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工作者工作总结

2024-09-19

医务工作者工作总结(共12篇)

1.医务工作者工作总结 篇一

20xx年即将过去。总结过去,就是要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个人工作总结医学道德和风格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中,除了我的专业技术工作的顺利和稳定的完成,我们注重医德的培养,提高我们的道德标准,以关怀服务为荣,主要从医患关系、医护关系、护际关系三个方面入手,踏踏实实步步为营。

“除去人类的痛苦,还人了完美的健康”是我们医疗行业的最终目标。正是因为有了这盏明灯,我们的努力才得以持续,正是有了这一承诺,社会才会尊重医疗行业。虽然医患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但在临床工作中,我总是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地挽救病人的生命,帮助病人。以人为本,病人首先作为一个人存在,文明礼貌,优质服务是最基本的要求,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医疗秘密就像一个朋友,赢得病人的好感和信任,和遵守纪律的完整性在医疗实践中,礼貌的拒绝红包、礼物。

医生和护士原本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唇齿交错,唇冷唇冷,在医疗和护理之间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有一支连续不断的继续教育队伍,在临床工作中顾全大局,团结协作,从临床出发,为患者、医生、护士共同努力。在专业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参与医生查房,深入了解病情,同时尽可能帮助新轮调的同事熟悉环境规范和程序。医患关系和谐,医患关系自然稳定。

优质的服务不仅仅是态度,更需要过硬专业素质作为坚强的后盾。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坚持通过本科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在临床工作中,我对待疾病的患者,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努力学习外语,和使用图书馆资源的医院定期检查中文和外语专业杂志,了解数据库检索因此,我了解到这个专业的新发展扩大我们的视野和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

2.医务工作者工作总结 篇二

1. 社会环境

人存在于社会中,人的意识、形态、心理都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会对人的态度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极大的作用,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的工作满意度。

2. 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是指不同的人因气质、经历等的不同,对相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看法或反应。即使是同样的工作,对不同的人来说也往往满意程度不同,这是因为存在个体差异的缘故。有的人可能比较看重优厚的待遇,有的人则认为有晋升的机会是最重要的,还有的人觉得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最为重要的。这与人的性格、能力、需要、兴趣、理想、价值观等有一定的关系。

3. 工作本身

由于工作任务的多样性会对员工满意度产生影响,因而减少工作不满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工作丰富化,尤其是针对那些因工作范围狭窄、重复性较大而显得单调乏味或令人讨厌的工作。增强其从事工作的复杂性和意义性,有益于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工作场所是否安全、工作环境是否舒适、工作负荷和心理压力大不大、工作是否稳定、是否有培训受教育机会以及是否能提供适当的工作消费,都影响员工的满意度。

二、提升医务工作者工作满意度的措施

1. 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培训

医务工作者属于知识型群体,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他们除基本生活需求外,还存在追求个人发展、工作本身价值体现等较高层次需求。现阶段医务工作者对单位的培训和发展、工作提升机会及单位的晋升调迁途径相对不满意。所以,一方面,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应该为医务工作者拓展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在资格考试、职称评聘、业务培训、职业发展等方面实施更多的优惠政策,制定积极可行的聘用办法和奖励机制,如对农村基层医务人员建立退出和调迁机制,在基层服务一定年限后,对其服务质量和所做贡献进行考核,考核优胜者可给予调至上一级医院或进行学历提升等优惠政策,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对于考核结果优胜但仍愿意继续从事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的医务工作者给予额外奖励,这样可以促进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公平竞争的晋升机制,确保“能者上,平者让”,让不同级别的医务工作者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下拥有晋升机会,只有当员工拥有机会并认为机会公平、合理的时候,他们的工作满意度才会提高。

2. 注重护理人员的情绪劳动付出

研究发现大致上的情绪劳动可以正向影响工作产出,似乎意味着个体在达到情绪展示规则付出更多的心力则工作产出越好。但是情绪劳动是难以避免的,其有存在必要性的要求。护理人员通过情绪劳动可以建立良好的护病关系,传递治疗与希望,是护理人员专业价值之一。朱政其指出护理的纯熟技术以及与病患丰富的互动是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认同的基础。但是问题是空乏地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南丁格尔精神或利他行为,缺乏相对应得回馈,可能对护理人员造成身心疲惫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的情绪劳动较少被重视,常被认为是应该的,缺乏相对应得正向回馈。因此建议相关行政长官,宜将情绪劳动视为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建立适度的回馈机制。

3. 重视对特定岗位人员的关注

在研究结果中发现中青年与急诊工作的护理人员的情绪劳动程度最大,显示这两种群体的护理人员在执行情绪劳动上面临阻碍,使得个体在达成组织所要求情绪展示规则上需要付出很大的心力。研究者尝试探讨可能的原因,例如对标准化工作感到倦怠、多重角色的压力、工作环境的限制、其他工作压力的影响、人力与时间的有限性等可能影响这两群的护理人员需对情绪劳动付出较多的心力,这需要相关行政者就实际护理情境进一步探讨,并且在人力调派与环境上做适度的调整,建立相关改善方案。

4. 培养正面工作价值观

Brown提出由于了解工作价值观,可以知道个人对某特定工作的动机;他也认为员工要获得满足,就必须要先满足个人的价值观。而从医院护理人员的研究中发现,护理人员重视尊严和自我实现取向,并且与离职倾向呈现负向关系,显示员工在组织中可得到人生目标的实现,并且能从现有的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对于医院来说,最重要的是必须要落实帮助员工规划人生目标,像明确的训练计划或是升迁制度,甚至提供员工论调机会和设定较高的个人目标,让员工能从工作中获得他人和自我的肯定,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此一来更能有效降低离职倾向。

5. 根据医务人员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激励方式

根据本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都有显著正相关。如何维持积极投入协助服务工作的优质成员,不让人才流失,更能获得社会尊重与人际互动机会,提升团队的向心力与归属感,另外也要建立淘汰机制,以此管理单位的首要问题,因此建议守望相助队管理干部及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应多给予护理人员支持、尊重的感觉,多鼓励组织内的伙伴共同参与活动的策划,安排合适的组织位置。让护理人员在组织中有更多的参与性,共同推动护理服务工作,在管理的方式上采用双向的沟通,让护理人员能够表达自身的看法与获得重视,达到正向且良好的互动,以此来提升人力资源持续服务的意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对提高其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想方设法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摘要:工作满意度是指工作者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对环境的满足感受。医务工作者工作满意度的高低不仅影响卫生人力资源的稳定性和卫生服务质量,而且会影响到患者满意度的高低。本文主要是对医务工作者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如何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提升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关键词:医务工作者,工作满意度,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赖祥文.湖南省L县乡镇卫生院医生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研究[D].中南大学,2012.

