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2024-06-17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精选11篇)

1.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篇一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答:有人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确,在追求求理想的过程中,敏感的青人们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对于思想活跃和年大学生来说,也容易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困感,这就需要正明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一、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时,往往只看到二者对立的一面,看不到二者统一的面。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还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觉得理想遥不可及,还是“现实”一点好,甚至有人因此陷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出现这些认识误区的原因,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病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成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二、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实现理想、创造未来,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理想的美好有着充分的想象,而对于理想实现的艰难则往往估计不足。渴望早日实现理想,希望顺利实现理想,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实现理想设想得过分容易,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缺乏思想准备,遭遇到点困难、曲折或失败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那就会影响理想的实现,难以体会到实现美好理想的巨大幸福。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是远大,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毅力和信心的考验,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任何一种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充满着艰险和坎坷。

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充分印证了社会理想实现的道路是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到1917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勃然兴起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多少艰难的尝试,多少惨痛的失败,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理想与实践不仅没有被扼杀,没有像西方某些人所预言的那样进入历史博物馆,反而在长期的艰辛探索中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由此可见,理想实现的路途是艰难曲折的,远大理想的实现更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但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理想,经过艰难曲折的锤炼,必定会焕发出更加耀眼的真理之光。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可能会一帆风顺,也可能会遇到逆境。在顺境中前进,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但是顺境中的宽松气氛、优越条件,又容易使人滋生骄娇二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在逆境中奋斗,犹如逆水行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艰辛才可能成功。逆境只是增大了人们向理想目标前进的难度,而不是消解了实现理想目标的可能性。事物常常具有两面性,在逆境中向理想目标奋斗,可能会有顺境中难以得到的收获。逆境的恶劣环境,对于挑战者而言,可以磨炼意志、陶冶品格、积累战胜困难的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只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坚持科学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倒和压垮,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进发出来,创造出乎意料的奇迹。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惨遭宫刑之祸,蒙受莫大的不幸,但他苦而不悲、孤而不堕,终于在逆境中以顽强的毅力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

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方式;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是将压力变成动力之所为。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因此,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历史上,凡有成就者,其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闪光的智慧、不朽的业绩,多是从艰苦奋斗中得来的。艰苦奋斗是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它的事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讲艰苦奋斗,并不是不讲物质利益,而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理想,不怕吃大苦、耐大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理想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艰苦奋斗,其主旨在于奋斗,其价值在于为事业而奉献。艰苦奋斗绝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辈的事,当代青年不需要艰苦奋斗”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观念的变化,只是赋予艰苦奋斗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多的贫困地区和人口。艰苦奋斗始终是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在生活上,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在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2.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篇二

中国传统科技思维方式所存在的局限,和武术训练中存在的这两种偏向有很大相似之处,可以说正式由这种科技思维方式导致了这两种偏向。从哲学或者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主体在长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形成的定型化的思维路向和逻辑范式,它是一种文化最深层的部分。[1]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域、环境、气候、经济生活、生产实践等条件下,在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具有强烈民族特点的的思维方式。亦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在世界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因此也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传统科技思维,但传统科技思维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怎样正确认识武术训练过程中的这两种偏向,怎样理性处理训练过程中两种偏向的关系。通过对中国传统科技思维正反两方面的反思,重新认识武术训练过程中经验训练与科学化训练的关系,从而得到武术训练新的启示。

1 对中国传统科技思维的反思

1 . 1 中国传统科技思维的特点

一是重实际应用轻理论探讨,重整体综合轻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重实际应用是促进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在古代,中国人都极其重视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观察到的复杂现象以及获得的丰富经验,他们认为如果离开这些现象、经验就别无本质。所以说,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唯一途径以及客观的基础就是观察、认识事物的现象。《周易》是一部能代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非常重要的经典,它曾经这样论述八卦的起源:“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周易·系辞下》)这里所说的“观象、观法”,均是指的对天地万物之现象的观察以及模拟。《周易》是在“观象”的基础上,才建立起阴阳八卦的思维模式和思想体系。阴阳观念本是起源于中国古人对各种自然现象诸如明暗、冷热、日月、上下、雄雌、动静、男女等两极现象的观察,阴阳观念虽有高度的概括性,但并没有成为一个完全抽象化的逻辑概念,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和思考永远是和某种具体的经验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传统科学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它从动态、总体、联系的功能去把握事物,并擅长于综合。它长于将自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直接纳入到经验直觉里面去,一般不对事物实体、物质内部深层结构进行独立研究,对自然界中的一般法则常常用朴素的对立统一观念进行泛论。这样的思维方式注重观察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力图从事物的整体来分析、把握形形色色的不同事物;或者说,它总是力图将形形色色的不同事物组织安排在一个大的系统之中,以探讨这些不同事物的属性和功能。

二是重道轻器的传统思维观念。在整理理论学术领域,普遍重视人文科学而轻视自然科学;在自然科学领域,只重视去探求事物的宏观规律和事物与环境关系、事物的整体特征进行探求,而轻视具体事物形质研究,忽视了社会生产领域的具体技能和器物研究。只有从具体事物的研究中发掘出总体精神时,其研究才具有意义。

1 . 2 中国传统科技思维形成的原因

这种科学思维模式的产生,主要是源于秦汉以后的大统一,随着国家组织化日益严密和国家同构,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致思趋势,中国传统科学思维方式的视线开始从先秦百家争鸣时的多种形态在收缩,流连于道德领域;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合二为一的结构随之向前倾斜,即使是在科学思维范围内,发展的心有偏向,与哲学思维相的辩证性特别发达,却忽视了另外的分析和创造性部分。

1 . 3 中国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重实际应用轻理论探讨”的局限在于过于讲究物质的实用功能,却不太重视事物发展过程中“理”的探讨,这使得中国的科技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很难步入新的水平。虽然古代中国在中医学领域建立了博大的至今仍具有很大价值的理论体系之外,在其他大部分的领域,都缺乏系统的科学基础。例如丰富的天象观察、精密的天体测量仪器、频频的改进历法,终究因为陷入到应用政治学轨道中而未能进入哲学推理与科学抽象的殿堂。再例如其他各个技术领域的一系列创造发明,往往更加“言其所当然而不复求其所以然”,“详于法而不著其理”,这就大大的影响了技术进步。

