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秘书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2024-07-24

情境教学法在秘书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精选8篇)

1.情境教学法在秘书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篇一

情境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真实的场景或在人为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能学以致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呢? 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创设良好心理情境,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还存在着畏难情绪,害怕说错,因此都不敢说,这时,教师应当在恰当的时机创设良好的心理情境,用些鼓励的、表扬的、积极的话语,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从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从进教室那一刻起,就要以良好的情绪来营造和谐、愉悦、活跃的课堂气氛,创设出宽松的心理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学中当学生听不懂时,教师可心领神会地想办法,如拿实物,用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当提问时学生说错或说不出来时,教师应宽容地多加鼓励,师生之间的愉悦的、互动的交流,使学生愿说、乐说、会说,并且能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为学生今后有效地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二、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表演中领会英语

教学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

演对话,使学生有互动的机会。这种方法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入角色,进入状态,体验情境,从而开发和挖掘学生们运用语言的潜力,激发他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突出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品质。通过创设对话表演情境,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内化所学知识,同时又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使课堂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助人为乐,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达到乐中演,乐中学的真正目的。另外,通过情境表演对话,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为了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课堂上的成功又促使学生更努力地学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更好的进行了教学。

三、利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为了更直观形象的让学生们理解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和简笔画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加直接清楚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避免母语的干扰,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比如:在讲到besides和except 这两个介词的区别时,仅用语言来描述似乎不够,利用图片展示的方式能更直观的帮助学习,也可以通过画图来区分两个同义词表达的不同范畴,利用这种展示学生即刻就能明白。然后让学生在体验情景的基础上展开语言操练,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清晰地感知和理解语言的意义,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际,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通过把

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的语一言描绘,鲜明地展现在课堂。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接触生活,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因此,生活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使学生们在课堂教学情境反映的生活细节中去认识、学习、激发兴趣,从而加强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体验。老师教学中应将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把学生带入社会,带进大自然,从生活中摄取某一特定的情境,作为学生观察、感受的客体,从而使学生自然在特有的氛围中使用英语。如在课堂上设计的课前几分钟的Free talk,让学生讲解有趣的经历,同学之间用英语展开对话、交流,提高语言的中的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模拟情境,加深学生的理解

当前,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已经广泛运用,这也实现了

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高效率的优越性。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真实而又全方位地展现了所学语言的背景和使用背景,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信息的综合运用,使教学过程有序化、形象化、趣味化、令人赏心悦目,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感受到纯正地道的英语,极大地弥补了直观教具的不足之处。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能

够很好得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总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小学生眼看、耳听、口说(唱)、手

写、感受情景等各种教学手段,做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刺激学生对英语的总体感觉。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既有知识性,又富趣味性的音像资料辅助教学,创造与重视语言客观环境,特别是通过听一些欢快的儿童英语歌曲或者观看一些益智的英语动画片,视听结合,调动学生学习模仿的积极性,提高总体感觉刺激效果。要尽量指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倾听,既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还要注意倾听英语课上同学们的发言,并给予恰当的回答;鼓励他们在业余时间也要多渠道培养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在家时多听录音磁带、英语广播节目,接触地道的英语,利用影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听力训练。要让学生养成在听的过程中思维不断活动,进行或跟踪、预测,或判断、归纳和整理的习惯,使学生做到当语句中断,也可以对说者表达的话进行推测,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自身英语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吉林.晴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 王路.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3)

[3] 李吉林.谈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要义[J].教育研究,2010(7)

[4] 沈正南.谈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情境设置[J].中小学英语教

2.情境教学法在秘书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篇二

(一) 工作性质

教学秘书归属于各教学系部机构, 教学秘书直接受学院的教学院长领导, 是教务处、图书馆及学校其他各职能部门的重要联系者, 是落实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线行政人员, 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起到桥梁、纽带、沟通、协调的重要作用, 教学秘书的能力素质和工作绩效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

(二) 岗位特征

教学秘书岗位的工作内容具有事务杂、范围广、面向对象多、时效性强的特点。教学秘书工作范围广, 需要协助配合院系领导、专业主任完成培养计划的制定、修订;课程大纲的编写、修改;教学任务书的安排落实;教学质量监控;教科研工作的组织、整理报送材料等工作。教学秘书需独立完成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学籍管理、学生成绩管理、考务管理、教材征订的初审、教学档案整理归档等工作。教学秘书面向的工作对象多, 如教务处、图书馆、人事处、任课教师、学工负责人、学生。教学秘书扮演着高校中教学管理各环节的桥梁和纽带, 在人际沟通上必须具有及时的上传下达、充分准确的掌握信息、妥善地处理应急事务、长期稳定的保持与其他部门友好工作关系等工作能力。

