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网络研修计划书

2025-01-22

个人网络研修计划书(13篇)

1.个人网络研修计划书 篇一

能够管理好一所学校的校长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能够使一所学校快速发展的校长是一个好的经营者;能够缔造学校的文化风尚的校长是一个好的教育家。为使自己尽快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经营者、教育家,就要加强网络学习。它是一种简单、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犹如源头活水,给教育者、管理者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校长专业成长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一、指导思想

以临江市教育局网络研修要求为指导,认真学习培训课程,通过优秀校长的管理经验,不断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促使自己专业发展。

二、研修目标

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通过学习,及时获取现代教育理论新的教改信息,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借鉴经验,认真思考, 反复实践,提高管理能力,丰富管理经验,形成管理风格,向学者型、专家型、科研型发展。

三、研修内容

1、认真学习教师进修学校干训部规定的学习内容。

2、校长办学思想与领导力提升。

3、优秀校长的管理经验。

4、我国基础经验发展趋势。

5、文化育人理念下的学校经营。

四、研修措施

1、在学习中感悟。有悟性的人能够在接触书面知识以及生活知识的瞬间感悟出其深刻的广泛的内涵,并能够把它与自己的工作和事务紧密的结合起来,形成自己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感悟中完善成长和发展,是校长获得成长壮大、充满智慧的―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不仅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感悟。

2、在学习中思考。思考是最好的老师,思考是成就的过程!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都是在思考中获得了解决,思考会有柳暗花明,耳目一新的感觉。系统思考是校长成功的法宝。在学习中,我要多思考。在思考中,就会有新发现;在思考中,方案就会得到补充完善;在思考中,就会得到最佳最优最有效的方法。

3、在学习中反思。在加强学习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反思,加以提升,形成体系。使自己具备较为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和管理经验,从而掌握教育规律,形成管理特色,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促进学校不断发展。

4、在实践中创新。创新就是勇于突破自我,就是敢为人先。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办学竞争日益激烈,所有的学校都在进步都在发展,学校之间的互相交流也频繁了,加之信息时代信息和方法的传播快速,所以,只有不断地坚持创新的学校,才能使自己永立前锋。当然,创新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也不是任意的改动。校长的办学创新必须以教科研为基础,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必须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深思熟虑,争取一动而成。

2.个人网络研修计划书 篇二

一、对本研修项目的思考与定位

(一) 项目定位

教育部“2014 高中语文骨干教师远程高端研修”项目是一个旨在采取集中培训与教师工作坊研修相结合、“种子”教师培训与研修团队打造相结合的方式, 培养300 位教师工作坊坊主, 组建100 个教师工作坊 (每个省级工作坊参训骨干教师约300 人) , 通过较长时间的培训, 引领带动全国30000 名市县级高中语文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 并推动“种子”教师从优秀迈向卓越, 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同时探索骨干教师基于网络常态化研修的新型培训模式。

基于此, 天津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研修工作坊的整体工作以提升教师解决教学核心问题的能力为基础, 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 以高中语文学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 以提高我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专业知识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主体, 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 以专家引领、名师示范、亲身实践为培训模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此促进全市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提升, 促进我市基础教育事业的内涵优质发展。

(二) 研修主题与研修模式

1.研修主题。

以高中语文学科专业能力提升为基础, 以教学核心问题为中心, 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 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为切入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专家理论讲授、一线名师特色教学现身示范、参训学员亲身体验和实践等紧密衔接的三个环节, 努力优化培训过程, 在循序中提高, 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2.研修模式。

(1) 远程研修。基于参训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以及教学实践中面临的个性化问题, 利用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奥鹏远程教育中心的奥鹏远程研修网络平台上的丰富多样的、体系化的培训课程开展网络分散研修。

(2) 集中研修。在网络分散远程研修的基础上, 适时开展基于参训教师共性问题 (根据参训教师网络平台所提出的核心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和自动化归纳而成的共性问题) 的集中研修。集中研修采用“引领、体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以任务驱动和案例研讨相结合, 进一步提高参训学员实施新课程的专业能力。

(三) 研修项目工作流程与运行机制

设计和建立科学、严谨的工作坊研修项目工作流程并保持这些流程得到有效执行、控制和管理, 对本次工作坊研修项目的实施至关重要。为此, 天津工作坊在接到这一专项工作后, 就多次就工作坊研修工作进行研讨, 统一思想, 确定目标, 以超前规划设计, 明晰工作流程。提出“培训内容课程化、课程内容系列化、课程管理项目化、课程评价科学化”的研训一体工作新思路, 指出要将着眼点从关注研修团队的已有资源转移到研究服务对象———受训学员的需求 (奥鹏远程研修网络平台提供了参训教师需求实时自动生成系统, 可以自动检索到教师网络研修过程中关注的主要问题) , 在整体方案中明确了“立足教学、按需施训、注重实效、助推成长”的工作原则和“结合天津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实际, 提高参训学员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课程目标, 强调“周密调研、摸清底数、准确定位、超前规划、科学设计”的重要性, 确定培训工作启动、前期调研、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评估反馈等整体工作流程和不同阶段的研究重心和设计重点。

二、研修工作实施情况

(一) 培训需求调研及研修课程设计

为了深入了解高中语文骨干教师的培训需求, 我们采用问卷、访谈、听课调研、个体追踪、阶段性回访等方式, 围绕参训学员的基本情况、教学态度、教学行为、教学研究能力以及对培训课程的内容、实施方式的实际需求等方面, 对参与“工作坊”的学员进行了调查。掌握学员的基本情况, 了解需求, 发现问题, 进行分析研究。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 力求使研修活动不再是凭空想象, 而是根据真实问题展开, 更有针对性, 更能体现服务性。

比如, 有关培训内容的需求方面的调研, 我们设计了课标和教材、知识拓展与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现状分析、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评价、教研科研方法、其他等选项。学员的选择结果, 排在前四位的是教学策略和方法 (22.1%) ;教学评价 (21.4%) ;教科研方法 (14.8%) ;知识拓展资源开发 (14.7%) 。

从研修方式上, 学员对课例分析等形式最感兴趣。从学员参加过培训方式方面考量, 看哪些培训形式最受欢迎, 题目设计了专家讲座、互动讨论交流、案 (课) 例评析、观摩现场课+ 点评交流、即时练习 (操作) 反馈、其他等选项, 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观摩现场课+ 点评交流 (25.7%) ;专家讲座 (18.2%) ;案 (课) 例评析 (17.5%) 。

