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反面教材事例

2024-10-17

生活反面教材事例(精选14篇)

1.生活反面教材事例 篇一

在人生的道路中,我们许多灿烂辉煌的往事;有许多不堪回首的往事;也有许多伤心的往事。而我却有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因为我战胜了挫折。

你们都会觉得挫折有什么可讲,就算讲出来也是一件很可耻的事,而我就要出来讲一讲我战胜了挫折。

那是一次四年级的期中考。我考前拼了命的复习前四个单元,那可以说是日日夜夜的在复习,因为我要激励自己,因为我给自己定了目标95分。唉我日想也想的那一天终于来临。我手心冒着汗,拿起笔看了看手中试卷。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同学在写字的响声”沙沙沙沙“在不停地响着。我手中的笔不停地摇着,突然,我的脑海里目无思绪心里乱成了一团。不行,离交试卷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了。我焦急地在座位上乱动,我糊糊涂涂的写了几道题。我断定我考差了。

在试卷发还的时候,我垂头丧气的望着试卷,我叹了一口气,果然不出我所料,只考了93.5分。我整日的心情都是阴沉沉的。下了课,老师把我叫了过去,谈了谈,分析我为什么考差了,我也虚心地听着。

在家,我无心的看着书,心里想着为何我会失败,我失败的原因在哪里。我几天都生活在失败之中。

后来,我从这件事中得到了人生大道理: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在人生中,难免会有这种挫折,有些绊脚石在我们道路的前方,但是,在这些失败的前方,等着你的全是耀眼的辉煌。太阳总是在风雨后出现,那灿烂的彩虹总是在风雨后展现,而我们那代表胜利的花朵总是在失败中出现。只有发展才有后果;只有风吹雨打材有鲜嫩的小草;只有失败的经历才有成功的喜悦……没有风雨怎能见彩虹,四年级的那一次期中考试后我终生难忘;这一次期中考试我没齿难忘。因为我战胜了失败,我会永远记住我从失败中得到的终生感悟。从此,我记住——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2.生活反面教材事例 篇二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启动生活化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架起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数学知识与生活应用之间的桥梁,要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导入新课,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离不开生活,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新知前,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收集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共同创设学习情境。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内容时,在课前布置了这样的任务“:明天我们学习百分数,谁知道百分数,找找哪些地方有百分数?想想表示什么意思?”这样布置后, 学生一方面通过预习了解了百分数的表现形式和意义;另一方面, 又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百分数。由于学生课前充分的调查, 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纷纷汇报了自己调查的实例,如,报纸上, 安徽省的再就业率达75%;毛衣的成分标签上,羊毛成分为90%; 羽绒服的羽绒含量为100%等。这样由学生通过生活调查,创设出生活化实例的情境,既拉近了教材与生活的距离,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其探索、 研究生活中数学的能力。

二、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手能力

在生活实践中,要多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手能力。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好奇的心理,他们想看一看、摸一摸。教师放手让他们去看一看、摸一摸、算一算、想一想,使每个学生在这种生活化实践情境中学习数学,多一点动手,多一点操作,就会更加深入地领悟数学的奥秘。

如,在教学“圆周率”时,C=πd,我让学生回家测量水缸的缸口、脸盆的盆口以及硬币的周长与直径,算出每个圆的周长与相应直径的比是多少。在第二天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亲自在生活中实践过、探索过,印象深刻,他们热烈地讨论、大胆地交流,领悟了圆周率的奥秘。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走进生活,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原本枯燥、单纯的教学就变得丰富、趣味、生活化了。

三、关注生活,启动教材,为学生提供数学学习的平台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们试图通过校本资源的开发,挖掘利用贴近于生活实际的数学素材,其根本目的还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就小学生而言,其“情绪变化快,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年龄特征显而易见,如何来处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长效的数学核心知识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师生共同携手,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采集来自于生活的数学信息,可利用的教学素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体验数学的形成过程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是必要的前奏。

关注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创设生活化情境,启动生活化课堂。通过创设出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开始积极地实践着数学课堂生活化、数学教材生活化,遵循并落实了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性。数学课堂,教材的选择和使用真正实践着以学生需要为核心的理念,应学会用生活事例启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运用生活事例学习氧化还原反应 篇三

关键词:生活实例;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60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整个中学化学建构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要求理科高考学生不仅要学好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常用表示方法,而且还要掌握与氧化还原反应直接相关的元素化合物、电化学和有机化学等知识。在教学中,学生总是因为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迁移点过多,不容易理解,导致学过的知识容易忘记、容易搞错。而氧化还原反应从必修到选修,是层层递进、步步加深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也成了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笔者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尝试了部分通俗易懂的类比教学,虽然有些题材有点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它能将抽象化的知识变成“有形”的物化的东西,可以引发学生的直接思维,产生感性认知。在实际教学中,它不仅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而且能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伴而生的。就像一对孪生姐妹,有氧化反应的,必然发生还原反应。仔细观察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物质,其元素化合价必然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标示元素化合价的方法判断某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就是说,化合价有升高必然有降低,从微观角度说电子有得必有失,然而在遇到化合价比较复杂的物质时,不少学生就感到无从着手。

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笔者首先作了如下总体概括:事实上,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基本上是氧化性相对较强的物质与还原性相对较强的物质反应生成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与氧化性较弱的物质。

如:Cl2+2Fe2+=2Fe3++2Cl-,反应物之间由于“性格”差异过大,不能和谐相处,导致在一起只能相互“打架”,最终变成互相和睦相处的物质,学生想想确实蛮有意思和道理的。在上面的方程式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发现Cl2有能力将Fe2+变成Fe3+,失电子能力Cl2> Fe3+,即氧化性Cl2> Fe3+。此时,笔者马上推出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里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并且两者是充要关系。同时,提出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它就越有能力将还原性物质氧化到高价,如Fe分别与S、Cl2、O2反应,得到FeS、FeCl3、Fe3O4,我们可以生成物中铁的化合价分别为+2价、+3价和+8/3价,得到氧化性Cl2> O2>S,根据实际例子,学生发现确实是这么回事,自然很快就理解了,并且打开了广泛的思维空间。

然而有学生思考后发现方程Cl2+2NaOH=NaCl+ NaClO+H2O不是这么一回事。笔者在肯定了这名学生的想法后,强调指出这是一类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它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同,本来Cl2是稳定存在的,由于NaOH的到来而引发“内讧”,使Cl2中一个氯原子化合价升高,一个化合价降低,当然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在这样的方程式中就不成立了。这样,就能很好地解释化学中的特殊情况了,学生的内心疑惑也得到了解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另一个难点是电子转移问题,有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搞错。例如:说出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的电子转移个数。

