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教学计划

2024-10-25

培育教学计划(精选8篇)

1.培育教学计划 篇一

黄畈中心小学 培育合格小公民计划

一、活动背景

培育“六小”公民是我校多年来开展的特色教育,学校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有校本教材,有课时保障,有相关评价。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市区“十二五”教育规划,进一步深化“六小”公民教育,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学校把“六小”公民教育目标向“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小公民”延伸。

教育目标的落实不仅有赖于学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搭建师生展示风采的舞台,更有赖于优秀班集体的建设。有人说: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这是一个合格班级;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这就是一个优秀班级。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很多人在离开学校生活多年之后,仍然念念不忘当年那个班级,可见班集体对学生个体关系之密切、影响之深远。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优秀班集体创建活动,并参加了丰台区德育内容、方法和机制创新项目试验,力争在两年内通过优化班集体建设,强化班级管理,全力培养和创建优秀班集体,开展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校中形成一大批常规有序、凝聚力强、风气优良、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秀班集体。

二、实施过程

(一)制定《创建方案》,班级推广试行

1、开展培训,提升班级文化建设水平。

2011年9月初,学校德育组制定了《丰台一小优秀班集体创建实施方案》,并提交年级组讨论,老师们提出修改意见后,德育组对《方案》进行了完善,并召开班主任例会,对方案进行了解读,使每一位班主任明确了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

德育组面向全体班主任做了“丰台一小班主任队伍现状分析”,使每位班主任不仅了解了我校班主任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促使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找到优势与问题,明确了自身的发展方向。

班主任就优秀班集体创建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各班通过班会,汇报展示优秀班集体的创建情况。

上学期,随着优秀班集体创建工作显著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师生达成共识,共同参与。为了进一步促进班级文化建设水平,学校对四、五、六年级的中队干部进行了班级文化培训,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交流活动。在班主任和小干部的积极带领下,学生们积极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小干部们走进各个班级,听取学生精彩介绍,了解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和有建设性的建议。

班级文化建设培训活动既进一步提升了班级文化建设水平,又使学生在充分参与建设活动过程中提高了认识能力,锻炼了表达与交流能力。

2.班级实施情况

德育组深入班级,了解班级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去年9月,全校各班围绕《方案》制定并上交了班级创建计划;10月份开展了班徽设计征集活动,并请5

(6)班通过升旗仪式向全校师生介绍班徽设计征集的过程及成果。经过调查,全校各班都有自己的创建目标,有符合班级实际的班徽、班训、班规,60%的班

级学生能够脱口说出班规、班训的内容,85%的小干部能够履行职责,得到班级成员的认可。

许多班级针对争创优秀班集体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开展教育,思路清晰,展现了创建优秀班集体的过程,效果显著。例如:六(10)班借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契机,动员学生全员参与,每个同学都来设计创优计划。还开展了一日值勤班长活动,让学生在负责一天的班级管理中锻炼能力,学习承担责任。此外还利用班会,让学生自主设计、参与、组织班级活动。

丰益四(1)班把学生日常的践行班训所做所感进行归纳、总结、提升,积极开展创优活动,教育过程扎实深入,资料留存比较齐全。再如:一(3)班围绕创建每月开展一个专题活动,使得活动具有延续性、系列性。丰益二(3)班围绕“集体大家爱,责任大家当”创建优秀班集体,使得每一名同学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学习历练,实现在做事中学会做事,在担当中学会担当。

总之,我校在优秀班集体的创建中,重视整体,尊重个性,讲究实效,以点带面,以一个个优秀班集体的创建,推动学校整体建设发展,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二)召开主题班队会,展示班级风采

主题班队会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活动形式,是展示班级实力的媒介,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纽带。班队会更是一个展示班级教育的窗口,它展示了一个班级在创建目标引领下,梳理总结并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

我校开展了主题班队会展示活动。各班、各中队通过不同形式向家长、学校评审团展示了创建过程中的亮点、成效。体现在三个方面:

1.抓好养成教育,夯实小公民教育基础。

三(6)班主题是《养成读书好习惯》,通过调查、画统计图、分析问题、介绍读书方法,制作阅读卡等形式引导学生养成读书好习惯。三(1)班《学会宽容 快乐成长》采取了情景剧形式展现班级问题,学生针对问题展开分析,学习如何自己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六(10)采用板块式探究合作方式开展活动,结构设计巧妙,从看吸烟图片谈感受,吸烟危害的测试,到用数据说话,摆事实讲道理,再到集体出戒招,我的行为我做主。主题突出,切入口小、贴近学生实际,且层次清晰。

2.发挥家校协同作用,形成小公民教育合力。

组织开放式班会是我校的传统,每班邀请家长参与班会展示活动,并进行评价,从最初的3名家长到现在的10名家长,提现了学校开放办学的信心和理念。家长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有的帮助老师制作课件;有的协助录像、照相;有的参与班会的展示活动;还有的给孩子们准备了小礼物,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这样的资源引入,从师生双向交流转向了教师、家长、学生的三方交流,更加融情导行。

3.探索国际理解教育途径,扩充小公民教育内涵。

四、五年级围绕《国际理解教育》开展了主题班会展示,四年级涉及节日主题的8节,中外民居主题的1节。五年级班会涉及四个单元六个主题。其中五年级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结合班级争创实际,引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开展小课题探究活动,效果显著。

远洋四(1)班《我心目中的春节》介绍了春节的民俗知识,结合本班外地学生多的特点,引导学生分别介绍自己家乡如何过春节的,过程中家长也积极参与,给孩子们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同学们兴趣高涨。班会有特色、有创新。

五(1)和五(4)班都围绕“流动的画卷”进行探究,分别召开了《全世界共同的艺术——动画》和《我爱动画片》主题班会,五(4)班从猜动画、喜欢动画的理由,到辩论国产动画与国外动画片的优劣开展探究,层次清晰。五(1)班与五(4)班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善于归纳总结动画片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并迁移到学生自身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两节班会的突出特点是教师与学生一起精心筛选有特点的动画作品,激励学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还把北京精神的教育适时融入班会内容之中。

今年6月,我校还召开国际理解教育项目现场会,设计英语、品德与社会、国际理解、音乐等7节课,每一节课都渗透了培养国际视野小公民教育的理念,受到与会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4.交流创建智慧、探索评价方式,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有着积极的心态、和谐的氛围、优良的班风、强大的凝聚力,突出的特色。创建这样的班集体不仅需要教师的辛勤付出,更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为了进一步推进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以评选活动为契机,引导教师梳理、交流创建工作经验,积极探索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激励教师充满智慧地开展创建活动,开展了如下形式的交流活动:

(1)本校及丰益分校利用每周一升旗的时间,把升旗展示活动作为展示班集体创建的窗口,让全校师生能够及时了解各班创优的情况,以便互相学习,不断完善各班的创优活动;远洋分校注重常态交流、注重相互学习借鉴,依据自身特点落实一日生活制度评比,促班级创建活动地深入开展。

(2)在推荐北京市优秀班集体时,为体现学校民主、尊重、参与的公民教育理念,学校采取了三步走,一是在全校广泛动员,凡是认为符合条件的班级,均可参加自荐,二是自荐班级的老师和学生分别在教研组和低中高三个年级段中进行班级创优工作汇报,交流创建亮点,老师、学生综合年级学生、教师、领导的投票结果,本校推选六(10)班,丰益分校推选二(1)班参评北京市优秀班集体评选,最终六年级10班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班集体。

