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2024-09-10

年度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5篇)

1.年度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我校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为教师的岗上大练兵活动创造了条件。

1、抓业务学习

我校充分利用校内的教育资源,通过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及教育科研能力。一年来我校每学期举办的各类业务学习讲座不少于2次。如“四学法”教学流程、如何打造“魅力课堂”、“学习生活小组”的应用等,此外,要求各教研组每周按排一节课为业务学习时间,学习研讨课堂教学及学校课题的实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学习,为我校顺利实施校本培训提供了理论基础。

2、抓学科骨干

我校的骨干教师是校本培训的重要资源。我校现有市、县级骨干教师12人。一方面我们非常重视骨干教师的提高培训,保证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级的培训学习时间,保障经费到位。另一方面,我校鼓励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实行师徒制。通过骨干教师的帮助、指导和传授交流、课堂示范等,促进其他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提高专业水平。另外,我校狠抓网络培训,对全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有三分之一的教师,会使用多媒体网络辅助课堂教学。

3、抓教研活动

在校本研训工作中,我校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有效作用。每学期第二周,教研组就制订好了教研工作计划,教研组成员全部参加教研活动,通过听评课,共同切磋一些教学常规工作如:上课、批改作业、集体备课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力求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抓课堂教学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活动的时空。因此,我们在抓理论学习与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狠抓课堂教学质量。我校请上级领导、进修学校教研员到校进行辅导,并在相应的科组内反馈、交流与指导,形成了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此外,学校还定期举行每人一节“实验课”,教研组每周一节“精品课”活动,要求人人参与,这样,在为教师搭建展示教学风采平台的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总之,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骨干教师及教学能手上示范课的辐射作用,探索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实施模式,优化我校的课堂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巩固与提高。另外,每学期我们都定期召开校本研训的专题会议,刘洪文校长在会上对该项活动的具体实施进行部署,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及时整改。有效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存在的问题

我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教育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有待改进,具体表现在:

1、开展专家引领和聘请专家讲座少。

2、教学研究成果不显著。

3、校本培训课程开发达不到深度。

今后的工作思路

通过今年的校本培训,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而升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校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加大经费投入为校本培训提供有力的保障,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

2.年度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二

2008年11月10—29日, 麦克维尔顺利完成年度销售技术培训, 来自全国销售分公司的销售、应用工程师共100多人参加了此次集中全封闭式培训 (深圳、武汉站) 。

2008年度, 麦克维尔武汉工厂和深圳工厂相继率先推出了诸多行业内新产品, 诸如WMC磁悬浮离心式冷水机组、HSC离心式热回收机组、TSC离心式热泵机组、大型风冷热泵热回收机组MHS—F系列、全球首台数码变容量水冷多联中央空调MDS—W系列、数码低温强热多联式中央空调MDS—LH系列、水冷模块机组WGZ—B系列、屋顶式空调机组MRT系列等。培训期间, 工厂资深工程师们就新产品技术特点、研发动态、客户需求、市场分析、营销策略等多方面内容与培训学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并结合具体区域应用实例, 就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等方面与培训学员进行了详尽广泛的交流。

3.年度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三

《教育·综合视线》以发布教育行业的各类新闻为重点,积极推广各地教育部门改革经验及优秀成果,努力挖掘教育一线先进单位和个人,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以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为己任,服务于全国教育一线的各级领导、校长、教师及海外关心中国教育发展的各界人士。全年12期,每期12元,全年144元,邮发代号 80-475。

《教育·校长参考》内容定位为“中国校长的良师益友,学校管理的成功宝鉴”,刊物秉承“采撷广、遴选精、资讯全、品位高、观点新”的特点,力求使校长们“遭遇管理难题开卷展读足以激发灵感,难得休闲时刻信手翻来亦可解颐释怀”。全年12期,每期12元,全年144元。

《教育·教学科研》以基础教育教学为对象,服务于全体中小学的领导、教师及相关工作者,推出读者、睛点、特稿、校管、科研、教學、课堂、人文、海外等板块,以深入挖掘优秀教科研资源,发表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和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动向及趋势。全年12期,每期12元,全年144元。

备注:1.邮局汇款 信箱:北京市100040信箱10分箱(邮编100040) 收款人:吴桂英

2.银行汇款 户名:北京新华联合文化传播中心 开户行:北京银行京源路支行 账号:01090844800120105036293

3.请务必将此回执单按汇款地址邮寄或者传真至本杂志社

4.2022工作年度培训心得 篇四

一、本学期我们们着重进行了舞蹈的基本训练,包括:了解身体的方位和舞蹈基本脚型、脚位和手型、手位

(一)基本脚型

(二)基本脚位

(三)基本手型

(四)基本手位

(五)附芭蕾舞基本手型、手位和脚位

二、训练中重视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引导幼儿热爱舞蹈。

我们观察到,幼儿在欣赏节奏明快的音乐、看到电视电影里的舞蹈动作的时候,会兴奋得手舞足蹈并模仿动作,这说明喜欢唱歌跳舞是幼儿的天性。所以,我们特别注意充分调动幼儿这一积极因素,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舞蹈。有时,我们会以丰富的表情和不同的动作形象生动地表现某种情绪而幼儿在我们的引导带动下进行模仿,也表露出栩栩如生的动作与表情。在教学新舞蹈时,我们将舞蹈内容编成儿歌或故事,并以这种比较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幼儿讲解,加深了幼儿对舞蹈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幼儿的接受能力,激发了幼儿学习新动作的兴趣,从而使幼儿不是被动地学习舞蹈,而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喜爱舞蹈这一课程。

三﹑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有效的训练步骤。

5.年度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金沙二小:熊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本人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一、通过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

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

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三、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

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 增添光彩。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就必须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工作时应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来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次,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

6.年度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六

加强学习不断创新

——《创新能力》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了201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培训讲座,创新在国民经济主战场的重要作用,个人创新能力培养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充分理解了“以人为本,科技兴邦”的内涵。以下是我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认识。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是一切才能之源,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如果不加强学习,就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可能会被社会所淘汰,今后一定要注意在工作岗位上、在各种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知识、积累工作经验,“读有字之书,更读无字之书”,把学习当作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当作生命的一部分。当今畜牧专业的技术不断更新,如果不经常的进行学习,就无法跟上当前的发展,所以,学习尤显重要,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汲取畜牧领域最新成果,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充分利用经常下基层指导工作的便利条件,虚心向基层同志学习,读好实践这本无字之书,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在《回答未来的挑战》中指出,学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一种是创新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处理好社会日新月异发生的变化。试着把学习中的“记”向“问”的转化,勇于提出问题,摆脱思维定势,对问题保持一种敏感性和好奇心,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二、要崇尚敬业、乐业、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

敬业乐业关键是要强化先进性意识,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迫切要求,从小事做起,善于做小事,提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珍惜岗位,努力工作,大力弘扬 “敬业、求实、合作、创新”八个字的机关文化精神,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刻苦钻研业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掌握信息化的前沿技术,扎实做好服务工作,只有健康的心理,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心态;良好的自信,对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的恰当认同与相信;灵活的思维,在追求目标中不受思考角度的影响: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思想系统中弥散浸润着思新求变的意向与冲动;明