3.医务工作者工作总结 篇三

摘要:医务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出现了医务社会工作者奇缺的形势,高校开设《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十分必要。当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教材需要本土化、专业化和偏实务性;课程的内容设计、实践性教学等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以能力为本的课程内容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原则。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教学改革;能力为本

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是动态变化的,反应了医务社工实务的结构性发展规律。学者认为,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至今已经超过了百年,一开始医务社会工作(medical social work)更多的是在医院内关注病人和家属的生理、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称之为医院社会工作(hospital social work);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健康模式,医务社会工作的范畴延伸到了医院外,被称之为健康照顾社会工作(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主要指社会工作者协同医护人员等,在健康照顾情境中为病人、家属及社会等层面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活动的总称。但我国目前教育界都使用医务社会工作而非健康照顾社会工作的概念。

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医务社工目前成为了现代健康照顾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上广地区,多是医院、街道社区等层面,也实行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机构服务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现象,也存在医院自己设立社会工作部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情境。据统计,到2020年中国需要专业的医务社工人数超过10000人,但全国范围内开设《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高校数量较少。总之,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迟缓,社会需求大,而开设《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高校少。

一、高校《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教材选用与分析

民政部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的书中对中国现阶段的医务社会工作进行了建构,认为现阶段中国的医务社会工作主要由四大组成部分:一是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含家庭健康与社区健康卫生),二是医疗机构与疾病治疗领域社会工作,三是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四是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社会工作。其中第四部分内容笔者认为具有十足的中国特色。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遴选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介绍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范畴、历史与现状、理论与适用范围,重点介绍医务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和优先服务领域、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角色等。这是我校社工专业开办15年来第一次开设《医务社会工作》课程。

因为是选修课,所以没有指定学生要买教材,最终笔者在备课时主要选择了三本教材。一是美国洛伊斯.A.考尔斯著,刘梦和王献蜜等人翻译的《医疗社会工作——保健的视角》。这本教材的优点在于他关注的内容除了医院社会工作、社区卫生社会工作外,扩到到了人类的健康和保健,视野更为宽广而且具有国外的视野。二是选择了刘继同老师主编的《医务社会工作导论》。刘继同老师是国内研究医务社会工作成果较多、将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务结合得较好的老师,其领头编著的《医务社会工作》教材体系和内容更为完整。三是推荐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编的《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手册》,这本手册是香港督导广东社工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经验、流程、模式,穿插了许多真实生动的案例,具有实务性、可操作性和本土性等特点。

当然,目前国内诸多的《医务社会工作》教材越来越多,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一是教材中的理论部分过多,实务案例过少。二是教材中实务部分过多而理论体系、价值和伦理的介绍不足。三是教材中本土的案例不多,西方的案例让人阅读了显得陌生,本土的案例显得过长需要精简,或本土的案例涉及的领域过窄。四是许多教材都是大量的文字篇幅,缺乏图表,阅读起来很枯燥。五是许多教材没有在每章后设置问题或课后作业,没有回顾重点难点,不利于学生去把握重点、学以致用。六是许多的医务社会工作教材的内容与实际的医务社会工作对人才的能力、知识体系的要求脱钩。

二、高校《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目标、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和理念

笔者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医务社会工作的学科知识、理论、方法、领域;《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能力目标是拓宽学生医务社会工作领域和实操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服务对象的接纳,并能运用社会工作等相关知识来开展服务、动员资源,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健康自觉意识;提高学生对不同服务对象的接纳度;培养学生对病患和困境群体的自我调适能力。

在内容设计方面,笔者对《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内容做了如下的安排(以36学时为例):

第一部分 课程导论(2学时)

第二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概论:定义与定位(2学时,重点难点)

第三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与范畴(2学时,重点)

第四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现状与未来的形势(2学时,难点)

第五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结构与实务基础(2学时,重点)

第六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活动策划与分组实践(2学时,难点)

第七部分 医院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与伦理(2学时)

第八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分组实践环节(2学时,重点)

第九部分 罕见病与社会工作(2学时,重点)

第十部分 艾滋病防治与社会工作实务(2学时)

第十一部分 残障群体与社区康复(2学时,重点)

第十二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筹资(2学时)

第十三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项目管理(2学时),难点

第十四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机构个案(2学时,重点)

第十五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实践成果汇报(2学时,重点)

第十六部分 临终关怀与社会工作实务(2学时,重点)

第十七部分 慢性病患与社会工作(2学时,重点)

第十八部分 器官移植与社会工作(2学时,难点)

以上课程内容的设计主要基于几点的考虑:一是介绍清楚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范畴、历史、现状与未来。二是围绕医务社会工作的具体实务领域如社会工作介入罕见病、社会工作介入残障群体的社区康复、社会工作介入艾滋病防治工作、社会工作介入慢性病患及临终关怀和器官移植等热点实务领域展开教学设计。三是安排实践实验教学,如通过分组安排学生到自闭症机构、阳光家园、精神病医院、救助站、医院器官捐赠科、防疫站、防艾社会组织等进行场域开展实践和体验。四是创新性地专门设置了医务社会工作的社会化筹资、项目申请与管理等内容,回应社会服务机构对筹资、项目管理人才与相应能力的渴望。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方面,笔者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是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参与式讨论法、问题探究学习法、讲座法等方法的综合。例如在讲课过程中邀请到了深圳春暖社工服务中心的资深社工到校开展经验分享。笔者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理念应当做到几点:实用主义取向、讲授与练习兼顾、教者与学者互为课堂主体、本土化取向。

三、高校《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实践教学反思

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感观地学习专业知识,在不同的情境中,学生学以致用,去理解和反思,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专业价值观,消除过多的理论带来的厌恶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在实践中感受生命和思想的碰撞,进而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

当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实践教学的时数和环节偏少。因为《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属于实务性课程,需要任课老师至少拥有部分的相关实务经验。但目前授课老师大多依据教材来上课,也缺乏底气和活生生的案例。在课程设计方面,医务社会工作普遍设计了18学时或36学时的实践实验时数,但在执行方面却不尽然。许多高校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实验的时数无法保证,甚至没有实践实验环节。笔者所在学校因为设立了分校区,分校区离市区有1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也导致了实践实验教学因为分校办学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是实践教学制度与考核制度不健全。当前许多高校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的要求只停留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了严格的监管和考核制度,导致实践教学可有可无,不利于高质量社工人才的培养。

三是实践教学的经费支持不足。实践教学尤其是社会实践教学会有路费、包车费等方面的支出,但是现实中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经费无法得到保障,申报程序繁琐,索性一些老师自家掏腰包来开展实践教学,打击了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四是《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实践实验教学设备设施不足或缺乏具体的设计。针对《医务社会工作》课程而言,其实践实验教学除了遭遇社工专业普遍遇到的实验室设备设施缺乏、专业性不足、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外,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对于《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实验设施设备尚不清晰,也就很难说配备什么相关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实验教学设备了。

五是社会实践实习基地不足。除了课堂情境模拟和实验室教学外,社会实践基地是完成《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但目前诸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连基本的、专业的实践实习基地都还没建立,针对《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实践实习基地更是少时又少。谭卫华也指出了当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院校与实习机构之间存在着学生与实习机构的匹配随机化、学校和实习机构的合作非制度化、学生的专业信念非坚定化等问题[1]

六是缺乏有效的督导和效果评估。安排学习《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学生外出实习还需要任课老师进行有效的督导,如活动策划、实践目标、注意事项、情绪疏导等方面的督导,但现实是任课老师只是完成任务而开展校外的实践教学。此外,针对课程的满意度以及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和效果基本被任课老师忽视。

