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津,冬夜读书示子津陆游,冬夜读书示子津的意思,冬夜读书示子津

2024-10-06

冬夜读书示子津,冬夜读书示子津陆游,冬夜读书示子津的意思,冬夜读书示子津(10篇)

1.冬夜读书示子津,冬夜读书示子津陆游,冬夜读书示子津的意思,冬夜读书示子津 篇一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46岁入蜀,先后在王炎、范成大幕府中任职。光宗时官至吏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故乡。存诗93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与范成大、尤袤、杨万里合称为“南宋四大家”。陆游不仅是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词人。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1154年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上过前线作战。他一贯主张抗金,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斥。晚岁闲居故里,过着清贫、忧愤的生活。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作品编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等等等。有《放翁词》一卷,又《渭南词》二卷。《全宋词》存词一百四十余首。

2.冬夜读书示子津,冬夜读书示子津陆游,冬夜读书示子津的意思,冬夜读书示子津 篇二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百花园中的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 请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注意“聿”的写法, 中间的悬针竖要挺拔有力。

师:谁知道“示”的意思?

生:就是启示、教导。

师:读课题, 你从题目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题目告诉我们陆游和儿子在冬天的夜晚读书。

生:陆游还用读书获得的感悟教导儿子子聿。

师:看看, 通过读课题, 从这短短四个词语, 七个字, 我们就知道了时间、人物、事件这些信息, 诗题可谓高度凝练概括。文题有的揭示主题, 有的告知事件等, 你发现这个题目是——

生:告知事件。

师:学过的古诗中还有哪一首题目也是告知事件的?

生: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师:再读课题, 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陆游教导儿子什么?为什么要教导儿子?他又是怎样教导儿子子聿呢?

师:学习古诗, 一定要琢磨课题, 它有时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呢。这节课, 就让我们穿越时空, 跟随作者的文字回到多年前那个寒冷而又温暖的冬夜, 倾听一位父亲的读书感悟。

二、关注朗读, 读中理解

师:怎么才能真正读好诗呢?谈谈建议。

生:一遍遍读, 做到正确、流利, 还要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师:“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没错的, 朗读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看谁读得好。

……

师:读过这么几遍, 你有什么收获呢?能说说诗句的大意吗?

生:这首诗的意思是说,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 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 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 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 必须亲身去实践。

三、关注品析, 感悟诗蕴

师:你觉得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感悟是什么?

生: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你觉得哪个词是最关键的?

生:躬行。

师:“躬行”就是———

生:亲自行动, 亲自实践。

师:有问题吗?

生:为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很有价值的问题, 你能用诗句回答吗?

生: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师:“无遗力”就是?能用词语来理解吗?

生:拼尽全力, 竭尽全力, 不遗余力。

师:说着读着, 你还想到了哪些成语典故?

生:悬梁刺股, 凿壁借光, 废寝忘食, 夜以继日……

师:你还关注了哪些词?让你觉得比较有意思?

生:“少”和“老”在同一句中出现, 形成对比, 由此, 更让人体会到古人学习刻苦努力的劲头。

师:对!就这样抓住一字一词细细体味, 慢慢推敲, 也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你再看“老始成”, 你觉得可以换成“老了成”“老就成”吗?为什么?

生:不能, 从意思上来说不合适, 因为“始”是“才”的意思, 说明到老了才有收获, 实在是来之不易。而“老了成”和“老就成”给人感觉是顺其自然, 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显然不符合作者表达的原意。

生:我发现从声调上来读也不合适。“老始成”三个字的声调符合古诗的平仄规律, 读起来抑扬顿挫, 有起有伏, 感觉很好听很顺耳。“老了成”“老就成”读起来感觉别扭, 不舒服。

师:真不简单!你们从意思和声调两个方面品析词语, 这可是深入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生:我觉得前两句的表达在意思上前后矛盾, 既然是“无遗力”, 就不应该是“老始成”。

生:对, 我同意你的观点, 但是我认为这恰恰是作者发现的古人读书的一个大毛病———付出的努力和回报不成正比。作者正是针对这一现象得出后面的感悟———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了不起的发现!第二句没有顺着第一句的意思来说, 而是反着承接上文, 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方法叫“反承”。这样可以带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看来, 前两句为后面埋下了伏笔, 是引子, 是铺设, 后面两句才是作者要表明的观点。那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说明道理呢?

