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特色幼儿教育

2024-07-23

发展中国特色幼儿教育(共8篇)

1.发展中国特色幼儿教育 篇一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新发展党的教育理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开创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既凝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经验,又反映了世界教育发展规律,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理论,又体现了中国国情,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又借鉴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继承了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刻回答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唯一正确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教育优先发展之路

当今世界,随着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面对更加激烈的挑战,我们只有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先行开发,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我国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强国必先强教”的科学论断,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出了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工作部署,明确把是否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检验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是否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十六大以来,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得到有效实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正在实现,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的合力已逐步形成。学前教育加快发展,2011年全国幼儿园比2002年增加5.42万所,在园人数增加了1388万人,学前教育“短板”状况大为改善。义务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2011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中国领先于其他发展中人口大国实现“两基”意义重大,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标志性成果。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42.8%提高到2011年的84.0%。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到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15%提高到2011年的26.9%。1998年印度大学生数量是中国的2倍,2007年中国大学生数量是印度的2倍。2010年,我国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亿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2010年的8930人,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已经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实践表明,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育人为本之路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青少年要担负起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必须全面提高素质。当前,我国青少年的素质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在新的形势下,青少年成长成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创新型国家,给青少年提出了新要求;互联网等传媒中传播的一些有害信息,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育必须把育人为本放在首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德智体美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十六大以来,中央专门就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等下发文件,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创新型人才、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等作出专门部署。各级各类学校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引导学生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规范,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大学生入党踊跃,仅2010年一年就发展大学生党员123.6万人,占全国当年新发展党员总数的40.2%。

实践表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使命。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专业素养、健康的身心素质,担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改革创新之路

我国教育事业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渴望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要进一步解决好教育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还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还不尽合理等问题,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创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教育发展为了人民、教育发展依靠人民、教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教育改革创新作出总体部署,提出了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具体举措。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出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加快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机制。明确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协同创新,扩大教育开放,通过改革创新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

十六大以来,中央加强对教育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扩大教育开放等方面的改革向纵深推进。逐步形成了国务院领导、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规划实施、以县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理顺和规范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形成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教育投入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建立健全公共教育财政制度,强化政府对公共教育的保障责任;改革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形成了义务教育由政府负全责、非义务教育阶段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同步发展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

实践表明,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最根本原因,是教育发展的最鲜明标志,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的根本保证。必须始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促进教育公平之路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教育公平始终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但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愿望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的矛盾比以往更加突出。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取向。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强调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明确了促进教育公平的总体要求,强调以促进教育机会公平为关键,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根本措施,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利为基本要求,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不断加大推进教育公平的力度。明确了基本思路,强调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以发展促公平,以改革促公平,以政策支持促公平,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提出了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强调要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校际、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差距;着力完善国家助学体系,切实解决特殊群体的上学问题,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着力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十六大以来,我国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全面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亿多适龄儿童。这一重大举措,与取消农业税、终结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一样,都是惠及民生、载入史册的巨大成就。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初步建立,每年资助近1.8亿学生,保证了每个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26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益的营养改善计划启动实施,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初步解决。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教育发展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正在缩小。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普通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取得明显效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实践表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促进教育公平,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懈的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目标。必须抓住机会公平这个关键,满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利的基本要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提高教育质量之路

追求规模、搞外延扩张而对教育质量重视不够,是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特征,顺应国际教育发展潮流,把提高教育质量确立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时代的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提出了提高教育质量的总体框架: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规模与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紧紧依靠教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全面规划提高教育质量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建立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测评估制度,推动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高中教育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学习方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把教师队伍作为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深入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等,全国农村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分别从2007年的63.4%、41.4%提高到2011年的78.6%、62.8%。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的国家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70%。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提高,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了支撑和引领作用。高校集中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0%以上的研究人员和成果,在党的理论创新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中“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更加凸显。

实践表明,实现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规模是基础,质量是关键。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方针。必须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发展中国特色幼儿教育 篇二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中日两国的发展轨迹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两国都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都在19世纪中叶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 又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始了对近代化道路的探索。日本在战后依托制造业, 通过大力发展出口, 实现了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 通过与日本几乎相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正是由于这种历史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似, 使得中日两国在众多领域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日本目前是世界公认的制造强国, 尤其是在工程科技方面的竞争力更是令人瞠目。而今, 我国也正在努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制造业面临着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而大量掌握现代先进制造业技术, 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涌现, 将是决定我国制造业能否实现成功转型的重要因素。日本的工科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并因此支撑了日本作为制造业强国的地位, 但也因存在种种问题, 受到日本社会的诟病。

本文通过对日本工科教育的特色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 旨在为我国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

日本工科教育的特色

1. 日本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模式

日本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主要在工业学校、高等专业学校、大学开展, 另外还有其他的专修学校以及中央各部门设置的大学, 这些专修学校以及中央各部门设置的大学的教学内容相对而言较有特色。

日本工科大学在教育理念上, 对于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识并不强, 相对于培养“工程技术人员”, 他们更倾向于培养“工程研究人才”, 更倾向于认为“大学工科教育就是教授工程理论”。因此, 大学从企业方面接受委托而实施人才培养的情况并不多, 大学教育的内容也是自己决定, 并不会因为来自社会和企业方面的呼声而有所改变, 甚至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很少受到来自文部科学省的指导。

在这种背景下, 日本的大企业便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 自己开办技术专科学校, 另外还组建职工研修学院, 自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从而开创了日本著名的企业内部培训模式。由于大学入学率的不断提高, 企业开办的技术专科学校的作用被逐渐取代, 但是职工研修学院的培训对象却由新员工扩展到包括企业管理层在内的全体员工, 使得新员工可以在不同阶段同上司和老员工一起研究学习, 接受他们的指导。职工研修学院的学习时间一般在数个月到两年之间, 学习方式主要为现场实习。

以上培养模式经过长时间运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发现以下问题: (1) 教学内容缺乏统一性、规范性; (2) 授课人员自身未必接受过完整系统的工科教育; (3) 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变成员工培训, 其必然受到培训内容狭窄, 企业资源调配、企业经营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4) 难以适应技术更新加速的现实需要。

