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流市学校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暨党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

2024-06-12

在北流市学校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暨党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9篇)

1.在北流市学校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暨党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 篇一

在全市政务信息工作座谈暨培训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临近年末岁尾,进入收官之时,县区换届之际,各项工作千头万绪。2010 年 11 月 19 日(周五下午)我们成功在XX区召开(近年来)第一届信息网络年会。今天,我们把大家召集起来,召开第二届信息网络年会,主要目的是总结成绩,交流经验,查找不足,鼓舞士气,切实提高信息工作水平。

(“年会感怀”—— 信息年会轮流开,县区部门依次排。浅谈慢叙显文采,酸甜苦辣述情怀。XX承办第二届,恭候兄弟姐妹来。XX山水敞开怀,诸位今日乘兴来。群英聚首各显能,笑逐言开满堂彩。)

下面,我讲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总结成绩,正视差距,增强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的自豪感和责任心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市政府系统各单位办公室积极适应新形势,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的重点、热点和亮点,加大信息组织和报送力度,信息数量逐年增长,质量明显提高。为推进政务公开、反映工作动态、交流工作经验、宣传和扩大自身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一些信息有关领导作了重要批示,一些信息得到省政府的采用和肯定。较好地满足了各方面的信息需求,对及时发现和处理我市有关重大情况、问题,推动有关工作决策和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信息工作做好了,既服务了上级领导的决策,又展示了本地本部门的工作绩效和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还能展示信息员才华和实现人生价值;对内增强了信心,对外树立了形象,个人增长了才干,可以说一举数得。

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我们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信息参政作用明显增强。1-10 月,市政府办公室共计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各类有效信息近1万条(其中约稿调研信息约90条),共编发《昨日要情》205期,《内网信息》29期,《报省信息》205期1千多条。市领导(书记、市长等市领导)签批40多条(次),批示量前所未有;被省采用78条(2010年55条);得分359分(2010年275分),实现省采用条数(8月63条)和得分(8月293分)两个提前四个月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二)信息地位作用大大提高。由于信息工作不断加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地位与日俱增。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信息工作,经常把一些重要批示和重要信息提供给信息科,不仅丰富了信息内容,也提升了刊物档次、质量和影响力;县区部门越来越重视、支持和利用信息工作,并从机构、人员和经费上给予保障,形成了领导抓信息、全员办信息和有人干信息的良好氛围;不少县区政府和市直部门领导都把信息工作作为办公室工作的首重要任务,作为本单位的 “ 窗口 ” 工程和 “ 形象 ” 工程,紧抓不放,常抓不懈,逢会必讲,并对内部各科室实行信息工作目标责任制,形成了全员办信息的良好氛围。

(三)信息体制机制日益完善。由于信息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服务性强,而强制性弱,下级信息点容易把信息的收集报送当作“软”任务。为实现由“软”到“硬”,我们将信息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轨道,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信息工作任务的落实。近两年,我们初步建立一套内外(利用两块阵地、两个市场、两方面资源)兼顾的制度组合拳。主要内容:一是实行目标管理制度。二是定期通报制度。三是审核把关制度。四是稿酬奖励兑现制度。五是学习培训制度。六是市长重要调研活动和政府重要专题会议信息科参与制度(x政办秘〔2012〕47号)。这些制度的设计和安排(领导的关注度+政策的保障度;西医+中医)既管眼前、又打基础、还利长远,有利于推动各县区、部门和单位之间形成信息工作比学赶超、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格局;对于广大信息员更是起到事前激励、事中鼓励和事后奖励的争先恐后(争上游)的良性竞争格局。给予适当精神物质表彰奖励,政治上给荣誉,业务上促提高。感到思想上有想头、工作上有干头、经济上得实惠,激发信息员报送信息的积极性。

目前,一个纵向通过各县区政府、横向覆盖市直各部门的政务信息传输网络基本形成,实现了信息收集、刊物采编的无纸化处理。一是 首次对2010信息工作进行考核评比表彰。二是 定期统计汇总和分析通报月度信息报送采用情况。三是 分批次召开或参加信息工作观摩点评会、座谈会、培训会等,传授讲解交流政务信息编写方法、报送技巧,提升信息员文字水平。四是 政务信息QQ已经发展到80家单位,构建信息科和各单位之间稳定而实时的沟通平台。利用QQ群与信息员进行一对多的集体在线交流、约稿。利用QQ群的共享等功能,把《昨日要情》《内网信息》《月度通报》等相关材料传到QQ群上,便于及时受到看到下载。五是 建立信息催报制度。即时动态检查,发现,督促。截止目前,已有百多个单位与市政府办公室联网。这些联网单位不仅可随时把编辑的信息上传市政府,而且可从 QQ 群 上直接调阅 《昨日要情》《内网信息》《月度通报》 等刊物。凡是加入政务信息 QQ 群 的单位,大多数信息工作搞得比较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通过网络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提高了信息的收集能力,从而提高了采用率。

(四)信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今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强信息人员素质建设,锻炼出了一支作风优良、敢于争先的信息员队伍,大家都把搞好信息工作当好自己的光荣任务,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工作中各显其能,不断开拓创新,保证了我市信息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如 XX单位 组织信息人员到市跟班培训,既学到了经验,又增长了才干;既联络了感情,又促进了工作,一举多得。而更多的信息人员,则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默默奉献,甘当老黄牛,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总的说,今年以来,全市政务信息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实现了信息工作质和量的新突破,而且也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亲切关心、全力支持的结果,特别是今天在座各单位办公室主任忠于职守、勤奋工作的结果,是各部门、各环节理解、配合工作的结果,更是信息员任劳任怨、辛勤工作、甘于奉献、不懈努力的结果,这里面凝聚着大家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承蒙领导厚爱,大家支持。在此,我代表信息科向长期关心支持政务信息工作的各县区和市直各单位表示衷心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但是我们必须头脑清醒,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目前,我们的整体工作水平还不够高,差强人意,与领导的要求相比,与一些先进市相比,差距不小,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主要表现:一是各单位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和支持的力度有差距、不平衡;二是建章立制体制机制有差距;三是队伍建设有差距、不平衡(信息员专职的少、兼职的多;人员基本素质参差不齐,能力有高低之分,责任心有强弱之分);

具体表现:一是报送数量有多有少,应报未报反映工作态度;二是质量有优有劣,反映水平能力;三是一些信息员对什么是信息、怎样写信息等应知应会的内容不同程度存在这样那样问题。

上述问题可能挂一漏万,对事不对人,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些问题,既是我们前进中的障碍,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加大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正视困难,增强信心,尽快把我市政务信息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提高认识,强化措施,促进政务信息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政务信息工作是办公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级政府考核下级政府的一项硬指标。信息工作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办公室服务的层次和质量,是衡量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无论是办公室主任,还是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都要从当前信息工作所处的位置、承担的责任和时代的要求,充分认识到信息工作的重要性,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努力推动政务信息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第一,正确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更加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规则扑面而来,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各种信息的调节。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就要求我们各级政府领导必须尽快适应新形势,由传统的领导方式转向依靠信息来分析、研究事物动态,学会利用信息来管理经济,依靠信息来引导经济发展。对政府工作来讲,政务信息可以说是领导了解情况的耳目,科学决策的参谋,解决问题的助手,加强联系的桥梁。对办公室来讲 , 它是发挥参政议政职能的好途径。通过政务信息工作,可以紧紧围绕政府领导的需求,经常地、及时地、大量地为领导提供重要的信息,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从而提高参政议政水平,服务和推动政府全局工作。目前,有不少同志特别是地方和部门领导对信息工作认识还不足,认为信息工作只是争位子、要面子,是政府办公室的一项内部工作,可有可无,可轻可重,可强可弱。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我们一定要突破这种旧的思维定势,抛弃狭隘的信息观念,不断拓宽信息工作视野,用大信息观来指导工作。

第二,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确保信息网络畅通高效。要搞好信息工作,必须建立四通八达、上下贯通,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信息网络,才能保证充分利用政务信息资源,保证为各级领导提供大批量、高质量、高时效的重要信息。

第三、强化信息目标考核,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各地各部门要把任务落实到科室和个人,强化奖惩措施,确保报送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在完成报送数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信息质量。质量是信息的生命,只有高质量的信息,领导才爱看爱用,才能对领导决策发挥较大影响,信息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什么样的信息才是优质的信息呢?我体会就是信息内容和形式必须符合 “ 高、新、全、实、精、深 ” 的六字要求。高,就是站在领导高度去观察、分析问题,反映的事物十分重要或比较重要,是领导十分关心的大事、要事和急事。对领导特别是高层领导掌握全局重要情况,进行科学决策,制定和完善政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可操作性。新,就是内容要新,反映的情况具有超前性、预见性和创新性。即使是老问题,也要从新的角度和侧面反映,让领导经常了解最新信息。同时,信息的形式也要新,不仅题目要新鲜,结构也要新颖活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全,就是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的全局情况,而不是局部情况,不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反映的情况要完整,结构要素要齐全,使领导能够完整地掌握信息的全貌和实质。实,信息的价值在于真实。信息人员在报送信息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反映成绩的信息要恰如其分,反映问题的信息要真实可靠,反映困难的信息要准确得当。题目与内容一致,观点与材料一致,使人读后可信。精,就是信息的文字精练、简洁,可读性强,使领导用较少的时间掌握较多的信息。深,就是提供的信息不仅要反映事物现象,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便于领导了解实质,抓住要害。我相信,只要大家按照 “ 六字 ” 要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围绕改革和建设的重点难点,围绕基层和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广泛收集,深入挖掘,就一定能够“写一篇成一篇,篇篇是精品;报一篇用一篇,篇篇是佳作。”只有这样,才能为领导科学决策、统揽全局提供参考依据,对基层工作起到有益指导和服务,才能使信息工作真正适应领导需求。