(3)学校还聘请丰台分院德育中心的专家为自荐优秀班集体的班主任就班级管理特色进行把脉,给予班主任工作专业的指导与帮助。共有29位教师参与了交流。最终,学校和专家共同推荐了艾春颖老师参与北京市紫金杯优秀班主任评选,推荐李春燕、苏彩虹、黄海英、张琦4位班主任参加丰台区优秀班主任评选。期末,学校还组织科任教师对自荐优秀班集体的班级从纪律、作业、班级环境、班主任与科任教师配合解决班级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征求领导班子意见,13个班级被评为2011-2012学优秀班集体,同时,所在班级班主任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4)为进一步交流班级管理经验,提升班主任工作实效性,学校组织班主任到南戴河丰台文教培训中心进行班主任培训。张琦、苏彩虹、罗少媛等3名班主任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班主任老师就为学生的发展必须做哪些工作和哪些工作得到家长的欢迎两项内容进行了充分的研讨。

(5)为充分发挥骨干班主任和市、区优秀班主任的的示范引领作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开展创建优秀班集体活动,促进班主任队伍进一步成长。今年9月26日,丰台一小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仪式隆重举行。工作室有明确的定位及研究方向,有三年总体方案,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任务和职责。分院德育研究室杨静老师就个人规划的修改与完善进行了说明,建议老师们用经验总结法,以同伴互助的形式不断完善诊断过程。刘建老师在充分肯定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取

得显著成效的同时,还勉励工作室成员积极探索,做好自身规划和学生发展目标,并表示要给予班主任工作室大力支持,为学校的班主任队伍建设把握方向。

今天我们参加展示的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

三、反思与展望

(一)反思这项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效:

(1)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努力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使班级建设有了方法、有了过程,提升了班主任工作的能力。

(2)一部分班主任对于班级的建设有了整体的思考,老师们注重班级文化建设,部分班级已经初具特色。

(3)沟通交流及不断完善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师生的热情,有更多的老师乐于自主地参与交流、评价活动中,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公开、公平的评价使老师们的工作获得了认可。

但是,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一部分教师仍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和重视程度不同,对班级建设缺少深入的思考,缺少凸显班级特色的创建活动。

(二)展望:

1.全面实施《优秀班集体创建方案》,通过一日生活制度、小干部队伍培养、主题活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落实。

2.加大优秀班集体建设评比表彰力度,力争在全校打造三分之一优秀班集体,以带动公民教育整体推进。我们也将改变评价机制,获得优秀班集体的班主任,将优先参与丰台区优班主任和市紫金杯班主任的评选。

3.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小公民的重要渠道,充分利用班会活动进行教育,优秀班级活动将在全校进行展示。

总之,把一个班级建设成为优秀集体,是班主任各项工作中最复杂、最艰苦的一项工作,也是最能锻炼班主任专业道德、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一项工程。以优秀班集体建设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将是我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德育工作重点。我们深信,只有坚持走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之路,才能创建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小公民!

2.培育教学计划 篇二

关键词: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 如何才能顺利走出课程改革的深水区? 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了明确的指示。 十八大报告指出, 我国最新的教育方针是,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因此, 培养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的人”应成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一、 培育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中, “核心素养体系” 这个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成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工作的 “关键”因素。

因此, 构建核心素养体系, 培育核心素养, 既是对党的教育方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素质教育、 立德树人等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思想的具体化、 明确化与深化, 同时也吹响了整个课程、 教学和评价从 “学科本位” 到 “学生发展” 本位转型的号角。 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 培育核心素养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价值追求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 作为一门以育人为主旨的学科, 尤其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初中生的三维能力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整合, 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学习过程表现出来。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政治认同、 理性精神、 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培育“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就是要培养有立场、 有理想的中国公民。 政治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的国家在情感上和理智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以及 “情为祖国动、 情随祖国动” 的自觉行为。 具体来说, 就是初中学生作为一个中国公民, 要热爱祖国, 忠于祖国, 对祖国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要有中国立场、 中国情怀, 能以中国公民的身份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了解中国的国情, 理解和自觉拥护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拥护中国共产党及领导, 热爱社会主义, 能关注和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变化, 为中国的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确立为中国的发展承担责任和做出贡献的志向, 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增强民族自尊心、 民族危机感和民族责任感。“政治认同” 核心素养对于国家、 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只有政治上的认同, 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 才会有行动上的自觉, 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才能维护国家统一, 增强民族团结,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培育 “理性精神” 核心素养, 就是要培养有思想、 有理智的中国公民。 21 世纪, 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 信息化的速度也逐渐加快,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让我们时刻处于一个多元文化、 多种思潮、 多种价值观的漩涡之中。 初中学生要成为一个具有 “理性精神” 的中国公民, 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要能分清善恶、 是非、 美丑,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坚持原则, 坚守底线; 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现象和政治事件, 看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要实事求是、 坚持真理, 自觉抵制腐朽思想、 落后思想的侵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弘扬正能量。 “理性精神” 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于国家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做负责任的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育 “法治意识” 核心素养, 就是要培养有自尊、 守规则的中国公民。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 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近几年来我国中学生犯罪率不断上升, 犯罪低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中学生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严峻的社会问题。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 中学生的法治观念在一定意义上决定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 因此, 培育学生的 “法治意识” 核心素养, 对初中学生加强纪律教育和法治教育, 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自觉树立法治观念, 强化规则意识和秩序意识, 积极行使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 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能够促进初中生依法自律, 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预防和减少中学生违法犯罪现象, 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育 “公共参与” 核心素养, 就是要培养有担当、 有情怀的中国公民。 一个积极的社会参与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如: 诚信友善, 自律自强, 言行一致, 孝亲敬长, 富有同情心, 对人对事负责等, 需要处理好个体与个体、 个体与群体、 个体与社会、 国家乃至国际等多种社会关系, 需要有家国情怀, 能心怀天下, 具有责任担当意识和包容精神。 作为一个社会人, 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虚拟世界里, 我们时刻都在享受着国家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发展的成果, 关注着国家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发展的动态, 有着积极参与国家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建设的迫切心情。因此, 培育 “公共参与” 核心素养, 是促使初中生个体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保证。

政治认同、 理性精神、 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这四个核心素养在内容上相互交融, 在逻辑上相互依存、 紧密联系、 相互促进, 构成一个严谨且具有前瞻性的有机整体, 对促进和推动学生发展发挥整体作用。 其中, “政治认同”是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灵魂, 是 “ 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的共同标识, 决定学生成长的方向。“理性精神” 是达成 “政治认同”、 形成 “法治意识”、实现 “公共参与” 的主观条件。“法治意识” 是 “公共参与” 的必要条件, “公共参与” 是 “法治意识” 的必然表现, 是 “政治认同” 和 “理性精神” 的必然结果。

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导渠道, 对学生进行本学科 “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 和 “公共参与” 核心素养的培养, 有助于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做负责任的公民, 对于指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 健全人格修养具有关键作用。 因此, 思想品德核心素养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 也是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应有的价值追求。

