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满意的一次端午节的优秀作文

2024-07-11

关于满意的一次端午节的优秀作文(12篇)

1.关于满意的一次端午节的优秀作文 篇一

关于端午节作文500字:赛龙舟第一次包粽子

关于端午节作文500字:赛龙舟第一次包粽子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当然是包粽子、吃粽子和赛龙舟了.包粽子肯定同学们都不会包吧!我也不会包,今天我就要和妈妈、奶奶他们一起包粽子.早晨,爸爸到街上去把粽叶买回来,我和妈妈他们把糯米准备好.妈妈就开始教我了.我先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两张粽叶,把粽叶向中折出一个圆角,左手捏紧,最后,再用事先撕好的粽叶条向粽子的两头各绕两匝紧.一个好看的粽子便包好了.于是,我又别出心裁地给它做上记号.我虽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几个粽子,但怎么也没有妈妈包得美观结实.我想:虽然我这次没包好,但下一次一定会包好的.粽子煮好后,我就连忙挑我包的粽子.虽然这几个粽子都被开了花,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是我劳动的果实,所以我吃起来特别香.

2.关于满意的一次端午节的优秀作文 篇二

拉近传统雕漆艺术与公众的距离

◆文乾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作为传统雕刻艺术中的一种,雕漆因其繁复的工序和对技艺的严苛要求,在历史上一度为皇家专属,民间很少见到。但是我们今天的一些认识和做法,使这门优秀的艺术与我们擦肩而过,使当代人对其知之甚少。雕漆在当代以收藏为主,它的工艺决定其价格昂贵,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能力购买和收藏的。但我们可以转换观念,通过公共设施、媒体宣传等途径来推广它,通过公共空间来展示它,让更多人欣赏、认识雕漆艺术的价值。在一个开放、平等的公共空间里,雕漆就可以成为公众能够接触、进入和互动的公共艺术,它也会为更多的公众所认识和欣赏。我们不能仅仅从收藏的途径入手,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并喜爱优秀的雕漆艺术,扩大它的传播覆盖面。如果能让更多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雕刻进入到公共空间,彰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智慧和魅力,我想必定会拉近传统雕刻和大众的距离,改变过去仅仅为少数人珍藏和欣赏的局面。

方寸之间,大雅大俗两相宜

◆张春雷(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工艺美术协会会长)

如何使工艺品既具有文化内涵,又适合人民大众的欣赏习惯,不断扩大工艺品的市场需求,使更多的鉴赏者、收藏者及消费者从中得到艺术和文化的享受,这对于工艺美术的创作者、管理者和经营者来说,都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无论什么样的艺术品,只有扩大受众面,占有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才能体现出存在的价值,得到市场回报,从而不断增加发展的动力。艺术家不能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必须面对这“无情”的市场,必须在普通大众中寻求知音。

我从事的艺术印章雕刻,在工艺美术的大家族里,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品种。别说与矗立在街头、广场、公园里让众人仰视的大型雕塑相比,就是与摆在家里几案上的玉器、牙雕、陶瓷等艺术品相比,也是难以引人注目的。而且,印章雕刻的受众在历史上一般只是数量极少的书画家,或是个别有这种爱好的文人雅士。在今天大工业生产的时代背景下,印章雕刻的推广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要使它走向大众,就必须要做与众不同的探索,形成雅俗之间的共赏共通。在这方面,我经过反复的比较和探索,把创作题材集中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十二生肖上。沿着这一思路,我为十二生肖设计了多种边款图案和印钮样式,同时分别题名、题诗,用古雅的形式诠释这一通俗的主题。2005年我在一次全国同行业的展会上,整体推出6套72枚不同造型的生肖印章,引起同行的关注。展会上,观众十分喜爱并争相购买,这使我感到惊喜也很欣慰,以后几年便是应接不暇了。所以,我认为艺术家应该勇于面对时代的挑战,开拓思路,才能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才能赢得更广泛的观众。

