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有感

2024-08-25

读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有感(共11篇)

1.读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有感 篇一

读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魏书生,为书而生。作为一个教书的人,不爱书是难以想象的,不读书是不可思议的,不作书则是缺少了提升自己的宝贵机会,魏书生不但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他当之无愧地成了我们教师的楷模。因此,特地去看了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粗浅地来谈谈我在读这本书时的一些感受。

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魏书生是个平凡的人,但有着不平凡的境遇,干着不平凡的事业。他之所以事事比他人做得好,首先取决于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在有一章里,魏书生讲了很多班主任的个人修养问题,也偶尔涉及了我所感兴趣的关于如何对待学生的问题,我想作为一个班主任是有别与普通任教老师的,他对学生的影响不光是在课堂上,而是融合在日常教学以外的点点滴滴,班主任对人对事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观点和习惯的形成,因此班主任的个人修养也非常重要。

魏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尤其是爱学生。魏书生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魏书生认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在《多互助》一文中,魏书生讲了一个让我很受启发的比喻。他说:“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像医生埋怨患者难治一样,而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的,同样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这一认识应该说是非常独特、耐人寻味、给人启示的。联想到以前开会时总听到学校里的教师在抱怨现在的学生“素质差,没法教”的话,而自己虽没有明确地让这种观念支配自己,但在心中还是隐隐地为自己找到了借口。

魏书生书中还有这么一段话:“管理是班集体的骨架,班级是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绪,集体就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作为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一段话时时提醒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科学制班,给班上的每一位孩子一个健康成长氛围,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自信心。

一、健全评价机制,实施科学管理

没有规则就很难进步,良好的规则可以促进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期初,每个学生出谋划策,制定班规,把学习、纪律、卫生等量化为可操作的加分和扣分,张贴于墙,让学生时常将自己的言行举止与班规对照,反省自己。

二、无为而治,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主角,要使学生主动发挥内在的潜力,就要努力做到无为而治,培养好用好班干部,大胆放权,做他们的顾问、导演。遇到他们工作上的失误,多找班主任自己的原因,充分信任、理解、支持,让班委各显神通,出谋划策。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渐渐提高,积极性也充分调动。每次的活动也是每一位同学展示自我,培养能力的舞台。从主持到内容的编排,每天可分配专人负责,大家参与,并形成制度。

三、角色体验,帮助特殊学生

特殊学生对班级的影响力显而易见。一类是顽皮捣蛋的,还有一类是内向悲观的。

人之初性本善,捣蛋的学生往往智力水平良好,只是自制力相对较弱。这时我们首先要善于发现他的长处,让他知道自己也是同样优秀,老师和同学会发自内心的帮助他,为大家一起创造健康向上的集体。不及时完成作业就让他当组长收作业,纪律不好让他当列队管理员,纪律监督员。上课不守纪律就让他当一回小老师,让他体会下面的学生不守纪律给自己这个小老师和同学造成的影响。

我们往往重视调皮学生,而忽视内心封闭、自卑悲观的学生。对这类学生我们要善于发挥他们的长处,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把赞美声送给他们,让每一位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虽然我们低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和中、高年级班主任工作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正如我们常说的“教育是相通的”,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之所以干得如此出色,就因为他善于思考、尝试和总结。同样的工作,却能做出不同的业绩,这就是把教育当作“事业”和“职业”的区别,也是教育工作的魅力所在!我想,读了它之后,已经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会取得更优秀的成绩,而像我一样的年轻教师将会有更大进步!

2.读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有感 篇二

作者选择的是明朝初期那段历史。明朝第三代皇帝朱棣刚登基不久, 为了避开那个让自己心惊胆战的金陵, 于是想迁都燕京。迁都牵扯到多方的利益, 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劝阻, 大皇子朱高炽也觉得不可行。但朱棣心意已决, 所需的只是拥护和支持, 这就让野心勃勃的二皇子朱高煦有机可乘——他表面支持迁都的建议, 暗地却劫走了大批皇帑, 从而扩充实力, 以达到夺嫡称帝的目的。迁都是朱棣当时最上心的一件事, 黄帑被劫让其大为震怒, 他迅速派出刘璟彻查此案, 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 也就从这里展开。

创作这样一部传奇, 与作者的经历以及他对文学的认知息息相关。“我只要一个有血有肉有骨头有志气的中国文人。”这是作者在小说的正文前的一句告白。有血有肉, 人物才能生动丰满;有骨头有志气, 生命才能因此深刻博大。作者在文学上是早熟的, 从十三岁开始写诗, 作者便与文学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是文学“给我这个刚正率真的男子汉的情感世界罩上了多愁善感、忧患浓重的苦涩云彩。”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作者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因为“人生经历给了我多渠道的生活体验, 常人少有或没有的坎坷与辛劳, 太多的生活积淀, 太敏捷的生命、心灵感悟, 太多的人情感慨, 还有那爱恨情仇、悲苦人生、多难经历, 何处倾诉, 我想唯有文学。”有如此丰厚的生活阅历和体验, 就需要一种恰当的文学形式来加以呈现, 作者因此想到了小说, 只有这种体裁才能够承载生命的这种厚重和斑斓。而传奇又是小说这种庞大的文学体裁中别具特色的一种。“传奇”最早指的是唐朝的短篇文言小说, 后来经过种种演变, 其内涵与外延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故宫传奇》里的“传奇”就是后来发展出的重要一支, 指的是长篇的英雄故事, 情节曲折, 且有历史的依据。从本质上看, 《故宫传奇》就是一部刻画英雄、反映历史的小说。

一部好的小说, 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好的小说应包含两个因素:一、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二、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故宫传奇》作为一部小说, 成功地刻画出一大批人物, 这里既有王侯将相, 也有武林名宿, 既有正面人物, 也有反面教材, 但作者最着力刻画的是那些圆形人物。所谓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那些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不能简单地用是非善恶来衡量。比如朱棣, 既凶狠无比, 亦治国严明, 这就不能仅仅用昏君或明君来形容, 其中体现的是人性的多侧面, 这更值得深思。《故宫传奇》蕴含着深广的哲理与忧思, 最突出的是对于国运兴衰的思索, 这种思索又与两个因素紧密关联:一、统治者的观念和手段;二、人民大众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在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社会, 统治者如果能够开明大气, 社会也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否则社会就将逐渐变得不可收拾;人民大众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也是与统治者的政策相连的, 又与民风士气息息相通。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做好了, 国家才能真正发展繁荣。

一、家国事业, 人心归属

家国事业是作者最用心描绘的地方, 其中有着作者太多的思索与感慨。朱棣将原先的国都南京视作不祥之地, 因为总觉得有复仇的眼神在注视着他。为了解开这个心结, 于是下决心迁都, 而百姓也就要为此付出无尽的血汗。朱棣是内心平静了, 为了修建紫禁城而付出心血甚至生命的人们, 是否也能得到安宁?在小说的结局一章中, 作者认为应将“可叹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做嫁衣裳”改为“可叹众人压金线, 为太子做嫁衣裳。”小说的第六章, 卫庆生看到迁都工程的现场后, 也不禁感慨:“帝王一句话, 百姓十年苦啊。”那么多人的生死悲欢, 竟只是为了让统治者获得内心的安稳, 这样的社会多么不合理!难道这就是《道德经》里所说的:“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紫禁城恢弘壮丽, 这是值得我们永远珍藏的, 而为了修建它而付出血汗甚至生命的人们, 更值得我们保护。权力的交接与分配, 能不能以一种民主、温和的方式来实现, 而不再仅仅通过杀伐来获得;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 如何才能真的实现, 这是本书为我们留下的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部小说为我们展示了历史与人性的悖论:朱棣为了成全一己之私而迁都, 却让燕京有了空前的发展, 使这里成为绵延数百年的繁华帝都。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取代了朱允炆, 因此被当时及后来的许多人视为篡位, 他也对怀疑其合法地位的人们给予极为严厉的打击。但朱棣本人又是位厉行节约、目光长远的君主, 他没有建文帝仁慈, 却做事果断、在振兴国家方面是个能手。同样令人感到难以措手的是大皇子。大皇子在势单力孤的情势下博得了许多义士的同情, 而一旦扳倒二皇子, 只见“内心欣喜如狂, 却还要装成为不争气的弟弟痛惜的表情, 真是苦了他了。”——历史的种种吊诡该如何解释?人性的复杂多变又该如何勘破?作者在这部小说中表达了这样的认识:格局广大的事业是值得赞同的, 正直洒脱的品行是值得称扬的。具体行文中, 作者能够秉持公正, 不因人废事, 对那些充满争议的人物, 能够客观地评价他们的历史功绩, 从而使这部小说具有了史诗的品格。

