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2024-09-30

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精选7篇)

1.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篇一

浅谈历史课程改革与教学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38个试验区启动。初中历史学科在课程改革中变化较大,高中历史课标尚未正式出台,这不等于说高中历史教师就可以等闲视之,何况大纲和教材已有了较大改动,至少在理念与方法上我们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洋务运动”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新文化运动”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新文化运动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第三,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

2.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篇二

目前,新课程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学校教育特别是历史课堂教学方式的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我认为,历史教学方式改革与历史课程资源建设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历史教学方式的改革需要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充分挖掘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建设有助于推动历史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改革教学方式,应挖掘历史课程资源,精心创设历史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一方面,挖掘历史课程资源,从文物图、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史学信息。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力所能及的论证,相对自主地探索历史影响背后的实质,发现历史形象反映了什么历史真实。这需要学生通过历史影响的表征与其他有关知识的联系,来揭示历史形象内在的历史真实。例如讲“秦始皇陵兵马俑”这幅图时,学生可以将“严整宏伟的阵容”这一形象表征与学过的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耕战政策”联系起来,读出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的秦国富国强兵的历史真实;可以将“兵马俑严阵拱卫秦皇陵”这一形象表征与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联系起来,从而读出秦始皇陵兵马俑也是秦朝皇权至尊在陵墓仪式制方面的反映;还可以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宏大规模及人力物力的耗费巨繁与秦朝的苛暴政联系起来,从而读出秦朝速亡的历史事实。另一方面,设置历史情境,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要求学生在此历史情境中,自主地以已学知识判断此情境的真实性,考查或培养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例如:“宋朝时一位书生赴京赶考,途中遇雨,避进一老翁家。老翁热情款待,又请喝茶,又请抽烟,临走还送给书生一袋玉米饼做干粮。”要求学生判断此情境是否真实。这种教学方式既有利于考查相关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教给学生探究、提问技能,鼓励质疑问难,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可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内容中分别提出要求,使学生具有不同层次的问题意识,并加以引导训练,使学生提出的问题逐步由模糊转为清晰。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处理能力,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教师运用教材提供的史料,让学生来还原历史真实。第二步,对老师提供的史料,学生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并运用史料来说明某些观点或作出评价。例如,教师提供:“史料一:义和团各坛场,均门前树立大旗,上书‘扶清灭洋’等字,人皆耀武扬威。———摘自《庚子记事》”“史料二: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摘自黄曾源《义和团事实》”然后启发式地提问:义和团对待清政府的态度怎样理解?拆电线杆、拆火车道的行为应如何评价?鼓励学生思考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现状,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空前激化,所以义和团斗争矛盾首先指向帝国主义,灭洋之后仍要反清。在这时要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全面地分析看待问题,提出质疑:这个口号有无局限性呢?鼓励学生充分查找资料、利用教材,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史料的了解:“扶清”口号的提出容易使义和团对清政府丧失警觉;史料也反映了义和团笼统排外的狭隘的一面。这样可有效地锻炼学生由表及里的发现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应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达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对敢于大胆提问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使很简单或没有什么意义,教师也应认真解答,并注意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怎样问才更有意义;对于学生提出的富有思考型的问题,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及时组织大家讨论。

历史教学中改进历史教学方式和挖掘历史课程资源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要注意严谨性。教学方式上不能以追求表面的热闹为创新,也不能以个人臆测或道听途说的材料,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随意评说,否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反而会引起学生认识上的混乱。

其次要有计划性。改革教学方式和进行课程资源建设,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不等于不用教师课前精心筹划,更不等于课堂上不用教师的引导和指点,随便扔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去争论,无是非、无结果而散。否则不仅不能让学生达到认识上质的飞跃,反而会留下学生认识上的漏洞或缺陷。

所以,实施创新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应注意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善于吸取史学研究的成果,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尤其重要的是务实性。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应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历史学科本身的特征,实事求是,才能卓有成效。

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篇三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55-01

历史学科长期以来使人困惑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问题,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既要适应高考,又要搞活课堂教学,便成为令人棘手的问题。但从目前形势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已成为大势所趋。对历史学科而言,搞活历史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要想搞活历史课堂教学,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传道,学生领会;老师授业,学生作业;老师解惑,学生却感到更为困惑。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不打破这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就无法展开。

