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一课反思(4篇)
1.《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一课反思 篇一
教学内容:教材43―44页例1-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1-5题.
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数和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的算理.
2.使学生能根据简便计算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类比迁移能力、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认真审题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知识的迁移、归纳整理的过程中,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根据简便算法正确灵活地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填空.
78=80-( ) 99=100-( ) 87=90-( )
101=100+( ) 56=60-( )
2.口算.(出示两组算式,第一组为三位数加减整十或整百的数;第二组为三位数加减两位或三位数.)
第一组 113+60 276+100 574+200 165-100 453-300
第二组 113+59 276+98 574+198 165-97 453-299
要求:让两名学生到前面进行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其他同
学和老师一起当好裁判.
设疑:第二组题也一样能算得很快,你知道怎样算吗?
二、探究新知
1.导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二组加数或减数有什么特点?(第二组题的加数、减数都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
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的加减法,怎样计算简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2.《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篇二
[片断一]
师:同学们喜欢去超市购物吗?今天,老师先让大家尽兴地去超市逛逛,好吗?
[推出购物超市流动车,上面有98元的足球、元的彩电、395元的VCD、48元的乒乓拍、4999元的电脑、29元的《三国演义》、159元的大衣等,让学生分别以顾客和营业员的角色进行买卖。待每个同学都有了购物体验后,回到座位。]
师: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能介绍一下你买到的东西,描述一下付款的经过吗?
生1:我买了1只足球98元,我付出100元,营业员找给我2元。
师:为什么能找到2元?
生1:因为足球只要98元,而我付了100元,多付了2元,所以营业员要找给我2元。
师:噢,原来这样。
生2:我买的是彩电,我付出20xx元,找回1元。
生3:我也买了1只足球,我先付出90元,再付出8元,这样就不用营业员找了。
……
师:在买东西的过程中,你们感到哪种付款方式最方便?
生1:我认为付出整十、整百、整千元,再让营业员找一些零钱比较方便,这样我们不必带一些零钱去购物了。
生2:我认为身边正好有零钱的话,要多少钱就付多少钱,不用营业员找了,也好把零钱用了,减轻负担。
师:营业员们,你们的收款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生:他们买足球的话,大部分都付100元,我收了钱后,再找给他们2元。
师:为什么还要找给他们2元?
生1:因为足球是98元,我多收了2元,所以要找给他们,否则就占人家的便宜了。
生2:我记得有一位顾客买了一台VCD,他付给我3张100元,1张50元,2张20元和1张5元,正好是395元,我就不用找钱给他了。
师:看来,你们都有丰富的购物经验,利用生活中的这些经验来进行计算,会不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呢?想试试吗
[解读]
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实际相连,创造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在活动的体验中,去探索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不仅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
3.《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一课反思 篇三
这节课的内容是“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是节计算课,但主要是让学生自己验证两条规律: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以及整数的减法运算性质也同样适用于小数。之后灵活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进行口算的训练,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些数字的特征,得出结论:小数加法,可以通过尾数相加凑整;小数减法,可以通过尾数相减凑整。这为小数的简便计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之后,我抓住学生有利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对三个整数算式进行数字观察,学生的思路慢慢打开,我趁机询问,这用到了整数的什么规律?在学生的大脑里,过去的知识慢慢呈现,一个接一个补充地更加完整。
顺着学生的热情高涨,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六一节前夕,东东准备买四样食品各1份,价钱分别是:4.38元、17.3元、0.62元、2.7元。问东东一共应付多少元?我没有急于让学生计算,而是提出了3个问题: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如果请你计算,你会算吗?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算法?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纷纷动脑筋,想算法。最后我根据学生的思路,把全班分成两个组进行比赛。明显发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计算的那个组算得又对又快。由于观察计算结果相同,从而归纳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4.《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一课反思 篇四
为了更好的`运用运算定律,先复习连减算式和连除算式简便运算的字母表达式和文字表述,以此为依据,变化形式,达到简便的目的。
好的方面:
1.题型设置由简单到复杂,及:先直接可以套用公式,然后需要变换形式后才能套用公式。
2.连减算式的简便方法和连除算式的简便方法,有相似点,教学中通过对比和联系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
3.设置了一些运算定律的逆运算形式,拓展思维的同时,也给好学生一个拔高的机会。
4.对于学生的易错点:如:符号等,做到了细致的强调。
不足之处:
1.学情把握不到位,如:六班学生我教的时间不太长,部分学生还不太适应我的教学方法,所以,我应该给学生适应的时间,放慢一点速度。
2.课堂上为了完成任务,“大合唱”的次数太多,导致一部分学生没有展示的机会,同时另一部学生“洪水摸鱼”,整个教学虽然有过程,但没有落实到实处,今后要改正这个不足。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一课反思】推荐阅读: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买水果(5的加减法)》及教学反思06-21
小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学反思12-08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01-14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06-23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反思09-16
加减教学反思08-24
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