在学员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工作坊坊主确立了此次网络培训和集中研修的思路:实现网络培训平台的最优化, 体现参与性培训与实践性课堂相结合的培训理念, 凸显对象的参与性、过程的体验性、内容的生成性、方法的迁移性、培训者的导演性。并且, 确定了本次培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总体要求: (1) 立足课堂。以帮助和引导骨干教师转变观念、提升能力、改进方法、实施高效教学为着力点和落脚点, 在专题学习、导师指导、交流研讨等环节, 关注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 切实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目的。 (2) 强化实践。本着实践指导为主、辅以理论支持的原则, 将各种培训方式有机结合, 以多样化的实践研究, 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 避免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两张皮”, 使学员在“学习—实践—整理—再学习—再实践—再整理”的过程中, 总结出能实用、有实效的教学经验。

(二) 网络远程分散研修

2014 年9 月到目前, 按照教育部“国培计划”的要求, 所有参训学员利用奥鹏远程研修网络进行个性化的分散研修。在分散研修过程中, 工作坊坊主主要利用网络开展以下工作:

1.做好远程培训的后台管理。

远程分散培训的后台管理主要依赖于管理平台自动生成的数据和现代化通讯工具QQ群。工作坊坊主主要依据数据进行远程培训后台管理。奥鹏教师研修网的智能化后台管理能够动态地随时跟踪每个学员的学习过程, 从而获得系统参数。学员每次研修日记撰写情况、提交作业情况、坊主针对作业的评价和推荐情况、学习时间的统计, 甚至互动的频次都能通过系统参数得以体现。定期出现的信息汇总成为反馈学习情况的数据, 这些统计数据作为对学员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依据, 通过QQ群发布, 工作坊坊主及时、准确地了解天津坊参训学员的入网率及具体的学习情况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醒学员加快学习步伐, 弥补培训中的欠缺。

2.基于自建的QQ群进行即时答疑解难。

个性化远程分散培训区别于面对面培训, 遇到个性化的即时性技术问题或专业问题是无法在培训平台上得到及时解决的, QQ群则可发挥作用。为此, 天津高中语文工作坊在远程培训初期即及时创建了研修QQ群。一旦学员遇到个性化的技术问题或专业问题, 到QQ里问一声, 工作坊坊主、小组长以及奥鹏研修中心专业的技术人员便会负责解答, QQ群里的伙伴也会互相帮助,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在QQ群的交流中得到彰显。

3.充分发挥好坊主培训的专业指导者和促进者作用。

在个性化网络分散研修过程中, 工作坊坊主的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及时为学员批改作业, 发起基于主题的互动研讨。学员在网络平台上交的作业都是经过学员个性化研修后生成的教学资源, 这些生成的个性化资源有的价值很高, 坊主在众多的学员作业中将精品资源挖掘出来, 点一个推荐, 加一些点评, 供全体学员学习与借鉴。如此, 学员参训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激发。对于作业评阅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 可以提出来供大家研讨, 也可以通过线下与学员单独沟通而妥善解决。“线上线下双轨同步、互相补充”的指导有效地保证了培训的质量。坊主真正成为培训的专业指导者和促进者。

(三) 线下集中研修

集中研修以“立足教学、按需施训、注重实效”为原则, 培训内容均针对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难点问题以及参训教师提出的共性问题, 侧重于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和评价方法的改进等, 旨在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培训采取了专题讲座、微格教学、课例分析、实践操作、专题研讨、学员现场上课、作业交流等多种形式, 使学员在培训活动中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进一步掌握了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的方法。

1.专题研修。

(1) 文本解读专题研修。文本解读是一种通过语言媒介来理解文本、接受信息、体验感悟和获得美感的过程。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决定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 可以说,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 是语文教师专业能力中的第一能力。所以, 我们在集中研修中对如何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做了专题研修。

(2) 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效益。在深化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 在信息化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巨变的当下, 应该深入思考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如何变革, 需要深入研究在信息化环境下, 如何观察、诊断课堂,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如何评价信息化环境下的一堂好课。为此我们对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益进行了专题研修。

2.课例研磨。

课例研磨可以让教师学会有目标、有方法地研究、改进课堂教学。从研修工作前的调研发现课例研磨是教师最感兴趣的研修方式之一, 基于此, 我们在线下集中研修过程中认真开展了课例研磨。这里的课例有两个关键因素:第一个要素是必须是有问题的, 由这个案例引出问题, 如果没有问题就不形成案例;第二个要素是必须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且是老师可以借鉴、吸纳的有利于其改进教学的方法。

课例研磨的主要做法是“一课三上”, 引导所有参训教师研究语文教学内容与目标的选取, 研究教学设计的优化, 进而形成反思教学的能力。我们认为, 课例研磨为研究人员与教师合作研究, 提供了实践反思、对话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 是教师研究改进教学的主要形式,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是教学相长的阶梯;克服了“纸上谈兵”式培训的缺憾。

(四) 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

1.为何要做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

一般认为, 教学设计有4 条主要标准:正确地理解教材, 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 清晰地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可以说, 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是教学设计能力。而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 我们发现, 在当前阅读教学中, 烦琐、细碎、杂乱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一节课教师设计的提问十几个甚至几十个, 这样的教学大多带有静止、孤立、零散等弊端, 其着眼点往往不能牵一“问”而动全“篇”, 缺少指向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合力”。教师在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上低效、无效, 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质量。具体表现为:问题简单化, 缺少思考价值;问题随意化, 缺乏针对性;问题形式单一化和教师点评简单化;教师提问的范围缺少普遍性;提出问题时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讨论空间。

为此, 我们倡导主问题设计。所谓“主问题”, 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 是着眼于全篇内容的主要问题, 是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具有凝聚力和支撑力的一个或几个问题, 它在课文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提问。“主问题”与一般性问题相比, 有以下特点:第一, “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第二, “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第三, “主问题”能构建课堂上教学活动的“板块”。可以说, “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能够让阅读研讨深入课文的教学问题。主问题设计是提升教师文本阅读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的有效抓手。

