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史(共10篇)
1.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史 篇一
浅谈我国教育发展
科教兴国是我国长远的国家发展战略。这一点国人都很拥护。可是作为一个接受十五年教育的受教育者,本人深感现存教育模式还急需改革完善,以更好的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目前的素质教育有形无实,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从小学入学到高中毕业,中国的学生太苦,这期间可以说被逼无奈的受着身心的双重摧残。而这摧残者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父母和呵护自己成长的老师。连一些偏僻的山村孩子都不放过,更何况熙熙攘攘的大城市。小学三年级就有了做不完的语文数学题,语文的字词要反复抄写,课文要背。数学有五花八门的练习。其他科如科学、自然、社会、美术、音乐、体育都成了语文数学的陪衬。因为语文数学在三年级四年级就有可能抽考,五年级有毕业考试,而抽考会考就要给老师排名,成绩低了领导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就会旷日持久,铺天盖地。升入初中后主课增加了,尤其英语的重要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其实根本原因是上面规定的高中录取率太低,一半多的学生无论你怎么努力,都会被无情的拒之于高中大门之外。被拒之于高中大门之外的学生,为了注定失败的希望,他们更多的受过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埋怨,他们的眼睛照样近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照样被扼杀,他们年轻的气息照样被消退,他们灿烂的大学梦照样被破灭。到底该怪谁?应试教育要成绩,应试教育要考试,说穿了老师为成绩在摧残学生,家长为了大学的荣誉在摧残子女。我国人口多,工业不发达,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即使上了大学工作也无法保障,这都是事实。升入初中到高中毕业的几年中,学生几乎一年四季都是披星戴月起,暮色茫茫归。在校时间远远超过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时间。考完月考有抽考,月考完了又会考,学生的好坏成绩就一锤定音,考上高中考上大学就是好学生,否则什么都不是。不如进一步改革我国教育模式,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
我认为小学阶段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生活是快乐的,学习是愉快的。小学阶段应开足音体美课程,多多开展音乐、体育、美术的实践课,重视自然、社会课,语文、数学课的内容应量少、简单、易学,并规定只有课内作业,不准有课后作业。小学生的课后作业是和小伙伴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家庭作业是看动画片,和小伙伴玩。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长身体,形成世界观的时候,因此,要开足体育课,展开各种行式的体育活动,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要结合品德课、历史地理课、语文课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亲人的情感。要教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讲社会公德。要让学生认识国情,认识到学知识,学本领不是为考大学,学好知识本领就能找到工作,就能养家糊口。
高中的招生规模应再放宽。不是把一半以上的学生拒之门外,而是应让百分之八十以上想上学的学生继续上高中。高中所学的知识毕竟比初中所学的知识要更广泛、更深入、更系统些。高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了,有些初中阶段没理解透的数理化知识随着理解力的增强就会迎刃而解。高中阶段分开文理科还是比较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业基础与爱好选择学文科还是理科。应该把国家投入办中等职业教育的钱集中用在办好高等职业教育上,并且加大对读高职学生的补助力度,鼓励学生高中毕业后上高职,学得社会所需的技术,让绝大多数学生花少量的钱学到更多谋生的技术本领。学生上了高中再读完高职,所学知识技能可想而知要比中职生强多少倍,况且六年时间客观上还能缓解短期内就业压力。
大学的门槛应更高更难迈些。近十几年来高校不断扩招。一个家庭倾其所有供给学生上大学,毕业以后还是忧心忡忡,害怕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好工作。许多家庭因学生上大学而债务累累,贫困不堪。高等学校应该把精力放在基础教育师资高职教育师资培训与科技研究方面,确保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确保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这样才能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当然坚持不懈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长,把各行各业都搞好才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减轻应试教育给学生老师带来的巨大的身心各方面的压力与摧残。
国家要发展,科教要先行。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情国力相结合。国家教育模式,国家自上而下的政策舆论引导,影响着国人的教育观念。但愿国家能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为分数而教,为考试而学的做法,让学生免受摧残,让教师真正起到教书育人之职。让学生能享受到美好轻松的学习生活。
2.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史 篇二
1"特殊教育"概念及分类
(一) 概念
特殊教育, 即对特殊儿童开展的、有目的的、旨在满足他们的一切教育需要的活动, 这些活动既可能是增进特殊儿童的知识技能、影响特殊儿童的思想品德、增强特殊儿童的体质的活动, 也可能是改变或矫正他们的缺陷或行为的活动。
这里的定义注重四点:1) 教育对象是特殊儿童;2) 教育满足的是一切教育需要, 包括特殊的和一般的;3) 这些需要是由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满足的, 既包括传统的教学活动, 也包括一些特殊的训练活动;4) 这些活动既注重培养和塑造, 也注重改变和矫正。
(二) 分类
(1) 从广义和狭义特殊儿童的角度, 把特殊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特殊教育
对广义的特殊儿童进行的教育就是广义的特殊教育。具体讲就是对各类身心发展异常者的教育, 其中既包括对生理和心理发展有缺陷者的教育, 也包括对身心发展超长者的教育, 还可能包括上述两个特征者的教育。
对狭义特殊儿童进行的教育就是狭义特殊教育。具体讲就是对生理和心理发展有缺陷者进行的教育, 因此, 又称作"缺陷教育""残障教育""残疾人教育"等。
(2) 从特殊儿童的种类出发, 把特殊教育分为不同种类儿童的特殊教育
如按照感官有损伤的儿童, 可以把特殊教育分为:听力残疾教育 (聋教育、听力障碍教育) , 视力残疾教育 (盲教育、视力障碍教育) , 肢体残疾教育 (残废教育、肢体障碍教育) 。
按照智力有无异常, 可以分为:超常儿童教育 (资赋优异教育) , 智力落后儿童教育 (弱智教育、智力残疾教育、智力障碍教育) , 特殊才能儿童教育 (包括特殊体能、绘画、音乐等才能) 。此外, 还有:情绪行为异常儿童教育、学习障碍儿童教育、言语障碍儿童教育、学业不良儿童教育、工读教育、等等。
2 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1) 我国早期特殊教育
尽管现在我们的研究, 还不能把我国古代的残疾人教育清楚地勾画出来, 但从实际情况看, 我们很早就开始残疾人教育是确定的。据陆德阳和 (日) 福森信昭1996年考证, 先秦时期的周代, 我国已经出现带有公有性质的残疾人教育。
一方面, 夏、商、周时期的盲人乐师是需要教育的, 没有教育成不了演奏家, 盲人教育连绵不断, 一直延续到现在, 民间还有盲人算命先生和乐师, 这些技能不经过教育是无法获得的。据说, 古代的铭文就有专门为盲人摸读的用途, 可惜的是, 如何教授, 没有流传下来。
另一方面, 还训练哑、肢体残疾者, 使之为有用之人。如《荀子·王制》记载"古者以废弃之人, 主卜巫祝之事"。要主巫祝卜之事, 就必须先受教育训练。
同时, 在我国卷帙浩繁的各种文献中, 尤其是文学作品以及佛教、道教的实践记载中, 有许多残疾人如智力落后者受教育的例子, 只是我们还没有很好地整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我国古代对超常儿童的教育非常重视, 并取得了重大成绩。据我国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教授考证, 历史上仅资料齐全的"神通"就有500多个。对这些神通的教育, 留下了丰富的经验。
(2) 我国近代特殊教育
近现代的特殊学校基本上都是由外国人创办的, 而且这些人大多是教士。1874年, 英国长老会牧师穆·威廉在北京开办了中国第一所盲校 (初创时只有2名学生, 到1919年才增加至200人) , 教以读书、音乐。1887年, 美国传教士梅里斯夫妇在山东登州创办我国第一所聋校 (开始时只有1名学生, 开办三年后也只有11人) 。
20世纪初, 我国一些热心人士也开始自己办学。1909年的河北沧县训盲学校, 1915年的福建新光学校等, 其中以著名实业家张謇于1916年创办的南通盲哑学校最著名。张謇在1912年就在南通举办盲哑师范传习所, 并有自己的办学思想。与张謇一样热心研究特殊教育规律的人士还有很多, 如自费去日本学习聋教育的吴燕生, 不仅自费出版《聋教育常识》, 还分别在北京 (1934年市立聋哑学校) 、沈阳 (辽宁聋哑职业学校) 开办两所聋校。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早期的一些特殊学校还承担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任务。如1916年刘先骥创办的湖南导盲学校, 是我国自己办的最早的特殊学校之一, 而且, 他还于1921年增设师范部, 培养师资。此后, 在山东省、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和湖北省等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和盲哑学校。
(3) 我国现代特殊教育
自1949年至1988年, 我国的特殊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53年中央教育部设立了盲聋哑教育处, 它是国家主管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职能部门, 1980年改称特殊教育处。到1987年, 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到504所, 在校学生发展到52000多人, 教职工14000多人。尽管特殊教育事业在前进中几经曲折, 但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 如:增加了残疾儿童教育类别、逐步形成了特殊教育体系、建立了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编写出版了教材、启动了特殊教育科研工作等。
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快速、有效地发展, 我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强了对特殊教育的领导与管理、制定了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一系列重要政策、制定了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规划、贯彻三个"纲要"与实施三个"方案"后的长足发展等。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全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依然有很多, 而且每年新增的残疾儿童数量剧增, 其中智力残疾儿童所占比例最高。可见未来特殊教育领域的任务依然艰巨, 特殊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
3 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发展一直很缓慢, 很多学者就这一现象提出了特殊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如:特殊教育制度不完善, 特殊教育师资缺乏, 特殊教育经费不足等原因。但是, 究其根本, 提高全民特殊教育意识是解决所有特殊教育问题的关键。
(1) 存在的问题:社会整体对特殊儿童认可度及群众意识不高
特殊儿童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相对较少, 且这个群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处于边缘地位, 这就决定了, 在以正常人为主的主流社会中, 特殊儿童处于弱势状态。现如今, 尽管特殊儿童已融入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都有特殊儿童的身影, 但是特殊儿童在参与主流社会的过程中仍然受到各种阻力。这其中有特殊儿童自身缺陷的限制, 但更多的是来自社会环境的限制。此外, 与特殊儿童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康复、娱乐设施、法律法规、无障碍设施等各个方面还有许多工作不到位。这些社会环境的不足极大地限制了特殊儿童参与社会的深度, 限制了特殊儿童自身价值的实现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就学与就业上, 残特殊儿童仍然是处于弱势地位。在古代的一些地方, 特殊儿童的出现被视为一种很不吉祥的征兆, 愚昧无知的人们会认为是上帝因为某些罪责在惩罚有特殊儿童的家庭。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 这种看法渐渐地被人们遗忘, 人们开始以新的眼光去看待特殊儿童。但是毕竟社会发展有限, 人们的意识觉悟也非常有限, 很多人愿意将更多的教育资源投入给正常儿童、普通教育, 而忽视了特殊教育, 或者认为特殊儿童没有教育的必要,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 特殊儿童的入学率有了较大提高, 但一些边远省份基础教育入学率仍然低于正常儿童。在就业上, 特殊儿童就业一直是个社会难题, 文化水平低及特殊儿童自身缺陷是导致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但社会支持性环境建设不到位是影响特殊儿童就业的根源所在。
