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材料分析题(共8篇)
1.宪法学材料分析题 篇一
2月,李某刚好满15岁,中学毕业后李某即外出打工,并于同年与一羊毛衫厂签订劳动合同,后厂长屡次不满意李某的工作能力,多次调动李某的工作。一年后李某无法忍受老板,辞去工作,并于3月与一摩托车配件厂签订劳动合同。开始李某做搬运工,因为年龄偏小,工作一个月后于4月被调到流水车间。但是李某的业绩仍旧不如同车间的其他工人,摩托车厂无奈只能将其工资从1500元/月降到1200元/月。206月,李某出差在外,因一起车祸致使其右腿骨折,回厂后,8月份被调到厂长办公室任秘书。12月份,因李某家人多次要求与摩托车厂解除劳动合同,最后,李某回家养伤。
试分析:
1.本案中有哪些劳动法律事实?各引起了劳动法律关系怎样的变化?
2.李某与摩托车配件厂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3.摩托车厂降低李某的工资,有法律依据吗?请予以详细阐述。
4.李某与厂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应该履行什么程序?
[劳动法学案例分析题]
2.宪法学材料分析题 篇二
一、帮助学生理解评析类材料分析题内涵
评析类材料分析题要求学生对某一事件进行分析、评论, 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在分析过程中, 学生要做到把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某件事情、现象或概念细化成一个个小部分, 区分他们本质的属性和内在联系, 要求学生对最新发生的事情或新闻事件和急切需要处理的问题给予有效的、合理的评论。
此类试题围绕“为什么要、怎么看、判断、分析、说明理由等”进行设计, 主要要求学生对社会现实中发生的某种事件、某人的言行、某种观点等进行评论, 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此问题的评判能力。
二、引导学生熟悉基本解题思路
1.抓住问题关键, 概括观点或行为, 判断行为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找准问题发生的行为主体, 并将其行为进行定性。判断所发生的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所发生的行为是合法的还是违法的, 所发生的行为是否具有片面性等。总之, 解题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对事件或行为对与错、合不合法、是否片面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
下面我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过的题目, 谈谈如何给行为定性。例题:在某校亚青会“火炬手”选拔过程中, 同学们对小明提出了建议:“①在暑期的实践活动中, 你主动参加‘虎凤蝶’环保志愿者活动。②有时候学生不能够及时完成各种作业, 科代表需要再次提醒学生及时完成作业。③作为文艺委员的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 还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校园歌手的选拔。④你是否只在嘴上上答应要帮助父母, 实际上根本不行动。⑤你对日本右翼分子登上我国钓鱼岛的行为表示强烈愤慨, 许多学生都很赞赏你。请同学们用教材中责任方面知识对小明收到的反馈内容进行评析。”
关于此题,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解题的第一步:找准行为, 给行为正确定性呢? 首先, 让学生阅读材料并找出此段材料共出现几个行为。本材料中共有五种行为。其次, 让学生对这五种行为一一定性。①小明主动参加“虎凤蝶”环保志愿者活动的行为, 是一种对社会负责的行为, 是一种积极承担责任的行为。②小明作业不能及时完成, 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 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 是一种不履行义务的行为。③小明作为文艺委员能够认真参加校合唱队的选拔, 此种行为是积极向上的, 是一种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④小明表面上答应要帮助父母做家务的行为, 说明他是不负责任的, 更体现了他不能够很好地履行诺言, 可见此行为是不够孝敬父母。⑤小明课堂上对日本右翼分子登上我国钓鱼岛的行为表示强烈愤慨的行为, 是一种对国家负责人的行为, 是一种积极承担责任的行为。解答这类题目时, 学生只有对行为进行定性后, 才能根据所学知识提出行为定性的依据。
2.回归教材, 寻找理论依据。
行为定性后, 就要运用依据对材料中的观点和行为进行分析。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寻找依据, 寻找哪些依据。例如:在解题时, 如果行为被定性为不正确的行为, 就要让学生找出此行为违法了什么法律、什么原则、没有行使哪些权利和没有履行哪些义务等。下面, 我谈谈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
例题:在某市人行道上上, 张明用一根锯条在一辆汽车上划弄, 当场被巡警抓住, 巡警通知了他的家长和车主, 并对张明作出了相应的教育和处罚。张明说:“他把车停在人行道上, 阻碍了行人走路, 我划他的车是对他的警告, 这种行为难道不是正义行为吗?我又没违法, 为什么要抓我呢?”请你对张明的言行进行评析。
在教学过程中, 此题学生应该寻找哪些理论依据呢? 具体解决方法如下:一方面, 张明说:“谁让他把车停在人行道上, 影响了行人走路, 划他的车是对他的警告, 是正义行为。”说明张明意识到车主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车主影响行人走路、损害了他人利益, 可见张明具有正义感。解释此种行为所寻找的理论依据应为: (1) 正义的基本要求方面:一是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二是面对不良社会现象, 勇敢地加以制止。 (2) 为什么要维护正义:人们只有维护正义, 那些邪恶现象才能无处藏身, 才能够更好地驱除自己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恐惧, 才能勇敢地同社会不良现象作斗争。维护正义是每个公民的道德、义务, 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另一方面, 小强用实际行动划破车主的车, 这样做就不合适了。面对非正义的行为, 应该采取合法的方式维护正义。解释此种行为所要寻找的理论依据应该是维护正义需要我们怎么办? 首先要求人们要维护正义, 必须有同情心。其次, 让人们明白同情心是有正义感的人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最后, 人们要真正做到维护正义, 就必须勇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 更好地维护正义。
3.结合材料,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寻找完理论依据, 就要求学生概括材料所反映的正确观点, 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具体做法应该是什么。充分考虑行为的后果, 如:正确行为带来什么影响, 不正确行为又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应该怎样做。总之, 在解答时注意语言要精练。
三、要求学生牢记答题注意事项
首先, 学生必须保持卷面整洁、美观, 并且设计一定要合理, 书写要工整;其次, 答题语言通顺, 层次要清晰, 让人读后有朗朗上口之感;最后, 学生要用规范的专业术语答题, 针对题意讲清问题重点。
摘要:中考材料分析题是让学生非常棘手的问题, 在历次中考中失分极高, 也令一些学生很为难。只有培养学生解决此类题的能力, 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材料分析题的解题能力, 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评析类材料分析题,解题策略
参考文献
[1]陈伟文.中考思想品德各题型的解题策略.