二、高校发展对教学秘书工作的紧迫要求

按照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文件精神, 全国各高等院校都面临着接受教学工作评估的大局。就民办独立学院来讲, 通过教学评估来完善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势在必行。这就要求独立学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创新办学思路、办出学院特色。而教务管理是学院提升管理水平最重要的落脚点, 这就对教学秘书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缜密严谨、注重细节

细节, 就是细枝末节, 在工作中, 注重细节管理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关键。教学秘书工作具备服务性和管理性两种特性, 很多繁杂的事务需要教学秘书出面处理解决, 如何将这些环节一个一个的联系起来, 事关整个问题事件的完整和圆满解决。例如, 当发生某门课程设计之前, 教学秘书要提前两周通知设计指导教师完成《课程设计指导书》的编写和印制, 并在设计前做好借用教室、准备教具、通知学工辅导员等几项工作, 课程设计结束后, 提醒教研室主任对该项设计的成果进行检验, 这些虽然都是“小事”, 却对整个设计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穿针引线作用。

(二) 具备较强的档案管理能力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学院的各类教学资料必须按照所要求的年份归档整合。教学秘书负责所在教学系部的档案管理工作, 须对教学各阶段的资料分门别类的整理汇总, 形成符合要求的档案资料。教学秘书必须悉心学习该《指标体系》, 在发生相关教学活动前, 事先准备、精心安排, 一旦错过教学活动的现场或没能将有用信息收集完整, 会对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失。比如, 某课程评选省厅级优秀课之前, 教学秘书应安排专人负责拍录、收集优秀课评选现场专家意见, 这些资料将作为课程建设最有利的支撑材料。再如, 教师队伍栏目中, 要求对教师培养培训的资料进行收集, 《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中提及:“有加强教师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培养的措施, 效果较好”。教学秘书在得知某教师获得培训机会后, 应提醒并强调该教师完整保留培训期间的证明材料作为日后档案整理的佐证。

(三)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注意沟通的艺术

教学秘书面向的工作对象多, 如教务处、图书馆、人事处、任课教师、学工负责人、学生。在教学管理和行政服务工作方面, 教学秘书应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与学院各个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不但可以使学院的教学秩序进一步巩固, 还可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教学秘书更多的时候是与任课教师沟通, 在下达通知时, 要注意语气态度, 既不能让人感觉是生冷的下命令, 也不能让人觉得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和质量要求可有可无, 不重视。这个“度”的把握在于教学秘书人际沟通技巧的高低。教学秘书与学院其他部门的沟通能力直接体现了其所在系部的形象, 擅于沟通、作风严谨、保持长期友好的关系有利于各种事务的处理。

高校的人际关系是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教师们交往的次数与质量对人际关系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教学秘书要有意识地促进和加强这种交往。一方面, 使教学团队充分了解系部领导的组织目标和方针政策, 为进一步分工协作提供方便;另一方面, 要尽量加强意见交流, 为教学反馈收集信息, 提高教学运行效率。

(四) 工作效率高, 做到及时、准时、时间分配合理

在高校教学管理这个大环境下, 时间安排本是有规可循的:《学期进程计划》对整个学期的教学活动作出了明确的时间分配和安排。《考务安排表》、教师课表、《课间班车表》等等, 这些安排都体现着学校对时间的有效管理。

对于教学秘书来说, 时间管理却有着更高的要求。当几件事情同时发生在一段时间内, 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就变得非常必要。比如说, 任课教师临时有急事, 导致半小时后的一门课程无法上课, 而另一通电话接到教务处关于领用教材单的通知, 同时, 手头上正在整理的会前材料还没完成, 这一系列事情发生在同一时间段对于教学秘书来讲便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考验。利用时间管理的应用方法在处理这个情况时可以这样解决燃眉之急:这三件事中重要的是继续会前材料的整理, 着急的是打电话马上处理教师调课, 可以暂缓的是领取通知。那么这样给事件分别贴好标, 站好队之后, 就能从容面对了。

三、“二八定律”的运用

“二八定律”是指一个小的诱因、投入和努力, 通常可以产生大的结果、产出或酬劳。工作中往往80%的产出, 来自于20%的投入。教学秘书的工作特点是事务杂、范围广、面向对象多、时效性强。利用“二八定律”来处理高校教学管理各项事务, 对教学秘书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分几方面来研究“二八定律”在高校教学秘书工作中运用的预期效果:

(一) 档案管理方面

档案管理是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总称。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合理的档案管理对总结教学经验、积累成果、接受上级检查有重要作用。

利用“二八定律”对这个工作进行分析, 教学档案实现标准化、现代化是核心问题。教学秘书作为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培训, 掌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的知识, 利用网络技术、影像技术等档案信息管理化的方法, 形成完善的科学的分级编目制度、两级管理制度、借阅制度等制度体系。如果这个核心问题解决了, 那么日常工作中, 教学秘书就可以从凌乱的基础材料中解脱, 从统计一堆数字的烦恼中解脱, 从容的处理好档案管理了。

(二) 人际关系管理方面

高校的人际关系并不复杂, 无非是围绕教学活动所涉及的教师和教辅人员。教学秘书的角色是所谓的“交际花”, 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和监控都少不了教学秘书的协调。在人际关系管理方面, 找到“关键人物”是核心问题。

教学秘书经手一个项目时, 将重点放在与关键人物的沟通上。如:学生方面的工作与学工负责人第一时间沟通、各专业的活动与专业主任沟通。但是要注意一点, 传达某项事情的安排时, 要先与负责人沟通过后, 再将细节的要求传达给相应涉及的老师。而在上报某个事情时, 要通过下级老师的一致认可后, 再上报给领导审批。不可在事件当中妄作评议。

(三) 时间管理方面

时间管理的目的是审视工作时间表, 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 要毫不留情抛弃低价值的活动。利用“二八定律”对教学秘书的工作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 进而更高效的处理进度控制、精力分配问题。

从一个完整的学期来看, 工作接踵而至, 繁杂多样, 如果能将工作分开为三个时段:开学初、期中、期末, 再找出每个时段的重要事件, 整个学期就看起来清朗多了。教学秘书将精力放在这三个阶段的重要事件上, 即期初检查、期中检查、期末总结三个点。将这几个核心问题当作工作的主要攻克目标, 形成主线, 那么日常工作的繁琐就不会对重要事件起负面影响了。从一个教学活动事件上来看, 充分利用20%的核心起因, 会收获80%的结果。教学秘书将精力放在核心起因上, 做到事先安排妥当, 事中合理监管, 事后总结整理, 那么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事件都会不攻自破, 水到渠成。从一天的工作来看, 在到岗后第一时间给全天的工作分清“重要、紧急、次要、可缓和”这个标签后, 工作起来会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四、预期效果

意大利统计学家、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二八定律”后, 多次被实践证明, 抓住主要矛盾, 充分发挥关键人员、关键环节、关键项目的效益, 会收获最大的成果。在高校这个环境下, 教学秘书的工作一度成为高校提高其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充分发挥“二八定律”在工作中的应用, 会给其个人和学校带来更大的效率。

(一) 日常工作条理清晰、组织管理张弛有度

“二八定律”的应用让教学秘书在繁杂的教务工作中梳理出一条主线, 多个事件分清层次后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让组织管理有效运行, 教学秩序得以保障。

(二) 档案管理形成制度、数据统计顺理成章

经过档案管理培训, 教学秘书能够形成档案管理意识, 在教学管理中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 围绕教学工作展开对各种信息和档案的收集整理, 令数据统计工作高效率的完成。

(三) 教学秘书实现个人成长、形成良好工作习惯

“二八定律”这种量化的实证法让人在工作能力和方法上有更大进步。尤其针对教学秘书这种繁杂的工作性质, 科学合理的分配精力、实时有效地完成任务极为关键。教学秘书自身的能力素质在工作中得以锻炼, 逐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这种来自工作的成就感和自信会成为个人成长孜孜不断的动力。

(四) 基层教学管理稳定、学院教学水平提高

教学秘书是基层教学系部的行政先锋, 协助主任对教学和教务进行管理、监控和服务。教学秘书做好本职工作, 基层教学管理稳定有序, 有利于学院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办出学院特色。

五、结语

当今教学评估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教学秘书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通过运用二八定律对教学秘书的工作进行细节管理、时间管理、人际沟通、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梳理优化, 使教学秘书实现个人能力提升、业务水平进一步增强, 充分发挥其在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师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为高校稳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琳, 张可.高校教学秘书如何处理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7.

[2]李晓莹.论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工作方式之要义[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5.

[3]王丹丹.影响教学秘书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3.

