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2024-10-15

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14篇)

1.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篇一

日前,香港中文大学的原任校长高锟和两位美国科学家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高锟,是为了表彰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就。这个43年前就已完成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越洋通信、互联网技术的基础,并推动人类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1966年,高锟和他的同事在一次会议上发布了他们的新发现时,大多数人觉得是“痴人说梦”。当时,通讯主要通过电来完成。而高锟他们希望用光的脉冲信号来代替电流,用光导纤维来代替电线,以实现更远距离和更高效率的信息传输。这一理论在很长的时间里,受到了其他科学家“公开的嘲笑”。毕竟,在那个时候,人们造出来的最高纯度的光导纤维只能够让光线传输几米。高锟在实验中所提出的“高纯纤维”,更像是一种“幻想”。

面对嘲笑,这位年轻的研究者能做的,就是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于是,这样的日子持续了4年。1970年,一家玻璃厂终于造出了足够纯净的玻璃纤维,他的理论终于得以验证。又过了4年,光导纤维开始大量生产,到了1981年,第一个光纤传输系统终于问世。这时,距离高锟发表论文已经过去了。而高锟也从普通的工程师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光纤之父”,他终于赢得了学界应有的尊敬。为了这一刻,他等待了15年。等到光纤技术的广泛应用,又是20多年。

【点燃思维】

探索与发现需要勇气,更需要执著的精神和信念。每一项新发现都有可能遭到误解、曲解,甚至“公开的嘲笑”,但坚持真理的人会自信地昂起头,因为他们坚信“真金不怕火炼”,时间会验证一切。

【运用话题】

(1)真金不怕大炼(2)探索与发现(3)见证(4)考验(5)梦与现实

5.成都一所中学开设少年MBA班

2.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篇二

一.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 积累适用的材料

1、有效利用课本的素材资源。

课本是学生手边最近的作文素材, 也是学生最好记忆利用的作文素材, 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 引导学生去合理积累和运用, 例如《我与地坛》一课中史铁生和他的母亲的坚强和亲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的乐观;《林黛玉进贾府》作者曹雪芹的困境与成功。

2、合理挖掘试卷、练习中的素材资料。

试卷中的文言文、诗歌、现代文都有一些名人轶事和精美语段, 这材料也是学生手边较易积累的素材, 例如:《钢琴上的独舞者———刘伟》这篇文章就介绍了独臂钢琴家刘伟的故事,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自立自强的作文素材。

3、积极开发本地、本土的历史文化素材资料。

各个地区都有各自的历史文化名人, 学生从小就在这些名人事迹的耳濡目染下长大, 以此作为作文素材, 既容易记忆和运用, 有能体现鲜明的本土特色。例如:汉文化地区刘邦、项羽、韩信等楚汉时期的英雄故事。

二.以考试要求为指向标, 建立应试材料储备库

要想创作考场作文成功, 对出题人和阅卷人心理的揣度是必不可少的, 针对当代中学生, 出题人和阅卷人更希望学生能写出反应当代中学生时代面貌, 积极不激进, 感动不感伤的文章, 以此为标准, 可以从五大关系和十大话题建立应试材料储备库。

1、五大关系

以自我为中心, 立足于高中生的角度和视野, 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五大关系入手, 积累相应的写作素材, 人与自我可以从:理想、自强、自信等方面积累素材;人与他人可以从:亲情、友情、恩情、宽容、合作等方面积累素材;人与社会可以从:责任心、公德心等角度积累素材。

2、十大话题

即围绕:学会认识、传统美德、教育改革、直面现实、道德法制、、集体观念、人文关怀、感情或理性、读书做人、时尚热点十大话题积累素材, 以备考试的不时之需。

三.多角度解读材料信息, 做到一材多用

高中生课业繁重, 真正能掌握并熟练运用的素材不会太多, 那么就如“我们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 就只能拓宽生命的宽度”一样, 既然我们不能增加积累的数量, 就只能拓展材料的适用范围, 做到一材多用。

例如《湖北齐全哥》的素材

9月10日, 武汉科技大学迎新现场, 一名叫郑宇的新生在五名家人的陪同下, 带着14件行李前来报到, 除了换洗衣物和水果, 还有补品、药品和卫生纸。被网友封为“齐全哥”。

一则材料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运用, 多方面 (正面、侧面、积极、消极) 、多人物 (当事人、其他人) 、多层次 (浅层次、深层次、人生层次、社会层次等) 由此这则素材可以从溺爱、保护、能力与学历、独立、磨难、“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等多个方面作为写作材料。

四.深层次挖掘材料内涵, 做到旧材新用

有这样一则笑话:每到高考时, 屈原就会跳河, 勾践就要尝胆, 韩信就会受辱, 贝多芬就要耳聋。它真实的反映出, 现在考场作文事例千篇一律、缺少创新的现状, 但也有学生说自己睁眼闭眼就这么几个素材, 不用怎么办呢?旧的素材是可以用的, 但要深层的使用, 挖掘素材的内涵, 而不只是简单的罗列信息。

例如:辛弃疾的执著

棱角分明, 无所畏惧者执著着他们的追求, 无怨无悔。那个“投戎从笔”的辛弃疾, 一生被弃用多达38次, 仅剩一把软羊毫, 他也要书写御敌之心, 把栏杆拍遍。

3.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篇三

鲁迅先生曾经在指导青年学生写作时,强调要做到两个“多”,就是一要多看,二要多练。道理并不深奥。鲁迅先生强调的“看”指要做好平时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对书籍的阅读,它可以丰富一个人的视野。因为素材的积累在生活中,在书籍中。而且,语文与生活关系密切,它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对生活又有着特别的作用。多姿多彩的生活,构成了斑斓的世界,素材积累必须依托这个丰富的自然宝库。此外,原始的生活还远不能构成素材的全部,教师还必须指导学生阅读。语言的素材的积累必须抓住书籍的阅读,它更能在语言和典型事理中给学生以积累。所以,大量阅读是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和课外书籍的阅读是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两者相辅相成,曲径通幽,各具特点,作用相同,不宜有所偏废。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它说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古人尚且懂得这个道理,今人更应注重。同样的道理,要写好作文,必须注重素材的积累,它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有一句话叫“厚积薄发”,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中小学学生作文,苦恼的是无素材,每每动笔之时,搜肠刮肚,无物可写;即便是拿起了笔,也都是些言之无物的假话、空话、套话,生搬硬套,索然无味。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学生平时积累不多,用时只能是那些应急的材料。想想,写作时临阵磨枪,虽然费尽了大脑,但功效甚微,很多东西东拼西凑,徒劳无益。平时勤于积累,才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各种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内容,但是,庞杂的内容,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很多材料无法甄别。如何发现确定其中合适的作文素材,对中学生而言,需要教师的指导,需要长时间的学习鉴别。教师要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素材、人物素材、故事素材、情节素材、思想素材,有了积累这就如同盖房子准备好了砖瓦、水泥、沙子、钢筋等原材料,这只是写作的第一步,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将这些原料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学生作文就是将素材进行加工,利用具体的写作技巧,进行剪裁和运用,布局谋篇,形成篇章。积累素材是作文的前提条件,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就不会有蕴涵丰富的内容;没有素材的提炼,也就不会有华章的出现。提炼素材并加以运用是作文的基本功。对于素材提炼的技法,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指导。

一、直接引用名言诗词

在语文教材中,或课外阅读中,学生积累了大量名言名句,它是作文的很好素材,正确运用,可以为作文增添亮色。直接引用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直接引用,就是对所阅读的材料中的语言素材进行直接引用,可以成为文章的观点,也可以作为论证的材料。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有利于操作。运用得体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积累要准确。运用必须合理,所运用的材料必须与观点一致,与所论证的中心一致。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文章中间直接引用名人名言作为素材,能起到论证文章论点、升华主题的作用。引用贴切,简练而醒目,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精选叠加同类素材

同质叠加就是面对一个写作话题,我们积累了许多素材,这些素材从单个上还不能有效论证中心,这时我们就可以筛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素材,按照时空关系或材料内涵的相似性进行组合,通过相同的素材特质,来起到论据的作用,增加文章的气势。

三、理例结合

文章如果只是一味地说理,就容易令人生厌,因此要有活生生的素材。我们可以通过借用各种和文章主题相关的素材,让文章显得有血有肉,丰满多姿,具有说服力,读起来也真实可感。