对于高一初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学生来说,很容易认为Cl2只是氧化产物,而把KCl看成还原产物,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定理,学生顺理成章地就得出了转移电子为6e-,然而标准答案却是5e-,这让我们的高一学生很困惑。此时,教师可能会及时抛出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转化规律中的“只靠近,不相交”规律,学生只是很机械的记忆,并理解这个结果。

在做课后类似的练习中,还有不少学生出错,说明他们还是心存疑惑。若教师能够用“歪理”加以理解,如:由于KClO3 中Cl的化合价高,将其比为一杯热水,而HCl中Cl的化合价为最低价,将其比为一杯冷水。将两者混合,在能量守恒的前提下,如果Cl2只是氧化产物,而KCl是还原产物,相当于原来的冷水温度升高了,但热水部分变成了与原来冷水一样冷的冷水,这样可能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学生们根据生活实际容易知道其结果:要么是由于混合不充分,热水部分还是比冷水热;要么是最终一样热,即相当于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Cl2。这样无形中“解释”了学生心中的疑惑,自然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在判断转移电子多少的时候,有不少学生会犯这样的错误,如:2Na2O2+2H2O=4NaOH+O2↑ 许多学生知道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但是算出的电子转移个数还是4e-,而不是2e-。这是为什么呢?笔者经过了解,原来是学生认为氧化剂得到2e-,还原剂失去2e-,最终两者就相差4e-了。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给学生讲了小学一年级分苹果的数学题。在六一儿童节,小明分到8个苹果,小红分到4个苹果,小明给小红多少个两人一样多?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是2个。笔者适时提出:小明少了2个,小红多了2个,转移了多少个?学生们顿时如梦初醒,暗笑自己居然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并且从根本上理解了电子转移守恒和电子转移的数目。一个容易犯的错误在轻松的氛围中解决了。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学生经常会碰到一个氧化剂氧化多个还原剂的情况。如:写出在含有nmolFeBr2溶液中,通入nmolCl2的离子方程式。不少学生拿到这道题时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有的甚至直接写了2Br-+Cl2=Br2+ 2Cl-。究其原因是学生知道Fe2+和Br-都能与Cl2反应,但不清楚该如何反应。事实上在这里,首先要使学生清楚Cl2、Br2、Fe3+的氧化性是Cl2>Br2>Fe3+。根据强弱原理,还原性Fe2+> Br-。即反应体系中只有一个氧化剂,而还原剂有两个,显然这两个就得“竞争上岗”,谁有能力谁先上,只有当能力强的“没有了”,能力弱的才能接上。很显然,还原性强的Fe2+先反应,只有当Fe2+反应完,Br-才能有机会反应。

这样,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了反应的进程,后面根据量的关系写离子方程式自然水到渠成了。同时,“竞争上岗”在电化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如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和(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60页)NaCl的混合溶液,很明显,溶液中阳离子有Cu2+、H+、Na+,阴离子有SO42-、Cl-、OH-。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并在阴极放电,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并在阳极放电,根据放电顺序必定是Cu2+和Cl-先分别在阴极和阳极放电,若其中某一种离子没有了,才考虑同一电性的其他离子。如Cl-没有了,才能考虑后面的OH-。Cu2+没有了,才能考虑后面的H+,最后考虑Na+。这样有“竞争上岗”的大前提在,学生分析如何电解就容易多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程在不断地改革,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有一样是不变的,那就是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得更有兴趣、学得更加轻松,只要学生学得有感觉了,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内容就会更好地消化与吸收,教学的有效性也自然会得到提高。

4.经济生活新教材改动情况 篇四

1、纸币含义的修改: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删除教材中“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这两种说法。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表现内容:

原来为“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现在改为“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分配”。

4、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删除其中的“物价总体水平”。

5、删除 “按照消费对象分,消费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6、删除 “消费结构”这一小框内容。

第二单元

1、社会主主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现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现改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3、“为了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改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4、“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中的后一句改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5、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后面增加一句“利润表现为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生产经营成本之间的差额。”

6、“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删除“便捷的投资”这一提法;删除“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要按规定的税率向国家缴税。”

7、删除“贷款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这一提法。

8、“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删除“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这一说法。“稳健的投资——债券”删除“稳健的投资”这一提法。“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删除“规避风险的途径”这一提法。

9、删除:“作为投资工具,基金的优势主要在于专家经营、专业管理,比较适合于缺乏足够投资知识、时间和精力的投资者。”

第三单元(修改量比较大)

1、P59:删除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这一提法。

高一经济生活新教材改动 第4 页 2。删除“个体劳动者生产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这一段。

3、增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4、P60:“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改为“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5、P61: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内容修改为:“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6、P6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内容修改为:“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7、“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修改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8、“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中的“组织”改为“筹集”。

9、增值税的作用删除了“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这一句。

第四单元(修改量比较大)

1、P80:“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修改为“要切实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

2、P86:框题名称“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修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面的要求内容全部换掉,改为:

党的十八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有以下几项新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在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P87:框题名称“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修改为“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高一经济生活新教材改动 第4 页

4、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及要求有的大的变化: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5、框题名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修改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框题下的内容全部换掉,改为: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

高一经济生活新教材改动 第4 页 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7、P96、97: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内容修改为: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5.校本教材____生活卫生篇 篇五

第一课

文明就餐

[三字经]

生活中,讲秩序;就餐时,守纪律。

领饭菜,要排队;不拥挤,不敲盆。

吃饭时,要专心;不走动,不作声。

饭菜汤,要吃光;不挑食,样样吃。

好习惯,好身体;勤和俭,要牢记。

[

]

吃饭就餐时,要遵守纪律。打饭排队不要挤,不要敲碗盆。吃饭时,不走动,不讲话,不挑食,生活中要养成好习惯,要勤俭节约。

趣味阅读

文明就餐童谣

咕噜噜,肚子叫,吃饭时间到!你搬饭,我抬筐,互帮互助风貌表。

不推挤,不争抢,谦让精神礼仪帮。

菜可口,饭香甜,以下几点要记牢。

一不说话不打闹,二不狼吞不虎咽,三不看书不大笑,四不喝水不挑食。就餐文明不要忘,博爱校园显风范。大家一起来动手,博爱学子最礼貌!