针对实践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病,石礼华基于自身的教学基础和经验,提出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课堂情境模拟+实验室操作+实践基地教学+公益机构服务”。[2]笔者认为这样的实践教学体系较为齐全。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考虑医务社会工作的课程特点,笔者也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实践教学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制度设计上将实践教学的时数和环节列入教师教学合格的考核指标体系,并与薪酬和教学事故挂钩;第二,简化校外实践教学的审批手续,加大对实践教学的经费支持;第三,完善社工实验室的专业性设备设施,为医务社会工作的实验室教学提供便利和保障,研发医务社会工作实验室的设备设施标本;第四,大力联系医院、社区卫生站、防疫站、健康类社会组织、残障类服务机构等设立医务社会工作实践实习基地,并将合作制度化,协助实习单位有效开展三方督导;第五,研发一套医务社会工作校外实践实习督导和效果评估体系,包括表格、流程、注意事项、职责与角色等;第六,可以院校合作联合培养医务社工人才,如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和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联合开展了医务社工人才的培养[3]。

四、结语

《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但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以能力为本的课程内容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与式或体验式或研究型的教学是普遍的共识。《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设置还要考虑到其知识基础,如果在此前能开设医学基础知识课程如《基础医学概论》、《社会医学》、《临床医学概论》等,将会更利于《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成长。因此,高等医科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并打造《医务社会工作》精品课程将具有学科和专业上的优势。

我们探讨《医务社会工作》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最终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从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来看,要想取得《医务社会工作》课程较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专业自信。

参考文献:

[1]谭卫华.高等医科院校社会工作实习途径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4):410.

[2]石礼华.高校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6):302.

[3]沈杏华 孙洁 汤佳.院校合作培养学生医务社工的实践[J].卫生软科学,2015(12):760.

4.医务工作者 篇四

要做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一定要高尚的医德,具备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精神。

首先,合格的医生必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医生需要理智,但不是麻木不仁,“医乃仁术”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有无私的心,把人民健康摆在第一位,不能存私心、求回报什么的。其次,医生必须有一定水平的专业知识。没有好的的专业技术水平,如何服务群众,又如何能让人民群众远离疾病呢?第三,合格的医生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不能以高姿态面对患者或者客户。一个合格的医生,不能出现情绪障碍,要有出色的情绪控制能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乱发脾气的医生,得不到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第四,合格的医生还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和病人交流,更好的理解群众的需要。你必须具备和各种人交流的能力,包括他们和你谈起的兴趣爱好。

5.医务工作总结 篇五

20上半年已经过去,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根据年初医务科工作计划,完成了以下各项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1、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标准,措施落实到位:⑴、成立以医务科牵头、各临床科主任为成员的院级质控小组,临床科室成立各自质控小组,进而形成院科两级质控,提高临床科室质控质量。⑵、质控管理制度化:为了加强质控管理,制定了我院医疗质控计划:①、定期举行院级质控:每月召集院级质控小组成员进行病例质控。共抽查在住院病历500余份,进行环节质控;抽查出院病历500余份进行终末质控。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整改、再检查,提高了我院医疗文件的书写质量。②、增加日常质控次数:每周用一定的时间对既往质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抽查,检查相关科室、相关人员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是否重视、是否已经整改。③改变既往质控中芝麻、绿豆一把抓的质控模式,每次质控都有一个重点,通过这种方式,逐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质控意识。⑶、做好质控相关记录:今年,在以往质控的基础上,注意对质控活动的记录,对每份病历质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文字记载并保存备查,同时也作为医务科质控活动的文字证据,便于以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检查。⑷、加大处罚力度:自一月份起,凡质控中存在的明显问题,一旦核对无误,对照医院相关奖惩条例执行处罚,并要求

相关科室做好相应处理,并向医务科汇报;同时将处罚原因反映质控通报中。1~6月份,临床、医技科室共有21人次因质量问题,受到处罚,合计扣罚多元,从而引起相关科室、相关人员的重视,提高大家提高医疗质量的自觉性。⑸、定期召开质控小组会议:1~6月份,医务科召集相关科室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科室质量管理、抗菌素专项整治、病例讨论等会议共10余次,规范了质控标准。(6)、做好信息反馈工作:今年我们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反复追踪,不断改进。对重点科室、重点人员加强督促,督促其制定整改计划、办法,点面结合,使质控工作做到踏踏实实、稳步前进。

二、继续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

在去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配设了临床药师,在业务查房时对临床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督导:

1、及时传达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关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的有关精神根据去年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制定的各项指标,结合各科室特点,制定了今年临床各科室抗菌素使用率、抗菌素使用强度,促进我院抗生素使用的科学性、合理

性。

2、和药剂科、院感科一起,加强对我院预防用药、抗菌素二联用药的督查,与使用抗菌素指征不足、使用方法不合理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及时沟通,并提出整改办法。从而减少了我院一类手术抗菌素的预防用药率;减少门诊、住院病人抗菌素二联用药的频次。

3、根据抗菌素专项整治报表,对我院有抗菌素使用权的医师,每月进行其抗菌素使用率排名、公示,对抗菌素使用率居高不下的科

室和个人及时进行沟通,分析原因,提高其对抗菌素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自觉配合医院抗菌素专项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4、明确了各级医师抗菌药物的使用权限:在门诊,充分利用我院电子处方的有利条件,将我院35种抗菌药物进行分类,对住院医师、主治医师、高级职称医师给予相应的抗菌素使用权限,减少了抗菌素的越级使用;住院部规定,凡超权限使用抗菌素必须向相应级别的上级医师请示,方能使用;而特殊使用级的抗菌素必须两名以上高级职称医师会诊后才能使用。

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院门诊抗菌素的使用率由去年的38%下降为30%左右,病区的抗菌素的使用率降至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60%以下,但我院抗菌素的使用强度仍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40DDD值有一定距离。

三、稳步有序地推进临床路径工作:

为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医院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建立临床路径工作管理领导小组,各临床科室建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我院调整了进入路径的病种,由去年的25种疾病调整为19种,剔除我院住院少、住院后较长时间才能确诊的几个病种,适当补进了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病种进入临床路径管理。

四、完善医疗纠纷处置管理机制:

1、设立医疗纠纷办公室,成立医疗纠纷管理处置小组,及时、高效的处理医疗投诉,既避免了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也使的病人及家属的投诉有地可寻,有法可解。

2、对医疗纠纷工作做到专人专管,极大地提医疗纠纷接待、处理高工作力度,使每一起医疗纠纷都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

3、积极引进社会力量进行医疗纠纷的调解: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和医院工作要求,对一些医患双方分歧较大的医疗纠纷,提请政府部门设立的丹阳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这样既是对医患双方权益的保护,也能减少医患纠纷引发的不良事件,增加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上半年年我院共处理医疗纠纷数起,全部得到了妥善解决,无一起医闹事件发生。

五、做好流行病、特发公共事件的防治工作:

1、上半年暴发了H7N9型禽流感疫情,为此我院专门设立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应急小组、防疫小组,进行相关知识培训10余次,共培训医护技人员数百人次。

2、作为手足口病的定点收治单位,我院专门设立肠道病毒门诊,对需住院的确诊病例进行专门病区收治,上半年我院共收治手足口病200余例,其中重症病例10余例, 都得到妥善治疗和处理,无一例死亡。

六、在完成上述重点工作的同时,我们与科教科一起组织三级查房20余次,规范我院三级查房制度,并将三级查房内容在三基考试时进行考核。积极组织开展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

七、做好科室协调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做好科室协调和人员

调配工作、外院专家会诊安排等处理。

八、合理安排好卫生支农工作: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职称改革的要求,今年共安排14名住院医师到其他乡镇卫生院进行卫生支农工作,为乡镇乡镇卫生院医疗力量的增强提供帮助。

6.医务个人工作总结 篇六

本人通过一年多的检验工作见习,在科主任和各位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帮助下,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防范医疗事故风险条例学习与培训,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检验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我们医技人员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因而需要我们不断丰富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本人在见习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

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多次参加各种检验技术的学习与培训,还时刻关注着检验仪器发展动态以及发展方向,为即将独立做好检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一年多的见习不仅让我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掌握医学仪器保养、维护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发现可疑结果及时和临床联系,初步具备了独立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养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同时注重能力素质训练,增强创新意识,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见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认真履行检验工作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及时准确地完成每一份标本的检验工作,努力做到检验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检验工作有措施,保证每一步工作都做好记录。在科里各室的轮转见习工作中,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能正确按照检验操作规程文件熟练进行各项检验技能操作,严格执行标本与验单的三查七对,能规范书写各类检验记录,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定期执行仪器的清洗与维护,同时做好记录。在工作中,发现可疑结果时认真分析,追查原因并及时与临床取得联系。当仪器出现故障时,首先仔细阅读报警提示,查找问题原因,能解决的先自行处理并做好记录,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领导和通知设备科,事后及时进行总结。本人积极参加检验相关的各类学术讲座,对工作中的疑问及时查阅资料,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检验学技术与检验学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回顾一年多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新的进步,但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理论知识水平还比较低,出现问题时单独处理能力还不够强。今后,我一定认真克服缺点,发扬成绩,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做一

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为全面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作出自己的贡献!

推荐同主题文章相关于:

医院财务科财务工作总结校医医务室个人工作总结2014医院“送医下乡”义诊活动总结2014年医院工作总结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2014年医院工作总结区2014年计生工作总结护士2014个人年终总结

查看更多>> 医院工作总结

个人年终总结

门诊部xxx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华诞的生日之年,我国经受了甲型流感病毒侵袭的考验,经受了世界金融风暴危机的考验,但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党的十七大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断地学习创新和发展,最终顺利的走过了2014年,迎接即将到来的2014年。现将我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

和政治觉悟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我积极参加医院、门诊部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深入学习实践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党性,提高了自己政治洞察力,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我积极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干部服好务建立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二、爱岗敬业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

由于人员的变化,从三月份起,我工作量增加了很多,为此我放弃了许多外出学习的机会,坚守岗位;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全年没有请假、迟到、早退现象。在作风上,能遵章守纪、团结同事、求真务实,在生活中发扬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时

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

三、强化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门诊的工作责任重大,又非常琐碎,需要有非常的耐心、清晰的头脑、认真负责的态度。为了做好药房本职工作,我在这一年里,能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不断地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能力,本着“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这样一个目标,明确工作的程序、方向,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本职工作。

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认真学习《药品管理法》和药物知识,严格按照《医院处方管理制度》《药房调剂室工作制度》的规定调剂药品,坚持“四查十对”严防发

生差错事故。一年来做到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以礼待人,热情服务,耐心解答问题,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

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为下一步的工作开展打好基础。每次进药及时与财务、科室沟通,每季度的盘点我都提前做好表格,和财务协商好时间,盘库结束后及时汇总相关信息送交财务,做到药房帐物相符。做好医用耗材领用登记,按需所发不浪费。

把好进药关,保证药品质量和数量,做到既节约资金又保障供应。认真做好进药的查对和验收,药品的效期管理和药品的日常养护。今年根据医院财务和门诊部的实际情况,在工作中我根据季节的变化和门诊的用药情况及时调整进药计划少量多次进药,做到药品常用常新,同时还能节省大量的进药资金。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能够恪尽职守,积极努力地完成好医院、门诊部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工作量饱满,总体上对自己的工作是比较满意的。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不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干好自己 的各项工作,也希望能够得到领导和同志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医务科主任个人工作总结

忙碌2014 年即将结束,先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努力学习,加强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技术知识,时刻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和头脑,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人生观世界观改造,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预见力,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努力做到政治上清醒,理论上成熟,信念上坚定,实践上自觉。通过学习,深化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增强了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实践者的自觉性,明确了当前和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目标,并且找出了自己在思想、工作等方面的不足和差距,制定了个人整改措施,为进一步做好各项业务工作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为塑造

医务科崭新形象做贡献。

1、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千方百计为临床一线科室保驾护航,为领导分忧解难,宁肯自己受委屈,不要科室担风险,宁肯自己有压力,不要领导有不满。

2、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使我院医政管理向科学化、信息化,制度化转变。

3、增强实干精神,尽职尽责,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4、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对上级部门和各级领导,做到尊重而不崇拜,服从而不盲从,到位而不越位;对同事,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对基层,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对社会、对外界,做到坦荡处事,自重自爱。注意用自已的一言一行,维护医院和各级领导的威信,维护医务科的整体形象。

三、锐意进取,为开创医务科工作新局面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医务科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责任强,是全院公认的又忙又乱又必不可少的科室,医务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全院医疗

质量和声誉。由于组织的信任,领导的帮助,科室的支持,使我充满了信心,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医务科工作中,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

四、努力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医疗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更是医务科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狠抓“医疗质量”“优质服务”两个主题,协助开展了许多工作:完善医疗管理组织;增强依法执业意识,健全核心医疗规章制度;加强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和医疗质量管理培训,有效防范医疗纠纷;加强医患沟通,及时处理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我院医生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年的工作中,发现自己存在许多的不足:学习意识淡化,理论水平、素质能力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工作作风上有时比较散漫、松懈、不够严谨;思想观念更新不够快。我会努力弥

补自己的不足,努力工作,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医务科主任个人工作总结

不知不觉一年又过去了,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爱岗敬业,院兴我荣,院衰我耻。

1、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千方百计为临床一线科室保驾护航,为领导分忧解难,宁肯自己受委屈,不要科室担风险,宁肯自己有压力,不要领导有不满。

2、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使我院医政管理向科学化、信息化,制度化转变。

4、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对上级部门和各级领导,做到尊重而不崇拜,服从而不盲从,到位而不越位;对同事,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对基层,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对社会、对外界,做到坦荡处事,自重自爱。注意用自已的一言一行,维护医院和各级