3.情境教学法在秘书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篇三

关键词:案例教学;行政秘书学;行政管理

行政秘书学是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在行政秘书学的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法结合行政秘书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采用面向技能要求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行政文秘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政管理专业开设行政秘书学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行政管理专业所要求的知识和素养,能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管理领域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是直接在经济建设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显然各行各业高素质的劳动者也应具备行政管理的必要知识和能力。

高校应当按照经济建设和人才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培养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直接在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其中包括良好的行政职业素养以及较好的行政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公关能力和行政协调等行政文秘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行政管理专业中,开设的课程要适应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要按学校专业培养目标改革课程、教材、教学。行政秘书学课程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合理处理好秘书与领导的关系,培养秘书办文、办会、办事的各项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行政管理的专业教师应当努力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有兴趣的学科,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秘书学课程中的运用就能很好地起到生动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效果的目的。

二、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合作学习,由真实案例所提供的问题,帮助学习者将所学的内容与真实的生活连结,希望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强化学习者主动参与的学习行为,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教师角色地位的转变。在案例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扮演者——一位很有学问,传授知识者的人。教师只是一位引导者、协助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导者,老师的作用是在讨论过程中降低学生的困难度,避免学生因知识不足或缺乏人生经验而无法进行讨论。因此教师有两个最重要的工作,一是协助学生搜集数据,提供主要数据或至少要指出的资料方向;二是在学生讨论例题时,能引导学生回到案例的情境中。进行案例教学法重要的关键是希望学生能假想,当自己身处案例角色时会如何。

第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信息单向传递,最后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灌输式,死记硬背,学到的知识僵化、教条。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要先熟悉案例,通过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材料,加以思考消化,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必然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积极讨论,多向沟通,提高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案例教学法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学习;不仅可以传播新信息,促进思想多向度交流、沟通,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考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在行政秘书学的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行政秘书人员应当具备的行政能力可以分解为办事、办文、办会的能力。在给学生讲述秘书“办会”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秘书办会的含义、会议举办的主要过程、各阶段基本特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介绍完相关理论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上海政法学院第一次学代会”与“全球大学生领袖会议”两个案例加以运用。

1.老师导入:秘书办会不仅是秘书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秘书部门的一项经常性业务工作。秘书办会在程序上包括会前筹划和准备、会中组织和服务、会后善后和落实三个环节。会前筹划和准备主要包括拟定会议计划、安排会议议题、制定会议方案、进行会前检查等内容;会中进行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组织签到、协助领导掌握会议情况,控制会议进程、处理会议特殊情况、编写会议简报、会议记录等内容。会议结束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安排与会人员离会、清理会场、编写会议纪要等工作。下面将结合“上海政法学院第一次学代会”与“全球大学生领袖会议”两个具体案例中的情况加以学习。

2.案例陈述:案例一:简称“学代会”。上海政法学院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于2010年5月20日正式召开。学院各级学生会组织共同成立学代会筹备委员会,召开大会预备会议。院党委副书记、上海市学生联合会副秘书长、院学工办主任、各系党总支副书记、团委和各系团干部以及来自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学生会主席出席开幕式。院学生会主席做大会工作报告,院团委书记致辞,上海市学生联合会副秘书长、院党委副书记发言。会议代表审议通过院学生会工作报告、《上海政法学院学生会章程》等一系列重大文件,选举产生院第一届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大会最后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讲话。

案例二:简称“领袖会议”。全球大学生领袖会议于2010年8月1日至7日在马来西亚举行,由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及联合国下属机构承办。届时将有来自30多个国家,近千名大学生领袖参与、组织关于世界可持续发展领域400多项具有影响力的大学生活动。7名交大青年领袖将和北大、清华、浙大、南大和复旦等大学青年领袖组成中国代表团参加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特邀两位演讲者:前澳大利亚外交家GeraldineCox和诺贝尔奖候选人Tim Peters。与会者共同讨论全球性热点问题,提议、讨论、详细阐明各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并与其他国家青年领袖进行对话以致力于改善世界贫困问题。除会议外还有学生联谊、旅游观光和领袖讲座等活动。会议结束后,全体与会者会得到此次活动的官方认证书以及马来西亚总理的认证函,并能与马来西亚总理合影。与会费用为650美元。

3.案例制作与讨论:任务提前一周布置,将全班同学分为十二个小组,六组参加“学代会”,六组参加“领袖会议”。“学代会”和“领袖会议”各自又分为两大组——制作组与评议组。制作组包括会前、会中、会后三个小组,分别准备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的相关工作,每一小组指定一名小组长,对组员进行分工,分别搜集有关材料,组长负责将材料汇总,统一制作会议PPT,一周后,小组指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介绍,围绕要求掌握的知识点,陈述本组成员的结论和理解。评论组包括三个小组,分别对会前、会中、会后小组制作和陈述情况加以评议,指出值得肯定的地方,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