第四,加强信息业务学习,提高信息队伍整体素质。信息工作人员每天都要给领导提供精神食粮,每年都有新的工作目标,可谓天天短平快,月月马拉松,是一项人人都想搞,但并非人人都能搞好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有一批政治品质好、业务素质高和敬业精神强的专业人才。今年以来,我市在信息工作队伍建设上虽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仍然存在素质不齐、业务不精等问题。对此,市政府办公室采取以会代训、跟班培训和外出学习等多种方式,对全市的信息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信息识别和文字综合水平。同时,从事信息的人员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自觉地锤炼自己,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努力使自己成为生产精品信息的行家里手。无论时间多紧,任务多重,也要挤时间、钻时间学习,在精通信息业务的基础上,博览众采,广泛涉猎,既当专家,又当通才。

三、加强领导,优化环境,增强政务信息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政务信息工作是为政府工作服务的,也是为领导同志服务的,始终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推进的。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政务信息工作搞得好不好,领导起着关键性作用。要做到 “ 四个到位 ” :即思想认识要到位、组织领导要到位、工作人员要到位、技术保障要到位。

第一,要高度重视信息工作。各级各部门领导负责同志要把信息工作抓在手中,落实到行动中,经常给信息工作提要求,定目标,做到有计划、有检查。要通过管理制度来要求和鼓励办公室人人动手写信息、报信息,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信息热潮。对信息要多看、多批、多督促、多指导。对单位的信息工作人员要相对固定,少给他们安排一些杂事、份外事,保障他们做到专职、专责、专心。同时,要用较高的标准要求信息工作者,把独特的见解传授给信息工作者,让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锻炼工作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第二,要加强改善信息工作条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必要的工作环境是搞好信息工作的保证。信息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是搞好政务信息工作的基础,否则,信息工作为领导提供优质服务只能是一句空话。办公室主任要当好信息工作环境建设的 “ 促进派 ”,重点在改善办公条件上下功夫,对信息工作必须的设施要给予保障。对信息奖励和网络活动和考察学习等费用也要给予保障。要安排信息人员参加重要的政务会议,优先阅读重要的文件和信息,积极安排他们下基层调查研究并提供车辆方便等。

第三,要关心支持信息工作人员。政务信息人员不是领导却要有领导头脑,不是行政中心却成为政务活动的神经,不在第一线却提供前线信息,工作面宽,政策性强,不仅要求高、难度大,而且担风险、很辛苦,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领导同志要多理解,少批评,多担待,少责怪。当然,信息人员也要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千方百计做好工作,尽量少出问题,少捅漏子。我们当领导的要多关心信息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做到工作上关心,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照,尽可能地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对成绩显著的优秀信息人员,要大胆提拔和重用,推荐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真正做到以真情感人,以事业待人,以待遇留人,使信息工作成为办公室让人眼热的岗位,不断地有进有出,进来的有盼头,出去的有干头,形成良性循环,一潭活水。同时,信息员也要在服务本级领导上多下功夫,靠优异的成绩赢得领导的赞赏,靠超额的付出引起领导的支持,靠广泛的参与博得同志们的配合,靠扎实的作风取得基层的信任。

做好信息工作,固然要有领导重视、建章立制、完善机制等条件,但更重要(关键)是要有一支爱岗敬业、富有进取心、能打硬仗的和长年累月、辛勤奋斗的队伍。信息工作看似简单,其采、编、发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责任重大,既是对我们工作能力和技巧的检验,又是对我们思想认识的高度、政策理解的深度、业务工作熟悉的程度和领导意图理解的准确度的检验。

第四,提高质量是做好信息工作的灵魂和核心。做好信息工作不仅要有激情、热情和痴情,更要有敏锐的思想,写作的技巧,知识的储备。搞政务信息,离不开知识的积累。搞政务信息不但要对本职或是本部门工作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还要广泛的涉猎不同门类、不同行业的知识、扩大视野、增加知识积累。要多方面了解国家时事、舆论导向、经济发展和政策趋向,保持政治敏感性,同时注意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政务信息文稿的写作技巧是一个复杂而精深的课题,它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琢磨提高,并非通过今天的讲座就可以完全掌握。广大信息工作者要努力适应工作要求,要增强责任,提高认识,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多出精品。

信息工作还是一个人文字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从基层站所到县区里到市局机关再到市里层面,大家要把这项工作当成尽快熟悉本地本单位本市中心工作、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自我加压,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水平,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统筹好业务工作和政务信息工作的关系,以业务促信息,以信息带业务,做到了业务工作和信息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信息员的信息意识和工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 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 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学习培训。

信息工作做得好不好,提供的信息及时不及时、准确不准确、全面不全面、质量高不高、领导看不看、签不签、如何签,将或多或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单位的层次和质量,反映着单位的整体工作水平,影响到各级机关的决策。

信息工作的作用定位主要是为领导服务,信息报送一定要围绕领导心思和意图,要以领导需要不需要、适合不适合和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信息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一条信息价值大小,关键看它是否被用于领导决策。政务信息工作的考核,要坚持质量为主的原则,除了本级政府载体采用量之外,主要看市领导对信息的批示量、被上级政务信息刊物的采用量。

在座同志们是信息前沿阵地和生产基地的主力军,全市政府系统信息工作的生命和活力来自于你们,大家有责任有义务更有必要做好信息上报工作。只要我们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我们的信息工作就会卓有成效,更进一步。

同志们,这次会议虽然时间很短,但达到了预期目的。会议通报了情况,明确了任务,理清了思路,找准了方向,想必大家都有不同的收获。这是一次学先进、找差距、鼓干劲、促赶超的会议。通过座谈交流,大家进一步把握撰写信息的方法技巧,开阔了视野,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增强了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会议富有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市政府办公室领导对信息工作寄予厚望,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在全市掀起比学赶超的热潮。大家的工作非常辛苦。但我相信,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有广大信息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市的政务信息工作一定能够再攀高峰,再创辉煌!

最后,再次感谢 XX 政府办公室(东道主)为我们提供现代化的会场和周到安排。我们祝愿县区政府和部门信息工作多出经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争取在全市当好排头兵和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祝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阂家幸福,万事如意。

2.在北流市学校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暨党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 篇二

一、总结经验, 充分发挥“国培计划”的示范引领作用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历史新时期。教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保障措施, 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做了重要讲话。今年2月21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 要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在全社会倡导和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国培计划”是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启动的第一个教育发展重大项目, 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一项重大举措。2010年, 中央财政投入5.5亿元, 支持实施“国培计划”。7月, 教育部、财政部在北京召开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暨“国培计划”启动实施工作会议, 袁贵仁部长指出, 加强教师培训, 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也是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需求和愿望。要统筹规划, 创新模式, 完善机制, 确保质量, 精心实施, 充分发挥“国培计划”的示范作用。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2010年“国培计划”开局良好。中央财政支持力度之强, 培训覆盖范围之广, 培训模式机制之新, 培训效果影响之好, 可谓前所未有。“国培计划”自启动实施以来, 各地、各校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精心实施, 培训成效显著, 达到了预期目的。主要体现在:

一是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首先, 培训了一大批“种子”教师。2010年, “国培计划”共计培训115万名骨干教师。通过网络匿名评价统计, 参训学员对“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的总体满意率达90%以上, 对“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的总体满意率达到85%以上。一大批“种子”教师必将在今后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其次, 形成了一大批国家级优质培训资源。“计划”的实施, 锻炼了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专家队伍, 开发、生成了一批优质培训课程资源。经过严格的遴选评审, 教育部已公布500人的首批“国培计划”专家库, 一批“国培计划”生成加工的优秀课程资源将纳入“国培计划”资源库。第三, 探索和创新了有效教师培训的模式和机制, 推动了全员培训的开展。“国培计划”在培训理念、内容、模式、方法、管理和考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有效的创新探索。国培的“种子”播撒大江南北, 国培的模式机制融入各地教师培训工作, 国培的资源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培计划”的示范引领和推动下, 各地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力度, 启动本省培训计划, 推动了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据初步统计, 2011年省级财政性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达到近10亿元, 比2010年增加3.3个亿。其中, 北京、山东、浙江、重庆、天津、广东、河南、江苏、新疆、广西、湖北、贵州、陕西等省省级财政性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增加超过1 000万元。其中, 北京、山东、浙江、重庆、天津、广东、河南、江苏八省市经费增加超过2 000万元。

二是做到了雪中送炭。首先, 突出农村教师。2010年, “国培计划”重心下移, 以农村教师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教师为重点, 共计培训县及县以下农村教师100万名, 占参训教师总数的95%以上。其中, “中西部项目”覆盖23个省份的82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 县以下农村教师超过70%。其次, 关注紧缺薄弱学科教师。重点加强了对农村体育、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教师的培训。“国培计划”的实施为广大农村教师和紧缺薄弱学科教师接受更多高水平培训提供了机会, 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作出了贡献。

三是促进了教师教育改革。“国培计划”注重调动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积极性, 有效整合了全国高等院校和中小学的优质资源, 建立教育行政部门、高水平大学与中小学的紧密联系, 形成了一批教师培训重点基地, 加强了培训机构的能力建设, 推动了开放灵活的教师培训体系的建设。据统计, 2010年, 全国共计有165所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承担了培训任务, 数百所优质中小学参与了培训。参与专家数千人, 一大批高水平、有影响的专家如韦钰院士、史宁中教授、温儒敏教授等纷纷担任“国培计划”项目首席专家。通过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多种形式, 促进高校特别是高师院校面向基础教育, 服务基础教育, 研究基础教育,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010年, 各地各院校采取有力措施, 改革创新, 狠抓质量, 圆满完成了“国培计划”培训任务, 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概括起来,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统筹规划, 科学设计是做好“国培计划”的基础。各地各校普遍重视了调查研究, 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根据地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际和参训教师的需求, 认真做好项目规划, 科学研制培训实施方案。如, 重庆市建立健全了“国培作示范、市培抓重点、区县保全员、片区重教研”的四级教师培训体系, 以成长规律为着眼点, 规划“三类”培训项目, 探寻“苗子—弟子—影子—种子—路子”的培训路径。安徽省遵循“面向农村、倾斜皖北、突出骨干、促进均衡”原则, 整体规划项目, 分类分层分项设计实施方案。