四、多料合用

在素材应用中,“多料合用”是指将同类材料进行精要的表述,组合在同一段落中,共同说明同一论点。其好处是材料丰富,有说服力。同类的材料组合,内容充实,容易形成内容上的排比,说起理来滔滔不绝,有一种气势,能收到好的修辞效果。在组合时,我们也要注意运用技巧,比如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思路清晰;也可以由近到远,逐步展开;也可以由主到次,突出重点。语言排列顺序要合理,效果会更好。

在平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看书读报,随时记录的好习惯,这样,社会生活、世间百态,无不呈现在文章里。这些素材具有时代气息,是作文的好材料。只要每一个学生用心,生活处处皆素材。只要掌握技巧方法,一定会练就生花妙笔。

4.高考素材积累与运用:道德 篇四

《我与道德同行》《无形之“绳”》《规范?自由》《走近民族英雄》《从历史中走来》《我与国家》《放心吧,您有我们》

2、优秀语

们来迟了。

——《放心吧,有我们在 》 长沙市一考生

④公元640年,你——文成公主,一个伟大的壮举,一次吐蕃之行,便赢来了大唐与吐蕃几十年的和平与友爱,带来了两族人民的无比安定与繁荣。于是,历史的长征中留下了你匆匆的一道身影,碾出了一条连通两族的深深的车轮印。

那天,你在车前,在城墙下停留,不舍。你不曾离开过它半步,而今你即将离它而去,也许将一去不返。于是你怅然地环视这陌生而又熟悉的一切,也就是此刻,你才发现眼前这坚厚的城墙如此亲切,又如此可望而不可即。你知道墙的那面有泪眼婆娑的母后,有无可奈何的皇兄。风起了,马儿脖子上的铃儿丁当响,头顶上崭新的皇旗在呼啦啦飞。于是你转身走向车,留给长安最后一个回望,最后一颗泪,马儿走了,车子走了,你义无反顾……

雄鸡啼破了黑暗,迎来了拂晓,惊醒了梦中佳人。你揉揉惺忪睡眼,再次掀起窗帘,你吃惊了:辽阔的草原,一望无垠,小草绿得逼你的眼。你从未看见过这样的世界,于是你知道:从此你将弃轿从骑,你将成为吐蕃一员。一只鹰滑过天空,一声呼啸划破宁静,你欣慰地笑了。也许,你并没有想到,你,一个民族的代表,一次义无反顾的交流,将两个民族的血液融为了一体。

历史已将你的前行记入了厚重的笔记。

——《走进西藏》 河南一考生

3.例作赏析:

倾心一爱

太原一考生

通宝三年,安阳的花如同战争般壮烈而决绝地生长。月上柳梢头,月光下一个清瘦的人影,左手酒盏右手狼毫。

“如此好酒你怎能独享?”一个豪壮的声音从饮酒人背后传来带着一丝不可节制的诗情。

“杜甫兄。”

“李白兄。”

“今夜你可愿意与我共饮?”

当夜两人月下饮酒作诗,都为对方的才识所叹服。两人酒酣,杜甫对李白说:‘下月你我都要入朝为官,今夜是最后一次你我对酒的倾心一爱。

以后唯有国家能使我们倾心一爱。”

……

通宝十二年,长安皇城灯火如炬,歌舞升平。

范阳,安录山,史思明发动叛乱。范阳被占领,城池上的战旗战旗全部逆着风向北方翻转。

皇城。“报.叛军已经占领范阳,朝着长安进发”歌台舞榭顿时因一句传报声乱成一团。皇帝吓得躲在龙椅后面。李白跪在皇帝面前请求带兵打丈。皇帝同意了,然后皇帝逃往四川。

李白随永王李鳞随军东下,部队的马蹄扬起一路尘土。永王李鳞.李白.还有他们的军队面对如野火般攻击的叛军毫不畏惧,战场乱作一团,战旗倒地,尸骸满地,青草染成了血的红色。可最终他们还是打了败仗。李白被关进了叛军的牢房中。一夜李白望着漫天的繁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之时,牢门幽幽地开了。“李兄”李白知道谁来了。“杜兄”“李兄快跑此地不宜久留,我已买通了狱官咱们快跑。”李白与杜甫冲出了 监狱,翻身上马,朝着四川的方向绝尘而去。

四川的冬天,凉意阵阵.阳光照在人们的身上,没有温暖,反而有更加寒冷的错觉。李白与杜甫还没有进入皇上新修的皇宫就下起雪来,太阳逐渐向地平线靠近。李白和杜甫看见皇宫发出刺眼的亮光,听见皇宫依旧奏鸣的管乐,想到皇上依旧不问国家政事,在战乱之时依旧荒淫无度.美食满桌……

5.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篇五

王学华高考临近,作文备考的重点已由“写作基本能力和技巧的训练”转向“素材的积累和运用”。人们常说“好素材决定好作文,好作文决定好分数”“得素材者得天下”,这些都说明了素材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文命题与范文的“押宝”之路早已山穷水尽,唯有获取大量新鲜、实用的素材,才能应万变,决胜高考。素材的多寡新旧,处理的精粗,运用的巧拙,往往直接决定了作文分数的高低,决定了考生的命运。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你的作文显示出你扎实的语文功底?有什么方法能让你的作文凸显出鲜明的社会热点?有什么方法能让你的作文体现出深度的人生思考?有什么方法能让你的作文从数以万计的篇什中脱颖而出?巧妙运用考前素材积累与运用方略,必将会使你的考场作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全面关注热点素材社会热点与时代热点,既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也备受命题者青睐。如2009年高考辽宁卷的“明星代言”、天津卷的“我说90后”、江苏卷的“品味时尚”、江西卷的“兽首拍卖”等作文命题材料,都是当年的热点素材。考生如果熟悉这些素材,就能借助作文这个平台,展现自己紧跟社会发展、把握时代脉搏,“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社会责任感与热情,实现与阅卷老师的沟通与交流。即使作文话题与社会、时代热点的结合不是十分明显,但作文时选择新鲜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比用那些被人嚼烂了的材料要亲切得多,也更能使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从而拿到高分数。

如何积累热点素材,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关注新闻,追踪热点。临近高考,时间紧,任务重,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常规的课外阅读。但是,即使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利用课间、睡前时间,浏览报刊、收看新闻。因为各种媒体——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等都是触手可及的素材,《新闻联播》《新闻30分》《焦点访谈》等都应成为重要的关注对象。

2.寻求评价,记录感触。遇到典型人物或热点事件,尽可能地弄清事件始末,了解全面。除了了解各方对这一热点的评论外,更要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及时记下自己最感动的细节和最深刻的感受。如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例及颁奖词都应熟记在心。

3.利用资料,分类整理。高考前夕,平时积累的各种素材肯定很多,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效果往往很差。有效的办法是,进行分类整理,可按主题分类,如创新、环保、教育、道德等,每个主题都准备三至五个素材,字数限定在500字左右,并且在每则素材下面都注明运用方向、适用话题等,这样运用起来就比较方便了。

二、回顾挖掘课本素材身为学生,每天都和课本打交道,可以说,课本是我们最熟悉的素材库。近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很好地运用了课本中的素材,运用这样的素材既显示出学生对课本知识学习的用心和深入,也会使阅卷人觉得格外亲切,从而更容易赢得“印象分”。课本素材的魅力为何经久不衰?原因大致有二:一方面是教材本身的经典性和文化味;另一方面是教材是考生最熟悉的,易于发挥到极致,尤其是在考场作文材料卡壳的情况下,外无援兵,向课本要素材更是不错的选择。

回顾挖掘课本素材,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主题归类,巩固记忆。利用课本素材,就是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主题对课文进行分类,分析哪一篇文章可以用于哪一个主题。这样,让每一篇文章都找到合适的位置,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了。以苏教版为例,教材是按专题编排的,因此,积累素材也可以集中进行,如必修四的“我有一个梦想”专题,讲了孔子、孟子、马克思、马丁?路德?金、孙文等人的理想,可以将他们结合起来积累;有些课文中可积累的素材很多,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大量的典故;有些素材可以联系积累,比如《<史记>选读》中李广、韩信、鲍叔等人物的性格等,可以放在一起比照分析。

2.纵深挖掘,多向联系。冲刺复习中,对于一些重点课文,要重点做一些“钻探”,这样既有助于理解课文,也有助于积累课本素材。如《谏太宗十思疏》一文,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挖掘:一是敢于直谏,是一种执著,一种操守,居其位,必谋其政;二是从善如流,勇于纳谏,是人们对统治者、领导者的期待;三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为民谋福利,一个政党如果不能执政为民,那么,它就会走到人民的反面;四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样,如果碰到类似的作文话题就可以运用自如了。再如《拿来主义》,可从文化遗产的角度联系“创新”“与世界接轨”等话题;也可从精华与糟粕的角度联系“选择”“美与丑”等话题;还可从交往交流的角度联系“开放”“封闭”等话题。

