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形势分析

2024-07-02

中国就业形势分析(精选12篇)

1.中国就业形势分析 篇一

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考研就业形势分析 及指导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凯程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所遇到的问题。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考研机构!

一、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就业怎么样? 中国科学院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人脉资源广,出国机会也不少,在全国的知名度是响当当的,提起中国科学院都知道他们的翻译硕士特别强,社会认可,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

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就业前景非常不错,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的含金量很大,现在经济贸易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翻译的需求也是很大的,这种专业性人才是非常有市场的,只要能力够就业很轻松,工资也很高,出国的机会也会特别多。

现在国内紧缺的专业翻译人才五大方向为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文书翻译。

薪资令人羡慕。据一个做自由职业翻译人在微博上透露,同声传译每天收入在4000左右,随行翻译每天2000左右。如此客观的收入,难怪常年报考人数居高不下了。毕业后只要在工作中不断的累计经验提升自己,学习翻译学的同学想要达到这个收入标准应该不是难事。

二、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的招生人数为10人,从这方面来说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招生人数少,竞争压力大,考研难度不低。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每年都有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根据凯程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内部的统计数据得知,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的考生中90%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翻译硕士考试科目里,百科,翻译及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翻译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三、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各细分专业介绍

中国科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8000元/年•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10000元/年•生,按学年收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

中国科学院英语学院翻译硕士的专业方向如下: 英语口译方向 考试科目如下: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翻译硕士英语 ③英语翻译基础 ④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四、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翻译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您直接问一句,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翻译硕士的考研辅导资料,考上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的学生了。

在业内,凯程的翻译硕士非常权威,基本上考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凯程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深入的理解,在中国科学院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凯程近几年有很多学员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毫无疑问,这个成绩是无人能比拟的。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同学们不妨实地考察一下。

五、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初试参考书如下: 翻译硕士英语: 《高级英语》张汉熙、王立礼 《英语报刊阅读教程》张健

《英语写作手册中文版》丁往道、吴冰等 英语翻译基础: 《高级英汉翻译》孙致礼 《高级汉英翻译》陈宏薇 《基础口译》仲伟合、王斌华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中国文化概要》陶嘉炜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化读本》叶朗朱良志

《现代应用文写作大全》修订版康贻祥金城出版社 《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李国正光明日报出版社

提示:以上书比较多,有些书的具体内容是不需要看的,凯程授课老师届时会给大家详细讲解每个重点的内容,减少大家盲目复习。

六、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复试分数线执行国家线标准: 专业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 翻译硕士(英语口译52 78 345 复试内容: ⑴笔试:听力、英汉互译、写作

⑵面试:英语综合水平、口语表达能力、相关专业知识 ⑶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及体检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老师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七、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考研的复习方法解读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 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八、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考研复习指导 1.基础外语: 基础英语选择题考的特别细致,没有专门的教材,还是重在平时积累,凯程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特别重视对于考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凯程老师会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进行

系统的训练。阅读理解也是偏政治,凯程老师会重点训练同学的答题速度,培养同学们阅读答题技巧,针对作文这方面,凯程老师也会对考生进行一系列的训练,让同学们勤加练习,多做模拟作文。

2.翻译英语: 翻译硕士基础这门课是需要下功夫的,英汉词条互译的部分完全需要你的积累,主要是词汇量和分析抓取能力。凯程老师会对学生的这两个方面进行很完善的训练。

凯程老师总结了下提升翻译技巧的方法,就是掌握基本翻译技巧+每天进行翻译练习+学习精品翻译文本。学习翻译技巧的过程中,要每天坚持自己翻译一段或者几段话,尽量使用这些翻译技巧,可能有时候你发现自己不过是画蛇添足,但是不要怕用这些技巧,人家总结出来就是为了让我们运用的。这些凯程老师都会在考生复习过程中对考生进行提醒。

3.百科知识

先说说名词解释。这道题考得知识面很全,准备起来比较棘手,但是凯程老师会给学生准备好知识库,方便学生复习。百科的准备,一要广泛,二要抓重点,尤其要重视学校的参考书目,同时凯程也会提供凯程自己的教材及讲义来帮助大家。

接下来是应用文写作。凯程老师会在学生复习过程中对应用文的写作进行系统的训练。其实这个根本不用担心,常出的无非是那几个:倡议书、广告、感谢信、求职信、计划书、说明书等,貌似很简单,真到写的时候却写不出来,所以还是需要练习的另外,考试的时候也要注意格式、合理性,如果再加上点文采,无异于锦上添花。

最后说说大作文。这个让很多同学担心,害怕到考场上无素材可写,或者语言生硬,拼凑一篇,毕竟大学四年,写作文的机会很少,早没有手感了。所以,凯程老师会针对这种情

况,让考生从复习开始时,就进行写作训练,同时也会为考生准备好素材。

最后,注意考场上字体工整,不要乱涂乱画,最好打上横线,因为答题纸一般是白纸。

凯程老师也很重视答题技巧,在此凯程名师友情提示大家,最好在开头就能让老师看到你的亮点,不管怎样至少留下个好印象。不管风格怎么变,翻译功底扎实,成绩都不会太差。所以还是提高自己翻译水平,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九、如何调节考研的心态

稳定的心态:其实我觉得只要做到全力以赴,然后中间不徘徊、不彷徨,认定目标,心态基本上都是稳定的,成功的学生,除了刚开始纠结于考不考得上这个问题紧张心绪不稳定之外,后来都挺稳定的,至少从表面上看上去是这样的,或许内心深处还是不太稳定的,而且偶尔还是会出现抓狂的情况,不过很快就好了。还有就是建议大家不要逢人就说自己要考中国科学院,感觉自己考中国科学院挺牛逼,其实,你要想清楚,考哪里不牛逼,考上哪里才牛逼,你考上后再告诉别人才显得你牛逼。因为总有些人会很善意地规劝你要实际点,不要太不自量力,尤其是你的最好最亲的朋友,而这对你的考研的心态有很严重的影响,到初试结束,都没几个人知道我考中国科学院。

效率与时间:要记住效率第一,时间第二,就是说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再去延长复习的时间,不要每天十几个小时,基本都是瞌睡昏昏地过去的,那还不如几小时高效率的复习,大家看高效的学生,每天都是六点半醒,其实这到后面已经是一种习惯,都不给自己设置闹铃,自然醒,不过也不是每天都能这么早醒来,一周两周都会出现一次那种睡到八九点的情况,我想这是身体的需要的,所以从来也不刻意强制自己每天都准时起来,这是我的想法,还有就是当你坐在桌前感觉学不动的时候,出去听听歌或者看看新闻啥的放松放松。

坚定的意志:考研是个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在这场战争中,你要时刻警醒,不然随时都会有倒下的可能。而且,它不像高考那样,每天都有老师催着,每个月都会有模拟考试检验着。所以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前进还是在退步、自己的综合水平是在提高还是下降。而且,和你一起的研友基本都没有跟你考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你也不知道你的对手是什么水平。很长一段时间,都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可能你某