“重整体综合轻个案分析”的局限:传统科技思维往往只注重从事物的整体上进行感知,很少对事物进行内部结构的各个部分进行细致的分析,导致得出的结论也是大概的,没有很强的层次性和精确性,仅仅是对自然整体的一种印象。不仅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错综杂糅、混为一体,而且自然科学中各个学科之间也是相互交叉,自然科学一直没有形成分类特别清晰的脉络。

“重道轻器”的局限:虽然中国古代的劳动者们对自然界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思考,但到最后他们把这些观察和思考都转化为了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到头来对自然界的见解转化为了对人生的思考,转化为了对生活的一些建议。儒家的这种人伦之“道”、崇尚政治、通“理”而轻贱、崇尚天地万物、生产技艺的趋向和具体的科学知识,它将千千万万的儒家学者们永远隔在了自然科学的门外。

1 . 4 中国传统科技思维在当代的意义与价值

在现代,中国古代的很多思想成果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对当代的科学研究具有相当强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也就是说,对当代科技发展有引导和启发作用的一些成果,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我们可以将研究的视野拓展到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来考察所有对现代的科技发展有影响的思想成果。

例如,很多西方学者认为,我们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方式仅仅停留在格言和寓言甚至形象化图式的水平上,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可是,在20世纪科技发展中,恰恰是这些中国的传统格言、寓言和形象化的图式吸引了西方科学家。卡普拉著写的《物理学之道》一书中,它大量引用的就是这些格言、寓言和形象化图式。玻尔曾应用中国的太极图来作为自己的礼仪罩袍上的徽章,足以表明他提出的“互补原理”和中国传统中的阴阳关系模式有惊人的一致性。[2]

2 中国传统科技思维影响下竞技武术的经验训练

2 . 1 经验训练的概念界定

人们对训练经验的认识是比较统一的。一般认为,训练经验是教练员通过自己的运动实践而获得的直接知识,或在运动生涯中通过学习所获得的间接的经验知识。[3]

2 . 2 传统科技思维影响下, 经验训练的局限

重实际应用轻理论探讨,在传统武术经验训练过程中体现的特别突出。它主要表现在对于训练方法的认识,是来源于教学实践的,教练通过试验不同的训练方法以及这些训练方法给运动员带来的成绩影响,来判断这个训练方法是否在未来可以再使用。但是对于为什么可以再使用,为什么不能再使用这其中的科学理论,却从来不去探讨,一切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办就好。例如,传统拳的习练方式主要是师徒传承式的,师傅怎么教,徒弟就怎么练,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很少会对拳理做科学分析。因此,以经验知识为依据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结果之间的联系,仅仅是由现象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做推论,却都不能深入的探讨这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方法导致的结果之间科学的联系。重整体综合轻个案分析对经验训练的影响表现在教练员只注重训练方法、训练活动等,所产生的训练效果,是对这个训练过程整体性的本体直觉。但是对于训练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动作的每个步骤,生物力学应用的每个阶段却不是那么的关注,只注重训练方法、训练过程、训练结果的整体印象。这样一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也不利于发展训练方法的创新性。

2 . 3 传统科技思维影响下, 经验训练的价值

上文中提到,中国古代的很多思想成果,对当代的科学研究有思维上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从当代科技发展的视角来看是很有价值和意义。这对武术的经验训练也有很大启示,我们不能仅仅只去关注经验训练的局限性。

辩证的来看,经验训练中积累的训练经验,是实现科学化训练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经验训练为训练的科学化提供了很多分析实例,启发了很多科学化分析的思路。经验丰富了,对训练过程中的问题的观察力也会敏锐起来,可使教练员更容易的发现问题的存在,促使他们的思考和研究。而且,在科学化训练分析过程中,也常常用经验训练中的一些实例做理论支撑,在某种意义上,竞技武术的经验训练走在科学化训练的前面,是先有实践再有研究结果的体现。

3 竞技武术的科学化训练

3 . 1 科学化训练的概念界定

科学训练就是在科学技术构成运动训练的独立子系统之后,增加了科技投入要素的训练方式。科学理论知识是比经验知识更高级的认识成果,它是关于事物的内部本质的、必然性的联系,即规律性的认识。另外,科学理论知识还包括使用各种先进的科学仪器的知识。

3 . 2 科学化训练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化训练是在运用各科学学科理论、科学仪器进行分析和诊断的基础上,针对训练中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来选取科学的训练方法的。相对于经验训练来说,科学化的训练方法能够减少教练员的本体感觉的成分,是训练方法的实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也更能快速的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成绩。如何更好地提高教练员技术就需要通过全面认识问题的目的,可以去掉教练和训练工作中许多猜测和拿不准的东西,也只有通过科学训练的方法,我们用工程师设计桥梁的方式来进行设计运动成绩。而且科学的分析训练方法中的科学道理,能够使教练员更好的理解训练原理,更能够激发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而在经验训练出现的问题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许多猜测和拿不准的东西,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的感官局限性,而这正是由于训练中运用科学技术可以消除的。

其次,科学训练的价值体现在适用范围上。由于经验式的训练方法教练员并不能够理解训练过程中的道理,所以当运动员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想要在提高就难上加难。只有理解训练方法中的“理”,才激发出训练方法中的创新元素,才能更好更快的提高运动员成绩。正如中国田径队总教练阚福林所说:“发展竞技体育,科学是训练的先导,同时又是训练的后盾。我们今天的训练,已经根本不可能脱离科技,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还走以经验指导训练的老路,要提高运动成绩是很难的。”[4]

正式由于重实际应用轻理论探讨观念的影响,使得武术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深烙上了传统科技思维的烙印。科学化训练思维一直是传统武术训练过程中缺乏的要素,其与经验化训练的有机结合是今后武术训练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4 结论

辩证认识经验训练与科学化训练关系及反思。经验训练虽然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但是这些作用并不是永恒的。我们如果固守原有的经验不放,必然会使训练走向死胡同。为了使训练方法上升为理论,经验训练必须与科学训练两者相互结合,才能更好的体现出训练方法的普遍性和科学性。如果只是靠单纯的流汗、吃苦,光凭经验和感觉的方法将很难使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和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训练是一门艺术,但更需要讲究科学。

科学训练是经验训练的升华。提倡科学训练,鼓励求变、求新、求实,并不是意味着就要否定经验训练的作用,而去摒弃训练经验。提倡经验训练,也并不仅仅是意味着在训练过程中完全忽视科学训练的作用。把科学训练与经验训练互为对立,既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也不符合运动训练实际。[5]

