 他的生活不过是去行驶命运, 只因命运偏好, 他人或许认为他伟大, 但他自己也不过是一命运碎片罢了。所以, 生活的意义无需探求, 爱生活即真理。“灵魂是上帝的, 肉身是父母给的”, 两者都不能亲手摒弃, 热爱当下, 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要像一部电影里说的, “Whether life brings sunshine or storm, we should face it bravely.” (纵使生命无常, 我们仍要坚强面对) 。

在现代社会, 人们之所以有那么多困惑, 是因为当今社会价值、意义的多元及不稳定:金钱、地位、荣誉、兴趣等, 就算人们在后天的教育、生活经历中获得一些意义、目的来支撑生活, 也必须面对它们贬值和被动摇的可能, 再加上人经常是贪心的, 多种价值都想获得, 于是便会陷入无尽的苦恼之中。如能彻底回归到自身的个体生活, 感受自己真正的欲求和意志 (will) , 努力去创造、生成, 烦恼大可减少。笔者相信这个世界没有努力了却办不到的事, 笔者不是一个成功人士, 那是因为笔者努力得还不够, 不怨天、不怨地、不怨任何人。但是, 笔者永不放弃追求,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扎扎实实过每一天, 体验着一切, 享受着一切。如尼采所说:“生活让我回到过去, 但我仍然高声回答:我愿意!”或许, 这就是生活的意义!愿人人的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

参考文献

[1]梁文侠.哲学与人生[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

[2]李锦全, 冯达文.中国哲学初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初中生期中考复习计划下一篇:风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