年的真题做了130多分,然后你觉得自己的水平很高了,但你要知道,也有很多人做了135多分,甚至140,所以这是考研期间很大的一个障碍。而且,应该在自己的手机音乐播放器里存一些特别励志的歌曲,休息期间可以听听,让自己疲惫下来的心理瞬间又满血复活。在凯程,不断有测试,有排名,你就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找到差距,就能充足能量继续复习。

最后,无论以何种方法复习,考生都要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相信广大考生对于中国科学院翻译硕士都有自己的理解,也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给考生带来帮助。凯程考研祝大家考研顺利!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2.中国就业形势分析 篇二

1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的就业现状

1.1 就业危机背后的原因

目前, 中国就业问题严峻, 但不会因此产生社会危机, 其存在三个特殊原因:一是中国在经济总体上一直处于历史性的快速发展时期, 因此, 市场上会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二是随着中国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 各个领域的就业岗位急需大量从业者;三是在中国, 即使子女找不到合适工作、甚至找到工作, 也会啃老。这三个特殊原因, 缓解了就业危机。

1.2 就业劳动市场的严峻表现

其突出表现在: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大学毕业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 薪资非常低, 因此不仅就业难, 而且就业极不稳定。二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规模的“用工荒”、“技工荒”, 加剧了经济形势的危机。三是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落差的逐渐缩小, 农村劳动力紧缺现象日益明显。四是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劳动力分布极不均匀, 其结果导致有些行业劳动力紧缺, 而有些行业劳动力供过于求。

1.3 我国经济增速回落下的就业形势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 中国近年来就业形势总体上保持稳定。一般情况下, 经济增速放缓, 就业将随之出现困难局面, 部分企业尽管遇到较大困难, 但还能够维持生产经营, 对渡过难关抱有信心, 特别是近几年招工难使得企业对裁员持更加审慎的态度, 因此目前尚未出现大规模裁员的现象。尽管东部地区经济增速下降, 但中西部地区增速大多仍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中西部地区成为拉动新增就业增长的主力。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逐渐向中西部转移, 这不但直接拉动了中西部的用工需求, 而且带动了这些地区餐饮、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 并创造出许多就业岗位。中西部虽然承接了大量东部产业, 但不少以出口贸易为主, 如果出口持续低迷, 难免要裁员。所以需要政府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 减少摩擦性失业。同时, 还要加强职业教育并提供更多培训, 减少结构性失业。适时出台政策, 给予小微企业和就业困难群体更多的就业补助,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2 经济形势下中国的就业问题分析

2.1 经济结构导致用人需求减少

传统产业的萎缩, 导致用人需求量急速下降。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 而这些产业均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 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我国目前的“招工难”并不是绝对的劳动力供应不足, 而是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技术性短缺。下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必然会导致就业结构的大调整, 这无疑会带来新的就业压力。

2.2 学校教育和企业用人脱节

目前, 高校普遍以学历教育为主, 忽视了企业的用人需求, 导致学校培养的学生的技能与企业用人需求存在严重的分歧。大学教育普遍“重理论、轻实践”, 导致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比较低的状况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 如今又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 这必然会加剧就业危机。加之一些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服务业的认知有偏差, 认为“太苦太累”的岗位和自己“身份”不符, “没有发展前景”, 因此宁肯坐在写字楼拿底薪“当白领”显得很有面子, 也不愿到能够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艰苦岗位去挑战自我。

2.3 求职者心态和期望值过高

很多求职者特别是应届毕业生, 对自身能力定位不明确, 期望过高, 这也导致就业率低。且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 企业用人标准苛刻等也是导致就业率低的重要因素。

3 目前经济形势下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措施分析

首先, 要解决中国就业难的问题, 必须着眼于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化解结构性矛盾。要深刻认识到, 中国的就业形势绝非“总体稳定”, 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应对, 就业形势恶化很可能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其次, 求职者应多渠道求职。正所谓“全面撒网, 重点捕鱼”, 求职者除了参加招聘会以外, 需要多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熟人推荐等多种渠道求职。求职者应积极调整求职心态, 必要时要适当降低期望值, 先就业后择业。同时要明确自身定位, 包括自身价值定位、薪资水平期望。只有清晰的定位, 才能更快更准确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再次, 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 包括继续贯彻落实好税收优惠新政策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推动解决政策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重点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 强化就业服务, 深入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等。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 促进再就业, 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本研究将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的就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3.情妇的就业形势分析 篇三

一、悠悠情妇史

情妇的诞生,归根结底,与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有关,三妻四妾的合法化,为它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圣人孔子说:“食色,性也。”从某种程度上,也为情妇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情妇的前身是小妾,是大老婆的竞争者,原配的替补。在中国历史上,把情妇这一职业推向历史高峰的,非潘金莲莫属,尽管最终落得被不解风情的小叔子屠杀的下场,然而她牺牲小我也算是成就了“个性解放”的大我。

但为“个性解放”而前仆后继的女人非中国独有,梦露生前就曾为很多人的情妇,最“大牌”的就是美国1960年代被刺杀的肯尼迪,她的死据说也与肯尼迪有关。

遗憾的是,无论潘金莲还是梦露,在后人的传说版本中,无疑都拖着阴暗的尾巴。

二、 年轻就是资本

情妇算不得什么人才,但其覆盖面之广,从业者之多,简直可以与印度的软件蓝领媲美。而这个市场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相对有钱男人的奇货可居,目前仍呈供大于求之势。随着国民经济增长点的提升,今后有条件找情妇的男人定会比现在多,情妇的门槛会比现在低,稍有姿色的女子,或许都可以名正言顺地趋之若鹜了。

从地区分布来看,情妇多集散于经济发达的地方,其中以沿海城市为最。情妇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她属于天生的享乐派,沿海城市丰富的物质生活正好满足了这个条件。当在一个地区的市场份额达到饱和后,必然会把开疆拓土的目光投向新的地方,内地省会城市自不必说,就连小如广西梧州、浙江苍南之地在两年前便发展到公然有招聘“二奶”的街头广告和批发“小姐”的职业介绍所。

从年龄结构来看,这个职业最佳年龄为18岁到25岁之间,女人一过三十,再好的化妆品也无济于事,一旦成为黄脸婆,功夫再好也没人愿意搭理。年轻就是资本,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卡米拉,虽然又老又不漂亮,但查尔斯喜欢,“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与旁人何干?

三、傍大款成为大款

情妇虽然在名份上吃了点亏,但收入绝对不俗,而且地位稳固生活安宁,过的是准夫妻生活。从这点来讲,比做“小姐”实在是强了许多,不仅少了染上性病的危险,也不会受到嫖客的虐待还不敢声张。

而且,由于“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的心理作祟,有钱男人对情妇从来都是出手阔绰的。做情妇不仅自己可以一夜暴富,还能解决家人的温饱甚至脱贫致富。如今许多漂亮女孩,宁愿做有钱人的情妇,也不愿做穷人家的媳妇,正如口号所云:“傍大款消灭大款成为大款!”