唤醒传统雕刻注重现代审美

◆王笃芳(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传统雕刻历来以启发教育、怡悦性情为目的,当你在欣赏它的时候,会在不知不觉中与之对话,拉近距离,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造就的一种艺术经验和赏玩模式。作为传统雕刻的黄杨木雕,一百年前在朱子常大师手中横空出世,就带有一种清新的雅气,让人们爱不释手。它优秀的传统品质是刻画细致、造型准确、注重传神达意。现代人的审美已趋向简洁、单纯,这是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改变所造成的。黄杨木雕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技艺的拓展上,还要做到符合当下时代特有的精神气象,大胆摄入当代的知识、技术和审美趣味。我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感到一件好作品的诞生,设计是灵魂,雕刻是关键,还要重视作品的学术性,尽量让观众在欣赏作品时既能感受到民族雕刻的精华和魅力,又能品读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当下,创作题材的广泛性和作品构思的多样性已经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可是有一些创作者,往往不明白创新与传承的关系,没有认真研究传统雕刻中优秀的内在意味就妄加改变,一些作者把偶然效果视为创新,还被媒体盲目吹捧。创新是严肃的学术研究,需要在吃透传统精髓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加以改造,是作者修养、技艺、才情的综合反映,要经过长期和艰苦的探索才能实现。我们古老的传统雕塑需要唤醒,要使更多的国人从心里欣赏和喜爱它,就需要切近当代人的生活理想,为现代人提供情感满足,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向往。成功的艺术品绝不能忽略时代的要求。只要雕刻家能够真诚地面对生活和深入研究,就能够平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创造出新的文化传统。

腹有诗书气自华

◆李春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的象牙雕刻历史悠久,历代都把象牙作为皇室贡品,可以说象牙雕刻是一门为宫廷服务的艺术,它的魅力就在于高雅的贵族气质。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过去的许多象牙雕刻精品,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坚持着高标准的艺术追求,坚持尊重艺术的优秀传统,不向市场和世俗妥协。艺术品的高贵之处就在于作品既饱含了作者发自内心的真情,又饱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那些追求眼花缭乱效果、一味外露张扬、迎合市场的作品,只能是商品而永远不会成为艺术品,也不会流传百世。象牙雕刻作为一门传统的雕刻艺术,在2006年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可我们在保护的时候却总想着创新,好像没有创新就没有活下去的生路。我并不反对创新,但不能脱离传统,不能脱离我们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更不能降低几百年沉淀下的艺术品质。我认为,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上我们都无权改动,保持原样就是最好的传承。对于如何让更多的百姓欣赏和喜爱,这其实挺难的。欣赏和喜爱都是感受,感受是因人而异的,是无法统一的。但艺术有自身的境界,只有保持艺术的尊严,才能保持艺术吸引大家欣赏和喜爱的魅力。

积极应对市场,坚持艺术品位

◆乔锦洪(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从古至今,竹子一直是清雅高洁的精神象征,尤其受到文人的喜爱,竹刻也因此成为案头雅玩常被摆置在文房书斋中。但是社会公众对竹刻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就一般人而言,他们对具备民族传统文化的竹刻工艺品是比较欢迎,留青浅刻基于竹青与竹肌自然色的对比,具有清淡素雅的特色,也容易被大众接受。它的雕刻手法平浅,又能直接将书画稿本移植过来,出手也较为快捷,所以以竹刻为谋生手段的广大雕刻艺人都乐于采用这种“短、平、快”的雕刻手法,成为它能广泛流行的原因。而另外一少部分的艺术品收藏者和爱好者,追求的是竹刻名家亲手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尤其是孤品。对于传统雕刻如何面对公众的问题,我的看法是根据不同的受众群,采取不同的制作策略:让具有娴熟技艺的学生们制作具有无锡竹刻基本特色的浅刻作品,满足一般受众的需求;而对于慕名而来的收藏者和爱好者,则应该展示出竹刻艺术独有的魅力,创作出具有原创风格和文化意蕴的精品。竹刻作品需要市场,也需要艺术品位,二者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如果艺术家没有淡泊的心态,因急功近利而放弃艺术的探索和追求,再好的市场也会流失。决不因贪图金钱而出售不成熟的作品,这是我从业的道德底线。