经验是宝贵的。它是训练科学化的基石,它是武术训练实践过程的直接产物,它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科学化思路和启发,也为科学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例作为理论依据。但它也不是绝对的,那就要在训练的实践中通过观察和分析运动员的具体训练情况,从他们身上不断的总结出用价值的训练经验。同时还应借助科技手段,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以把握队员个性,有效、科学的控制训练全过程。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把在长年累月中积累出的珍贵的训练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更好的指导训练实践。

3.用辩证方法认识外交与战争 篇三

既然外交与战争构成的是一种辩证关系,就必须要用辩证方法来认识和理解。辩证方法最早是由古希腊早期的人文主义哲学家提出来的,它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个别和一般、部分和整体、有限和无限等对立概念之间的关系。“世界万物中的一切都是相似的,就其本质而言没有区别。”“最大的物体表现在最小的物体之中,最远的事物存在于最近的事物之中。”“平衡是正在消失的不平衡。”诸如这样的一些论断所散发出来的那种独特的精神,被称为辩证精神。

到了古希腊晚期,论辩术日益兴盛,辩证方法更多地与修辞学直接联系在一起。这时的辩证法,已不再以追求真理为目的,而是直接地为政治服务,因而几乎等同于诡辩论。“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证明是正确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证明是错误的。”这样的话虽采用了辩证方法的句式,但在精神上已远离了辩证方法。

黑格尔在《逻辑学》一书中,用一种神秘化了的方法重新阐发了辩证方法,揭示出它所隐藏着的真正含义。马克思认识到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个强大的思想武器,吸收了它的“合理内核”,并运用到政治经济学中,特别是《资本论》的写作上。列宁1914年在他的《哲学笔记》第191页写道:“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一章。因此,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

黑格尔的学说之艰深难解,为世人所公认。卡尔·波普甚至认为,黑格尔之所以伟大,也正是因为他的学说难以理解,任何人都能够从他的著作中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马克思虽然运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但并没有写出专门阐释辩证法这一科学认识方法的著作,这个工作留给了列宁。

列宁从1895年便开始深入地研究马克思的哲学。在1914和1915年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进入了疾风暴雨的年代,列宁却集中精力,对黑格尔的哲学进行艰苦的、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写下了大量的论文和读书笔记。列宁阐释了关于辩证法的一些核心问题,如关于新的历史时代问题,关于对立面的斗争问题,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的性质问题,关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趋势问题,等等。列宁还总结出了辩证法的16个要素,并给辩证法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辩证法是关于对立面统一、对立面斗争、客观世界发展的矛盾性以及它在我们认识中的反映和矛盾是发展源泉及其动力的学说。

1916年,列宁转向了帝国主义研究,写出了充满辩证精神的《帝国主义论》,提出了资本主义所达到的发展阶段已成为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前夜,列宁又敏锐地提出,世界历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为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了前提和条件。“十月革命”不仅是现代世界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同时也记录了人类思想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它印证了这样一条真理:在政治环境处在极为复杂、瞬息万变、具有革命性转折年代特点的时期,特别需要研究辩证的方法,以确定正确的方向。因为“只有辩证法,能够预见最近的将来将向哪个方向发展”。

今天的中国所面对的外部政治环境,也进入了一个异常错综复杂的时期,因而,比以往更需要研究辩证法,运用辩证法。就对外关系而论,既然国家之间只有外交与战争这两种手段,那就不能因为运用外交是通常的规则便认为不存在战争。“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一个国家固然不宜轻言战争,但亦不可讳言战争。面对“必损人以求益己”之国,且“外交手段既尽”时,很可能会“自然陷入战争”。惟有深切地认识到战争的可能性,细致而周密地做好准备,才能够避免战争。

4.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篇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样阐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

(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要求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从变化发展的实践出发。

(二)认识也影响实践,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正确认识即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克服错误认识,推动实践向前发展。

作为大学生,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上课、听讲座是我们学习的主要方式,而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里,我们也有机会通过亲身体验来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如果说通过上课,我们可以直接得到对事物的认识,那么亲身的体验就可以说是一种实践,两者是紧密联系的。

我们所学习的学科知识,是有前人在实践中得到了启示并且从实践出发进行了漫长的学术的研究才得以慢慢积累的。我们可能更多的时候是去被动地接受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这也是我们获得认识的捷径。我们通过学习获得的这种知识是总结前人的实践经验来得到的结晶,而在我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以后,在理论知识的支撑和指导下,我们可能就有能力自己进行后续的实践了。通过这种实践,我们可以自己去验证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是否科学,并且为我们专攻的学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因为,只有不断地积累实践经验,才能够更好的推动认识的发展,使学科的知识继续更新和完善。

5.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 篇五

1、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⑴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学校教学中,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该研究如何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阶段,并提出适当的目标。⑵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一方便依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应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⑶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指出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更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和正在发展的过程。

2、布鲁纳的认知发展学习理论:⑴学习观,①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 ②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③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⑵教学观,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提倡发现学习③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3、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奥苏泊尔根据学习内容的性质及其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联系,把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4、构建社会主义学习理论:

5、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方法:培养:⑴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在实际教学中,①学生的失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教师应注意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②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要可以完成,否则,总不能正确完成,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 ③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 ④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 ⑵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激发:⑴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 ⑵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⑷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分析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成就动机由两种有相反倾向的部分组成,一种称之为力求成功,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另一种称之为避免失败,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在教育教学中,对力求成功者,教师应通过给予他们更多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创设竞争情景、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发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应安排竞争少或竞争性不强性不强的情景,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他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时要求应尽量放宽,还应避免当众指责或批评他们。

7、成败归因理论:韦纳认为,对行为结果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常归结为四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等。它不仅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途径,而且以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为目标,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失败,应对失败,不屈服于环境的影响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系统。这一理论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提供了具体而客观的标准,不仅有利益人才的开发,而且对成绩差的学生的培养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8、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启发作用: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包含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即人们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难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实际去实施那一活动。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有四种: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

9、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定势等因素对迁移的影响:

10、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

11、遗忘规律及遗忘原因:

12、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13、心智技能的学习过程:

14、有效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15、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的过程。⑴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⑵排出相互干扰;⑶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⑷多种感官参与;⑸复习形式多样化;⑹划线强调