三、 思品教师在培育核心素养中的应对与担当

思品教师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 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培育者的重要角色。 思品教师要积极应对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 在改革中勇立潮头、 有所担当, 在专业发展中需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做终身学习的学习者。 做一辈子教师, 就要做一辈子学生。 教师职业注定要 “活到老, 学到老”。 思想品德教师应把终身的学习 “内化” 为自觉的行动, 在学习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增强教育的慧心。 教师应积极学习党中央文件和重大会议精神, 树立立德育人理念; 主动学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理念, 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和课程观; 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细心观察学生学情, 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

做创新行动的学习者。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如果不付诸于实践, 势必出现教育教学中 “穿新鞋走老路”, 说一套、 做一套的 “两张皮” 现象。 唯有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变成实际的教学行为,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勇于尝试、 大胆创新、 积极探索, 才能在实践中锤炼自身的教学技能, 提升自身的教学品味和教学品质, 炼就教育的智慧, 使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为此, 教师不仅要研究课程标准、教材、 教法, 更要关注学情、 师情、 班情、 校情, 还要通过学习积极提高自身的课堂观察技能、 群体合作技能、 情感交流技能、 课堂纪律组织管理技能、 组织学生活动技能、跨学科互动素养、 媒介素养等等。

做反思研究的学习者。 俗话说,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新形势下, 思想品德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要走出原有的惯性和禁锢, 有所突破进, 推陈出新, 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 更应有永不停步的反思和持续研究探索。 学习 ———行动———研究, 再学习 ———再行动———再研究, 唯有这样, 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享受教育的快乐, 提升自身的教育境界和核心素养, 丰富教育的智慧。 而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或教育教学细节的追问、 审视、 推敲、 质疑、 批判、 解剖, 对课堂问题的追根溯源、 剖析思考、 改进完善, 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3.培育欣赏意识,深化欣赏教学 篇三

关键词:聆听;兴趣;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71-1

一、改变学生思想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笔者曾经做过一份“我心中的音乐欣赏课”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是喜欢听音乐,而90%以上追求的是流行音乐,对于欣赏课,喜欢的学生20%都不到,而在问及原因一题中70%以上的学生选择的是不知怎么欣赏,80%的学生不认同教材音乐。课本教材选取的大多是古今中外的一些名曲,对欣赏者的音乐素养要求相对较高,而农村初中学生普遍对音乐知识的积累比较薄弱,在不理解音乐语言的条件下被动的去欣赏一首不熟悉的音乐作品,难免会产生厌倦的情绪,那还谈何欣赏的兴趣呢!而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根本动力,那如何改变在学生中已有的这种思想观念呢,让他们喜欢听且觉得自己会听?

1.聆听自然声响,开启音乐之门。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不同于其他的艺术门类,可通过视觉的直观感受达到理解作品的内涵,音乐艺术的实践活动必须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而对于音乐欣赏这一教学活动,更需要注重聆听,首先就要让学生学会“听”,进而在“听”的过程中激发起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下面是笔者在引导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首先让学生来感受和体验几组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

播放音响(1):“轰隆隆,轰隆隆”,几阵雷声先是沉闷又迟钝的低低滚动,接着像爆炸似地响彻云霄,随即是狂风夹着暴雨倾盆而下的声音,此时风声,雨声交织成一片。这样的声响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心境呢?有的学生告诉我,这声响震撼人心,像是万马奔腾,雄伟壮观,而有的学生却告诉我听后的心情郁闷,烦躁,甚至是有些许的恐惧。

播放音响(2):“叽叽叽,喳喳喳”,树林中鸟儿清脆婉转的鸣叫声,“哗啦啦,哗啦啦”,溪水潺潺流动的声音,这些明亮的音色错落有致,你又有何联想和体会呢?大部分同学都联想到了在园林中游玩时惬意的心境,享受到了一种宁静安逸之美。

2.认识音乐语言,感受音乐魅力。

上面一步是带领学生开启感知音乐的大门,引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欲望。下面就要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原因,也就是明白为什么不同的声音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引发我们不同的情绪。这就需要认识音乐的语言中音乐基本要素的作用。

农村中学的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积累少之又少,识谱的学生寥寥无几,更别提对音乐要素的了解了,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笔者在上面一步的基础上,先通过最基本聆听和比较,引出音乐要素,再作分析,明白原因,理解音乐,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要素就如一位魔法师,经过不同的变化组合,使音乐更加生动感人,更具魅力,也让学生能在这音乐的海洋中自由地畅游。

二、优化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想象

1.解读背景,开启想象之门。

教材中所出现的音乐作品很多都具有时代的典范性,往往有着特殊的创作背景,这与音乐家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联,作品中包含着他们的生活态度与思想情感,理想信念与不懈追求。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介绍背景是一个必要环节,但如果只是枯燥的照本宣读,那作用甚微,并不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那如何才能使学生不是被动的去接受,而是主动地参与进去呢,笔者尝试了以故事引入的方法展开背景的解读。

案例:在欣赏交响乐之父海顿的《惊愕交响曲》时,我先介绍了关于乐曲创作的一个有趣传说,王公贵族绅士淑女们经常在欣赏乐队演奏时打瞌睡。幽默的海顿知道后,写出了这部《惊愕交响曲》,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新作品演奏那天,音乐厅座无虚席,大家都想见识一下这是什么音乐。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睡着的绅士贵妇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乐曲演奏完了,大家恍然大悟,海顿和观众们都开始哈哈大笑。讲完后,同学们也迫不及待地想感受一下这惊愕的场面,这样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的调动了起来,他们能自主地进入欣赏的状态,用心聆听,思考作曲家是怎样用音乐语言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得如此逼真,如此美妙,这样学生做到了真正的理解音乐。

2.视听结合,提升想象空间。

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充分结合,降低了欣赏的难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音乐所要表现的意境,留下深刻的印象。

(1)听乐曲想象画面。

在积累了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体会情绪,想象画面。先播放一些音乐形象较为明显的作品,如: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片段,学生听完后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说说想象出了怎样的画面,有的同学说仿佛看到了黄河巨浪滔天,翻腾滚沸的壮观景象。这样通过将听觉转化到视觉画面,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并体验到音乐欣赏课的乐趣。

(2)看画面想象音乐。

4.从主题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育 篇四

成尚荣

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

谢维和

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柳海民

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

郑国民 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长、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

温儒敏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李方 北京教育学院原院长

■本报记者 汪瑞林

日前,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杂志主办、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承办的“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广会”在清华大学大讲堂举行。

去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评选出基础教育领域41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带领的团队完成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如何看待主题教学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如何看待课程整合的意义与价值?在成果推广会的高峰论坛上,几位嘉宾就此阐述了他们的观点。

优秀教学成果源于长期丰富的实践

成尚荣:今天的这个“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推广会”是富有中国意义的。推广会首先让我们回到事情的本身,那就是回到小学语文的主题教学,但是回到本身还不够,还要超越,这个超越就是从小学语文的主题教学,走向课程,走向课程的整合,还要走向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柳海民:窦桂梅是我的博士弟子。她的语文主题教学相关成果获得了“东北师大优秀博士生论文”的荣誉。优秀的教学成果应该具备四个特征,第一个就是坚实的基础。优秀的教育成果需要经过长期的思考、实践和完善的过程。在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有些著名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到目前我们依然在使用,依然具有勃勃的生命力,比如法国卢梭的自由教育、美国杜威的生活教育、中国孔子的启发教育,都是一辈子奋斗的结果。窦桂梅的主题教学的成果,经过了20年的时间积累才形成。

