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资料(共9篇)
1.中国农业发展资料 篇一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园林论文资料
我国传统造园艺术确实具有迷人的魅力。不管是谁,只要身临其境都或多或少地为其所感染。而今,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互之间的影响愈来愈深,纯粹古典形式的中式园林不复存在了。你也许看不到长廊侵雨、有亭翼然的场面,领略不到“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但是它的一些精髓却留了下来。“虚实相生,以虚为主”追求建筑与自然的融洽统一,重视空间问题,空间意象往往还有象征性、模糊性和抽象意义。而这些现代意义上的概念,早就出现在我国传统中式园林的营建过程中,为世人所惊叹,并逐渐地运用在所谓的现代风景园林之中。
目录
1.中国现代园林的概念 2.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特点
2.1 现代园林的结构布局特点
2.1.1 景区空间的划分和组合2.1.2 景区空间的序列和景深
2.1.3 观赏点和观赏路线
2.1.4 运用轴线布局和组景的方法
2.2 中国现代园林植物运用的特点
2.2.1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比较
2.2.2 中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
2.3 现代园林建筑小品的配置
2.3.1 园林建筑小品的分类及特点
2.3.2 建筑小品的创作要求 3.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
3.1 现代园林的发展思路
3.2 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
3.3 总结现代园林的总的发展趋势
4.参考文献
1.现代园林的概念
现代园林是由过去孤立的、内向的园转变为开敞的、外向的整体城市环境,即由城市中的花园转变为花园城市。园林中建筑密度降低,以植物为主的景观取代了建筑为主的景观。起伏的地形及草坪的建立,代替大面积挖湖堆山,减少土方工程,增加环境容量。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艺术手段对园林进行科学规划与施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新型园林。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结合更为紧密,强调功能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用生态学观点指导植物配置。
现代园林的研究及理论建设,将综合生态学、美学、建筑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诸多学科共同发展。具有现代风格,体现时代精神的环境小品在园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1]
2.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特点
现代园林是有生命的,其本质是一种追求愉悦的纯粹精神活动。中国现代园林发展有如下特点:
1)传统材料的继承与扬弃
石材、水、土、植物等常见又普通的材料在现代园林中不但依然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园林中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除了继承和保留的掇山、置石的功能外,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使石材还广泛应用到各种建筑、道路、小品等构筑物的面层装饰:铺装和花坛的面层材料运用,使整个环境显得整洁、优雅。因地制宜选用当地石材进行加工和处理,可形成各种园林景观小品。同时,随着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工程材料的出现,作为结构工程材料而应用在园林中的石材已经逐渐地减少了。
2)本土特色与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
既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和本土资源环境特点,又认真吸取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成功经验,抛弃古典园林的历史局限,把握传统观念的启示意义,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需求,是我国现代园林真正的发展方向。3)走生态化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
美化是园林的一种重要功能,而生态化是现代园林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当今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2.1 中国现代园林的总体空间布局 2.1.1 景区空间的划分与组合。
把单一空间划分为复合空间,或把一个大空间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空间,其目的是在总体结构上,为庭园展开功能布局、艺术布局打下基础。每一景区内都应有各自的主题景物,空间布局上要研究每一空间的形式,大小、开合、高低、明暗的变化,还要注意空间之间的对比。
如,采取“欲扬先抑”,是收敛视觉尺度感的手法,先曲折、狭窄、幽暗,然后过渡到较大和开朗的空间,这样可以达到丰富园景,扩大空间感的效果。2.1.2 景区空间的序列与景深。
人们沿着观赏路线和园路行进时(动态),或接触园内某一体型环境空间时(静态),客观上它是存在空间程序的。若想获得某种功能或园林艺术效果,必须使人的视觉、心理和行进速度、停留的空间,按节奏、功能、艺术的规律性去排列程序,简称空间序列。
景区空间依随序列的展开,必然带来景深的伸延。展开或伸延不能平铺直叙地进行,而要结合具体园内环境和景物布局的设想,自然地安排“起景”、“高潮”、“尾景”,并按艺术规律和节奏,确定每条观赏线路上的序列节奏和景深延续程度。如,二段式的景物安排,即序景一起景一发展一转折一高潮一尾景;三段式,即序景一起景一发展一转折一高潮一转折一收缩一尾景。2.1.3 观赏点和观赏路线
观赏点一般包括入口广场、园内的各种功能建筑、场地,如厅堂、馆轩、亭、榭、台、山巅、水际、眺望点等。观赏路线依园景类型,分为一般园路、湖岸环路、山上游路、连续进深的庭院线路、林间小径等。总之,是以人的动、静和相对停留空间为条件来有效地展开视野和布置各种主题景物的。
观赏路线同园内景区、景点除了保持功能上方便和组织景物外,对全园用地又起着划分作用。一般应注意下列四点:
1)路网与园内面积在密度和型式上应保持分布均衡,防止奇疏奇密:
2)线路网点的宽度和面积、出入口数目应符合园内的容量,以及疏散方便、安全的要求。
3)园入口的设置,对外应考虑位置明显、顺合人流流向,对内要结合导游路线。
4)每条线路总长和导游时间应适应游人的体力和心理要求。2.1.4 运用轴线布局和组景的方法
设计园林时,一是依环境、功能做自由式分区和环状布局;二是依环境、功能做轴线式分区和点线状布局。
轴线式布局或依轴线方法布局,它有三个特点:以轴线明确功能联系,两点空间距离最短,并可用主次轴线明确不同功能的联系和分布;依轴线施工定位,简单、准确、方便;沿轴线伸延方向,利用轴线两侧、轴线结点、轴线端点、轴线转点等组织街道、广场、尽端等主题景物,地位明显、效果突出。
2.2 现代园林植物运用的特点
植物是风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植物景观也因其独特的生命力而成为风景园林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现代风景园林中越来越重视植物景观的营造。
现代园林在近百年里发生了一系列变革,植物配置同样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其表现主要如下:①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现代园林植物配置有了更多“生态”的意识,“师法自然”也有了更为丰富的含义和先进的手段。②现代园林植物配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把绿色环境的可用性提到了应有的高度。③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变革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过程。但现代化的征程还开始不久,园林植物配置的进一步发展将是任重而道远。[3] 2.2.1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比较
在现代园林绿地系统中,植物配置有着在不同社会时代背景中形成的独特风格和艺术特征。
(1)植物景观的服务群体由只为少数的群体服务转变为广大民众;(2)植物种类选择由单种向多种类的转变。还关注了乡土树种的保护;(3)植物配置形式的转变;
(4)植物配置原则由艺术性向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转变。[4] 2.2.2 中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
植物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造园素材,与现代艺术语言相结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在现代园林中,园林植物是与人类社会生活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是“人化了的自然”,这就是园林植物景观美产生的条件。总的来说,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注重的是城市文化特征的体现,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设计,关注生态环境建设。[5] 1满足园林功能要求
(1)利用园林景观植物表现时间(季节)变化 利用植物的花开花落、四时季相的不同来模仿四季的交替规律,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造景手法之一,同时也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地植物造景重要方法。[6](2)利用园林植物形成空间变化
园林植物类型丰富,种类繁多,每种类型的植物形态各异,有着不同的空间形式,充分展现了园林植物美的空间特性。
另外,植物本身就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重要成分。[5](3)园林植物的配置考虑了一定的科普教育功能 2注重园林景观的艺术性
园林是融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文化美为一体,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环境艺术。在植物的选择上要考虑采用具有观形、赏色、闻香、听声等方面效果的植物,以满足市民不同感官的审美要求。[7] 长久以来,人们对视觉的依赖超过了五感中的其它几个要素。现代园林植物造景很多时候也趋向于视觉景观的建设。同时,园林植物所挥发的有益成分有其独特的功效,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8] 3满足生态功能
各种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不同,在园林植物配置中,须注意适地适树、合理种植、近期与远期的效果,只有满足这些生态要求,才能使植物生长正常,表现出设计效果。
2.3 中国现代园林建筑小品的特点 2.3.1 建筑小品的分类及其特点
园林中的建筑小品体量小巧,功能简明,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建筑物,内容丰富,在园林中起点缀环境,活跃景色,烘托气氛,加深意境的作用。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供休息的小品。
2,装饰性小品。
3,结合照明的小品。4,展示性小品。5,服务性小品。
2.3.2 园林建筑小品的创作要求
园林建筑小品具有精美、灵巧和多样化的特点,设计创作时可以做到“景到随机,不拘一格”,在有限空间得其天趣。因此在园林建筑小品的创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立其意趣,根据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作出景点中小品的设计构思; 2,合其体宜,选择合理的位置和布局,作到巧而得体,精而合宜;
3,取其特色,充分反映建筑小品的特色,把它巧妙地熔铸在园林造型之中; 4,顺其自然,不破坏原有风貌,做到涉门成趣,得景随形;