(2) 解决对策:加大特殊教育宣传力度, 提高公民普遍关注度
任何人都存在于一定的文化或一定的文化氛围中, 从某种意义上看, 我们就是这些氛围教育的产物。然而, 好的文化氛围对特殊教育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
首先, 我们要在全社会建立正确的特殊教育观。这些观点包括正确的特殊儿童观、正确的残疾人观、教育观以及正确的人权观、平等观等。要用平常心对待特殊儿童, 尤其是残疾儿童是重要的。他们也是人, 按照对平常人的一切来对待他们就足够了。对残疾人来说, 由于障碍, 可能无法和正常人一样活动、生活, 为了使之融入社会, 还要有特别扶助的思想和做法, 建立正确的特殊扶助观, 并从人道主义出发, 落实于行动。许多残疾人的事迹是感人的, 可以多加宣传, 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残疾人及其生活, 这有利于建立好的文化氛围。
其次, 媒体在文化传播、文化学习和认同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也越来越受重视, 尤其是大众媒体, 简直就成了制造、传播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机器。可以利用媒体的这些优势, 为人们了解残疾人、了解特殊教育服务。当然, 媒体对特殊教育的贡献还在于对科学知识的介绍上。
最后, 国外的群众团体或组织在特殊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些团体不仅在推进特殊教育的立法、发展、专业服务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甚至还代替政府规定有关从业人员的条件。因此, 我们要有一批能为特殊教育服务的包括家长在内的团体。
参考文献
[1]钱志亮.特殊需要儿童咨询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申仁洪.特殊儿童生涯发展:问题与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3]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4]陈云英.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3.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探析 篇三
关键词: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社区教育;学习型社会
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
“终身教育”思想最初是由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委员会讨论通过了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方案提出的,在那之后发展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在我国,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教育法》再次强调发展终身教育。
发展终身教育的理念革新了人们传统的关于学习的阶段性理念,是新时期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势在必行。通过终身教育体系,每个社会成员可以进行终身学习,这对于提高个人的自我修养以及社会整体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层面,拥有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意味着社会可以为公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
二、发展社区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社区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其改革和发展对于整个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成功构建学习型社会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关于社区教育,国内外学者有着众多不同的界定,国内较为认同的是厉以贤教授的看法:“所谓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
学习型社会是以学习型组织为基础的,学校、家庭、企业、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都具有学习组织的功能。其中,社区是联系家庭、学校、企业等多个组织的枢纽,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对于构建学习型组织有着多种天然优势:如社区多为成员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易于组织和联系;社区内部可以建立统一的学习场所和设施,便于成员共享学习条件;社区成员之间也多为邻里关系,构建一整套有利于终身学习的配套体系,可以使社区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促进社区成员整体素质和文明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密切邻里关系,提升社区人民幸福指数。
三、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
第一,我国社区教育发展不均衡。相对于大城市、中心城市与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大城市来说,中小城市以及西部边远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相对于城市社区教育,我国乡村社区教育还较为落后。这与我国社会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有关,因为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保障,但是就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来说,关注落后地区社区教育是整个国家社区教育发展全局中重要的环节。
第二,社区教育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对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助益有限。我国关于发展社区教育的法律法规十分缺乏,这严重阻碍了社区教育机制的运行和完善。缺乏法规保障的社区教育往往有名无实,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推动作用大大降低。发展社区教育和构建完善的学习型社会,对于立法的诉求将会越来越强烈。
四、构建学习型社会、发展社区教育的对策
第一,加大对于落后地区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提升整体社区教育水平。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区教育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而制约我国社区教育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发展不均衡现象严重,难以保障落后地区教育经费。因此,加大对中小城市以及边远乡村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是一个基础性措施。目前主要是政府投资,今后应加大对社区教育的宣传力度,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最终形成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融资为辅的经费保障机制。
第二,加强社区教育的文化内涵建设,与人民学习需求相适应。我国目前的社区教育在内容选择上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适应社区成员广泛的学习需求。因此,为了进一步适应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多样化需求,社区教育既要重视思想素质教育、人文教育、计算机知识教育等各种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人权教育、健康教育、法律教育等知识的学习。建立激励全民终身教育的机制,不搞形式主义,将全民终身教育有关政策与措施真正落实到实处,惠及每一个社区成员。
总之,要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就要坚持贯彻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在整个学习型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建立完善的、适合全民多样化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发展机制,才能真正保障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最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学习社会[J].中国成人教育,2011(1).
4.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史 篇四
翟博
一、义务教育发展的世纪跨越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教育发展崇高的价值追求。“有教无类”是中国人的千年夙愿,普及义务教育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中国义务教育之梦始于清朝末年。1904 年,清政府在 《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的《学务纲要》中明确指出:“初 等小学堂为养正始基,各国均认为国家之义务教育 ”该章程还明确提出:“此项学堂国家不收学费 .以示国民教育国家认为义务之本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 “义务教育”的概念.被认为是近代中国义务教育的正式发端。
在中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清朝末年、民国时期都提出过 .然而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旧中国无力也无法把有志者的呼唤和人民的愿望变成现实 新中国建立后,共和国就把提高民族素质、普及义务教育当做崇高而神圣的责任。党和国家从 国家 富强、民族复兴的长远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实施义务教育提升为国家意志.提到教育发展“重中之重”的战略高度 .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我国是一个发展 中国家 .承载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义务教育规模庞大、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这是普及义务教育之初我国教育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这就决定了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我国作为一个后发型国家,必须走追赶型的跨越式发展义务教育的道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大致经过了 2O世纪 80年代 的改善基本办学条件、20世纪 90 年代基本实现“两基”目标、2l世纪 初全面实现“两基”目标i个阶段的 艰难而曲折的奋进历程。
20世纪 80年代初到 90年代,我国义务教育在困境巾腾飞.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义务教育首 先从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人手,实现了“一无两有”、“六配套”:在实现校舍改造的基础上,进行义务教育划时代的改革,狠抓义务教育的普及.在普及初等教育基础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开启了义务教育发展的新航程,实现了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新跨越。
从 1993年 中共 中央、国务院颁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我国 20世纪9O年代的奋斗目标为开端,我国开始了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再跨越。从 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经 过 15年的艰苦奋 斗,到 2000年,中国在世界 9个人口大同巾率先如期实现全民教育目标.解决了世界上人 口最多国家的义务教育问题,实现了历史性的大飞跃。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从 20世纪 80年代初期的不到 5年提高到 2000年的8年以上。据世界银行的计算,1999年 中 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11年,世界平均水平为 6,66年,中国首次在人均受教育年限上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实现了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的重大突破。到 2000年底. 全国通过“两基”地 区人口覆盖率达到 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至5%以下。中国如期实现“两基”目标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日本普及小学教育用 了78年.美国普及小学教育用了 100年.中国从 1986年颁布 《义务教育法》真正确立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算起,用 15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占世界 1/5人口的中国如期实现
“两基”目标,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有标志性的成就和最光辉的篇章,也是世 界全民教育的重大突破,被国际社会视为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21世纪初.在我国基本实现“两基”目标后,约占全国国土面积2/