第二个特征是丰富的实践。我们通常认为理论生成的源头有两个:一个是理论的演绎,一个是实践的归纳。清华附小的语文主题教学既有单篇经典的主题教学、群文主题的教学,还有整本书的主题教学;既有语文学科的主题教学、跨学科的主题教学,还有刚才大家看到的超学科消弥式整合。多种多样的素材,生成的主题一定是多种多样的、千变万化的。但窦桂梅没有忘记,语文教学的实质和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语文立人,先是通过主题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语文的核心素养,进而发展成语文立人,也就是形成学生发展的全面的核心素养。

第三个是持续的探究。成果处在教学和研究的一个互动的完整的链条之中,不懈的研究不仅不断地改善教学,也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第四个特征是理论的升华。将教学经验进行抽象概括,升华成带有普遍性、概括性的“道”。这不仅需要长期的教学经历,更需要开阔的视野,要能够知晓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思维方法,以及知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很好地凝练和生成这样的主题。

成尚荣:作为窦桂梅的导师,柳海民教授告诉我们,其实窦桂梅老师本身也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就是教师发展的主题。教师发展的主题是什么?就是教师本身的核心素养。同时,只有经过长期的提炼才会形成实践模式。

母语教育应聚焦于培养完整人格

李方:我想从语文教学和母语教学的角度谈谈感受。母语是每一个孩子的启蒙者,是每一个孩子的言语之母、认知之母和学习能力之母。在当今信息时代,母语也是交流之母、传播之母,同时母语还是思想思维之母、责任之母,它有价值趋向,语言是有价值的。它也是文化之母。在小学阶段母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将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的母语课要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主题教学有目标,有序列,也有方法,还有价值,最终聚焦到家国情怀和完整人格的培育上,是非常完整的语言教学新的体系,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推广。

成尚荣:简单概括李教授的发言,小学语文主题教育的主题就是对母语的一种热爱。对母语,要理解和学习并重,而在母语的背后,站着一个完整人格的人。

主题教学是整合的开放的情境化的

郑国民:我对主题教学谈三个观点。第一,主题教学是整合的。我们原来的语文教学存在碎片化、知识琐碎化的问题,使得学生淹没在了字词句篇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练习当中。大家都知道,孩子的学习应该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学会整体运用知识,发展各方面能力。主题教学是整合的,就是想突破原来语文教学过细的碎片化的训练。主题教学使得语文课程本身是整体性的,同时也整合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

第二,主题教学是开放的。一个教学单元一个主题,选择三到六篇课文,几篇课文围绕主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展开。我们希望孩子通过这样的主题学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思考同样的问题,然后感受到不同的表述方式的力量。

第三,主题教学是情境化的。任何教育如果不和孩子的生命、生活发生关系,都是干瘪的、缺乏活力的。主题教学在孩子的创新思维培养这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就是让孩子在真实的教育场地当中,承担着真实的学习任务,让孩子在主动地积极地发现问题的过程当中学习语文,在真实的场地当中、在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当中学习语文,而不是老师简单地给他布置一个作业,简单地一个个知识点重复,简单地一个个能力点训练。我们原来语言教学更多的是让孩子模仿,实际上孩子的语言发展就是创造的过程,孩子书面的表达、口头的表达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成尚荣:主题教学提供了一种范式,这种范式是开放的,主题确定以后有不同的表达,它的核心是创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主题不是老师教给孩子们的,孩子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自己创造主题,说到底儿童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主题,把语文的主题和儿童发展的主题两个主题重叠起来,语文才有希望,语文教学才有明天。

课程整合要在给定空间下有所作为

温儒敏:主题教学非常好,特别是在小学,但到中学用起来恐怕就比较困难,特别是科技整合,科技类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它有条件,对教师的水平要求非常高。整合不是目的,我们还要完成语文的基本任务。语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最基本的就是语言文字运用,就是教会未来的公民熟练、通顺、得体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科设立、分科教学有它的毛病,也有它的道理。分学科这种教育形态并不是中国特有的,国际上都是这样的。有些任务就是要依靠学科来完成的,所以学科的设立与打通,这个问题要辩证地、全面地看。

现在大家都讨厌语文讲得那么琐碎,那么死板,为什么?大家都知道这些东西不好,但是大家都在做,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回避不了的现实——高考和中考。我们的改革只能在巨大的现实里面考虑。既让学生考得好,家长满意了,地方上也满意了,同时又不把他们的脑子搞死,能不能做到呢?我想这个是可以做点工作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到学科的基点,在这个基点上扩展到主题教学,再到科技整合,而不是要颠覆以前的东西。

课改已经搞了13年了,有巨大的成就,一些新的理念、先进的理念,普及了,但是我们调查发现,很多学校基本上还是老一套,甚至与搞课改之前相比,学生们的负担更重了。为什么?原因不在老师、不在学校,是整个大的社会环境使然。作为小学老师、小学校长,应该思考,在给定的空间中能做什么,能改一寸是一寸,能改两寸是两寸。对于课改,也应该总结一下,现在的课改也好,修订课标也好,要进两步退一步,要不然制定出来的课标也好,先进的理念也好,大家只能欣赏不能运用,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

成尚荣:在当今大环境之下怎样变革?我们的语文教学进行课程改革,很多问题不是出在课改本身,而是我们整个体制和环境,但是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温儒敏教授还提醒我们,主题教学课程改革要有基点,出去了还要回来,在某种场合我们进行课程整合,但在整合时不要忘记学科本身独特的价值。

小学阶段教育要突出“顶灯效应”

谢维和:我个人觉得,清华附小能取得这样的成果,有两点是非常值得重视和肯定的:一是校长和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教育是要有个人魅力的,窦桂梅老师的个人魅力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研究。二是这样的一种主题教学,包括在这个主题教学基础上形成的“1+X”课程体系,特别符合小学教育的专业性规律。

前面四位专家的发言中,我们多次听到一个词叫作整合,为什么整合对小学教育这么重要呢,我想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大家想想看,当一个6岁多的孩子迈入小学,来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他就好像进入到一个黑黑的房子里面。这个时候他能不能大胆地迈进这个他不熟悉的黑暗的房间里面?我们通常可以有两种方式帮助他,一种方式是我们用高度聚光的探照灯把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呈现给他们;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把这个房间的顶灯打开,一下子把整个房间都照亮,尽管顶灯在局部上并没有探照灯那样照得亮,但大家想想,在哪种灯光的帮助下,孩子们能够更放心大胆地走进这个房子呢?显然是顶灯!而这种顶灯恰恰是小学教学和小学课程的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它区别于中学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我们不要笼统地讲基础教育,我们要把基础教育分成高中、初中和小学不同的层次和阶段。而小学课程的特点也就在于这种“直接的完整性”,就是这种“顶灯效应”。而中学教学是分科教学,恰恰具有一种间接的完整性,或者说是探照灯式的教学,帮助每一个中学生走进一个个具体的房间、一个个具体的学科。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课程和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非常好地体现了小学教育的规律,符合小学生成长的规律。

