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17篇)
1.浅谈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一
浅谈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川宜宾县二中 刘绒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实验是引导学生学好化学、体验学习化学乐在其中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实验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讲,对某一学科的重视,往往是感性的认识,而非理性的。只有当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而实验课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化学实验教学则是培养并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验现象可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顺其自然的进行教师预设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这一有利条件,教给学生观察现象或事物的方法,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实事求是的看待事物的态度,可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要达到什么目的,而学生通过实验中产生的光、热、声、状态、颜色、气味、溶解、沉淀、液化、燃烧等现象,可以激发其积极感觉、知觉事物的变化。久而久之,学生就能自觉地观察实验中表现出来的现象,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就能极大地提高。
三、实验是奠定创新的基础
如今,在素质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体现,更是社会能否取得进步的关键。作为教师更有责任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实验中,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化学实验总复习时,教师应当对以往的的实验进行改进、完善、拓展,增强实验的探索性、综合性,使之更贴近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一是整合简单实验,树立创新的意识。整合简单实验是指采用横向串联和纵向延伸把简单实验设计成综合实验、系列实验的方法。横向串联可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层次化,形成知识网络,使知识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度。通过整合简单实验,可使原贮存的知识进行重组,寻找这些实验之间的交叉点和结合点,使知识达到融会贯通,训练思维的创新性。二是拓展课本实验,培养创新的能力。如在复习极易溶于水的气体HCl、NH3的喷泉实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对HCl、NH3能形成喷泉的原因是什么进行探索和拓展。三是从定性到定量,发展创新的能力。定性实验只要求通过实验验证某物质是否有或物质间能否反应,定量实验不仅要知道是否有或能否反应,而且还要确定有多少或物质间按怎样的比例关系发生反应,为此要求也更高。将定性实验改为定量实验,需要学生积极运用已有知识,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创新分析,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从操作的可行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评价,选择最佳方案,这对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创新性是很有益的。在化学实验总复习时要尽可能多地去挖掘这些实验,多对定性实验作定量的思考。四是开展方案设计,强化创新的能力。“在化学科学的研究中,科学、合理、周密、巧妙的实验设计,往往能导致化学科学的重大发现。”因此化学实验设计应是中学化学习的最高目标,实验设计是对各项实验技能的综合测试,对培养创新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实验能够加深巩固知识,对于应对考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离开了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能力很难形成。实验不但可使学生比较容易的接受新知识,承认事实的存在,还可以使学生知道仪器的操作方法及规范操作过程。学生通过实验教学中的观察、动手、领悟等多种能力的相互作用,对于实验的原理、现象、结果等已经铭记于心,有些抽象的题目会因此形象化、具体化,对于考试中的实验题目就能迎刃而解。分析历届高考实验题,可以发现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十分重要。高中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有:
1、实验基本常识(常用化学仪器分类及其使用方法、试剂的保存等);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及称量、物质的溶解及加热、物质的分离及提纯、仪器的装置及洗涤等);
3、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收集(原料、装置、净化、收集、检验、吸收等);
4、物质的检验(常见气体、阴、阳离子及有机物等)。只要每一次实验课都认真操作实践的学生,对于这类题目可以说非常容易获得高分。
总之,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为直观、最为形象,最具说服力的好方法。正如《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即使在由经验化学向理论化学发展的今天,化学实验仍然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学生通过实验研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地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浅谈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二
一、由传统的教师演示实验向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教学转变
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是教师依据教材向学生讲述新知识,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后,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旁边观察实验现象,用实验结果来验证有关知识,最后由师生一起来做概括总结.由于这种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为重点,而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授与学习的关系上,过于强调教师所起到的主导地位,从而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实施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激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教师则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和协助,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因而,教师的观念要从根本上转变,尽量发挥关于实验的本性探究,多给予学生的动手机会,尽最大可能将新知识点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二、教师应对教材和课程标准仔细钻研,合理设计、改进和补充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被教材中的实验所约束.对效果不好、现象不明显的实验要进行改进,并努力寻找教材中可探究的知识点,适当设计相应实验,使实验与知识点充分结合.在设计实验探究时,对探究问题的把握要适当,难易程度与学生的把握度相适应,符合多数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要求教师进行反复多次实验、研究,找到实验现象最明显的关键点,为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奠定知识基础,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三、实验教学过程中与实际相结合,拓宽学生视野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很多关于生活的化学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将化学和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解决问题.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验是强化化学教育与生产联系的有效措施.实验过程中,不应受到场所、器材的约束,灵活运用身边的用具进行实验.例如,使用方便的材料来作分子模型;对化纤织物和毛织物进行区分;用成熟的苹果来催熟橘子;使用鸡蛋清来做蛋白质的变性试验.参与家庭实验的制作,既验证了理论知识,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和日常生活的结合,又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动手操作、观察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同时,填补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不足,并且获得更多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应带领学生步入社会,感受生活,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深刻领悟到化学知识深入个人与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把在生活中出现的实际现象和问题创设为学习情境,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探究活动,感受化学科学的奇妙和科学探究的辛酸与喜悦.
四、培养学生对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和保护意识,建立绿色化学观念
绿色化学实验即对环境只有很小或不存在负面影响的实验,是化学进行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它对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环保教育的重视程度,重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自身做起,促进学生意、情、行、知的协调发展.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避免生成和使用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化学物质,选取污染小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在众多化学实验中,例如,二氧化硫、氯气、硫化氢等气体的制备,浓硫酸的化学反应实验,会污染实验室、教室的空气,从而影响师生的健康,因此,实验过程中应对有害气体进行化学处理,减少或消除有害气体向外界的排放.同时,教师在指导实验时,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如何除去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废气,避免扩散到空气中.当生成和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无法避免时,实验方案应包括消除和保护的处理措施.在建立绿色化学的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即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能使学生受到关于环境保护的教育.将环境保护贯穿于实验教学中是化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对实验过程进行分解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实验教学有效的辅助手段,但不能取代化学实验.在化学实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实验的实验效果不够显著,现象不明显,有些实验还耗时长、可重复性差.在课堂上不能随时应用,还有的实验具有较大的污染,无法在课堂上进行等.实验课件的广泛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提高实验的效率.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帮助教师克服了在教学中的很多问题,提高了化学实验的效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和实验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灵活性,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关注.同时,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得到全方位的启发和刺激,愉快、轻松地获得知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传统教学无法起到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传授,可以优化处理大量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为了增强国家实力, 化学教材应用何种内容来教育学生和实现何种价值, 是21世纪化学教育必须理性面对的重要问题.根据高中化学苏教版教材, 简要阐述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价值定位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实验教学,高中化学
参考文献
[1]阎立泽, 韩庆奎, 于清江等.化学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 2004, 6 (13) :541-542.
[2]于幸汝.论高中化学实验中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J].学苑教育, 2010, 21 (5) :65-66.