重要的是提高工艺美术的艺术品位

◆王树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3.上帝关于人性的一次实验 篇三

1848年的新英格兰就是如此。夏天清爽宜人,9月13日那天却异常闷热。即便习惯了户外工作的人,也打不起精神。

25岁的菲尼亚斯·盖奇(Phineas P.Gage)倒像往常一样精力健旺。在施工组里,他的个头儿最小,只有1.66米左右,但体格健壮,性格开朗,身手灵活。眼下,作为一家铁路公司的小工头儿,他带领着十几号手下,正在铺设穿越佛蒙特州的火车轨道。过去的两个星期,工程进展相当顺利。他就像一个踢踏舞的高手,活跃在枕木与钢轨之间。不料当铁轨延伸,接近卡文迪许小镇,进度受阻了。布莱克河的两岸裸露着坚硬的花岗岩。要对付它们,除了炸药,别无他法。

安装炸药的活儿,非得盖奇不可。不单因为他是头儿,又有灵活的身手。干这活儿,最需要专注力。而大家都知道,盖奇这方面的能力尤其出众。

要安装炸药,首先得在岩石上钻出一个爆破眼,把炸药填进去。待炸药填进一半,就放入导火索,然后用沙子盖住。沙子必须夯实,这样爆炸才会冲着岩石而去。要是没夯实,爆炸的方向就会完全相反,跟放焰火似的。

夯实沙子的工序既危险又关键。为此盖奇找人特制了一个工具。那是一根长约110厘米、重约6公斤的铁棒,一头粗一头细,就像一根放大版的缝衣针,粗的那头直径3.04厘米,细的一头长约17.78厘米,最顶端直径为0.64厘米。

除了铁棒需要特制,夯实沙子的操作方式也很重要。事实上,前几次顺利的爆破证明,盖奇做得很小心,也很完美。

但是13日那天,出了意外。

那是下午四点半,河岸的石头被太阳晒得滚烫。盖奇把炸药填了一半,将导火索安放进爆破眼,叫助手帮着盖上沙子。这时候,他忽然听到有人在后面喊他的名字。他向右转过头去看是谁,手里的工作却忘了放下。助手还没有填好沙子,盖奇的铁棒直接撞击在岩石上,火花溅起,引爆了炸药。

巨大的爆炸声惊呆了所有人,包括盖奇本人。几秒钟后他醒过神来,发现自己蜷缩在炽烈的阳光下,工友们围住了他,神情各异。他不知道,爆炸让那根铁棒刺进了他的左脸颊,穿透了颅骨的底部,经由脑袋的前部,从头顶高速穿出,落在30米开外的地方。

稍后,他的身体一阵抽搐,那是濒死的现象。可是隔了几分钟,他竟然又能说话了。陷入悲伤的工友们赶紧将他抬上一架牛车,送他到最近的一家旅馆。1500多米的车程,盖奇腰杆笔直地坐着。到了旅馆,他自己从牛车上下来,几乎没有让人扶一把。

旅馆的老板一边派人到镇上请医生,一边把盖奇领到门廊的阴凉处,给他倒了一杯冰镇的柠檬水。一个小时后,医生坐着马车来到了旅馆。坐在椅子上的盖奇说:“大夫,这个活儿可够你忙活的。”

医生检查了盖奇的伤势。从头顶往下看,盖奇的伤口就像一个倒过来的漏斗。“漏斗”的颈口直径大约3.8厘米,边缘外翻,仿佛被一个锲形的物体从下而上穿过。听到盖奇平静地介绍自己受伤的情形,医生根本不信,铁棒穿颅而不死?肯定被爆炸吓傻了,说的尽是胡话。这时候,大概是因为颅压的变化,盖奇开始呕吐,并有半茶匙的脑组织从创口处溢出,医生方才意识到,一切都可能是真的。

