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岗位职责

2024-12-13

中药岗位职责(共11篇)(共11篇)

1.中药岗位职责 篇一

中药房岗位职责

1.负责门诊中药处方审核发药。

2.上班提前十分钟开窗口,清点贵重药品并登记做账。

3.负责处方的审查工作,如发现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法、用量不符等问题,应与处方医生联系并及时修改或确认。

4.窗口接方后电脑输入处方门诊号,认真仔细地按国家、省物价部门规定的价格计算处方费用。

5.核对药物、价格,无误后,将一联清单交给病人作拿药凭证,另一联作配方凭据与处方一起交给调配人员。

6.安排登记代煎中药的住院病人的姓名、编号、贴数、时间及书写代煎标签。7.核对患者取药单的姓名、地址、编号、贴数,符合后方可发药。发药时要耐心、细致地解答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无姓名编号的药物不得发出。

8.负责处方中有特殊用法的小药包配发和病人的咨询工作。9.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整洁。

门诊中药房调配核对岗位职责

1.负责门诊中药房处方的调配、核对。

2.配方前需先做好操作台清洁、计量工具校准工作。3.配方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4.准确称量,严禁用手估量抓药,每帖中药及总重量误差不得超过±5%。5.根据《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的规定,对处方中有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另煎等特殊用法的饮片必须加于表明。

6.配方完毕后由核对员检查校对,确保无误后包药,负责校对标签上的姓名、编号、贴数、日期与原处方是否相符,交给窗口发药人员发药。

7.称量衡器保持清洁,放臵固定位臵,定期检查校正。8.保持工作区域内卫生整洁。

门诊中药房申领验收岗位职责

1.负责门诊中药饮片的申领、验收,抽屉加药工作。

2.每天四点半以后在电脑上查看药房饮片的使用情况,并申领低储备饮片。3.药物申领应根据配方的使用情况,严防积压而变质。

4.申领药物按照其固定位臵摆放,并拆去大包装,一律存放在相应的容器中,严禁浪费。

5.根据处方的需要对配方抽屉进行加补饮片,加入抽屉的饮片不得过满,两抽屉间不得串味。

6.加药员要对药屉进行检查,如发现有走油、泥沙过多,霉变等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报损登记工作。

7.每月最后一天下午下班前做好电脑月结工作。8.做好药房的卫生工作。中药房工作管理制度

1.中药处方调配人员必须上岗佩证,人员素质要求应当具有中药士及以上药学技术职称或者中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2.站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3.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名”)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并做好不合格、不合理的处方登记。

4.对特殊用药如先煎、后下、烊化等应按《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执行,调配时按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调配,严禁跳跃式调配,配方剂量要准确,严禁估量抓药,调配完毕再按顺序自行核对,并请复核人员复核,若无误,调剂人员、复核人员签名以示负责。

5.中药饮片调配后,必须经复核后方可发出。复核人员应当由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要求逐项复核,发现错味、漏味、重味、重量有误或需临方炮制等应及时纠正,中药饮片调配每剂重量误差应当在±5%以内,复核率应当达到100%。节假日或一人值班没有复核人员时,调剂人员应担负复核职责,并双签字。

6.含有剧毒药品的处方应按《剧毒药品管理制度》及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处理,外用药或超大剂量的毒性药物炮制品,应注明用法、煎煮方法或直接交待病人,以保障用药安全。

7.调配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剂量。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应给付炮制品。如在审方时对处方有疑问,必须经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方可调配。8.处方中特殊用药站院需临方炮制,应当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条件和设施,严格遵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并填写“饮片炮制加工及验收记录”,经站院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临床使用。

9.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节约用药,少落地或不落地。保持调配台面清洁。

10.发药:对收费发票,对姓名、对剂数、对地址。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煎煮方法、有无禁忌,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中药房处方管理制度

1.处方是医生开写的取药凭证,药剂科凭本院具处方权医师开具的处方发药(手工处方、电子处方)。

2.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士)本人签字留样调剂室.调剂室凭此接受处方,配发药品。

3.调配处方人员,应当具有药士、中药士以上药学技术职称或者药学、中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4.处方一律用钢笔、原珠笔或碳素笔书写,不得有涂改。必要时,医师应在涂改处签字以明确职责。或电子处方。

5.处方审阅人员不得擅自修改处方,如遇缺药、超剂量、配伍禁忌等情况需要修改处方,需退回医师处,经修改并在修改处签字后才能调配。

6.审方人员如实登记错误处方,定期报告药剂科。

7.处方时拟用的中药一般应按君、臣、佐、使及药引等依次书写。应与中成药、西药分开,单独书写。

8.处方中的剂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称量采用公制。中药处方中各药的数量应排列整齐,以防错误。

9.一般处方3日为宜,7日量为限,对某些慢性疾病或特殊情况,可酌情延长。急诊处方应在处方右上角注明“急”,当日有效。门诊处方有效期为3日,超过限期时,需经医师更改日期,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10.贵重中药处方应逐日统计消耗,以便掌握库存。11.调配麻醉、毒性中药,须凭有明显标志的毒性中药专用处方,每日做好消耗、交班登记。麻醉、毒性中药的调配、储存管理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2.普通中药处方应为白色,麻醉处方为淡红色,急诊处方为淡黄色,儿科处方为绿色。

13.普通中药处方留存1年,细料、贵重药、含毒性中药处方留存2年,含麻醉中药处方留存3年。

14.调剂及临床中药专业人员有权监督、审核处方,指导医生合理用药。

中药房贵重药品管理制度

1.贵重药品又分为一类和二类,一类贵重药品须建立逐日消耗交班本和日清月结收支帐。

2.凡属一类贵重药品,值班人员必须每日认真盘点,填写逐日消耗交班表,如有差错和丢失现象,按科内有关规定酌情处理。

3.统计员每日根据门诊用药消耗数量,及时补充药品以保证临床用药,当日消耗的贵重药品应及时登记入帐,并应账物相符。

4.贵重药品如有破损,应按院内规定的报损制度处理,认真清点破损药品,填写药品报损单,由科主任签字方能上报财务科。

5.贵重药品一律由调剂室按医师处方发放,调配人员调配处方时,应计价准确,调配无误,凡计价误差大或错发及多发出的贵重药,均按差错登记处理。

6.属医保的患者,应按现行制度执行,严格杜绝滥开大方的现象。7.贵重药品应定期检查,严防过期霉变的现象发生,易潮解和霉变的药品应存放于干燥、阴凉、通风处。

8.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严防伪、假、劣药混入。9.每季盘点一次,并认真填写盘点明细表,上报财务科。

中药加工炮制工作制度

1.担任中药饮片加工炮制人员应熟悉掌握中药的基本知识,按“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加工炮制,以确保质量。2.购入的药材首先应进行真伪鉴别和质量检验,以防止伪劣、掺杂、及非药用部位的混入。

3.炮制要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如遇特殊炮制要遵医嘱。炮制饮片所需辅料的质量要符合规定。

4.加工炮制剧毒药材应严格掌握规定,炮制用过的水及辅料应妥善处理,用具要清洗干净,以防交叉污染。

5.炒制饮片要严格掌握火候;炒的要均匀,蜜炙的不粘手、子粒要炒到爆裂、鼓起、有香气。煮、蒸、煅要透。炒炭要存性,6.出锅后要注意灭火星,摊冷后隔日入库,勤检查以防止火灾。

