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五年规划纲要

2024-09-24

第十一五年规划纲要(4篇)

1.第十一五年规划纲要 篇一

复旦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本网发布时间:2010-11-02 浏览次数:

一、“十五”成绩与当前形势

“十五”期间,全校师生员工紧紧抓住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明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三步走”战略,以科学研究为主导,以学科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信息化、国际化为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产业化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在总体上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为迈向下一步战略目标乃至更长远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事业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学校继续得到“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支持,总的经费收入达77亿元,比“九五”增长约80%。学校现有各类学生53 560人,比2000年增长53.7%。“十五”期间,共为社会输送普通教育本专科毕业生17 019人,授予11 561人硕士或博士学位,比“九五”分别增长26.1%和91.2%。学校现有教职工5 923人,其中教师和科研人员2 385人;院士29人(含双聘院士),长江学者5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4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的规模居全国高校前列。“十五”期间,学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校园拓展机遇,在校园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校园占地面积达3 680多亩,增加近一倍,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校园布局。五年中新建建筑面积43万多平方米。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完整统一、信息畅通、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信息化校园系统初具规模,校园网接入点近5万个。图书馆藏书总量超过450万册。

——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在2000年原复旦大学和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后,形成了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学科基本格局。40个二级学科点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点进入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前五名。学校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研究任务,研究经费明显增长,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十五”期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在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评奖中,获得5项一等奖,列全国高校之首。创新人才培养成绩斐然。近五年来在国家教学成果评奖中获4项一等奖。在迄今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4次夺魁,在已经举办了七届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有36篇论文入选。学校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国际声誉不断提升。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十五”期间,学校厉行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动各方面工作。两校合并后,积极推进实质性融合,逐步实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机构、统一管理”。打通基础和临床医学教育,成立上海医学院。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组建外文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微电子研究院、软件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一批教学科研机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学分制和通识教育,建立复旦学院,酝酿自主招生改革。以建设“985工程”创新平台和基地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学校实施并深化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制度改革,逐步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和人事代理制,改革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在后勤社会化、住房货币化、学生生活园区建设以及校办产业转制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进行校内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复旦大学公用房管理条例》正在稳步推行。

——党建工作扎实推进 2001年9月学校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得到坚持和完善。党委坚持议大事、定方向、抓全局,集中力量研究办学方向、规划、战略等重大问题,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五年中,党委先后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统战工作会议、学生工作会议、干部工作会议、德育工作会议等,加强和推动党的各方面重要工作。在教职工中,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建设,开展“转变机关作风年”活动。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在党委的领导下,民主办学得到积极推进,校务公开步入正轨。2005年10月起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学校党建和全局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百年校庆圆满成功 经过三年多的筹备,按照“庆典为体,学术为魂”的宗旨,精彩、圆满地组织了建校100周年庆祝活动。通过编纂校史、修建校史馆、恢复老校歌、讨论“复旦精神”等,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通过广大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和广泛参与,汇聚人心,振奋精神。复旦的校庆,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在社会上也引起强烈的反响,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声誉。

在“十五”实现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学校将进入“三步走”战略完成第一步、迈出第二步的关键阶段,不仅要保持第一步的发展势头,更重要的是要为第三步的冲刺提供强劲的动力。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攻坚阶段,我们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党和国家对复旦大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的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期。为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党中央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使命。复旦大学要遵循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百年校庆贺信中提出的要求,努力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努力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头,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汇聚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战略提供发展的机遇 国家“十一五”规划把科技与教育作为发展的重点。全国科技大会后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部署了一系列重点领域、重大专项以及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计划。复旦大学要抓住机遇,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占据应有的份额。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上海正以此为契机,加快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建设,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努力实现“四个率先”。复旦大学要结合学科优势,积极、主动地介入,在科教兴市战略中显示应有的力量。

——国内外高等教育的竞争仍然相当激烈 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聚焦到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国内大学在争创一流的道路上更是你追我赶。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也有着旺盛的需求和很高的期望。复旦大学必须加倍努力,抢抓机遇,求得更快的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全校师生要进一步明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增强使命意识和危机意识,弘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团结一心,扎实工作,以创新精神和一流业绩,开创学校新的百年辉煌。

二、“十一五”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复旦大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内涵发展之路,着眼于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即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科技创新的能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争取达到亚洲大学前列的水平,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后五年学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进一步突出重点,凝炼方向,集中优势建设好“985工程”创新平台、基地,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上争取有重大突破。

——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市科教兴市战略,在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积极回应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和地方发展做出更为积极、更为显著的贡献。

——保持办学核心层学生规模的基本稳定,重在优化结构,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进一步做好人才引进、师资补充、中青年骨干培养等方面工作,大力扩展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规模,形成一支规模合理、结构优化、富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同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机构的合作和竞争,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国际影响。

——根据事业发展的要求和学术活动的规律,进一步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积极探索建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内部管理体制,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高效管理和良性运转。

——基本建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学术交流便利、富有复旦特色的现代大学校园。

实现上述目标的指导方针是:

——以坚持内涵发展为主导原则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坚定地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内涵发展也是发展,是更深刻、更坚实、可持续的发展。要妥善地处理好改革、发展、管理的关系,坚持改革,积极发展,加强管理,厉行节约,切实提高办学的效益和水平。

——以增强综合实力为发展主线 根据内涵发展的要求,着力于学校综合实力的增强,在师资力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能力、科学研究的水准、体制机制的活力以及优良传统和社会声誉等方面再上新的台阶。——以争取重大突破为主攻方向 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瞄准世界学科前沿,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集中资源、集中优势,在若干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上争取重大突破,形成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击的强劲势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

三、任务与举措

1.巩固优势,集成交叉,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大学学科体系 在“十五”期间基本完成学科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若干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战略目标,巩固优势,突出重点,加强交叉,适当拓展,促进若干学科高峰的崛起,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在学校学科建设中的核心、示范和引领作用。巩固现有的国家重点学科,进一步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向世界一流学科迈进,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支持和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水平的学科,争取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继续保持国家重点学科数在全国高校前列的位置;以“十一五”“211工程”建设为依托,通过以重点学科为核心的学科项目建设,加强优势学科,发展新的学科生长点,增强学科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使若干学科达到亚洲大学前列。

——继承和发扬我校人文学科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拓宽视野,促进交叉,形成学科新特色,保持在国内高校中的领先地位,提升国际影响力。

——巩固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已有优势,加强学科交叉,加强与高技术领域的结合,占领学科发展的制高点;根据已有基础和学科发展交叉融合的趋势,创造条件,适当拓展,完善基础学科结构,增强基础学科的整体实力。

——加快推进生物医学领域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加强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医学领域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深化融合,构建现代医学学科体系,巩固医学学科在国内的领先优势,为建设一流医学学科打下坚实基础。——按照高水平、综合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大学学科体系。结合国家和上海市在新材料、信息、能源、环境等领域的重大发展战略及学科的现有基础,积极发展高起点、有特色的工程技术学科;建设精干的艺术、教育学科,鼓励新兴优势学科的生长,营造良好的学科生态。

2.集中力量,重点跨越,提升学校科研核心竞争力

面向世界学术前沿,紧密结合国家、地方重大战略和规划,以“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为重点,建设学校科研创新体系,提升学校科研核心竞争力,争取获得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研究成果。

——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结合国家及地方的战略需求,主动适应国家科技创新体制和政策的变化,积极争取承担更多重大和重点的科研项目,学校科研经费增长率超过“985工程”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到“十一五”末全校科研经费超过10亿元。

——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符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需求的科研创新体系和组织结构。以重大科学问题为核心,集中相关的优势学科,整合多方面的优质资源,重点推进“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筹建国家实验室,组织大体量、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全力争取重大科研突破;继续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争取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实现突破;继续鼓励学科交叉研究和自由探索式研究,保持和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学术评价体系,持续产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2-3个主要基础学科能持续地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多数学科在各专业领域高层次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的比例稳定增长;保持近年来在争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项方面的良好势头,积极争取国家级一等奖;学校的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争取产生一批重大学术文化成果和决策咨询成果。

3.深化融合,提高水平,加快综合性大学医科发展 顺应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综合的优势,深化实质性融合和学科交叉,支持附属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探索在综合性大学中发展医科的新路,加快促进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医科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推进学科交叉和融合,通过体制机制的调整,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促进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学、药学、护理学等的结合,促进医科与校内其他学科、尤其是生命科学的结合。

——以生物医学、脑科学“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依托,大力加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的学科建设以及与生命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结合,加强与校外有关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积极参与徐汇生命科学园区的建设,使复旦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之一。

——积极争取卫生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加强对附属医院的管理和指导,鼓励和支持附属医院进一步强化医疗、教学和科研的结合,鼓励和支持附属医院在出色完成基本医疗服务任务的基础上,巩固学科领先地位,引领医学发展,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构建亚洲一流的医学诊治中心。

4.夯实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控制学生规模,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德育为先,强化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扎实推进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栋梁之才和领袖人物。