针对以上问题, 日本更加重视技术人员的企业外学习。如参加学术协会、大学举办的公开研讨会和讲座, 派技术人员到国内外大学留学, 增加面向企业技术人员的研究生招生名额等, 但是从人才培养和终身学习的角度考虑, 以上措施仍显不足。根据最近的调查, 日本80%以上的公司员工认为自己目前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更新和增加, 因此希望参加企业外组织的学习。

2. 日本工科院校招生的变化

招生的变化既体现在质的方面, 也体现在量的方面。随着大学升学率的提高, 大学教育已从过去的“接受最高学府学习”的感觉, 改变为仅仅是一种去向的选择。目前, 日本的大学入学率为45%, 即从小学生开始将有近一半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 接受大学教育已成为极其平常的事情, 大多数的大学入学者缺乏明确的目标, 只是因为大家都去上大学, 自己也跟着去了。

在量的方面, 理工科招生的人数在不断下降, 这在发达国家是一个共同的趋势。但是其他发达国家的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对理工科失去兴趣的人数逐渐增加, 10岁以下的学生对理工科抱有兴趣的比例最高, 日本学生则是在初中毕业进入高中这一期间, 对理工科失去兴趣的学生比例急剧增加, 这可能与日本高校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有关。近来, 日本大学入学考试的科目在不断减少, 现在只剩下英语和一门专业课, 如此少的考试科目很难判断考生的素质和能力, 更无法判断考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 一些对机械抱有浓厚兴趣的考生, 却因为数学成绩不理想被拒之于工科大学校门之外。

3.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及工科教育评价的变化

战后, 工程技术人员在日本社会地位很高, 这主要源于政府在战后实施的奖励产业振兴的政策。日本政府认为日本是一个没有资源的国家, 经济主要依赖于进口原料进行加工, 然后出口制成品, 技术人员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社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评价很高, 报考工科类院校的考生也很多。

但是, 随着社会逐渐安定、富裕, 人们因为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危险性高、工作环境不好、收入与其他工作相比也无明显优势等原因, 逐渐开始对工程技术职业不看好, 报考工科类院校的考生也随之减少。

日本的企业内部现场培训被认为是具有日本特色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现在这一模式也正在受到质疑。一方面是因为这种企业内部培训模式隔离了与工科大学教育的联系, 据调查,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录用的工科毕业的总体满意度只有60%左右, 最低只有40%, 但即使这样, 企业与高校之间也不沟通交流;另一方面, 企业内部培训主要采取上司及有经验的职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 而且这种培训教育又贯穿了特别鲜明的日本企业文化特征——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曾经被认为是日本企业的强大精神财富, 被认为是日本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纵横捭阖的法宝。但是, 近几年, 对接受这种教育持排斥态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讥讽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为“等待指示的人”、“害怕与别人不一样的人”, “从不敢指出别人问题的人”等。总之,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这种培训模式及其团队精神只能培养出一般化的人才, 只能适应改良型及模仿性的技术开发, 而不能满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

日本工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日本战后50年的工科教育奠定了日本在世界制造业的地位, 同时也体现了日本人的勤劳、好学、具有团队精神等优良品质。但是, 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具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社会思潮越来越显示多元化的趋势, 日本工科教育以及对教育体制的评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 日本在制订面向未来的, 能够适应社会变革的产业转型计划时, 要求对现行工科教育体制进行改革的呼声很高。但是, 由于日本对于未来产业如何转型存在着不同意见, 产业转型的方向未能确定, 同时由于日本制造业仍然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普通社会成员对工科教育改革的危机感并不强烈, 因此, 目前在日本国内出现自发性的、大规模的工科教育改革行动还存在困难。

尽管如此, 由于教育与社会变革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通过对目前工科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深入研究, 仍然可以对构建面向未来的, 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工科教育体系有所裨益。通过研究发现, 日本现存的工科教育体系存在以下较为突出的问题: (1) 工科院校教育与企业的互动偏少; (2) 工科大学过分重视科研业绩而偏废教学与人才培养; (3) 具有从事企业工作经验的工科教师偏少; (4) 由于升学率的提高以及选拔制度方面的问题, 一些对工科学习无兴趣、自身条件不适合的学生被录取到工科院校; (5) 大学工科系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6) 对于中学生出现的厌倦理工科学习的倾向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7) 广义的对于“社会人”的教育仍然缺乏, 终生教育未能有效落实; (8) 学校及教师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未恰当实施等。

对我国工科教育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日本工科教育体系的分析和研究, 可以对同样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工科教育得出以下启示:

1.社会经济的转型必然带动教育体制的转型。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以廉价劳动力形成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发展模式, 必须要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形成竞争力的发展轨道上来, 这种转型必然会对我国工科院校提出新的要求, 并成为我国工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

2. 大学工科教育必须听取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意见, 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

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 中国已拥有科技人力资源总量高达4200万人, 居世界第一位, 其中工程科技人才约占了三分之一, 在人才数量上我国显然具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 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布的2002年《国际竞争力报告》中一项“国内市场上是否有合格的工程师?”的调查显示, 在参与排名的49个主要国家中, 中国排在末尾。

这说明当前我国的工程教育存在一些严重的弊端, 尤其是我国工程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的弊端, 严重地制约着优秀工程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

为解决这种弊端, 工科教育必须倾听社会各界的意见, 尤其是听取来自实业界的意见, 根据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不断改进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式。

3. 建立适应技术人才接受终生教育的工科教育体系。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很快, 任何形式的工科教育 (包括大学工科教育) 都不可能具有一劳永逸的效果, 因而技术人员的终生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建立适应技术人才接受终生教育的工科教育体系, 将院校学习、企业内部培训、工程科技人员自学等方式有机结合, 确保工程科技人员所掌握的知识、技术的及时更新和提升。

4. 及早动手, 着眼于未来工科人才的培养。

由于工科院校新招录的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自身的兴趣、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而且由于大学扩招的因素, 部分并没有准备好成为技术人才或者自身条件并不适合成为技术人才的学生也进入到工科院校学习, 这就要求工科院校首先要帮助新入学者明确进入工科院校学习的目的, 帮助其分析如何成为优秀的技术人才, 唤起其对工科学习的兴趣。对于其他确实对工科学习无兴趣、也不愿成为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新入学者, 帮助其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小孩在10岁以前对工科学习产生兴趣的比例最高, 随后逐渐下降。在我国由于经济的发展, 生活条件的改善, 也必然会在未来出现这种趋势。立足于我国特有的国情, 有必要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 持续培养他们对理工科学习的兴趣, 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使他们有志于成为我国未来的工程科技人才。