三、整合梳理生活素材近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取材十分广泛,选取材料形式丰富多样,这从表面上看是信息来源问题,实质上反映了作文命题走进现实生活、贴近考生生活的思想,这与新课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高考作文特别强调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人生,强调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高度重视生活积累,及时、广泛、深刻地了解和思考生活本身,体验人生,关注社会,激发写作欲望。临近高考,时间有限,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资源,着力整合生活中的各类素材,以及由此形成的属于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同时,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里理出头绪,发现生活规律,提炼生活本质。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整合梳理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与情感。在大考前复习之余,多想想自己,想想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心灵,想想那些使你幸福、使你痛苦、使你欢乐、使你忧愤、使你反思的一幕幕情景。如果在考场上,面对作文话题,你能够迅速打开自己的心灵,让心中的话化作文字汩汩流出,这样的文字往往是最有生命力、最为精彩的,因为它是你的真情实感。

2.整合梳理平时老师评讲过的作文、印发的范文等。这些作文和范文,你已经熟记于心,让高考作文与自己积累的材料挂钩是件十分容易的事。如果在考场上碰到相关的作文话题,语言、结构甚至思想内容等都是可以借鉴的。

通过以上方法,同学们可以全面整合积累热点素材、课本素材、生活素材,那么怎样把这些素材铭记于心并以新颖的角度运用于作文中呢?请注意以下两点:

记住素材关键点。高考作文中,学生在运用素材的时候常出现史实不清、张冠李戴的情况,有的甚至逻辑不通。这很大的原因就是学生对素材的关键内容记忆出现了偏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记忆素材的时候首先就要找到其中的关键点,并把它们牢牢地记住,进而通过这些关键点之间的关系,将整个素材完整地记住。这些关键点包括:国家(地点)、时代、人物名字、人物经历(这个最容易出错)、结果、涉及的具体数据等内容。

回避滥熟观点。有些素材容易让人形成既有的思维定势,比如海伦?凯勒的素材,大多数同学总是用她的事迹来歌颂身残志坚、毅力顽强的精神。可是,如果全面了解海伦?凯勒的事迹,就会发现这仅仅是海伦?凯勒优良品质的一部分。比如,“1936年,和海伦?凯勒朝夕相处五十年的沙利文老师离开人间,海伦非常伤心。海伦知道,如果没有老师的爱,就没有今天的她,她决心要把老师给她的爱发扬光大。于是,她走遍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从这一小段文字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海伦?凯勒知恩图报,乐于奉献,将沙利文老师的爱发扬光大,和沙利文老师进行着爱的接力,为世界盲人的教育事业和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素材本身内容的丰富性,我们在提炼观点的时候,应该努力回避滥熟观点,做到“人云亦云我不云,老生常谈我不谈”。

6.语文写作素材积累及运用技巧 篇六

1.利用好你的零碎时间

利用课间的零碎时间,阅读一些比较短的文章,看见好词好句进行摘抄。然后下晚自习之前,抽10分钟,阅读并思考你摘抄的内容,想想这些素材适合怎样的题材,如何拓展,如何做到新颖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2.不要忘了诗和远方

高考语文题型有诗歌鉴赏,做完这类题后,可以抽些时间,把你喜欢的诗词摘抄下来。别小看一些典故,可能它就是很好但又很少人运用的素材。引经据典,也是作文高分的关键。相信这些素材会让你的作文更加有意境。

3.广告词也能擦出思维的火花

我记得我高三的时候,也只有中午睡觉前和晚上睡觉前能看看手机。现在的广告是无处不在,它们以各种巧妙的方式植入到我们生活中。每当我打开一个APP,或者打开微博、微信,都会有几个印象深刻的广告词。若你细心体会,其实这些广告词可以运用到作文的题目或者论点上。

4.平凡的日常其实也可以不平凡

作文最好生活化,一篇好的作文继续需要有古今中外的例子,但更需要你日常中独一无二的感受。记录一些你觉得有意思的日常,不仅可以用到作文上,毕业后也是一份美好的回忆。

5.新闻只积累关键词

新闻是认识度较广泛的,所以运用新闻素材时不需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全部描述。用关键词轻描淡写带过就可以,最重要的是你的思维和分析。

6.那么究竟如何分类呢

我的摘抄本选择了活页本,这样可以贴几个标签,很好的进行灵活分类。

我是这么分类的。

主要三大类:碎片类 、 整体类、 技巧类

碎片类:名人名言、广告词、优美词句、古诗词、新闻关键词…

整体类:古今中外故事、日常故事、人物传记…

技巧类:比喻、排比、开门见山、形容词的精化、文章结构的调整方法、写作前列提纲的方法…

(除了三大类有标记,剩下的小类都是混在一起积累的,运用过的我会打个勾,经常用的觉得又好的经过每次的修改后,那么关键时候就用它了,又熟练又是精华)

如何活用素材

一、特殊化,陈材新用

生活中的反常(特殊)现象,容易产生轰动效应。由此,如果作文也写一些“反常(特殊)现象”,既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又能拿到高分,何乐而不为呢?

请看例子:

(1)我迷上了电脑——奶奶迷上了电脑(人物特殊化)

(2)我跟爸爸看表演——我骑在爸爸肩上看表演(方式特殊化)

(3)县长巡视保密室——县长被挡在保密室外。(事件特殊化)

(4)学校里响起了歌声——村头广场响起了歌声。(地点特殊化)

二、设细节,粗材妙用

不少考生要么感到自己生活平平淡淡,波澜不惊,实在不能求新求异;要么有了新鲜的素材,却因为表述笼统而不能打动人心。存在这些情况怎么办?将素材的闪光点用“慢镜头”语言充分展示,动人的细节自会传递出感人的力量地。

看下面的例子:

苏格拉底喝下绿色的毒酒;伽利略软禁在不见天日的室内细细擦拭着望远镜;居里夫人在实验室吐出一口鲜血,染红了操作台……政治打压、宗教迫害、放射性毒素侵害……科学家们不顾这些,他们坚持真理,拖着历史的车轮向着正确的方向滚动。

这位考生没有罗列科学家们的成就,而是将历史人物放入特定场景,描述他们在困境中坚守之姿,当镜头语言在时空中横扫,我们油然而生对伟人的无限敬仰之情。

其实,“慢镜头”语言就是给历史人物创设一个场景——何时、何地、何景,人物在这样的场景中何为,尤其要将人物的动作和神情细致描绘。当笔力集中于此,寥寥数语亦足以动人心魄。

因此,平时作文中,在平凡平淡的素材中有意识地;加入这样的“芝麻虽小、香气扑鼻”的有趣的生活细节。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善变通,一材多用

有一些素材看起来与文题关联不大,但如果善于变通,巧妙处理,完全可以成为文题合适的题材。因为一个感情材料,客观对象,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的统一体,其内涵往往是多层的、多义的、多向的,都具有多层次开发、多角度利用的可能性。

看下面的例子:

袁隆平:一生以水稻为伴,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第一,从做事持之以恒的角度立意:再平凡的工作,只要用心去做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做出伟大的成就。

第二,从探索科学真理的角度立意:要敢于挑战权威,只有如此,知识才能创新,科技才能进步,当然了挑战权威要具备非凡的胆识和学识,是能干而非蛮干。

第三,从品德修养的角度立意:无论名声有多大,都不能忘本,淡泊名利,痴迷于自己的追求,才会收获最大的财富。

第四,从人生目标的角度立意:人生要有远大的目标,要以天下为为己任,把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作为最大的幸福,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这样的人物才是最风流的。

由此可见,同样一个材料,只要你取舍得当,挖掘得当,是可以适应许多不同的题目的。这里,关键看你会不会多角度多侧面地看问题,善于分析,善于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四、细梳理,教材活用

有时候,为了写篇文章,可谓挖空心思,绞尽脑汁。静心想想,我们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写作文时真得就没有可用之材吗?其他渠道不说,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就有着丰富的资源。教材中的文章就像我们熟悉的朋友,可以经常阅读与品味,把这样的“朋友”运用于自己的作文里面,就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似的轻车熟路般的感受。其中很多文章是经典名篇,经典不但可以陶冶情操,常读常新,而且还蕴涵着丰富的作文素材。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浪淘不尽”的“千古风流人物”,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有“千里澄江似练,翠蜂如簇”的“怀古金陵”;

有李白的飘逸,有杜甫的沉郁;

有苏东坡的豪放,有柳耆卿的婉约;

有鲁迅的深刻犀利,有徐志摩的柔婉绮丽;

有冰心的冰清玉洁,有舒婷的侠骨柔情;

有莫泊桑的《项链》警示那些虚荣心极强的人悬崖勒马,有巴尔扎克的《守财奴》拯救无数陷入“孔方兄”的魔爪不能自拔的灵魂;

有马丁路德金深沉的呼喊——《我有一个梦想》,有亨德里克房龙真诚的呼吁——《宽容》……

学好课本,疏通写作之源;利用课本,多角度写好作文;挖掘课本,加工课本,与高考作文衔接,如果再辅以老师的身体力行,亲自下水,写一些示范作文,提高作文水平应当是可以期待的。

看下面的例子: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是你啊,旷达的子瞻,泛舟赤壁。你心中何尝不想“至君尧舜上,再使风流淳”?可你逃不了“乌台诗案”,你选择了黄州,造福一方百姓又何尝不好?“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雄姿英发的周瑜,你仰慕他,然而,你终是你,变人生的轨迹未尝不可?高歌“一蓑烟雨任平生”岂不快哉?

