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散文《读书的癖好》

2024-09-02

周国平散文《读书的癖好》(10篇)

1.周国平散文《读书的癖好》 篇一

【原文】

读书的癖好

周国平

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一种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特别的世界。不过,和别的癖好相比,读书的癖好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也许可以据此把人分为有读书癖的人和没有读书癖的人,这两种人生活在很不相同的世界上。

根据我的经验,人之有无读书的癖好,在少年甚至童年时便已见端倪。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我对书不再是视若不见,而是刮目相看了,我眼中有了一个书的世界,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我眼馋心痒,我相信其中一定藏着一些有趣的事情,等待我去见识。随着年龄增长,所感兴趣的书的种类当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书的兴趣则始终不衰。现在我觉得,一个人读什么书诚然不是一件次要的事情,但前提还是要有读书的爱好,而只要真正爱读书,就迟早会找到自己的书中知己的。

读书的癖好与所谓刻苦学习是两回事,它讲究的是趣味。所以,一个认真做功课和背教科书的学生,一个埋头从事专业研究的学者,都称不上是有读书癖好的人。有读书癖好的人所读之书必不限于功课和专业,毋宁说更爱读课外和专业之外的书籍,也就是所谓闲书。当然,这并不妨碍他对自己的专业发生浓厚的兴趣,做出伟大的成就。英国哲学家罗素便是一个在自己的专业上做出了伟大的成就的人,然而,正是他最热烈地提倡青年人多读“无用的书”。其实,读“有用的书”即教科书和专业书固然有其用途,可以获得立足于社会的职业技能,但是读“无用的书”也并非真的无用,那恰恰是一个人精神生长的领域。从中学到大学到研究生,我从来不是一个很用功的学生,上课偷读课外书乃至逃课是常事。我相信许多人在回首往事时会和我有同感:一个人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读书,相比之下,课堂上的收获显得微不足道。我不想号召现在的学生也逃课,但我国的教育现状确实令人担忧。中小学本是培养对读书的爱好的关键时期,而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却以升学率为惟一追求目标,为此不惜将超负荷的功课加于学生,剥夺其课外阅读的时间,不知扼杀了多少孩子现在和将来对读书的爱好。

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养成了读书的癖好呢?我觉得倒不在于读书破万卷,一头扎进书堆,成为一个书呆子。重要的是一种感觉,即读书已经成为生活的基本需要,不读书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宋朝诗人黄山谷有一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林语堂解释为:你三日不读书,别人就会觉得你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当然也说得通,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往往是乏味的因而不让人喜欢的。不过,我认为这句话主要还是说自己的感觉:你三日不读书,你就会自惭形秽,羞于对人说话,觉得没脸见人。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你就必定是个有读书癖的人了。

有一些爱读书的人,读到后来,有一天自己会拿起笔来写书,我也是其中之一。所以,我现在成了一个作家,也就是以写作为生的人。我承认我从写作中也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的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

【问题】

15.本文倡导一种怎样的读书观?(2分)

【 】

16.作者在第二段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2分)

17.第三段指出人们对读书的几个误区分别是什么?(2分)

【 】

18.文中所说的“有用的书”和“无用的书”具体指什么?(2分)

【 】

19.文中引用诗人黄山谷的名言和林语堂对黄山谷话语的解说,有什么作用?(2分)

【 】

20.文章多次联系作者自身的体验感受,结合有关内容简要分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 】

【参考答案】

15.把读书当作一种癖好。

16.应该从少年甚至童年时期就养成读书的癖好。

17.将刻苦学习当做读书;反对读无用的书;为了升学而剥夺孩子读书的时间。

18.“有用的书”指教科书和专业书;“无用的书”之课外和专业之外的书籍,也就是所谓闲书。

19.强调并证明作者的观点,即读书应该是自己的感觉,读书要成为生活的基本需要,不读书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这样才能养成读书的癖好。

20.第二段谈到自己最初爱上读书的情形,表达读书的癖好应该从少年甚至童年时期就养成的看法;第三段谈到自己爱偷看课外书和逃课,证明“无用的书”对人的成长很有益处;最后一段谈到自己因为爱读书而写书,表明多读才能写的道理。作者这样写,使读者感到亲切,增加了文章的可接受性,同时也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2.周国平散文《读书的癖好》 篇二