5,求其因借,通过对自然景物形象的取舍,使造型简练的小品获得景象丰满充实的效应;
6,饰其空间,充分利用建筑小品的灵活性、多样性以丰富园林空间;
7,巧其点缀,把需要突出表现的景物强化起来,把影响景物的角落巧妙地转化成为游赏的对象;
8,寻其对比,把两种明显差异的素材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烘托,显出双方的特点。
园林建筑小品在造园上它不起主导作用,仅是点缀与陪衬,即所谓“从而不卑,小而不卑,顺其自然,插其空间,取其特色,求其借景”。力争人工中见自然,给人以美妙意境,情趣感染。
3.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
3.1 现代园林的发展思路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是园林发展的前提,而园林的发展则是对于城市绿地系统 的实现和完善。
3.3.1城市整体自然观
在园林设计中的整体自然观应该强调园林和绿地系统的衔接,同时强调园林 对于城市整体生态的作用。
1,尊重和善待土地;2,“城在园中”与“园在城中”;3,生态园林城市是城市园林建设的目标,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系统。3.3.2为人民设计园林
以人为本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3.3.3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一般的审美心理学把审美心理分为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个层次,首先对于园林美的感知是从游和观开始,生理和心理功能不断得到发挥,调整、协和的过程产生的审美愉悦感正是园林审美的追求。
其次园林空间首先是人创造的空间,是比自然空间更有意义的空间系统,中 国园林审美基础是生态美。
再者,对于园林投入情感和理解才是审美的最高层次。3.3.4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1.节约和循环的科学发展观
通过城市物种的多样化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节约和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也是时代和人民的要求。2.利用新材料创造新景观
对于废弃材料的应用也也是一种运用材料的新方式,或再利用的方法,形成十分奇特有趣的园林小品,如利用搅拌机剩余的混凝土成的“假山石”,以铺路剩余的石块、砾石作为园林铺地,以及利用死树枯干装饰、构造的园林景观等等。
3.2 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
中国现代园林的健康发展,既要认真汲取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成功经验,又要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和本土资源环境特征。抛弃古典园林的历史局限,把握传统观念的启示意义,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需求,才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真正的发展方向。
3.2.1 与时俱进,拓展园林设计领域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园林如何自我更新,拓展设计思路和领域,将中国园林理念与内涵带入人居环境、城市景观、风景名胜、自然保护、郊野公园、乡村景观、工业园区,以及道路、河流等景观规划设计之中,产生新的思想与活力,是中国园林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3.2.2 开阔眼界,研究园林发展趋势
中国园林要走向世界,前提是开阔眼界,对各国园林发展史和现代园林发展趋势有清醒的认识。
3.2.3 立足本土,再现地域文化景观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本土风景园林师长期的艰苦努力和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关注现代园林的本土化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景观文化特征的园林作品。
3.2.4 博采众长,关注园林文化内涵
虽然中西方园林在表现形式上差异较大,但在本质上存在诸多相通之处。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也应研究借鉴西方园林的成功经验。取西方园林之长,补中国现代园林之短,融西方园林现代理念与设计方法于中国本土景观资源与文化内涵之中,是加速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捷径。3.2.5 重科学,加强行业交流合作
当今,园林设计已成为一门十分综合的学科。这就要求园林设计师不仅要用感性的眼光,更要用科学和理性的方法去观察、研究自然与环境,要用科学的手段指导园林建设。
3.2.6 朴实无华,融设计于自然
现代园林设计最忌讳人工堆砌、矫揉造作,这些恰恰是当代园林设计中最常见的弊病。在中西方园林发展史上,真正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都是那些朴实无华、简洁肯定与地域景观和历史文脉紧密联系的作品。3.3 总结现代园林的主要趋势 3.3.1 人性化设计
由于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现代园林设计中更重视人性化的园林空间塑造。园林环境是否为使用者认可以及使用率的高低成为评价园林设计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3.3.2 多样化设计
现代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建筑思潮、当代艺术以及相近设计专业的影响,园林设计队伍也呈现多元化。这些因素带来园林设计风格的多样性。同时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更是为园林注入了新鲜的创作元素。园林所处大环境的差异也是园林创作中需重要考虑的元素,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园林有其不一样的特质。3.3.3 文化表达
现代园林除了要满足人们的多种使用功能以外,还承载着表现地域文化的职责。隐喻和象征是重要的文化表达方式。设计中应当挖掘场地的特质,充分把握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采取恰当的方式营造园林景观,激发人们对于园林环境的更深理解。
4.参考文献
1.吴良镛.城市特色美的追求与认知《建筑意(第四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2.尚林国际园林景观绿化知识博客
http:// 3.马军山.现代园林种植设计研究[D].2004 4.车生泉,郑丽蓉.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比较[J].《园林》: 2004.01 5.隋然洪.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手法[J].《中华建筑》:2008.04 6.张诗媛.园林植物季相设计理论基础及应用研究[D].2007 7.侯银梅.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N].《山西林业科技》2005.03 8.陈 辉,张 显.浅析芳香植物的历史及在园林中的应用[N].《陕西农业科学》2005.03 9.车生泉,郑丽蓉.人性、文化、生态现代园林植物配置概念[J].《园林》:2004.02 10.阎振华 马文起 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与高等园林教育改革【J】河北林学院学报 1995年第四期
2.中国农业发展资料 篇二
1、典故的翻译
典故是旅游资料中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 出自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谚语, 某些作品等。其特点是源远流长, 富含较浓厚的民族色彩, 因结构固定, 义在言外, 已失去指称意义, 只有语用意义, 在直译以后读者无法理解典故含义时, 要对典故作适当转换。
(1) 直译、加注和释义采取直译加注其背景知识和解释原文含义, 避免损失其民族色彩形象性和联想意义, 如:子不学, 断机杼:If her son didin’t work, Family life would be destoryed.
(2) 补译、音译和意译结合如:昭君出塞Wang Zhaojun's Marriage to the King of theXiongnu。
(3) 意译向译文读者忠实地转达原文信息, 有时要作适当的文化转换。如:“玉兔”为什么英译成“Moon Rabbit”而不译成“Jade Rabbit”?原因在于:“玉免”乃我国神话中陪伴吴刚生活在月宫挂花树下的兔子, 因此, 它又成为月的代称。将它译成Moon Rabbit体现了我国古老文化的风味, 不易产生异解, 不会误认为是玉做成的兔子。
2、景点名的翻译
景点名是旅游的向导, 是社会交往的媒介。在信息化社会中, 景点名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外贸、科技、文化交流、新闻出版以及社会生活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一个字的专名加一个字的通名的景点名英译法:音译+音译+意译即专名音译;通名视作专名的组成部分, 先音译并与专名连写之后再意译为另一词, 例如:恒山Hengshan
Mountain、淮河Huaihe River、黄河Huangheriver、巢湖Chaohu Lake、渤海Bohai Sea。
(2) 两个字的专名加一个字的通名的景点名英译法:音译+意译即专名音译, 通名意译, 如: (甘肃) 白水江:the baishuiriver、 (福建) 武夷山Wuyi Mountain、 (宁厦) 青铜峡the Qingtong Gorge、都江堰Dujiang Weir。
(3) 专名地名加一个字的通名, 如山、河、江、湖、海、港、峡、关、岛等再加景点性质名的景点名英译法:音译+意译即专名和一个字的通名音译并连写, 构成专名整体;通名意译, 例如:白水江自然保护区Baishuijiang Nature Reserve、武夷山自然保护区Wuyishan Nature Reserve、青铜峡水利枢纽Qingtongxia Water Control Project、西湖区风景名胜区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 Sites of Xihu、秦始皇兵马俑Qinshihuang's Mausoleum and Terracotta Warriors。
(4) 同一个汉字的通名有多种英译法, 根据其意义的不同有多种不同译义, 在大多数情况下, 这些英译词不能互相代换。例如:“山”
a) mount:峨眉山Mount Emei、黄山MountHuangshan、泰山Mount Taishan、庐山Mount Lushan
b) mountain:五台山Wutai Mountain、青城山Qingcheng Mountain
c) hill: (广西桂林) 象鼻山the Elephant Hill
d) island: (香港) 大屿山Lantau Island
e) rock: (香港) 狮子山Lion Rock
f) peak: (香港) 拉旗山Victoria Peak
g) range:念青唐古拉山the Nyainqentanglha Range
(5) 、景点名的意译:充分考虑其性质、地理位置等语境。如:长城The Great Wall、故宫
Imperial palace、颐和园Summer Palace、苏州园林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海上花园 (厦门) Flower Garden by the Sea、海上仙山 (长山列岛) Fairyland on the Sea。
(6) 、景点名的音译+释义:天涯海角和鹿回头风景点Tianya-Haijiao (the end of earth and the edge of the sea) AndLuhutou (turn-round Deer) scenic spots、花港观鱼Hua Gang Guan Yu (view fish at the flower harbor) 。
(7) 、景点名的增译, 适当增加字面信息, 如:林文忠祀祠Memorial Hall of Lin Zexu、孔府Manor of Confucius'Descendants、文房四宝the Chinese stationary treasures of the Chinese study, including brush, ink stick, ink stone and paper.。
3、饮食文化的翻译