这种品格投射在人物内心, 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人心是倾向于安宁的, 无论是王公将相, 还是贫民百姓, 都是如此。刘璟拒绝高官厚禄, 是为了让自己的身家获得安宁;西门清栖身山水间, 也是为了让灵魂得到暂时的平静。但他们的愿望最终还是被打破了。打破这种平静的, 有外力的干扰, 有对故主的承诺等等。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 一旦处于权力的漩涡之中, 往往就身不由己了。无论是帝位之争, 还是储君之争, 一旦陷入, 都会让原先的平静荡然无存。那些贪婪无度、飞扬跋扈的人们只有在物欲横流中才能使心中平静, 而真挚善良、仁慈勇猛的人们则在追寻良心和道义的路上觉出安稳。只有在正义中获得安宁, 社会才能稳定、发展, 这也是小说给我们带来的一个重要启示。

二、真情无价, 心间永驻

真情是永远让人牵挂留恋的, 无论是亲情、爱情抑或友情, 一旦能够真正做到赤诚, 就可以形成极为感人的力量。《故宫传奇》为我们描画了真情的种种情状。刘伯温将自己的长子刘琏放为外官, 并在遗嘱中令夫人率家人返回老家, 这是他为家人的安危着想;唐巴斗是施毒高手, 令人闻风丧胆, 但他对待自己的女儿唐彩儿则是爱护有加的。当唐巴斗以为女儿被惊神笔任我行和泣鬼箫殷玉凤劫为人质时, 不禁杀心大炽, 而当唐彩儿一身男装忽然安全地出现在他父亲面前时, 这位老江湖又“暗暗窃喜, 心花怒放。”亲情是任何人都有的, 无论他的地位如何, 都是无法放下的。

《故宫传奇》对爱情的描写千姿百态, 各呈异彩。这里既有令人倍感温馨的如意场景, 又有令人啧啧称奇的浪漫奇缘, 亦有令人唏嘘感叹的离合悲欢。刘璟与仇枫叶之间是相知会心的。刘璟最喜欢的就是仇枫叶身上的那种率直, 仇枫叶则对刘璟的刚正利落倾心不已, 两人都历经了人生的风雨, 彼此之间充满着珍惜。卫庆生与梅寒英的相遇, 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一样。卫庆生见一身男装的梅寒英风姿洒落、为人仗义, 于是就和她结拜了, 后来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当初结拜时的磕头碰誓, 就被卫庆生联想到了“一男一女拜天地”, 于是“不禁思想起伏, 伴以耳热心跳。”这种感情是令人意外、充满惊喜的。而何焰山与西门秀之间的爱恨纠葛, 就让人感到非常伤感了。这一对相爱的人整整三十年多年不通音讯了, 忽然邂逅, 只见“两双凄楚而炽烈的目光在相互凝望着”, 正“无声地诉说三十年来的相互关切、向往、凄苦、出怨、以及那剪不断, 理还乱, 刻骨铭心的无尽相思……”

对友谊的刻画, 也是这部传奇小说的重点所在。辅弼朱元璋夺得天下的军师刘伯温, 是何焰山的童年好友。何焰山曾多次苦劝时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刘伯温, 让其功成身退, 以防不测, 结果刘伯温不仅没有听, 反而和何焰山反目, 从此断绝来往。但何焰山是外冷内热之人, 他对刘家的安危是始终关注的。何焰山后来收的徒孙卫庆生, 就成了刘璟的义子, 在帮助和保护刘伯温的家人的过程中, 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就是何焰山和刘伯温的童年友谊的延伸和深化。卫庆生同样是重视友谊的人。巫山三子与卫庆生本来势不两立, 自从归服后, 就被卫庆生看成兄弟一般。所以当巫山三子陷入梁省三布下的罗网后, 卫庆生才会心急如焚。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友谊, 同路之人才能相互扶助, 异路之人才有和解的可能。

三、忠肝义胆, 一片赤诚

忠肝义胆既包括臣子对于君上的, 如西门清对于旧主建文帝, 也有像蔡亮那样的, 对于赏识提拔自己的按察使王良竭尽忠心。西门清内心其实很清楚:建文帝光有妇人之仁, 缺乏大智大勇, 一个品行懦弱、处事不果断的人, 将国家交与他统治, 可能更易产生祸乱。但西门清并没有因为知道这点, 就置建文帝于不顾, 他依然忠心耿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已经服下毒药的西门清咬破手指, 强忍剧痛, 用鲜血写成奏折, 嘱托卫庆生和梅寒英将这份奏折送往天南建文皇帝处。在这份奏折中, 西门清谈到朱棣这时“根基已固, 此皆微臣无能所致, 今臣决心一死, 以报陛下。”并“恳切叩请陛下终老天南, 勿再北返, 陛下圣明, 当知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这样的忠诚话语, 发自肺腑, 感人异常。

蔡亮同样是条好汉。闪电手蔡亮本来是黑道枭雄, 之所以能成为浙江按察使衙门总捕, 是因为有按察使大人王良的大力提携。蔡亮身上背有七条人命案, 是王良秉公为其开脱, 因此王良对于蔡亮不仅有知遇之情, 还有救命之恩。蔡亮奉王良之命, 来保护礼部尚书陈迪和户部侍郎卓敬, 汉王朱高煦也派来了武功高强的锦衣卫们前来抓捕。蔡亮一时疏忽, 引来众多锦衣卫围攻, 最后舍命苦斗, 才完成使命。在即将赴死之时, 只见这位闪电手“仍然咬紧牙关, 那紧绷的表情还定格着厮杀时的愤怒。”最后无憾地离去, 令在场的人心酸不已。有了这样的铮铮铁汉, 天地才是忠贞的天地, 江湖才是义气的江湖。

冷面神丐何焰山曾说:“我平生最不喜欢软骨头。”汪翠屏也曾暗自起誓, 自己“要嫁就得嫁个铁骨铮铮的英雄好汉, 绝对不嫁胆小如鼠的懦夫。”作者在《故宫传奇》里倾力刻画的人物, 均具有这样的风骨。如刚正不阿的刘璟、硬朗大气的何焰山、誓死效忠的西门清、深明大义的卫庆生、不让须眉的汪翠屏等, 均有着豪气干云的行事风格。也只有这样的风格, 才能真正使生命处于生动的状态。作者在这部小说的正文前曾写有这样一段话:“读者诸君能从中看到我这颗沉重而劳累的心灵, 仍然在字里行间, 在人与事之外、在爱与恨之上闪动与挣扎, 还活着, 还没有麻木, 那将是对我最大的奖励。”作者在小说中着意塑造的那些凛然大气的人物形象, 体现出的正是那种闪动挣扎、鲜活真挚的品质。正是这些品质让这部历史传奇小说生动无比、畅快无比。