5. 借鉴日本企业内部培养模式, 加快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教育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工业生产的主力军显然还离不开农民工, 尤其是新生代的农民工。

新生代的农民工相较于他们的父辈, 接受了一定的科学文化教育, 对新事物、新技术有着天然的敏感性, 但是他们其中的大多数和他们的父辈一样, 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门的技术培训, 很难想象如何去依靠这个相当数量的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性培训的群体来完成产业升级的历史重任。“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 如果能在这个庞大群体中培养出成千上万的工程科技人才, 将会极大地促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成功转型。

从实际出发, 借鉴日本的以企业内部培训模式, 同时适当结合院校教育, 将是未来完成对数以亿计的新生农民工培训教育工作的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1]《日本与美国白领阶层就业意向调查》 (《日本经济新闻》1998年调查统计) .

[2]《日本工科教育的特点及问题》 (日本北海道大学工学部2002年) .

[3]《中国科协调查报告》 (来自人民网) .

[4]《国际竞争力报告》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2002年发布) .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

3.发展中国特色幼儿教育 篇三

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的县级职教中心高举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旗帜,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办学,既加快了县域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也壮大了自身办学实力,提高了办学水平。2005年后,在中央大力支持下,各地县级职教中心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近年来,由于多重原因,县级职教中心出现分化趋势,一批县级职教中心进入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行列,办学规模越来越大,社会效益越来越高;另有一批县级职教中心则困难重重,办学规模日渐萎缩,有的已经濒临荒芜,陷入困境。于是,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议论,特别是对于生存艰难的县级职教中心,有的认为应当依靠政府,突出公益性质,加强政策倾斜;有的认为应当面向市场,办得成就办,办不成就散。孰是孰非,何去何从,令人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问题,任何一个县级行政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转移农村劳动力、培训当地从业者及外来农民工的任务。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下大力气办好县级职教中心,走中国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对于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开发农村人力资本,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劳动力转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发展中国特色幼儿教育 篇四

考试得分: 100.0 未评分试题: 0 答对试题数: 20 正确率: 100% 单选题: 共10题,正确10题 多选题: 共5题,正确5题 判断题: 共5题,正确5题 问答题: 共0题,正确0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分值:4.0/得分:4.0)试卷名称:

A.从现在到2018年 B.从现在到2019年 C.从现在到2020年 D.从现在到2021年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分值:4.0/得分:4.0)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B.效率优先、注重公平C.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D.质量第一、注重效益

党的十九大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分值:4.0/得分:4.0)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分值:4.0/得分:4.0)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基本实现现代化 D.建成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九大提出: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值:4.0/得分:4.0)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平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正义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法治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党的十九大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分值:4.0/得分:4.0)A.20年 B.30年 C.40年 D.50年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分值:4.0/得分:4.0)A.坚持党的领导 B.依法治国

C.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D.人民当家作主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之间的矛盾。(分值:4.0/得分:4.0)A.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 B.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C.不协调不充分的发展 D.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分值:4.0/得分:4.0)A.中国共产党领导 B.改革开放 C.无产阶级专政 D.改革创新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分值:4.0/得分:4.0)A.发展 B.改革 C.稳定 D.创新

世界民主方式有三种,这三种民主方式是()。(分值:6.0/得分:6.0)A.竞争式民主 B.议会式民主 C.谈判式民主 D.协商式民主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必然结果。(分值:6.0/得分:6.0)A.辩证逻辑 B.历史逻辑 C.理论逻辑 D.实践逻辑

下列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说法正确的是()。(分值:6.0/得分:6.0)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B.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分值:6.0/得分:6.0)A.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解放全人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分值:6.0/得分:6.0)A.文化建设 B.社会建设 C.生态文明建设 D.法制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分值:6.0/得分:6.0)否 是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分值:6.0/得分:6.0)

否 是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同该国特定的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分值:6.0/得分:6.0)否 是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分值:6.0/得分:6.0)否 是

5.发展中国特色幼儿教育 篇五

字号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是我们党着眼全面增强国家战略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真总结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基本经验,科学把握其时代内涵和主要任务,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军地各级坚决贯彻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巨大成就。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我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军品生产向军品民品生产并重转变的不平凡历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举全国之力,在较短时期内建立起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带动了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之后,国家相继实施“两弹一星”等重大装备项目,大大增强了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同时,军工企业积极掀起民品开发热潮。上世纪80年代,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国防科技工业进行大规模调整改革,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民结合程度进一步加深。上世纪90年代后,国防科技工业实行战略重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逐步形成“小核心、大协作”格局,国防科技工业创新能力和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军工行业效益明显提高。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军事需求成效明显。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历来高度重视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贯彻军事需求,并采取一系列战略措施推动落实。1964年,党中央作出“搞好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不仅改善了我国工业布局,提高了国民经济生存能力和战略后方支撑能力,而且大大改变了西部地区交通闭塞、发展严重滞后的状况。上世纪90年代后,为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大势,重点加强了通信信息等领域基础设施贯彻军事需求工作。1994年启动的军民合建光缆干线网,一举改变了国家和军队信息基础设施长期落后的局面。进入新世纪,根据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利用国家提升交通、通信等领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机会,在融合发展中不断提高我军战场建设水平。各级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军事需求给予有力支持,完成了一批民用基础设施附带军事设施项目建设。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的格局已基本形成。长期以来,我们注重军队教育体制与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接轨,从地方引进了大批军队建设急需人才。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作为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重要举措,使军地协作培养军事人才由过去单一的军队接收方式,发展为以招收选拔国防生为主要形式,以依托普通高校开展研究生教育、选送在职干部参加地方培训、接收提干、直招士官、聘用文职人员等为重要形式的多种培养渠道,较好满足了部队多系统、多层次、多样化人才需求。此外,征集大批地方大学生入伍,大大改善了兵员素质结构,促进了部队战备训练和各项建设。