16、精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存储到长时间记忆中去,是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建立联系,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和学习策略。⑴联想法(形象联想、谐音联想、缩减联想、关键词联想);⑵做笔记 ⑶提问 ⑷生成性学习⑸利用已有知识

17、组织策略:⑴列提纲 ⑵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图、网络关系图)⑶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

18、元认知策略:⑴计划策略,是指要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活动之前浏览阅读材料,选择策略,谋划具体活动,并预计其有效性。⑵监视策略,指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策略的效果、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⑶调节策略,是根据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或修正目标的策略。元认知策略三个方面总是相互联系在一起而工作的。一般是,学习者先认识自己当前的任务,然后用一些标准来评价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计划或解决问题,最后监视自己的进展情况,并根据监视的结果采取补救措施。

19、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⑴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⑵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⑶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⑷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20、创造性的培养措施:⑴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⑵注重创造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性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直觉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⑶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

21、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依从、认同、内化。基本条件:⑴外部条件——家庭;社会因素;同伴群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改变认知;增加新的认知;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⑵态度定势 ⑶道德认知 培养方法:

22、心里辅导的途径: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⑵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内容 ⑷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⑸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⑹小组辅导

23、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一、标准化成就测验

二、教师自编测验

三、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24、教师期望效应:⑴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①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内容的影响;②教师期待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③教师期待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⑵影响教师期待作用的因素。①对期待不同反应得教师类型,过敏型教师、反应型教师、抗敏型教师;②影响教师期待效应得学生因素,教师期待对年龄越小的学生作用越大;个性柔弱的学生容易受教师期待的影响。⑶利用自我实现的预言提高教学效果。①对学生抱有“适当的”高期待,使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循环;②避免造成消极的心理循环;③帮助“差生”突破低期待的不良循环。

6.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篇六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最初的和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所遭遇的最基本的矛盾。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与自然界的关系。”对于人来说,这就是以理性为根据的生活,因为它才使人成为人。自由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就体现在“科学”之中。

马克思又指出,人不是某种驯服的自然能力,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主体出现的。近代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及其广泛运用,一方面极大地发展了人的主体性,增强了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改变了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思维和情感方式等,拓展了人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之间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言都是在近代社会形成的两种精神文化,正确界定它们的含义是正确理解二者关系的重要前提。对此,人们曾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了说明,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见。在我看来,所谓科学精神便是趋于理性的认识,然而人文则属于感性。同样一件事的处理方法在不同的理论支持下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理性”是“感性”有益部分的产物,是对“感性”的合理归纳和总结。而无益的部分则成了人们弃之的东西,如冲动、失控、盲目和执迷等。如果将“感性”比作“探索”,则“理性”是探索出来的规律;如果“感性”是只笔,则“理性”是这只笔画出来的作品。“感性”不能被“理性”取代正如人脑不可能被电脑取代。情之不定,皆因浮于表面未达深层,而至刻骨铭心的情则已无力可变。“感性”始终充满了人类饱满的激情,而“理性”则是过滤过激情之后的冷静和思索方式。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虽然就其本质来说是对立的,但又是相互影响的,即不存在两者的绝对对立。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者既有合理的地方,又有不合理的地方。具体地说,科学主义思潮强调科学精神,这是合理的,但是,它强调以科学标准来要求其他一切文化现象,即它视科学为唯一的、标准的文化模式,这是不合理的。而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文精神,这是合理的,但是,它反对科学的“工具理性”,乃至敌视科学,这是不合理的。所以,应该将两者的合理性,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由上可见:科学精神主要是指强调实证性、功利性等,偏重的是“真”。人文精神是指强调人的价值,即人的“终极关怀”、“精神追求”等,偏重的是“善”、“美。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仅有其中的一种是不行的,只有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才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所以,想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来代替另一种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只有在另一种那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

没有科学精神的支撑,人文精神只能缓慢爬行,是孱弱而不堪一击的。其实促使科学精神这个大男孩成熟的根本动力就是美丽善良的女孩——人文精神。科技是为人类造福的。正是因为人文精神的驱使,人类才有了强烈的改善生活发展生产的愿望,正是有了这种强大的愿望,人类才有足够的动力在科学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为了改善路途的艰苦,我们才拥有了航天飞机;为了方便人们的交流,我们在地球几乎每个有人角落架构起了互联网;为了使火能燃烧的更久,我们得出了质能方程;为了减少人类的病痛,我们才有了今天的生命科学。

同时,人文精神也约束了科学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保证其不脱离最根本的目的:为人类造福。正是由于人文精神的约束,人才没有像羊一样被克隆,才有了《核不扩散条约》,才有了《京都议定书》。

但是正如开头所说,科学精神是脾气暴躁的,人文精神哪怕稍有顾及不到,就会产生恐怖的后果。

通讯科技的发展使沟通变的便利,降低了人类面对面交流的亲和力,人们是在虚拟和互不信任陌生的状态下消磨时光、游戏人生。人类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不得不疲于奔命,忙碌投入到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无暇去家庭温暖、天伦之乐。电脑的普及,让中华文明独树一帜写胸中之臆、修身养性的书法情操几乎消失;交通的快捷,让人类自由行走,呼吸自然氧气的机会减少;食品科技加工、激素填加,人类已经很少有机会吃到自然生长的纯绿色食品;现代化快节奏的科技步伐,给人类增添无限压力,各种文明病层出不穷:车祸、高血压、糖尿病、忧郁症等等,几乎所有城市人口都逃不掉文明病的魔咒。森林被大量砍伐,城市扩建使绿地消失。生产力的增长进一步加深的资源浪费,矿物能源给我们带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给地球裹上了厚厚的保鲜膜。氟利昂降低温度的同时,把天捅出个大洞,核能在造福人类之前,就毁灭了两座城市。各种隐患灾难越来越多。上述灾难不同于化学品泄漏、水坝坍塌等等科技灾难,其生成原因不是意外或技术漏洞,不是靠科学的发展就可以弥补的。这是失去了人文精神的约束后,科学发展的方向性错误。如果不用人文精神来剖析深层原因,妄想科技发展到更高层次来解决是不可能实现的。画家Claude Monet的《日出〃印象》正是人文精神对科学精神方向思考的绝佳代表。

科学精神如果离开了人文精神,那人类的美好愿望往往是南辕北辙。

人文精神如果是一位美食家,那科技精神就是厨师,做出天下最美味的佳肴供美食家挑选。如果人文精神是喜爱音乐的观众,那科技精神就是才华横溢的钢琴家,观众向往的曲目,游钢琴家的十指之间流出