5.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懂得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民族之林。

②理解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懂得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力量之源。

④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精神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伟大作用,引导学生要用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活动探究法、情感体验法、对照分析法等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愿意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5.教学难点: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第二部分内容,学生在全面了解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后,教师需要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事物认知和理解能力,对国情国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水平有差异,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与运用能力有一定的欠缺。

(四)设计思路: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由教师讲解会显得很枯燥,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问题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继5.12之后,今年我国又遇到哪两大灾情?对!西南旱灾、玉树地震。面对灾情,我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投入抗灾救灾中,就在昨天晚上,一个晚上的募捐就达21亿多。(这时播放晚会的主题歌)。思考这里凝聚着什么精神?我们要战胜一系列灾难要靠什么精神?为什么?这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须过三关。

6.浅谈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策略 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

下面我先谈一下对我市组织的初中学段学科素养考试的认识:这次考试充分体现了对学科素养解读的深化,涵盖了语文学科素养的四个方面。本套试卷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审美性、思辩性、传承性的统一。考试是教学评价中重要的一环,通过这一评价手段有助于教师对语文学科素养内涵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试卷内容前面两位教师已作了全面、深入的的分析,在这里我就不做具体的解读了。下面,我再来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认识,以期与同行们共商共进。

一、教师角色科学定位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观,“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新学习方式的倡导,国家、社会和学生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然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技能。但新课程改革的步子走得太快,教师培训又滞后,一时涌现的诸多新课堂模式。特别是学生学习小组建设的兴起,更是翻转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让很多教师在角色定位上失守。要么固守教师本位,变成教育教学的主宰;要么仅是新浪潮迎合者,实则迷失自我;要么在变与不变中东张西望不知所措。究其根源在于新形势下教师缺乏对自己角色定位的真正领悟与坚守。

学生是成长的人,是学习的人。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多地引导与培育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核心素养,引导陪伴学生最好地成长与发展。这样,我们才能利用学科教学活动载体,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有温情地创新地促进学生健康优秀的发展,而不会陷入唯分数论的学科本位观,仅成为学科专业知识的说教者。

所以,教师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引领者、陪伴者。

二、领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是实施有效培育策略的关键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部分。

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 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

理解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我们就能抓住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三、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的浅尝

根据语文教材特点我们可以对现行教材进行文本的活化利用,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来实施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策略。

(一)活用教材文本,变式训练学生掌握语文要素

1.人文类文本教学,变讲为论,以论促研,以写固学,夯实文本解读能力。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以主题分单元,在教学人文类篇目中,师生一般是以泛读了解或教师讲授为主,往往忽略了人文类篇目的语文要素学习与训练。这些篇目又大都涉及责任、爱国、奉献、善良等重要精神、道德修养。如果仅以教师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被动接受文本中心,学生未对文本作真正探究理解,那么这些文本的精神主旨就很难深入学生心底,更别说形成深刻感悟而指导学生思想与行动实践。所以,对此类文本的处理应以学生精读细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以讨论研究为学习方式,用写作感悟来巩固学习成果,从而对学生实施文本的阅读习惯、语言品析和主旨探究能力训练。

比如《我的母亲》《伟大的悲剧》《竹影》《背影》《信客》等文章,都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文章,都是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好素材,变讲为论,以论促研,既能让学生真正去领会文中的人文精神,又培育了自主学习与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求证与理性思维的品质。

2.以问导学激发学生文本探究,培养文本解读分析力与提升理解思维的品质。培育学生批判质疑的思维能力及品质,教师对教材文本的研究是关键,设计文本研究的问题是载体。一本书(教参)、一张嘴(讲授)、一支笔(板书)、一张片(课件)、一合作(小组讨论)的样张教学是很难培育学生对文本的理性思考的。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文本,发现文本中最有思考价值,最具引导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帮助与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并逐步形成深入理解学习文本的思维与方法。

如《桃花源记》,我觉得最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处处志之”却“寻向所志,遂迷”这一问题。学生要理解这个问题是很难的,但这个问题却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与兴趣。经过几番猜测,结合“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学生慢慢体会到这是陶先生有意为之,意在强调“世外桃源”是他心中的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再如《唐雎不辱使命》,唐雎怎么能佩剑见秦王呢?只要我们深入研究文本就能找到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3.以文为范,随文学习,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写作表达能力,想象力与创新力。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现行教材没有写作课程设计,也没有写作系统知识。一些教师就以中考满分作文作蓝本让学生背,让学生化用,当然这就考试而言是有用的,但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更谈不上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教材文本,就能找到作文教学教材蓝本。以教材文本为蓝本,来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的讲解,如从作文结构上讲:《背影》《春》就是总分总结构蓝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并列结构蓝本;从记叙顺序上讲:《最后一课》就是典型的顺叙,《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有插叙;从写作素材来讲:《藤野先生》《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写人的蓝本,《范进中举》《杨修之死》就是写事的蓝本......所以,我们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要发掘写作知识并讲解,教会学生写作的基本知识。活用文本,进行情境体验与写作,训练学生想象力,创新力。学生写作最困难的事就是没有多少真实的体验,没有多少真实的有效的素材。我们大可以发掘教材文本,利用教材文本来训练学生的写作。如《孙权劝学》,文中为突出孙权劝学,而略写了吕蒙的勤学情节。我就利用了这一素材,让学生补写吕蒙学习的情节。这一情节没有现实的素材,全在一个“勤”字上下功夫。学生交来的作文,构思了很多合理且有意思的情节,写得很生动传神。分类型随文学习,一课一得,让学生掌握写作基本知识。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想象力,同时也开发了创新力。

4.用好文本特别之处,坚守语文教师本色,精读精讲、感染启迪学生对语言文字美感张力的熏陶。

精讲不仅是教学的绝招,也是语文教师的功底与魅力,它能感染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与信服,从而热爱语文学习;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法宝,更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训练学生记忆力的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力、感悟力的有效途径。

如诗词曲的学习;现代文中的精妙处、优美处;学生喜爱处、体会深刻处等,教师就要精讲,讲透。特别是学生知识与理解不够掌握的文本与文段,教师就要讲出自己的感悟与特色,去感染与熏陶学生,诱发启迪学生。这既是教师语文专业素养的体现,更是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榜样与熏陶,能激发学生对语文,语言的学习兴趣,更加深对语文的情感,对语言的热爱。

(二)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教材文本到普通读物等方式多元创生语文学习活动,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力

生活是语文,语文也是生活。所以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语文活动,将学生的语文置身于生活中能更好地激发其语文学习的动力与能力。1.我们要采取多种方式的读说训练,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感悟力。如课前3分钟演讲形式,每天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为大家讲一则故事等,这样就能让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同时锻炼其胆识。

2.朗诵表演或竞赛活动,提升的朗诵能力。它不是简单机械式的诵读,而是在学习理解基础上,在教学音像示范下,在教师指导后,在学生自已的理解下进行个性地朗诵。这就是读的威力。