3.宪法学材料分析题 篇三
发挥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功能和作用,除常见的区域地图外,高考试题中还会出现很多不同类型图形,绝大多数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图例所反映的动态变化去解题,在试题训练中形象地称之为“看图说话”。而许多学生在做该类题目时,受传统题目所限,往往从自己大脑中已沉淀和积累的知识体系中去寻找答案,但做出的答案却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高考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试题形式?是为摆脱死记硬背的陈旧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一种导向,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从所给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地理信息,组织语言、归纳演绎标准答案,即就题论题。
例1: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图1表示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土地利用状况。
问题: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中,面积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什么?1998—2009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什么?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做这一类题目,首先应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放过每一个图例所表达的动态变化,从图中可很容易读出,面积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导致其增加的原因主要受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影响,可以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中可看到,农田面积、城镇工矿用地扩大,草地面积缩小,而林地、水域、难利用和未利用地基本没有变化,说明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田面积、草地面积、城镇工矿用地的变化,因此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城镇工矿用地扩大,城市化工业化的速度加快,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这些答案的得出都是通过对比图中柱状提取信息再加工和描述得出。
二、有的放矢,提炼“知识迁移力”
日常训练中要求学生审题时一方面不要漏掉信息,因为题目呈现的每一个信息设定都会成为解题关键;另一方面也不要画蛇添足添加额外信息,避免答题的错误导向,出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错误答案。同时还要对每项信息进行知识构建,在自己大脑内存里寻找与之匹配的知识体系,找到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甄别和删选,实行知识迁移转换,排除与所给条件不匹配的选项,就能得到准确答案。做题时还要避免理解偏差而误解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明确题目设置中“问什么”,从而找到问题的结点,对症下药,做出与标准答案最相符的答案,避免答非所问。
例2:读 “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晨线、风向、等值线的组合图”图2,回答(1)~(2)题。
(1)该地区:
A.位于南半球 B.该日昼长夜短
C.图示河段无凌汛现象 D.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2)此时,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中国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
B.法国马赛海滨浴场游客很少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强台风袭击
D.巴西首都四周草原一片葱绿
解析:通过题目阅读可得到信息有指向标、中纬度、河流、晨线、风向、等压线、等温线,它们是通过阅读获取的。首先通过大脑内存中“主干知识”和“知识网络”选取需要的知识体系与题目要求建立联系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图中指向标告诉图示方向;等高线虽然只有一条,但有河流流经该地区,按常理河流在地势较低的山谷中,而山谷中等高线凸向地势高处,从而结合指向标判断河流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图中等压线和风向是获得的又一个地理信息,根据风向可以判断此处气压西高东低,因为近地面风向首先决定从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气压梯度力,由于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还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因此本来的正西风偏转成西北风,这时就要提取关于地转偏向力的信息——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从而判断出此区域处于北半球中纬度;进而根据晨线的倾斜方向判断,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北半球冬半年;冬半年最冷月 0℃等温线信息说明该地区为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植被类型分别为亚热带常绿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题目解读过程分析完毕后,得出的判断结论是:第1小题选择C选项;第2小题选择C选项。
三、学以致用,提升“生活理解力”
新课程一直倡导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联系生活实际立意成为考查学以致用能力的意图。依托某一区域或某一背景,考查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特色。因此,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的学习,都需要立足生活,在生活中观察,通过视觉和思维的对接理解并解决问题。
例3: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早期木材运输有两种方法:一是浮运,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春季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漂浮木材);二是陆运,冬季用马拉木材在积雪上滑行。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3)。
问题:在未修公路、铁路前,M国高纬度森林的木材运往河口加工厂采用浮运,试从河流角度分析其原因。
解析: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北欧早期木材运输在春夏季节依靠河水进行浮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木材浮运的方向必须与河流流向一致才能既省力,又自流运输,问题中提到木材运输的方向是由砍伐地运输到河口,而砍伐地在高纬度,正好在河流的上中游,因此运输方向和河流流向一致。其次作为生活常识应该知道,木材不能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否则会虚腐,因此运输时间不能太长,河流流速要快、流程要短,中途不能受河岸河床等外界阻力;河流要平直,浮运木材需要众多河流联盟作业;河流密度要大,木材在河流中漂浮需要较强的搬运能力和浮力;河流流量要大,而且春夏浮运,是河流的汛期,符合题意。以上答案得出是从四方面多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学生做题时可能写了很多点,只是就问题的一两个方面描述,这是训练需要强调的,避免学生漏写答案。
四、丰富材料,提升“语言转述力”
在材料题目解答过程中,命题人已经给学生设置了限定的区间和范围进行试题解答。因此学生进行试题解答,不宜自己随意拓展,需要认真阅读材料,适当时甚至需要把材料中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转述,寻找试题解答的得分点。在目前的高考网上阅卷时,为公平客观,需要对高考参考答案进行解答和细化,一些材料语言的转述往往成为试题答案。
例4:(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问题:读古荆州部分地区示意图(图4),据图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
解析:题目选取《隆中对》中的一段文字作为背景材料,考查交通区位知识点,通过知识反馈可知,常见的交通联系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路和管道等运输。紧扣材料落实到题目,三国时期交通方式落后,主要表现为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而我国古代的交通方式也有南船北马之说,古荆州位于长江沿岸,长江流向为东西方向,因此语言转述为,水运主要联系东西,成为吴蜀东西相连的要冲;从材料可知诸葛亮提出取荆州,再夺西蜀,可知荆州在蜀国之东,而蜀国自古以来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是由于蜀国位于山区,因此荆州扼西部山区东出口,从图中信息可知西部的山地与东部的湖沼阻碍了南北的联系,使荆州成为南北交通要道,而南北方向主要是陆路交通,因此成为一个交通枢纽和节点及军事要塞。在2009年甘肃省高考阅卷中,由于学生语言转述能力差,这道题目相对得分较低,把材料中的“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作为答案进行给分。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圈点关键词,转述语言,避免答案常规条框,才能写出既与题目要求相符,又比较丰满的答案,保证高得分率。
本文系张掖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成果之一。
一、看图说话,提升“图文转换力”
发挥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功能和作用,除常见的区域地图外,高考试题中还会出现很多不同类型图形,绝大多数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图例所反映的动态变化去解题,在试题训练中形象地称之为“看图说话”。而许多学生在做该类题目时,受传统题目所限,往往从自己大脑中已沉淀和积累的知识体系中去寻找答案,但做出的答案却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高考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试题形式?是为摆脱死记硬背的陈旧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一种导向,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从所给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地理信息,组织语言、归纳演绎标准答案,即就题论题。
例1: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图1表示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土地利用状况。
问题: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中,面积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什么?1998—2009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什么?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做这一类题目,首先应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放过每一个图例所表达的动态变化,从图中可很容易读出,面积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导致其增加的原因主要受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影响,可以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中可看到,农田面积、城镇工矿用地扩大,草地面积缩小,而林地、水域、难利用和未利用地基本没有变化,说明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田面积、草地面积、城镇工矿用地的变化,因此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城镇工矿用地扩大,城市化工业化的速度加快,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这些答案的得出都是通过对比图中柱状提取信息再加工和描述得出。
二、有的放矢,提炼“知识迁移力”
日常训练中要求学生审题时一方面不要漏掉信息,因为题目呈现的每一个信息设定都会成为解题关键;另一方面也不要画蛇添足添加额外信息,避免答题的错误导向,出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错误答案。同时还要对每项信息进行知识构建,在自己大脑内存里寻找与之匹配的知识体系,找到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甄别和删选,实行知识迁移转换,排除与所给条件不匹配的选项,就能得到准确答案。做题时还要避免理解偏差而误解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明确题目设置中“问什么”,从而找到问题的结点,对症下药,做出与标准答案最相符的答案,避免答非所问。
例2:读 “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晨线、风向、等值线的组合图”图2,回答(1)~(2)题。
(1)该地区:
A.位于南半球 B.该日昼长夜短
C.图示河段无凌汛现象 D.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2)此时,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中国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
B.法国马赛海滨浴场游客很少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强台风袭击
D.巴西首都四周草原一片葱绿
解析:通过题目阅读可得到信息有指向标、中纬度、河流、晨线、风向、等压线、等温线,它们是通过阅读获取的。首先通过大脑内存中“主干知识”和“知识网络”选取需要的知识体系与题目要求建立联系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图中指向标告诉图示方向;等高线虽然只有一条,但有河流流经该地区,按常理河流在地势较低的山谷中,而山谷中等高线凸向地势高处,从而结合指向标判断河流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图中等压线和风向是获得的又一个地理信息,根据风向可以判断此处气压西高东低,因为近地面风向首先决定从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气压梯度力,由于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还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因此本来的正西风偏转成西北风,这时就要提取关于地转偏向力的信息——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从而判断出此区域处于北半球中纬度;进而根据晨线的倾斜方向判断,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北半球冬半年;冬半年最冷月 0℃等温线信息说明该地区为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植被类型分别为亚热带常绿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题目解读过程分析完毕后,得出的判断结论是:第1小题选择C选项;第2小题选择C选项。
