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内容解析(精选8篇)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内容解析 篇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17、《长城》(第二课时)
设计者:沈丽萍
杨心湄
德清县清溪小学
设计意图:
倡导“大语文的阅读教学观”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核心思想,它告诉我们,阅读教学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与文本对话和解读”的过程。作为教师,他应该是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引领者”,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引导学生将课内外知识,加以有机的结合和拓展,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和局限,使学生成为“教材的主人”。本案例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多渠道的“知识视野的拓展”,全方位地感受长城,感受中国的“世界遗产”,从而让学生初步掌握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切身体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和悠久历史,通过课外知识的拓展,领略长城四季如画的风光和它所蕴含的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2、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3、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城的四季风光和长城抗战的历史图片,历史歌曲《长城谣》。学生通过因特网搜集有关长城的各种资料。
教学流程:
一、关注奥运,聚焦长城,激发情感:
1、关注热点话题,谈话导入,课件展示: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话语──“我由衷地相信,古老的北京,将以她独特的魅力,为我们演绎一届崭新的奥运盛会!”
2、探讨:你准备如何选用最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建筑,作为背景画面,为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设计大幅的宣传海报。
3、板书课题:《长城》
二、远观近看,登临长城,感叹建筑美:
1、乘上小火车,赶赴北京:(用开小火车的方式复习、巩固生字新词:)①、生字:崇 旋 嘉 砖 隔 屯 堡 垒 仗 扶 智 慧 魄 ②、新词: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嘉峪关 城砖 相隔 屯兵 堡垒
智慧 气魄雄伟
2、远观近看,感受长城:
①、多媒体课件出示两张长城图片(长城的远景图片和近景图片)②、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两张长城图片有何不同之处。③、想想:课文的哪两段分别描写了这两张长城图片。
3、走进文本,远观长城:
①、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重点品读: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引导学生抓住“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感受长城的雄伟,体会长城的气魄。)
②、想象长城“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的雄伟气势,指导朗读。③、课外拓展,简介“山海关”和“嘉峪关”。④、指导背诵,小结板书:崇山峻岭盘巨龙
4、近观长城,高大坚固:①、指名读“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②、紧扣“高大坚固”,品读词句,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写作特色。③、借助图片,形象感知:
看简笔画:了解长城的构造:“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
4、拓展说话,想象自己登临长城,赞美长城:
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八达岭,目睹了高大坚固的长城,无不赞叹:“啊,长城!你!”
5、小结板书:高大坚固历千年
三、走进历史,缅怀长城,感叹智慧美:
1、谈话过渡,导读:“岁月匆匆如逝水,万里长城永不倒!”当我们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你会很自然地想起。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段。
3、重点品读:“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劳动人们修筑长城的艰辛
②、简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深化学生情感,指导学生深情朗读
4、课外知识链接,进一步感受长城所凝聚的“血汗和智慧”(课件出示资料,自由读,说说感想:)
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据计算,如果用修筑长城的砖头和条石,筑成一道宽1米、高5米的墙,这道墙可以围绕地球一周多。
5、有感情地诵读:(课件出示课文结尾段)
①、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②、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③、说说自己对文章结尾的理解。
6、小结板书:血汗智慧凝结成
四、畅游长城,四季如画,领略风光美:
1、多媒体课件演示:“长城四季”
长城之春——山花烂漫;长城之夏——群山苍翠; 长城之秋——红叶斑斓;长城之冬——山舞银蛇
2、齐读毛泽东诗句,感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板书:江山如画)
五、血性长城,民族忠魂,凝聚精神美:
1、谈话过渡:“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历经了岁月的风风雨雨而巍然屹立;也不仅仅是因为她拥有四季如画的壮丽风景;更重要的是,她凝聚了我们中华民族面对危难,万众一心,前赴后继,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
2、多媒体课件演示:抗日烽火映长城 ①、喜封口——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 ②、平型关——八路军115师奏凯歌 ③、雁门关——游击健儿逞英豪 ④、昆仑关——中华英烈铸铁城 ⑤、娘子关——百团大战敌胆寒
3、小结,板书:民族魂
4、大声诵读题词,激荡情感:
①、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美国前总统 克林顿
②、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原总统 叶利钦
③、几千年滚滚风云,伟大的中华民族能屹立于历史的潮头,自强不息,奋斗不屈,不正靠的是浩然挺立的万里长城般的毅力?不正靠的是坚实不散的万里长城般的向心力?不正靠的是“万众一心”的万里长城般的民族凝聚力?诚如国歌所唱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著名作家刘白羽 《长城赋》
5、自由题词,激情满怀:
(想象自己就是一位登临长城后的游客,在留言本上,为长城留下心中的感言)
六、布置作业,编写小报,引导实践:
1、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截止2003年7月,我国已有长城、故宫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多渠道地了解我国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编写一期“神州风光”宣传小报。
2、为北京奥运会提一个“金点子”。
附:板书设计
远看:近观:回想:感叹:
长城
崇山峻岭盘巨龙 高大坚固历千年 血汗智慧凝结成 江山如画民族魂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内容解析 篇二
三年级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学年,也是习惯划分的中年级的起始。经过一、二年级的教学,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表现在积累了许多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学习数学的能力增强了。另一方面表现在年龄增长、心理逐渐成熟,对数学教学产生了新的要求。无论是激励学习兴趣、开展学习活动,还是评价学习成果,都与一、二年级明显不同了。本册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充分注意了学生的现实。
全册教材除期末“整理与复习”外,共编排10个单元。其中7个单元教学“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的运算方面,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结合这些计算,还要解决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数的认识方面,有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在常见的量方面,有千克和克,24时记时法。2个单元教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在图形的认识方面,有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在测量方面,有平面图形周长的意义,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1个单元教学“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主要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或不相等。结合上面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5次实践活动。增加了操作型活动的比重,共4次。而场景型活动只有1次。
从本册起,教科书里增加了“你知道吗”和“思考题”两块内容,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编排的。数学是人类的智慧结晶,人类进步、文明的标志。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给学生的不单单是知识,还有教育、熏陶和鼓舞。编排“你知道吗”,通过介绍数学历史、讲述数学故事以及数学人物,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源于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数学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数学的应用是广泛而现实的。从而逐渐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你知道吗”的内容一般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图文并茂、浅显具体、生动有趣,吸引学生主动阅读,便于教师讲解。还鼓励师、生通过其他渠道查找与数学有关的资料,丰富“你知道吗”的内容,发挥其育人的作用。“思考题”联系教学的基础知识,在知识的宽度、深度上有所扩展。编排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思考题是弹性的教学内容,供教学选用。既不勉强每个学生都学习,又要吸引、鼓励尽量多的学习学习。不单纯关注问题的答案,更重视参与和过程,提倡合作交流。不列为基本的教学要求,不进入考试范围。
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除法
一、教学内容
第一学段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分成三次教学,二年级教学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三年级(上册)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年级(下册)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本单元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五方面的具体内容。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步除都没有余数)。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商是非整十数的和是整十数的)。
验算:用“商×除数=被除数”或“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除法。
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解决实际问题: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把总和(或剩余数)平均分的两步计算问题。
全单元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P1~P6教学比较容易的除法(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没有余数)。以笔算为主线,把笔算与口算有机结合,笔算与验算及时结合,笔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
P7~P11教学稍难些的除法(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有余数)。包括商是整十数的除法,估算,以及体会常用的数量关系。
P12~P15单元复习和实践活动。整理百以内的四则口算,整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渗透运算性质。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鼓励自主探索,组织广泛交流,引导算法优化。
第1页例题先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再教学非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前者是口算,后者是笔算,这是因为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在计算几十几除以一位数时,先进行的计算是几十除以一位数。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思路是:在直观情境中自主探索算法,相互交流算法,引导优化算法。
学生得到40÷2的商是20并不难,有人看图或操作得出商,有人凭经验和直觉说出商,有人通过推理算出商……教材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算法,引导他们反思并表述自己是怎样算得,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
“想想做做”第1题从表内除法推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这种算法容易掌握,还能迁移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里去;这种算法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乘一位数有些相似,有助于形成认知结构;这种算法与笔算比较接近,能应用到算笔里。
2.笔算几十几除以一位数:建立数学模型,应用和解释模型。
除法竖式的结构、计算步骤与加、减、乘法的竖式差异很大,学生第一次学习除法笔算会有困难。尤其是为什么把被除数个位上的数移下去再除?每次除的商应该什么时候写?在初学笔算时必须理解。46÷2的教学设计成五步。
(1)实物操作,整理分的步骤,形成“萝卜”那样的思路。突出先分……再分……然后合起来。
(2)把分步操作抽象成分步计算,形成“辣椒”那样的思考。突出先算……再算……然后合起来。
(3)把分步计算组织成竖式。突出分两步除;第二步除要把“6”移下去,和第一步除分开;每步除商的位置和时间。
(4)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由扶到放,逐步学会竖式计算。要特别关注学生写商的时间。
(5)说说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应该怎样进行?应该注意什么?初步总结计算法则。
3.验算除法:把生活经验提升成数学方法,初步感受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第3页教学除法的验算,先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再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的一是培养验算的习惯,二是感受乘除法间的关系。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发验算的动机。36元钱刚好买12块蛋糕吗?65元买21块蛋糕还剩2元吗?都可以验算。验算不是教对学的规定,而是正确计算的需要,是学生的自我要求。
(2)先联系生活经验进行验算,再抽象成数学方法。36÷3=12算得对吗?先想的是买12块蛋糕该用36元钱吗?所以用 验算。
这是从生活经验想到的。然后从12、3和36分别是除法算式里的商、除数和被除数,得出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商乘除数,结果应该等于被除数”。验算有余数除法,也要从生活经验里提炼数学方法。先是“番茄”的思考,再是“辣椒”的计算,然后才是商乘除数再加余数,结果应该等于被除数。
(3)反复体会,领会验算方法。第4页“想想做做”第1题里的三组算式,通过计算和比较,能发现下面的式子是上面式子的商乘除数或商乘除数再加余数。理解下面的式子能验算上面的除法计算,从而再次感受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4.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在初步掌握笔算的基础上,从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带出。
第4页第3题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些除法的被除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都没有余数,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中比较容易的情况。至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有余数的情况,在本册教材里只要求笔算,不要求口算。
编排了两类题组,第(1)类从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带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引导学生在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充分利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以及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经验。第(2)类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编排在一起,感受它们的算法不同,继续体会乘、除法的联系以及乘法可以验算除法。
5.把总数或剩余数平均分的实际问题:连续两问铺垫,重在解题思路。
本单元继续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要先求总数或者先求剩下多少、再平均分。不出例题,安排在第5~6页的“想想做做”里。
第5页第5题是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先在表格里填出老师和学生合计的人数,再求平均每车要坐多少人。这道题是第6、7、8题的铺垫。发挥其思路的铺垫作用,要让学生反思并理解为什么先算合计人数。
教学第6~8题要重视解题思路。最基本的思路有分析法和综合法,都是人类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思考方法。它的价值不仅有助于解决问题,更在于能发展人的思维。教学解决实际问题,要让学生体会并形成这些思路。第6题在图画里能想到一共铺设65米自来水管,第7题在对话中能想到还剩33个玩具。所以,教学这些题要以综合法思路为主,引导学生研究已知条件之间的联系,体会第一步该先算什么,尤其是这一步该怎样想。
6.稍难些的除法:在操作中感悟算法。
第7页例题教学被除数十位上的余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这是笔算教学的又一个难点。教材先创设平均分羽毛球的情境,通过剩下的1筒打开,和另外的2个合起来,突出第二步要平均分“余下的12个”。然后把这样的分法表示到竖式计算上,理解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是1个十,把个位上的2移下去,就能继续算12除以2。第8页“想想做做”第1题仍然是先扶后放,帮助学生正确计算稍难些的除法。第3题把被除数十位上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编成题组,可以比较同组两题计算时的相同与不同,发展原来的计算法则。
第9页例题教学商是整十数的有余数除法,仍然利用平均分羽毛球的问题情境。从每班分到2筒是20个,体会竖式的商是20;从剩下2个不能再分了,体会竖式的余数是2。教材突出这道除法的商的个位上必须写0,一方面要从算式的具体含义出发,联系分羽毛球的实践作出解释;另方面要从“可以不写这个0吗?”“如果漏写这个0,将会怎样?”进行反证。第10页第2页的题组里,一道题的商是整十数,另一道的商不是整十数,通过计算和比较,初步理解“不够商1,要商0”的道理。
7.估算:进一步掌握法则,提高试商能力。
第11页第2题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经常是对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的除法进行的。估计的要求是说出商是几十多,如99÷4的商是二十多、75÷4的商是十几。
商是几十多,要根据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而得到。如75÷3,因为7÷3商2,所以75÷3商是二十多。这里安排估算,可以有两点收获。一是进一步掌握除法法则,二是进一步熟练试商。