3.论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三
一、用实验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如果学生对认知对象不感兴趣,那么就会消极应对,只能是机械而被动地进行,这样会抑制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点,被迫的学习只能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学习的繁重劳累,而影响到学习效果,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内在的动力。而实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做实验,更加富有趣味性与挑战性,可以激起学生内部学习机制,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富有兴趣的学习会带来一系列积极的连锁反应,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实验,在实验中完成探究,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为了激起学生对生物学习持久有效而稳定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功效,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减少那种单纯的实验演示,而是要挖掘实验的深层内涵,使学生由对实验表面的直接兴趣转移为内在的间接兴趣,使得学生对生物学科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动机。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演示实验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演示实验比起枯燥地讲解某些知识更具趣味性与形象性,实验会吸引学生更多的目光与精力,使学生专注于实验,进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更好地学习新知。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自动手。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动手,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以听与记为主的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具趣味性,更符合学生的特点,可以有效缓解繁重而紧张的高中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二、用实验来强化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有些知识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抽象性,使得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高中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深奥的知识点靠教师单纯的语言讲述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此时教师需要借助一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表述这些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从大量直观事物中获取更多形象可感的信息与认知,经过思考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实验就是最为理想、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实验可以将与这些知识点有联系的形象事物直观地再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全面的观察,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点,从而全面地认识事物,真正地掌握这些知识点,达到对抽象知识本质属性的认识。如根毛和根尖的结构,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根的形态,掌握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然而再让学生用显微镜来观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结构,以此来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这样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认真观察,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更具形象性,学生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
三、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技能学会自主学习
现代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重在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实验可以为学生搭建起通往生物殿堂的桥梁,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知识与技巧,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探究意识,让学生学会实验探究,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从而达到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与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要让实验成为教师的专属权利,学生只有看的份;也不要让学生只是机械地执行预定的实验方案,只是机械地模仿;而是要让学生拥有真正的学习主动权与选择权,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探究主体。我们要在做好教师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学生实验,要让学生在做好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探索性实验,让学生根据所学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各种可能性,通过交流合作、归纳总结来自主地掌握知识。为此教师要加强指导与启发,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自信心,让学生展开积极的实验操作。当学生有全新的想法等进步时,我们要给予表扬与鼓励,让学生享受实验的乐趣,增强信心。即使学生的实验失败了,也不要武断地加以否定,或是直接指出学生实验中存在的不足,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让学生自行修正观点,重新设计实验方案。这样既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分析中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的问题,真正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这样更利于学生在生物教学中用实验来展开自主探究活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加强实验教学,以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这是新形势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必然趋势与重要内容。我们要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与学生一起积极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使自身能力与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4.实验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四
实验课是“理化生”三科不可或缺的课题,在新课程理念中明却指出:实验教学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践是检验和理解知识的法宝,是对所学知识深刻认知的通道。而教学中最简单的实践就是实验教学,由此可知实验在生物教学乃至高中阶段理、化等科目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恰到好处的开展生物实验是我们作为生物教学工作的长足目标。我们又该如何做呢?作为一个工作在教学一线的高中生物教师,关于生物实验的开展提出自己的拙见。
一、前期准备是开展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
生物学与其它自然科学的实验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必须有完好的实验材料,同时这些材料的搜集和运用易受地方性和季节性的限制;二是对于某些生理性实验,并不能立竿见影。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做好以下工作。1.事先做好生物实验教学的计划
在每学期初,教师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对该学期的生物教学实验做好统筹安排,将实验的课题和需要准备的实验材料详细列在本学期教学计划表中,并及时采集、培养或浸制有关材料。同时,准备的材料尽可能与教材上的要求一致,对于学生较为熟悉和常见的材料,可以安排学生参与采集,这不仅可以调动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对生物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性获得充分的感性认知。2.精心设计生物实验的程序
概括而言,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具体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备教材就是根据教材的要求来确定探究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例如,为什么要做这个探究实验、通过实验应该使学生获得哪些生物知识和技能等等,以便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从而提高生物实验的效果。备学生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动手能力来综合分析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备教法是指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水平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从分析和推理,并最终获得结论。3.做好预备实验
提高生物实验的教学质量一个重要途径,在于教师必须练好基本功。具体来说,在每次实验课前,教师都要先动手进行实验,以便掌握生物全过程,从而使自己的操作更加规范、熟练。同时,通过实际操作,还可以预见学生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错误,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实验中的差错,使学生的实验能够按要求顺利完成,并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二、充分理解如何进行实验探究
生物新课程突出科学的探究活动,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多种活动都属于探究。进行科学探究,通常以问题为引入,然后作出假设,常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探究需要推理和判断,需要正确地表达和与人交流,所以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实验是常见的探究实践活动。实验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究性实验,还能提高学生的质疑、推理、判断、反思、交流、合作等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验技能培养应充分重视
科学的探究需要一定的技能。过去的传统教学,着重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如显微镜的操作、临时装片的制作,学会使用解剖器具、掌握动植物解剖,学会使用量筒、烧杯、展翅板、捕虫网等器具,学会配置不同浓度的生理盐水、酒精等试剂。
现在的生物课改,重视科学探究方法的技能训练。新教材设置了多个技能训练栏目,如通过观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测量和计算、观察、解读实验数据、推理、分析实验结果等等。新教材的探究实验,侧重体验和领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要求学会观察、记录、设计、分析、推理,学会写实验报告和小论文等。
四、掌握各个探究实验活动教学目标的侧重点
探究实验活动都有其共同的要求,如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施计划,记录数据,交流讨论等,但每一项的探究活动目标都有其侧重点。如探究光对昆虫生活的影响,重点是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重在数据的收集、整理、解读;探究空气质量,重在取样和检测;动物的绕道取食,重在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等等。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实验活动
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应多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实验,更好地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1、示范验证式传统实验
传统的实验,着重实验技能的训练,其优势在于能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体验。其实实验过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主要包括:解读实验目的、原理→选择实验材料→确定实验方法步骤→熟悉仪器的使用→实施操作→体验科学的方法和技能。新教材也设置了多个传统的实验,如显微镜的使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可通过加强此类传统的生物实验,规范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验证性实验,其结果已有定论,侧重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自主探究式实验
学生平时通过观察,会提出不少的问题,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尽量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探究。
①材料、方法的改进实验。如探究种子萌发时,制作种子萌发各阶段的小标本;制作植物细胞模型时,用马蹄粉代替琼脂,保鲜膜代替塑料袋;鸡的绕道取食实验,可用家里的金鱼、巴西龟、宠物狗来代替;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用紫色的外表皮或紫鸭跖草代替无色透明的内表皮,省却染色,效果也十分明显;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用绿而薄的一串红叶片代替天竺葵叶片,省时效果好;气孔的观察实验,用潺菜叶代替蚕豆叶,观察效果也很好。
②教材内容的拓展实验。学习单细胞生物时,观察完草履虫后,可进行草履虫的应激性的探究实验,让学生认识生物一个重要的特征:应激性。还可更进一步探究,用糖、茶、醋、冰等多种材料来试验,探究草履虫对不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又如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后,还可进一步探究水、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5.浅谈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五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1.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已经非常的熟悉,对于人文教育的真正涵义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读与认识。一般来讲,人文教育的实质是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内在气质,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塑造高尚的人格。人文教育的精髓所在是探索发现人文教育在科学之中的价值,它是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桥梁。人文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然、社会、历史等之间的关系,还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科学、自然、历史的方法,能够从中得出其价值。人文教育是以教育人为基础,从而传播与发扬一种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就是人们对于科学知识以及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是特别值得提倡的一种文化蕴涵。
2.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现在我国正在普及素质教育,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个性,高中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营造一个富有人性的、充满人情的、体现人道的高中语文课堂氛围,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积极创造性,这是对于语文这一科目的重视以及对于高中学生的尊重。人文教育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这一学科区别与其他学科的一个特点就是其具有人文性,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更要加强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高中语文的素质教育要加强激发和鼓励学生们潜藏的人文精神,所以在教学中要深入剖析课本中的人物形象,内心活动以及人物情感世界,使得人文教育始终贯穿整个高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这一要求是高中语文教育者一起奋斗与追求的目标。