7.炮制场所应整洁、卫生,有灭火装臵、机器、用具、盛具要整洁,并应在登记册上详细登纪,并签名。药库应对炮制品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合格方可入库。

中药煎药工作制度

1.煎药员应对工作认真负责,以确保煎药质量。

2.煎药前应将药帖登记、编号、并填写药罐号码、瓶签、核对药帖及病人姓名。

3.煎药时应穿工作服,载口罩,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不得擅自离开岗位,防

止药汁煎干,煎好灌装时应核对罐号、瓶签、病人姓名、要防止头、二汁药液搞错。

4.煎药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1)煎药放水量一般可盖过药面三厘米左右,大剂量和松泡、吸水量大的中草药可适当增加加水量,先浸泡30~60分钟,后再煎,严禁用热水浸泡饮片及煎药。煎药时间:解表药20分钟左右,滋补药40分钟左右,一般药30分钟左右,均以煮沸后计时.(2)先煎、后下药应按处方规定,先煎药一般先煎15~20 分钟,后下药一般应在煎好前3 一10 分钟放入。煎汤代水药一般应先煎15~25 分钟,去渣存汁再加入其它药物。

(3)汤药煎好后要及时正确地送到病区,急煎药方应随到、随煎、随送。(4)煎贮药具使用前要消毒处理,使用后洗去药垢,保持清洁。

中药房中药饮片养护制度

1.门诊中药房工作场所应保持清洁、干净、整齐、不得吸烟,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药房应具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等条件和设施,配备灭火器。

2.适当控制温湿度,并于每天上午、下午进行温湿度记录。温湿度超出范围时,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记录。

3.门诊中药房贮放的中药饮片要经常进行检查、养护。如有伪劣、毛货等及时退回库房,并有登记,及时上报本单位领导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

4.贮存饮片的格斗、容器要保持清洁,外贴标签名称要符合规范要求,格斗内不得有串药现象。

5.中药饮片出库应遵循“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6.每月进行中药饮片养护检查并做好养护记录。

中药房处方调配操作规程

1.岗位工作人员穿戴衣帽,佩戴胸卡,准时到岗。

2.整理调配工作台,清理工作无关物品,用擦布擦拭工作台,整齐摆放包药纸、笔、背心袋等工作必需用品。

3.开启电脑进入中药房管理信息系统,点击发药负责人,并输入密码。4.收到处方后,审核处方书写是否规范(包括科别、姓名、性别、年龄、日期、剂量、贴数和用法等),处方有否配伍禁忌,用药是否合理,如有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则向病人说明情况,并指导实施。

5.处方审查合格后,对处方药品进行逐一调配,调配时检查饮片名称、规格、剂量、贴数等,确保处方要求相符,同时检查饮片的外观质量,如遇不合格饮片,不得继续调配,并立即从药斗中撤下,存放于指定地方待处理。

6.为了方便核对,必须将其中一贴的饮片按顺序逐一平方在包药纸上。7.调配完毕的处方必须先自行检查核对,书写患者姓名、编号,无误后签名,交核对人员复核,再次确认无误后开始包药,完毕后,交给发药岗位。

8.处方与药品审核无误后,呼唤病人姓名,验证病人身份(核对发票联),将药放给病人,同时向病人说明药品的用法用量和必要的注意事项,特别是有特殊用法或用药时间有要求的药品。

9.全部药品发放完毕,在电脑上点击“窗口发药”确认发药。10.调配用的饮片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杜绝滞库。

11.调配完毕后整理工作台,物品放于指定地方。同时将配药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放入垃圾收集箱中,并适时清理中药房。

中药汤剂煎煮及发放规程

1、配方人员按规定程序配方,填写标识卡和药瓶标签,装入药袋内扎紧,并放在固定药架上。

1.1标识卡内容至少包括病人姓名、床号、备注(指先煎、后下等制备及服用的特殊要求)。

1.2如遇急煎处方按4.1完成后,立即与制备人员联系,送交煎药室。

2、制备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中药和制剂知识,非药学专业人员需进行培训方能上岗。以病人为中心,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健康应符合制剂从业人员的要求。

2.1每天下班前到中药房取第二天需煎中药,中药房值班人员下班关门前检查药架上是否有需煎中药。

2.2制备人员取药后,逐袋核对帖数、标签、标识卡,把中药和标签放入抽屉内,插

入标识卡,并登记在《煎药室工作日记》上。2.3煎药前入场处理

2.3.1人员:穿戴工作衣帽,操作前必须洗手。

2.3.2环境:开启紫外线灯30分钟对空气进行消毒,并每周乳酸蒸熏消毒一次。地面、墙面、操作台面等,用合适的方法清洁后水冲。

2.3.3煎药用具:先清洗,并在临用前消毒。2.4煎药方法 2.4.1浸泡:将药物投入蒸气煎药锅内,并再每锅旁挂上当天的标签,加入自来水浸泡30~60分钟。加水量约为药材量的3~8倍,一般淹没药材稍高于药面3~5cm为度。

2.4.2煎药时间:解表药20分钟左右,滋补药40分钟左右,一般药30分钟左右,均以煮沸后计时.2.4.3特殊药物,应遵循标识卡的备注说明。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

2.5煎药毕的清场

2.5.1清除药渣,清扫场地,清洗用具。关好水、电及蒸气等,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工作场所不得堆放与工作无关什物。

3、发送

3.1将已灌装的汤剂,竖直放入提篮内。核对标签。

3.2根据标签,送到每个病区,于上午10:30前交给当班的护士。

4、如遇急煎,收到处方后在2小时内完成配、煎、送事宜,并登记入册。

中药房药品申领验收操作规程

1.申领人员在每天四点半以后,确保当日门诊窗口发药完毕后,根据最低储备量申领药品。

2.进入中药房管理信息系统,点击“药品申领”输入请领单,并提交药库。3.次日上午9点药库工作人员将药品及药品出库清单送至中药房时,药品验收人员根据药品出库清单逐一核对药品名称、数量、有效期,以及验收药品质量,如有虫蛀、发霉、走油等变质问题,及时退货,并做好退货登记工作。

4.核对无误,存放完毕后,在药品出库单上验收人处签名,一份提交药库,一份中药房保存。

5.进入中药房管理信息系统,点击“单据审核”确认药品入库。

中药房盘点操作规程

1.每季末盘点药品实物。盘点当日,在保证窗口正常发药的情况下,其他人员对药架分区进行整理,隔斗散装药品进行装袋。2.下班后,进入中药房管理信息系统,再次确保药品申领入库及窗口发药完毕后,点击“库房管理”—“盘点处理”,生成并打印盘点表,全体工作人员按盘点表药品顺序对隔斗中的饮片进行盘点。每二人为一组,其中一人负责实物称量、清点,另一人实时记录,并与盘点表中实物库存量相比对,出入大的应及时复盘,确保清点与记录数据正确。

3.清点完毕后,开启电脑进入中药房管理信息系统,点击“库房管理”—“盘点录入”,进入药品盘库输入程序,将盘点好的饮片数据及时录入,录入过程随时复核饮片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及数量,每录入一页数据进行一次核对并保存,录入完毕后再将电脑录入的盘点数据与手写数据核对。