我国由于历史和地域的不同, 形成众多菜系及佳, 代写医学论文在翻译时充分考虑它的中、西文化差异、其原料成份及烹调方法等。
(1) 直译:烹饪方法+原料名如:蒸螃蟹Steamed crabs, 炸虾球Fried prawn balls, 烤乳鸽Roast young pigeon, 爆牛肚Fried tripe
(2) 音译+释义如:豆腐Tofu, 炒面Chow mien
(3) 意译+释义:稳得福酒楼Wonderful Restaurant、麻婆豆腐Bean Curd Sichuan Style、西菀饭店Xiyuan Hotel。
(4) 音译+意译:清远鸡Qingyuan chicken, 道口扒鸡Daokou roast (ed) chicken
(5) 意译:荷叶粉蒸鸡Steamed chicken wrapped in lotus leaves, 糖醋排骨Spare ribs with sweet and sour sauce, 鲜菇炒虾球Fried mushroom with shelled shrimp balls
参考文献
[1]李小川.实用英语口语教程[M]:重庆大学出版社。
3.资料链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篇三
新中国建立初期选择实行国有计划经济制度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摆脱经济落后局面,迅速实现工业化,建立富强文明的国家。然而,实现工业化的基本道路无外乎有两条,一条是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道路,即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来实现工业化;另一条就是采取当时苏联时期的模式,即通过计划体制来实现工业化。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选择计划体制以实现工业化目标,自然就成为当时的历史必然。这是因为,一方面,当时的中国国情不具备与已经完成工业化的西方经济强国一争高下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国在当时根本无法迅速集中有限的资源,有计划地保证重点目标实现。而计划经济体制则要求国家统一掌握主要的资源,采取国有制企业制度,并以此垄断国民经济,因此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就成为客观必然。
★现实挑战性
中国经过计划经济发展,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基本完整了工业结构布局,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胜利。然而,工业现代化是一个极为长期的发展过程,如果长期取消市场机制、否定企业作为市场竞争者应具备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竞争力,就很难保证其效率效益持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就成为必然。而中国的经济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成败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这场改革具有了较之以往体制调整更为深刻更富有革命性的意义。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场改革不仅真正触及了企业制度,而且越来越从根本上触及到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实施“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十六个字,就成为国企迈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大特点。
★改革阶段性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呈现出由浅至深阶段性推进特征。
第一个阶段,1978—1992年: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
国企改革起步于放权让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1979年7月,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
国企改革先后出现了多种形式。主要有厂长(经理)责任制,并在大多数国有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对一些小型国有企业实行租赁经营,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开始了股份制改造和企业集团化改革試点。
第二个阶段:1993—2003年:国企改革的制度创新
逐步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实践的重大突破,具有划时代意义,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种改组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择优扶强、优胜劣汰。”截至1997年底,在抓大方面,国家集中抓的1 000家重点企业,确定了分类指导的方案。在放小方面,各地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搞一刀切,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把小企业直接推向市场,使一大批小企业机制得到转换,效益得到提高。
第三阶段,2004年至今: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2002年11月,中共中央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要求中央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改变部门分割,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2003年3月,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成立,统一了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的权力。
国企改革以大企业、产权多元化和治理结构为中心。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决定》第一次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是对“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创新和历史突破,进一步明确具体了国企改革的任务和目标。
国企改革与资本市场改革同步进行。2005年4月,中国证监会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到2006年末,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资本市场的功能逐渐回归,吸引了大量沉睡已久的民间资本,为国企改革提供了一个全国范围的资源配置平台,将非常有利于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
(责任编辑:李万全)
4.中国农业发展资料 篇四
2016年中国环保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2016年两会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将其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环保行业有望在政策的持续加码扶植下,延续高景气度。同时,环保行业在发展速度上,则将取决于政策、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监管执法、PPP等创新模式的整体推进力度。
十三五”规划中,环保地位空前提升,带来投资需求大幅增长。环保绿色美丽中国被纳入“十三五”6个重要目标任务、5大发展理念和2016年8大重点工作之中,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中环保占到16个,环保在“十三五”期间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水十条”、“大气十条”的细化落实及“土十条”的预期出台,“十三五”期间环保领域投资将大幅增长。
环保重要度空前提升
2014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9576亿元,同比增长6%,“十二五”期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有望达到5万亿元。
据环保部规划院测算,“十三五”全社会环保投资将达到17万亿元,是“十二五”的3倍以上;环保产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支柱。其中,部分资金来自于中央财政。自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呈增长趋势,2015年1-11月中央财政节能环保支出达到3,692亿元,同比增加35%。
图表 2006-2014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及增速
数据来源:环保部
一、黑臭水体形势严峻,加大整治势在必行
根据住建部和环保部联合公布的第一轮全国黑臭水体摸底排查结果,截至2016年2月16日,在全国295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超过七成的城市排查出黑臭水体,已认定的黑
网址:
臭水体总数1,861个。
在排查上报的全部黑臭水体中,河流数量占比最高,达85.7%;而重度污染水体数量占比则达到33.5%。从黑臭水体地域分布情况看,经济发达且水系更多的中东部地区的黑臭水体数量占比较大,中南区域和华东区域合计占比达71.0%。分省份看,广东、安徽数量均超过200条,合计占总数的近1/4;
另外,江苏、河南、山东、湖南、湖北5省数量均在100条以上,合计占比约1/3。
图表 不同类型水体及不同黑臭等级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住建部、环保部
图表 部分省份已认定黑臭水体数量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住建部、环保部
网址:
图表 分区域已认定黑臭水体数量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住建部、环保部
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黑臭水体治理总体目标。
同时,明确由住建部牵头,环保部、水利部、农业部等参与,共同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图表 黑臭水体治理时间表及路线图
资料来源:国务院
2015年9月,《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发布并开始广泛征求意见。此外,财政部和环保部,已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列为PPP模式推广运用重点领域之一以及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将在创新模式和资金方面倾斜支持。
2016年3月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则再次强调重拳治理水污染,作为水污染防治薄弱环节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有望获政策持续加码而加快推进。
网址:
图表 政策逐步加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资料来源:国务院
我国目前共有城市市辖区数926个,假设平均每个市辖区内的黑臭河流数量为10条,平均每条河道长2公里,每公里整治费用2,000万元(包括控源截污、污水厂建设、清淤疏浚、引水、生态修复等措施投入),以此粗略估算,“十三五”期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按市辖区计)黑臭水体治理市场规模约3,700亿元。
按照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目标,估算这部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投资需求将达约1,150亿元,并预计将于今明两年内集中释放出来。
此外,从资金投入来源方面,预计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将成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投入资金筹措的重要方式。