总的来说,做情妇的利润很大,成本和风险却很小。不过,尽管这一职业多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但很多组合是老夫少妇,很少有女子心甘情愿抱一棵树而终身的,由此,也就诞生了“情夫”一说,情妇找情夫也算不上什么新闻了。

四、优秀情妇“葵花宝典”

有好色者说,一个优秀的情妇就跟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一样,可遇而不可求。

情妇这一职业群体具有一共同的特点,用现在流行的话说:“盘子好条子顺”。但仅有这点还远远不够,曾有好事者总结了做情妇的“十项注意”,可谓如何成为一个优秀情妇的“葵花宝典”:1.要会撒娇;2.要能装聋作哑;3.要能容忍有耐心;4.要有钱;5.要知足认命;6.要懂得自我消遣;7.要预留生路与活路;8要有危机意识;9.不要名分;10.不要孩子。

综观近十年来情妇职业的发展,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初涌向沿海城市的漂亮村姑,渐渐被各省会城市大中专院校的靓丽女生所取代。有知识、有气质的情妇,成为众多“铜臭一族”的男人们的新宠。

五、做中国男人的情妇难上加难

情妇的命运都不怎么圆满,古戏曲、小说早有论述,这大抵因为写戏曲、小说的都是男人的缘故。追溯中国历史,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头百姓,大凡出了事情,男人都爱拿女人当“替罪羊”,女人便没少替男人背“黑锅”,妲己、褒姒、杨玉环,哪个不是“冤大头”的主儿?就连成克杰和胡长清之流,走上断头台似乎也是因了情妇的关系。“每一个不幸男人的后面,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女人”俨然“红颜祸水”的新解。

据作家刘洪波言:腐败与搞情妇是两个问题。就搞情妇而言,贪官可能搞,清官也未必不搞。我没见过诸如包公之类的“青天”是否有到包厢搂三陪的记录,但即使有,只要没用公款买单,出了包厢,又没给这些女人批条子,我想仍然不影响他的“青天”大名。由此推断,贪官之可恶在于,将纳税人的钱装进腰包挥霍纵欲。

相对来说,外国人在这个问题上则处理得相对成熟。克林顿的拉链事件公诸于众后,惟独没听说他给莱温斯基什么好处:既没把莱氏的三姑六舅安插到重要部门,也没有替她跑过银行。是外国男人不重情吗?不是,是他不敢,因为他知道,只要他那样做了,即使是总统的乌纱帽也照样会脱去。

但为什么“做女人难,做情妇更难,做中国男人的情妇难上加难”仍然有不少青春少女迷途不知返呢?原因就在于,对于官员们来说,“不贪白不贪,贪了也白贪,白贪谁不贪?你不贪他也会贪”;而对于情妇们来说,“不要白不要,要了也白要,白要谁不要?你不要总有人要”。有记者问从业者李平:“你让成克杰办那些难办的事,不觉得难么?”她说:“有什么难,他打个电话就搞定了。”

4.小谈中国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 篇四

摘要: 中国在进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高速发展,而作为人口大国,其迅猛增加的劳动力与经济建设中涌现出的各类产业不协调。就业成为阻碍经济高速发展壮大的障碍,尤其是每年的毕业生就业中面临很大的挑战。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是我国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因此,我国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使劳动者自主就业和市场调节就业相辅,从政府,社会和劳动者三方面充分推动顺利就业,降低失业率。同时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城镇等困难人员等群众工作,推动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就业。

关键字: 中国就业难 毕业生 困难 降低失业率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促进经济高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秩序,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基础。正因如此,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促进就业的政策,并在实践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但就业仍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压力非常巨大。据所了解,我国在就业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具体体现在随着我国人口增多,外国人口进军增加的大背景下,我国劳动力以高速度不断增加,然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非常之少,尤其是适龄劳动力与下岗人口在竞争就业机会的情况尤为严重。即总的来说就是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发展极不协调。

二、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在经济建设中涌现出一大批新兴产业、行业,这无疑是给我国劳动力人口增加就业机会,但是由于我国传统行业发展历史悠久,劳动人口所掌握到的知识与技能受到限制,使大多劳动力不能较快、较有能力地接受并适应新兴产业。这使得大量的新兴产业在一段时间内缺乏优秀人才,阻碍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管理不规范。我国劳动力市场大而难以管理,使不法分子有所侥幸心理,在劳动中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突出。劳动者身心健康易受到伤害,其在劳动中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合法的保障。从以上问题中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我国更应要充分地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将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制定并实施经济社会政策在促进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树立“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以追求降低失业率的增长模式为目标,即就业优先论。扩大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这在当前我国教育中,既体现在要重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组织好各大高校的双选活动。当然,这不仅体现在各大高校中,同时也渗透在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工作中,将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相连接,促进更多的劳动人口的就业与再就业,创业与再创业。

2、调整产业政策促进就业扩大。(1)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经济、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业。做好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 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中扩大就业规模,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同时,鼓励各地和高校开辟专门场地或依托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项目孵化。例如,在高校中大力推动“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等建设项目。再次,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对创业城市创建工作的引导,更好地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这也就相对解决了我国就业中存在的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和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2)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制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等鼓励用人单位扩大就业规模。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援助制度。对不同困难就业群体实施帮扶,全面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例如,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退役军人、妇女、刑释解教人员和戒毒康复人员,尤为特殊的残疾人,这更要落实好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多渠道促进特殊群体的就业。

3、完善市场劳动力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这是缓解我国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治本之策。(1)通过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打破劳动力流动在各地各部门以及城乡之间的各种制度性障碍。消除劳动力市场就业不平等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尤其是对农民工的跨地区流动就业,要消除歧视性政策,实现平等就业。这一点对于我国这个农业大国来说尤为重要,是使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重要举措。(2)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建立起社会化、高效率的就业信息网络,促进就业岗位信息的充分传达,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岗位流失和职工失业,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有一举三得的作用。

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力度,很明显,我国当前就业难的严峻形势正体现在大学生毕业就业中。我们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理念,着力进行教育,培养人才,使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上升,但他们的就业遇上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难既存在客观的社会因素,其自身也有较大的问题。例如,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毕业生往往缺乏对自身清晰地认识以及适当的定位,没有正确的就业观从而脱离实际。这就需要大学生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充分认识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在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指出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的亲提下鼓励更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就业和自主创业。正确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积极开辟毕业生到各类新兴产业就业,例如,“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到村任职”等项目。其次,大学生就业难还与高校自身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有关。对毕业生就业缺乏系统与科学的指导。这需要高校积极改革,既要改变办学方法,根据市场社会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与专业设置;又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相辅相成。充分整合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多方资源,在资金、场地、项目、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建设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设立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和“绿色通道”,进一步完善“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功能,为高校学生提供创业资讯、创业指导、项目展示与对接服务。

综上所述,我国就业难必须要发挥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手相牵所产生的强大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更要解决毕业生就业所产生的问题,才能让不断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较快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将教育、社会经济与就业相结合,处理好其间的关系,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5.就业形势分析 篇五

一、当前政治形势: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看,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人,当年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2002年有145万人,较2001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达23.1%,当年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4.7%,比2001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2003年有212万人,比2002年又增长了67万人,增幅达46.2%,截至6月20日,当年大学生毕业生签约率只有50%;2004年有280万人,05年更是达到338万。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32万人,全国平均就业率为70%。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增加幅度有限,因此,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现在到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年均毕业生数量一直会保持在350万人的规模,而且现在还远未越过毕业人数的峰顶。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10万人。