科学精神如果是力大无穷的巨人,人文精神就是巨人的大脑,驱使巨人去获得更大力量的同时,引导巨人的力量。科学精神如果是动力十足的跑车,人文精神就是汽油和路标,给予跑车动力,指引跑车的方向。

人文精神和科技精神这对情侣,早在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水乳交融,比翼双飞。只有把人文与科技完美的结合,才能真正的造福人类,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对立而言的,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内涵。由于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影响了人们对科学精神的理解,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影响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从而人为得将这两种精神对立起来。但事实上,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具有统一性:

1、从人文视角来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精神主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之一,也是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文化精神;第二,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它既能促使人类智力的发展,永远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迈进,是科学作为一种智力活动所体现的根本文化精神;第三,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所体现的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精神,也是一种根本的文化精神。

2、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是科学批判精神对神学蒙昧主义的超越;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把人从繁重的单调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些无一不充满着人文精神。

3、从人文精神与科学研究创新的内在关系角度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统一性:

首先,从科学创新和突破的特点看,科学发展到现在这种高度,特别是基础理论,要想再有突破,高度发达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刻性是前提。而这又以来于长久地、专注如一的把思想集中于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即沉思和反思。人类科学史的实践表明,只有一个从不关心自己,以追求超个人的东西为目标的人,才能摆脱形形色色的个人羁绊,去研究那些具有崇高意义的理论。

其次,从创新过程看,科学研究是人类最崇高、最有趣,同时也是最伟大的精神冒险,要取得某种突破,不知要经历多长时间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克服多少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经受多少挫折与失败的打击。没有纯洁的心灵,没有一切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社会和人类的利益为依归的崇高品质,是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中做出重大创新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宗旨,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科学精神失去人文精神就麻木不仁,人文精神离开科学精神就软弱无力。

最后,从做出创新成就的结果看,从事科学探索,作出创新成就,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在经济上也理应得到丰厚的回报,但这只是指其自然而然的结果而言,而且这也只是一种理想的结果。而事实上,在一个时期内,创新者常常不仅不能因自己的创新成就得到任何好处,还可能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杀身之祸。这种只对社会有好处,对自己没有好处甚至还可能有坏处的事,没有纯洁心灵和高尚情操的人是无法做到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在生活中只有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和统一,用心思考问题,才能不断的成长和进步,做出对自己和对社会有利的事情。

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贻害人类。科技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取决于人自己,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人如何运用它。科学技术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则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精神;而科学世界本身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类所追求的客观合规律性与主观合目的性的统一,正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致性。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会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

在实践中,坚持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发扬科学精神、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发扬人文精神,具有制约科学发展方向、促使科学技术在应用中不会被用于为害人类的重要作用。

总之,科学研究是一项崇高无比、神圣无比的事业,研究者心灵的纯洁是创新、突破的内在要求。因此,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辩证统一的。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

7.异化与归化的辩证关系浅析 篇七

一、异化与归化的定义

异化与归化在内涵上实际是直译与意译的延伸。一般认为,归化和异化概念的范围要大于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主要是针对语言层面而言的, 即译文的表达形式是否要遵循原文的词句结构、语言格律和修辞手段等。归化和异化除了语言层面以外,还有一个文化的维度,即译文在处理富有文化色彩的概念时采用何种策略,是否予以保留或是加以改造。

根据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归化和异化的定义分别为: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or Domestication):A term usedby Venuti to describe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in which a transparent,fluent style is adopted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strangeness othe foreign text for TL (target language)-readers.Venuti traced throots of the term back to Schleiermacher’s famous notion of thtranslation which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as much as possible,and moves the author towards him.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or Minoritizing Translation):A termused by Venuti to designate the type of translation in which a TT(target text)is produced which deliberately breaks target convention by relating something of the foreignness of the original.Venutsees the origin of such a concept in Schleiermacher,who discusses the type of translation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author in peace,as much as possible,and moves the reader towardhim.

这样的定义把归化异化的概念和Venuti及Schleimermacher两个人紧 紧捆绑在 一起 ,更多讲的是 两个概念 的由来。

郭建中在《当代美国翻译理论》一书中对归化与异化进行定义如下:

归化的翻译,就语言而言,要通顺易懂,要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规范;就文化而言,要把源语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加以改变,使之符合目的语的文化规范和禁忌,符合目的语文化的伦理道德和意识形态。也就是说,归化的翻译,有效地替代了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来说既通顺又易懂。

异化的翻译,就语言而言,要有意打破源语的语言规范以保留源语的语言规范, 故有时甚至有意地要使译文不通顺;就文化而言,则要求保留源语文化的观念和价值观,甚至对目的语文化提出挑战,以使读者了解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

这样的定义既阐述了语言及文化层面都是翻译策略需要涉及的,又描述了各自会达到的效果,属于比较全面的。当然,关于二者的定义,其他诸多学者也给出过自己的见解,但其实质与上述论调差异不大。

二、异化与归化的辩证关系

1.相 互 对 立

从异化与归化的定义来看,二者的对立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就归化而言,目的语是最终目标,目的语的语言文化规范是最终标准,目的语读者是最终服务对象。所有源语中具有自身特点的语言形式和文化价值都应被替换成目的语读者熟悉的内容,以使译文在目的语读者看来更为通顺易懂,也使译文符合目的语文化的伦理道德和意识形态。就异化而言,源语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为保留源语语言样式和文化价值,可以打破目的语的语言规范和文化观念,以使目的语读者了解源语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特点,保留源语语言的异质性,而通顺与否不是异化翻译所考虑的重点。作为两种价值取向完全相反的译法,对同样的文本进行翻译所取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下例:

(1)to grow like mushrooms

异化:像蘑菇一样生长

归化:如雨后春笋一般

(2)He is as thin as a shadow.

异化:他瘦得像影子。

归化:他瘦得像个猴子。

(3)six of one,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异化:六个对半打

归化:半斤对八两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归化译法固然通顺,但对源语的文化特色难以保留,源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消失殆尽;而异化译法虽有助于目的语读者了解到源语的语言习惯、文化价值等,却难以将原文真正的内容传达出来,甚至会由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而产生误读,使目的语读者完全不知所云,摸不着头脑。又如狄更斯的名著David Copperfield两个中译本(董秋斯、张谷若)中不同翻译策略产生效果的比较:

(4)...as I kenw she was anxious to get home,and betweenfire,food,and pickpockets,could never be considered at her easfor half-an-hour in London ...