4.全部录入工作完毕后,科室负责人进行最终校对,如发现盘点前与盘点后数量出现较大差异,及时告知其他人员进行复盘,如复盘情况相同,则作出记录,事后查找原因。

5.数据复核无误后,由负责人及时在电脑上作盘库数量入库完成处理。

2.中药岗位职责 篇二

1 何谓医学人文关怀精神

人文关怀是对人生存状况的关怀, 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存条件的肯定, 也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人文关怀主张以人为本, 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 它是完善人的心智、提升人类精神境界的驱动力, 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2]。人文关怀精神是医学的核心, 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医学从偏重于生物学因素探寻病因和治疗转向不仅重视患者的生理病因, 给予生物层面的诊治, 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病因, 进行心理干预与调适。医学人文关怀主张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 是指医、药、护在治疗过程中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医疗技术服务外, 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 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3]。

2 培养学生医学人文关怀精神的必要性

2.1 就业岗位的需要

最近几年, 在各级各类医疗单位药房及社会零售药店就业的学生占中药专业毕业学生总数的47.36%。现阶段药师的工作模式从曾经的调剂配方、以保障供应为主, 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 并为其提供优质服务的药学服务模式。药学实践必须由“以药品为中心”的保障供应型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技术服务型模式[4]。这就要求药师在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中, 充分发挥专业特长, 提高专业性服务, 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2.2 提高学生与患者沟通能力的需要

中药专业的学生一般是初中毕业之后考入我校的, 年龄在15~16岁。由于年龄偏小, 人文素养欠缺, 又多是独生子女, 人文关怀的理念较为缺乏。学生与同龄人沟通比较容易, 但是与各年龄段的患者沟通起来就容易产生障碍, 而沟通不畅, 又缺乏人文关怀精神, 矛盾纠纷也就随之产生。

3 培养学生医学人文关怀精神的实践

3.1 在入学时引导

我国传统医学是人文主导型医学, 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如它十分重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 强调医疗活动以患者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 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贯穿尊重患者、关怀患者的思想, 主张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 将“医乃仁术”作为医学的基本原则。这些宝贵的医学人文精神遗产在现代社会闪耀出诱人的光芒[5]。在学生入学教育阶段, 中药专业就注重对学生进行“医乃仁术”的教育。在中药专业的教室及实训室楼道里、墙上挂有历代著名医药学家的事迹介绍, 不仅介绍他们的医药学成就, 也有他们尊重患者、关怀患者的做法及一些名言警句, 如“笃学本草药道至诚”等, 给学生营造一种“医乃仁术”的环境氛围。在中药史课程教学中, 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医学人文关怀精神的渗透。如在讲孙思邈时, 教师让学生诵读《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 必当安神定志, 无欲无求, 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长幼妍蚩, 怨亲善友, 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 皆如至亲之想。”教学生要视患者如亲人, 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关怀精神,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3.2 在专业课堂中教育

从二年级开始, 学生就开始接触专业课了。在中药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 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医学人文关怀知识的教育, 进行课堂德育渗透。如在中医基础课上, 教师在讲解“四诊”法时, 不仅教授望什么、闻什么、问什么、切什么, 还讲解如何望、闻、问、切, 应该怎样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如何尊重患者等。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是中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教师不仅教会学生审方、计价、调配的技能操作, 还教会学生如何收方, 怎样与患者沟通, 打捆时处方应如何放置, 核对患者姓名时如何才能做到尊重患者, 如何向患者讲清煎煮注意事项等内容。在药品营销技术、药店英语等课程中, 教师除了教授相应专业知识外, 还应重点教会学生如何接待患者、如何指导患者用药、如何与患者告别等知识, 告诉学生要利用自身所学,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尊重患者。药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也是促进自己工作的好方法。

3.3 在活动中体验

在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之后,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如组织学生与盲人朋友一起参观植物园, 盲人朋友眼睛看不见, 学生就帮助他们用手触摸植物, 给他们讲解药用植物的知识, 同他们一起感受自然。组织学生到社区为居民宣传用药知识, 利用自己所学服务社会。到医院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到献血车做青年志愿者、到药店进行假期实践等。这些活动, 给了学生许多接触社会、接触患者的机会, 在活动中, 学生通过与患者、居民的沟通交流, 学会尊重, 学会理解,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同情心, 增强了他们的人文关怀意识。

3.4 在实习中实践

学习了中药专业的专业课之后, 学生进入为期1年的实习阶段。在实习中, 带教教师通过言传身教, 不仅教给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 还教会学生如何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人性关爱及心理抚慰,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

总之, 中药专业通过探索实践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关怀精神, 融环境熏陶、教育实践体验为一体, 正在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医药学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一代高素质中药学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使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理念, 从而全面提升其人文素质。

摘要:针对培养中药专业学生医学人文关怀精神的必要性及其实践进行论述。培养中药专业学生的医学人文关怀精神, 既是就业岗位的需要, 也是提高学生与患者沟通能力的需要。现从入学、专业课教育、活动、实习4个方面介绍培养中药专业学生医学人文关怀精神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就业岗位需要,中药专业,医学人文关怀精神

参考文献

[1]周晓敏.培养人文关怀理念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素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7, 24 (9) :186~187.

[2]岑洪.肿瘤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精神[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3 (增刊) :272~273.

[3]卢建敏.关于医学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J].医学与哲学, 2005, 26 (4) :38.

[4]张丽, 何光明.药学服务与人文关怀[J].中国药师, 2007, 10 (3) :275~276.

3.中药房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篇三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和上级药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按照分工,负责中药药品的预算、采购、请领、分类、保管及保销、回收、登记、统计和处方调配等工作。

三、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调配人员收方后,要认真审核处方,按处方要求调配。发现相反、相畏、配伍禁忌及毒性药品超过限量时,应及时与医师联系,核实或调整用法、用量。

四、根据处方呼叫患者姓名,按处方发药。发药时核对姓名、剂数,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煎药方法。饮片应洁净、无杂质,分戥准确。有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情况者,应予以提示。

五、做好药品请领计划,及时补充药品,保证药品充足供应,收药时按领药单核对药品,及时按类归位。

六、负责责任区内的药品质量。中药饮片无虫蛀、发霉、变质,生制分清。

七、做好处方清点、装订、统计工作,妥善保存。负责药品盘点工作,保证帐物相符。

4.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汤剂的比较 篇四

1 中药配方颗粒的现状

1.1 中药的配方颗粒的制作工艺

中药的配方颗粒是单味的中药饮片经过提取和浓缩之后配制而成。这种药物在国内称作是中药浓缩颗粒剂, 在民间的称呼也复杂多样, 如新饮片、饮料饮片、中药饮片、科学饮片等。这种中药颗粒是用中药饮片作为原料加工的, 经过提取、分离、浓缩和干燥, 最后通过制粒完成工序。这种药物需要统一的规格, 其剂量和质量标准也是统一的。这种新型的药物在加工前需要经过煎煮、过滤浓缩、喷雾干燥, 病人用药时, 每单味药合而冲之, 即冲即服[1]。2011年4月国家药监局正式命名为中药配方颗粒。在2011年的11月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已经对这种药物暂停了其管理规定, 将其纳入了中药饮片的管理, 并且把这种药物的配方质量标准的研究技术确立了其合法的低位[2]。