名人故事

※ ※

勤俭节约的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我是小法官

1、学校打饭时,个子高的同学,应该排前面。

()

2、吃饭时,可以边吃边聊天。

()

3、吃饭只吃8分饱就行了。

()

4、吃剩的饭菜应该倒在垃圾桶里。

()

5、中午菜不好吃,可以不吃饭,晚上回家多吃点。

()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自我评价:

做得好的方面:

有待改进的方面:

第二课

合理饮食

[三字经]

小学生,长身体,饮食好,才健康。

早饭好,午饭饱,晚饭少,掌握好。

每顿饭,八分饱,撑不着,胃口好。

吃零食,伤胃肠,若偏食,缺营养。.多水果,多葱蒜,多蔬菜,食清淡。.饮食事,非寻常,不注意,损健康。

[

]

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合理饮食,注意一日三餐的均衡,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得太咸、太辣。饮食,不是小事,一旦不注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知识链接

小乌龟爱挑食,一粒大米吃三次,脖子细细,尾巴细细,耷拉着眼皮没力气。小老鼠爱挑食,只吃花生巧克力,脖子细细,尾巴细细,焉头耷脑没力气。小熊一点不挑食,米饭、青菜、肉和鱼,大口大口吃下去,脸蛋红红笑嘻嘻!

我是小法官

1、饭前喝汤好,饭前喝少量的汤,好比运动前做活动。()

2、一日三餐,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3、吃烤面包比吃馒头好,因为烤面包色香味俱全。

()

4、午餐前要饮果汁,因为果汁易于吸收,营养丰富。

()

5、不吃汤泡饭,汤和饭混在一起吃,会引起胃病。

()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自我评价:

做得好的方面:

有待改进的方面:

第三课

生活自理

[三字经]

生活中,要自理,刷罢牙,把脸洗。

晚洗脚,早梳头,勤洗澡,晒被褥。

剪指甲,洗鞋袜,换衣裤,不叫妈。

红领巾,常清洗,清书包,理抽屉。

书柜物,要清理,衣柜物,摆整齐。

学做人,学做事,会生活,有能力。

[注

释]

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刷牙、洗脸、梳头、穿衣、洗澡、整理书柜等,都要学会自己做,将来才会有能力。

趣味阅读

小学生、要自理,学会自己管自己;

在家不当小皇帝,长大才能有出息。

学校活动莫推迟,班级工作要尽职;

自理自立最光荣,好逸恶劳最可耻。

我是小法官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自我评价:

做得好的方面:

6.生活反面教材事例 篇六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含义、国家的性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2)正确掌握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

(3)理解我国民主职能和专政职能关系(即民主与专政的辨证统一关系)。

(4)识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容。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学习,学生能够分析如何正确看待我国人权问题。

(2)联系实际,结合事例说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3)培养比较辨别能力,分析我国国体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的本质区别。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国家意识、民主意识,认识到我国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的政治生活,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中学生政治参与的技能。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及本质。

(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涵。

难点

(1)    我国的国家性质;

(2)    我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    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3、教法:情景设置、设问法、讲授法、课件演示法等。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

(2)政治的实质和根本属性是?

(3)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

简单分析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关系,引出这节课要讲的内容。

『讲授新课』

思考: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

(从社会制度和国家政权两个方面想一想中国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

一、国家的介绍

1、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因此国家是历史范畴,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国家含义: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 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国家性质,又被称为国体,是指社会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4、国家类型: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S国家――新型的)

二、人民民主专政

1、我国的国家性质(即我国的国体)――P5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注意:

(1)工人阶级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主要是通过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的;

(2)社会主义国家主要表现在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文化上(社会主义新文化);

(3)工农联盟为基础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2、民主与专政――P6

(1)民主的含义: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注意:

第一,一定阶级范围是指在统治阶级内部,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民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没有超越阶级的民主。

第二,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也是在统治阶级内部,而不是全民。

第三,民主是一种制度安排,它所要保证的仅仅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2)专政的含义:即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统治。

注意:

第一,专政的对象往往是被统治阶级;专政的主体往往是统治阶级;

第二,专政存在的原因是统治阶级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和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反抗。

第三,统治阶级之所以能实行专政的原因是因为手中掌握着国家政权和具有国家机器。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与本质――P5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在此我们可以看出,占人口绝大多数人民是我国的统治阶级,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的手中,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区别于剥削阶级的优点:(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民主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

第一,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一方面,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P9

另一方面,民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第二,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内容―P6

①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必须具备专政职能,人民民主专政也不例外。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是极少数敌人;

③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我国的民主与专政的关系――P7

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辩正统一的: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三、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P7(Why?)

1、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写入宪法。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意义或为什么)

第一、坚持人民民主的必要性(意义或为什么)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第二、坚持专政的必要性(意义或为什么)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时代内容―P7(How?)

『结束新课』

练习(略)

第二节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2)把握政治自由和法律的关系,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

(3)把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4)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联合实际,结合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来说明为什么其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2)联系实际,结合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及原则,分析说明权利与义务的辨证关系。

(3)培养学生的权利观、义务观,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特权”、“拖权”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处理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

(2)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的政治生活,做到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

(3)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难点

(1)    把握政治自由和法律的关系;

(2)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3、教法:复习导入法、情景设置、设问法、讲授法、课件演示法等。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国家的产生、国家性质和本质是什么?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

国家活动虽然是一定阶级意志的体现和维护,但任何国家的活动都必须有本国公民的参与,国家与公民之间形成一定的法律关系,从法律上讲,国家与公民应实施哪些责任?公民应履行哪些义务?这是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讲授新课』

思考:结合图片和文字说明,生活中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

公民依法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简单举例解释一下这六项自由的区别)

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但是,自由要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许可的权利。

3、监督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权利。

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二)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1)Why?――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因此,每个中国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地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How?(结合教材的列举事例,简单了解一下。)

2、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个义务。

二、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这是公民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必须遵守的一项重要原则,这项原则表明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

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二,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适用―法律制定前:立法不平等;

法律制定后:守法和司法的平等。

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权阶级。】

(二)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关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是不可分离,具有统一性,相辅相成。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使公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更加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

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2、怎么做?―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因此这一原则对我们的要求是:

一方面是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另一方面是我们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三)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在我国,国家、集体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是一致的。

2、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

但是有些时候,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会产生一些矛盾,这是要以国家、集体利益为主,暂时牺牲个人利益,把国家利益摆在首位;同时国家应保障个人合法和正当的利益。

『结束新课』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主要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在这过程中,要把握好哪些基本原则。

练习(略)

第三节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2)理解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式及必要性。

(3)中学生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2、能力目标:

(1)联合实际,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2)联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增强自己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幻想脱离政治或认为政治与自己无关是错误的,树立民主政治的参与意识。

(2)中学生应丰富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身边的政治生活,树立公民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以积极的热情参与政治生活,关心国家大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2)中学生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难点

(1)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式及必要性;

(2)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3、教法:复习导入法、情景设置、设问法、自主学习归纳法、课件演示法等。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性义务,要遵守哪些基本原则?