董译:……因为我知道她急于回家,并且,介居于火、食品、扒手中间,她在伦敦不能有半点钟的安心……

张译:……因为我知道她急于要回到家里,同时,又怕房子着火,又嫌吃的东西,又怕遇见扒手,她在伦敦,连半点钟的工夫都难说能把一颗心放下……

这两则译例中, 董的翻译将原文信息一丝不落地表现出来,极尽“信”之能事,翻译得一丝不苟、严丝合缝;然而,其异化翻译的“不通顺”之弊也是一目了然,完全使文学作品失了韵味。张译的归化法注重的是译语的“地道”属性,译文明显通顺而且具有风格,但对于原文形式并没有做多少保留。由此可见,纵然是同样的文本,不同的策略取向所达到的效果可直接影响到整个作品在目的语当中的价值体现。

在译学界, 历来有很多人将二者视为一对二元系统的对立两极,只可选其一而不可混用。比如Venuti对异化译法极度追捧,甚至认为只有异化法才能抵抗“英美文化的霸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上的殖民主义”(《西方译学理论辑要》杨建华,2009:198),以体现对文化差异的容忍、接受和尊重以及对文化多样性的追求。国内的译者如刘英凯, 也有和Venuti相同的观 点 ,认为归化策 略“是抹杀 其民族特点 ……是对原文的歪曲”。其他一些学者如秦洪武、冯建文等则认可归化译法的价值,认为“这方法的正确运用并不违背翻译的忠实原则,而是这个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延伸和活用”。

毫无疑问,由于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处理形式与内容这对翻译基本矛盾,以及政治、文化、语言、翻译要素等问题上立足点不同,观点迥异,处理方法相反,它们之间的对立关系是很明显的”(孙迎春,《第二次大水》,2008:212)。

2.互 为 补 充

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翻译也不例外。归化与异化既相互对立,又互为补充。实际上,即使是完全信奉归化译法的人, 也不可能做到彻底的归化, 反之亦然。任何两种语言之间都具有相同之处,也具有不同之处,翻译时不管使用什么样的策略, 其目的都是忠实地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文体风格和文化内涵。归化与异化二者殊途同归,互不排斥,互相补充,任何一部好的译作其实都是二者的结合体。

一般来讲, 如果源语文本表现的语言和内容都能够在目的语找到对等物的时候,或直译过来后可轻易被目的语读者充分理解的情况下,异化法就是最佳选择。如下例:

(1)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2)to add fuel to the flames→火上浇油

(3)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

(4)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上述4例均为异化译法得当的典型例子。如例(1),时间如金钱的比喻在各个语言中均是存在的, 这里体现了不同语言文化之间也是有相通之处的, 这种相通之处便为异化翻译提供了可能性与可行性。例(2)、(3)、(4)中承载的文化信息均来自于生活常识, 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生活中普遍的现象和风俗, 因此这里的异化译法既可以保留原文形式又可以传达原文的内容。这几例中,通过异化译法,译者成功地保留了源语的异国文化与风情。

当源语文本在翻译为目的语文本时会出现目的语词汇空缺或者有产生歧义的可能, 又或者源语文本带有强烈的自身文化、地域特点时,归化译法是最恰当的翻译策略。如下例:

(1)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2)力大如牛→as strong as a horse

(3)阳文的“八字”→an inverted V

(4)To take French leave→不辞而别

(5)The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一朝被 蛇咬 , 十年怕井绳。

上述5例中,均采用归化译法应对翻译当中遇到的文化难题。当原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使用异化译法翻译过来容易产生曲解, 且原文所要传达的内容在译入语中有相对应的约定俗成的表现法时,归化法就可以发挥长处,使译文产生同样的效果。比如例(1),汉语中并不习惯用盲人与独眼人的比较来表示退而求其次的情况, 但是有能表达同样内涵的俗语;例(2)中,在汉语读者的语 言习惯中 ,牛是比马 力气更大 的动物所以strong的程度用牛来形容更能引起汉语读 者的共鸣 ;例(3)中“八”字在这里表示 的是形而不是 义 ,因而是无论 如何不能当做数字来翻译的, 而英语中能表此形的只有倒置的字母“V”;例(4)的法式离别特指的是一声不吭地离开,对于普通汉语读者来说,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欧洲文化知识,直译过来恐怕就会在理解上有难度。例(5)的英文表达的意思并不仅限于烧伤, 更指受过一次伤害后对类似的事物都会有恐惧———这不正是汉语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表达的寓意吗? 这样的句子若使用异化译法,则会增加读者阅读的难度,并且阻碍译文的通顺。

由此可见,异化和归化都无法孤立地解决所有翻译中的难题,而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强大能量,其二者相互补充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三、结语

8.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篇八

深入开展“四讲”学习活动是集团公司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211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争创“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共产党员活动的具体实践,是深入推进“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现实要求。通过近一段时间的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我们深切地理解到,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来认识和理解“四讲”文化与“211战略”的辩证关系,将更有利于深刻认识深入开展“四讲”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其对集团“211战略”实施的促进作用。

辩证唯物论指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并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在漫长的经营管理实践当中,许多企业家和管理者都已深刻地意识到,单靠物质刺激是不能成功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精神文化”。而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党组提出的“四讲”是一种思想意识文化,但它对集团公司的“211战略”发展具有反作用,它们之间就是物质与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并将成为集团公司实施“211战略”的强劲的文化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具体的理解上,笔者有如下认识:

“四讲”文化是思想武器

“211战略”是奋斗目标

“211战略”是兵装集团未来六年的发展战略与目标,是全行业各单位和全体兵装人共同奋斗的目标。然而,目标确定了,需要广大的干部员工去执行并实现目标。这时,我们的干部员工具有什么样的思想素质,其是否能够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是否能跟上集团发展的时代步伐,这其中,干部员工的思想素质至关重要。而开展“讲政治、讲正气、讲奉献、讲和谐”学习活动,就是要通过学习教育,增强兵装人的政治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牢记“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神圣使命,更加履行好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更好地为党分忧、为国立功、为民造福;就是要进一步增强敬业奉献的本领,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准确把握发展规律,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一段时间中,大江工业公司通过下发学习资料、媒体宣传、会议宣讲、知识竞赛、理论考试、征文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制定了“四讲”——“十要十不要”行为规范,制作了领导干部“十要十不要”警示牌等,全面掀起了学习活动,解决了干部党员讲政治、讲正气、起表率作用的问题,解决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问题,解决了公司各单位如何正确认识全面与局部利益、顾全大局的问题,解决了单位之间的产品配套、生产进度、服务管理等多方面长期积存的症结,凝聚起了全员的精、气、神,激励全员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科学发展之路,最终达到实现“211战略”的目标。