军队有关保障初步融入国家社会化保障体系。1998年底,军委明确提出“军队的后勤保障特别是生活保障必须社会化”。2000年,军队保障社会化改革全面启动。经过10多年持续推进,改革范围不断扩大,项目不断增多,军队保障摊子大大收缩,保障效益显著增强,保障负担明显减轻。全军先后撤销食堂、加油站和幼儿园、子女学校等各类保障机构几千个,移交撤销一批军队院校、保障性企业,大量保障任务交由社会承担。军队保障社会化改革成果,在近年来部队执行抗震救灾、奥运安保、国庆阅兵、处突维稳、联合军演等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和检验。

国防动员各领域军民融合建设不断加强。在后备力量建设上,进一步压缩基干民兵和预备役部队规模,依托相关行业组建新型民兵专业分队,增大海军、空军、二炮预备役部队比例,后备力量结构布局更趋合理;积极改善训练保障条件和装备器材,改进训练方法,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应战能力不断提升。在国民经济动员上,突出抓好战略物资储备和相关行业动员能力建设,建成一批经济动员中心和物资保障基地,有重点地落实物资动员储备和轮换调用。在人民防空建设上,着力推动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加大人防工程为社会服务力度。在交通战备建设上,坚持结合交通物流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国防交通网络布局,调整组建铁路、公路、航空和通信保障队伍,国防交通抢运抢修能力明显增强。此外,在国防教育、信息动员、科技动员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丰富实践,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坚持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需要出发,统筹谋划和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使之与军事斗争准备发展相适应、与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与国家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相适应,确保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三是必须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骨干,以非公有制经济为重要力量,使多种所有制经济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可靠支撑。四是必须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努力调动军地各级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领域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良好格局。五是必须坚持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机制,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些基本经验,深化了我们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认识,应当始终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二、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科学内涵和主要任务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根本目的是富国和强军。富国和强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军民融合式发展,将富国和强军的目标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关键,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根本方法。发展重点是“七个领域”,即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军队人才培养领域、军队社会化保障领域、国防动员领域,以及空天、海洋、信息等领域。实现方式是“六个纳入”,即: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将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将军事人才基础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军队后勤保障纳入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将国防设施和战场建设纳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将国防动员应急能力建设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就是要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富资源和持续发展后劲,使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良性互动。

根据党的十七大的部署,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主要任务是构建“四个体系”: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要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军工集团公司跨行业专业化重组、产研结合、内部重组以及相关配套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从根本上增强军工行业创新动力和活力,增强以信息化为导向、以先进研发制造为基础的核心能力。要加速高新技术军民双向转化。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重大工程为平台,推动高新技术在国防领域、民用领域的双向流动和高效利用,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要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以此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作为孵化形成高附加值产业链的重要领域。要结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大力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努力形成规模效益。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要按照《2020年前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部署,在办好军队院校特别是指挥类院校的同时,加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力度,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开放融合的军队人才队伍发展路子。要有效利用国民教育优质资源,坚持军地通用专业主要由国防生培养补充、指挥专业和军事特色鲜明的专业主要由军校培养的大方向。要更加注重提高国防生综合素质,坚持科技素质与军政素质并重,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要研究解决地方大学生入伍后发展及退役后安置问题,军队重点抓好大学生当兵培养、岗前培训、使用帮带,各级政府应当在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公务员选拔、就职创业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保障体系。要依托国家信息资源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采取共享资源、合作建设等方式,完善军队通信骨干传输网,建设陆海空天一体的移动通信系统,建立军民共用的航天设施和应用保障体系,推动我军信息化建设跨越发展。要依托地方基础设施加强战场建设。在基础设施布局、设计等级、技术标准和配套建设等方面,认真贯彻军事需求,努力完善战场设施条件。要依托社会力量搞好装备维修保障。适当扩大社会力量参与军队装备维修保障的范围,逐步形成部队维修力量、装备承研承制单位和地方相关企业相结合的装备维修保障格局。要依托市场资源推进生活保障社会化。逐步将军人社保、医疗、退役安置等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为地方企事业单位参与军队生活服务、工程建设、军事物流、装备维修等创造条件。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动员体系。要加强国防动员力量建设。重点编组保障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急需的民兵专业队伍,调整各军兵种预备役部队比例结构,加快转变战斗力保障力生成模式,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规模适度、结构优化、训练有素、动员快速的后备力量。要搞好重要战略物资联储联供。扩大军民通用物资储备覆盖面,重点抓好未来作战急需、稀缺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完善物资联合筹措、运输和配送渠道,建立健全军地联储联供保障体系;坚持实物储备、能力储备、技术储备、生产储备相结合,提高储备效益。要抓好战略机动保障能力建设。在国家发展战略投送能力基础上,把大型民用飞机、大吨位民用船舶等列入战略后备运输力量体系,有计划地做好加装预置军事功能的工作,确保需要时能够为部队战略投送提供有力支援。要提高重点城市防空抗毁能力。在城市规划中统筹人防工程、通信警报设施和疏散地域建设,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兼顾战时防护功能建设;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人防工程和重要经济目标抗毁能力。

三、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措施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是一个重大战略工程。要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周密筹划,狠抓落实。

精心制定推进融合式发展的规划计划。军民融合式发展,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科技、教育等诸多领域。必须树立体系建设的观念,加强战略筹划和顶层设计,制定完善配套的规划计划,努力构建以需求牵引建设、以计划规范进程、以标准控制质量的科学管理模式,推动军民融合持续健康发展。去年底国家启动了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这个《规划》将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颁发施行。《规划》出台后,军地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抓好各项任务和保障措施落实。各省(区、市)应当结合实际制定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规划计划,努力形成上下衔接、完善配套、可操作性强的规划计划体系。

不断完善有利于融合式发展的工作机制。要完善需求提报论证机制。军事需求对融合式发展具有牵引作用,要逐级建立完善提报机制,使军事需求提报论证工作规范化法制化。要完善重大项目对接机制。落实军事需求,必须搞好军地衔接,尤其是重大项目对接。要依据国防动员法,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要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通报制度,加强交流互通,为推进军民融合提供信息保障。要完善绩效评估机制。统筹制定各领域融合绩效的考核评估体系,定期对军民融合规划计划执行、重大项目进展、综合效益发挥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以此为依据,加强奖惩激励、督导问责,促进工作落实。