孤独, 一般来讲, 人们都不喜欢这个字眼。因为人们认为性格孤僻, 不合群, 讨人厌, 难以接近等等都与孤独相伴。

其实, 每一个人都是孤儿, 孤独是一种人生境界。

一、人人都是孤儿

对于这样一个命题, 周国平的解释可以说深受佛教哲学思想的影响。佛教的重要典籍《心经》里说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佛家认为虚空生妙有, 正如杯子是空的才能盛满水。万事万物由四大 (地水火风) 构成, 而四大皆空, 也就是说万事万物只不过是因缘和合而生, 因缘消散而灭, 没有什么一定的, 必然的规律。正所谓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2]

散文《孤独》里有一句话:“孤独是人的宿命, 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 从无中来, 又要回到无中去,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这个解释正是佛家所讲的因缘和合而生, 因缘消散而灭的转述。散文《人人都是孤儿》也有一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茫茫宇宙间极其偶然的产物, 造化只是借了同样是偶然产物的我们父母的身躯把我们从虚无中产生了出来。”这句话也同样深受佛教虚空生妙有思想的影响。

二、孤独与爱

基于人人都是孤儿这样一个前提假设, 散文《人人都是孤儿》接着论述如果我们想到与我们一起暂时居住在这颗星球上的任何人, 包括我们的亲人, 都是宇宙中的孤儿, 我们心中就会产生一种大悲悯, 由此而生出一种博大的爱心。爱心最深厚的基础是在观世音菩萨大悲悯之中, 在认识到人人都是孤儿的现状之中。

由此, 我们引入下一个话题, 孤独与爱。

散文《孤独》里说:“也许孤独是爱的最意味深长的赠品, 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了爱自己, 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灵魂和深藏于它们之中的深邃的爱。”孤独源于爱, 无爱的人不会孤独, 孤独使我们懂得在残酷的现实中要爱自己, 同时, 也让我们能从心底真正理解别人的爱, 真正理解爱的真谛。

散文《孤独》里还有一句话, 说的是孤独之于爱的另外一个价值。“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 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 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正所谓距离产生美, 每一个人都需要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而独立人格的保持少不了孤独的成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孤独是保持爱生生不息, 万古长青的必要。

三、孤独与内心整合

内心的整合只有靠自己才能做到, 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代劳。散文《爱与孤独》中有一句话“至于精神上的幸福, 这只能靠你自己, 永远如此。”这就是说内心的整合只有靠自己, 正如佛教禅宗所认为的那样, 直指人心, 见性即佛靠的是自己内心的顿悟, 悟是禅宗十分看重和强调的。

为什么说孤独对于整合人们的内心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呢?

散文《孤独》中说:“独处就是我消化世界。”无论什么哲学, 都是在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都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结合。改造世界既包括改造客观世界, 也包括改造主观世界, 内心的精神世界就是主观世界。人们面对客观世界, 怎样基于它来改进我们的内心, 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在这个环节中, 需要孤独, 需要独处, 需要独立的人格, 只有这样, 才能获得一些真知灼见, 才能丰富我们的内心。

孤独能够使人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 所谓整合, 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惟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 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 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四、孤独与创造力

散文《孤独的价值》中说“人类精神创造的历史表明, 孤独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孕育、唤醒和激发了精神的创造力。”独处的时候往往能有效地抵御外界的各种干扰, 能够潜心于学问, 从而也就容易激发独处者的创造力。

在世界三大宗教的创立过程中, 孤独的经验都起了关键作用。释迦牟尼的成佛, 不但是在出家以后, 而且是在离开林中的那些苦行者以后, 他是独自在雅那河畔的菩提树下连日冥思, 而后豁然彻悟的。耶稣也是在旷野度过了四十天, 然后才向人宣示救世的消息。穆罕默德在每年的斋月期间, 都要到希拉山的洞窟里隐居。这些都说明闭关, 独处, 孤独对于三大宗教的创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是孤独激发了创立者的创造力。

五、人与心的和谐

和谐包括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心的和谐。要做到人与心的和谐, 孤独有其独特的价值。

散文《孤独》中有一句话“学会孤独, 学会与自己交谈, 听自己说话, 就这样去学会深刻。”学会孤独, 能够耐得住寂寞, 静得下心来, 与自己交谈, 倾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正所谓静以修身。这样才能实现人与心的和谐。