2.怎么做:引导教师做有思想的减法。

第一个阶段是让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设计教学, 结果往往是“一问一答”式教学, 教学中大多是连问、碎问、满堂问, 一节课少则十几个问题, 多则二三十个问题。第二个阶段, 引导教师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 这一阶段问题数量减少, 尤其是无效问题减少了, 但还是多个问题, 仍需要进一步整合、精简。第三个阶段, 指导教师进一步做有思想的减法, 从多个问题中进一步分析, 哪些可以不学, 哪些可以整合, 最后精选出三到四个主问题进行教学。第四个阶段, 指导教师为学生创设质疑情境, 开拓质疑途径, 触发、引导学生提问, 根据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分类筛选出几个核心的共性问题形成主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好问乐学的精神;同时, 以问导学, 以学定教。由于各高中学校录制课例已不成问题, 所以要求教师对各阶段的课例进行录制, 同时, 学科组进行基于课例的微格分析, 分析后一阶段比前一次课做了哪些调整, 为何要调整, 调整后的教学效果怎样, 这样的调整带给自己哪些启示, 对以后的教学有哪些借鉴。

3.成效。

(1) 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一是突出阅读教学重点、难点;二是有助于引导学生长时间地参与学习、思考;三是有利于掌握核心的阅读策略、思想方法;四是循序渐进式地推进学习。

(2) 突显了培训的实践导向, 引导教师不断发现、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3) 提升了参训教师的课堂观察与教学反思能力。很多参训教师反映, 经过这样的反复思考、不断完善, 自己确实有很大的收获。学校的校本教研也因此而更具可操作性, 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研修工作的基本策略与主要经验

(一) 研修工作基本策略

1.网络联系。

充分发挥奥鹏教师研修网络平台、天津教研网络平台、天津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QQ群、天津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组织以及天津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工作坊的组织管理网络架构的网络联系作用, 形成多渠道了解教师研修需求、发布研修信息、把握研修工作效果、跟踪指导等信息网络。

2.中心辐射。

注重发挥高校、教研、一线名师的学术辐射作用, 发挥研修项目学术指导教师的辐射作用, 发挥区县教研员的组织引领作用, 最终通过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 发挥骨干教师在所在区域、学校教师培养、教学引领方面的辐射作用。

3.聚焦问题。

每个骨干教师, 在学校教学和自我发展中, 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培训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他们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为此, 整个研修高度聚焦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尤其是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核心问题, 力求通过研修, 通过团队合作, 破解这些问题。基于此, 本次培训强调要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从问题出发”“基于问题的解决”是本次培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一个重要特点。

4.做中提升。

基于教学的实践性要求, 整个研修过程注重理论指导、理性思考, 更侧重于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具体案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 研修工作主要经验

1.信息时代, 内容为王, 应聚焦教学关键问题, 按需研修。

本次培训课程的主要内容:针对语文学科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难点问题, 侧重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策略和评价方法改进层面, 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与之相适应, 在课程实施方式上, 我们采取专题讲座、微格教学、课例分析、实践操作、专题研讨、学员现场上课、作业交流等多种形式, 充分发挥参训教师的自主性、创造性, 实施互动性教学模式, 学员结合自身特点, 主动参与学习, 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提高继续学习的自觉性, 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标;要使学员在培训活动中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进一步掌握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的方法;同时, 结合学科教学典型案例, 分析得失总结规律, 提升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线上与线下研修有机结合。

用基于自己专业成长需求的网络研修创造教师职业新生活, 应该是今天教师研修的共同选择。网络教研的价值在于:迅速便捷, 低成本高效率;基于自身的个性化需求, 针对性强;范围广泛, 不受时空限制;信息量大, 易于存储积累;合作共享, 促进群体成长。

与此同时, 我们也高度重视线下集中研修的优势。参与此次培训的坊主认为, 如果想提升线上个性化研修的质量, 定期的线下集中培训也是极其必要的。远程培训中, 学员学习时间或者说上线时间不尽相同, 各自的设备也不尽相同、各自的理解能力和操作水平同样存在差异。面对这些差异, 远程培训平台上每发布一则公告都会有千奇百怪的问题来袭, 坊主们有限的精力对此应接不暇。因此, 为了实现线上个性化分散远程培训与线下集中研修的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以不断提高工作坊研修质量, 我们根据研修需要, 在研修的各个阶段, 适时安排了多次学员集中研修活动, 通过参训学员面对面的集中培训活动, 很多问题就可以一次性得到根本解决, 而非无休止地提问和回答。线上分散培训与线下集中培训的接轨才应当是远程培训质量的有力保障。

3.研训一体, 研训互动, 彼此促进。

我们积极探索了将教研经验迁移到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研发工作中, 利用教研活动强化培训效果的教研工作新模式。在整个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 一方面我们研修课程的实施重在改进教师的教学实践, 另一方面在培训结束后还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开展跟踪性指导和服务, 以促进参训骨干教师的长远持续发展。研训互动, 彼此促进。具体做法大体有两种:一是先研后训, 以研带训——在教研中发现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然后将其转化为深入研究的课题, 进而将课题成果转化为培训课程, 所谓“教研问题化, 问题课题化, 课题课程化”;二是先训后研, 以训促研——在培训中发现需要马上解决的现实问题, 然后到实践中作深入调研, 求得及时解决。

四、研修工作效果评估与反思

1.参训学员对培训课程实施总体效果的满意度很高, 培训达到预期效果。

本次培训课程虽然参与学员较多, 时间跨度较长, 但数据显示, 53.4%的学员对培训总体很满意, 39.1%认为满意, 5.3%的教师认为一般, 2.2%人选择不满意。而且, 学员对本次培训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的适切性和结果的满意度都很高。对学科课程量化评价表进行平均分统计, “专题的适合性”为4.69 分 (满分为5 分) , “结果的满意度”为4.54 分 (满分为5 分) , 这既说明作为学科骨干教师的学员对培训存在共同的需求, 又说明培训前对学员需求的分析比较准确, 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通过问卷中的主观题“学员感言”, 也具体反映出本次培训课程设计与实施贴近实际, 符合学员需求, 特别是在基于案例的启发式、参与式活动中, 学到的既有新的教学理念也有同伴的经验, 得到的既有实用的操作方法也有思维方式上的启迪, 便于将培训的收获尽快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