五、开茅塞,触类旁通

为了备战高考,考生要记忆大量的成语,而言简意赅的成语就是我们鲜活的素材库,将成语便素材,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看下面的例子:

曾经才华横溢的江淹,让无数的后人为他的凋谢而惋惜。少时家境贫寒,江淹却勤于读书,苦于学习。优越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最终造就了他的文学成就。然而,声名鹊起动摇了他写作的原则。为了名与利,他不再用心属文,直至灵感消逝,文思减退。渐渐步入写作的低潮,终以“江郎才尽”名留文坛。

该考生将成语变素材,既可见其文学积淀,又显其考场机智,值得我们深思。很多成语就是一段悲欢故事,一个生动灵魂,像“卧薪尝胆”“握发吐哺(周公)”“高山流水”“韦编三绝(孔子)”“曳尾涂中(庄子)”“开天辟地(盘古)”“精卫填海”等等不可胜数。

我们还背诵了大量的诗文名句,为什么有些同学只想到用辛辛苦苦背诵的诗文名篇名句应对默写,却想不到将其用于作文。

看下面的例子:

所以你惊叹,榆柳萧疏交相掩映的阁楼上,孟郊在万籁俱寂的黑夜,看到了划破黑暗的嵩山白雪;所以你静默,明月入怀的夜晚,张九龄在清寒的夜露中看到天涯尽头的悠长相思;所以你悲伤,在阳光铺洒碎银的清晨,李商隐在镜中看到了流年偷换;所以你明白“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所以你惊喜“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倚江楼”……

引用诗句,列举诗人,既展示了非凡积淀,又让文字得染诗情画意。相信,每个同学都有丰富的诗文素材。

六、吐心曲,倾情表述

文章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但材料的表达不是空泛的抒情,而是把深沉蕴藉的情感融注于笔端。很多学生习惯用第三人称陈述材料,而不涉及自己的主观感受,特别是对史料的使用,这种处理方式并不高明。其实,展开自己的心灵,让材料的再现和自我的情感发生化学反应,其间的涟漪更能激荡读者的共鸣。

看下面的例子:

每每独坐斗室,吟哦着陶令“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时,我的心会立即变得水晶般明净,充满了恬然;每每在寒食端午,想到甘心自焚于烈火中的介子推与那正值盛年却投身汨罗的三闾大夫枯槁的身形时,我的心会猛然紧缩,任泪水在一阵阵刺骨的痛中注满眼眶;每每失意之时,瞥见案头张载的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豪言时,我那濒临破碎的意志又会慢慢变得坚强起来……

由此可见,当我们贴近这些材料中的人物的心灵,用文字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看法疑惑,这些材料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或陈旧的印记,而是存在于生命长河的锦缎华彩,它们有质地,有光泽,它们有血有肉,它们有温度,有气质。

7.议论文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篇七

一、积累写作素材

“摆事实, 讲道理”是议论文最基本的写作方法, 在议论文中“摆事实”是为“讲道理”服务的, 要写出有理有据的文章来, 我们就要先学会摆出“事实”, 因此, 我们得积累写作素材, 让“事实说话”。

(一) 写作素材的宝藏———教科书。

课程标准要求:“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 富于文化内涵, 文质兼美, 丰富多彩, 难易适度,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阔学生的眼界。”所以教材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我们为什么坐拥宝库而不去开发利用呢?学习写作时可用如下方法。

1. 准确地引用诗句。

引用古诗文说理且说理透彻是2008年湖南考生《远近焦距》的一大亮点。开篇引用“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点题又增势, 并引发悬念;接着文章从大到小进行论述。一句“眼肉有尘三界窄, 心中无事一床宽”对人的价值观进行解说, 得出眼界开阔由人看事物的距离决定, 这是大;紧接着用“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这一富有哲理性的话语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论述, 并且很巧妙地与上面的禅语进行了呼应, 这是中;然后用现实生活之例让文章贴近了生活, 得出“只有跳出来, 才能明白生活之美好”, 这是小。引用的诗句达八句以上, 可谓匠心独运, 恰到好处。2005年天津考生《留给明天 (四) 》引用李白﹑杜甫﹑柳永的诗句, 引发了对“我将要怎样的人生”的思考。

2. 巧妙地化用材料。

“化用”可以使材料成为行文的组成部分, 自然而不着痕迹。使文章有文采, 并显出作者的文学素养。如2005年安徽考生《月亮的正面和反面》:“文王拘而演《周易》, 你想起了父亲临终之嘱;仲尼厄而作《春秋》, 你想起了雄才多磨难;左丘失明而有《国语》, 你想起了百炼成钢;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 你想起了花香从苦寒;韩非囚秦而作《说难》、《孤愤》, 你想起了英志还未竟。”此段化用《报任安书》, 贴切自然, 评析司马迁, 富有深度。2005年福建考生《圆形与星形》:“在这里, 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看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 探究石钟山的得名, 毫无顾忌地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 看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感慨人生如梦……”化用《赤壁赋》、《石钟山记》、《念奴娇·赤壁怀古》, 浑然天成。

3. 课外延伸教材。

以教材为本, 课外延伸。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 我们可以了解苏轼的生平背景;学习《指南录 (后序) 》的时候, 我们可以关注文天祥的点滴信息。由课本的一个作者的一个作品延伸开来, 我们又将积累很多素材, 因为他们的经历精神思想同样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如2005年全国乙卷《位置和价值》, 文章选取了苏轼人生的两个点: (1) 被贬黄州; (2) 修筑苏堤。这两个事例恰恰发生在两个“位置”:黄州赤壁、杭州西湖, 这两个事例恰好又是苏轼的两个重要人生阶段, 苏轼在这两个阶段处于不同人生位置:低谷、中间。在这两个“位置”上苏轼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创造了不朽的价值:在黄州成就文学顶峰, 在杭州修筑千古苏堤。只有对苏轼全方面地了解, 考生才能将这些素材为己所用。

(二) 写作素材的源泉———生活。

信息化时代笼罩下的我们, 自然会涉猎各种新闻, 大到国事家事天下事, 小到我们身边的琐事, 做生活的有心人, 作文素材就会很多。2008年虽然过去了, 但很多事情已成为我们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雪灾、地震、奥运让我们在大灾大难面前经受住了考验, 让我们为之振奋、为之骄傲的同时, 也有一些让我们痛恨和反思的事, 如“三鹿奶粉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2008年, 国庆60周年, 让我们因中国强大而激动不已的同时, 也让我们重新审视“90后”的一代。长江大学学生手拉手结人梯救人献身的事例重新引发我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 扩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二、运用写作素材

积累储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确实有助于写出好文章, 但有一缸米却不知倒到哪口锅里, 素材积累再多也没用, 这就要求学会对素材进行加工整理。