现代教学论中的首要原则是“因学定教”。而目前常见的课堂教学却是“因本定教”。这样,虽然较好地发挥了教材的“知识载体”作用和老师的专业特长,但对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有所忽略,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做到因学定教。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每个教学环节都不能脱离学生这一主体。因学定教的教学设计有四个突出特点:(1)总的精神是围绕“学法”设计“教法”。(2)在教材内容处理上,并不刻意追求面面俱到的系统阐述,而是根据学生可能的自行掌握程度,拟定教师点拨式和启发式讲解的轻重虚实,板眼节奏。(3)在设计步骤上,先从分析学生在本章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人手,再结合本章教材的内容特点确定教学总思路,然后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4)在个体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不像“因本定教"式教学设计那样,把授课中的每一句话甚至学生的具体答问预告规定出来。根据以上四个特点,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需要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思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以点拨和启发式教学为主,辅之以讲述法、谈话法、直观教具演示法、比较法、结构法、板块法或其他教学方法。因学定教的实质在于教会学生怎么学,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要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在首位,尽量地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对于学生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老师大可不必多费唇舌。即使遇到重点难点问题,老师也不该直接讲明。而应该在学生感到困难的时候,

采取诱导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去理解,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对非重点问题宜点到为止。在对知识的记忆方面,也宜采取诱导的方式,而不是把所有的具体记忆措施都告诉给学生。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因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个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更重要的是个思维训练的过程。如果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那就是:老师置疑,学生积极;老师诱导,学生动脑;老师启发,学生的思维便得以开发。现以世界史《文艺复兴》一节课为例加以说明。

首先,激发兴趣,学生答疑。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挂出达·芬奇的两幅画(或可借助电教手段展示其他作品),并且介绍与这两幅画有关的情况,包括作者、创作意图、画意乃至价值等等。这样把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来,然后说明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自然导人新课。接着提出一系列问题。比如:文艺复兴的起止时间、发展程序、指导思想、代表人物及其贡献、意义等。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看书,就有了明确认知目标,避免了盲目性和无序性。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老师对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得出的问题答案予以肯定,并点出其不足之处。使学生感到自己是教学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给他们的知识。

其次,诱导学生,理解记忆。诱导学生理解那些疑难问题时,要由浅人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步骤地进行。比如,对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的理解,老师先把它产生的历史背景讲清楚,然后揭露封建神学世界观对人的束缚和对人性的扭曲,)Ami使学生茅塞顿开,领悟到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即“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诱导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避机械性记忆。比如,对文艺复兴过程中涌现的众多代表人物的记忆,老师可以采用浓缩记忆法先说出记忆三位大画家的方法是“美术三杰达米拉”(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然后让学生按照这种方法记忆基他代表人物。同学们很自然会总结出“英国代表培莫莎”(思想家培根、人文主义的代表莫尔和莎士比亚),“天文学家哥开伽”(哥白尼、开勒和伽利略)。当然针对不同情况,可以采用相应的记忆方法,诸如谐音记忆法、诗歌记忆法、故事记忆法、排比记忆法等等。这样,使学生在愉快而活跃的气氛中掌握知识,真正把“寓教于乐”落到实处。

再次,启发联想,开发思维。学生们风华正茂,思维活跃,但是,如果老师仅把课本的问题解决完之后就完事大吉,那么学生们的联想就无法展开,思维就不会开阔。因此,老师还需要进一步启发其联想,开发其思维。比如,在同学们已经弄清了文艺复兴的有关情况之后,老师便可以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来,那就是“文艺复兴对我们有什么启迪?对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呢?”然后让学生们分组展开讨论,并选出代表来发言,老师再进行汇总和完善。最后布置作业,让同学们结合文艺复兴的史实每人写一篇小论文,题目自拟。同学们在阐明自己观点的同时,使所学知识也得到了巩固。

4.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篇四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领域宽广,每篇课文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怎样在45分钟时问内完成历史课的教学任务,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不说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了。本文试图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自学小结法”的介绍,为改进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克服教师讲得多、写得多,学生听得多、抄得多的呆板境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起一个抛砖引玉的微薄作用。

要充分利用历史课的45分钟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45分钟得到最佳效果。那么,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我在多年的教学教研中做了如下的尝试,也就是自己命名的“自学小结法”。

“自学小结法”大致是把一堂课分为四个环节: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从旧课导人新课是个关健。根据思维规律和心理学上引起注意所需的条件,在上新课前教师应设法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来,将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学习上来,从不同的途径达到导人新课的目的,从而使一堂课有个好的开端。

例如,在讲《三国鼎立》这一课时,为导人新课,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对联人手:“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看一幅对联,请大家谈谈它说的是什么意思?”