图表 “十三五”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二、污水厂提标改造:市场或加速爆发,膜技术迎来机遇
根据“水十条”对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的总体要求,2016年两会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6年要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政府在推动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方面的力度空前。
网址:
而在2015年11月,环保部便发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启动意见征求程序,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实施准备条件。
新修订标准要求,敏感地区现有污水处理设施2018年1月1日起执行一级A标准,即2017年底前需完成提标改造。
图表 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力度持续加大
资料来源:环保部
图表 新标准大大收严污染物排放要求
资料来源:环保部
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3,802座,日处理污水能力1.61亿立方米;其中,完成提标改造比例约30%,即70%的污水处理厂、约1.13亿立方
网址:
/日达不到一级A排放标准,需要提标。
暂不考虑新修订标准中的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假设以一级A作为统一改造标准,单位造价按750元/立方米估计,初步匡算剩余污水厂全部完成改造的投资需求约845亿元,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同时,假设待改造污水厂处理能力中,敏感地区的占比为50%,对应提标改造市场规模为423亿,按提标时限要求,该部分市场需求将于2016、2017两年释放,若考虑改造工期,订单或将于2016年内集中爆发。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膜法水处理(MBR、CMF、SMF等)技术成熟度较高,具备出水水质好且效果稳定、占地省、自动化程度高等突出优点,市场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以膜生物反应器MBR为代表,近几年膜技术的应用加快并且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渗透率持续增加,2010-2013年,我国MBR污水处理能力从110万吨/日增至233万吨/日,达到翻番增长;同时,在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中的比重也由不足1%迅速增长至约1.6%。典型MBR污水厂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标准
据报道,将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提高至地表水IV类标准,采用膜技术仅需增加吨水成本0.1元左右,一级A排放标准情况下,膜技术与传统三级处理在运行成本上的差距也缩小。因此,随着新修订标准落地,一级A标准及特别排放限值的强制执行,膜技术有望成为市场的优先选择,迎来发展良机。
三、土壤修复:“土十条”渐行渐近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形势严峻。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土壤总超标率16.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无机污染物中,以五毒重金属(镉、汞、砷、铅、铬)以及铜、锌、镍等为主,其中镉污染最为严重,点位超标率达7.0%。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土壤受污染比例最高,点位超标率达19.4%。总体而言,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与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势相对应,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在政策、技术、法律及标准体系等方面均较为薄弱;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以持续引导投入,土壤治理行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土壤治理以试点示范项目为主,投入则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出资。“十二五”期间,我国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仅约300亿元,与土壤防治所需的万亿级别投入相比,资金缺口巨大,资金瓶颈制约着土壤治理行业的突破性发展。
网址:
图表 我国土壤修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数据来源:中央财政部
在资金筹措方面,“土十条”相关编制单位建议提取10%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土壤污染治理。如加上中央财政、社会资金投入,每年土壤防治投入可在1,500-2,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可筹措到1.1-1.4万亿元资金。
若土地出让收益建议最终被采纳,资金落实将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土壤污染防治所面临的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并将对土壤修复治理市场的加速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潜在修复市场空间巨大,根据环保部运用国际通行模型所作的预测,我国土壤修复市场带动的投资规模将超过5.7万亿。预计随着“土十条”政策出台和推进,土壤修复市场发展将迎来拐点并持续加速。
参考美国土壤修复产业发展历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假设“十三五”期间,我国GDP名义增速年复合增长率保持8%,土壤修复投资占GDP的比重各年分别为0.05%、0.08%、0.12%、0.18%和0.25%,测算未来5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将达到6,257亿元,其中2016年的规模为371亿元。
网址:
图表 2016-2020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预测
5.中国农业发展资料 篇五
关于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 所属企业借款利息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 2002年9月20日 国税函[2002]837号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
接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关于中国农资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税前列支借款利息有关问题的请示》([2002]中农财字第114号),申请对其所属企业从集团公司取得的银行信贷资金支付的利息在税前全额扣除。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为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公司集团化经营战略的步伐,不断提高集团公司信贷资金管理水平,准备逐步实施“集团公司统一贷款,所属企业申请使用”的资金管理模式,以改变原实行的“集团担保,各自贷款”模式带来的种种弊端,即中农集团公司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所属企业按一定的程序申请使用,并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将利息支付给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统一与金融机构结算。
6.中国私人银行资料 篇六
一、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总部设在上海,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太原、南京、杭州、济南、郑州与成都已设立了私人银行分部。
总部电话:021-23229500
北京分部电话:010-59801500
上海分部电话:021-38509500
广州分部电话:020-85588888
深圳分部电话:0755-82661022
太原分部电话:0351-8687600
南京分部电话:025-51807773
杭州分部电话:0571-87259288
济南分部电话:0531-86057936
郑州分部电话:0371-65776118
成都分部电话:028-85185000
二、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私人银行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设立了私人银行分部。
广州私人银行地址:广州市珠江新城华夏路8号国际金融广场33楼
贵宾专线:020—85506098(前台)
传真电话:020—85506053
电子邮箱:gd_sryhb_zhdb.gd@ccb.com
邮政编码:5106
32注:其他4处分部未找到方式。
三、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各分部名录
分部地址邮编咨询电话
广东 广州市珠江新城华夏路8号合景国际金融广场23楼 510623 020-38392868/38392869四川 成都市人民中路二段35号中银大610031 028-86403130/86403189上海 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银城中路200号中银大厦2901室200120 021-58887788
辽宁 大连市沙河口区星海广场B2区11号116023 0411-84992999/2995北京 朝阳区东三环北路霞光里18号佳程大厦A座3层100027 010-59231688浙江 杭州市下城区延安路320号12层310006 0571-85011838
江苏 南京市中山南路148号中银大厦北楼3层210005 025-84417999/84207888 河南 郑州市金水路266号荣勋大厦15楼450008 0371-65779188福建 福州市五四路136号中银大厦附属楼1-3层350003 0591-87090188深圳 福田中心区中心四路嘉里建设广场T1座23楼518048 0755-22333388天津 南开区凌宾路时代奥城商业广场1-16300384 022-23190088湖北 武汉市武昌区临江大道76号蓝湾俊园钟楼430013 027-88210900青岛 青岛香港中路59号青岛国际金融中心49F266071 0532-81858336、81858100、81858112、81859656
陕西 西安市大雁塔南广场东侧大唐不夜城A-10710061 029-85573398重庆 重庆市渝北区新南路162号晶郦2馆6号401147 023-63018008总行 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号100818 010-66596688
四、中国农业银行
昨日,据接近农行的一位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农行私人银行部即将成立,总部将设在上海,为个人金融部下属的二级部,纳入零售业务板块。(不知成立没有)
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工行、建行、中行均已成立类似的私人银行部。去年2月,农行私人银行项目正式启动,计划初期成立12家私人银行分部和24家财富管理中心。
五、招商银行
昨日,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中心(上海)在上海外滩16号成立,这也是该行继深圳、北京之后的第三家私人银行中心。今年年底前,招行将新开7家私人银行中心,达到15家。招商银行私人银行服务专线:40066-9555
5六、光大银行
中国光大银行还没有私人银行,这个应该是准私人银行。
中国光大银行深圳分行私人银行部联系资料联系电话:81868678