四、谋篇巧妙, 布局严整

《故宫传奇》可读性极强, 除了故事本身吸引人外, 还与小说的谋篇布局紧密相关。这部小说可谓高潮迭起, 从一开始作者就将人们领进一个充满惊险和悬疑的场景, 文中的伏笔设计如草蛇灰线, 前呼后应。岳夏癸和仇枫叶刚一出场, 就劝刘璟赶紧告老还乡, 这就吊起了读者的胃口:为什么他们不让刘璟参与调查皇帑被劫一案?这样的劝阻在小说中出现了许多次, 随着情节的不断展开, 读者就会渐渐发现这其中的原因:因为辛辛苦苦忙一场, 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牺牲了那么多英雄好汉, 终于将二皇子扳倒, 但功劳并不是大家的, 只是最高将领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这部小说中同样是成立的。这是横贯整部小说的一条线索, 将整部小说提领起来的线索还有大皇子这一面如何对付“一王三侯加两史”以及二皇子聘来的聘来“一佛、二仙、三煞、四凶、五色神魔”。正是在与他们的对决中, 江北一霸、铁扇追魂、武林四神等可爱又可敬的人物才渐次登场, 从而使小说波澜起伏、精彩不断。

正如作者在小说中所言:“什么事情都是此消彼长, 你进我退, 这是规律。”正义与邪恶、强势与弱势之争, 也是如此。二皇子在刚开始的时候气焰很嚣张, 仗着自己的地位和权势, 拉拢一批江湖高手, 对刘璟的调查横加阻拦, 场面几乎由其掌控。但随着人们对安宁的生活的向往, 以及卫庆生与同伴们的日益强大, 还有重出江湖的老英雄们的相助, 天平渐渐倾向大皇子那一端了。这既是人心所向, 亦是大势所趋。具体行文过程中, 作者采取的是环环相扣的手法, 小的连环扣在一起, 相互之间又连成一个大的圆环。每一个小的圆环是一个小的心结, 或者是一段无法释怀的感情, 抑或一件需要了结的事情;大的圆环即是小说的主要矛盾——大皇子与二皇子的储君之争——这也是推动历史前行的车轮。历史的车轮正是由这些具体的小圆环一个个连结而成, 少了一个都不能贯穿, 这些小圆环又必须为形成大的圆环而努力, 这样才能让历史演进。《故宫传奇》的这种结构是新颖有力的。

具体来看, 这部小说的发展是随着皇帑被劫案件的侦破而演进的。随着刘璟方面不断调查取证, 真相一步步展露出来, 大皇子与二皇子的矛盾也日趋白热化, 朱棣对选择谁做储君也有了和从前不同的认识。当朱棣终于发现自己一向看中的二皇子“在自己的翅膀下磨刀霍霍, 把锋利的刀口对准自己的家人”时, “不敢也不愿意相信这一切, 沉重的脸上全是突如其来的苍老。”这一刻, 两位皇子的矛盾发展到了顶端, 整部小说也由此达到了最高潮。接下来是二皇子困兽犹斗, 拼尽全力扭转局面, 但人心已失, 作法自毙, 最终陷入了不可挽回的境地。整部小说又是首尾照应的, 小说开篇即提到, 恢宏壮丽的故宫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热闹精彩的政治舞台, 它见证了明清两代封建王朝的兴衰, 交织了无数皇族嫔妃们的悲喜人生, 一幕又一幕流传至今的历史故事就在这里上演”, 这就为后来故事的推演做好了铺垫。小说的结尾, 惊心动魄、引人遐思的故事已讲完, 紫禁城终于矗立在中华大地之上, 它是至高皇权的象征, 它凝注着无数人的血汗, 成为国运兴衰的见证, 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亦庄亦谐, 雅俗交融

这篇小说的语言是非常有特色的, 既有典雅庄重之作, 亦有通俗谐趣之态。对话风趣生动, 在表达对一件事物的看法时, 经常引用一些俗语、歇后语, 既觉智慧通透, 又显生动亲切。作者将营建紫禁城的人们称作最早的北漂一族, 这话就像一个含泪的微笑, 让人莞尔之后, 无法直视其中的辛酸。处事经验方面, 作者引用了:“善攻者, 攻敌之所必救”、“刀创药再好, 毕竟不如不割口的好”、“临难勿苟免, 大事贵从权”, 均富含哲理、生动形象;形容人曲意逢迎的, 有“脸上堆满冰糖渣子, 油嘴滑舌地叫了一声”、“善于借别人的腿, 搓他自己的绳”, 将那些势力小人的面目充分暴露在人面前;待人接物方面:“一句好话三冬暖, 恶言恶语六月寒”, 说话也是一门艺术, 值得重视;当感叹人世变换、世事无常时, 作者借用了:“得势狸猫欢如虎, 落地凤凰不如鸡”、“少年弟子江湖老, 红粉佳人两鬓白”等言语, 让人印象深刻、感慨不已。

这部小说还引用了许多诗文, 不仅使小说本身显得雅致, 还能从中体会小说的主旨。二皇子拿起他的师兄从云贵带回的折扇, 看到上面那首诗:“阅罢楞严磬懒敲, 笑看黄屋寄团飘。南去瘴岭千层回, 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 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鸟早晚朝。”这气吞山河、悲怀难遣的诗句, 正是建文皇帝所做, 早有这种胸襟气魄, 江山何至转手?!将这样的诗歌放入小说中, 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废帝的叹惜, 更使小说显得意蕴深厚。作者在小说中还引用了古人赞美大明“中都”皇城的诗, 那又是另一番韵味了:“飞甍画栋连空起, 濠梁城外月如水。踏春人踞最高颠, 灯光散落千门里。”这样的诗句让人感到明净、盛大, 对比后来此地的残破不堪, 更让人感叹历史的沧桑兴替。

在酷烈的斗争场面中间, 还时常穿插一些诙谐的情节, 这使本部小说显得收放自如、错落有致。论武功, 卫庆生和彭大猷相距甚远, 但卫庆生却能将这样的高手迅速收服, 对此, 刘千里等人都觉得稀奇, 只听卫庆生解释道, 这是何焰山教给他的办法, “开始我还觉得不光彩, 师爷爷骂我笨蛋, 告诉我不光要趁对方不备, 还要用一切机会突然下手。”这样油嘴滑舌地学说, 引得在场的人“全都笑得弯了腰。”唐二牛同样让人感觉有趣。作为唐巴斗的贴身随从, 唐二牛不仅有着非凡的江湖知识, 还有极为丰富的近身搏击经验, 当一位武林高手想用双臂将其钳制时, 唐二牛顺势将身体一斜, 背靠背地将那个人压住。而且他压人的方法非常特别:用手臂压对方的手臂, 两条粗腿也狠狠压住对方的粗腿, 将对方整得狼狈不堪。孔雀郡主看到这一幕后, 不得不强忍住笑, 这一招确实够狠。

之所以能够将多种风格融贯在小说中, 与作者对文学的认知是密切相关的。小说正文前, 作者在叙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触后, 讲到:“我深深地理解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什么能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世界巨著;高尔基是怎样写出《童年》、《母亲》等不朽之作;还有列夫·托尔斯泰, 还有马克·吐温, 还有鲁迅, 巴金, 张贤亮……”从这几句话中, 再结合《故宫传奇》的文本, 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文学方面的传承。这种传承除了有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吸收领会外, 还应包括俄罗斯文学——尤其是十九世纪以来的经典作家作品的揣摩与领悟, 以及对美国幽默作家的用心理会, 当然, 中国现当代作家对作者也是一个重要借鉴。鲁迅的凛凛风骨、巴金的肝胆赤诚, 以及张贤亮的深沉负重, 对作者都有很大的激励和启发。表现在这部小说中, 则共同形成了从容利落、严整生动的写作风格。

3.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篇三

黄小敏

为什么会选择阅读这本教育名著?原因很简单:请看以下的一组数字:魏书生担任实验学校校长兼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半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课。而我呢,只担任一个班班主任,教一个班的语文,几乎时时刻刻围着班里的五十个孩子转,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明明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有些工作却无法在8小时内完成„„。当了班主任,总有一种累的感觉。班级纪律,要维护;班级清洁,要督促;学生做操,要到场;学生纠纷,要调解;学生成绩下降,又心急如焚。总之,事必躬亲,忙得不可开交。虽然班级工作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风平浪静”,也是“井然有序”,但这是用累作为交换的,能否有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把这项许多人都感到又苦又累的工作,干得轻松,干得快乐,干得效果更好一些呢?我们作为教师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作为班主任要工作效率。