出示:智谋隆中对三分天下,专心爱心用心 1

壮烈出师表一片丹心。

介绍:“这是陆定一同志当年视察襄阳隆中时题写的一幅对联,请同学们润润其中的滋味。”这一下班上活跃起来了。一会儿,就有同学举手发言,待学生谈完后教师讲:“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幅对联写的是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帮刘备分析天下形势,也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后来诸葛亮为报刘备知遇之恩,在准备出师北伐曹魏时写给蜀后主刘禅的一份奏章——‘出师表’,表达了他对蜀汉政权的一片丹心。”紧接着解释“三分天下”,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这样,导人新课便如同顺流之水了。

二、提出问题,自学课文。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几乎每篇课文在课前提示部分或课文中间都安排有思考题,根据不同课文的情况,教师还可在此基础上自拟一至三道思考题,课前一并写在小黑板上,到时挂出来。思考题既可针对正文,也可面对小字,让同学们结合思考题阅读课文。这样,阅读有了明确的任务,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学生的阅读也就认真积极了。这段时问教师很快把板书设计中的课文要点写在黑板上,然后就可巡回辅导。

思考题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尽量通俗平易且给学生一定的刺激,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解决问题的欲望阅读课文。例如,《三国鼎立》这一课,因为《三国演义》的电视连续剧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看过,为正确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就有安排几道思考题的必要。可出三道思考题:

1、官渡之战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战争中曹操取胜的关键是什么?

2、学过本课后,谈谈应怎样评价曹操和诸葛亮?

3、“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样,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愿望,针对思考题很快投入到紧张的阅读活动中,不仅要求默读,还要求针对黑板上的课文要点作记号,或者对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查工具书,也作上记号。

三、质疑问难,归纳小结。当大部分学生阅读完毕就可进行小结了。这是一个重点环节,可分为三步。首先请同学们针对思考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个问题学生讲完意见之后,教师做个小结——或肯定或补充。在《三国鼎立》这一课里可作三点小结说明:”

1、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战争中,袁绍的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并建议偷袭乌巢,成为曹操取胜的关键。

2、曹操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与戏剧舞台上的白脸奸臣是有本质区别的;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由于他在政治话动中善于审时度势,为刘备父子出谋献策,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威信。

3、“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主要说明曹魏重视农耕,大兴屯田所取得的成效;其意思是:几年的时间,仓库里就已经积满了粮食。

然后,教师对全课作简要的概括,同时强调重点。例如本课应强调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魏、蜀、吴三国都努力发展经济,坚强国力,把农业放在首位,这是他们的共同点,因而三国时期是分裂而又富于生机的时代。

最后,教师要进一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搞清楚他们对本课还有什业问题,有就解决,没有就进行下一个环节。

四、当堂练习,巩固强化。由于前面三个环节,都是师生在较紧张的气氛中进行的双边活动,大约花去30分钟时间,剩下的时间便可做练习了。这个环节强调历史课堂的实践活动,通过练习让学生动手动脑,体会自学的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尽可能地获取知识并力求在课内加以巩固强化。因

为课内给了练习时间,又是刚刚学完,学生的练习质量就好些,这比起课内练习课外做,增加学生负担,学生匆忙地应付,效果也要好些。

在这个环节里,可视课文内容适当添加一些口答题、笔答题和课外思考题。例如在本课的处理上,为强调“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个教学重点,可出一道课外思考题:“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个问题:能不能说赤壁之战结束后,历史就进人三国时代,为什么?”并说明下节课要提问。

第二节课一提问,同学们竞相回答,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就使学生对这个内客加深了理解,同时又为下一个环节——导入新课,做了必要的铺垫。

“自学小结法”将历史课堂的教学结构分为环环相扣的四个环节,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简单地割裂开,应强调它们之间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教学中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充分地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题)去阅读,带着任务去自学,然后通过“小结”将学生“自学”的情况“导”出来。这里应强调要“启则得法”、“导而有方”;历史课有它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应通过教师的“启”和“导”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不能过于呆板和严肃。

5.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篇五

长春市第七十二中学 张晓慧

备考对我们来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果不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标历史教材使用率的提高,历史学科的命题更加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2006年长春市中考单独命题中历史学科得以平稳过渡,探究课改实验区中考历史试题,在2007年的中考中,我们应即得循其规律,又得据其实际,采用新方法、新策略来应对。