“四讲”活动是手段载体

“211战略”是具体实践

“四讲”活动是兵装集团在新的发展时期,为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而创新的载体,是在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超越领先的关键时期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

具体来讲,“四讲”活动就是以“讲政治”为前提,以“讲正气”为关键,以“讲奉献”为基础,以“讲和谐”为保障,通过“四讲”活动的开展,培育出一支思想过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拼搏的员工队伍,营造出风正、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激励全员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讲真话、干实事、求实效,清正廉洁,精诚团结,相互支持,与时俱进,变挑战为机遇,化被动为主动,齐心干事业,同心谋发展,为夺取集团公司“211战略”的全面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四讲”学习活动的具体实践中,公司党委以“四讲”活动为抓手,制定了“1136”党建工作体系建设规划,扎实推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生产力工作,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薄弱环节,按照“一个分党委确定一个子课题”的原则,在各事业部深入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生产力”实践活动,力求解决事业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公司行政以“四讲”文化为着力点,按照集团公司徐总提出的“七个调整”要求,确定了实现“双过半”、实现转型升级、保证某特种车竞标成功等38项以“四讲”来引领和推动的重点工作;拟定了“四讲”重点项目的考核办法,对每个项目都有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考核目标、完成时限;找准突破口,以做大做强特种车辆、液压支架、重车桥三大产品为抓手,实施产品结构调整,产品向精益化、高端化、效益化转型;从优化管控模式、抓细节、强管理入手,在调整管理方式上下功夫,在生产、成本、质量、人才管理等多方面,通过管理转型取得初步成效,为公司实现战略转型、跨越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四讲”要求是驱动力

“211战略”是落脚点

“211战略”是兵装集团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涵盖了生产经营、产品研发、市场营销、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各个子系统。而每个子系统如何焕发出活力,就需要以“四讲”活动的开展,促进兵装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211战略”上来;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升素质,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推动转型升级的能力;进一步改革创新,激发斗志,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坚定信心,落实责任,全面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最终实现“四讲”活动的核心目标,即超越领先、转型升级,全面实现“211战略”目标。

当前,大江工业公司在充分发挥“四讲”内驱力上下功夫,真学、真懂、真用“四讲”文化,并将其转化为实际工作动力。1~6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9亿元,同比增长14.77%;实现利润6 097万元,同比增长6.83%;营业成本费用率97.19%,同比降低1.33%,比预算目标99.53%降低2.34%;三大主导产品贡献利润955万元,占事业部利润总额的65%,三大产品在公司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凸显,为公司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公司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初见成效。公司研发生产的大速比矿用车桥技术领先、配套量大、附加值高,产品占重车桥收入超过了50%;车桥产量在3月份首次突破了月产3 000套;公司QY8FA起重机产品本年单位成本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首次扭亏实现了10%的毛利率;在高端液压支架生产中引入第三方监理,首次获得13 000KN支架,成功进入了高端支架市场;铸造产业成功进入首届全国铸造分行业排头兵企业,成为重庆市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坚持质量效益优先,调整冲压件产品生产结构,冲压件上半年营业收入及利润同比大幅增长;锻造公司以精益生产促进产品结构调整,上半年一举赢利,打破了连续几年亏损的格局,实现了扭亏为盈。

9.论语言能力与言语能力的辩证关系 篇九

论语言能力与言语能力的辩证关系

本文以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理论为依据,讨论了在外语学习中如何正确处理好“语言”与“言语”的辩证关系.认为外语学习中不仅要重视语言能力的提高,还要加强言语能力的培养,在区分语言和言语两个不同概念的基础上.遵循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培养学习者的语感,提高外语交际能力.

作 者:梁爽 LIANG Shuang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810008刊 名: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NATIONALITIES INSTITUTE(SOCIAL SCIENCES)年,卷(期):34(3)分类号:HO关键词:语言能力 言语能力 辩证关系

10.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篇十

摘要:金融创新和银行监管是辨证统一的,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银行监管能保证金融创新朝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从而使得金融创新成为金融发展的持续动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蓬勃发展,金融自由化方兴未艾,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原有的银行监管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变化,导致银行监管严重失灵,金融危机此起彼伏,由银行监管失灵和安全网措施进而产生了严重的道德风险,并造成巨额监管成本。

关键词:金融创新,银行监管,混业经营,系统性风险,金融自由化,流动性

一、金融创新所带来的挑战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国际化不断发展,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变化,金融国际化更会带来信息不对称与透明度问题,通货膨胀加剧,汇率、利率不断动荡,这一切都给银行业的经营带来了巨大风险,在传统的信用风险之外,各类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也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国际性债务危机的发展及国际储蓄和投资流向地理位置的转移,也严重冲击着银行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增加了金融中介的敞口风险,迫使银行业在内的金融行业在金融业务上展开激烈的竞争,不断创新经营方式、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以满足保值增值的需要和应付不稳定带来的风险,在避免资产风险性的同时,确保银行的安全性和盈利性。

从全球范围来看,银行业开展金融创新正是其实现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相统一最终经营目标的具体体现,具体表现在:金融业务融合、金融混业、金融系统趋同化及国际金融的集成化等。到了20世纪80年代,金融创新的外部环境更加宽松,金融自由化浪潮不断涌现;同时,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运用也为金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基础并大大推动了金融创新进程,并且刺激了金融创新和结构调整。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的金融系统更是呈现出趋同化的迹象。Claudia Dziobek和John K. Garrett认为,金融系统似乎要趋向于一种共同的中间模式;与此同时,各国国内的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间的影响日益增大,形成金融的国际集成化。

美国经济学家W.西尔伯的金融创新诱致假说认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利润最大化,减轻外部对其造成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银行只有成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主体才能成为参与金融市场创新的前提。