第二, 公开遴选, 竞争择优是做好“国培计划”的关键。“国培计划”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采用招标或者邀标机制, 严格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 面向全国, 遴选符合条件的高校、具有资质的教师培训机构及中小学承担培训任务, 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 确保培训质量。示范性项目从申报的68所院校和机构中遴选出38所院校和机构承担培训任务, 中标率为56%。中西部项目各省按照两部招标指南和有关标准, 规范招标、邀标程序, 遴选培训院校和机构, 制定实施方案, 由两部组织专家对各省上报实施方案进行严格答辩评审, 最终确定158所院校和机构承担培训任务。河南、新疆等省 (区) 承担培训的省域外院校和机构超过50%, 充分体现了国培“国”字号的要求。

第三, 创新模式, 改进方法是做好“国培计划”的核心。各地各校按照“国培计划”总体要求, 结合实际探索了不少好的培训模式和方法。置换脱产研修是国培计划的一项重大模式创新, 将农村教师与师范生实习支教和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紧密结合, 是一举多得的创新举措。各地结合自身实际, 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 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成果。如, 河南、山西、青海、宁夏、内蒙古、黑龙江、贵州、云南、陕西等省 (自治区) 认真落实集中研修和“影子教师”相结合的模式, 安排被置换出来的教师在院校进行集中研修, 同时扎扎实实地做好农村教师到优质中小学跟岗研修工作。安徽、重庆等省 (直辖市) 细化“影子教师”跟班研修要求, 提出了“带课、带研、带学、带资”研修模式, 取得了很好的研修效果。广西采取“先扶后放, 从模仿到创新”的四段式置换培训模式, 建立被置换教师和实习支教师范生的紧密联系, 相互促进提高。湖南采取“两次置换”模式, 在农村骨干教师和师范生之间进行第一次置换, 在城乡教师之间进行第二次置换, 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有效的探索。远程培训是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益培训教师的重要手段创新, 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举措。各承担机构普遍注重采取混合学习的方式, 将培训者集中培训与大规模远程培训相结合, 将教师线上学习、线下集中研讨和在职学习相结合, 并充分发挥远程培训资源的辐射作用, 让更多一线教师受益。短期集中培训承办院校进一步突出需求调研、互动参与、问题解决、案例分析、观摩研讨等方式, 并通过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专家下校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后续跟踪支持, 强化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 加强管理, 强化考评是实施“国培计划”的保障。各省各校按照国培计划总体要求, 采取多种方式, 加强管理和考核。中西部项目省份均成立由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组成的领导小组, 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本地区项目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并针对项目特点制定出台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措施。项目承办院校主管领导亲自负责, 充分调配和整合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国培计划”服务。四川、河南、吉林、山西、陕西、重庆、湖南、贵州等省 (直辖市) 建立了本省 (直辖市) 国培计划网页, 加强项目管理, 交流培训经验。宁夏建立了“三挂钩”考核机制, 即培训考核与年终考核挂钩, 学员参训与绩效工资挂钩, 学员引领示范作用的发挥与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推荐培养挂钩。安徽将项目绩效评估和专项督导相结合, 开展对项目院校和机构考评的同时将项目的组织管理情况, 纳入对市县教育局年度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新疆、山西、重庆、海南、河南等省 (自治区、直辖市) 建立“中央、地方”合理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 通过省级财政解决了实习支教、参训教师交通、表彰奖励、课题研究等必要的费用, 为“国培计划”有效运转提供了坚实保障。

总之, 各地在实施“国培计划”中创造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 明天研讨时还可以继续交流。我们要边实践边总结, 充分发挥“国培计划”的示范引领作用, 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模式, 创新培训机制, 提高培训质量, 努力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

二、明确任务, 大力推进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开展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 完善培训体系, 做好培训规划,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 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2011年1月, 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在培训模式、培训制度、培训体系、组织保障等方面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各地要立即行动起来, 以实施“国培计划”为契机, 认真总结“国培计划”的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 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新一轮教师培训工作, 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一要统筹规划, 做好全员培训。要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 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 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 以实施“国培计划”为抓手, 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 保证教师每五年接受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同时, 要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 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历水平。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各地要根据上述总体目标认真研究制定教师培训规划, 做到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相结合, 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 脱产进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 境内培训和境外研修相结合, 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 建立健全层次清晰、定位明确的培训体系, 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要创新模式, 提高培训质量。质量是培训的生命, 培训质量和效果关键要看是否紧密结合教师的需求, 是否将培训落到实处。要积极大胆创新, 采取集中培训、置换脱产研修、远程培训、送教上门、校本研修、组织名师讲学团和海外研修等多种有效途径进行教师培训。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 将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 远程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 采取混合学习模式, 力求“大规模、广覆盖、高效益”地开展教师培训。要注重培训需求调研, 丰富优化培训内容, 改进培训方式方法, 注重教师参与, 要在培训课程、时间、途径、机构等方面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选择性,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满足广大教师对更多培训需求、更多培训选择、更高培训质量的需求和愿望。

三要健全培训体系, 加强培训能力建设。教师支持服务体系是开展培训工作的重要支撑和载体, 直接关系着我们向教师提供培训服务的水平。要按照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原则, 构建“天网”“地网”“人网”相结合的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培训方面的主体作用,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综合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培训中小学教师。要积极推进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建设, 促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与教研、电教等相关机构的整合和联合, 加强县级教师培训基础能力建设, 形成上联高等院校、下联中小学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发挥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研修和教师队伍管理等方面的组织协调、服务支持和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下一步, 教育部将继续开展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 并组织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的专项研修。要大力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训课程资源建设, 建设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和优质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库。

四要完善制度, 促进持续发展。要完善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培训制度, 建立严格的教师培训学时学分管理制度和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完善教师培训项目招投标机制, 强化质量监管, 加强教师培训评估与考核, 将教师培训纳入教育督导, 促进教师培训持续发展, 确保培训质量。要将教师培训情况与教师资格再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晋升等相挂钩, 形成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保障体系和激励机制, 促进教师终身学习。

五要落实经费, 提供有力保障。要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的要求, 不断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支持力度。要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 根据“教师培训经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的规定, 确保教师培训计划的实施。要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制度, 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三、务求实效, 进一步做好2011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 是《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落实之年, 是“国培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整体部署, 2011年, 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继续组织实施“国培计划”, 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各地要高度重视, 精心筹划, 为做好2011年“国培计划”提早做全面充分的准备和安排。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将“国培计划”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总体规划。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切实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 并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本地区培训项目实施具体协调管理工作。要进一步明确“国培计划”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宗旨, 结合本地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 认真做好项目规划, 统筹安排各级各类培训子项目, 科学研制项目方案, 充分整合和调动省域内外资源, 相互协作, 密切配合, 形成一盘棋, 拧成一股绳, 齐心协力做好“国培计划”。

二要坚持改革创新。要将改革创新作为促进教师培训发展, 满足教师对大规模高质量多样化培训需求的不竭动力。要坚持开放性, 充分调动和整合一切优质教育资源用于教师培训。要完善竞争择优机制, 以竞争择优盘活教师培训资源, 以竞争择优促培训质量的提升。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招投标机制, 规范流程, 采取公开招标或邀标方式, 面向全国择优遴选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要充分发挥高水平师范大学和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在教师培训中的重要性和主体作用。

要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模式方法。衡量和检验有效教师培训的唯一标准, 就是参训教师的满意度。好的培训要能够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要总结有益经验, 结合本地本校实际, 不断创新和完善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培训模式。要加强前期调研, 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 以问题为中心, 以案例为载体, 精心设计, 不断丰富和优化培训课程, 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要努力改进培训教学组织方式, 通过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方式开展培训。要不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让教师带着问题而来, 带着满意而归。

三要确保取得实效。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 加强培训资源建设和政策保障, 确保培训项目顺利实施, 培训效果落到实处。要针对参训教师的实际需求设计培训方案, 优化培训内容。要注重遴选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专家和中小学一线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培训教学, 注重教师参与, 互动交流, 注重优质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加工利用。要充分利用并继续建设好“国培计划”专家库和资源库, 促进优质培训资源的共建共享。

要完善项目管理措施。管理出效益, 要根据有关规定, 针对不同项目特点出台有效的管理措施, 明确不同单位的职责, 细化机构遴选、培训实施、考评考核、经费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要求, 做到有章可循, 实现精细化管理。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加强信息沟通, 规范优化项目管理, 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3.在北流市学校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暨党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 篇三

7月1日至3日,我区特殊教育学校装备项目培训会在北流市特殊教育学校成功举办。此次培训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和北流市教育局承办。旨在培训全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熟悉特教类产品的各项功能,熟练使用特教类产品进行教学工作,并对特教类产品硬件能够进行简单日常维护保养。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

本次培训由项目中标商广西华城科星科技有限公司邀请区内外20位相关专家,对全区各特殊教育学校装备配备使用及维修、管理的校长及责任老师133人开展专题培训。培训主要围绕心理辅导室设备、律动教室设备、多感官综合训练室设备、精品录播教室、智力检测器材、言语语言训练系统、康复器材、感统器材使用及操作等内容进行。通过此次培训,切实提高了我区特殊学校教师的设备使用率及教学能力。培训工作得到了全区特教学校以及教师的一致好评。为进一步提升我区特殊教育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在北流市学校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暨党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 篇四

按照中组部的部署并经报xx同志同意,我们召开这次全省党内统计工作培训暨布置会。省委组织部直接对21个市州、180个县(市、区)委组织部和省直有关单位党内统计干部进行培训,近几年还是第一次。对举办这次大规模培训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XXX同志十分重视,召集党管处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具体要求。靖平同志原定要参加今天的会议作重要讲话,因为有其他任务出差去了北京,临行时一再要求我们集中精力,把这次培训会开好,开成功。根据靖平同志意见,我强调四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党内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把握这次培训会的基本要求

党内统计工作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它是对党员队伍建设状况和党的组织建设状况的全面反映,是整个党的组织工作、党建工作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党内统计工作既是为各级领导机关正确决策、实施领导服务的。也是为加强党的建设服务的。多年来,党内统计工作确保了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对统计数据的需求,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信息、咨询和监督的作用。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党员队伍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大量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流动频繁,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区党员不断增加,对党内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党内统计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要随着党的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前进,这就需要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努力使我们的工作适应新形势和任务要求。