企业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国通大厦首层北侧光大银行(准私人银行)
七、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私人银行昨天(2008年10月7日)正式宣告成立。“这是国内第一次以事业部制形式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民生银行常务副行长洪崎昨天表示,民生银行私人银行的开业,是事业部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银行业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
八、兴业银行
兴业银行是以市场价值计算、继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S.A., BNP.FR)之后的法国第二大银行,其在05年建立了亚洲私人银行部,旨在吸引数量日益庞大的亚洲区百万富翁成为公司客户。目前该部门的大部分客户来自中国、印度、新加坡和印尼。(在中国内地没有私人银行)
九、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部于2007年8月8日在北京成立。客户准入门槛为100万美元。私人银行除为客户提供普通商业银行服务外,还为客户提供诸如资产配置、证券投资指导、房地产投资咨询甚至私人医生及健康顾问服务。即使有客户想在越南投资,私人银行也能够对此进行专业的方案设计及投资建议。除北京外,中信银行还将在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地陆续推出私人银行中心。
十、华夏银行
2007年9月,华夏银行南京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开业。与目前一些中资银行在外地成立的私人银行最大不同的是,华夏私人银行不仅仅为客户提供资产保值增值,而且还推出了居家旅游、打高尔夫、子女教育,甚至包括了家庭医疗、职业规划等一系列特别服务。最大限度地拓宽私人银行服务的外延。
十一、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私人银行服务于2008年2月正式开业。交通银行在总行成立了私人银行管理中心,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五家分行先期进行推广,开立私人银行账户的最低门槛为200万美元,可以不局限于在交通银行的资产。今年6月交行新增江苏省、河南省、湖北省、山西省和青岛市分行作为第二批开展私人银行服务的分行,将私人银行服务范
围扩大到10个省市。
十二、东亚银行
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今日宣布,西安分行将于本月28日正式启动私人银行业务,为当地高端客户提供个性化财富管理服务。这是该行自2008年4月正式启动内地私人银行业务以来,在第五个城市开设此类业务。此前,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推出私人银行业务。
十三、渣打银行
渣打银行在中国共计16个服务网点,其中6个城市开展了私人银行业务,其中在上海和北京成立了私人银行中心。
十四、花旗银行
花旗中国的私人银行部于2006年3月在上海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私人银行。开立私人银行账户的最低门槛为1000万美元。
十五、巴黎银行
巴黎私人银行上海分行昨日宣布开业,希望致力于在中国发展百万美元以上的私人客户,为他们提供完善的服务。作为法国巴黎银行集团(BNP Paribas)资产管理业务的一部分,巴黎私人银行管理的资产为1300万亿欧元,为法国第一、欧洲第四、香港及新加坡第五,已经覆盖了美洲、欧洲、亚洲多个国家(地区),拥有12.5万客户,在集合理财、投资咨询、财富管理、借贷等方面具有专长。
十六、德意志银行
德意志银行中国区私人银行部介绍:德意志银行早于1872年在上海设立首间办事处,并于2008年1月1日在北京正式注册成立法人银行——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十七、瑞士友邦银行
昨日,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瑞士友邦银行首席执行官利文德在上海宣布,该行已 获得银监会批准,在上海开设代表处。这是首家在中国获得私人银行代表处牌照的外资私人银行,此前还没有其他外资银行在中国进入该领域。
十八、汇丰银行
汇丰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市中心设有分支机构。
北京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私人银行业务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7号北京英蓝国际金融中心南办公楼7层F721-F723
电话:(+86)10 5999 8588
传真:(+86)10 5836 9153
上海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私人银行业务
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8号,上海国金中心汇丰银行大楼28层,邮政编码:200120 电话:(+86)21 3888 3888
传真:(+86)21 2320 8573
广州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私人银行业务
中国广州市天河路208号粤海天河城大厦第28层06单元
电话:(+86)20 8313 1668
7.中国农业发展资料 篇七
印度和中国新疆(古代的西域)有着传统的贸易关系,佛教传入古代西域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印度人民和西域人民相互交流的成就。虽然路途极其艰苦,印度和新疆的传统贸易往来一直没有中断,甚至几乎没有受到大英帝国在印度次大陆的殖民扩张。但是从19世纪中期以后所出现的政治紧张开始冲击传统的贸易往来,印度商人的社会地位和处境都遭受极大影响。大英帝国在印度的扩张、沙皇俄国在中亚的扩张、清朝的持续衰弱并倒塌、充满战乱的中华民国等,都给新疆的印度商人造成了极其复杂的环境。据宣统三年的调查,英属印度在新疆经商及传教之人数“蒲犁领事馆附属营业机构一所,英吉沙英商1户,轮台1户,库车11户,疏勒14户,疏附24户,伽师12户,莎车1104户,巴楚21户,叶城40户,英吉沙21户,和阗19户,于阗6户,共计1275户”[1]2273。由此可见,虽然印度进入新疆的路途不易,但是印度商人在南疆的人数不在少数。
一、印度商人在新疆的商贸网络
对印度商人来说,中国新疆是他们在整个中亚地区的重要商贸活动区。虽然他们的商贸活动包括西至伊朗、北至莫斯科甚至新西伯利亚,但是他们与南疆地区的贸易具有传统性和历史性。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大致上是连接中国和欧洲国家的东西方向的贸易路,然而其中段部分是南北模式的贸易路。印度北部及西北部、阿富汗、伊朗、中亚诸汗国、中国新疆以及俄罗斯就通过南北贸易路相互连在一起。虽然有些学者认为陆路贸易随着海上贸易的繁荣而开始衰弱,但是最近一些研究表明,陆路贸易在16世纪至19世纪仍然彰显着自己的活力[2]25。在中亚这广阔的空间里,印度商界创建了自己广泛的商业网。甚至可以说,有巴扎的地方就有印度商人[3]。他们的主要角色是“代理人、商人、金匠、粮食商”等等。
中国新疆是印度商人几个世纪以来从事常规贸易活动的重要地区。列城和拉达克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很多印度商人愿意用印度矮种马驮自己的货物,长途跋涉翻越高山到达南疆。印度与南疆的贸易通道有两条,即从克什米尔和拉达克翻越喀喇昆仑山脉到达南疆,印度商人还通过巴达克山进入南疆。虽然南疆的莎车是印度商人在新疆的活动中心,但是塔里木盆地周边的喀什噶尔、英吉沙、叶城、和田、巴楚、库车、库尔勒等城镇也有他们的店铺。从印度到达莎车平均需要38天的旅行,中间还要翻越五千多米高的雪山,所以体力充沛而能吃苦的人才可以安全到达目的地。19世纪,英国探险家弗朗西斯·扬哈斯本(荣赫鹏)勘察这条路线时写道:“砂石戈壁,双边是荒山丘陵,静如坟墓,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经常遇见各种驮兽的骨架”[4]8。虽然路途艰难、交易量不多,但是相当可观的利润吸引着商家。19世纪初期的资料显示,当时印度和新疆的贸易往来中印度处于出超地位。为了贸易平衡,印度商人不得不运回大量银子即元宝,后来大麻成为印度从新疆进口的主要货物,除了大麻还有茶叶、丝绸、羊毛、毛毡、地毯、金银首饰、玉石、马和骡子等。从印度出口到新疆的主要货物有鸦片、棉花、布匹、香料、印度茶、糖和燃料等。
新疆的印度商人群体主要由克什米尔人、旁遮普人和希卡布尔人构成。旁遮普商人大部分来自霍西亚普尔、阿姆利则、拉瓦尔品第和其他城镇的喀特里人,他们或者自己开店或者为大公司做工。克什米尔人也是在新疆的印度商界中引人瞩目的群体,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新疆定居下来,与当地人结婚,甚至购买房子和土地。与其他印度商队相比,他们已经融入地方群体,很难分别。希卡布尔的信德人在新疆乃至整个中亚以金融事业和放债而出名,特别是在南疆,他们是臭名昭著的放高利贷者,收取的月利息平均12%以上。高额的利润吸引着更多的印度商人来喀什噶尔放高利贷。1905年年底,希卡布尔来的放高利贷者达到了400余人。他们居住在南疆大城镇的印度客店,即使居留的时间长达几年也不会带家属。因此,他们中的许多人往往与当地穆斯林妇女形成长期的关系,他们的这种不良行为经常引起当地穆斯林居民的怨恨和反抗[5]148。另外,游牧部落贾迪人小商贩也偶尔涉足南疆。除上述商界群体之外,19世纪在新疆存在过相当数量的印度籍奴隶,据印度国家档案馆的资料,他们的数量多达800余人[6]。他们当中有来自于克什米尔、伯尔蒂、吉尔吉特、那噶尔、旁遮普等地的人,基本上是被坎巨提人在罕萨地区抓住并带到新疆卖掉的奴隶。他们当中有男有女,并在莎车、喀什噶尔、库车、和田等城种地或做家务。后来,英国政府说服克什米尔统治者向每人收取60至100卢比之后让他们获得自由[3]。
二、新疆的印度商人与地方政府
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新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自己的统治,北疆地区作为军事重地受到清政府的特别关注,南疆地区基本上保持其原来的商业和农业。新疆地方官员继续重视与印度的贸易,欢迎印度商人在新疆从事贸易活动。据印度国家档案资料,1907年在喀什噶尔发生过当地穆斯林人闯入印度商人的客店。当时喀什噶尔道台及时平息反印度的示威,并特意下令要保护外国商人和游客并与他们和睦相处,禁止任何人聚众闯入印度客店[7]。当时印度商人要么放高利贷,要么赊销货物。由于新疆地方商人或店主拥有的资金有限,无法立即用现款购买印度商人的货物,普遍的做法是,他们先赊购,把货物出售完之后付账,或者商贸旺季结束时交清欠款。可是在许多情况下,由于地方商人违约或者遇到意外事故,印度商人无法收回赊账。英国驻喀什噶尔首任总领事乔治·马嘎特尼(马继业)道出了其主要原因;“中亚地区贸易的共同特征是长期赊账。零售商很少或没有资金,很难让他们立即付款,外商必须做以6至18个月期限的赊销,交货和付款的时间总会发生间断。零售商可能会破产,可能潜逃或死亡。所以,在这个国家商业信誉很低,法律不规范,外商损失资金的风险较大。”[3]
虽然当时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但地方政府有一套专门处理印度商人债务和其他问题的有效措施。地方政府为在新疆的各国商队任命阿克萨卡尔(Aksakal即商约),外国商队之间出现矛盾,他们可以挑选一位“有威望”的人来调节,如果调节不成功,中国官员进行调节。在其他情况下,阿克萨卡尔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建议当局如何处理此事,地方官员一般处理较大的案件。印度商人对地方官员的态度很少有意见,他们认为中国地方官员处理纠纷的方式很公正。据印度国家档案资料,1898年喀什噶尔的一些大麻商人联名告状印度商人,说印度商故意压价。但是,喀什噶尔官员查到印度商人跟大麻价格高低没有关系并最终判决无罪[8]。与其相反,印度商人对自己的阿克萨卡尔大有意见。1898年的档案资料显示,当年一位名叫阿合买提亚尔的印度阿克萨卡尔处理一名印度商人和他的喀什噶尔债务人之间的纠纷时,从中受贿并故意对印度商施压。然而,由于中国政府禁止放高利贷,地方官员对印度商人的放债行为不满。莎车官员曾对马噶特尼抱怨说,“印度商人给人贷款的利息很高,如果有人向印度商人借款10两,那么年底连本带息就增高到40—50两,然后印度商人就提出解决债务的非常无理的条件”[9]。
