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建筑形态的重构论文

2024-08-24

论现代建筑形态的重构论文(共6篇)(共6篇)

1.论现代建筑形态的重构论文 篇一

论现代城市建筑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城市建设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在大量的`城市建设实践过程中凸显了诸多问题,城市建筑与城市相互之间的脱节就是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文章从城市建筑设计出发,寻求缓解建筑与城市之间矛盾的办法,探索促使二者有机契合的有效途径.作 者:潘贤 作者单位:广州南方电子工程设计院,广东,广州,510055期 刊:中国科技博览 Journal: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年,卷(期):2010,“”(6)分类号:X2关键词:城市规划 建筑设计 城市建筑 城市功能

2.论现代建筑形态的重构论文 篇二

1. 研究背景

建筑表皮近年来一直是建筑界的热点议题, 在“后奥运”和“后世博”的今天, 越来越被国内建筑师所重视。另一方面, 由于绿色生态理念的盛行,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更多的绿色节能因素。于是, 木材作为一种绿色建材, 被广泛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来, 尤其是表皮设计。

建筑木表皮的设计日渐增多, 并且形态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尤其在国外森林工业发达地区, 关于木材表现的设计大量涌现, 可以给我们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

2. 研究方法

本文尝试通过形态构成理论来浅析现代建筑木表皮的形态设计。

形态构成是现代视觉造型艺术的一种基本理论。其原理是采用形态分析的方法, 把客观形态分解为不可再分的基本要素, 研究其视觉特征、变化与组合的可能性, 并按力与美的法则组合成所需的新形态。形态要素是建筑师的基本工具, 无论是建筑本身的设计, 还是其细部的设计, 都可以抽象为点、线、面、体等要素。建筑领域对形态构成的研究, 正是以形态学的方法研究这些基本要素。

二、建筑木表皮的构成手法

通过前面对构成元素的划分, 我们可以按构成手法, 将界面初步分为“线构界面”“面构界面”和“体构界面” (即砌筑界面) 三个常见的大类。

1. 以“线形态”为肌理特征的杆构表皮界面

(1) 杆件阵列的“排线”形态

木杆件阵列形成虚实相间的界面。通过对杆件的疏密操作, 可以调节内部空间与外界的通透度。这种建构方法通常应用在建筑的外表皮用来遮挡光线, 或者作为直接表皮来围合建筑灰空间。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建筑系在墨尔本港口建造了两座小型木质景观建筑, 名为“海之光”观景台。建筑表面由阵列的木杆件构成, 光线从面向海面的一侧照入, 在木杆墙上留下斑驳的光影。

(2) 杆件垒叠的“点线”形态

木杆件在水平方向上交错叠置, 这样就会形成同杆件阵列不一样的虚实相间形态:杆件的长向表面形成划分界面的“线条”;叠置在长杆件上的短杆截面形成了间隔上述线条的“点”, 两种元素通过间隔布置组成了新的肌理。这样的界面融入了“线和点”两种形态要素, 形式更加丰富。

在2000年的汉诺威博览会上, 瑞士馆的建造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展厅通过建筑木材巧妙地堆积而成, 纵横交叠的木条构成了建筑的外部维护界面和内部分隔界面。纵向木条通过横向布置的小型落叶松木条隔开, 保证空气能自由流通, 同时也形成了疏密有间的趣味肌理。

(3) 杆件相交的“网格”形态

木杆件在不同方向上相交形成的“网格线”形态特征的肌理。随着交错的杆件方向的增加, 网格不一定是四边形, 也可能是多边形。现在的设计实践中纵横交错的实例比较多, 瑞典南曼兰有一座木质外表皮的花园别墅。别墅的外围表皮就像罩衫一样, 紧紧地包裹着建筑的实体。细长的木条相互交错, “罩衫”上还开有不对称的窗子, 给别墅以最大的“呼吸空间”和淡淡的朦胧之感。此外, 这种独特的设计能够促使植物沿着庞大的格子篱笆攀爬生长。

此外, 杆件在界面内无序交错组合也是比较常用的肌理塑造手法。尤其是短杆件的组合, 可以造成与众不同的界面效果。

(4) 杆件弯曲的“曲线”形态

截面较小的木杆件首尾相接经过弯曲固定在界面上, 形成的曲线形态的肌理, 荷兰的莱顿住宅临街立面就采用了这种柔性界面。建筑用地狭小逼仄, 仿佛处于“峡谷”之间。从上到下的柔和曲线如同水流一样撒落, 也暗合了房屋本身的意象。

2. 以“面形态”为肌理特征的板构表皮界面

(1) 板片平铺的“覆面”形态

用大小均匀材质统一的木板片覆盖在建筑维护界面上的构成方式, 这种方式形成的界面整体感强, 强调木材质本身的自然纹理表现。由于不同方案采用的单元板材形状不同, 由这些板材拼合而形成的缝隙也不一样。因而, 这种形态的界面会呈现出“线分割出的面形态”。常见的木板片元素除了各种形状的覆面板以外还有木瓦片。

(2) 板片组合的“拼贴”形态

对界面进行重新划分, 然后再对重新划分而成单元面域进行不同肌理的填充, 现在常见的手法就是马赛克式划分填充和条状划分填充。如果将拼贴的单元面域部分留空, 则会形成错位的镂空形态。东京的“依偎迷盒”是一座私人住宅, 它的体型非常简单, 只是个立方体盒子的形状, 建筑师试图将这个巨大的立方体装饰成一个百宝箱或者是一个魔方。建筑的立面被划分为8×8的单元方格, 每个单元方格由横向或者竖向的木板填充。最后再将大小各异的窗户整合进这些方格, 这样就形成了丰富变化的立面效果。

(3) 板片交接的“折叠”形态

木板片沿某个方向连续交接, 交接处前后错动形成一条连续的“折叠面”形态。通过控制这些折叠面的前后错动幅度和上下错动位置, 可以构成不同节奏韵律的动态界面。新西兰奥克兰市有一座航空博物馆, 它隶属于交通与技术博物馆。展馆的立面采用了木质的界面, 参差的木板面一条条排布在立面上, 呈现出统一但又明暗变化的界面。