3.开展新闻采访与班级小报等综合性实践活动,训练学生观察力与表达力。班级新闻报道会,班级风采小报是学生兴趣最大的语文学习活动。学生根据学校教育教学主题活动安排下或自己对学校、班级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来作为当期新闻报道或小报的主题,在承办小组的筹划与实施下在校内、班级收集素材,最后制作成相册、视频、纸质等成果,最后在美术教师的帮助下绘制成册,供全班学习,还赠送其他班级同学欣赏。

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积累写作素材,健益其思维,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四、积极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与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能力和精神。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仅要教师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创新教学策略,开创多元学习活动,更多的还要以教师的语文情怀去影响形成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从而形成语文情怀,那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效,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7.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育 篇七

人文主义教育, 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是当时进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从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人性论出发, 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教会蒙昧主义教育的统治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 歌颂人的价值和力量, 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 提倡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为教育理想并据此进行教育革新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2] (p29) 在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其基本精神对今天的教育仍有着有益的启示。历史教育在人文培育中占据显赫的地位。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懂得追溯自己的历史, 思索自己的未来。历史就是人的活动, 离开了对历史人物与历史过程自我追溯与反思, 我们将无法走进人文精神的深处。我们在解读历史过程中, 精研细剖, 祛恶从善, 挞伐前朝固疾, 鉴古而知今, 彰显自由、平等、博爱、宽容的理性精神。

令人遗憾的是, 长久以来, 我国的历史教学弱化, 人文精神教育功能。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以及高考指挥棒的限制, 我国的历史教育过于强调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 而忽视了其人文内在精神的培育。笔者认为, 在历史教学中以下三种人文精神特别值得提倡。

一、尊崇个体生命的价值教育

康德教导我们:人本身就是目的, 人不是工具, 人应该成为“自己立法的主人”。但是人类由于处于社会专利侵权中, 不可能处于绝对的自由状态, 总要受到所处时代的限制。正如哲人说:“人生而自由, 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在历代王朝绝大数人都是被奴役的工具, 是统治阶级实现意志的工具。我们在历史教学中, 必须用人自身作为尺度来解析历史。人自身就是人类存在的目的, 人不是强势者逞其私欲的工具。那么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评判所谓的历史进步呢?笔者认为, 历史的进步唯一的准绳应该是以人本身作为至高的尺度。自夏、商以降直至晚清覆灭, 史书中流尸满河、白骨蔽野的记载不绝如缕, 成千上万无辜的黎民以他们的血肉之躯成就了帝王将相的千秋基业, 而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史学家们却往往漠视个体生命的价值, 大肆鼓吹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历史是复杂的多面体, 我们在历史教学时要辩证地看待所谓的历史进步。一方面历史可能确实在前进, 但另一面, 我们要看到历史进步后的凄凉与困厄,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引导学生读出历史的沧桑与无奈, 读出真实的人文历史。如黄巢作为农民起和义的首领, 不少人视其为撼动唐王朝统治根基的英雄, 但却不知成为起义军领袖后的黄巢却是残暴毒虐、嗜好滥杀的人屠夫。《旧唐书》记载:黄巢率兵围陈州, 兵粮短蹙, 就令属下制作三千巨碓, 将大批乡民、俘虏, 无论男女, 不分老幼, 悉数磨成肉酱让士兵吃。陈州四周的老百姓全被吃光, 就“纵兵四掠, 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 咸被其毒”, 当时的中原几成兽欲的天堂, 人间的地狱。直至今天, 曾遭黄巢屠戮的地方, 乡间还流行俗语:黄巢杀人八百万———劫数难逃。

可见, 若我们一味地歌颂农民起义的进步, 而忽视尊崇生命价值的教育, 将会使我们的历史教学偏离人文教育的准则。历史就是鲜活生命的共同体, 我们要尊重生命的价值, 呼唤人性的回归。

二、以社会利益为重的宽容教育

历代王朝在改朝换代时总是充满血腥的污秽。历代统治阶级在进行历史选择时多以所处利益集团为重, 而不是以天下苍生为重。以此标杆为准绳来仗量历史, 就可揭开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 再现中国历史轮回反复的真实原由。如在讲授袁世凯与蒋介石时, 我们以此为尺度, 就可看出两者对权力的贪婪, 对公平游戏规则的蔑视。袁世凯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 辛亥革命后, 为了能当总统, 逼清帝退位, 反对君主立宪, 而一旦权柄在握, 就鼓吹君立立宪, 皇袍加身。而看到在议会拥戴自己的政党可能败北时, 就开始迫害国民党, 刺杀宋教仁, 取消新闻自由。[3] (p35) 而蒋介石亦是如此。北伐时期, 他反对专制, 鼓吹打倒军阀, 而一旦实力膨胀, 掌握权柄, 就开始讲军政、训政 (实际上就是专制) ;抗战后军事实力强大时, 就支持中央集权制和武力统一, 妄图三个月解决中共, 而三大战役后军力弱小时, 就主张南北和谈, 划江而治。在阐述中国政治人物的机会主义行径后, 我们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中国政治人物机会主义政治选择路径的原因所在, 引导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因为历代王朝统治者都没有人身保护的意识与意愿, 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反叛者, 亦或是起义者一旦斗争失败, 身家性命难保, 所以在斗争中必须以机会主义作为最佳的选择。

在教学中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认识到政治文化妥协精神的重要性, 还可以举有宪政根基的近代西方政治文化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林肯争取1860年总统选举共和党候选人提名时, 前联邦参议员苏厄德是他的最大对手。苏厄德对林肯极端蔑视, 以至于林肯当选后他迟迟不回, 在欧洲度假。林肯赢得总统选举后尽弃前嫌, 邀请苏厄德出任国务卿。林肯还任命民主党对手埃德温·斯坦顿担当负责防务事务的二把手, 任命另一名共和党对手出任财政部长。林肯说:“我们需要最强大的人。这些人正是最强大的人。我无权阻挡他们为国家效力。”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具体的事例阐述传统政治文化与近代宪政文化的区别所在,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政治妥协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培育合作协调的现代公民政治素养。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比较历史人物的行为准则, 追溯不同行为差异的原因所在, 培育学生协调合作的精神。纵观历史, 人类的发展是在斗争与协调合作中进行的。在已经消灭了阶级, 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历史情境下,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大力宏扬宽容精神, 彰扬以社会利益为重的政治选择行径。

三、基于人性缺陷的权力制衡教育

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说过:“权力有腐败的趋势, 绝对的权力绝对地导致腐败。”中国几千年的专制统治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中国人在君权威逼下, 自抑畸形的臣民性格逐渐形成。因此, 现代化的公民必须实现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 实现从“臣民人格”向“公民人格”的转变。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对权力的制约, 权力这只猛虎定会钻出笼子为祸人世。而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人的奴性就是权力过度压抑的结果。我们在历史教学中, 不必讳疾忌医, 要让学生知道人性幽暗的一面。由人性幽暗面引出政治公正制衡机制的建立。为了培育人格健全的公民, 我们必须向学生灌输权力制衡, 防止权欲泛滥成灾的人文思想。在历史教学中,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像去发现、总结社会规律。例如在讲授西欧政治思想史时, 笔者曾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假若人人都可持枪, 社会是否会动荡不安?”引导学生从权力制衡的法则出发进行理性思考。一个学生这样回答:“大家都有枪时, 开始可能会很乱, 但过了一段时间, 由于相互制衡, 最终很少有人敢轻易地动枪, 这个社会最终趋于稳定。”学生由此明白了权力制衡的重要性。再如在讲授美国内战一节时, 笔者分析内战后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扶持对手民主党发展的原因。众所周知, 美国内战后, 北方共和党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但是约翰逊没有借民主党衰败之机痛打落水狗, 而是扶持民主党的发展, 保持美国政党的均衡。他认为, 以美国的国情, 一党独大, 势必失去权力的制衡, 不利于长治久安。我们在历史教学时, 必须剖析人性的幽暗面, 警惕人性丑陋所造成的罪恶, 由此引导学生对权力制衡的社会思考。