一、06年中考试卷命题特点分析

2006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学科命题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遵循《2006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精神。命题专家们遵从课程标准,拟出了许多鲜活的精彩试题,认真研究这些题例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发现其命题轨迹集中凸现在五个“走进”,即走进能力立意、走进知识综合、走进实际应用、走进科学探究、走进思想道德教育。领会这些“走进”,对引领历史课教学改革,应对07中考是大有裨益的。

二、题型类型与考查要点分析

1.选择题

选择题的考查范围较广。选择题是历史中考中必用题型,也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题型。06年单项选择题在呈现方式上体现了多样化的特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命题者已把“识图”、“材料”等题型引入选择题,并使该题型的考查目标伸向情感价值观领域,这类情况的出现要引起大家注意,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在审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在选择的过程中注意从本质上去把握、区分备选项。

2.归纳列举题

归纳列举题一般为举出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历史知识。用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目前也有部分地区采用此题型。近年部分地区把列举题的形式与其他题型整合应用,把此题型的考查功能提升到“简单应用”的层次。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

3.史实辨析题

史实辨析题是去年中考中新设置的一种题型,在呈现方式上通常是创设一种历史情景,提供一段对史实的文字表述,或一段对历史事物的总结评价,并针对一些主干知识设计几处错误,用来考察学生对具体史实掌握的准确程度,以及分析、辨别的能力。该类试题一般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辨别,准确找到错误之处,摘录出来,然后针对具体的错误点作出相应改正。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课改实验区此题以有所突破,将改正变成说明理由,这样该类试题的知识跨度会增大,涉及领域会拓宽,综合归纳性要增强,所以要求学生在掌握具体史实的基础上,注意对历史内在纵横联系的梳理和总结,而且要求学生在表述上要明确。

4.材料解析题

此题型属于大型主观性命题。它以提供“历史材料”的形式,要求分析“材料”并解答有关问题。主要考查的是“应用能力”或“综合应用”能力。这方面的试题是最为缤纷多彩的部分,其表现形式更加灵活、生动、直观,以各种实物图片、地图、漫画、表格、图示等形式呈现出来。建议教师做重点的研究和训练。要善于在知识群体上对历史的再认识,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突破该类试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古今中外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对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在解答这类试题时,应把材料所反映的信息与所学的相关史实联系起来,并且在语言表述上要求精练、准确、同时要有是非观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5.延伸探究题目

延伸探究题是05年中考中开始设置的一种题型,主要是考查“综合应用能力”。它不仅适用于大跨度的历史问题,也适用于阐释历史理论问题和涉及情感价值观的问题。此题型的功能定位于“应用能力”考查层面上。即解题的过程应体现知识的迁移,需要运用各种分析问题的方法。这类题强调一种历史思维的延伸,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强调历史事物间的交叉与渗透。同时强调一种探究能力,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此类试题在以后的中考中在呈现方式上会更加体现综合性、概括性、分析探究性的特点。比如撰写小论文、辨析观点、问卷调查、史实报道、观点评析、撰写解说词、绘制图表、信息整合等多样的形式都可能出现。

三、探究中考历史命题方向

06年中考命题加大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与科技社会发展实际的联系。继续注重能力考察,改变死记硬背的现象。考察学生掌握规律的能力,比如学习知识的规律。重视创新精神,在试题中给学生展示才能提供空间。继续加强学科内综合,增强探究实践的能力。重视双基,体现基础性,突出历史学科最基础,最突出内容。关注过程与方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思想性、教育性。那么,建议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和复习中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侧重。

1.重在考查基础知识,比较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

将互相关联的知识“整合”在同一试题中,避免过多地考查孤立的知识点,这是近年中考试题中表现出来的特征。相关知识很多具有内在联系或存在某种共性。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了解得越多,把握得越准确,越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而非仅仅记忆知识。因此这样的试题对改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在问题中突出知识的综合性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此类试题采用“小切口、多层面”、“小切口、大跨度”等多种形式加强知识的综合性考查,力图考查对历史的整体把握能力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这类试题在06年的试卷中应该比较普遍了。