1.组织这次培训,是学习掌握新的党内统计报表的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现有的统计报表和指标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党建工作的需要;有些统计项目已经过时,统计数据已不能反映现实情况。中央组织部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组织人事统计工作意见》,对党内统计报表做了较大修改。这次报表修改坚持了“着眼大局、精简实用、兼顾历史、科学规范”的原则。着眼大局,主要是围绕做好党建工作大局,围绕为加强组织人事工作服务。精简实用,主要是针对原报表的繁杂问题,从减轻基层的统计工作出发,删除了原报表中已经过时的统计指标,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增加了对非公有经济党建、农村党建、社区党建等方面的统计内容。中组部这次修订报表,报表表数减少了11张,减少34%,指标减少1700多项,减少幅度44.7%。省上的附表也进行了修订,并删除了3张表格。兼顾历史,就是以现实为出发点,对一些重要指标给予保留,以保持党内统计数据的连续性,使报表修订工作既积极又稳妥。科学规范,就是遵循统计的科学规律,对统计项目、指标进行科学设计,使党内统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党的建设,服务于组织人事工作。总的看来,修订后的年报表比过去更精炼了、更科学了、更实用了,更好地体现了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反映了党建工作的大数、新数和要数,在统计项目设置上简洁明了,大大减轻了基层的工作负担。为了帮助各级党内统计干部掌握新报表的内容和填报的方法,今年9月—10月,中组部先后举办了四期培训班,直接对全国地市以上党内统计干部进行了培训。按照中组部的要求,我们举办这次全省党内统计干部培训班,目的也在于帮助大家熟练掌握新报表的内容和填报的方法,并按照新报表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统计工作。

2.组织这次培训,也是提高我省党内统计工作水平的需要。近几年来,我省党内统计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党建工作为目的,切实履行党内统计工作的服务和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党内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进程,取得了明显成效。1992年至 2001年,我省连续 5次被中组部评为“全优报表”单位,省、市、县委组织部共评出“全优报表”2300余份,优秀党内统计利用分析文章近400篇。2001年,我省党内统计工作还有两个集体、3名个人受到中组部表彰。同时,通过几年的努力,全省已有236个县级汇总单位和1228个基层党委建立了党内统计基辅息库,占应建库单位的 80%。2001年以来,全省推广使用了《中国共产党基本信息管理系统(2001)》2000余套,使我省党内统计现代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也必须看到,目前我省党内统计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个别党组织对党内统计工作的重视不够,工作质量不高;个别统计单位还存在“漏”、“错统”、“重统”现象;党内统计基本信息库的维护和移植工作做得还不够好,有的信息库成了死库,不能直接生成年报表,或者移植后生成的年报表不准确,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党内统计工作的质量。1999—2001,全省直接对口统计单位党内统计报表累计三年无差错的单位仅占50%,个别单位出差错在3处以上。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到2002,我省首次没有被中组部评为“全优报表”单位。这也说明我们的工作没做扎实,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组织这次培训,更是提高党内统计干部基本业务素质的需要。近几年党内统计于部变动较大,新手较多,特别是一部分优秀的同志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安排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几年来,全省各市州委组织部先后有30多名党内统计干部被提拔到处、科级领导岗位上任职。这说明党内统计工作还是出人才、出干部。新充实的一些同志过去没有搞过党内统计工作,还不熟悉业务,亟待通过培训来进一步提高。因此,通过这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组织人事统计工作的意见》,创造性地开展党内统计工作

今年,中央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组织人事工作统计工作的意见》(组通字[2003]16号),这个文件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地意见的基础上起草和下发的。这份文件不仅是指导性文件,更是执行性的文件。在这个文件中,明确了组织人事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是组织人事统计工作改革创新的一个体现。这次会议结束后,省委组织部将尽快转发,希望各地切实学习把握好文件精神,结合本地的实际贯彻落实。

第一,要认真领会和把握文件精神。16号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计工作的一个总纲,作为统计干部,自己首先要学好这个文件,弄清楚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走向、目标、工作任务和要求,真正吃透文件精神,并结合本地的情况,对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制定出具体措施,作出具体安排。

第二,要强化统计工作。党内统计工作要主动围绕组织部门的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为党的建设、为组织工作提供更科学、准确和及时的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更有实效地为组织工作提供统计数据服务。统计工作为组织工作服务,关键就是要做好统计工作。统计年报是全面系统地反映党员队伍建设基本情况和发展态势的重要载体,是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搞好统计工作是为组织工作中心任务服务的具体体现。从事统计工作的同志要认识到,只有有为才能有位;只有成为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在做决策时所不可缺少的数字依据绝对权威性来源的时候,统计工作的地位才会大大改变。所以,搞好年报十分重要。

第三,切实做好检查、督查工作。在16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方面,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信息管理中心将在明年适当时候,组织检查组到各地检查,看文件的要求和精神是否落实,并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组织人事统计工作的意见》,对各地统计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这次会议之后,在年报工作开展过程中,省委组织部也会随机抽取一些地方,到基层填报单位查看统计工作开展的情况。同时,在今年统计报表统计汇总工作结束以后,我们还将继续对统计上报的时间、准确性等情况进行通报。作为市县两级组织部的统计干部,都要始终坚持“重基层、抓基础”的要求,深入到基层填报单位,实地查看年报统计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认真做好2003年党内统计年报表布置和统计、汇总工作

党内统计工作年年搞,年年会有些不同。2003年党内统计的汇总数据格外有特殊性,它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新的一年的统计数据,2003年与2002年统计数据做对比有特殊意义,修订报表里有许多新的内容,直接为研究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供重要的数据服务。所以,做好今年党内统计工作的布置和年报表汇总是格外重要的。希望无论是市(州)、县(市、区)委组织部,还是省直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的同志,一定要高度重视党内统计工作的布置和年报表汇总工作。

第一,要做到两手抓。市州、县(市、区)两级组织部,一方面要抓好本级的年报表汇总和填报工作,一方面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确保今年年报统计工作的顺利完成。2003年,是第ꗬÁ‹Љ 勰¿ က Ѐ ⨉

究解决措施和方案;对属于局部的、本部门的、本地的情况和问题,希望大家及时研究解决,不要把问题拖下去。

四、以饱满的热情投人培训,确保学习取得实效

今年是实施新的报表统计制度的第一年,对新修订的年报表的理解程度高低,将直接影响今年的年报统计工作质量。希望同志们珍惜这次系统培训的机会,真正把新统计报表指标和统计方法学习好,把填报表的要求搞明确,确保培训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我们做好今年和今后的党内统计年报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我向参加这次培训班的同志提以下几点要求。

l.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懂弄通。修订统计报表是我们党内统计工作的创新,参加培训的干部要集中精力,认真钻研,保证在培训班上掌握新报表的内容、填报的方法和报表的解释说明。对党内统计指标、统计方法、要求、新版软件的使用,特别是对新增统计内容,以及对指标口径进行调整的内容。大家要认真听讲、深入讨论,不懂就问,仔细琢磨报表、琢磨指标,真正达到这次培训的效果和目的。各单位带队同志要及时收集培训学习中大家的意见,认真分析,及时反馈。参加了全国培训的同志,要围绕这次培训班的内容,加强辅导。培训结束时,我们要进行测验,并通报测验情况。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学习,真正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也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在测验中考出好成绩,考出团队水平。

2.严格遵守培训纪律,自觉维护组织部门与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目前全省正在开展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活动,希望参加培训的同志,把参加这次培训会做为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培训期间树立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不论是上课还是课外活动,要时时事事牢记自己是一名组工干部,表现出我们组工干部的良好素质和作风。各单位的带队同志,除了自己要参加培训学习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配合我们为大家搞好服务。这里要特别强调几条纪律:一是要遵守作息时间,防止拖拖拉拉。二是要严格请销假制度。培训期间,原则上不请假,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要报经会务组同意。三是外出活动时要注意安全,注重组工干部形象,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不该做的事不要做。

3.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次培训时间长,课程安排蜊比较满。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参加培训学习,同时,也要通过这次培训,互相加深认识和了解、交流信息和经验,增进同志间的友谊。

5.在北流市学校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暨党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 篇五

——在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座谈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 XXX

同志们:

这次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座谈暨经验交流会,是市国资委组建以来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得到了市委、市纪委的高度重视,是经过充分准备后举行的。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会上,XX丝丽雅集团公司、XX五粮液集团公司和XX天原股份有限公司纪委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就近年来开展党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进行了交流;建平同志传达了省属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精神,对下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今后我市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我结合国资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就如何深入开展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总结过去、正视现实,进一步增强做好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市国有资产总量较大,2004年底,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294亿元,其中仅市国资委首批监管的13户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就达248亿元,是全省除成都以外国有资产总额最大的地区。

多年来,我市广大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爱岗敬业、清正廉洁、锐意进取、奋力拼搏、默默奉献,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国资委成立后,国资委纪委和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围绕规范产权转让、工程招投标和企业改制等中心工作,建章立制,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制定了大量规范性的制度和措施,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坚持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抓好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落实。强化了责任分解、责任检查、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主要领导带头抓,班子成员分工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积极探索发挥监督约束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不断完善权力运作的制衡机制,加强了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三是坚持把反腐倡廉的各项要求贯穿于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四是关口前移,把效能监察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堵塞管理漏洞,促进了企业发展。今年1-9月,市国资委所监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6.67亿元,同比增长17.67%;实现利润总额25.82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工业增加值67.52亿元,同比增长20.92%。

同时我们应看到,我国社会经济还处于转型时期,这也是腐败易发多发的时期,体制的转换、结构的调整、社会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建立,使纪检监察工作面临新的问题,产生了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具有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的冲突;党纪政纪处分与公司合同管理的冲突;惯有的管理性思维与公司自我约束机制的冲突。由于我市国有企业比重大,结构性矛盾突出,深化改革的任务仍十分繁重,反腐倡廉工作依然艰巨。因此,我们要面对现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进一步增强做好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规范权力运作,提高国有企业预防腐败的能力