新疆建省后,清朝实施一些金融信贷措施来改善民生,当时的贷款月利率规定只有1%。尽管如此,地方官员插手,借出官府的资金,主要借给富商,普通百姓根本无法贷款。因此,地方百姓只能向印度商人借款并抵押自己的耕地和住房,而印度商人通过这种办法将农民抵押的房产据为己有,之后再以高价租给农民耕种,收取租金[10]185。当然,地方政府根本不愿意自己的公民受外国商人的剥削而破产。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官员说服印度高利贷者尽量减少债务额度并要分期偿还。地方官员一方面担心百姓财产变为外人所有,另一方面担心纳税人数量的减少[3]。然而,由于地方政府缺乏相关的信贷规章制度,中国公民倾家荡产的可能性很高。有些印度商人把所有的资金放高利贷,而后没有收回,同样面临破产的危险。据马噶特尼秘书巴哈杜尔·阿里沙于1899年元月的报告,有一位叫胡赛因·巴赫西的旁遮普商人在南疆已经生活25年,原本是一位富商,但由于放高利贷和赊销变成穷光蛋,八年以来一直讨债而没有任何收获[11]。
三、英俄角逐对印度商人的影响
英国和俄国是当时世界上两个主要的殖民国家。沙俄从北向南扩张地盘,英国由南向北发展势力,双方在土耳其、中亚以及我国西部地区形成一长条冲突地带,这在历史上被称为“伟大的游戏”。他们之间的竞争从19世纪开始进一步加剧,并影响到印度与新疆的传统商贸关系,以及印度商人在新疆的社会地位,甚至影响到中国地方政府对印度贸易和印度商人的态度。19世纪60—70年代,沙俄吞并布哈拉、希瓦、浩罕等中亚汗国,并觊觎英属印度西北的边疆。而英国把阿富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开始向北和西北方向推进。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英国没有能从印度基地派任何军事探险队进入该地区探察俄国势力。在这种情况下,在新疆的印度商人为英国的渗透成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先锋队[3]。他们不仅为英国政府提供俄国贸易信息,更重要的是他们成为有关俄国和中国当局的主要信息来源。当时的斯利那加、列城及喀什噶尔的英国官员记录了印度商人提供的许多报告。如,1894年8月的一份报告里讲到俄国的军事军备、俄罗斯电报线向新疆边界的伊尔克什塘延伸、俄国商业运输队的筹备等等[12]。
从各种文献资料中不难看出,这一时期得到英国官方资助并到新疆的印度商人数量突然剧增。一系列官方和非官方的英国游客开始刻苦地探索通往新疆的交通路线,测绘地形地图。1869年,在巴伦布尔举办的英国官方资助的有关印度与新疆贸易的展览会,取消了运往新疆的棉织品和其他一些商品的关税。尽管如此,与俄国相比,印度商人在新疆的贸易处于明显的劣势,英国在中国东部地区的胜利并没有影响俄国在新疆的贸易优势。虽然英国在浩罕军官阿古伯侵占南疆时期试图取代俄国,但左宗棠为首的清朝官员收复新疆并驱逐阿古伯残余势力,对新疆的印度商人的处境造成不利影响。清朝政府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看到了俄国和英国的不同态度,因此向俄国给予更多的优惠。从此,英属印度官方不断收到在新疆的印度商人的无数抱怨报告;他们受到严重歧视待遇;除了那些携带家眷并居住时间长达二三十年的商人可以留下外,其余都被要求限期离开新疆;有些商人的货物被没收[3]。据1881年元月的一份档案,由于高额运输费和各种关税,印度商人的货物不能运到莎车以外的地方[13]。新疆地方官员开始对印度商人设有各种障碍,甚至1883年规定禁止印度商人从事大麻贸易并阻止大麻向印度出口[14]。
英国驻喀什噶尔领馆开始运作之后,在新疆的印度商人从中获得不少收益。马噶特尼自称是英国公民的保护者,他亲自调查印度商人告状的种种案件,经常与喀什噶尔官员接触并商讨贸易纠纷,谴责那些贪官。当初,喀什噶尔官员拒绝马噶特尼的任何要求和建议,甚至警告喀什噶尔的印度商人如果跟随马噶特尼滋事将付出沉重代价[15]。由于英国驻华大使向总理衙门施加压力并要求公平对待新疆的英国公民,新疆地方官员开始改变以前的歧视态度,到了1903年印度商人开始享有与俄国商人一样的权利。但是中国地方官员对印度商人在利益面前表示毫无立场的行为非常憎恨,如他们在早些时候为了获得住宅和耕地便加入中国国籍,而后来英国领事馆建立并表示支持英国在喀什噶尔的公民的时候就纷纷加入英国国籍[16]。
8.中国农业发展资料 篇八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3.001
自己一直关注着化学教学类专业期刊,也常常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报刊复印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中被转载的论文及数量做一些研究。《中学化学教与学》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2010年,《中学化学教与学》被转载的刊物数量继续增多,也出现了一些“黑马”,其中《化学教与学》就为一骏。本文仅对《中学化学教与学》的栏目及被转载的刊物做一介绍,并谈谈自己对《化学教与学》的感受。
一、2010年《中学化学教与学》栏目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是一本月刊,2010年共开设了13个栏目,分别是:专题、前沿视点、课程教材、教学新探、课例评析、实验天地、教学设计、问题研讨、教师发展、备考指导、解题方略、考试分析、数字化教学,其中常设栏目有六七个。
专题栏目每一期为一个专题,第1-12期分别为:苯酚的实验研究、情感目标的达成、学案导学、概念图应用、生成性教学、有效教学、教学评价、手持技术应用、初高中教学衔接、化学平衡、高效试卷讲评策略、化学教学生活化,这些专题有些是知识层面,有些是操作层面,有些是教学与评价层面,有些则是同一个问题的研究,专题的大小不一,层次不一。专题栏目有时体现出时效性,更多的则是编辑的选择性或“随意”性。
二、 《中学化学教与学》2010年被全文转载的期刊
2010年《中学化学教与学》被全文转载的刊物有50种,全年被全文转载共245篇,其全年被全文转载3篇以上的刊物名称及篇数统计如下。
2010年被全文转载2篇的刊物(刊名括号内为该刊出版地)有:教育导刊(广州)、中国教育学刊(北京)、中学生数理化(郑州)、现代教育科学(长春)、教育科学论坛(成都)、吉林教育学院学报(长春)、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昆明)、山东教育(济南)、上海师范大学学报(上海)、教育学术月刊(南昌)、福建基础教育研究(福州)。
2010年被转载1篇论文的刊物有:现代教育论丛(广州)、中小学电教(长春)、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北京)、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广东教育(广州)、基础教育参考(北京)、学苑教育(石家庄)、中学生理科应试(哈尔滨)、当代教育论坛(长沙)、考试(北京)、福建教育(福州)、学生之友(哈尔滨)、科教文汇(合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呼和浩特)、教育与教学研究(成都)、教学研究(秦皇岛)、中国教师(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学报(北京)、通化师范学院学报(通化)。
由于《中学化学教与学》是化学教学专业期刊,其被转载的对象首选的是化学教育教学类专业期刊,如《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化学教与学》,其次是理科类教学期刊,如《教学仪器与实验》《实验教学与仪器》等,再其次是综合类期刊。从《中学化学教与学》开设的栏目来看,关注的是教育理论、教学实践、课程、教材、教法、实验等,因而被转载的刊物相应栏目的文章会受到《中学化学教与学》的重视。
三、 《化学教与学》受到《中学化学教与学》的青睐
由著名化学家戴安邦题写刊名、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化学教与学》创刊于1998年7月,2010年由自办发行变为全国邮局发行。伴随发行渠道的拓宽,该刊也进入了《中学化学教与学》的视野,从2010年6月起,《中学化学教与学》开始全文转载《化学教与学》的文章,6月至12月共转载了11篇。11篇,已是一个沉甸甸的数字,这说明《化学教与学》在业界是有影响力的刊物,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指导中学生学习化学和研究中学化学教育规律的实用性及指导性的刊物。
我了解《化学教与学》是在1999年初,以前只知道南京师范大学从事化学学科教学论的团队实力强大,经常拜读该团队老师的文章,后来听说他们创办了一本《化学教与学》杂志,便索要了几本,我读后感觉《化学教与学》有一种朴实感和厚重感,这种朴实来自于该刊依托于江苏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学化学教学的密切联系,厚重源于该化学学科教学论的团队在全国的优势地位、领先地位及为刊物策划的人们。当时我就想,《化学教与学》会走向成功,会赢得读者,自己开始用心关注《化学教与学》,也开始为该刊写稿。自己的一篇《做高素质的化学教师》文章发表在《化学教与学》1999年第12期上,从此自己便和《化学教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化学教与学》成熟了。从《化学教与学》目前开设的主要栏目来看,该刊关注着最新的化学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案例,最新的化学实验教学成果、化学实验探究案例、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法;关注高考复习的有效策略及高考动态;关注信息技术与化学教育教学的整合;关注化学学科的新知识、新成就和新发展以及STSE教育资源等。《化学教与学》为广大的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提供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化学科学前沿知识,为探讨中等化学的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和教学水平倾情和给力。
9.中国建筑史资料 篇九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
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园林,它们之间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① 追求诗画意境。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含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
② 注重审美经验,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审美主体的能动性。中国园林特别注重两种手法,一是叠山理水,二是景物命名,两者都能较有力地引起联想,构成内在形象。
③ 创造无穷的空间效果。私家园林面积都不大,皇家宫苑又是私家园林的集锦。二者都经常运用曲折、断续、对比、烘托、遮挡、透漏、疏密、虚实等手法,取得在有限空间中创造无限空间感的效果。
④ 特别强调借景。借景包含借入和屏出两个相反相成的部分。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种种手法,如江苏无锡寄畅园借景锡山宝塔,北京颐和园画中游、鱼藻轩借景玉泉山和西山,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锤峰落照借景磬锤峰等,都是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征:
和欧洲古代建筑艺术比较,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以下基本艺术特征:
① 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
② 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术的一切构成因素,如尺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都是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解,没有大起大落、怪异诡谲、不可理解的形象。
③ 总体性、综合性很强,重视环境整体经营,注重建筑个体、群体甚至是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古代优秀的建筑作品,几乎都是动员了当时可能构成建筑艺术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形象,从总体环境到单座房屋,从外部序列到内部空间,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皆是如此。
④ 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单体建筑形式简单且定型化,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个别建筑如佛塔等例外),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
⑤ 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体系适应性很强,其本身的结构、构造技术特点同时也成为艺术造型的特点,而且所有的装饰都忠实于结构、构造。