人文精神的培育涉及诸多方面。以上仅是笔者针对传统历史教学的缺陷有提出的改进意见。笔者相信, 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人文精神的培育, 民主、自由、宽容的人文之花必将会在华夏大地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2]宋太成主编.民族预科教育论丛第一辑[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

8.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及其启示 篇八

关键词: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困难;对策

一、引言

心理韧性(resilience)最初研究的是那些深处负面环境(如父母患病、家庭破裂、经济贫困等)的儿童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被逆境打倒,反而发展成为“有信心、有能力、有爱心”的人的现象[1,2]。在“9·11”事件、卡特里娜飓风等灾难事件发生后,研究者将心理韧性的研究对象由儿童扩展到成人。随着战争行动和灾难救援中越来越多的美军士兵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导致自杀率不断攀升的现象,如何帮助士兵缓解压力,增强心理韧性,成功应对挑战并在困境中愈发坚韧和顽强,成为美军研究的重要课题[3]。

美国军事心理学家们对士兵心理韧性的研究发现:高心理韧性的士兵拥有较少的精神疾病症状,保持较高水平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能够实现职业和个人成功;相反,低心理韧性水平的士兵有较高患精神疾病如焦虑、抑郁的风险[4]。低心理韧性水平的士兵难以再次承受创伤事件。这些痛苦记忆可能会使士兵采取酗酒、飙车、吸毒等危险行为来麻痹自己,进而导致家庭破裂、暴力甚至死亡[5]。高心理韧性的士兵即使再次经历压力事件也能保持乐观,用积极情绪来适应压力,保持精神健康[6]。

二、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概述

为维护军人心理健康,提高军队战斗力,美国国防部成立了心理韧性与预防指挥部(Resilience and Prevention Directorate,R&P),专门负责心理韧性的培育和指导工作,主要包括:(1)培育基于心理韧性的军事文化;(2)加强军事指挥官、技术专家、医疗部门和其他支持机构间的多部门、跨学科合作;(3)推广心理韧性干预的最佳方法和实用工具;(4)支持心理韧性培育计划的发展和评估。为提高心理韧性培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美国各军兵种开发了一系列计划来提升官兵的心理韧性[7]。

(一)军人综合健康计划(Comprehensive Soldier Fitness,CSF)

军人综合健康计划是美国陆军为军人、文职人员及其家庭成员提高工作绩效、培育心理韧性而开发的一项综合性健康计划。该计划始于2008年,是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里格曼教授为美国陆军设计的一套课程。军人综合健康计划包含五个维度:身体、情感、社交、家庭和精神。该计划由四个部分组成:(1)军人入伍时的心理健康测评及间隔规定时间后的再次测评;(2)基于初次测评和再次测评结果的个性化训练;(3)与大学合作培养基层心理韧性训练骨干;(4)通用心理韧性训练。培育方式既包括基于网络的训练模块,也包括心理韧性训练骨干的面对面

训练。

(二)空军心理韧性训练计划(Airman Resilience Training,ART)

空军心理韧性训练计划是空军为提高士兵适应能力而开展的一项预防性教育。心理韧性训练包括部署任务前训练和完成任务后训练。部署任务前训练能使空军士兵保持心理韧性并积极应对创伤性事件,课程内容包括学习军事部署中的压力、执行任务时的环境、典型反应、事故预防和求助。完成任务后的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士兵在返回家庭后能够顺利地融入工作和生活,课程内容包括回顾军事行动中的压力、典型反应、事故预防、融入家庭和社会、求助。空军心理韧性训练既可以独立开展,也可以和空军与家庭战备中心合作。

(三)海军作战压力控制计划(Operational Stress Control,OSC)

海军作战压力控制计划由海军医学研究院负责领导和实施,设计融合了多项先进科学方法和技术,旨在提高海军官兵、军事组织及海军家庭成员的心理韧性。作战压力控制计划的基础是压力连续体模型,这一种与海军文化、军事行动以及军事生活产生的压力相一致的模型,突出了所有海军官兵的战备任务和使命责任,海军领导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对计划的成功起关键作用。目前,该计划已经完全融入了海军现役和预备役官兵的正规教育和训练中。

(四)海军陆战队战斗行动压力控制计划(Combat Operational Stress Control,COSC)

海军陆战队战斗行动压力控制计划是一个面向海军陆战队员,关注部队战斗力保持、任务准备和长期健康的项目。战斗行动压力控制计划的五个核心功能是:(1)增强海军陆战队员及其家庭成员的优势能力;(2)缓解战斗中的压力;(3)明确压力来源;(4)帮助海军陆战队员及时得到治疗;(5)帮助海军陆战队员重返战场。战斗行动压力控制计划将压力应对范式从治疗模式转为预防模式,大大提高了海军陆战队员的心理韧性。

三、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执行中的困难

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共同的困难包括以下四个方面[8]。

(一)缺乏领导支持

心理韧性培育计划的执行需要军队各级主官的支持。积极的领导管理气氛对培育计划的成功至关重要。当一个单位的主官被轮换后,如果新的主官对培育计划不支持或不上心,计划执行的延续性就会受到损害,甚至使计划中途破产。领导对心理韧性培育计划的态度还会影响计划能否有效融入部队日常的训练中,当领导持否定态度时,会极力缩短心理韧性训练的时间,或将其排除在日常训练计划之外。领导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当领导及其家庭参与到心理韧性训练中时,下属会受到鼓舞,提高心理韧性训练的积极性。

(二)缺乏资金支持

由于对心理韧性的认识不同,心理韧性培育计划的资金来源也各不相同,有的来自心理卫生保健基金,有的来自一般军事训练基金,心理韧性培育计划没有固定独立的专项基金支持。例如,美国防部对心理卫生保健基金中的“心理卫生”定义非常狭窄,优先支持关于心理疾病治疗等方面的申请,这使以心理疾病预防为目的的心理韧性培育计划的基金申请毫无优势。许多计划成立之初靠种子基金艰难起步,研究者和执行者们不得不为计划的维系寻找更多的资金来源。

(三)缺乏军队适用性

许多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来源于普通民众,对军队中的官兵是否适用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如军人综合健康计划(CSF)中培养心理韧性训练骨干模块的理论原型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韧性计划(PRP)。然而,PRP的规模是小组,目的是治疗学龄儿童的抑郁症,能否将PRP的成果推广到规模庞大的成年陆军士兵身上还是一个问题。士兵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具有鲜明的军事环境和文化特点,适合于大众的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对军人来说没有针对性,不能引起他们的心理共鸣,其有效性也会大打折扣。