1.2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点

近年来, 配方颗粒应用于临床, 给患者带来便利, 也非常符合中医药的发展前景。包装小, 携带方便, 易于冲水服用。每1剂的量也好控制, 避免了汤剂的煎煮程序体积大、不易携带的缺点, 患者易于接受。特别是对一些经常外出的患者, 既不耽误工作, 也可以遵医服药。对于中药调剂工作带来很大改进和提高。在应用方面, 其使用方便卫生, 省地、省时, 工作效率非常高, 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1.3 中药配方颗粒的缺点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配方颗粒已与国际化接轨, 日本、韩国的中药复方配方颗粒很先进, 品种很多, 中国在这方面很欠缺, 有待开发, 研制, 提高。随着中药化学和中药药理学的研究,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一定会有所突破。因为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 早在唐朝, 汉朝, 中国的中医药事业世界领先。中国最早的伤寒论在日本很多大师级已是案边共枕, 特别是明代的本草纲目的完成把中医药事业推向了一个高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 很值得后世学者探讨和挖掘。中药配方颗粒有待于应用和普及。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造价也很高。它的费用高于一般中药饮片的1.5倍, 因为它是中药材应用于现代化学技术, 浸提, 粉碎, 煎煮, 提取干燥, 制作工艺很复杂。在安全性方面, 其复合煎药的解毒性能, 仅靠单纯的化学成分来判定疗效, 显然达不到临床方剂的传统疗效。在中药配方颗粒的起源上我们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 还有我国的台湾以及西方的一些国家[2]。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中医临床事业的不断发展, 以上问题将逐一解决。

2 中药汤剂的现状

2.1 中药汤剂的制作工艺

中药汤剂是将中药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 去渣取汁服用的液体剂型[3]。汤剂亦称“汤液”。以药材粗粒与水共煮, 去渣取汁的液体药剂又称为“煮散”。以沸水浸泡药物, 服用量与时间不定或以冷饮着又称为"饮"。汤剂主要供内服, 也有煮汤供洗浴、熏蒸、含嗽等外用者, 分别称为浴剂、熏蒸剂及含嗽剂等。汤剂的制备质量受药材品种、饮片炮制、药材粒径、煎药器具、煎药火候、煎煮用水、煎煮次数、煎煮时间有关, 还有特殊中药的处理也就是中医方剂的脚注用法。

2.2 中药汤剂煎煮的优点

(1) 成分增溶而增效。煎煮时当成分增加时这种药物的疗效就会大大增加, 就如当归承气汤煎液中磷脂含量不同对大黄蒽醌的溶出率也是不一样的。结果表明, 当归的用量增加时, 磷脂的含量就会增加, 当磷脂浓度达到520μg/ml会使总蒽醌的融入率增加到一倍左右。 (2) 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通过煎煮可以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 比如四逆汤中的附子与干姜配伍合煎不仅可以降低附子的毒性还可以改变附子单用引起的异位心律, 单用附子的毒性比四逆汤中附子的毒性大4.1倍且甘草单用并没有强心作用, 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有很大的强心作用。如果四逆汤中的每味药单煎无论次序如何都没有四逆汤的这种疗效。再比如生脉饮中三药合煎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明显高于三药单煎。

2.3 中药汤剂煎煮的缺点

成分挥发或沉淀而减效。含有挥发油的或其他挥发性的药材, 在煎煮过程中易挥发损失, 如柴胡桂枝汤中的桂皮醛的煎出量通常为原药材含量的5%以下, 但若采用回流煎煮, 含量可达54%, 说明回流煎煮可以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损失。汤剂需临用新制, 久置易霉变, 不便携带, 直接服用容积大, 特别是儿童难以服用:脂溶性成分和难溶性成分以水煎煮, 不易提取完全等。

3 中药配方颗粒和汤剂的应用前景

中药配方颗粒存在以假冲好的现象很多主要是有效化学成分相同就可以包装应用, 没有统一的国家质量标准, 所以这个问题应给予统一。一般的药物必须经过四期临床以后方可应用, 所以安全性不可靠。目前按中药饮片进行管理, 它是一种新型制剂。按饮片管理不规范。中药配方颗粒实质上就是药剂的“单味药浸膏颗粒”, 它应该是不仅可供配方用, 也可单独使用。如果限定中药配方颗粒, 就应该做一下颗粒和饮片之间的药效学和毒性的对比试验。不然不能说明两者的差异。所以鉴于上述原因, 我们应该认为这是中药浸膏颗粒而不是中药配方颗粒, 在学术上来说, 更加的科学严谨, 实际上, 这能够提供配方还能够作成中药的原料, 能够配制成很多的药剂而单独的使用[4]。应该按中药的简略注册的要求去研制。所以应该对这种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提倡。这种药物会有很多的优点, 不仅能够临时煎煮还可以提供急诊快速的中药。还能够适应国际市场, 所以附加值很高。但是中药颗粒还应深入研究, 不断完善。如今汤剂剂型改革也在向纵深发展, 比如袋泡剂的产生, 已改变了传统汤剂的单一形式, 正在被多种变异形式所取代。汤剂剂改研究, 必须坚持中医药理论特点, 加强对复方群药合煎液的化学成分研究和药效考察, 为汤剂剂型改革提供组方理论, 制备原理及药效物质基础的现代科学依据, 也有利于启迪和创制新药。

综上所述, 中药配方颗粒和汤剂都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 配方颗粒的工艺方式给服药者带来很多方便, 和汤剂相比还有很多缺点, 相信随着中医临床事业的发展, 配方颗粒和中药汤剂的改革将会更加符合患者的需要。

摘要:配方颗粒的造价较高, 工艺复杂, 但相比汤剂便捷, 患者满意度高, 临床价值值得肯定。中药配方颗粒给服药者带来很多方便, 但和汤剂相比还有很多缺点, 相信随着中医临床事业的发展, 配方颗粒和中药汤剂将会更加符合患者的需要。

关键词:配方颗粒,汤剂,中药

参考文献

[1]杨晓光.十字路口上的中药配方颗粒[J].首都医药, 2001, 8 (10) :9-12.

[2]焦广明.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使用概况[J].江苏中医药, 2002, 23 (3) :42.

[3]谭伯森, 谭大刚.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成本及效果分析[J].中国民间疗法, 2010, 18 (5) :516-517.

5.中药美容 超的中药美容配方 篇五

1、要体谅古代的医术还有纰漏之处,有一些会致癌,或者是不科学的用药掺和在里面。譬如轻粉,铅粉,官粉等等都是不能用的。虽然只是极少数,但在用药前一定要先过问懂中医师,取其精华就好。

2、美容中药有些时候是可以加上一些自己懂得的药品,譬如当归、青黛、滑石、糯米等等,有经验以后就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适量添加。

3、美容中药分量是比较宽松的。譬如想要美白效果好一些的可以多加白芷,长痘痘的可以多加绿豆、薄荷两种,总之各取所需就好哦!

4、强烈建议大家自己配药!不要觉得麻烦,因为一些大药房已经有代客磨粉的服务。用莹肌如玉散来说,自己配200g用不到10元,但在网上买要用60元100g!哪里比较划算相信大家明白!