3、占全国贫困人口一半的西部地区成为全面实现“两基”目标最后的“硬骨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需要 出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 育_T作 的“重 中之 重”,以更强有力的政府行为、更扎实的措施,推进义务教育向着实现全面普及和全 面提高质量的更 高 目标迈进。2003年 .国家实施西部“两基 ”攻坚计划 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由基本普及迈向全面普及的新的历史阶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经过各地政府多方而的努力.我国义务教育西部“两基”攻坚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村义务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 2007年,全国“两基 ”人 口覆盖 率 达到 99%.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 3。58%。目前,全国l5岁以上人 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 8.5年,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一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总人口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超过 7000万人.位居世界第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二、义务教育发展的时代难题
教育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平衡器。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进入 了一个关注社会公平的社会,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 众所周知.尽管我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义务教育还存在着不均衡现象。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群体问受教育机会不均等.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各地义务教育发展的起点、基础和过程都很不相同。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既有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以及经济社会本身发展不均衡所产生的客观因素.也有因制度 政策导向所产生的主观因素。可以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影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地区差别的深刻根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最直接根源。制度造成的教育内部结构性差距.既是形成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也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集中表现。这些因素都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当前,教育最突出的问题和困难,就是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这是构成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矛盾。
从制度角度分析,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带有明显的历史痕迹。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了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和快出人才,在当时资源短缺和教育投资有限的条件下,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配置,各地举办了许多重点中小学,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竞争压力逐渐传递到基础教育.导致义务教育阶段的竞争。这一现象带来的后果就是加剧了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 了公立学校教育不公平。可以说,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 源配置不均衡 是造成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两个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代呼唤
从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到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再到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育思想的升华、教育工作重点的转变。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
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历史和现实的双重选择。在教育进入新的大发展阶段之后.教育公平日益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生活和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日益成为关系国家教育战略的重大问题 在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总体上解决了“有书读”的问题之后“读好书”的问题就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而长期以来出现的“择校风”、“薄弱校”.以及城乡间地区间及学校间教育资源分布差异过大,越来越成为困扰很多地方教育发展的难题。谋划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破解发展的时代难题,都需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新的战略目标。
教育均衡发展在今天提出以至于被广泛重视,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纪之交.我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大历史任务历史和现实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迫切需要 回答和解决的战略性问题,这就是在义务教育进入普及后时代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发展的方向、目标、路径是什么这是新时期新阶段摆在我国教育面前的新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 国教育事业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教育均衡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理念,这不仅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而且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目前,我国教育在改革实践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以及教育发展不均衡和由此引发、产生的诸多社会矛盾和教育热点问题,诸如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形成的地区城乡、校际差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造成了大量的薄弱学校等不仅给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 .也给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解决教育问题带来了诸多难题,给社会公众的心理带来了很大压力。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如期实现了“两基”的战略目标以后提出来的。党中央、国务院把义务教育作为体现教育公平首要的、最重要的领域 2006年 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六条中第一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2006年 10月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2007年 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在党的政治报告和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思想。由此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以 2005年国务院决定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我国义务教育向均衡发展迈进,并逐步走向免费义务教育的新阶段.实现了义务教育由全面普及向免费教育的新的更大跨越。以此为契机.在国家强力推进下,我 国城乡义务教育免费三年迈出了三大步,实现了最初由经济欠发达、条件最艰苦、攻坚难度最大的西部农村突破,后逐步向农村延伸、再向全国城乡全面辐射的渐进式推进的三次飞跃发展,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发展新的“三级跳”。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率先在西部实施.在西部农村实行 了义务教育免 除学杂费。2007年春季学期开始,这一政策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面推开.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实现免费上学,惠及 1.5亿农村学生。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这就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长远,谋划未来,率领全国人民绘制的中国普及和实
施免费义务教育的路线图和全景图。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实质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也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这一 发展 观的最主要 内涵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的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
国民素质高低的关键在于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水平。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提高的起点、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点、中国教育跨越发展的接点、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没有义务教育的强大,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真正强大。因此,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和教育战略布局 中.必须始终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教育均衡发展这一现代教育思想已经在我国许多地区付之于实践,各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积极探索.先后涌现出了实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成都模式,优化教育结构、扶持薄弱学校的铜陵模式,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沈阳模式,实施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盟”、优质校兼并薄弱校、优质校异地建分校、新建一批高水平优质校的邯郸模式等典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共识,一个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典型的涌现 . 一个个“没有择校的城市”的出现。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择校”问题并非无解,均衡之梦绝非空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需摹我们不断改革创新,树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放到着力促进内涵发展上来,把握关键领域.抓住重点环节务求取得实效。
依法保证教育机会公平,促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更加均衡、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保障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性任务。
积极推进县(市、区)域内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校际办学条件参差不齐,差距较大的客观实际,教育均衡发展在指导思想上要做到全面规划 .区域推进 .硬件与软件齐抓,数量与质量并重。在具体策略上,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 区域、学校实际进行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阶段推进,鼓励各区域、各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办出特色,把积极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促使区域教育各具特色,多样化均衡发展。