静下心来读了魏先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书中的语言朴实而让人受益匪浅,啊!正如魏书生本人在自序中所说的那样:像同读者谈心似的,平时怎么想,怎么说了,怎么做了,也就怎么写出来了。“整本书没有深奥的理论,没有华丽的语言,朴朴实实的语言中却让我们大有收获。他寓道理于小故事中,从细微之处看恢宏,于平凡中见伟大,令人心悦诚服。用大量生动感人的实例,叙述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后,使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这里面有许多实用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值得学习借鉴。不过我最喜欢他的这句话:“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做班主任不能选择学生,但只要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积极面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总有一天,学生会提高、会进步。书中《尊人者,人尊之》、《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每天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等许多内容都给了我很多启示,仿佛给我注入了一针教育学生的强心剂。教书先育人,育人先做人,他的教改、他的思想、他的班级管理、他的一切,都是真真切切地从学生怎样做人开始的。教会了学生怎样做人,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书中魏书生老师说“以德治教”,身教重于言教是教师必须时刻牢记在心,实践在身的。当学生犯错误后,他不是责骂、体罚,而是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魏老师在书中也谈道:“光强调教师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想爱还要会爱。如果不会爱,原来想爱,后来也变得不爱了。”作为教师的我也跟所有的老师一样一直热爱自己的学生,但对于如何去爱却未做过深入研究,并且很多时侯学生一犯错,就大声斥责、批评,没真正试过如何走进他们的世界,心平气和地用道理去说服他们,没有冷静下来想想,如何爱才得法,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通过读书感到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通过读书,我深刻体会到,为人师者,就要处处为人师表,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学生的楷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和带动学生。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和一句话,可能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学会关注每一个活生的心灵,用“真爱”去发现和培养孩子的闪光点,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让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洒满阳光。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通过读书体会到教师必须做到信任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通过阅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我更进一步认识到,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们的一种正常需要。对于学生更需要理解、信任和鼓励。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走近他们,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改错的机会,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

通过阅读此书,结合个人当前班主任工作,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做到以下几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身示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在学校里,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正人先正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言行举止特别重要,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班主任事先要做到,平时注意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时时提醒自己为人师表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亲近学生,关爱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班主任对学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学生一视同仁,对孩子所犯的错误要给予宽容,给予积极耐心的引导,要想到孩子犯错误这是正常的事,谁叫他们是孩子呢?把对孩子的爱融入到对他们的批评教育之中。

三、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保障。因此,我认为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常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训练的内容可以是《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做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等等诸多方面。学生的常规教育应该反复抓、抓反复。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成了,老师上课的课堂效率提高是自然的事儿,需要班主任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就少多了,老师的麻烦就自然少了。

四、树立榜样 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同样竞争也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他任何外在力量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力量。据此我在班内大大表扬守纪律的、爱学习的、有责任心的、爱劳动的各种学生,树立他们的形象,激发其他人向他们学习并努力超过他们与他们竞争,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其目的就是取得全班孩子的进步。

五、协调与科任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建立丰富的学生信息

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教育,他必须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和他们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在不断地与科任老师和家长的交流中了解到了每一位学生,了解到他们各科的学习状况,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只有了解,才有沟通。只有了解,才有有的放矢的教育效果。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六、无为而治,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主角,要使学生主动发挥内在的潜力,就要努力做到无为而治,培养好用好班干部,大胆放权,做他们的顾问、导演。遇到他们工作上的失误,多找班主任自己的原因,充分信任、理解、支持,让班委各显神通,出谋划策。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渐渐提高,积极性也充分调动。每次的活动也是每一位同学展示自我,培养能力的舞台。从主持到内容的编排,每天可分配专人负责,大家参与,并形成制度。

4.读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的体会 篇四

——读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

几年前我在成都空军礼堂听了魏书生老师的一场报告会,实实在在感受到了魏先生那貌似平实的话语里所蕴藏的能让人豁达开朗、恍然大悟的力量。我甚至在想,要是我读书时能碰到像他这样的老师该多好呀。自从走上“三尺讲台”,新的环境,新的课程改革,充满个性的学生都曾让我烦恼不已。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发现以前学的那些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跟现实有着很大的差距。当我第三次读了魏先生的《教学工作漫谈》这本书后,茅塞顿开了许多。

一、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教师之本

在《教学工作漫谈》一书的代序中魏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大人们为了适应形势而违心地斗争、批判、清队,整自己的同胞,我感到深深的悲哀而又无可奈何。于是我决心在学生的心田里开辟一片绿地,播撒上真善美的种子。我想,这世界上,如果由于自己的存在而多了一颗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那我便获得了生存的幸福,有了一份生存的价值”,多么高贵的情怀,在以后多年的工作中魏先生身体力行的为了他的理想而努力着,培育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教师是培育人的,教师的道德情操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很难想象一个道德水准不高的教师会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做好教师工作的根本。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这是魏先生在修身篇里给我感触最深的话语。他以自身为例,指出了“只是一味地埋怨环境是无用的,也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比较有效和比较实际的做法,还是先从改变自己做起”。对此我有切身的感受,由于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农村中学,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众多,跟实习时所接触的学生有一定差距,再加上我对学生的期望值较高,使我非常的苦恼。我曾为学生的调皮、捣乱课堂纪律抱怨过;也曾为学生拖拉作业、背不出书而怨嗔过;还为学生背后讽刺我而气恼过„„但这些只能消磨自己的斗志,让学生知道你的无能,对现实不会有任何的改变。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我感觉已经逐渐发现了一些规律和方法,再经

过反复研读了《教学工作漫谈》一书后,我更是在魏先生的指导下看清了许多教育教学问题的本质。我虚心地向其他同志学习,和他们交流跟学生沟通的方式方法;跟学生谈心,和学生共鸣;同时我还大量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现在我的教育教学力求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上进,学有所成。我跟学生关系更加亲密了,应该说我是“改变一切都要从改变自己开始”理论的受益者

二、灵活而巧妙的工作方法和艺术

我佩服魏先生那巧妙且艺术化的教育教学方法。他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并且能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采取灵活地而又能为学生接受的方法。如,犯错误,写说明书;犯错误,写心理病历;犯错误,唱支歌;犯错误,写好事;提醒学生坐如钟时,他便幽默地提出了变“?”为“!”,不要向“。”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效率感,便设立高效日,搞一分钟竞赛;办班级日报,每日名言等等,数不胜数。魏先生这种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筋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学习的,但一味地生搬硬套是要碰钉子的。比如我以前也让学生写过检讨书,但是学生经常是敷衍塞职,假话套话,不能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反而怪老师多事,跟他过不去。我觉得不是魏老师教的学生比我们听话,而是他能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很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只有学生的思想通了,他们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发自内心地改正错误。而做学生思想工作的过程,就是教育和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积极向上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艰巨但是意义巨大的教育过程。

三、勇于反思 敢于创新

“曾经有人认为,我的语文教学不像语文教学的样子,而是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但我越往语文教学的深处探索就越感觉到,人脑这部机器应该分为两部分,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两者不能互相取代,学习的动力不能代替学习实践;反过来,学习的实践也不能代替学习的动力。”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魏先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善于利用学生心中的积极向上的因素,让学生坚持道德长跑来进行自我教育,同时他又给同学们读那些优秀人物的传记和报告文学,给同学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这些做法无形中教育引导学生向真善美靠近,摒弃假丑恶。

魏先生不拘泥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自学,相反设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特别是他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的做法,广大语文教师一开始是满心狐疑,后来却报以了最热烈的喝彩声,实践证明魏先生的做法是科学而起有效的。在教学中,他没有说自己在课堂上教了学生多少东西,而是选择了“授人以渔”,把学习的方法教给了学生。同时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工作漫谈》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很多的教育教学方法,更让我触摸到了一个有着博大的胸怀和爱心的教育家。我将以魏书生老师为榜样,以饱满的热情,自励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来从事神圣的教育事业,为把孩子们塑造成心理健康、体格强壮、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现代化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邛崃市宝林中学