(四)官兵对心理援助存在偏见

有效区分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和传统心理援助计划对提高美军士兵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重要。美军士兵并不能像普通人那样,认为有心理问题时找心理医生是件平常的事,就像感冒找医生一样。因为在美军文化中,战士是勇敢、坚韧的化身,寻求心理援助被看作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在被筛查出患有焦虑、抑郁和PTSD的士兵中,因害怕同事和领导歧视而影响前途,仅有不到40%的人寻求了帮助。许多士兵把这种偏见泛化到心理韧性培育计划中,认为进行心理韧性训练的潜台词是自己有心理疾病,在心理测试中不认真作答,故意隐藏自己的真实状况。

四、对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的对策和建议

(一)明确心理韧性的定义

在以往文献中,由于研究者的文化背景、研究领域、研究对象不同,对心理韧性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都具备两个核心要件:第一,个体遭遇到压力或挫折;第二,个体在压力或挫折中适应良好并健康成长。军队心理韧性培育计划中心理韧性的定义一方面要体现共性,即包含两个核心要件,另一方面要体现个性,即具有军事特色,符合军人的心理特点。只有当心理韧性的定义明确后,官兵才能对心理韧性培育计划有清晰的认识,并按照定义的引导训练出理想的结果。

(二)把心理韧性纳入条令条例

只有将心理韧性看作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引起军队官兵的重视,把心理韧性培育认真贯彻到日常军事训练中。军队的条令条例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将心理韧性纳入军队条令条例使心理韧性培育上升为军队的意志,对心理韧性培育计划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在条令条例中,要明确心理韧性的定义、各级官兵的责任以及心理韧性培育计划的具体步骤等内容,把心理韧性融入军队生活和文化中,使官兵不断挖掘心理潜能,在压力和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圆满完成军事任务。

(三)将心理韧性培育措施标准化

美军已经开发了多种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并对计划的组成内容和实施步骤进行了细化,但是,这些计划哪个更有效呢?哪些措施的信度和效度更好呢?因为缺乏规范性和标准化,各个计划之间没有可比性,军队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配置,造成心理韧性培育效果不理想和资源的浪费。心理韧性培育措施标准化的内容包括明确培育措施的科学依据,例如,心理韧性的内在和外在保护因素;明确培育措施具体针对军队中的哪一类人群;明确心理韧性的测量工具;明确培育效果的评价指标等。

(四)实施更加严密的心理韧性培育计划效果评估

只有当心理韧性培育计划效果得到证实后,军队各级领导、士兵和其他研究者才会对计划的进一步执行予以支持和配合。目前,鲜有实证研究对心理韧性培育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估。虽然美国国防部心理韧性与预防指挥部(R&P)将心理韧性培育计划效果评估作为其职能的一部分,但由于军队的保密性、人员的流动性、培育计划的不规范性等原因,培育计划效果评估难度很大,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美国陆军部调查组经过15个月的纵向实证研究发现,参加军人综合健康计划(CSF)的士兵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这一结果说明军人综合健康计划的效果是显著的。然而,仍有一些学者对该计划持怀疑态度,认为该计划有可能根本没有效果,因为士兵在反复的训练和做测试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回答问题,即他们知道怎样的回答才会被认为是“健康的,有韧性的”[9]。可见,效果评估的严密性还有待提高。

五、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对我军的启示

近年来,我军使命任务不断拓展,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日益增多,官兵心理负荷明显加重,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对培育我军官兵心理韧性,使全体官兵在压力和挑战下积极适应和成长,激发官兵高昂士气,保持部队持续旺盛战斗力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培育我军特色心理韧性文化

我军历来重视维护官兵的身心健康,一直把心理教育与疏导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的官兵认为暴露心理问题是个人性格缺陷或意志薄弱的表现。还有部分官兵把心理服务误认为是精神病治疗,因此即使自己意识到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也没有勇气跨进心理服务室的大门。这种传统文化和陈旧观念对心理服务发展的阻力是不可估量的。心理韧性文化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将被动地寻求心理援助转化为积极地提高心理素质。一方面要大力营造团结互助的心理韧性氛围,使官兵大方承认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压力和挑战,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和心理支持,在逆境中实现成长。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官兵的心理优势而不是心理问题,将心理问题疏导转化为积极的心理预防,使保心理健康就是保战斗力成为广大官兵普遍认同的观点,自觉培塑心理韧性,维护自身心理卫生和健康。

(二)整合官兵个体、家庭、军队和社会资源

广大官兵不仅在军队中承担着军人角色,同时也是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一员。青年官兵不仅面临职务调整、选取士官、立功受奖、入党考学等问题,还面临找对象、买房子、家属就业、孩子入学、赡养老人等生活难题,常常受到个人、家庭、军队和社会的多重压力,时常感到焦虑、无助与无奈。因此,培塑官兵心理韧性,必须调动个体、家庭、军队和社会的保护因素,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解决官兵和家庭的实际困难,解除影响官兵安心服役的后顾之忧。另外,要为官兵成长进步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使官兵勇敢克服成才道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愈挫弥坚,在部队现代化建设中大展身手。

(三)将心理韧性训练融入军事训练之中

在军事训练中,要有目的地模拟真实的战场环境和情节,使官兵在近似实战的训练中体验到各种战斗因素的心理刺激,以提高官兵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韧性训练就是要鼓励官兵在残酷、危险和对抗的环境下敢于挑战自我,进行合理冒险,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心理优势和问题,利用各种保护因素,充分挖掘心理潜力。在心理韧性训练过程中,官兵不断地认识自己、磨砺自己,减轻对危险困难的恐惧感,增强绝地求生的本领,锤炼坚强、果敢的意志品质,最大限度地拓展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战场适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1]Werner E. E. Children of the Garden Island[J]. Scientific American, 1989, 260: 106–111.

[2]于肖楠, 张建新. 韧性 (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658–665.

[3]Woll P. Resilience 101: Understanding and optimizing your stress system after deployment; workbook for veterans and service members[R]. Available at http://www.attenetwork.org/learn/topics/veterans/docs/Resiliancel0lwkbk.pdf.

[4]Bruner V, Woll P. The battle within: Understanding the physiology of war-zone stress exposure[J].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 2011, 50: 19–33.

[5]Bowling U, Sherman M. Welcoming them home: Supporting service members and their families in navigating the tasks of reintegration[J].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8, 39: 451–458.

[6]Maguen S, Turcotte D, Peterson A, Dremsa T, Garb H, McNally R, Litz B. Description of risk and resilience factors among military medical personnel before deployment to Iraq[J]. Military Medicine, 2008, 173: 1–9.

[7]Bowles S. Bates M. Military organizations and programs contributing to resilience building[J]. Military Medicine, 2010, 175: 382–385.

[8]Lisa S M, Cathy D S, Sarah G, Lydia H, Hans V R, Andrew M P, Glenda W. Promoting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the U.S. Military[R]. Center for Military Health Policy Research, Prepared for the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in 2011: 4–76.

[9]Lester P B, Harms P D, Herian M N, Krasikova D V, Beal S J. The comprehensive soldier fitness program evaluation: Report 3: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master resilience training on self‐reported resilienc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data[R]. http://dma.wi.gov/dma/news/2012news/csftech-report.pdf.

上一篇:独生子女父母生育情况证明下一篇:浅谈城管行政执法文书的特点及填写时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