(一) 品味、提炼主题。

大多数材料都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 需要反复玩味。如果我们不去细细品味《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气息, 怎能与孤独的海子同悲同喜?如果不同史铁生一起“生活”在《我的地坛》, 又怎能把“出入人生”感悟得彻底?如果对《逍遥游》心存难以消弥的隔阂, 又怎能与庄子一起逍遥在蝴蝶翩翩的文学世界中呢?在占有大量素材的基础上, 可以思考:这素材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情操?这种思想、情操是否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典型性呢?我们需要的是有目的、有思考、有系统地内化或积累。我们占有材料, 提炼主题, 还要根据主题分门归类。有的一个材料可适用多个话题, 如李密的《陈情表》可适用“双赢的智慧” (2005年山东卷) ;“一枝一叶世界” (2005年浙江卷) , 《赤壁赋》可适用“乐观”、“挫折”、“包容”、“和谐”、“自然”等话题;司马迁的素材可适用“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转折”、“心灵的选择”、“自我认识与别人的期待”、“变通”、“挑战”等话题。有的多种素材同适用一个话题, 如2004年全国乙卷, 《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的作者用王勃、李白、司马迁的素材说明他们面对挫折, 并没有放大痛苦的观点。

(二) 联想、捕捉材料。

占有大量素材, 却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我们还要根据作文话题内容进行横向联想, 搜索自己素材库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如2008年重庆考生《在自然中生活》, 作者联想到了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索罗在小木屋自由生活的情景, 谢安徜徉湖光山色的情形, 内容丰富, 观点极具说服力。

(三) 选择、组织材料。

对联想到的材料鉴别后, 选择与作文话题内容相关的素材, 使之与根据作文话题内容而提炼的主旨相匹配, 可集中笔力, 深挖细掘写一两个素材, 如2007年辽宁考生《我能》文章紧扣项羽和苏东坡的事例, 深入分析, 使文章具有厚重的意蕴。也可将多个材料按一定的顺序串联, 如2007全国卷《滴水之恩, 以何报?》选择了诸葛亮、李密、贝多芬的材料, 按照中外的顺序排列, 思路清晰。

总之, 积累素材贵在有心, 运用素材贵在用心。我们相信, 只要对生活和阅读的书籍认真思考, 用心体会, 并努力把对生活和书籍的思考与体会储藏进大脑, 写好作文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摘要:许多中学生写作议论文时是抓耳挠腮, 搜肠刮肚, 不知所云。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原因之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原因之二是即使有了米也不知道怎么煮熟这锅饭。因此学生必须从教科书和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积累储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确实有助于写出好文章, 但有一缸米却不知倒到哪口锅里, 素材积累再多也没用, 这就要求学会对素材进行加工整理, 学会运用写作素材。

8.浅谈引导学生积累与运用作文素材 篇八

一、学会找材料的中心句,提炼感点

作文素材如果是一个故事,或者表述了几个方面的内容,那么,要从中找出中心句,或提炼出符合自己的感点来。如:

美国著名牧师亨利·沃德·比彻在上小学时,有—堂课令他终生难忘。老师点名要他在全班同学面前背诵课文,但是他刚背了几句,老师就厉声喊道:“错!”他连忙从头再来,老师再次吼道:“不对!”于是,他羞愧地住了口。

老师又点了另一个男生的名,他刚背了几句,老师也喊道:“错!”但是这个男生没有理会,毫不停顿地一直背了下去。等他背完,老师称赞道:“很好!”

亨利非常恼火。“我背的跟他完全一样。”他向老师抱怨。

老师答道:“仅仅记住课文还远远不够,你必须对自己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你允许我打断你,说明你对自己缺乏信心。当全世界都对你说不,你的责任是说‘我是对的’,然后去证明自己。”

从这则素材中,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感点:一个人不能缺乏信心,信心是成功的基石。素材中的亨利与另一男孩同样是在大庭广众面前,背诵相同的课文,为什么那个男孩得到了成功,而亨利却因为半途而废而以失败告终呢?原因就是亨利缺乏自信心,另一男孩克服了这一弱点,所以才取得了胜利。许多时候,许多场合,我们自己因为少了自信,常常招致别人的暗示或误导,最终落得可悲的下场。因此,我们在谈论自信的话题,或者记叙某人自信的成长史时,可以恰倒好处地运用这一素材,使我们的说理和叙事更加生动、真实、亲切。

二、整体把握语段,学会概括材料的中心

在水的世界里,无论它是小草上的一滴露水,还是浩瀚汹涌的大海,无论它是一座不化的冰峰,还是天边的一片白云。形态变了,可水的本质却没有改变。水可以默默无闻,静卧深山,又可以惊世骇俗,奔流千里。水孕育了生命,带来了绿色,又可以把任何的物质消融其间,悄悄地凝结升华。有人说水是柔情万端的,《红楼梦》里曾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然而水又是阳刚的,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水的气势又是如此的壮阔,如此的磅礴。最后,水还是理性的,难怪朱熹在水的临照下,也感悟到智慧的源头,写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

这则素材中的“水”,应该从人生的精神要义上去考虑:水,柔中有刚,柔和中却包孕了滴水穿石的坚强;水,坚韧中不失随和,它从高处跌落下来仍然神采飞扬。所以,我们在运用时要从人类需要向水学习生存的胸怀和智慧上去拓展、延伸思维的空间。既可以运用它来激活储存在自己头脑里的中国文化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先哲故事;也可以以虚写实,诸如论证我们学水的胸怀和智慧,抒写人生的曲折多姿、随机应变;还可以由此描绘大自然动静刚柔的美妙景象等。

三、语感中习得,梳理后运用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修辞专题学习与实际语言能力并不合拍,有时甚至完全脱节。于是,我尝试了一种相反的由感性到理性的修辞学习的路径:先由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自己体验感受各种修辞效果,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初步梳理修辞效果,再由教师点拨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在练习中内化为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荷塘月色》为例,过程是这样的:

1.片段写作,以“月”为话题,要求学生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2.阅读课文,学生先默读感受,然后个别朗读,然后选几个文段全班齐读,学生对文段获得充分的语感。

3.小组交流赏析,梳理修辞手法及效果,教师巡视点拨答疑,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4.修改或者重新写作自己的文章。

5.小组交流,对两次写作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数量做出统计,并对表达效果进行比较鉴赏。

实践证明,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既凭阅读感性印象无意识地模仿了课文的一些修辞手法,更在理性指导下有意地尝试,文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然,一次训练,这种变化也是短时的,长期的效果就需要多次的反复的学习与积累。

四、多角度思考分析法

伊辛芭耶娃从小就非常喜欢体操,她梦想着有—天能够成为世界冠军。她挥汗如雨地练习着,严冬酷暑,舍不得荒废丝毫时间。然而,没练习几年,一块阴云开始漫上她的心头:她的个子越长越高。在体操队里,人长高,意味着土豆发芽,是要被“扔掉”的。想一想,本来你可以在空中翻四个跟头,长得太高,只剩两个半了,怎么和他人去竞争?伊辛芭耶娃落寞地离开了体操队,但内心里的那个世界冠军梦却依然燃烧着。她开始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到另一种运动上——撑竿跳高。这是一个身高越高优势越大的运动项目。今天的伊辛芭耶娃不仅获得了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等各种大赛的冠军,而且多次刷新了女子撑竿跳高的世界记录。

这个素材,适用于“放弃”“选择”或者“放弃与选择”等作文话题。文本中的伊辛芭耶娃是世界著名的女子撑竿跳高冠军。而她在此之前,却是一名体操队员,因为长得太高,所以不得不被淘汰出队。然而,她放弃了体操,选择了撑竿跳高,终于逆势转化为强势,最后摘取了胜利的花环。的确,人生的选择有很多时候很难一选即准,有时候往往拐个弯,恰恰就会让你成功。因此,你必须学会放弃,而又要学会选择。主旨明确了,学生运用起来才会如鱼得水。

同一个故事,大家都在积累,经过我们不同的大脑思考,就能发现材料中蕴藏着不同的意义。这样积累素材的过程,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照搬照抄的过程,需要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思考,注入自己的情感,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因此,学生作文素材本上积累的材料是有着学生鲜活思想的个性极强的材料,素材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思想才华展示的过程,经过一个阶段努力之后,学生作文水平必会有明显提升。

9.高考作文素材的积累 篇九

通常灾难来临人会躲在课桌下,双手护头,而谭老师在那一瞬作出如此反应让人惊叹和感动。2008春的雪灾,“手足口病”的流行,缅甸的风暴潮,四川“5•12”地震,甚至包括喧嚣一时的“华南虎”事件。

而当社会最需要的时候,这种无限美好的品德和人性就会自然暴发出来,成为拯救生命、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光记住这些感人的瞬间还不够,还需要反复玩味其中感人的“点”在哪里,揣摩触动你的原因,挖出其中包裹的核心价值(历史的、社会的、哲学的甚至是伦理的),反思自身与当下社会的麻木、无奈、缺失、困境及潜藏的危机,从而引出更深刻的东西来。因为,这不仅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我们每一个个体最迫切的需要。