2.在满足教师需求基础上充分引领教师需求。

培训前的需求分析就是要发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目的要尽量满足教师的需求, 要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问题解决能力, 使教师能形成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案。但由于教师可能在很多时候不清楚自己的某种需求或者不了解未来社会变化的趋势而难以描述新的需求, 因此在满足教师需求的基础上要引领教师需求, 并通过适度引领来开发教师的隐性需求和新需求。比如, 本次培训中对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内容以及“教学活动化、活动语文化”的培训就是引领教师需求的最好体现。

3.成功地完成了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任务, 培训了一批能够实践新课程理念的“种子”型教师。

我们采取分散研修、集中研修和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为我市各区县、学校培训了一批“种子”教师, 使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培训课程的实施激发了学员提升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使他们积极自觉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教学实践。在过程性活动或阶段作业中, 许多学员做了自我专业发展规划, 进一步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的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

4.研修工作问题反思。

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远程研修的政策与经费支持。二是培训内容的选取是决定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 因此要通过各种调研, 在深入了解培训需求的基础上, 认真做好培训课程内容的设计, 力求培训内容课程化, 课程内容系列化。

3.教师个人秋季网络研修计划 篇三

二、研修计划: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立足课堂,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教学理念,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学模式,思考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3、时刻不忘调整心态,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学生。

三、具体措施

1、网络平台,积极学习研讨,进行网上交流和研讨,利用网络写教学日志,不断在反思中进步。

2、深入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充分开展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互相学习提高教学实效。

3、认真听课评课,积极备课做课。利用观摩学习的机会,见贤思齐,学习提高。

4.信息技术网络研修个人研修总结 篇四

通过本次远程教育培训,收获甚多,受益匪浅,使我真正体会到以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理论知识是多么的匮乏。现将培训情况与自己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通过本次培训,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首先,明确了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念,教师的职责就是在于当好教练,在于精通育人之道,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即“授之于渔”的作用,教师应重视为学生创设语文学习的大环境。其次,明确了语文教学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教书育人,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在语文教学中要能潜移默化地塑造人的灵魂,提升人的涵养和文化品位,启迪智慧,感悟人生,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多一些人文关怀,承担起人格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双重任务,既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人文精神基础,蓄聚文化底蕴,厚实人文底气,同时又要提高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使他们全面发展,茁壮成长。第三,语文要教会学生在“模仿”中创新,就教师而言,要肯定“模仿”,实践“模仿”,让学生学会“模仿”,学会旧瓶装新酒,并能通过模仿,不断将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美好人性充分开发出来,加以培养、升华、有所创新。第四,语文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语文教学也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适应当今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需要,把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教时代之所需、学时代之所需、用时代之所需,激发学生的时代思维,加强学生对当今世界的真实了解。

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在研修过程中有专家们地讲授,有许多优秀的教师在论坛中发表文章说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有许多问题与自己的情况十分类似,这让我有机会学习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到自己解决教学问题的缺陷,也有机会完善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专家讲授的课程,有更多值得学习及借鉴的地方,运用专家的办法,可以更好的解决教学中的许多问题。

三、对课堂教学感悟的几点收获。

语文课堂教学是形式多样的活动。认识到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课、做练习之外,也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演示、表演等活动;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可动手设计、制作和做实验,还可以通过观察、探索、归纳等。力求学习内容生活化以及学习过程经历化,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是讨论、合作、交流的融洽。课堂讨论、合作是学习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而交流则促进学生智慧(成果)共享。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首先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自信和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平时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也会活跃起来,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我每次采取讨论、合作、交流的方法,都能创造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的伸展。使学生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课堂活跃,学生参与率高,兴趣较浓,效果很好。

语文课堂是德育教育的课堂。语文教育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可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课程的每一处知识、每一个背景材料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资料。我在课堂上利用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构成一个立体的德育渗透体系,收到很好的效果。使我班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被评为先进班。

语文课堂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现代信息技术使知识得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互联网则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资源和舞台,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对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我尽量使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如使用多媒体、农远教学光盘、网络资源等。教学生动,学生兴趣浓,效果很好。

四、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

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我们最终的追求是育好人,为“育人”而学习是教师的天职。我们应当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继续学习,使之达到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应当不断学习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

5.教师个人研修计划书 篇五

一、指导思想

遵照教研工作计划,以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为指导,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重点,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学研修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服务于教研教学工作而努力。

一、研修主题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老师除了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为此,本次我选择了《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为研修主题。

二、研修目标

为了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尤其是充分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从学习边缘地带能真正回归于课堂。通过转化,学困生能基本掌握学习的方法,能树立学习态度,对于掌握基本技能起到推动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学生要学、肯学、苦学的思想,努力彻底地改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使学困生转化率达到90%。

三、研修过程

1、摸清本班学困生的基本信息、分析学困生其形成的原因,并对每一个学困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建立学困生个人转化成长记录资料。

2、具体实施帮扶转化措施:

(1)、课堂上有意识给学困生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学困生生吃得好。

(2)、课外组织学困生加以辅导训练。

(3)、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学困生,介绍方法让学困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4)、对于学困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5)、积极发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多尊重不歧视、多鼓励不嘲笑,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在生活上、思想上关心他们。

(6)、进行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制定共同的教育促进转化目标。

3、完成相应帮扶转化的教育教学反思,即“我讲我的教育故事”和“我做我的教学设计”。

6.网络研修铺就农村教师成长之路 篇六

学校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学生成长, 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石是教师发展, 素质教育是否得以顺利实施, 关键取决于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这就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 各地教育部门对农村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都非常重视, 积极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培训, 其中“校本培训”作为主要的培训方式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特别强调学生要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交流共享的今天, 参与“校本培训”中的教师更应该走出“一言堂”式的学习环境, 走入一个交流共享的空间, 正如叶澜教授所指出的:“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 就很难有高的教学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 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自主发展, 就很难有学生的自主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 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然而, 在具体的“校本培训”实施过程中, 由于农村学校一般规模较小, 某些学科的任课教师少, “交流共享”的研修方式很难得到有效地落实, 教师各自为战、相互封闭的现状与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所产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借助网络搭建起全区教师成长的共同体, 实现校际联动方式下教师研修, 就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良好途径。