1、玉蓉散

【组成】白蔹、白芷、细辛、白蒺藜、白术、甘松、白僵蚕、白芨、白莲心、白茯苓、白附子、薏苡仁各50g、檀香、防风各15g、白丁香30g、珍珠粉依喜好、薄荷10g

【功效】镇静、美白肌肤

【制备】全部打成微末

【用法】调和蛋青或清水,敷脸

2、莹肌如玉散【来源】《普济方》

【组成】楮实150克,白芨30克,升麻250克,甘松21克,白芷,白丁香、砂仁各15克,糯米末600克,山奈9克,绿豆150克,皂角900克(去弦及子)。

【功效】润泽肌肤,去垢除斑。

【制备】上药共研为末,和匀。

【用法】常用敷脸

3、百效洗面药【来源】《外科百科金书》

【组成】皂角60克,升麻16克,楮实10克,绿豆、白芨、白芷。天花粉各2克,甘松、山奈、砂仁、白丁香各5克。

【制备】共研成细末

【用法】以水研为浓汁涂洗面部。

【功效】此散专治去黑黯、

4、八白散【来源】《必用全书》

【组成】白丁香、白蒺藜、白僵蚕、白芨、白丑、白芷各90克,白附子、白茯苓各15克,皂角(去皮、弦)三个,绿豆少许

【制备】共研为极细粉末备用

【用法】和水敷面

6.中药岗位职责 篇六

1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的中药鉴定学课程建设较为完善, 我校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50年的建设, 基本处于成熟阶段, 在教材、实验和实践课程建设方面, 居于全国领先水平。但在非中药专业的中药鉴定学课程改革和教学体系的建立方面还不够完善, 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中药专业学生的中药鉴定学教学方面, 以培养“全面发展+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以三基 (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培养为原则, 通过综合教学训练手段, 采用“理论→实验→实践→专题”四个主要环节的培养模式, 构建了立体化中药鉴定学教学体系, 使学生不仅掌握了中药鉴定理论知识, 同时经过各个环节综合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提高了专业技能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满足了社会需要。该教学体系已成为国内本科教学的特色和优势之一。这一模式对于非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来说就显得力不从心。因为非中药学专业的教学结构和知识结构与其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绝大多数缺少药品 (商品) 、药材和品质鉴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那么就必须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生必备的知识结构进行中药鉴定学课程改革和创新教学体系的建立, 以达到提高中医药院校学生专业素质的目标。

2 非中药专业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改革

2.1 非中药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知识结构调查与分析

我校有基础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学院、护理学院、管理学院和人文学院六大学院, 每个学院下设有不同专业及不同培养方向, 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不同, 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很大差别, 因此在进行中药鉴定学课程改革时势必要调查分析各专业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知识结构设计合理的改革方案。经研究, 将非中药专业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有一定药学基础的专业:这类专业主要包括两个培养方向, 即中药制药和生物制药。主要培养在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生产、设计、管理和研究的制药工程师及从事中药与生物制药相关领域研究与开发工作的技术人员。课程设置包括中药炮制学、中医药学概论等相关的中药学基础课, 学生具备一定的药学基础知识。

仅有医学背景无药学基础的专业:主要有五个培养方向, 即中西医结合、中医临床、中医骨伤、针灸推拿和针推对外交流。主要培养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以及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临床专业人才。开设的都是中医学课程, 没有中药学基础课, 学生的医学背景很强, 但药学背景欠缺。

缺乏医药学背景的其他专业:主要包括三个培养方向, 即卫生事业管理、医学英语和医药卫生法学。主要培养从事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信息咨询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和从事卫生法律工作的专业人才。开设的课程以管理、人文学为主, 这类专业的学生医学和药学知识均比较匮乏。

2.2 非中药专业中药鉴定学课程改革方法

中药鉴定学在非中药专业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中药的商品质量、传承理论、质量标准、中药基原和资源等知识的熟知能力。该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对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 对课程改革起着指导作用。它决定着教与学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 也是对教学效果评价的标准和尺度。通过对非中药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结构调查与分析, 针对不同专业背景进行课程改革, 具体方案如下:

有一定药学基础的专业:在教学内容上, 以中药鉴定学为主, 适当添加《药用植物学》、《中药商品学》的相关知识, 强调四大鉴定方法、商品质量和质量标准的学习;教学方法上, 采用“理论教学-多媒体演示-多学科交叉-实践教学”的教学法。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 口授和直观教学相结合, 配合多媒体课件, 给同学演示中药材和饮片、正品与伪品、显微鉴别特征的文字和彩色照片, 并配以精炼的语言描述, 对药材主要鉴别特征进行详细讲解, 同时了解同学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促进学生对中药鉴别知识有了更全面、更具体、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2]。非中药专业中药鉴定学课程设置中, 实验课时很少甚至没有, 而中药鉴定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理论课主要掌握鉴定方法, 若要真正掌握鉴定技能, 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在课程改革中, 将实践教学融合到理论课堂当中, 讲解理论的同时核对标本, 培养学生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和火试等中药鉴别技能, 边自己观察, 边总结思考, 创设一个思维活跃、积极探索、鼓励创新的课堂气氛, 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通过直观感受, 促进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

仅有医学背景无药学基础的专业:在教学内容上, 以中药鉴定学中的性状鉴定为主, 适当添加《中药炮制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商品学》的相关知识;教学方法上, 采用“理论教学-多媒体演示-多学科交叉-实践教学-参观博物馆”的教学法。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是一座收藏丰富、内容系统的专业性博物馆, 馆内分为“医史部”和“中药部”两部分。医史部分的展览以中华文化为大背景, 以中国医药发展史为主线, 通过各个时期的医药文物, 再现了祖国医学的主要成就。中药部分陈列了常用中药近600种、1, 500多份中药标本, 另有药用动物剥制与药用植物浸制标本近300种及数百幅药用植物彩色照片。在开设《中药鉴定学》课程的同时, 利用课余、双休日的时间带领学生参观校中医药博物馆, 使学生对药材和饮片的性状特征都得到感官认识, 理论联系实际, 加深学生对中药鉴定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并达到灵活使用的目的。

缺乏医药学背景的其他专业:在教学内容上, 以中药鉴定学中的性状鉴定为主, 适当添加《中医基础理论》、《中药炮制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商品学》的相关知识;教学方法上, 采用“理论教学-多媒体演示-多学科交叉-实践教学-参观博物馆”的教学法。力图将学生培养成为有一定中医药文化与知识背景的卫生管理、外语和法学人才。

3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由于不同教学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的不同, 使用的程序和条件不同, 当然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检验教学效果主要指标之一。教学评价不但要求对教学条件评价, 主要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通过对教学效果评价验证教学理论, 再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根据中药鉴定学的培养目标, 期末考试可采用开卷形式, 适当减少固定知识点的考核比重, 增加对技能点的考核。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可通过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来考核;基本专业技能通过实习和实践考核。学生的综合成绩主要包括学习态度、讨论发言、课间实习和实践、期末考试几个主要环节。要对综合成绩进行科学分析, 是指对教学效果做出科学评价。通过教学评价, 总结经验、克服不足, 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文在调查分析非中药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探讨针对不同专业进行的中药鉴定学课程改革方法, 以达到提高中医药院校学生专业素质, 促进中药传承人才培养, 不断完善中药高等教育体系, 推动中药事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贵君.中药鉴定学 (第2版)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1.