生:这样有理有据, 能引发读者的感叹和震撼, 比空洞的说教具有说服力, 更让人信服。

师:我们将诗句改成这样:学问无遗力, 少壮老始成。纸上得来浅, 绝知要躬行。和原诗比较着读读, 谈谈你的看法。

生:这样一改, 意思也表达很清楚, 我认为可以。

生:不行!虽然意思没多少变化, 但是味道变了, 没有原诗传达出的感觉强烈了, 好像变得轻描淡写了。

生:我也认为不行!诗人写的是七言绝句, 这样一改就变成了五言绝句了, 应该不可以随意修改的。

师:此时我们再来读诗句, 表达出诗中传达出的诗人内心真切的感悟。

四、关注生活, 加深感悟

师:读着想着, 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历史故事———《纸上谈兵》。赵括虽然熟读兵书, 但却不能指挥作战, 这就充分说明理论和实践必须相互结合才会有用。

师:这就应了诗中的那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你看, 有时候, 读诗联想相关的事情或现象, 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意。

师:由此, 你还想到了哪些和实践有关的名言?

生:“行动是老子, 知识是儿子, 创造是孙子。”陶行知说的。

师:中外很多名人都有相关论述——

力行而后知之真。

———王夫之 (清)

知之愈明, 则行动愈笃;行之愈笃, 则知之愈明。

———朱熹 (宋)

师:你能试着也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实践的认识吗?后面写上你的名字。那是你笔下绽放的思维之花, 是你的智慧名言。

生:只有实践才能开出美丽的花儿。

——王一凡

生:智慧在实践中萌芽, 在实践中孕育, 在实践中诞生。

———晏童

五、关注拓展, 提升感悟

出示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请你读两遍, 你能快速找出作者告诉我们的道理的诗句吗?

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像这样表明作者观点、言说道理的一类诗叫哲理诗。请看另一首诗:

出示陆游《示儿》:死后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读两遍, 你看看作者同样是“示儿”, 有什么不同吗?

生:作者写的内容不一样, 前者要告诉儿子一个道理, 后者要告诉自己未了的心愿。

生:情感明显不一样, 前者作者心情平和, 后者作者心情痛苦。

师:是啊, 同样是示儿, 内容不同, 情感也不同。你看, 我们在读古诗时, 不妨试着找到和所学古诗同一类的诗或者找找同一个作者的诗来比较着朗读, 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这也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六、关注总结, 收获成长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方面的收获?

生:我知道读诗可以关注诗题, 不仅可以从题目中捕捉丰富的信息, 还可以扣住关键词提问。

生:我知道哲理诗和写景诗、抒情诗不一样, 它启示我们懂得一个道理。

3.冬夜读书示子聿 篇三

[教材简介]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通过注解,大体领悟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的文字美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深入透彻地理解知识,必须要亲自实践。

4、通过多首陆游教子诗的教学,感受到陆游身为人父的爱子之心。

[重点、难点] 能联系实际,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深入透彻地理解知识,必须要亲自实践;感受到陆游身为人父的爱子之心。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古诗涵盖面宽,意蕴深远,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对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理,读中悟情。

2、“诗可以一组组地教”,通组诗的教学,更真切地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更能读懂陆游拳拳育子之心。

[设计思路]本诗的教学有二大版块组成:一是学习印象中的陆游。;二是感受拳拳育子心的陆游。第二部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了读准字音、感知诗意、理解诗句、感受诗情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探讨陆游的拳拳育子之心。[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入,认识一位爱国的陆游。

1、陆游,你认识他吗?能简单介绍一下,学生交流,补充读好《示儿》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认识到他是一位爱国的诗人。

2、.谈话导入,补充《陆游教子》的材料,揭示诗题。

由六上教材的古诗编排特点引出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课件映示《陆游教子》的材料:陆游教子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年隐居家乡。他有六子一女。陆游一生是在激烈的民族斗争中度过的。面对金兵的南下,宋朝的山河为金人所占有,他心急如焚。他对朝中以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恨之入骨。为此,他对子女十分重视做人的教育。他告诫儿子们说:但愿你们长大成人之后,乡亲们称赞你们是有道德的人。即使做一个老百姓,与那些高官显爵相比,也是无愧的。他要求儿子们时常检查自己,有错必改;看到别人有好的行为,要主动自觉地学习。

知书达理是陆游在子女教育上十分注意的一点。他说:古人做学问是很努力的,往往是年轻时候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他对儿子说:“现在我已老了,可你们正是读书的好时机,要刻苦攻读,莫失良机,希望你们一定牢记我的劝告。”他还说,读书做学问,最要紧的是学以致用,身体力行。他不仅要求自己“善言座铭要躬行”,更告诫子孙“学贵身行道”、“字字微言要力行”。这里所说的力行,就是要学习古人的高风亮节,不媚权贵,不干利禄,不污大节,廉洁自守,处处谨慎,时刻想着报效祖国。