1确目标,对未来自我有清楚的设计与追求,理想目标要清晰、可行、有价值;恒久的耐心,在追求目标创新过程中,始终保持对目标实现的高度期待;坚强的意识,为达到目标而克服困难的心理状态;坦诚的合作意识;献身精神,对新事物中蕴含的无私热爱与忘我追求。

三、增强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发展的深远过程进行反映,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科学的抽象是在概念中反映自然界或社会物质过程的内在本质的思想,它是在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撇开其非本质属性,使认识从感性的具体进入抽象的规定,形成概念。空洞的、臆造的、不可捉摸的抽象是不科学的抽象。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经常把想到的东西和看到的东西画出来

锻炼一个人的想象力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让他把想象的东西或看到的东西画出来,绘画需要人全方位的表的表达某种物体,开始进行练习时可以从简单的东西开始(如:一个齿轮、轴承、或一件小房子),逐渐的画一些复杂的东西(如:办公楼、商场等),当然,并不是要求画的向专业人员绘图一样专业,这一步主要是增加人得“脑容量”(头脑中激活的思维量),为发明创造奠定一个基础。

(二)、遵循逻辑,认识思维的缜密性特点 思维是一种积极的有目的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本质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恩格斯将人类的思维赞喻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认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他还强调指出:“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世界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院士在《智慧,在于思维》一文中指出:“我认为,人的智慧的差别,在于应用思维的能力。脑力也需要锻炼,一辈子不停地努力思考,思维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思维的严密性(科学性、辩证性、深刻性、逻辑性)主要表现在通过细致缜密的分析,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关系中认识事物的本质。为了完整地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更为了思维成果在付诸实践的过程得以顺利施行,必须多视角、多侧面、多因素、多向度地进行思考和论证,必须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可能起作用的因素、可能发生的后果逐一进行考察和预测,然后经过分析、综合,依据对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基本判断做出科学的抉择或决策。抉择与决策的把握性取决于多向度思维的严密性。没有“水银泻地”般的严密性思维做前提,便不可能有“闪电行空”般的果断抉择与决策。

三、提高创新能力

(一)、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

创新氛围的营造能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积极热烈的创新场景可以使本身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一方面,主动配合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如企业文化、团队学习文化、社团组织文化等;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利用好网络的各种硬软件方面的环境资源,如网络图书馆、技术论坛等,这些场所通常是培育和激发创新灵感的绝佳环境;同时,不应该仅限于企业内部的学习活动,也要积极参加社会调研,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际活动中及时反馈,形成最后的成果。对于我们建筑专业来说,现场应该是我们提高自己创新能力的最主要场所了,经常性的深入现场,按照现有的设计、安装规范,分析现有工艺中存在的不足,在论坛中、网络中吸取先进的经验,与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有机的分析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小范围的试验,得出试验结论,在经过讨论分析,修正试验中的不足,再进行试验,得出生产效率明显升高的工艺,这也就是创新。

(二)、要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

朱清时院士在总结创新能力提高的技巧的时候称,出色的科学家之所以能源源不断地有新成就,在于他们有从不枯竭的兴趣,并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知觉,最后聚精会神地去研究它。由此看来,新发明新发现和发明家的思维习惯和学习精神是分不开的。这要求我们,要摒弃社会中的不良风气迷惑,切实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并把自己的兴趣推而广之,坚持不懈地沉醉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当中;另外,要善于用逆向思维考虑问题的症结,不断地培养自己

3的直觉,并把思维的灵感火花及时保存,成为研究的新发现;科学的态度也很重要,这需要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聚精会神,真正深入到一个问题的每个层次中,否则效率的下调只会使瞬间的灵感顷刻溜走。我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现象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是理论上该有的现象,有时候也无从解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勤于思考和研究解决问题,任何新发现都是在长期的思考论证中得以立足的,搞实验的人必须要有思考的习惯,这是研究的前提所在。

(三)、持续积累夯实基础知识。

可以肯定,良好的基础知识是创新成果诞生的良好基点。优秀的创新成果都是饱含科技含量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优良发明的。我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其中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如动物药理学、病理学等)。其原因是创新成果大都来源于基础知识的深层次组合,另外,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因此,打好基础知识的根基,对于研究新发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切不可因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就一味埋头苦钻基础而放弃了对基础知识的延伸和新知识的发现,否则就陷入了片面论的泥潭。

7.年度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七

《教育部直属高校2010年度事业发展报告》既反映了2010年发展现状,又总结了“十一五”期间的成效与进展,其目的是为了解和研究五年来直属高校事业发展的善提供参考。该报告包括发展概况、年度专题、附录三部分。主要通过文字概述、数字、图表等形式集中反映直属高校2010年以及“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变化,从人才培养与办学条件、学科专业与教师队伍建设、科研与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经费、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质量工程等方面展示了所取得的进展。

8.年度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八

凭借成功举办十三届展览会的经验,本届教育展吸引了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国内外院校、专业教育机构以及驻华使(领)馆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展览会旨在向社会宣传国家留学政策,展示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中外院校及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导、规范、保障自费出国留学市场的健康发展,为计划出国的留学人员提供最新、最权威、最直接的留学信息,为留学归国人员提供职场规划和就业等咨询服务。

此次参加教育展的各国展团也是亮点频显。

澳大利亚国家展团由40余所澳大利亚学校组成,以强大的阵容向中国学子展示和提供了从医学到旅游管理等一系列专业选择,包括职业教育与培训。此外,澳大利亚保险公司还提供了海外留学保险的现场咨询服务。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第二次组团参展,参展院校达30余所,包括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西蒙弗雷泽大学及维多利亚大学等知名学府,他们也在现场向广大中国学子提供赴加留学咨询服务。

法国教育服务中心携20余所法国高等院校来华参展,其中包括法国著名的公立大学、商校和工程师院校,如巴黎高科集团、里昂高等管理学校、波尔多高等商业管理学校等。参展高校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包括科学与技术、企业与行政管理以及职业培训等。有意留学法国的学生可以直接与院校代表进行面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合作办公室率由18所荷兰高等院校组成的荷兰国家展团参展,一如既往地推广荷兰的高等教育。为了吸引更多优秀学生赴荷留学,他们还介绍了种类繁多的奖学金项目以及在荷工作的最新政策规定。

爱尔兰贸易与科技局携15家爱尔兰院校,以国家展团形式第10次亮相教育展。爱尔兰展团为国际留学生提供了灵活多样、个性化的学习选择。

新西兰历来重视与中国政府和中国教育机构的合作,今年,16所新西兰教育机构分别参加了本届教育展在北京、西安、上海、长沙和广州的巡展。所有新西兰参展院校集中在以醒目绿色为标志的新西兰展台,向中国学生展示新西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并提供各种与留学新西兰相关的信息咨询服务。

新加坡24所教育院校在新加坡旅游局的带领下亮相教育展,推介新加坡的留学信息,吸引中国学生赴新加坡留学。

在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国立国际教育院的带领下,韩国16所高校首次以国家展团的形式亮相教育展,他们在西安站展示了韩国的优质教育资源。

英国文化协会组织60余所经英国政府认证的英国院校参加本次教育展,院校类型包括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学院、语言学校、艺术设计院校以及酒店和旅游管理院校等,为有意留学英国的学生展示了多种选择。另外,今年的英国教育展区还带来全新的体验式展览及专门的出国金融信息咨询。