教学估算不编排例题,直接安排在练习中,让学生独立进行。这是考虑到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也是为了实现教材的编排意图。
8.常用的数量关系:在经常接触、反复体会中习得。
在练习中三次安排表格形式的实际问题。第5页第3题三次求平均每人收集废电池的节数,从中体会“收集的总节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第11页第3题里可以体会“一共用去的线÷单价=买的本数”,第12页第4题可以体会“总价÷数量=单价”。这些都是常用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理解,在解决问题时概括、提炼。通过经常接触、反复体会而习得。
第二单元 认 数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万以内的数,是在认识了千以内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包括计数单位“万”和数位顺序表,四位数的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等内容。这些知识在以后认识多位数时,将会起很大的作用。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四部分编排。
P16~P18教学整千数与一万。要继续理解计数单位“千”,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整理并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要读、写整千的数,理解整千数的意义,进行整千数的加、减计算。
P19~P23教学非整千的数。要理解并掌握非整千数的组成,以及读、写数的方法。要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P24~P26教学比较数的大小。要初步整理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要进行简单的估计。
P27~P28全单元的练习。要整理全单元教学的知识,进行双基训练。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调用已有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万以内数已经是比较大的数了。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大数的机会不多。但是,学生经历过百以内数、千以内数的学习,积累了一些认数的经验和数的知识。教材经过充分考虑,调用了三方面的学习资源。
教具和学具--百以内数用小棒,千以内数用小方块,各阶段认数还使用了计数器。本单元继续用小方块表示几个千是几千、10个千是一万;继续用计数器表示数,直观形象地显示出四位数的组成。
已有的知识--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以及相应的数位顺序,三位数的写、读方法以及比较大小的方法。本单元以“千”为生长点,在一千一千地数数的活动中建立“万”的概念;在个位到千位的顺序表上添加万位;应用和发展原有的认、读、写数方法。
原有的认数活动--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数,数满10个单位,引出一个新的计数单位;把数表示到计数器上,能直观、形象地显示出它的组成,读数与写数都要按数的组成进行。
2.认识整千数:几个千是几千。
第16~18页教学整千数,突出它们的意义。围绕“几个千是几千”认、读、写整千数。
(1)看正方体数数时体会。第16页例题里每个正方体都是1000个小方块拼成的,1个小方块表示“一”,1000个小方块拼成的正方体表示“千”。看着正方体一千、一千地数,体会2个正方体表示2个一千,是二千;3个正方体表示3个一千,是三千……,从而理解几个一千是几千。
(2)在拨珠、写数、读数时体会。第16页下面的例题集整千数的认、读、写于一体,以数的组成为核心内容:几个一千组成的数是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千位上是几的数是几千,由几个一千组成。
(3)在数轴上整理时体会。第17页“想想做做”第1题在数轴上排出整千数的顺序,体会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个千。
(4)口算整千数加、减时体会。如6000-4000是6个千减4个千,得2个千,即;5000+4000是5个千加4个千,得9个千,即9000。
3.认识一万:10个一千是一万。
本单元初步建立“万”的概念,知道万位,认、读、写一万。
(1)在数数时引出一万。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告诉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
(2)在数位顺序上建立万位。首先是计数器上“千”的左边是“万”,然后完整填写数位顺序表。
(3)在拨珠、读、写数时理解。计数器万位上1粒珠表示1个万,是一万。写成10000。
(4)在口算时加深体验。如4000+6000=10000,10000-6000=4000。
4.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一般到特殊,分四步进行。
读、写三位数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四位数,但还需要补充和发展。为了有利于原有知识、经验迁移,及时解决读、写数时遇到的新情况和新矛盾。教材把非整千的四位数的认、读、写分四步教学。
(1)先读、写各位上都不是0的四位数。这些数的组成虽然比较复杂,读、写比较麻烦,但并不困难。
(2)再教学百位上是0的四位数。把十位上是0的三位数的读法迁移过来。
(3)然后教学百位、十位上都是0的四位数。读、写这样的数是新知识,由教材示范读法。
(4)最后教学末尾有两个0的四位数,以及中间、末尾都有0的四位数。
5.认识非整千数,以组成带动读、写。
数的意义是通过它的组成表现出来的,读数与写数都是依据数的组成进行的。
(1)先分析数的组成,再读、写数。第19页例题已经分析了二千三百六十五和三千零五十二的组成,让学生分析三千零二的组成。
(2)利用计数器同时教学读数与写数。教学活动是“看珠认数-对照写数-读数”,体会读、写数的方法。
6.有计划培养读数和写数的能力:三个层次。
(1)看着数珠写数和读数,比较直观,且有比照。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题属这一层次。
(2)在数位顺序表下读数和写数,如“想想做做”第2、3题。由于有依托,一般不会搞错数位和计数单位。
(3)离开数位顺序表读数和写数,是这部分知识的最高教学要求。
另外对易错、易混的数,组织对比,能有效提高能力。如第21页第6、9题,第22页第11题。
7.比较数的大小:开放的教学。
在认识千以内数时学到的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可以迁移到万以内数。在新的情境里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加深理解,获得新的体验,达到新的认识层次。
(1)设计的情境开放。第24页例题里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器的单价可以两两相比,包括位数相同或位数不同的数比大小,首位上数字相同或不同的数比大小等各种情况。教材已经选择两组单价进行比较,还鼓励学生选择商品比价格。
(2)比较的思路开放。在比较2530和3680的大小时,“蘑菇”和“萝卜”使用了不同的思路和比法。教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
(3)表达的方式开放。有用>、<符号表达的要求,也有用语言描述大小关系的要求,如第28页第7题。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内容解析 篇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是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二年级实验班第二学期使用。为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特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编排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它们依次是: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册课文同上册一致,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加注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生字一律注本音,在文中的具体语句之中,有的要读轻声或者变调。
本册共有32篇课文。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4篇略读课文,它们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在上册教材四个栏目的基础上,新增了“宽带网”。“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特点、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及表达方法和标点应用等知识。“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在复习已经学过的字词的同时学习生字新词,感受和强化词语之间的搭配习惯,并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册教材的“日积月累”中增添了能突显中华文化的、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的成语韵语、对联、节气歌、古诗词等内容;它们使学生在复习字词的同时,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话题与本组专题有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习作能力的培养,从本册教科书开始,在“口语交际”中特别增设了“写一写”栏目,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写话训练。“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宽带网”——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可作灵活处理。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标明。除了随课文识字以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既可以利用熟字认识生字,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在同类事物的列举中认字。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每一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之后的课文以及部分练习,“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合理安排的。如第三组,简短的导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爱祖国、爱家乡。接着是四篇课文,《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这四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祖国迷人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这一组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并能激发他们渴望了解家乡和赞美家乡的感情。“语文园地”里“我会读”给出的是北朝民歌“敕勒歌”,向我们展示了“天苍苍、野茫茫”的广阔的草原画面。“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将学习前面几组课文所获得的情感体验迁移运用于对家乡的了解、热爱方面,畅谈家乡的丰富物产、美丽景色以及家乡的变化,展望家乡的美好未来。“展示台”展示的是有关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照片,以此来认识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和动手动脑的能力。综观这几部分内容,便会发现它们都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专题来安排的。
之后的几个单元也都是如此,围绕一个专题把各项教材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这样安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
从二年级下册开始,本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我知道”,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宽带网”,这两项内容是不同于前三册教材的全新栏目。从这两个栏目的名称可以看出,是针对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强语文实践活动而设置的。设计“我知道”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有关的信息,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展。“宽带网”是借用现代计算机与网络传输技术的一个名词,它所蕴涵的主要作用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通过快捷、方便的途径,获取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二者的区别不仅仅是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更重要的区别在于,“我知道”是基于课文内容而进行的拓展;“宽带网”则是围绕一个组的专题而展开的,尽管它对于某一课内容的理解可能没有直接的作用,但是,对于整个组的学习来说,则有效地丰富了本组的内容。“我知道”与“宽带网”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的是同一个目的,那就是,以具体的实例向学生进行这样的引导:结合学过的课文或一组课文,应该拓展哪些方面的知识。这两个栏目的安排,与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致的。比如,第三组“语文园地”中的“宽带网”安排了这样的内容,介绍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并列举了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此外,还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以及在地图上找一找我国的28个省都在哪里。这个内容的安排,联系本组的专题,同时提供部分拓展性材料,并布置学生自己可以进一步学习的内容。
3.大幅度更新课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找春天》,有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小鹿的玫瑰花》,有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泉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不是最弱小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有反映首都新貌的《北京亮起来了》,有倡导动脑动手、勤于思考的《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充气雨衣》,有引导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最大的书》,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品质、感悟做人道理的《画家和牧童》《我为你骄傲》《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还有《爱迪生救妈妈》《恐龙的灭绝》《阿德的梦》这些介绍科学知识的作品。这么多新编选的课文,分属于不同的体裁,既有童话、故事,也有诗歌、散文、寓言、科普文章。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它们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教师易教,学生爱读,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课后练习,一般是4道题。每一课后面一般都有的题目是“我会认”“我会写”“读一读”或“读读背背”,体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读读背背”这一项,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提法有所不同。有的要求背诵全文,有的只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本册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增加了默读这一训练内容。在部分课文的后面,我们做了适当的安排。
除了上述题型外,多数课文后面还安排了词或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词句的练习形式多样,有侧重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如,“渐渐地——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静静地——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有侧重于词语的积累和拓展的(如,“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我要把会写的词语都抄下来”)。在部分课文后面,教材还安排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合作探究学习(如,“说说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想想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课堂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延伸、拓展的语文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迁移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如,“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一下自己的家乡吧”“我要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把它写在日记里”)。以上不同形式的练习,其目的在于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扩展课内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在动手用脑的过程当中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5.突破传统呈现方式,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本册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又有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编写角度由服务于教师的“教”转向既方便教师的“教”,又易于学生的“学”,教科书由“教本”转变为“学本”。本册教科书,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课后的练习,还是“语文园地”安排的学习活动,都尽量避免以“问题”或“要求”的方式呈现,而是以自读自悟的形式或者是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与练习的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像练习中的“我会认”“我会读”“我会连”,像学习伙伴吐的泡泡里的话,它们不是装饰或点缀,实际上是在启发学生自读自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讨论。如,《小鹿的玫瑰花》文后,学习伙伴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在《葡萄沟》之后,学习伙伴建议:“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一下自己的家乡吧!”这样的教材呈现方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根据教材编排的这一特点,教师一定要转变角色,不只是教学生,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发现,组织学生去共同探究。这是教学思想的转变,也是教学方式的转变。
其次,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语文园地”里设置的“我的发现”这一栏目,可以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掌握汉字构字特点、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及表达方法和标点应用等知识。如,“语文园地二”中,引导学生发现部分汉字的构字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结构是一致的。“语文园地三”中,引导学生发现有部分相同的每组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语文园地四”中,引导学生发现组成词的两个字调换顺序之后,新词与旧词的关系。为了增强趣味性,本册教材还设计了游戏式的内容,如,“语文园地一”中,引导学生发现人类发明的事物与自然界事物在外形上的相似之处,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联想力。这样编排,不只是让学生学习汉字、积累词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养成善于发现的习惯,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把方法运用于其他学习活动之中,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发现中提高自信,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