二、如何构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内容的优化,教学制度的完善。
1.教学理念的转变
以前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之中,老师们大部分都是填鸭式的灌输教育,这就造成了学生们不动脑经、死记硬背,学生不能深入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内容,更不能理解文本所讲述的人文知识。而在人文教育中,高中的语文教学要求老师能够深入剖析文本的人文文化,讲授对于文本内容的不同层次与不同程度的理解,重点培养学生们的人文个性与人文素养。目前情况下,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形式仍然是以讲授为主,所以老师仍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导角色,学生们就处在了一个被动听课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只是一个接受外来知识以及外来观点的容器,而绝不会成为一个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主动学习者,渐渐地就会磨灭了对于人文精神的探索与灵感。高中的语文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对于人性的追求,对于文化的渴望,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生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构建一个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激发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追求与探索。2.课堂内容的优化与情景创建要使教育显得富有人文气息,那么就要让教育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要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教育就要让老师在堂课上善于将文本内容与实现生活结合起来。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课文中的内容,这样学生们更能贴切感受到课文中所讲述的情感,容易激发出学生对人文的感受,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们从内心真正感受课文的内涵和作者的境界及情感,能够正面引导学生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认识社会,探索人生的方法论,从而是学生能够在高中这一重要的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
3.教学制度的完善
之前,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都是根据考试的范围来定的,这样就局限了课堂内容,使得课堂内容非常的枯燥单调,老师的教学形式也随之单一化,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素质发展。所以要使高中语文教学更加的人性化,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要进行教学制度的完善。新的教学制度要充分主张人文精神的发扬,注重学生追求人文个性,是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向人文教育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高中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所以要在这一重要的阶段通过人文教育来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高中语文中实施人文教育能够提供培养与发扬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平台。
参考文献:
6.浅谈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篇六
关键词:实验,灵魂,兴趣,质疑,能力,科学态度,合作学习,平台
新课改下的化学实验正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 它是最有效的化学教学手段之一。纵观世界的化学发展史, 凸显着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许多化学原理和规律, 例如空气成分的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等等都是通过实验发现和验证的。利用针对性的实验, 引导学生亲自观察、分析, 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现象的理解记忆, 深化对变化实质的认识。化学实验还可以将用文字难以解析透彻的实质呈现在面前, 不仅激发学生兴趣, 而且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 顺利地实现宏观现象与微观实质的过渡。因此,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和命脉,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最常用的直观手段, 在化学课堂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一、化学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重要途径
成功的教学, 所需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的确,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是求知欲的源泉, 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初中生思维活跃, 好奇心强烈, 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都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爱好兴趣为主的。而化学实验现象有色、有声、有形、有味、有热、有光, 丰富多变, 凸显出化学学科的魅力, 可以全方位地刺激大脑, 是唤起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足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并使“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利用千变万化的化学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例如, 在初三化学的第一堂课, 可以补充“酸碱的颜色变化占卜命运”“魔棒生烟”“吃火栗”“晴雨花”等实验;在水分子运动学习中补充“铁树开花”实验;在酸碱指示剂的学习中补充“捉迷藏的小猫”实验;在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是否反应的探究中补充“自我膨胀的气球”“瓶吞鸡蛋”实验;在浓硫酸的吸水性以及脱水性学习中补充“魔棒点灯 (用玻璃棒蘸取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去点燃酒精灯) ”“自制黑色面包 (在蔗糖和少量水的混合物中加入浓硫酸) ”实验;在燃烧条件探究中补充“水火相容”实验;在盐酸的化学性质探究中补充“清水变牛奶 (盐酸与硝酸银溶液) ”“清水变啤酒 (盐酸与铁粉) ”等实验。这些现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能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具体地观察到实验现象, 将干巴巴的抽象的理论寓于其中。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讨论原理, 辅之以思考、交流, 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好奇心, 新的兴奋点, 随之就会有不断求知的兴趣, 然后升华为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
二、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质疑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手段
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 实验现象的记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是脱离实际实验而单纯地去记忆现象, 致使学生对实验现象死记硬背, 从而忽视了对实际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与分析。其实, 学生在实验中常常会遇到实验现象和学生的已有知识不统一的情况。因此, 可以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比如, 在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探究实验中, 某个小组做稀盐酸与氧化铜的实验时, 结果得到墨绿色的溶液, 与平时记忆的蓝色相矛盾, 学生对此提出疑问, 我并不急于解释, 而是顺势引导其他小组分析讨论可能的原因, 学生提出可能性 (如可能是溶液浓度的原因或氧化铜的用量所致等) 。于是根据假设设计实验 (如降低所用盐酸的浓度, 减少取用的氧化铜的量) , 进行试验对比, 得出导致颜色差异的原因——溶液的浓度不同。再如在探究盐的化学性质实验中, 某学生将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结果铁表面析出的物质是黑色而不是红色使他很吃惊, 对此提出疑问。我利用相关的物理知识给予分析, 并且强调等析出的固体量较多时, 会呈现出铜的紫红色, 于是该学生加大了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让反应进行比较长的时间, 得到了应有的现象, 他非常高兴。利用实验的异常, 强调要求学生不能忽视这些异常, 并且引导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突破“老师没讲过”的束缚, 寻找导致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的原因, 利用实验进一步验证,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化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理解
纵观世界化学发展史, 众多的概念、原理的研究发现大都依托化学实验这种基本的载体。而这些概念和原理需要学生理解记忆, 才能正确熟练地应用。例如从未接触过化学知识的初中学生, 头脑中对于涉及的物质的颜色、状态、反应中的光、热、变色等现象可以说是空白, 那么这些知识的学习都可以借助于化学实验来进行, 让学生通过观察, 用视觉、嗅觉和听觉感知物质的本质属性, 使学生通过真实的实验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再如可以利用CO还原氧化铜实验中物质颜色的变化, 澄清石灰水的变浑浊帮助学生形成氧化还原的概念, 并消化吸收;同样, 可以利用实验称量“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的燃烧”“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混合”等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论证质量守恒定律, 这些实验可以从生动的直观现象上升到提高到抽象的理论知识, 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再者, 讲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概念时除却让学生观察“镁条燃烧”, 我又随手“折断粉笔”“撕裂一张纸”“点燃一张纸”, 以引导学生分析两类变化的本质区别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应用。因此, 成功的化学实验是学生正确形成化学概念, 理解化学原理的捷径, 它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化学现象、弄清化学原理, 更能以切身的体验理解化学知识、掌握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从而提高化学研究的能力。
四、化学实验教学是学生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良好平台
在教育的改革潮流中, 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模式脱颖而出。但无论哪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都凸显出社会发展的主趋势:个体的作用弱化, 重在强调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因此, 为了适应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就是, 让学生学会合作, 善于合作, 在学习中建立和谐、浓厚的学习氛围。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分组实验无疑是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而搭建的良好的平台。在分组实验中, 往往出现的景象是:学生好奇、好动, 有的同学忙得不可开交, 有的同学却不知道做什么, 在一边闲聊或看热闹, 这时组员间的合作至关重要, 它是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实验的基本保证。例如:在学生分组实验:配制50g溶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氯化钠溶液时, 在小组中, 小组长进行分工合作, 有同学负责称量氯化钠固体, 有同学负责量取水, 有同学负责填写标签并贴在试剂瓶上, 还有同学负责监督称量、量取的操作是否正确并及时指正, 最后组员交流, 完成实验报告。于是, 组员按照分工, 在紧张、和谐、有序的气氛中, 完成了实验。再如利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分组实验, 可以根据所需的实验步骤, 合理分工合作, 完成实验。久而久之, 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使小组产生强势的凝聚力, 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增强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并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五、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本方式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 是思维的前提, 如果缺乏敏锐而细致的观察能力, 就不能迅速捕捉代表性的现象, 从而启动思维, 迅速归纳认识事物的本质, 这一点在化学实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化学实验往往伴随着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析出气体、固体消失等等不同现象, 因此, 在实验时, 教师首先要根据实验目的, 设计出一系列具有指导、启发性的问题, 明确学生需要观察的内容:实验前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中伴随的现象;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 教给学生必要正确的观察方法, 并要求学生全面地细致地观察、实事求是地记录整理实验现象, 然后组间交流分析实验现象的异同, 思考、分析原因。在实验中经常性地利用问题指导观察, 可以避免学生盲目观察, 增强观察的目的性, 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由“观”生“趣”、由“趣”生“疑”、由“疑”导“思”、由“思”得“知”, 培养学生的发散、求异等思维能力。事实证明, 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 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因此, 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多角度地设置疑点, 激发学生提出“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 启动学生思维, 然后教师适时点拨, 指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认真思考归纳实质性规律性的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7.浅谈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七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物理教学;重要性探究
实验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地位非常关键,它是物理理论的基础和来源。然而当前不少学校在重视分数和成绩的错误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只把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教学重点和目标,而忽视对实验课程的关注。这种错误的做法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造成影响,使学生难以真正学会物理知识。本文将重点讲述物理实验对于初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初中物理实验在教学开展中的必要性
逻辑性和严谨性是物理学科知识的重要特征,众多物理知识概念是具备较强的抽象性的,单凭字面意思是难以理解的。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语文水平有限,若不借助物理实验是难以对这样抽象性极强的概念有充分理解的。物理实验的缺失,难以使学生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也会致使学生对课本知识在理解上出现偏差。
二、初中物理实验在教学开展中的重要性
1.实验能够对理论教学的不足进行弥补