同时,还要回顾、积贮至少三个生活细节,家庭一个、校园一个、社会一个。整段引用的如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寂寞的意韵》: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比如,这几天我们守望着四川大地震的点点滴滴,被一个个细节感动着,但流泪之余、感慨之余,我们是不是思考得更深了一些?好在我们读到了这样的文章——

《朱少华:一次灾难就是一次人性的涅槃》

15日,汶川强震已进入第四天,德阳市东汽中学谭千秋老师的遗体被找到时,是“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的。

可谓“一石双鸟”。当然,如果是现实中的人物那就更好,特别是新近为大家所熟知的公众人物,那更新鲜、醒目。比如《前赤壁赋》,它实际上展示了苏轼拯救自我的一次努力。

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包括:感恩、心理及身体健康、自我认识及其代际特征、教育及其影响、成长环境、理想信念等。

而全国各地救助者的表现同样让人感动:全国各地踊跃捐款,献血者几乎把每一处血站“挤爆”;成都数百位“的哥”自发前往都江堰抢救伤员;南京一名约60岁的乞丐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脚上一双破烂的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却把乞讨来的一角两角零钱换成百元钞票塞进了募捐箱„„这样感天动地的场景,在这场大灾难的背景下,发生在人们普遍感到社会“变冷了”的现实中。现在看来,这种感觉其实是被一些表象所蒙蔽了。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这篇作文直接套用白诗的结构形式,将《琵琶行》一诗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直接抽取出来、编织出全文的行文结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间关莺语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在往后的日子里,必将还会发现并涌现出更多的人性光辉,这就是我们的精神、信心和勇气,有了这种精神、信心和勇气,我们必将战胜灾害,夺取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在备考阶段。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当然,文言文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本身未必值得提倡和鼓励.本节内容只是为考生提供一种参考。

还有“国学热”、文化普及娱乐化(如“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婚外情”)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实际上。

如果实在都不熟悉,我劝你踏踏实实看几个电视专栏节目,也算是“亡羊补牢”之举。能够通过鲜明的形象和富有张力的表达唤起读者无尽的联想和想象。现在抗震救灾还在继续,我们还在和死神争分夺秒抢时间。

比如,金晶。’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三处引用贴切自然不显斧凿.使文章文采飞扬.情理交辉,意蕴深远,辩证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的“豹尾”。我们更希望在夺取抗震救灾最后胜利的时候,人们能擦干眼泪,把在这场灾难中暴发出来的人性光辉继续发扬,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这篇高考作文化用苏轼《前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将苏轼一生的遭遇聚焦于一个感伤而又旷达的赤壁之夜.写出了苏轼的“心灵的选择”.既摄取了原作的神韵.又出之以新的情调。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这对我们现代人应该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启示意义的。2.全篇引用

既指整段之内大量引用.又指全文各段大量引用。这些诗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连诗歌内容、编织抒情脉络的关键诗句.被引用为文章行文转换的语言标志.不仅巧妙地串起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关爱与教育的一些生活细节.而且使文章的行文结构放得开又收得拢.读来自有别样的韵味。”

许多在平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情景,也是我们苦苦追求的人性光辉,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高考前的这段时间里,我觉得可以对过去的阅读、观察及头脑中的有关积累做如下梳理——

一是认真研究、熟悉至少一个人物。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如2004年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

“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

掌上明珠双眸湿(原诗为‘江州司马青衫湿’)”。正是这个特殊的“姿势”令四名学生在他的身体和课桌的共同护卫下“死里逃生”。与自然的关系到底该如何梳理?动物、植物伦理,科学的双刃剑,等等。

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这些高考优秀作文在古典诗文语言的借鉴上.显示出了作者个性的写作才华和较为深厚的古文修养.以及较好的驾御语言的功力。该文以苏轼名句作为标题.非常恰切地暗扣作文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紧接着引用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要知道.这些优秀作文的成功靠得是“故事新奇”、“立意高远”、“语言老到”、“内容充实”,这些才是它们获得成功的关键.而非仅仅是浅易的文言。这一点。一是方向模糊,一是范围太大,怎么办?不断有考生留言询问,我想这里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也算是对大家有一个交待。

二、巧套古诗文结构出彩

古人写诗做文都很讲究章法。而在灾区,还涌现出了数不清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如果能将古诗文的备考和作文备考结合起来.注重积累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积淀.也许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写出一篇“出彩”的高考作文来。

综观全文.恰到好处的引用、嵌入古典诗词。这个人物,既可以是历史人物,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也就是说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男人们找来一片塑料胶袋,拆开摊平顶在头上,大家围成一圈,女人和小孩在里面。

这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高考作文都不会“囊中羞涩”了。我们为在灾难中失去的同胞痛哭,同时也为四川和全国各地的父老兄弟在灾害中涌现

出这么高尚的品格而欣慰,更为我们的道德和人性在这场灾害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考验而自豪和骄傲。每一首(篇)诗文都有其完整的行文结构与写作脉络.再加上古诗文本身言简意丰、音韵和谐,套用古诗文来铺设文章的行文结构.不仅能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更能给人以典雅优美的感觉,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打动读者。

实在读得少,课本熟悉了也行。2002年江苏考生的《东坡的选择》就是采用这种写法获得成功的。2004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自然引出对“情感与认知”关系的认识,确立文章主旨:然后紧承首段。

四、改写古诗文内容出彩

好的古典诗文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简而意丰。改写可以是化用意境.再现古诗文的情景.也可以从古典名篇中寻找“空隙”,对内容加以创造性的改造.例如2004年江苏考生的《(孔雀东南飞)新传》“活用”古典文学资源,根据话题“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对《孔雀东南飞》大胆改造而成的“故事新编”,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中国式离婚”.体现出了考生独到的创新精神,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洞察。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甚至传统建筑如古老村落、历史街区的保护等话题都最好有自己的一些思考。没有事先宣传提倡,也不可能进行发动,但老师舍命保护学生,幼儿园的阿姨牺牲自己护着孩子,年长的护着年幼的,男人保护女人,这在地震灾害到来之后几乎成为天经地义的规则,那么自然。

此时无声胜有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座中泣下谁最多。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果你的文言功底比较扎实的话.不妨模仿古典诗文的语言.用文言的笔法来表达现代的感悟.这无疑也是高考作文“出彩”的一记妙招.历年高考作文中都有这方面的成功例子.如2001年南京考生的《赤兔之死》,2002年江苏考生的《谏屈原书》,2003年四川考生的《愚者传》和北京考生的《转折》等。

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比如东方台的“可凡倾听”,一期一个人物,我们如果认认真真地看几期,记下了嘉宾的重要言论、重要事件特别是独特的细节,再加上我们自己的理解、思考,完全可以成为我们考场上的新鲜素材。如2004年福建考生《照海倚天》的结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在倾盆大雨和大地的颤抖中,这支特殊的队伍互相扶持、互相鼓励。而是对古诗文的一种再创作、再提高和个性化鉴赏。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改写不是对古诗文的纯机械翻译。首先要梳理的哪些是传统,传统中哪些需传承,哪些需要抛弃?以及作为载体的传统节日、书法、母语等的困境与发展。

“一起活下去是唯一的信念,我们从彼此的依赖、信任、扶持中获取动力。2003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则可称得上是典范之作了。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比如我们如果把苏轼选入高、初中的诗文汇集在一块儿,就可以大致把握住了他的一生。一次灾难就是一次人性的“涅槃”,也是一次巨大的转变和进步。

由于古典诗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大量、多处的引用,将能大大提升文章的文化品质和审美趣味.充实文章的底蕴。高考临近了,许多教师和考生都在为考场作文的写作准备素材,但是又常常感到茫然无措,无从下手。我们要研究她的性格、成长、重要事迹,记住她说过的经典的话、经典的行为,要从中有所启示。

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引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从几个角度来进一步阐述主旨,形象生动而不乏理性:末尾再以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收结全文。使哲理思考和情感抒发传达得深刻而有底蕴.让文章拥有了较高的文化品位。

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走走停停5个多小时后,这支队伍终于见到了救援者。

三、模仿古诗文语言出彩

语言是文章的第一关口.高考作文的语言除了要能够根据文章需要尽可能得体准确之外.还应该尽量地体现出个性的色彩。——传统文化的继承。

也能让自己的高考作文呈现出迷人的色彩.平添些许的诗意。近几年来,社会很多人都感到我们的道德在“滑坡”,人性变得自私。如2004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