7.中药岗位职责 篇七

药物归经这一理论,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的。由于经络能够沟通人体的 内外表里,所以一旦人体发生病变,体表的病症可以通过经络而影响内在的脏腑, 脏腑的病变也可通过经络而反映到体表。各个脏腑经络发生病变产生的症状是各不相同的,如肺有病变时,常出现咳嗽、气喘等症;肝有病变时,常出现胁痛、抽搐 等症;心有病变时,常出现心悸、神志昏迷等....。在临床上,用贝母、杏仁能止 咳,说明它们能归入肺经;用青皮、香附能治胁痛,说明它们能归入肝经;用麝香、菖蒲能苏醒神志,说明它们能归人心经....。由此可见,药物的归经也是人们长期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疾病的性质有寒、热、虚、实等不同,用药也必须有温(治寒症)、清(治热 症)、补(治虚症)、泻(治实症)等区分。但是发病脏腑经络又是不一致的,如 热性病症,又有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在用药治疗时,虽然都需要根 据“疗热以寒药”的原则选用性质寒凉的药物,然而还应该考虑脏腑经络的差异, 鱼腥草可清肺热、竹叶可清胃热、莲子心可清心火、枯草可清肝火,就是由于它们归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同样原因,对寒症也要进一步分肺寒,脾寒....,虚症要分脾虚、肾虚....,实症要分燥屎里结(大肠实)、痰饮停聚(肺实)....。在疗上,温肺的药物,未必能暖脾;清心的药物,末必能清肺;补肝的药物,未必能补肾、泻大肠的药,未必能泻肺……,所有这些情况,都说明药物归经的重要意

义。

但是,在应用药物的时候,如果只掌握药物的归经,而忽略了四气、五味、补 、泻等药性,同样也是不够全面的。因为某一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可能有的属寒、 有的属热,也有可能有的属实、有的属虚,那就不能因为重视归经,而将能归该经 的药物不加区分地应用。相反,同归一经的药物种类很多,有清、温、补、泻的不 同,如肺病咳嗽,虽然黄芩、干姜、百合、葶苈子都能归肺经,在应用时却不一样 ,黄芩主要清肺热、干姜主要能温肺、百合主要补肺虚、葶苈子主要泻肺实....,在其它脏腑经络方面,同样也是如此。归经是中草药性能之一,性味也是中草药的 另一方面的性能,其它还有升降浮沉、补泻等性能,应该全面掌握它们的性能,才能在临床治疗中更好地运用各种中草药。

关于药物的归经,古代文献上又曾将它和“五味”联系起来,认为:

味酸---能入肝。

味苦---能入心。

味辛---能入肺。

味甘---能入脾。

味咸---能入肾。

8.[中药鉴别]中药入水辨真伪 篇八

水试法可辨真伪。这是根据一些中药材遇水后能产生较明显的特殊理化现象,从而鉴别其真伪。下面介绍几种水试中药辨别真伪的方法。

胖大海投入热水中,膨大呈海绵状,可达原体积的8倍。伪品为圆粒平婆的种子,入水膨胀较慢,仅达原体积的2倍。

苏木碎片入热水中,水染成红色。伪品系木材经染色而成,浸入热水中呈浅黄色、黄色、橙黄色。

西红花  投入水中,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柱头膨胀呈喇叭状,无油状漂浮物。若水浸柱头呈条状或丝状,系伪品金针菜制造;若掺杂细沙、淀粉、植物油等,则出现沉淀、油状漂浮物。

秦皮  置盛水透明玻璃杯中,水在日光下可现碧蓝色荧光。而伪品及其他树皮水浸液无荧光。

牛黄投入清水中,可吸水变潮湿但不变形,不溶解,不脱色,不浑浊。加少许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黄,俗称“挂甲”。伪品多用黄连、大黄、姜黄、鸡蛋黄等粉末或马铃薯加植物色素伪造,入水则迅速溶解、破碎,使水浑浊。

蟾酥表面或断面沾水迅速泛出乳白色液状物并隆起。掺伪者沾水也泛出乳白色液状物,但液状物泛出慢且不隆起。

蛤蟆油  用温水浸泡呈絮状,体积可膨胀lo~15倍。伪品水浸后呈螺旋形鸡肠状,体积仅膨大 3—5倍。

熊胆  取少许投入清水中,即见熊胆旋转并呈黄线下沉而不扩散,静置24小时全部溶解出来的黄色色素布于杯底。伪品猪、牛、羊胆,虽然也呈不同程度的黄线下沉,但 24小时后水全部染成黄色或有不溶絮状物。

金钱白花蛇  用水浸软后观察,蛇头蛇尾齐全,连为一体。伪品系用大蛇剥条而成,蛇头可拔出,蛇尾短粗。

9.中药岗位职责 篇九

1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概念与分类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是指采用色谱方法及其他联用技术, 建立同种中药材、中药饮片或制剂共有组分群体的特征图谱或图像, 包括TLC、HPLC、GC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1]。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其制剂的定性和定量研究进行中药质量评价和控制, 也是目前公认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

2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

2.1 薄层色谱 (TLC) 指纹图谱

中药材及其炮制品以其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模糊性为特点, 以薄层色谱指纹图谱为基础进行分析, 具有快速、操作简便、分析成本低、结果形象直观等优点。采用PCA把薄层色谱指纹图谱作为一个整体, 避免以单纯某指标或某几个指标分析的不确定性, 反映总化学特征。TCL指纹图谱多用于中药饮片各种成分的定性鉴别。徐腊英等[2]采用薄层鉴别方法研究苍术麸炒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 该法操作简便, 斑点明显, 分离度和重现性好, 可用于苍术药材定性鉴别和辅料的研究。高晓霞等[3]运用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方法对10份不同采集地制何首乌样品进行研究, 该方法可快速有效鉴别制何首乌, 并为其质量评价及品种整理提供新的证据。王彦青[4]采用薄层指纹图谱对延胡索的醋烘、醋煮、醋炙、酒炙炮制品进行鉴别研究, 为醋元胡临床用药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2.2 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指纹图谱

HPLC适用于成分复杂而不易分离的分析对象, 具有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检测手段多等优点, 因此在中药饮片产地加工、净制、切制、炮炙及炮制辅料的质量控制方面均有广泛运用。仇立志[5]通过HPLC法建立不同产地怀牛膝饮片及最佳工艺硫磺熏蒸鲜牛膝饮片的指纹图谱, 筛选硫磺熏蒸怀牛膝最佳炮制工艺, 并为怀牛膝饮片的质量评价及安全使用提供依据。马晓静等[6]采用相似度计算结合聚类分析法对19批金银花进行比较分析, 建立硫磺熏蒸前后金银花HPLC指纹图谱, 为评价硫磺熏蒸前后金银花样品的质量优劣提供依据。王莉等[7]利用HPLC法建立净制前后湖北贝母的指纹图谱, 该方法可有效控制湖北贝母饮片的质量, 为进一步研究贝母炮制机理提供参考。刘艳芳等[8]运用多指标定量结合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对远志根皮、根及木心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该研究为制定远志科学炮制加工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张洪利等[9]通过正交试验设计, HPLC指纹图谱技术结合抑菌药效试验优选姜黄连饮片最佳工艺。曹建军等[10]利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 确定了熟地黄炮制终点。肖二等[11]采用HPLC-UV分别对榼藤子生品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 该方法全面反映榼藤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 可用于控制生品和炮制品的内在质量。何晓燕等[12]采用HPLC指纹图谱对槟榔炒制过程物质基础变化进行研究, 为揭示槟榔炮制原理提供依据。王荣[13]对四川、浙江、陕西三个产地炮制方法不同的制延胡索和鲜延胡索进行分析, 确定延胡索鲜品和炮制品指纹图谱中有效成分种类、含量的差异。孔繁瑶等[14]采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对豨莶草生品及炮制一至九制品进行研究, 为豨莶草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和进一步阐明其疗效改变奠定基础。耿媛媛等[15]采用HPLC法建立二神丸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 并采用灰关联分析法建立其谱效关系, 为二神丸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也为进一步研究二神丸的炮制机制奠定基础。张丽等[16]对生姜榨汁、生姜煮汁、干姜煮汁三种不同制法所得炮制辅料姜汁进行RP-HPLC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较全面反映不同制法姜汁含量的差异。

