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新闻稿件的意义

2024-06-10

选择新闻稿件的意义(8篇)

1.选择新闻稿件的意义 篇一

第三章 新闻稿的分析与选择

第一节 分析与选择新闻稿的意义 第二节 新闻价值分析 第三节 社会效果分析

第四节 媒介适宜性分析强迫性选择 需要性选择

第一节 分析与选择新闻稿的意义

一.两种选择

1.强迫性选择:是受媒体容量的有限性这种客观条件制约对稿件所进行的选择。为了保持新闻稿与报道篇幅之间的平衡进行的选择。

2.需要性选择:新闻编辑根据新闻传播的需要进行的选择。

编辑对稿件进行判断:正确还是错误?重要还是不重要?真的还是假的?

二.分析与选择新闻稿的意义

1.有助于落实媒体的编辑方针不同媒体的新闻编辑对同一条新闻稿件的取舍往往不同 2.有助于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3.有助于新闻稿件合乎新闻媒体的容量要求 讨论:你认为新闻媒体能提供给你什么? 应该提供给你什么? 三.选择新闻稿的方法 .新闻稿的来源 不请自来型:•通讯社电讯稿(媒体特约的除外)

•各阶层人士自发来稿

•各单位寄来的简报和其他宣传品

编辑部组织:•根据媒体选题,与记者形成固定的供稿关系,与通讯不固定 网络来稿: •网络来稿 .选稿程序:初选

复选

定选 3.分析与选择新闻稿的目的

1)判断稿件是否适用

2)判断稿件意义的大小 3)发现稿件的潜在价值

4)检查稿件有何缺陷 5)确定稿件如何利用

4.新闻稿件的选择思路

•新闻价值判断

•社会效果的分析

•报纸取向的把握

•对稿件的真实性分析(一般在改稿前适合)

真实性

报纸取向

社会效果

新闻价值

稿件 第二节 新闻价值分析

新闻价值的标准5个标准:及时

新意

重要

接近性

显著 总结:新闻的及时指新闻根据一旦成立就迅速的予以报道。(新闻内容、新闻根据)1.及时的表现:1.事实的发生是突发性或者跃进性的

2.事实的变动是渐进的,表现为一个过程 如一种风气的形成,一项活动的深入,先进经验和先进集体的表彰等,都没有明确的终止标志,需要找出新闻根据来。

3.事实的变动早已发生,因为种种原因,未被人发现或未予以公开 4.新闻预告:事实的变动即将发生

2.新意

新闻事件的特质:对常态的改变,受众对常态的了解。当创新成为常态后,新意就越来弱 但在一定范围内、时间内,换一种条件,仍有新意 讨论:请大家列出你认为有新意的报道? 新意的条件

1)当创新成为常态后,新意就越来越弱

2)在一定范围内、时间内,换一种条件,仍有新意

3.重要: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受众的关注程度

有社会影响的人物或权威 4.接近:地理接近

心理接近5.显著:平凡人+平凡事不是新闻

不平凡人+平凡事是新闻

平凡人+不平凡事是新闻

不平凡人+不平凡事是好新闻

需要防止的一些现象:1】让事实迁就思想

2】 无限上纲随意拔高

3】传播错误思想

4】咄咄逼人强加于人

5】高高在上夸夸其谈

6】背离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大方向 第三节 社会效果分析社会效果分析

一. 是新闻编辑对新闻作品发表后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预见性的分析 二. 社会效果分析

1.结合新闻发生的社会背景,认真分析受众心理,立足于全局看问题 2.全面辨证的眼光,防止正面报道的负面作用 3.合法、合理性分析

讨论:如何理解负面新闻和负面新闻报道?

负面新闻 负面信息:信息的原始状态,本身的价值判断为负面,比如地震、塌方、贪污、暴力、色情等。

负面新闻报道:人工加工而成的新闻报道。报道内容为负面,产生的影响也为负面。内容非负面,但由于认识或者操作,产生事与愿违的消极影响。三.几点注意事项

1.有严重政治错误的稿件不能用: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反对改革开放的;为腐败辩护的等 2.明显违反现行政策的:如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有违民族宗教政策的等。

3.宣扬极端民族主义的: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这种东西是建立在一种情绪基础上的,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障碍。

4.禁止刊载的内容:煽动,诽谤,侮辱,泄密,造谣,教唆,传播淫秽,侵犯隐私权

第四节 媒介适宜性分析 一.媒介适宜性分析

1.根据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 2.根据同题报道的差异化原则

3.根据媒体的性质与容量,从把握重点与平衡的角度分析 二.还要考虑媒体的覆盖范围

1.地理上超越本报报道范围

2.不符合本报的风格或宗旨 3.其它报纸已经刊登

可用稿

备用稿

内参稿

转交稿

线索稿

2.选择新闻稿件的意义 篇二

一、对电视新闻质量进行有效保障

电视新闻质量必须依靠高质量的稿件来保证, 所以稿件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新闻的质量。新闻编辑在挑选稿件时, 需要考虑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新闻事实多, 而报道的时间有限, 无法全部进行选择。小到一个城市, 大到一个国家, 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新闻事件, 编辑需要收集到各种的新闻和情报, 并且集中到编辑部中。但是由于这些稿件来自于不同的单位和地区, 内容各异, 作者的写作水平、对新闻事实的剖析理解能力等都存在着差异, 所以编辑需要能够对这些稿件的质量做出判断, 合理取舍。二是需要结合电视的编辑方针来进行挑选。对于新闻编辑来说, 编辑方针是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 不管是搜集材料、新闻写作还是标题的拟定, 都需要在便捷方针的指导下来进行。举例来说, 法律新闻和民事新闻作为两个典型的新闻类型, 编辑方针就存在较大差异, 法律新闻着重于宏观的和政策性的法律事件报道, 而民事新闻偏重于一些微观的和日常生活的服务内容, 基于此法律新闻的稿件应当注意选择当前发生的大小法律事件的报道, 民事新闻稿件则应当着眼于民众日常生活, 突出新鲜性和娱乐性。各个新闻的编辑在挑选稿件时, 都必须考虑到电视新闻本身的报道方针这一制约条件, 根据需求来对稿件进行适当的取舍。

二、把好新闻“三关”

电视新闻在编辑过程中, 一定要对“三关”把握好。其一则为思想政治关。在对新闻稿件进行选择中, 要确保其基本政治思想是正确, 其能够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相符合。同时也要对政治界限以及公开报道的科学性进行分析, 注重对国家和党的机密进行严格保密。其二是新闻事实关。注重要对新闻稿件中的画面以及情节内容事实性进行检查, 检查其是否出现前后矛盾或者和科学事实相违反、不合乎情理等地方, 更要检查其是否出现了虚构、嫁接以及“张冠李戴”等错误问题。其三要对文字声画关进行把握。即要对稿件中的文理不通之处进行修改, 将新闻稿件中的用词用语以及拍摄画面的正确性进行检查修改。另外还要确保稿件文字通俗易懂, 实现视听特点和声像同步的结合应用。

其中电视新闻具有传播内容丰富、迅速、共时空效应等特点, 它具有真实反映客观事件的能力, 新闻采访要将时效性和真实性紧密结合, 新闻稿件更要对真实度进行提高, 这不仅体现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还保证电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而防止虚假新闻的产生也许将客观及时和新闻价值相统一, 以此来高度统一其时效性和真实性, 电视新闻的公信力和权威信才会有所提升。

三、确保稿件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新闻稿件选择的重要参考条件, 其中新闻稿件新闻价值的判定依据主要包括有:1、时效性。在新闻稿件中, 新是其最基本的属性, 如果连新这一特点也就不具备, 那么也就不能称之为新闻。新闻本身的定义也就是关于最近所发生事实的报道, 一则新闻在今天报道能够称之为新闻, 如果明天报道也就非常有可能不会得到人们的关注。新闻也被成为是“易碎品”, 讲究的就是快, 尤其是在现今这个电视直播和网络新闻发展环境下, 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也能够迅速的被“零距离”进行播出, 就像之前的NBA比赛以及英超联赛等, 之前均是通过现场记者的报道对整个过程和结果进行了解, 现今则可以让你“零距离”对整个过程进行观看, 并且集听觉、视觉为一体的观看比赛过程。在新闻价值和时效性密切相关的现在, 其时效性越强那么新闻价值也就越高。因此也就出现一大部分记者为了能够确保新闻的时效性, 而不计代价, 甚至不择手段, 以此对新闻价值进行提升。2、公效性。这也是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影响要素。我们通常所讲的公效性也就是指公众效益或者说是社会需求。对一条新闻的价值进行判定, 就要对其受传者的数量和受效大小进行分析, 不用说一条受众达到一万的新闻, 其价值必定要高于受众为十万的新闻。因此我们在对稿件进行选择的时候, 就要看其价值, 反复对其进行考虑, 思考这条新闻发出的作用是什么?后果是什么?3、重要性, 这也是对新闻价值进行判定的重要因素, 其中包括人物重要、时间重要、时间重要以及背景重要。因此在电视新闻稿件选择中, 一定要依照以上原则, 首先对新闻价值进行判定, 新闻价值越大, 其质量越高。

综上所述, 对于电视的新闻编辑来说, 在挑选稿件时, 必须从保证稿件质量、打造电视新闻特色、坚守正确的新闻报道方针这三个方面入手, 挑选出值得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符合电视宣传价值的高质量稿件, 以承担起电视台应当担负的社会功能, 更好的服务于群众。

摘要:电视新闻编辑选择高质量稿件, 对于打造特色电视新闻节目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因此在稿件选择中, 也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本文就对电视新闻编辑高质量稿件的选择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编辑,高质量稿件,选择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玉.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与技巧[J].魅力中国, 2010 (28) :118-120.