依法保证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和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确保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机会公平.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前提。
着力统筹地区、城乡、学校、群体教育均衡发展。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是让全体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平等教育的基本体现。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构建教育均衡发展制度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最终都可以还原为政策和制度问题。制度是社会公平公正的根本保证。从根本上说,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深化制度和机制创新,构建均衡发展制度机制。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报社
5.我国家庭教育政策发展分析论文 篇五
〔摘要〕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关系到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命运。我国家庭教育政策发展有家庭教育政策的总体目标逐渐明晰,家庭教育工作内容不断扩展与深化,家庭教育政策制定向科学化、法制化迈进的特点。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发展方向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强调政府是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坚持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注重完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强调立德树人,重视道德培养;加强社区资源整合;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政策;公共服务
一、我国家庭教育政策文本分析
我国的家庭教育政策根据制定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国务院妇儿工委制定的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二是全国妇联联合相关部门制定的家庭教育工作五年规划;三是教育部等其他相关部门制定的家庭教育政策文件。
(一)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这类政策包括《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1991—)》从多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城市和农村儿童发展的目标和策略,在家庭教育方面提出了要“创造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和家庭环境”的要求。《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将儿童发展分为儿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提出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自的教育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体化。《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增加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发展领域由四个领域调整为儿童健康、教育、福利、社会环境和法律保护五个领域,即增加了福利这一领域,这说明儿童福利正在成为当前儿童发展中的热点和关键性问题,适度普惠型的`儿童福利取向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年)》还提出了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目标,这使家庭教育指导成为政府提供、惠及全民的一项公共服务产品。
(二)家庭教育工作五年规划
这类政策包括《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九五”计划》《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0年)》。《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九五”计划》提出了总目标,并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条件、人口数量、家庭教育工作的基础等情况,按“划三片,分两步走”的原则,以省份为单位确定了家庭教育工作的阶段性目标。为了保证规划的实施,该计划还提出了对应的家庭教育工作评估方案和评估指标。《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强调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主要是0—18岁儿童的家长。
该计划指出要努力构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体系和家庭教育网络,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基础建设,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丰富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文件还提出要成立全国家庭教育评估领导小组,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召开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交流和研讨会。《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内容更加丰富、具体的总体目标,包括宣传,工作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理论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相比前几个五年规划,增加了很多新内容,回应了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
在结构上,增加了工作原则的内容。此规划更加重视开展家庭教育公共服务,提出要形成党政领导,妇联和教育部门主抓,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此规划强调了社会力量发展在家庭教育工作开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五大基本原则,并通过五个“进一步”强调家庭教育工作重点发展的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构成了统一的整体,从内容、阵地、专业化、科学研究、工作机制等方面确立家庭教育工作发展的格局,指明新时代家庭教育发展的方向。
(三)其他相关政策
,教育部、全国妇联等联合颁布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了指导内容要点,是权威的、可操作性强的、直接指导实践的家庭教育文件。年10月,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提出要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家庭教育社区支持体系,给困境儿童提供支持。
二、我国家庭教育政策发展特点
(一)家庭教育政策的总体目标逐渐明晰
20以前的家庭教育政策只涉及目标和任务,年以后的政策中开始有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政策的价值理念逐渐清晰,家庭教育政策更加关注弱势儿童,从效率优先转向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
(二)家庭教育工作内容不断扩展与深化
在家庭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中,政策内容逐步实现了较大范围的丰富和拓展,逐渐增加了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媒体宣传等内容。随着政策实践的推进,人们对家庭教育政策内容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新的家庭教育政策不仅在内容范围上实现了拓展,还细化了实施细则,使比较笼统的政策内容更具操作性,从而有利于推动政策的实施。
(三)家庭教育政策制定向科学化、法制化迈进
家庭教育政策中涉及的领导机制、组织机制、队伍建设、评估机制都在不断细化,更具可操作性,整个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更加科学。家庭教育政策的发展既有赖于相关机制的规范,也有赖于相应的法律的保障,家庭教育立法进程进一步加快。家庭教育政策处于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家庭教育政策实践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与相关政策行动被纳入其中,政府对于社会变迁中的社会问题主动给予回应,政策的执行和实施也逐步完善。
三、我国家庭教育政策发展方向
(一)强调政府是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
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将政府的责任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要明确职能,加大对儿童及其家庭的扶持和保障力度,真正落实儿童优先和平等发展的原则,真正改善民生,使广大家庭和儿童共享发展成果。
(二)坚持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
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对象应是社会中的所有儿童和家庭,既包括正常儿童,又包括困境儿童。普通正常家庭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也面临儿童照顾压力与育儿指导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专业机构的支持和帮助。
(三)注重完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
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提供需要各个部委的协同,各个部委要明确权责范围,按照各自角色和职责开展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共同促进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文明办、教育部门、妇联、关工委、卫生计生、文化、新闻出版广电部门、民政部门、中国科协具体负责的工作。
(四)强调立德树人,重视道德培养
家庭教育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突出强调了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内容的核心,这与近年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有关,家长们重视成绩,忽视培养孩子优良品质和道德。对于一个普通公民来说,最重要的是道德教育,说到底是价值观的培养,这在社会转型时期尤为重要。
(五)加强社区资源整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从“单位人”逐渐向“社区人”转变,在新一轮社会治理改革中,政府赋予社区更多的对个人和家庭的支持、服务功能。社区承担了很多方面的社会事务工作,社区要充分利用社区各种资源,发挥人、财、物的优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
(六)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在家庭教育工作格局的建立过程中,社会组织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社会组织急需得到扶持并发挥更大作用。社会组织要积极创设有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促进服务家庭和儿童的社会组织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李迎生.中国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模式选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5).
6.未来10年我国职业教育如何发展 篇六
说起职业教育,人们常常想起现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的名言:“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可是,在目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往往被看成是“洼地”、“短板”、“软肋”,上职业学校好像矮人一头似的.在3月4日教育部举行的教育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上,职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指出,对于未来10年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思路,提出了办法,令人信心满满:今后上职校不再低人一等!关键词:大力发展
【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教育规划纲要中,说到职业教育时,“大力发展”一词格外引人注目.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周稽裘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发展方针,是基于当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国情做出的明智的战略选择.“大力发展”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着明确的发展目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朝着这个目标“大力发展”,才能形成适应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符合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关键词:吸引力