(4) 板片阵列的“侧面”形态

木板片的侧面对外显现, 然后阵列形成的以侧面线条组成的“虚面”形态。当板片全部为平整长方形时, 与杆件的“排线”形态有些类似, 但是多了些进深感。不过更多的板片阵列形态, 是为了表现出动感变化的立面效果。这些层叠的单元板形态各异, 按一定的次序连续排列, 可以形成富有规律的动态效果。奥地利林茨市的一个美发沙龙为了吸引更多客户的注意, 在外立面改造中运用了这一的手法。形态不一的板片连续排列开来, 在立面上形成一断柔和的富有动感曲面, 改造的表皮立面让美发沙龙焕发了新生。

(5) 板片转动的“开合”形态

板片的“开合”形态是一种动态形态, 它随着板片开合程度不同变化, 木板片在做外遮阳时经常被做成可旋转活动的木百叶板。木百叶板可以灵活调整转动幅度, 以此来调节建筑的进光量。百叶板从旋转轴在百叶板上的位置可分为中轴转动和端轴转动。

斯洛文尼亚的可可幼儿园采用了活动木百叶外表皮。建筑立面是由深褐色的灰泥和木板组成的, 就如同百叶窗的叶片, 可以绕着纵轴转动。木板的一面保留木材的原色, 另一面刷上了九种鲜艳的颜色。孩子们可以感受木材, 并通过转动木板来辨识颜色。

3. 以“体形态”为肌理特征的块构表皮界面

木块材的表皮生成方式与砖比较类似, 可以分为透空砌筑和凹凸砌筑两类。

(1) 块材偏移的“透空”形态

透空砌筑是块材砌筑时错位产生空隙的方式。在遵循砌筑法则的基础上, 留出透空的空隙, 同时又可以兼顾通风和采光的功能。合理地变换透空砌筑方式, 还可以形成美妙的肌理, 起到良好的装饰效果。

(2) 块材伸缩的“凹凸”的形态

简单的木块, 切割后叠摞在一起。通过不同形式的排列组合, 就可以形成各种凹凸的表面肌理和灵活变化的动态曲面。这种砌筑方式经常在砖建筑中出现, 国内张雷的高淳诗人住宅的部分立面就采用了这种组合方式的砖表皮。此类手法在木块材砌筑中也可以实现, 不过目前的案例不多。

三、结语

木表皮的构成形态千变万化, 不可能仅仅通过几种方式的总结分类就能穷尽。所以本文对构成元素进行抽象处理, 通过最简单的“杆、板、块”三个构成元素来解析常见木表皮的基本形态构成。由于篇幅和能力有限, 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顾大庆, 柏庭卫.空间、建构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3.现代建筑美的形态分析 篇三

建筑美是由建筑的审美属性与人的审美需要共同体现的。建筑同所有其他视觉造型艺术一样,其美也总是借助于自身的“形” 与“态”, 这种“形” 与“态”,可分为实体形态的建筑造型、虚体形态的建筑空间以及综合形态的建筑环境。可以说,这种造型、空间以及环境于一体的形态美,是各类视觉造型艺术中唯建筑所特有的。

建筑的造型美

建筑仿佛是一种“巨大的空心雕刻品”,建筑的空间造型,历来是建筑的主要审美对象。建筑造型的美集中体现在它的“体形美”和“立面美”上,从本质上讲,建筑造型也就是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任何建筑形态,只要展示在空间中,它就不可能是抽象的二维的“面”,也不可能是抽象的单一的“线”或是“点”。它一定会呈现出由长、宽、高所组成的三维的“体”,也就是体积、体量和体态,这种三维的“体”统属于“体形”, 体形是构成建筑造型美的基本特征。构成体的长宽,宽高,长高也就分别组成其建筑的各个“立面”, 而立面是构成建筑体的的基本界面。

同为三维空间的实体造型,建筑艺术家们在具体表现建筑作品时,却又反映出各自不同的审美意趣和艺术追求。有的建筑师在推敲建筑的造型时重点在其“面”的表现,将各种几何形状组合成对称均衡、比例协调和轮廓多变的立面形象,从而体现出某种平面几何构成式的层次美;有的建筑师则注重“体”的构图,因而塑造出极具立体感的建筑形象,使建筑体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形美”; 有的建筑师则注重从建筑墙体本身来进行增加修饰打扮,“修饰美”对于建筑来说,并不是说其没有造型形式,或是其造型形式是否具有艺术性和艺术性强弱的问题,因为凡是建筑必有造型。

例如意大利维琴察的罗东达别墅,也称 “圆厅别墅”,这座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建筑家帕拉迪奥设计的古典建筑其最大的特点是建筑造型的绝对对称。虽然此建筑本身有建筑平面设计的致命缺点,因为空间分隔因对称的布局而明显利用空间不足,但丝毫不影响其极为优美的建筑轮廓的成功设计。仔细推敲此建筑形态美的外部特征的重点不在其“体”,而在其“面”。以中轴线为基准而设置的台基.柱廊、山花、圆顶及端墙,都是为了建立一个能体现出某种平面几何式的恬静惬意的端庄美的立面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圆厅别墅的立面实际并无“正”、“侧”之分。从平面图来看,围绕中央圆形大厅周围的房间是对称的,甚至希腊十字型四臂端部的入口、门厅也一模一样。这种对称均衡的建筑造型形式,给人一种纯洁、端庄和高贵的美感,构成了独特的建筑美风格(如图1)。

美国建筑大师赖特为考夫曼设计的流水别墅,此别墅最成功之处就是以一种疏密有致、有虚有实的体形与所在环境的山形、林木、流水紧密交融,建筑物与大自然互相渗透,汇成一体,互相衬映,相得益彰,可以说,流水别墅的美是建筑体形和环境体形之间有机而巧妙的契合。别墅的外部造型与历史上出现过的一切别墅都极不相同,单从建筑的造型上感受不到它的立面美、形式美;而一旦展示其“成角透视”或实地场景的立体图片时,人们不得不被它的变比多端的“体形美”所惊叹、所折服。此建筑是由几道横向栏墙与几条竖向石墙形成横竖交错的构图,栏墙鲜亮光洁,石墙粗犷幽暗,水平与垂直的对比、颜色与质感的对比,再加上光影的变化,使整座建筑显得既沉稳厚重又轻盈飞逸(如图2)。