抓好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廉洁自律,对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担负着保证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大责任,肩负着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重要使命,在企业的决策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职工队伍中起着示范作用。各企业党委和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中纪委、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监察部联合下发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以及中纪委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权力运用。

1、实现权力的科学配置,形成内在相互制衡机制。要坚持依法管理和依法治企,立足于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将监督融于制度设计,融于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一是要完善出资人制度,加强出资人代表对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决策责任的追究力度。二是要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监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权力机制、决策机构、监管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三是要积极推进纪检监察、审计、监事会“三位一体”的监督体制,纪委书记兼任内设监事会主席,从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工作职能、监督方法和制度规范上整合监督力量。

2、加强教育,牢固树立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一是要坚持以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为重点,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增强企业领导人员对国有资产负责的意识;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健全工作守则,约束从业行为。以职业道德建设为载体,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三是建设企业廉洁文化,形成氛围约束力。要把廉洁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企业管理之中,形成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净化从业环境,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氛围。

3、加强制度建设,预防腐败行为。用完善的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用严格的程序规范从业行为,是减少腐败机率的保证条件。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快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的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突出纪检监察机构在监督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在监督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二是要提高制度的科学性。通过健全经营管理制度,完善党内监督制度,规范从业行为制度,健全责任追究和惩处制度,着力推进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创新。制度建设要体现可行性、有效性、系统性、严谨性和时效性;三是要发挥监督的控制和纠错、惩戒和警示功能。要把监督渗透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各个阶段和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防止用权行为失范、失误甚至失控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对发现的行为不合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四是要把防范腐败风险纳入企业风险管理之中,建立预警预测机制,增强预防腐败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以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大局。既要认真查找、抓紧解决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稳定、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全过程监督,从源头上杜绝自买自卖、暗箱操作、虚假评估的违法违纪行为;二是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积极开展效益审计,防止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损失和浪费,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效益;三是围绕生产经营的重点环节和企业改制、产权转让、资本运作中的重大事项,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堵塞管理漏洞,监督制度落实,提高管理效能;四是紧紧围绕企业的改革发展,建立健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把廉洁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使之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管理环节;五是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职能作用,重点查办企业改制、资产重组以及经营活动中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及严重损害出资人利益、损害职工合法权利和利益的案件。要以先教活动为契机,抓好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为动力,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六是要坚持按照《党章》的要求,建立企业党委的同时必须设立纪委,并保留监察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保证纪检监察机构必要的活动经费,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四、努力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坚强保证

企业纪检监察队伍素质的状况,决定着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的大小。企业党委要多关心纪检监察干部的成长,要建立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改善纪检监察队伍结构。纪检监察干部要按照中央纪委关于提高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五种能力的要求,努力学习掌握纪检监察业务和经济、法律、科技、金融、管理等其他相关知识,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的企业纪检监察队伍。

6.在北流市学校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暨党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 篇六

渠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教育宣传工作暨通讯员培训会议。主要目的和任务,是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集中开展培训和交流学习,进一步明确认识,增强信心,开阔视野,提高素质,促进我县教育宣传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局办公室作了大量准备工作,特地邀请了《达州日报》校园周刊主任冯尧主任、桂爽,《教育导报》等莅临指导。下面,我先讲三个问题,稍后冯主任等还将就新闻稿件采写等进行专题辅导讲解,请同志们认真学习,真正做到通过学习有所领悟、有所提高。

一、正视形势,坚定信心,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教育宣传

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宣传工作是教育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可以有效推动教育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县教育宣传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大教育宣传工作者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县教育局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县教育大局和中心工作,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传我县教育系统各项工作新成就、报道教育教学一线教师先进典型、展示推介渠县教育新形象、弘扬先进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省市媒体发稿数量不断增加,稿件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一大批优秀稿件在各大报、大台、头条上刊登,全县教育宣传工作呈现出对内宣传富有成效、对外宣传影响扩大的喜人局面。特别是广大通讯员,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开拓进取,笔耕不辍,为宣传本单位工作业绩、拓展渠县教育宣传新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我代表县教育局对全县教育宣传工作者和广大通讯员表

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县教育宣传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全县教育宣传工作氛围不够浓厚,一些单位特别是主要领导认识不到位,对教育宣传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宣传不宣传一个样,宣传多少一个样,个别学校多年来基本是零报道零宣传;二是在省级以上媒体上刊发的教育宣传稿件数量十分有限,影响深、质量高的稿件比较少,许多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些生动鲜活的新人、新事、新风貌没有得到及时的宣传报道,特别是中央级媒体上我县宣传稿件几乎是零;三是教育宣传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教育宣传工作者虽然写了大量稿件,但大都是常规性会议报道类新闻,缺乏深层次、大份量的教育新闻作品,采写、编排、制作、报道方面经常出现数字、称谓、逻辑等方面的差错,对我县教育宣传质量和各项工作造成负

面影响。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认真学习,苦练内功,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和水平教育宣传工作虽然辛苦但很光荣,是一项非常崇高的职业,也是一项十分锻炼人的工作。今天在座的许多工作人员和通讯员,大多很年轻,都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也是全县教育宣传队伍的中坚力量,有一定的文字水平和写作基础,具备从事教育宣传报道工作的基本条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志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培训,缺乏新闻采写的基本技能,从事教育宣传工作力不从心,需要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学习提高。为此,我提出几点要求:一要勤于学习。广大通讯员要加强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财经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系统学习掌握教育新闻写作专业知识,准确把握学校工作动态,努力提高教育宣传工作和新闻写作能力,做到勤学、勤思、勤问、勤写,以勤取胜。二要把握方向。教育宣传工作者特别是广大通讯员要经常深入基层,挖掘提炼,总结推广。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全面准确报道各地教育新面貌、新成就。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深入采访了解,找准角度,把握尺度,突出重点,发挥优势,采写切合实际的新闻报道。三要掌握技巧。教育宣传通讯员要加强对教育宣传工作特点、规律的学习与研究,掌握必备的新闻采写制作技巧,着力捕捉工作的亮点,寻找最佳切入点,找准宣传报道的视角,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进行宣传报道。特别是对典型宣传,要准确把握,加强策划,精

心组织,抓住闪光点,扩大影响力。

三、突出重点,明确任务,推动教育宣传工作再上新台

一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基层学校和教育教学一线是鲜活宣传的沃土,大量的宣传素材就在我们身边。教育宣传工作者要在搞好常规宣传报道的同时,把宣传视角向工作一线倾斜,坚持深入教学一线、深入教师、深入学生中去,反映教育主流,报道师生呼声,丰富宣传内容,提高新闻稿件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二要准确把握宣传重点。进一步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及时报道重点建设项目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突出县教育局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各学校推动实际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大力推介一批先进典型,深入挖掘他们的先进事迹,扩大典型宣传效应,达到教育引导效果。要找准宣传报道的着力点,做到开展工作与宣传报道的有力结合,为我县

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要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在教育宣传的采写、制作中,要开阔视野,创新思路,及时学习借鉴电台、报刊的好构思、好版面、好做法,及时努力改进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在宣传的层次上,要立足县内,拓展外宣,着力增大在市以上媒体宣传的数量、质量,力争省、中央媒体宣传有大的突破。特别是要树立“精品”意识,在采写、制作上要精益求精,力争推出一批高层、高质量的宣传成果。

7.在北流市学校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暨党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 篇七

一、关于当前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

近年来, 在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力促进下, 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巨大成绩, 得到了长足发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增幅连续7年超过2个百分点, 2013年预计超过59%, 接近“十二五”规划的期末目标。农机化的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为我国粮食生产“十连增”、农民增收“十连快”提供了有力技术装备支撑, 为现代农业建设和“四化同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好形势令人鼓舞, 成绩来之不易, 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力扶持的结果, 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关心支持、合力推进的结果, 是农机化系统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的结果, 是广大农机从业人员辛勤劳动、埋头苦干的结果。在此, 我代表农业部, 向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向农机化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科技人员和农机从业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和亲切慰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包括自身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归纳起来, 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尚不平衡。从农作物耕种收环节上看, 2012年全国机耕水平已达74.1%, 但机播水平仅为47.3%、机收水平仅为44.4%。从农业生产领域上看, 种植业机械化发展较快, 总体水平较高, 而养殖业机械化发展相对滞后, 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种植业中的粮食作物机械化较高、经济作物较低;三大粮食作物中, 小麦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2012年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93.2%, 水稻、玉米机械化水平偏低, 特别是水稻机械种植水平仅为31.6%、玉米机收水平仅为42.4%。从区域上看, 北方旱作区的农机化水平较高, 南方水田区农机化水平相对较低;平原地区农机化水平较高, 丘陵山区的水平较低, 湖南、广西、海南、福建、重庆、贵州等6个省市区2012年还在40%以下, 最低的省不到20%。二是发展的整体质量还不高。农机装备结构不尽合理, 农机使用能耗大、效益低问题较为突出。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和技术有效供给严重不足, 许多高能耗高排放老旧农机仍在超期服役, 低技术含量、低效率的农业机械还在大量应用。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 小型机具多、大中型机具少, 低档次机具多、高性能机具少的“三多三少”问题依然突出。有些农业生产环节机具正趋于饱和或已经饱和, 局部存在保有量过剩, 出现利用率下降的趋势。据南京农机化所研究, 拖拉机年均作业面积由2001年的74亩/台下降到2012年的56亩/台, 稻麦联合收割机年均作业量由2003年的800亩/台下降到目前的不到500亩/台。当然, 也不是单台作业面积越大越好。从国外来看, 情况也不尽一致, 如2003年美国拖拉机年均作业面积546亩/台, 英国169亩/台, 韩国116亩/台, 日本32亩/台。单台机具作业面积到底多大为好, 值得深入研究。要摸清家底, 总体把握农机装备总量、结构的现状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建立和更新资源清单, 并与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经营规模、农机化作业水平等各种因素关联起来, 综合分析, 统筹研究, 为科学制订规划、调整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三是服务水平仍不高。农机作业标准不完善, 农机手素质参差不齐, 作业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 单家单户农机使用得多, 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围绕农机作业的社会化服务配套不足, 如零配件供应、用油供给、机具维修、信息服务等不到位。同时, 在农机农艺融合上, 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还没有真正破题, 还存在农业农机部门沟通不够, 单打独斗等现象, 未能从产业发展角度, 统筹研究如何变个体优势为整体优势, 形成合力, 整体推进。