【纲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
当下许多职业学校的校长、老师为生源质量苦恼,原因其实很简单,对广大学生和家长来说,职业教育仍然缺乏吸引力.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说,这次的教育规划纲要有一个突出亮点,就是第一次把“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明确写进了这个重要文本中.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指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从何而来?最重要的是提高我国技能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其实,我们国家的技能劳动者水平并不低,在世界上引起关注,赢得了别国的尊重,但是在收入分配、经济地位上却比较弱势.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积极作为,更需要生产部门、劳动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关键词:校企合作
【纲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与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不能关起门来办,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实习实训,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合作.可是,现实中的校企合作往往是职业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用什么机制来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
教育规划纲要除说到职业教育对人的吸引力外,还提到对企业、对组织的吸引力.对此,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指出,关于如何调动企业积极性,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了明确方向:一是改革办学模式,积极支持鼓励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或者是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二是依托行业企业建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三是加大相关优惠政策的倾斜力度,支持企业更多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服务.在将来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朝着这个方向大力推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岩指出,在校企合作中,要解决“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问题,不仅要给企业提出必须承担的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倡导企业为职业教育发展尽一份力量;同时,还要保证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使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共赢.关键词:服务新农村
【纲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7.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析 篇七
1 我国高职教育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 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方针。1986年、1991年和1996年, 曾经先后三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这些都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从总体来说,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高职院校数、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迅速增长。截止到2000年, 经教育部批准的高职高专院校共计1214所, 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6.96%。2005年全国全国高职 (专科) 招生人数达268.1万人, 是1998年的5.6倍, 而同期全国普通本科招生增长3.6倍。2005年全国高职 (专科) 在校生人数为713万人, 占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45.7%。第二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框架已经成型。首先是建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其次是形成了政府主导, 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和职业教育同社会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再次是初步建立了职教师资队伍培养模式, 筹建了一批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最后是制定了就业准人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 强化了各种各类资格考试。
2 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 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 我国高职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会对高职教育发展缺乏足够重视
高职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但是目前人们对高职教育还是存在偏见, 对高职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对高职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高职院校基础设施薄弱, 办学条件差等方面。部分高职院校为了吸引生源, 只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等软件设施, 偏重于硬件设施和楼台场馆建设而忽视院校教育质量提升。另外对高职教育缺乏足够重视, 还体现在国家和地方对院校投入上, 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扶持。
2.2 高职教育与市场联系不紧密
高职教育成功与否其最主要的是看能不能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各类专业性人才, 因此高职教育必须要与市场保持紧密的联系。只有与市场、与行业保持了紧密地联系以后, 高职教育才能贴近社会需求, 满足社会需要。但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闭门造车, 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跟不上行业和社会的需求。
2.3 高职教育评估体系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
高等院校的教育评估体系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当前, 我国对职业院校的教育评估体系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很长时间以来, 我国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评估指标仅仅是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率、社会声誉等指标, 这些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教育质量, 但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许多高职院校把发展重心放到硬件设施和招生就业公关等方面, 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培养社会需要所需要的人才的使命。
2.4 高职教育师资力量不强
教师质量是高校最重要的资源, 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高职教育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 教师队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法》规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 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是,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其主要原因是职业院校的教师待遇较低, 发展机会较少等。许多高职院校的老师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 很少有经过系统师范教育和有很好实践经验的教师。高职教育师资力量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3 发展我国高职教育的措施
3.1 加强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
要推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就必须让人们意识到高职教育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 要加强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关注和重视。这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就是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资金投入, 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质量和高职院校的教师待遇;另一方面是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要做足人的文章, 重视高职师资队伍的建设, 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高职院校建设的突出位置是实现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3.2 加强与市场的紧密联系
高职教育要加强与市场之间的联系, 加强校企合作, 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办学, 进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办学资金问题, 另一方面又可以缓解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校企合作, 一方面可提高职业院校的实训质量及学生的操作技能, 另一方面可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 促进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让学生和企业能够相互了解, 从而极大地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
3.3 建设出一支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 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 推动学校的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培训和锻炼, 增强实践应用能力, 把握企业对人才的素质需求和能力需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骨干教师, 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3.4 加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力度
当前的科技日新月异, 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 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是要不断的根据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要, 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 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第二是要通过组织实施, 把最新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并在实践中积累资料, 总结经验;最后是要把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充实到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黄立志, 刘庆华.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与思考[J].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 2002.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3]潘懋元.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3.