此次展会在北京站,还举办了“第六届留学工作与多元化人才培养论坛”。论坛的主题是“新经济,新趋势”,着力研讨留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从而推动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贡献。

论坛议题包括“出国留学与留学回国工作”、“中国与相关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等。中外政府官员、有关国家驻华使(领)馆官员、权威教育专家、高等院校代表、国内外专业机构代表就这些公众关心的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为广大中外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

据悉,自1999年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举办“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开始,已连续10年在国内20多个城市成功举办了13届展览,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所院校先后参展。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与总结,教育展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展会结合的年度国际教育盛会。

9.年度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九

黑龙江省2011年中、高级职称学员学习心得

在此次黑龙江省2011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的学习过程中,我系统学习了TRIZ理论的内容。

TRIZ理论分为6讲,每一讲都是一个独立的标题,我现在按照次序讲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1.第一讲是李剑锋老师讲的,创新概念。我通过学习第一次了解了什么是TRIZ理论,了解了TRIZ理论的核心理论和解题模式,学会了如何开拓了思路、走出思维惯性的误区,重新学习了创新的概念,明了了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作用,知道了我们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与国际先进国家的差距,看着一个一个案例,深深为案例中因为创新能力不足,因为没有属于自己的专利产品的大部分利润都成为了专利费而惋惜。例如:一个价值79美元的产品我们要支付45元的专利费,而我们的成本是32.5美元,我们得到的利润只是区区1.5美元。我们的人民付出辛勤的劳动,我们的国家付出了自然环境污染的代价,而我们的所得与付出完全不成正比。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创新,因为落后,落后并不止在于技术的落后,我个人认为,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落后。在学习之前,包括我很多人的认知都是,发明是发明家的工作,与我们个人无关,认为个人无法进行发明创造。这种思想直接造成了我们国家的发明创造数量与我们国家的人口不成正比,属于世界发明创造的落后国家。中国拥有12亿勤劳智慧的人民,在古代我们有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有辉煌一时的科技,曾几何时我们的国家是世界的科技最高点,我们的技术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这是我们的骄傲,然而客观来讲,这是因为我们民族的人口基数较大,按照概率来说出现发明创造的几率远远大于其他国家。但是现在为什么我们的人口仍然超过世界上的其 1

他国家,但是发明创造数量却远远不足了呢,是因为思想的固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但是浮躁的暗流也同时在涌动,没有长远的规划,人们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能专心钻研的人越来越少,有个笑话:搞导弹的不如买茶鸡蛋的。多么大的讽刺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短期利益,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钻研。现今社会还有一个弊端,这就是盗版,影碟、光盘、新技术、发明全部都成为了盗版的目标,这极大地损害了发明创造者的积极性啊,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没有人愿意发明创新,当所有人都放弃了发明创新的时候,国家民族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同时这也是对人民惯性思维的不断重复,人们的思维固化了,创新能力削弱了,我们沦为了世界的代工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获得微不足道的回报。党的17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开始正视这一问题,这是思想的转变,这是我们改变现状的大好机会。学习了TRIZ的理论,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是发明创造者,发明也分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原料创新等等,明白了创新的形式很多,创新也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活动,随着不断的小的创新,最终会成为让人瞩目的创新。通过学习,我了解了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是现代商战的终结者,谁掌握了他谁就是最终的赢家。我们的企业如果能在世界舞台上成为最终的赢家,我们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通过学习我知道了TRIZ理论这种创新理论适合任何一个健康的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可以后天可以激发的。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培训提高的。通过学习我学习了40个创新原理、物场模型分析、技术系统进化的法则,发明问题标准解法、矛盾矩阵创新原理、物理矛

盾分离方法。

2.第二讲是于慧玲老师讲的打破思维惯性的方法,在学习这一课程过程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突破思维惯性方法的一些案例,让我茅塞顿开。9屏幕法、帮助我们多角度看待问题突破原有思维局限,在多个方面和层次寻找可利用的资源,更好的解决问题。小人法,当系统中的某些组件不能完成其必要的功能,并表现出相互矛盾的作用。用一组小人来代表这些不能完成特定功能的部件。通过能动的小人,实现预期的功能,然后,根据小人模型对结构进行重新设计。金鱼法:是从幻想式解决构想中区分现实和幻想的部分。然后再从解决构想的幻想部分分出现实与幻想两部分。这样的划分不断的反复进行,直到确定问题的解决构想能够实现为止。STC算子是对尺寸、时间和成本因素进行一系列变化的思维试验,STC算子的目的:克服思维惯性的障碍,迅速发现对研究对象最初认识的不正确,和误差,重新认识研究对象。STC算子想象对象达到的效果无限大,支出的成本无限小。STC算子不是为了获取问题的答案,而是为了解放思路,为了下一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准备。

用STC算子思考后,可以发现系统中的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这些突破思维惯性的方法,是我从来没有想到的,在学习这些方法后,对于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有很好的作用。

3.第3讲是赵亚凤老师主讲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通过赵老师的讲解,我了解了什么是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如何应用技术系统的进化法则。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不同的技术系统,他们在本质上基本都是沿着相同的演变路线不断的发展。大量发明面对的基本问题和矛盾是相似的。解决发明问题过程中所追求的科学原理和法则是存在的。大量发明面对的基本问题和矛盾解决的思路是相似的。所以得出了一个结论,产品及其技术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且同一条规律往往在不同的产品技术领域反复使用。通过总结,提出了8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2)完备性法则3)能量传递法则4)动态性进化法则。5)提高理想度的法则6)子系统不均匀进化法则7)向超系统和微观系统进化法则。8)协调性法则。这8项技术系统进化法则,从不同角度,将技术系统进化的规律展现出来,通过TRIZ理论的整理,使我眼界开阔,更加深了对TRIZ理论的了解。

4.第4讲同样是赵亚凤老师主讲的问题分析方法,课程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从一团乱麻般的问题中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每个想要创新的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TRIZ理论给出了一个流程图,TRIZ理论把每个问题看做一个系统,寻找原因的过程就是,核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属于技术矛盾还是物理矛盾,如果是技术矛盾就按照TRIZ理论提出的40个创新原理,突破惯性思维,寻找解决办法,如果是物理矛盾就通过分离的办法进行解决。然后建立HOW TO模型,查找知识库、建立物场模型、使用物场模型的标准解法进行分析。提出初步的概念方案、在根据实际的试验修改方案,最终解决问题。TRIZ理论给出了一个技术创新的实施方法路线图,即定义问题、分析问题、优化方案、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周而复始直到问题解决。第4讲最后又着重讲了一下三轴分析法,讲解了什么是3轴:1.因果轴2.操作轴3.系统轴 以及3轴的作用,因果轴是用来发现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发现问题的薄弱点,而操作轴和系统轴是教我们如何分析找到解题资源,降低解决问题的成本。这也使我明白了为题解决的前提是,在尽可能节约资源的条件下,解决问题。