——以德育为核心,大力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感知学术前沿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的机会,强化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建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本科招生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加强复旦学院建设,扎实推进通识教育,通过强化通识教育带动本科专业教育的改革,夯实学生知识和素质基础,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继续大力推进课程建设,不断推进本科生课程总量建设,使课程资源达到5 000门次/年、3 000门/年以上水平,提高小班教学和个性化教育的开课能力,建设一批国家精品课程、优秀通识教育课程、双语课程和国际课程;改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加强精品课程、交叉选修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和教学体系。

——深化研究生教育和教学改革,加大研究生自主招生改革的力度,调整和优化研究生结构,推进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制定和落实弹性学制培养标准,完善淘汰制,推动实施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大力推进博士生导师制度改革,建立更多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继续办好博士生论坛;国家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数量保持全国高校前三位。

——保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含网络教育)在校生规模的基本稳定,加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加强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积极拓展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培训。

——进一步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利用校园整体布局调整的契机,完成物理、化学、电子、生物、医学等基础实验教学场所的改建或搬迁,重视和加强教学楼、专业教学实验室、学生文艺体育活动场所建设。

5.充实梯队,增强实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在进一步加强优秀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补充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和管理、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

——加快扩充师资队伍,“十一五”末全校专任教师和研究人员达到3 200人左右,其中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保持实验技术和行政管理队伍规模基本稳定,充实实验技术骨干,优化管理队伍结构。

——以“985工程”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为主体,紧紧围绕学科发展和院系发展需求,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以全时引进为主,适当控制分时引进,在五年内引进约300名校聘关键岗位以上的人才,其中海外引进约占70%。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大力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

——推进院士计划,积极做好“长江学者”的推荐聘任工作,有效实施和完善“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方案”,大大扩展国际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规模,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知名学者。

——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切实关心青年教师的事业发展和生活。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加大教学、科研、管理队伍国际化培养的力度。

——结合国家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社会化、国际化的人才遴选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岗位聘任制度,继续推进高级职务聘任改革,鼓励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注重分类管理。进一步做好博士后工作,到2010年在站博士后达800人左右。

6.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加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紧密结合国家、地方发展战略,进一步探索学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更为直接的切入点和更为有效的体制机制,为服务上海、服务全国做出更为直接、有力的贡献,在服务的同时争取更多的发展资源,加快学校自身的发展。

——建立司职国内协作的专门机构和队伍,在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有效加强学校整体的组织运作。

——高度重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围绕国家和上海“十一五”重点发展领域,开展学科布局与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一批与重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平台、工程技术中心、校企联合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加强国防军工科研工作,逐步形成一支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开发队伍。

——实施专利与技术转移战略,组织好重要项目的技术成果的专利申请,推进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建设好技术转移中心,形成技术转移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坚持以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运作和社会化操作机制,强化研发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的有机链接,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复旦科技园区的全方位服务功能,以创新理念和思路不断提高学校高科技企业内涵,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强大优势,建设高水平的思想库和辐射先进文化的基地,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道德指引和公共政策咨询;围绕金融、物流、文化、传媒、医疗卫生、国际交流等领域,为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服务,为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做贡献。

——深化“三区融合、联动发展”,进一步加强区、校合作,增强相关城区知识创新活力,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创建中发挥更大作用。

——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创业等形式,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7.提高层次,扩大影响,继续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

充分利用百年校庆后国际交流的有利时机,加快学校的国际化进程,积极拓展规模,注重提高层次,着力于推进高水平的国际科研合作和国际化办学,全面增强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继续增进与国外著名大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办好有影响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继续推动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与学术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国外基金的科研合作;举办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积极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继续增加外语教学的语种数量,办好英文网页、宣传资料和学术刊物,提高师生的国际交往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外交流,“十一五”末每年赴境外学习交流的在校学生达到1 500名左右。

——发展高水平的留学生教育,稳步拓展留学生规模,优化生源结构,显著提高外国留学生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比例;筹建复旦国际学院,开设一批以英语授课的基础课程和高级研修课程,提高留学生教育的层次和质量。

——发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优势,争取国家支持,进一步推进与国外著名大学合作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推广中国文化,树立复旦的国际形象。8.合理规划,注重效益,建设信息化生态化校园

按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学术交流便利,富有复旦特色”的要求,科学组织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基本建成信息化、生态化的现代大学校园。

——进一步完善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和各校区规划,根据多校区不同功能定位进行配套建设,调整、安排好院、系、所(科研平台、基地)坐落。

——继续推进江湾新校区和张江校区的建设,根据需要适当安排老校区的改修建工作。在江湾新校区建设一批学生宿舍和青年教师公寓,做好二期建设规划并付诸实施;完成张江校区二期规划和建设。

——以改革的思路,多渠道、多模式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着力解决学生公寓、青年教师公寓以及引进人才的住房和生活配套问题。

——适应多校区办学和管理的需要,构建高水平的智能化城域网实施平台,继续推进网络基础、安全管理、应用系统等方面的建设,提高信息化校园的服务管理水平。

——突出学校的人文文化底蕴和氛围,充分结合校园自然景观,进一步做好绿化工作和人文景观建设,营建更加优美的校园环境。

9.激发活力,提高效率,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结合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改善校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科学管理,激发办学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以高水平的管理促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认真研究现代大学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探索和推进校、院(系)两级管理,充分调动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增强院系的活力;着力解决多校区管理问题,形成科学、高效、便捷的管理制度。

——按照建设节约型学校的要求,增强节约意识,建立相关机制,强化节约能源的管理规则,力争到“十一五”末学校单位建筑面积的资源消耗按可比价格比“十五”末降低20%。——深化学校土地、公用房、大型仪器等资源配置、管理的改革,推行资源配置与产出效益相挂钩的激励措施,规范管理,促进共享,厉行节约,提高效益。

——切实加强和改进校部机关的工作,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推行科学管理。

——继续推进后勤改革,进一步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和专业服务质量,提升后勤保障功能,构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10.立足长效,把握方向,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

——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党内生活制度,继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发挥党组织在院系和附属医院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建立校、院系两级党内、校内情况通报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对教职员工党员的教育作用,加强党员学习培训,坚持党课制度,办好各级各类党校,推进“学生党员成长计划”。

——结合两级管理改革,配强、配好院系和医院的党政班子;加大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培养和选拔力度,充分利用党校平台,开展干部培训,改进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启动新一轮干部轮岗、挂职锻炼计划,积极主动、有计划地向社会输送干部;继续推进“人才工程预备队”工作,有计划地加强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和学生骨干的培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措施,坚持和完善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制度,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分类指导。

——全面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这两个关键环节,以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为中心,推进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青年教师必须担任辅导员或导师两年的规定;切实发挥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德育工作首要负责人作用;继续探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完善大学生创业资助体系,落实经济困难学生“双助”计划,成立全校性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促进校园民主,建设和谐校园。严格依法治校,推进校、院(系)两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和校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校务、学术、学位委员会等组织以及专家教授的作用,加强工会、共青团和妇委会等群众团体的各级组织建设,畅通学生参与民主办学的渠道;做好统战工作,加强党外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做好宗教、侨务及对台工作;巩固百年校庆的文化建设成果,加强多校区校园文化的整体性建设,切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大力繁荣学生社团,活跃校园文化,维护学校良好形象;全方位关心青年教师,做好离退休工作,帮助有困难群众,落实稳定和安全工作责任制,增强应急情况处理能力,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11.团结务实,鼓励创新,营造建设一流大学的文化氛围 继承和弘扬百年复旦的精神传统,结合自主创新、争创一流的时代任务和要求,倡导团结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培育学校特有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格,铸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复旦之魂。

——利用校史资源和多种有效方式,继续对广大师生开展系统的爱国荣校教育,使“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复旦人的鲜明气质和坚定信念。

——继续推进人事管理、科研评价与奖励制度改革,优化学术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加强对科学精神和创新成果的宣传,增加并进一步组织好各学科及跨学科的学术论坛和学术沙龙,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敢于冒尖、甘于寂寞的创新文化氛围。

——完善教学评估机制,鼓励教师改善教学方式,增加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环境;支持并引导学生继续积极参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办好学术类学生社团,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氛围,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加强平台(基地)建设和教学科研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在成果评价和资源配置上处理好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合作者(包括学生)的关系,努力建设各学科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团结合作、协力攻关的团队文化。

——树立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加大对学术腐败行为的惩戒力度,克服浮躁心态,集中精力,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推进每一项工作。

2.十一五规划纲要.区域协调发展 篇二

第五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十九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二十章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第二十一章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五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第十九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一节 推进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出境、跨区铁路和西煤东运新通道,….建设电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工程。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加强植被保护,加大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力度,加强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支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及其他有优势的产业。….建设和完善边境口岸设施,加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边境贸易。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