圆厅别墅和流水别墅两种建筑都展现了三维空间的“体形美”, 但从建筑形态美的角度观察来看两者确有本质的差异。圆厅别墅所追求的视觉效果,与其说是三维空间的建筑“体形美”,不如说是二维空间的建筑“立面美”;而流水别墅则始终以三维空间的“体形美”作为其审美追求的主要目标。

在建筑中,“体”并非孤立地存在着,建筑的形体总是由点、线、面、体以及色彩、质感等各种几何元素、构图元素所组成。离开了点、线、面,所谓“体”也就不存在了。在一般情况下,现代建筑的结构构件和材料自身的多元组合,已经具备了“点、线、面、体”的各类造型手段,但有时为了塑造独特的美感形象,是可以完全强化其中的某一项元素,甚至在原型体之外附加某些纯粹精神性、艺术性和装饰性的造型元秦。总之,建筑师一旦单掌握了建筑美的形态规律,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塑造。

建筑的空间美

建筑,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人造的空间环境。这种空间环境,一方面要满足人们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感受的需要。即建筑不仅是一种物质性产品,它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性产品,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为此,不仅要赋予它以使用要求,而且还应当赋予它以美的属性。

狭义的讲,建筑的空间性,在量的方面来说是三维的,即有长、宽、高。在本质方面则是通过人的各种感官来感受的。而建筑的美呢,也就在这种由长度、宽度、高度构成的“空间”中,通过人身临其境的体验而被人感受到,这也使得建筑的美拥有了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第四度空间,即时间这—因素,在任何时期、任何形式的建筑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也就是说,人要真正欣赏或感受建筑的美,不能仅仅凭图片等二维空间的艺术所提供的情景,而只有“亲身”处于建筑之中,或立身于建筑四周,从连续的各个观察点来审视、观察建筑,方可能有效而准确地感受建筑艺术的空间美。

建筑的空间美,在古今中外的建筑身上可谓比比皆是。中国古代的建筑有—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重视群体规划和序列设计,不管是住宅、园林建筑,还是宫殿、寺院建筑,均常常以建筑群的形式出现,空间的形式感极强。希腊庙宇神堂的尺度、罗马万神殿内部的宏伟、哥特教堂中庭向上的运动感、文艺复兴时期室内的雅致和人性解放的设计以及巴洛克建筑的诡谲变幻,都充分说明了建筑空间美的多元化面貌及丰富的风格变化。

现例举几个实例,中国的宫殿建筑十分注重将建筑的空间存在形式以及时间的流动状态融为一体。北京的故宫就是代表,故宫里房屋有980多座被圈于一个规模巨大的围墙内,各自个性鲜明,整体又排列井然,从天安门到午门,再经过五座内金水桥到达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御花园……各栋建筑依次排列,也使建筑空间的尺度转化构成富有节奏感的序列,由此创造出极具美感的建筑环境,建筑的静态美也具有了动态感(如图3)。

西藏的布达拉宫则更为神奇,它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一幢幢建筑顺着山势高低有致地排列,不仅人进入其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它动态的审美效果,即使立于山下远眺,视线无论从上向下还是由下向上观望,次第排列的红宫和白宫恢宏的建筑群也会给人一种油然而生的崇敬之情,并随着高山仰止的敬仰之心使得建筑本身充满着强烈向上的动势。(如图4)。

意大利的威尼斯市的“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广场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是举世公认的“广场的典范”,它的“典范性”,不仅表现在它功能的协调性,也突出地表现在它造型的四度空间性。广场是由总督府、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新、旧行政官邸大楼、圣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钟楼和圣马可图书馆六组建筑以及威尼斯大运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这六组建筑各司其职,又协调相处,组成了一个既富变化,又完整和谐的建筑群体。由于空间有限,设计师安排新旧行政官邸大楼以成角的透视线形式出现在每一个进入广场的游客的视线里,以夸大透视线的视错觉来放大圣马可广场的空间尺度,如此巧妙的规划设计使这组辉煌的建筑各司其职,又协调相处,以统一而富有变化的结构方式,完整和谐的组织在一起,充分地显示了建筑美的动静结合,空间与时间融汇的特点(如图5)。

被人们称为现代派建筑始祖的德国“包豪斯校舍”,不仅充分利用了建筑四度空间的特点,还赋予这种四度空间以现代特点。这栋建筑起于1925年,校舍总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主要由教学楼、生活用房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设计者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从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出发,根据功能分区原则,按各部分的实用要求及其相互关系定出各自的位置和体量。从平面图上看,此建筑突破了传统建筑,特别是古典主义建筑贯用的对称原则,采用非对称的自由灵活的构图手法,将学生宿舍、教学楼这两部分建筑,由生活用房作为纽带,联成一体,组合成一个多向转折的复杂形状。由于在一个视点不能够观赏到整栋建筑的全景,因此,人们若需要欣赏或了解这栋建筑的全貌,就需环绕建筑行走,这样一来,就既包容了运动,又蕴含了时间,时空的变化使建筑进入了四度空间的范畴,静态的建筑构架因为人的动态观察具有了动态序列,而人对建筑形式美的审视,也就自然而然地由静态的局部观察进入到了动态的全面感知的流程(如图6)。“空间”,不论是三度空间还是四度空间都是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建筑主要通过创造各种内外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巧妙地处理空间,可以大大增强建筑艺术的表现力。

建筑的环境美

建筑形态的美无论是造型美还是空间美,都要与周围环境相统一、相和谐。

建筑个体如果与周围的各类环境处理得当,建筑与环境的各要素就会形成一个和谐的体系,建筑单元与环境构件之间的关系自然融洽,建筑自身造型美便得以顺畅显现,并且能够形成包含了建筑物的新环境景观,正所谓喻物于景、气象更新。反之,如果建筑与环境关系失调,建筑艺术不仅会破坏周围环境的美,而且还将使自身的审美效果受到损害。

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并不是取消建筑的个体特色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个性,而是主张将这种“特色”和“个性”消融在建筑环境的整体面貌之中。个体建筑的“特色”一旦剥离了环境因素就会成为孤芳自赏的自我怜惜,那也就无所谓“特色”了。因此,建筑与环境应该能够自然融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相得益彰。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列举一些中外建筑和环境良性融合的代表性作品。