再次,教材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在“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教材以学习伙伴的展示为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领和学习收获,使其不断产生成就感。如,“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描写春天的词句和书法作品。“语文园地三”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照片以及同学之间做的词语接龙游戏。“语文园地四”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邮票和关于这张邮票的故事。这样安排,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采取了他们喜闻乐见的、能主动参与和积极投入的方式、方法,能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动力,并逐渐把学习作为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经常有机会展示课内外学习的成果,还能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成为学习语文的有心人。
本册教材还积极倡导合作学习。现代社会对怎样与人沟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从小就有合作意识。本册教科书,不论是题目的安排,还是插图的设计,都努力体现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思想。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文后学习伙伴的对话,甲:“我还知道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呢!”乙:“快说给我们听吧!”“语文园地五”之中的“读读背背”练习后学习伙伴的对话,甲:“我知道‘暑相连’是指‘小暑’过后是‘大暑’。”乙:“你能说出‘秋处露秋’是指哪四个节气吗?”
6.教材的编排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是语文学习一项长期的任务。同前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继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自主识字,扩大识字量,不受教材规定的识字量的局限。
阅读方面,本册教科书后附六篇选读课文。此类课文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处理:可以根据需要结合精读课文进行教学,如,《春的消息》可在教学第一组课文时,引导学生阅读;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可以作为朗读检测的材料;也可以作为朗读比赛、演课本剧等语文实践活动的材料。
部分课后练习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不作统一要求。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我要把会写的词语都抄下来”。展示台以学习伙伴展示的内容为引导,鼓励学生展示与本组专题相关的学习或实践活动的成果,目的在于使所有学生都认识到自己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与发展,不断获得成就感。这些,都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
三、学习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 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使用本册教材要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把握同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册教科书采取了按照专题来整合各部分内容的编排方法,每一组教材不仅围绕一个专题,而且内容之间还互相照应,有些教学要求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展示、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互相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而,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的时候,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注意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设计教学方案,真正发挥教材整合的教育教学效果。如第一组,《找春天》之后,学习伙伴说:“咱们建议老师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吧!”《笋芽儿》之后,学习伙伴说:“我从课文中找到了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还抄下来了。”这些内容的安排,实际上都是在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学习活动作准备,“口语交际”要求介绍自己在春游活动中的发现,“写一写”要求学生在春游活动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之上,将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展示台”要求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词句。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应该在学习相应课文的时候,及时布置学生做好前期工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雷雨》课后,学习伙伴建议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并把它写在日记里,“语文园地五”的“展示台”就可以将展示自己的日记这一内容加进去。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使用教材,随时挖掘和运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总之,教师备课时要胸怀全局,在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不要拘泥于教材,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2.识字和写字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册教材依然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以便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和多样方式,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防止回生。教师应依托前三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继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如,认识姓名用字,通过各种标牌、广告认字,从电视、报纸、杂志上认字„„在生活中识字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理念,它是贯穿于整个小学甚至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400个生字,这是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以外的渠道,增加识字量。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在识字要求的把握上,教师要尽量避免走入两个误区。第一,切莫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对所有学生做统一的要求。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因此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第二,不必将学生是否能准确识记脱离开任何语言环境的单个的字,作为衡量其是否掌握了要求认识的字的标准。使学生更多地识字的主要目的是便于他们尽早进入用汉字阅读的阶段,从而培养阅读能力,丰富知识。因此,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即达到了识字教学的要求。这里所说的语言环境,包括含有生字的词语、句子、段落或短文。人教社提供的期末测评意见中,对于识字的考察就是基于这个理念设计的。
从一年级上册开始,人教版实验教材就开始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在本册教学中,仍然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此外,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最好不集中安排在一节课上进行,而是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不是有人认为的写得越多越好,要注意写字的质量。
3.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单纯的示范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在领会和传达这种感情的过程中固然必不可少,但更深层次的领悟则需要学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
进行阅读教学绝不单单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不必回避教师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对于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一要扩大问题的覆盖面,减少无意义、无价值问题的数量;二要注意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思考价值,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与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阅读的感受。学生极具个性的独特见解或阅读感受,有时会超越课文希望说明的道理,对此,教师应予以必要的尊重,不必拘泥于教学用书中的提示或单一的评价尺度,只要学生的见解、感受能够自圆其说,有一定的道理,就应该得到肯定。
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教材中八个口语交际的设计,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学生有话可说,易于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在有些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应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教师则应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要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应该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活动的形式可以是游戏、唱歌、猜谜语,可以是开故事会、朗诵会、演课本剧,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火热、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内容解析 篇四
南涧县南涧镇南涧小学 蔡团珍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三年级上册第14课的教学内容,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通过对庐山云遮雾罩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秀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课文共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以“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开篇,第2、3自然段通过对庐山云雾的具体描写,展现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变幻无常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作者内心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体味庐山景色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
3、会认“尤、添”等9个生字,要求会写“景、秀”等15个生字,掌握“景色、秀丽、变幻无常、千姿百态、流连忘返”等词语。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及三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识字写字,积累词句,朗读和理解课文;难点是发现和体会重点句的意思及其与课文之间的内在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
一段舒缓的音乐、庐山云雾的多媒体课件或插图、自制生词卡片。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破重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总的来说,本课的教学我准备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法,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想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法如:
实物教学法:通过课件(或插图),生词卡片等创设情景,增强直观性,激发学生想像力和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二人小组和四人小组合作交流,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合作精神。
迁移法:课文的1、2、3自然段结构相同,均为总分结构,在第一自然段学习后,请学生利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学习2、3自然段,即实现了自主探究,又帮助学生体会了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情景导入
1、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猜一首诗的诗名:“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其实庐山还有更美的景象呢,想听老师说说吗?
(这是一首学生在二年级上册中学的诗,相信不等老师说出第二句,学生就能一口说出诗名——《望庐山瀑布》,以此达到复习旧知、激发学习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的目的。)
2、播放轻音乐,请学生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闭眼倾听、想像,教师有感情朗读课文。
这样的导入设计旨在促进新旧知识的联系,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激发学生想像,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二)听、说、读、写结合,整体感知
1、请两、三个同学说说自己头脑中出现的最美的画面。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
3、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勾画出相对应的语句。
4、同桌合作识记生字词,你指我认。
5、教师运用生词卡片检查部分学生的读音是否准确。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听说读写结合,整体感知课文,同时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独立阅读能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自评、互评。
2、勾画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说说这个自然段的哪句话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3、指名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识记第一自然段中的生字“景”、“秀”(字形、结构及读音等),借此达到随文识字的目的。
(四)学法迁移,自学、合作交流第二、三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效果,理解“千姿百态”的含义。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瞬息万变”的含义。
通过对学生重点词句的理解情况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朗读第四自然段,弄清“流连忘返”的意思。
(六)朗读指导,深化情感
1、练习有感情朗读,要求读出赞美之情,教师巡回随机指导。
2、指名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鼓励已经记住的同学背诵),自评、互评,指出朗读的闪光点,提出小建议。
这样处理可以满足、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既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让特长生得到表现。
3、回归整体,美读全文。
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七)扩展延伸,学科整合(任选一题)
1、喜欢写作的同学请仿照作者的表达方法写写家乡的云雾。
2、请班上的小画家把你最喜欢的文中描绘到的景色画下来,别忘了涂上颜色。
3、搜集描绘、赞美祖国河山的资料(如文章、歌曲等),到下一节课时交流。
本课拓展作业的安排力求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满足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科的整合。借此方法深化篇文章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说板书设计
本课时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洁,紧扣主题,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成“山”字形。
庐
山
的 千 瞬
姿 云 息
百 万
态 雾 变
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内容解析 篇五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准备
课件、每同桌两人准备4只兔子、4只小羊、5只小熊、3只小猴的图片、以及一张粘贴表。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选择
(一)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知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以及部分学生已经模糊地知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认识“=”“>”、“<”这些符号,而是让学生理解“>”、“<”、“=”含义以及学会运用这些符号。教材提供“猴子分水果”的情境过于简单,比较大小的素材过于单一。所以笔者大胆舍弃原主题图,创设了森林里4个家庭拔河比赛,丰富了比较大小的素材,让学生充分感受比较“大小”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学习目标是:
1、在“动物拔河”比赛中,通过让学生整理、比较,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在情境中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3、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二) 教学策略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比较两个物体多少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凌乱的小动物中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整理、比较,在“公平”与“不公平”中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而理解“=”“>”、“<”的真正含义。学生掌握了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操作等活动,体验参与教学的快乐与成功,把学生真正推倒了学习主体的地位上。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感知物体多少。(课件)
1、出示情境: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要举行拔河比赛,你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家庭来了?