开展农村教师网络研修的有效方式

1.校际联动下的网络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

校际联动下的网络集体备课能很好地解决学校内部由于同学科教师少难以实现有效交流的问题。由于是在不同的学校之间进行的一项集体备课活动, 势必要受到时间、空间、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所以要真正把这一活动扎实地开展好, 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与协调非常关键。准备工作要放在新学期开始前进行, 按照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和全区授课教师人数进行合理分工。在分工时要特别考虑到组内成员的实际教学水平、年龄、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等因素, 使每个教师都能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分工, 每个教师先行独立准备, 研修组织者特别注意此时要广泛调研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难题, 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整理, 将突出的问题作为下一步研讨交流的重点。由于涉及的年级和学科数目多, 每个学科挑选一名教学专业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认真负责的组长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对于集体备课活动的顺利开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个人独立准备后的交流研讨活动, 是思维碰撞、集思广益、总结升华的过程, 也是实施集体备课活动的关键之处。在教育部门的统一组织下, 由同学科的教师在指定地点、时间, 由组长带领, 根据分工的不同确定发言人, 其他教师对同一课题的授课方案相互补充、交流。会后, 由主要发言人执笔修改整理, 上传到区内教育信息网。由于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 要提高教学设计的实用性, 及时的交流研讨就显得非常重要, 利用网络开辟教师课堂教学论坛和主题研讨活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视频资源库”建设促进教师反思走向深入

对“行动教育”作出重要贡献的顾泠沅教授指出:只有依据琐碎经验的同伴互助, 没有系统的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的理性引领, 教师就不能获得真正的专业发展。不深入研究教育理论而偏重于教学实践的单一模仿, 就会使教师的教学走向单一和机械, 更无助于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 所以研修组织者除了对教师开展“范例”教学式的技能示范培训外, 更重要的是在培训中引导教师学习研究教学理论, 关注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和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区内“视频资源库”的建设正是促进教师反思、引导教师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教学之路的有效方式。参加视频录制的教师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确定, 视频内容可以是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学生学习等各个方面。针对每一个专题的研究, 教师在将思维外显为语言的过程中, 是对自己学习的深化、经验的整理、研究的升华。

3.“主题博客群”的建立提高教师交流效果

“博客”, 因为能够实现跨区域的自主交流而早已成为很多教师工作学习的重要方式。目前, 区内80%以上的教师拥有自己的“博客”, “博客”搭建起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然而, 由于“在教师职业生涯中, 教师的发展并非总是一种正向的成长过程, 有停滞、有低潮期, 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教师关注的问题并不相同, 交流的话题也存在差异, 自由散漫的“博客”交流很难满足教师的成长需求。在实践探索中, 我们根据教师发展阶段的特点, 分主题建立博客群, 更有针对性地给予教师适时的引导和培训。区教研室带头组建的“走近学生”博客团队 (h ttp://new s.zbedu.net/wuli/user1/41/index.h tml) , 针对学生学习策略、学生管理等方面, 展开从理论的引导到实践具体问题的相互探讨, 教师在学习交流中提出更多更优的策略, 对学生管理研究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为了促进骨干教师成长, 区教研室分中小学分别组建的“名师博客团队” (h ttp://blog.eduol.cn/user1/30654/index.h tml) , 实现了骨干教师之间跨时空的交流学习。教师在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中, 思考教育、研究学生、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越来越多的优秀“博客”的涌现, 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开展农村教师网络研修的收获

1.网络研修搭建了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成为一个人适应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四种能力, 学生要成长为具有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就必须吸取大量的不同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从何处吸取?怎样吸取?这是对学生的考验, 更是对教师的考验。网络研修, 使孤军作战、相互封闭的农村教师走到了一起, 在合作中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升华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切实解决了农村学校中部分学科教师由于人数少难以合作交流的问题。

2.网络研修提高了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网络研修, 不仅使教学资源得到共享, 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网络等资源,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观念、获取科学的信息, 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把这些带到小组去。在小组中, 通过相互交流、思维碰撞, 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话交流机会的增多, 提高了教师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 由于在个体中汇集了集体的合力, 就会使教师原来的长处更加完善和凸显, 有利于教师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 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

3.网络研修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常常存在着很深的隔阂, 一方面, 一些教育工作者沉醉于教育思辨中不能自拔;另一方面, 更多的一线教师满足于经验劳动而不能超越。面对广大一线教师, 教育科研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发现规律、建构真理, 而在于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网络研修的基本理念就是让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反思和成长,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交流, 一些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和见解得到理性的升华, 获得的理论又将被用于教学实践。网络研修为教师在实践和理论之间架起了畅通的桥梁。

开展农村教师网络研修的反思

1.加强网络研修的过程管理

网络研修使教师在学习交流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自主和空间, 但由于其为“虚拟”的研修环境, 有效地组织与管理就成为保障研修效果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在全区范围内按照学科进行分组编班, 选出班主任及指导教师, 明确教师的学习任务及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的职责, 端正学习态度, 提高责任意识;其次, 要定期总结研修过程中教师的学习情况, 对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人员及时地进行反馈;第三, 开展好集中研修阶段后的实践活动, 不仅可以督促教师高质量地完成集中学习阶段的内容, 更能促进教师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转化。

2.交流研讨的内容不宜太多

在每次交流研讨阶段, 研修组织者总希望教师通过学习交流有更多的收获, 但是如果安排的研讨专题太多, 则每个内容都会如蜻蜓点水。所以首先要做到研讨主题突出, 在此基础上更要舍得将时间和空间还给教师, 让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同时, 要将交流研讨阶段制度化, 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 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

3.解决好教师观念中“损己利人”和“共同发展”的矛盾

7.语文个人研修计划书 篇七

一、研修目标和内容

1、通过集体培训、个人研修,使自己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业,铸就良好的师德师风。

2、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提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更新专业知识,进一步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进一步掌握教育科研理论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3、进一步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4、探索适合学生运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愿学、乐学。

二、具体措施

(一)、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前人和他人,了解过去和未来,关照反思自我,从而获得新的生成。所以,我觉得要做到“三学”。

1、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经常阅读《阅读案例剖析》、《小学名师课堂实录》《小学语文教学》等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工作之余,我计划欣赏一些文学书籍,写好读书感想,从而不断充实自己。

3、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要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 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 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借助团队力量不断进取。