2.试题力图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体现历史试题的教育价值 史学与现实结合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历史教育的价值,历史试题能不能体现这一价值,会直接影响历史教学。从05年至06年以来,各地试题中注重联系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做法上有四个特点:其一是试题的形式生动活泼,内容表达更符合青少年的特征;其二是将德育的意图渗透在试题之中;三是直接把思想教育和“情感测量”结合在一起;四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设计历史试题。

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命题中结合“热点”问题设计试题,涉及的范围包括长征70周年纪念、中美关系、863计划、世界博览会、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批判“台独”、神六等。上述例题中,“历史”与“现实”结合得都比较好,无论是引用材料,还是提出问题都自然贴切。能够从现实出发,自然地引出历史,又从历史学习中导出学生的思想认识,较好地处理了历史、“现实”、思想教育和“情感测量”的关系。3.重点关注:历史试题“开放性”改革,考评触角深入“情感、价值观”领域 05、06年“开放性”试题的总量不断增加。涉及的题型越来越多,涉及到识图题、材料题、问答题等。这一趋势应当为历史同行在教学与备考中重点关注的方面。主观性试题应增强开放性的意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地区命题者所接受。“开放”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让学生跳出教材的结论范围谈感想、谈体会、谈认识,二为写命题或自由命题“小论文”。考查的目标直接触向情感和价值观领域。评分标准也越来越科学。

历史考试引入“小论文”是近年来的事情。历史小论文命题形式能够较大限度地考查“综合应用”的能力,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的创造力,这对于历史教学的改革具有较大的自主发挥空间。经过近几年的尝试,历史小论文的评阅也有了一个较科学且具体的评价标准,保证了评分的公正性,能使不同的能力和情感等有具体的比照物。

4.乡土史涉题面会扩大,命题方式也趋于多样化

可以预料的是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校本教材、乡土教材在教学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各地历史中考命题中,将乡土史甚至校本教材纳入考试范围的地区会增加。近几年已有不少地区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使乡土史考查时的命题方式也趋于多样化。

6.立足改革创新,优化历史教学 篇六

一、打破传统授课模式, 变枯燥无味为轻松有趣

当代教育家包罗·朗格朗说:“教育和教学不能逃避支配人的行为的伟大法则, 那就是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能有效集中注意力和稳定积极的学习情感, 以及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和努力进取的学习精神。这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活跃的学习动机。在历史教学中应注重课堂教授艺术, 采取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其学习的内驱力。

首先, 明确告知学生:学史以明志, 学史为报国, 从而使之方向明确, 态度端正。使学生明确历史学习的目的。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 历史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必要的历史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我们了解过去, 把握现在, 展望未来, 以及有利于我们从历史中吸取营养, “以史为鉴, 接受教育, 提高认识, 掌握技能, 服务社会,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就能激发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其次, 博引索征, 挖掘史料, 创设充满兴趣的教育情景, 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历史阐述的是过去的、不可再现的事物, 很多内容单靠教师简单乏味的讲解, 学生听了枯燥乏味, 了无兴趣。因此, 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利用形象生动、风趣幽默、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语言, 力求将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情景场面。单调乏味的图画形象化为栩栩如生、富有特色的历史再现, 使学生觉得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兴趣盎然地随着教师的巧妙诱导而进入一个亲切、印象深刻的过去世界, 产生一种真实的心理感受, 从而使学生既能学到历史知识, 又能接受艺术般的熏陶, 为之感染, 为之兴奋。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感, 刺激了他们的思维, 其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在轻松亲近的氛围中悄然增强, 带着浓郁的兴趣投入到历史课的学习之中, 为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此外, 也应考虑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二、在整个课堂上, 必须改变教师单向传授为师生多边互动

法国教育家加里说:“教学法就是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的方法”。但传统的教学方式突出表现为单向的信息传递渠道, 这种状况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束缚, 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 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为此, 必须由单向传递改变为师生共同参与, 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的多边互动的教学摸式。

第一, 正确运用提问式, 增强课堂互动性。提问是教学活动中加强多边互动,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是学问?学问就是要学会怎样问, 就是要学会思考问题。”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根据教育目标精心备课, 巧妙设计出富有启发性、指导性的问题。构思巧妙的提问是对学生思维活动的一种有益刺激与训练, 它既能引起兴趣, 又能激活思维, 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知识, 又能产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去获取知识的营养。