2、数一数:他们各个家庭来了几只呢?
3、理一理:现在这些小动物就在小朋友的桌子上,想请帮忙把每个家庭的运动员们整整齐齐排好队伍?(同桌发一张粘贴表,下图)
森林拔河比赛
4汇报:让整理又对又好的小组介绍自己的经验。(学生用的是图片)
森林拔河比赛
兔 羊 熊 猴
兔 羊 熊 猴
兔 羊 熊 猴
兔 羊 熊
熊
森林拔河比赛
兔 兔 兔 兔
羊 羊 羊 羊
熊 熊 熊 熊 熊
猴 猴 猴
二、合作操作,感知数的大小。
1、同桌设计比赛方案。
刚才我们已经整理出了4个家庭,那么哪个家庭和哪个家庭比呢?请同桌两人商量一下,来说说谁和谁比。
2、反馈汇报,教师板书。(学生能说几种就几种)
方案一:小兔家--小羊家 方案二:小兔家--小熊家
方案三:小兔家--小猴家 方案四:小羊家--小熊家
方案五:小羊家--小猴家 方案六:小熊家--小猴家
3、认识“=”
(1)在这么多种方案中,你觉得哪一种最公平?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小兔家和小羊家一样多,都是4,最公平。
(2)你怎么知道小兔家和小羊家一样多呢?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3)像这样两个物体一样多,在比较的时候就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教师并板书“=”。并跟读“4=4”。
(4)读一读“=”,说一说“=”样子,写一写“=”。
(5)你还能“=”来说一说吗?
4、认识“<”“>”
(1)在比较大小的时候,除了“=”外,你还认识哪些符号?
【备选】若学生能说出“<”“>”,教师直接让学生说说哪两个家庭比赛可用“<”或者哪两个家庭比赛可以用“>”?
若学生不能说出“<”“>”,教师可以出示其中一个方案,如:小熊家和小猴家比赛,公平吗?为什么?引出“<”“>”。
(2)你怎么知道谁多谁少?进一步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时引出数字之间的比较大小。同时板书“比大小”的式子。
(3)学生说说“<”“>”的形状,并指导书写。
(4)谁能用“<”“>”来说说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5、进一步认识“=”“<”“>”。
让学生观察板书的算式,小组讨论发现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6、讨论:假如你是小羊家的一员,你希望和哪个家庭进行比赛?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识。
1、补充练习。
左边摆2个梨,右边摆1个苹果。填( )○( )
左边摆4朵花,右边摆4个梨。 填( )○( )
左边摆3个苹果,右边摆5朵花。填( )○( )
2、5>
3、在方框中画圆圈。
< <
4、这里有1、1、2、3、4、5、=、>、<一些数字和符号。用这些数字和符号组成各种不同的式子。
四、课堂总结。
1、让小朋友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教师加以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进行比较时可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创设森林拔河比赛让学生倍感亲切,同时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数数、整理出需要比较大小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比较两个物体数量上的多少,最基本的方法是一一对应,让学生通过整理既复习了前单元“比多少”的基本方法,又为下面教学比大小做好铺垫。
让学生说一说哪里见过“=”,不仅巩固了“=”的意义,而且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关注学生现实学习起点。
“<”“>”的区分是这节课的难点,在学生理解它们含义的基础上,进行区别并加以概括。
开放题答案不唯一,鼓励学生去想,不要求学生找出所有的答案,只要能正确的即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结论的不确定性。
五、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认识“=”
师:谁也能用“=”来说一说?
生1:1=1、2=2 、……
生2:1+1=2
生3:5-2=3
生4:学边拿出自己的手,边做手势边说,一只手+一只手=一双小手。
生4:爸爸+妈妈=我。(学生哄堂大笑,但生4仍然很自豪的坐下)
生5:我姐姐说:努力+聪明=成功
……
【片断二】认识“>”“<”
师:除了“=”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数学符号是比较大小?
生1:“>”“<”
生2:“+”“-”
生1:“+”“-”不是比大小。“>”“<”才是比大小的。
师:说的很好,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还可以用“>”“<”。谁能说说哪两个家庭比赛可以用“>”或者“<”?
生3:小兔和小熊家比赛,小熊家多1只,所以小熊家赢了。
师:你怎么知道小熊家多呢?怎么看出来的?
生4:5>4(教师板书)
生5:小熊和小猴家比赛,也是小熊家赢。5>3
师:那么谁输了?为什么?
生(齐):小猴家输了,它少一些。教师引导出3<5
……
生8:老师我觉得4只小兔和3只猴子比赛,不一定小兔赢了?因为小兔子人小没力气,小猴有力气的。
生9(很兴奋):小兔子力气小。那它就输了。4<3??
很多学生都笑了
师:刚才生8和生9考虑很全面,不仅想到个数还想到谁重一点,很厉害。(教师竖起大拇指表扬)。如果比较谁多谁少的画,4还是( )3。
……
六、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做数学、用数学,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在这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运动会素材,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家庭拔河比赛。课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进入有趣的情境,展开了 “数一数”“理一理”“摆一摆”“比一比”活动中,将“=”“>”、“<”的教学渗透倒学生熟悉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
2、留给更大空间,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这节课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体会。在课堂实践中,加强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说和做的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还能渗透创新意识,培养实践操作的能力。为此,我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积极地探索知识海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当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比较两种动物的多少时,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充分相信学生能力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3、建立对话的平台,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
在这节课中教师、同学的交流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实现平等对话。如: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用到“=”吗?学生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教师并没有阻止学生有创意的回答,而是建立对话的平台,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
从练习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走过场,而是互相探讨着、交流着。对于“5>□”,学生刚开始答得比较散,后来有学生就说:我能一次说几个答案。还有学生说:我能全说出来。于是学生开始交流、讨论、总结。然后:“1<()<5”,学生有交流讨论,我也参与到讨论中来,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我先让学生猜一猜,在分析交流。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有深度,智慧的火花在平等的教学环境中不断闪烁。可见,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才能放开学生思维的束缚,给学生一个想象的广阔空间,使学生的思维有更深入的发展。
4、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6.《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内容解析 篇六
一、教材编排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七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七组教学内容。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在阅读教材中包括一个“积累与运用”和五篇课文,一首古诗。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册课文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加注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生字一律注本音,在文中的具体语句之中,有的要读轻声或者变调。
本册共有30篇课文。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几篇较长的阅读课文,它们是:《三个和尚》《厨师小山羊》《面对夜莺感到羞愧》《小钢琴家》。“积累与运用”包括四~五个栏目,在老教材的基础上,新增了“自主识字园地”──鼓励学生去认识一些教师还没有教的生字。“读读背背”──引导学生在复习已经学过的字词的同时学习生字新词,感受和强化词语之间的搭配习惯,并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话题与本组专题有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习作能力的培养,从本册教科书开始,在“口语交际”的辅导书中特别增设了“写一写”栏目,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写话训练。
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
(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
(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标明。除了随课文识字以外,在“积累与运用”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既可以利用熟字认识生字,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在同类事物的列举中认字。
二、教材特点
1、大幅度更新课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编选的课文,占以前老教材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借镜子》,有倡导动脑动手、勤于思考的《厨师小山羊》《小钢琴家》,有引导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水妈妈的孩子》,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品质、感悟做人道理的《值日生》《三个和尚》,还有《看云识天气》《我要的是葫芦》这些介绍科学知识的作品。这么多新编选的课文,分属于不同的体裁,既有童话、故事,也有诗歌、散文、寓言、科普文章。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它们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教师易教,学生爱读,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2、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本册教材的课后练习,一般是4道题。每一课后面一般都有的题目是“我会认”“我会写”“读一读”或“读读背背”,体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读读背背”这一项,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提法有所不同。有的要求背诵全文,有的只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本册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增加了默读这一训练内容。在部分课文的后面,我们做了适当的安排。
除了上述题型外,多数课文后面还安排了词或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词句的练习形式多样,有侧重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如,“滚圆的──滚圆滚圆的西瓜”“晶亮的──晶亮晶亮的星星”),有侧重于词语的积累和拓展的(如,“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我要把会写的词语都抄下来”)。在部分课文后面,教材还安排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合作探究学习(如,“续编故事”)。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课堂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延伸、拓展的语文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迁移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以上不同形式的练习,其目的在于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扩展课内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在动手用脑的过程当中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3、突破传统呈现方式,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本册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又有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编写角度由服务于教师的“教”转向既方便教师的“教”,又易于学生的“学”,教科书由“教本”转变为“学本”。本册教科书,无论是课后的练习,还是“积累与运用”安排的学习活动,都尽量避免以“问题”或“要求”的方式呈现,而是以自读自悟的形式或者是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与练习的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像练习中的“认一认”“读一读”“连一连”,像生字娃娃说的话,它们不是装饰或点缀,实际上是在启发学生自读自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讨论。这样的教材呈现方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根据教材编排的这一特点,教师一定要转变角色,不只是教学生,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发现,组织学生去共同探究。这是教学思想的转变,也是教学方式的转变。
其次,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积累与运用”里设置的“比一比”这一栏目,可以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掌握汉字构字特点、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及表达方法和标点应用等知识。为了增强趣味性,本册教材还设计了游戏式的内容。这样编排,不只是让学生学习汉字、积累词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养成善于发现的习惯,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把方法运用于其他学习活动之中,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发现中提高自信,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
再次,教材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在“生字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教材以学习伙伴的展示为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领和学习收获,使其不断产生成就感。
本册教材还积极倡导合作学习。现代社会对怎样与人沟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从小就有合作意识。本册教科书,不论是题目的安排,还是插图的设计,都努力体现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思想。
4、教材的编排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是语文学习一项长期的任务。同前两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继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自主识字,扩大识字量,不受教材规定的识字量的局限。
部分课后练习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不作统一要求。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写一写自己想写的词语”。展示台以学习伙伴展示的内容为引导,鼓励学生展示与本组专题相关的学习或实践活动的成果,目的在于使所有学生都认识到自己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与发展,不断获得成就感。这些,都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