2.3 气相色谱 (GC) 指纹图谱

GC具有高效、高选择性、进样量少及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主要运用于含挥发性成分中药饮片及其制剂中挥发油的鉴别与比较。在具体应用中, 为解决图谱中多数色谱峰的归属, 常与质谱检测器 (MS) 联用。刘沁[17]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分析炮制前后的斑蝥脂肪油并分离鉴定出10种脂肪酸成分, 结果显示炮制对斑蝥脂肪酸组成影响不大。吴国清等[18]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薏苡仁生品及炮制品提取物进行分析, 该研究全面反映薏苡仁挥发性化学成分, 为薏苡仁生品及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耿媛媛等[19]采用GC-MS分析二神丸中补骨脂和肉豆蔻的炮制对其4种组合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研究证实补骨脂和肉豆蔻炮制后入药可降低毒性。王加等[20]利用GC-MS联用技术鉴别生川乌和制川乌挥发性成分, 为川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戴建业等[21]通过血清代谢组学方法, 运用GC-MS技术分析大鼠体内代谢物质及代谢通路, 从整体代谢角度观测给药后大鼠存在的代谢差异, 评价和探讨醋炙柴胡与生柴胡对于机体代谢的影响。

2.4 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

高效毛细管电泳 (HPCE) 具有分离效率高、灵敏、快速等特点, 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分离技术, 为电泳技术和层析技术结合的产物。目前, HPCE在中药炮制品成分分析与比较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为饮片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依据。李俊松等[22]建立以9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山茱萸饮片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 可作为控制山茱萸饮片内在质量的有效手段。施婧妮等[23]运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 建立10批生鳖甲和10批醋鳖甲有效物质部位的指纹图谱, 并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显示鳖甲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发生变化, 且炮制后产生一些新的有效成分。张英等[24]运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杜仲炮制前后绿原酸的含量进行分析, 该研究为杜仲的炮制提供参考依据。

2.5 色谱联用技术指纹图谱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 色谱光谱联用指纹图谱技术也逐渐运用于中药炮制研究。冯慧萍等[25]运用HPLC-DAD-MS法建立厚朴及其炮制品的色谱指纹图谱, 该方法全面反映厚朴化学成分及其炮制前后的差异。李文涛等[26]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 (UPLC/Q-TOF-MS) 进行蜜炙前后槐角成分分析与比较, 通过散点图 (S-ploting) 中的VIP值分析槐角蜜炙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 得到潜在差异最明显的化学标记物, 为从化学成分角度阐释槐角蜜炙后增效机理提供依据。王增绘等[27]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补骨脂炮制前后成分变化, 得到潜在的化学标记物。该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补骨脂盐炙的炮制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阐明补骨脂盐炙品药效物质基础提供重要依据。李凤玲等[28]采用HPLC-ESI-MS联用技术, 对多批次不同温度炮制的山楂炭甲醇提取物进行分析, 建立山楂炭的特征图谱, 为山楂炭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3 结语

综上所述,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炮制中产地加工、净制、切制、炮炙的全过程及炮制辅料质量控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有利于从化学成分角度阐述炮制的科学性, 还有利于科学化、系统化地控制饮片质量, 为提高和保证临床疗效提供依据。在中药炮制研究中, 应根据药物成分的基本性质选择适当的色谱指纹图谱研究方法, 为今后实现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摘要:查阅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相关资料, 分析整理, 以期为提高炮制品质量和临床疗效提供参考依据。其中色谱指纹图谱中以HPLC指纹图谱在中药炮制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 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等其他方法也有一定的应用。

10.中药岗位职责 篇十

(一)升: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能治病势下陷的药物,都有升的作用。

(二)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治病势上逆的药物,都有降的作用。

(三)浮:就是轻浮、上行发散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表的药物,都有浮的作用。

(四)沉:就是重沉、下行泄利的意思,能治病位在里的药物,都有沉的作用。

归纳来说,凡升浮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如升阳、发表、散寒、催吐等作 用的药物,药性都是升浮的。凡沉降的药物,都能下行、向里;如清热、泻下、利 水、收敛、平喘、止呃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沉降的。

升降浮沉,既是四种不同药性,同时在临床上又作为用药的原则,这是它的重 要意义。因为人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有上、下、表、里的不同,病势有上逆和下陷的 差别,在治疗上就需要针对病情,选用药物。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胃气上 逆的呕吐,当用姜半夏降逆止呕,不可用瓜蒂等涌吐药;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 ,如久泻脱肛,当用黄耆、党参、升麻、柴胡等益气升提,不可用大黄等通便药; 病位在表者,宜发表而不宜收敛,因表症须发汗解表,当用紫苏、生姜等升浮药, 而不能用浮小麦、糯稻根等收敛止汗药;病位在里者,宜清热、泻下或温里、利水 等沉降药,不宜用解表药等。如肝阳上逆的头痛,误用升散药,反而造成肝阳更为 亢盛的情况;脾阳下陷的泄泻,误用泄降药,反而造成中气更为下陷、以致久泻不

止的症状。

升降浮沉,也是对药性认识的一种归纳方法,并且在应用上和药物的归经有密 切联系。例如,肺病咳嗽,当用肺经药物,但又须区分病势的惰况,考虑升浮沉降 的药物;如果由于外邪束肺、肺气失宣引起的咳嗽,当用升浮药发散外邪、宣畅肺 气,如麻黄、桔梗等;如肺虚久咳就应该用敛肺止咳的五味子、诃子药性沉降的药 物来治疗。又如,气分上逆的病症,应当用沉降药来治疗,但又须区别属于何经的 病症,如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就要用半夏、丁香等胃经降逆药;肺气上逆、咳嗽

气喘,就要用旋覆花、白前等肺经降逆药。

升降浮沉的药性,一般来说和药物的性味、质地有一定关系。

在药性方面来说,凡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味属苦、酸 、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为沉降药,因此有“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散 、热无沉降”的说法。

在药物质地方面来说,凡花、叶以及质轻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种子、果实 、矿石以及质重的药物,大都为沉降药。

11.中药岗位职责 篇十一

1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新药开发中的优势[3,4,5]

1.1 与临床紧密结合,有深厚的临床基础

中药新药研发中最大的风险是在前期完成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却在临床阶段中发现疗效不佳或者出现安全性问题而导致整个研究失败,不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有时还会损害患者健康。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具有和临床应用紧密结合的特点,因此在新药开发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有的来自名老中医的临床验方,通过多年的临床使用,反复摸索,进而形成协定处方,通过临床的反复辨证论治进行总结归纳后形成的制剂;有些处方来自民间秘方、验方,在临床中不断地改进而来。这些制剂都是长期临床实践总结的医学经验和知识的具体运用,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等整体观、系统论和辨证施治的原则,并经过多年反复临床验证,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有一定的应用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研制新药,将可缩短研究周期,避免或少走弯路,为开发着实有效、安全的中药新药提供一条特有的途径。