限于能力,医生只对盖奇的伤口做了简单的处理,就将他托付给了约翰·哈洛(John Harlow)。哈洛不仅医术高明,还在一家医学院任教。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盖奇的伤口不可避免地感染了,高烧、昏迷、脓肿,各种症状都可能要了他的命。幸好哈洛懂得如何消毒,在没有抗生素的时代里,这绝对是一门极高的学问。他让盖奇半躺在床,像理发店给顾客洗头那样,用酒精配制的酊剂给伤口做定期的细致清洗。一旦生出脓肿,哈洛立刻用手术刀予以切除,以免感染扩大。就这样,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盖奇就神奇地痊愈了。哈洛谦虚地对人说:“我只是给盖奇清洗和包扎伤口,是上帝治愈了他。”

由于铁棒刺断了神经,盖奇的左眼瞎了。那时没有颅骨修复的技术,漏斗状的创口,也仅仅被缝合的头皮遮住。如果仔细看,还能看到皮肤下的脑组织在随着脉搏而跳动。不过总体而言,盖奇恢复得非常好。他的右眼依然视力极佳,他的耳朵听觉灵敏,触觉正常,四肢和舌头也没有麻痹。他走路很稳,双手灵活,讲话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困难。当他11月回家休养时,新汉普夏(New Hampshire)的乡亲们觉得他简直跟以前没什么两样。

然而很快人们认识到,过去的盖奇不复存在了。他的遭遇的确称得上传奇,但决非童话。用哈洛的话讲,盖奇的“理智能力与动物本能之间的平衡状态”好像在那场事故中被摧毁了。变化在脑损伤的急性阶段结束后不久就出现了,他变化无常,对神灵不敬,经常会使用最粗俗最猥亵的语言。而这些,都不是盖奇以前的为人特点。哈洛说,盖奇讲的那些下流话太难听了,连妇女们都被告知不要在他面前停留太久,以免她们敏感的心灵受到伤害。在笔记里哈洛写道,最严厉的谴责和教导也没能让这位可怜的幸存者的行为举止变得好一些。

当盖奇返回岗位,同事们也发现,原来那个性情温和、头脑精明、执行计划很有恒心的盖奇不见了。以前欣赏他的雇主也认为他不再胜任以前的位置——变化太大了,随着身体的变化,他的人格也彻底改变了。如今的盖奇对人缺乏丝毫的尊重,一旦有人与他的看法相左,他就变得格外的不耐烦。他相当顽固,有时候却优柔寡断。他喜怒无常,总是首鼠两端。他设计了不少关于未来的计划,往往刚开始起步,就抛诸脑后。

无法胜任原来工作的盖奇只好到农场去找活儿干。但是就像人们预料的那样,他要么因心血来潮而辞职,要么因缺乏自我约束而被解雇。就这样流浪了一段日子,一个马戏团把他招了进去。当他的名字广为人知之时,他已经成为纽约巴纳姆博物馆的招牌人物。每天的工作就是向观众展示他的伤口,以及毁了他又再造了他的那根铁棒——他一直带着它,像一个收集癖那样依赖着它。

可是这样的日子也没有持续多久。四年后,盖奇去了南美,在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一带流浪。他在农场打零工,也做过公共马车车夫。

1859年,盖奇的身体状况恶化了。第二年,他返回美国。他的母亲和过上了好日子的姐姐把他接到了旧金山,从此没再外出。1861年5月21日,生了一场小病的盖奇出现了大抽搐,旋即他失去了意识。接下来,是一连串的抽搐,类似癫痫发作,自此再没有醒来。在医生的死亡证明书上,他享年38岁。

相较于当年轰动一时的事故,盖奇之死没有引起任何反响。直到六年后,学者们才如梦初醒,意识到盖奇的重大意义。他的头骨和那根铁棒被从墓中取出,安置在哈佛医学院的华伦解剖馆中。1868年,哈洛发表论文,介绍了盖奇的创伤恢复过程。1870年,杰克逊(J.B.S.Jackson)对盖奇头骨的创伤位置做了精准的描述。