第二节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抓好阜新、大庆、伊春和辽源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支持其他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第三节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第四节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精加工和高端产品。促进加工贸易升级,积极承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节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保护自然生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教育..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民族特需商品、民族医药产业和其他有优势的产业。优先解决特困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继续实行支持西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的政策。

第六节 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

第二十章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第一节 优化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要改变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

第二节 重点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要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第三节 限制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

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

部分限制开发区域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

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 禁止非保护性采伐,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

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 禁止林木采伐,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川滇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 在已明确的保护区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多种珍稀动物基因库。

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 适度开发水能,减少林木采伐,保护野生物种。

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生态功能区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青海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 封育草地,减少载畜量,扩大湿地,涵养水源,防治草原退化,实行生态移民。

……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 扩大保护范围,降低农业开发和城市建设强度,改善湿地环境。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 控制开发强度,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建设淤地坝。

….桂黔滇等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区 封山育林育草,种草养畜,实行生态移民,改变耕作方式,发展生态产业和优势非农产业。

第四节 禁止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部分禁止开发区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共243个,面积8944万公顷。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共31处。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共187个,面积927万公顷。

国家森林公园 共565个,面积1100万公顷。

国家地质公园 共138个,面积48万公顷

第五节 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财政政策,要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投资政策,要重点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支持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要引导优化开发区域转移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土地政策,要对优化开发区域实行更严格的建设

用地增量控制,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用地供给,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人口管理政策,要鼓励在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逐步自愿平稳有序转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对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对重点开发区域,要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对限制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十一章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第一节 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

对临时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法定假日和安全保护等方面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要创造条件使之逐步转为城市居民,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要转为城市居民,城市政府要负责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特大城市要从调整产业结构的源头入手,形成用经济办法等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机制。

第二节 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不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及有条件的建制镇,成为本地区集聚经济、人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中心。

第三节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规划城市规模与布局,要符合当地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力,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适应。

加强城市水源地保护和供水设施建设。缺水城市要适度控制城市规模,禁止发展高耗水产业和建设高耗水景观。地下水超采城市要控制地下水开采,防止地面沉降。城市道路以及供排水、能源、环保、电信、有线电视等的建设,要破除部门和地方分割,在统一规划基础上协同建设,减少盲目填挖和拆建。加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危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保障拆迁户合法权益。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要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强化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管,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第四节 健全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3.第十一五年规划纲要 篇三

发布时间:2009-04-22

“十一五”时期(2005年—2010年)是无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是无锡转入工业化后期和跨入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也是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

《无锡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无锡市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的,主要阐明工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未来五年无锡工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依法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编制和实施各类规划、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全市工业领域经济活动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五”回顾

“十五”期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探索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以体制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营造优良发展环境,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提前实现了“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保持了领先地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主导作用有效发挥。200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587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6970亿元,分别年递增20.3%和19.6%;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6.6%,提升了4.2个百分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53.1亿元,年递增26.9%;工业总产值5720.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5657.4亿元,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保持第7位;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86.4%,实现了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5年,全市人均GDP达到7724美元(户籍人口),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8.2%,霍夫曼系数为0.386,显示着无锡经济发展实现了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升级。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及汽车、新材料、高档纺织及服装、生物医药五大制造业基地销售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3.6%。形成了精密机械、成套设备、汽车零部件、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高档家电、特钢及制品、精细化工、高档纺织及服装、生物工程、新医药等一批优势行业和产品。

技术进步不断加快。2005年,全市拥有企业“一站二中心”累计达到了65家,其中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2家、博士后创业中心5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8家,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4%;“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工业投入2458.5亿元,为“九五”期间的3.5倍,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外资民资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到位注册外资112.7亿美元,2005年外贸出口总值达到155.5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0.9%,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全市累计拥有国家批准境外投资项目115个,其中境外加工贸易项目26个,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2005年,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3602.2亿元,年均递增42.96%,民营企业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2005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19家,其中达到30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集团)分别达1家、11家,形成了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品牌战略初显成效,拥有“小天鹅”、“红豆”、“阳光”、“双良”、“新世纪”5个全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17个,国家免检产品32个,省名牌产品124个,省著名商标167件。拥有境内外上市企业32家,累计募集资金178亿元,企业融资能力增强。

经过“十五”时期的努力,工业经济发展为全市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仍然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够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快;产业布局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不够高,资源消耗水平偏高,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发展中重点加以解决。

(二)面临形势

“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将迈入工业化与城市化、国际化互动并进的新阶段,工业发展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新环境。一是经济全球化将向纵深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的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联系和影响的加深,国际环境对工业经济发展总体有利。二是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国际性中心功能的增强,江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为无锡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无锡跨入了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进入了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相关领域配套能力的增强,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一大批优秀人才、先进技术和优势企业,将为工业发展提供不竭的活力和动力,为工业在国内、省内领先地位的巩固和提升,为工业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无锡工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和严峻挑战。一是世界经济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各国围绕资源、市场、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工业领域呈现国际化分工和竞争的新格局;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中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矛盾和困难,国内先进城市发挥各自优势、竞相发展,对无锡工业发展增加了新的压力;三是我市土地、能源等资源相对匮乏,高层次人才不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产业结构层次偏低,资源消耗水平偏高,产业布局分散以及生产型服务业滞后等。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坚持走无锡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不失时机地应对挑战,适应新环境与条件,使全市工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发展全局,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市到2010年实现“两个确保”和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五个中心”、打造“五个名城”的总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体制机制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支撑,经济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体系,使工业经济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全市实现基本现代化目标作新贡献。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又快又好发展原则。以市场为导向,营造优良发展环境,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引领工业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2.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实现工业经济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坚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发展能力,调整产业结构,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实现工业技术水平的升级。

4.坚持深化改革和开放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5.坚持政策导向和规划控制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导向和控制,构建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促使全市各地区工业经济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若干行业和地区形成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高、全国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巩固和提升无锡工业在全国、全省的领先地位,建设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打造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工商名城。

综合实力增强。工业经济保持高水平较快发展,保持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国内、省内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预测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335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1.5万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7万元以上。

产业结构优化。实施“5321”产业发展工程,大力发展五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三个先导产业,培育形成20个优势产业群和100个优势企业群及产品群,形成一批支撑经济发展的功能性产业。

科技进步加快。建成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名优品牌产品。2010年,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4%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4%以上。

集约化水平提高。打造一批发展动力足、市场竞争力强的“工业航母”和“专、精、特”中小企业群体。2010年,全市形成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18家,形成超10亿元的企业(集团)100家。提高工业集约化水平,到2010年,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投资强度达到250万元/亩以上。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到2010年,全市单位GDP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以上,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8%以上。完成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136”培养工程。

三、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营造优良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引领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着力调整工业布局,着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增强经济活力动力,增强工业经济综合实力,使无锡工业实现由大变强。

(一)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按照“集约化、特色化、高新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以培育支撑经济发展的功能性产业和打造“太湖硅谷”、“太湖液晶谷”、“太湖药谷”为重点,实施“5321”产业发展工程,调整工业结构,提高优势产业比重,促使工业加速向高新技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升级。

1.鼓励发展五大支柱产业。鼓励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机械及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和高档纺织及服装五大产业,增强对全市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1)电子信息产业。以打造“太湖硅谷”和建设“太湖液晶谷”为重点,构建集芯片设计、加工制造、封装测试的微电子产业链,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为龙头,建成国际一流、国内先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成国内微电子重要基地;主攻液晶屏和液晶模块,大力发展移动液晶,将无锡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液晶产业基地。

(2)新材料产业。以特色冶金、精细化工等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新型复合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新型陶瓷材料、特钢及制品、精细化学品、纳米材料、光通信材料、稀土材料及系列产品、新电子磁性材料等领域产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循环高效、资源可再生利用的新型材料,实现产品结构向特种材料、新型材料方向调整,将无锡建设成为国内具有专业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3)机械装备产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总成(成套)产品为重点,促进机械制造业向先进机械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机光电一体化方向提升。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专业工程公司;培育形成一批高新产品群和著名品牌产品,形成若干具有特色、知名度高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

(4)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加强与国内外著名汽车制造大型企业的合资合作为重点,加快实施轿车生产规模化、客车生产系列化、专用车生产特色化、关键汽车零部件国际化“四化”战略,巩固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优势,把无锡建设成为江苏汽车工业和全国客车及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基地和配套中心。

(5)高档纺织及服装产业。以高档纺织和品牌服装为龙头,重点发展高档棉纺和精纺呢绒、绿色纺织品、化纤仿真面料、高档色织布和服装等制成品,推进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把无锡建成全国新型面料和高档服装的研究开发中心、生产制造中心、展示推广中心、批发集散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保持无锡纺织业在国内领先水平,实现由纺织大市向纺织强市的提升。

2.培育壮大三大先导产业。实施新兴产业培育战略,以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为重点,在科技水平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的领域,培育形成一批新兴产业,促使加速发展成为先导产业。

(1)环保产业。加大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扶持,重点建设宜兴环科新城等环保产业基地;大力推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和循环型工业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建设;鼓励应用先进环保技术,发展高端产品,促进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