4.教师总结管理心得:在这两个案例中,上海政法学院第一次学代会是学校在一年前已经召开的会议,而全球大学生领袖会议将于2010年8月在马来西亚举行。通过一个对已经召开的会议的学习和一个尚未开过的会议的筹备来考核学生对会议制作的掌握情况。

从各小组制作情况来看,无论是制定会议议程,参与会议筹备,发送会议通知、请柬、邀请函,还是会议所需物品清单开列购买准备、会场布置、礼仪、迎来送往、签到、引领入座、茶水、到落实与会人员和相关资料、清理会场、会后撰写新闻稿、会议纪要等。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分工明确,准备充分,制作过程完整而有特色。“上海政法学院第一次学代会”的三个制作小组想方设法找到了“学代会”曾经召开的有关资料和文献,对其加以整理,进行归纳和综合,在原有会议举办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和建议。“全球大学生领袖会议”的三个制作小组则通过登录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以及全球大学生组织的全英文官方网站,获得了更为详实的资料,制作出了大会每一阶段的相关工作和注意事项。

从各小组评议情况来看,评议组虽然没有参与会议的制作,但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对会议有比较清晰地了解和掌握。他们的评头论足也有的放矢,比较切中要害,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涵括了会议组的内容准备、代表发言、ppt制作、技术改进等各个方面。

通过对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讨论总结,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并掌握了会议召开的各项程序,提高了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学生加强了团队合作,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甚至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结语

在行政秘书学教学中,以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采取生动活泼的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轻松掌握课堂内容。教师应精简、重组、活用现用教材,抓住行政秘书学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最重要的基础性知识,灵活处理教材,将行政秘书学课程与学生现代秘书职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中精心备课,注重以事论理,采用国内外行政秘书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说服力强的案例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地讲解、启发。并在教学中辅之以问答式、讲座式、练习式、参观考察、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摒弃从理论到理论、从课本到课本的灌输式、填鸭式教法。

参考文献

[1]漆大鹏.对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的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04,(3).

[2]王公龙.创造案例教学:为了适应现实世界的专业教育(上)——哈佛大学戴维•加文教授关于21世纪案例教学的新思考[J].党政论坛,2009,(6).

[3]王公龙.创造案例教学:为了适应现实世界的专业教育(下)——哈佛大学戴维•加文教授关于21世纪案例教学的新思考[J].党政论坛,2009,(7).

[4]张晓峰.行政管理案例教学中“冷场”局面的应对[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4).

4.情境教学法在秘书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篇四

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现生物课程的独特魅力。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邀请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进入生物学习的世界,帮助学生在交流、合作和探索过程中掌握生物知识,同时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主要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际,分析问题、生活化等情境教学方式应用在课堂教学上的过程,具体如下:

1.将问题情境教学运用在生物课堂上

在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情境,能有效将学生带入问题的课堂情境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设立问题让学生回答,能促进学生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带着问题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因此,在生物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立一个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走进细胞》的教学,这个章节要求学生明白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细胞的重要性,才能根据细胞的性质分清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师可以在开始讲课之前,向学生提出设问:人体和细胞是什么关系;个体和父母之间存在的遗传联系由什么连接等,教师没有按照课文知识点的顺序提出疑问,这样有助于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根据课文所罗列的知识点,学生很快认识到生物体的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形成组织再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器官,能形成生理功能的器官组合形成了系统,各个系统的相互配合形成了个体,细胞不断地发展、组成结合,最终构成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会出现越级的层次连接,教师应适当纠正;接着回到第二个问题的解答上,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想知道一个人怎么通过孕育而成,教师在这个时候引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的知识点,指出个体和父母之间的遗传联系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组成,进而解释胚胎孕育的过程。教师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适当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而且能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2.将生活化情境教学运用在生物课堂上

高中生物的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也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课堂知识。生物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性,无论是细胞、基因还是生物科技都是生活当中所接触到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向学生展示实用的生物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学会应用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人教版必修1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和过程,以及叶绿素的提取方法。为了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认识到光合作用对生活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请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来谈一谈光合作用怎么存在,存在的意义有多大;接着教师利用课文中的例子向学生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后,学生了解到光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教师根据这个结论,结合生活实际告诉学生,根据相关科学统计,全世界的生物共同呼吸需要消耗的氧气,包括燃烧所需的氧气等,每一秒需消耗一千万吨,如果没有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新的氧气,大气中的氧气只能供全世界呼吸,教师通过这样实例告诉学生,生活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帮助学生应用课堂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3.将多媒体情境教学运用在生物课堂上