⑥ 规格化与多样化统一。中国古代单体建筑普遍具有构件规格化、设计模数化,而其艺术的多样性则往往由群体序列的丰富变化获得,实现了规格化与多样化的高度统一。
⑦ 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高度融合,尤以自然式园林为经典代表。中国园林的创作源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同时注入了诗情画意的人文审美情趣,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一项特色斐然的突出成就。
⑧ 重视表现建筑的性格和象征含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政治伦理内容,要求它表现出鲜明的性格和特定的象征含义。如各种礼制建筑的独特型制(代表者为孔庙),匾额、楹联等的点题,建筑造型、构件数量的象征意义(代表者为天坛)。
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空间序列的展开有哪些形式:
中国建筑艺术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群体间的联系、过滤、转换,构成了丰富的空间序列。木结构的房屋多是低层(以单层为主),所以组群序列基本上是横向铺陈展开。空间的基本单位为庭院,共有三种形式:
① 十字轴线对称,主体建筑放在中央,这种庭院多用于规格很高、纪念性很强的礼制建筑和宗教建筑,数量不多。
② 以纵轴为主,横轴为辅,主体建筑放在后部,形成四合院或三合院,大自宫殿小至住宅都广泛采用,数量最多。
③ 轴线曲折,或没有明显的轴线,多用于园林空间。序列又有规整式与自由式之别。现存规整式序列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明清北京宫殿。在自由式序列中,有的庭院融于环境,序列变化的节奏较缓慢,如帝王陵园和自然风景区中的建筑;也有庭院融于山水花木,序列变化的节奏较紧促,如人工经营的园林。但不论哪一种序列,都是由前序、过度、高潮、结尾几个部分组成,抑扬顿挫一气贯通。
简述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一般特征:
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有十几种名称,但大多数形式差别不大,主要的有三种,即殿堂、亭和廊。而其形态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高级建筑的台基可以增加到2~3层,并有复杂的雕刻。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屋顶大多是定型的样式,主要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五种。硬山等级最低,庑殿最高,攒尖主要用在亭上。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得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屋面曲线、正脊曲线、檐口曲线及翼角曲线等。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例如屋脊可以增加华丽的吻兽和雕饰;屋瓦可以用灰色陶土瓦、彩色琉璃瓦以至镏金铜瓦;曲线可以有陡有缓,出檐可以有短有长,更可以做出2层檐、3层檐;也可以运用穿插、勾连和披搭方式组合出许多种样式;上下、左右、前后形式也可以不同。建筑的等级、性格和风格,很大程度上就是从屋顶的体量、形式、色彩、装饰、质地上表现出来。
简述斗拱的作用:
斗拱的作用:
1、结构支撑作用(将屋面荷载均匀传递到柱上),同时也起联结柱网的作用(减少净跨)。
2、增加承压面,改善梁柱等结构的受力特性。
3、承托挑檐檩,使深远的出檐(深檐最基本的功能是防雨)成为可能。
4、利于抗震,斗拱的榫卯结构增强了整体结构的弹性,能抵消地震所产生的能量。
5、模数作用,可作为确定各种结构构件尺寸的依据。
6、装饰作用,明清斗拱的结构作用已渐消失,成为纯粹的装饰。
7、等级标志,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上,不用重要等级建筑的斗拱用材、跳数均不相同。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美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是一种成熟的艺术体系,具有独特的形式美特征,可粗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① 对称与均衡:大环境和大组群(如宫城、园林、名胜风景等)多为立轴型的多向均衡;一般组群多为平面形的纵轴对称。
② 序列与节奏:以单体建筑形成基本节奏,注重建筑群体起承转合、通达屏障、抑扬顿挫、虚实相间等空间序列的营造。
③ 对比与微差:重视造型中“形、色、质”的对比关系,寓对比于统一。同时也很重视造型中的微差变化,如屋顶的曲线,屋身的侧脚、生起,彩画的退晕等。
④ 比例与尺度:模数化的程度很高,形式美的比例关系也很成熟,无论城市构图,组群序列,单体建筑,以至某一构件和花饰,都力图取得整齐统一的比例数字。尺度控制上讲究“百尺为形”、“千尺为势”,具有人性化的尺度原则和审美心理。
试述清代皇家园林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主要特点和成就:
(1)整体经营的总体规划:无论是天然山水园还是人工山水园,都根据建园基址的不同采取相应不同的总体规划方式。规划中宫殿部分自成一区,然后适当划分景区,如避暑山庄(天然山水园)形成山区、平原区和湖区几个不同面貌的景观区域,彼此各具特色,相得益彰。一些园林园中有园,呈现出集锦式的布局,如圆明园(人工水景园)。
(2)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为了突出园林的皇家气魄,皇家园林中的建筑负担着比私家园林中更为重要的造景作用,如颐和园的佛香阁、须弥灵境对整体景观甚至起到了控制作用。
(3)全面引进江南园林的文化和技艺:这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再现江南园林的主题,如长春园、避暑山庄、静寄山庄的狮子林是对苏州狮子林的模拟和再创造。二是引进江南的造园手法,如游廊、水廊、爬山廊、拱桥、亭桥、舫、榭、漏窗、花街铺地等手法。
(4)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这些寓意多与标榜皇权、纲常伦纪有关,小到一个景点(如颐和园南面湖区岸边的铜牛和耕织图这两个景点象征“男耕女织”),大到一个景区(如圆明园后湖景区的九岛环列象征“禹贡九州”),都可能具有象征意义。
(5)独具特色的群体组合:皇家园林中许多群体的平面构图呈几何关系,建筑外形庄重,主体建筑通常位于岛上,与周围建筑构成立体复合式景观。
(6)情致多变的造景素材:如海岛仙山、林泉丘壑、佛道寺观、街市酒肆及田园村舍等。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对世界的影响
在世界各个历史文化交流的阶段中,我国“人工为之,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园林艺术,自唐朝已传入朝鲜、日本。特别是在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把杭州西湖的园林艺术称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在十八世纪,中国自然式园林由英国著名造园家威廉伯介绍到英国(先后在1757、1772出版了《中国建筑设计》和《东方造园泛论》),使当时的英国曾一度出现了“自然热”。1730年在伦敦郊外所建的植物园,后改为皇家植物园,除了模仿中国的自然式布局外,还出现了中国式的宝塔和桥。从此以后,我国园林艺术那种顺应自然的设计手法,在欧洲广为传播。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原则有哪些
造园原则有:
(1)虚实相济:园林布局中的水面、陆地的比例及搭配决定了园林空间感的奥旷虚实变化。
(2)对比和陪衬:园景有并列或主次之分,并列的园景处理为了避免手法的重复常运用对比的原则,如山岭与水体的对比,高耸与平缓的对比、曲与直的对比、明与暗的对比等。(3)(4)(5)(6)集聚与分散:有些园景相对密集地组织,有些则故意拉开空当,有疏有密。参差与整齐:人工整合形态的形式感与自然错落的协调运用。
连续与阻隔:在古典园林中,阻隔迂回的手法屡见不鲜,避免了景观的平铺直叙。藏与露:藏指由墙垣、屋宇、树木,山石等要素构成空间、景观空间的限定,露指园林中的种种借景手法,包括远借、近借、邻借、互借等。
(7)比例与和谐:园林建筑及自然景观的比例尺度是以一种整体和谐的规律把握来实现的。
简要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园林艺术风格的差异
答:风格的差异:
(1)从布局而言,中国古典园林(下面简称“中园”)是生态形自由式布局,而西方园林(简称“西园”)则采用几何形规则式。
(2)从建筑与园景的关系而言,中园是园林统帅建筑,而西园是建筑统帅园林。(3)道路方面,西园多为轴线笔直式林荫大道,中园表现为迂回曲折,曲径通幽。(4)林木方面,中园注重自燃形孤植,散植,而西园偏爱整形对植,列植。(5)花卉方面,中园或为盆栽花坛,注重姿态,而西园为图案花坛,注重色彩。(6)水景方面,中国多为偏静态的天然或仿天然水景(如西池滴泉),西园则为喷泉瀑布似的动态水景。
(7)从空间而言,中国假山起伏,空间层次丰富跌宕,幽闭深藏,西园则多为大草坪铺展,空间开场袒露,一览无余。
(8)雕朔方面,西园多有具象的石雕(如人物,动物),而中园则较少运用。(9)取景方面,西园视线固定,而中国则步移景变。
(10)就美学层次而言,西园注重形式美,而中国注重意境美(尤其注重点景题名等文字点题式的意境升华)。
试总结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类型
答:中国古代建筑类型较多,主要可归纳为四种基本风格。
(1)庄重严肃的纪念型风格:大多体现在礼制祭祀建筑,陵墓建筑和有特殊含义的宗教建筑中。其特点是群体组合比较简单,主体形象突出,富有象征含义,整个建筑的尺度,造型和含义内容都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例如古代的明堂辟雍,帝王陵墓,大型祭坛和佛教建筑中的金刚宝座,戒坛,大佛阁。
(2)雍容华丽的宫室型风格。多体现在宫殿,府邸,衙署和一般佛道寺观中。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丰富,主次分明,群体中各个建筑的体量大小搭配恰当,符合人的正常审美尺度;单座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装饰华丽。
(3)亲切宜人的住宅型风格。主要体现在一般住宅中,也包括会馆,商店等人们最经常使用的建筑。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与生活密切结合,尺度宜人而不曲折;建筑内向,造型简朴,装修精致。
(4)自由委婉的园林风格。主要体现在私家园林中,也包括一部分皇家园林和山林寺观。其特点是空间变化丰富,建筑的尺度和形式不拘一格,色调淡雅,装修精致;更主要的是建筑与花木山水结合,将自然景物融于建筑之中。
以上四种风格又常常交错体现在某一组建筑中,如王公府邸和一些寺庙,就同时包含有宫室型,住宅型和园林型三种类型,帝王陵墓则包括有纪念型和宫室型两种。
45.试述秦汉时期建筑的整体风格特点
答:秦汉风格是在商周时期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的建筑艺术特征(如方整规则的庭院,纵横对称的布局,木梁架的结构体系,由屋顶、屋身、基座组成的单体造型等)的基础上,统一了春秋战国时期以齐、晋为主的中原北方风格和以楚,吴为主的江淮风格而形成的。代表秦汉风格的主要是都城、宫室、陵墓和礼制建筑。
其特点是:(1)都城区化规则,居住里坊和市场以高墙封闭;
(2)宫殿、陵墓都是很大的组群,其主体为高大的团块状的台榭式建筑;
(3)重要的单体多为十字轴线对称的纪念型风格,尺度巨大,形象突出;
(4)屋顶很大,曲线不显著,但檐端已有了“反宇”;
(5)雕刻色彩装饰很多,题材诡异,造型夸张,色调浓重;
(6)重要建筑追求象征含义,虽然多有宗教性内容,但都能为人所理解。
秦汉建筑奠定了中国建筑的理性主义基础,伦理内容明确,布局辅陈舒展,构图整齐规则,同时表现出质朴、刚健、清晰、浓重的艺术风格。
46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的整体风格特点
答: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建筑风格发生重大转变的阶段。中原士族南下,北方少数名族进入中原,随着名族的大融合,深厚的中原文化传入南方,同事也影响了北方和西北。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随之输入的佛家文化,几乎对所有传统的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增加了传统艺术的门类和表现手段,也改变了原有的风格。同时,文人士大夫退隐山林的生活情趣和田园风景诗的出现,以及对江南秀美风景地的开发,正式形成了中国园林的美学思想和基本风格,由此也引申出浪漫注意的情调。
47.试述隋唐时期建筑的整体风格特点