当前的初中物理课对于理论部分的教学实践依然有着自身的弊端,比如单纯的理论讲解会使理论和生活有较大的脱节,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因此教师应当发掘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联系点,在课堂上开展一些现场试验环节和模拟实验环节,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比如,在对物理速度和路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教授时,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的模拟实验,启发学生的思考,并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概念。通过动手操作物理实验,使物理结论得到有效验证,使学生心中构筑起完善健全的学习框架和知识体系。以“实验验证结论”的方法来讲述基础概念,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深入把握专业知识。当前新课标的改革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之中,教师应当实现物理知识与实验的结合,以实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研究和探究,使物理概念和规则能够在学生脑海里形成深刻印象,使教师的教学课程也得到合理有效地进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水平和学习技能也会进一步提高,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也有莫大的好处。
2.物理实验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变概括为详细,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
物理实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能够缓解理论学习的枯燥性和死板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好法宝。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当物理课堂上加入实验环节时,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学生学习的情绪也会高涨起来。实验环节不仅对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以实现教学目的。实验课程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动手、观察和分析,在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变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变概括为详细,为课堂增添不少科学性和趣味因素。比如,教师在对电路图进行讲述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理论部分的学习,再组织学生对电路图进行设计,并动手加以实验。让学生在创新当中将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并在对比实验结果和自身想法的过程里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物理实验能够化静态理论为动态实验,促进学生理解
物理学科是对世界各类现象的解析汇总,是对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自然现象的衍生变化的详细讲述,课本的静态理论实质上是现实世界动态现象的概括和反映。教材试图用文字和图片来传达物理知识和概念,但是初中生凭借自身有限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难以对此有很好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掘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积累和收集相关物理例子,并将它们带到课堂上帮助学生对概念有深入的理解。比如,在对光反射概念进行讲述时,教师可以举镜子的例子,帮助学生感受到光反射这种肉眼难以体会和感受的现象;在讲授浮力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将木块放到一个装着水的容器盒子里,让学生对水的浮力进行观察。此外,教师还应当借助实验来进行对公式推导过程的讲解,使学生摆脱对公式死记硬背的困境,使他们的记忆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极大地促进他们在物理学科方面的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对滑动摩擦力、压力之间的关系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讲解。
物理教学不能离开实验,因为在实验的帮助下,物理知识才会丰盈和形象起来,学生才能对物理现象有真正深入的体会和认知,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此外,在课堂里加入实验环节,也是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举措。综上所述,初中物理课堂不能少了实验活动的环节,各学校和教师应当对物理实验课堂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并借助实验教学法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程中蔚.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性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3(33).
8.浅谈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八
分层教学建立在教师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在了解学生的能力差异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和有计划的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有效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分层教学的应用,发挥分层教学的重要价值,有针对性地对拥有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进行教学,同时也要对高中化学内容进行分层,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合理设置和落实.一、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的分层计划,学生可以得到适合自身实际发展并且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学习内容,学生不再有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更能够激发潜能,获得自身知识水平的升华.因此,分层教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为学生营建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2.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多样化
随着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高的学生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分层教学能够促使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多元化发展.3.提高化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逐渐消除了传统化学教学模式的弊端,不再对学生进行一体化的统一教学,而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提升知识水平,高中化学教学效果得到提高.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
1.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
分层教学的首要实施策略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要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水平作为主要的学生分层标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分层结果有针对性地安排高中化学教学的其他相应环节,提高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可以将学生的化学成绩作为一定的根据,但是不能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最终标准,因为成绩具有偶然性的特点,用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是片面和不可取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关注和重视,将学生的日常表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另一标准.学生的课堂表现力、积极性和对化学问题的回答情况以及化学实验中的表现等都是教师的关注范围.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习成绩进行汇总和及时的记录,并将其制作成表格或者直观的图形资料,以便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2.对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分层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还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分层上面,要求教师对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课标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在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后,设置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体现高中化学内容的层次和不同教学和学习要求,教师可以将高中化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能力拔高型知识和能力拓展型知识,将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设置为基础目标、提高型目标和拓展型目标.这三种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针对的是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处于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例如,在学习酸碱盐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如下设计:基础内容和基础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酸碱盐课程中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化学知识;能力拔高型内容和提高型目标是要求学生对酸碱盐反应的反应原理、具体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互换等内容进行准确把握;能力拓展型内容和拓展型目标要求学生对酸碱盐反应进行课外延伸,并且能够独立完成化学实验.3.对化学教学评估进行分层
9.浅谈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九
摘要: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策略,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及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合作学习;应用策略;教学效果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许多学生都会感觉到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讲解方式较为枯燥,因而不能以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生物学习中,而生物作为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其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去探究,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一、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国外已经有着几十年的运用历史,但在国内这个名词的出现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在实践的积累下,国外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傲人的成果,建立了一套非常成熟的教学体系,而国内则不然,在教学中的许多地方还需要讨论探究。高中生物作为学生在这一阶段学习的重点学科,其知识点涉及面较广,教学内容较为复杂,而教师在教学中仅仅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机械地将书本中的内容通过口头表述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使得学生产生厌烦、倦怠等负面情绪,其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尽如人意。如果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组内可以与其他组员建立一种非常和谐的交流关系,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在组内进行消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吸收来自其他组员的信息,克服交际恐惧,有助于班级凝聚力的提高。
二、如何运用合作学习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
(一)设计合理分组原则
在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首先要明确分组的原则,要让学生积极地谏言献策,教师再对学生反馈回来的建议进行整合,挑选出认为可行的建议,再加上自己的思想,最后进行合理分组。从大的方面讲,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学习成绩和性别比例几个方面。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个班级分为五至六组,每组五到六人,在这五至六人中首先要同时存在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和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以便于学生相互学习其长处,共同进步;其次,男女比例要尽量保持平衡,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组内同学通过交流的过程会建立起更加深厚的友谊,而这种友谊也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注重组内讨论成果
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尽量采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即将课堂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学生,学生主要是自主学习,而教师在其中只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也会收获自主学习的快乐,能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对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课前引导,然后给每个小组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在组内进行思考和交流,并轮流发表自己对教师所提问题的见解,最后总结出一个最合理的答案并在课堂上分享。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反馈回来的答案,并加以整合,进行针对性讲解,以加强学生对不懂的知识点的理解,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例如,在《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可概述其内容,将此章节整体框架进行归纳,随后可以提出问题:植物细胞中有哪些细胞器,动物细胞呢?学生要解出此问题,首先就要明确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知道了这个最重要的`区别就不难总结出动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有: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溶酶体、内质网、核糖体;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液泡、核糖体,学生在组内要积极交换意见,充分地体现出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在合作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生物学知识更加完善,这便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而在实践教学中由于我国现行高考体制的影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是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显然与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而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会考试的书呆子,难以在社会中立足。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健康、有合作意识、有竞争思想的现代化人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快乐。例如,教学《细胞呼吸》一节时,可让学生进行分工协作,将一个大知识点细分为若干的小知识点,如让学生分别解决分类、应用、呼吸链及影响因素的问题,随后组员将各自总结的答案进行汇总交流,表达于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三、结语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使得学生不再是只会考试的应试机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快乐,能在集体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对他们来说将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龙俊.高中生物学科学生合作学习策略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6).