(2)新能源产业。紧跟国际先进潮流,积极研发和引进新能源技术,开发新能源产品,加大资本和技术投入,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促进光伏(太阳能等)、生物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3)生物医药产业。以打造“太湖药谷”为重点,加大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的研发力度,重点发展中药业、化学制剂业、高端医学中间体、化学原料药业、现代生物业和医疗器械业等行业,提供产业聚集发展条件,促使生物工程、新特药产业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将无锡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和生产制造基地。

3.培育形成20个产业集群。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市工业集中区为依托,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形成产业关联和集聚效应。2010年,培育形成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超500亿元、超100亿元三层次的产业集群,促进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链。

(1)集成电路及设计产业集群。以无锡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蠡园经济开发区、锡山经济开发区、江阴经济开发区为重点。

(2)液晶产业集群。以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点。

(3)计算机和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以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蠡园、锡山、江阴经济开发区为重点。

(4)新型家电产业集群。以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锡山东港工业园为重点。

(5)特色冶金材料产业集群。以江阴经济开发区、惠山玉祁和钱桥工业集中区为重点。

(6)新型包装材料产业集群。以江阴申达工业园、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锡山经济开发区为重点。

(7)新型陶瓷制品产业集群。以宜兴丁蜀工业集中区、宜兴国家环保科技工业园为重点。

(8)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以宜兴官林、周铁工业集中区和江阴经济开发区澄南、月城工业园为重点。

(9)成套设备产业集群。以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滨湖经济开发区,惠山洛社、堰桥工业集中区和江阴经济开发区美加工业园为重点。

(10)精密机械产业集群。以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南长扬名高新技术工业园、锡山鹅湖机光电工业园为重点。

(11)电线电缆产业集群。以宜兴官林工业园、高塍工业集中区为重点。

(12)汽车产业集群。以惠山汽车工业园、锡山安镇新世纪工业园、马山科技工业园为重点。

(13)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以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锡山、惠山、滨湖经济开发区,江阴经济开发区周庄工业园为重点。

(14)高档棉纺产业集群。以无锡纺织出口工业园,惠山前洲、宜兴宜城工业园为重点。

(15)精纺呢绒产业集群。以江阴新桥毛纺工业园、无锡纺织出口工业园为重点。

(16)服装产业集群。以锡山东港红豆、江阴新桥毛纺服装工业园为重点。

(17)特色化纤产业集群。以江阴经济开发区周庄、霞客工业园,锡山安镇工业集中区和宜兴新建工业园为重点。

(18)环保产业群。以宜兴国家环保科技工业园、鹅湖机光电工业园为重点。

(19)新能源产业集群。以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宜兴诸桥工业园为重点。

(20)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惠山生命科技园、马山生物工业园为重点。

4.大力培育100个优势企业群及产品群。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和技术标准战略,加大科研投入、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力度,培育形成一批支撑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一批无锡名优产品。

(1)大力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引导和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做专做精,提高企业组织程度,促使企业由单体生产经营向集团化、专业化、集群化的升级。鼓励大型企业(集团)等优势企业与中小企业加强经济技术联系,在研究开发、技术改造、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等多方面加强合作,构建生产联合体、科技和营销联盟。2010年,全市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集团)达到120家,其中营业收入超500亿元大型企业(集团)1家,营业收入超200亿元大型企业(集团)10家,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大型企业(集团)18家,营业收入超50亿元企业(集团)35家。

(2)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以产品销售名列国内前三名的名优产品为基础,以品牌效应开拓市场,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形成100个名优产品群,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无锡品牌产品。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建立质量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品牌产品,通过自主专利技术、知识产权、商标和品牌等途径赢得竞争优势。

5.着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产业发展导向,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使制造业在更高起点、更新领域快速发展。

(1)调整和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加强产业政策和规划导向,鼓励和支持资金和技术投向高新技术产业,促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产业;促使机械制造业向先进机械装备及机电一体化的提升,促使汽车零部件产业向整车和关键零部件升级;促使冶金和化工等产业转向特种材料、新型材料、节能环保和可再生新材料领域升级;促使纺织产业发展成为品质优、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集聚效应显著的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紧跟国际产业发展潮流,提供政策支持超前培育,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产品,促使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加速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

(2)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限制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产业政策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对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与现代化城乡建设不相适应的行业实施投资准入地域限制,促使在专业化集中区生产,促使采用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进行更新改造。加强对高物耗、高能耗、高危险行业的投资控制和运行监管,加强环境保护、质量监督、安全监察等行政执法力度,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压缩过剩生产能力,促使小化工、小冶金、小电镀、小印染、小建材等行业加速淘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

(二)着力调整工业布局

立足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按照“一体两翼、七区一体”和“区域特色化”的要求,根据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功能布局,加强工业布局规划和投资控制,引导各地区产业合理布局,实施地区差别化发展战略,引导和推进集约化发展。

1.加强工业布局规划和控制。按照全市“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类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要求,根据各地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提高园区的产业集中度、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水平。

(1)无锡市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鼓励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设立企业(集团)总部和研发中心等功能机构,形成与城市化相适应的都市工业。

(2)无锡新区。按照“建设国际制造业高地”的定位,充分利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础,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新加坡工业园为主要集聚地,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大型液晶、汽车零部件及总成和硬磁盘驱动器、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数码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提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地位。

(3)锡山区。借助紧靠新区和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利用现有机械、纺织、电子工业较好的基础条件,结合市区工业布局调整,以锡山经济开发区和东港及红豆工业园、安镇新世纪工业园等工业集中区为主要集聚地,重点发展以高特纺织与服装、精密机械与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与新材料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

(4)惠山区。借助交通条件优越、连接江阴的区位优势,利用冶金、机械、化工、纺织业和物流基础条件,抓住工业北移的机遇,以惠山经济开发区和钱桥、洛社、前洲、玉祁等工业集聚区为主要集聚地,重点发展以特色冶金及制品、机械及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

(5)滨湖区。按照建设无锡新城和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布局定位,以滨湖经济开发区为主要集聚地,重点发展专用机械设备制造业;在蠡园经济开发区内重点发展无污染、低能耗、高科技的电子信息及软件设计业;在马山地区重点发展循环型、无污染的生物医药等产业。

(6)江阴市。按照全国县域经济排头兵定位,充分利用35公里长江深水岸线、锡澄经济走廊等有利条件,抓住江苏沿江开发机遇,以江阴经济开发区和周庄、华西、新桥、申港、青阳等重点工业集中区为主要集聚地,做大做强新材料、特色冶金、高档纺织、机械制造和新能源、化工产业,加快提升区域合作和经济国际化水平。

(7)宜兴市。按照全国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的定位,充分利用区域面积大、工业发展潜力大的有利条件,以国家环保科技园、新建工业园和市工业集中区为主要集聚地,提升特色产业群的综合竞争力,重点发展电线电缆、环保设备、化纤纺织、服装服饰、陶瓷制品、精细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化肥等八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

2.引导和推进集约化发展。遵循“规划导向、企业为主、政策支持、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调整工业布局,引导项目集约投入,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培育产业集群,提高聚集效应,构建优势产业链,促使工业集约化、特色化发展。

(1)加快调整工业布局。加强规划导向和政策推动的力度,推进工业企业“退城(镇)入园”,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和产业链龙头项目,搬迁改造一批污染企业、淘汰退出一批劣势企业、支持发展一批优势企业,使分散在城乡的工业企业向产业关联的工业园区集中,重工业、新材料产业向沿江集中,加工制造业向专业特色园区集中。2010年,市区“三类”重点工业企业完成“退城入园”工作,分阶段启动实施乡镇工业企业“搬迁入园”工作,引导工业企业在国家、省级开发区和市工业集中区集约发展。

(2)加快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以省级以上开发区、市级重点开放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为主要载体,结合产业布局规划,建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工业园区。鼓励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所需的供能、环保、物流及通关等配套设施,形成协作配套、技术创新体系等功能,为产业集群发展和增加比较优势提供条件,促进提升专业化水平。

(3)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链。实施政策导向,引导和促进产业集中投入、企业集聚发展、生产相互联系。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与主导产业配套的相关产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供应链、生产链和价值链。积极培育产业特色强、配套能力强、集约水平高的开发区、工业园和工业集中区,形成特色产业集群。2010年,培育形成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数字家电、汽车关键零部件、高档纺织及服装、新能源等产业链。

(三)加快推进技术进步

围绕建设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总目标,优化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新内在动力,着力构建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全面升级。

1.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产业为龙头、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营造激励和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和体制环境,建设创新载体,培育创新源,构建创新链,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跃升提供支撑。