据“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问卷”显示,89.43%的网友认为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您认为您能接受的工资是多少?”的选项中,选择“1500-2000元”的比例最大,占26.83%。

相信很多去过招聘会的同学也都会发现,现在面对社会上越来越丰富的人才资源,用人单位都不约而同的提高了员工聘用的标准,稍微好一点的工作,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招聘会上有一些小单位甚至也明确打出招聘“硕士研究生”、“博士”的招牌。这时,即便是中国最优秀学校的本科生也只能摇摇头,无奈的走开。叹息是没有用的,现实就是这样残酷,面对这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众多大中专生毕业生不得不另寻就业“捷径”。

政府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享受国家、省人社部门制订的相关政策。市人社局会同相关部门做好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据有关部门了解,今年我市突出创业带动,实施“就业富民工程”,构筑创业宣传、创业融资、创业孵化、创业项目推荐、创业指导服务等五大平台,不断拓展“创客空间”,鼓励支持更多劳动者创业就业。政府可以给予一定政策上、经济上的优惠扶持,积极鼓励这批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这样可以积极组织向海门各大园区、乡镇输送一批紧缺的化工、机械、国际贸易、英语、建筑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把他们充实到海门经济建设一线中。另外,非公经济组织是高校毕业生的重要就业渠道,人社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疏通渠道,营造氛围,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外企和民营企业就业。

二·经济形势:就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单位GDP增长的就业拉动能力明显扩大。据测算,每亿元GDP容纳的就业量,第二产业约为1058人,第三产业为1348人,后者超过前者约30%。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近十年来单位GDP增长拉动新增就业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2008年以前,GDP增长一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增加不足100万人,而目前上升到140-160万人。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7.7%,处在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但已连续两年低于8%的水平,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发展速度变缓,下行的压力短时期内还难以改变,用工整体需求下降,进而极大地减少了由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就业需求量的增加,影响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复苏减缓,直接影响着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我国的对外贸易,使得外向型出口企业发展困难,吸纳就业能力下降。为维护竞争优势,各国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使得我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成为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危机时代我国外部经济发展环境比较复杂,对我国外部经济拉动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内外经济增速趋缓,将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经济整体仍处下滑周期中,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和结构的调整,客观上会对劳动者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挤压效应,对劳动者就业产生影响。尤其是传统支柱产业企业改革的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业持续低迷及产能过剩将造成结构性失业和转型性失业,就业难度加大。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仍然不确定,风险和变数依旧较多,欧美主要经济体面临着财政紧缩、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等诸多问题,新兴经济体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出口下滑等问题,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影响着出口型经济及就业的发展。

中国经济走势:1.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四种压力影响:第一种影响:受到欧美经济放缓影响。第二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或到了拐点。第三种影响: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充分暴露。

产业结构:热的过热:房产、股市、基金、钢铁 冷的太冷: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机械、服装业。

分配结构,积累过多,基本建设规模大,形象工程耗资多,工资分配低,群众收入少,国内需求不足。

第四种影响:人口红利率的下降。2.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亚洲开发银行(ADB)2013年10月2日公布2013和2014年最新经济展望报告,下调对亚太地区整体经济增长预期。ADB称,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料分别为7.6%和7.4%,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2013年GDP增长估计7.5%,保8难以持续。

3.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分析

近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俗称“三驾马车”)。

一、2009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8.6%,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37.7%,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23.7%。

二、2010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7.3%,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54.8%,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7.9%。

三·经济形势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就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单位GDP增长的就业拉动能力明显扩大。据测算,每亿元GDP容纳的就业量,第二产业约为1058人,第三产业为1348人,后者超过前者约30%。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近十年来单位GDP增长拉动新增就业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2008年以前,GDP增长一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增加不足100万人,而目前上升到140-160万人。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7.7%,处在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但已连续两年低于8%的水平,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发展速度变缓,下行的压力短时期内还难以改变,用工整体需求下降,进而极大地减少了由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就业需求量的增加,影响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复苏减缓,直接影响着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我国的对外贸易,使得外向型出口企业发展困难,吸纳就业能力下降。为维护竞争优势,各国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使得我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成为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后危机时代我国外部经济发展环境比较复杂,对我国外部经济拉动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大幅提高,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加快,城镇人口快速增加,我国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6.2%上升到2013年的53.7%。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就业压力减轻,但是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增大。一是城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吸纳能力有限,每年城镇中新成长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需就业;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型城市转移的门槛较高。由于户籍限制、素质技能要求、就业信息不畅通等因素,农村转移劳动力寻找工作难度大。

一方面,在大力调整夕阳产业和淘汰落后产能时,要对涉及职工的转移安置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其中必然导致技术技能人才短缺。此外,由于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也使一些企业减少新员工吸纳,甚至排挤出部分劳动力,这也会导致就业的结构性问题。

近年来,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农民工工资不断上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缩小,如在东中西部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差距已经缩小至30元左右。区域就业形势差别明显,东部地区求职人数同比出现大幅下降。随着中西部地区传统劳务输出大省的工作环境好转,返乡就业、创业正成为越来越多外漂农民工的新选择。

从2009年以来,货币工资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且增速逐年加快。据统计,2013年全国共有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7%;有17个地区制定了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普遍在14%左右。调查反映,当前工资增长和企业承受能力的矛盾已导致许多中小企业和大型劳动密集企业的普工短缺。

我国正在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开始减少,在新生劳动力供给方面,大学生将占据一半左右的水平,农民工总量特别是跨省流动农民工的增速减缓,并逐步趋于稳定。据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6年达到峰值,总量为9.99亿人,之后逐渐下降,到2020年将下降至9.87亿人。2011—2020年就业年均增速将比前期下降0.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率下降约0.4个百分点。城镇化加速推进所释放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仍然不能弥补劳动力人数减少对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当前就业形势: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已成为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既能有效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也能真正把知识变成生产力,从而推动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发展;若解决不好这个问题,也会使教育教学得不到深入开展,不能把人力资源变成社会财富,更是一种损失,也不利于一个国家其他方面的发展,而解决就业不仅仅是国家的责任,也需要社会﹑高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国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社会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呈现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重心上移的趋势。在毕业生就业中研究生已越来越 “抢手”,本科生还能基本平衡,专科生则较明显地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高校、科研单位、大机关、大公司已经基本上以接收硕士生博士生为主,甚至连一些中小型单位都开始希望多接收研究生。这种社会现象致使现在不少用人单位存在 “人才高消费”的错误观念,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因而对毕业生的需求出现扭曲,人为地制造了就业难。2016年毕业生就业形势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2016年的毕业生总人数可能只多不少。大学生的就业春天不会来临,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内外经济增速趋缓,将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经济整体仍处下滑周期中,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和结构的调整,客观上会对劳动者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挤压效应,对劳动者就业产生影响。尤其是传统支柱产业企业改革的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业持续低迷及产能过剩将造成结构性失业和转型性失业,就业难度加大。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仍然不确定,风险和变数依旧较多,欧美主要经济体面临着财政紧缩、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等诸多问题,新兴经济体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出口下滑等问题,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影响着出口型经济及就业的发展。