总之, 我国农机化发展已经到了协同发展、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如何切实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面对内外部环境对农机化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围绕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目标, 以改革创新精神, 认真研究完善思路, 积极探索创新措施, 千方百计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 由片面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 努力提升农机应用水平, 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和效益, 已成为新时期农机化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

二、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今年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第11个年头。10年多来, 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把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各项工作, 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认真履职尽责, 精心组织实施, 不断完善监管措施, 取得了提升产业、助民增收、拉动内需的一举多得的好效果, 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认可和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在补贴政策的拉动下, 我国农机总动力连续跃上7亿、8亿、9亿和10亿千瓦四大台阶,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增幅超过了政策实施前35年的增幅, 实现了重大历史性跨越,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事实证明, 在目前几项农业补贴政策中, 农机购置补贴的精准性、指向性及政策效力、效应是最好的之一, 这也说明, 全国农机化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 大多数干部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为民服务、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否则农机化发展不可能有这么多亮点, 中央1号文件也不可能连续多年强调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 扩大实施范围。

但由于农机购置补贴是一项选择性政策, 与其他普惠性农业补贴相比, 实施难度更大, 对干部的廉洁性要求更高。从管理的角度看, 目前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工作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比如, 有的企业违规操作、有的地方农机管理人员权力寻租, 少数干部还陷入犯罪, 给农机补贴政策实施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对此, 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正确客观地对待。一方面, 要深刻汲取教训, 引以为戒, 不断创新工作, 完善机制, 加强管理, 将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严防违规违纪问题发生;另一方面, 也不能因为个别地方的个别人出事, 就全盘否定政策, 否定农机化工作, 农机部门的干部职工更不能因此背上思想包袱, 缩手缩脚, 因噎废食, 不愿作为, 不敢作为。

农机购置补贴作为最大的一项行业促进政策, 专业性、政策性都很强, 政策实施的受益面众、工作量大、关注度高。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农财两部的意见要求, 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 完善管理措施, 全力以赴组织实施好, 确保补贴政策科学高效规范廉洁实施。要坚持争取投入与抓落实并重, 在争取投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 更加突出重点, 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导产业发展的需要, 集中资金, 聚焦薄弱环节和后进领域, 推进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同时, 也要注意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并不是推进农机化发展的唯一措施手段, 不是万能的, 需要其它方面的配套措施跟进、协同, 巩固和放大政策效应, 不能期望所有农机化发展问题都通过补贴政策解决。在完善运行机制和创新操作方式上, 要注重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着力解决农民反映的手续多、办理难、程序繁杂等问题, 积极探索用现代科技手段规范管理, 提高效率, 力求便民利民、简便高效;要注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切实保障农民选择购买农机的自主权;注重阳光操作, 加强实施监管和廉政风险防范, 强化绩效考核, 进一步推进补贴政策执行过程公平公开。

今后, 要着重抓好四个环节:一要科学规划。这是基础性工作。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在全面总结10年实践经验和深入调查资源情况的基础上, 研究编制中长期农机购置补贴规划, 作为测算资金和指导实施的依据。通过规划, 摸清需求、明确目标、确定重点、完善管理, 提高补贴政策的精准性、指向性。二要改革创新。这是农机化战线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和体现。要遵循“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原则, 进一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改革创新力度, 优化制度设计和运行机制, 最大限度简政放权, 切实发挥好市场和社会作用。同时, 要按照转变职能的要求, 认真履行好职能, 加强改革试点。当然, 改革要有条件, 做好风险规避。要稳扎稳打, 设置好前置条件, 把潜在的风险点考虑清楚, 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既要解放思想, 勇于创新, 又要积极稳妥, 尊重市场规律和农民意愿, 考虑农业农村发展阶段情况, 科学论证, 把握底线, 稳步推进。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 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 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确保取得实效。三要全程全面公开。利用各种手段、平台,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推进补贴政策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全程全面公开。在实施前要公布政策内容, 让农民有知情权;实施中要公布资金使用进度, 让农民有参与权;实施后要公布补贴实施情况, 让农民有监督权。要加强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织密监督之网, 遏制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发生了也使其无处遁形。四要严惩违规。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明确监管职责, 切实履职尽责。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和劲道, 以更大决心、更有力举措, 时刻保持对违规操作行为和不法分子的高压态势, 坚持从严从紧、抓大不放小, 发现一起、严查一起, 处理一起、通报一起, 绝不搞例外, 绝不姑息迁就。对违规农机企业该取消资格的要坚决取消资格, 该上黑名单的要上黑名单。对农机管理人员进一步要加强廉政警示教育, 对违反纪律的, 该问责的要问责, 该通报的要通报;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 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和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 是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之后支持农机化发展的两项重大政策突破, 来之不易。各试点省份要高度重视,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务必要开好头、起好步, 做好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衔接, 科学制定方案, 认真规范实施, 确保试点取得预期效果。要及时总结经验, 加强宣传, 为今后加大实施力度打下坚实基础。

三、关于加快突破薄弱环节、提高农机应用水平

这里把“加快突破薄弱环节”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来讲, 是感到这些年来, 我国农机化整体快速发展的同时, 一些领域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提升速度不快, 特别是一些关键环节没有取得大的突破, 已经或将影响到产业的稳定、生存和发展,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从全国来看, 当前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的薄弱区主要在南方丘陵山区;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在水稻机插秧、玉米机收;主要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在棉花机收、甘蔗机收、油菜机播和机收、马铃薯机播和机收、花生机播和机收。这些薄弱环节发展明显滞后, 已经影响了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成了产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 导致农民种植意愿下降、种植面积下滑、产量下降, 甚至产业萎缩。如果不加以解决, 将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也将影响“四化同步”发展大局。正因为此, 今年中央1号文件特别强调, 要“加快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主攻机插秧、机采棉、甘蔗机收等薄弱环节, 实现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

解决薄弱环节的机械化问题面临的困难多、难度大, 不能单靠一个部门、一个行业, 需要多部门联合, 互相配合, 共同参与, 合力推进。农机化主管部门要主动入位, 发挥好牵头作用, 抓好组织协调, 加大工作力度, 采取综合性措施, 分门别类地加快突破。重点要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要进一步完善农机农艺融合的合作机制。建立不同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机制, 整合现有院所科研力量, 组织农机和农业科研推广单位、生产企业等联合攻关。建立各级农机与农艺融合联席会议制度, 形成农机与农艺科技人员开展技术研讨、交流的平台。将机械适应性作为科研育种、栽培模式推广的重要指标。发挥国家和地方科研投入项目的导向作用, 重点扶持现阶段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重大课题, 激励和支持农机与农艺科技人员合作研究, 推进农机与农艺技术一体化进程。

二要进一步加快农机化技术和装备研发。目前, 我国现代农业装备需求非常迫切, 但许多高、精、尖、新的农机产品, 还主要依赖度进口, 机具价格也很昂贵。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机化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尽快改变农机农艺脱节的状况, 努力为农机农艺技术融合提供强有力的装备支撑。加强农机关键技术研发, 抓紧开发实用、经济、安全、智能的农业装备设施。加强农机农艺技术集成, 以农业机械化为载体和引领, 促进生物、工程、信息、环境技术集成化, 针对重点薄弱环节, 制定和完善区域性农机化技术路线、模式和作业规范。

三要进一步加强关键环节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要抓住机遇, 积极协调争取将关键环节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融入到中央和地方的重大规划、重点工程和主要项目中去, 统筹谋划, 积极推进。要加强与科教、种植业等部门的合作, 充分利用重点农机化技术推广、农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现代农业示范、农业标准化生产等项目载体, 加大关键环节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力度, 重点开展水稻育插秧、玉米、油菜、花生、马铃薯机械化技术示范。要推动实施已发布的水稻、玉米、油菜、甘蔗、棉花、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促进农机农艺融合配套技术措施推广应用。

四要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技术培训。当前, 广大农机手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农机手的素质能力直接决定农业生产的质量效益。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协调, 将农机驾驶、操作和维修等实用人才作为农民培训的重点。要明确措施要求, 加大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对农机从业人员培训的支持力度。要针对农机化薄弱环节, 多层次、多形式、大规模开展农机农艺培训活动。结合重点农时, 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活动, 向农民传授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和农艺技术。要进一步加强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加强政企联动, 积极引导生产企业做好农机手的培训, 不断提高农机从业人培训质量, 提高农机驾驶操作和维修保养水平, 把农机从业人员培养成为一代新型职业农民。同时, 要加强基层农技、农机推广人员业务培训工作, 发挥好他们在农民培训中的作用。

四、关于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当前, 我国农业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新阶段,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 农业生产的分工分业越来越细, 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逐步加快, 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加速涌现、蓬勃发展, 迫切需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这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 农村劳动力转移后, “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日益突出, 迫切需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解决“有机户闲、无机户难”的矛盾, 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物质装备支撑。

到20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要达到70%左右, 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实现这个任务, 主体是农民群众, 政府不可能包办。但像一些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价值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大型机械, 依靠一家一户来购买, 既不现实, 也不经济, 更没有必要, 必须依靠农机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来推进农业机械化。我国农村地块分散、小农户经营,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机社会化服务仍将有很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