为有效避免生物教学课堂过于沉闷的情况出现,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设施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学科的特色。利用图片展示,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利用生物视频展示实验或科技成果,可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物科技的强大,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更能有效接收有益知识。如人教版必修3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正确认识生物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向学生展示当前转基因工程的研究成果、克隆技术的合理应用以及生物武器的危害等,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感叹生物技术的强大,教师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思考,可以根据视频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转基因食品、如果真的出现克隆人应怎么办以及生态工程的建设理念等,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想象,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媒介下,更加深入理解生物技术,从而加深学生对当前生物知识的了解。

结语

5.情境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篇五

初三思品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回顾课程改革的历程,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不足,还没有真正改变教学实践中的机械被动性,教学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在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更要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切合实际的系统完善与创新。

通过调查显示,较多学生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体验。具体的状况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愉悦体验却大幅度下降,而频繁的考试和高强度的解题训练造就了较多学生的“失败者”心态。通过听课、调研等活动,我们发现教师重视了教学的预设,但是有些情境的创设不太恰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导致了课堂的生成有效性不高。我们认真分析了老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决定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为切入点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有效学习方式和创设情境教学,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摸索、探究。开展本课题研究旨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课堂教学科学化、有效化,促进师生可持续性的共同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研究趋势

情境学习理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最早在国外兴起,是英语教学的一种方法。80年代后期我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李吉林老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借鉴了当代西方的情境学习理论,给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探索出了以“美”为境界,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的情境教学模式,后来以此为基础,全面拓展,形成情境教育理论。

近年来,将情境教学理论移植到思想品德课堂的探索也在逐渐增多,但大多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少有像其他学科那么系统的理论建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比如对情境教学在新课改背境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意义缺乏必要的了解。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还停留在表层上,未能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进行情境教学。因此,本课题将从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情境教学的意义及当前思想品德课中情境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情境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几个方面作出探讨。

三、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1.探讨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实施的方法与途径。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的能力,提高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思能力。

2.通过情境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实践精神,提高学生后续学习的能力、态度和情感,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主要内容

1.创设有效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境,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切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知识和实际事物情境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深刻的知识体系。这种情境不但增强教学的真实性和知识性,也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2.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该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所以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通过努力克服(或寻找达到目标的途径),且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学习任务)。任何学习的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地,只有具有这种问题性的情境,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学习具有强烈的激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巧设悬念,给学生留下一点问题,创设出一种信息差,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需要与愿望,以饱满的学习情绪、积极地态度主动学习。

3.创设有效表演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学生道德情感的建立,往往由于年龄的差异,理解能力的强弱有关,这就使学生道德认识形成具有一定的难度。要突破这一难关,可以采取让学生自身表演的方式,表演形式包括小品、相声、哑剧、角色扮演等。通过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由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进而形成激昂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时空,使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4.创设有效多媒体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情境就是利用多媒体把录音、影片,FLASH歌曲、故事、新闻剪辑片等通过音响和屏幕传授给学生。多媒体技术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体现教研活动课题化,课题研究专题化,以课题组成员的实践与反思为主要方式,通过课堂观察、先进经验总结与交流等开展研究。

1.文献资料法。对相关的研究成果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并积极学习,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以及我校思品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情况,了解教师教学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3.实验观察法。通过准实验的方法,实施制定的实验计划,在实验中观察学生学习活动变化,总结规律,构建对策体系。

4.个案研究法。围绕典型活动及学生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对其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有效利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思品课教学的策略。

5.行动研究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六、预期的成果

1.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案例、教育叙事和相关论文;课题研究报告; 2.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教师教学观念得到转变,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高,撰写反思、案例分析、教育教学叙事及相关论文能力得到增强等;

七、课题实施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9月——2016年5月)

调查师生情况,查找有关资料,对课题进行规划设计,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手段,制订方案和计划。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6年5月——2016年10月)①召开研究组成员会议,统一思想,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②在个人备课基础上开展集体研讨活动,定期进行研究课活动。

③各研究成员定期上公开课,请校领导及同学科教师听、评课,对课题实施全面研究、修改、完善积累经验资料,积极撰写研究反思或案例分析,进行阶段性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年10月——12月)

①系统分析研究过程,整理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总结及有关论文。

②邀请上级领导和专家学者对实验成果进行鉴定

八、课题成员分工 课题主持人: 任国清 成员: 徐京伟 庞玉莲 肖素玲

具体分工:任国清负责组织整个课题研究过程,负责撰写课题研究方案,整理课题阶段性成果,撰写论文、阶段性研究报告、总课题研究报告。

6.情境教学法在秘书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篇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新的教学需求,情境教学法被广泛地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之中。那么,什么是情境教学法呢?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的事例,以及现有的教学资源,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用地理图像、生活场景等直观手段或实验、调查、表演等方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激情,是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究竟怎样在地理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呢?我认为关键是合理创设情境。