[4]史秋衡.试析香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设计思想[J].中国高教研究, 1999.
[5]陈至立.振奋精神, 开拓进取—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
8.简述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篇八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问题
一、职业教育的概念
想要研究职业教育课程那么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职业教育,也就是要明确职业教育的概念。对于职业教育的概念,国内外说法众多,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国家不同对职业教育的名称及概念也不尽相同。就我国而言,我国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也展开了就“技术教育”“职业教育”“职业和技术教育”这三个名称哪个更合适的激烈辩论,1996年《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将其统一为职业教育为止。当然不同的名称其含义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确定了职业教育的名称,那么职业教育的定义呢?职业教育是种特殊类型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普通教育中的职业入门教育﹑准备从事各项职业的职业准备教育和之后进一步提高的职业继续教育;狭义的职业教育则专指后两种教育。
二、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
就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不过仅有近几十年的时间。那么从出现到发展也是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初步建立阶段。从1900年到1949年这一时期,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在各种教育改革运动中发展的。随着鸦片战争后,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寻求变法来改变国家的衰落面貌。由于我国传统的封建制度及儒家思想的统治的根深蒂固,想要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完全改革是不可能的,所以“中体西用”职业思想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就应运而生了。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也动摇了我国传统的封建教育。我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创始人黄炎培先生与1914到1915年间对国内外的教育考察及研究后发现,我国的教育不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主张在我国建立职业教育并且创办了中华职教社和《教育与职业》杂志。在1918年,黄炎培先生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第二阶段则是发展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从最初的照抄照搬外国职业教育模式,逐步探索并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
三、如何改变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晚等诸多原因,要想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我们不能急于一时。要深入问题,从基础方面着手研究,走出一条属于我国的职业教育之路。那么我国职业教育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一是教育内部差异程度低,二是职业教育的标准化程度低,三是职业教育与工作之间的联系程度较低。
首先,就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来说,我国目前只有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而这些学校大部分重视普通文化课的教育,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这就导致了,职业教育学校的学校所学的知识量少,就业面狭窄。可以提供继续学习的学校少、不能继续更高层次的教育,从而影响了学生的选择积极性。正式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内部的特色不明显,使得大多数企业认为招收文化基础更好的高中毕业生也是可以的。
其次,我国的职业教育的标准化程度低,使得我们不能很好的监督、监管职业院校的教育问题目前尚未设置统一的职业资格证标准,使得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参差不齐,企业在挑选专业人才时也耗费更多的时间及物质,倒不如自己培训普通高中毕业生来,直接培训企业所需的人才,对号入座更节省时间及物质问题。结果是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无工作可做,最终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三,职业教育与工作之间的联系程度较低这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最大弱点。如上所述,从课程的角度看,我国职业教育一直非常强调普通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等知识性课程,而这些内容往往离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较远,导致理论脱离实际。学校为了增强学生的就业选择面,专业口径也普遍设置得比较宽,这进一步降低了职业教育与工作之间的联系程度。
最后,当然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上也存在问题,如关于职业教育的法规不全、管理体制不一,这就使得职業教育在教育规划、手段、经费等方面缺乏有力的向导从而陷入被动。还有,我国的职业教育毕业生从事的工作枯燥,而工资少,升值机会少等问题也影响了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总结
总体上来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要正视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的社会地位。摒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建立统一的职业标准、设置更加合理的职业教育课程、加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无论是政策上或是经济上的投入。加之从事职业教育的专业人员的增加,相信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将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要从基础出发、从职业教育课程方面入手将会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更加适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要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经验,剔除糟粕、取其精华使我的职业教育更加全面,更加系统。这些无疑都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马庆发主编,唐林伟副主编:《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3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朱德全 张家琼:《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76
[5]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
[8]李春林:《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6
9.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史 篇九
笔者在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25年发展历程梳理的过程中,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划分为创业教育概念引入初期的自发探索阶段(1990―2002.4)、政府行政部门引领下的多形式探索阶段(2002.4―2010.5)和整合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理念突破阶段(2010.5至今)三个阶段,并从教育理念、政策法规、学术研究、实践事件四个维度对上述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将来更好地发展提供借鉴。
一、创业教育概念引入初期的自发探索阶段特点分析
1.教育理念维度分析。1989年柯林・博尔在其提交的《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创业教育的概念,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1]。我国随后在1990年成立了协调组,并以6个省市为项目单位,正式开展创业教育的实验和研究。但在此阶段,仅有部分政府部门和少数高校意识到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体对于要不要开展创业教育还有争议。
2.政策法规维度分析。正是由于此时创业教育仅得到了部分政府部门的认可,因此虽然在政府行政部门的会议及文件上开始出现有关创业教育及促进创业的论述,但一是主要集中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其他政府行政部门很少涉及,二是引导、鼓励性的语句多,没有落实相应的配套政策。以1998年共青团中央发布的《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纲要》和1999年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例,前者提出“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后者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对于创业教育如何开展并没有详尽的论述。
3.学术研究维度分析。笔者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以“创业教育”为主题词,对2002年以前发表的论文进行关键词匹配检索,共检索出论文105篇,其中1999年仅有5篇。不难发现,此时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不仅相关学术论文数量偏少,而且没有出现相应的研究成果。
4.实践事件维度分析。此阶段的实践尝试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即高校层面和政府层面。在高校层面,1998年清华大学借鉴1983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做法,发起了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在实践型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值得一提的是此项赛事随后演化为“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一直持续至今。在政府层面,2000年教育部确定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等10个创业园为国家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开始尝试开展创业示范点建设。
二、政府行政部门引领下的多形式探索阶段特点分析
1.教育理念维度分析。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扩招,2002―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批专科生和本科生相继毕业,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显现,面对此种情况,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靠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来解决就业问题。从此,要不要开展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无需再讨论的话题,探讨的内容逐渐转为如何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2]。
2.政策法规维度分析。相比前一阶段,此时的政策法规出现了三个明显特点:一是200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鼓励和支持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对创业教育从法律的高度给予了认可。二是政府各行政部门联合下发文件的情况明显增多,开始形成创业教育的合力。例如2005年发布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就是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0个部委联合发布的。三是关于创业的扶持、激励政策开始不断出台。以2007年下发的《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为例,该通知明确规定“可按70%抵扣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3.学术研究维度分析。随着人们对创业教育必要性的逐渐认同,从2002年开始,我国对创业教育的研究不断增加。笔者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仍以“创业教育”为主题词,对2003至2010年间发表的论文进行关键词匹配检索,共检索出论文2782篇,其中2010年的论文数量达到875篇。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宽,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入。以2009年的研究论文为例,论文研究内容涉及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体系、创业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
4.实践事件维度分析。从2002年到2010年,无论高校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在政府行政部门的`引领下对创业教育开展进行了积极地尝试。在政府层面,首先从国外引进了2项创业培训课程即SYB创业培训和KAB创业培训,一直沿用至今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其次致力于创业教育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2009年4月16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在中南大学成立,作为隶属于我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创新创业教育分会致力于深化、普及和开展创业教育,分会的成立也标志着我国创业教育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在高校层面,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拉开了我国大学研究与实践创业教育的序幕。在社会层面,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媒体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的号召,开始注重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多档创业教育主题节目应运而生,如2009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的“青年创业?中国强”大型电视活动和2010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在黄金时段举办的“创业有道”系列电视讲座。