三、学以致用,提升“生活理解力”
新课程一直倡导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联系生活实际立意成为考查学以致用能力的意图。依托某一区域或某一背景,考查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特色。因此,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的学习,都需要立足生活,在生活中观察,通过视觉和思维的对接理解并解决问题。
例3: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早期木材运输有两种方法:一是浮运,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春季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漂浮木材);二是陆运,冬季用马拉木材在积雪上滑行。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3)。
问题:在未修公路、铁路前,M国高纬度森林的木材运往河口加工厂采用浮运,试从河流角度分析其原因。
解析: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北欧早期木材运输在春夏季节依靠河水进行浮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木材浮运的方向必须与河流流向一致才能既省力,又自流运输,问题中提到木材运输的方向是由砍伐地运输到河口,而砍伐地在高纬度,正好在河流的上中游,因此运输方向和河流流向一致。其次作为生活常识应该知道,木材不能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否则会虚腐,因此运输时间不能太长,河流流速要快、流程要短,中途不能受河岸河床等外界阻力;河流要平直,浮运木材需要众多河流联盟作业;河流密度要大,木材在河流中漂浮需要较强的搬运能力和浮力;河流流量要大,而且春夏浮运,是河流的汛期,符合题意。以上答案得出是从四方面多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学生做题时可能写了很多点,只是就问题的一两个方面描述,这是训练需要强调的,避免学生漏写答案。
四、丰富材料,提升“语言转述力”
在材料题目解答过程中,命题人已经给学生设置了限定的区间和范围进行试题解答。因此学生进行试题解答,不宜自己随意拓展,需要认真阅读材料,适当时甚至需要把材料中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转述,寻找试题解答的得分点。在目前的高考网上阅卷时,为公平客观,需要对高考参考答案进行解答和细化,一些材料语言的转述往往成为试题答案。
例4:(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问题:读古荆州部分地区示意图(图4),据图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
解析:题目选取《隆中对》中的一段文字作为背景材料,考查交通区位知识点,通过知识反馈可知,常见的交通联系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路和管道等运输。紧扣材料落实到题目,三国时期交通方式落后,主要表现为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而我国古代的交通方式也有南船北马之说,古荆州位于长江沿岸,长江流向为东西方向,因此语言转述为,水运主要联系东西,成为吴蜀东西相连的要冲;从材料可知诸葛亮提出取荆州,再夺西蜀,可知荆州在蜀国之东,而蜀国自古以来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是由于蜀国位于山区,因此荆州扼西部山区东出口,从图中信息可知西部的山地与东部的湖沼阻碍了南北的联系,使荆州成为南北交通要道,而南北方向主要是陆路交通,因此成为一个交通枢纽和节点及军事要塞。在2009年甘肃省高考阅卷中,由于学生语言转述能力差,这道题目相对得分较低,把材料中的“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作为答案进行给分。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圈点关键词,转述语言,避免答案常规条框,才能写出既与题目要求相符,又比较丰满的答案,保证高得分率。
本文系张掖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成果之一。
一、看图说话,提升“图文转换力”
发挥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功能和作用,除常见的区域地图外,高考试题中还会出现很多不同类型图形,绝大多数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图例所反映的动态变化去解题,在试题训练中形象地称之为“看图说话”。而许多学生在做该类题目时,受传统题目所限,往往从自己大脑中已沉淀和积累的知识体系中去寻找答案,但做出的答案却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高考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试题形式?是为摆脱死记硬背的陈旧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一种导向,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从所给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地理信息,组织语言、归纳演绎标准答案,即就题论题。
例1: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图1表示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土地利用状况。
问题: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中,面积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什么?1998—2009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什么?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做这一类题目,首先应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放过每一个图例所表达的动态变化,从图中可很容易读出,面积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导致其增加的原因主要受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影响,可以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中可看到,农田面积、城镇工矿用地扩大,草地面积缩小,而林地、水域、难利用和未利用地基本没有变化,说明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田面积、草地面积、城镇工矿用地的变化,因此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城镇工矿用地扩大,城市化工业化的速度加快,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这些答案的得出都是通过对比图中柱状提取信息再加工和描述得出。
二、有的放矢,提炼“知识迁移力”
日常训练中要求学生审题时一方面不要漏掉信息,因为题目呈现的每一个信息设定都会成为解题关键;另一方面也不要画蛇添足添加额外信息,避免答题的错误导向,出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错误答案。同时还要对每项信息进行知识构建,在自己大脑内存里寻找与之匹配的知识体系,找到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甄别和删选,实行知识迁移转换,排除与所给条件不匹配的选项,就能得到准确答案。做题时还要避免理解偏差而误解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明确题目设置中“问什么”,从而找到问题的结点,对症下药,做出与标准答案最相符的答案,避免答非所问。
例2:读 “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晨线、风向、等值线的组合图”图2,回答(1)~(2)题。
(1)该地区:
A.位于南半球 B.该日昼长夜短
C.图示河段无凌汛现象 D.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2)此时,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中国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
B.法国马赛海滨浴场游客很少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强台风袭击
D.巴西首都四周草原一片葱绿
解析:通过题目阅读可得到信息有指向标、中纬度、河流、晨线、风向、等压线、等温线,它们是通过阅读获取的。首先通过大脑内存中“主干知识”和“知识网络”选取需要的知识体系与题目要求建立联系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图中指向标告诉图示方向;等高线虽然只有一条,但有河流流经该地区,按常理河流在地势较低的山谷中,而山谷中等高线凸向地势高处,从而结合指向标判断河流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图中等压线和风向是获得的又一个地理信息,根据风向可以判断此处气压西高东低,因为近地面风向首先决定从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气压梯度力,由于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还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因此本来的正西风偏转成西北风,这时就要提取关于地转偏向力的信息——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从而判断出此区域处于北半球中纬度;进而根据晨线的倾斜方向判断,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北半球冬半年;冬半年最冷月 0℃等温线信息说明该地区为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植被类型分别为亚热带常绿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题目解读过程分析完毕后,得出的判断结论是:第1小题选择C选项;第2小题选择C选项。
三、学以致用,提升“生活理解力”
新课程一直倡导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联系生活实际立意成为考查学以致用能力的意图。依托某一区域或某一背景,考查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特色。因此,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的学习,都需要立足生活,在生活中观察,通过视觉和思维的对接理解并解决问题。
例3: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早期木材运输有两种方法:一是浮运,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春季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漂浮木材);二是陆运,冬季用马拉木材在积雪上滑行。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3)。
问题:在未修公路、铁路前,M国高纬度森林的木材运往河口加工厂采用浮运,试从河流角度分析其原因。
解析: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北欧早期木材运输在春夏季节依靠河水进行浮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木材浮运的方向必须与河流流向一致才能既省力,又自流运输,问题中提到木材运输的方向是由砍伐地运输到河口,而砍伐地在高纬度,正好在河流的上中游,因此运输方向和河流流向一致。其次作为生活常识应该知道,木材不能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否则会虚腐,因此运输时间不能太长,河流流速要快、流程要短,中途不能受河岸河床等外界阻力;河流要平直,浮运木材需要众多河流联盟作业;河流密度要大,木材在河流中漂浮需要较强的搬运能力和浮力;河流流量要大,而且春夏浮运,是河流的汛期,符合题意。以上答案得出是从四方面多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学生做题时可能写了很多点,只是就问题的一两个方面描述,这是训练需要强调的,避免学生漏写答案。
四、丰富材料,提升“语言转述力”
在材料题目解答过程中,命题人已经给学生设置了限定的区间和范围进行试题解答。因此学生进行试题解答,不宜自己随意拓展,需要认真阅读材料,适当时甚至需要把材料中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转述,寻找试题解答的得分点。在目前的高考网上阅卷时,为公平客观,需要对高考参考答案进行解答和细化,一些材料语言的转述往往成为试题答案。
例4:(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问题:读古荆州部分地区示意图(图4),据图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
解析:题目选取《隆中对》中的一段文字作为背景材料,考查交通区位知识点,通过知识反馈可知,常见的交通联系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路和管道等运输。紧扣材料落实到题目,三国时期交通方式落后,主要表现为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而我国古代的交通方式也有南船北马之说,古荆州位于长江沿岸,长江流向为东西方向,因此语言转述为,水运主要联系东西,成为吴蜀东西相连的要冲;从材料可知诸葛亮提出取荆州,再夺西蜀,可知荆州在蜀国之东,而蜀国自古以来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是由于蜀国位于山区,因此荆州扼西部山区东出口,从图中信息可知西部的山地与东部的湖沼阻碍了南北的联系,使荆州成为南北交通要道,而南北方向主要是陆路交通,因此成为一个交通枢纽和节点及军事要塞。在2009年甘肃省高考阅卷中,由于学生语言转述能力差,这道题目相对得分较低,把材料中的“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作为答案进行给分。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圈点关键词,转述语言,避免答案常规条框,才能写出既与题目要求相符,又比较丰满的答案,保证高得分率。
4.宪法学材料分析题 篇四