[2]黄小立.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9).
10.浅谈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篇十
一、充分发挥实验在引入新课中的作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别致的新课引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从上课一开始就保持着良好的心境,这对于学生圆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能力,起着总领性作用。教学中本人利用学生“喜欢实验”的特征,利用学生“新鲜好奇”的个性,在新课导入时,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惊奇”中产生疑问,引起学生思维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主动探究中去。例如讲“电磁铁”,可以一开始就出示自制的电铃。手拿棒槌一边敲铃一边提问:“我们能用棒槌敲响铃,但能否不用敲击也能使铃发出声音?”请学生思考,然后演示给电铃通电电铃发出声音的实验。如此导入新课,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新课的导入更加新颖、自然。
二、通过实验建立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结合起来,即教师演示的同时,学生也进行实验操作:因为亲自动手做,学生更易投入,无论是操作、观察还是分析、归纳,学生的兴趣更浓厚、思维更活跃,并能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地由浅入深地揭示、分析和掌握物理规律。例如在教学中本人将课本图18-8演示实验程序做了如下变动:
学生实验1:将大小不同的两块磁铁分别靠近软铁棒,观察指针偏转情况。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指针偏转角度越大,表明磁铁的磁性越强。演示实验1:让螺线管通电后靠近软铁棒,观察指针是否偏转。学生分析后得出:螺线管通电后布磁性。
演示实验2:在通电螺线管内插入铁芯,观察指针偏转角度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插人铁芯后螺线管的磁性增强。学生实验2:在通电螺线管内分别插入木棒、竹棒等物质,观察指针偏转情况。学生分析后得出:螺线管的磁性都没有增强。通过以上实验顺理成章得出电磁铁的概念。
三、发挥实验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物理思想,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中,本人通过设疑、课堂讨论,把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主动地探索知识。凡是学生自己能想的、能说的、能做的都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去做,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获得成功的机会,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制作、研究电磁铁的实验中,本人以新课程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问题:
1.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制作电磁铁并研究它的作用);2.猜想一下,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3.本实验要用哪些器材?(大铁钉2枚,细漆包线若干,开关、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各一个,大头针适量,缝衣棉线若干)。启发提问:“实验中缝衣棉线有什么用?用大头针干什么?”;4.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是怎样的?采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与器材的必然联系);5.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你发现什么现象?断开呢?(闭合开关,电磁铁吸了许多大头针,断开后不能吸引)。启发: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6.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电流表示数如何变化?你又发现了什么现象?(电流表示数越大,电磁铁吸的大头针越多)。提问:这现象又说明了什么?7.当两匝数不同的电磁铁串联后通电,并移动滑动变阻器P,电流怎样变化?你观察到什么?(电流不变,匝数多的电磁铁吸的大头针多)。提问:这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还跟什么因素有关?8.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在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四、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实验,树立学习信心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喜欢实验,也乐于动手操作,但他们又怕得不到老师的支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鼓励基础好的学生大胆去做实验,更应把教学重心倾斜于大多数学生,真诚地对待基础差的学生,给予他们和优秀学生同样的施展才能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如让他们叙述实验的方法,描述实验现象,和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实验,解释实验现象,找出现象产生的条件、原因等。
五、利用实验手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一切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指出,形成问题通常比解决问题还要重要。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注意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运用实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对提问提得多、提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使他们感到发现问题的乐趣。例如在实验中有学生问:“为什么插入铁棒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会增强?而插入木棒、竹棒的等物质却不会增强呢?”在绕制电磁铁时又有学生问:“能不能两道漆包线一起绕?”对于这两个问题我通过如下实验来解答,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设计能力:演示实验3:分别用电磁铁慢慢从上部接近铁棒、木棒、竹棒等物质,观察铁棒、木棒、竹棒能否吸引小铁屑。演示实验4:让绕有双道漆包线的大铁钉与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串联,闭合开关并移动变阻器滑片P,观察它是否吸引大头针。
11.浅谈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十一
物理学习过程应该是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这种建构是不能由他人代替的。教师在学生建构自己新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起到一个引导者和创设情境者的作用。物理实验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物理事实、现象进行科学实践的过程, 为学生将现有的知识结构与新的知识结构的建构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二、利用Excel强大的制作图表功能
在新课程物理教材中处处体现了用计算机实时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地方。例如, 在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中要作出速度-时间图像, 就可以用Excel软件来绘制v-t图。具体做法如下:
1.在Excel软件工作簿的某一列单元格中依次输入测量时间, 在相邻的一列输入对应的速度值, 用鼠标选中这些数据 (如图所示) ;
2.点击菜单“插入”中的作图图标, 出现“图表向导—步骤之1—图表类型” (在其中选“散点图”) 和“子图表类型” (在其中选平滑线散点图) ;
3.然后点击“下一步”, 出现“图表向导—步骤之2—图表源数据” (用默认情况) ;
4.再点击“下一步”, 出现“图表向导—步骤之3—图表选项” (在图表标题中输入“v-t”, 在数值x轴中输入“t”, y轴中输入“v”) ;
5.再点击“下一步”, 出现“图表向导—步骤之4—图表位置” (选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 ;
6.点击“完成”。
7.选中图表, 点击菜单“图表”, 选择“添加趋势线”, 在“类型”标签中选择“线性”。得到的v-t图像。
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拟合”线性关系的曲线, 同样可以“拟合”几次函数关系的曲线。例如, 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 把打点计时器纸带记录的数据记录在下图所示的Excel电子表格中, 用相似的方法拟合出二次函数的关系, 并显示其函数关系式:y=483.4x2+11.306x+0.0073。
忽略常数项0.0073cm, 用s和t改写公式, 得s=483.4t2+11.306t, 与undefined比较系数得:undefined, 所以g=967cm/s2=9.67m/s2。实验结果与实际非常符合。
三、利用Excel制作多个变量控制的动态演示
1.打开Excel工作簿, 依次在单元格中输入“初速度v0、初始高度h、水平距离x和飞行时间t”, 并且设定初始值:v0=2m/s, h=10m。
2.打开“视图”菜单, 选择“工具栏”的“窗体”选项, 在弹出的“窗体”工具栏中选择“微调项”, 在工作表内依次为两个独立变量 (v0和h) 绘制调节按钮;然后在所绘制的按钮上点右键, 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中“设置控件格式”选项, 在弹出的“设置控件格式”的窗口中, 选择“控制”选项卡, 为按钮设置所控变量的数值
变化范围和链接单元格。 (如图所示)
3.根据平抛运动物体下落总时间的计算公式undefined, 代入设定的初始高度值, 得出T=1.43s.把总时间分成10等份输入工作表。同样分别在C、E两列算出各等份时刻物体的空间位置坐标 (如下图所示) 。所有这些都在Excel的函数计算功能中完成。
4.选中C、E两列中的数据, 按照上面绘制v-t图的方面利用作图功能画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摘要:Excel软件是一种强大的数据统计与数据分析软件, 它不仅能进行非常复杂的公式计算, 而且还可以把计算出的数据快速准确地用图像的方式形象直观地描绘出来, 在物理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举例的方式详细介绍了Excel的图表功能和多个变量控制的动态演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时应用, 突出了实时实验在教学中特有的优势。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实时,Excel,图表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第2版
[2]叶鹏松.基于Excel的多变量动态控制演示.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3 (11)
12.浅谈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十二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贵州省罗甸县龙坪一小 龚益光
【摘要】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与竞争一样,合作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们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合作性的,需要团队的合作、共同的创新。物理学科的学习是以实验为核心来进行的,而实验活动通常需要小组合作来展开,因此合作学习的概念对于物理学科的教学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小组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10-0022-01
合作学习fcooperative learning)作为一种富于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2O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由于它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且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很快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成为目前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对于什么是合作学习,由于各国的合作学习的实践有一定差异,目前学术界对合作学习的概念尚无统一认识,表述上也就千姿百态,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也有书籍称“协作学习”或“合作教学”。
一、合作学习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价值