中国园林建筑所倡导的“借景”、“融景”,就是用简洁的语言,道出一个极为深邃,又极富艺术活力的建筑美学原理,它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求建筑个体与它周围的综合环境和谐相处、建筑细节与自然风物共融同合、互为景观,以达到“山色湖光共一楼”的境界。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像—艘即将远航的帆船,它与辽阔宽广的大海相互协调。在白云蓝天下,舒展出自身与周围自然环境所构成的美态,成为建筑与环境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完成密不可分的这一杰出构图的建筑典范。美国现代建筑大师赖特的杰作“流水别墅”,它的闻名既不在它的豪华、壮观,也不在它的轻巧、实用,而在于它与周围自然风景的“错落多姿”的完美结合。建筑巧妙地将茂盛的树林作为自己的背景,而以一条流动的小溪作为自己的基地,幽静的建筑与流淌不息的溪水构成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虚实相生的美妙意境,真正达到“天人合一,道物自然”的境界,整栋建筑的审美意趣,就在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中显示出来。美国道格拉斯住宅是白色派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其设计者是大名鼎鼎的理查德·迈耶,此建筑全身洁白如洗,犹如天界杰作,清新脱俗,不食人间烟火,一尘不染,与浓荫覆郁的深色背景形成醒目对比,这也是建筑与环境完美结合的另一种体现(如图7)。

建筑环境的美在于“结合”。流水别墅的建筑与环境要素的“协调”是—种结合,道格拉斯住宅的白色派建筑与环境要素的“对比”也是一种结合,二者都可以取得统一和谐的美学效果;无论是建筑环境中的自然要素、或是人工要素等都应当分析甄别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结合形式。尽管它们与环境结合的方式不同,各自所产生的美感效果不同,但都不失为建筑环境美新探索的成功范例。

建筑环境艺术的主旨不但要创造和谐统一的“环境建筑”,而且要造成丰富多彩的“建筑环境”。除了建筑物之外,小品、喷泉、水池、山石、花木等园林景观也是构成建筑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故宫建筑的美,虽然是整体布局、空间气势和建筑本体造型艺术的美,但那些华表,石栏,拱桥,御道,龙壁,铜鹤,铜龟等立体或平面的,抽象或具象的艺术小品,也对丰富和点饰整体建筑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结语

通过建筑美形态分析,人们能深刻地认识到,建筑的美难以一言以蔽之,因为它不仅仅是视觉的艺术,还包括了造型、空间、环境等等许多因素,又融合了技术、理念、审美等等方面于一体。展望未来的建筑美学观,它必将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美学观,它将把自然、生态和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相互和谐作为审美的理想。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基金项目;

参与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一般项目——海南黎族传统村落民居的保护性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5BG092;

参与海南省2015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资助课题——“三沙等南海岛屿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国家主权形象提升问题应用研究”,项目编号:HNSK(QN)15-108;

参与2015年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突显地域特色、服务区域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研究。项目编号:Hnjg2015-29。

4.论现代建筑形态的重构论文 篇四

1. 后现代主义的目的观

后现代主义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对以理性教育为基础的教育目的进行了激烈地抨击。在他们看来,由于现代主义对理性、集体、制度和秩序的强调,教育目的是把个人塑造成现代性工程的零部件,其结果必然是忽视人的个性,导致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和个人生活意义的丧失。因此,后现代主义者在反思理性主义文化的基础上,反对确立任何理性原则,主张对学校教育目的采取较为宽泛的态度,不局限于单一的教育目的,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由一种宏大的设计(如政府的决策或某一教育观)决定的,而是通过全校教师的热情参与和考虑到的众多具体因素决定的,其中,偶然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目的应在实验性的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作不断调整。教育目的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当然,教育仍可注重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但并不强求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发展”——人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并且是有缺点和错误的,人可以是片面发展的。故而帮助人成长的教育应该是开放的、没有固定模式的.

2. 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

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开放性、复杂性、整合性及个体主观体验的重要性,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准确表达,不是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对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实的解释。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结果。主体在面对外部信息时,其原始的经验积累、情感体验和智力结构各不相同,因而其认知的结果也不相同,也可以说是个人经验的统合。知识依存于知识的掌握者,知者和被知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知识是有价值偏向的,受社会明显的或者隐蔽的权利关系的制约。知识的价值不在于给人以现成的东西,而在于不断地给人创造的起点。按照这种观点,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科学知识包含了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只是作为整体的对自然、人类和社会的统合的解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毫无权威可言,所以我们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确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能依靠他们自己的理解、消化来完成。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

3. 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

后现代主义在课程观上反对学科中心倾向,主张构建动态的开放式的课程。后现代主义者从他们各自的立场出发,反对各种形式的二元论,要求在课程组织上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关注课程活动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后现代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因而课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讨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课程的目标不是预先设定的、不可更改的,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的。课程将从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对于课程的控制,不以权威的观念进行控制。

4.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教学观的改造

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教学观应该具有如下特点:(1)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自组织的过程。教师需要学生的干扰和挑战,教师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干扰和挑战是组织和再组织存在的理由,教师要适时诱发学生内部的不平衡以求取得新的平衡。(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对专家开发的课程的线性演绎,学生不再是教学加工的对象,学习也不再仅仅是接受,而是生活生长的过程,不是等待观望,而是主动的参与和探究。这样师生之间可以双向建构,生成意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学方法上,后现代主义主张采取对话式教学,其核心是“反思”,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批判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进行思想交流,教师和学生围绕具体的问题情境,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给出自己的思考,通过与对方的沟通最终达成和解(而非一致)。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要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开展对话,共享认识现实的教育活动。注重学生个体的感知和体验,提倡学生在个体的经历和体验中学习。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全面超越了现代主义的教育观,后现代主义师生关系是相对于现代主义师生关系而言的。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师生关系的超越和消解,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后现代主义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

后现代师生关系的主要的特征

面对现代教育的困境,后现代主义教育家对现代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重新的审视、思考、批判和解构。虽然后现代主义师生关系理论相当庞杂,但能体现其几个共同的突出特征:

1. 合作对话、民主平等

后现代主义认为,以往所强调的“教师中心”或“儿童中心”都有所偏颇。传统的教师中心,往往把师生关系演变为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进步主义则把儿童放于中心位置,强调一切都要服从这一中心。后现代主义者指出,教师、学生以及探索的对象都应成为主体,三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当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型关系。在对话中应自觉摒弃个人主义,消除人我之间的对立,将人看作是一种关系的存在。教师的作用不在于传授真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产生对话。知识的习得过程也就是师生之间相互合作、平等对话而达成共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与教师平等的知识的创造者,和教师具有同等的话语权。教师应尊重、鼓励和支持学生,充分相信学生,与学生共同探讨,让每一个学生在对话中更充分、更自由地发表自我见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当学生和教师建立起相互信任感,把他们所做的视为真诚合作时,才能真正改变以往师生之间的线性关系,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和睦,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真诚对话和交流。可见,后现代学者认为师生之间应该是合作对话关系、民主平等关系、教学相长的互惠式关系;而不是单一的先知与后知、传导与接受、控制与服从、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这种认识表明教条主义的终结,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彻底地接受,它为教授时代敲响了丧钟。

2. 非理性和情感保障

现代社会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理性保障下的师生关系,具有选择性、规范性、实用性。理性保障下的师生关系运用一些条条框框只加强了师生之间表面的形式化的联系,而疏远了师生间心灵的实质性的交流。在这种师生关系中,道德、感情等不存在交流的空间。建立如此师生关系的后果就是将本来各具特征的、独一无二的、各种各样的学生变成一群原子式的机械的个体;将本来应生气勃勃、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变成了封闭的、孤立的、缺乏情感交流的活动。后现代主义者批判理性主义者对感情的压制,主张建立情感保障的师生关系。它是一种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师生关系;它是一种情感的约定,这种约定使得教师或学生出于自我的责任而对对方做些什么,而不是只考虑外在的规范和任何功利性的结果。师生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彼此、面对一切,师生间自然情感的真诚流露,是心灵的碰撞和师生生命内在的需要。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的突然暴发,使师生间的距离猛然拉近,一切理性的规则全部消解,师生的感情彼此相融,共同体验人间真情的欢乐。总之,情感保障的师生关系,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这种情感约定关系是真正的人性化模式。这种师生关系要对完整性的发展负责,而不是只对理性的任务负责。

3. 生活世界中的主体互动

现代教育将师生关系看成是单向的知识授受关系,忽略了师生关系的丰富性,即忽视了师生在道德、审美、情感、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感受。结果原本丰富的师生交往蜕变成纯粹知识信息的交流,而缺少反映精神相遇的非理性活动,造成了教育与生活的断裂,将教育世界等同于科学世界,而排斥作为教育之本的生活世界,出现了现代教育远离生活的趋势,容易造成学生人格的分裂。后现代主义认为,师生之间的主体关系只有在与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进行交流中才能实现。生命个体的生活、成长经历、思想行为、喜怒哀乐,都是他生活中生命体验的一部分。师生关系是生命体验之间的碰撞、交流、交融和升华,并进入到师生灵魂深处。师生共同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在交往中共同经历了生命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温馨、融洽和幸福的空间里,师生之间充满着对彼此生命的关爱与照料,充满着对个体生命的生存方式、生命情感的关注与培养。正是在这样的生活世界中,教育的各主体分享着理解,分享着彼此的幸福,牵挂着彼此的未来,享受着人间的真情。

4. 相互尊重

对他人的尊重是后现代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尊重是单方面的、硬性的,即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师道尊严就是这种模式的反映。而过程教育哲学则对尊重他人提供了本体论的支持。它认为,每个现实体在生活世界中完全平等,具有相同的价值,处于一种共生的过程中。和教师一样,学生也有其经验、感情和价值。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同样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包括那些被教师“边缘化”了的甚至“异化”了的学生,更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关注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理解他们的叙述。因而这种教育观扩大了教育的视野,拓展了通达真理的道路。在这种后现代的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共同经历生命历程的、相互尊重的。

5. 自由、责任和权利的统一

在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师生都摆脱了传统枷锁的各种规范准则、实用的升学率等。师生完全以独特的身份去自由地行为,行为的结果并不知道也无须知道,师生之间没有了理性的约束,有的只是他们的自由。师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自由地选择,而每一种选择就是一种责任。没有事先写好的剧本,有的只是师生之间自由地表演,没有了舞台,却到处都是表演的场地,除了程序安排之外,“我”一概不管。自律是师生必须面对的无可替代的责任,他们无法逃避程序之外的一切责任,他们对对方的整个人负责,对对方的完整性和幸福负责,责任是他们保持独特性的关键,保持自我就不能放弃责任。这种责任和契约性的义务没有任何关系,也和互惠收益的计算没有任何关系,责任是双方的存在方式,是自我的认同,因而它不是一种负担、一种命令和强制。我愿意承担它,并把它看作我的价值的体现。师生之间的责任就是师生的权利,没有责任就没有权利,但绝不是一项义务。师生之间履行责任就是表现权利、行使权利,在这样的关系中责任、权利是统一的。所以,师生之间的自由、责任、权利是统一的关系,这种统一是以情感约定作保障的。

新型师生关系的重构

1. 构建民主平等,搭建对话平台

首先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要以知识拥有者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不要以给予的态度去俯视学生,而是要以对待的心态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重视学生的想法与情感,与学生一起分享知识带来的愉悦与力量。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求异,激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积极的姿态对学习活动作出科学评价,与学生建立尊重、信任、理解与合作的师生关系,即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师生在对话中,都要不断进行“反思”,对经验进行批判的、多样的、公开的考察,把我们的和他人的经验联系起来,构建一种全面联系的经验网络。但是,对话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对话的过程是思想、真理、意义、情感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的精神发生变革的过程。对话本身就是学生思想品德、个性、合作精神等培养与形成的土壤。

2. 转变教师角色

后现代主义学者多尔所指出的,真正的权威和控制来源于情景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不是以身份、职位的权力来威慑、控制学生,教师的权威来自于教师自身的知识修养、人格魅力及其创造性劳动本身。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批评性的讨论、全班共同协作和学科探询,允许学生对课堂上使用的教材和教师的权威始终提出质疑。这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教师的角色及其职能。教师有必要从传统的禁锢中走出来,重新思考自身的地位和作用。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定位,而更多的以“交流者、激发者”的角色出现。教学不再只是传递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话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改革教学方法,化解师生冲突