文章通过主客问答,最后说服自己虽遭贬斥但拥有了“山间之清风、江上之明月”,重新发现了自我的价值,于是“相与枕藉,不知东方之既白”。其次要有两本书垫底。我们的道德、我们的人性不仅没有缺失,还异常的丰富,异常的火热,它的蛰伏其实是在等待“时机”。1.局部引用

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而全篇引用的。再思索他的一生、他的诗文对我们当代人有什么启示。

通过对古诗文的改写.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比如“艳照门”事件的影响、早些年的“超女”。我认为高考直接涉及到、直接要大家讨论社会热点的可能性不大,但会考查考生的认识水平、思维能力、阅读视野、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分析水平及社会关切度。

” 这个开头由情景人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

一、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

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方式.可将引用分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重庆市两个共有55名游客的旅游团队行进在距汶川50多公里处,地震到来,庞大的队伍在两名不足1米6的小女子的指挥下迅速集中到了公路边的平坝上。”

一段之内五处引用诗词名句.以此作为文章情感和义理的载体.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既为文章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以上四法并非是截然分开的.而妙用古诗文“出彩”的方法也不止是这四种。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别有忧愁暗恨生。最后推荐四个重要话题:

——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

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然。现在这场灾难恰恰检验和诠释了这个规律。

10.议论文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篇十

一、材料的积累

平时可以分门别类地收集、整理,构筑自己的知识仓库。名言与事例可以分开积累。具体来说,材料积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关注自我,展示个性看法

材料匮乏是写作中困扰不少学生的大问题。他们作文中的材料要么简单重复,要么陈旧单一,“撞车”比例高。其实考生可以关注自我,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都可以写,从而展示个性看法。以自己的事例为证,记叙时更能倾注自己的真情,议论时更能够切中肯綮,阅卷老师读起来也才会觉得亲切可信。但要防止材料的低幼化,要学会“戏剧化”地展示生活。

2用好教材,提升文本内涵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去找素材,其实那些我们身边的教材便是最大的素材宝库。语文教材,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矿藏,只要能合理利用,往往会使作文内容丰富,异彩纷呈。使用课本素材,也要有意避开那些太熟悉的篇目。使用文言课文,要有直接引用,以求能准确表达,展示文采。现代文往往要“借意”,尽量不要用原文。不能在原文素材后直接得出结论,应在其基础上加以扩展、延伸,加入论证过程。要想对于课本素材信手拈来,关键还在于平时的整理与内化。

3强化阅读,呈现理性光辉

要想冲刺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文章就要有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除了教材,考生在平时阅读有质量、有典范意义的课外书是十分必要的。像史铁生的《病隙碎笔》、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加缪的《置身于阳光与困难之间》、周国平的《人与永恒》和《歌德谈话录》等都能开启新视界。如能多接触经典美文,与严复、黑格尔、柏格森等哲学大师的作品零距离接触,考生的作文中一定会闪耀理性的光辉。

4与时俱进,反映时代气息

高考作文要求“有创新”,首先是材料新鲜,学生应经常翻阅报刊,让大脑摄取新鲜的营养。国内外最新焦点时事,考生务必上心,要记忆准确的时间、地点、人名、数据,在运用时会更有代表性和说服力。考生可以平时就写写“时评”,拓宽视野,培养独特的视角,使自己的文章明快兼具深刻,尖锐不失理性。像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大型公益活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等材料都可以归入相应的主题加以积累。挖掘小事里的大情感,小细节里的大形象。紧跟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的文章,除了表现出考生对语言文字的驾轻就熟,也体现出当代学子的广阔视野和强烈的人文情怀。

二、材料的选择

如果说博观与厚积是积累材料的方式,那么约取与薄发就是选择材料的手段。有了丰富的材料并不等于内容充实,在积累材料的基础上还要学会恰当选择材料。材料是表现观点或主张的主要载体。

1古今详略见广度

在选择材料时要有古有今、有中有外,有详有略,这样才能增强说理的严密性,彰显考生的知识底蕴与运用技巧。

2点面结合见厚度

点式论证是对某一具体的名言或事例进行论证,面式论证是用排比的方式连续铺陈数个名言或事例。点上详细交代主要材料,面上概述次要材料,一般来说是由“点”到“面”。作“点”的论据避免了材料的空泛,具有典型可感性;作“面”的材料扩充了论据的容量,浓缩了文章的篇幅。点面结合,能使文章在材料的占有上显得丰富多彩而详略有致,在思想内容上显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一般说来,对于自己比较熟悉,能够充分展开分析的材料,用点式较好,那样可以展示考生的论证实力和风采。而对于那些不够熟悉、又不想舍弃的材料,用面式论述较好。新颖新鲜的材料用点式,众所周知的材料用面式。

3与众不同见匠心

用雷同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缺少新意。因此,选材时要尽量避开人们容易想到的材料,尽量选取别人不容易或不能够想到的材料。在考场上当你提笔搜索材料时,马上就想到的内容,一定不能写,因为其他考生也可能想到了。稍加思索所能想到的材料,最好也不要写。应该使用第三次想到的材料。磨刀不误砍柴工,考生花几分钟,尽量避开常人之所选,慧眼独具,以新制胜。材料新颖独特,文章才能引人入胜。

4以小见大见深刻

以小见大,就是精心地选取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却能深刻表现主题的方法。生活是最丰富的知识库。考生要做选择材料的有心人,可以关注生活细节,从而迸发出智慧的思想火花,揭示深刻的生活哲理。

三、材料的应用

避熟就生,避热就冷,避旧就新,已经成为考场素材运用的三大原则。选择,是“调兵”;而运用,则是“实战”。如果说积累材料要丰富,选择材料要灵活,那么,运用材料则要对路。

1要深入挖掘

选用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兵不在多而在精。材料的挖掘,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材料的蕴涵进行延展,使同一材料发挥尽可能多的作用;也可以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上发现其重大的社会意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体现材料价值;亦可陈材新用,把陈旧素材中的某些要素特殊化,便可达到神奇的效果。

2要选好角度

任何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任何材料都具有多层次开发、多角度利用的可能性。一材可以多用,首先应加以必要的分析,从同一材料中发现蕴藏的不同意义,同时,应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做一定的取舍,在叙述时要突出和强化与观点相关的地方,其他无关内容可一笔带过。

3要注意主次详略

写文章时,文章中的多个材料不可等量齐观、平均用力,必要分出主次详略。在文章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为主要材料,在文章中起次要作用的为次要材料。一般而言,主要材料详处理,次要材料略处理。对阐发主题思想作用重大的材料,应该做详处理,对新鲜材料也要作详处理,对众所周知的材料应该概括运用。

4要与分析相结合

无论是名言类材料还是事例类材料,在文段中都必须与上下文的分析紧密联系。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例后评价法、例后推因法、例后假设法,使论证更加充分,论点使人信服。

11.浅谈作文语言、素材的积累与训练 篇十一

一、积累是作文的源泉

1.注重语言积累。优美流畅的语言是一篇好作文的要求之一, 很多学生无法流畅地运用语言, 因此我要求学生首先学会借鉴。借鉴的最好办法就是摘抄积累, 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摘抄积累本, 我根据教学内容, 规定了摘抄的最低量, 但上不封顶。一学月检查一次, 按数量和质量评“摘抄之星”, 一学期下来, 学生们就能养成自觉摘抄的习惯。以后就交给小组检查评比, 不用老师操心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语言积累:

(1) 语文课本中积累语言。现在的教材都很注重艺术性和人文性, 语言文字很美。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名言警句、人生格言、成语等好词佳句, 如道道甘泉, 使人回味无穷。他们都是前人语言的精粹, 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好资源。

(2) 现代媒体中积累语言。21世纪的今天, 科技经济高度发展, 电视、电脑等媒体已进入千家万户。我鼓励学生在欣赏精彩画面、动人音乐及广告语的同时, 用心听其中的语言。如公益广告“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 “用你的真心, 换一世的真情”等广告语, 既有思想性及艺术性, 也是学生写作中的好范例。

(3) 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道出了阅读的重要性。因此, 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本中好文章的同时, 还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 如《读写舫》、《西游记》等, 甚至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借我一生》等我都大力推荐, 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与句子, 然后再摘抄下来, 读一读, 背一背。

2.注重素材积累。学生作文不能较好的表情达意, 除了语言的原因之外, 往往内容苍白, 空洞无物, 所选材料不典型或根本无材料,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主要是学生平时没有收集写作材料或不懂得收集。针对这种情况, 为了让学生们的作文内容充实, 有话可说, 我注重学生的素材收集, 我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素材。