散文《爱与孤独》中说“一颗灵魂发现、欣赏、享受自己所拥有的财富, 这是孤独的快乐。如果这财富也被另一颗灵魂发现了, 便有了沟通的快乐。所以, 前提灵魂的富有。”

有了孤独的快乐和沟通的快乐, 我们的身心便是愉悦的, 人与心便是和谐的。而孤独是灵魂富有的基础, 孤独之于我们内心世界, 精神世界, 情感世界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综上所述, 孤独源于爱, 无爱的人不会孤独。孤独对于整合人们的内心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孤独能够使人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孤独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孕育、唤醒和激发了精神的创造力。要做到人与心的和谐, 孤独有其独特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尔涛:《论哲学散文对生命与人生真谛的探究——周国平哲学散文的艺术特色》, 《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2期第209页.

[2]、佛光星云编著:《佛教义理》,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8年版第53页.

3.周国平散文智者的最后弱点 篇三

身为文人,很少有完全不关心名声的。鄙视名声,在未出名者固然难免酸葡萄之讥,在已出名者也未尝没有得了便宜卖乖之嫌。他也许是用俯视名声的姿态,表示自己站得比名声更高,真让他放弃,重归默默无闻,他就不肯了。名声代表作品在读者中的命运,一个人既然要发表作品,对之当然不能无动于衷。

诚然,也有这样的情况:天才被埋没,未得到应有的名声,或者被误解,在名满天下的同时也遭到了歪曲,因而蔑视名声之虚假。可是,我相信,对于真实的名声,他们仍是心向往之的。

名声的真伪,界限似不好划。名实相符为真,然而对所谓”实“首先有一个评价的问题,一评价又和”名“纠缠不清。不过,世上有的名声实在虚假得赤裸裸,一眼可以看穿。

例如,搞新闻出版的若干朋友联合行动,一夜之间推出某人的作品系列,连篇累牍发表消息、访问记之类,制造轰动效应,名曰”造势“。可惜的是,倘若主角底气不足,则反成笑柄,更证明了广告造就不出文豪。

又有一种人,求名心切,但只善于接近名人而不善于接近思想。他从事学术的方式是结交学术界名流,成果便是一串煊赫的名字。帕斯卡尔曾经将这种人一军道:”请把你打动了这些名流的成就拿出来给我看看,我也会推崇你了。“我的想法要简单一些:就算这些名流并非徒有其名,他们的学问难道和伤寒一样也会传染吗?

还有更加等而下之的,沽名钓誉,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出卖灵魂。叔本华把尊严和名声加以区分:尊严关涉人的普遍品质,乃是一个人对于自身人格的自我肯定;名声关涉一个人的特殊品质,乃是他人对于一个人的成就的肯定。人格卑下,用尊严换取名声,名声再大,也只是臭名远扬罢了。

由于名声有赖于他人的肯定,容易受舆论、时尚、机遇等外界因素支配,所以,古来贤哲多主张不要太看重名声,而应把自己所可支配的真才真德放在首位。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就是这个意思。亚里士多德和霍布斯都认为,爱名声之心在青少年身上值得提倡,尚可激励他们上进,对于成年人就不适合了。一个成熟的作家理应把眼光投向事情的本质方面,以作品本身而不是作品所带来的声誉为其创作的真正报酬。热衷于名声,哪怕自以为追求的是真实的`名声,也仍然是一种虚荣,结果必然受名声支配,进而受舆论支配,败坏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名声还有一个坏处,就是带来吵闹和麻烦。风景一成名胜,便游人纷至,人出名也如此。”树大招风“,名人是难得安宁的。笛卡儿说他痛恨名声,因为名声夺走了他最珍爱的精神的宁静。我们常常听到大小知名作家抱怨文债如山,也常常读到他们还债的文字贫乏无味如白开水。犹如一口已被汲干的名泉,仍然源源不断地供应名牌泉水,商标下能有多少真货呢?