陆游85岁那年冬天,病到在床上。他预感到留在世上的时间不会很长了。然而,使他引以为憾的是,为他一生所向往的中原收复、国家的统一还未能实现。十二月二十九日,他把几个儿子都叫到自己床前,捧过纸笔,写下了最后的遗言:“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遂即合上了眼睛。

学生自读资料后,教师揭示两首教子诗——《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3.依次板书“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引导学生对比两个诗题,进而十分自然地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意思。

4、过渡:

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那么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了哪些感情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二、学习新诗,感受一位拳拳育子的陆游。

1、看图引入,理解诗题

(1)、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一幅图(出示图片)。图上的老者就是陆游,旁边的小孩子就是陆游的小儿子,叫——子聿。一起称呼一下。这个“聿”字,你怎么记住他呢?

(2)、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图,想想陆游和子聿在干什么呢?(教,也可以说是教育;你是这样想的,还可以说陆游在干什么?陆游教儿子怎样读书,教读书的道理)

2、诵读,读通古诗

(1)过渡:那么,陆游他是用哪些读书感想来教育子聿的呢?打开课文,自由地读读诗,注意做到正确、流利、字正腔圆。(2)、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

(3)、把诗读正确了,还要注意读出诗的节奏,要读得有板有眼。范读——女生读——男生读——全班读。

3、自读,读懂诗意(1)出示提示:

◆学问:指读书学习,即做学问。

◆无遗力 :遗,保留,无遗力就是精力毫无保留,即竭尽全力。

◆始 :才能。

◆纸上:指书本上。

◆终:毕竟;终究。

◆觉浅:感到肤浅,不够完善。◆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 :亲身实践。

(2)学法指导:要想理解全诗的意思,关键在于理解诗句中重点词或难以理解的字词的意思。这些字词理解了,再加以适当的补充和调整,诗句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3)让学生自说,同座位互相说说全诗大意。

4、悟读

读明诗理

(1)、学习第一二句。

导:同学们,在这首诗里,有一些字词值得我们去注意。先看第一二句 ①指名学生交流诗意。

②你是怎么读懂的啊?

(引导抓住“无遗力”来理解)

(2)由“无遗力”,你直接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3)请你举例说说古人是追求学问是如何不遗余力的? 出示:闻鸡起舞 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凿壁借光 十载寒窗 通宵达旦 夜以继日 滴水穿石

每一个成语都在告诉我们: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指导儿子做学问要怎样呢?(孜孜不倦)板书:做学问:孜孜不倦。读好该句。

④接着我们来看一组词:屏幕出示 :工夫 功夫

读一读,比一比,这两个词有什么异同?

你会区分它们吗?让我们来做一做选词填空: a.他三天()就学会游泳。b.这个杂技演员真有()。c.明天有()再来玩吧!d.中国(),名扬海外。

通过选择比较,学生领会到:“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古诗中用的是哪一个?那它在这儿是什么意思?从“少”到“老”,做学问要化怎样的“工夫”?读好该句。

⑤再看“少壮”这个词,读着这个词语,让你想起了什么诗句呢?在两句诗中包含着许多名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每一句名言都在告诉我们: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指导儿子做学问还要怎样呢?(持之以恒)板书:持之以恒

读好该句。

(2)学习第三四句。

过渡:那么,后两句诗呢?他又说了怎样的读书感想呢?齐读。①指名学生交流诗意。

②读了这两句诗,由此你的脑海里浮现出哪些人物或者名言呢? A、赵括

a我想,你一定听说过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纸上谈兵

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熟读兵书,议论军事,头头是道,滔滔不绝,连他的父亲也难不住他。当时不少人都夸奖他,可是赵奢却不以为然。他告诫儿子要多务实际,可是赵括并没放在心上。

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派老将廉颇去长平抵挡。廉颇采取修筑工事坚持防守的方法,使秦军得不到作战的机会。

这时秦国使用了反奸计,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挑拨赵王与廉颇的关系。赵王中计,召回了廉颇,派赵括去代替他的职务。