郑睽

5.读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有感 篇五

百里中学 王建龙

奥尔科特这样评价好书:“所谓好书是有所期待而打开,有所收益而合上的书。”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像一盏指路明灯,引领着我们走进神圣的教育殿堂,在这里,教育成了一种艺术,教育成了一种享受。我从这本书中,不仅获取了当班主任的宝贵经验,还领会了做人的准则。现在写几点我的心得体会,与喜欢这本书的同行们交流、分享。

一、爱岗敬业,忠于职责

如今,教师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工资偏低,再加上受社会潮流的影响,于是,一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工作之余另谋出路的现象时有发生,工作上不能尽心尽力,给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学生呢,“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向教师发出挑战,总之,教师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

面对这些难题怎么办呢?我们在无奈中流露出不满。“教师”,这个曾被人们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正在受着世俗的冲击。魏书生老师告诫我们:“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埋怨是没有用的,主观努力才是关键。像魏老师,曾兼带两个班的语文课、班主任,还要经常外出开会、作报告,但班内学生成绩稳定,班级管理井井有条。究其原因,是其具有一颗对事业执着的爱心,以及自己独具一格的班级管理经验。

只要我们兢兢业业对待自己的工作,善于学习和总结,做“学者型教师”,做学生的心灵之师,我们也会变“苦”为“乐”。

魏书生老师还告诉我们:“许多事情是没有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是的,人们不是已经总结出“态度决定高度”吗?只有我们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执着去追求教育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我们才会自豪:我骄傲,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二、以人为本,发展个性

“用孩子心灵深处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显然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魏老师认为自己班级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因此,他引导学生们“培养自信心从扬长开始”,“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先从思想上给学生一片自由的蓝天;在知识引导上,他引领学生们放眼未来,放眼世界,关注国内外科技动态,畅想月球,畅想广褒的宇宙,让学生从知识到精神领域都在一个自由的空间任其遨游。

而我们现在的班级管理模式死板,教育教学模式处处束缚住学生手脚,“闭门造车”,不是“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开放式教育,而是“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封闭式教育。放弃了以学生为主体,教育不就成了一盘散沙吗?我们师生都在累着。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学会走进学生心灵,坚持以学生为本,让他们也能在知识与精神的无限空间里翱翔。

在新课程改革中,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展望未来的高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就教师个人文化素质提高方面,“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应当是自来水”,形象说明了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鲜活的知识。现代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还要不断学习并尝试运用新课程理念,注重课堂知识的生成,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学习。

正是魏老师丰厚的文化涵养以及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新理念的有效实施,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才能做到教师工作游刃有余,学生学习轻松愉快。这不正是我们为人师者所要努力追求的境界吗?

三、自主管理,习惯养成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全部内涵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民主、科学。依靠这两件法宝,在他的班中,形成了一种互助、互动模式,全员参与,相互制衡,人人既是管理者,同时又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时而动,权力彼此制约。而教师则处在一个驾驭、服务的位置上。这样做,培养了所有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班集体的吸引力。

在班级管理中,我开始学着关注每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魏书生老师说:“坚信每位学生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助手。”以前,在班级管理上我采取的是“孤军作战”,只挑二、三个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孩子协助管理班级,光一个班长就连任两个学期,因为我总觉得交给别人不放心。长久下来,其它学生失去了锻炼及施展的机会,偶尔有同学在日记中诉说想当班长的心思,我也没在意,只是当众念念,鼓励其他学生学着管理班级,却没放手施之行动。时间长了,几个班干部觉得累,其他孩子也因为在相互熟悉中摸着了班干部的脾性,变得不太服管了。我开始反思,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未被激发,要求他们做事不是商量而是强迫式,怎么行得通?我着手尝试着每一次的班长竞选制、班委成员推荐制,各司其职的小组长比比皆是,渐渐形成了班级事事有人管、人人参与管的班级合力。现在,大家在学习、纪律等方面已经逐步自律了。班级管理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小学阶段,好习惯的养成将使学生一生受益。作为班主任,要学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放飞雏鹰吧,让他们自在飞翔。

6.读魏书生的《谈班主任工作》有感 篇六

高年级教研组

苏艳萍

魏书生,为书而生。作为一个教书的人,不爱书是难以想象的,不读书是不可思议的,不作书则是缺少了提升自己的宝贵机会,魏书生不但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他当之无愧地成了我们教师的楷模。

特地学习了魏书生的《谈班主任工作》一书,如获至宝。因为不仅给班级的日常管理注入了一股活水,而且里面有许多实用的工作方法可以借为己用,真是一本可以现学现用的好书。我对魏老师广博的学识和对教育的用心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魏书生是个平凡的人,但有着不平凡的境遇,干着不平凡的事业。他之所以事事比他人做得好,首先取决于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魏书生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位平凡的教师,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语言是那么的质朴充满风趣。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小事,让他看重了,利用了,研究了,解决了;学生的“灵光一闪”被他记下了,思考了,发挥了,验证了。正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使他从一个普普通通通的农村教师一步步走到了闻名于全国乃至全球的著名教育家。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有一章里,魏书生讲了很多班主任的个人修养问题,也偶尔涉及了我所感兴趣的关于如何对待学生的问题,我想作为一个班主任是有别与普通任教老师的,他对学生的影响不光是在课堂上,而是融合在日常教学以外的点点滴滴,班主任对人对事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观点和习惯的形成,因此班主任的个人修养也非常重要。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魏老师热爱他的教育事业,他做到了教书育人;他理解教师这一职业,体会出为了孩子们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魏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尤其是爱学生。他说:“教师对学生关心得越多,师生感情就越密切,一位教师不仅重视教给学生知识,提高学生成绩,还要关心他的身体,关心他的生活,关心他的思想……”魏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好的身体,他倡议学生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从跑步到腹卧撑。一天两天,学生们感受到的是一种乐趣;一个月两个月学生们体会到的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一年两年,学生们领悟到的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毅力的磨练……正是这种磨练,帮助了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选择的不是逃避,迎难而上,思想、学习双丰收。

魏老师非常热爱他的学生,有人称赞他:“想着的是全体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教育好才甘心,有一个学生没有教好心里就不安。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目的是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地教育成才。”魏老师热爱学生也尊重学生,用唱歌、做好事、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等形式让犯了错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其结果就是使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幡然悔悟,弃旧图新。多么巧妙的教育,多么智慧的做法。看魏老师的教育是一门艺术,观魏老师的管理是一门科学。

魏书生的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管理是班集体的骨架,班级是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绪,集体就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作为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一段话时时提醒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科学制班,给班上的每一位孩子一个健康成长氛围,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自信心。

一、健全评价机制,实施科学管理

没有规则就很难进步,良好的规则可以促进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期初,每个学生出谋划策,制定班规,把学习、纪律、卫生等量化为可操作的加分和扣分,张贴于墙,让学生时常将自己的言行举止与班规对照,反省自己。

二、无为而治,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主角,要使学生主动发挥内在的潜力,就要努力做到无为而治,培养好用好班干部,大胆放权,做他们的顾问、导演。遇到他们工作上的失误,多找班主任自己的原因,充分信任、理解、支持,让班委各显神通,出谋划策。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渐渐提高,积极性也充分调动。每次的活动也是每一位同学展示自我,培养能力的舞台。从主持到内容的编排,每天可分配专人负责,大家参与,并形成制度。

三、角色体验,帮助特殊学生 特殊学生对班级的影响力显而易见。一类是顽皮捣蛋的,还有一类是内向悲观的。

人之初性本善,捣蛋的学生往往智力水平良好,只是自制力相对较弱。这时我们首先要善于发现他的长处,让他知道自己也是同样优秀,老师和同学会发自内心的帮助他,为大家一起创造健康向上的集体。不及时完成作业就让他当组长收作业,纪律不好让他当列队管理员,纪律监督员。上课不守纪律就让他当一回小老师,让他体会下面的学生不守纪律给自己这个小老师和同学造成的影响。

我们往往重视调皮学生,而忽视内心封闭、自卑悲观的学生。对这类学生我们要善于发挥他们的长处,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把赞美声送给他们,让每一位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之所以干得如此出色,就因为他善于思考、尝试和总结。同样的工作,却能做出不同的业绩,这就是把教育当作“事业”和“职业”的区别,也是教育工作的魅力所在!