作为研修团队的一员,我将虚心向其他成员学习,并要求自己每次学习后写出心得,听课一得,将团队成员的教育教学思想予以内化,作为自己前进的航标灯。

(四)、研究课堂教学。

1、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中,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及时记载读书感悟、教育事件和自己的思考,把学习与思考真正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并一如既往地准时参加校内外的教育科研培训活动,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2、积极主动的定期进行研究课教学,参加工作室的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教学研修,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活力、实力和亲和力,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下学期在鹤池苑小学进行一次案例研讨。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五)、提升科研水平。

1、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每年至少两篇。

2、积极参加网络学习,争取走在信息技术的前沿。

3、每学年开设一次专题报告获讲座。

4、三年内主持获参与完成一项区级以上课题研究

5、每学期开展一次调研活动,提交一份有关本学科建设的调研报告或工作建议。

8.个人网络研修总结 篇八

能够参加2017年义务教育远程研修的继续教育,我感到无比的荣幸。这次的学习,我受益非浅,不仅更新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同时在教学中优化了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新”,使课堂呈现了豁然开朗的美妙境界。充分的认识到,教师职业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道、授业、解惑”是培养合格教师的基本素养。一个合格的教师,应从充分认识自己劳动特点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磨练自己的职业精神,以实现“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并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头人。

1.课程学习中,充实的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真实的课堂实录、精彩纷呈的专家解读等等,让我感触最深,受益匪浅。首先让我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并且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评价语言要多样化,要多用鼓励式的教学评价语言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理论知识。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专业理论知识是我们老师学习新技能,新能力的一个基础,只有坚实的理论才能指导教师前进的方向,不断的创新,不断探索。

3.参与研修活动的收获: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们能真正的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参加网络研修之后,我在教学中尝试着采用小组合作、一起进步的教学方式,一学期来效果很好。课堂上讲解一部分知识后,然后引导学生们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然后将学生们进行分组学习、自主探究。学期结束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作品、最后评出合作意识强,能力优秀,思维活跃,创新能力高的优秀学生,从而锻炼了学生们的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4.教学行为的改进:在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学习中,自己已具有了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实际去观察去体会,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促使学生动脑、动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表达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总之,通过这次研修,我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自己肩头的责任也更明确了。研修过程中弥补了我知识的不足,提升了自己,达到了继续教育的目的,再次感谢专家团队的老师们,感谢我的班主任和指导老师,感谢在一起奋斗的老师们!

《小数与单位换算》

(1)从解决小朋友身高排列顺序入手,引出数据的改写,突出改写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改写的必要性。

(2)例1教学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数。

(3)把单名数改写成小数是例1教学的重点。这里以“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呈现改写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利用计量单位的关系,通过分数形式直接改写成小数;另一种是利用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再联系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改写。

(4)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的情况,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改写的方法。

教学建议

(1)突出重点,围绕核心展开教学。

把名数进行改写,涉及低级单位、高级单位、进率、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教学时要突出每个环节的重点,使教学活动围绕核心展开。如情境环节,核心是改写的必要性,感受到不同单位、不同形式的数据太乱了,需要改写成统一的形式,以便于比较。因此,不要急于让学生进行比较,重点应放在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让学生体会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的必要性。再如,改写环节的核心是确定改写的层级,进而明确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因此,不要急于让学生改写,用一点时间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名数变了,数字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呢?在理解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再去尝试改写。

(2)注重归纳,提升学生整体认知。

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好板书,并结合板书启发学生进行归纳,整体建构名数改写的方法,可以适当突出除以进率的方法,但不要强迫统一。

《小数与单位换算》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编写意图(1)例2通过把身高数据改写成以厘米作单位的数,教学把含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2)以“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呈现两种改写方法:一是根据小数的实际含义直接进行改写;二是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再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写出结果。

(3)教材将像1.32m这样的小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留给学生自己探索改写方法。

(4)“做一做”第1题,通过4道题目进一步巩固改写方法。

(5)“做一做”第2题,通过几种动物体重呈现不同信息,在巩固改写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建议

(1)给学生更多的探索空间,促进学习经验的迁移。

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方法和前面例1的学习是互逆的,因此,前面的学习经验可以迁移到这里,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试着改写,并及时组织汇报展示,给每个学生表述自己想法的机会。

(2)加强板书引领,促进学生归纳提升。

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要围绕名数改写的注意事项进行恰当板书,以引领学生概括归纳,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名数改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先分清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还是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从而确定方法;②要弄清楚两个单位间的进率;③根据上述两个方面,判断确定小数点应该向左还是向右移动,移动几位。板书时要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如“明方向”“确进率”“移小数点”等。

比例的基本性质

实验小学 李 霁

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什么叫做比例?

2、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刚才同学们是根据比例 的意义先求比值再作出判断,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知识,能够很快就能判断出两个比是否成比例,它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二、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在这个3:5=6:10 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3、5、6、10”叫做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3和10”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5和6”叫做比例的內项。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猜数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24∶□=□∶2”,不过它的两个內项看不清了,想一想,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如1和24,3和16,„„)

(2)追问:正确吗?为什么?(求比值判断)

(3)还有不同答案吗?(4)你能举出项不是整数的例子吗?

(5)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

2、猜想

仔细观察这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內项的位置可以交换„„)

3、验证

(1)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有什么好办法?(举例验证)

(2)你觉得应该怎样举例呢?

示范:①任意写一个简单的比;②求出比值;③根据比值写出另一个比的一项,求出另一项;④组成比例;⑤算出外项的积和內项的积。

(3)合作要求

1)前后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

2)每个同学写出一个比例,小组内交换验证。

3)通过举例验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4、归纳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3:5=4:6,为什么两个外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內项的积?

(2)其实我们的发现与数学家不谋而合,他们也发现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5、完善

(1)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ad=bc或bc=ad)

(2)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0:3=0:4,可以吗?3:0=4:0呢?

(3)比例中两个比的后项都不能为0。

四、巩固练习,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1)先让学生尝试判断,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

(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用求比值的方法判断1.2:()

和():5能否组成比例可以吗?

(3)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2、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如果知道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內项的积,你会写比例吗?

小聪明毛毛同学根据“2×9=3×6”写出了比例,猜猜他可能是怎么写得?请在练习本上写出来。

追问:你为什么写得那么块?有什么窍门吗?

补问:根据这个乘法等式,一共可以写多少个比例?