三、整合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理念突破阶段特点分析
1.教育理念维度分析。2009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调研通过专家鉴定,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从事的创业项目中,大部分是技术含量偏低的生存型创业,真正参与高科技创业仅占创业人数的17.11%[3]。另据麦可思的一项调查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仅占毕业生总数的1.2%,远低于发达国家20%~30%的比例[4]。上述两项调查结果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创业教育的理念,并最终促使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产生。该理念将创新的元素融入创业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更正了“创业教育是只针对少数有创办企业潜质的学生开展的技能性教育”[5]及“定位于培养少数创业明星的创业教育理念”[6]等片面观点,将创业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政策法规维度分析。此阶段的政策法规呈现出明显的标准化特点。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文件的形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予以明确。2012年教育部下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试行)》,对“创业基础”课程的性质、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点均作了明确的规定。
3.学术研究维度分析。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突破之后,研究成果不断展现。前一阶段关于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体系、创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温州大学“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新体系”[7]等成果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另外,这一阶段出版的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著作与教材明显增多也从侧面证明了研究取得的成果。
4.实践事件维度分析。2010年教育部成立了“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以进一步推动创业教育的学科专业化发展。在高校层面,2011年中央部委所属的109所高校启动实施了16300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为践行“让全体学生成为创业教育的受益群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做了积极尝试。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随后于2012年推广至全国所有高校。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目前已经经历了创业教育概念引入初期的自发探索阶段、政府行政部门引领下的多形式探索阶段和整合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理念突破阶段3个阶段。但我国目前仍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且就业形势依旧十分严峻,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支点,在未来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柯林・博尔。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J].教育研究,1990,(7 )。
[2]施永川。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0,(21)。
[3]石国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0:223-224.
[4]施永川。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发展历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 )。
[5]张冰,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辨[J].高教探索,2014,(3 )。
[6]雷家X。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应做的调整[J].青年探索,2011,(1 )。
[7]黄兆信。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12)。
10.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史 篇十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十八大报告中,提高教育质量被冠以“着力”加以强调,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被提出以来,一直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深刻了解我国当前素质教育实施的现状,汲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一步理清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制定科学的对策和措施,无论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的含义,在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目前对素质教育一般的解释为:通过培养、发展人们先天与后天所具有的各种素质,以进一步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教育范畴。在当前我国建构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又赋予素质教育新的内涵与时代特征。素质教育必须立足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自主、能动的主体性要求,超越人的自然素质,不断提升人的创新素质的教育。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符合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使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与学会交往,进而学会做人。因而,素质教育也应该是一种强调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只有构成个人素质的各元素之间的有机协调和整合,教育发展人、提升人的真正意义才能得以体现。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标志着我国教育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历史阶段,也体现了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开始全面落实,不仅是全面贯彻“科教兴国”方针,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努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社会发展,建构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在和谐社会的建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正是适应建构和谐社会客观要求的必然抉择。素质教育是随着时代与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现实需要而产生与发展的。素质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坚持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价值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科教兴国”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生涯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为解决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问题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而素质教育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因而实施素质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所在,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因为科技和教育具有双重的功能,不仅能为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各种手段,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而且能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保证。
(三)实施素质教育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立足于人的本性,从人的根本质量上使人得到发展和完善。教育要卓有成效,就必须关注人,了解人,研究人。教育学也是人学,其原因正缘于此。素质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人学,它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素质的前提,就是高度着眼人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
素质教育实施已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现状仍不容乐观。
(一)陈旧观念阻碍着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教育观念作为人们对教育问题比较确定的认识和看法,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新观念与传统观念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束缚了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很多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会影响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校升学率的提高,所以在实际行动上采取了抵制与排斥的行为。尤其在多数的农村学校,陈旧的教育观念依然是制约新课程实施和发展的障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一时还难以转变,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十分突出。
同时,社会和家长对推进素质教育的阻力很大,家长们要的是高分数,要的是升学率,有些地方党政领导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中未能发挥积极作用,有的甚至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阻力;一些地方的学校领导及教师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很多地方依然是“轰轰烈烈讲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
(二)教师培训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缺乏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素养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最直接的执行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新课程实施的效果。目前的师资水平不尽如人意,师资培训虽然初见成效,但是还不足以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本培训是新形势下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的措施,可是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得到很好的开展,农村学校布局分散,师资匮乏,学科专任教师培训和组织管理相对困难,学校的设备和资料相对薄弱,不能满足教师学习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当前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他们缺失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追求,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崇高的献身精神,在对待自己的工作上,满腹牢骚,消极被动,不重视业务学习和专业知识更新,长期处于“得过且过、平淡斯混”的状态,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
(三)考试评价制度制约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在教育评价上,考试的选拔性和评分的机械性教育评价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现代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我国传统的教育评价制度过于单一,主要是用考试这一种手段来检查学生的好坏,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手段注重定量化、单一化,一张试卷、一个分数定终生,注重选拔性,强调的是终结性评价,形成了对基础教育的负导向作用和负激励机制。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考试的某些功能被过分地强调了,而另一些功能却没有被充分发挥。如注重纸笔测验,评价方式单一;偏重智育,忽视体育和美育,德育实效性差;更多关注书本知识,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使教育评价带上了浓厚的“淘汰主义”、“精英主义”色彩;这种以升学考试为教育的唯一价值取向和终级目标的做法,必然会造成学生片面的、畸形的发展。四、十八大报告指引下,推进素质教育的对策