5.第5讲是孙成启老师讲的技术矛盾与创新原理,从理论上讲解了什么是

技术矛盾,技术矛盾就是为了改善技术系统的某个参数,造成了该技术系统的另一个参数发生恶化的矛盾。

解决技术矛盾必须用到的39个技术参数:1.运动物体的重量2.静止物体的重量

3.运动物体的长度4.静止物体的长度5.运动物体的面积6.静止物体的面积7.运动物体的体积8.静止物体的体积9.速度10.应力或者压强11.力 12.形状13.稳定性14.强度15.运动物体的作用时间16.静止物体的作用时间17.温度18.照度19.运动物体的能量消耗20.静止物体的能量消耗21.功率22.能量损失23.物质损失24.信息损失25.时间损失26.物质的量27.可靠性28.测量精度29.制造精度30.作用与物体的有害因素31.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32.可制造性33.操作流程的方便性34.可维修性35.适用性及通用性36.系统的复杂性37.控制和测量的复杂性38.自动化程度39.生产率为了应用方便,TRIZ理论将上述39个参数分为三类:1)物理及几何参数:1-12#、17#、18#、21#参数2)通用技术负向参数:15#、16#、19#、20#、22#-26#、30-31#。3)通用技术正向参数:13#、14#、27-29#、32-39#。这些参数大大开拓了我的思维空间,给人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然后利用40个创新原理。矛盾矩阵表、及如何运用矛盾矩阵解决问题。

6.第6讲是管雪梅老师讲的物理矛盾及其解决方法,管雪梅老师先给我们讲了什么是矛盾,矛盾分为几种,使我认识到矛盾分为,工程矛盾、社会矛盾、自然矛盾。而TRIZ理论将矛盾分为3种,物理矛盾、技术矛盾、管理矛盾。物理矛盾与技术矛盾不同,技术矛盾是物体中不同参数的矛盾,物理矛盾是物体中同一参数的矛盾,并形象的举例说明,例如:桌子又要坚固,又要重量轻。系统参数具备+参数的同时还要具备-参数,系统参数要随时间变化,还不能随

时间变化。我听完后第一感觉是怎么可能那?但是随后的课程给了我极大地触动,老师给我们讲了4种处理物理矛盾的方法:即空间分离原则、时间分离原则、整体与部分分离原则、条件分离原则。老师详细的给我们讲了这4种原则的实际运用例子。然后,课程提到了物理矛盾的解决办法,第一步,将实际问题总结成TRIZ标准问题,然后通过运算得出TRIZ的标准解决方案,在形成实际解决方案。分离原理、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关系,物理矛盾解决问题的实际例子。

在我的认知里,始终认为物理矛盾是无法解决的,听了这一课给我很大的触动,人始终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进步的,不要永远用不变的目光关注事物,要始终用怀疑的目光观察事物,用谦虚的心学习新的知识。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TRIZ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会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为祖国的富强,为人民的幸福出一份力。

10.企业年度心得体会 篇十

这一年,公司又招进了一批不错的人才,更好的完善了公司各部门的人才系统,公司也有了很大的人才力量去进行建设。现如今,这群新进的员工,都已经成为了公司很棒的人才了,我和领导们也是特别的欣慰。你们能够通过公司的考验,顺利的上岗,为公司的美好建设贡献,我在此代表公司和领导感谢你们。平时我也会去底下转转,都能看到大家的努力,很晚了还在加班,积极的工作,把一天内自己的职责全部做好,这是身为一个员工的素养,很庆幸你们有,所以公司有那么,真的是很幸运的。

过去一年,我们获得不少的好成绩,公司制度进一步完善,本年度的所有项目基本上都是完成了的。我很多时候去看你们的工作时,都发现你们中有很多好学的人,特别喜欢骑琢磨一些东西,也喜欢去钻研,因而这些人的进步是很大的,我相信不管是我,还是你们的同事,亦或是领导,都是可以感觉到的。公司内有很多都是年初进来的实习生,你们的努力,到现在都已经回报给你们了。很多人都留下来了,而且正是因为你们够勤奋,所以升职加薪的不少,有一部分的人甚至是特别的让人欣赏的,不管是在能力,还是在处世上,都有很好的表现。

11.年度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高校 教育经费 绩效指标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15-02

目前在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下,高校经费使用缺乏相关的绩效评价体系,出现效益差、利用率低的现象。随着竞争不断加剧,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育经费使用率成为广大高校的目标,因此应建立高校的教育经费绩效评估体系。

绩效是指个体或者组织在某个时间范围以某种方式实现的某种效果。学校的绩效只有经过评估才能量化并加以比较,绩效评估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很多学者对高校图书馆绩效、科研绩效、科技创新能力等作了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本科教学评估体系又太繁琐耗时,民间组织对高校进行排行性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议和质疑。总之,对于整个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绩效评估还没有完整简明的评估体系,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准备。

一、高校教育投入绩效评价的意义

1.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衡量学校工作的尺度。具体地说,通过对各个高校的绩效的比较,高校可以利用评价结果进行自我诊断,找出存在的差距,使学校跃升到更高的水平,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2.明确资金的重点投向,优化资源配置,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教育资金相对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而言,依然是短缺的。通过绩效评估,可以为学校的人力资源规划、财务预算、教学工作安排等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可以使有限的资金及时合理地分配到重点专业学科,使有限的资源配置做到最大化,以取得最大的收益。

3.具有分析和预警功能。通过绩效评价,对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经费分配和管理中出现的情况做出分析,对教育投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判断与反应,作出预警。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在教育投入方面出现大的波折及其负面影响。

4.是国家及学校制定有关政策的依据。高校利用评价结果自我诊断,找出差距,从国家层面上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制定决策参考,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综合实力。同时通过水平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

二、高校教育投入评估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高校教育投入评价体系要符合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3E”原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e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此外,还要重点考虑以下基本原则:

1.系统性。高校教育投入评价体系是由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涉及到从经费投入到使用过程,再到产出,以及成果转移、扩散与产业化的完整过程和多种特征要素的集合。这就要求指标体系要具有系统性,注意指标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科学性。使指标之间既互相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评价系统。

3.导向性。引导个高校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4.可比性。科学的指标体系能反映各高校绩效内在共性特征,其中每一个指标既可以在高校间进行横向比较,也可以在某高校不同时期进行纵向比较。

5.简约性。为了提高考核效率,降低考核成本,指标要有侧重性,根据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估的特点,抓住考核的关键点。指标数量应尽可能少,要使可有可无的指标减少到零。

三、高校教育投入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按照以上原则,高校的教育经费绩效评估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基础设施等。对此建立年度考核的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四、对评价指标设置的解释

1.基础设施使用绩效。教育投入有部分用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以下评价指标:生均新增土地面积,生均新增学习设备额,图书馆建设,校园网建设状况,运动场及体育设施。

生均新增土地面积包括生均新增教室用房面积、生均新增宿舍面积、生均食堂面积等指标。这里的“教室”包括:普通教室,语音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绘图绘画教室等,各类功能的教室齐备和相关校舍建设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有利于保证学生有一个正常的学习生活环境。生均新增学习设备额指一年中生均新增用于购买实验仪器、材料、教学用计算机等设备的资金。图书馆建设情况指标主要包括新增图书量(包括电子图书),图书馆自动化与应用水平等{1}。运动场及体育设施的达标,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质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教学绩效评价模块,包括四部分:

(1)重点学科建设。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或特色专业是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高校择优确定并重点安排建设的学科。某个高校的重点学科往往是在此领域有很大优势和领先技术的,是应该重视和重点发展的{2}。

(2)人力资源利用绩效。包括学校对教师、行政人员、工勤人员等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师生比、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比重、教师职称合格率等指标。一是师生比。反映教师的使用效率,殷玉辉的《构建我国基础教育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中对此指标有明确的说明{3}。二是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比重。这是对教职工人员结构的评价,根据考察或者专家评定可以制定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比重的合理值,如果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比重小于这个合理值,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不高,或者有人浮于事的现象,高校教育投入绩效不高。三是教师中教授、副教授比重。师资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反映出高校的整体师资能力,有利于促进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该指标主要用以反映高校师资力量水平,具有高职称的教师越多,该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潜力越大{4}。

(3)人才培养效益。一是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情况。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是高校培养的高级人才,其质量也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绩效。该指标包括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科研成果情况、发表论文情况。二是论文或设计质量。本科生毕业生论文或设计是大学学习的总结,是学习成果的考察,其质量也能说明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三是生均教学实践实习经费。现代大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弱。为了使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就业,高校要在培养大学生实践、实习能力方面投入经费。

(4)校园文化建设。该模块指标包括学术交流、学生社团情况和精神文明建设。学术交流反映学术氛围,指承办主持学术会议情况。或者接受国内访问学者或省内进修学者或派教师出国进修。或者面向院校学生学术报告。学风建设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党建,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学习风气是一种无形力量,对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3.科研产出绩效。开展科学研究,创造知识与技术,是高等院校的主要职能。包括师均科技成果奖励情况、师均发明专利情况、论文著作。

(1)师均科技成果奖励情况。科技奖是奖励在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科技成果,直接反映了一个大学有多少国家级认可的科技成果。

(2)师均发明专利情况。这一指标体现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高校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的创新效率。

(3)论文著作。该指标反映了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活动的效率和水平,该指标应该具有权威性,如SCI、SSCI和EI收录期刊源期刊论文等。

(4)成果转化。科研成果转化也是科研的一方面的绩效,包括技术转让实际收入和科技产业年销售额。

4.经营绩效。现行的财务分析体系仅有反映教学科研等方面状况的指标,有关反映经营收支等状况的指标很少,这就不能从整体上反映高校资金使用情况。而学校对外投资的一些经营产业也是反映学校绩效的一个方面。对外投资是高校利用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对校办产业和其他单位的投资。包括对外投资收益年增长率、校办产业收益年增长率、单个项目的收益年增长率。

5.学校声誉。学校声誉是高等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社会各界留下的综合印象的一个反映,是社会各个层面与领域的人士从模糊的角度对高等院校绩效的一个评价{5}。

注释:

{1}程卓蕾,胡振华,胡蕾.高校图书馆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2)46-49

{2}应望江,李泉英.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45-50

{3}殷玉辉.构建我国基础教育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5.6.26—28

{4}胡瑕,许学军,谢乔昕.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当代经济,2010(10)98-99

{5}竺剑,王迪芝.高校社会满意度测评在教育质量评估中的实例研究.上海质量,2007(6)66-69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财务处 上海 201306)

12.年度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二

《辽宁教育(学术·教研版)》致力于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为理论和实践的拥抱搭桥,帮助教师拓宽理论视野,提升科研品位,赢得了一线教师对它的钟爱。

科学发展视域下的《辽宁教育(学术·教研版)》走向创新,以新颖独特的栏目、严谨鲜活的内容赢得了一线教师的潜心守望。

2012年,《辽宁教育(学术·教研版)》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脉搏,以“关注”“教苑”“视野”“案例”“考试”“人物”六大板块,以及“卷首语”“本刊策划”“专家论教”“热点聚焦”“课改前沿”“深度研究”“课标解读”等二十多个栏目排兵布阵,呈现一幅动感生成而理性闪烁的课改景象。阅读《辽宁教育(学术·教研版)》,犹如走进购物广场,“总有一款适合你”。

卷首语:以课程论、教学论的视角,阐释教育的本质和价值追求

打开每一期《辽宁教育(学术·教研版)》的首页,浮现在眼前的首先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卷首语”。为它撰写文章的有丰富学养的资深专家,有潜心课改的教坛新锐。一篇篇观点鲜明、说理入微的“千字美文”,让人爱不释手。

纵观2012年《辽宁教育(学术·教研版)》的“卷首语”栏目,凸显了三大特点。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领域,也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宫凤华的《关注课堂上“晚开的花朵”》(第2期)、王光辉的《有一种智慧叫亲近》(第4期)、刘玉芹的《公开课,孩子一个也不能少》(第6期)……都是对教育教学的某一现象作了深刻的反思。这些稿件立足教育现实,以“人”的视角关注并演绎着教育的真谛。

二是关注教师发展的实践智慧。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指向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指向促进教师的成长。薛冰的《教学过程需要等待》(第3期)、薛涛的《一节好课的标准》(第7期)、邢志敏的《以教师节的名义》(第9期)……这些文章更贴近教师生活以及工作常态,从教师的文化底蕴到课堂艺术,从思想智慧到行为策略进行梳理,一条探寻教师发展实践智慧的主线跃然眼前。

三是“卷首语”的写作更多的是以随笔、札记、故事、诗歌和书信的形式出现。这些文章称小指大,从微知著,展现的是名师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每期都能给读者分享一份精神大餐。陈海燕的《致毕业生的一封信》(第5期),深情诉说一代良师对学生的大爱;王光辉的《有一种智慧叫亲近》(第4期),作者用异域的一则故事,启示我们:教育有了民主平等,才能实现解放人的自主性与个性;薛涛的《一节好课的标准》(第7期),引进校园歌曲《童年》的歌词,阐述一节好课要适应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要能保护学生成长的渴望,呵护他们宝贵的上进心。

《辽宁教育(学术·教研版)》“卷首语”所刊发的千字美文,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哲学之美和理论之美。

聚焦2011年版课标:聆听课改专家对新课标的深度解读

国家教育部于今年2月初正式颁发了2011年版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课标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各学科课程标准成为引领实践的纲领性文本。新课标有哪些重要的修订?其精神实质是什么?我们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要做哪些调适?这些都是读者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

《辽宁教育》坚守“服务教师,服务教学”的办刊宗旨,在第一时间开设了“聚焦2011年版课标”栏目,广泛联络各路专家、教研人员、一线教师,为栏目撰写文章,对新课标从各种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为各地开展学习新课标的培训活动,及时、高效地发挥了引领作用。

综观2012年《辽宁教育(学术·教研版)》的“聚焦2011年版课标”专栏,可谓春色满园。在这里,既有专家的“深度解读”,也有一线教师的“实施感受”,更有主流报刊的“高端资讯”。在第3期、第9期、第12期,更是集中刊发了20余篇解读的文章,数量之多,在同类期刊中实属少有。