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地理的心得,对情境教学法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巧设课堂导入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情境是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创设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从而能尽快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之中。当然导入方式很多,可视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进行综合选择。如学习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节时,首先播放学生熟知的歌曲宋祖英的《爱我中华》营造气氛,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歌中唱到56朵花是什么含义呢?通过喜闻乐见的歌曲创设情境,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巧提问题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一些问题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辩解,以辩促思,以辩明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如学习人教版八年级地理《自然资源与我们》一节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类别有哪些?人与自然资源有怎样的关系?怎样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关于这些问题,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问题一出,学生的积极性就起来了,他们很想弄清楚这些问题。有的知道一些,就说起来了,由于不够全面、准确,有的同学就持不同意见,大家相互辩解、讨论、补充。对于持不同意见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表扬肯定,让他们参与到学习中,获取成功的快乐,这种有效的争论辩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真正实现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巧用多媒体手段,让真实情境再现

在地理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景观图、彩图、漫画、示意图、新闻报道、数据图表等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将教学中的重点知识、难点问题通过画面呈现出来,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观察、阅读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地震”的相关内容时,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我国汶川大地震时的一些图片和影像资料,学生就会被眼前的画面震撼、吸引,从而激发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会用心听讲,积极讨论,这样既掌握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又学到了一些地震来时的预防措施和自救自护方法,增强了学生的防灾抗灾意识和技能。

四、关注身边热点,激发学习热情

人类的生活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地理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日常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若能适时适量科学地联系时事热点、焦点引入新课,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如学习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水资源》一节时,可结合近年来我们家乡河道干涸,学校井水水位下降,镇自来水公司供水紧张等现象,引导学生感知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养成节水的习惯。

当然,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方式、方法很多,究竟怎样创设情境,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用心思考,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地理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终身学习地理的能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山阳县漫川中学

7.情境教学法在函数中的运用 篇七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一次函数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对它的学习一直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次函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函数,它是最基本的一类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学习其他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重要基础,也对今后高中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等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一次函数在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物体的运动规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函数部分的知识一直是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难关,无论是初中的一次函数,还是高中的三角函数等,很多学生不管是从心理上,还是在实际上都很难逾越。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趋势表明,对变化规律的探索、描述应从低年级非正式的开始,早期对函数的丰富经历是十分重要的。

在我们常规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但对于一次函数的教学,笔者认为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使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他们理解问题,并使之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习兴趣,激起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求。由此,在实践中,我们应当依据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一、以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数学情境创设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数学学习实际,从中找寻学习素材。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就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选用他们喜闻乐见、耳濡目染的生活内容为题材,使学生感受情境的亲切、实际和生动,激发学习兴趣。

比如在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中,笔者就从“春游”作为切入点,设置了一个情境主体,让学生在其中解决了多个问题。

为响应低碳出行的号召,我们班骑自行车到世园会游玩,从学校门口集体出发,随着时间过去,距离世园会就越近,那么自行车骑行的时间和到世园会的距离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学校到世园会的距离是30千米,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5千米/小时)。

情境问题1

用函数关系式表示到世园会的距离s (千米)和自行车骑行的时间t (小时)的函数关系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解s=30—15t (0≤t≤2)。

情境问题2

画出函数的图像,并利用图像说明当自行车骑行1小时的时候,距离世园会还有多远。

解如图所示点P的坐标为(1,15),即当t=1的时候s=15,所以当车行驶1小时的时候距离世园会15千米。

情境问题3

到世园会后,开始准备乘船游览,在租船处,能坐4人的游船,租金30元;能坐8人的游船,租金50元。假定游船的租金y (元)是所坐人数x (人)的一次函数: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解设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由题意得

30=4k+b,

50=8k+b,

解得k=5,

b=10,

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y=5x+10。

(2)假定我们班去租能坐6人的游船,则需要付租金多少?