五·总结: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1.认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就业准备。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我们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要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做好积极准备。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

2.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一些企业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我们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3、转变就业观念。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抛弃“会精英”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二三线城市急需大学生这样的高素质人才,民营中小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我们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西部地区锻炼成才,树立起“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职业选择策略,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班级:15汽车三班

6.行业就业形势分析 篇六

今年上半年,整体金融行业的用工需求同比增长了58%。回顾上半年的市场行情,上证指数从3100点狂飙到了5000点以上,虽然在6月出现了一定回调,但是整个社会对股市及金融的关注程度因为本轮牛市再次被点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券商、基金、私募、信托等机构用工量的增长。

房产行业:

今年上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职位招聘数量同比去年上半年依然有8%的下滑。房地产行业整体职位数量的下滑再次反映了近两年房地产市场呈现的疲软状态。

互联网行业:

数据显示,互联网、IT等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在20xx年上半年依然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互联网/IT提供职位数同比去年上半年增长了44%。这表明,伴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互联网企业的人才需求数量将会呈现更为强劲的增长,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也将持续走高。

外贸行业:

7.2014年漯河市就业形势分析 篇七

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数据支撑:

1.从就业部门统计看。2013年至11月份城镇新增就业50540人, 2014年至11月份新增就业51195人, 同比增长1.3%;从领取失业金人数看, 2013年11月份, 参保职工85687人, 领取失业金总人数7053人, 其中新增领取2461人, 占参保总人数的比例为2.8%。2014年11月份, 参保职工93523人, 领取失业金总人数6749人, 新增领取589人, 占参保总人数的比例为0.6%。就业、失业数据一升一降, 说明我市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 就业岗位比较稳定。

2.从人力资源市场监测看。2013年, 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 (市场上提供岗位与求职人数之比) 为1.08, 2014年市场求人倍率为1.2, 供大于求的比例进一步拉大。2014年市人才市场进场招聘单位5140家次, 比去年增加540家次, 累计提供就业岗位约19万个, 比去年增加1.38万个。

3.从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看。2013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0%, 2014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3.5%。而且市外转移比例进一步降低, 市内转移比例进一步增大。2013年市外转移占总量的54%, 今年基本各占50%。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态势愈加明显。

二、就业形势稳中有忧

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1.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越来越大。目前未转移农村劳动力大多为“4050”等劳动能力较弱的人员, 继续转移难度增大。至2013年11月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680人, 至2014年11月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619人, 同比下降1.08%。

2.二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就业是就业的重点也是难点, 近两年在漯河就业的大学生约为1.1万人, 大学生的就业率保持在85%左右, 每年都有近千名大学生不能实现当年就业。就业难的原因除受就业观念的影响外, 很大程度上与学用脱节有关, 50%以上的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

3.“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一方面选择性就业成为就业新常态。求职者找工作对薪酬、环境要求越来越高, 为生存而就业正向体面就业、质量就业转变。 (最近我们的人力资源市场调查显示, 求职人员中, 12%的求职者是新生劳动力求职, 26%的求职者是因为失业重新找工作, 62%的求职者是因跳槽而找工作。) 另一方面, 我市大部分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随着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 (近两年来, 每年企业员工的工资涨幅都在15%左右, ) 企业的盈利能力有限, 工人工资福利待遇水平调整空间较小, 继续涨薪压力较大, 交齐社保更是有心无力, 与职工要求存在差距。

4.就业压力初现端倪。前一段我市银鸽集团“退二进三”淘汰落后产能, 一下子有2100多人分流, 经内部安置后仍有近1500人马上要进入失业状态。

三、就业形势忧中有喜

2014年, 在进入人才市场企业中, 服务型企业占65.7%, 如信息服务、物流、家政、餐饮、销售等。生产型企业占34.3%, 如食品加工类、电子科技类、建筑类等。说明第三产业发展快, 用工量呈上升状态。

四、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调整趋向

8.中国就业形势分析 篇八

一、主要指标数据完成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

1.本季度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13万人;1—9月,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1.30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40万人的103.25%。

2.本季度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7万人;1—9月,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2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万人的103.13%。

3.本季度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62万人;1—9月,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4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万人的122.00%。

4.2014年9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5%,比年度目标控制数4.50%低1.35个百分点。

5.本季度新增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6.49万人,同比增长17.36%;实现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5.08万人,同比增长24.51%;期末实有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4.76万人,同比下降3.84%。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本季度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人数同比、环比分别减少21.99%和 21.75%;其中:跨省(区)市新增转移就业人数同比、环比分别减少24.21%和 24.70%。

截至今年9月底,广西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68.49万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114.15 %,其中,跨省(区)市新增转移就业42.46万人次,跨县新增转移就业26.03万人次。

(三)职业培训

本季度全区参加政府财政补贴的各类职业培训9.67万人次,其中就业技能培训7.55万人次,岗位技能提升培训0.67万人次,创业培训1.45万人次。

1—9月,全区累计参加各类职业培训21.92万人次,培训后实现就业11.35万人次。其中就业技能培训17.9万人次,培训后实现就业10.33万人次;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37万人次;创业培训2.65万人次,培训后实现就业1.03万人次,成功创业0.54万人次。

(四)人力资源市场供求

本季度需求总人数31.17万人;进入市场登记求职人数25.94万人;求人倍率为1.20。

1—9月,需求总人数112.75万人,进入市场求职登记总人数90.02万人;求人倍率为1.25。

二、数据分析

(一)就业再就业情况

第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除来宾市同比增长了24.87%外,各市同比均有所下降,降幅较大的是贺州、贵港、崇左,分别为30.38%、29.04%和28.14%。

1—9月,全区就业再就业各项正指标同比小幅下降。分地区看,南宁市、柳州市、防城港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分别增长0.10%、2.92%和3.05%,其余各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均有所下降,同比降幅较大的是崇左、贺州和桂林,分别为16.69%、13.34%和12.60%。

经济下行压力大仍是造成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等各项指标同比下降的主因。但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说明各项指标趋于合理变动,就业保持平稳态势。下一阶段国家财政调整支出结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房地产调控回归市场化等一系列调控政策出台后,经济增速可能小幅度回升,对就业也会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本季度全区城镇新增就业等指标较第二季度均有下降。由于本季度正值南海伏季休渔期,同时受到制糖企业进入淡季、上半年企业招用工趋向饱和等因素影响,招工、求职活动与第二季度相比明显减少。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项指标可以看出,在新增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同比增加了17.36%的情况下,实现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4.51%,期末实有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同比减少了3.84%,新增毕业生人数增加并未造成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说明各地开展的一系列创新促进高校毕业生的服务活动成效显著。

根据表2反映,一至三季度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4.66%,除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新就业人数略有增长外,灵活形式、机关事业单位、其他就业形式新就业人数均出现较大幅度减少,分别为14.34%、9.56%和7.85%。从各行业比重来看,企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新就业人数比重较2013年同期有所增加,分别为2.76%和0.73%;机关事业单位、灵活形式和其他就业形式新就业人数比重略有下降,分别为0.24%、2.86%和0.40%,各行业比重总体变化不大。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大城市企业吸纳普通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趋于平缓。受经济形势变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国内整体经济形势趋于放缓,广西一些本地企业特别是制造类企业,受大环境影响,存在减员、减少生产线等现象。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受季节和传统节日影响较大。由于9月上旬有中秋佳节,有相当数量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节,同时准备晚稻的收割和水果的收获,9月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务农的高峰期。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返乡就业和创业的人员在逐年增加,外出就业的意愿在逐年减少。