法学考研民法案例分析题的正确打开方式,以2018年真题为例 法律法硕民法案例分析题是法学考研备考中比较复杂的一类题型,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比较难的题型,这是因为案例分析题是主观题里分量最重,分数最多的题目,下面文都考研dudu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其实分析题难,这只是考生们的直观感受,相比较简答题、论述题而言,案例分析题容易得分,因为它对表达没有高要求。对于认真学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则,基本理论的学员,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主要包括担保物权法、合同法总论和分论、侵权责任法、无因管理、不当得利、违约责任认定、合同的解除,则案例分析题没有难度。
所以同学们备考策略,做到战略上重视,但不用畏惧,案例分析表达要求很低,不要求表述规范,只需要大概意思即可。相对于司法考试更加简单的多,一般三四个问题,法学会比非法学稍微难一点点,几乎看不出难度区别。在具体作答中,只要同学们能够划定不同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权利义务关系),解决矛盾和理清人物关系,整道题的脉络就能够理清楚吗,每一问回答完答案后,必须解释理由,运用演绎推理的方式,首先大提前,即说清楚法律依据,不用具体到某个实际法条,然后是小前提,通过大前提和小前提,得出结论。
以2018年法硕非法学一道题真题为例:2014年5月1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从乙公司购进5台空调,2个冰柜,货款总计60000元,从2014年10月起分四期按月支付,每期支付15000元。
http://kaoyan.wendu.com/
2014 年5月20日,乙公司将合同约定的货物全部交给甲公司。5月27日,赵某为甲公司安装空调,期间,赵某不慎将工具掉到楼下,将行人钱某砸伤。经查,赵某系丙公司派遣到乙公司的安装工人,是丙公司在派遣前对赵某进行了培训。2014 年 10 月,甲公司支付了第一期货款 1500元,后一直未支付第二期货款。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1)本案中的买卖合同是否属于分期付款买卖?(2)乙公司是否有权解除与甲公司签订的买卖合同?(3)钱某的损害应当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1)属于。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买受人将应付的总价款在一定期间内至少分三次向出卖人支付的,为分期付款买卖。本题中甲公司向乙公司共分四次支付货款,故属于分期付款买卖合同。
(2)有权。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的,出卖人可以解除合同。本题中甲公司支付了1500元,未达到总货款60000元的五分之一,所以乙公司有权解除与甲公司签订的买卖合同。
(3)乙公司。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赵某是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钱某损害,而乙公司系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故应由乙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丙公司作为劳务派遣单位没有过错,无须承担责任。
http://kaoyan.wendu.com/
考研选文都
5.材料分析题 篇五
2012年7月,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估108处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确定《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国有云南澄江化石群和内蒙古元上都遗址在评估名单之内,这意味着我国的世界遗产现状遭遇“黄牌警告”。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处处长郭旃认为目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重景点轻景观;二是重利用轻保护;三是公约意识不强。《公约》明确规定,不论在世界遗产范围内还是在其缓冲区内进行建设、开发,都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批,可国内很多地方不遵守。针对材料中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所出现的主要问题,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并提出你建议。
答案:
(1)文化遗产指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类学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3分)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4分)
(3)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呼吁各国采取一致行动,保护人类的共同财富,并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加入公约国家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进行严格审定,将合格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设立保护基金,在全球范围内对列入名录的各项遗产有计划地实施保护措施。我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3分)
(4)政府应加强调控和引导,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处理好旅游开发和保护利用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建设的关系,处理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4分)
(5)吸取、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3分)
6.材料分析题 篇六
1.元代许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耐,许衡答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请透过“这道旁的梨该不该摘?”这一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有关原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标准答案:(1)“该不该摘”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价值是客体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即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2)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的价值是有区别的,因此,同一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追求也是有层次的,主体要对事物的价值要做正确的评价和选择。(3)价值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该不该摘”反映了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2.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请回答:(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5分)(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4分)(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4分)标准答案:(1)这是因为认识的发展在过程上表现为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但认识的发展又是无限的,是由低级到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5分)(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梅兰芳先生正是依靠自身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与高度的敬业精神,成功地把本来可能会成为舞台事故的错误巧妙的转变成经典的舞台之作,说明矛盾转化需要条件,需要人的主观努力。(4分)(3)要正视错误;认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努力使认识和实践活动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在实践中寻找纠正错误的方法并加以改正。(4分)3.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论述回答下列问题:(1)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4分)(2)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3)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5分)(13分)标准答案:(1)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4分)(2)这是一种“按图索骥”的方法,把《相马经》当作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4分)(3)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5分)4.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
标准答案:(1)第一,材料体现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显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即现象与本质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的对立表现在:现象可以为人的感觉器官所把握本质必须借助人的思维才能认识。二者的同一表现他们互相依存,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在本题中,两个病患的症状表现的基本相似为现象,但是病因不同才是事物的本质,华佗对症下药正是透过了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第二,材料体现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就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本题中,州官倪寻因为内部积食的原因引起头疼发烧,州官李延因为外部感冒的原因引起头疼发烧,而华佗正是因为两者的不同病因,所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7分)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有可能区分事物,认识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第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第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研究这些特点,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分开来,第四,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在运动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综上,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只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6分)5.迪迪·艾伦年轻时到一家电影公司打工,跟着知名电影剪辑师罗伯特·怀斯学习。根据材料回答: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13分)
标准答案: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而谬误是歪曲的反映事物的本质。真理和谬误是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材料中艾伦把传统的技法转化为错位剪辑,把按照传统技法的错误成功的转化为一种新的错位剪辑方法,正确的说明了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也可从真理的具体性角度进行分析)
6.“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山东某地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秸秆“吃干榨尽”,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7分)(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6分)(13分)
标准答案:1.“巧”在尊重和正确利用客观规律。人们的生产生活必须尊重和正确利用客观规律,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也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启示之一:联系是普遍的,发展经济必须与保护环境相协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启示之二: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规律是客观的,要按照客观规律去办事,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7.最近,四川省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医生换位体验”活动中蕴含着何种哲理?(5分)(2)从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为什么“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4分)(3)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按照矛盾辩证法该如何对待和处理?(4分)(13分)
标准答案:(1)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直接经验;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换位思考反映了对立面的统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注:考生从其中任一角度回答均可得分)(5分)(2)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类一切活动在本质上都体现着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医生在治病的过程中,既要“看病”,更要“看人”。(4分)(3)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4分)8.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请回答:(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4分)(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4分)(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5分)(13分)标准答案:(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3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4分)(2)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4分)(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辩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握“适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5分)