在教学方法上,新课程的实施要求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地采取灌输的教学方法。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尊重差异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因材施教。这个思潮本身就是在开放性地发展着。这一点告诉我们:只要是对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标有帮助的教学方法都是可以借鉴的,教学与课堂应是个开放的系统。教师教学方法恰当,学生能够在一种愉快、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学习,则师生关系和谐。反之,教学方法枯燥单一,教学态度生硬,教学思想僵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就可能恶化师生关系。因此,改革教学方法,选择人性化的教学手段,营造人性化的学习环境也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之一。

4. 学生角色的转换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教师角色意识的重大转变,学生的角色意识也要随之发生转变。主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积极的参与者和主动的探索者。后现代主义认为,人们都有能力建构知识,且各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建构方式,故此,人们想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就要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人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在于满足个体差异的需要,其科学性在于其与学习内容的适应性,即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目标。因此,在学生的学习中,应帮助学生建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比如,鼓励学生自主建构学习,让学生通过积极建构生成新的知识,理解学习主题并与自己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的方式积极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承认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尊重差异性,使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获得方式,学会分析、综合和评价。

5. 拓展交流渠道,促进多元沟通

交流是个体之间以一种共同可理解的方式分享想法、信仰、思想和情感的过程。教师作为交流者的三种核心能力是:认识自己和学生;采取灵活的交流策略;减少交流焦虑。交流者的角色要求教师了解基本的交流过程,仔细分析交流风格和成功交流的障碍,特别要注意控制师生对话过程中的交流焦虑。为了增强交流能力,仅仅了解还不够,还必须把交流者角色中包括的概念和技能进行内化、体验、应用和思考。只有在多种交流沟通中才能达到相互的理解、信任和合作,如可以通过家访沟通、电话沟通、参与沟通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学生,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平等、教学相长的关系。

5.论格雷戈·林恩建筑设计形态 篇五

一、数码建筑的狂热试验者:格雷戈·林恩

格雷戈·林恩(Greg Lynn)是把数字技术引入建筑设计的狂热试验者。“试验”是从来没人做过的研究;“实验”是前人已经研究成熟,后人按照操作流程走一遍的研究,所以实验者没有风险,而试验者风险极高,但是出的成果也可能是前无古人的。林恩作为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领域的试验设计师,思想极为冒进,投标的大多数项目方案都饱受争议,很多方案都是在第一轮都被拿下,投入甚多却产出较少,实属不易。但是他大无畏的学术探索精神,却让他在建筑界声明远扬,横空出世。

1964年出生的林恩,在母亲的引导下从小都喜欢欣赏建筑,上初中的时候就掌握了建筑表现的透视原理,本科期间修读了两个专业:景观设计学和哲学。

就因为它修读了专业的哲学课程,所以其作品很多富有哲学的思辨色彩。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es Louis RénéDeleuze,1925-1995)对林恩的影响最大,林恩花费毕生的精力都在探索是否能够建立一种与德勒兹哲学相对应的建筑设计语言,也就是“德勒兹式建筑”198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 niversity)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的林恩,加入了他老师的事务所,这个事务所就是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建筑大师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的事务所,在此林恩接触到了用前沿数字技术来表达复杂多变的解构主义建筑的方法。1994年建立了自己的事务所Greg Lynn Form.该公司不单是把建筑设计作为自己的主业,由于其强大的专业拓展能力,让他的业务范围波及到电影动画、装置艺术、产品设计等各个方面。林恩事务所业务开展的最大特点是合作,特别是与一些专业的数字技术高科技公司的合作,组建了“UA联合建筑师设计组”(United Architects),可以看出林恩对于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高度重视。

林恩不单是一位建筑设计的实践者,还是一名建筑教育工作者,早在1992年林恩就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保护研究院(Graduate School of Architecture,Planning and Preservation,Columbia University)任教,选择该校的原因是院长是解构主义建筑大师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屈米很欣赏林恩的设计才华,二人一起建立了“无纸化工作室”(Paperless Studio),高举数码建筑的大旗,招兵买马,吸引了一大批有丰富计算机图像技术的“数字助教”,林恩的“块茎”、“抽象机器”等设计概念便由此诞生,让林恩成为全球数字技术建筑设计领域的著名领军人物,比如他设计的欧洲中央银行新总部(图1),位于法兰克福的美茵河畔,整体圆球形,由6个部分组成,中空,形似一只张开的眼睛,造型生动而富有吸引力。

图1.www.unstudio.com

图2.farml.static.flickr.com

图3.blobwallpavillion.flles.wordpress.com

图4.newsroom.ucla.edu

二、格雷戈·林恩的建筑设计形态创造

1、动画形态

我们都知道建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像汽车那样在大街上跑起来的,那哪来的动画建筑呢?读完了林恩在1999年的学术著作《动画形态》之后,你会发现他的观点不是说建筑会在路边跑起来,而是强调建筑在运用了动画技术之后,充满了不稳定性,具有强烈的运动感,就像给观众播放建筑动画一样。

力是物体运动的根源,在林恩推出的建筑动画形态中.力不单包括风荷载力、重力、剪力,还包括场所、环境对建筑物的牵引力,这种场域状态、场所精神,甚而至于文化底蕴对建筑物都有强大的助推力,都是林恩建筑动画形态创作的灵感来源,这些力被林恩称作“虚拟”的力,他在处理场地规划、空间分割、立面设计的时候,都会把这些综合的力运用到建筑的动感设计之中,甚而至于直接运用电影动画片的一些特技处理手法来展开建筑空间的组合.比如他设计的韩国基督长老会教堂(图2),位于纽约,是林恩第一个建成作品,被称为纽约最动人的天际线建筑之一,该作品大胆地试验了动画形态。

2. 泡状形态

为了大胆地破除程式化的建筑形态,林恩对建筑墙体进行了奇特的泡状形态创新试验,利用计算机数字控制(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技术进行加工,生产出绚丽多姿而又防腐耐用的新型建筑墙体。

林恩的泡状形态概念来自于他用软件之时的一次灵感.Wavefront是他常用的3D建模软件,该软件有一个强大的功能,就是能够把很多小型物体聚合为二进制大型物体(Binary Large Objects),并且原来的小型物体细节不会丢失。这一功能虽然完全是基于数字算法而得到的,但是为林恩带来了无穷的遐想,最后推出了建筑墙体的泡状形态,这种泡状墙体(图3),看上去很轻盈,实则抗撞击,成份是聚合物,重量轻.可回收.色彩艳丽,可用于商业与住宅的室内外墙体.利用数控机床技术打制而成,效果很奇特。