名声如同财产,只是身外之物。由于舆论和时尚多变,它比财产更不可靠。但丁说:”世间的名,只是一阵风。“莎士比亚把名声譬作水面上的涟漪,无论它如何扩大,最后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马可·奥勒留以看破红尘的口吻劝导我们:”也许对于所谓名声的愿望要折磨你,那么,看一看一切事物是多么快地被忘却,看一看过去和未来的无限时间的混沌;看一看赞扬的空洞,看一看那些装作给出赞扬的人们的判断之多变和贫乏,以及赞扬所被限定的范围的狭隘,如此使你终于安静吧。“据普鲁塔克记载,西塞罗是一个热衷于名声的人,但是连他也感觉到了名声的虚幻。他在外省从政期间,政绩卓著,自以为一定誉满罗马。回到罗马,遇见一位政界朋友,便兴冲冲打听人们的反响,那朋友却问他:”这一阵子你呆在哪里?“

在有的哲学家看来,关心身后名声更加可笑。马可·奥勒留说,其可笑程度正和关心自己出生之前的名声一样,因为两者都是期望得到自己从未见过且永远不可能见到的人的赞扬。帕斯卡尔也说:”我们是如此狂妄,以至于想要为全世界所知,甚至为我们不复存在以后的来者所知;我们又是如此虚荣,以至于我们周围的五六个人的尊敬就会使我们欢喜和满意了。“

中国文人历来把文章看作”不朽之盛事“,幻想借”立言“流芳百世。还是杜甫想得开:”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我也认为身后名声是不值得企望的。一个作家决心要写出传世之作,无非是表明他在艺术上有很认真的追求。奥古斯丁说,不朽是”只有上帝才能赐予的荣誉“。对作家来说,他的艺术良知即他的上帝,所谓传世之作就是他的艺术良知所认可的作品。我一定要写出我最好的作品,至于事实上我的作品能否留传下去,就不是我所能求得,更不是我所应该操心的了。因为当我不复存在之时,世上一切事情都不再和我有关,包括我的名声这么一件区区小事。

4.周国平经典散文 篇四

所谓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倒未必专指那种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行径。据我的理解,凡是过于看重人生的成败、荣辱、福祸、得失,视成功和幸福为人生第一要义和至高目标者,即可归入此列。因为这样做实质上就是把人生看成了一种占有物,必欲向之获取最大效益而后快。

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我们宁愿怀着从容闲适的心情玩味它,而不要让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占有了我们,使我们不再有玩味的心情。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福祸之上的豁达胸怀。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当我们这样想时,我们和我们的身外遭遇保持了一个距离,反而和我们的真实人生贴得更紧了,这真实人生就是?种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体验。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呱呱坠地,我们首先得到了生命。自此以后,我们不断地得到:从父母得到衣食、玩具、爱和抚育,从社会得到职业的训练和文化的培养。长大成人以后,我们靠着自然的倾向和自己的努力继续得到:得到爱情、配偶和孩子,得到金钱、财产、名誉、地位,得到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承认,如此等等。

5.周国平散文集 安静 篇五

好久不读书,或者说好久没有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读完过一本书。终于,我把周国平的《安静》读完了,并且还想再读一遍。读过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和《各自的朝圣路》,但我更喜欢《安静》。

序言中,周国平表示了对世俗名利的拒绝。他说:“我不是一个脱俗到了拒绝名声的人,但是,比名声更重要的是,我需要回到我自己。”一个意识到必需找回自己的作家,当然值得期待和尊敬。

周国平是中国社科院的哲学教授,又是一位作家。他的文字中,充满了哲理的思考。《安静》里既有读书笔记、游记,又有讲演稿、随感录等,看似杂芜却是一片纯静。

作者通过《安静》给我们讲述人生的真谛,讲爱与关怀,讲他对社会、对生活的种种思考。所展现的人生体验与读者所关切的世间感悟,没有一个安字和静字,却给读者构筑了一个宁静的世界。

周国平说:“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现实的确太热闹,我们早已习惯了在现实中奔忙,从不曾拥有这样一份安静和从容。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利益驱动,对物质的欲望高于一切。连学术界这样本应成为净土的地方也变成了名利场。要远离人群中的欢乐和疯狂,远离灯红酒绿的确不易。可见,安静多么珍贵,守得住安静又是多么的不易。

周国平是一位崇尚简单生活而又牢牢守望内心田园的人。摆脱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身居闹市而不为所扰,内心平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静。有内在精神世界的饱满,才是丰富笃实的人生。

大宁静产生了大孤独,大孤独又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从容又让周国平完成了一种内在的超越和突破。

6.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篇六

有一次,我在无意料读了周国平先生的散文之后,我久久不能忘怀。写的真是太好了,下面就让我和你一起来分享我的读书这感吧!