(1)鼓励建设研究开发机构。鼓励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鼓励各地区和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区域(行业)研究开发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国内外大公司、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无锡建立研发机构。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2010年,全市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5家。围绕先进制造技术前沿,努力在IC、液晶、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若干重点领域掌握一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着力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加快建设无锡国防科技创新园、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信息产业园等科技创新载体,着力建设高新技术产品中试基地。围绕促进研发成果转化目标,巩固提升汽车电喷系统产品、集成电路及ASIC芯片、新型家用电器产品、新材料及制品、先进医疗设备等15个中试基地;新建纳米材料与器件、嵌入式软件、新型加工装备、生物、绿色燃料等一批中试基地。到2010年,全市形成2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中试基地。

2.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走开放式工业技术进步之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创新,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突破口,鼓励和支持集成创新,着力培育原始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科技投入,攻克掌握关键技术,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提升工业技术水平,实现由加工制造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提升。

(1)全力攻克掌握关键技术。鼓励企业研发关键技术,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支持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电子信息、新材料、重大装备、汽车关键零部件、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应用前景的重大创新成果,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专利发明和自主研发品牌,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争取在100纳米以下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技术、高密度新型封装技术、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高效太阳能电池开发技术,新传感器件及MEMS器件开发设计技术、现代物流装备关键技术、数字化医疗设备关键技术,清洁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高效环保动力电池,高性能结构材料、特种功能材料、新一代微电子、光电子材料技术,生物发酵技术、生物保鲜技术、合成类和生物类创新药物研制技术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2)引导和支持实施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节能降耗等高新技术和采用国内外先进设备和工艺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提高重大技术装备水平,加快产业高新技术化步伐,淘汰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和技术落后的产品和装备,推进工业由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升级,提高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切实加强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投入产出和节能降耗的导向和控制,发展集约型工业。“十一五”期间,工业投入总量增长速度高于工业经济增长速度,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50%以上。

(3)引导企业加快信息化步伐。组织实施信息化示范工程,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再造业务流程、建设营销网络,提高生产效率和应变能力;加快行业(区域)公共技术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和科技人员创新活动提供平台。

(4)切实增加科技投入力度。加大政府对工业科技的投入,完善科技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与财政收入相应增长的工业科技投入机制,提高政府科技经费支出中工业科技支出的比重,重点支持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对重大科技攻关、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给予财政贴息、资助等政策支持。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进口设备免税、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和地方财政贴息政策支持。

(四)着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

坚持节约优先和环保优先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工业,保障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加强资源利用管理。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制定差别化政策,强化行政执法力度,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提高工业用地水平。加快推进工业布局调整,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强工业园区和分行业工业用地投资强度的导向,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化水平。

(2)加强能源节约管理。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提高全民节约用能意识。积极引导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优化企业用能结构。严格实施高耗能企业和项目的准入制度,强制淘汰能耗高、物耗大、污染重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加强电力、煤炭、钢铁、石化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降耗监督管理。

(3)加强用水节约管理。鼓励开发节水技术和产品,推广使用节水工艺和设备,至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率提高5个百分点。

(4)加强原材料节约管理。鼓励使用新材料、再生材料,加强金属材料、木材、水泥等材料的节约代用,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广节约材料的工艺技术。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次,大力推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发展模式,加快推动循环型企业和生态园区建设,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鼓励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政策,建设绿色工业。

(1)引导和推进循环经济试点。推进产业园区资源利用的中循环。引导不同产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用,建立起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的机制,提高废弃物利用水平。实施50个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50项重点产品、项目,促进建成10个循环产业链;分类指导和推进建设8家循环型工业园区,30家循环型企业。促进开发区、工业集中区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建成8家循环经济工业园。

(2)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进企业内部资源利用的小循环,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生产模式,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对纳入强制清洁生产审核范围的企业加强管理,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增强产品的环境竞争力。至2010年,全市1000家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五)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

加快融入世界经济、接轨国际的步伐,增强区域经济互补互动,增加制造业的区域合作,形成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的新格局。

(1)高质量引进外资。营造优良投资环境,抓住国际制造业继续向中国转移的机遇,借助上海的窗口和平台功能,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大力引进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强的龙头项目,着力构筑工业外资高地,使无锡成为国际大公司的生产、出口基地,促进由生产基地向区域性研发、采购、营销基地的提升。

(2)高水平扩大出口。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支持和促进机电产品、电子信息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引导出口企业调整市场结构,着力巩固美、日、欧市场,大力拓展东欧、中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积极开辟南美、非洲、印度等市场;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营销体系,把加工制造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促使出口总额增长速度高于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达到65%和45%。

(3)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国内市场竞争度强的企业到境外办厂,带动成熟技术、产品和设备的输出;鼓励成熟行业转移型项目投向东南亚、非洲等国家,资源开发型项目投向澳洲和南美等国家,出口带动项目投向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鼓励同行企业相对集中建办境外工业园区,通过在国外建办研发中心、产品分拨中心、国际采购网络,提高企业融入国际的水平。

(六)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充分利用各地区产业专业特长和比较优势,鼓励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和互动发展。

(1)鼓励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按照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特色化”的要求,积极引导和推进各地区经济合作,提升全市的整体优势。鼓励在中心城区建设企业(集团)总部和研究开发、经营销售等功能机构,发挥总部经济的核心带动作用;支持江阴工业发展由量的扩展向质的提升,巩固全国百强县前列地位;支持宜兴工业实现质和量的并举发展,巩固提升在全国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的地位;加强推进锡山、惠山、滨湖、新区和崇安、南长、北塘等地区工业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提升全市工业综合实力。

(2)鼓励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着力为各类要素无障碍流通提供服务,通过产业链共延、资本共融、品牌共创、研发体系共享和开发区共建,积极参与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加快与上海经济接轨,实现优势互补、区域互动,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积极借助上海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功能以及进出口通关功能,大力发展出口产品,扩大海外用,增加对外贸易,提升工业国际化水平。以全省实施沿江开发为契机,参与苏锡常都市圈建设,加强与苏北等地区的区域合作,引导和鼓励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纺织、化工等行业,通过企业搬迁或组建跨地区集团、共建产业园区等方式,向苏北等资源原产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有序转移,实现区域协调统筹发展。

(七)着力增强经济活力动力

优化体制机制,建设民营工业最佳成长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培养企业人才队伍,积极培育行业中介组织,激发增强经济活力和发展动力。

(1)建设民营工业最佳成长区。以创新制度,营造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增添活力动力。鼓励本地和吸引外地民间资本投资工业;鼓励民间资本向高新技术、向吸纳高素质劳动力的工业领域投资;鼓励掌握知识、技术、专利的科技人员,与风险投资基金、各类社会资本结合,形成生产要素的融合机制,创办科技型民营企业,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使民营经济成为工业经济的主体,使无锡成为全省民营经济最佳成长区。

(2)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股份制为主要实现形式,积极探索新型经济组织新模式,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的多元化;建立产权合理流动机制,推动产业资本向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发展潜力大的领域集中,增强产业资本的投资效益;鼓励企业资本经营,积极为企业上市提供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构造充满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引导企业制度创新。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和经营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完善经营机制和增强活动动力,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工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3)大力培养企业人才队伍。创建“学习型企业”,不断提高企业人才素质,组织实施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136”培育工程,锻炼和造就100名优秀企业家;培养和造就300名企业中高层后备人才;培育和造就600名职业经理人才,培养一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有影响力的企业家队伍。组织开展职业经理人任职资格培训与认证工作,引导和鼓励企业培养一大批管理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实施企业“三百工程”,建立和完善无锡市百名优秀企业家、百强企业、百佳企业表彰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建立优秀科技人员、优秀员工表彰奖励制度,激励和调动企业人才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生产经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4)积极培育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鼓励和支持培育市场化运作、行为规范、符合WTO规则的行业协会,切实加强引导和规范,促进形成行业自律、行业代表、行业服务和行业协调等功能,发挥行业协会服务企业、联系政府的纽带和桥梁作用;鼓励发展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经纪、法律等各种服务的中介组织,形成种类齐全、独立公正、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服务。

四、经济调节和实施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增强经济调节功能,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积极发挥政府规划的调控指导作用,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供制度保障。

(一)切实增强经济调节功能

转变政府职能,使各级政府工业管理部门更好地发挥“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强化法制环境和政策导向,优化行政环境和社会环境。

(1)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健全市场生产经营、安全运行的监管制度,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四位一体”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快产业预警体系建设,根据国家经济政策要求和国内外市场变化,及时提供政策指导,引导和推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工业结构。积极为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市场变化提供产业保护和反倾销等方面提供服务,提高工业经济抗风险能力。

(2)着力加强导向和调控。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建立导向指标体系,开展各地和行业发展评价活动,引导各地区、各行业及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工业布局规划、结构调整规划和《无锡制造业发展导向目录》、《无锡工业用地指南》、《无锡工业能效指南》等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技政策法规及规范的导向和控制,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依法经营的水平。

(3)提供要素供给协调服务。建立工业生产要素变动信息观察制度,及时为企业提供市场变化信息;搭建银企互动平台,构建“政企银”互动对接机制,为企业生产流动资金、建设项目资金筹措提供协调服务;建立工业原料、产品物流协调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快捷方便的运输条件,构建并完善引导和服务工业发展的行政服务体系。