3.选择新闻稿件的意义 篇三

关键词:新闻稿件 新闻写作 新闻创作 新闻宣传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092-02

新闻宣传稿作为宣传性质的文章,有着自身独特的写作规范与要求。新闻宣传稿的基本落脚点在于宣传,根本目的在于宣传,因此如何把握宣传力度和在宣传方面如何下工夫,是新闻宣传稿写作的基本問题所在。以下就我个人的实践经验,简单阐述一下新闻宣传稿写作规范和基本要求。

一、新闻写作坚持的基本标准

新闻,是以宣传为手段反映当前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报刊、广播、电视经常大量运用的一种文体。是消息、通讯、新闻特写、速写等体裁的统称。由此对于新闻稿件的书写也要求具有一定的标准。

1.真实性:新闻稿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主观与客观有机统一的原则,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生活实践活动的事实;

2.政治性:必须坚持党性原则,遵守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从全党工作大局,服务社会民生;

3.时效性:充分考虑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做到在新闻事件发生后最短时间内及时快速地投递新闻稿件;

4.重要性:充分考虑所投递新闻报道的影响范围、影响深度,力求发布重要和比较重要的新闻;

5.内涵性:切合本地方、本部门和本单位的性质和特点,言之有物,传达信息丰富,叙述事实清晰,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

6.严肃性:符合新闻稿件的基本写作格式,具有新闻语言风格,结构清晰、合理,语言规范、简练,表述准确、流畅,讲究遣词造句。

二、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稿件因其作用的特殊性,除了要求具备一般文章的要求外,还有自身的特殊要求。具体说来新闻稿件要求有四个字:真、快、短、活。

1.真即是坚持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

(1)新闻真实性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都要确凿无误。也就是说,新闻事实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等都必须真实、准确。这些情况若有出入,将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2)新闻真实性还要求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条件、过程、细节和人物的语言甚至动作都必须真实。任何一种用来修饰和渲染素材的虚构在新闻写作中都是要不得的,那是对新闻真实性的忽视或者说轻视。

(3)新闻作品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如数字、史料、背景材料等也必须确切无误。总之,新闻以求真标明自己的价值,就是要坚决杜绝新闻失实现象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不要为了追求生动感人,凭主观想象增加许多不真实的细节,更不要进行主观的“合理预言”,夸大其词,胡编乱造。

2.快即是坚持时新性。

时新性是时间性与新鲜性的合称。新闻写作不但要讲究时间性,还要给人以新鲜感。新闻姓“新”,时间性是新闻的本质特征之一。记者采访必须雷厉风行,随时处于待机状态,争取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写作上则要坚持新鲜性:内容新(角度新、主题新),形式新(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新闻的最前面、寻找“最近点”)。

3.短即是坚持简明性。

简明是一切题材的新闻作品的最显著的特征。简练也是最高级的写作技巧,对记者来说,更是语言文字方面的最基本的基本功。具体地说,简明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求通俗明了。这是新闻作品写作上一个主要特征和主要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消除生僻艰深的字句,控制句子长度。二是要求简洁凝练。这是比“短”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如何把新闻写短?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工作人员,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a、直截了当,开门见山陈述事实;b、空话少说;c、一事一报;d、语言准确、简练;e、善于删改等等。

4.即是要坚持灵活性。

如何把新闻写活,本人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觉得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运用蒙太奇手法,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二是运用断裂式行文,多分段;即择取事实点面结合,跳跃式行文;段落简短,叙事简洁,讲究思想的递进和丰富;讲究逻辑衔接,省去铺垫过渡等等。三是要多写视觉新闻。

三、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规范

新闻宣传稿的写作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特殊的要求。

1.新闻宣传稿要重视宣传的本身意义和作用。

新闻宣传稿的根本目的在于宣传,因此在写作新闻的同时需要尤其重视宣传的本身意义和作用。同时需要明确一点的是,新闻宣传稿是新闻而并非纯粹宣传稿件,也就是说,新闻专业性的书面语言是新闻宣传稿必备的一个基本性内容。因此,如何把握新闻和宣传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如何在新闻基础上体现宣传的基本作用,是写好新闻宣传稿的一个基本前提。新闻宣传稿具有宣传的多种功能,因此重视宣传的本身意义和作用,是新闻宣传稿写作所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2.新闻要注重事件本身的报道,突出报道事件的重点。

新闻报道离不开事件本身,事件构成新闻报道的主体,即常说的新闻素材。注重事件本身的报道,突出报道事件的重点,其意义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只说明一点潜在的作用构成。在新闻报道中突出事件,不是要否定事件发生的主体行为人,因为新闻五要素的基本理论常识规定了新闻事件主体行为人的作用和不可替代性的地位,本身对于主动性极强的活动主体就是一个良好的宣传定位,不必在乎上述这种否定所可能发生的几率性;相反,突出事件本身,往往起到意外的遮眼障目的作用,即在突出行为人地位和作用的同时,能够遮掩新闻报道本身从属于行为人、完全为行为人宣传服务的“奴性面目”,即使新闻报道本身丢却了从属与主观的嫌疑,更加突出新闻宣传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3.注重在规范形式上的创新,尽量避免新闻宣传稿出现千人一面的尴尬现象。

新闻宣传稿最大的弊端恐怕在于规范形式上千篇一律的呆板和新闻报道方面千人一面的尴尬。这种弊端的形成既与新闻写作理论本身内在的规律性和机械性有关,同时又是宣传稿所必然面临的不可避免的麻烦和窘区。从理论本身来说,新闻宣传稿需要有这样呆板的规律,则必然出现千人一面的尴尬。因此,如何在实际运作中充分调动新闻宣传稿写作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在规范形式上有大的创新,是避免新闻写作出现尴尬局面的一个重要举措。

4.注意新闻语言的专业性和书面化,做到字斟句酌,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

4.广播新闻稿件的写作 篇四

○翟河贵

(县广播新闻写作培训班〃2013年6月14日)

目 次

一、广播稿的概念

二、广播的社会作用和发展

三、广播稿的特点

四、广播新闻的种类

五、广播稿的基本写法

六、写广播稿的基本要求

各位通讯员朋友:

应有关领导之约,现冒昧地在此谈谈“广播稿的写作”。其实,我对广播稿的写作法,仅仅略知皮毛。充其量,是二三十年前给县广播站和云贵两省的广播电台投过稿,后又当过县广播电视台的总编辑;在去年所著的《新闻写作谭》一书中,还漂皮地谈了谈不同媒体稿件的写作,当然也谈了广播稿的写作。

在此,权当抛砖引玉。如有不对,欢迎批评指正。

一、广播稿的概念

1、广播的含义

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前者我们通常称为广播电台,后者则就叫广播。

2、广播稿的含义

广义地说,广播稿就是为了广播或广播电台的播出需要,所专门采写的文稿及相关音频资料,它主要包括消息、通讯、评论、访谈和录音报道等。狭义地说,就是专为广播而采写的各类新闻稿件,特别是针对“新闻联播”节目而采写的消息或小通讯。

现在我们所说的广播稿,就是狭义的广播稿,是特指为我市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而采写与制作的稿件和录音材料。

二、广播的社会作用和发展

广播同其他传媒形式一样,对人们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说,如沟通作用、教化作用、动员作用、导向作用、感染作用、批评作用等等。社会越是发展,科技越是进步与发达,我们越是离不开信息传媒。广播、报纸、杂志、电视和互联网,分别是我们在从事各项社会活动时,获取信息的窗口和渠道之一,而且是尤为重要的窗口和渠道。

广播作为重要的传媒形式,它的历史并不长,还不到一百年时间,但是它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重要和重大的作用。在交通还不发达的上个世纪上半叶,甚至在八十年代以前,它以报纸不能望其项背的速度,将世界上刚刚发生的重大事件迅速传遍每个角落。二战时,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就是广播及时将信息传递给了整个中华民族以及全世界。歌剧《红岩》有这样一个情节,当渣滓洞里的江姐她们从广播里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时,那万千感慨汇成欣喜与骄傲,她们一针一线在铁窗里绣五星红旗。一九七六年,我们僻远的玉屏,也同全国同时惊闻毛主席和周总理逝世,肝胆俱裂,天地失色。就是在交通和科技相当发达的今天,广播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汽车司机、学生、工人和广大农村群体中仍然有着数量庞大的受众。尤其是在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广播的作用尤为突出。当然,因为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冲击着广播,但这并不妨碍它仍然是有着强大影响力的主流传媒形式。

广播是随着电台的产生应用而兴起的。十九世纪末,电台发明。仅仅二三十年的光景,广播电台便应运而生。世界上第一家正规广播电台,于1920年11月2日在美国诞生,它是美国商业部对西屋公司发给的一个商业性电台执照,其呼号是:KDKA。

我国最早的广播电台,是1922年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成立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美资英文报纸《大陆报》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呼号XRO,于1923年1月23日晚间首次播出节目。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哈尔滨无线电台的台长刘瀚于1926年建成并于10月1日广播的电台。1928年8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创办“中央广播电台”。我们今天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其创立可追溯到1940年12月,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3月,更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同年12月5日,再次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至今如此。