《周国平散文》散发出的浓郁的“平淡”味道促使我读了它,它使我在漫漫人生旅途上邂逅了一位初资见面的老友。说初次见面,因为我平生第一次读周国平先生的散文,称老友,由于我向往的人生境界在其中得到了印证,我感到似曾相识,产生一种发现的喜悦。

“寄至味于平淡”,苏东坡的`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周国平先生的散文特色。周国平先生的散文读起来非常舒畅,他追求的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更是一种胸怀,一种人生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实非易事。在领略了天地的苍茫和人生的限度后,周国平先生步入了一种散淡的心境,不再匆匆赶往某个目标,也不再担心错过什么。因而,他的散文中充满了“平淡”的气息。

除了精神函养,周国平先生在文字上下的工夫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散文最讲究味。平淡而要有味道,就很难了。而周国平先生却做到了这一点,因为他始终奉行三个原则:第一,家无鲜鱼,就不要宴客,心中无真感受,就不要作文;第二,有了鲜鱼,就得讲究烹调,须保持原味,意即不做作,不着意雕琢,不堆积词藻,不故弄玄虚,不故作高深,以求逐渐接近一种自然的文风;第三,只有一条鲜鱼,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锅的鱼汤,这样既而冲淡了原味,即文字要做到凝炼。正因为这样,周国平先生的散文散发出“平淡”的魅力。

透过“平淡”,我在书中感受到了周国平先生深邃的思想,那是一种源自生活的哲学家的思考。旅行、等待、书籍、季节、家庭,“琐碎的日常生活分散了我们的心思,使我们无暇想及死亡。我们还可以用消遣和娱乐来移转自己的注意力。事业和理想是我们的又一个救世主,我们把它悬在前方,如同美丽的晚霞一样一样遮盖住我们不得不奔赴那座悬崖,于是放心向深渊走去。”我们开始思考我们的归宿——死亡了,而周先生却早已将之看透,“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却不让他像自己一样永生。他把人造得一半是神,一半是兽,将渴望不配的灵魂和终有一死的肉体同时放在人身上,再不可能有比这更加恶作剧的构思了。”当我们终于放身一切,为自己的宿命而叹息悲伤时,周先生却依然享受着忙碌的生活,有些人忍不住问:“可怜人啊,你在走向死亡!”他却笑:“我没有忘记。这又怎么样呢?生命的害怕单调甚至死亡,仅此就保证它不可战胜。

7.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篇七

周国平是哲学博士,所以他的散文可以看作哲学散文,他的着笔处总是生活中最平凡的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寻常事。在他的笔下宏大的人生课题总是与生活中的些小琐事密不可分,宇宙的浩瀚无垠与触目皆是的小花小草紧紧相联。哲学不再是晦涩难懂、高不可攀的教义,而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的思维是那样开阔与深远,又是那样细密与雅致,无论你处在人生哪个困境,他都能带你走到海阔天空的境地里。于是你在尘世奔波焦虑浮躁的心慢慢地平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对自己微微一笑:是啊,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过一种小康的生活,不是一种完美的幸福么?

周国平的散文涉及面很广,但多数的文章是在探讨人生存的意义、生命最终的价值,人该寻求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才不辜负这不能重来一遍的人生?人生有千百种滋味,最后只留下了无奈。生命中的一切花朵都会凋谢,一切的凋谢都不可挽回,面对只能是无奈结局的人生,我们的生活态度是什么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哲学问题。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科学与物质高速发展,让人停不下脚步的快节奏,远离自然,传统的失落、环境的破坏、人与人亲密关系的丧失,人生存的意义仿佛只剩下无休止的工作与消费了。房子一天天大了,车子越换越高级了,可是幸福的感觉却越来越迟钝了。这是为什么呢? 周国平的诊断是“灵魂缺场”。他认为如果一个人的灵魂缺场,不管他多么有学问或是多么有身份,我们仍可把他看成没有受过教育的蒙昧人。那么什么是“灵魂在场”?“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与精神享受”,这就是他所提倡的健康高贵的人生, 这种健康与高贵不是抽象、空泛的,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生活细节息息相关的,包括工作与闲暇、自然与居住、孤独与交流。所有的这一切的生活质量都取决于灵魂是否在场。