领导的威信,维护医务科的整体形象。

二、努力学习,加强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塑造医务科崭新形象做贡献。

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技术知识,时刻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和头脑,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人生观世界观改造,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预见力,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努力做到政治上清醒,理论上成熟,信念上坚定,实践上自觉。通过学习,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理解,增强了做“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定实践者的自觉性,明确了当前和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目标,并且找出了自己在思想、工作等方面的不足和差距,制定了个人整改措施,为进一步做好各项业务工作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锐意进取,为开创医务科工作新局面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一年的工作中,发现自己存在许多的不足:学习意

识淡化,理论

水平、素质能力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工作作风上有时比较散漫、松懈、不够严谨;思想观念更新不够快。我会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努力工作,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医务科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责任强,是全院公认的又忙又乱又必不可少的科室,医务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全院医疗质量和声誉。由于组织的信任,领导的帮助,科室的支持,使我充满了信心,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医务科工作中,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

四、努力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

医疗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更是医务科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狠抓“医疗质量”“优质服务”两个主题,协助开展了许多工作:完善医疗管理组织;增强依法执业意识,健全核心医疗规章制度;加强质量控制监

督检查;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和医疗质量管理培训,有效防范医疗纠纷;加强医患沟通,及时处理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我院医生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2014年医务人员个人工作总结

近几年来,我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在实际工作中,以“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近期,又在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学习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领会其内涵。

我知道,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一定要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只有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的认识、坚定的信念,才能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我始终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同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坚定地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的前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积极认真地、保质保量地完成党交给我的各项工作任务。

积极学习并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守劳动纪律、职业操守;善待每一位病人,把爱心、责任心、同情心融合到自己日常医疗工作中。在工作上,我是一个业务人员,在兢兢业业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院方和科室组织的各项活动,我们在活动中体会了团结带来的力量,感受了集体主义的魅力,我们通过大家的努力,不管是代表医院还是代表科室,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和凝聚力。

业务工作中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工作能力,扩大自己知识面,参加一切可以参加的与医学有关的考试、学习、经验交流等。在岗位上认真细致对待病人,参加了多次对患者的抢救,治疗,手术等。为了提高我们医院的整体治疗水平,院委会决定让我去学习肝胆外科的最新诊治发展及腹

腔镜手术的掌握,我在学习期间尊敬老师,团结同志,遵守当地医院的规章制度,刻苦学习,得到了代教老师和全科人员的好评。

但是在工作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医院和科室学习有时不能坚持到底,有半途而废的现象。有时对医院和科室的一些工作制度不能坚持到底,不按程序办事,有个人主义思想的存在。今后发挥好作中的优点,改掉自己工作中的不良现象,紧密团结在院领导的周围,团结同志,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同时加强政治、业务和工作能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7.推进医务社会工作机制建设的思考 篇七

1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上世纪的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持续下降,客观上影响了政府在各项社会事业上的投入。由于政府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医疗体制不健全、医疗机构市场化的运作以及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等诸多因素,致使各种社会问题集中反映在医疗卫生行业,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和医患矛盾日益凸现,不仅严重损害了医患双方的感情与合法权益,而且不利于社会和谐与医学事业的进步。在今天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在医疗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机制,推进医务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当务之急。

2 推进医务社会工作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2.1 改善医患关系,重塑和谐医患关系的现实需要

2005年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在全国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患关系开始出现退化和恶化,医患矛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下突出的社会问题。现实状态下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政策和人文环境的社会因素,也有医疗技术、医疗质量等医源性因素,还有医疗沟通、服务态度、医疗费用等非医源性因素。诸多的因素超过了医务人员力所能及的范围,正常的医疗工作受到诸多非医源性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医患关系。因此,医患矛盾的解决仅仅依靠医务人员和患者双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而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职业的优势,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直接针对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以病人(即医务社会工作对象)的利益为宗旨,协助其适应医院环境,通过医患沟通,加强病人对疾病与治疗的认识,增进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与配合,从而改善医患关系,提高病人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在专业化分工日益精细,特别是强调专业团队合作精神的医疗服务领域中,医生的基本职责是诊治病人的生理性疾病,护士工作的重点是承担病人住院期间治疗和生活护理,医务社会工作者则主要负责病人心理、家庭和社会关系层面的问题。医护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各司其职,共同服务于病人,改善病人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个人福利水平[1]。

2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忽略了患病主体——“人”的感受和需要,忽视了社会的公正与平等以及非卫生部门的干预作用。这种单纯关注病人身体健康和生理特点的医学模式逐渐面临来自病人、病人家属与社会的挑战,环境污染、耐药性和生活方式不科学使得生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变得异常复杂艰难,这种健康需要多元化与医疗技术专门化之间的矛盾,将医生推向一种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面对来自病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与社会角色健康和整体、个人医疗的殷切期望,医务人员自然迫切需要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与帮助,需要专业团体的工作方法和整合型的服务模式,这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应该和能够,而且是必须进入健康照顾服务领域最主要的社会性原因[2]。

3“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建设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需要政府和卫生政策的决策者,在制定有益于充分体现医疗卫生社会服务和人文关怀的宏观策略时,更多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从大社会、大卫生的层面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为医学人文化进程和缓解紧张对立的医患关系积极作为。医院管理者也要努力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医疗服务的社会功能。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体现以人为本、服务于民众的职业精神,体现救死扶伤、促进健康的职业价值。而“以人为本”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关注对疾病的治疗,还要关注病人的心理、经济、家庭、社区等社会附属问题。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协调与处理正是社会工作者的优势。这就需要医务人员与社会工作者有机的融合,发挥各自专业的特长和优势,在各自的工作领域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

3 推进医务社会工作机制建设的可行性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越来越感到医学临床实践中的许多问题,不是医疗机构自身力量可以解决的,必须通过社会力量的整合。社会发展已经为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提供了外部条件,恰逢此时,社会工作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和社会需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已经将“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写进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仅体现了政府对社会工作的重视和社会工作的社会价值,而且阐明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我国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也为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契机、动力和广泛的空间。卫生部人事司首次组织和承担的《全国卫生系统社会工作和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状调查与岗位设置政策研究》,标志着医务社会工作纳入中国卫生政策和医院管理议程。第二,接受过社会工作专业高等教育的人才储备已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160多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一些医学院校也相继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为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第三,医患双方的需要。医务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以利他主义精神和专业工作方法,为在生命过程中饱受疾病困扰的社会成员提供助人服务,协助医护人员完成医疗工作,提高医疗效果。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这一特性,更容易在政府与民众之间、医患之间搭建起沟通的平台,通过提倡中华民族的“乐善好施,扶贫救困”传统美德的倡导功能,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协调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减轻社会压力、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促进社会的稳定,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4 医务社会工作现实的介入点与工作重点

4.1 职责定位

医务社会工作起源于英国济贫法时代的医疗救助,如何帮助患病穷人是其基本功能,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范围与内涵也不断拓展,但无论如何,社会工作的根本立足于它的社会性与公益性的本质属性,即医务社会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职责就是扶助病人及其家属,增强患病者对医院环境的适应性,处理患病者与医疗系统的关系,制订出院计划和跟进服务,开展健康教育与防病治病,解决病人因患病导致的经济、心理、社会问题,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健康状况,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4.2 介入的最佳时机