(1) 生活中收集素材。引导学生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积累素材。我要求学生准备周记本, 写好周记, 每周末“按学校、家庭、社会”分类张贴上墙, 让学生每周按种类选出最有意义的事件, 评出“观察之星”做为学期总结评奖。

(2) 媒体中收集素材。通过广播、电视、网络获得写作素材。广播、电视、网络的信息丰富, 且表现形式也形象直观, 是收集素材的好渠道。老师要求学生准备“媒体记录本”, 按广告、事件等进行收集, 老师定时布置话题, 要求学生要用到相应的材料, 文章写完后, 师生评选用得最好的材料, 评选“媒体之星”上墙表扬。

(3) 活动中收集素材。活动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 也是解决作文素材难题的金钥匙。我有这样的体会, 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过后, 学生们的热情很高, 表达欲很强。此时的作文写作水到渠成。学生们的思想在笔尖跳跃, 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

(4) 书报中收集素材。教材和书报中除语言材料外, 更多的事例也是学生们可以借鉴的, 我要求学生们也准备一个积累本, 按“童年趣事”“成长的烦恼和喜悦”“家庭故事”“学校故事”“名人故事”等分门别类地进行积累。

二、训练是作文的根本

1.造句的训练。针对学生词汇不丰富, 在课文的词汇教学的时候, 我让学生们在课文中至少选5个不相干的词, 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联词造句, 这样做既记了词语, 又训练了语言的运用, 还训练了想象能力, 没有字数和时间的限制, 学生对此训练很感兴趣。是一举四得的训练。

2.仿句的训练。针对学生语言干巴, 不懂得修饰, 我借助仿句练习来训练这方面的能力。特别强调有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和排比的句子进行仿写。每天一句, 坚持不懈, 一学期下来, 学生的语言变得形象生动起来了。

3.片段的训练。针对学生语言平淡, 不懂得描写。我让学生们进行了“人物”和“景物”等片段描写的训练, 将人物描写又细化为“语言、动作、肖像、神态、心理”等描写, 将景物描写细化为“写景、状物”, 在进行这些训练时选周围的同学、教师、父母或亲朋好友做为训练对象, 不限制字数, 学生们对此很有兴趣, 往往有精彩之作, 在交流人物描写的范文时常常笑声不断, 交流者因此也是得意洋洋, 这更刺激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4. 整篇的训练。语言能力的提高, 依赖于写作实践。为了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要进行整篇的写作训练。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影响各不相同, 只有把他们放飞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他们的思维才能真正地活起来, 才有可能体现出整个学习活动的自主性。作文教学改革首先是让学生回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还他们以纵横驰骋的天地。

12.环保与发展的中考素材积累 篇十二

1﹒南丁格尔说:“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而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2﹒尽管我们身单力薄,但我们能做的保护环境的事却不少。只要做个有心人,从身边生活小事做起,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好,就是对环保事业最大的支持。我们正年轻,如初升的朝阳一般全身洋溢着追求生活和理想的激情与活力。那就让我们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周围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参与到环保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让环保真正成为你我他共同追求的时尚,让绿色成为永恒!

3﹒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可是,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13.知识改变命运的作文素材积累 篇十三

李哲亚,27岁,初中文化。北漂10年,在清华大学食堂“端盘子”。后听说学生宿舍的“楼长”能多挣些钱,他立马跑去应聘,发现楼长要求的最低学历是大专。沮丧之际,一位校团委老师指点他:“你为什么不去参加成人高考,考上大学,实现当楼长的梦想?”

李哲亚买了一沓成人高考教材,工作之余除了看书还是看书,但他连教材都看不懂,更别提做题了。后来,他向校团委老师提议:能不能开一个面向清华后勤职工的免费培训班?

第一期培训班招收了17名学员,有清华的`厨师、保安、保洁员、传菜员、洗碗工。给学员们上课的,是清华的“学霸”们。的成人高考,全班17名学员有16人被大学录取。李哲亚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

学成拿到文凭后,李哲亚进了一家网络公司,后凭业绩当上副总裁,年薪从端盘子时的1万多元翻番至20多万元。

挣了钱的李哲亚开始想办法帮助更多打工仔改变命运。在团北京市委、清华大学团委的帮助下,他辞职创办了成人高考补习班,对服务员、建筑工、保安等免费开放,为更多“农二代”创造“逆袭”的机会,过上好日子。目前已培训学员多名。

14.经典素材与新素材的积累与使用 篇十四

(一)积累课本素材,适当延伸拓展

高中课程设置较多,学生往往缺乏时间阅读整本整本的名著,补充作文素材又急于求成,于是到市场上找些质量参差不齐的简便读物,却忽略了身边的语文课本,殊不知课本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素材库,其中收集的各类文章都是名著精华,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只要留心观察、细细咀嚼,适当拓展延伸,就会发现这是一座蕴藏经典的富矿,很多高考满分作文都是从课本中取经。以2009年的湖北满分作文《站在项脊轩的门口》为例,作者巧妙地将学过的课文转化为素材,将大家熟悉的《项脊轩志》以一种全新方式解读出来,不能不让人为考生的奇思妙想感到赞叹。还有一位考生的满分作文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的是陆游和唐婉的凄美爱情故事,这说明他不仅限于学习语文课本选读的陆游的《钗头凤》,而且以这首诗为线索发现了唐婉合上的《钗头凤》,从而对这一段爱情故事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研究经典文化,学写“思辨性作文”

经典,不仅限于课本,限于课外文学作品,它还可能来源于让人难以忘怀的行为艺术、印象深刻的谈话节目,抑或是偶然迸发的生花妙语。在不少有关高考作文的讲座中,主讲者都提出:高考作文要具有思辨性,不要“高考体”。那么,高考作文要具有思辨性,不要“高考体”是不是就意味着学生在写作时不能使用他们习惯使用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爱迪生等这些写滥了的素材呢?答案当然是否。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正是因为它历经岁月沧桑但始终拥有不变的情怀与深意。对经典人物的研析与解读,并加入自己别具一格的看法,让它成为历久弥新的作文素材,为作文增添一抹亮色。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学习它们的写作技巧、结构、描写方法等等。

(三)学习获奖作文和满分作文的构思、行文和方法

对于经典素材的积累,能让考生在平时或考场的写作过程中游刃有余,而获奖作文和满分作文往往都是熟练运用经典素材的典范,引经据典恰到好处,让人赏心悦目。正所谓“外行看内容,内行看方法”,学生在细细品味这些经典作文优美文字的同时要更加注意作者的谋篇布局和方法,学习不同的写作套路和方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作文千百篇自然也能起到熟能生巧、行云流水的效果。

二、关注生活,不断获取新鲜素材

在三省四校的作文研讨课上,一位老师曾说:什么是写作文?写作文就是写自己。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2012年湖南省高考优秀作文《父亲的手》正是这样一篇以平凡生活中的小事为素材的文章,它选择了细小的角度,以真挚的情感为基石,用质朴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常见而又动人的一个个侧面,令读者怅然。“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处处是新鲜素材,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素材的眼睛,善于关注生活、善于发现,作文素材就能信手拈来。

三、关注民生社会,做好时事类素材的积累

在新课改的今天,作文教学必须紧贴生活,关心生命,关心时事新闻。以近几年的辽宁高考作文题为例:2008年是“青少年与公德”;2009年是以明星代言为话题的作文;2012年的作文话题是“一位朴素的音乐家”;2014年辽宁高考作文话题是“生活与科技”。从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题不难看出命题人的意图,这些作文材料的现实性强,引领考生作文远离“假大空”;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引发考生积极的联想和思考;具有普遍的思辨性,引导考生科学理性地展开分析。当前已是信息社会,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每一天都是日新月异的,学生并不用刻意地去发掘时事素材,课间十分钟的同学交流,课前三分钟的教师点评,都可以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时事素材背后隐藏的内涵与深意。如果教师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话阐释成文字,并作简单的评论分析,日积月累,自然在写作时,时事素材就会信手拈来。

四、勤学苦练,才能熟练运用积累的素材

学会运用所学写简评,勤练笔,可以写书评、影评或者时事评论,这个过程既可以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鼓励他们去探寻未知,思索现实,介入生活,规划人生;又可以锻炼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语言概括能力。

每天上课拿出三到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新闻、亮观点,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为学生储备带有个人理解印记的独特写作素材。

我们总说“文章当为时而作。”写作是一定要反映社会生活的,它必须关注民生,与时俱进。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又强调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我们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更好地洞察世情,理解人性。

五、结语

上一篇:等级考核标准下一篇:小学教师读书笔记-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