1、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物理学科的理论教学内容通常比较枯燥,大量的概念和定理的理解和记忆的过程通常无法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课堂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无法估计大部分学生的理解程度,因此物理学科的单独理论教学通常最终成效较差。互动学习的优势在于可以分化课堂教学的内容,改变教师在课堂中“唱独角戏”的`状况。科学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将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分组,在小组中,学生存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但是差距范围不会因为成员数量过大的原因而产生负面影响,更容易引发学生的主动交流意识和欲望。小组将原本由教师一人承担的讲解、提问等内容分化,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大,最终提升知识点的交流热度,增加了课堂的活跃点,最大化地避免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情况。
2、削弱物理概念的抽象化。物理概念的抽象化使得其语言描述必须做到严谨、科学,因此其中会出现许多初中生在之前学习中未能了解的术语、名词等等,这种特殊性、专业性的术语在学生的理解当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就是造成某些学生理解错误的根本原因,即使是教师在运用个人认识来对某个定义进行解释的过程中也可能引起歧义。(教学论文 )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认识上的交流,多样化的解释方式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理解的正确性,即使出现一些错误认识,教师更容易发现并给予及时的更正。
3、改善师生交流和互为评价。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得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够得到广泛的评价,最终在小组内部达成一种共识。班级在进行了小组分配以后,小组内部所形成的共识在小组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就会引发争论,而此时学生的个人见解就很难起到核心的引导作用,最终就需要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认识进行评判、分析正误,并加以点评。这种方式大大促进了师生交流的频率,也能够降低教师对单个学生进行评价和指点的难度。长期开展合作学习能够大大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促进班级内部小组之间的积极性竞争,改善学生对学科的学习热情,并提供给教师更为简易和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二、异质分组
异质分组是指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别、种族及社会背景等,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中,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彼此相互指导、相互学习。异质分组保证了小组成员的多样性,提供了更多机会让学生去认识不同的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从而使小组活动中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激发出更多、更新颖的观点、使全组成员形成更深入、全面的认识,更好的达成小组学习目标。
三、把握合作学习时机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合作学习具有其他学习方式无法代替的优势,但不可滥用教师应当根据物理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
1、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而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的时候,由于各学习小组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点,会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力量,即1+1>2的效果。所谓“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就是指将不同的能力、性别、个性和智力特征的学生分为一组,形成一个异质的学习团体,有的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观察能力强,有的思维比较深刻。各成员表现出的智力优势,对同一主题会用不同的方式学习,最后得出的结果必定会侧重于各个不同的角度,并带个人色彩,通过欣赏它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可以使小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讨论的时候,例如:为了让学生在物理研究中应用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时,教师先在水平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摩擦力的大小,然后在把木块放在铺有毛巾的水平木板上,在木块的上面放上砝码,再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摩擦力的大小。让学生分析摩擦力的大小不同的原因,学生有的说是由于压力增大引起的、有的同学说是由于接触面变粗糙引起的,有的同学说可能于这两个因素都有关系,这时让学生进行共同讨论,怎样才能知道摩擦力的增大是哪个因素引起的?
3、当学习任务较多,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例如。在学习浮力一节的时候,学生猜测浮力的大小可能和物体的体积、物体浸到液体中的体积、物体浸到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等因素有关,这节课需要的实验次数太多,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验证一个猜想,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补充完整,总结提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体现了1+1>2的效果。在研究电磁铁的极性和磁性的强弱时,给不同的组提供线网的绕向不一。匝数不一、和提供电流大小不同的器材,在小组汇报时结论就有所不同,通过对比分析,合作学习,就能形成一致的观点。
探究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个人思考与同伴合作学习相结合,个人思考是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的基础,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认知,还为了培养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小组合作是落实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据他们的学习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于小组,通过创设一些须小组合作才能达到目标情境 这样,就可形成“合作”、“组外竞争”的格局,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廓、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郭涛斯丽萍,教育心理学 陕西人民出版社 6月
13.浅谈美术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十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
有这样一位父亲,他以落花生做比,教育子女为人处事要脚踏实地,不求虚荣,要做一个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就是《落花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预设,方法选择,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
首先,分析教材内容,《落花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这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文章主题,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其次,分析学生情况,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在学习上,他们也已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教师要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二。目标预设
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多元化的发展,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根据教材内容,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本课的生字“亩,尝,吩,咐,茅,榨,榴”等七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目标
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抓住重点,精读领悟,读悟结合,让学生掌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其次,体会课文详略恰当地写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花生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表达上详略得当,以物喻人的特点。
三.方法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方法选择,本节课教学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角色美读法 3.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作为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课前,我会对学生说:“同学们,现在老师给大家说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它“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你猜出来了吗?恩,就是它,花生。它呀,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了土里生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落花生》(板书:落花生)
同学们,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作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都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课文吧。
(二)整体阅读,理清思路
首先,教师出示生字串,让学生自己读,在读中找出不明白的词语重点指导,然后引导学生共同讨论: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让学生一起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然后找出答案: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这四个部分(板书:种,收,尝,议)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来理清课文的思路,为下面精读课文做好准备。
(三)抓住重点,精读领悟
父亲的话是教学重点,我将采用两种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首先由教师进行配乐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父亲话的深刻含义。
教师范读后,出示表格,让学生共同思考:落花生和石榴,苹果,桃子有哪些不同?然后引导学生抓住“矮矮的”和“高高的”“不好看”和“鲜红嫩绿”等词做对比,让学生明白:桃子,石榴,苹果是露在外面的,色彩动人,引人注目。而花生没有漂亮的外表,华贵的气质,但是,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正如作者感悟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板书:味美 榨油 便宜 有用)
这时,可能会有同学质疑,要像花生,那像桃子,石榴,苹果岂不更好?在这里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见解。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随着时代的不同,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会说:“我要做一个像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的人。”也有的同学会说:“社会也需要像苹果桃子那样既张扬个性又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对于学生多元化的解读我会及时肯定,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师生小节,是啊“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鲜花是美的,苹果是美的,可那长在地下的花生也是美的。让老师和你们共同努力,我们都做一个有益他人的人,做美丽的人。
(板书:有益他人)然后,我出示练习题。
1.我爱花生,它都有哪些好处? 2.我们要怎样做一个具有花生品格的人呢?