医患关系的现状和重塑和谐医患关系的要求,为医务社会工作的展开提供了介入点。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并不是新鲜事物,但在最近几年才得到重视和倡议。2000年以来,社会环境变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模式、社会结构全面转型与医患关系结构性紧张状况等需要医务社会工作机制的介入,特别是健康照顾服务迫切需要人文关怀和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模式,对重新发展医务社会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但是,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初期,从哪个角度或服务领域推介医务社会工作显得至关重要。目前,从社会管理者、卫生决策者、医疗机构与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和广大病人的角度看,他们的共同关注点是调整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公民健康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这恰好是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初期的最佳介入点与服务领域,是医务社会工作者最容易进入医疗机构的专业理由和赢得专业地位的服务领域[2]。

4.3 工作重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改善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重点已经由扶贫济贫等经济管理形式发展到功能促进和健康保障方面,实施健康宣传教育已经成为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实现专业价值的途径之一,一方面可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信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增加医学常识,掌握医学知识,了解疾病的一般规律,缩小医患之间信息资源的不对等,从而方便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增强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重塑互信互重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5 小结

医务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医学、社会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医务工作与社会工作有机的结合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推进医务社会工作机制的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权宜之计,应当着力做好。

参考文献

[1] 刘继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J].中国医院,2005,9(11):12-16.

[2] 刘继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与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3):15-18.

8.医务工作者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思想建设;医务人员;沟通交流【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594-011加强思想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这也给医务人员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有一些医务人员在糖衣炮弹的冲击下,其价值取向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思想上滋长了资本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思想。有一些的医务工作者在经济利益的吸引下,良好的医德逐渐消弱,责任感逐渐淡薄,在医疗中有着很强烈的、片面的、不顾一切追求物质的利益倾向化。还有一些医务人员将医疗服务看作是商品,将自己所有的技能看做是商品进行出卖,并且无利不医。这些人员,都损害了白衣天使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形象,增加了做好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难度。

医院相对来说都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医务人员的文化程度比较高,所以给医院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思想建设工作是我们党的优先工作,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也给思想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机遇。作为基层的医院,只有适应社会的大潮流,采取最新的措施,不断加强并改进工作人员的思想建设工作,才能够使人们的思想建设工作深入人心,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推动医院其他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所以说,对于医院来说,他的工作的重心不可以只是单顾着医院的治疗质量,医疗队伍的能力,还必须要加强医务人员的思想建设工作。人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在技术上可以给人们更好的治疗的医生,有专业的、精湛的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有崇高的医德和品质。特别是对于新时期的人们来说,越来越激烈的行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质量和人才的竞争,其中一所医院的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十分重要。

2 树立良好的医风医德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医风医德不仅是一所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医院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医院医务人员的医风是否良好,医德的高度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这几年来,医疗行业的很多的不良之风在渐渐的增长。比如收受红包、开高价药、索礼请客、贪污药品等,这些都非常严重的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声誉和形象。所以,医院应该以职业道德建设、医风医德建设为重点,通过一些思想教育课程使医务人员自己认识的自己所在职业的神圣使命,这样从自身上来抵制不正之风的邪气,渐渐的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思想建设工作主要就是通过一些政治教育课程来解决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精神状态和理想信念,并以此来推动其他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思想政治的实质就是要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观,正确的审查并解决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思想建设工作一定是要牢固的树立起思想为根本的想法、观念,谨慎记住思想工作的重心就是要用优秀的品质来鼓舞人,用高尚的情操来塑造人,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思想引导人。这样就能够营造出很好的舆论的氛围。要尽量围绕并提高医院领导和职工的素质,比较广泛的开展一些群众性的文明建设活动。还要不断提高干部们和职工们的思想政治急哦与,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并愿意投身到现代化医院的建设中去。这样一系列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造就领导和员工都可以成为新时期的“四有”新人。

我们通过一些教育和思想改造,帮助医院的医务人员和职工树立起正确的、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大家都以医院优秀的思想工作者为榜样,对患者满腔热情,对病人家属理解、支持,对工作认真负责,对自己的医疗水平精益求精。这样才能够从自身做起来抵制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并做到正确合理的处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维护好病人的根本利益,更维护好医院的尊严和神圣使命。

3 如何与医务人员做好有效的思想沟通

想要做到有效的改善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与医务工作者做好较好的沟通了解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主动倾听,诚心交流。沟通是人们彼此了解的桥梁,有位名人说过,世界上没有通过诚心的沟通解决不了的难题。所以作为医院的医务管理人员,要定期的与医务人员进行交流、谈心,彼此之间以朋友的身份主动倾听彼此的心声,了解工作人员最近的思想动态 和心里想法,采取集中交流和个别沟通的方法,有针对性的、有用心的开展与他们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和谈心,抓住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思想脉搏,并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根据与他们交流的结果制定出一些相应的管理政策,或者是更新一些不合理的政策,这样,医疗队伍才能够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

第二,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歪,只有正己身,才能正他人。针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要用实际情况和真是道理来教育人、说服人。作为医院的管理者要本着“热心、耐心、诚心”与医务人员进行交流,真正做到感情真挚、态度诚恳、情理相融、情真理正,这样就能够加深医务工作者的信任感和亲密度,在情感上做到真正的融洽,让医务工作者将这样的温暖带到为患者的服务中去。

第三,换位思考,平等交流。“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只有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才能够真真正的做到為别人考虑,政治工作者要站在医务人员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真正为医务人员排忧解难;医务人员又要站在患者立场上考虑问题,真正为患者医治疗伤。思想政治人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与医务人员做到平等的交流沟通,要尊重并关心每一位医务人员,心平气和和与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做朋友,这样自己的语言才更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结语:本文对于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做了简单的分析,并指出了在新时期做好医务人员的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提出了一些加强思想工作的办法和建议,交流才是加强思想建设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王嫣,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4)

[2] 黄春生. 论做好新时期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8,(04)

9.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 篇九

——蔡朝阳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后,使我受到了很深刻的教育。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一、学习杨善洲同志的爱岗敬业、淡泊名利高贵品质。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用他满腔的热血演绎了创先争优活动的主旋律,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激励全县干部职工进一步弘扬时代精神,持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向纵深发展,认真组织开展学习“七个一”系列活动。做过9年石匠、工农干部出身的杨善洲,当了保山地委书记,依然保持着淳朴的农民本色。他经常说: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

永不退休。杨善洲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恪守着人民公仆的精神高地,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他是老干部的优秀代表,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杨善洲就是最现实、最生动、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杨善洲就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科书。

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白了,医务工作是一种心灵的影响活动,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既然成了医务工作者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记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该立志从走上从医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的交给党的教育事业。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服务育人。

二、学习杨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的地厅级干部,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忘我工作;年岁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

新起点。

通过学习,更加明确了杨善洲,不仅要技艺精湛,更重要的是服务于人。医务工作者的言行对病人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医务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具有示范性。因此医务工作者作为拯救人类的白衣天使,更应该注意服务育人,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在面向党旗庄严举起右手的那一刻,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许下了终身誓言。一个共产党员一时一地为人民群众办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在创先争优中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始终如一地坚守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秉持深入一线、深入实际的群众路线。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做净化社会风气的表率。“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医务工作者本身就是一块丰富的教育资源,医务工作者应模范履行医德规范,以身作则,为民服务,以良好的医德赢得同行和病人的尊重和信赖,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质去陶冶、净化社会风气。