解当x=6的时候,y=40,即每条能坐6人的小船,需付租金40元,而我们班54人,需要6人小船9条,所以需要共付租金为40×9=360 (元)。

通过上面的情境设置,在创设情境时结合了世园会,使学生感受情境的亲切、实际和生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会一次函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最大可能地降低了学生对一次函数的恐惧感和排斥感;同时,用一个主题情境,贯穿教学过程,从一次函数的基本形式,到函数图像,再到函数的具体应用,层层推进,步步为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创设实验情境

由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可以得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获得知识的最为有效的一条途径就是让他们不断地进行实验,也就是说让学生能够亲自参加到数学实践活动中去。教师可以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化并且具体化,学生则可以通过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实验亲自动手、观察以及分析,将数学知识进行内化处理,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也就是真正的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到一次函数图象性质时,教师如果只是给学生展示现成的课件,或者为了节约时间,教师大包大揽,自己画图,而让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这样往往事与愿违,完全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讲到这节课的时候,放手让学生自己画图,通过设计不同的k值,b值,让学生通过不断地进行实验活动,自己发现问题,体会这些图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使学生能够总结结论。虽然这样使课时比原计划间有所延长,但由于自己总结出的结论记忆深刻,理解透彻,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实践证明:创设适合学生认知习惯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各种创新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中,加强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知道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促使数学不断发展。只有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数学,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饱含热情地去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体系,加强创设生动而有趣的教学情境。将课堂还给学生,将知识形成的过程还原给学生,将探索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最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罗连慧.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情境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9).

[2]张金良.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认知结构中的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1.

8.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八

一、情境教学法实施的可能性

情境教学法以历史教学内容为依托,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角,综合运用形象讲述、实物展示、图像再现、情景创设、课外摹拟等多种教学手段,把枯燥、干瘪、抽象的知识变成一幅幅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历史画卷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耳濡目染”历史事实中,减弱知识的难度,加快接受速度,对史实掌握得更深刻、更透彻、更准确,在直观感性形象的基础上易于培养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灵活地运用知识分析材料、归纳、提练观点的能力。同时,学生能够借助“当时”的历史氛围,主观情感移入到认识对象中去,能达到主动体验历史的目的,受到陶冶,增强识别美、丑的能力和客观评价历史事实、培养爱国主义的真挚感情,激励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二、情景教学的重要性

教育、教学从本质上看就是一种围绕着以“知识建构”为核心,为“知识建构”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支撑的过程。同时,新课程理论中也提出了一个这一概念。它要求作为主体的学生是主动、积极的、能动的知识建构者,从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对所要“理解”和“消化”的知识做出自己的解释,从而获得知识。所以,从教育的角度看来,能否切实创设一种新颖、生动、开放的历史“情境”的课堂,就成为教师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这也要求课程实施和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创造一种具有“情境性”和“协作性”的互动环境,从而推动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获得发展。

三、情境教学法的途径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现历史情境

现代化教学设施,为历史情境再现提供了条件,拓宽了教学道路。在现行教材中,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生动的历史事件,只能一笔带过。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空洞的历史变成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由此而使教学内容具有直观可感性,这种新鲜、强烈的刺激反过来又会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历史课堂。如讲时,可先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曲,要学生体会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听歌,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当时东北人民对故乡的眷恋和被迫背井离乡的悲痛之情,完全陷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之中。然后学生进入学习,就能很快进入状态。通过内容的学习,学生会更加痛恨日本的侵略,并对东北三省的沦亡、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有了更深的认识。

2. 通过教师的语言创设历史情境

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语言技巧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教学语言的随意性与教学语言的技巧性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重视语言的魅力,重视语言与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运用语言情感与历史知识进行碰撞,让学生对于某段历史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组织学生模拟表演,体验历史情境

高中生一般不愿表达,不想表现自己,为打破这种局面,我引导学生放下心中的负担,让自己扮演历史人物。这样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不断的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同时也可以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如讲授五四运动时,先创设五四时期的情境,再请一位学生以五四运动中被捕学生的身份到面黑板前接受记者(其他学生)的采访,解答记者的疑问。学生们自告奋勇扮演被捕学生,其他同学也纷纷扮起了记者。随着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了解了五四运动的前因后果、五四精神,而且通过提供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场所,使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满足,激发学生对新学习内容的求知欲。

4.通过参观活动创设历史情境

直观能够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鉴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以各种形式创设具体情境,如参观古迹、考察遗址、瞻仰烈士陵园、参观博物馆等。在这类情境中,学生自己去听、去看、去了解历史表象,记忆牢固,同时能够身临其境地受其感染,影响自己的价值观。通过实地考察最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触动学生历史情感的优势。

四、应用情境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真实性,切忌随意编造历史,更不能把授课搞成纯娱乐活动。

(2)要注意新旧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多层次性,避免知识的割裂、孤立、分散。

(3)要注意抓住内容的主线和核心,最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切忌泛泛讲解。

(4)选取材料应立足教材,内容适度。

上一篇:鲁南新时代药业简介下一篇:消防工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