3、如果a×4=b×6,则a:b=():();

如果a:b=6:4,则a=6,b=4。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那么a、b还可能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

4、猜猜我是谁? 6:()=5: 4 延伸:如果把 “()”改为“x”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解比例。

五、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

9.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的实践和探索 篇九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是指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师开展研修工作的新方式。由于得到了网络的辅助,广大一线教师可以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获取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学校可以组织并指导教师自主开展网上专题学习、个案研究,创设让教师之间可及时交流、平等探讨的活动平台和环境,促进课程改革实验的决策者、设计者、研究者与实施者开展多元对话。同时,它还能拓宽教学研究途径,如网络研修、校际联合教研等,具有满足教师随时实践、研究、学习及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追求共同价值的功能。较之传统形式的校本研修,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具有信息量大、广泛性及不受时空的约束等优点,为教师的自主、个性化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能更好地达到研修目的,优化研修结构。

我校致力于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促使百年老校得到进一步振兴和科学发展。经过讨论,我校确定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我校科学发展的契入点。

一、网络研修的实践

1. 搭建网络研修平台

我校自主开发了可供教师网上研修的网络平台,旨在通过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形成比较完整的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平台和资源库,提炼出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的模式和教师师能的评价体系。上页图为我校校本研修平台结构图。

2. 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运行的基本环节

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的基本运行环节,是指教师参与研修的具体内容和过程,包括网络环境下的备课、网络环境下的观课、网络环境下的评课和网络环境下的反思和远程指导等环节。

(1)网络备课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模式为:研究教材——修改教案——网上讨论——反思修改——形成教案。由我校教导处收集各学科、各年级标准教案并挂在网上,每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针对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教师本身的教学特色,整合单元目标的要求对教案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自己教学的实际。每课修改之处用红色字体标注,并放进自己的资源库。这样在每课标准教案的下面,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对标准教案改进情况。

(2)网上观课

网上观课的模式为:课前看设计——课中观成败——课后思原因——课堂巧运用。每学期,我校都会为校本研修活动搭建有效载体,如“磨课”“评价课”及“同课异构”等形式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为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提供了素材。所有的课均在观摩教室进行上课,信息中心的教师把课用摄像系统摄制下来,放到研修平台的视频系统中,供教师网上观摩、学习。

(3)网上评课

网上评课的模式为:观课堂实录——评课堂成败——提改进建议——寻解决策略。教师在校园网的校本研修的平台中边看录像边评课。通过录像定格、播放、回放,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若干个教学情境,或针对教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或几个情境进行逐一研讨。

(4)网上反思

网上反思的模式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师借助校本研修网浏览自己或其他教师的视频案例,在播放中找出一些自己觉得很特别的画面,将其静止,思考、反省为何当时会这样教,是否妥当,下次应如何改进等。在个人反思的基础上,教研组教师一起观看教学视频,共同进行教学交流和探讨,对教学现象或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5)远程指导

我校邀请专家、教研员一起参与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他们通过学校的域名进入校本研修平台,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指导。例如,区语文教研员汪立民、章建文就曾多次参加我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受到了教师的欢迎。

3.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的管理与评价

(1)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的管理机构

我校建立了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课题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信息运用管理部主任、课程实施管理部主任、教育发展研究部主任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以教研组组长为组织机构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2)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制度

为了更好地提高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的有效性,我校制定了《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的制度》,包括《网络环境下的备课制度》《网络环境下的听课制度》《网络环境下的评课制度》《网络环境下的反思制度》等。各项制度对教师参与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的数量、内容均作了相应的要求。

(3)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的评价

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的评价包括备课研修的评价、视频研修的评价、教学反思的评价等各个方面。在实践中,我校形成了各类研修的评价指标和体系。我校的评价有三级指标,具有较强可操作性。例如,视频研修的观课评价就从观课形式、观课记录两大方面制定了评价标准。其中,观课记录的二级评价指标为:第一,认真记录教学过程;第二,及时捕捉教学的闪光点与不足,做好记录;第三,针对成功与不足之处,写出教学感受或教学建议。参与评价的方式有自评、互评、小组评、评价组评等。备课研修的评价、视频研修的评价、教学反思的评价等各个方面的指标,最终都会落实到《高桥镇小学师德师能考核体系》之中,把教师参与网络环境下的情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成效与意义

近几年来,我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和完善,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校研究氛围也更加浓郁,教师团队合作意识明显增强。

1. 提高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激发了教师的研修热情。我校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提供支持和服务,激发了教师内在的学习动力,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渴望发展、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在研修过程中,我校坚持现场教学观摩和网上观课相结合,并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剖析教师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在互动中生成教育智慧,提高学生学习效能。自搭建网络研修平台以来,我校教师一年中参与校本研修的平均次数有了明显的增长。就2010年而言,我校对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教师年参与集体备课达12次,参与讨论18次,参与评课20次,进行教学反思15次,较之传统意义上的校本研修时次数分别增长了50%以上,个别教师甚至增长了70%。

2.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已经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网络平台增加了教师相互观摩的机会,听完课后,教师必须在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网络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撰写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一个阶段或一个学期下来,每位教师的资源库里都积累了大量的文字。随后,教师要在整理的基础上,撰写自己的课堂教学研究小论文,这样的过程,是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高。据调查,我校教师一年中在校级以上论文或案例发表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2010年,我校对教师参与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情况及其前后论文发表或获奖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一年中,教师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或案例112篇,较之参与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前增长了6倍。

3. 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为教师搭建了一个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平台。教师们在网络平台上听课、评课、研讨,不受时间限制的网络环境给了教师们静下心来研究和探讨的空间。通过在线听课以后,教师们纷纷在评论栏中对所听的课发表自己的看法,使上课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提升。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构筑成了教师智慧分享的平台,将教师自我实践的智慧与群体互动的智慧融合起来,相互支撑、互促互利,众多教师的思想在这里碰撞,经验在这里分享,能力在这里得到提升。近两年来,我校接受了浦东新区对我校语文、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调研,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语文课为例,我校听课教师的优良率达到了81.8%。

4. 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的实践,促使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校本研修网络平台建立到现在,我校66位在岗教师已经进行网上教案修改一万两千多节,观看网上课例四千多节次,精修教案四百多节,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成了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常态。