在“深度解读”的文章中,有朱瑛的《对<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几处重要修改的认识》(第9期)、柳月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实验稿的比较》(第3期)、戴正兴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开启语文课程改革新征程》(第3期)……这些专题文章呈现了专家、教研人员对修订后的课标宏观上的理解。课标学习的引导将有助于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新课标、新课程、新理念,向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辽宁教育(学术·教研版)》特别垂青于来自教学第一线教师的“实施感受”。如陈红的《走向“文质共生”》(第9期),陈德文的《构建小学数学模型评析解题历程》(第9期),倪晨瑾的《贯彻课程标准支持儿童成长》(第3期)。这些文章都是从现实落笔,以独到的视角表达着对新课标的理解与实施感受,将课标所建议的操作策略与自身的教学行为、体验相联系,形成实践的思路,创新实践的策略。

值得提及的是,在“聚焦2011年版课标”专栏里,编辑部还从《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新京报》《课程·教材·教法》等报刊中,进行“专题文摘”,为一线教师学习课标提供大量的研究信息和“高端资讯”。专家学者对课标的智性诠释,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理念、新思路,更是受益匪浅。

本刊策划:聚集教育热点,探寻教育本质和规律

“本刊策划”栏目是《辽宁教育》改版后重点打造的板块,它从本质上体现刊物贴近课改、贴近教师的本色,更多地显示出刊物所独具的探索、创新的品质。

纵观2012年“本刊策划”12个专题,80余篇文章,呈现以下12个特点:一是前瞻性。栏目致力于探讨当前教育教学的前沿问题,把握教育实践及变革的趋势。如第1期的“课改在乡村”,第2期的“学前热身,衔接幼小”,第8期的“中小衔接,贯通九年”,第12期的“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辅书”等专题。二是实践性。如第10期的“校本课程:传递丰富的教育意蕴”,第7期的“解析名师工作室现象”,第11期的“三公开:开创教研工作新局面”等专题,皆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三是普惠性。经过编辑部筛选、提炼的专题,无论是各级教研员还是各科教师都能从中受益。如第5期的“有效教学才能有效减负”,第6期的“专业标准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等专题。

策划选择专题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如果选题不为大多数读者所关注,即使策划者用心多么良好,其结果必然是吹火筒吹火一头热。这一方面,《辽宁教育(学术·教研版)》编辑做得很好,所策划的专题,都能以研究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为依据和归宿,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7期精心编排的“解析名师工作室现象”专辑。教育需要优质,时代需要名师。名师工作室是十年课改期间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它既是一种新颖的教研工作组织,又因延伸了教师培训的特定职能而活跃在中小学教育界。

对于名师工作室现象的透视,吸引了更多一线教师关注并参与其中,这里有名师本人的智性诠释,有专家学者的深度解析,从中我们还读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对“名师工作室现象”所作的居高临下的全方位审视,对“名师的特征”“名师工作室的专业特质”以及“名师工作室的效能特性”作了鞭辟入里的透彻解析。为了保证名师工作室时代价值的最大发挥,周一贯在《名师工作室:教坛新星的发展共同体》一文中提出,把名师工作室建成一个“家”——温馨的“新家”;一个“场”——互动的“气场”;一个“堂”——自由的“讲堂”;一个“台”——起飞的“平台”;一个“型”——提质的“范型”。周一贯以精湛的语言,把名师工作室的效能特性,说得淋漓通透。

名家论课、专家论教:传递专家学者对深化课程改革的真知灼见

课程改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面向未来,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新的历史起点,必然有新的矛盾与问题,同时也意味着有新的思路与平台。新课程改革需要“论”,需要“行而论道”。感谢《辽宁教育(学术·教研版)》为我们设置了“名家论课”“专家论教”等栏目,使我们拥有了更多培养思辨意识和理性求索的平台。

教育是开发生命的事业。对受教育者生命发展的关爱是课程改革中一个颇有深度的命题。课堂教学就是一个用生命教育生命、用生命延续生命、用生命点化生命、用生命润泽生命的过程。汪灵波在《从关心的视角探寻生命性教学》(第10期)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对生命的关心”,文章提出,“新课改下对生命教学的推崇,也就是关心生命的开始。从关心的视角出发,探寻生命性教学”。作者正是以这样的观点阐述自己的对“生命性”的见解,这是颇有价值的研究。

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和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众多研究者聚焦科学发展观如何融入语文教学,展开积极的探讨。人们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在较深的层面上探寻和剖析语文教学多方面的问题,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加以诠释,寻找改革的途径。反观当下的生活世界,种种迹象表明,已经进入了泛娱乐化的时代。教学世界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个时代的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泛娱乐化的表现尤为突出。汪灵波在《论课堂教学的坚守与变革》(第9期)一文中,详尽地分析了课堂教学泛娱乐化的表现以及课堂教学泛娱乐化的原因。他认为,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这样的语境下,课堂教学要有所坚守:坚守教学主体的独立性,坚守教学资料的教育性,坚守教学思维的理性。同时也要有所变革:变革教学语言方式,变革教学情境,变革教学手段。作者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哲学基础所进行的论述,无疑是有价值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引起了教育界广泛的关注。

教师对“观念”的认知,直接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经柏龙在《“观念”对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制约》(第1期)一文中指出,在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无论是教师群体还是个体,仍然有诸多陈旧、落后甚至错误的观念制约着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主要表现为缺乏专业属性的“教职观”,被动的“发展观”,僵化、静态的“角色观”。文章从以上三个角度进行探讨,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具有良好的教师专业伦理,是当代教师承担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职责的基础。当前教育教学活动中,频频出现教师专业伦理失范现象。因此,加强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势在必行。李春晓在《加强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迫切性及策略探析》(第5期)一文中,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加强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迫切性以及有效策略。提出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专业伦理的规范,更新教师专业伦理观念,营造注重伦理的校园文化,重视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的一体化。

教苑:展现教坛新锐的教学理念和行为策略

教师是杂志的土壤,读者是杂志的上帝。办教育杂志,就要让一线教师通过杂志不仅和有智慧的大师专家、也和一批出色的教育实践家进行交流、切磋。

《辽宁教育(学术·教研版)》一贯十分重视对教学研究的交流和推进。仅就开设的栏目看,与教学研究直接相关的就有“特色教研”“课堂发现”“教法切磋”“教学评价”“备课心得”“专题调研”“名师精品课”“课后反思”等多个栏目。

“名师精品课”以精典的教学艺术引领课堂教学;“课堂发现”洞察课堂风云,透视教学规律;“课后反思”着力反映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教学评价”交流评价改革的思想和方法,梳理评价改革的创新思路……这些栏目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交流经验、推进教研的平台,唯此,才博得广大基层教师对刊物的钟爱。

13.部门工作年度心得体会 篇十三

1.部门的建设与管理得到了加强,充分利用例会将公司规划认真传达,让本部门各位同事认识到公司的发展前景和宏伟目标。

2.加强了本部门职员的培训学习,真正掌握了物料进,出,存的工作流程,使他们真正发挥技术骨干和模范带头作用,使物品能起到物流顺利周转,同时也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作用,昨日的工作是离不开各位同事的用心配合,使其仓库管理工作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3.用心配合计划部,采购部和销售部,对库存呆滞物品的积压进行整改,避免了原材物料的浪费,节约了原材料,处理了部分呆滞物品,并改善了仓库物品和堆放的紧缺现象,还给生产周转带给了合理空间。