有人将盖奇的悲剧称为“上帝的实验”,它吸引着无数科学家的目光。在之后的 150多年里,直接研究盖奇的论文就超过500篇。而我只想指出隐藏在其中的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事实:大脑是身体的一部分。

4.一次难忘的端午节作文 篇四

头一天上午,妈妈到市场买来了棕叶和糯米。回家后,把棕叶刷洗干净泡在水里,把糯米淘好也用水泡着,下午就开始包了。

只见老妈拿起几片棕叶,错落有致的铺在手掌上,把糯米放在里面,包成长方形。这时候,妈妈总是让我用双手拿住粽子的两头,等她再包一个后,把两个对在一起,然后用蒲草捆起来,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不一会儿,我们就包满了一锅粽子。

第二天端午节,太阳还没升起,妈妈给我戴上了吉祥的五素,粽子的香味也扑面而来。吃粽子的时候,妈妈还告诉我一个关于端午节的动人的传说……

在古老的楚国,有个大夫名叫屈原,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因为忧国忧民得罪了权贵,被昏庸的楚王流放,他报国无门,最后在5月5日这一天投入汨罗江,自杀殉国。老百姓非常敬佩他,害怕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便把包好的粽子,投入汨罗江供鱼虾食用。久而久之,每到5月5日这一天,人们就包粽子纪念屈原,端午节也就由此而生。

5.最满意的一件事的作文 篇五

因为我从小就很喜欢跳舞,希望能在舞台上展现自己优美的舞姿,所以让妈妈给我报了“中国舞培训班”,从基本功开始系统学习舞蹈。我的舞蹈老师是肖老师,她要求很严格,经常对我们说:“要跳好中国舞,首先要练好基本功,练基本功必须要吃苦,希望大家坚持。”

果然,每节课肖老师都会让我们练习基本功,“竖叉”、“横叉”、“下腰”……每个动作还必须耗在那儿不许动。这可不是一般的疼呀!我觉得自己的腰、胯、腿和膝盖都快痛得失去知觉了,我还能听见自己的汗珠“啪嗒,啪嗒”往下掉。以往我总认为时间如流水,但现在却感到时间过得太慢。舞蹈教室里经常哭声混成一片,可我从来不哭,心里总是想着肖老师的话,还自己安慰自己:咬咬牙,时间总会过去的……每次练功结束,我都分外佩服自己。

6.最满意的一件事的作文 篇六

今天是周日,妈妈一早就出门买菜去了。我醒来之后,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头型活像一个“稻草人”。“对了!今天我就自己梳辫子”,我在心里说。说做就做!我先从前往后,再从后往上,三下五除二地梳起来,不一会儿就梳好了两个小辫子。“梳小辫并不难嘛”,我心里得意地想。

可是照了镜子之后我发现,自己简直就像一个漫画书里处处搞笑的“傻丫头”于是我又重新开始梳。这回我觉得自己看准了才动手,梳完了之后我再照镜子一看:梳是梳好了,可怎么看都有点怪。我仔细一瞧,噢,原因找到了,原来我自己分的缝像羊肠小道一样弯弯曲曲的。我生气了,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不想再努力了。可是想起妈妈每天给我梳头很辛苦,我就又有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这回我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才开始行动。我一边梳一边回忆妈妈平时给我梳头的动作,学着妈妈的样子,不慌不忙一下一下地梳起来。扎好辫绳之后,我看了看表,好家伙,整整用了十分钟!虽然用的时间长了点,但是看看镜子里面满意的“作品”,我的心里比吃了阿尔比斯奶糖还要甜。

等妈妈回到家,看见我就惊喜地问:“今天的小辫是谁梳的呀?”我自豪地说:“是我自己梳的!”