健全完善促进融合式发展的配套法规政策。要完善法律法规。对已出台法律中军民融合的相关规定,应加以细化,使之更具操作性。新起草法律法规,应充分考虑推进军民融合的要求。要完善军民通用标准。统筹制定完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军用标准,扩大军民通用标准的范围。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大型交通工具加改装、民用资源征用等方面,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加强对融合式发展的科学指导。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军民融合式发展,既要满足国家安全需要,又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军事需求应当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的承受能力,各级政府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军事需求的支持力度。二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要优先安排解决融合式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和急难问题,力求在关键领域、重大项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同时,要把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连续性和协调性统一起来,切忌急功近利。三是军需与民用的关系。要搞好综合平衡,做到既保障军需又兼顾民用。四是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自觉做到部门利益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利益。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兼顾各地区各部门利益。五是项目建设与成果应用的关系。要坚持充分论证、科学决策、统筹安排、精心实施,确保建设项目质量高、效益好。同时,要克服重建设、轻应用的倾向,切实把各个项目管好用好,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和国防安全效益的有机统一,使融合式发展更具活力,更有吸引力。

(作者: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

来源:《求是》 2011年08月01日

6.发展中国特色幼儿教育 篇六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中国成立71年来,我国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关于农民承包的土地具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属性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等等,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我国经济学者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我国经济学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

在改革开放40多年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根植于伟大社会实践的、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为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两个方面优势都发挥好,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努力在实践中破解政府和市场关系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这深刻地揭示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规则和资源配置机制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必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制度框架内发挥作用,必须根据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效程度来评价其最终效果。经济学者需要植根中国实践,不断完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转型的逻辑框架,揭示制度演变规律,创新经济制度理论,增强我国经济学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的中国特色。

7.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篇七

中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在很大程度上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所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家庭消费需求的增长。加快城镇化步伐, 仍将是我国未来20年主要发展趋势。总体看, 中国政府外债很少, 我国今后可在长时期内加大公共投资, 在继续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外, 加快向城镇、农村养老体系建设、卫生医疗保障和城市流动人口社会福利等方面有序转移。这将更加有利于推动城镇化进程。

“十二五”、“十三五”时期, 是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推动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和上述城市发展新特点出发,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中国新型城镇化从既要提高城镇化率, 又要向提升城镇发展质量转变;从不完全城镇化向全面城镇化转变;城市发展重心从关注经济增长向更加关注城市品质整体提升转变;产业结构从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以城市发展转型为核心, 加快向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和谐有序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城市从过去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转变。

按中央要求, 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合理确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开发边界, 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

未来中国城镇化水平必将与我国现代化进程相适应, 并呈现下列八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稳妥推进

世界城市化普遍规律表明, 当城市化率达30%至70%时, 城市化步伐处于加快发展阶段。1998年, 中国城镇化率达30.4%, 从那时起, 中央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提出来, 抓住了解决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三农”深层次矛盾的关键。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1997年中央就提出,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本世纪初, 中央着手勾画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蓝图, 到“十一五”初基本完成总体战略布局, 形成以“四大板块”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 即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加快发展。“四大板块”及所在的省、市、自治区都相应制定出发展规划并抓紧组织实施, 体现在:总体思路清晰、目标任务明确、工作重点突出、政策措施有力。西部地区在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上下功夫;东北地区在振兴老工业基地、发展装备制造业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上发力;中部地区在建设“三个基地、一项枢纽”上加大力度;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上率先发展。

这几年, 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1个百分点左右, 有的年份甚至增长1.5个百分点。今后10年, 中国城镇化率每年仍将提高1~1.2个百分点。2010年, 中国城镇化水平达47.5%;到“十二五”中期, 即2013年将超过50%, 进入城镇化国家的重要时期, 那时中国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进入城镇, 过上城镇生活;预计到2020年, 中国城镇总人口将达到8.12亿, 那时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8%, 甚至接近60%;到2030年, 全国总人口将达15亿, 城镇总人口将为10.5亿, 届时中国城镇化率将为70%。

未来10年, 河北省将着力构建环首都新型城市群,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根据河北省《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 河北省城镇人口将由2010年的3186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4100万人, 人口城市化率将由2010年的45%提高到2015年54%。按照规划, 2020年, 全省城镇人口将达到5460万人, 城市化率将达到64%左右, 进入中国城市化发展先进行列。

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速崛起, 将使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加快发展。中国只要坚持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充分利用现代交通手段, 城市空间布局将日趋合理, 形成以大城市为骨干, 中小城市为主体, 小城镇为基础, 发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 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今后要努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发挥大城市对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良性互动。

当今中国, 城市规模呈多样化发展, 大城市圈、城市群、城市带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导。除继续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经济圈、胶东半岛、辽东半岛五大城市密集区、城市群外, 在中西部地区围绕几座大城市形成新的聚集带;中国城市化呈现明显的大城市化特征, 城市布局改变了单中心、摊大饼, 不断向外扩张的格局, 这有利于发挥大城市圈作用, 在一些大城市、中等城市周围, 形成一批卫星城;沿铁路干线和东部沿海分布的城市带;建成一批星罗棋布、富有生机的小城镇。

在当代, 发展以超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经济、都市带经济、都市群经济, 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平台。因此, 未来的大城市将不再沿循“单一中心”和“一城独大”的格局, 而是在大城市周围建设繁多的卫星城, 发展成多中心的超大城市群。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房价便宜、环境宜居等优势, 其发展速度必将超过中心大城市。组团式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向。即构建组团式城市布局, 要节约集约利用国土有限空间, 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 规划建设一批不同城市规模、不同品位等级、不同功能分工的城市组成城市圈、城市带、城市群。河北省会石家庄提出“1+4”城市组团;为建设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 邯郸市谋划了“1+6”城区格局, 即将邯郸县、永年县、磁县、成安县、肥乡县、峰峰矿区等6 (区) 纳入中心城市管理范围, 通过主城区与6个卫星城的融合, 加速打造城市集群;邢台市的“一城五星”;保定的“一城三星一淀”等城市发展新格局不断涌现。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主要关注大城市的发展, 今后除了大、中城市外,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市也要放在重要位置。