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创立于1950年1月1日。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12月31日,成立了贵阳人民广播电台。之后,全国统一各省的广播电台的称号,于是更名为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贵州的广播电台的历史,还可往前追溯。1938年4月,为了“坚固播音壁 垒”,对敌实施有效的广播和更有力地争取国际同情与支持,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设“贵州广播电台”。

玉屏广播站,始建于1951年。当时叫玉屏县收音站,每日收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的国内外大事和时事政策等内容,而后送县领导阅,次日由《玉屏简报》印发。1956年6月,改名为玉屏县人民广播站;1961年又更名为玉屏县广播站;1984年并入县广播电视局。县广播站从建站时起,就坚持自办“玉屏新闻”节目。据《玉屏侗族自治县志》记载,播出的新闻稿件数量是:1987年,455篇;1988年,396篇;1989年,350篇;1991年180篇;1992年,390篇;1994年,1007篇;1995年,356篇。在1991至1995年间,有6个节目在地区获奖,有26篇稿件获省广播电台奖。从1985年至1988年间,我算是玉屏广播站最热心的通讯员之一,此时,也是我搞通讯报道的主要时段。我的稿件,被编辑们推荐到地区和省里评奖,得到了省地新闻部门的奖励,也得到了省军区和军分区的奖励。

因为种种原因,玉屏的广播节目难以为继,但广播仍然在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大家要努力地勤奋采访,写出更加生动精彩和富有感染力、震撼力的广播稿。

三、广播稿的特点

说是广播稿的特点,其实指的是新闻稿件经广播这种传媒形式传输而表现出的特点。较之其他媒体形式而言,广播有其独到和特殊的 地方,那就是靠声音来传递信息,受众通过听觉来获取与感知其信息内容。它的特点是:

1、传播速度快

在传统的四大媒体中,广播的传播速度是最为快速、最为迅捷的。这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是它的工作程序。广播稿到了编辑部,经编审后,就可直接送达播音员播音,当即向受众直播或录播。相比报纸、杂志来说,就没有繁琐的排版、校对、付印、运输、发放等环节。电视新闻,制播程序也比广播繁琐得多。第二,是它灵活的时间。广播的“新闻联播”节目虽有固定的时间,但遇有重大或紧急新闻,可随到随播;一天24小时,随时可以发播要闻。然而,再快的报纸,常规也只能是每天一次,就算是特刊,也只可能偶尔地破例有一两期,而不可能对重大新闻随时印报。第三,是它自身的运行速度。广播信号的传输,是30万公里/秒。报纸、杂志是靠车辆运输,其速度可谓望尘莫及,与其不可同日而语。

2、传播范围广

同样,在传统的四大媒体中,广播的传播范围是最广的。广播广播,其“广”之得,大概来源于此。只要电台发射信号的功率足够强大,无论是在高山还是在江河,都能清晰地听到广播的声音。这一点,不但报刊望尘莫及,就是电视也不能相比,一是因为广播信号的波长和频率比电视信号更容易传输;二是收音机电视机更便于携带。

3、听觉感知

广播是用声音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适宜人的生活习惯,通过听觉作用于大脑,易于接受。对于只要听觉和思辨力正常的人,无论妇孺老幼都能接受,对识字能力和文化程度没有过高的要求,因而,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再则,听广播就像听一个熟悉的人在述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富有亲和力。

4、简短清晰

广播稿通常都不长,以说清事情的原委为目的,多数稿子不到一分钟。短稿,线索单一,脉络清晰,不枝不蔓,不绕不拐,容易让人听清,不易分神。相对来说,在传统的四大媒体中,它的稿子长度是最短的。

四、广播新闻的种类

就广义的新闻种类而言,一般认为有两大类:一是客观实录类新闻,如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二是叙事说理类新闻,如述评、评论、社论、编辑部文章等。狭义的新闻种类,就是特指消息的种类。消息我们通常分为四种,即动态消息、典型消息、综合消息、述评消息。

广播新闻的种类,在此也可理解为狭义的消息,实际上也就是动态消息、典型消息、综合消息和述评消息四种。

但是,广播因其鲜明的用声音传播、用听觉感知的特性,决定了新闻种类有所不同。具体说,它有三种形式:一是单纯的文字稿;二是以录音配合文字的组合稿;三是以文字(语音)解说现场录音的实况稿。

录音和音效播放,是广播最鲜明的个性特色,广播新闻的种类也就离不开录音,具体有:录音报道、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谈、配乐广播、广播对话、广播评论、重大集会和重要文艺、体育表演活动的实况转播等等。

五、广播稿的基本写法

1、新闻稿件的构成要素和通常格式

新闻,此处特指消息,它有其固定的构成要件和基本格式,即固定的写作套路。

第一,新闻六要素:五个“W”和一个“H”即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消息五部件: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怎样驾驭消息写作,怎样分布力量把握这五大部件?我的《新闻写作谭》中有篇文章叫《消息写作的重心与中心》,里面写道:“重 心是标题与导语。重心,就是作者精力和功力的集中点、倾注点。标题和导语,浓缩与集聚了消息的主题思想和消息的核心内容,自然得倾其力量表现。„„中心是主题与事实。中心,即主体部分的写作,它是作者思想意图的展示区,是消息主题思想的完整表达和基本事实以及细节的具体展示和呈现。”

2、广播稿写作的语言特点

广播稿在写作法则上,与写其他稿件并无本质上的不同,都得遵循写作的一般程式和规则,都要费心费力地经营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然而,所不同的是,广播稿它是通过声音与听觉结合并相互作用的形式而体现出的一门语言艺术。

要写好广播稿,就必须考虑到语言表现和听觉习惯的两个因素,在声与闻上下功夫。

第一,追求口语化,少用书面语。

听觉感官,是相对声音而言的,没有声音,自然没有听觉器官。而听觉器官长期适应于某种声音的频率或结构形式以后,也就养成了某种听觉习惯,一旦这种声音发生变化,听觉器官就难以适应。因此,广播稿一定要符合于日常的口语习惯,要尽可能口语化,适合听觉器官的接受与感知习惯。老舍先生说:“书面上美好的字,不一定在口中也是美好。„„‘老李,说说,切莫冗长’!大概不如说:‘老李,说说,简单点’!后者现成,容易说,容易懂。”这里的一个“切莫冗长”和一个“简单点”,在听觉感知上,就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又如: ‚我们驱车而行,于拂晓前抵达。‛ 如果将其变为口语,则成: ‚我们开着车去,在天亮前到达。‛

改动后,句子的意思没有改变,但念着既顺口,又好听且易懂。使用口语,还要尽量将文言词改为白话,尽可能将音单音节词改为双音节词,以适应口语习惯。

第二,少用方言土语和听众不熟悉的简化词或简称。

广播是大众性传媒,语言必须通俗易懂,地域性的和知悉面较窄的方言土语,尤其是生僻的方言土语,就尽可能不要用;用了,人家也不知其意。比如我们玉屏话:

‚箍篓子姑到壁透卡卡,没肯起来。小张一脚俩(lià)过去,一把枯倒他讲根,嘿实当(diāng)起来。箍篓子展十笨,手哈脚鳔,眼看要打脱。小张顺手帮他手朝后一撇,再巴(bià)一定子,挺得他一哈曰到卡卡郭,呛死猪,溜豆溜不得。‛

翻译:‚小偷蹲在屋壁角,不肯起来。小张一脚迈过去,一把捏住他脖子,用力提起来。小偷使劲挣扎,手动脚跳,眼看要挣脱。小张顺手将他手朝后一扭,再冲一拳,揍得他一下蜷在屋角,像死猪,动弹不得。‛

像这种方言土语,不要说外地人听不懂,就是玉屏人听着也别扭。如果仅是看书面文字,别说外地人看不懂,我们玉屏人自己也看不懂。

简称,是不能随意的,特别是那些不被大多人知晓的,就更是如此。比如,有一天,有人问路:“hé 管局怎么走?”心里想了半天,也不知这是一个什么局,是“河道管理局”吗?有了海事局,这河道管理局有多大用呢?后来,搞了一半天,才知道是“合管局”,全称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如果不是知道的,就是再聪明的人,也想不出这个简称来。

还有,我们的“11766工程”,在玉屏可以简称,在外用,就必须有说明。这类数字简称,都是官方工作类简称,于普通百姓,大多是一头雾水。

第三,力求字准意明,避免音近意远、音同义异。

大凡字、词或词组,都有一定的字面意思。如果是通过书面来眼认心读,一般不会出现什么歧义。倘若是口读耳听,就会对一些语音相近的词产生混淆,生出与原意截然不同的歧义来。如,有这样一则报道:

‚自我省西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本市各界对震灾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累计已逾100万之巨。‛

这则报道,就文字来“看”,没有问题。但凭耳“听”,却有问题。这问题,就在“震灾”与“赈灾”这两个词上。它们音同意不同,容易产生听觉错误;两个词,最容易造成错觉的是后面一个“赈灾”。这里,要么换成“捐赠救灾”,要么就对“赈灾”进行补充说明。再如:

‚局长问书记:‘七一’要到了,过不过?书记说:过,并要过一个有意义的‘七一’,干脆去联系村看望贫困户和贫困党员。局长回答:你说的有意义,我也就没异意。‛ 这里的“意义”和“异意”两个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如果不结合的语境,仅仅凭语音,就容易造成歧义。会不会有人将局长的话理解成:你说的讲党性有觉悟,而我说的就没党性没水平?造成一种截然不同的误解。