三、学习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使用本册教材要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把握同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册教科书采取了按照专题来整合各部分内容的编排方法,每一组教材不仅围绕一个专题,而且内容之间还互相照应,有些教学要求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展示、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互相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而,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的时候,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注意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设计教学方案,真正发挥教材整合的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看云识天气》课后,建议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并把它写在日记里。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使用教材,随时挖掘和运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总之,教师备课时要胸怀全局,在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不要拘泥于教材,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2、识字和写字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册教材依然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以便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和多样方式,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防止回生。教师应依托前两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继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如,认识姓名用字,通过各种标牌、广告认字,从电视、报纸、杂志上认字„„在生活中识字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理念,它是贯穿于整个小学甚至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400个生字,这是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以外的渠道,增加识字量。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在识字要求的把握上,教师要尽量避免走入两个误区。第一,切莫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对所有学生做统一的要求。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因此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第二,不必将学生是否能准确识记脱离开任何语言环境的单个的字,作为衡量其是否掌握了要求认识的字的标准。使学生更多地识字的主要目的是便于他们尽早进入用汉字阅读的阶段,从而培养阅读能力,丰富知识。因此,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即达到了识字教学的要求。这里所说的语言环境,包括含有生字的词语、句子、段落或短文。人教社提供的期末测评意见中,对于识字的考察就是基于这个理念设计的。
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实验教材就开始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在本册教学中,仍然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此外,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
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最好不集中安排在一节课上进行,而是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不是有人认为的写得越多越好,要注意写字的质量。
3、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单纯的示范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在领会和传达这种感情的过程中固然必不可少,但更深层次的领悟则需要学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
进行阅读教学绝不单单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不必回避教师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对于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一要扩大问题的覆盖面,减少无意义、无价值问题的数量;二要注意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思考价值,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与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阅读的感受。学生极具个性的独特见解或阅读感受,有时会超越课文希望说明的道理,对此,教师应予以必要的尊重,不必拘泥于教学用书中的提示或单一的评价尺度,只要学生的见解、感受能够自圆其说,有一定的道理,就应该得到肯定。
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教材中七个口语交际的设计,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学生有话可说,易于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在有些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应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教师则应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要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7.《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内容解析 篇七
(7-9年级)简介
2010年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制定,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和教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改革和突破。为支持和参与这一影响深远的改革,促进我国中学数学教材多样化的进程和我国数学教材质量的提高,进而使我国数学教育在新的世纪,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特地组织了有关数学和数学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包括我国留学海外的学者),以及富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合力编写这套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7-9年级)。
这套教材7年级上册、7年级下册、8年级上册已于2004年5月全部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可于2004年9月开始实验。这套教材的后三册也将陆续送审使用。
一、教材的编写队伍
这套教科书的编写队伍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大学学科专家、中学特级教师和教研员。他们对数学学科、数学教学、数学教材具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主编范良火博士,199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系哲学博士学位(方向是课程和数学教学,兼修教育政策研究和社会学),现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数学和数学教育系任教,并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在芝加哥大学时任学校数学设计项目(UCSMP)的编辑工作,从事数学教材的开发、编写和评价等有关事项。1998年底起至今应聘兼任新加坡胜利出版集团中小学数学教材主编(中学系列共同主编李秉彝教授;小学系列共同主编Foong Pui Yee教授)。该中小学教材已由新加坡教育部批准,其中中学系列为约70%的新加坡中学使用。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学教师知识发展,数学课程和教材分析与比较,学生学业的多元评定及比较数学教育。主持国立教育学院科研项目“新加坡数学教师知识发展研究”。
副主编岑申,原浙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主编。
主要作者还有金才华(原浙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副主编),许芬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等一批对数学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编写人员。
二、教材的编写目的及编写指导思想
本套教材以《标准》为依据,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方针为指导,充分吸收国内外现代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特别是数学教育研究和教材改革的成果和经验,同时继承和发扬我国数学教材的优势,努力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本套教材力图体现现代教育观念、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突出问题解决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适当体现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内容编排、数学活动设计以及在处理与以前学校数学内容衔接等方面努力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本套教材将有机地结合多元评定的思想和方法,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和运用新的评价观念和方式。另外,与我国传统的教材比较,本套教材将在结构、体例和内容呈现方式上有所突破。
三、教材的编写原则
1.整体性原则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标准》通盘考虑了义务教育九年的课程内容。《标准》设定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教材的编写努力体现《标准》在总体目标和内容标准设计上的整体思想,注意和前两个学段的衔接,体现各阶段目标的连续性和渐进性,加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之间的联系和整合,注意数学知识自身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科学的,既易教易学,又利于探索思考的结构体系,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2.时代性原则
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教材内容的选取体现了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教材的内容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涉及的问题情境、数据材料必须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前瞻性。
3.探索性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尤其是本学段的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愿望和能力均有所提高,并能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教材编写充分重视数学过程,提供足够的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尝试、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
4.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教材编写按照《标准》指出的要求,保证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与一定的训练。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思想方法遵循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避免繁琐的运算,不追求证明的数量和技巧,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另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和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教材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体现一定的弹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教育性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教育不仅是数学,还应包括人文教育。教材编写时密切联系社会实际,联系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和现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联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
四、教材特色
本套教材保留了原浙教版教材基础扎实、综合性强、内容丰富等特色,又根据《标准》的理念,与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有机整合,体现自主学习与探究,富有一定的弹性,课程资源广泛丰富,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感,体现浙江文化教育的先进性。
有关教材审查委员和学科专家对这套教材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审查意见中指出:送审的教材根据《标准》精神对教材进行设计、编写及思考,重视为学生提供活动和自主学习的空间,注重数学阅读,富有新意,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良好的知识结构分布,决定了该教材教师好教,学生易学。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概要说明: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注意内容的衔接和联系 本套教材努力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重要的数学概念、定理和法则,掌握必需的运算、作图、论证、数据处理、计算机技术等基本技能。精心编好“课内练习”“作业题”(其中有较多的紧密联系实际的原创题),使学生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巩固和应用,并转化为数学能力。每章结束编入的“目标和评定”也有助于及时检查学生的“双基”达成情况。本套教材还充分注意内容的衔接性和联系性。在这方面,教材章节的安排和内容的呈现注意以下四点:(1)与以前学校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衔接;(2)教材本身各部分内容之间以及前后的联系;(3)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之间的综合,特别地,教材注重揭示代数问题的几何背景和意义;(4)数学内容、方法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应用。
2.突出问题解决的意义、过程和方法
本套教材从现实的、有教学意义的情境问题出发,引入新内容、新思想、新方法;以“问题情境——数学活动(包括观察、实验、猜测、尝试、推理、交流、反思等)——概括(包括建立模型)——巩固、应用和拓展”的叙述模式呈现数学内容,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理解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学会数学地思考。特别地,在研究和吸收国外教材经验的基础上,本套教材在7年级上学期,以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方式,开始介绍波利亚的解决问题模式(四个步骤)。另外,解决问题的重要的一般策略不仅渗透在教材的各章节内容中,而且在9年级上、下各设置一章予以阐述。
3.适当体现建构主义和活动教学的思想
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表述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适当体现现代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和数学教学是活动教学的观念。为此,在具体安排上,教材设置“合作学习”“想一想”“做一做”“探究活动”等栏目,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亲身参与、独立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在有意义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发展数学能力。另外在教材中(包括正文、阅读材料、习题、设计题等)恰当地编入内容丰富、广泛,且富有趣味的数学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
4.有机融入多元评定的内容、思想和方法
多元评定在国际上已被广泛地运用和渗透于课堂教学与课程教材中,《标准》也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思想。本套教材将有机融入多元评定的内容、思想和方法,使得评定的目标和内涵不仅包括知识、能力等认知领域,还包括兴趣、态度、意识等情感领域,有效地帮助教师评定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以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在具体安排上,适当设置设计题、探究题、数学日记等;此外,每章结束列出明确的“目标和评定”。
5.适当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和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科学价值 本套教材有选择性地在章前图、引言、节前图、例题、设计题、探究题及阅读材料中介绍数学发展史(特别是一些民族数学的内容和我国古代几千年灿烂的数学文化)、中国国情、文化艺术、中外数学名家、以及数学在现代科技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包括了解数学在推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科学价值,体会数学家的治学精神以及数学科学的重大作用,加强应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观念,并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
6.有机结合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本套教材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来呈现课程内容,要求所有选用本套教材的学生都使用科学计算器进行有关计算、数据处理及探索、发现规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上因特网查询、收集资料,将多媒体、网络和一些适当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作为一种工具引入课堂。本套教材不引入传统的数表。
7.教材内容的呈现具有创新和差异性