8.周国平散文《读书的癖好》 篇八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否则就不会因为自己失了王位而悲哀了。所以,从人的悲哀也可证明人的伟大。借用帕斯卡尔的这个说法,我们可以把人类的精神史看做为恢复失去的王位而奋斗的历史。当然,人曾经拥有王位并非一个历史事实,而只是一个譬喻,其含义是: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

我不相信上帝,但我相信世上必定有神圣。如果没有神圣,就无法解释人的灵魂何以会有如此执拗的精神追求。用感觉、思维、情绪、意志之类的心理现象完全不能概括人的灵魂生活,它们显然属于不同的层次。灵魂是人的精神生活的真正所在地,在这里,每个人最内在深邃的“自我”直接面对永恒,追问有限生命的不朽意义。灵魂的追问总是具有形而上的性质,不管现代哲学家们如何试图证明形而上学问题的虚假性,也永远不能平息人类灵魂的这种形而上追问。

我们当然可以用不同的尺度来衡量历史的进步,例如物质财富的富裕,但精神圣洁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维。正如黑格尔所说:“一个没有形而上学的民族就像一座没有祭坛的神庙。”没有祭坛,也就是没有信仰,没有神圣的价值,没有敬畏之心,没有道德的约束,人生唯剩纵欲和消费,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的交易和争斗。它甚至不再是一座神庙,而成了一个吵吵闹闹的市场。事实上,不仅在的意义上,而且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在今日中国,这种沦落为乌烟瘴气的市场的所谓神庙,我们见得还少吗?

在一个功利至上、精神贬值的社会里,适应取代创造成了才能的标志,消费取代享受成了生活的目标。在许多人心目中,“理想”、“信仰”、“灵魂生活”都是过时的空洞词眼。可是,我始终相信,人的灵魂生活比外在的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更为本质,每个人的人生质量首先取决于他的灵魂生活的质量。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和一个沉湎在歌厅、肥皂剧以及庸俗小报中的人,他们肯定生活在两个绝对不同的世界上。

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被废黜的是人的灵魂。由于被废黜,精神有了一个多灾多难的命运。然而,不论怎样被废黜,精神终归有着高贵的王室血统。在任何时代,总会有一些人默记和继承着精神的这个高贵血统,并且为有朝一日恢复它的王位而努力着。我愿把他们恰如其分地称作“精神贵族”。“精神贵族”曾经是一个大批判词汇,可是真正的“精神贵族”何其稀少!尤其在一个精神遭到空前贬值的时代,倘若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精神贵族”,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质的清贫,我相信他就必定不是为了虚荣,而是真正出于精神上的高贵和诚实。

5.对“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

B.人的精神本来是有着高贵的王室血统的,但有多灾多难的命运。

C.在现实社会里,人的灵魂和精神失去了原本的高贵和神圣,但始终有人在为恢复它的高贵和神圣而努力着。

D.任何时代,总会有一些人默记和继承着精神的高贵血统,并且为有朝一日恢复它的王位而努力着。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没有信仰,没有神圣的价值,没有敬畏之心,没有道德的约束,人生唯剩纵欲和消费,这种情形,在今天中国,并不少见。

B.在任何时代,真正的精神贵族们一直默记和继承着精神的高贵血统,他们坚持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质的清贫,这种行为是真正出于精神上的高贵和诚实。

C.人的灵魂生活比外在的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更为重要,每个人的人生质量首先取决于他的灵魂生活的质量。

D.衡量历史进步的标准是多样的,圣洁的精神和丰裕的物质财富都是必不可少的尺度。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精神史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为超越庸俗追求高贵而奋斗的历史。

B.在当今中国,适应取代创造成了才能的标志,消费取代享受成了生活的目标。

C.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和一个沉湎在歌厅、肥皂剧以及庸俗小报中的人,必然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

D.每一个人都会通过灵魂的追问,直面永恒,追问有限生命的不朽意义。

参考答案:

5.C

6.C

7.A

【解析】

试题分析:

5.这句话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旨在说明灵魂的高贵与重大,“废黜”是因为失去了灵魂的高贵导致精神生活的庸俗。

6.灵魂生活、肉身生活、社会生活同等重要,都必须安顿好。

7.B原文没有依据,而且说法绝对。C二者的差异应该在精神追求和精神生活上。D说法绝对,只有追问灵魂的人才会这样,而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这样。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9.《周国平人文讲演录》读书心得 篇九

我知道读讲演录可能没能很好地了解周国平的文字,不过我觉得在他的讲演录里能够更直接地了解他的思想和人格,也许是现代快餐文化造就了我这样的心理吧。这本书主要是收集周国平先生的讲演内容,书中有关于六个方面的话题:谈人文精神、谈教育文化、谈人生、谈哲学、性爱四讲、言论和访谈。不过演讲毕竟是演讲,很多东西会受到具体环境的影响,所以在书中的很多讲演录里有着重复或特意迎合某一部分人群喜好的倾向,不过整体的感觉还好。

在读完周国平的讲演录后,周国平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我觉得周国平是个很注重灵魂价值的人。他在有关人文的演讲中曾讲到 “我认为,灵魂是人的精神属性的最高层次,是人与动物的最高区别。我说的灵魂实际上是指精神追求,就是人不但要活,而且要活得有意义。而这种超出生存以上意义的寻求和体验就构成了人的灵魂生活”,“灵魂的丰富是幸福的源泉,灵魂的高贵是道德的基础”。

周国平将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是广义的宗教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从这三个层次上看他又认为人拥有着三样最为宝贵的东西:生命、头脑和灵魂。生命,是个严肃的话题,然而却很多人没有正视生命。每个人都应对生命怀有尊敬和敬畏之情。不仅是对自己的生命而且要对所有的生命都抱有尊敬和敬畏。在看周国平先生的讲演录,他提到

了社会上对生命冷漠和冷酷的现实时,不时流露出失望与无奈,他作为一位作家和哲人,能做的或许只是呼吁社会,让改变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人文的第二个方面是对头脑的尊重,对于每个人来说,也就是要实现他自己头脑的价值,要用他的头脑,要发展他的头脑固有的能力。周国平觉得头脑的能力就是思维的能力,就是智力。他认为人的智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扼杀好奇心的因素一方面是新馆,所谓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另一方面是功利心,凡事都问有没有用,没有用就不再感兴趣。在讲到灵魂时,周国平强调了灵魂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建议人们要拥有心智生活,心智生活能使人获得一种内在自由和充实。

在周国平的文字中我不仅感到他是个注重灵魂生活的人,也是个关注社会,善于思考的哲人。他是学哲学的,对尼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不过我觉得他不是尼采类的近乎疯狂的哲人,他务实多了,站在现实的轨道上,思考着他的问题,研究着生活中的哲学,因而他的哲学散文让人觉得特别亲切。我想他虽然崇拜尼采,但更喜欢康德的生活态度吧。不过看周国平对现实问题的批判中,有些也觉得过于偏激和表面化,或许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问题吧。比如教育问题,他认为取消高考制度是解决目前我国教育问题的办法,而我却不是很同意他的看法。他想到很多问题都要从人的灵魂深处去改变一个人,可对于现实来说是极难实现的,要求所有人的灵魂高尚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吧,但现实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我更偏向于现实的道德与纪律,人总是有一定劣根性的。

10.周国平散文《经典和我们》 篇十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 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 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 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许多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我们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图书市场上有一件怪事,别的商品基本上是按质论价,惟有图书不是。同样厚薄的书,不管里面装的是垃圾还是金子,价钱都差不多。更怪的事情是,人们宁愿把可以买回金子的钱用来买垃圾。至于把宝贵的生命耗费在垃圾上还是金子上,其间的得失就完全不是钱可以衡量的了。

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

对经典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或某位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功夫,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学者的读法。但是,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种读法,我就要怀疑它作为经典的资格,就像一个学者只会用这一种读法读经典,我就要断定他不具备大学者的资格一样。惟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为如此,在阅读它们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 在这个意义上,经典属于每一个人。

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不妨就把经典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品质的一种检验。

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我的意思是说,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遥远。

上一篇:个人工作证明怎么写下一篇:小学四年级英语作文:我们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