不同等级规模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大都市群、大都市带、大都市圈将超常发展

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 都经历了特大城市主导城市化发展的过程, 都曾形成一个或几个大都市圈作为经济和人口的主要承载地, 都曾经历特大城市、大都市群、大都市带、大城市圈超常发展。

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中国大城市加快发展是个大趋势, 人口更多地向大城市聚集, 城市地域扩展, 城市规模扩大, 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50万-100万人口、100万-500万人口、500万-1000万及其以上人口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数量明显增加, 在具有区位和地缘优势的地方将会形成大城市、特大城市、大都市群、大都市带、大都市圈, 有的特大城市、大都市群、大都市带或大都市圈还可能形成“国际性大都市”、“世界性中心城市”或世界城市。上海市对长三角的辐射, 通过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等区域中心城市向下延伸, 带动了长三角城市群;广州、深圳和香港等区域中心城市和特别行政区的延伸, 对珠三角的辐射, 通过佛山、中山、东莞等区域次中心城市的延伸, 带动了珠三角城市群;北京、天津对环渤海地区的辐射, 通过京、津、冀向下延伸, 带动了环渤海地区的发展。

实践表明,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一个国家建成几座“国际大都市”, 是拥有强大综合国力尤其是强大经济实力的体现。建“国际大都市”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量力而行, 不能好高骛远, 不切实际、人为拔高。否则, 只会造成很大浪费, 劳民伤财, 甚至后患无穷。2008年8月揭晓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推选结果显示, 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 这怎么可能呢?

现代城市是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环境和谐宜居和人类发展进步的结晶, 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全球繁星众多的城市中, 仅有极少数的几个城市成为聚集全球资源、影响世界发展的综合性中心城市, 即“国际大都市”或“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应在全球充分体现其世界经济繁荣价值、技术先进价值、金融流通价值、社会文明价值、文化创意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谐宜居价值和国际交流价值的综合。世界城市及其未来发展, 必将是世界经济的聚集地、高端人才集结地、尖端技术集散地、交通通讯枢纽, 拥有国际文化包容性、世界事务的影响力、享誉全球的国际知名度、可持续发展及低碳生活的创新地。

目前, 除香港特别行政区外, 中国还没有哪个城市真正称得上“国际性大都市”。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 我国需要从发展规划到政策扶持, 加速培育、建成几座能代表国家、具有综合国际竞争力、对世界经济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世界城市,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提高国际竞争力。目前, 我国城市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有118座,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座城市, 人口均已超过1000万人。可以预见, 到2020年, 亚洲最大的国际都市群, 除日本东京大都市群外, 将出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群、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大都市群和以香港—广州—深圳为连线的珠江三角洲大都市群, 借以带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都市圈迅速崛起。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深刻指出, 世界城市发展规律有二:一是世界城市产生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区域;二是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世界城市区域体系的强大支撑。纽约、伦敦、东京这些举世公认的世界城市, 固然看其首位城市的发展, 但都离不开区域腹地做重要支撑。

目前, 北京、上海等城市已进入世界前40位城市经济体排名, 但距世界城市在不少方面尚有很大差距。

世界城市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特征:一是综合经济发展实力雄厚, 拥有强大雄厚的经济实力, 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能成为世界城市的首要指标, 强大雄厚的经济实力主要在于城市生产总值及其占全国GDP的比重大和具有较高的人均生产总值水平;二是产业结构合理, 构建了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具有影响全球的金融市场、金融业发达, 成为拥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 新型基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 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三是国际高端资源和企业控制力、影响力大, 拥有影响广泛的国际交往能力, 包括现代物流、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等流量大、交易量大, 聚集能力强, 拥有规模大的会展产业、会展中心;四是具有在全球领先的信息化水平和综合创新体系;五是聚集了相当数量的跨国公司总部、研发中心和国际组织, 拥有对世界有较强影响力的智库机构;六是整个区域现代通讯服务先进便捷、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完备, 包括现代通讯设施完备及现代航空、海运, 城际高速铁路及高速公路, 城市地铁、轻轨、公共交通等现代交通发达;七是具有一定比重的国际人口和国际教育机构, 纽约33%的人口是在国外出生的, 伦敦有27%的人口来自国外, 以促进劳动力的国际化;八是体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占主体地位, 做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文明和文化水平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秀美;九是政治稳定、社会安全、环境宜居, 国际形象好, 不少方面赢得世人赞誉。这些都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 准确理解世界城市的内涵, 还要把握以下两点, 这里引证如下 (1) :

第一, 世界城市与国际城市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 聚集了世界高端企业总部、高端人才等, 是国际活动的聚集地, 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与国际城市不同, 世界城市在数量上是相当有限的。而国际城市是指与世界其他城市之间具有较高经济、政治、文化交往度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市。

第二, 世界城市通常是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世界城市的形成与其周边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 世界城市的影响力也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其所在的城市群。比如, 纽约与其周边40多个城市即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城市, 共同构成了世界第一大城市群;伦敦周边集中了英国最主要的几个产业城市, 如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 是英国产业密集带和经济核心区;东京则是由1都7县组成的首都圈, 其核心是东京和横滨, 东京和横滨加上千叶等构成了“大东京”的概念。正是依托于这些城市群, 纽约、伦敦、东京才具有巨大的世界影响力。

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金融、科技、政治、文化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 也是国际社会加强交往和活动中心。

关于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三角都市群有望争创未来世界的第四大“世界城市”、“国际性大都市”, (本人所著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书第七讲“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做了阐明, 这里不再赘述) 。

当今世界, 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已成为国际化城市发展大趋势。这些年, 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和重心明显地表现在东部沿海的一些中心城市, 尤其是一线城市。城市发展模式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构建多板块联动格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这些超大型中心城市, 其“城郊化”趋势突出显现。未来, 中国城镇化模式、重心、主战场将逐步转移到二、三线城市, 甚至中小城市。

跨市、省地铁是打破行政区划间隔, 打造大都市群、大都市带或大都市圈的桥梁纽带, 也是城市轨道交通跨区域发展的重大突破。

2010年冬, 广州-佛山地铁开通运营。这是我国首条开通运营的跨城市地铁。广-佛线总投资146.75亿元, 由广州、佛山两市按51:49股比出资建设, 这为广州、佛山两市地铁网络对接, 推动珠三角区域加快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