近年来, 我国农机专业户、农机服务组织发展迅速, 总数已超过500万个, 其中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2013年达到4.1万个, 增幅连续三年保持在20%以上。农机跨区作业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 效益持续提高。但是,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整体水平还不够高, 领域还不够宽, 服务半径还不够优化, 支撑保障条件也还没跟上, 一些地区的农机“看病难、行路难、住房难”等问题比较突出, 制约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要培育壮大服务主体。我国现有4000多万个农机户, 这是从事农机化生产的基础, 其中的500多万个农机专业户和服务组织, 则是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各地要加强指导, 争取补贴资金和示范项目支持, 引导农机户和农户创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推动各类农机服务主体开展横向联合与纵向协作, 成立农机合作社联社、股份制农机服务公司、农机租赁公司等, 不断增强服务能力, 在各类农业 (农民) 合作组织发展中发挥引擎带动作用。要树立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点, 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 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不断发展壮大。二要总结完善发展模式。要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充分尊重入社成员的意愿和权利。探索创新服务模式, 按照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服务品牌化的要求, 在农机服务组织内建立起高效的运行机制、科学的分配机制、民主的管理机制。要将每个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成为“自主决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自我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充分调动农机服务组织的生产潜力和经营活力。三要全面提高服务水平。要结合实际, 制定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行为规范和技术标准, 做好农机服务的市场供需等信息服务, 建立健全农机化质量投诉监督体系, 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要以农机户为基础, 农机服务组织为主体, 农机中介服务为纽带, 政府支持服务为引导, 建立起“覆盖全程、服务全面, 机制灵活、运转高效, 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广大农户提供的全程农机作业服务, 以及相关的农机维修、供应、中介、租赁等农机经营服务。鼓励一部分具有实力的农机合作社既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又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五、关于加强农机化干部队伍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是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基石。加快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 着力破解农机化发展中难点难题, 必须切实加强农机化干部队伍建设。在充分肯定农机化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同时, 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农机化干部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不适应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倾向。如在农机化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 一些同志暴露出准备不够、能力不强、应对不力的问题;在落实中央扶持政策和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上, 一些干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组织纪律性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还有一些同志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强, 对侵害农民利益等违法违纪行为查处不力, 甚至不作为;还有一些地区农机化主管部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为民服务和依法行政意识不够强;少数干部以权谋私等问题仍时有发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进一步加强农机化系统干部队伍建设, 必须围绕上述突出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 认真加以解决, 并强化督导检查和必要的说服教育。

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进程中, 农机化面临实现科学发展等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 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些是我们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但更多的是随着农机化快速发展而新出现的问题。无论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 要想认识好、解决好, 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增强本领。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 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专业干部。

二要进一步增强工作执行力。总的来说, 地方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上级农机化主管部门部署要求等方面, 态度是坚决的, 执行是有力的, 效果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地区农机化主管部门组织纪律涣散, 在执行上级主管部门部署要求方面做选择、打折扣、搞变通, 搞地方保护主义。这些虽然只是少数情况, 但影响很坏。全国农机化系统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 自觉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放在国家全局和整体利益中来考量, 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考虑, 坚决做到令行禁止。要加强监督检查, 对执行不力的要狠下心来, 严肃处理, 视情况分别给予约谈、通报批评、通报同级党委政府等督促检查措施。

三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推动全局改革的重要突破点。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把该放的权放开、放到位, 切实减少对市场的过多干预。要认真履职尽责, 把该管的管住、管好, 特别要在增强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方面下功夫。要在本部门职责权限内开展工作, 防止权力乱用, 对那些依法应由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处理的工作, 应及时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处理。要深入推进农机化政务公开,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 努力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加强调查研究, 超前谋划和创设农机化发展扶持政策, 并加强沟通协调, 积极争取投入, 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按照事权划分, 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经费, 保障补贴工作正常开展。要提高农机执法装备水平和执法队伍素质, 全面履行安全监理、农机推广、农机维修、农机化质量监管等方面的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 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四要进一步加强廉洁自律。要不断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在全系统继续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切实建立健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要加强对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 用身边的人和事, 开展典型警示教育, 杜绝侥幸心理, 时刻拒腐防变。要深入贯彻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 切实强化纪律意识, 坚持把遵守政治纪律放在首位, 严守工作、生活、财经纪律;要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在全系统积极营造和努力保持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献身“三农”、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8.在北流市学校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暨党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 篇八

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5%。

一、做法

按照“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完善提高”的总体思路,扎实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

(一)适应需要,创建市场。试点中主要把握了以下三点:一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高,劳动力有充分转移的地方创建。二是在人均土地面积较多的地方创建。三是结合国家土地治理和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创建。

(二)政府推动,加快建设。一是加强领导和指导。试点区(市)、乡(镇)两级党委、政府都出台了专门指导意见,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每年都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或现场会议予以推动,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二是加大投入。各试点区(市)把推进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措施来抓。三是各级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二、三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施“阳光培训”工程,转移农村劳动力,扩大社会的土地流转需求,为创建和繁荣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创造了条件。

(三)建设平台,完善功能。试点单位都建设了档次较高、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交易服务大厅,各镇(街)的有形市场以服务“三农”为中心,普遍开展了“六项”服务。即土地流转交易、劳动力转移、农产品供求信息、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农村财务委托代理等。

(四)健全机制,规范交易。主要体现在“三个一”,即有一套健全的市场管理机制,有一个流转信息收集、反馈、发布网络体系,有一套规范的市场交易程序。每个流转市场固定交易日,整个交易工作由镇(街)流转信息联络员、收益评估员、合同鉴证员、村流转信息员共同组织完成。

二、成效

一是创新了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促进了农村家庭承包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和完善。一方面,通过市场的有效配置作用,使农村土地进入市场,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流转,既实现了土地的市场价值和保障功能,又实现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创新,达到了“稳制活田”的目的。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有形市场的运营,市场发挥了配置土地资源的主导作用,政府主要起到示范、服务和引导作用,避免了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不适当行政干预,避免了私自流转形不成规模经济,效益差、纠纷多等问题,保持了农村社会稳定。

二是实现了农村土地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通过土地流转有形市场的运作,受让土地的企业或种植大户,为了获取租地成本外的更大收益,不再从事传统的粮食种植,而是通过技术、资金投入,集约发展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以实现其经营目的。

三是实现了农业增长方式和组织形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土地的规模化流转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了标准化的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与基地经营业主签订合同,基地业主按合同约定进行标准化生产,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利益联接体。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和组织形式的转变,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四是拉动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一方面,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的市场运作,不愿经营土地的农户可以及时转出土地,使流转农户“进”可以放心地进城务工经商,“退”可以凭借土地承包权,有稳定的流转收益保障,避免了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来回流动,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土地的规模流转,能够有效地吸纳城市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五是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市场化的土地规模流转,使农民的收入明显增长,流转土地的产出效益成倍增加,规模经营户的收益丰厚,多方面的期望效益得以实现,土地流转既健康有序,又避免了纠纷,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启示

1、创建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引导农村土地进入市场自愿、依法、有偿、规范流转,既稳定了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又活化了农村土地使用权。这一流转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稳定和完善。

9.在北流市学校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暨党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 篇九

同志们:

本次会议是县扶贫办贯彻落实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加快推进扶贫开发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刚才,世宁同志全面部署了今年全县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我完全同意,请同志们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以解决群众温饱为重点,实施好扶贫开发战略

(一)准确把握当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近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密切协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坚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扶贫开发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以扶贫重点村为主战场,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为重点,克难奋进、扎实工作,狠抓各项扶贫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扶贫投入大增加。“十五”以来,全县共争取中省财政扶贫资金近6000万元,同比增加6倍;申请减免秦巴世行扶贫贷款1380万元。二是生产条件大改善。截止2008年底,已实施扶贫开发重点村125个,超额完成规划任务;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6.5万亩;累计搬迁贫困人口15173人。三是农民收入大增长。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72元,同比增长21.3%,预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净增365元,达2650元。四是贫困人口大减少。全县贫困人口从2001年的7.58万减少到2008年底的2.88万人,去年实现0.9万人的脱贫任务。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扶贫战线上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成绩面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农民思想观念、就业渠道和生活方式逐步更新,新的发展形势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任务更加繁重。按国家新确定的扶贫政策标准,汉阴贫困人口还有2.88万人。我县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自然环境恶劣,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的地方,脱贫致富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二是形势更加复杂。在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同时,返贫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扶贫对象中,刚刚解决温饱但不稳定的占三分之二;因灾因病致贫现象仍然突出;市场变化、食品安全,社会性、政策性致贫因素都可能产生新的贫困群体;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贫困地区农民工返乡就业收入明显低于往年;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农副产品价格下降,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进一步拉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压力也较往年突出。三是使命更加艰巨。我县扶贫重点乡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左右,低收入标准仅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四分之一,到2020年实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这些问题表明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调整和解决。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作为长期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中央连续六个一号文件都将“三农”工作放在首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做了重点强调,《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也将扶贫开发做为一项重要政策措施来抓,市委二届六次扩大会议和今年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对搞好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当前,为扩大内需,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建设的投入,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投入,随着国家扶贫标准的提高,全国扶持贫困人口将由原来1479万增加到4320万,对我县来说,同样意味着扶持政策将惠及更多的贫困人口,扶贫投入将有大幅增加。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力投身扶贫开发主战场,促使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扶贫开发工作。贫困是个综合症,缓解和消除贫困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是当务之急,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是根本保证,尽快稳定解决贫困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是首要任务,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是工作重点,瞄准特殊贫困区域和对象是关键所在,构建大扶贫格局是机制创新的客观要求”,这个要求对新阶段扶贫开发提出了基本的工作方向和思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特别是从事扶贫开发工作的干部职工,都要按照中央提出的这个基本理念,深入领会精神实质,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夯实责任,扎实工作,促进我县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用“大扶贫”理念谋划扶贫工作。目前,扶贫工作进入到开发扶贫和救助扶贫两轮驱动的新阶段,呈现出专项计划扶贫、惠农政策扶贫、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新局面。我们必须要以专项扶贫政策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大扶贫”格局,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贫困乡村和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加大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的力度,不断总结已有经验,创新体制机制,巩固初步形成的具有汉阴特色的大扶贫格局。一要实现“内合”。扶贫系统要继续坚持“三结合、三提高”的工作思路,把系统内的各类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到“三村一区”(即扶贫重点村、特困村、新农村示范村和农综项目区),优先使“三村一区”实现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事业发展,人居环境优美,产业持续增收,贫困人口脱贫。二要实现“外捆”。要将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涉农项目有机结合,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大对贫困村投入支持力度,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要优先解决贫困村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项目;卫生、民政、教育等部门要优先解决贫困村群众的医疗、低保、教育等问题;农业、林业、财政等部门要优先扶持和发展贫困村产业建设。有关各部门都要同心协力,实施联合共建,集中投入,确保发挥各类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成效。三要实现“社联”。不断强化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政策导向,引导社会各界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行动。通过宣传鼓励、表彰奖励、政策激励等方式,积极调动各企业单位、社会团体、慈善组织及个人参与扶贫、支持扶贫,营造社会扶贫氛围,充实扶贫力量,壮大扶贫队伍,实现社会联动,不断完善“大扶贫”格局,形成全社会共同扶贫的强大合力。