答:隋唐国内名族大统一,又与西域交往频繁,更促使了多名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秦汉以来传统的理性精神中揉入了佛教的和西域的异国风味以及南北朝以来的浪漫情调,终于形成了理性与浪漫相交织的盛唐风格。其特点是:
(1)都城气派宏伟,方整规则;
(2)宫殿、坛庙等大组群序列恢弘舒展,空间尺度很大;(3)建筑造型浑厚,轮廓参差,装饰华丽;
佛寺、佛塔、石窟寺的规模、形式、色调异常丰富多彩,表现出中外文化密切交会的新鲜风格。
48.试述明清时期建筑的整体风格特点
答:明代继元又一次统一全国,清代最后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建筑终于在清明盛期(18世纪)形成最后一种成熟的风格。其特点是:
(1)城市仍然规格方正,但城内封闭的里坊和城市变为开敞的街巷,商店临街,街市面貌生动活泼;(2)城市中或近郊多有风景胜地,公共游览活动成所增多;
(3)重要的建筑完全定型化、规格化,但群体序列形式很多,手法很丰富:
(4)民间建筑、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质量和艺术水平普遍提高,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多种风格:
(5)私家和皇家园林大量出现,造园艺术空前繁荣,造园手法最后成熟。总之,盛清建筑继承了前代的理性精神和浪漫情调,按照建筑艺术特有的规律,终于最后形成了中国建筑艺术成熟的典型风格--雍容大度,严谨大方,机理清晰而又富有人情趣味。
51、简述道教宫观与佛教寺庙的异同
答:道教的许多宗教仪规模仿佛教,所以道观建筑与佛寺基本相同,没有特别的宗教特征。如佛寺山门设两金刚力士,道观设龙虎神像;佛寺天王殿设四天王,道观设四值功曹像,佛寺大雄宝殿供三世佛,道观三清殿供老子一气化三清像;佛寺有戒坛、转轮藏,道观也有同类建筑等。但道观中没有佛寺中某些特殊的建筑,如大佛阁、五百罗汉堂、金刚宝座塔等。除此外,道观中的塑像和壁画的题材多为世俗常见,建筑风格也比较接近世俗建筑。
54.保护古建文物具有哪些意义
答;(1)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直接载体,是我们与古代社会沟通的重要渠道。
(2)古建筑(包括遗址)是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史的实物。
(3)古建筑是多种艺术(包括雕刻,绘画,书法,镶嵌,堆叠工艺等)的集合体
(4)古建筑是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5)古建筑是现代城市景观中极珍贵的景观要素。
59.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特色和艺术成就
答(1)总体布局:
1故宫长960米,宽760米,占地72万平方米,○(周围环绕城墙和护城河),四周四门为: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宫城中轴线上有五个主要要的门,依次为天安门、端门、午门、乾清门、神武门,其左右为东华门、西华门。以乾清门为界,南半部为前朝,北半部为后廷。
2外朝部分,分前朝、外廷,组成为太和门庭院。前三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
3内廷部分分三路,○中路、后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东西六宫(嫔妃住所)、养心殿(皇帝住所);西路,慈宁宫、慈宁花园(太后住所)、寿安宫、寿康宫(太妃住所);东路,后三宫(皇极殿、宁手工、养心殿)、乐寿堂、乾隆花园(均为乾隆住所)。其他,斋宫,东五所,西五所,南五所。
(2)建筑特点:
1占据最显要的地段,从总体的布局上体现了“择中立宫”的思想。○3采用了宏大的规模,占地72万平方米,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宫殿,大约12000~13000○间房子,现存9000多间。太和殿前的庭院35000平方米,远超西方广场的规模。
3从布局来看采用了很严整的布局:○A突出了中轴的空间序列,其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史上最长的一条中轴线。B采用了层层封闭的规划形象,层层分隔产生了深远的空间。C尺度的处理也很严谨,外朝空间是内廷的四倍,比例为9:5,象征“九五之尊”。
4体现了一整套的礼制要求。○“择中立宫”“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三朝五门”。
5运用了阴阳五行等象征手法。首先体现了阴阳两极(外朝,阳,阳数1,3,5,7,9。○内廷,阴,2,4,6,8,10)。另外,四象,“四灵之地”。东西十二宫,“十二星宿”。乾清宫—天,坤宁宫—地,等等。
6运用了其他的艺术手段,雕刻、绘画、文字等。○61.简述中国民居的历史发展过程
答:民居形式的发展大致如下:
(1)原始时期的民居:西安半坡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
(2)殷墟遗址:门在建筑物的中间,以南北轴线为成院落的中国院落式住宅。(3)春秋时代的民居:前门,正堂后室的形成。(4)汉代民居:发展围墙成为回廊望楼阁楼出现。(5)唐代民居:等级制度严明,民居的形式较为多样。(6)宋代民居:因为城市里坊制度的废除而使建筑发生较大的变化,民居的屋顶有多种形式出现。
(7)明代民居:大规模使用砖宅。
(8)清代民居:等级观相应宽松,对房子的架数无严格限制。
65.简述隋唐后中国古代城市的一般特点
答:城市建设的特点“
(1)隋唐以后的城市,严格按照《考工记》上所记载的内容进行建设。
(2)城市的选址,按照管子所述原则进行选择,依山傍水,免受旱涝之苦,适当开水引渠和筑堤的费用。
(3)城市的内部布置:①城市的道路以方格为主;“市”:②隋唐的“东西二市”,宋代的沿街设市;③闾里→里坊。
(4)中轴线对称布局形式即统一,又富变化:①庭院式低层建筑要求有中轴线方显出中心建筑的高大;②不正不威的等级观念及传统文化的秩序感。
(5)注重城市的环境建设:①重视城市水源的利用和绿化:北方城市引水,南方城市利用河道网;②园林的建设:改善了城市的微气候。
名词解释
闾里:古代城镇中有围墙的住宅区
瓮城:为增强城门的防御力量,而设在大城门外的小城,也称月城
马面:城墙突出部分的城台,间距一般不超过一箭的射程,守城士兵于马面上可四面御敌。箭楼:城门上设有众多窗洞(以备发箭防御只用)的城楼,入北京前门箭楼 水门:开设在城墙跨河处的卷洞,以通舟船运输
墉:周代宫殿堂的中央土台,依墉建筑宫室,不仅稳定坚固,而且逐层高起,造型宏伟。闺闼:半圆拱形的宫门
掖门:宫殿正门左右两旁的侧门。
燕寝:宫城中供皇帝居住的建筑(诸侯的称为路寝)龙尾道:宫殿前长长的台阶 辇道(倾道):坡度平缓而便于车马通行的路,常与踏垛组合使用,后其上多刻云龙水浪,称为纯装饰性的御路了
斋宫:皇帝行祭礼斋戒时的住宿之处
辟雍:原为周天子所办的大学的学宫,东汉以后辟雍则带着祭祀性建筑的性质,其形制为原型水池中设方形建筑(群)。诸侯之学宫则称泮宫,内设泮池(半圆形水池)。
国子监:封建社会后期的国家最高学府
椒房:古代后妃的居寝之处,用花椒类的香料和泥涂于墙壁,取其温香,多子之意。贡院:清代举行乡试会试的场所,通常建于城内东南方。
木天:原为唐代宫中藏书的秘书阁,后泛指高敞的建筑,并成为翰林院的代称。驿站:古代的邮政设施,专供传递文书,邮件者中途休息住宿更换马匹等 扎仓:藏语,意为学院,一般由前廊,经堂,佛殿(内供佛像)构成。太仓:朝廷皇室藏粮之所,有时被称为“坟仓”。
囊欠:藏语,意为**公署,内有会客室,佛堂,自用经堂,卧室及各种建筑。
会馆:身居异地的商人设立的为同乡联络聚会的场所,兴起于唐宋,现存者多为清代所建。三滴水楼阁:清代城镇常见的一种楼阁,其外观为三重檐,从下而上逐层内收。
棂星门:用于孔庙前导空间中(棂星为天上文星,以此名门喻人才辈出),原为木构,后多为石构;其形制一般是门上设龙头阀阅十二,门中设朱拦6扇,通天石柱四根(下有石鼓夹抱,上饰穿云板,顶部雕四大天王像)。
174.乌头门:宋《营造法式》中门的一种类型,也称乌头大门、表褐、阀阅、褐烫、绰楔,俗称棂星门。其形式为:在两立柱之中横一枋,柱端安瓦,柱出头染成黑色,枋上书名。柱间装门扇,其上部有成偶数的棂条,下部有障水板。柱头多有装饰纹刻。
175.绰楔:即牌坊,古代用以旌表的建筑物。
176.华表:由“诽谤木”演变而来,为望柱形,柱身布满雕饰,上端多设横交的云板。常设在宫殿、庙宇、城垣脊陵墓前。
177.享殿:一是指帝王陵寝内祭祀的庙宇,二是指帝王祭天或祭祖的殿堂。178.寝殿(寝庙):帝王陵寝或祭祀建筑中放置死者衣冠、牌位的殿宇,一般在享殿之后。179.兆域:古代陵寝建筑的用地范围。180.方上:早期帝王陵墓封土的一种形式,指正四棱台式封土的顶面,以汉代陵墓为典型。181.梓宫:汉代帝王或贵族们的棺木用梓木至诚,称为梓宫。182.陵邑:汉代帝陵因陵设邑的做法称为陵邑。
183.五音姓制:宋代风水术中关于陵墓建筑布局的一种学说,认为建筑的方位与墓主的姓氏有某种必然的关联。
184.哑巴院:明清帝陵中明楼与宝城之间的院落。
185.坞壁:汉代一种特殊的庄园式住宅,平地建坞四周环以高墙,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有很好的防御性。
186.一颗印:云南民居的一种,常将正方、厢房连成一体组成四合院(或三合院前加院墙的形式)。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三间四耳,即正房三间(常为楼房),耳房东西各两间,中设小天井,因平面组合呈口字形,外观方整,像一颗印,故名。
187.阿以旺:本是新疆维吾尔族住宅中带天窗的大厅,后成为这种带外廊平顶的土木结构民居形式的代名词。
188.锢窑:地面上用砖、石、土坯等建造一层或二层的拱券式房屋,与靠悬崖窑、地坑式窑并称为窑洞的三大类型。
189碉楼:西藏,四川一带在地形陡峭处采取分层的办法修筑的楼房,因外观似碉堡故称碉楼
190颇章:西藏地区把高大的官寨碉楼称为颇章
191康房:川西藏族地区民居的一种,是土墙或木柱承重的二层住宅,二层采用“井干式”结构
192土掌房:彝族民居,特点是土墙承重,室内有木柱,以木楞构成平顶骨架,上铺柴草,抹草泥为顶。
193照楼:羌族民居,多为建于陡坡之上的三层楼房,顶层靠后处突起一排敞廊,称为照楼
194倒座:四合院第一进院落中与正房相对,坐南朝北的附属性房间
抄手游廊:四合院连接和包抄垂花门,正房,厢房的连廊
195抄手游廊:四合院连接和包抄垂花门,正房,厢房的连廊。
196垂花门:是指檐柱不落地,悬在中柱穿枋上,下端刻花瓣连珠等富丽木雕。屋顶用勾连搭。多用于北京四合院第二道门
197风雨桥:又称为花桥,廊桥。古代桥梁的一种,现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依然常见。多是石砌的墩台,伸臂结构的木制桥梁。这种桥梁一般全桥均建有亭,楼,阁廊相结合的桥 屋。
198.凤凰台:(1)拱拱式桥构件名称。位于金刚墙两端与分水尖中间,其作用是与分水尖一起保护桥墩,安防闸板。其结构全部用条石砌筑,长为分水金刚墙的十分之二,宽度,露明高和埋深均与分水金刚墙相同。(2)大木作斗拱昂的部位名称,位于昂的正面十八斗分位前方,呈斜平面的小台,俗称“脑八”。
199.流碑亭:源于我国古老的习俗“褉袚”,多设置于园林内,亭之外形无定制,但亭内地面必设石雕的弯曲回绕的流水槽,以实现“曲水流觞”的功能。
200.鸳鸯亭:一亭双顶或双亭相连。多设于园林中。
201.司空:汉代之前国家的最高工官,是城市建设,建筑营造的掌管者。202.抱厦:由两个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叫抱厦。
203.经幢:刻有经咒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石柱,柱身多为六角,八角或圆形,一般由几座,经幢,幢顶三部分组成。始见于唐,到宋辽时颇有发展以后又少见。
204.漏窗:住宅及园林中亭,廊,围墙等处得窗洞,形状有方,圆,六角,八角,扇面等多种形式,再以瓦,薄砖,木竹片和泥灰构成几何图案或动植物形象的窗棂。
205.十三天:构成佛教顶端相轮的层状结构。
206.大乘佛教:相对于小乘佛教,得到度化层面较宽广的佛教。207.反回文:波浪状装饰线条,上凸下凹。
208.支提窟:印度佛教一中佛龛式的洞窟,从会议厅演变而来。
209.中心塔柱窟:中心塔柱窟源出于印度的支提窟,成形于公元4~5世纪中叶的新疆龟兹石窟,成为我国北朝石窟中的典型型制,隋唐以后逐渐消失。它在早期阶段往往和僧居窟同时出现。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窟室后部中央凿出连通窟顶与地面的中心塔柱,柱身四面雕龛造像,在窟室后部,中心塔柱与窟室侧壁,后壁之间形成绕塔右旋的通道。
【中国农业发展资料】推荐阅读:
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01-03
中国农业银行考试08-05
区域地理中国农业教案11-11
中国农业机械介绍01-05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领导团队12-05
科技与中国的农业发展之路09-17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待遇07-05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10-05
中国农业银行业务介绍01-11
中国农业银行实习经历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