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中国人,在生活中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崇尚民主与法制。那么,我们的政治生活有哪些具体的内容哪?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呢?

『讲授新课』

思考:结合教材四个镜头,分析中学生是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的?

一、        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

      我们每个人的社会生活都由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构成。在政治生活中,我们必须确立的一个原则:崇尚民主与法制,这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

(一)   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我们个人可以通过丰富的民主形式,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而有序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宪法和法律保护我们享有神圣的权利,同时我们公民也要尽义务,关心国家和社会,尽国家主人的职责。

可见,作为中国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国家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责。我国政府也要对社会进行管理,提供各种公共物品与服务。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它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政府工作的改进,决策的完善,政风的廉洁,效率的提高,都依赖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尤其是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

因此,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经济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最根本的就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每个国家对要面对,因此,每个国家都要开放自己,不可能离开世界而单独存在和发展,国际竞争与合作对每个国家都是机会平等的,对每个国家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所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要认识自我、认识中国、认识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生存的更好!虽然我们每个人对这个国家有自己的看法,但是都要在中国这个国家内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关注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也就成为了我们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   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P14)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意义何在?)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意义何在?)

『结束新课』

7.生活反面教材事例 篇七

一、对话性留白:学生表情达意的“新家园”

教材中设计的大量留白, 是为孩子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而设计的。它体现了让学习者和教材进行对话的新课程理念。学生完成“留白”的过程, 是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用已有的知识和文本的知识磨合与对接的过程, 是再造文本与创造文本的过程。此时, 教科书成了凝聚学生思想、感情和创造的成长记录册。

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对话性留白”, 抓住学生情思飞扬的宣泄点, 使其自觉投入地参与到表情达意的活动中来。在静静的动笔表达中, 与教材近距离接触, 让自己的情思与教材的思想同频共振, 从而在多元化、个性化的表达中唤醒道德意识, 提升道德涵养。

案例:《祖国属于我们》

师:同学们, 未来的我们将是祖国各项事业的建设者, 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我们的努力。

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理想, 自己以后想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并说说理由。

(学生静思, 纷纷动笔表达, 并与同桌小声交流)

生1:我想成为一名园艺家, 把我们的祖国装扮得更美丽。

师:希望你现在好好学习, 掌握更多的知识, 打下扎实的基础。

生2:我的理想是长大了当明星, 因为当明星可以挣很多钱。

师:当明星也可以为祖国服务。请问, 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

生2:一部分留作家用, 一部分捐给希望工程。

师:你是因为今天有老师听课才这么说的吧?

生2:我说的都是实话。

师:我们相信, 这位同学长大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让我们用掌声鼓励她! (师生鼓掌)

上述案例中的教师, 可谓巧妙地用好了教材中的“对话性留白”, 而且把它引向深入, 用到了点子上, 直击学生的思想要害。从一定层面看, “对话性留白”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与教科书进行心灵对话的平台。这种留白形式, 便于学生敞开心扉向教科书表达自己的感受, 诉说自己的情感, 实现心灵的沟通。因此, 教师不仅应该将其充分开发利用起来, 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 既让学生表露自己的心迹, 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又通过恰当的引导, 使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得以提升。

二、评价性留白:学生生命成长的“金钥匙”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 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现行教材的编写就体现了这一理念, 使评价主体走向多元化。在运用“评价性留白”的过程中, 学生往往要面对来自不同对象的评价和考验, 也在自我、他人的评价中, 不断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在此过程中, 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品德, 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从中形成的是一种比较完善、全面的人格。

对于“评价性留白”, 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正视自己的优缺点, 同时也应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过程中, 加以如何进行合理评价的引导,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案例:《天生我材必有用》

师:同学们, 过了一个暑假, 大家又长高了不少。想知道爸爸、妈妈眼中的你是怎样的?有了哪些进步吗?放学后让我们走到爸爸妈妈身边进行一番采访, 然后到班上来交流。 (学生参与询问活动)

师:能把爸爸妈妈给你的评价告诉大家, 让我们与你一起分享吗?

生:妈妈说我学会了整理房间, 能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有进步了。

……

师:同学们, 这是爸爸妈妈眼中的你。那么同学眼中的你又是什么样的呢?想知道吗?问问你的同桌, 或问问你喜欢的同学。 (学生参与询问活动)

生:我的同桌说我的字写得比以前漂亮了, 学习也用功了。

……

师:想知道老师眼中的你是怎样的吗?老师眼中的你呀, 就在老师写给你们的评语中。把成长手册拿出来, 打开看看读读吧。 (学生看老师的评语, 师生交流)

“评价性留白”一般分为自评性留白和他评性留白两种。上述案例中的留白是属于他评性的留白, 旨在让孩子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从而使其能比较全面地了解、认识自我。教师在这里发挥了主导作用, 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语, 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并虚心请他人对自己做一个真实的评价, 这也是教师用好“评价性留白”的关键。

三、探究性留白:学生集体智慧的“小天地”

“乐于探究”、“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是《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天地。特别是知识性、理解性、合作性较强的内容, 教材编者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探究性留白”, 引导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思考带到课堂上, 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 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

“探究性留白”的运用, 首先应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群策群力中, 教师再筛选出有效的信息, 呈现给学生, 并引发学生思考, 产生思维与思维的对接、观点与观点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使之成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案例:《生活中的你我他》

师:生活中到底有多少人为了我们呢?我们一起来分小组填表格, 看看能不能写完, 好吗? (小组合作答题, 计时3分钟, 各组组长拿所填表格进行交流)

师:刚才你们写完了吗?

生:还没有。

师:再延长时间能写完吗?