金融创新的总趋势是证券化和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即将信贷流量从银行放款转为可上市买卖的债务证券。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是宏观经济发展、金融管制放松、金融技术进步和金融工具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金融创新的增强,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增大,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流量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得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主要表现在:1、银行业务全球一体化;2、机构性投资与国际多样化;3、证券股票市场国际化;4、放松资本的国际流动产生了更多的税收套利机会;5、非美元货币的广泛使用(金融创新溯源于美元市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规模和深度,外汇管制放松有利于金融创新向其他货币扩展)。

二、银行监管保障金融创新的发展

金融创新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动力,但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银行监管。

银行监管是金融管制在银行业的具体体现。作为重要的`经济性规制形式,金融监管是政府或作为其代理机构的监管当局基于金融市场的自然垄断特征、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特性、危机传染性等原因,而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业务进行的限制、管理和监督及相应制度的总和,包括了对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市场退出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对金融机构内部组织结构、风险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合规性、达标性的要求,以及一系列相关的立法和执法体系过程。

从规制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银行监管放松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1、经济全球化发展及建立“小政府”的要求,要求政府或作为其代理机构的监管当局放松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国际流动的规制;2、科技进步和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要求是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银行业放松规制的重要推动力量;3、作为传统微观经济规制在银行业的具体体现,银行监管固有的内在问题如信息不对称,规制官员的非专业性,规制法规的僵硬性、滞后性,以及规制过度等方面要求银行监管当局放松规制。

在世界范围内,放松管制成为一个大趋势,放松管制和金融创新,促使了“关系”银行业向“价格”银行业的转变。放松管制首先是再分配的过程,大部分的管制条例均是为了公众的利益而制定的。管制条例在促进稳定的同时也降低了效率,同时条例对于外部不断变化的环境反映太慢,灵活性很差。当管制条例阻碍了银行获利的时候,银行家就施展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去规避管制。银行管制放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服务质量提高和金融服务多元化;在提高银行业效率的同时,促使银行业更加富有活力;在宏观层面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增进了社会福利,减轻了消费者的负担,进而带动了投资和金融需求的扩大。

11.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篇十一

[关键词]语言积累;熟读背诵;课外阅读;勤写多练

语文能力的内涵非常手富,最简单的就是表现在人类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完全统一的。无论是口头的说,还是笔头的写,无非是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而成的。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朗读的过程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语言储存作为基础的。很难想象,一个对典故一无所知的人,能真正读懂杜甫的诗、辛弃疾的词;一个对中国语言的瑰宝——成语一窍不通的人,能充分领略到魏巍、秦牧散文的魅力。就连思维、审美、鉴赏等一系列心智活动,无一不是以语言的传递、转换来完成的。语言是听说读写的基础、先导,这是毫无疑义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语文素质下降的关键,便是缺少语言这“米”。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反复传授做饭的方法,学生也铭记于心,并且能对蒸饭、煮饭、炒饭说长道短,但他们仍然是无法做出饭来。由此看来,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先帮学生找“米”。这“米”在何处?在于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由此可见,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可以设想,若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能力,完全是空中楼阁。

语文教学理应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教师要解放思想,排除顾虑,减少一些不着边际的讲解,删除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练习,淡化一些僵死的语法、文学常识的传授,把教学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引导学生多读点书、多背点范文、多写点文章上来。教师的思想转变了,学生的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积累、掌握便一定会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为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诵中积累语言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自己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强化诵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完全证明。古人为学,一开始只是读、背,头脑里只不过装满了一堆“死”的语言材料。书读得多了,背得熟了,学生对书中的文与道似懂非懂,愤悱在心了,教师才开始讲解。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如朱熹所说的“豁然贯通”的效果,既领悟了道,也掌握了文,头脑中那堆“死”的语言材料一下子活了。这种读书方法看起来非常笨拙落后,其实,这正是符合汉语特点的教学的高妙之处。很多专家都痛心于语文课堂很少听到琅琅书声,一些范文佳作,虽经语文教师二、三课时口干舌燥地讲析,但学生中难以将课文熟读一遍的却大有人在。从初、高中语文教材的背诵量来看,以初中教材第二册为例,要求背诵的课文及片断,共1400多字,平均每天背诵12个字;高中教材以第四册为例,要求背诵的涉及到4篇课文,共1600字,平均每天背诵不足14字。就是如此低的要求,一些学生也难以完成,这与我们古人“口舌成疮”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们强调熟读背诵,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不仅如此,我们是否可以就现有教材,增加一些熟读背诵的课文或片断呢?古代佳作、现代散文是否可以多熟读背诵一些呢?巴金先生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的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转引自吕学洲《说背诵》,《语文学习》1993年第9期)巴金先生的话给我们的启发是很深的。

二、博览群书,在读中积累语言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所以说话作文时便没词儿了。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现今中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已徒有其名了,他们整天被练习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少有学生光顾阅览室,报廊、报架也形同虚设。这样的现实,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即便是班级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常常是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因为,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基于此,中学阶段能否从语文课中大胆划出一二节作为阅读课呢?同样,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多作些课外阅读讲座,刺激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课外阅读如同吃饭、睡觉,不可或缺。当然,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可能花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不可能拜读大部的文学名著,只能是见缝插针,只能选择短小精悍的读物,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精心指导,比如介绍课外读物,指导课外阅读笔记的记法,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比赛等等。

三、勤写多练,从写中积累语言

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要使大脑内语言信息灵活自如地运用,必须加大语言周转的密度。中学语文教学并未对此引起高度重视。重知识,轻作文是普遍现象,即使是作文训练也是以对准考试为目标,重审题立意,格式训练,学生的作文大多是新八股,语言贫乏,毫无生气。这样的训练,只能使学生的大脑原本贫乏的语文中枢变得更为呆板。“意无言则道不行,言不畅意不达。”有识之士认为目前学生作文水平每况愈下,并非危言耸听。要扭转这一书面,加大作文的密度是其方法之一。数理化学科能课课练、日日练,作文为什么不能?当然,这要注意两点。一者,加大密度并不是违背规律,恰恰相反,而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重点反复,难点强化;二者,加大密度并不是加重负担,而是必须冲破传统的教学思路,从繁琐的精批细改中走出来,在设计练习和讲评作文上多花力气。可以口头与书面结合、片断与整篇结合、大作与小作结合、自由作与统一作结合,可以分步练、集中练,可以教师评、学生评,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

上一篇:内蒙古山路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介下一篇:设备管理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