7.读魏书生教育著作有感 篇七

——我与我的书论文

在师范读书的时候就听上《教育学》的黄老师经常讲到教育名家魏书生,听着老师介绍魏书生丰富而又充满智慧的教育方法,我真的是感到佩服、羡慕又向往。参加工作后,我陆续阅读了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向魏书生学什么》等书籍,并且我一直关注《湖北教育》《成才》《黄陂教育》等教育刊物上与魏书生有关的文章,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我觉得学习到很多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这令我感到充实而快乐。下面就谈一下我学习之后的感想。

第一,班主任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魏书生先生认为,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他说:“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大纲;教材要求与学生的心灵实际之间架桥,要努力防止离开学生心理的此岸世界,而只在大纲、教材的彼岸世界动脑筋、做文章的倾向。”他进一步指出:“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服务不仅关系到一种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找到事业的基点,不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基本手段,也不是简单从事知识传播的过程,而是为了一个人如何从自然过渡到社会,所有的教育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丰满精神、懂的规则的具有生活能力的人。这里的服务不能简单等同与服务行业的服务行为,也就是说不是因为一种物质交易而所产生的单纯的服务,教育中的服务观点是要让教师眼里有学生,而不仅是成绩的排列和作业的堆积,学生必须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独立的人。那么所谓的服务就是在处处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而从事有目的的培养。

要让学生真正感到在这个班集体里面,老师是其中的一员,与他们是平等的,那班主任首先应表明这一观点,告诉学生在这群体中,老师只不过是领头雁而已,这样说更应这样做。班级大事大家拿主意,然后集体作决定,切不可专制独裁,为追求一种所谓的威严而失去人心。比如班规的制定,大家出谋划策然后举手表决,一旦形成制度就严格执行。执行时,人人都是裁决者,班干部或班主任是执行者。这样一来,谁也不愿去违反自己作出的规定,即使犯了规也甘心受罚并力争少犯。慢慢地,同学们的自觉性、集体荣誉感会在无形中形成。

第二,班主任应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更应重视差生。

平等地对等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优生犯了规,要严肃处理,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错,因而处事过程中,切忌伤他们的自尊,心平气和地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一旦有一丁点儿进步要大力表扬,让他们找会自信。当教师的一定要善于发现后进学生心灵深处藏着的那个先进的自我,发现打架学生脑子背后躲着的那个不想打架的自我,发现自私学生偶尔表现出的关心别人的自我。用学生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

魏书生在谈到转变差生问题时有六字秘诀:尊重、关心、感化。他提出的理念是发展学生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抑制淘气的细胞。他说对待差生千万不要总提醒他“差”的那根神经,要想办法发现差生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要想办法找出他的优点。人人内心深处都有真善美的一面,要学会从正面去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真善美,守住自己的真善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后进生也不例外。后进生也可能有几点长处,有的长处还是优秀学生所不具备的,老师正确对待后进生更应该发现后进生的长处。魏书生说:“只有找到长处,才算找到了错误的克星,才帮助他找到了战胜错误的信心。”他还说过:差生的内心世界也有日月星辰,所谓的差生其实也有和优生一样的内在潜质。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要力求在批评学生的同进表扬学生,在指出他的一点不足时指出他和这一点不足相对立的长处。这样做绝不是怕学生不高兴,怕学生不接受批评,而是这样做符合学生实际。批评孩子时,想一想糖衣良药,想一想让自己的忠言顺耳,想一想在指出他的一点不足之前,能不能先指出他的一点长处。对过多责备孩子的家长,要跟他们谈谈孩子在学校表现好的方面,找孩子的优点,劝家长在批评孩子的同时,肯定孩子几条优点,这样孩子愿听,用优点战胜缺点,取胜的希望也大。

另外一个班级中,无论男女,不管优劣,班主任都应从生活学习,思想意识等各方面地去关注。平时多走进他们,谈心交流,利用班会课共同解决一些矛盾,读一些好文章进行引导;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再走进他的的心灵。因而

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师、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信赖,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第三,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魏书生说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我认为完善的人性就是每个人既有低层次的需要——衣、食、住、行,也有高层次的需要——劳动、学习、创造、亲情、友情、爱情、责任感、义务感,直到具有最高层次的需要,追求人类的理想社会。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动物界,因此每个人心灵世界中既有人性的成份也有兽性的因素。猿终于进化为人这一事实,又决定了人一定离至善至美的人性社会越来越近。教师的责任就在顺乎这一趋势,发展学生的人性。做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作的那部分人性。即使对这些需要不那么强烈的同学,我们也要坚信他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不管这种需要多么难找寻,有的甚至压迫为潜意识,也要叮嘱自己走进学生心灵世界中,历尽曲折,也要把这种需要找寻出来。

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首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爱劳动爱人民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远大抱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原动力。其次是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激趣激思、动手动口的问题,推动他们自己看书、查资料、讨论、做实验、观察、思考,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对其引导、鼓励、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只要自己认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就能成功”的自我评价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第四、增强管理意识使班级更上一个台阶。

魏书生重视效率约束自己,效率管理班级及学科教学,效率管理学校。他做每件事情都要事前想好此事有几种办法,哪种办法最切合实际,节省时间,效率最高。他对学生说:“假如我们学生都懂得劳动前分析一下劳动产生的效率如何再做,就知道计算时间的利用率,做到四点:一减少犹豫时间,明确任务;二持之以恒,形成习惯,三利用生物钟的规律;四定计划做总结。全校教职工通过民主讨论后,制定出分门别类的各项计划、各种职责,然后把这些规章制度公布于众,让大家按时保质保量地完

成自己的任务,进一步提高效率。

1、完善班干部队伍。创建完善的班级管理体制,加入了新鲜血液,让更多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明确班级努力和前进的方向,营造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学习环境。定期召开班干部会,总结工作中的得失,促进班级工作的发展。努力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经常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在适当的范围内放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做到事事有总结。无论是取得了成绩还是以失败告终,有活动就有总结,学生自己要总结,班主任要总结,使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明辨是非,积累宝贵财富。这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环。

3、开好班会。

第五、有细心,有耐心,有爱心——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工作中遇到不利环境和问题时主观努力解决是关键。魏老师说得好:“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读过魏老师的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由此我也深深懂得:在遇到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而是要去努力适应自己的学生。只有教师熟悉、适应学生,由此才能去改变学生,使师生成为一个整体,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

班主任的言行有如城里高耸的大钟直接影响一大批人,所以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让学生钦佩,又要做到以下三点:

1、要细心,洞察一切,先做后说:首先,班主任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身先士卒,如发现玻璃没擦干净,我先把抹布要过来,然后去擦,一直到擦干净为止,再如,地面有杂物时,我会亲手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班主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成效是无穷大的。身教重于言教,我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2、有耐心,班主任必须有百分之两百的耐心来对待学生的点点滴滴,就向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尤其是差生的转变工作,要准备打持久战。

3、有爱心: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和爱心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要时时处处关心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火热的心去温暖学生。

8.读魏书生与民主教育有感 篇八

先烈东小学田娇玲

课余常翻阅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所著《魏书生与民主教育》一书,读完收获颇丰,感慨多多,七、八十年代的教育教学理论竟然在今天读来也栩栩如生、颇感亲切,某些观念也便成了当今新课改的蓝本,真不愧是一代名师呀!特别是他在书中提到的,每次公开课后面对众多同行问取得教育成功的要诀时,总是这样回答:“我仔细想来,根本的办法其实只有两个字 ‘民主’,教师树立了教学民主的思想,教学中多和学生商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高涨起来。”魏书生认为,教学不民主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说:“教与学之间毫无民主的气氛,思想没有相互理解,感情没有相互交流,教学效率怎么会高?”读到这令我想起了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所曾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他们的理念竟有如此的异曲同工之美,真是妙哉。是呀,面对新课改,我们也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即是我们要正确理解教育的功能,抛弃“师道尊严”的陈旧思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民主教育思想,也只有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下,不同层次的学生才有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欲望,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想境界,从而激发了学生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生为本,促进教学民主化呢?