生:也不能!因为为了我们的人有无数个。

师:是呀, 有多少人为了我, 数不清, 写不完, 他们每天都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忙碌着, 假如有一天, 他们都停止了劳动, 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生1:假如自来水厂的工人都停止了劳动, 我们就会没水洗澡, 没水喝, 都要渴死。

生2:假如所有的医生都不上班, 病人会痛死的。

……

师:此时, 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我们的生活不能少了这些劳动者,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

上述这个案例, 教师非常有效地利用了教材中的“探究性留白”, 通过营造缺失情境, 让学生感受每个行业普通劳动者的不可缺失, 从中发展学生的“共生”思维, 培养他们尊重感谢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同时,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这种你一言、我一语的集体智慧交流和碰撞中, 教学的主旨逐渐明晰, 德育价值逐渐浮出水面, 这是教师巧妙运用“探究性留白”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延伸性留白:学生道德生活的“练兵场”

“回归生活”是品德课程的核心理念, 它意味着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 但又并不意味着让课堂成为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品德教学应既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要从课堂出发, 再回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 让孩子去体验生活, 实践生活, 在生活中践行, 才是本质意义上的回归。

我们不难发现, 教材的编者给老师们留出了一定量的“延伸性留白”, 这些留白是对课程延伸理念的直接体现, 旨在将道德教育的内容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凭借这些空白,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走向社会, 去行动, 去体验。

案例:《谢谢你们, 我的父母》

师:往常, 总是父母给我们过生日, 现在我们来给父母过生日好吗?你能拿出一个让父母喜欢的生日方案吗? (学生自己设计方案)

生1:我的方案是先了解爸爸妈妈的生日, 然后在生日那天送上一张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 并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生2:我要在妈妈过生日的时候给妈妈捶捶背, 唱首歌;在爸爸生日的时候, 给爸爸泡杯茶, 倒杯酒。

……

师:同学们的方案都不错, 但不能光说不做。请大家把方案再精心设计一下, 等到父母生日的那一天, 实施你的方案, 给父母一个惊喜!能做到吗?

(在讨论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将方案付诸行动, 几个月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体会)

教材只是个凭借, 品德教学绝不能囿于教材, 也不能止于活动表层。向课外延伸, 是品德教学的应有之义, 因为从根本上说, 道德是靠人的身体力行来实现的, 唯有身体力行, 才能达到知行统一的境界。为此, “在我们的课程实施中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孩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 把课程带出课堂, 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 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于整个生活, 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效果。”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延伸性留白”, 将学生引向课外, 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找到课堂上获取不了的信息, 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体验真切的人生情感。

8.生活处处皆语文 生活处处有教材 篇八

关键词: 语文教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81-001

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补充练习、辅导资料、自学手册、录像带、计算机光盘、幻灯片、照片、卡片、教学实物、复印材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等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另外,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很显然,广义的教材既包括课堂教学的教科书,也包括其他所有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材料。然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就是指单一的教科书,我们的课堂就是教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实施对教材的开放,语文课本不等同于语文教材,其实,就是提出广义教材的概念,语文课本仅仅是核心教材,而语文教材范围广泛,涵盖了一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文本及非文本的、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语言材料。这就意味着语文是个大课堂,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善于利用广义的教材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和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乐于课外阅读

在《语文课程标准》里这样描述: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只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突破了传统理念对教材的束缚,学生可以以教材为载体,源于课本,更高于课本。

如学习了《沉香救母》,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神话故事《宝莲灯》,学生自主阅读后,情感也许会进一步升华。学习了《只拣儿童多处行》,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冰心的其他作品,如《小橘灯》《寄小读者》等,从冰心情真意切的散文和小诗中,感受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真挚。学习了《爱如茉莉》,可以带着学生阅读经典时文《爱的体验》,从而体味出爱的单纯和直观,其实,爱不需要过多的语言,爱就在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当中。学习了《江南春》《春日偶成》两首古诗后,可以引入《忆江南》《春日》《游园不值》等一系列描写春景的诗歌,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千姿百态的春色图。可供引进的文章很多很多。

当然,所引进的文章应该是教师认真选择的,或是文质兼美、或是名人名篇、或是脍炙人口,它们有如肥沃的土壤,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塑造着学生的灵魂,丰厚着他们的文化底蕴,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在大量的阅读中积淀起来。

二、搜集、整理资料

当今社会,信息越来越重要,勤于搜集资料、善于搜集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理所当然地要把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来培养。

课前搜集:如学习《郑成功》,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郑成功的不朽功业,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郑成功生平、贡献等各方面的文章。学生可以到书店、图书馆、阅览室去查阅,还可以在网上、或在影视剧中选取片段。课前有了这样的资料积累,课堂上再集体交流,学生就会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对郑成功这个人物感到由衷的崇敬和爱戴 。如学习古诗文,可让学生查找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生平、其它作品等,为读懂诗文,体悟诗情打下基础。

课后搜集:如学习了《早》,为了使学生更深入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通过对名言警句的搜集,学生会更深刻感悟到要珍惜时间,珍惜眼前,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再如学习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师布置了如下作业:组织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诵读古诗,传颂经典”。

1.赏析、积累描写雨的古诗;

2.赏析、积累《望湖楼醉书》的另外四首;

3.赏析、积累苏轼的其他诗作。

选择其中一个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语文综合活动课上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们交流。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能积累到更多名诗佳句,对苏轼的写作风格、人格魅力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学完主题单元后搜集:如学习了《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一类赞美世界各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民智慧的文章,可让学生搜集一些描写名胜古迹的成语和古诗,也可让学生搜集有关各地古迹名胜的邮票、名信片、历史资料及逸闻趣事,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世界各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搜集资料很重要,整理资料也必不可少。资料搜集后,还要学会筛选和整理,分门别类地辑录,如分成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作者生平及作品、名言警句等,这样可以使知识更加条理化,便于查找,为学习语文提供无穷无尽的资源。

三、从生活中学语文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有教材,每篇课文仅是范例,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实践,将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内容,在实践中运用语文,把语文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观察、生疑、体悟、发现,可以举行读书汇报会、开展演讲比赛、举行小小辩论赛等。如学完了《水》,布置学生开展小小调查:关于我国的水资源状况。调查的方式可以是:采访相关人员、查阅书籍、看电视、上网等,调查后要对了解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能做出小结。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就能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要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通过交际,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感受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乐趣,在兴趣盎然中得到教益。

9.生活反面教材事例 篇九

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全册教案及教材分析

1、mjs.aqjy.org/ss-xs/?58朱小闯工作室-安徽省潜山中学(安徽省) 2、高考第一轮复习讲义之政治生活(1)(上)(广东惠州)高中政治导学―钟镜坤老师的.博客jk-chung.blog.163.com/blog/static/11838781710154176718/ 3、模块一《经济生活》细化分析 烟雨朦朦的博客(福建)eblog.cersp.com/userlog5/77317/archives//1338555.shtml