1.2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是上市药品有益的补充

(1)功效上的补充:有些医疗机构制剂可用于治疗白癜风、重症肌无力、癫痫等一些少见病、慢性病或者没有特效药的疾病。(2)应用上的补充:有些医疗机构制剂对疾病不同阶段用药进行了细分,如按骨折的病程对制剂进行了细分,可分为骨折初期、中期、后期使用的制剂;有的制剂对剂型进行了改进,比如将治疗烧伤用的搽剂改为喷雾剂,从而减少使用时对伤口的刺激;在医疗机构制剂中还有一些方便临床应用的特殊剂型,比如熏蒸类药物、穴位用药物等。(3)治疗症候上的补充:如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分为气虚血瘀型、肝肾阴虚型的、脾虚气弱型、痰阻瘀湿型等。

1.3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品种多样、资源丰富

中医药的特点决定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品种的多样性。全国各个省市地区大部分中医院都保留一定比例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这些制剂构成了各个医院特色治疗的一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江苏、广东、浙江等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超过2 000种,在治疗作用和范围上涵盖了上百种适应证,在剂型上,涵盖了目前药典收载的所有中药剂型。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还充分体现了地方的用药特色。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处方多来自于民间验方,通常会使用一些资源丰富的地方特色药材,比如广东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常常用广东土牛膝、三角草、蛇鳞草等多种地方特色药材。

1.4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应用,推动中药(民族药)的发展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用药经验对研究地方药材的药理、药效等有很大帮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药、民族药的发展,比如六味五灵片、荆银颗粒、三九胃泰、正天丸、消渴丸、克痢痧、壮骨关节丸、小儿龙牡壮骨冲剂、复方丹参滴丸、参芪扶正注射液等均为医院制剂开发成新药的成功案例[6]。

2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开发成新药存在的困难

2.1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临床评价体系不规范

临床评价的不规范是阻碍医疗机构制剂向新药转化的最主要因素。医疗机构制剂临床评价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试验设计不规范。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过程缺乏规范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无量化的数据进行科学评价其疗效。(2)对制剂的不良反应缺少规范的监测。(3)临床应用定位不明确,如肿瘤适应证药物,在临床中未能明确是辅助用药还是单用抗肿瘤药。(4)适应证过于宽泛,缺乏研究依据。(5)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比如,未与上市的治疗药物或者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容易导致部分制剂虽然在临床上有一定口碑,但是通过规范的临床研究往往发现该制剂的疗效并不比市场有售的药品好。(6)制剂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由于制剂在质量标准研究、制剂工艺研究方面要求比上市药品低,制剂质量的均一性、稳定性差也是影响临床评价的原因[7]。

2.2 医疗机构自身新药开发能力较低

目前,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仍面临种种困难。(1)大部分医院缺乏开展新药研发的技术人员、经费等方面的支持,不具备承担新药开发的能力。(2)研发人员缺乏必备的研发新药的相关知识。体现在研发人员未能掌握新药研究各个环节的要求,自行、盲目开展研究,往往走弯路,事倍功半,即使个别品种成功获得新药证书,产品产业化的过程也是困难重重,甚至有些取得新药证书后就被冷藏。(3)医疗机构制剂基本处于非营利状态,严重阻碍了医院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

2.3 缺少良好的合作研发平台

目前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新药转化过程中,合作各方思想未统一,医疗机构不愿意自行开发新药,药厂或者研究机构不了解医疗机构制剂情况,难以选择要开发的品种。因此,促进医院制剂向新药转化需要一个适当的研发平台,充分发挥药厂、院校、医疗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在新药研发中的优势,共同开发,实现多赢。

2.4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医疗机构制剂多为名医、名家验方,一些医疗机构不注意自身制剂处方知识产权的保护,将制剂处方在公开的杂志、书刊上刊登,导致失去知识产权;也有部分医院因为顾虑到知识产权问题,不愿意公开处方。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疗机构制剂向新药的转化。

3 医院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的几点建议

3.1 规范临床研究,建立信息数据库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品种很多,但其中具有开发价值的只占少数。只有通过规范的临床应用和信息收集积累,获取大量的资料,才能判断制剂是否临床使用价值及市场价值。

规范临床研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定位明确。临床应用定位方面,主要是明确是治疗用药还是辅助用药,是单独用药还是联合用药等使用原则问题;明确适应证方面,主要是要具体明确用于何种疾病或中医症候,或者是改善何种临床症状;机制研究方面,需对适应证的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现代医学病理病机的认识、现有治疗方法的认识、诊断标准、疗效判定指标和标准、适应证预后和转归的认识、适应证的流行病学认识等方面有明确的认识。(2)严格按照新药研究要求设计临床试验。应严格遵循GCP规定的随机、对照、盲法、疗效量化判定等原则对其疗效进行再评价,与上市药品、现有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3)建立完整的信息数据库。通过收集制剂的处方、工艺、质量标准、功能主治、临床使用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等信息,建立完善的数据库,通过这样的数据库,研究者可以筛选出有开发价值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6]。

3.2 创建良好的新药研发平台

医疗机构、科研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研发的不同阶段有各自的优势,可通过政府部门引导与协调,建立一个以科研机构为核心,以新药研发项目为纽带,以临床疗效为导向,以投资回报为目的的新药创新合作平台,有效地促进了研发各阶段的衔接与协调,提高研发质量与成功率,加快成果的产业化[8]。

3.3 注重知识产权及研究者利益的保护

由于部分医疗机构制剂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没有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部分制剂的详细处方被公开发表,被他人利用并在此研究基础上研制出新药,这些严重威胁到医疗机构的知识产权,并沉重打击医疗机构开发新制剂的信心,导致医疗机构即使有开发潜力的中药制剂也不愿意与制药企业合作开发。因此,明确医院、开发商、研发机构等权利关系,增强处方知识产权保密与保护意识,强化保密观念,切实做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促进医疗机构开发新药的重要举措。

4 小结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监督管理,保障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应按照《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实施细则,突出继承传统,体现中医药理论特色,发挥中医药临床治疗优势,为中药新药的研制奠定基础。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临床研究应注重安全性评价。不具备成立伦理委员会的医疗机构申请中药制剂临床研究,可委托已按规定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其他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查。

目前,许多省(市)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经在规范医疗机构制剂的管理工作。比如,上海市开展医疗机构制剂临床再评价工作,以及鼓励医疗机构特色中药制剂规范化研究;广东省开展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提高以及中药制剂筛选平台建设等工作。医疗机构制剂是新药的“摇篮”。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发展,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保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的各项规定,严格把关,认真审查,保证质量,突出特色,既要保证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又要充分考虑医院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促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健康发展,繁荣中医药事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医疗机构制剂这个“摇篮”中能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中药新药。

参考文献

[1]方建国.医院制剂再注册后的发展方向[J].中国药房,2008,19(1):31-34.

[2]刘蜀宝,刘琨.浅淡医院制剂的发展思路[J].中国药事,2000,14(5):306-307.

[3]胡勤学.医院中药制剂服务模式转化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药业,2011,20(10):56-57.

[4]申国庆.医院皮肤外用制剂的临床优势与未来趋向浅析[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1,19(1):10-12.

[5]赵怀全.医疗机构制剂配制方式的探讨与政策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41):3855-3856.

[6]吕沅珊,李棣华,刘俊红.加快医院中药制剂向中药新药开发转化,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1):110-111.

[7]张建良.加强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5):216.

上一篇:卫生城市讲话下一篇:描写离别的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