(三)职业技能培训情况

三季度全区就业技能培训正常开展,培训人数同比增加3.00%,环比增加6.26%。其中同比、环比均有所增加的有4个市,分别是:贺州市同比增加344.44%、环比增加78.91%,河池市同比增加273.31%、环比增加51.91%,南宁市同比增加181.52%、环比增加205.63%,防城港市同比增加52.34%、环比增加36.48%。

nlc202309040620

三季度全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人数同比减少48.85%,环比增加10.02%。本季度除了南宁、柳州、桂林、梧州、来宾、崇左等6个市以外,其余8个市未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三季度全区创业培训增加较多,同比增加57.61%,环比增加98.22%。其中柳州市以0.44万人的培训量居全区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南宁市,培训人数为0.31万人。

1—9月全区职业培训累计21.92万人次,同比减少9.38%,与1至6月累计同比减少16.82%相比,职业培训人数同比回升了6.94个百分点。截止到9月底,累计同比增加的有柳州、钦州、百色、贵港、贺州、河池6个市,其他8个市累计同比仍为减少。

(四)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

用工单位需求岗位和求职人数下降。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岗位需求下降,主要原因是企业在上半年招工量比较多,下半年招工量相对减少,大部分是需招技术型员工。而机械制造类企业招聘岗位大多数都是常规性缺工岗位,新增岗位很少。中小企业的一线招聘岗位往往很难一次招聘成功,成功率低,很多岗位出现重复招聘的现象。

传统管理思维落后,阻碍企业用工。从企业招聘人员的反馈来看,多数企业招聘人员普遍认为招聘一线工人比以往要困难很多,在传统的招聘者眼中,企业和求职者依然是不对等的,用工企业依然处于强势地位,坐等招人,甚至在日常招聘和用工环节中依然采取较为简单的管理模式。个别企业人员流失率以两位数的比例攀升,而企业对待一线员工的管理模式往往是年轻一代务工人员的重点参考标准。一成不变的企业运行模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求职人员的需求变化。因此,单纯批评求职人员的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也有失偏颇,需要供需双方共同与时俱进,不断向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校企平台缺少对校方的基本支持。校企合作受到高职院校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除了校企对接洽谈会以外,还缺少很多实质性的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校企合作虽然成为高等院校的共识,但只是将其作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一种尝试,而没有注重教学与就业部门的合作,缺少校内校外的共同管理。以柳州市为例,作为一个工业制造城市,其发展的历程与工业历程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为促进经济发展,柳州市就业服务中心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促成校企合作的活动,柳州市通过举办“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同时还邀请学校及企业参加广州及南宁的校企对接洽谈会,但是学校与企业达成意向比较少,在校企合作中,给予的也只是一个交流平台的支持,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基本上没有。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加快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同时推进就业实名制工作,加快实现就业服务信息化,切实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二)落实对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扶持,做好面向小微企业的服务工作,引导小微企业完善用人用工制度,增强小微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小微企业在经济减速期的抗风险能力,从而保持小微企业对新增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

(三)切实重视职业培训工作,促进职业培训稳步健康发展,努力通过职业培训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受人力资源逐渐短缺影响,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人数在回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职业培训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来进行,要随着经济发展转型而变化,要从只看数量转到更看重培训质量上来。

(四)进一步加强培训管理,特别是加快推广使用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尽快做到使用系统实时办理和管理职业培训业务,对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进行动态管理,对参训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不断提高地区之间信息共享程度。

9.中国就业形势分析 篇九

分析与见解

(2017年6月)

中国.郑州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与国内经济的起伏变化,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年年发生着变化,但不管怎样,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却始终存在。大学生就业观与其就业密切相关,关注大学生就业观已成为社会的焦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是我国教育肩负的重任。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1.价值取向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不对称现象。有不少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往往把“外资公司”、“全球500强企业”当作首选,根本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就业,这导致他们就业的道路越来越窄。事实上,随着国内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中小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机会已经远远超过了大中型企业。而许多大学生出于“求稳”的心态,看不上小型的私营企业,他们只愿意选择大中型企业,因此失去了许多原本非常好的工作机会。可以说,当前大学生群体就业难度的加剧,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的求职心态所造成的。

2.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诚信缺失现象。由于高校就业体制改革,大学生成了毕业分配、就业市场的利益主体,就业、签约、违约、毁约都与学生自身的利益紧密联系,致使很多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地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不考虑用人单位的利益和学校的声誉。求职履历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第一道关卡。为了能在就业市场抢占先机,多数大学生会在毕业前尽可能地提升自

己的竞争实力,但也有少数大学毕业生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武装自己,造成了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诚信认可度下降。

3.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发展现状存在一定距离。职业道德教育起步不可谓不早,也不可谓不严,但事实上一些大学生上岗后出现工作不负责、怠慢客户、顶撞上司、违反职业道德要求而被“炒鱿鱼”的情况,显示了他们职业道德水平低下。大学生在学校受到的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的这种状态,难免使他们感到困惑,这些现象潜在地影响了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其实现就业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近几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2017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那么,2017年的毕业生人数94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陈宝生说,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种种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今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各地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规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组织实施好各类基层就业项目,并做好2017年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征集工作。各省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

健全鼓励毕业生下基层的政策体系,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辟新的基层就业领域;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帮扶力度,努力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陈宝生指出,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调整。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就业状况与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适度挂钩制度。高校要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并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省级就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新政策,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创业。他还强调,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各类院校都要合理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毕业生不但要正确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还应给自己作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结合其他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1.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该全面认识自己在德、智、体各个方面的表现,并与本班同学作一个比较,了解自己在本班同学中所

占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2.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信心不仅给大学生带来勇气和力量,也会使用人单位从气质上产生认同感。大学生要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其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这样,才有可能在择业竞争中占据主动。最后,在就业过程中对工作要保持积极主动、乐观奋进的精神。

3.消除依赖心理。有些人在生活中依赖性很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要请一个参谋,一旦没了参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这些人在择业中往往表现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这种心理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能深刻地认识自己和社会。一个能够清晰认识自己的人,一般都能够把握好自己的择业方向,在择业中,往往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一个深入了解社会的人,信息畅通,思维开阔,能很快适应单位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些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到单位参加面试时,原本准备充分,思路清晰,可是一见单位领导,就惊慌失措,手忙脚乱,脑海里顿时一片空白,好端端的一个就业机会就这样错失了。

四、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的策略分析。首先,大学生应积极、主动求职,不能一味地“等、靠、要”。“一心想走捷径”这种观念必须要剔除,就业求职是自己的事,作为一个要踏