“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这是杨善洲老书记最本质的精神所在,学习老书记就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人民

群众办实事。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

10.挂号室医务工作者工作总结 篇十

我来医院的时间不是太长,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离工作的实际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能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端正工作态度,积极的向其他同志请教和学习,能踏实、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医院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现针对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也算是对自己工作的一个总结吧。

我们在这个岗位上要认真、细心的完成本职业的工作,对于医保和现金收费更是不能马虎,认真核对病人的信息,按照规定收费,不多收,也不少收。在工作上要微笑面对每一位患者,树立良好的形象。

在工作上,积极学习,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给别人带来麻烦,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服从领导的安排,团结友爱,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与欠缺,及时更改,不把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上。当与病人发生矛盾时要用友好的态度去跟病人交流和解决问题,多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工作之余,多向我们科室的老员工交流、学习,不断的在学习中成长,成熟。我不奢望我能为医院争光,但我会努力做到不给医院抹黑,做一片衬托医院绿叶。希望医院在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更加美好。

11.高职院校医务室改革初探 篇十一

关键词:院校医务室管理改革

高职院校医务室作为高等院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承担着职业院校师生基本医疗保健工作。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使高职院校医疗保健机构承受更大压力,高职院校医务室的落后管理与师生对医疗保健日益增长的需求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区搬迁之后住校生人数增多等实际情况,如何发挥医务室积极作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师生做好事、办实事,一直是高职院校工作中的问题。

从部分高职院校医务室建设现状看,一是高职院校的医务室保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大部分高职院校医务室服务只是停留在看看病和配配药方面,没有拓展服务领域;二是药品种类不足、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提高医务室的管理水平,加强服务质量是高职院校医务室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医务室管理缺陷和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医务室规模较小,一般只有2—5医务人员,由高职院校后勤部门管理,普遍存在纪律松散、作风散漫、医术粗糙等不规范的现象。

1.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没有严格的上下班、值班制度,没有按医务人员守则处理伤员和病人,没有严格的用药制度,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没有奖勤罚懒的奖惩制度。正是由于没有严格制度的约束,造成工作质量下降。

2.高职院校医务室人员配备不全

由于医务室规模太小,医务室人员配置不足和专业得不到发挥,以至于很多高水平的专业人员不愿意到医务室工作,造成医务室工作人员素质偏低,专业人才短缺。

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服务对象增加,医务室现有的医务人员,已经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师生对医疗、保健的需求。

3.高职院校医务室用药情况存在隐患

高职院校医务室在药品管理方面不甚严格,存在较多隐患。一是药品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不善。高职院校医务室药房管理涉及药品招标、入库、储存、有效期管理等诸多问题,没有按规定进行操作。二是用药随意性大。目前高职院校医务室使用的药品主要是中西成药,基本上不涉及中药饮片和特殊药品。但是,高职院校医院用药量明显多于卫生所和正规医院。

4.没有具备简单手术的医疗条件

目前高职院校医务室,没有进行简单的手术条件,影响师生急救效果,延误病情。一是空间较小,大都是1-2间很小的办公室;二是医生水平不够;三是没备不足。

二、措施与对策

1.规范高职院校医务室的工作职能

高职院校医务室存在职能不明确,得过且过,影响了医务室功能的发挥,规范化高职院校医务室的工作职能应当首当其冲。

一是健康宣传。协助教务部门开设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选修课或必修课);定期组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利用橱窗、网络、广播,定期做好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和青春期卫生常识的宣传工作。

二是健康检查。负责监测学院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组织安排新生入学健康检查;定期组织教职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对各类健康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对患病体弱学生实施医疗照顾,对因病不能坚持学习者,根据学籍管理规定,提出休、退学处理意见。

三是及时救治。临时就诊,加强晚间值班,应急对校内危重病例的处理,实施抢救。不能处理的病例,及时转送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根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校内医疗服务,做好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控制、预防工作等等。

四是卫生预防。加强对食堂卫生的监督,加强对校内卫生环境的检查,提供卫生防疫的建议。

2.健全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高职院校医务室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是制度不健全,形成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和干坏一个样等不良现象。

值班制度。坚持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有人在岗,全天候有人值班,包括节假日值班、夜间值班。

药品管理制度。严格的按药品要求实施管理,要做到进出药品登记记录,每一天要核对药品,每半个月要检查药品是否过期。

用药制度。严格使用药品,每一次药品用了都要做详细的登记,看完病要登记药品的使用情况。

考勤制度。严格上下班制度和请销假制度,不能想来就来,想走不走,改变工作作风。

奖惩制度。对完成任务出色、又能全勤、专业全面的医护人员实拖适当奖励,鼓舞志气,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对那些打一天鱼晒两天网,工作拖拉的人员要进行教育,对犯有严重医疗事故、延误治疗的人员要进行处罚。

3.改善医务室人员配置,提高高职院校医务室人员素质

一是高职院校医务室要根据学校规模配置相应的医疗人员,设置相应岗位,同时对专业要求也应适当提高。

二是定期组织对高职院校医务室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与正规医院建立联系,通过实习或者业务交流,提高他们的临床经验;通过正规医学教育提高他们医疗水平。而达到的。也有人认为它是自然形成的,是医师的工作经验,这是不全面的。

4.建立高职院校医务室药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是高职院校医务室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是及时制定高职院校医务室药房日常监督检查的工作计划,确保高职院校医务室药房监督检查,有针对性地整治高职院校医务室中容易出现的药品摆放混乱、过期药品销毁不及时等问题。

12.医务工作者工作总结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某国家三级甲等医院600例青年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1)年龄≤40岁;(2)无器质性病变、精神疾病史、心理疾病史,自愿参加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基本情况调查

通过自拟的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政治面貌、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职业状况、职称、每周工作时长、身体健康状况、工作压力来源。

1.2.2 症状自评量表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研究工具。症状自评量表设计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睡眠饮食等)10个因子,共90个项目。量表采用5级计分制:(1)1分,无该项症状问题;(2)2分,自觉有该项症状,但对受检者并无实际影响,或影响轻微;(3)3分,自觉有该项症状,对受检者有一定影响;(4)4分,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对受检者有相当程度的影响;(5)5分,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对受检者的影响严重。SCL-90总分为90个项目得分之和;因子分是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目总得分除以组成该因子的项目数。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越差。SCL-90任意因子分>2分为阳性症状[3]。

1.2.3 样本量的估算

样本含量计算公式为n=μα2π(1-π)/δ2,δ为容许误差,δ=0.2π,μα=1.96。孙洪涛等[4]关于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部分在职职工症状自评量表测评结果的研究显示,医务工作者阳性症状筛查率率为19.7%,即π=0.197,δ=0.039,n=399。笔者设计研究的样本量为399例,本研究最终纳入调查研究对象556例。