又如另一个由语音和听觉引起歧义的例子。“不对”和“部队”。那是我在茅坡当知青的时候。大队在张家生产队修水库,我是工地广播员,既在工地放广播、念报纸,还一边采写广播稿,并播出我自己写的稿子,同时,还负责给各生产队量收土方。一天晚上,当我们在大队排练文艺节目时,有位女知青问我:“白天在工地上你念报纸,说不奉行节约和大肆铺张浪费的事,这到底是哪个部队?”部队?我顿时一头雾水,白天我没有念这样的报纸呀,真是莫名其妙;我肯定地回答:“没有的事。”她抿嘴一笑,说:“你这样念的:不讲节约而任意地挥霍浪费,这是‘部队’(不对)的!”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将“不对”两个字,都念成了去声,有的听众就将“不对”听成了“部队”。当然,这问题的出现,在于我,因为我当时普通话太不标准,不知道要变调。要将不字,由去声变成上声。

这个笑话,快四十年了,我依旧恍如昨日。

第四,多短句,突出韵律和节奏,少用长句和连续仄声字词。平常口语和听觉习惯,都以短句为多;句子长了,不便读,也不便听。短句易读易记,易有节奏感,产生韵律的美感。既是长句,又是连续仄声,这样的句子,一是拗口,二是难听明白。如:

‚不对大吵大闹恶劣习气予以狠狠惩治就不利作风建设。‛ 这是典型的连续仄声的长句。播音员要一气读完,还真是考水平和气功。而听众要听明白也是非常吃力和劳累。又如:

‚太过溺爱会祸害后代。‛

这不是长句,却是一句典型的仄声句子。播音员念时,虽不致像上面一句憋得喘不过气来,但却又像是在念绕口令。“会”、“祸”、“害”、“后”四个字相连,声母相同,不好念。

连续仄声不好,那么连续平声会怎样?如: ‚春天桃花开得非常妖娆。‛

连续平声,不像连续仄声那样拗口与别扭,但是,也不是很好读、很好听,只是两相比较显得轻而已。写作中,要力避仄声句子,也不要多用平声句子。

为表现出句子的韵律与美感,一方面要将句子写短,另一方面要平仄起伏错落,还要考虑兼顾声母韵母的搭配,使句子富有抑扬顿挫的乐感。如第一个例句,就可以这样修改:

‚大吵大闹的恶习,要严加惩治,强化作风建设。‛

修改之后,原来拗口憋气的句子就好读得多,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第五,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用解说与注释性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文章变得更具美感、乐感,能使文章更好地表现主题和丰富内容;反之,会破坏文章的美感、影响阅读和表情达意。

在书面语言中,有不少情况可以借助标点符号来说明或注释文章 句子。最主要是两种标号:一种是破折号;另一种是括号。看文章,很容易看清读懂两种标号要说明与注释的内容,然而,广播就无从进行表现,只有专门的语言进行说明。还有一种标号,即省略号,有些意思读者可进行联想与猜测,而听广播,就无从知道省略号的意思。如:

“全国唯一的箫笛博物馆——玉屏箫笛博物馆,于2013年6月8日16时隆重开馆。”

作为平面媒体新闻,破折号不会对读者阅读新闻产生任何障碍,而作为广播稿之于听众,就得进行修改。可改为:

‚玉屏箫笛博物馆,于2013年6月8日16时隆重开馆。目前,它是全国唯一的箫笛博物馆。‛或:

‚作为全国唯一箫笛博物馆的玉屏箫笛博物馆,于2013年6月8日16时隆重开馆。‛

第六,用顺序的形式进行布局,不用或少用倒叙和插叙 日常的口语习惯都是顺序式的,除了故事,没谁有意去埋伏笔,设悬念,吊胃口。尤其是新闻,就更应是按时序的发展脉络而推演。当然,在导语即开头部分,还是应该先将最重要的事实予以推出,但在进入正文的主体部分后,就不要再支离破碎地插叙,让听众觉得零乱而如入五里云雾之中。更不要采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来表现。音画效果,同单纯的声音效果,在感官感知程度上,会有较大的差别。

广播新闻稿,以不枝不蔓的清晰与单一的结构方式叙述为好。第七,写完稿件,要自己先念一两遍。广播稿是用来口播的,所以在写完稿子后,一定要念一两遍,发现不好念或不易听的地方,立即进行修改。毕竟,写稿时,默默地用心和用思维在写,是习惯性的书面语言,只有用声音念出来,才能发现是不是顺畅的口语,才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广播稿。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写完广播稿,要“自己好好儿念一遍,就是自己来检验一下,写下来的那些语言上不上口,顺不顺耳。„„要是不怎么上口,不怎么顺耳,必然是语言有毛病,就得修改。„„上口顺耳的稿子就是意思明白通畅的稿子,人家不必花费无谓的力气就可以了解,而且决不至于发生误会。”

总起来说,广播稿在写作上除了要遵循一般新闻套路的规则外,还必须充分认识广播的特殊性,要突出它的口语和听觉元素,一定要适于口念,适于耳闻;不要用长句子,避免连续仄声词语;语意要表述完整,不要用标点符号作提示;在结构布局上,脉络要清晰要单纯,少用倒叙与插叙。稿子写好了,还应口念一两遍,再进行最后修正。

3、强调广播特点,突出现场音效

要做到严格意义上广播稿,就必须要突出现场音效。一方面有播音员的声音,另一方面有现场的录音,就会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觉得既亲切,又真实。

现场音效,来源于现场录音。也就是当身临现场采访时,就得随身随时带好录音设备,捕捉现场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音效进行录音。第一,录音,要有的放矢。

进入采访现场前,事先要预计与设想现场状况,会有什么进展,会有什么高潮,会有什么亮点,会有什么结局,最想和期望录制的内容是什么?进入现场后,及时观察实情与预先判断有何差异,怎样临时更改或完善计划方案。方案形成,便按方案进行采访与录制现场音效。录音,当录则录,切勿乱录一气,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加区分地乱录,回来整理就如理乱麻,无从下手,心烦意乱,事倍功半。

第二,录音,要整理取舍。

在新闻采访上,有一句行话叫“大量占有第一手素材”,其比喻是“像奸商囤积货物一样贪得无厌”。录音,就是第一手素材,大量而又量大,其中,有有用的,更有没用的。第一步,就是找出有用的。而后,将这些有用的,也就是将要写进稿子里,同时又将送广播电台播用的内容,单独剪辑并提取出来,重新进行整理、分类与编序。以便使用时,提取方便。对于那些不用的素材,既可删除销毁,也可整理存放,当作资料收藏。

第三,录音,要放进稿子。

这是至为关键的一步,是录音的价值得到具体实现的环节。所有录音,只要不被放入稿子,就是一堆杂乱无章毫无是处的噪音。

那么,录音究竟该放在稿子的何处才体现出价值,才是物尽其用?是放在开头,即导语位置,还是放在主体部分,抑或是放在结尾处?具体放在哪个位置,其实并无定论与固定格式,但一般而言,还是放在主体部分为多。录音材料在何处契入,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技 术性技巧。初入门者,可多听听中央电台、省电台和市电台的的录音新闻。更简单的办法是,从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那里学,画面的切入使用,就类似于广播的录音;当然,并不完全等同,切勿盲目照套。

新闻,亦即消息,不外乎是发布消息的人,要告诉他人一件别人尚不知道的事情。既然是告诉,那开始总要有个引言,这引言自然就是发布消息的人的开场白,以引起听客的注意,知道将要说的是什么。等到把事情讲完了,那也要有个结束语,表明这事说完了。这一头一尾就是消息发布人的话。这也就是说,主体部分的事情、事件、事实的发展与演进过程,是可以用录音来表现与展示的。至于用多用少,用长用短,一处用还是多处用,这得看需要和能力;这同写作技巧一样,是能力与匠心的体现。

将录音材料用在主体部分,这是通常情况,也不是说不能用在开头与结尾。用在开头,应该是与作者的话同步,不能放了半天录音,只有说说笑笑、唱唱闹闹、山崩地裂、流水潺潺,而听众却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同步进行,可立即将听众的思绪带进现场,有身临其境之感。

将录音材料用于结尾,也是可以的。作为作者写某一篇稿件,应该是没有问题。录音结束,稿件也结束。然而,作为广播,是不行的,还得由播音员来进行转接与过渡,否则,与下一条消息或下一个栏目衔接不起。

《百度百科》的《广播稿》里,有一则录音新闻实例,题为《农民尤明富教子忠心守边关》。说的是,一位年过花甲的农民大爷尤明富,找到县广播站要求编辑给他录音,他得知儿子要上云南边防了,要给儿子寄一盘录音带去,鼓励儿子精忠报国,杀敌立功。这篇稿件,就是在主体部分用了老人给儿子的录音,开头和结尾,则是记者的话。开头先介绍由头,老人是谁,哪里人氏,为什么要录音,录音干什么?而后,就是播放老人录音的内容。最后,是稿子的结束语,“听众朋友,听了尤明富的大爷给儿子的录音,你有什么感想呢?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民,在关系到祖国安危,人民幸福的严竣考验面前,毅然将儿子送到前线,并且一次又一次鼓励儿子不怕苦、不怕死,英勇杀敌。一颗火红的爱国心,多么令人感动啊!”