赵括一上任就轻率地改变了战术,在秦军的引诱下,出兵迎战,结果几十万大军被秦军团团围住。平日熟读兵法的赵括这时毫无办法,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好带着军队拼死突围。结果赵括被乱箭射死,赵国四十万人全军覆没。

b为什么赵括会兵败呢?生说。

所以说,赵括纸上谈兵它从反面告诉我们,读——

c看来,光有书本知识行吗?(不行)还要怎么样?(亲自去实践)板书:亲自实践

学生举例相机说明读好诗句。

B、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 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读好,并不忘明理诵读诗。

小结:是的,只有做到了知和行的统一,那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学者。整首诗,陆游对儿子的期望是:(指板书)做学问: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亲自实践

5、诵读,读出诗情。

1、同学们,一首简短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仅仅用了28个字,却向我们讲述了深刻的读书道理。像这样说明一个道理的诗,它和我们通常学得写景抒情诗是不同的,我们称它为说理诗。就在这简单的28个字里,囊括着许多生动的故事,许多家喻户晓的名言,真可谓是千言万语汇成4句话呀。看来,为了儿子子聿,大诗人陆游可真是用心良苦啊!想想看,陆游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儿子子聿说呢?(循循善诱、语重心长)

女生读、男生读。

2、古诗涵咏。

a、聿儿是陆游最小,也是最疼爱的孩子。也许他很贪玩,不好好念书,于是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诫他:“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b·也午聿儿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可是他很容易骄傲自满。于是做父亲的不无怜爱地提醒他:“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c·一个寒冷的冬夜,在一间矮小的茅草屋内,就着温暖的灯光,一位慈祥的父亲在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孩子读书写字,他在用自己一生的体验教导自己的孩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d·窗外是凄风苦雨,北风吹来的地方,是胡人铁蹄下的中原遗民。一位征战了一生,但却壮志不酬的老将军,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未了的心愿就该靠他来完成啊!他俯下身来,一字一句地教导着他的聿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课外拓展,感受一位可亲可敬的陆游

1、导:陆游育子诗仅仅是这一首吗?仅仅是教育孩子读书吗?我们来再看一首。

2、出示:诗和注解

①《五更读书示子》 [南宋]陆游 吾儿虽憨素业存,颇能伴翁饱菜根。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

陆游的言传身教,对于儿辈的成长,无疑有着良好的影响。我们虽不知其儿子们的文功武为的事迹,至少应是正直的人,有用于当时的人,只是不如其老子的名气大而已。但陆游本人都对儿子的行为表出了满意。儿子们虽然愚笨,但清正业绩尚存,很象我这么吃苦耐挫折。万钟一品,就是当时的高官厚禄,陆游父子不屑一谈。他们渴望的是有朝一日能够有用武之地,成为“苏元元”。苏元元,是当时一个很正气的为百姓谋福的名人名字。

3、自读品悟,陆游教孩子什么?交流并板书(做 人:正直朴素 耐受挫折)

4、小结:陆游教育孩子做人要正直朴素,耐受挫折。

(三)做 事:为国效力 无私清廉

1、导:我们继续。

2、出示:诗和注解。

①《送子龙赴吉州掾吏*节录》1 [南宋]陆游

我食可自营,勿用念甘旨。

我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

出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

老年时的陆游生活很清贫,却鼓励又一个儿子(子龙)远离自己为国效力。甘旨,甘美的食物,特指子女奉献给老人的食品,我们不难理解这首诗:我可以自谋生活,你在千里之外的任上不必牵挂我。我衣服听任其露胳膊肘,鞋子虽其露出脚趾头。虽说出门惹人嘲笑,可我回到家中却问心无愧的安睡。这些叮咛慰勉话语,文辞朴实平淡,所烘托的感情却是何等的强烈深沉,一字一句都跳动着一位慈祥、正直的父亲的脉搏,展示了一个父亲要儿子在人生道路上前进的深挚的期望。是诗人“国重家轻、忠孝不能两全”赤心报国思想的真实写照。

②《送子龙赴吉州掾吏*节录》2 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 一钱亦分明,认能肆馋毁!同上。

小结:陆游教育孩子做事要为国效力,无私清廉。

(四)回顾总结,展现爱子之心。

1、同学们,学了这些诗,只是陆游所有育子诗里的沧海一粟,还有更多为人父对儿子的更多教育。(板书„„)此刻,你对陆游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交流并板书:爱子之心。

2、让我们把这拳拳育子的爱心融入到《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一起读吧。

3、在音乐的伴奏下诵读所有诗篇。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 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4.冬夜读书示子聿 篇四

洪上完小 赵芬芳

一、教材简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二、设计理念:

1、这是首哲理诗。根据以往学习古诗的方法,教这首诗我准备采用“三读”的方法。三读,即“会读”、“读懂”、“读通”。(1)会读。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文,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读懂。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感知诗意,然后小组交流,提出不懂的问题,统一在班级里交流。(3)读通。细细品味古诗,能读懂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然后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为读通全诗做好一切准备。

2、本课的教学,先从赛背古诗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出本诗的教学。在学习本诗的时候,先了解诗作者陆游的其人其事,然后采用三读的方法,一诵读:读通古诗 二研读:读懂诗意 三悟读:读诗明理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读通古诗,到读懂诗意,最后读诗明理,学以致用。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拓展古诗,搜集有关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用以勉励自己。

三、目标预设: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联系具体的事例讲出自己的理解。

3、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朗读诗句、联系大量历史故事、成语、名言等进行交流,感悟“无遗力”、“老始成”所蕴涵的内容,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2、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及体会诗人陆游对小儿子子聿所寄予的一片深情。

读写说训练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并能说出从中学到的知识。

3、正确默写古诗。

四、教学流程:

第一步:我设计了一个复习的过程,让孩子们背诵一下以前在课堂内外学过的诗,向他们复习介绍一些诗人,同时在复习一下今年刚刚学的《示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我设计了指导朗读一个环节,让学生们知道古诗的朗读方法并尽量读好古诗,还让他们明白古诗的压韵和朗读要有节奏这一特点。在这一环节让学生们充分地朗读,解决字词的读音一关。

第三步:引导大家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主要抓住“示”“遗力”“始”“终”“浅”“绝知”“躬行”等关键词的理解,特别是在学生在理解有困难的时候我就让学生以已知的知识,通过组词,对比找出最佳答案,进而代入诗句来理解,对于一些自己实在无法解决的就还可以通过工具书来解决等方法,让他们掌握学习理解古诗的一些基本方法,在部分学生能说出诗句的意思以后,我就让学生们充分地说,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说一下,力求做到全班同学都能够真正理解和说出诗句的意思,为下面的揭示诗的含义做好准备。因为这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第四步:我就让孩子们从每句话中结合实际来说可以得到什么体会,指名说说,最后通过写一写的方法,让大家知道从整个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让我们的孩子也能够从陆游教育儿子的诗中得到教育。第五步:我设计了一个指导背诵的环节,让学生们对这首诗铭记于心。这样就能对孩子今后的生活有一定的直到意义,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些练习题,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五、板书设计: 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冬夜读书示子聿.

书本知识 做 学 问 实践经验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洪上完小 赵芬芳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联系具体事例讲出自己的理解。

3、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朗读诗句、联系大量历史故事、成语、名言等进行交流,感悟“无遗力”、“老始成”所蕴涵的内容,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学难点:

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及体会诗人陆游对小儿子子聿所寄予的一片深情。读写说训练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说说自己从诗中懂得的道理。

3、写出重点词的意思,正确默写古诗。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

1、学生诵读古诗(由学校开展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入手)。引导学生回归到本学期学习的《示儿》一诗。再次认识陆游。

2、谈话揭题: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陆游的一生,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刚才诵读的《示儿》,属于悲壮的爱国绝唱,是对子女的临终遗嘱,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也是写对子女的教育,并被世人津津乐道。(多媒体出示全诗,并板书课题)

3、再次认识陆游。

二、理解题意,读熟诗歌。

1、理解题意。

① 读题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些什么? 这件事情发生在一个冬天的深夜。这首诗是陆游写给小儿子聿的。

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的一些感想以此来教育他的儿子。② 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③ 再指导多角度读好诗歌题目。

过渡: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时,生发了哪些感情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让我们一起回到了800多年前的那个深夜,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2、诵读 读通古诗。

①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② 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字音的正确、朗读的节奏等)。过渡:学习古诗,除了会读之外,我们还要理解古诗。

三、研读 读懂诗意。

(一)自己再读读古诗,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词语的意思,哪些诗句的意思,你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明白,请在书上打个小问号,然后把你的收获和同桌交流交流。

(二)学生自学,并和同桌交流。

1、通过刚才自己的学习与同桌的讨论,大家对诗句一定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我们把你读懂的来告诉大家。

① 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A、教师:第一句诗读明白的举举手,看来真不少,指名交流诗意。(古人读书﹑做学问时是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的。)你是怎么读懂的啊?(因为我知道学问的意思是读书学习,也就是做学问,遗的意思是留,无遗力是指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B、由“无遗力”,你直接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C、这些都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D、请你举例说说古人追求学问是如何不遗余力的?