本套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力求创新,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安排章节,使“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方面知识各自相对集中,保持适当的系统性。如对实数的引出改变了传统形式,在有理数的运算一章后引入实数,体现了数系扩充的整体性和衔接性。在保证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体现一定的差异性,以满足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不同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并方便教师发挥创造性。主要体现在:(1)设置选学内容;(2)设置开放题、设计题、探究题等;(3)作业题分多个层次;(4)设置地区和乡土化教学内容。其中选学内容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习题部分分A,B,C三组。另外,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增加地区和乡土化教学内容,以此突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五、有关栏目介绍
本套教材的编写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安排章节,使“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方面知识各自相对集中,保持适当的系统性和灵活性,并注意和相关学科的联系。
本套教材基本上按内容编节,对内容较多的节划分课时。1.节的编写有以下四个主要环节:(1)问题情境;
(2)数学活动(包括观察、实验、猜测、尝试、推理、交流、反思等);(3)概括(包括建立模型);(4)巩固、应用和拓展。正文表述中设置以下栏目:
(1)每节编入节前图,节前图附有和课文有内在联系的简短说明。(2)“合作学习”。针对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尝试、推理、概括、反思等,或运用知识作进一步探究,组织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以面对面互动的形式,分工、合作完成,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合作精神(本栏目不一定每节都有);
“合作学习”是国际流行的一种小组学习、工作、活动的形式,也属于一种教学方式。小组人数一般是4至6人,也可以是2人。合作学习的特征有以下4条:
① 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解决的数学任务; ② 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
③ 小组内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的气氛; ④ 小组内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
教材中合作学习栏的设置,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一种导向和建议,但教师具有自由度,可以根据实际选择自己的教学模式。
(3)“做一做”。通过练习或动手实验,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或引出新知识(本栏目不一定每节都有);
(4)“想一想”。针对课文中需要强调或深入思考的1~2个问题,引导同学反思(本栏目不一定每节都有);
(5)“课内练习”。及时巩固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的掌握;
(6)“探究活动”。通过动手活动、观察、分析、尝试、讨论、综合等,发现一般性的规律,引导学生学会问题解决的策略、思想和方法,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栏目不一定每节都有,也不强求每一个探究活动都在课内完成)。其内容与本节内容有联系,不一定完全相接,不教不影响本节知识内容的完整性,教师可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决定教或不教。探究活动的形式可以是一个较开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有一些引导过程的问题,初一阶段以过程引导型为主。
(7)每节后编入作业题,作业题分三组:A组为巩固题(对于一般程度学生,完成所需时间不超过20分),系必做题;B组为提高题,要求比A组题带有稍高的综合性(2~4题);C组为探究题(至多2题),侧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在能力上有所拓展,有一定的难度(不一定每节都有)。B组和C组均为选做题,对于B组题,鼓励大多数学生选做,而C组题只供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2.在某些节设置“设计题”(不同的设计题分布在不同的节中)。“设计题”(Project)是为学生设定一个或一系列任务,学生要解决或完成它需要经历以下的一种或几种过程:收集数据、寻找资料、查阅参考文献、观察实际、测量实物、发现模式、绘制图表、进行书面或口头报告,及其他实质性工作,允许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完成。
六、教材的体系结构
教材的设计思路是根据《标准》规定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方面目标在第三学段(7~9年级)的具体要求和内容标准确定本套教材的教学内容。以“问题情境——数学活动(包括观察、实验、猜测、尝试、推理、交流、反思等)——概括(包括建立模型)——巩固、应用和拓展”的叙述模式呈现数学内容,突出问题解决的意义、过程和方法。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条主线展开教学内容。“课题学习”根据内容所属领域编入相应的章。根据本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经验,认知规律和各领域数学知识自身的逻辑体系,科学、合理、高效地编排各年级、各学期的教学内容,并使教师易教、学生易学。对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采取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例如,先在七年级下册编入“图形与变换”一章,讲解轴对称、平移、旋转、相似这四个变换的概念和性质(采用直观的方法),然后在八年级的“特殊三角形”“图形与坐标”“平行四边形”和九年级的“圆的基本性质”“相似三角形”“正多边形”各章继续渗透图形变换的思想,讲解图形变换的应用。这样编排不仅使学生能较完整地认识四种变换的联系和区别,逐步学会图形变换的思想和方法,而且能使不少几何问题的证明及其表述变得简单易学。充分吸纳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如充分运用数轴引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解释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不等式的性质等数学规律。设置“合作学习”“探究活动”“设计题”的栏目,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另外,编入适量的选学内容,包括计算机技术、C组题、部分探究题和设计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用,使教材更好地体现发展性。
各册内容分布:
七年级上册
第1章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1.1 从自然数到分数
1.2 有理数阅读材料 《九章算术》中的正负数 1.3 数轴 1.4 绝对值
1.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 2.1 有理数的加法 2.2 有理数的减法 2.3 有理数的乘法 2.4 有理数的除法 2.5 有理数的乘方 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7 准确数和近似数 2.8 计算器的使用 第3章 实数 3.1平方根 3.2 实数
阅读材料 神奇的π 立方根 3.3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 3.4 实数的运算 第4章 代数式 4.1 用字母表示数 4.2 代数式 4.3 代数式的值
阅读材料 数学中的符号 4.4 整式 4.5 合并同类项 4.6 整式的加减 第5章 一元一次方程 5.1 一元一次方程
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步骤 阅读材料 丢番图 5.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5.4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第6章 数据与图表 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2 统计表
6.3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图 6.4 扇形统计图
课题学习关于“初中生最爱看的电视节目”的调查 第7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 7.1 几何图形 7.2 线段、射线和直线 7.3 线段的长短比较 7.4 角与角的度量 7.5 角的大小比较 7.6 余角和补角 7.7 相交线 7.8平行线
阅读材料 初识《几何画板》
七年级下册
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1.1 认识三角形
1.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 1.3 三角形的高 1.4 全等三角形 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阅读材料 拼图游戏 1.6 作三角形
第2章 图形和变换 2.1 轴对称图形 2.2 轴对称变换
阅读材料
现实中的轴对称现象 2.3平移变换 2.4 旋转变换 2.5 相似变换
2.6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 课题学习
美妙的镶嵌
第3章 事件的可能性 3.1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 3.2 可能性的大小 阅读材料 机会均等 3.3 可能性和概率
第4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4.1 二元一次方程 4.2 二元一次方程组 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阅读材料
《九章算术》中的“方程” 4.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5章 整式的乘除 5.1 同底数幂的乘法 5.2单项式的乘法
阅读材料 长度测量单位 5.3 多项式的乘法 5.4 乘法公式 5.5 整式的化简 5.6 同底数幂的除法 5.7 整式的除法
阅读材料
杨辉与三角两数和的乘方
第6章 因式分解 6.1 因式分解 6.2 提取公因式法 6.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 6.4 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 第7章 分式 7.1 分式 7.2 分式的乘除 7.3 分式的加减 7.4 分式方程 阅读材料 王冠疑案与浮力定律
八年级上册
第1章平行线
1.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2平行线的判定 1.3平行线的性质 1.4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第2章 特殊三角形 2.1 等腰三角形 2.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2.4 等边三角形 阅读材料:分形 2.5 直角三角形 2.6 探索勾股定理 2.7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课题学习从勾股定理到图形面积关系的拓展
第3章 直棱柱 3.1 认识直棱柱 3.2 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 3.3 三视图
3.4 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
第4章
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 4.1 抽样 4.2平均数 4.3 中位数和众数
阅读材料 利用计算机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4.4 方差和标准差 4.5 统计量的选择与应用
第5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5.1 认识不等式 5.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5.3 一元一次不等式 5.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6章 图形与坐标 6.1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6.2平面直角坐标系 阅读材料:笛卡尔 6.3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
第7章 一次函数 7.1 常量与变量 7.2 认识函数 7.3 一次函数 7.4 一次函数的图象 7.5 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
课题学习:怎样选择较优方案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 二次根式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 频数分布及其图形 第四章 图形与证明 第五章平行四边形 第六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反比例函数 第二章 二次函数 第三章 概率初步 第四章 圆的基本性质 第五章 相似三角形 第六章 问题解决的策略(一)
九年级下册
第一章 解直角三角形 第二章 正多边形 第三章 投影与三视图
8.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篇八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第一单元
复习目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成语和日积月累。会背《拐弯儿处的回头》第四自然段。复习过程:
1.拐弯儿处的回头 满以为……不料: 很……很……也很: 不经意:
2.母亲的账单
蹑手蹑脚 有情有义 有
有 不 不
没
没
语文七色光(一)1.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2. 找出下列成语中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例:日积月累(积 —累)蹑手蹑脚(—)
半信半疑(—)欢天喜地(—)自言自语(—)风平浪静(—)横冲直撞(—)聚精会神(—)
尊老爱幼(—)3.把下面的词语填写在适当的地方。
却 可是 才 虽然 但 还
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
消失在拐弯儿处。
这一切只发生在一瞬间,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
闪着泪光。
日积月累
的爱是天地间 的爱。———梁实秋
欢乐的笑声是家中的阳光。———萨克雷(英国)
拒绝父母的训导,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伊 芒(尼日利亚)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第二单元
复习目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成语和掌握反义词。会背《猫》第二自然段或第四自然段 复习过程:。沙漠里的船
写出与下面的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灵敏—
松软— 缺乏—
熟悉— 滚热—
广阔— 语文七色光(二)1.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又宽又厚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2.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试着用加点的词语说话。
就是……也……
……既是……又是……还是……
3.给下面的句子分别加上句号、问号、叹号,再认真读一读,体会语气有什么不同。然后再用句号、问号、叹号分别写一句话,多读几遍。
他是你的兄弟。
?
?!
!日积月累
()犬不宁()尾续貂()目寸光()肠小道()视眈眈 老()识途 打草惊()狡()三窟 九()一毛 杯盘()藉 杀鸡吓()画()点睛 6.古诗两首 出塞 示儿
()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第三单元
复习目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正确运用关联词语,掌握名言警句,能按要求写句子。会背《猫》 解释词语:
但使: 胡马: 元: 同: 定: 乃翁: 七色光(三)1.试一试,给下面的词语找到合适的位置。
乘风破浪
置之度外
慷慨激昂 千方百计
张口结舌
从容不迫(1)迎着晨光,巨轮,向太阳升起的方向驶去。
(2)他的演讲,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3)李华遇到困难,总是
去克服。
(4)小明说了谎话,面对老师的目光,他
,手足无措。(5)吉鸿昌像平日出门散步一样,地走向刑场。(6)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的安危,把自己的生死
。2. 下面是几组表示事物之间关系的词语,把它们恰当地填在句子的横线上吧!如果……就……
虽然……但是…… 不仅……也…… 只有……才……
因为……所以……
⑴陈阳 各门功课都学得好,身体 很棒。
⑵小红
比小刚高,力气没有小刚大。
⑶
情况发生变化,我马上
给你打电话。⑷
认真学习,成绩
能够不断提高。⑸
雪太大,车不能开得太快。日积月累
,匹夫有责。———顾炎武(清),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宋)
赴国难,忽如归。———曹 植(三国)
对你来说应该比世界上
。———西塞罗(古罗马)
第四课时
复习内容:第四单元
复习目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正确运用关联词语,掌握名言警句,能按要求写句子。复习过程:
一.倔强的贝多芬
贝多芬坐在钢琴旁()弹奏起著名的《 》。沉静优雅的旋律在大厅里(),优美的乐曲使人们陶醉,大家停止了(),忘记了周围的(),似乎他们不是在()听演奏,而是沐浴在()的()中。二.女主人与乞丐
深深地:
空空的:
淡淡地:
三.语文七色光四 1.组词
斥()扎()枪()圣()熟()寒()驮()沐()秦()戈()乱()抢()余()然()塞()趴()抹()奏()2. 造句。
有…有…有…有…
要…还要…
不是…而是…
日积月累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自信心与自尊心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绝不会。—毛 姆(英国)
尊敬,才能 尊敬。———笛卡儿(法国)
站着的 要比跪着的 高尚得多。———富兰克林(美国)
孟子还说:“。”
第五课时
复习内容:第五单元
复习目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会背诵古诗三首,掌握名言警句,能按要求写句子。复习过城: 一.古诗三首
送元二使安西 赠汪伦 别董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
踏歌: 曛: 莫愁: 知己:
三首古诗中,最能体现友情的佳句分别是:。
。
,!二.讲信用 加标点:
1.她转身对爸爸说□今天上午□我哪儿也不去了□ 2.□为什么□爸爸惊讶地问□
3.□好极了□爸爸紧接着问道□你的朋友来了吗□ 三.语文七色光五
1.你愿意帮“友”字找到更多的朋友吗? 2.读拼音,填汉字组词。
()好()史
3声mei()天 4声li()害()丽()量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坚定、坚决
宋庆龄想了想,地说:“不!跟别人约好了,怎么能失信呢?”