再举一例,说说录音放在开头的写法。

2011年元月中旬,玉屏下了一场罕见大雪,漫天雪花,地冻天寒。正是大雪纷飞那天,县政府组织力量去修建高速铁路的工地上慰问施工的工人们。大家想想,这是在年关将近的时候,当地政府给国家重点工程工地送去关切与慰问,漫天飞雪,一边是送去热气腾腾的食物,一边是县艺术团的演员顶着飞雪迎着寒风,在空旷的场地上为工人们表演节目,头发与眉毛上也沾着雪花。场景真的非常感人。县府的信息中心发了报道,《贵州日报》予以采用;我是从县政府网站上看到的报道和图片。当时,我曾留言,这条消息,完全可以上CCTV和《人民日报》。

如果这条消息发广播稿,是可以将录音直接放在开头的,也就是与导语同出。一边是工地的现场声音——施工机械的声音和慰问声、演出声;一边是播音员就录音而出的解说性导语。至于施工现场工人们的话语和其他交谈,则可在主体部分再行出现。

总之,录音插配在稿子的哪个部位,得视情而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真实、完整、全面地反映所报道的事情的真相,让听众对新闻事实本身有一个完整和客观的了解。

六、写广播稿的基本要求

不可否认地说,广播事业和广播科技虽在蒸蒸日上地发展中,而广播的播出业务本身,却日渐从“广播”变成“窄播”。互联网和电视,大量地俘获报纸、杂志和广播的读者与听众,听众一天天减少成为不争的事实,就连县级广播站,也停止了广播业务,乡镇与村寨,已经看不到了用于广播的高音喇叭和入户的低音喇叭。于是,写广播稿的业余作者也少了;写广播稿,反而成为比其他新闻稿更费神费力的劳动。然而,要想写广播稿,就要有吃苦的打算,还得有必需的设备器材。一言蔽之,就是“三要”。

1、要有录音设备

如今的广播稿,都强调要能给听众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受。身临其境,有两种感受方式,一是眼观,二是耳闻。播放现场录音,就是给 听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最简单方式。早年,录音设备是专业记者的专有工具,而今科技进步,条件改观,录音设备十分普及,为写广播稿配制音效提供了保障。

即使没有专门的录音机、录音笔,其实也无所谓,大多手机都有录音功能,能基本满足一般音效的录音要求。当然,如果是有心要写广播稿,就必需要有录音设备。作为业余报道的通讯员,不求配专门的采访录音机,但至少还是要购买一只录音笔,以保证在采访中录制现场音效。

2、要有‚厚脸皮‛

现场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必经程序。现实中,不少采访对象不习惯于录音采访,要么是拒绝,要么是变得拘谨与别扭。无论是拒绝,还是拘谨别扭,都不利于采访,不利于写出完整有用的稿件来。因此,相对于一般的文字记者来说,录音记者无形中凭空多了不少麻烦。

录音之先,往往要先征求被访者的意见,视其对录音的态度进行相应采访。遇有不理解或犹疑者,就得放下“公子哥”和“大小姐”的面子,给平时的薄脸皮“增厚”,要虚心求人,要耐心地予以解释,求得理解、支持与配合。

3、要有吃苦精神

相对其他媒体稿件而言,写广播稿如今成为一个最费时力的活计。早年,民间有一句非常粗俗而又有些丑陋的谚语,叫做:“没有日刺 猬的心性,你就别去当学徒。”套用这话,我要说:没有日刺猬的心性,你就别去写广播稿。写广播稿,一是又苦又累,二是名无利薄。

第一,深井扯水千把,换得一桶清泉。

打个比方。玉屏城里原来到处都是吊井,吃水要用一个井竿将水桶放进深深的吊井里,躬着腰,费力地扯着井竿,一把一把地将水桶提起来。而有的地方则是浅口井,手拿着水瓢,就可直接在井里舀水。相比而言,吃吊井里的水就难多了。同样,写广播稿比写其他媒体稿件也难多了。

写文字稿,都是一样的付出。可写广播稿,就多了若干程序,多了不少麻烦,多费不少心血,多流不少汗水。既要录音,在录音时,往往还得看人脸色。回家后还得对录音进行整理,费时耗力。轮到写稿了,还得构思在何处插入录音,兼顾文字音效的搭配。

二三十年前,我那时写广播稿,都是在为报纸写稿时多复写一份,寄给广播电台。电台笑纳,从不开口要录音稿件。那年月,通讯员都没录音设备,也没有谁有条件送录音稿件。而今,已是此非彼时,老皇历无用。广播稿,不再是报纸稿件的复制,必须专门为之,成为了众多媒体稿件中的苦差事。于是,不愿多吃额外苦,趁早远离广播门。

第二,无名薄利,母不识子。

有一句话叫做“有付出,就有收获。”而写广播稿,则可能完全不是这样,有付出,却没有收获,就算有收获,却也显得无足轻重。既然选择了写广播稿,就得淡泊名利,如是为名利而来,那就是投错了胎,进错了门。自然投稿,广播电台的采用率同样不会很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电台的记者有大量的任务稿件堆积,自家煮饭自家吃;二是所投稿件质量差,不能用;三是题材不合,不能用。四是时效不吻,不能用„„费了大量心血的稿件,大都泥牛入海,没了影音。一月两月尚能坚持,时逾半年却难长久。付出与收获,严重不对等,也不可能对等。

所投稿件有幸被采用,而作者自己却不能看到也不能听到。就正如一个母亲在产床上生了孩子就被人抱走,长的什么模样,一点也不知道,仅仅知晓有个儿子存活于世。而报纸、电视和网媒,作者却能看到自己用心血采写的文字或画面。报纸登载了,同事或领导也能知晓,而广播用了,默默无闻。即使是作了有用功,产生了社会价值(被采用),因无人知晓,也就没人首肯与认可,仍然视同作了无用功。

既然提笔写广播稿,困难也就无所畏惧,名利也就无所在乎,人家说好说歹也就不在话下,天下本身就没有不费力的美差。写稿,一是为了宣传我们的玉屏、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父老、我们的单位、我们的今天和明天,二则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能力,展示我们自己的才华。

5.双向选择稿件 篇五

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按照“调整、整合、巩固、提高”的工作思路,省计量开展了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活动。

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领导小组经过充分酝酿,制定了《省计量院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公开竞争职位,职工进行双向选择的竞聘方案,并于2月18日召开了全体职工参加的动员大会,领导小组组长陈镇书记做了动员讲话。

2月21日,省计量院举行了竞争上岗竞聘演讲大会,省局政治部副主任王浩同志应邀到会,并听取了部分同志的演讲。20 位同志参加了部门正职的竞职演说。参加竞聘的同志个个准备充分,从个人成长经历到对竞聘岗位的认识,从竞聘优势到履行岗位职责,从当前形势分析到下一步工作打算。演讲者侃侃而谈,娓娓到来,有理有据,充分表达了“我想要干,我怎么干”的想法。演讲会现场气氛热烈,精彩的演讲博得了听众阵阵掌声。原各部门正副主任和工会委员对参加竞聘的同志进行了测评打分。目前,经过竞争脱颖而出的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名单已经正式公示。

本次竞争上岗活动,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竞聘过程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结果,体现了民主测评意见和院领导班子意见的高度一致;二是中层干部队伍年轻化,四名年轻同志得以提拔使用,走上领导岗位;三是体现了省计量院选人用人的指导思想,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此次活动增强了全院职工的危

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全体人员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目前,全员竞聘上岗双向选择活动正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衡器(张辉):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我比较年轻,使我拥有朝气和热情;作为一名老职工,我又有着老职工的经验与稳重。为全中心职工谋福利、做奉献,继续把衡器中心做大做强,发展壮大,为计量院争光,是我参加竞选的唯一宗旨和目标。希望领导给我这次机会,我会竭尽所能,努力完成目标任务,绝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期望!

力学检测研究中心(袁长州):最后,以一幅对联做为这个即将成立的团队共勉吧

上联是:万众一心互助互爱和谐为先

下联是:千方百计群策群力发展至上

横批是:和谐发展

财务部(宣晓顺):同志们:我坚定地认为,竞聘这个岗位最大的优势是:我热爱这份工作,珍惜这个岗位,我有二十年来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工作实绩,有在计量院大发展的三年间与你们一起加班加点的辛勤奉献,有突出贡献集体,三年优秀个人的骄人成绩。我相信,你们一定会一如既往地给我支持。让我们携手奋进,共创计量院美好的明天。

科研部(黄利君):如果我能够竞争上岗,我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项目建设上下功夫;二是科研方面要有突

破;三是综合能力要不断提升;四是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众人拾柴火焰高,为好CNAS复查考核的准备和工作和院内各项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能源中心:眼界决定发展的速度,细节决定事业的成败。我将一如继往,踏实工作,力争在院班子的支持下,把能源中心建成计量院高速发展的重要一翼,也为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分一份担,发一份光,为将来的天更蓝,水更绿,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电磁检测研究中心(罗):我们的信心:

来自于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大务支持;

来自于业务发展部等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

来自于近3年来我们项目和人才建设的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发展后劲。

来自于近年来安徽经济的腾飞,尤其是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

来自于电磁中心精诚团结、能勇善战的团队精神;

为此,我将满怀信心,面对困难,和有志于电磁中心事来发展的全体同仁一起,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去再塑电磁中心辉煌的明天。