第二, 大胆尝试讨论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讨论法也是加强课堂多向交流、促使学生主动思维, 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质疑、探讨、研究、总结, 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锻炼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为了确保讨论课的成功, 教学前应先确定主题, 提供有关资料, 或布置学生在课外搜集、查寻有关材料, 然后在课间围绕确立的主题展开讨论。通过学生分组讨论, 确立学生代表进行发言, 亮出观点, 提出论证, 自圆其说, 最后由教师对讨论活动进行品评总结。教师对讨论活动中学生的各种思路、观点应进行全面客观的点评, 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说对问题的认识及逻辑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与提高, 体验参与教学的快感。既有利于唤起学生的顿悟, 迸发出创造的灵感与求异的火花, 产生突破性的发展,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信心, 锻炼思维品质, 增进知识的交流与吸收, 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获得充分的激励与调动, 学习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这样的教学过程真正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 互助互动, 双向交流, 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历史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改变学生是知识接收器的被动倾向, 千方百计使“要我学”变作“我要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具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旧的教学过程, 强调教师的“教”、“教的责任仅仅是由教师将书本中的结论性知识装入学生头脑的记忆库, 有的甚至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呆板的复述重叙, 不管学生能否理解与接受, 就是要求学生一定学会。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和自觉性, 是被迫学。这种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本不能适应现今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

“授人以鱼, 一餮得益;授人以渔, 终身受益。”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 要学生记住多少知识, 更重要的应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就是要将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会”, 还要教学生“会学”, 突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 提高他们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历史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历史科学思维方法的教授、介绍, 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方法论传给学生, 使学生能够掌握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 解释历史事件, 评价历史人物, 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 提高历史思维的水平, 有助于学习过程中的内化和迁移, 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 还可以尝试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 结合章节内容, 以及自己的认识程度与思维实际, 问题设疑, 自思自问, 拟出一系列试题、练习题或复习题等, 让学生之间相互解答, 相互评改, 相互交流, 互相切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点拨者, 这样, 在师生关系上, 就把教师的主导与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辨证地统一起来, 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构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中翻译过来的, 指的是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 在交流中, 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 有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 从而产生矛盾和冲突。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提高, 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也引起人们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英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这是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 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 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 从而使交际失败。因此, 英语教师要把跨文化交际列入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听说训练中的跨文化交际

日常的口语交际存在很多的跨文化因素。对学生而言, 真正的困难不是如何正确地发音或拼写, 而是在实际中如何恰当地运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模拟情景, 要有所针对地介绍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因素, 把语言放到具体的语用背景下进行教学, 使学生获得真正的交际能力, 避免出现交际中的语用错误。

例如:英语中充满了Thank you;Please;这类礼貌语言。表示拒绝时, 要说I'm afraid;Sorry.他们不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很少说You should do sth..., 而代之以委婉用语, 如Would you mind doing sth...?Would you please do sth...?等等。在表达建议时很少用祈使句, 而用you'd better do..., shall we...?主动提供帮助时用:Would you like me to...?Shall I do...?等等, 我要求学生牢牢把握“礼貌”这一原则,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规则。

二、课文阅读中的跨文化交际

实际上, 英语阅读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读者面对的读物是用外语写成的, 而该语言又与他所不熟悉的文化紧密地联系着。要真正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 不仅要掌握足够的语言知识, 还要了解一些说英语的国家的风俗、文化、宗教等, 这样才能在阅读中

例如:讲授“Different Ideas about Food and Drink”时, 可引导学生自己来对比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差异。根据课文内容, 学生不难获得以下信息:中国人喜欢吃鸡肉、鱼和海鲜, 美国人爱吃牛排;茶在中国和英国都是the national drink, 但英国人喜欢在茶里加糖、牛奶或柠檬。“红茶”在英语中译为“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 这是由于中国人和英国人着眼点不同, 同是茶, 我们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 故称“红茶”;而英国人注意到茶叶本身的颜色是黑的, 故称black tea。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往往是约定俗成的, 不能完全用母语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学习中。

建历史的知识体系, 掌握好历史知识及基本技能, 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 活跃学生的思维, 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本身的素质水平,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掌握学习方法。

总之, 历史教学是一门艺术, 作为教师, 一刻也不能忘却研究, 忘却探索, 忘却创新。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过程,

这样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 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是很肤浅地停留在课文所提供的那点信息, 而是向他们开启了一扇了解茶文化的窗口, 比单纯地讲解课文内容有趣生动, 因而更能吸引学生听课的兴趣。

三、词汇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词汇教学的难点并不在于词汇的读音、本义, 而在于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 让学生了解由于不同的民族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 英语词汇在许多方面与汉语词汇存在着不对应现象。在这类词语中, 尤以表达动物的词最具有代表性。