(4)建立完善先进制造业引导资金。通过政府在地方财政预算中设立专户、安排资金,引导和支持工业领域的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布局调整,开展大型企业集团、名牌产品、企业优秀管理人才培育工作,实施市级以上重大项目给予财政专项贴息或资助、银行资金协调等政策支持,对优秀成果、先进工作者给予奖励。

(二)建立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工业“十一五”规划,是全市工业领域经济活动的行动纲领,也是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建设重大项目、制定各项政策、安排计划的指南,必须创新实施机制。

(1)加强规划实施的领导。明确各项任务实施主体,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规划实施的检查督办制度,对规划期内重大事项进行监督检查。对“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适时调整修订规划内容,及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2)构建分类实施机制。本规划提出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和任务,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实现,政府工作重点是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本规划确定的调整优化工业布局、推进技术进步和区域协调发展等任务,主要通过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实现,政府的工作重点是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动力。本规划确定的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任务,主要依靠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并辅之以一定的经济手段予以实施。

(3)健全规划监督评估机制。按照着眼未来、实事求是和民主公开的原则,运用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广泛征求编制主体、实施主体以及社会各界意见,对重点专项规划的目标实现程度、任务完成情况、政策效应等方面进行评价。

4.第十一五年规划纲要 篇四

为全面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努力建设和谐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现代文化名城,根据中央和省部署,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

一、“十五”时期文化发展的现状、背景与面临的形势

(一)文化发展现状。

1.文化资源比较丰富。青岛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前就形成了以即墨北阡文化、胶州三里河文化为代表的远古文明,近代青岛蕴含着浓重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冲突和交融的色彩,外来势力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成为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背景。在这种特殊因素的影响下,经过一百多年以来的曲折发展,青岛成为汲取较多外来文化因子同时保留历史文化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了鲜明的文化个性,同时又充满成长生机和发展活力,形成了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特色鲜明的城市。

2.文化事业基础较好。大力实施精品工程,精品创作成果突出,5年间,青岛市获得15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在全省“精品工程”评选中,处于领先地位。创作了大量影视、音乐、舞蹈、曲艺、美术、民间艺术作品,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展示了旺盛的文化生产力。群众文化活动成绩显著,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广泛组织开展“欢乐青岛”广场周周演、“欢乐大家庭”社区文化节、“大地欢歌”农村文化艺术节,丰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有6个区(市)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市),8个区(市)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区(市),4个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3个区(市)被授予全国民间艺术之乡;五四广场、汇泉广场、音乐广场等七个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文化设施明显改善,全市现有图书馆13个,博物馆8个,美术馆1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站)12个,位居全国领先水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建改建青岛大剧院、极地海洋世界、现代艺术中心等8大文化设施,集中建设166处社区和乡镇文化中心。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10处(34个单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62个单体)。

3.新闻出版事业业绩突出。有图书出版社2家,电子音像出版社1家,网络出版单位2家;报业集团1家。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等新创办报刊2种,5年间发行报纸总数达到340多万份,刊物达到132万份。青岛出版社出版新书1200多种,品牌图书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45%,有4种图书分别获中国图书奖和国家图书奖,青岛出版社整体实力进入全国30强。广播电视工作走在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量和收听收视率、市场占有率均有较大提高。有线数字电视领先全国水平,创立了“青岛模式”,2005年10月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首个“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示范城市”。

4.文化产业具备一定规模。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2005年全市文化产业单位达到3961个,个体经营户7306个,从业人员19.3万人,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6.1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7%。文化产业初具雏形,构建起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在影视、演艺娱乐、出版发行印刷、文化用品制造、节庆会展等方面形成产业优势。

(二)文化发展背景与面临的发展形势。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国家、区域间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软实力”的较量,文化建设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文化事业日益成为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文化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精神和品格的集中体现。对城市而言,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手段之一。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以承办2008年奥帆赛为契机,大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强文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我市文化建设的投入还不够大;文化建设水平与建设现代文化名城还有一定差距;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相对缓慢;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有待加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制尚未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要进一步加快,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还不完善等。

二、指导思想、原则、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建设现代文化名城总体目标,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快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水平和社会效益,以文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贡献。

(二)坚持的原则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的认识,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机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始终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积极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动文化健康快速发展。

(三)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到2010年末,基本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充分彰显现代文化名城和区域文化中心特色。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文化规划科学,空间布局合理,文化设施先进配套,文化事业明显进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文化品牌和精品迭出,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创新能力较强,文化体制充满活力,文化人才积聚,文化底蕴更加厚实,文化历史风貌得到有效保护,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省领先地位和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城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是:

———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布局合理、城乡协调。不断提高人均占有文化基础设施面积,力争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加快现有文化设施的改造升级,在社区和村镇中保证文化设施的配套建设。

———抓好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和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村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五大工程,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抓好塑造青岛形象的重大项目、工程建设,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全国一流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为群众提供丰富的优秀文化产品。重点建设一批体现城市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

———抓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建立起覆盖全市、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技术先进、优势明显、与国际接轨的青岛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力争达到20%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5.1%。

———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自主创新成果和一批自主创新的文化品牌。

———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和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抓好人才培养。建立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培养一批社会科学理论家,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出版家,一批作家、艺术家,一批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为文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发展战略。

———人才强文战略。树立人才是文化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人才创业环境。

———科技兴文战略。推动文化建设与科技进步的有机结合,以科技进步提升文化事业服务功能,促进文化产业升级,积极发展文化科技,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文化管理网络化、文化事业信息化、文化产业发达化。

———品牌提升战略。实施文化品牌发展战略,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积极培育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名牌,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化品牌系列,建设文化品牌城市。

———精品带动战略。完善精品培育、创作、激励机制,推动文化创作,将青岛建设成为文化精品创作基地,提升青岛文化地位,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

———项目拉动战略。把项目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手段,立足自身发展,积极引进国内文化产业项目,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着力引进国外文化产业项目,快速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文化“走出去”战略。实行开放带动举措,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青岛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扩大国际影响力。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推进理论武装工作。

把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和改进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坚持“三促学”理论学习模式,扎实推进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实施“四进一加强”工程,抓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理论学习。加强党委讲师团建设,充分发挥理论联系点和宣教基地的作用。

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深入回答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站在新起点、瞄准大目标、实现新跨越的问题,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进步的问题和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推出一批理论新成果,增强理论工作的说服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发展新兴学科,形成具有青岛特点、结构合理的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加强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发挥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作为党委政府决策“智囊团”的作用。实施“双百工程”,推出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精品。注重发挥党政研究部门、驻青高校开展理论研究的作用,提高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科研水平。推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二)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提高市民思想道德水平。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为着力点,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到2010年末,力争每个区市建成1处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

(三)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以促进社会风气改善为目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家庭。组织开展“八荣八耻”宣讲和巡回报告活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宣传。坚持教育与实践并重,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广泛开展“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道德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文明风尚。

(四)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

营造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积极向上、敢为人先、诚实守信、文明和谐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让城市更美好、让社会更美好”城市精神践行活动,不断发掘和塑造体现城市精神的代表人物、团队典型,推动城市精神与时俱进,使践行城市精神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不断增强市民的精神力量。

(五)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积极开展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健全创建文明城市长效工作机制,落实“文明山东”建设十大行动,组织实施《人文奥运总体运行纲要》,广泛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市民的自觉追求。在社区,重点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创建和谐社区等活动,提高城市文明水平。在村镇,要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治为着力点,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城镇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促进村民素质提高。在行业,要以服务、奉献社会为宗旨,大力开展诚信建设,树立行业文明新风。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一)构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体系。

1.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建设完善配套的公共文化设施。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以政府投入为主,合理调整公共文化设施的区域布局,努力构建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群众文化设施网络。到2010年末,全市城区基本实现居居有文化中心,农村基本达到镇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文化活动室。

2.突出重点和重要文化设施建设。依托青岛大剧院、青岛现代艺术中心、凤凰岛影视基地、商务中心区、人民会堂等文化设施,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专业文化艺术展示区。加快各区市的文化中心区域建设,改造和完善现有文化设施,规划预留文化用地。到2010年末,完成在建的青岛极地海洋世界、青岛奥运主题公园两大文化设施;新规划和建设青岛科技馆、青岛乐器博物馆、青岛市民俗博物馆、青岛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青岛海洋博物院、青岛图书大厦六大文化设施。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台(站)、互联网公共信息点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二)构建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和网络服务。

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采取共享工程与公益文化单位、数字电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青岛政务网对接的“五连线”模式,到2010年末,建立起覆盖全市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整合和开发现有的图书、文艺作品、文物博物、音像、社会科学、史志、档案等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一批文化信息数据库。