(古人学习的确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如: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十载寒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E﹑你能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吗?

听了这些,感觉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板书:孜孜不倦)

② 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

A、交流诗意:小时候用的工夫,要到年老的时候,才有所成就。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在这句诗句中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始的意思是才,工夫是时间,成是成就)

B、点拨:在这句诗中,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你找到了吗?从“少壮”到“老”,你读明白了什么?学习的时间过程是极其漫长的,也就是说,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板书:持之以恒)

C、做学问,从“少壮”努力,直到老了才有所成就,这要花多少工夫啊!老师想到还有一个词:功夫。我们经常会混淆,今天我们来做个练习,看能不能给弄清楚了。

D、多媒体显示:用“工夫、功夫”选择填空。

E、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古人做学问,强调积累,日积月累,滴水穿石,要花平生工夫才有所成就,用现在的话说是“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F、点拨:同学们,你知道有哪些人,是“少壮工夫老始成”的?(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老年才名动全国; 李时珍从小立志,晚年才编成《本草纲目》; 谈迁——从小立志,晚年才编写成《国榷》……)

2、学法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句,你们发现了吗?如何来理解整句诗呢?(关键是要要抓住一些重点词语,从而来理解整句诗句的意思。那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接下来的两句。

③第三、四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A、教师:这两个句子中,你理解了哪些重点词语呢?

交流:“纸上”:书本知识。(相机板书:书本知识)“浅”:肤浅。“终”:毕竟。“此事”:这些知识。即指书本上的知识。“躬(躬行)”:亲自实践。(相机板书:实践经验)

B、学生交流诗句意思: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要深入透彻的了解这些书本知识,还要亲自去实践。

C、同学们,看来,读书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在我们以前学习的文章中,也有不少是讲到亲自参加实践,才取得成功的,或者是由于实践少,而失败的,请你说说有哪些?

D、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正面例子: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请教当地有农民; 李时珍编《本草纲目》请教当地的农民;…… 反面例子:赵括《纸上谈兵》……)

四、悟读 读诗明理(各句学情预设)

1、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相机板书:做学问)

2、积累“躬行”的名言警句。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钱泳(2)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俗语(3)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毛泽东(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全诗熟读成诵。

五、总结全诗,提出希望

同学们,陆游写于1199年一个寒冬深夜的这首诗,虽然短短28个字,却饱含深意,囊括着许多生动的故事,许多家喻户晓的名言,真可谓是千言万语汇成4句话呀。他要告诉自己的儿子,做学问是艰辛不易的,要获得真知识,关键在于行,也就是实践出真知。这也给我们上了深深一课。老师希望你们牢记古人的训诫,从现在开始,做个踏踏实实、身体力行的学生。其实,陆游共写了八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那么陆游在其他几首中告诉了儿子什么呢?课后请同学选两到三首读一读。板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

孜孜不倦 书本知识 做 学 问

持之以恒 实践经验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

洪上完小 赵芬芳

《冬夜读书示子聿》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诗句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我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先根据我出示的重点词语的注释进行自学,然后再交流讨论,结合实际。以下几点我认为是做得比较好的:

1、紧扣“无遗力”,放大词境。

在理解“无遗力”就是“不遗余力”的意思之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古人学习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呢?”学生联系旧知,很快就想到了学过的成语故事: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等。在简要讲述故事的同时,诗歌的形象立体起来,丰满起来,随之学生的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2、恰当利用故事,结合生活实际,加深感悟。

学生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是否深刻理解于心了呢?我一方面引导学生联系《纸上谈兵》的故事,让大家谈谈看法。另一方面,联系早上教两个学生扫地的事情,并让他们谈谈生活中类似这样“知”“行”不统一的事例,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关系,对“躬行”的印象很深刻,对诗的主旨也理解透彻。

3、比较“工夫”与“功夫”,加深体会。

“工夫”和“功夫”是很容易混淆的,为了帮助孩子们区分这两个词,我用课件出示“我选择,我快乐”,首先让学生了解这两个词语意思上的区别,然后进行选词填空,学生基本上都能区分了。同时,通过在对两个词语选择理解后,学生更深刻地明白了古人做学问的艰难,明白了诗人教育儿子学习一定要“持之以恒”。

达标检测

姓名: 得分: 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

(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的精神;(2)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人。