例如:汉语里有“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等贬义词来表达人们对狗憎恶的情感;在西方文化中, 狗以它的忠实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它在英语国家里身价百倍, 人们把它当作宠物, 狗被称为man's best friend (人类最好的朋友) 。狗的形象是正面的, 与狗有关的词语也是褒义的, 或是中性的。在英语中, 常用狗来比喻普通人的生活和行为, 习语“a lucky dog”意为“幸运儿”、top dog (重要的人) 、my old dog (我的老朋友)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等等。在教学中还要教给学生这些词、句经常使用的场合, 使学生会正确使用。

四、语法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方式, 它揭示了连字成词、组词成句、合句成篇的基本规律。文化背景不同, 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不但要探究其逻辑形式与结构的不同, 而且还要探究其形成的内在因素。

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易犯chinglish (中国式英语) 的错误, 这在做中译英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如要表达:“他是我父亲的一个朋友”, 容易受汉语的影响, 说成:“He's my father's a friend.”的学生仍大有人在。有些学生虽然知道应该说:“He's a friend of my father's”, 却并不理解为什么my father后还要加“'s”, 因为学生认为“of”结构已经表示了所有关系。究其原因, 这与学生不了解英汉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有关。因此一定要让学生了解: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即英语的从属关系往往通过连词if, because, when, although, so that等词表达出来, 而汉语主要是通过句子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表达出来。

可见, 从文化的角度来诠释语法现象, 学生容易接受,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单纯讲解语法, 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之,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 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好英语, 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并且在交际中正确使用英语。

(大庆体育运动学校)

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通过他们的主动参与, 自主学习, 激励、启迪他们自我探究、自我创新、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意识潜能。让他们在探索的历程中去体味收获的快感, 成功的乐趣, 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甜蜜。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他们的素质,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7.改革下的历史教学 篇七

关键词:改革新形势;历史教师;师范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对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不断进行完善,正如中国学生、家长非常看重的高考,认为这一考试形式决定了孩子之后的命运,因此每一次有关考试制度的改革,都会引起全国民众的广泛关注。其实在中国古代,国家统治者很早就开始了选拔人才制度的探索,无论是汉朝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抑或是隋朝正式开始的科举制,这些举措无不表明统治者是非常重视人才的。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就特别重视选拔人才,我们所熟知的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都是当时有名的贤臣,因此他曾得意地发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感慨。虽然古代科举考试随着朝代的更替,逐渐显露一些弊端,但我国历代统治者通过科举选拔人才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为了秉持教育公平这一理念,保证每个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我国在这30多年中,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教育改革的探索,这几年不断变化的高考改革新方案,也为贯彻和实践以人为本,保证教育公平这一理念添加了注脚。

近两年像历史、地理、生物学这些学科的考试形式不断变革,甚至有的地方已经取消了中考历史考试,近一段时间关于历史科目

即将退出高考的呼声也是此起彼伏,那么面对不断进行的考试改

革的新形势,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对于奋斗在一线的历史教师抑或像我这样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历史师范生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思考、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彻底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有关考试制度改革的探索一直在进行。这些年进行的有关考试形式的细微的改革无不体现了历史教育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正如江苏历史特级教师王雄老师在2013年接受《校长》杂志专访时所说:“历史教育受到人们关注,一方面体现了文化在经济发展之后受到重视的趋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历史教育中各种观念冲突日趋严重。中华文明复兴需要我们面对自己的历史遗产,不论是过去的成就,还是过错,抑或彷徨曲折,都需要历史教育启迪年轻人来进行探索,高考命题的变革正是学者们通过尽可能专业的方式,开展的这种尝试。”每一个新政策的出台必定伴随着不同的声音,现代社会如此,我国古代历史上亦是如此,正如钱穆先生所说,“中国历史上一切制度传统必须与当时的人事相配合”“制度是一种随时地而适应的,不能推之四海而皆准,正如其不能行之百世而无弊”,任何一项制度的完善都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每一项制度设立的重大意义也许只有在经历了很长时间之后才逐渐显现出来,所以面对改革有不同声音是正常的,只有在这种智慧火花的碰撞下,才能激发出卓有成效的改革,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民谋福利。