不要仅仅把就业教育的对象锁定为大

三、大四的学生,更要注重对大

一、大二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的培养,就业观越早形成越好。

其次,改变单方面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一起参与教学。现在的大学课堂与初、高中并无本质区别,都是以老师授课,学生听讲这一传统教育模式运行,既死板又缺乏效益。所以,应该使学生参与教学,带动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安排学生代表上台授课,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归纳能力。在案例分析时,可采用角色扮演,使他们进入特定的角色中,并即时进行应对;对于有歧义的知识点,开展辩论赛。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还能使课堂的内容更便于记忆。

最后,课程安排贴近市场需求,注重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理论知识一直是学校考察学生的重点,但是市场需要的是会把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人才,所以学校的专业设置可以更贴近社会的需求,创立一些实践课,比如模拟公司流程,使同学们处于不同的岗位,应对不同的挑战,熟悉公司的基本流程。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就业奠定基础。

10.电子商务就业形势分析 篇十

电子商务-刘阳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 人才 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 人才 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人才需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上。

第一产业缺口218万人

2010年农业科技人才需求可能达到几百万人,但相关人才供给有限。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到2010年,第一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218万人。

第二产业缺口1220万人

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10年,人才缺口数字巨大,将达1220万人。

第三产业人才缺口325万人

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等行业,都需要大量人才。预计到2010年,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

由此可见,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仅仅为一种表象。原因有两点:第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所成,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企业用人标准,这值得思考;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很大差异。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当前的就业情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子商务高速增长,我国电子商务也急剧发展,使得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短缺,由于互联网用户正以每年100%的速度递增,该行业的人才缺口相当惊人,预计我国在未来10年大约需要200万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从社会调查实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已陆续步入电子商务行列,采用传统经济与网络经济结合的方式生产经营。根据这个现象,可以知道中小企业步入电子商务行列急需电子商务人才,所以电子商务就业前景是有希望的,国家政策正在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务部已经对电子商务给予极大重视。

据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到1000多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人才总量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些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时本应抢手,但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鉴约率是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主要面临的问题有:

第一、课程开设不合理,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多是由经济与计算机专业方向的人才组成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是经济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一个简单堆积。该怎样有机的把电子商务课程组织好?学校该如何做好与社会的对接?是当前电子商务教育行业应该反思的一个问题。

第二、学生的实习大都在虚拟的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毕竟,现实与虚拟还是两个世界。说到这一点,其实除了校方,学生也要负有一定的责任,学生在这一方面自己应该主动做好与社会的对接。

第三、岗位群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更不知道毕业以后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证书,才能让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

就业岗位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根据社会所需人才来确定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对本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就好业的一切前提,那么就必须知道电子商务专业到底须具备哪些能力和知识,在电子商务人才类型及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来分析电子商务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

第一层,电子商务建立在网络硬件层的基础上。在这一层次需要了解一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及其它网络设备的功能,知道有关企业网络产品的性能,如思科;懂得路由协议,TCP/IP协议等,熟悉局域网知识,网络设计、安装、维护和管理的能力。

第二层,电子商务实施的软件平台。在这一层次涉及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电子商务系统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比如微软的Windows操作平台上,服务器操作系统目前有server2003;数据库有SQL server;电子商务应用有commerce server、content management Server;安全保证有ISA server等等。在这一层次,微软的诸多认证如MCSE、MCAD、MCSD、MCSA、MCDBA等无疑对知识的掌握有帮助。但也不是电子商务专业学习的重点,和电子商务实施平台联系较大的岗位有网站开发等。

第三层,电子商务应用层。在这一层次,涉及商业逻辑,网站产品的设计、开发,比如界面设计,可能就需要涉及html、css、xml、脚本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Dreamweaver,Photoshop等网页设计和图象处理方面的技能;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像网站策划、网站编辑、网站开发等岗位都和这个层次有很大关联。

第四层,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层,在这一层次,涉及各类商务支持人员,如客户服务,市场、贸易、物流和销售等诸多方面。熟悉网络营销常用方法,具有电子商务全程运营管理的经验;能够制定网站短中长期发展计划执行与监督;能够整体网站及频道的运营、市场推广、广告与增值产品的经营与销售;熟悉网络,网络营销和办公软件;负责公司产品在网络上的推广;对网络营销感兴趣,并能很好的掌握电子商务及网络发展的各种理念。这个层次适合的岗位有网站运营经理/主管、网站推广、电子商务、网络推销员等。

11.中国就业形势分析 篇十一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

1.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24万人,环比增长38.74%,同比下降7.24%。

2.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9万人,环比增长57.69%,同比下降10.50%。

3.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97万人,环比增长76.36%,同比下降7.62%。

4.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6%,有效控制在4.5%的范围之内。

5.新增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0.14万人,环比下降62.94%,同比下降20.90%;实现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0.25万人,期末实有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0.75万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 41.19万人次,环比增长347.23%,同比下降6.58%。

(三)人力资源市场供求

1.需求总人数53.66万个,环比增长85.57%,同比下降9.61%。

2.进入市场登记求职的人员37.4万人,环比增长79.89%,同比下降1.70%。

3.求人倍率为1.43,环比增长2.87%,同比下降8.33%。

(四)职业培训

1.开展就业技能培训3.2万人,环比下降56.82%,同比下降45.21%。

2.岗位技能提升培训0.08万人,环比下降86.44%,同比下降81.82%。

3.创业培训0.34万人,环比下降66.67%,同比下降58.54%。培训后实现就业1.96万人,其中创业培训后当期成功创业0.07万人。

二、形势分析

(一)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环比均有所增长,而同比则下降

同比下降的原因:一是由于受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一些企业减少产能甚至停产,新上项目放缓投资步伐,导致减员、员工流失等现象;二是广西工业、投资、财政、外贸等主要指标增速同比均出现下滑,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三是“人口红利”下降,广西城镇新增劳动力数量与去年同比有所减少。

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同比下降还存在以下原因:一是这部分人员技能素质低,就业期望值较高,当岗位不能满足就业期望值时,宁愿不就业;二是改制后的原国有企业的“4050”人员有部分已达退休年龄,该类人员就业人数自然减少;三是受就业观念影响,大多数人员仍希望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不愿到企业或个体户经济组织中就业,比较依赖于从事公益性岗位。

(二)实现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和期末实有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两个指标环比和同比均有所下降

原因:一是参加4月份广西的公务员考试;二是就业观还没有完全转变,往往会选择职业声望较高的岗位,缺乏职业平等和吃苦耐劳的意识,不愿意到普工岗位和边远的地区工作;三是就业信息渠道还不够畅通,特别是校企对接以及校企文化交流还有待加强。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比增长、同比下降

环比增长的原因:2012年第四季度临近年末外出人员较少,部分有意向外出务工人员也不愿在此时段外出务工。2013年第一季度是广西外出人员务工传统旺季,春节过后大量农村富余人员外出就业,形成新增转移就业的高峰,环比增长较大。

同比下降的原因:一是广西“人口红利”下降,导致2013年第一季度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总人数同比下降;二是有相当数量人员外出就业意愿减少,导致同比下降。

(四)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环比增长、同比下降

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环比大幅度增长,反映了年后大部分单位用工需求量增加。供求同比下降且下降比例接近,说明广西就业供求状况整体较为稳定。