1.2.4 现场控制

调查员调查前经过统一培训,调查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当场收集资料,并检查问卷填写信息是否完整。所有调查员对调查者全部信息及调查资料保密。对数据录入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和完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软件进行数据双份录入并核查,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随机发放问卷600份,剔除信息不完整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556份,有效应答率为92.67%。在收回的556份有效问卷中,医生占16.73%,护士占75.89%,医疗技术人员占6.83%,其他人员占0.54%。其中,男性103例,占总数的18.53%;女性453例,占总数的81.57%。年龄22~25岁的270例,占总数的48.56%;26~28岁的148例,占总数的26.62%;29~35岁的96例,占总数的17.27%;36~40岁的42例,占总数的7.55%。见表1。

2.2 青年医务工作者阳性症状筛查率

以SCL-90因子中任一因子得分≥2作为阳性症状的筛查标准,医务工作者阳性症状筛查率为30.58%(170/556)。各因子阳性率分别为躯体化24.28%(135/556)、强迫症状28.06%(156/556)、人际关系敏感24.64%(137/556)、抑郁27.88%(155/556)、焦虑24.82%(138/556)、敌对26.80%(149/556)、恐怖17.99%(100/556)、偏执19.96%(111/556)、精神病性16.55%(92/556),其中强迫症状因子的阳性率最高,精神病性因子阳性率最低。

2.3 与全国常模各因子得分比较

本组556例医务人员SCL-90总均分为(147.69±54.29)分,全国成人常模[3]总均分为(129.9±38.7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72,P=0.000),医务人员SCL-90总均分高于全国常模。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分别为(1.62±0.72)、(1.98±0.73)、(1.67±0.70)、(1.62±0.66),(1.63±0.66)、(1.48±0.66)和(1.46±0.59)分,全国常模各因子分分别为(1.37±0.48)、(1.62±0.58)、(1.50±0.59)、(1.39±0.43)、(1.48±0.56)、(1.23±0.41)和(1.29±0.4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务人员SCL-90各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人际敏感、偏执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青年医务工作者SCL-90评分比较

对收入满意的医务工作者SCL-90总均分为(136.33±43.65)分,对收入不满意的医务工作者总均分为(154.13±58.49)分,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62,P=0.000)。医生SCL-90总均分为(139.03±53.81)分,护士为(153.93±54.07)分,专业技术员为(138.95±42.22)分,其他为(138.67±36.77)分,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63,P=0.047)。工作时长<40 h/周SCL-90总均分为(140.17±47.85)分,工作时长40~60h/周为(151.41±55.36)分,工作时长>60 h/周为(155.25±66.61)分,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41,P=0.041)。医务人员SCL-90总分在性别、年龄、职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s)

(±s)

3 讨论

以往采用SCL-90对医务工作者进行的相关研究显示,阳性症状筛查率为17.6%~19.7%[4,5],本研究结果发现,阳性症状筛查率达30.58%,高于该项全国常模(24.92%)5.66%,说明该地区青年医务工作者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中、下游水平。在被检测的10个因子中,阳性筛查率排名靠前的3位依次为:强迫、抑郁、敌对。强迫因子阳性症状筛查率居于第1位,其原因可能为:(1)部分被测对象具有思维理想化,对自己要求完美主义,承担风险意识较低等;(2)被测对象多为三级甲等医院在职员工,在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下易忽视自觉主动适应环境的问题。抑郁因子本次检测居于第2位,说明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出现对异性的兴趣减退,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动减慢,过分担忧,对前途没有希望,甚至容易哭泣、自杀等症状。敌对因子阳性症状筛查率居于第3位,说明被测对象敌对性症状较重,这与近年来,我国医疗专业人员相对匮乏,临床工作和科研任务繁重,医患关系紧张,使青年医务人员工作压力骤然增大,长期处于这种高强度的慢性心理应激状态下,容易出敌对等心理问题有关。医务工作者应该加强心理疏导,以降低自我不良情绪对工作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被测对象人际敏感因子低于国内普通人群,说明被测对象感情方面自卑感和不自在感较弱,对自身与他人关系的评价较好。医务人员SCL-90得分及其他因子得分都高于国内普通人群,说明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一般人群差,与冀永娟[6]、SHEN[7]、罗圆圆[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医务人员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邹志礼等[9]发现医务人员SCL-90总分、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常模,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与调查的样本、所在的医院级别及地域等不同有关,另外不同时期的调查也可能存在差异。

本研究结果发现,SCL-90总分在职业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的总分高于医生和专业技术员,提示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与蹇文华等[10]的研究一致。护士不但要技术娴熟,更要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工作任务重,面临的压力大,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脑力。但是大多数患者并不理解护士,认为其地位不如医生,其辛劳得不到患者的认同,容易对工作产生不良及抵触情绪。当医护人员压力和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处理,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另外,对收入满意的医务人员SCL-90总分较对收入不满意的医务人员低;工作时长≥40 h/周的医务人员SCL-90总分较<40 h的医务人员高。青年医务工作者每天面对大量的患者和事务性工作,奋斗在临床第一线,没有过多的时间顾及家庭或养育孩子,收入因素和工作时长对其影响很大。医院应该适当调整青年医务工作者工作量,按各部门工作强度分配工作人员,劳逸结合,尽量提高薪酬和其他各方面福利待遇。医务人员SCL-90总分在性别、年龄、职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总结发现,青年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存在一定程度的强迫、抑郁和敌对表现,在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其所在医院规模、岗位、工作时长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指导,给予该群体更多的社会支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其心理健康,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摘要:目的 调查长沙市某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以期对医务人员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抽取长沙地区某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在职青年医务人员556例,填写自编的基本情况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 医务工作者阳性症状筛查率为30.58%,躯体化阳性筛查率为24.28%、强迫症状为28.06%、人际关系敏感为24.64%、抑郁为27.88%、焦虑为24.82%、敌对为26.80%、恐怖为17.99%、偏执为19.96%和精神病性为16.55%。除人际敏感、偏执因子外,医务人员SCL-90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对收入不满意的医务人员SCL-90总分较对收入满意的医务人员高,护士SCL-90总分较其他职业高,工作时长≥40 h/周的医务人员SCL-90总分较<40 h的医务人员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社会及医院应该关注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其心理健康。

关键词:医务人员,症状自评量表,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漆隽玮,苗元江.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126-128.

[2]徐新华,赵天力,胡国良.综合医院医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3):324-325.

[3]高延,杨玉凤,洪琦,等.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46-247.

[4]孙洪涛,张明元.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的研究报告—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部分在职职工心理测评结果研究[J].黑河学刊,2014,6:141-144.

[5]王香平,花蕾,王建敏.北京市2460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9):779-781.

[6]冀永娟,衡中玉,项紫霓,等.青岛市551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6):577-580.

[7]SHEN L L,LAO L M,JIANG S F,et al.A survey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among primary-care physicians in China[J].Int J Psychia-try Med,2012,44(3):257-270.

[8]罗圆圆.医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6,22(3):161-165.

[9]邹志礼,黄雨兰,汪瑾宇.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6):78-81.

上一篇:示范乡镇下一篇:某食品公司食品经营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