流量:加快国家气体流量仪表质检中心的建设步阀,积极发挥国家中心的作用。国家中心建设,我们前期做了大量工作,一期的主要设备,在今年上半年都将陆续到货,前期的CNAS认证工作也想和计量院的CNAS复查认证同步,力争今年完成国家中

心的验收。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我们任务是艰巨的,困难是难以想像的,但我相信,有我们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全院职工努力拼搏,明天的计量院一定会更加美好。

交通:当一名交通安全检测中心主任不容易,当一名合格的中心主任更不容易。如果能够成功上岗,我将用过去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以“管好自己、带好队伍、争创一流、树立形象”为已任。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多做点事情。同时,也告诫自己,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以更优异的工作成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和厚爱。同时,也以感恩的心感谢领导和同志们对我多年来的工作支持。热化中心:如果我当选,我将把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铭刻在心,按照“管好自己、带好队伍、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团结带领中心全体人员,争创一流业绩,树立良好形象,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具体工作设想如下:

1,整合资源与项目,实行目标与绩效管理。鼓励人员交叉

取证,打造一支一专多能技术队伍。

2,针对政府买单调整的大环境,主动出击,努力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进行新项目的调研。

3,积极探索省外业务(特别是发达地区的业务)。在充分调

研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适时启动省外特遣队。

6.新闻稿件写作指导 篇六

——-新闻部通讯撰稿组组长张燕 首先从一篇新闻的结构上给大家说一下

一、题目篇:

1、新闻题目中决不能有错别字,不能华而不实;

2、新闻题目务必简洁、明了,既能突出学院特色又能展现活动的亮点和特色;

3、新闻题目要深思熟虑,建议先写新闻,写完新闻再慎密思考,精心总结新闻题目;

举例:1,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2012年毕业双向选择洽谈会成功举办 2,随风奔跑,展现经贸风采 3,引航职规,丰厚羽翼 4,如火青春,唱响军训

5,经济贸易学院2012年新生军训汇演圆满落幕 6,经济贸易学院开展实践能力培养运行效果调研 7,经济贸易学院“感恩”专题报成功创刊发行

题目中可以加一些有特色的词语,如: 艺惊四座、刷新纪录、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再创辉煌、如火如荼、火热进行等等。

二、开头篇:

1、开头是对新闻最简洁的总结,把首段拿出来就可以当做一句话新闻,务必高度概括;

2、时间、地点、活动名称、活动总结、活动嘉宾及评委必须介绍清楚,合理布局即可成第一段;

3、新闻时间务必写清楚,建议格式xx月xx日,由xx主办/举办的xx活动在xx举行,xx出席/参加了本次活动„„(近日、今天、年份不要出现);

4、嘉宾介绍,出席活动的嘉宾一般都是学校的相关领导和老师,务必核查好嘉宾名单,不能遗漏,不能有错别字,不能职务混乱,不能顺序颠倒。尤其是姓名和职务,绝对不能出错;

5、嘉宾省略,学院或者学校大的活动的嘉宾很多时,按顺序列出重要领导,其余用xx相关领导概括。但如果有我院领导出席,则须特别指出。

举例:

三、活动过程篇:

1、对不同的活动,活动过程的表达要求是不同的

A:大型的文体活动(辩论赛、科大杯、健美操大赛、迎新晚会等)的过程务必层次分明、内容充实丰满;

B:小型的协会活动、主题班会、班级聚会、班级篮球赛等活动,过程的要求相对较低,需要将活动的过程组织清楚,将活动程序写完整,就事论事的将活动写明白即可,必要时也可适当润饰;

2、活动过程不能打流水账,要层次分明,将活动过程切割划分,突出高潮,突出部分;

3、中间过程是新闻作者个人能力发挥和展示的重要部分,在这一部分,作者可以运用自己的写作功底进行精彩的描写和讲述,可以适当添加客观的评价和描写修饰词,使同样的活动“风景这边更好”达到新闻宣传出奇制胜的目的;

4、中间过程是新闻的大肚子,内容和篇幅务必和前后形成均匀比例,从篇幅上再次突出活动的精彩、充实;

5、可以适当添加采访内容,务必保证采访内容、采访评价乐观积极向上,语言流畅、自然,切忌口语化;

四、结尾篇:

1、结尾一段主要介绍活动的意义与取得成果;

2、最后一段是对活动的升华,建议从点、线、面三方面发掘意义 A:“点”是从活动本身去总结意义;

B:“线”是从系列活动方面和活动举办目的上总结意义; C:“面”是从学校大的角度,学校团学活动的主旋律总结意义;

3、最后一段最能体现作者对活动的认识,也是反映作者工作认真、投入与否的一部分,建议深入浅出的层层总结,合理组织,最后一段一样会非常耀眼。但不可过分拔高,言过其实。

五、其他注意事项:

1、关于新闻采集:

A、现场采写新闻,必须提前15分钟到场,找到活动负责人并说明自己的是本次活动新闻宣传的负责人。

B、采集新闻信息,主要需要了解该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主承办方、嘉宾;活动的主题、大致流程、结果(如即时比赛的名次)等。

C、在信息采集过程中有疑问要大胆向活动负责人咨询。

2、常规 A、一方举办用“举办”,多方举办用“共同举办”;如果还有承办和协办方则格式为“xx主办,xx承办,xx协办”。

B、出席领导顺序,以学院为例:院党委书记,院长,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团委书记,xx级辅导员老师。(职务+姓名)

C、团委书记以上职务用出席,其余用参加。

3、关于稿件内容

A、新闻日期、地点、主承办方、领导、老师等必须核实,不允许出错。B、注意标点符号的准确使用。C、用词恰当,尽量避免用词重复。

备注:

1、可根据自己的写作需要适当选择新闻稿件段落数目,以三段为宜;

2、不要拘泥于固定格式和风格,不同题材新闻的写法也是多样的;

3、多写多问,融会贯通,灵活把握新闻写作要领;

下面介绍一下校园通讯稿件的主要类型:

一、会议类新闻稿写作方法

这一类新闻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好导语,点明与会人员(用“参加”)、嘉宾(用“出席”或“邀请”)、主持人;第二段,提炼领导讲话、嘉宾发言的主要内容;第三段,理清会议的程序;第四段,介绍会议举办的背景或者举办该会议的意义。

会议类新闻通讯稿在高校各类通稿中结构最严谨,语言逻辑要求最高的一类。这种新闻稿要求作者要将会议精神融入到稿件中。写这类新闻稿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标题要恰当,符合会议的规格

校园内的会议很多,类型也很杂。参与对象很不固定,有的会议纯粹是几名学生的会议,有的是学生干部的座谈会,还有的是党政机关的会议,比较少见的是党代会、团代会、教代会之类的牵涉面比较广泛的会议。不同的会议,写的通讯稿不同,首先就体现在标题上,会议的标题要尽量符合会议的规格。如:。。。。。。。

2、导语中要体现会议的名称、举办的地点等要素的全称

导语是全文中最直接、最集中体现会议情况的话语,导语写得好,通讯稿要表达的内容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了。所以,写导语的时候不能过于省略,而必须正式一点,要把会议全称、举办地点等要素写清楚。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座谈会”,这是会议的全称,漏掉一个字都不行。会场横幅上的会议名称是如此,新闻中就应该这样体现,这是客观性的一个体现。而举办的地点则要写清楚明白,比如“我校旗山校区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要写明、写全,不能为图省事而去掉“大学生”,虽然大家都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地方,但是作为在正式的文体中,交代清楚是必须的。

3、写清出席的领导姓名、职称,注意领导的排序问题

会议一般都有领导参加,而且领导是会议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新闻稿中对出席的领导进行简要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介绍出席的领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清楚领导的职位,而且职位要在姓名之前,如“我院副院长xxxx”是常规用法,而不是“我院xxx副院长”。如果有多个领导出席的话,新闻中还存在介绍领导的先后问题,奉行的原则就是“来宾位于最前,综合级别、资历来排序”,如果遇到邀请一些院外的领导出席,只要这些领导是各机关的主要负责人,那么,院外领导就必须放在最前面,体现基本的礼仪。如。。。。但是,有时候,领导的排序不仅要按照级别,也要考虑到领导的资历问题。这一点具有典型的是学院领导的排序。在不同学院的新闻稿,同一职位的领导排序却不一样。例如,有的学院副院长在党委副书记之前,而有的学院的副院长却在党委副书记之后,按照我们平常的经验,副院长一般排在党委副书记之后,但是在学院中,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往往比副院长年轻许多,甚至有一部分的党委副书记还是副院长的学生,所以,这一类情况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前我院领导的排序是:院党委书记白永慧,院长赵邦宏,副院长李四胜、王建中,院团委书记赵伟,院团委老师(或辅导员)(赵伟)、靳博、王娟、谢佳奇。

4、领导讲话内容的提炼

在会议类新闻稿中,领导的讲话内容最重要的。但我们又不能将领导讲话的所有内容抄进新闻稿中,所以,我们要对这些讲话内容进行提炼。提炼领导的讲话内容要注意措辞,用词简练,要体现出层次感,一些理论方面的提法要准确,要提高理论的高度。领导讲话都是很有逻辑性的,将各层次的内容用一两句话提炼出来,再按顺序组合,就能把领导的讲话的精髓囊括了。

比如领导的致辞,一般分为三大部分的内容,首先是领导对出席会议的嘉宾、师生代表的欢迎;其次是简要介绍会议的背景;最后是对与会的人员,一般是学院学生提出一些希望。

再比如领导的重要讲话,一般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肯定之前取得的成绩;其次是概括召开本次会议的意义,再次是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的介绍,最后是对与会人员提出几点关于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的要求。