7.端午节的一天优秀日记 篇七

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粽子、戴香包、赛龙舟。外面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一大早起来,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回姥姥家过节。出门之后,妈妈去给爷爷姥姥买他们爱吃的牛肉,我和爸爸去买粽子,东西买好之后,我们就开开心心的开车回姥姥家了。

在去姥姥家的车上,我看了妈妈给我买的一套中国传统节日的书,其中有一本讲的是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从这本书上,我了解到了端午节是要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它看见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他就在一五月初五这一天跳江了。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哀痛,大家纷纷到江边去凭吊他,所以这一天,人们把粽子丢到江中,希望鱼龙虾蟹吃饱后,不再去咬屈原。所以,端午节也成了人们纪念屈原的节日。

8.端午节的一天作文700字 篇八

端午节当天,收到了很多人的端午祝福。同时,网上也有高考发来的信息。我想:“端午的到来就是对考生的祝福吧!”当然啦,那天我们还去看了划龙舟比赛。当我来到现场的时候已经挤满了人群,现场非常的热闹。迎面的是两只队伍,一队蓝色一队红色,两支队伍都在等待着比赛的开始。不知谁的一声令下比赛就开始了。只见两队的队员们迅猛地划着桨双方以飞快的速度往前划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但是又飞快的追上,到最后的终点时,双方队员使出全力挥动着船浆迅速的往前游。比赛最后的结果是蓝队获胜。现场迎起了一阵阵狂烈的掌声。

临近傍晚的时候一家人坐在桌子前畅谈着这一天下来的琐事。只见大人们在聊着高考的种.种,而我在餐桌前低着头玩手机。忽然手机收到了一条信息,信息内容是表姐回我的一句话。我问她高考的情况,她似乎一脸不屑的告诉我:“很不错!”为此我也给她送上了端午祝福,同时也希望她能取得一个好成绩,为她高中的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9.我最满意的一件事的作文400字 篇九

在我初中的时候,当时比较贪玩,并没有很认真的去学习。当时是刚开使进入初中,并没有感觉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上课的时候是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的。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完了初一,当期末成绩出来的时候,看到试卷上那刺眼的分数,我深刻的反省了一下,在我初中的时候,当时比较贪玩,并没有很认真的去学习。当时是刚开使进入初中,并没有感觉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上课的时候是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的。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完了初一,当期末成绩出来的时候,看到试卷上那刺眼的分数,我深刻的反省了一下,自己玩的过头了。

我拿着分数,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家里,爸妈看了我的.分数,他们就问我,“你怎么考得这么差,自己找找原因”。我回答他们说:“是我自己太贪玩了,没有领略到学习的重要性,从现在开始,我会把落下的都补回来的。”听到我这样说,爸妈并没有责备我什么,只是说让我要好好学习。

当天我就写了一个暑假计划,因为我爸说过有目标就要去奋斗,所以我要向着我的计划去努力奋斗。我把一天的时间都合理的安排好了,就这样,一个暑假很快就过完了,而我也觉得之前落下的课自己也补得差不多了。我是每天自己看书、写作业,遇到不懂、不会的就去问我的姐姐,不过还是会跟上来的。

10.关于满意的一次端午节的优秀作文 篇十

刚拿到这本书,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封面上有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一个少年张开双臂,在空中自由飞翔。打开书,只觉精神为之一振,脑子高速运转,一个个想法就蹦了出来,果然大不一样。

这本《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50个创意故事》中分“独辟蹊径,柳暗花明”、“打破桎梏,逆向而行”、“发散思维,异想天开”等八大章,讲述了150个经典创意故事,其中不乏为平淡生活着色的奇思妙想,奇峰迭起的经商致富创意,更有曾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激起朵朵涟漪的发明故事。合上书,我不禁感叹:“太精彩了!”

创意在哪里?创意无处不在。伟大的发现需要好的创意,不朽的设计需要好的创意,扣人心弦的文章需要好的创意。有了创意,才有可能。俗话说:“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源于创意,没有创意,人类就不可能进步!因为创意,才有如此多的人经商致富,成为大富翁,因为创意,才使生活如此精彩。在“山重水复”时,创意更能使“柳暗花明”,摆脱困难,反败为胜!