9.阅读下列关于运动和发展不同观点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请回答:(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有何异同?(6分)(2)材料2和材料3的主要分歧是什么?并加以评述。(7分)(13分)标准答案:(1)材料1和材料2都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但是材料1认为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自身具有的,世界发生变化,事物就要发生变化,事物变了,各种规律、方法、功能也就会发生变化。(3分)材料2慧能的观点则不是从事物自身来谈变化,而是认为人的心理、人的思想、意志是变化发展的源泉、动力,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运动观,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3分)(2)材料2和材料3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否认为事物因内在的矛盾,引起运动变化。材料3强调事物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在的对立统一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而材料2否认事物自身存在运动变化的源泉,而把运动变化看做是由精神因素,特别是由人的主观因素作用的结果,这样就否认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性,因而不能正确地把握运动,不能科学地说明运动变化。(7分)
10.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请根据材料回答:
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6分)
2、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7分)(13分)
标准答案:(1)人改造自然以实践为基础和前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基础和前提。实践决定认识。在本材料中,有人认为垃圾应该全部回收利用,是实践主体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错误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2)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一合理说法的提出充分证明了认识和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是正确的。(3)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需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提出正是人们认识水平提高的结果。(4)任何实践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具有相对性。我们要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6分)2.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在本题中,体现了如下矛盾分析方法。(1)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和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方法论。在材料中,针对垃圾处理问题,不能再采用粗放型处理方法,要变废为宝,没有退路就必须多想出路,充分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中把握对立。(2)坚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这是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两分法是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既看事物的这一面,又看事物的那一面。既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统一。在本题中,对于旧的垃圾处理方法向新的方法转变,正是应用了这一方法论。(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这是矛盾不平衡性原理的方法论,针对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一定要把握重点,抓住主要矛盾,针对主要矛盾的性质进行处理和解决。(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采用的解决方法也不同,新的绿色垃圾处理方法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矛盾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切忌一刀切。(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垃圾问题是人类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产物,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定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规律,尊重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7.宪法学材料分析题 篇七
从2000年高考开始试行文科综合模式以来, 历史主观题由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两种分野明显的题型逐步发展为以材料解析题一统天下的单一题型, 大多试卷中其分值基本占有“半壁江山”, 成为全国文综卷、各省市文综卷等历史试题的主流题型。
一、材料解析题题目类型分析
在当今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模式中, 只有内涵式、外延式和内涵外延结合式三种。内涵式题目, 提示语往往有“根据 (依据、据) 材料……分析 (归纳、概括、提炼、叙述) ……”, 解题时必须完全依据材料。在解内涵式类型的题目时, 有时只要符合题意, “照抄”、“摘抄”材料亦能得分。但要注意, 评分标准规定:“整段抄袭材料不给分”。外延式题目, 提示语往往有“根据 (结合) 所学知识, 分析 (归纳、概括、提炼、叙述) ……”, 解题时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 答案来自教材等所学知识, 而与材料本身无关。内涵外延结合式题目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 (依据、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 (归纳、概括、提炼、叙述) ……”, 解题时既要依据材料, 又要与教材相结合, 对二者要兼顾, 是难度最大的题型。从目前看, 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模式以后两种为主。
二、材料解析题的审题技巧
1.审清题目设问类型。
先弄清题目设问是内涵式、外延式还是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 然后根据题目设问模式或类型, 有针对性地作答。如果是内涵式问题, 一般只需在材料中寻找答案, 当然也需要考生进行归纳、概括、提炼;如果是外延式问题, 则要根据题中材料和问题, 先确定所要结合的知识点所在教材中的位置, 然后整合、重组出答案;如果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先要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 然后结合所学教材知识, 解决问题。
2.审清问题指向。
材料解析题问题类型中, 往往有比较、指出、列举、归纳、简述、论述、说明、概括等要求。问题指向不同, 对题目答案内容的要求和书写格式也就不同。譬如, 比较型问题有三种类型:即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异同点。比较相同点时, 常用“都”、“皆”、“均”之类的字眼来表示;比较不同点时, 常用对称性的语言来表达。
3.审清问题的核心。
材料解析题问题类型中, 一般都要求学生回答某一个关键性问题, 而审题中就需要紧扣这一关键性问题作答。如果没有抓住这一关键性问题, 其结果将是所得答案离题万里。
4.审清问题中的限制性条件。
这些限制性条件包括时间、空间、领域 (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角度 (如背景、目的、性质、结果、影响、意义等) 等限制。这些限制性条件, 规定了答案的获取范围和角度, 弄错了这些限制性条件, 答题就会出现方向性错误, 或者缺少角度, 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5.审清问题的分值。
问题的分值既是答案详略的提示, 也往往是答案要点个数、角度的暗示。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答案, 一般是2分一个要点, 也有3分、4分、5分一个要点的。4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至少要回答2个要点;6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3个要点;8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4个要点;9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3个要点, 以3个要点为主;10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5个要点;12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3~4个要点;15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3~5个要点。
三、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及解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有原因类、过程类、特点类、实质类、内容类、结果类、影响类、论证类、启示类、评价类、比较类等。常见的提示性动词有指出、分析、归纳、概括、提炼、概述、简述、评述、论证等。
1.原因类。
原因类问题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三种情况。一般而言, 三者是有区别的, 背景的范围最广, 原因和条件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回答条件注重客观性, 分析原因注重主观性。有时, 三者可以通用, 即背景、条件也是原因。常见的前提是原因, 也是条件。导火线是直接原因, 不是条件。
回答这类问题, 要从内因和外因, 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 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等切入, 根据问题的类型,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历史、地缘等角度着手分析和说明。
【例1】[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8 (2) ] (材料略, 下同) 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 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7分)
【解析】此题要求回答材料中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 钱玄同等仍然提出“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等观点的原因。从历史角度看,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腐朽统治, 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社会上仍然存在清朝的遗老遗少, 为复辟帝制埋下了伏笔;从政治角度看,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虽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但美日侵华却在不断加强, 甚至形成了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中华民族的危机仍然深重;从经济角度看,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增强, 提倡科学、民主;从思想文化角度看,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新式学堂不断增多, 留学教育不断发展,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西方启蒙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新文化运动兴起和发展, 资产阶级激进派要求彻底否定儒家学说。基于这些角度分析, 就容易概括、提炼出答案了。
【答案】辛亥革命胜利, 但很不彻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新文化运动兴起。
【例2】[2011·北京文综卷·40 (1) ]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 (6分)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提炼能力。要求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 就是要考生认识到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是历史、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经济层面看,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环境问题对各国而言是面临的共同问题;从科技角度看,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提高了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也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物质条件;从政治层面看, 世界政治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 有利于各国协商解决环境问题;从意识层面看, 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扩大了保护环境的群众基础。立足于这些角度分析, 所得答案应该比较全面周密。
【答案】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科技的发展为共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物质条件;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有利于各国协商解决环境问题。
2.过程类。