达标检测

姓名: 得分: 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

5.改写《冬夜读书示子聿》 篇五

此时,南宋诗人陆游正在家里吟诵诗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唉,冬天来的真快噫!他看了看正在外面玩雪的小儿子子聿,不由得为他那调皮的儿子的前途担忧起来。

子聿,来,进屋!陆游喊道。唉,我就来了!子聿来到陆游的桌前搓着冻僵的小手,脸上还充满了疑惑。陆游看到儿子这幅模样,不由又叹了一口气。他拉着儿子的手,坐到火炉旁,慈爱地说:子聿,你整天跑出去玩,你有没有为你的前途做打算?哼,我这么聪明,定能成才!子聿不无骄傲的说。陆游生气了:你聪明?你给我背一首诗我听听?这,这。子聿答不出来。子聿,你要多读书,俗话说,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而且,也要多实践!哦,我明白了!子聿说。然后,子聿便去读书了。

6.扩写冬夜读书示子聿 篇六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其中当属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子聿是陆游的儿子。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忘我置之脑后,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此乃言切切,情深深。

7.《冬夜读书示子聿》优秀教案设计 篇七

3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爱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呢?

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1。简介陆游。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教育儿子子聿。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

无遣力:不遣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遣余力。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遣余力地下苦功夫。理解第三、四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3)体味第三、四两句的含意。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听录音。

(2)自己练读。

(3)指名读—评价—再读。

(4)齐读。

(5)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8.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意 解释 篇八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翻译: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拼音:

gǔ rén xué wèn wú yí lì ,

shǎo zhuàng gōng fū lǎo shǐ chéng 。

zhǐ shàng dé lái zhōng jiào qiǎn ,

9.冬夜读书示子津,冬夜读书示子津陆游,冬夜读书示子津的意思,冬夜读书示子津 篇九

之《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设计者:罗兴龙

设计思路:

1、根据图片提示,学生回答导入;

2、作者简介,读熟古诗;

3、读准字音 认准字形 ;

4、出示古诗并放录音;

5、自学古诗,初感诗意;

6、深入理解诗句;

7、总结全诗;

8、布置作业。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好教学设计及PPT课件。

2、教师及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古诗中字词及古诗的意思。

3、学生:课外搜集关于读书、实践成功及失败的历史故事、名言警句、成语故事。

板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做学问

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教学过程:

一、根据图片提示,学生回答导入

1、教师出示图片,根据图片上的关键文字的提示,让学生说出图片是谁。

2、学生回答后提问:这个学期我们学过他的哪首古诗?让学生背诵出来。

3、我们今天要学习他的另一首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板书课题: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二、作者简介,读熟古诗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

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创作的诗歌很多,今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 《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陆游的七个儿子:长子陆子虞,次子陆子龙,三子陆子修,四子陆子坦,五子陆子约,六子陆子布,七子是陆子聿。

三、读准字音 认准字形

1、出示生字:

2、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3、指导书写。

四、出示古诗并放录音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过渡:陆游在一个冬天的夜晚,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时,发生了哪些感情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让我们一起回到800多年前的那个深夜,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一边听录音一边跟着诵读)

1、再指导多角度读好诗歌题目。

2、出示图片:提问: 师:图上是哪两个人? 生:陆游和他的小儿子子聿。

师:这首诗是谁写给谁的?(学生交流)

生:这首诗是陆游写给小儿子子聿的。陆游为了教育他的小儿子子聿。

3、教师再出示一幅图,提问:这件事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①这件事情发生在一个冬天的深夜。

②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的一些感想以此来教育他的儿子。

4、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5、熟读古诗,检查诵读情况。

过渡:学习古诗,除了会读之外,我们还要理解古诗。

五、自学古诗,初感诗意

1、教师:请同学们自己再读读古诗,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词语的意思,哪些诗句的意思,你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明白,请在书上打个小问号,然后把你的收获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后,每组报告讨论结果。

六、深入理解诗句

1、教师:通过刚才自己的学习与小组讨论,我想大家对诗句一定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我们把你读懂的来告诉大家。

① 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师:第一句诗读明白的请举手。

生:古人读书、做学问时是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的。师:你是怎么读懂的啊?

生:因为我知道学问的意思是读书学习,也就是做学问,无遗力是指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板书:做学问)

师:你说的真好!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字词的意思的?

生:我是通过查阅资料、联系整句诗、请教别人来知道的)

师:这些都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师:请你举例说说古人追求学问是如何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的?

生:古人学习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如: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

师:你能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吗?