3、游牧形态

林恩对于两个建筑空间形体的对接之处采用平滑处理,而不让其生硬的结合,这是源于他对德勒兹哲学游牧思想的热爱,德勒兹的游牧精神反传统、反主流、反真理.反政治,主张流动性、差异性、多样性、外向性,就像游牧民族的放荡不羁、不拘一格的生活性格一样。德勒兹把几何空间分为两类,条纹空间(Striped Space)和平滑空间(Smooth Space)。他举了一个例子,象棋就是条纹空间,因为棋子运行路线都是直线往前冲的,围棋是平滑空间,因为下围棋都是围城掠地,双方的棋子都在不断流动变化。

德勒兹游牧哲学体现在建筑上就是,条纹空间类似于现代主义建筑,空间均衡,流线明晰,易于度量,符合欧几里得几何学原理。平滑空间类似于非线性建筑.空间多变,富于动感,形态多样化、差异化、多中心,具有拓扑学的空间延展扭曲变形特征,难于测绘。比如他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生一起完成的迪斯尼主题乐园入口设计(图4),造型开放而飘逸,犹如迁移不定的游牧空间。

三、格雷戈·林恩形态的建筑学意义

学院派的建筑教育一开始便向学生灌输网格划分的思维方法.并认为那样才是科学的.严谨的,格雷戈·林恩形态打破了这种惯性思维模式,设计手法更加多变,空间更加丰寓,在林恩看来自然界不存在绝对的圆与方的等分,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

林恩的设计观念是借助于新工具即计算来实现的,前计算机时代这些空间概念都是浮云,林恩很多的空间形态都是拓扑变形与扭曲,施工难度极大.非计算机难以实现。更重要的是数字动画技术帮助林恩创作出很多独一无二的空间建造形式,比如他设计的胚胎学住宅(Embryologic House),约3000个板状构件组成网状表面,整体可以随着局部的改变而改变.给人以巨大的感官刺激,在建筑视觉观念上是一次巨大创新与尝试,打破了古典建筑美学原则的和谐、比例.均衡、韵律、文脉关系(图5)。

图5.www.iaacblog.com

参考文献

[1]Oreg Lynn,Mark Rapport,Greg Lynn Form[M],Publisher.Rizzoli,October 21,2008.

[2]Greg Lynn,Animate Form[M],Publisher.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 edition,January 1,1999.

[3]Greg Lynn,Folds,Bodies & Blobs:Collected Essays[J],Publisher La Lettre volee.June 1,1998.

6.新媒体传播形态及产业化传媒重构 篇六

1 新媒体传播形态

新媒体的概念是以电子信息化通讯技术作为发展基础, 将数字化通讯技术融入到信息传播中的大众传播媒介。所以, 新媒体也是数字化、互动式的新兴传播媒介。其信息化和互动性是媒体主要特点, 从信息技术角度上来看, 新媒体是将信息字节数字化的形态;从传播角度上来看, 新媒体在传播交流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反馈性。对于新媒体产业而言, 及时将受众的信息反馈出去。在互动过程中体现了信息的个性化、人文化, 把信息传播服务的新理念引进到媒体的经济运营中, 颠覆了传统的媒体经营概念。新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个媒体。新媒体的运营管理主要依靠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 通过互联网、无线网以及局域网等渠道进行信息传播。并且传媒媒介变得多样化, 由电脑、手机、数字电视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等媒介进行影音图上的传播。同时用户能够自主的选择想要了解的信息资料, 并且传播者能够及时反馈受众的信息的, 加强传者与受着之间的角色互动。

新媒体传播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去中心化”, 又以拓扑结构而存在。信息在传送过程中不依赖与任何一个中心节点, 从新媒体理论中来看, 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互联网络中的信息发布者、接受者和传播者, 使得社会中每一个公民的角色都能在传、受之间转换。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实现点、线、面相结合精确的互动传播交流。这一特点相对于传统媒介是巨大的突破。传播媒介无法实现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及时互动, 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滞后。并且传统媒体在向受众传播信息中, 受众作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对于信息没有自主的接收权, 这也是传统媒介逐渐落寞的一个原因。

如今, 大众传播中媒介的重要功能是收集社会中的各种资源, 比如商务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信贷资源等整合到传播中介平台上, 再利用便捷的网络传播渠道传播信息资源。传播形式、内容以及信息反馈上都随时触及到社会群众的生活工作。新媒体的优势相比传统媒介对于信息市场来说有明显的优势, 对于民众的生活娱乐圈有了更多选择的内容, 对于新兴传播交流网络平台比如博客、微博、MSN等, 传播交流中都体现出了个性化、情景化以及趣味性能够满足受众在传播交流中的某种个性情绪或者行为。其网络具有公开性的特点, 在传播过程中受众言论自由, 信息有单调单板的文字转变为可视影音图像。对于受众有极大的吸引力, 同时媒介之间为了吸引受众也不断的加强了新媒体的发展, 使得新兴媒体产业存在巨大的潜伏商机。

2 数字新媒体是一种具有传播、交换和营运功能的信息平台

互联网传播媒介的发展, 首次让人们进行随时群体互动和即时通话交流成为了可能, 也使一呼百应的互动活动有机会实现。在以往的时期, 想要将一群人聚合起来, 并且让他们有一致性的行动, 就必须进行很多组织和传播的活动, 人力物力耗费很大, 它对人之间的交流有着很多物化的要求, 而且对组织的要求也很高。到了现在, 互联网成为了全球化交流合作的工具, 而每个个体网名都拥有了互联网使用权限, 并不是某一个团体或者组织独享此权限。如今这个时代大众传播已经无法像以往那样达到垄断的地步, 传统的媒体已经无力拥有在制度和技术方面的垄断力。数字化传播在技术和形态上面具有多样性, 将大众传播中的人类交流方式进行了完全的改变, 也重新地改写了各类媒介的生存状态。所以, 重新构建媒介和传统媒介产业, 对传媒经营方式进行转变, 这一定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行为。