10.生活反面教材事例 篇十

马云从小就是一个傻孩子。小时候爱打架,打了无数次的架“没有一次为自己,全是为了朋友”。“义气,最讲义气”。打得缝过13针,挨过处分。被迫转学杭州八中。由于家庭出身不好,家庭压力大,父亲脾气火爆。马云在父亲拳脚下长大,呆不住家却特别爱交朋友。

他说:“我大愚若智,其实很笨,脑子这么小,只能一个一个想问题,你连提三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从小,马云功课就不好,数学考过1分。只有英语特别好,原因竟然是:“爸爸骂我,我就用英语还口,他听不懂,挺过瘾,就学上了,越学越带劲。”从13岁起,马云就骑着自行车带着老外满杭州跑。 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数学31分。高考数学第一次考了1分。高考失败,弱小的马云做起踩三轮车的工作。 直到有一天在金华火车站捡到—本书,路遥的《人生》,这本书改变了这个傻孩子:“我要上大学。”

1984年马云几番辛苦考入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是专科分数,离本科差5分,但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幸运地上了本科。到了大学,因为他的英语太好了,总是班上前五名,闲得没什么事可做,马云就做学生会主席,广交朋友。 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1991年、马云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HOPE,希望的中文译音)。结果第一个月收入是600元,房租是1500元。

大家动摇的时候,马云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去义乌,卖小礼品,卖鲜花,卖书,卖衣服,卖手电筒。“喏,看见那个大陶狗吗?当年我就卖过它。”记者采访马云时,他兴奋的指着一个卖小玩意儿的人说道。

11.教材学文法生活是文库 篇十一

一、紧贴教材,从阅读中学习写作

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从阅读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精选入语文课本的文章,不论其思想内容,还是写作技巧,都是学生学习写作文的优秀的范文,要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作文,学习写作方法。

第一,教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连段成篇的方法,把作文写得有条理。例如:《养花》一课,指导学生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知道是按照并列关系写的。这样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写片断作文,逐步地使学生掌握连段成篇的方法和规律,形成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教学生从课文中学习把一段话写具体的方法。学生们的作文有时写得干干巴巴,内容既不充实又不具体,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好表达的技巧。例如:《草原》一课,第一段是描写作者初到草原看到的美景。在写天底下的景时,作者先总述“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一特点。然后具体地写了平地、小丘、羊群。小丘是绿的,羊群是白的,白色的羊群在碧绿的草地上,小丘上,就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再加上小丘柔美的线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具体地写出了草原的一碧千里。学生们从中不但学到了如何写具体,还学到了如何正确运用比喻句。这样,教师在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里,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学会方法,由模仿到独创,逐步提高了写作能力,写一个小片断是不成问题的。

二、紧贴生活,从实际生活中学习写作

生活是写作的文库,而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只有课堂才是学习知识的殿堂,课本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一离开课堂就无所适从,惶恐不安。孩子们脱离了生活实际,在一个预先划定的框子里去施展拳脚,也难怪学生没的可写,写不具体。针对这一情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深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观察,记录周围发生的事情,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第一,建立语言库。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名为“剪报本”。每周从各类报纸杂志上剪两篇一千字以下的文章,自己先读懂读通后,每天利用晨会时间读两篇,评选出一篇认为最好的千字文,从而在互读中开阔学生视野,然后在自己剪贴的两篇中重点阅读一篇,画出好词好句,再摘抄下来,积累词语,最后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用上所画的词语写一篇小短文,字数不限,每周一早晨阅读评分。

第二,教学生写好日记。学生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有意义的事,都是写作的好素材。如不让学生及时记录下来实在可惜,于是我分阶段地让学生写日记。文章长短不限,但要真实。日记的定期检查、交流,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把培养学生说真话的习惯落到了实处。为了使学生写日记的兴趣高涨,我们还确定每周进行一次日记评比活动,由学生读,学生打分。

第三,组织活动,丰富学生生活。作文能力是一个人思想、情感、语言等的综合体现。一篇好的作文也是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好的作文能体现出作者深刻的思想、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创造、真诚的情感、缜密的逻辑以及娴熟的表达技巧。可见,要写好文章单靠多读、多写、多记和钻研表达技巧是不够的,正如鲁迅说的,做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四角的天空,可见见多识广对写作文的重要。因此,教师应在自己能力所及的情况下丰富学生的生活,给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极大,但是它毕竟有章可寻。我们要在研究、学习前辈方法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探索。

(作者单位:安徽安庆市太湖县新城第二小学)

12.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教材结构浅析 篇十二

一、明确地位

文化生活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要围绕“是什么:把握文化的含义、意义”, 第二单元主要阐述“为什么:文化自身的发展过程”, 第三单元探讨“怎么办:把握文化的核心价值, 怎么看待我们自己的文化”, 而第四单元着重解决“怎么办: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四个单元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因此, 第四单元是全书的总结, 基于这样的地位, 我们要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全面、科学的梳理, 既可以让学生加强对第四单元知识点的掌握, 又可以提升学生对全书逻辑结构的认识。第四单元内容表面看很“乱”, 但认真研究后却发现课本的编排还是有内在规律的。

二、探明原因

本单元之所以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讲透甚至自己也没有探明教材“乱”的原因。本单元内容之所以显得“乱”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本单元知识“政策味浓”“理论化强”并且生词较多。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建设、大众文化等, 这些词语虽然在生活中较为常见, 但是集中出现就会让学生感到困惑且无法区分。

2.本单元每一课或每一框会在最后一目会把一个重要的知识遗留给下一课, 并由下一课重点解决。如第八课最后一目讲到要发展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 但却没有具体讲解怎么发展, 这个问题由九、十两课承接了过来。第九课讲到精神文明建设, 其中措施没有提到思想道德建设, 这个问题直接移交到第十课来解决, 这就给学生造成前面讲、后面讲、处处讲的“乱象”, 而这恰巧是对教材编者良苦用心的误解。

三、辨明概念

针对上述原因, 为了全面理清第四单元的教材逻辑结构, 我们就要区分以下几个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

正确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三个词语。笔者认为以上三个词语表述角度不同但本质意义相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来讲的, 先进文化是相对于落后、腐朽文化来讲的, 而精神文明则是相对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来讲的。

2.理清不同名词的层次。依据发展措施的层次性, 我们可以把上述词语的层次做一下分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三个词属于最高层次;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第二层次;社会主义荣辱观属于最低层次。这样区分能够帮助学生理清以上词语的关系, 在知识的学习和记忆上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理清关系

针对上述第二个原因, 我们就要全面理清第四单元八、九、十这三课的内在联系。

1.第八课逻辑结构。第八课两框内容主要介绍了当前文化生活的现状, 即有“喜”有“忧”、有“阳光”有“阴影”, 并从宏观上提到了文化生活现状的解决措施, 即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但具体的解决措施转移到九、十两课讲解。