任何改革都需要经过现实的锤炼和检验,纵观国外的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探索改革的道路上,我们要在符合自己国家国情、坚持本国特色的前提下,认真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以此作为借鉴。美国学生大多数都喜欢探索、辩论,他们不喜欢刻板、固定的答案,在美国历史考卷的题目中学生很少能在书上找到现成的答案。例如曾到许多国家讲授过历史课程的美国詹妮丝教授就曾经提过,在美国没有统一的评价学生的标准,她曾说:“不同的社会价值观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教师只能教给他们方法,如寻求资料支持、逻辑论证等。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完全可以不接受教师的观点。”詹妮丝还列举了一个题目作为例子,即“烟草工业是美国变富的原因之一,而烟草对人的身体是有害的,你对此有何看法?”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或者历史人物的出现,都有其客观性,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角度去评判过去发生的事情,即钱穆先生所说的“不能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学生在论证一个问题的时候有其充分的依据,做到“论从史出”,那么我们就应该鼓励学生这种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一提的还有澳门广大中学,它们学校是很值得广大历史教师参观和学习的。去年历史专业课马卫东老师,就曾经专门给我们展示了该学校设计的历史地理教室(文章后附相关图片),教室的墙上或者四周都陈列着学生自己动手做的作品,那简直就是一个视觉盛宴,当时看到的画面会让我有很大的触动,不仅仅是被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所折服,更是为这所学校教师的教学理念而赞叹。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体现着学生的智慧。古代史那个板块的墙上粘贴着中国历代年表,从夏到清各个朝代都清晰可见,无形中就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时间观念。年表的周围还陈列着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秦兵马俑、陶瓷、长城还有西方古罗马竞技场这类的建筑。此外教室的墙上还有按专题形式设计的小板报,如古代中国服饰、兵器历史等,可以说广大中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身处这样的历史教室,怎能让学生不喜欢历史呢?广大中学为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挖掘的,这也是我之后从事历史教师这个职业所努力的方向。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无论是面对挑战还是机遇,都必须逐步转变自己的角色。一是重新审视自己已有的知识观,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对知识质疑,由知识传授者转向知识探究者。2001年6月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很多初高中生普遍反映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这对于我们现在或者即将从事历史职业的人来说是一个警醒,因为照这样状态下去的话,学生们会慢慢排斥历史。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过往,述说着现在,如果一个人不想去了解自己本民族的历史,那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努力扭转这个尴尬的局面,转变自己的角色。二是努力从课本知识的复述者成为知识的建构者。课本内容是由学科专家、教师还有一些学者编排的,不一定符合每个地区、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而且我们现在不奉行“本本主义”,教材也不是一点通,由于篇幅限制,教材呈现的内容是非常少的,因此我们要做到从教材基本点出发但是要高于教材。正如历史教师在讲述一个学生难懂的历史问题时,可以适当地改变一下教学方式,设置问题情境或者虚拟一个人物情境,让学生亲自体会那段历史。例如在教授初中孩子“明清经济的发展”这一课时,文中指出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这三个名词以及彼此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都很陌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努力从课本的框架中跳出来,为学生构建一个知识情境。《醒世恒言》是明朝一本著名的小说,历史老师完全可以把小说中描绘的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的故事改编成一个历史小短剧,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生动地

呈现当时那段历史,而且学生通过参与这个活动对于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有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理解。三是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开发课程的能力和学术敏感度。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实践者,最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并能按照学生的需要设计教育活动。因此,教师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一员,有资格承担课程开发的一部分权力。要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历史教师平时要多注意收集周围的历史教学资源,让历史上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针对高考改革的新形势,历史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学术功底,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逐步实现从“匠人”到“专家”的转变。

改革之路是漫长的,就目前而言,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制度是唯一公平公正的办法,任何改革都必须经过现实的考验,追寻制度探索的脚步也不会停歇。改革势在必行,深处教育改革的大环境

中,作为奋斗在一线的历史教师抑或像我这样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师范生,我们身上肩负着责任和使命,我们一刻也不能松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作为一名师范生,我们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用实践证明自己。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5-10.

[2]王雄.我们需要怎样的历史课[N].中国青年报,2012-09-05.

[3]王雄.中国历史教学反思,学生在标准答案中丧失创新思维[N].中国青年报,2012-09-05.

[4]沈丽萍.故事中的教师角色转变[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3.

[5]李壮成.新课程教学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149-151.

[6]郑林.中学历史教材分析[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上一篇:领导者的领导素质与领导艺术hao下一篇:公务员工资发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