5. 促进了学校内涵的发展

我校的这项研究活动受到浦东新区有关领导和周边学校的关注。自2008年以来,我校接受了来自全国许多学校和团体的访问。在2008年11月和2010年4月,我校两次面向浦东新区举办了“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现场交流会,浦东新区有关领导和专家以及兄弟学校相关领导参加了活动。2011年3月29日,我校又面向全区举办了区级课题“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的实践和探索”阶段成果研讨会,并取得了圆满成功。2011年1月,三十多万字的“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的实践和探索”课题成果正式出版。

三、成果反思

在开展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我校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首先,如何进一步完善网络平台,进一步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我校现在设计的网络平台在系统性和服务性上相对薄弱,网络平台还要系统地考虑到教师的需求、习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前沿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其服务功能,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其次,如何将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更好地与传统意义上的校本研修相结合。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固然有其优越性,但不可否认,传统意义上的校本研修也有它不可取代的优势,我们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使两者更好地结合,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10.教师网络研修个人总结 篇十

今天学习了杨老师的讲座,如同沙漠中的一片绿洲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希望,更让我的快乐教学有了可能。

杨老师从身边的真实事例入手,告诉我们怎样去做一个快乐的老师。首先“从积极的角度看发展”这一内容讲起。杨老师有次接了一个全校出名,管不住的乱班,杨老师没有放任这个班级延续以往的状态,而是想办法积极的改变。杨老师先从改变对学生的称呼开始,称呼学生为“亲爱的”,立刻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喜欢老师。

想想自己刚接到班级时的手忙脚乱,卫生、纪律一团乱麻。而杨老师在接班后并没有急于抓学生的成绩,而是先抓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值日时杨老师看哪块地最干净,然后让负责这块地的学生,像明星一样在教室走两圈,让学生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之后其他的学生也积极的想办法,怎样把卫生打扫的快速、干净,无形中学生在各方面逐渐向好的方面转变。

杨老师还通过给学生发奖状,来激励学生和家长,让学生背着荣誉来上学,学生既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又增强了自信。不仅如此,杨老师还通过让学生给别人当老师,来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使帮助的和被帮助的学生都共同进步。杨老师在三年里发了两千多条电子喜报,从多个角度去激励学生,也让家长看到了孩子的进步,能更好的协助老师鼓励孩子,激发、唤醒、帮助他们,让自己充满成就感。

11.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篇十一

为了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制定了个人研修计划,内容如下:

一、多读对自己有用的书,进行读书研习。

广泛阅读各类书目,可以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近期内,我计划精读《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等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工作之余,我计划欣赏一些文学书籍,写好读书感想,从而不断充实自己。

二、虚心向他人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行教学研讨和提升。

目前进行的新课改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将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虚心向大家学习。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平时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做创新型的教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争取每学期都能有两篇质量较高的反思和教学设计。同时,还要坚持每天都有点滴收获,每月都能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一如既往地准时参加校内外教科研培训活动,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四、具体实施方案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范文网

(2)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3)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要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

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

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

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

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乐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面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我充满了信心,也有许多美好的设想。我将带着自己的激情和规划步入这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促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走进学生心灵,创造多彩人生,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己。

12.个人网络研修计划书 篇十二

●加强引领、鼓舞热情——避免“一曝十寒”

网络研修平台在一开始就能够以其海量信息、多向互动的鲜明特点吸引住每一位参训的教师,大家在初期几乎都能拥有极大的热情,积极地参与各网络平台发起的活动,感受各种思想和意识的碰撞。然而,随着这股新鲜劲儿过去,有些教师就会产生应付情绪,在完成指定的网络研修任务后就会沉寂下去,到后来往往只剩下少数教师仍在活跃。更有甚者,少部分教师电脑开着,人却已经离开。

要改变这种三分钟热度的状况,就需要学校加强引领,让每一位教师能够认识到网络研修的价值,让他们体验到网络教研的快乐,才能让网络研修平台保持长期的、持久的吸引力。这需要各单位的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的亲身示范,以唤起广大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热情。而这些鼓舞和引导,又会促进网络平台的繁荣,增添网络研修的魅力,促进学校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互助互补、良性循环的积极效果。

●明确主题、准确切入——避免“旁逸斜出”

良好顺畅的互动性是网络研修有别于传统研修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这种开放式的互动往往又容易造成讨论焦点不集中,研究方向易偏差的问题。这不是我们希望的互动方式及结果。

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网络研修中提供的主题切入点应尽可能的“小”,以便让参训教师能够积沙成丘,在一点一滴的突破和积累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另外,在网络平台上展开各种互动活动前,教研组织者应引导教师进行预热,这样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才能有效地避免出现东拉西扯的现象,整个互动流程才不会显得杂乱,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适时提炼、定期整理——避免“人走茶凉”

教研组织者对网络研修平台上积累的信息进行提炼和整理,可以避免网络研修沦为一种兴致化、自由化的研修形式,增强网络研修平台的粘性,使得参与研修的教师能够感受到由衷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教研组织者还可以通过定期的梳理,将教师们的各种见解、思想和观点进行汇总,提取出其中具有真知灼见、新鲜独特的内容进行公开发布或展示,以期达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体验到网络研修平台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目的。

●规范制度、长效管理——避免“曲终人散”

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网络研修的前行同样需要规范和管理作为持久健康发展的保障,如果缺乏规范的制度和长效的管理,网络研修就极有可能在一阵喧嚣之后失去生机。制度的制定和管理的细化,需要广泛聆听参训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同时,要尊重和遵循网络研修平台的独特性,不宜采用过于呆板、僵化的约束,因为那些条条框框往往会让电脑屏幕前的教师失去兴趣和热情,制约他们的思考和灵感,以致丧失了网络研修原本应有的鲜活特色。

13.个人研修计划 篇十三

一、多读对自己有用的书,进行读书研习。

广泛阅读各类书目,可以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工作之余,我计划欣赏一些文学书籍,写好读书感想,从而不断充实自己。

二、虚心向他人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行教学研讨和提升。

我将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虚心向大家学习。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平时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做创新型的教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争取每学期都能有两篇质量较高的反思和教学设计。同时,还要坚持每天都有点滴收获,每月都能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一如既往地准时参加校内外教科研培训活动,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四、具体实施方案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3)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要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

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

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

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

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乐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上一篇:【精品】苏教版小学美术五上《第19课雕萝卜》word教案下一篇:中考作文佳句共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