师:听了这些,感觉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

过渡:第一句我们已经读明白了,那这第二句,你读明白了吗? ② 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诗意:小时候用的工夫,要到年老的时候,才有所成就。

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在这句诗句中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少壮:青少年时期; 工夫:时间 ; 成:成就。

教师引导:在这句诗中,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你找到了吗?从“少壮”到“老”,你读明白了什么?学习的时间过程是极其漫长的,也就是说,学习需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ppt演示诗句赏析)

(教师板书: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2、学法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句,你们发现了吗?如何来理解整句诗呢?(关键是要要抓住一些重点词语,从而来理解整句诗句的意思。那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接下来的两句。

①、第三、四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这两个句子中,你理解了哪些重点词语呢?

②、小组交流汇报:

纸上:书本知识。终:到底、毕竟。浅:肤浅。

此事:这些知识。即指书本上的知识。“躬(躬行)”:亲自实践。

③学生交流诗句意思: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要深入透彻的了解这些书本知识,还要亲自去实践才行。

师:同学们,看来,读书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ppt演示诗句赏析)

板书: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3、在我们以前学习的文章中,也有不少是讲到亲自参加实践,才取得成功的,或者是由于实践少,而失败的,请你说说有哪些?

生:纸上谈兵

师:谁来说说“纸上谈兵”的故事,有谁知道,请举手。师:你说得太棒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在课外书上看得到。

师:我们就要像这位同学学习,要多看课外书。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陆游希望小儿子子聿做个怎样的人?(小组讨论交流)

4、总体感知。(ppt演示古诗译文)

5、指导朗读、背诵。

七、总结全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ppt演示全诗赏析)

其实,陆游共写了七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那么陆游在其他几首中告诉了儿子什么呢?课后请同学收集来读一读。

八、布置作业:

1、认真抄写;

10.冬夜读书示子聿课件 篇十

冬夜读书示子聿课件 例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场景。

3、感受古诗文学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同时能理解课文所表达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表达的道理。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两首古诗。请一个学生来背背,谁愿意自信地站起来呢?

我佩服第一个敢于站起来的同学。对于第二首古诗的作者陆游,相信同学们已经有所了解。那么下面谁愿意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这位伟大的诗人呢?(你真是一个会收集材料的学生)

有哪位同学有补充的吗?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首陆游所写的诗。教师板书诗的题目:《冬夜读书示子聿》,谁能来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呢?如果觉得有困难的同学,(冬天的一个晚上,陆游教他的小儿子怎样读书。)不知道示在此处的具体意思是什么呢?(指示、训示之意。)

二、猜内容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着这个课题时,你能猜出陆游会对他的儿子子聿说些什么呢?

同学们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那么下面我们就要来看看你与陆游是否是知已呢?

三、出示古诗,进行教学。

1、同学们打开书本128页,先把这首古诗读通。

2、请一个学生来汇报自己的朗读情况。集体再读诗歌。

3、同学们,我们要理解古诗句的意思,有哪些方法呢?(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通过熟读课文理解)同学们看来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几个词语的意思,大家可根据友情提示呢,更好地理解古诗之意。(始:才。终:毕竟。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同学们可以自己通过喜欢的方式来理解古诗,不懂的也可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4、同学们经过学习,相信诗句之意已经有所理解了。前面有猜对作者诗中所写意思的同学请举手,你刚才猜对了哪一句?学生汇报。

结合学生说的过程中,导出第二句中:少与老相对。第四句中的:知与行相对。

同学们你看这团体的力量就是大,刚才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咱们就把这首的意思也理解了。理解了诗意,相信同学们背起诗来更容易了。

5、请学生背诵,展示自己所得。背好了古诗,你们谁能说说陆游都告诉了他的儿子什么道理呢?说到这里,我不禁有个问题想向同学们请教:陆游是在告诉儿子,书上的知识无用呢?

四、拓展。

同学们下面来我们再学习两首关于学习方面的诗,同学们也可用上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出示古诗: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出自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其大意是:学会明辨是非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历程,但只有这样,才会得出真知灼见。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出自《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副对联。其大意是: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这些都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文章。

五、布置作业

课外搜集一句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勤奋读书,长大有所作为!

冬夜读书示子聿课件 例

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爱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呢?

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1.简介陆游。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教育儿子子聿。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

无遣力:不遣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遣余力。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遣余力地下苦功夫。理解第三、四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3)体味第三、四两句的含意。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听录音。

(2)自己练读。

(3)指名读—评价—再读。

(4)齐读。

(5)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上一篇:施工工作日志模板下一篇:折线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