(五)职业培训环比、同比均有所下降

原因:一是许多未就业人员在节后匆忙外出城务工;二是新增劳动力绝对数量减少;三是培训组织机构未能有效组织培训;四是基层特别是县(区)一级定点培训机构少且培训工种单一,无法满足培训需求。另外,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得不到有效开展主要是企业对员工技能提升培训的意识不强。

12.贫困生就业形势与对策分析 篇十二

在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下, 我国各大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尽管扩大招生在很大程度是推动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但是由于扩招学生中贫困生人数比例的不断增长也给高校就业率的增长带来极大的挑战。如何能够更加妥善地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如何更好地促进学校事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 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大研究投入的重大课题。现就对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和针对现状采取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 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

随着贫困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 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贫困生高不成低不就。简单来说就是很多毕业学生均想在毕业后一展宏图, 都想着向好的职位发展, 对于工资低的基层岗位缺乏感兴趣。很多学生甚至把自己当作“金凤凰”, 不愿意回到家乡基层工作。这种对美好工作期望过高的心理直接造成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毕业很长一段时间后仍然在外面为找工作而奔波。且除此之外, 很多贫困学生认为自己因为家庭的原因在就业上无所依恃, 加上经常遭遇到很多用人单位的冷言冷语, 所以一旦简历被一些单位看上, 那么将非常迫切地签约, 严重缺乏客观的职业分析和评价, 并对良好的就业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 贫困生难以顺利进入好单位就职。总的来说我国的就业制度还存在较大的不公平现象, 权钱交易、岗位代继等现象非常普遍, 对于没钱没势的贫困生来说就业难度大。有些比较稳定的单位甚至对求职者做了极大的限制, 比如对某些来源地区人员不录用等, 这种不够公平的就业制度直接造成很多贫困大学生毕业后难以顺利找到工作。

(3) 受主客观原因限制, 就业能力差。客观原因是贫困生大多数来自农村, 表达能力以及自信方面均不如城市学生。很多农村来的学生因为父母文化都不高, 难以给他们更多的素质教育, 加上因为经济能力限制, 贫困生的穿着打扮等都比不上其他学生, 这种背景下贫困生自信难免会受到打击, 导致面试时畏首畏尾, 缺乏自信。主观原因是因为经济能力有限, 很多学生没有能够进行更多的礼仪或者交际训练, 造成在就职时无法很好表现自己。

(4) “助就”工作效率低。一直以来, 国家政府均非常重视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建设, 通过多种资助方式去给予贫困大学生帮助, 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但是, 相比于“助学”体系的顺利开展而言, “助就”体系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甚至很多人不明白如何去开展“助就”工作。这种“助就”体系不完善直接造成很多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屡屡受挫而得不到帮助, 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影响了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提高高校贫困生就业率的措施

2.1 学校需要进行教学体制改革, 为贫困生就业投入更多人力物力

(1) 以市场人才根本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高校传统的办学观念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进行培养人才,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过去虽然起到一定成效, 但是对发展越来越迅速的现代市场而言, 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非常容易“过时”。所以, 面向市场、主动开发市场、依照市场发展规律培养出更多超前的人才应该成为高校贫困生人才培养的重大目标。

(2) 以校企合作作为贫困生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平台。校企合作是当前高校提高就业率而采取的一个较为新型且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家庭条件无法与其他学生相比的贫困生而言, 若能够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进入企业学习, 且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努力地发挥自身才干, 那么将能够有很大机会直接留职。这种校企合作方式即便没有让更多贫困生在实习后就能够顺利在企业就业, 解决就业之忧, 但是, 在实习过程中也能够让贫困生更加清楚地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概况, 从而更加积极刻苦地去学习和研究专业知识和技巧, 在毕业后使自身技能更能够满足企业要求, 增加就业机会。

(3) 以增加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方式转变贫困生不良就业心态。贫困生因为家庭背景比较欠缺优势等原因, 在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时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悲观、抑郁甚至是虚荣等不良的就业心理。这种心态直接限制了贫困生的就业道路。所以, 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开设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模式, 让贫困生正确看待就业道路上的失败与成功, 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就业, 消除那些“低不成高不就”的不良心理, 从而使其更加顺利地就业。 (1)

2.2 贫困生应该摆正心态, 认清形势, 在校期间努力提高综合能力

贫困生与其他类型学生而言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异, 尤其是在毕业就业这一方面。而由于家庭的贫困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客观现实, 若学生总是把眼光放在贫困这个不利因素上, 将贫困当作一种缺点和耻辱, 那么将难以更加自信在走入人才竞争市场, 因此也就难以顺利就业。 (2) 这种不良就业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贫困生没有认清就业形势, 自身没有能够调整好心态, 不会合理定位, 在就业遇挫后就开始怨天尤人, 而不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就业挫折。所以, 为了改变自身就业困难现状, 贫困生应学会摆正心态, 客观看待家庭贫困这一事实, 将贫困当作自己努力奋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根本动力。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更多人的欣赏和赞叹, 为更加顺利进入企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另外, 为了改善就业困难问题, 贫困生应该有随时改变就业观念的意识。 (3) 简单来说就是, 若在大城市无法顺利找到工作, 那么应该果断地将择业市场转向更加需要人才的基层、贫困地区, 转被动为主动, 充分利用自己较强的综合素质在激烈竞争中取得胜利。

2.3 国家应该为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采取更多有力措施

(1) 制定并落实贫困生就业资金救助制度。也就是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完善, 为贫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困难问题给予一定的经济帮助。比如, 对毕业后不能较快找到单位的学生提供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经费, 保障其能够在择业就业时无后顾之忧;对于有贷款的学生应该适当延长期限;对于投入到偏远地区就业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物质支持等。 (4)

(2) 对相对欠缺公平的就业市场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和完善。比如向高校毕业生, 尤其是贫困毕业生提供一些对顺利就业有较大帮助的就业咨询、岗前培训、职业发展规划教育等服务, 让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前能够提前了解企业要求的技能并规划好自己的就业方向, 从而能够在人才竞争市场中展开更公平的对决。总而言之, 国家政府在推动贫困生就业发展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充分发挥国家政策作用是提高贫困生就业率的一个重大措施。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贫困生就业是当前社会一项较为重大的系统工程, 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势必仍然存在。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出现的原因, 除了与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有关之外, 也与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有关。总之, 这一问题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势必难以根本解决, 甚至会在今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除了高校教学模式要进行改革之外, 国家还应该出台更多政策予以支持, 如此才能够争取在更短时间内缓解贫困大学生就业紧张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 人才已经成为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但是, 通观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发现, 大学毕业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越来越突出, 如何突破这种就业困局, 提高就业率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必须要快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研究就高校贫困生的就业情况及其解决对策进行简单分析, 以期能够更加了解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概况, 从而为其提供一些有效帮助。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就业情况,对策

注释

1陈清森.新时期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探析[J].文教资料, 2010.9 (7) :151-153.

2史君.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解析及对策研究[J].成功 (教育) , 2010.9 (4) :748-749.

3周峰.帮助贫困生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20 (4) :59-61.

上一篇:古代园林设计下一篇: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陈述呈请性文件之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