(三)努力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1.大力繁荣文化艺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艺术发展规律、可持续发展的艺术生产创作机制。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树立精品意识,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省“精品工程”为龙头,着力创作一批体现当代民族精神、具有时代精神风尚和青岛地方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打造一批文学、戏剧、影视、美术等文化艺术精品,力争推出3-4项在全国和全省有影响的文学力作和艺术精品。充分发挥市文联等人民团体、协会的桥梁作用,加强行业的艺术探索、创作、维权和自律工作。

2.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构建组织机构规范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文化内容丰富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基层文化发展格局。围绕打造“欢乐青岛”文化品牌,以“欢乐大家庭”社区文化艺术节和“大地欢歌”农村文化艺术节为龙头,繁荣城乡文化生活。推动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基层群众文化的开展,力争80%以上的区(市)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区(市)。加强民族民间文化工程建设,培育群众文化团体,充实基层群众文化辅导队伍,鼓励群众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公示制度,完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对未成年人优惠和免费开放制度。维护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四)加强对农村文化的服务和扶持。

改造镇文化中心和村级文化设施,构建图书阅览室、培训室和综合活动室“三室一体”的文化设施网络。

1.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党报、电台、电视台要加大农村报道力度,增加农村节目和栏目。加大对农村题材重点选题的资助力度,把农村题材纳入舞台艺术生产、电影和电视剧制作、书刊和音像制品出版计划。对重要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采取政府补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村。加强农村读物出版工作,开发出版适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需求的各类出版物。

2.实施“新农村文化家园”建设工程。到2010年末,基本建立起设施完善的区(市)、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2131”和“农村书屋”三大文化工程。区(市)级文化馆、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行政村有线电视通村率100%,自然村达到95%,村图书室藏书量达到农民人均一册,一村一月至少放映一场电影。

3.开展“文化进农村”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千场演出进农村”、援建乡村图书室等活动,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的活动形式。通过政策扶持、民办公助等方式,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扶持文化活动室、农民剧团、集体(个体)电影放映队等,使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以市场运作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更好地适应农民文化生活需求。进一步开放城市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文化扶贫活动,使农民老有所娱、闲有所乐。

4.建立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要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创建文化先进市(县级)、文化先进乡镇和创建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要保证文化馆(站)开展业务必需的经费、基层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台正常运转的经费、广播电视“村村通”运行维护经费和农村电影放映补助经费。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体系,将服务农村、农民作为基层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五)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

1.重视民族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改造和发展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重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增强民族凝聚力。深入挖掘民俗、民间和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组织好新正庙会、海云庵糖球会、田横祭海节、胶州大秧歌等民俗文化活动。

2.加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积极发掘、抢救、保护文物资源,制定与文物保护法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建立市、区(市)、街道、(镇)村四级文物管理体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重视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建筑、历史文化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文物古迹景点。控制性保护八大关、鱼山路、八关山等十大历史文化街区及反映青岛历史文化发展的重点街区。

3.加强博物馆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博物馆展览,开辟滨海文化、乐器等展览,力争完成老舍故居、王统照故居的对外开放工作。

(六)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文化事业。

社会力量捐助和开办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在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组织和国家机关向公益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鼓励机关、企业、学校的文化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开展文化服务。

(七)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公共文化机构的指导、监督,并从资金、设施、场地、机构、人员等方面,保障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转和功能发挥。公共文化机构要完善功能定位,明确服务目标、任务和责任,建立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使用效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办国家允许的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公共文化机构评估系统和绩效考评机制。形成政府主办、社会参与、功能互补、运转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制和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的运行机制。

五、大力加强新闻事业,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

始终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大力加强新闻媒体建设,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一)着力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正面宣传、重大主题宣传、重要活动宣传,营造主流社会舆论。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创新内容、手段、形式和机制。改进党报、广播、电视、新闻网络节目的宣传内容,加强指导性,提高权威性,增强可读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满足市民的多层次需要。改进会议、领导活动新闻报道及典型宣传,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完善新闻发布制度,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新闻管理制度建设,严格落实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暂行规定。加强行业自律,有效制止有偿新闻、虚假和低俗报道。

(二)加大对重点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

重点扶持党报、电台、电视台、重点新闻网站,增强其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传播能力。充分发挥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在舆论引导中的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将其塑造成为知名品牌和较强社会影响力的优势媒体。

1.围绕“突出主报,打造强势媒体群”目标,做优做强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加强报刊品牌建设,重点培育青岛日报品牌,将其办成在区域有一定影响力的报刊。同时,推出1-2个报业品牌,培育报纸专刊品牌,发展2-3个发行量超过25万份的报刊。

2.广播电视要坚持新闻立台方针,实施精品工程,精办3-5个专业频道(频率),实行电视频道制运作模式。广播要增加1-2套自办专业频率,电视要实现主频道24小时播出,有6个以上广播电视栏目进入全国优秀栏目行列。电台各频道节目市场占有率保持在60%左右,电视台保持在35%左右。大力发展新兴网络文化、动漫游戏等有线数字传媒,建设信息内容丰富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打造岛城新的主流媒体;加大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力度,完成广播发射台迁址工作,健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系统,扩大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建设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和移动数字微波传输系统。2010年末实现五市三区有线数字电视转化率95%以上,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三)抓好新闻网站宣传工作。

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按照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办出特色的总体要求,办好新闻网站,努力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支持办好重点新闻网站。不断扩大青岛新闻网、青岛传媒网等重点新闻网站的基础设施规模,拓展信息服务领域,强化内容制作能力,开设多语种频道,完善信息发布平台,提高综合发展实力和舆论影响力,青岛新闻网力争建设成为世界500强网站,青岛传媒网力争建设成为全国媒体行业知名网站。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督、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网络新闻宣传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善经营的网络人才。

六、构建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文化创意为先导、文化内容为核心,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路子,发展文化产业链,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构建起“一城、一带、五区”的总体布局。即:全面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突出滨海文化特色,发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品牌之都、世界最美海湾、中国最美丽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活力城市、中国金牌投资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打造成为帆船之都、时尚之岛、欢乐之城。集中打造拥湾发展的文化产业带。建设青岛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凤凰岛影视传媒产业基地;青岛广电影视城;市北青岛文化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胶南达尼画家村中国美术创作基地、高峪画院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市南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园、创意100产业园、城阳外向型印刷产业园、即墨印刷产业园。重点发展五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以滨海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崂山国家旅游度假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文化创意为特色的市南文化产业集聚区,以特色文化街为特色的市北文化产业集聚区,以乐器和工艺美术品为特色的城阳文化产业集聚区,以美术品创作生产为特色的胶南文化产业集聚区。

(一)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建设一个全国性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重点打造六条特色文化街:青岛文化街、青岛啤酒文化街、延安二路婚纱摄影街、海云庵民俗文化街、1388古典文化街、即墨古文化街。

构建六大文化产业基地:影视基地、文化产品制造基地、出版发行印刷基地、文化创意基地、动漫基地、文化人才培养基地。

重点发展八大优势文化产业:

———影视传媒业。发展影视内容产业,建设集影视人才培养、拍摄、制作于一体的凤凰岛影视基地。支持广电影视城和规模民营制作公司的发展,提高影视生产能力。发展电影发行放映业,推行城市电影发行放映院线制,组建各类电影院线。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加快城市电影院建设,推动影院向多样化、综合化、现代化发展。大力发展传媒业,积极发展数字内容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传媒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升产业竞争力。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市广电局要努力培育国有文化市场主体,打造拥有品牌和效益的传媒。鼓励传媒集团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发展,并创造条件实现跨国界发展。

———演艺娱乐业。促进演艺娱乐业向健康、规范、多元、高档次发展。整合资源,以大型演艺项目为平台,组建青岛演艺公司。加强演出团体之间的协作,发挥名人、名团、名剧的品牌效应。鼓励实行契约制、演出经纪人制、演出季制、制作人制等组织形式。推进演艺娱乐业的产业升级。倡导特色经营,扶持和发展一批具有青岛特色、健康文明的娱乐场所。挖掘传统娱乐形式的市场潜力,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兴建新型健康娱乐场所,引进和开发新的娱乐形式和项目,不断丰富娱乐品种。加强对娱乐歌舞场所的引导和管理,提高演出和经营质量,培育娱乐业品牌。

———文化产品制造业。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培植文化龙头企业,发展文化企业群。充分发挥家电电子行业在全国领先的优势,着重发展电影、电视、音像、多媒体等为代表的视听设备制造;发展以钢琴、吉他、小提琴等为代表的乐器产品;发展以贝雕、船模、沙画等为代表的工艺品;发展传统艺术、民间艺术和工艺美术,形成富有青岛特色和优势的美术产品系列;积极发展广告装潢、服务设计、工业设计等产业门类,打造区域性文化产品制造中心。

———艺术培训与艺术品经营业。规范艺术教育和艺术培训行业,构建公办与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和培训体系。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或独立兴办各类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发展艺术品展览业,推出有影响的大型艺术品展览;重点支持青岛文物商店、青岛工艺美术集团公司等工艺美术销售业发展,扩大美术品的经营规模和销售渠道。发展艺术品拍卖和中介机构,推动艺术品拍卖业的发展。