过程类问题在当前的高考中较为少见。答题时, 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在遵循时空因素变化的前提下, 逐步叙述, 全面归纳。以说明题意即可, 不必具体详细地阐述。
【例3】[2011·广东文综卷·39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8分)
【解析】本题第一问, 考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过程中, 由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 再到干预主义、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主要变化。20世纪30年代, 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打击之下, 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进行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到70年代提出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思想, 主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实行介于全面干预和自由主义之间的经济政策。第二问, 实际上是考查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主要表现。中国改革的第一步是1980年开始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1984年开始, 全面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逐步建立起以商品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经济管理体制;1992年, 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讲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目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根据以上分析提炼答案,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分)
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2分)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分)
【例4】[2011·江苏历史卷·24B (2) ]依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 (2分)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时空范围为“20世纪50年代”, 答项语是“构想付诸实践”。题中“未来社会”是指社会主义社会。据此, 可以联系下列知识概括说明:1953年至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 1953年至1956年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等。
【答案】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3.特点类。
特点类问题的解答, 要求运用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段, 主要以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阶段、某一领域为参照, 形成新的与这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阶段、这一领域不同的特质的认识来。归纳、概括、提炼出的内容要新颖、精炼, 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所分析的对象的面貌特征、发展趋势、存在的不足等, 分析角度应根据题目的要求拓展。
【例5】[2011·北京文综卷·39 (1) ]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 (6分)
【解析】这道题要求概括特点, 是典型的内涵式问题。从试题图中根据地的面积看, 由小逐渐变大;从分布的范围看, 则由分散到逐步集中连成片状;从涉及的省份看, 由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紧抓面积、范围、跨省数量几个角度分析, 提炼出全面详尽的答案应该不是难事。
【答案】面积由小变大, 分布范围由分散到集中连片, 从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
【例6】[2011·安徽文综卷·35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 (8分)
【解析】这是内涵式问题, 从题中“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牛耕”、“犁耕”看, 其耕作特点限于铁犁和牛耕;从“垦辟倍多”看, 其耕作技术水平属于精耕细作;而“京师及三州大旱”, 表明自然经济受制于自然环境, 具有脆弱性等特点。
【答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 具有脆弱性。
4.实质类。
实质就是本质, 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 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 不能简单、直观地去认识, 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概括历史事件的实质的一般方法是先确立所要表述的历史事件的主体, 再确立其本质属性, 揭示其本质或目的, 最后指出其性质。
【例7】[2011·浙江文综卷·38 (2)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 (分数略)
【解析】这道题实际上要求考生指出“其专在下”和“其专在上”的实质分别是什么。“其专在下”是指地方势力膨胀, 威胁中央集权, 实质是地方权势过大;“其专在上”是指权力集中于君主手中, 皇帝独揽一切大权, 实质是君主专制。
【答案】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
5.内容类。
内容类问题属于高考材料解析题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有内涵式问题、外延式问题、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 以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为主。回答内容类问题, 通常要运用概括和提炼的方法, 以全面分析、具体说明问题为终极目标, 且要做到精炼, 提炼的观点必须与材料或教材所述相一致。其答题模式通常是交代目的、说明要求和分析具体做法。
【例8】[2011·北京文综卷·39 (2) ]抗日战争期间, 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 (8分)
【解析】这道题限定的时间是抗战期间即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 要求提炼和概括中共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从政治角度看, 党在1937年9月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并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按照“三三制”原则, 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从经济角度看, 党实行“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 调动了农民和开明地主的积极性, 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军事上, 党领导人民进行“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等斗争, 坚持抗战、反对分裂, 抗击了绝大多数日伪军。思想上, 1940年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使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 使全党实现了高度团结和统一, 为抗战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样, 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四个角度分析概括, 得出答案。
【答案】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根据地政权建设;领导根据地军民抗战;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
【例9】[2011·福建文综卷·41A (1) ]根据材料一、二, 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 (分数略)
【解析】这是内涵式问题, 要求对材料内容进行归纳。在归纳时, 要注意材料中的句号、分号和省略号, 划分好材料内容的层次。从材料的层次看, 《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天皇在当时是国家的最高元首, 统揽一切大权, 权力至高无上;在议会协赞下, 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 根据材料逐层提炼答案。
【答案】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
6.结果类。
结果类问题是高考材料解析题中最为常见的问题, 其主要答题指向通常是“指出”、“概括”、“简述”等。在分析结果类问题时, 通常要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直接结果、间接结果, 积极结果、消极结果等。在回答这类问题时, 必须根据题目的要求, 分别对待, 逐一说明;如果没有具体的指向要求, 则要进行全面分析, 角度多样, 详略得当。
【例10】[2011·福建文综卷·38 (3) ]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 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 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 (6分)
【解析】这道题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 也就是分析辛亥革命结果的局限性。从材料“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 民国均认为有效”可以看出,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为了争取外国对中华民国政权的支持, 承认列强与清廷签订的一切条约继续有效。这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敢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也反映了其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其原因要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的角度分析说明。
【答案】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 不敢公开反帝, 表现出妥协性。
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7.影响类。
影响类问题多分为短期影响, 长期影响;积极结果或影响, 消极结果或局限性;对本事件或本国的影响, 对其他事件或其他国家的影响;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局部地域和整个世界的影响等。在回答这类问题时, 紧扣题意是前提, 分门别类是关键, 根据要求是基础, 全面综合看问题, 深入分析才高明。
【例11】[2011·浙江文综卷·39 (1) ]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 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0分)
【解析】这道题出示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二战全面爆发、苏德战争爆发、《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雅尔塔会议、攻克柏林和苏联对日宣战等八个件事。这些事件中, 有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有的产生了消极影响, 要根据每一事件进行分析和说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为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粉碎了英法绥靖政策, 但此“祸水西引”政策, 实质上也是一种绥靖政策, 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苏德战争爆发, 使二战规模扩大, 加深了世界人民对法西斯的仇恨, 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不仅是苏德战场和欧洲战场的转折点, 由于其决定了整个世界大战的走势, 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雅尔塔会议牺牲了中国等弱国的部分利益, 同时英、美、苏等大国在处理战后问题上基本达成一致, 为二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柏林, 德国法西斯完全战败, 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 消灭了七十多万关东军, 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之一。
【答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客观上加速二战的爆发;苏联参战, 促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变化具有深远影响;雅尔塔会议对加快战争进程以及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柏林, 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对日宣战, 加速日本投降。
【例12】[2011·广东文综卷·39 (2) ] (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4分)
【解析】这道题是外延式问题, 实际上要求从中国经济建设的角度评价计划经济体制。在解题时, 可以迁移运用苏联模式的影响, 也要运用分阶段分析法。新中国成立初期, 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也是必要的, 有利于初步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后来, 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压制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不得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 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8.论证类。