让学生通过做练习题,来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
(四)回归整体,分清详略
在这一环节,我提出问题:“同学们,这篇文章,从种花生到收花生,尝花生到议花生,哪些写的详细,哪些写的简略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同桌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加上教师的指导点拨,使学生明白:一家人议花生是详写,这是因为课文主要通过他们一家人议花生来说明做人的道理,即“借物喻人”,其他内容略写,目的是为了突出文章的重点,这就叫详略得当。(板书:详 略)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陶行知先生也说:“生活就是教育。”
学生理解这篇课文后,我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很多具有落花生品质的人,比如:邮递员,环卫工人,还有那些在讲台上默默奉献自己一生的人民教师。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最不平凡的业绩。同学们,让我们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一起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质的人吧。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是文化艺术的熏陶,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简要概括花生的品质,突出文章的中心,这样为学生理解课文,感悟道理提供有效的帮助。
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略)议花生(详)
14.浅谈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十四
通过几节课的课堂学习, 学生已形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基本理念, 早就想走进化学实验室了, 但进实验室的目的各有不同:有的怀着对化学的好奇心理, 有的怀着跟以前进实验室一样的混混心理, 有的怀着进去玩玩并带点东西吃吃、轻松上一节课的心理, 也有的怀着什么也不想做的学习心理, 等等。这就体现出开端实验课堂的作用非常重要, 其效果的好坏会长久地影响学生后期对实验教学的认可和对实验学习过程的重视。
走进化学实验室, 要让学生走进一个与以前不一样的实验室, 认识到化学实验室是一个科学严谨的实验场所。现在我校实行小班化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 组织班级学生带着导学问题按学习小组的顺序参观化学实验室。在参观的过程中解决以下相应问题:
走进化学实验室问题导学设计Ⅰ
(1) 进入化学实验室请仔细观察实验室及其布局, 仔细阅读墙上的张贴物, 有何感受?
(2) 进入化学实验准备室, 你能记录下看见的主要仪器名称吗?
(3) 进入化学实验准备室, 仔细观察药品是怎么贮存的?为什么要这样贮存?
(4) 进入化学实验准备室, 参观贮存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设备, 思考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为什么要单独贮存?为什么要加双锁、双人到齐才能打开?为什么要放那么多的黄沙?你看见了哪些易燃、易爆、有毒物质?
在参观的过程中达到以下目标:实验室的卫生状况要让学生感到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空间;另外室内明亮的采光, 教师配备的白色大褂, 桌面上摆放整齐的实验仪器, 还有洁净得让学生赞叹的仪器等, 让学生感到进入了进行科学探究的场所, 进入了严谨细致的科学场所。从而初步达成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学化学做实验要保持严谨科学的态度。
走进化学实验室, 要让学生感到走进了一个等待他们参与解决的所设“问题情境”的开放式场所。情境问题要分区设置, 问题相对简单, 只要参与观看、动手或帮助他人学习, 就能获得相应的学习成果。为了提高实验课堂效率, 在课前先向学生发放相应的“问题导学设计”——走进化学实验室问题导学设计Ⅱ。
走进化学实验室问题导学设计Ⅱ
(1) 你能说出各实验桌上摆放仪器的名称吗?
(2) 你能正确地将粉状固体和块状固体分别装入试管吗?
(3) 你能正确地将细口瓶里的液体倒入试管吗?
(4) 你能正确量取17毫升、36毫升水吗?
(5) 你能正确地称一只小烧杯的质量吗?你能正确地称取15.5克的土壤吗?
(6) 你能正确地将导管、橡皮塞、试管连接起来并检查气密性吗?
(7) 你能正确地给装有固体和液体的试管加热吗?
(8) 你能正确地洗干净一支试管吗?
然后按问题导学设计摆放好流水操作的实验用品, 并摆放醒目的所设问题标志, 共有8个分区, 注意分区的布局, 便于学生流动和多种形式地参与, 每个分区的实验周期相对较短, 以便部分勇于和善于动手的学生在短时间内逐个完成分区所设问题中的实验操作, 如果一次操作不到位可重新再来。这样在一个小班化的教学班级中想通过自己动手参与学习的学生就能基本得到满足, 在问题情境的引领下, 让学生在明确的学习目的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走进化学实验室, 既要让学生感到走进了一个等待他们以各种形式参与解决所设“问题情境”的开放式场所, 又要让学生感到参与学习的快乐和收获。
通过“走进化学实验室”, 让学生“早就想走进化学实验室”的目的得到相对统一, 主要留住学生“怀着对化学的好奇”的学习心理, 去除学生“跟以前进实验室一样的混混”等学习心理。这就体现出开端实验课堂的作用非常重要。这将长久地影响学生后期对实验教学的认可和对实验学习过程的重视。有了良好的开端、长久的影响, 就能将化学分组实验带到班级里来, 使“多种形式参与”实施小班化化学教学课堂更加有效。
15.浅谈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十五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地位与方法;提高学生能力
我们知道,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物理问题的根本方法是进行观察和实验,学生的物理知识多数是运用实验手段使某些物理现象再现。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经过思维加工,形成物理概念,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实践证明,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它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同时,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能力。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
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1.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物理学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
物理学的任何一部分内容的结构及其发展都可以分解为三种因素:实验,物理思想和数学。可见,实验内容本身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应该学的重要内容。
2.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是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离开了实验的物理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即使照本宣读,在黑板上做实验,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且会把本来生动的,丰富的物理知识变成一堆枯燥难懂的材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特别是操作能力)的保证
从教师的演示,示范和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可以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这是实验的任务也是教学的任务。由此可见,不做实验的物理教学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不做实验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教师,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学校是不合格的学校。
三、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
1.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制造,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某些现象反复再现以便让人们反复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方法的优点是能将复杂的条件进行简化和纯化,借助仪器设备,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的非本质因素,创造一个恰当的实验环境,使需要认识的某种性质或关系以比较纯粹的形态表现出来,以便人们能比较容易比较精确地发现规律。
2.实验是教师教物理,学生学物理的重要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验,使学生知道科学家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做到这一切,离开了实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是不可能的。要让学生像物理学家那样去探索物理世界的秘密,就应该让学生像物理学家那样,主要靠观察,实验和思考去探索,去学习,把实验当作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四、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载体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可以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及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实验手段,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实验是物理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五、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物理教学中能起重要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易于激起学生兴趣对于中学生,物理实验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唤起他们的直接兴趣。
学生观察实验,自然也会产生自己动动手的欲望,设法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操作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不断体会和尝到“发现”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正因上述原因,所以教师不仅需要自己多做实验,而且要设法让学生多做实验;不仅要注意选择能说明教学中需要说明问题的实验,而且要尽可能使所选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成绩,关键是学习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和实验,一个人只要有了兴趣,他就会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在课堂上让学生较多地动手多做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掌握规律,从而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实验能够创造最确实,最少受干扰,并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物理环境,它创造了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蕴藏着极其活泼的因素。验证法,是一种推理,判断在前,实验验证在后的研究方法。也就是在已知的物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做出假设和预言,并通过实验来检验其真理性,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
4.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有人认为,素质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知识因素和智能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实验除了对知识的掌握,智能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之外,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有显著的作用。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而且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观念,优秀的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否良好的进行实验教学关系到物理教学的成功与否。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实验,认真做好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3]冯海燕.论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开展[J].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2009,(02)
作者简介:
16.浅谈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十六
浅谈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引言
一个下岗女工家里有三个暖水瓶。女工很辛劳,也很节俭。平时,只要哪个水瓶没有水了,她总会及时地去烧水,把那个空着的水瓶注满。女工家里一年四季没有断过开水,可是,一家人一年四季都在喝凉开水。为什么呢?原来每次倒开水的时候,女工总是说:“先喝先前烧的,这是用了自家煤气的;在家不比在单位,由公司出钱,凉了就倒掉。”家人便顺从地喝了凉开水。于是,女工家天天烧开水,天天喝凉开水。
不改变观念就只有天天喝凉开水,哪怕你再勤劳。
传统的教育观是建立在教师和教材是知识的联系、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一种学习观的基础上的;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的是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的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与学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师生共同建立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这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高程次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综合性。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迅猛,国际竞争激烈,要想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经济繁荣,就需要有自主意识、创新意识以及自我适应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来完成。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