“十八大报告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代表、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说,报告把教育放在民生之首,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有用之才。如何落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胡光辉认为,当前首要的是推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要有条不紊地推进考试制度、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通过改革突破实施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障碍,把教育发展引导到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同时,要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教师敬业爱岗、关爱学生的良好道德修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引导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关爱中成长,在愉悦的环境中进步。
(一)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
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观念的更新。如果教育观念没有根本转变,新口号尽管提了,但在旧观念作用下的实践操作必然也是“换汤不换药”,不可能取得应有成效。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是以一张考卷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严重的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导致教育重智轻德、高分低能等现象严重存在。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转变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
要使素质教育真正开花结果,必须依附新课程改革的肥沃土壤。而新课程改革要想得以顺利实施,转变领导、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的观念非常重要。作为学校领导,积极参与新课程的改革和研究,顺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重建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作为教师,要摆脱陈旧的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理论,让理论学习贯穿课程改革的始终,把学习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把学习与反思相结合起来,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念。
(二)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素质教育的实施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提高教师素质,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因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党的教育思想、方针的贯彻,一代新人的培养,归根结底要依靠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因而教师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这些年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逐渐暴露了教师队伍的严重不适应性。因而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强师资培训刻不容缓。
由于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需要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十分庞大,全员培训往往难以实施。为此,各学校可选送素质较好、善于学习、观念先进的教师参加学习和培训,回来后再组织二级培训,确保有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培训的行列中来。其次,培训部门要注重培训质量,强化培训效果,力求做到学以致用,避免搞花架子,避免培训流于形式。在培训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培训结果,更应该重视培训的过程。
学校要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研氛围,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激励全体教师投身课改,努力践行素质教育。每一位教师都要建立起实施素质教育的“反思档案”,教师对自己在理念更新、教学实践中的收获或成败的经验教训,以“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形式,及时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内驱力,为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很及时,很有针对性,既回应了人民群众期待,又着眼于国家未来发展需要。我认为,现阶段,必须要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改革环境。十八大报告中说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让我对教育改革发展充满了信心!”十八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郭虎说。
十八大代表、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徐梅说:“过去十年的教育体制改革,解决了思想观念、教育供需矛盾、教育质量、教育保障和教育公平等一系列制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今后,教育综合改革还应当继续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在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在教育综合改革中,搞好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为了适应应试教育的需要,我国学校教育的课程建设观念是十分保守的,稳定的,基本上能够适应应试教育教学的需要,这种课程建设与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大相径庭的。所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
首先,在价值取向上,课程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使学生既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有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必须渗透思想教育。
其次,在课程内容上,要加强三级课程建设。即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特别是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建设。各省、市、自治区要尽快拿出省、市(县)两级地方课程,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单独或校际联合推出学校课程,以保证课程内容的更新,及时吸收某些较新的科技成果,贴近时代,贴近学生。
最后,教学组织形式要实行课程组班制。有条件的学校应打破传统人数相对固定的班级制,在统一要求和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求知愿望的基础上,实行课程组班制。即每学期按课程组班,每门课由学习水平相近、能力基本相同的学生组合成班,允许学生打破年级界限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要。
教育综合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教育评价的改革。教育评价是检验教育过程当中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教育目标是否得以实现的手段。有效的教育评价机制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创造性人才,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可靠保证。过去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在教育评价上存在种种误区,这种状况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严重不符的。要改革评价机制,发展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和谐发展的评价体系,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目的要从“甄别选拔”转变为“育人为本”。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重视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教育。因而其评价应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评价的发展功能和诊断功能,淡化选拔功能,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甄别选择”走向“全面发展和全体发展”。
其次,改变现行的以“唯智育”为主的招生制度,转向“五育”并举,推行以选拔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主的招生制度。在素质教育体制下,一所学校办得好坏,其办学质量与效果最终应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而不能片面地以升学率作为教育评价的唯一标准。必须在招生考试内容上有所突破,打破智育“一统天下”的局面,转向“五育”并举,体现综合化,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的要求。
最后,素质教育评价应使每个学生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个学生面前,甚至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最感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们打开他的精神发展领域,并使他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高处,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素质教育评价应成为激发、唤醒、鼓舞、推动每个学生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成为他们有个性地、自主地、能动地、全面地发展的催化剂,促进自己向着全面发展的方向逐步迈进。
(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新世纪以来,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世界各国纷纷将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人才竞争空前激烈。十八大代表们深切感受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的制度环境。”李晓红代表说,“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创新驱动的两个轮子,是中国加速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持和巨大动力。如果没有科技能力提升,就没有创新型国家的地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
家,迫切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2005年以来,“钱学森之问”曾引发中国社会广泛关注,背后折射的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成才机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现实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但是,由于受传统的价值观以及社会竞争等方面影响,应试教育现象严重,教学方法陈旧、评价单一,这些都阻碍了创新人才的成长。”杨荣代表说。
“现在,必须从体制机制上、理念观念上进行深刻变革,按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理性审视,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学校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能不能培养合格人才,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热情,是实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孙家学代表说。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徐梅代表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难点,也是关键点。创新人才培养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培养方式、成长环境,推进内涵式发展。因此,必须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交叉培养和联合育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人才基础。”
十八大代表、兰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寒松对于学校所处的发展阶段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他说,同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相比,学校在队伍稳定、经费筹措等方面仍存在困难。在十八大倡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这些都需要通过教育综合改革,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条件。
【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史】推荐阅读: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06-15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07-24
论比较教育依附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09-07
数据看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新变化10-07
我国报业媒体发展11-29
我国经济发展进步09-13
我国肥料发展趋势分析10-21
我国机械工业发展10-23
我国农业发展方向11-06
我国工伤保险发展历程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