一、深入了解学生,是促进课堂民主化的前提

魏书生认为,要发挥教学民主,其中之一就是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他说:“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就像孙子说的:“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课堂的民主化是要建立在对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促进其功能的实现,即能否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前提在于是否深入了解了学生。

1、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促进课堂民主化

学生对后继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知识作为基础,即新授知识的习得,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所以深入了解、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显得格外重要。例如,学习“分数的意义”,学生已知道了什么样的数是分数,并能正确读写分数,理解了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条线段可看作一个整体,有了上面的分析基础,我们就可以知道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样的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平均分的结果,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了解了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上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相对于把这些知识点进行平均用力的教学更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使课堂充满着民主的气息。

学生学习数学,在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也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这既是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本质把握,同时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若不了解学生具有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课堂教学就会回到满堂灌的老路上去,抑制了学生探究的兴奋点,从而使课堂呈现出死气沉沉的局面。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由于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习过程中,已经会把平行四边形这一特定的未知图形转化成了已学过的长方形这一已知图形,从而推导 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了解了以上学生的学习过程,不难发现学生已经对数学的转化思想有了初步的感知,经过这样的了解,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学生有转化的能力,并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数学实验、相互讨论等方式把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过形,最终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代公式,从而使数学课堂因民主而精彩。

2、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态势,促进课堂民主化

学生面对一个新的数学问题,如果我们设计的结构与课堂现实中的反馈并不一致,那我们的数学教学该如何作出反应与调整呢?是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推进,还是适应学生的现有数学现实将教学内容作出重新调整?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只有在真正分析、了解了学生的心理活动、思维流程之后,才能及时作出反应与调整,使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绪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

例如,在学习“年、月、日”一课,当时我按着精心设置的教学设计稳步开展教学时,学生却表现得越不耐烦。一了解,原来学生对于“年、月、日”的知识了解得不少,若按原来的教学设计上课显然会毫无生机。于是我便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变原来的“小步”教学为“请为2008中国奥运会设计一张年历卡”这一整合任务。由于新学习任务涵盖了本课的所有知识点,并极具有趣味性与挑战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而自学课文、翻阅资料,时而小组讨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从而使整个课堂充满着民主的气氛。

二、发挥主体作用,是促进课堂民主化的关键

素质教育是一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概念,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和发扬学生为主体和主动精神,充分开发人的潜能,以尊重形成健全个体为根本特征的活动。”实施民主教学,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学生发展的涵义,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促进课堂的民主化。

1、鼓励学生讲解,促进课堂的民主化

魏书生指出,“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即不仅学而且参与教,才会增强主人意识”,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讲解的教材内容,尽量鼓励学生自己上台讲解,改变学生“听”的被动地位为“讲”的主动地位,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而且提高了学习能力,促进课堂民主化。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先出示“1∕2=2∕4=3∕6”这个结论,经过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代表上台用各种方法解释为什么?在这过程中学生各矛已见,各讲各的道理,这样不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情绪,促进课堂的民主化。正如魏书生说的:“学生讲课,次数适当,安排得法,要比由教师统治课堂效果好。”

2、鼓励学生提问,促进课堂民主化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教学中要让学生敢问,好问,会问,养成有疑必问的勇气和习惯。例如,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或重难点处多留时空让学生质疑,这们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习自主权,使探索活动成为一个乐趣,从而促进课堂民主化。

3、鼓励学生动手,促进课堂民主化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学过程中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参与,自己去摸一摸、拼一拼、比一比、折一折,使学生逐渐借助表象中介逐步抽象出有关法则、公式等,从而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不但获取了知识,而且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促进课堂民主化。

例如,学习“认识时间”一课,让学生自带钟表,通过拨一拨、数一数、说一说等一系列“动”的探索过程来学习、认识时间;又如,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过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就可让学生通过剪一前、移一移、摆一摆、拼一拼等动手过程,加深对操作对象的印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促进了课堂民主化。

4、鼓励学生自学,促进课堂民主化

自学,是学生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长,除了老师的指导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学。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是自学成才的范例。魏书生也提倡让学生自学的理念,认为自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即课题一出示,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后,尽快让学生打开书本,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初步获取知识。在检查自学情况时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又有哪些知识是一知半解的,或需要寻求帮助解决的。例如,在学习“百分数”一课中,先出示课题后讨论自学目标:“关于百分数,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还想了解哪些知识?根据回答归纳成下列三个自学目标:

1、什么叫百分数?

2、学习百分数有什么好处?

3、怎样读写百分数?”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师巡回指点,汇报交流时再有的放矢的帮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这样通过自学,不仅解除了疑惑,掌握了新知,且使学生感知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了自信心,促进了课堂民主化。

5、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促进课堂民主化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又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在互动体验中认识数学和数学思想,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促进课堂民主化。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中,让学生应用不同的工具画圆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先讨论可以根据哪些工具怎么画圆?然后在小组内分工合作画圆,在这过程中有的作指导、有的拉线、有的定点,有的旋转,有的画圆,时而激烈讨论,时而不停争辩,最后集中组内所有方法,上台汇报时各抒已见,在质疑中修正、在补充中得出全班共同的认识。合作交流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索活动,在这过程中能看到自己的实力,分享着互助与竞争,成功与挫折的体验,它比教师讲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应用知识的兴趣,从而促进课堂的民主化。

三、科学的评价,是促进课堂民主化的保障

1、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课堂民主化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人们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在数学中师生之间若能产生情感共鸣,则必定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思维方法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大力表扬;特别对于学困生要在教学中多关注他们,蹲下来与他们交流,多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他们,例如,可以把简单的问题留给这部分学生,答对的老师大力赞赏:“你的方法真好,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真棒,大家掌声鼓励”,让学生在同学面前树立威信,从而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若回答得不理想,老师也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你能大胆发言,老师很高兴,如果你再仔细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再整理一下,相信你会说得更好”,或“你的观察力很好,如果你再仔细观察,你还会发现新的规律”。老师这样真心的接纳、赏识、呵护、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把课堂看作是一个愉悦的学习历程,使他们“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正如威谦詹姆斯说的:“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正因为教师的鼓励满足了他渴望被人赏识的情感需求,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个学生能积极主动的表现自我,从而促进课堂的民主化。

2、评价要倡导相互的平等关系,促进民主化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一般倡导师道尊严,不肯“放下架子”,“ 降格”待已,把自己放在“教书者”,而不是“学习者”的心理位置上,所以一般会采用教师评价学生的单方面评价方法,以致不能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保障不了课堂的民主化。

现代教育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的教育改革要求我们评价要体现相互的平等关系。课堂评价包括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样化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学生是课堂上采用最为普遍的种评价方式。学生每一次精彩表现,独特见解,教师给予发自内心的赏识评价将在教学中起到不可代的作用。但在评价学生时也应让学生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

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创设师生互评的问题情境,在教师评价学生的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老师,允许学生针对教师的问题指出修正意见。正如魏书生喜欢对学生说的一句话那样:“我要向大家学习,同学们是我的老师”。让老师去掉教师的尊严与权威,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放在一个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上。例如在接新班或刚开学时,可让学生写一写数学教学建议书,或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数学老师,或“老师,我想对你说”等等让学生畅所欲言;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展示自己的方法,让学生来评价等等,师生之间平等的互评体系,培养了学生不惟师,不惟书,只惟实的求知精神和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从而营造了课堂的平等、民主的氛围。

生生互评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例如学生为了正确评价别人就在他人发言回答问题时特别认真倾听,评价时也会抓住要点,正确评价,同时可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

能力,从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学生之间的评价,能做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例如有学生对前一个回答表示有质疑,或自己补充或提出反驳意见,这样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心,从而学会了互相欣赏,互相帮助的新局面,课堂气氛活跃,保证了课堂民主化,从而营造了民主的课堂氛围。

自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反思。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态度、目的、方法等形成一种正确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做出正确评价,因为作为学习者本人,他对学习的自我感受比他人更贴切,从而提高自我监控能力。例如一节结束前可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问题?”;“学习了这节课后有什么感受?”或列出表格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你能得到多少颗星星,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民主化。

9.读魏书生朱永新教育理念有感 篇九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寻梦-追梦》。前段时间我认真地拜读了魏书生先生《我的教育理想》和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心中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温暖,充满了向往。

“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的追求理想,谁就能不断的实现理想。”那怎样的教师才算理想的教师呢?