5、介绍会议的程序要有主次

领导讲话结束后,要介绍整个会议的流程,会议上进行的活动可能有很多,这就要求作者要注意分清主次,跟会议主题联系紧密的重点介绍,而一些琐碎的程序则少介绍或不介绍,如会议的讨论环节、收看重要的视频资料、表彰环节等都是比较重要的程序,而像分发、收取材料等环节则可略去。

6、描绘会场现场气氛

会场的气氛能够让读者了解与会人员对召开此次会议的态度,了解会议的反响,奠定会议的基调,是宣传会议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情况下,会场气氛往往是热烈的,主要从与会人员的反应中获得信息,如“xxx的讲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激烈讨论“、“全场掌声不断”等。

7、简要概括举办会议的意义

新闻通讯稿的最后一段往往要简短评论会议的意义,意义同样要注意层次感。一般分成三个部分来写会议的意义,首先是对培养学院学生的意义,其次是对职能部门自身建设的意义或者是对某项制度建设的意义,最后则是对学校整体建设的意义。有时候,最后一段也可以不写意义,而是例举与会人员对该会议的反映,从他们的口中更能真切地体现会议的意义,如《海西青年志愿者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我校举行》中的最后一段写道:“与会大学生表示,将在这些志愿者先进事迹的鼓舞下,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的工作中,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昂首前进。”与会人员的反响比起空谈意义又是来得显得有说服力。

二、活动类的新闻稿写作方法

活动类的新闻稿在校园中是最常见的一类新闻稿。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来体现的。所以,活动类的新闻稿就必须将校园的文化气息体现出来,这对作者的写作能力要求更高了。

这一类新闻通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导语、主承办单位、参与人员;第二段主要写活动的过程,活动现场以及现场观众、学院学生的反应。第三段则评论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

写此类新闻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必须体现主题,参与人员的介绍要有层次感

每个活动都有自己的主题,主题很重要,它浓缩了整个活动的内容,在开篇介绍下活动主题,有助于读者首先把握住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的形式。

活动的参与人员往往包括学院的主要领导,嘉宾、学院学生,这么多不同身份的人员同时参加了活动,如果仅仅写一句“院领导xxx、团委老师XXX、我院三大社团各部执委、学生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活动”则显得太随便,给人的感觉是人员很杂,反而看不到活动的覆盖面之广。所以一般的写法如“院党委副书记xxx、副院长xxx、团委老师出席了活动,我院三大社团执委、学生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2、写作要紧扣活动主题

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整个活动的内容必然要体现出这个活动的主题,但是在有些新闻稿中的主题内容却与主题脱离。比如上次一篇《我校举办第三届“模拟课堂“比赛》的新闻,原稿中过多地描写了文艺表演环节,而弱化了教学水平的考核环节。既然是“模拟课堂”的比赛,主体肯定是要考核参赛者的教学水平,文艺水平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的修改意见是,弱化文艺表演环节,弱化文艺才华,突出参赛者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积累。在修改稿中发现,“课堂即兴问答”和“智力抢答”两个环节都充分地体现出来,并且还介绍了复赛中“专业讲课”的比赛情况。

3、要根据新闻稿投放的媒体,确定新闻事件的主角

我们写的新闻稿往往要投放到不同的媒体上,不同的媒体,不仅仅风格不一样,连新闻稿中体现的活动的主角都有可能不一样。这里说的主要是校园内的通讯稿。校园内的通讯稿在报道校园活动的时候,就应该以校内的单位、个人为主角。比如一篇《传播学院第四届“传播人形象节”隆重开幕》的新闻稿中,将传播学院和福建广电集团共同作为主角,这样写起来条理性差,而且还偏向于福建广电集团,这如果是校外通稿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校内通稿,我们要突出的应该是传播学院,宣传我们学校举办的有意义的活动,所以,在我的修改意见中,基本上每句话主语都是“传播学院”。

4、活动程序要分清主次

跟会议类的新闻稿一样,在写活动程序的时候要分清这些程序的主次,活动都有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才是报道的重点,就如一场晚会,节目的表演才是写作的重点,而像现场的互动环节则是次要的,一般一句话带过即可。再如,大型的音乐会,往往都分上下半场,有中场休息,如果我们把中场休息的情况也描写进去,肯定会让读者厌烦,在新闻稿中就破坏了对整场音乐会的描写基调。

5、描写活动现场,一般采用总分式的段落写法,重点突出活动的特色

只提活动程序的话,并不能算是新闻稿,因为活动的程序从策划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我们的重点是要描写实际活动的现场情况。比如《迎接校第六次党代会暨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专场演唱会》的新闻稿中,不仅仅将五个部分的表演曲目写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写出这些曲目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现场的艺术家是如何表演的,现场的观众反应如何。

同一个活动可能分在不同的现场进行,一个活动现场也可能分了几部分进行,但能够统一在一个活动中,其中肯定有一条主线,而这条主线便可作为该段落的总括句。如《我校开展“欢度国庆,歌颂祖国”大型游园活动》新闻稿的主体部分第一句是“我校在旗山校区的共青团广场、A区广场、嘉树园广场、南区生活区和仓山校区物光篮球场等处开展游园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踊跃参加。”首先概括了游园活动的情况,接着按照总分句中的地点分别叙述游园活动的情况,整个段落显得逻辑严密、自然紧凑,将整个活动现场描写得井井有条,错落有致。

而且,在描写活动的现场时,我们要注意突出活动的特色,要将活动的整个基调体现出来,比如一场歌颂青春、歌颂祖国的晚会,就要用“青春活动”、“热情洋溢”、“激情满怀”来描写表演者的表现,还要突出台下观众反应的热烈程度,像“博得了在场青年学生的热烈掌声”之类的描写。

6、活动意义要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方向

举办活动一般就为了活跃校园的文化,所以,在谈及活动意义的时候,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有层次地概括活动的意义。一般也分成三个层次。首先是对提高学院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其次是对活动主题本身的意义,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诗歌朗诵赛”的意义就有一条是“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加深入人心”;最后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会议,所有活动都必须在新闻稿中评论意义的。有些活动的意义过于平常、普通也就没有必要体现,免得给读者审美疲劳。

三、竞赛类新闻稿的写作方法

竞赛类新闻稿跟活动类新闻稿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因为是竞赛方面的活动,它又有与一般活动不一样的地方,在新闻稿中,也要有所不同,所以特地分出一个大类出来。

竞赛类新闻稿的一般结构是:第一段写导语,介绍主承办单位、评委、参赛选手;第二段写比赛的过程;第三段写参赛者的获奖情况以及举办比赛的意义。

1、介绍评委要有所选择

竞赛类新闻稿的第一段与活动类新闻稿的第一段的写法相似,只不过竞赛类的新闻稿中,有时有必要提下嘉宾评委,像教授之类的权威人士,我们就有必要介绍下,可以体现竞赛的层次与水平,重量级的教授来担任评委便可将一场平常的比赛变得很体面。而像学生评委之类的,则可以不介绍,邀请学生担任评委,本身就不是竞赛活动应该宣传的重点。

2、比赛中,同学们的参与情况有必要体现

一场比赛,同学们的参与情况如何体现了本次比赛举办的质量,所以,如果收到良好效果的比赛,往往要体现下同学的参与积极性,而这一点一般都是从参与人数、参与的作品数体现出来的。比如,《我校第二届书信文化节落下帷幕》这篇新闻稿中,本来没有体现收到参赛作品的数量。后来,我的修改意见是,将收到的参赛作品数体现出来,因为据我了解,本次比赛收到了数量不菲的作品,我们做宣传也就是为了宣传这个活动的影响。当然,体现这些数据的时候,要尽量使用精确的数字,以体现真实性。当然,如果参赛初赛选手或者作品不多的话不不用了。

3、比赛现场描写侧重于简练地概括选手的表现 竞赛类活动的主角是参赛选手,所以现场的描写当然得从他们入手,可以说,他们的表现情况也就是竞赛现场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参赛者至少有十个,这么多的选手是不可能一一描述的,而如果选择其中几个来进行描述的话,又显得不够全面,所以对参赛者比赛情况的描述需要概括。比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动之演讲比赛”,参赛者的比赛情况可以这样概括“比赛中,参赛者围绕‘光荣与梦想’这一主题进行演讲。参赛选手对比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经济状况,在鲜明对比中突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功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从身边具体的变化出发,歌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对三十年来我国的发展成就给予客观评价,号召青年一代珍惜大好时光,为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用三个排比句就将参赛者的演讲内容概括出来,全面简洁。当然,写演讲者的表现,他们一般都是热情洋溢、声情并茂,而观众的反应则是较为强烈,掌声必不可少。这并不是说无凭无据的猜测,而是每场比赛的共性。

再如某次演讲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各单位的14名青年学生参加了演讲赛。他们充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畅谈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的深刻体会;提出了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的做法;表达了要坚持科学发展,突出服务海西,强化内涵建设,为建设综合性、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比赛中,参赛选手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声情并茂,充分展示了选手良好的精神风貌。他们富有真情实感的演讲,在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赢得了现场阵阵热烈的掌声。