论证类问题一般是命题者出示一则或数则说明观点的材料, 要求考生对这些观点提出支持或反对意见, 并论证自己所选择的观点的合理性。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 注重历史事物间的纵横联系, 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 强调的是一种探究能力, 同时又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题的格式不定, 一般是围绕一个主题命制, 强调密切联系现实生活, 突出创造性、开放性、实践性与探究性。
回答这种类型的问题, 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 而是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地论证自己的观点。考生首先要选择其中一种观点, 然后结合史实全面论证这一观点;在论证过程中, 要求做到符合逻辑, 论证严密, 材料与观点统一, 理由、论据充分。因此, 解答此类问题, 第一, 要确定观点;第二, 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 以充分的论据支持观点;第三, 要做到史论结合, 有论有据;第四, 论述要全面, 切忌绝对化。
【例13】[2011·江苏历史卷·22 (3) ]运用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6分) (要求:对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陈旭麓先生的观点是“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 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 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从题中材料一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 瓦解了中国传统手工纺织业, 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凋敝, 导致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逐步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但从材料二和材料三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渗透, 也有“建设性”的一面, 它在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同时, 客观上推动了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在中国的传播, 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 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大力宣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并致力于实践, 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
【答案】开放性试题, 答案略。
【例14】[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1]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开放性试题, 材料提供了两种观点:其一, 西方国家的崛起开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 然后是封建社会和骑士制度,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论证时可以运用下列史实说明观点:古代希腊的小国寡民的民主政治制度和人文主义起源, 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和万民法,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新航路的开辟, 宗教改革运动, 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和苏联的争霸,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等。其二, 1800年之前亚洲与中东国家是世界的引领者, 1800年之后欧洲国家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论证时可以依据下列史实:中国等东方国家最早进入封建社会,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下, 科技、文化全面领先于世界;郑和下西洋, 比西方航海家的航行早了半个多世纪;明末清初, 中国和日本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其得到缓慢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等。18世纪下半期, 英、法、美等国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工厂时代”,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西方终于全面超越东方国家。对开放性问题, 要立足于一种观点, 用最有说服力的论据论证。
【答案】 (12分) 开放性试题, 答案略。
评分标准:一等 (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 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 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 逻辑严密, 表述清楚。
二等 (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 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 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 表述清楚。
三等 (4~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 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 表述不清楚。
9.启示、看法、认识类。
启示、看法、认识类问题通常是运用“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等引导词来提问, 要求考生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 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这类试题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 以检测考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回答启示、看法、认识类问题, 要从以下三个步骤着手分析。第一是读懂材料, 明确材料的核心和启示的规定和指向;第二是指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共同属性;第三是根据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共同属性, 提出我们今后的具体行动、奋斗目标、应借鉴的经验和避免失误的举措。简言之, 就是“就材料中的事论事”, 最后是“联系实际谈体会”。
【例15】[2011·广东文综卷·39 (4) ]通过上述探究学习, 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3分)
【解析】这是典型的启示类问题, 从“就事论事”的层面看, 材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及苏联所取得的成就予以肯定, 甚至认为中国就要采用计划经济体制。而从“联系实际”的层面而言, 经济政策的制定要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国情, 不能照搬。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重要经济手段,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不论是何种制度的国家, 都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国情推进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上述分析, 整合得出答案。
【答案】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 皆可得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 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此问分三个层次给分, 如答案包含多个层次, 按最高层次给分, 不重复给分。第一层次, 答案是从材料和问题中直接获得的简单论断, 如“20世纪30年代中国有人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等, 给1分。第二层次, 答案是从材料和问题中直接获得, 但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纳, 如“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会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等, 给2分。第三层次, 答案在综合分析和归纳材料与问题的基础上再提升, 如“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等, 给3分。
【例16】[2011·江苏历史卷·24A (3) ]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 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 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2分)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从材料本身看, 日本明治维新后经济获得快速发展, 是因为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将部分国有企业低价转让, 甚至以无偿赠送的方式, 支持资本家。从实践上看, 这种干预效果是明显的, 表明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是必要的。但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环境之下, 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如20世纪70年代之后,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逐步采纳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观点, 主张对经济减少干预。这样, 联系实际分析可知, 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因时而变。
【答案】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10.评价类。
评价就是衡量、评定价值。评价类问题通常是通过“评价”、“评述”、“评析”、“认识”、“看法”等提示语设问, 就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和评定。其关键在于要与历史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特征相结合, 从而揭示那些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影响。回答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种方法:一分为二法, 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评价历史事物;分阶段评价法, 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分析评价历史事物;主客观评价法, 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评估历史事物的历史价值。
【例17】[2011·山东文综卷·27 (2)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 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8分)
【解析】第一问是相对比较容易的题目, 因为材料中反对用“现代”的评价方法评价黄宗羲, 这就要求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评价要全面, 史论结合, 要辩证地评价。第二问, 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模式分析, 一方面要看到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在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和设计资产阶级未来社会蓝图方面, 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另一方面, 这一思想主张的阶级属性是资产阶级性质, 反映了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 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广大下层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答案】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 (历史的评价) ;进行全面的评价 (辩证的评价) 。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例18】[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8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8分)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辛亥革命前, 钱玄同全面肯定传统文化, 但新文化运动中, 他却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在辛亥革命时期, 为了推翻满族贵族的腐朽统治, 需要借用儒家传统文化来反对清朝专制统治, 而此时全面肯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有利于发动民众,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 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 由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没有在思想上彻底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封建残余势力还很强大;袁世凯甚至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等来复辟帝制, 企图代表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中, 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大力弘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 批判传统旧道德, 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有利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但其中对中西方文化采取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做法和态度, 对后来影响深远, 也是不科学的。从上述分析可知, 运用分阶段分析法是解答这道题的最佳方式。