有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是为什么要成“方圆”呢?变成“不规则物体”不是更有个性吗?全是“方圆”,千篇 一律,就好像“机器人”、“克隆人”。我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学生做了一道题目:冰化成了_。他填了“春天”。多好的一个答案!冰雪消融,春天就会来到,多么新颖,多么有创意!可老师却给他打了个大叉叉,说标准答案是水。我想问老师一句:“1+1一定等于2吗?”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是人们的思维却被“钉”死了,固定在一个狭隘的“框框”里,机械地学习、工作。只要跳出这个“框框”,迎接你的将是全新的世界。应试教育扼杀了太多的“天才”,一个个标准答案使人僵硬。只有让思维自由飞翔,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才可能有创意,并激发智慧,成为一个“创造性人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当今社会,能苦干的人多得是,难得的是能“出奇制胜”的“创造性人才”。

那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呢?首先要多思考,善于观察,这两个是最基本的条件。第二是要打破常规思维,贝尔纳曾说:“妨碍人们“创新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只认死理,只会“死读书”,不可能创新,要换一个方面去思考,或从相反的方面去考虑,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创意、思维、智慧的看法,书中的一个个创意故事使我激动不已,它就像长城牌润滑油,使我的脑子重新转了起来,激活了我的创新思维,搞得爸爸经常说我“走极端”、“满脑子奇怪的念头”。这本书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在思维的天空里尽情翱翔。有想象力就是好!

11.惊险的一次作文 篇十一

每次快要比赛的那段时间,妈妈拼命地给我加课。可是加这么多课有用吗?没用,要吗就是动作没记住而跳错,要吗就是动作顺序记不清而跳错,总之没有一遍能够完整的跳下来。

脚一转,手一伸,哎,下一个动作是啥?谁能告诉我下一个动作是啥?怎么做?就这样一节课一小时,足足有40分钟是被我浪费掉的。老师非常无奈,只好带着我跳一遍,扇子一摇,表情一加,那感觉就出来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终于能正确地、完整地跳一遍了。可当我独立完成整支舞蹈时又有很多动作不会做。

到了正式比赛那一天,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着,脑子里一直想着整支舞蹈的动作,就想让自己在台上不出错。

到我上场了,我紧张得要命,那感觉你想体会都体会不到的。扇子在空中飘啊飘,脚灵活地在地面上走,手往那一摆,又往那一伸,完美!突然我脑子一片空白,都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动作了,唉,我就只能临场发挥,顺势编了几个动作。还好,观众们还看不出破绽,好险!转完圈是往哪个方向跳,往左?还是往右?没办法了,只能往右边跳了,幸好做完这个动作之后我立马进入了状态,后面的动作跳得都很顺利。

12.美好的一天端午节作文 篇十二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相传在春秋时期,屈原向楚怀王提了很多富国强兵的建议,他的这些建议损坏了贵族的利益,后来这些贵族在楚怀王面前说了许多屈原的坏话,于是,楚怀王就把屈原赶出都城,流放到汨罗江边。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放弃自己的祖国,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然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为了让屈原尸体不受伤害,纷纷向江里投下食物,端午节就这样流传至今。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有包粽子、挂艾草、划龙舟、斗草等。

端午节这一天,妈妈早早地起了床,准备包粽子。妈妈先准备好各种各样的材料,有芦苇叶,有各种口味的馅料,还有香喷喷的糯米。妈妈先把芦苇叶放到锅里去煮,说这样既能除虫,又能让芦苇叶变得松软。煮了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妈妈把芦苇叶拿了出来,我用手轻轻掰了一下,果然变得好软。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先把煮好的芦苇叶裹成一个漏斗的形状,然后把糯米放到“漏斗”里,用手轻轻地按一按,接着把馅料塞到糯米里,最后用芦苇叶把糯米盖住,用细线在粽子周边绕一圈,这样,美味的粽子就完成了。粽子又大又肥,像佛爷一样。最让人兴奋的是吃粽子,剥开粽叶,露出了油亮的糯米。咬一口又糯又香,让人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家长会邀请函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