吉鸿昌
不向敌人妥协。惋惜、珍惜
爸爸
地说:“唉!小珍没有来,李伯伯家你也没去成。”
我十分
和同桌之间的友情。惊讶、惊叹
“为什么?”爸爸
地问。
“太美了!”钟子期
俞伯牙的演奏技艺。信用、信任
宋庆龄奶奶一生讲。
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了,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冷酷无情。日积月累
,天涯若比邻。———王 勃(唐)
是友谊的桥梁,是友谊的敌人。———谚语
一份快乐两个人,就会成为 快乐;
一份忧愁两个人,便会成为 忧愁。———谚语
看到朋友的,对他的 也不要。———谚语
第六课时
复习目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掌握名言警句,能按要求写句子。
复习过程:
1.下面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分别组个词把它们区别开。妇()易()由()瓶()父()异()邮()屏()2.缩写句子。
(1)华生用手拨了一下电报机上的一根弹簧片。(2)年轻的贝尔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异常。(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4)克隆羊“多利”是利用一只羊身上的一个细胞复制出来的。日积月累
科学最反对的就是。———冯友兰
科学不是为了,不是为了,而是为。———钱三强
一旦,它就能。———法拉第(英国)
第七课时
复习内容:第五七单元
复习目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会背诵古诗两首,掌握名言警句,能按要求写句子。复习过程: 一.古诗两首 山行 敕勒歌
()________ ________
解释词语
石径: 坐爱: 笼: 苍: 茫: 见:
二.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漂,像一支舰队在前进。,像
。,像
。,像
。三.语文色光七
1. 下面的字都是多音字,给它们分别注上音,再组一个词语。薄()难()折()参()涨()恶()()()()()()()2.试一试,把下面的词语整理成通顺的句子。
像 无数
星星 满天的 碧玉盘里 撒在 珍珠 的散步 悠闲地 小鹿 在 几只 树林里 日积月累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王 维(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唐)
第八课时
复习内容:第八单元
复习目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掌握近反义词和名言警句,能按要求写句子。
复习过程: 一.掌声
1.把下面各词意思相反的词,写在括号里。
果断 —()
慌张 ——()
结束 ———()
短暂 ———()2.在括号中写出与下面各词意思相近的词。
忧郁 —()
珍惜 —()
感动 —()
立刻 —()二.一节特殊的课
给下面这段话加上标点,注意问号的使用。然后读一读。
在这一片沉默下面涌动着什么 萌生着什么 他们又似乎在忍受着什么 不安 歉疚 懊悔 我不知道
然而 我意识到了孩子们心底那最珍贵的东西 三.语文七色光八
1.读一读,选择合适的字填空。疾
急
⑴ 小英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
听到门铃响,他
忙去开门。
犹
忧
⑵ 她
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
她不再
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歉
谦
⑶ 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主动向同学表示
意。
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续
绪
⑷ 小华镇定了情,开始讲故事。
他歇了一小会儿,继
向前走。2.给下面这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先是怯怯的一两声 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 问爸爸 不 问奶奶 自己查爸爸妈妈的身份证 教室里又热闹起来 但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日积月累
多 自己,多 别人。———谢觉哉
一个温存的,一句由衷的,能使人。高尔基(俄国)人的相互理解,超越了见面时间的。———池田大作(日本)
绝对是 的土壤。———威尔逊(美国)
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积累运用(60分)1.读拼音写词语。(10分)
ɡǔn tànɡ bì jìnɡ mù yù qī dài xùn chì()()()()()2.比一比,再组词。(8分)
枪()秦()驱()坚()抢()奏()驰()竖()3.按多音字的不同读音组词。(4分)
差 恶
4.照样子写词语,注意加点字。(2分)又宽又厚()有情有义()5.填字组成成语。(8分)
口 舌 乘 破 欢 喜 不宁 6.按要求写词语。(7分)(1)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忧郁—()兴奋—()(2)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果断—()灵敏—()(3)写出带“心”的不同词语。()心
()心
()心
7.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五颜六色的()()地说()的掌声 悠闲地()8.按要求填空。(17分)
(1)谢觉哉曾经说过:“多()自己,多()别人。”(2)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词语。黄菊花像灿烂的宝石。()
(3)边防哨所的战士十分舍不得那些又调皮又可爱的雪猴。缩写句子:()(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如果„„就„„ 即使„„也„„
骆驼的腿上有一大片胼胝,()趴在被太阳晒得滚热的沙子上,()不会烫伤。
(5)按原文填空。
贝多芬坐在钢琴旁()而()地()起著名的《 》。(6)填标点。
你知道吗()青蛙既是游泳专家()跳远健将()又是歌唱家()还是捕虫能手 呢()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默写古诗《赠汪伦》并填空回答问题。(8分)赠汪伦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其中最能体现友情的佳句是()
(二)认真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22分)课内语段
春天,树木(抽出 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几只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低下头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 看着)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河里涨()满了春水。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漂,像一支舰队在前进。1.请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写在()里。(2分)
2.请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用“√”标出来)(2分)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2分)
4.这段写了()季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主要写了()()()()等景物。(5分)课外语段
冬姑娘的礼物
冬姑娘来了。雪花漫天飞舞,江河都结了冰,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是冬姑娘带给人们的礼物。
冬姑娘来到村子里,她听到几个农民在高兴的聊(liáo)天,一个农民说:“这场雪下得真好!我们的小麦有了雪当被子,就能安心的过冬了。”另一个说:“这场大雪会把好多害虫冻死。明年冰雪一化,庄稼就不怕春旱了。哈哈,我们的丰收有希望了!”
冬姑娘高兴的想:原来我的礼物这么受农民的欢迎!
冬姑娘有来到公园里。她看到许许多多的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在滑雪、滑冰,有的在打雪仗、堆雪人,还有的在冰天雪地里看雪景,写诗画画,拍照留影。
他们都被这美丽的雪迷住了。冬姑娘轻轻地问一个孩子:“你在雪地里玩儿,不怕冷吗?”孩子说:“不怕!我还觉得身上热呢!我喜欢雪,它真美,真可爱!” 冬姑娘高兴的笑了。她觉定以后每年到世界上来,都带上她的这份礼物!1.冬姑娘给人们的礼物是:()。(2分)2.冬姑娘到了()()等地方。(2分)
3.认真读读画线的句子然后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写一句话。(2分)
4.冬姑娘为什么决定以后每年到世界上来,都带上她的礼物?(2分)5.你想对冬姑娘说些什么?(3分)
三、习作(30分)
生活中,你最喜爱的是什么呢?是一个小动物、一种植物、一处景物还是一个玩具?请先把《我喜爱的 》这个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作文,要写清你喜爱它的原因。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字数在250字左右,题目要居中。
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看拼音写汉字
líng mǐn juǎn qǐ bí kǒng pā xià gǔn tàng kuān hòu
tuó fēng quē fá guǎng kuò shā qiū wǎn fàn shén mì
dì yī bǐjiào zǎo cāo zhuǎ zi mǒ qù kuáng jiào
shuāi dǎo cǎi fǎng lā chě sǎng zi biàn huà mò cè 二.形近字组词
饭()神()国()峰()之()爪()板()伸()围()蜂()乏()瓜()
三写出与下面的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灵敏――――
松软————— 缺乏——―― 熟悉————— 滚热————
广阔———— 四填空
()犬不宁()尾续貂()目寸光()肠小道()视眈耽 老()识途 打草惊()狡()三窟
九()一毛 杯盘()籍 杀鸡吓()画()点睛 五.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又宽又厚 又_____
又_____
又_____ 又_____
又 _____又 _____
又_____ 又_____六.造句 ……就是……也……
……既是……又是……还是…… 七.阅读
骆驼生活在沙漠里。它的身体很高,脖子很长,能够望到很远的地方。沙漠里有水的地方很少,骆驼的嗅觉很灵敏,什么地方有水源,它都能找到。每逢沙漠里刮起卷着沙子的旋风,它的鼻孔就紧紧闭起来。骆驼的腿上有一大片胼胝,就是趴在被太阳晒得滚热的沙子上,也不会烫伤。骆驼的脚掌又宽又厚,走路的时候,两个脚趾分开,不会陷到松软的沙子里去。骆驼背上有驼峰,在水草多的地方,它吃得饱饱的,喝得足足的,一部分养料变成脂肪贮存在驼峰里。等到缺乏食物的时候,它就用自己的积蓄来维持生命。1. 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作者将骆驼比做_____-,因为在_____-这个“海洋”里,骆驼的确跟______一样。4分 2. 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
旋风(xuàn xuán)脂肪(zhī zhǐ)陷到(xiàn xuàn)积蓄(xù chù)3 用因为 ……所以……把第二句话改写。2分
4.本段从哪几个方面写骆驼能适应沙漠里的环境4分
九、多音字注音组词
卷 难 驮 还
朝 爪 抹 为
分 都 长 散
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 读拼音写汉字
mìnɡ lìnɡ bō lànɡ dí jiàn jí xiánɡ qí jiàn qiānɡ pào zuǒ xián shìixiàn chōnɡ jī sǐ wánɡ chú le qí yú biān sài qín hàn hú mǎ yuán dǎn
二、形近字组词
波 浪 抢 线 除 赛 秦 坡 狼 枪 浅 余 塞 奏
三、给下面的词语找到合适的位置
乘风破浪 置之度外 慷慨激昂 千方百计 张口结舌 从容不迫例:迎着晨光,巨轮(乘风破浪),向太阳升起的方向驶去。1.他的演讲,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2.李华遇到困难,总是 去克服。
3.小明说了慌话,面对老师的目光,手足无措。4.吉鸿昌像平日出门散步一样,地走向刑场。5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的安危,把自己的生死。四.把下面的词语恰当地填在句子的横线上。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只有„„才„„ 以„„
例:陈阳不仅各门功课都学得好,身体也很棒。1. 小红比小刚高,力气没有小刚大。情况发生变化,我马上 给你打电话。3. 认真学习,成绩 能够不断提高。4. 雪太大,车不能开得太快。
因为„„所五.把句子补充完整。天下兴亡。
,视死忽如归。人生自古随无死。
国家对你来说应该比。
六、默写古诗,解释词语。
但使 飞将 胡马 示儿 王师 家祭 乃翁 七.用直线把恰当的词语连起来。
一封 大火 密集的 战士 一艘 大学 英勇的 炮火
一所 军舰 热烈的 掌声 一场 家书 激情的 宣传
八、多音字注音组词
强 累 横 塞 逮
教 华 参 倒
得
第四单元知识点 一看拼音写词语。
yuâ shâng pīn mìng xìng gã quán shì tán zîu gāng qín shú liàn mù yù
yuâ lái yuâ dà gān rǎo xùn chì qǐ tǎo yîu shǒu shī shě bān zhuān huà dîng
shí tou luàn fà tiē zài jiàn quán xī zhuāng qì dù bù fán yīng dě bān qiān
二、多音字组词
倔 结 钢 熟 薄
晃 舍 解 模 难
撒 任 挨 几
三、补充词语
旁若()()怒()()遏()()解囊 气喘()()()()革履 气度()()()()细算 与众()()
四、下面各组字的字形都很相似,你能给它们组成词语区别一下。训()唯()乱()拂()沸()稍()驯()推()刮()佛()狒()梢()消()销()椅()骑()畸()倚()秦()奏()寒()塞()熟()然()
2、试一试,仿照下面的例句写句子,用上加点的词语。深深地 空空的 淡淡地
有---有---有---有----要---还要---不是---而是---
五、日积月累
1、()与()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绝不会有()毛姆(英国)
2、站着的农夫()。—富兰克林(美国)
3、富贵不能淫,(),()。—《孟子》
4、尊重别人,()。—笛卡尔(法国)
5、爱人者,();敬人者,()。—《孟子》
六、原文填空
贝多芬坐在钢琴旁 的《 》。的旋律在大厅里,()的乐曲使大家陶醉,大家()停止了谈话,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似乎他们()在风雨中听(),()的月光中。
七、朗读下面每组句子,体会语气表达上的不同
1、我不能为这些蠢货演奏!