朱教授在书中写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的,要想成为一名学生喜欢并与之朝夕相处的老师,真是需要有摘星的梦想和激情澎湃的诗心。而这一点恰恰是我所欠缺的。反思自己,确实,我所带的班级学生成绩优秀,行为习惯良好,可是相对缺少了一些灵性,一些悟性,读了《新教育之梦》更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教育者应具备灵感、悟性和冲动的品格。正如作者在文中写道;"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我的教育理想是做一名好教师。我认为,要做一名好教师,首先要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其次要努力实现并适应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仅要做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还要成为学生的榜样,管理者和朋友。教师负有传递社会道德传统、价值观念的使命,并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好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榜样,是崇拜的偶像。而榜样、偶像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深远的。所以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实现自己从“教师”到”“榜样”的转变。

再次,成为一名好教师必须要知识渊博,要懂得学生的心里所想,要使学生感到你和他是平等的,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犯了错不能挖苦,讽刺,而应选择他能接受的方法循循善诱......为什么魏书生所教的学生都能够开心,快

乐?就是魏书生能和学生平起平坐,学生没有压抑感,这样他们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自觉的学习知识。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自以为是。不看不起学生,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动不动就说:“这么简单的东西,你也不会!”我个人认为:学生必竟还是孩子,你认为简单的东西,他不一定能理解。因此,作为学生的朋友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并与学生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我,一个实践教育、探索教育十四年的普通教师,又何曾没有一个瑰丽的新教育之梦呢?

我梦想有一天,新教育的改革之声从大泽山下、胶莱河畔响起来。有梦者,也能在平度这方土地上扬帆起航。

10.读《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有感 篇十

我喜爱魏书生老师的著作,在于它风格平实,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沉长的理论说教。就他的《教学工作漫谈》一书,以教学工作为主题,涵盖了全方位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和实施方法。展现了作者独具一格的教学工作经验,以及学生学习技巧指导。字里行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阅读他的.书使我受益匪浅。

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魏书生日记里写道:“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于挖掘自身潜能上。”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而且在他文选里《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也体现了这点。其实,反观自己,与魏书生老师相比,我们的办公条件、环境要比他优越,时间要比他充足,工作要比他少许多,但我们的工作成绩远不如他,不如他轻松。我想这主要是自己的工作态度不如他。正像魏老师书中写的那样:“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魏老师善于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心理及容易出现的善,而且制定出这么严格细致的班规,学生便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此以来,常规怎么能不好?

二、充满爱的教育。

“爱是一个眼神,爱是一个关怀,爱是一个叹息,爱是一个感觉”。魏书生老师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受到感动,不受到爱的熏陶呢?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因此,我们教师要要学会关注每一个活生生的心灵,用“真爱”去发现和培养孩子的闪光点。

那么,如何才是真正的爱学生呢?魏书生给了我答案:要想走入学生心里,出色的专业知识、幽默意识是基础,攻心为上,尊重基础上的平等交流,爱心呵护下的真诚付出是赢得学生的保证。课间,和学生一起跑步、跳绳、踢毽子,多参与他们的活动,就能感受到与学生们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走进学生心灵的精华,才能让学生受我的情感打动,才能真正的走近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三、魏书生的教学特色是民主育人!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因此他们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是民主的对象和主体。他们是一人为全班,全班为一人。魏书生把班级的事务分解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当家作主的感觉,于是便习惯为班级作出贡献。这种由集权制向分权制发展,把每一位同学都调动起来。每个同学都能各显其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自己的才干,既为集体和他人服务,也享受集体与他人对自己的帮助。

魏书生在谈到自己教学和管理班级的经验时,常常提到一个词:商量。制定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布置课外作业,要商量;制定班规,组织班级活动,要商量;甚至在外地借班上观摩课,也要和学生商量,临时用举手表决的方式决定所上的篇目。魏书生的巨大成功,固然有很多原因,如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锐意改革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修养和渊博的学识,但他极简单朴素却又有丰富内涵的“商量”二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极具现代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崭新的教育观。 有利于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利于集思广益,形成集体凝聚力和教育合力 。

11.读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有感 篇十一

本学期,学校购买了十几本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我带着好奇和崇拜的心理将其读了两遍。深深地被书中朴实的语言和富有创意的做法所吸引。尽管自己还不是班主任,但仍然学到了不少育人知识和做人的准则。下面谈几点读书后的体会:

一,用积极的心态改变环境。

现代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面对越来越大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人们往往静不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总是一味地抱怨环境不如人意、抱怨他人不关心自己……做为教师的我们,也总是爱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抱怨现在的孩子难教等。以致进入恶性循环状态,身心俱疲。我就是一个典型的爱抱怨的老师。

而当我读到魏老师写的第一篇文章时就惊呆了。魏老师说:“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呀,自己浪费了多少时间助长别人的愚昧和自己的野蛮。何不先从改变自身做起呢?之后的教学中,我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笑对一切。学生们似乎变得更听话,以前让自己头痛的学生也变得可爱了,师生关系更和谐,教学效率也有所提高。我真正认识到改变自己的重要性。

二,用民主和科学管理班级。

魏书生身兼数职,时常外出,却能把班带好,把课上好。靠的就是民主的管理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他不是仅依靠自己带班,而是依靠学生。要把学生当助手而不是对手。让学生自我管理结合班干部的教育管理。正如魏书生说的那样:“普通同学能做的事,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的事,班主任不做。”魏老师靠的是和学生商量。上什么课,怎么上,遇到问题怎么解决,他都和学生商量着来,一则人多智慧广,二则符合学生兴趣和爱好。投其所好,效果必佳。但仅有民主是不行的,必须制定科学的制度,依靠科学的方法去管理。如班级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责任具体到每一个人,以及犯错处理方法等,让学生对自己该干的事,该承担的责任做到心里清楚,一切按制度运行。(班主任寄语)很佩服魏老师的勤学善思,带班有方。这不仅对班主任有所启示,任课教师也受益无穷。不管教哪门学科,民主加科学,既能蹲下来倾听孩子的语言,又能站起来教孩子说话。学肯定能教好,老师也一定会很幸福。

三,用读书和写作提升自己。

魏老师及百忙于一身,却能始终坚持读书和写作。他充分用好了“边角余料”,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再看看我身边的大部分人,每天疾驰着“忙碌的脚步”,日复一日做着重复了好多遍的工作,稍有空闲,不是闲聊就是“淘宝”。不知从何时起,读书已成为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废品”。偶尔翻开看看,也投不进心思。更别提写作了,太久不写,词不达意,语言累赘。而且最缺的是一份坚持。恍惚之间,突然为自己是教师而惭愧。作为教师,我们没有魏老师那么伟大,可是何不借鉴大师的经验之谈呢?读书写作,先从自身开始。

上一篇:《春夜喜雨》改写的作文下一篇:善良是生命之光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