2.第九、第十课逻辑结构。九、十两课主要从三大角度两个主体出发论述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 阐明解决文化生活现状及发展文化的措施, 三个名词又各自讲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从国家和个人角度阐述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因此可以简单地告诉学生, 第四单元主要讲了四个字:现状、措施。现状集中在第八课, 措施主要集中在第九、第十课。

13.先进事例材料 篇十三

苏祖富,男,现年55岁,钟祥市冷水镇铁岗三组人。从2006年开始,经营小龙虾养殖业,目前发展壮大为养殖规模6820亩,总产值1000万元,集养殖、繁育、生产、销售于一体荆门地区规模最大的连片原生态小龙虾养殖基地。靠着一股拼劲、闯劲、干劲,勤劳朴实的苏祖富完成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实现了人生价值。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苏祖富时刻不忘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008年,由他牵头成立钟祥市“王垱湖”牌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发家致富。他个人先后评为荆门市全民创业带头人、钟祥市科技示范带头人,其合作社也被评为荆门市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农业厅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省农业厅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敢闯敢干,带头致富,带动群众谋发展。2005年之前苏祖富在外地从事公路开发建设,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萌发了回家创业的念头。通过对市场行情的分析和对本村实地优势资源的考虑,他果断将小龙虾养殖业定位为自己的创业目标。2006年,他承包起家门口5000多亩的荒湖,当即动工,开挖建设成一个具备综合性配备设施的小龙虾养殖基地。从此苏祖富的小龙虾种植红红火火的发展起来了,通过辛勤努力,反复摸索,虽然历经曲折甚至失败,但是最终不断发展壮大。

附近村民人多地少,加之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一年到头收入微薄,不少年轻的青壮年都选择出外务工。看到苏祖富养殖小龙虾得到了实惠,村民们也想学养小龙虾,于是纷纷向他取经,他都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介绍养殖方法,并低价为他们提供虾种。村民黄道金想利用40亩低浅渔池养龙虾,但苦于没有资金投入,苏祖金知道后主动上门向他承诺,由他提供苗种,先运回去养殖,等收益后再付款。像黄道金这样的户有12户,苏祖富总计为他们提供种苗15000多斤。

村民们养虾技术逐渐成熟,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面临着再投入资金短缺、销售渠道不畅、养虾风险高等问题。苏祖富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乡亲们分散养殖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何不牵头成立小龙虾养殖合作社呢?这样大家能抱团取暖,共同承担责任,共同抵御风险,养虾的成本也会降低,而且还能集思广益,共谋发展路子。于是,2008年,苏祖富成立了钟祥市“王垱湖”牌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随即注册商标。在他的劝说和带动下,村民们踊跃入社,目前参户数已达到106户,养殖面积扩大到16000亩。苏祖富充分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经验、人脉为合作社的发展打开了快速运行的通道,并且创新合作社管理模式,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采购苗种,统一采购饲料,统一采购药品,统一生产模式,统一产品销售。如今,合作社年产值已达到3000多万元,年纯收入达到600多万元,比非合作社年收入高30%。农户们在苏祖富的带动下都富裕起来,摆脱了以前人多地少、没有致富路子的现状。不少年轻人也以老苏的例子为标杆,辞掉外地工作,回乡创业。勇担责任,无私奉献,服务群众站在前。苏祖富所在的冷水镇侯集片区辖6个村,人户密集,稻田灌溉面积大,片区内仅有一座小型的双河水库,水少田多,尤其在育秧期用水矛盾突出。曾经因为抢水,附近的村民还发生过几起纠纷。2011年春,又值几十年不遇的大旱,堰塘干涸,双河水库水源见底,不少稻田甚至干裂,眼看到了插秧期,村民们心急如焚,到处取水、引水仍然杯水车薪。看到村民们着急无助的样子,想到辛辛苦苦可能一年无收成,苏祖富想绝对不能袖手旁观,一定要为村民们做点什么。时值小龙虾繁殖的高峰期,也是极易生病、传播传染、死亡的高发期,前些年就因感染疾病小龙虾死了几万斤,所以苏祖富每天都要亲自巡查小龙虾的状况,看到小龙虾无恙自己才放心。但是,村民们等水插秧,就是等水救命,这个时候水就是几千人的救命水啊。老苏毅然把巡查小龙虾这个自己最放心不下的事交给员工来打理。邻镇石牌镇的陈坡水库库容大,周边户数稀,稻田灌溉面积小,可以作为理想的引水点。然而,当老苏大老远骑着摩托车过去跟当地相关负责人联系时,却遭到了拒绝。这是村民的救命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要把水引过来!老苏又带领一帮村民反复找当地领导,沟通协商,最后终于同意把水放过来。

水源找到了,老苏终于舒了口气,仿佛看到水稻绿油油,无限生机的样子,感受到村民眉头舒展,喜笑颜开的高兴劲儿。接下来就是怎样把水引过来。从陈坡水库到双河水库距离远,村民们埋涵管、挖渠道肯定来不及,只有请挖机抢时间了。苏祖富毫不犹豫出钱请了5台挖机争分夺秒的施工作业。经过几天的连续奋战,从陈坡水库到双河水库的引水通道终于修建完工了,老苏连忙帮着引导村民有序取水,避免因为抢水发生的不必要矛盾。在老苏的全力帮助下,侯集片的村民赶在最后一刻插上了秧,从此以后双河水库也与陈坡水库之间的这条引水通道,从根本上解决了冷水镇侯集片6个村水源条件差的问题,实现了常态化引水。而老苏前前后后为这项引水工程无偿投入了30万元。2012年,苏祖富又出资18万元从铜钱山水库引水到双河水库,改善西边邻近几个村的水源条件。周边村民们都对老苏感激不尽,然而老苏只是淡淡一笑,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14.先进人物材料(事例) 篇十四

“农机发展旗帜上有我的风采”

——记机电技术应用研究所副所长苑严伟

2月3日,农历大年初一,中国农机院新办公楼A302室。

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似乎与他毫不相关,伴随着有节奏的键盘敲打声,《中国农机院机电所—红星农场精准农业示范区合作方案细则》在计算机屏幕上缓缓呈现。

他叫苑严伟,中国农机院机电所所长助理,精准农业智能装备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后。2010年获中国农机院第六届“五佳青年”称号。