4、公布比赛结果

竞赛类新闻稿与一般的活动类新闻稿的不同很明显地体现在,竞赛类新闻稿最后要体现比赛的结果,这是这一类新闻稿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竞赛类活动不可能没有最终的获奖结果,如果我们的稿件中缺少了获奖结果,那就信息不全了,怎么算是新闻稿呢?在写获奖情况的时候,要注意将获奖人的具体姓名、所在单位或学院、所获奖项写清楚。同时,视篇幅情况,公布获奖情况一般公布到三等奖的名单,如果篇幅不够的话,则仅仅公布一等奖即可,如果篇幅有待扩充的话,也可将优秀奖刊登上去。

四:运动会类新闻稿

7.新闻敏感性对提升稿件价值的作用 篇七

新闻敏感性指记者快速地捕捉到好的新闻线索和事实, 迅速地做出正确反应的能力。简而言之, 同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有的记者即使见到了也视若无睹, 但是有的记者却能发现事件蕴含的新闻价值, 还能发掘出深层次的新闻, 这就是新闻敏感。

善于发现新闻中的亮点, 是一名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尤其是要成为一名知名的记者, 更要着重培养新闻敏感性, 因为这是直接影响新闻稿件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在日常的新闻工作中, 新闻敏感性的好坏, 可从多个方面的能力表现出来:首先是确定这个事件是否能吸引多数受众的关注的能力。其次就是在同样的事件的无数事实中, 判断哪一个或几个事实更具有吸引力的能力。再者就是能否从一个新闻事件中一些不起眼的小线索中挖掘出新的新闻或是新的角度的能力。最后则是在媒体上已经发表的新闻中, 能不能发掘出一些更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点的能力。也可以说, 这些要点也是新闻价值的基本要素, 一名记者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 才能在新闻采访和新闻稿件的撰写中抢占先机, 比别的新闻更有时效性和吸引力。

二、新闻敏感性有助于提升稿件的政治价值

记者如何从繁杂的社会事件中提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怎样从一个普通的新闻事件中发掘出背后的或更深层的故事?又如何准确地把握新闻事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些就是记者的新闻敏感发挥作用的地方。同时, 新闻敏感也是一个记者政治水平的体现。

“有人感叹新闻敏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神秘又玄乎的东西。其实, 新闻敏感并非虚无缥缈之物, 而是可感可触、有着实在内容的。”

有一个例子就很能反映出新闻敏感性在政治价值上的作用。《中国食品报》派驻山东的一名记者又一次收到了一封孙家镇某企业开业典礼的邀请, 本来作为国家级媒体的派驻记者, 对这样不大不小的企业的邀请, 又不是什么特别事件, 完全可以不做理会。

但是这次, 这名记者却是突发奇想:孙家镇的食品相关的企业开业, 一定会邀请当地的一些名人, 而在该镇的王乐义很有可能也在被邀请之列, 那么这或许就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王乐义作为在大棚蔬菜产业上有突出成就的名人, 居然在《中国食品报》这样侧重食品工业报道的大媒体上鲜有耳闻。如果这次能抓住机会, 或许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尤其是考虑到政府和老百姓现在越来越重视中国的食品安全, 结识王乐义或许对你今后的报道有较大的帮助, 接下来, 自然就是破天荒地起程了。

也就是这一步, 这名记者和王乐义之间的关系在一天之内就从远到近, 从陌生人变成了朋友, 自然, 这和王乐义朴实的性格及对绿色蔬菜做出的巨大贡献和期望是分不开的。

也是这次机会, 该记者结识了王乐义, 还采写了一篇关于大棚蔬菜效应的稿件, 不但被报社采用了, 而且还由于政治含量较高被刊登在了报纸的重要位置。

三、新闻敏感性有助于提升稿件的专业价值

“新闻是写给人看的, 每则报道能否引起较多受众的兴趣, 无疑是一个重要问题。”王乐义的稿件固然能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 但是作为一家行业媒体, 受众的局限性较大, 很难在社会上引起共鸣。这个时候, 就需要记者充分利用自己的新闻敏感, 快速有效地把握人物事迹中的一些亮点, 并利用专业水平把其引入到食品行业上, 进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王乐义作为全国农业生产中的明星人物, 关于他的报道可说是不胜枚举, 精彩的、独特的, 各种风格都有。而作为专业性媒体的《中国食品报》, 采访内容绝不能脱离行业特别, 更不能泛泛而谈, 这样不仅产生不了应有的影响, 还有可能损害名人的形象。因此, 如何提高新闻稿件的专业价值, 从而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新闻敏感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采访时, 一个细节至今让这名记者铭记。由于对大棚蔬菜这个话题谈了很多次, 王乐义的成就感早就淡化了, 问到这里, 他多数时候都不愿谈, 导致采访一度陷入僵局。就是这个时候, 记者突发灵感, 把他和在国际上都享有盛名的袁隆平相提并论, 于是, 他一下子打开来了话匣子, 不但谦称不如袁隆平, 还详述了在大棚蔬菜上的成就和对食品工业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使稿件的内容自然地跳转到了食品行业, 这就极大地提高了稿件的专业价值。

结束语

新闻敏感性是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必备的素质, 而不只是记者。它能有效地提高新闻稿件的专业价值和政治价值, 另外, 它对提高稿件的时代感也至关重要。可见, 新闻敏感性决定了一篇新闻稿件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谭德明.政治敏感是新闻记者的职业生命[J].记者摇篮2008, (12) .[1]谭德明.政治敏感是新闻记者的职业生命[J].记者摇篮2008, (12) .

[2]潘香君.再谈“新闻敏感性”[J].记者摇篮2012, (12) .[2]潘香君.再谈“新闻敏感性”[J].记者摇篮2012, (12) .

[3]周长风.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性[N].齐齐哈尔日报2011.[3]周长风.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性[N].齐齐哈尔日报2011.

8.新闻稿件格式要求 篇八

(一)标题

1、标题中不允许出现错别字。只能有一个主标题,不能用副标题。

2、所有标题通常必须句型完整,原则要求主、谓、宾齐全。标题也不能过长,显示在首页的时候能够显示完整。最长不超过20个字。

3、原则上标题最好不要有省略号,不用或少用标点符号,尽量精简。如确实需要,则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标点符号的用法,使用中文标点符号;除表达反语的含义外,尽可能不使用引号;电影、书籍可用书名号。

4、新闻标题应尽量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最大限度地降低读者阅读障碍。清晰准确地说明新闻事实,要尽量概括新闻要点,突出最重要的新闻信息,体现“标题即新闻”,充分发挥导读作用。

5、标题一定要体现是哪个院或哪个部门的稿件,如“创意无限,青春飞扬”,则完全看不出这是哪个院发生了什么事。

6、有领导出席的新闻,标题应凸显出领导。如:晏昱出席商学院三会改选决选。

7、连续发表在首页上的新闻标题切勿大同小异。

新闻标题范例:

历文评论招贤面试 选手各显时评热情

公管院学生会干事温馨见面共聚一堂

(二)正文内容

1、文章的段首空两格,在第一段前加上通讯员或记者。若是网站的记者则署上记者,其他一律用通讯员。

2、正文字体:宋体+1.5倍行距。

3、新闻事件统一使用阿拉伯数字,不需要年份。如:10月24日12点30分。沿用“今天”、“昨天”发生错误的,应改成具体日期。

4、杜绝错字、别字和自造字,注意平时积累。特别要注意领导名字的正确与领导出席排序。除党政重要领导外,校内新闻中涉及领导讲话的,一般应避免使用“重要讲话”“指示”等字眼。

5、新闻内容涵盖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活动概述以及影响和意义即可,切勿重复啰嗦。常有相似的内容,可斟酌删除、整合。

6、文章应该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活动一律用“此次”而不是“本次”。

7、新闻中注意“大会”“大赛”的使用。一般情况下,有两位以上校级领导出席的会议称之为“大会”,有2000人以上参加的比赛为“大赛”,其余情况用“会议”“比赛”代替。

8、新闻讲究客观公正,严禁唱赞歌,严禁出现“我院”“我班”等主观性词语,严禁出现文学性的描写词语。

9、新闻中尽量不要出现“圆满”“隆重”之类的大字眼,只有有校级领导出席的会议或是活动,才可称之为“圆满结束”“隆重开幕”。如:我校xxx年运动会隆重开幕。

10、结尾不要出现带主观色彩的语句;通讯可以相对活泼、文学色彩浓厚点。

(三)领导名字

一、尽量淡化职务称谓;需提及职务一般在文稿前部提一次,其后再出现时直接称呼人名。二、一般采取“职务称谓+姓名”的方式,如“院长某某某”。

三、多个校领导参与的活动,除主要领导外可用“校领导某某”不用写出全部职称。

(三)图片

1、不要出现人物不完整的图片,尤其是有关校领导出席的活动。要分清主要次要人物,在共青团新闻中,要按照领导排序放置图片顺序。

2、拍摄角度及布局要合理。尽量使用整体性强的图片,要有全局观念,大气。活动图片中,横幅、宣传标语等尽量完整。注意图片要整体美观。

3、照片要求单反相机、数码相机拍摄,手机照片一律不予发表。

4、图片内容有不得体处(如:拍摄观众,其中有观众睡觉)、不符合文字描述的不予编辑(尤其注意有标题为领导亮相的新闻,图片中是否有领导,如果没有则修改标题)。

5、校级新闻照片可以压缩成600*450,院级、班级、社团用480*360规格。

6、新闻图片要居中。

7、不要重复上传图片。

上一篇:校体育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北京版六年级英语上册重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