二是用“扶真贫”的理念落实扶贫工作。扶贫开发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扶真贫、真扶贫”深入进行,把政策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充分体现扶贫的本质。一要动真情。凡是做扶贫工作的同志都要以实际行动,坚定站在贫困户的一面,多替贫困户办事,真正在感情上贴近贫困群众,工作上着眼贫困群众,用真感情扶贫。二要定对象。一般的支农资金只要求落实到农业和农村项目,而专项扶贫资金则要求瞄准农村的贫困农户。在实践中,要不折不扣的实行民主评议,由群众民主决定贫困对象,确保工作效果。三要讲实效。农村各项工作效果如何,不只是表现在各项数据中,老百姓眼中心里都有数,扶贫工作更是如此。凡是脱贫出列的村必须达到硬指标,各乡镇要注意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把握。

三是用创新的理念推进扶贫工作。随着扶贫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形势的不断变化,扶贫开发的思路、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一要探索完善好的扶贫开发模式。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要按照“县上重点抓1-2个贫困乡、乡镇重点抓1—2个贫困村、包抓部门进村帮户”的思路,探索完善整乡、整流域式的区域板块开发模式,继续以县乡为平台,依据各自条件和特色,统筹谋划,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争取用3到5年时间,摘掉两到三个乡镇的贫困帽子,努力实现贫困乡、贫困村、贫困人口三减少,力争到2020年使我县全面摆脱贫困。二要创新资金投入管理机制。要引入竞争机制,对贫困乡村实行竞争择优扶持,对工作成效好,村班子战斗力强,到户项目准备充分的村优先扶持;要完善效益评估机制,将资金投入与工作绩效挂钩,完善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果;要千方百计促进金融投入,围绕破解贫困户难贷款这一难题,认真研究财政贴息与信贷资金有效的配套促进方式,积极抓好12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深入解决贫困群众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三要创新扶贫项目争取方式。树立“干好项目也是争取投入”的理念,认真做好每一个项目实施,打造精品工程,以突出的工作成效来获得更大的项目支持。要进一步树立“项目储备”意识,注重掌握相关信息,提前规划,紧紧抓住各类政策机遇,以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

二、围绕农民增收目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2006年,我县城关镇龙岭村、涧池镇花果村等10个村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第一批启动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思路和“村级八个

一、农户五个有”的建设标准,以“一村一品”和文明家园建设为突破口,以培育主导产业、新村建设和旧房改造为切入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科学规划,注重特色,通过政府引导、群众主体、部门帮扶、资金捆绑、基础突破、整村推进,按照“领导包抓、部门帮扶、责任到人、一定三年、保证达标”的要求,全面完成了三年规划目标任务。1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完善,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意识已经初步形成。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50公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达280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充分发挥了典型示范引路作用。

我县今后一个阶段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生产发展抓基础,生活宽裕抓产业,村容整洁抓改造,乡风文明抓活动,民主管理抓班子,农民教育抓培训”为重点,大力实施好“产业优化升级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公共事业配套工程和基层组织强化工程”五大工程,加快农村改革步伐,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目标是:到2012年,全县建成70个新农村示范村,转移农村劳动力6.5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人均增长15%,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到2020年,全县启动实施的新农村建设行政村达到现有行政村总数的100%,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1万元,基本建成绿色产业鲜明、田园风光优美、社会风气良好、人居环境和谐、生活达到小康、具有汉阴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09年的主要任务是在巩固好首批启动的10个示范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各乡镇实际,扩大新农村示范村范围,新启动建设30个新农村示范村,以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大幅提高。

(一)兴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按照“做强生猪、稳定蚕桑、提升油料、壮大特色”的思路,以“一村一品”为抓手,跨区域、成板块推动农业产业上规模、增效益。一是夯实产业基础。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单产,确保粮食总产保持在10万吨以上,油料总产达到2万吨。生猪产业培育强村大户,发展养殖小区,抓好良种引进、疫病防治、市场营销,推广生态循环模式,促进种养业有机结合,提高养殖效益,力争生猪饲养量达到55万头,出栏30万头。蚕桑产业坚持“加大扶持、稳定规模、强化服务、提高效益”的思路,将奖补物资、技术服务向大户倾斜,巩固养蚕大户,稳定蚕桑产业。因地制宜,适度集中,积极培育烤烟、魔芋、茶叶等特色产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按照“政府扶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带农户,农户增效益”的思路,以新农村建设打造特色产业连片规模,努力做到建成一个新农村,壮大一个好产业,努力形成全县围绕龙头做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三是提高农业自身发展能力。落实保护耕地政策,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力争每年实施土地治理0.8万亩以上,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大灌区设施、水窖等工程建设力度,快速提升各种农业发展配套设施水平。抢抓南水北调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时机,大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四是破解发展资金难题。落实省政府关于县级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政策,加大农户贴息贷款和企业贴息贷款投放力度,鼓励开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民互助资金试点,积极探索多种融资形式,着力解决产业大户、贫困户、村级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贷款难题。

(二)打基础,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一是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截至去年底,全县共有156个村修通通村水泥路650公里,仍有23个村没有修通水泥路。今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今年10月底前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二是让农民群众用上安全洁净的水。水利、财政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规划,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加快工程建设步伐,保证2—3年内解决所有示范村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促进全县用5年时间解决8.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的目标如期实现。三是让农民群众用上清洁卫生的燃料。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农村沼气的机遇,推进沼气进户数量,支持各类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实现每年建设沼气2000口基本目标,推进农村清洁燃料的使用。四是让农民群众用上稳定的电源和便捷的通讯。加快实施农网改造,全年完成7个村电网改造任务。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大力提倡和推广使用 “数字电视、宽带网络、移动电话”,加大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促进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率。

(三)抓改建,改善村容村貌。突出高速路沿线、国道沿线、铁路沿线和汉江两岸等重点区域,注重路口、街口、村口、门口等重点部位,加大整乡治理力度,因地制宜、连线成片推进村庄整治建设。积极实施“农村环境五改三建工程”,加大村庄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房力度,重点搞好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河道净化和住宅美化。在特色民居建设上,坚持因地制宜,结合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有条件建新房的地方,依托生态移民、扶贫移民、集镇建设等优惠政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强保障,促进协调发展。一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实施好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加快灾后重建学校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让农村的孩子享受更多的教育资源;农村医疗继续提高参合率,力争达到全覆盖;加快乡村卫生院、卫生室建设,让农村享受到及时便捷的医疗服务;结合村级办公和活动场所建设,大力发展民办公助的村级学习、娱乐平台,让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以扩大农村低保范围为重点,不断提高救助标准。二是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革除陋习、弘扬新风;激发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勤俭创业的传统美德,力争到2012年有30%的村镇成为省级文明村镇,80%的农户成为“十星级文明户”。三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借新一轮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启动之机,对全县首批启动的10个新农村示范村和启动建设的扶贫重点村政府资金投入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违法、违纪问题严肃查处,确保新农村建设资金真正用到实处;进一步促进落实“一事一议”、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民自治制度;继续完善民主理财、民主评议村干部、审计监督农村集体财务等制度,让农民充分享受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激发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切实选好配强村级班子,选用一批品质好、能力强、素质高的村级干部,配备一批学历较高、专业能力强的大学生村官,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重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进一步整合扶贫、教育、人劳、卫生、农业、移民等部门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补助标准,扩大培训补助范围,全面推进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建设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注重培训与转移相对接,积极内扩外联,扩大订单培训、委托培训和创业培训的面和量,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力争实现每年培训转移农民3000人以上的目标。

三、加强领导,确保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在扶贫开发攻坚克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和县直各部门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形成合力,再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新成绩。

一要夯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在工作安排、工作措施、工作落实上体现扶贫工作和新农村建设“重中之重”的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深入抓。各乡镇都要成立领导小组,设立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配足配强工作人员,落实工作责任。继续推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县直部门联村包抓、乡镇村组具体实施”的工作模式,县直有关部门都要包抓一个新农村示范村、扶贫重点村或者特困村,一定三年不变。对今年启动建设的30个示范村,要迅速行动,形成合力,明确工作责任,确保工作进度,力促完成任务。切实发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落实例会制度,及时通报进展情况,研究新问题,采取新措施,力求取得新实效。

二要做好规划。今年启动的3个扶贫开发重点村、3个移民扶贫新村和第二批30个示范村建设,各乡镇、村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要按照“特色建村、产业兴村、生态美村、文化活村”的思路,从经济发展、村庄建设、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编制。

三要落实资金。要以村为单元,以新农村示范村和扶贫重点村为重点,进一步整合资源,捆绑资金,提供项目保障,改善生产条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基本原则和“资源整合,县为平台,明年项目,今年研究,县长(书记)协调,部门上报”的工作方法,探索、完善“党委政府转弯子、牵头部门列单子、成员单位拿票子”的工作机制,集中力量解决贫困村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突出问题。会后,各乡镇要立即部署今年的扶贫开发和今后一阶段新农村建设工作,研究解决好资金筹措问题。

四要强化考核。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汲取以往好的经验,完善优化考核办法,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部门。县扶贫办要强化检查指导,总结完善有关考核机制和内容。继续实行部门包抓新农村建设单项考核制度,严格落实各项奖惩措施。县委办、政府办、新农村办要建立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及时总结经验,分析研究问题,加快建设进程。

【在北流市学校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暨党务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上一篇:在加拿大求职简历越具体越好下一篇: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改革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