“年后就要春播了,合作细则必须做出来,还要完成现有农业机械的改造,为春播做准备。”苑严伟说。自从2003年来院里,他先后做过软件开发、电路设计、国家课题申报、课题实施方案制定、产品开发等工作,不是在实验室搞研发,就是在田间做实验,或者在出差的路上,与其他部门、单位洽谈合作也是他的工作之一。

有一点可以肯定,来院八年,苑严伟始终紧绷一根弦,那就是在中国农机院这支农机研究的“国家队”努力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踏踏实实的干上二十年”

2003年7月,苑严伟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毕业,成为中国农机院首席专家张小超研究员名下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大学四年获得学校各奖项最高等级、又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的他,攻读研究生本来有很多地方可以选择,最终让他决定来农机院的原因是张小超老师的一席话:“苑严伟,农机行业在国内不景气,很多人不愿意来,这导致了农机比其他行业更加落后。但农业是涉及十三亿人吃饭的第一产业,更需要人才啊。如果你在这里踏踏实实的干上二十年,你就能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对苑严伟影响很大,让他下定决心投身农机行业,“踏踏实实的干上二十年”。

随着工作的开展,学自动控制的他越来越体会到这里“更需要人才”。他举例说,宽幅作业是农机发展趋势,目前大型播种机一次能完成几十行到上百行的播种,如果某一行或几行发生堵塞,在驾

驶员发现之前已经行走了几百米的距离,无法补苗,造成减产。国外有基于光电法的检测技术,但实际应用中发现光电管容易被灰尘覆盖而无法正常工作。苑严伟带领课题组研发了基于电容的在线检测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相关产品已进行田间试验,即将投放市场。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众所周知,插秧机是目前主要的农业机械之一。插秧机在田里行走时,车轮下陷会导致车体倾斜,导致插秧深度不一,插深了影响成长,浅了会浮起来,影响成活。他和课题组成员一起,设计了秧盘横向仿形自适应控制系统,通过托盘检测地面高度,控制秧盘与地面平行,这样不管插秧机如何倾斜,插秧深度都始终保持不变。“这一技术如果得以应用,可以让水稻每亩增产至少50公斤”,中国农机院方宪法副院长评价说。

此外,苑严伟参与“863”课题“果树采摘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提出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采摘路径快速规划算法,大大提高采摘效率,成果发表在国外SCI杂志上;参与国家863计划 “精准农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将GIS、GPS技术与控制技术结合起来,并应用到联合收割机智能测产系统中,为测产系统的产品化做出贡献。

“胆子大一点,思路宽一点,步子稳一点”

技术上突破仅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身为所长助理、研究室主任的苑严伟深知,如果不搞产业化,科研停留在实验室里无异于死路一条。

事实上,科研面向市场也是中国农机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从科研院所转制成企业后的主导思想之

一。机电所所长赵化平研究员强调,绝不能让科研成果躺在资料室里“睡大觉”,要让成果在推广应用中体现它的价值。

然而,这又谈何容易?与“抛头露面”相比,苑严伟更愿意坐“冷板凳”。但当产业化成了阻碍机电所发展的主要矛盾时,苑严伟毅然响应所长的号召:“胆子大一点,思路宽一点,步子稳一点”,硬着头皮担起了“推销员”的担子。

“起初确实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对市场开发工作心里没底”,苑严伟坦言,“后来想到,由赵化平所长亲自挂帅研发的乳制品分析仪,一上市就挤走了荷兰产品,这说明,产品推广,靠实力说话。我们的实力在哪儿?国内提到精准农业,没有不知道张小超研究员的,这就是开拓市场的金字招牌。”苑严伟侃侃而谈。

依托我院在精准农业领域的科研实力,苑严伟促成了中国农机院机电所与红星农场合作共建400余亩精准农业示范区的合作。红星农场是引进国外技术设备最多的大型农场。能在该农场展示研发成果,对于成果的推广应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此外,苑严伟还响应院里的号召,积极开拓新领域。在看到江浙一带民工荒的相关报道后,他积极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极力促成了中国农机院机电所台州技术转移中心的建立,说服当地政府提供办公场所,解决研发人员的食宿问题,积极开展与当地企业的技术合作。据了解,台州民营企业发达,但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拿家具制造企业来说,年产值几千万的企业,需要雇佣近一千工人,而且家具制造中粉尘、油漆、噪声等,对人体伤害很大。在对方提出需求后,苑严伟与当地企业洽谈,为其开发自动加工生产线。目前,该项目正有序进行中。

为提高单位科研实力,拓宽专业领域,苑严伟还主动建立机电所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美国农业部南方平原研究中心等国内外知名单位之间的联系,在课题联合申报与实施、青年学生交流学习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不在实验室,就在去实验室的路上”

“不抓紧不行了,过了年就31了。”当问及为什么过年还加班时,苑严伟自嘲说:“我们现在来所的都是85后,像我年纪这么大的,不好好干就会被后来者拍死在沙滩上。”

苑严伟说,读大学时,因为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图书馆和教学楼的看门大爷都认识他,现在农机院办公楼门口保安也都认识他了。苑严伟的同事套用一句广告语来形容他的工作状态:“不在实验室,就在去实验室的路上”。

2010年是非常繁忙的一年。课题组不到二十人,面临着近十项国家课题的验收工作。很多设备的研发和试验在外地进行,其中国家863精准农业是重大课题,要研制11台新型智能化农业装备,试验地点主要在河北省涞水县。为了赶时间,苑严伟和课题组的同志连夜从涞水将设备运回北京农机院小王庄试验站。很多设备超高超宽,必须拆开运输,运回后再组装。由于回到试验站都是晚上十点以后,场地没有照明,他和工人靠手电筒照明,完成组装。连续四天,早上七点出发,晚上都工作到十二点以后。到了第五天,货车司机不干了:“师傅啊,你找别人吧,给多少钱我也不拉了,实在撑不住了„„”其实他哪里知道,这就是苑严伟及其课题组的日常工作状态。

就连爱人生孩子,他都没请一天假。据介绍,2010年7月12日夜间,苑严伟爱人临产,他凌晨将爱人和岳母送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午就去了中国农机院小王庄实验站。“当时课题进入攻坚阶段,有八台设备要接受国家农机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不能因个人的事影响项目的进展啊”。检测工作结束的当天下午,没顾得上看刚生下来的儿子一眼,苑严伟就去了哈尔滨参加另外一个课题的验收会。“当然也不能因为这就说我敬业,把谁放在这个位置上,都会这样做吧。”苑严伟平静地说。

上一篇:学校安保主任的安全岗位职责下一篇:浙江省暑期春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