2010年秋末, 上海-江苏省昆山花桥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奠基。这是全国首条跨省、市轨道交通。上海-昆山工程总投资16.95亿元, 由上海和江苏共同出资建设。这对推动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起到示范作用。

2010年秋, 北京市政府相关人士在“2010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 根据发展规划, 第一期2015年北京市轨道运营里程将达561公里, 第二期向河北省延伸1100公里地铁。地铁设计时速通常为80公里。地铁一旦修通, 河北省保定的涿州, 廊坊的燕郊、三河、香河等地到北京市中心的时间将在1小时内。京冀间以建设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等快速交通为重点, 推进首都周边的河北省13个县 (市、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北京市的对接。

现如今, 参与世界综合实力竞争的已不是孤独的一座城市, 而是大都市群、大都市带或大都市圈。因此, 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圈都积极通过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一体化, 增强大城市群、大都市带或大都市圈的综合竞争力。

随着广-佛地铁首期开通运营, 上海-昆山地铁奠基, 北京地铁进河北省规划的报批, 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都将进入跨地区地铁建设新阶段。

未来北京作为世界城市, 必须有区域腹地的强力支撑。世界城市应建立在核心城市与众多周边城市密切联系基础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核心城市的发展不能单打独斗, 特别需要众星捧月, 需要周边诸多功能性城市组成的城市网络的支撑。建设京津冀经济圈, 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关键是促进河北省迅速崛起。《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按照“2+8”模式制定, 包括京、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石家庄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沧州市、张家口市、承德市8市, 有望发展成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廊坊这座处于京津走廊的新兴城市, 正在发挥对接京津优势, 成为现代产业蓬勃发展的沃土。与京津对接, 交通先行。过去人们说廊坊“半小时进京下卫、1小时上天入海”。目前,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以及京承、京张和京秦城际铁路等启动实施, 石家庄、唐山、秦皇岛、沧州、张家口、承德等市也都能实现1小时左右到京津。

未来石家庄市、唐山市将会发展成5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保定市、邯郸市发展成3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还将出现一批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

随着不同等级规模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大都市群、大都市带、大都市圈的发展, 必须努力避免一些大城市中心功能区过于集中、人口过密、资源短缺、就业困难、地价上涨、住房昂贵、交通拥堵、大气污染、垃圾围城、污水无序排放、犯罪率上升等弊病的发生。要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控制大气和噪声污染, 加强重金属、危险废弃物和土壤污染治理, 加强辐射监管能力。在城市化进程中, 针对这些问题, 都要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有效解决。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促进环京津、环渤海城市集群发展

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 以大城市为依托, 以中心城市为重点, 逐步形成城市圈、城市带和集群发展的城市群。发展以首位大城市为主体, 并在区位优势强、地理位置近、发展基础好、生态环境适宜的地区形成繁荣昌盛、辐射力强的城市群。目前, 广东省正在编制珠三角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等五个一体的发展规划, 以推动广佛肇 (广州、佛山、肇庆) 、深莞惠 (深圳、东莞、惠州) 、珠中江 (珠海、中山、江门) 三个经济圈建设。

河北省推进城镇化, 具有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尤其是高速交通网京石、京唐客运专线已开工建设, 几条高速公路正在抓紧施工。这样唐山、廊坊、保定都在半小时经济圈内, 石家庄、沧州、张家口、承德在1小时经济圈内。

当今世界, 城市群是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由若干不同性质、类型和规模的城镇, 在区域经济发展、交通通讯和市场纽带相联系而形成的城镇网络群体。城市群的重要特征是:功能高端化、分工合理化、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化和发展现代化。城市群的快速发展, 是壮大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实力, 提升区域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按照《石家庄市域城乡统筹规划 (2010—2030年) 》,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域空间结构将形成“一核、五区、六极、两带”发展格局。

“一核”是指以石家庄中心城区为中心, 整合周边具有功能与空间一体化发展潜力的正定、藁城、鹿泉、栾城四县 (市) , 构建功能与交通一体化的石家庄都市区, 打造京畿首府和华北中枢强大的区域中心。

“五区”是指在都市区外围选取部分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的地区, 对区域内各项功能、资源和空间进行整合和优化, 发展五大区域性产业协作区, 包括空港—新乐京津工业协作区, 借助空港和接轨京津门户优势, 整合空港产业园和新乐;西柏坡 (平山) 冀晋旅游休闲产业协作区, 以西柏坡为核心, 整合西部旅游资源, 强化与山西的旅游协作;井陉—矿区冀晋能源综合产业协作区, 统筹井陉和矿区的产业布局, 利用山西能源优势, 做大做强能源产业;南部—冀南工业协作区, 整合赞皇、元氏、高邑的产业和资源, 打造面向冀南的产业协作区, 做大做强辛集皮革产业, 树立华北地区皮革生产和贸易中心的地位。

“六极”是指培养灵寿、行唐、无极、深泽、晋州、赵县县城经济发展,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完善复合开放网络的空间结构。

“两带”是指市域东部华北都市农业示范带和西部太行旅游生态涵养带。华北都市农业示范带是发展地方特色农业, 为京津地区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太行旅游生态涵养带注重自然生态环境建设, 注重旅游休闲产业开发。

当前, 经济全球化正在向纵深发展, 国际产业调整和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东企西扩”、“南资北移”深入推进, 国家积极推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 这对沿海地区的发展确是难得的机遇。

要充分发挥优势, 加快京津冀经济圈规划建设步伐, 明确功能定位, 划分产业分工、优化空间结构, 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功能明确、分工合理、布局优化, 打破行政壁垒,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京津冀经济圈, 将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第三个经济增长极。

河北省沿海发展进入国家战略安排。“十二五”规划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一章中, 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打造首都经济圈, 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两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发展,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这表明, 由秦、唐、沧组成的河北沿海地区已进入国家战略。

伴随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在京津冀原有产业发展基础上, 以港口带产业, 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产业促发展, 形成港口集群和产业集群, 推动沿海经济发展, 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实力。京津冀经济圈有条件建成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 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城市群和创新创业基地, 成为世界性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成为现代服务业高发区域。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包括与京津接壤的唐山、沧州、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6个设区市, 辖73个县 (市) 。根据发展规划, 环京津地区将着力打造两个增长极, 即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两个增长极。