4.用心配合财务部门工作,保证了对表单的上交时间和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采购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反馈工作都取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5.利用看板管理和数字管理使相关部门的生产。工作在衔接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给公司的整体运作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总之,__年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位领导的悉心关怀和指导及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但还是存在必须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如下方面:

1、在忙碌中对领料及送货人员态度烦燥了一些,致使沟通进行不欢而散时有发生。改善方案:尽可能定时收发料,以保证仓库管理员有足够的时间处理备料,盘点,整理等事务。

2、短时间培训后的理解潜力有限,再培训和来料反馈信息力度有待加强。改善方案:尽可能每周对仓库管理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管理潜力,执行力,确保进出仓数据准确,确保信息反馈及时并真实。

14.小学年度教师心得体会感想 篇十四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办事认真负责;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并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带头与同事研究业务,毫不保留自己的观点,实话实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能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便更快地适应教育发展的形势。

二、教育教学工作

首先,能认真把握教材。把课标、教参与课本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切实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并且能利用课堂时间不断地以新型热点材料为背景创设提问角度,帮助学生拓展思路,从而使学生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二,能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重视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帮助学生学会求知、不断发展的目的。

第三,尊重学生。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培养,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能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认知能力,提出与学生自身水平相当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共同提高。

三、出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从不斤斤计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四、主要成绩

15.年度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五

一、呼吁加大教育投入,倡导多元融资及合理分配

教育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很多国家因为经济或者军事原因正在减少教育经费的投入,而国际组织却始终秉持教育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倡导教育融资多元化,呼吁教育资金分配合理化,这也是国际组织未来教育援助政策的基本趋势。

(一)加大对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

首先,国际组织纷纷呼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薄弱国家基础教育援助的力度,且对这些国家的教育援助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作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全球伙伴,世界银行在201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峰会上,承诺到2015年将增加7.5亿美元投入最薄弱国家的基础教育,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教育“千年发展目标”——普及初等教育和实现性别平等,尤其是撒哈拉以南地区和南亚。[1]2012年,世界银行又推行了一系列行动资助基础教育的发展,比如,世界银行支持非洲“儿童早期发展虚拟大学”的建设;在吉尔吉斯共和国、摩尔多瓦、蒙古等国开展儿童早期教育等。[2]

其次,国际组织特别重视师资问题,呼吁加大师资建设的投入。如世界银行2011~2012年度发布的《2020年教育战略:全民学习》强调将继续给予较大比例的资金,支持改善师资队伍的必要激励政策,比如职前和在职培训。[3]国际发展协会(IDA)自2000年以来为世界上最贫穷国家提供了超过130亿美元的教育资金,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投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在过去十年中,国际发展协会为全世界最贫困的国家招聘或培训了300万新教师。[4]

第三,国际组织也非常重视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进入新世纪后,知识社会快速发展,全球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和人口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带来很大的影响,新兴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不断出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2年发布的《上海共识》提出,必须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是一项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产出惠及个人、企业和国家等广泛行为者的高额回报,应给予高度优先考虑,积极倡导加大职业技术领域的资金投入。[5]

第四,有的国际组织也加大了对高等教育领域的投入。如欧盟的“全民伊拉斯谟”计划,其经费投入将增加显著。“全民伊拉斯谟”计划将在7年内拨款195亿欧元,较2007~2013财政年度大幅度增长70%。该计划2/3的资金将用于流动性补助,以提高知识和技能,促进欧洲就业和经济增长。[6]

(二)教育融资多元化

为保障国际教育援助资金的持续增长,各国际组织纷纷呼吁建立多元化的国际教育融资机制。如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潜在危机:武装冲突与教育》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建议,以卫生部门的相似模式为基础,建立一个国际教育融资机制,通过发行债券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为教育筹措到30亿至40亿美元的资金。此外,报告还建议在欧洲向手机用户征收0.5%的税款,这样每年可以筹集到8.94亿美元的资金。[7]此外,国际组织强调应吸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如201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上海共识》强调吸纳所有利益攸关方的参与,特别是通过采用适当的奖励机制,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提倡定向融资办法,协助弱势群体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和实现就业,包括“资金”就业。[8]可以看出,国际组织正在通过各种渠道来募集资金,以减少资金短缺对教育援助带来的风险。

(三)教育资金分配的合理化

为保障资金的有效利用,国际组织强调必须通过与多部门的合作,合理分配资金。如世界银行2011年发布的《2020年教育战略:全民学习》报告指出,世界银行40%以上的教育贷款都是由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通力完成的。[9]在拉丁美洲,世界银行和哥伦比亚歌星夏奇拉(Shakia)所建立的ALAS基金会建立了伙伴关系,2012年为“儿童早期教育计划”(ECD)提供的援助资金就高达1亿美元。[10]同时,国际组织强调资金分配策略必须适应学生和学校的需要。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2年出版的《教育公平和质量:支持弱势学生和弱势学校》指出,资源的分配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机会,为确保整个教育体制的公平和质量,应该采用像加权公式这样的拨款战略,同时在分权、地方自主和资源的问责制之间取得平衡,以确保对最弱势的学生和家庭提供支持。[11]

二、强调教育质量第一,重视全方位评价

自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FA高层小组在达喀尔召开会议,强调教育质量应成为今后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努力的方向之后,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都意识到教育质量的重要性,陆续开发了各种教育质量标准及指标体系,并依据此标准开展检测与评估工作。

(一)重视质量标准和指标的设计

不同的国际组织在近两年来关注了不同的教育领域,提出了不同的质量标准和指标的设计,有的笼统,有的具体。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达成的《上海共识》中强调,要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制定和加强各级教学标准;努力提高各种类型以及在多种环境下开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质量,确定质量标准和基准。[12]经合组织在201 1年发布的《“强势开端Ⅲ”——幼儿教育和保育的质量工具箱》提出了学前教育领域7种需要检测的目标:第一,儿童的发展;第二,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的表现;第三,教育或服务的质量;第四,法规的遵从;第五,课程的实施;第六,家长的满意度;第七,师资水平及其工作条件。[13]在科研创新领域,2011年2月1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创新联盟记分牌”(Innovation Union Scoreboard,简称IUS),对欧盟27国创新能力及其研究和创新体制的优势及不足进行比较与评估。IUS包含8个创新维度的25个与研究和创新相关的指标,8个创新维度为:人力资源;公开、优越且富有吸引力的研究体系;资金和其他支持;企业投资;联系(创新企业与公共部门)和企业;知识产权;发明人及经济效益。[14]

除了具体的教育领域外,对于整体的教育战略,部分国际组织也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指标。如除了以往的青年辍学率和高等教育入学率指标外,2012年欧盟在“2020战略”中又提出了学生就业指标和流动性指标,即:到2020年,20~34岁学生在其毕业的1~3年内平均就业率至少增加5%;欧盟至少有20%的大学毕业生应该有国外学习或培训的经历;最初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欧盟毕业生中至少有10%的人应该有国外学习或培训经历;15~34岁的青年中有出国学习或培训经历者的比例应翻一番,达到25%~30%,在国外学习的最短时间不得低于3周。[15]同样,世界银行在2011年发布的《2020年教育战略:全民学习》也提出绩效指标、结果指标和影响指标来评估该战略是否成功。绩效指标主要关注世界银行是否支持国家改变行动,即世界银行为加强国家教育体系,帮助其进行的知识发展和组织发展活动。结果指标主要关注被支持国家的政策和项目是否有改变,如在至少一个政策领域运用系统评估工具来检测体系是否有所改善等。影响指标主要关注世界范围内该战略带来的影响,如学习或技能有所增加的国家的比例,缩小了弱势群体学习差距的国家比例,教育“千年发展目标”取得快速进展的国家比例及劳动力技能水平获得提高的国家比例。[16]