【答案】辛亥革命前, 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 全面肯定传统文化, 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 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 但矫枉过正。
11.比较类。
比较类问题是通过类比或对比, 归纳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异同点及其本质特征的题目。
比较类问题根据题目对比较内容或项目的限定, 可分为外显比较题和内隐比较题。外显比较题, 即命题已经指定了比较的内容或项目, 其特点就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指向性。内隐比较题, 即命题对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没有指定或限制内容和项目, 由考生依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去组织答案。其特点是比较的范围无提示、不确定和不定向, 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根据题目所比较的内容或项目概括、归纳、演绎推理和阐释深浅层次的要求, 可分为简单比较题和比较论证题。简单比较题, 即命题只比较所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过程、结局和影响等浅层次内容的异同点, 并不要求考生作更深入的辨析以得出某种深刻的、规律性的结论来。比较论证题, 即命题不仅要求考生对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现象和本质差异的比较, 而且要求考生进一步运用历史理论知识深入剖析, 论证这些差异的正确性, 甚至得出某种理性的、规律性的结论来。
根据比较内容或项目的方向差异, 可分为类比题、异比题和异同题。类比题, 即命题只比较所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其特点是只求同不求异。异比题, 即命题只比较所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不同之处, 其特点是只求异不求同。异同题, 即命题要求指出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相同 (或相似) 及不同之处两个方面, 其特点是全面比较、深刻领悟。
根据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间、位置、背景区间的差异, 可分为横向比较题和纵向比较题。横向比较题, 即命题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间、位置、背景区间相同或基本相同, 比较的内容或项目向横向空间发展。纵向比较题, 即命题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空范围差异较大, 呈前后相续的纵向关系。
根据命题的设计、选材不同, 可分为平铺直叙的普通比较题和由原始材料构成的材料式比较题。此外, 根据所比较的对象在性质和空间上的差异, 又可派生出人物比较题、事件比较题、中外比较题等。
比较类问题的解答宜从审题和答题两个方面入手。
(1) 审题。
审题包括以下步骤:第一, 审题目类型。根据以上关于比较题类型的划分, “按图索骥”, 确认题目类型;在此基础上, 把握住这一题型的特点, 明确答题的方向。第二, 审比较对象。比较对象即命题要求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迄今为止, 高考比较题的比较对象以两个居多, 比较对象数最多为三个;应注意比较对象的共同属性及其特殊性, 其时空位置是纵向关系还是横向关系, 做好破题准备。第三, 审比较项。如果是外显比较题, 应按其设定的项目逐一展开比较, 注意设定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是内隐比较题, 则需根据题意、比较对象作具体分析, 考生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从历史事件发展的整体倾向考虑, 可以从背景、原因、性质、经过、结果和影响着手;从比较对象的类别属性考虑, 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着手;从比较对象间的因果关系考虑, 又可以从主观和客观, 历史和现实, 直接和间接等角度深入分析。第四, 审限制条件。限制条件一般有时间限定、角度限定、频率限定等, 这些对于考生组织答案、确定比较内容要点的取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考生答题的航标, 审题时要一一标出。第五, 审与课本知识的关系。此类高考试题考查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是课本的主体内容, 因此, 课本上有关的“蛛丝马迹”往往会是解题的重要依托, 考生应尽可能地对照题目与课本知识, 诱发联想, 启迪思维, 考虑答题的选点和突破口。
(2) 答题。
答题的第一步是草拟提纲。就是把答题的要点、顺序简明扼要地列出, 根据问题的范围和时限按部就班地作答。第二步是组织答案。依据提纲, 以历史基本理论为统率, 以史实为论据, 史论结合。答题还要简明扼要, 言简意赅, 详略得当;主答部分应详, 兼答部分应略;要全面准确, 不能顾此失彼。
【例19】[2011·安徽文综卷·36 (3) ]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10分)
【解析】第一问, 题目要求比较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和古代希腊梭伦改革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 这是一道内隐比较题。在比较时, 首先要确立比较项, 可以从人才选拔的依据、选拔的作用、选拔的历史影响几个角度去思考。从选拔的依据看, 中国是依据诗赋才学;古希腊是根据财产。从选拔的作用看, 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打击了门阀士族;财产等级制度扩大了古希腊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 有利于社会政治民主化。从历史影响看, 科举制改变了世家大族把持中央政权的局面, 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未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本质;而财产等级制度, 推动古希腊由旧氏族贵族专制向奴隶制民主政治过渡, 奠定了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第二问, 比较社会观念的差异。联系科举制度之下的“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说明它有利于读书重教社会风气的形成, 但“学而优则仕”又说明其主要目的是维护皇权专制统治;古希腊的财产等级制度引导民众追求财富, 而在思想层面上, 它又推动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智者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从比较的基本要求看, 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答案】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政权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
差异: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 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重视个性的发展。
【例20】[2011·福建文综卷·41A (1) ]结合所学知识, 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 (分数略)
【解析】这是外延式问题, 比较的关键是“君主……权力差异”, 分析时必须依据宪法中的规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 天皇的权力至高无上。而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的征税权、平时主持常备军权、废除法律权、干涉议员在议会活动等权力作出了限制;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 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18世纪中期之后, 随着内阁制的形成, 英国国王成了国家权力的“象征”, 处于“虚位”。由此可以归纳出“差异”。
【答案】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
8.宪法学材料分析题 篇八
试题特点
1,背景材料“新、广、活”,即内容新颖,取材广泛,形式灵活多样。材料分析题一般选用最近一年国内外时政热点或学生身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作为背景材料,取材广泛,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2问题设置“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材料分析题所设置问题既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行为习惯,又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能力等,突出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3,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4,答案开放、多元化。材料分析题中有些设问具有开放性,课本中没有现成答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归纳。
试题类型
材料分析题主要以文字材料类、图表类、图文结合类试题为主。
解法指导
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分析题信息容量大,出题角度灵活多变,对学生来说稍有难度。不同类型的材料分析题,解答方法虽不尽相同,但也有规律可循。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实践,对材料分析题的解答方法略作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看设问。解答材料分析题时,把握设问最重要,命题的意图、指向、要求均在设问中。通过仔细阅读设问,抓住设问关键,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提高阅读材料的效率。
2,读材料。我们要根据设问要求,仔细阅读材料,“有的放矢”。
3,回归课本找依据。在这一步骤,我们要从记忆中搜索那些与设问相关的课本理论知识,找出设问、材料与课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或时事政策之间的关系。
4,紧扣题意组织答案。我们在答题时,一要注意把握答题角度,抓住中心和关键。一般来说,组织答案时应先运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再用给出的材料加以说明。二要体现辩证思想,要全面、准确、发展地看问题并组织答案(最好先在稿纸上粗略地列出提纲),作答时要有条理(即答案尽量条理化),切忌“点”少“面”窄。三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根据观点分析材料,运用材料证明观点。我们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该怎么做”的步骤作答,这样可以把答案组织得更全面,确保万无一失。四要认真书写,合理布局,尽量使卷面美观舒适,使答案一目了然。
典型题例
例1材料一双击鼠标启窗口,信息海洋好神奇。查资料,联友谊,赏音乐,通信息,一叶轻舟万山过,网络魅力谁能敌!有激流,有险滩,暗礁陷阱起波澜。不良信息撒迷雾,低俗之风讨人嫌。偌大一张互联网,让我欢喜让我烦。
材料二2009年1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安部、文化部等七部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截至2月10日,专项整治行动中已关闭严重违法违规网站191l家、博客269个。
综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道理?
(2)国家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有何意义?(两个方面即可)
(3)未成年人应该怎样自觉抵制互联网低俗之风?(两个方面即可)
解析:两则材料都是关于网络的材料,贴近学生生活,针对性很强,材料新颖、典型,可联系的知识点也很丰富,学生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和自身实际作答。
参考答案:(1)网络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上网有利也有弊。(2)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依法治国的要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3)丰富课余文化生活,陶冶高雅生活情趣,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登陆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信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范网络欺诈行为;遵守网络道德,做到文明上网;遵守法律规定,不传播不良信息;发现不良信息及违法、违规网站,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例2从2002年“感动中国”人物开始评选以来,连续七届榜单上河南人的名字都熠熠生辉:张荣锁、任长霞、魏青刚、王百姓、谢延信、武文斌、李隆……哪一个不是掷地有声,哪一个不是气贯长虹!在他们身上集中展示了河南人的优秀精神品质。中原的崛起不光是经济的崛起,更是精神的崛起!
(1)请你谈谈河南人身上具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至少四个方面)
(2)“中原的崛起不光是经济的崛起”,为什么“更是精神的崛起”?(两点即可)
解析:河南文化积淀深厚,河南人具有优秀的精神品质。从2002年以来,在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优秀的河南人连续七届上榜,这也成为近年中招命题的热点。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中原崛起,应该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崛起。正如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所言:文化创造巨大价值,是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文化提升人类素质,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文化增进社会共识,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文化塑造良好形象,是经济发展的“大磁场”;文化提供不竭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永动机”。
【宪法学材料分析题】推荐阅读:
宪法填空题题库08-14
宪法知识题库50题11-06
宪法简答论述题题库11-06
国家宪法日学习材料07-20
学宪法讲宪法答案09-08
宪法学试题答案08-16
小学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总结09-21
宪法学试题库08-10
学宪法讲宪法学生心得体会10-06
宪法法学论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