———出版发行印刷业。组建图书、报纸、期刊、电子、音像、网络等多形态出版传媒,打造在全国出版发行业领先的出版社。组建以特色出版物为支撑的出版分社和出版中心,建立数字网络、电子音像出版机构,新创办2-3个期刊。发展音像电子出版业,力争建设成为区域性音像制品物流中心。实施出版品牌工程,力争精品图书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深化青岛市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改革,建设出版物交易中心。加大销售网络建设力度,发展较大规模的出版物销售连锁企业。实行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实现跨地区经营。推进民营发行行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印刷业,建设连接“长三角”和环渤海湾,辐射黄河流域和日本、韩国的区域性外向型印刷产业基地。

———动漫与网络游戏产业。制定青岛动漫网络游戏产业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开发动画、3G游戏、网络游戏新兴的文化产业,积极吸引国内外动漫设计、研发、制作等方面的人才和机构,培育动漫原创队伍,加快建设国家级动漫创意产业基地。

———文化节庆会展业。发挥产业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各类综合及专业会展业。着重办好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青岛海洋节、中国青岛航海博览会、青岛音乐节、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岛图书文化节暨全民读书月、青岛国际动漫艺术节、中国青岛(国际)印刷设备与成果展、中国消费电子国际博览会、青岛国际服装周等会展,力争使其成为全国和世界知名节庆会展品牌。加强与国内外会展业权威机构的合作,提高会展业的专业水平。加强指导与管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规范会展业发展。

———文化旅游业。加强青岛城市景观规划,塑造全国最佳滨海休闲度假城市形象。将旅游与文化、休闲娱乐有机结合起来,增加旅游文化内涵。大力开发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特色旅游项目,充分利用文化历史资源,努力打造最具特色的滨海休闲旅游城市。重点抓好崂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

(二)培育发展文化市场主体。

1.重点发展国有文化产业集团。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联合、重组,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组建多媒体文化企业集团。重点支持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青岛广电海智投资有限公司、青岛演艺公司等集团化建设。促进中小型文化单位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产业群。

2.鼓励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降低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门槛,鼓励非国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培植一批重点民营文化企业。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整合市场资源,参与文化市场竞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鼓励民营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联合开发等形式,参与国有文化单位的改革。

3.培育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推动国有文化资本向市场前景好、综合实力强、社会效益高的领域集中,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运用市场机制,以资本为纽带,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鼓励和支持国有文化企业开发市场占有率高的原创性产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

(三)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构建文化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图书报刊、影视产品、电子音像制品、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品等文化产品市场,重点打造演艺市场,发展特色文化街,培育和规范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市场。

2.完善文化要素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拓展文化产业融资渠道。规范产权交易,重点发展版权和其他无形文化资产交易市场。促进人才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完善文化信息、技术交易市场,提升服务水平。加强行业培训,推行资格认证制度。制定和完善文化中介机构管理办法,规范中介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3.培育农村文化市场。运用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出版发行、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网络服务等领域开拓农村文化市场。制定扶持农村文化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经济政策。支持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发展。鼓励发展城镇特色、专业和网络书店,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出版发行网点、代销点和租赁点,鼓励各种资本投入农村出版物发行,拓展农村出版物市场。

4.构建现代组织形式的流通体制。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建立具有广泛辐射能力的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演出剧目、艺术品、动漫游戏产品等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出版物流交易中心。

5.推进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建设。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履行市场协调、监督、服务、维权等职能。成立青岛市文化产业联合会,建立健全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音像等各类协会。发展和完善一批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拍卖等中介机构。推行知识产权代理、市场开发、市场调查、信息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制定行业规范,鼓励文化中介机构向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6.构建依法监管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健全市场规则,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文化市场诚信建设,构建文化市场管理信息网络,建立文化企业信用档案和文化市场信用制度。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群众监督和举报奖励制度。严厉打击盗版、侵权等非法行为。

七、构建文化创新体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一)建立文化创新机制。突出文化艺术创作、报纸栏目编辑、频道频率设置、图书出版和文化人才培育的机制创新。完善文艺创作奖励等机制,营造激励文化创新的环境。

(二)发展文化创意群体。积极营造有利于充分发挥创意、技艺、技术的氛围,重点发展影视、音乐、音像、传媒、表演艺术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完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为各类创意人才群体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集聚各类文化创意人才。支持和鼓励中小文化内容企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内容集成、加工、制作、传播生产机制。促进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发展文化科技、影视制作、音乐制作、艺术创作、时尚设计、动漫游戏类创意企业,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培育文化创新主体。充分发挥文化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作用,引导文化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落实培育创新型文化企业的相关政策。改善对创新型文化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扶持中小型文化企业发展。运用政府采购,重点扶持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品牌的创新型文化企业。鼓励各类文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结成创新型组织。

(四)加快科技创新。加强数字和网络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公共图书馆、舞台艺术、广播电视传播和电影放映等传播方式和手段。推动文化业态更新,加快传统出版发行行业向现代出版发行行业的转换,积极发展电子图书、手机报刊、手机电视、网络出版物等新兴业态。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规,落实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强化文化工作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对文化单位、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鼓励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推介和交易服务产业,构建覆盖全市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建立统筹协调、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八、构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增强青岛文化“走出去”的能力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构建以国际友好城市为桥梁,政府主导、社会交流为主体、文化中介组织为辅助的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

(一)开拓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渠道。同友好城市签订双边文化协定,开展文化合作。拓展民间交流与合作。扩大商业性展演、展映和文化产品的销售。借助举办国际性节会,推动青岛文化走出去。着重办好韩国周等节会活动,主动参与国家级文化产业博览会、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积极推介我市文化产品和服务。把文化“走出去”与外贸、科技、旅游、体育等工作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的合力。

(二)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做强做大对外文化贸易品牌,充分挖掘我市文化资源,重点扶持具有民族特色和青岛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影视剧、出版物、音乐舞蹈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支持动漫游戏、电子出版物等新兴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发挥国有文化企业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的主导作用,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申报“国家文化产品出口基地”。培育对外文化中介机构。支持文化企业与国际知名演艺、展览、电影、出版中介机构或经纪人开展合作。着重构建出版物、文艺演出、文化产品出口等国际文化营销网络。

(三)实施“走出去”重大文化工程。实施项目拉动,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打造文化精品,扩大青岛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九、构建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一)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数量充裕、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

(二)做好文化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十一五”时期全省文化人才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完善培训机制,扶持发展一批文化院校和培训机构,构建规范的全日制和专业培养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驻青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主力作用,支持北京传媒学院青岛创意媒体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的建设。改进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0年底前,完成全市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系统培训,全市文化艺术、文物、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系统内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完成农村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

(三)完善人才选拔和奖励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要求,健全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选拔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用人机制。建立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库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库,加快人才聚集。逐步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和职称制度改革工作。

十、保障措施和重要政策

(一)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部署、一同实施。建立健全文化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科学制定方针政策。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文化体制改革各项措施和建设文化强市战略的贯彻实施。

(二)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工作责任制,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督促检查,把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工作,确保落到实处。

(三)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发展文化。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委有关文化发展的重大部署和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把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统一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来。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文化,打破地域、部门垄断和所有制界限,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经济要素和企业投身于青岛文化建设。发挥文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

十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抓住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管理职能从微观到宏观管理的转变,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

(一)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新闻媒体、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政企、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通过体制搞活机制创新,基本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活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微观运行机制,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1.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改革方针,对文化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改革政府对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方式,健全投资决策和约束机制。党报、电台、电视台在确保党的领导和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优化结构,实行宣传经营两分开,逐步将经营部分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转制后的文化企业要努力面向市场,改变经营方式,搞活经营,为壮大主业服务。深化青岛出版社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专业文艺院团改革。各类文化事业单位要以深化内部干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改进管理模式,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2.深化文化企业改革。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改革方针,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制度改革,推进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大力扶持和发展民营文化企业。推动有实力的文化公司上市。

3.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把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统一起来,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以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通过改革,不断革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

(三)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1.制定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继续执行国家和省已实行的文化经济政策,制定青岛市关于支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及对文化事业捐赠的政策。严格按照规定,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将文化事业建设费纳入专项考核目标,确保国家政策规定应收取的文化事业建设费足额入库。

2.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设立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支持精品生产,用于重要文化遗产保护,用于支持重大出版项目和广播电视的覆盖。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创新,支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支持文化产业基地、园区、特色文化街的发展,扶持具有示范性导向性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等。

3.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各级财政要逐年增加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投入幅度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研究制定支持和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具体办法,重点支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大政府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建立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绩效考评机制。推行公共文化活动项目公开招标和政府采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认真落实有关税收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

(四)加强文化法规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文化立法进程,完善地方性法规体系。依法对文化事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适时制定文物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加强文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营造文化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

上一篇:成立一周年的贺词下一篇:汽修实训考证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