我绝不能为这些蠢货演奏!
2、你成为亲王,是因为你的出身,而我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
你成为亲王,只不过因为你的出身而已,而我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
第五单元知识点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āo yǔ huī chãn jūn zi jiǔ bēi zânɡ sînɡ wānɡ lún àn shànɡ jiǎo tà táo huā dà yàn fēn fēn mî chïu sonɡ qìnɡ línɡ yí duàn yī fu zhǔn bâi tū rán xiānɡ yūe huā lán jiě shi huān yínɡ yáo tïu chēnɡ zàn
二、多音字组词
朝 转 兴 尽
称 量 俩 乘
三、区别下面的形近字,再组词
朝()尘()酒()汪()挑()纷()始()嘲()尖()洒()江()桃()份()抬()骏()端()标()摄()镜()膝()愉()俊()瑞()示()聂()境()漆()偷()融()溶()狼()恨()忆()亿()赞()友()()()()()()()()()()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坚定 坚决〗
1、宋庆龄想了想,()地说:“不!跟别人约好了,怎么能失信呢?”
2、吉鸿昌()不向敌人妥协。
〖惋惜 珍惜〗
1、爸爸()地说:“唉!小珍没有来,李伯伯家你没去成。”
2、我十分()和同桌之间的友情。〖惊讶 惊叹〗
1、“为什么?”爸爸()地问。
2、“太美了!”钟子期()俞伯牙的演奏技艺。〖信心 信任〗
1、宋庆龄奶奶一生讲()。
2、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了(),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冷酷无情。
六、日积月累
1、海内存知己,()。—王勃(唐)
2、(),欺骗是友谊的敌人。——谚语
3、一份快乐两个共享,();(),便 会成为半分忧愁。——谚语
4、看到朋友的优点,()。——谚语
七、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标点。
1、她转身对爸爸说 今天上午 我哪儿也不去了
2、为什么 爸爸惊讶地问
3、好极了 爸爸紧接着问道 你的朋友来了吗
八、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赠汪伦 别董大
()()()()()()
解释词语:
浥: 君: 踏歌: 曛: 知己:
四、默写体现友情的诗句。1、2、3、4、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据拼音填汉字
jiā lì fú ní yà zhōu kāi shǐ shâ yǐng yïu yú
yì duān xiāng chà jiã shù yǐn qǐ qí yì shì tú
yán zhì lú mǐ aī ěr biāo zhì lãi dá yâ háng
bǔ zhuō ling qiǎo tâ biã qīng chǔ hãng qī shù bā
pâi hã jiē kāi yù dào yíng guāng píng nãng gîu
二、多音字注音组词
相 行 发 系
蒙 传 调 乐
三、1。给下面的字换偏旁,成为新的字,再组成词语。(14分)
验(俭)(俭朴)难()()般()()样()()
捕()()蝙()()妈()()
揭()()
四、给下列句子减肥:
(1)华生用手拨了一下电报机上的一根弹簧片。
(2)年轻的贝尔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异常。
(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4)克隆羊“多利”是利用一只羊身上的一个细胞复制出来的。
五、在下列括号里填上恰当词语。(1)科学最反对的就是()。
(2)科学不是为了(),不是为了(),而是为()。(3)()科学插上幻想的(),它就能()。
六、形近字组词:
航()蝇()探()揭()抗()绳()深()渴()
七、阅读: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使飞行员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填空:
(1)“揭”字的最后一笔是()
(2)“遇”字的笔顺是(),共有()画
2、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原因是()
3、超声波的特点是()
4、雷达工作的原理是()
八、给句子做个诊断,看看病因在哪,怎样修改。
1、老师叫小红写。
2、书包里有文具、铅笔、格尺、橡皮„„、全班同学基本上全部去春游了。
4、公园里的花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好看极了。
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ã pō fēng lín shuāng yâ lǒng gài cāng máng
chōu chū jī xuě zhǎng mǎn xià tiān zǎo chãn
nïng wù rǔ bái zhào shâ wǔ yán liù sâ fēi wǔ
xiàn gěi shān dîng fãi hîu yī kào
二、多音字组词
处 勒 数 涨
没 刨 铺 背
嚼 矫 难 折
参 恶 累 薄
三、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通顺的句子
(1)像 无数 星星 满天的 碧玉盘里 撒在 珍珠 的(2)散步 悠闲的 小鹿 在 几只 树林里
四、日积月累 桃红复含宿雨,()。(),()。—王维(唐)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唐)两岸青山相对出,()。——李白(唐)
五、你能仿照它们再写几句吗?
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漂,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1、,像。
2、,像。
3、,像。
六、、照样子,改变句子,使意思不改变。
1、例、这种电话难道不新奇吗? 这种电话很新奇。这难道不是沙漠奇观吗?()
2、例:沙漠里的景象不仅美丽而且新奇。沙漠里的景色真是美丽而新奇啊!大家都觉得流沙有趣。
()
七、默写古诗
山行 敕勒歌
解释诗中词语的意思
石径: 白云生处: 坐: 霜叶: 见: 敕勒川: 穹庐: 笼: 苍: 茫:
九、比一比,再组词
径()苍()斜()夏()茫()
经()仓()叙()复()芒()
十、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
1、经霜的树叶比二月的红花还红。()
2、蓝天无边无际,草原没有尽头。风吹过,草儿低,出现了一群群牛羊。()
十一、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他把薄饼吃了。
十二、填空
()的木耳()的大花坛()的天空()的宝库()的小兴安岭()的野花
1.秋天,森林向人们献出了()的山葡萄,()的榛子,()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的药材。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是一座(),也是一座()。
3、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 有数不清的红松 白桦 栎树 几百里连成一片 就像绿色的海洋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红的 白的 黄的 紫的 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美丽的 叶子 枝条 升起 嫩绿的 海洋 浓雾 抽出 蓝蓝的 公园 舰队 融化
第八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ǎng shēng yīng xiïng chãn mî jiào shì kâ táng lún liú tïu xiàng qíng kuàng yǎn quān yáo huàng râ liâ jiǎng shù
tán huà zhù hâ qí shuā shuā guāng máng qī dài yǒng dîng jiē shîu chá zhǎo qià hǎo yí fân
二、多音字组词
调 落 几 觉
当 中 挣 强
三、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标点
在这一片沉默下面涌动什么 萌生着什么 他们又似乎在忍受着什么 不安 歉疚 懊悔 我不知道 然而 我意识到了孩子们的心底那最珍贵的东西
四、写出和下面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富裕 落后—— 果断—— 慌张—— 结束—— 短暂 广阔 滚热—— 灵敏—— 松软—— 缺乏—— 熟悉
五、写出和下面词语相反的词
犹豫—— 珍惜—— 感动—— 立刻——
六、下面几个句子有相同之处,你发现了吗?请你也试着写写这样的句子吧!超声波 像波涛一样向前推进。战士们 像海涛一样冲向敌人。洋槐树 像撑开的绿色大伞。黄菊花 像金灿灿的宝石一般。护士 像一位慈祥的妈妈那样,寸步不离地守在孩子的床前。1、2、七、日积月累
1、多责备自己,()。—谢觉哉
2、一个温存的眼神,(),能使人()高尔基
3、人的相互理解,()池田大作(日本)
4、理解绝对是()—威尔逊(美国)
八、读一读,选择合适的字填空。
〖疾 急〗
1、小英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
2、听到门铃响,他()忙去开门。
〖犹 忧〗
3、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
4、他不再()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歉 谦〗
5、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主动向同学表示()意。
6、()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续 绪〗
7、小花镇定可情(),开始讲故事。
8、她歇了一小会儿,继()向前走。
九、比一比,在组成词语。
祝()刷()洽()贺()涌()待()架兑()涮()恰()驾()诵()侍()持
十、照样子写句子。例:小英在同学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了讲台。小英走下讲台。
1、南海是我国最南边和最大的海区。()
2、蓝蓝的大海上飞翔着一只浅灰色的海鸥。()
十一、补充词语
经久()()一碧()()严严()()葱葱()()流传()()劈()斩()()化()测 如()以()忽()忽()虎()蛇()半()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内容解析】推荐阅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词语)07-1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录07-22
试教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ai ei ui》教学建议09-28
解读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10-19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word式)11-06
2023年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网络全员培训学习心得09-27
13玉门市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测试卷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