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特别需要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自我表现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发展。因此,儿童刚入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二、创设最佳的自主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思维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智力的襁褓。教学时应让思维的绚丽花束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纵深思考。同时,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高提问的水平,这也是自主学习培养的途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难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发探求新知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对标题进行质疑;对矛盾处进行质疑;对篇章中的详略安排,叙述顺序的变化,标点符号运用质疑;甚至对课文插图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如学习《太阳》一课时,在充分的预习之后,学生疑问一个接一个:“课题叫太阳,为什么还用那么多文字写它与人类的关系呢?”“科学家怎么知道太阳的温度的呢?”“《太阳》一课用一个神话故事开头多累赘呀?”等等,他们正用“?”这把钥匙开启着智慧之门。理解了课文内容,学生们冒出许多新奇的想法:“关于太阳的知识,人类研究了多少年呀?”“根据课本的内容,我认为课题叫‘太阳,我们人类的朋友’更恰当!”“课文要介绍一下人类关于太阳的新发现就更好了。” „„课后,学生的作业中有《太阳系知识小报》,有被改编的《太阳》„„一个个创造的火花在闪烁。
三、精心设计自主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
以教为主导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
如在《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中,我把整个教学设计分为“试学——导学——运用”三个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学时先通过多媒体整体感知黄山风光,使学生兴趣盎然,然后理出课文重点段的结构特点,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方法,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通过读读(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在读中自悟)、想想(展开想象,黄山的奇石还有哪些模样)、谈谈(看录像,自由谈感受)、画画(用简笔画体现黄山的奇石)、演演(当导游,把所学知识外化为自己的语言)等活动,使学生领会作者瑰丽的文笔,感受黄山的风光美,同时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发展。这样,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获取新知识,从而获得探索知识的方法。
四、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口语交际《爱吃的水果》一课中,课前让每位学生都准备了一种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教学时从实物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他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全方位感受各种水果的特点,然后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爱吃的水果,可以从样子、颜色和味道等方面入手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班级交流等方式让全班每位同学都有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积极为同学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更使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从而自发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多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就应有多么广阔,因此,语文教学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开掘各种语文教育的环境,扩大学生学习的天地,让学生在语文的广阔天地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如学习《要是
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时,我让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并通过看课外书、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学习古诗时,鼓励学生自己背诵课文以外的优秀古诗,并利用活动课时间进行古诗朗诵比赛;为了拓展学生自主学习天地,我们班级办了手抄报,并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如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
后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确立主体发展意识,相信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营建学生广阔多样的自主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体主动参与,自主发展,让每一堂语文课都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山东省梁山县韩垓镇石钟楼小学 吴中亚
联系电话:*** 邮
17.浅谈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十七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真理和概念,都是通过反复的实验发现的。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学生能通过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习中联系生活,从物理实验操作的实践中获得物理知识。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实验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的层次灵活应用实验教学。关键词: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应用
物理实验正是物理学的基础。学者们通过合理猜想、实验探究发现世界的真理。因此,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就需要重视物理的实验教学。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认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物理实验教学可以给学生激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可以让学生将实验与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联系在一起,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有重要影响:
第一,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实验具有鲜明的现象,学生们受到视觉的冲击,对于实验的结果和现象有着更为深刻的印象。同时,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并且,在学生对于自己的观察所得有所疑惑时,加以引导,便会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第二,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如果一味地教授理论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物理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操作实验,其对于自主观察到实验的结果印象更为深刻,对于实验所涉及的知识点的了解也会更加深刻,同时,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第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探究实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物理实验中,某一个控制变量的变化,实验结果往往会有较大的差异,学生可以通过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如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性应用
目前,由于物理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器材的局限,学生所进行的物理实验大部分是小组实验。小组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然而,目前的物理教学中,物理的小组实验的教学往往没有得到重视,因此,下面提出几点物理实验教学的建议:
第一,端正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态度。许多学生认为实验与考试无关而忽视物理实验,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因此,老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实验对于物理学习的重要意义。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物理知识背后的小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此后,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演示实验,让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物理实验的具体内容,让物理实验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二,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标。每个物理实验都有其针对性和目的性,因此,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或在自主设计小组物理实验步骤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实验的目标。只有在明确实验目的后,才能了解实验,而实验教学的效果也更为显著。
第三,针对不同阶段,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实验教学方式。在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较低时,老师应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实验。学生刚刚开始接触一个新的物理实验时,往往对于实验的了解太少而无法顺利完成实验。此时,需要教师加以耐心的引导,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标,理清实验的步骤和思路。
第四,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熟悉后,动手能力较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行进行实验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时,教师可以提出几点注意事项和要求,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的内容、要求和目标。此外,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验中的小组合作的效率,解答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中的问题,同时不断吸取教学经验,改良实验教学的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发现学生物理学习中的盲点和易错点,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实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自主性、积极性、探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第五,重视实验总结。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物理实验的敷衍,使实验课无法发挥原来的效果。学生在完成实验报告的过程中,通过回忆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并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做进一步的总结分析,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以及对相关的知识点的印象。
如果学生的实验成功,学生在完成报告时,可以发现实验成功的关键要素,并且能够牢记在心。而如果学生的实验失败,学生可以在完成总结报告时,寻找失败的原因,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第六,教师需要重视提高自身的物理实践操作的专业水平。学生对于实验的态度,实验流程的认识,实验理念的认知都来源于教师。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关注实验的细节。特别是在实验演示教学中,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进行演示操作更应严谨、规范,注意实验的每一个细节之处。教师作为示范者,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实验,严肃对待物理实验,并认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
物理来源于生活,而物理的概念,来源于重复性的实验。实验是物理研究的重要部分,是物理学的基础。因此学校与教师应该重视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教学,认清物理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在不断完善自身的物理实验操作的专业水平的同时,帮助学生端正对于物理实验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与实验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参考文献:
【浅谈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推荐阅读:
高中物理化学几个重要实验总结08-15
浅谈传统文化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11-01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06-21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归纳01-03
高中物理体验性实验09-25
试析高中生物实验教学12-13
高中会考物理实验步骤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