(二)重视全方位质量评价

依据各自的质量指标,国际组织又将质量评价划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与“系统评价”四个部分。如世界银行2011年启动的一项国际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导向更好教育结果的系统办法(SABER)”中,就采用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与“系统评价”四个部分,非洲、亚洲和中东地区的国家则正在使用世界银行SABER的学生评价工具,以建立更强大的学生评估系统。利用SABER这一工具,世界银行也正在收集各国政策与制度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13个关键政策领域,包括教师政策与学前儿童发展等。[17]又如,2011年经合组织《教育评价和评估框架的国家评估》报告采用了这四个部分的评价体系。但各国在评价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在学生评价领域,包括如何根据教育标准调整学生评价,如何在学生形成性评价和评估框架中平衡外部评价与教师为主的评价等。在教师评价领域,包括如何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如何利用教师的评价结果来激励教师,如何结合教师评价提高教育水平等。在学校评价方面,包括如何结合学校的外部和内部评价,如何提升学校负责人在数据处理上的技能等。在系统评价方面,包括如何满足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层次的信息等。[18]

(三)重视数据的收集和利用

质量指标的设计和全方位的质量评估最终都是为了根据质量目标和事实依据,提高教育质量,因此数据的收集和利用也就变得十分重要。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在《上海共识》中强调,要“改善与制定国家政策议程有关的定量及定性证据的收集工作,包括关于教师和培训者的数据”。“提升国家在政策周期内有效利用证据的能力,包括社会合作伙伴和民间社会为这一过程做出贡献的能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研究,以便建立信息库,促进更多的循证决策;确保国家数据收集和国际标准及举措保持一致”。[19]经合组织在《“强势开端Ⅲ”——幼儿教育和保育的质量工具箱》报告中也指出,越来越多的经合组织国家和地区正在努力开发有效的数据系统。在数据利用方面,经合组织提倡对政策制定者、管理者和教师开展“对研究进行解释”的培训以及对研究者开展“运用非术语对研究进行解释”的培训,因为研究也可以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一个有影响力的工具。[20]

三、关注师资短缺问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师资数量与质量的提高。经合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都高度重视教师问题,关注教师短缺问题,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标准。

(一)关注教师短缺问题

欧盟对师资问题高度关注,发布的《2012年欧洲教育的关键数据》报告显示,在许多欧洲国家,目前在聘教师的年龄大部分集中在高龄组(40~49岁和50岁以上)。在德国、意大利和瑞典,几乎一半的小学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而几乎在所有的欧洲国家中,中学教师的年龄都集中在这个年龄组。另外,由于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工资水平低等原因,在一些国家,教育与培训领域的毕业生比例显著下降,受到严重影响的国家有葡萄牙(-6.7%)、冰岛(-6%)、匈牙利(-6%)和比利时(-4.5%)。更糟糕的是,很多师范类的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的比例也不高。在职教师老龄化,又没有足够的新教师上岗,这就会导致未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面临师资短缺问题。尽管从2009年起师资短缺就一直是欧洲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时至今日,这一问题并未得到解决。[21]

经合组织针对师资数量短缺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建议,在2012年3月发布的《为21世纪培育教师及学校领导:来自世界的经验》建议:(1)通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专业自主性吸引和培养最优秀的教师。比如,芬兰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从业地位,使其高过其他大多数行业,并赋予教师相当大的教学自主权,这使得超过6,600多名申请者竞聘2010年的660个小学教师培训学习名额。(2)通过各项优惠政策招收最优秀的学生接受教师教育。比如,新加坡从中学毕业班招收最优秀的1/3学生接受教师培训,提供给他们的月薪超过其他部门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薪。相应地,这些师范生必须承诺从教3年。这些国家通过招收优秀毕业生,并在课堂中对其提供各种指导、帮助和支持,逐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3)为偏远、落后地区的教师额外提供丰厚补贴、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多元化的发展机会。在补贴方面,经合组织认为补贴的额度必须足够大才能达到效果。一般落后学校的补贴要比重点学校高20%~50%才能防止教师流失。工作环境则不仅包括工作条件,还包括领导支持和同伴关系等软环境。发展机会对教师也会有很大吸引力,比如,在韩国,愿意去偏远、落后学校工作的教师不仅会获得额外补助,而且所教班级规模更小、教学时间更少,这段工作经历也会成为其日后晋升的重要资本。[22]

(二)引领未来教师的专业标准

经合组织尤为重视未来教师的专业标准,在2012年3月发布的《为21世纪培育教师及学校领导:来自世界的经验》报告中指出,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教育需要强调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复杂性思考能力和工作方式,而这些是无法被计算机所替代的。这就意味着21世纪的教师应满足以下五方面的要求:(1)教师必须精通自己所教的科目,善于采用不同的方法,甚至改变他们的教学方法来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学习成果;(2)教师需要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将知识及其运用相结合,包括直接的全体教学、引导、小组学习、自学和个人发现等。(3)教师需要深入了解一般情况下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学生的动机、情感及其在教室外的生活。(4)教师需要高度协作的工作方式,在同一组织或不同组织的其他教师、专业人员和辅助专业人员在一起,形成专业团体和网络来进行合作,其中可能包括实习教师。(5)教师需要获得强大的技术技能,将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同时优化数字资源在教学中的利用并使用信息管理系统来跟踪学生的学习。[23]

(三)呼吁通过顶层设计提高教师质量

教师质量的提升有多种途径,经合组织特别强调顶层设计的重要性。针对不同的群体经合组织提出了不同的政策建议。首先对于弱势群体,经合组织在《教育公平和质量:支持弱势学生和弱势学校》报告中,经合组织指出必须通过下列方法提高弱势学校的教师质量:提供针对性的教师培训,确保教师掌握在学校教授弱势学生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为新教师提供辅导方案;创造辅助性的工作条件,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留任率;制定适当的经济和事业激励方案,使弱势学校能够吸引并留住高质量的教师。[24]

其次,对于学前教育领域,经合组织认为,高质量的教师对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2011年初,经合组织出台的《强势开端Ⅲ”——幼儿教育和保育的质量工具箱》指出,要实现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工作人员队伍,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包括:提高工作人员的资质;招聘、留住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并给予他们多元化的发展机会;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确保私立机构工作人员的资质。[25]

其次,对于新教师,经合组织在2012年4月出版的《新教师的经验——来自TALIS2008的调查结果》报告中提出:第一,在新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之间区分不同的工作将有效地提高学校的教与学;第二,对新教师的评价和反馈有利于改善新教师的教学;第三,就目前各国开展的新教师指导和入职培训形式而言,并没有增加对新教师教学的反馈;第四,新教师需要教学支持和专业发展机会来提升他们的课堂管理实践能力。[26]

上一篇:实用高考作文素材总汇下一篇:集团客户部组织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