新媒体要依赖于传播的形态与数字技术基础, 它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平台, 以帮助进行资源交换。这个信息平台具有其虚拟性, 拥有数字传播技术, 在它上面传播和交换信息, 可以极大地降低用户交易成本, 倘若此活动具有普遍性, 必将为数字媒介产业的运营带来很大的挑战。美国纽约大学的克莱舍基教授在其作品中分析了以上所说的现象, 他说“未来的社会将变湿”, 互联网会变成一个犹如加湿器的事物。以后网络和新媒体时代不会只靠如技术和代码之类的软件来促进发展, 而将会依靠如社会性和理解场的“湿件”推动进步。以互联网协议为基础的网络通讯同用户进行交流, 使得人情味充满了“湿乎乎”的感觉。在这个“湿”的世界中, 我们不用受到如同机关和工厂制度的约束, 不用被迫群居于一地, 可以享受自由的空间, 可以借助“湿件”的功能和计算机软件, 轻而易举地在互联网上组织形成各种群体, 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一同去进行某些活动和项目。著名的克莱教师在自己的作品里面对处在新媒体时代中的世界里的“湿”景进行了描写:如果有一个女士不小心将自己的手机丢在了公交车上面, 她可以利用互联网功能去到论坛发帖, 寻求网友的帮助, 这样一来很可能有网友会偶然找到这位女士所丢的手机。

3 新媒体传播运营中的虚拟业务重构

网络是虚拟中的世界, 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交集。但是媒体企业为了能够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打响企业自身的品牌, 千方百计的策划一系列的活动吸引受众的注意。就比如前段时期, 广州市中心街区出现大批跪爬人群, 这次活动是由广东某网络推手为了扩大网站的知名度而一手策划关于虚拟和真实生活“成功”案例。将商业活动与网络宣传相结合的手段, 使活动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在南方评论中对此事件这样评论:“不宜局限于网络事件本身而应由此漾开去进一步探讨网络社区所带来的新的传播环境.以及这种传播环境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属性及其社会意义。”网络平台中的私人空间充满了个性化的特点,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又具有无限性、无限量性等特征。所以, 媒介企业要抓住在虚拟空间营销的特点, 将海量的信息字符汇聚在网络交流平台上, 而网络的互交性是最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信息资源的渴求。同时虚拟网络市场中, 形成一条资讯产业价值链, 以此来满足经济市场竞争的要求。

如今, 对于媒体产业的发展, 媒体内容有没有做预先的准备、设计、策划是媒体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传播媒体能不能策划出新颖而又能够满足大众需求的活动, 也是媒体能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对于网络媒体策划人员来说, 有无自我策划意识是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媒体策划的自我策划意识就是根据媒体企业的定位及对媒体品牌整体风格的设计, 基于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和了解, 对自身企业进行定位, 并且在内容风格、形象定位、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准备和设计。不同板块的内容需要不同风格形式。现今的新媒体传播企业林林总总, 如目前较为知名的几个网站腾讯网、新浪网、凤凰网以及人民网, 在网站排版编辑上有很大的不同。

腾讯网、新浪网虽说是综合型网站, 但是内容偏向娱乐, 所以媒体整体较为活泼。而凤凰网与人民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凤凰网用户言论相对自由。不同类型的网站对内容的要求除了在娱乐性、消费性、大众性等方面具有共性之外, 在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思想素质、语言风格以及网络引擎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要求。

新闻类板块的需要网络编辑有敏锐的新闻素质和洞察力, 及时将国内外重大的新闻事件更新在网络上;综艺类板块的编辑在字里行间中体现一定的艺术修养、活泼的语言风格;体育类板块则要求主编人员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解说现场反应能力以及与受众互动的激情;而社教、经济类板块的网络主编更需要具有相对专业的知识储备。

这使得策划人员和网络编辑一定要有自我策划意识, 明确企业的优势所在、劣势所在, 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站风格。策划人员进行企业自我策划有助于媒体产业品牌名声的有效传达。网站角色风格的完成是媒体产业化的过程, 作为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必须学会塑造自己风格, 发挥新媒体企业的优势, 顺应大众的要求。受众希望媒介中既能获得信息, 同时又能获得娱乐性。

传统的网络新媒体中, 信息资讯网站和网络搜索引擎是分开的网站。而如今, 新媒体传播产业的经济营运产业模式中将其整合到一个网站中, 并且还将人文化、个性化的网络交流平台融入进新媒体结构中, 使得新媒体产业结构形成网络传播和销售的一体化的新格局。在传统的媒介中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操纵者, 同时也是信息资讯的传播商, 把信息贩卖给企业、受众。

为了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只能单纯的依靠媒体企业的自身名牌力、影响力去吸引投资商, 在网站上投放广告。所以, 目前媒体招商广告的竞争十分的激烈。网络媒体的营销模式也逐渐向广告资费、服务费以及VIP会员费的新理念转变。对于一个成熟的网站来说, 用户的注册数量决定的网站的影响力和广告投放的价值。网络信息模式的到来, 将所有信息都能转变为下载模式, 这也成为了新媒体经营中必须要挑战的媒介生态。

4 结论

新媒体的发展, 将电子数字传播技术与互动性、特殊性和开放性的营销模式引进到媒体的经济发展中, 颠覆了传统媒介管理营运的模式。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新媒体信息“交易”中, 使得新媒体数字平台成为一个平等自由、没有区域壁垒的开放平台。每一位互联网用户都能够进行虚拟的网络市场完成信息传播与信息交易。任何人都能够通过互联网及时的发布信息资讯, 使得其他受众在网络平台中关注、跟帖等。新媒体传播形态产业化的重构, 也是网民对信息资源的组合、整理和收集。因此, 媒体产业化重构已成为新时期媒体企业的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媒体企业多样化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经济管理保障。

参考文献

[1]Clay Shirky.Here comes everybody:The Power ofOrganizging without organization[M].PenguinPress HC, Feb, 2008.

[2]尹连根.西方传播学视野中的网络社区社会属性研究们[J].深圳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l (4) .

[3]莫智勇.新媒体传播形态及产业化传媒重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03) .

[4]克莱·舍基.未来是湿的[M].胡泳等译.北京:中国人学出版社, 2009, 5.

上一篇:中医院文化 材料下一篇:个人任前廉政对照检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