曹妃甸新区, 将全面加强与京津产业和重大项目对接, 加快培育精品钢材、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港口物流等临港优势产业和电力、新型建材、海水淡化、出口加工等关联配套产业。配套建设唐山湾国际生态城。

渤海新区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 加快临港产业聚集, 着力培育石化、煤化、盐化、精细化工、海洋化工“五位一体”的化工产业集群。建设新型化工、装备制造、特钢工业和现代物流园区, 打造天津滨海新区南翼重要的产业聚集区。

河北省将重点培育四条产业功能带:一是环首都高新技术产业带, 重点建设廊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及服务业基地、承德智能化仪器仪表基地等;二是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 重点建设京西北、京西南运动康体休闲等六大功能区, 承德、廊坊、保定三大休闲城市, 白洋淀温泉、乐亭滨海等八大聚集区;三是环京津高端食品制造产业带;四是环京津现代物流产业带。

加快沿海地区开发建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近几年, 河北省沿海地区港口建设取得很大进展。

曹妃甸深水港址与岸线浅滩是一块天然宝地。曹妃甸建港条件得天独厚, 是渤海沿岸唯一无须挖掘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几个25万~3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的天然港址。以深水海港为依托, 建设滨海工业新区, 是世界发达国家通行惯用的生产力布局。目前, 曹妃甸港正在建设或扩建, 以进口原油、液化天然气 (LNG) 、铁矿石和煤炭南运为主的专业化大型码头。这里, 首钢与唐钢联合, 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临港而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精品钢材生产基地。用先进信息技术与流程管理相结合, 促进钢铁企业向自动化、循环经济和节能型方向发展, 成为省、市间成功合作的典范。

秦皇岛港作为能源大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黄骅港是河北省南部沿海一大出海港, 在运煤码头以北开挖第二航道, 建设黄骅综合大港, 现已正式开港通航。黄骅综合大港作为欧亚大陆桥新通道的桥头堡, 是支撑我国冀中南、晋西北、鲁北、豫北、陕西、内蒙古等区域对外开放东出西联的重要廊道, 是河北省渤海新区建设区域的航运物流中心和联通亚欧两大国际市场的重要海港, 也是京津冀经济圈南部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枢纽。黄骅综合大港发展规划包括通用散杂货区、集装箱作业区、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作业区及预留码头作业区。

渤海新区将以黄骅综合大港建设为龙头, 推进中海油、中捷石化、金牛化工、沧州大化、中铁装备、中钢镍铁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同时, 渤海新区还规划了26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 包括冶金工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汽车产业及现代物流等专业园区, 打造河北南部钢铁工业基地、中国北方化工产业基地、中国管道装备制造业基地等。

唐山曹妃甸为天然宝地, 耀眼明珠。岛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 并有30多米深的黄金水道通达全球。岛后滩涂广阔, 可用于发展临港产业的面积多达1000平方公里。经过“十二五”建设, 这里将逐步崛起世界一流的国际大港, 年吞吐量将超过5亿吨;将崛起一座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新型生态城市;建成服务“三北”地区的能源原材料物流中心;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精品钢铁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速动车组、新型电动汽车生产基地等。

河北港口集团的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黄骅综合大港将为两环大省迅速崛起扬帆起航, 迎着初升的太阳, 乘风破浪到达光辉的彼岸。

在2009年10月在“曹妃甸国际论坛会”上, 我以《抓住战略机遇期, 推进新型工业化》为题发表演讲。在那次会上提出, 目前国家已经明确, 将曹妃甸建成循环经济示范区, 唐山暨曹妃甸被国家工业和信息产业部确定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试验区。这是国家的期望和要求。为加快曹妃甸开发开放建设步伐, 建议唐山市抓紧制定曹妃甸整体发展规划并联合秦皇岛、沧州制定秦、唐、沧环渤海地区发展规划, 报省政府并取得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支持, 直至报国务院审批, 如同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那样, 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河北省地处渤海湾中部, 环抱京津两大直辖市, 具有全国其他省、区无法相比的区位优势。河北省多年来实施“两环”开放带动、科教兴冀和可持续发展三大主体战略。“两环”开放带动战略, 即环京津、环渤海对内对外开放战略。环渤海的核心地带是京津冀经济圈。环京津区域即以北京—天津为主轴, 以保定—石家庄—沧州和张家口—廊坊—唐山—秦皇岛—承德为两轴线而展开, 包括河北省8个设区市。今后, 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港区、秦皇岛港区、黄骅港区发展前景广阔。

这里将石家庄纳入京畿圈是很有道理的。河北省历史上曾作为直隶省份, 石家庄是河北省会, 是全省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中心。从地理位置看, 石家庄市到北京市高速公路里程为279公里, 比南京到上海的公路里程349公里短得多。乘高速火车, 北京至石家庄仅为1小时, 而且石家庄至郑州、石家庄至济南、石家庄至太原运行时间也仅为1小时, 石家庄成为京、豫、鲁、晋高速铁路枢纽中心。因此, 将石家庄市规划到京畿圈, 以发挥其应有作用是正确的。

要将环京津城市群列为河北省重点发展领域。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关于《环京津城市集群发展调研报告》中提出很好的建议, 即环京津市县要站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高度, 按照“优势互补、找准定位、错位发展”的思路, 与京津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各市、县要明确发展定位、做大城市规模。

一些城市主动与京津、环渤海对接。廊坊市定位“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唐山市打造“现代化沿海大都市”;承德市确立“国际旅游城市”目标。

河北省要抓住国家实施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有利时机, 运用城市群、城市带发展理念, 加快环京津、环渤海城镇建设步伐, 提高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环京津设区市应主动与京津对接, 积极联合京津, 借势加快发展, 培育壮大城市群, 扩大城市规模, 提升河北省在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 增强综合竞争力。到2015年, 石家庄市、唐山市建成省域中心城市, 人口规模达300万人以上, 将保定市、邯郸市建成区域中心城市, 城市人口达100万—200万人口规模。

世界一些大国首都经济圈都聚集着优势生产要素, 都是充满活力、实力雄厚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心。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等城市圈都成为经济繁荣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生态环境宜居的城市圈。这些国家的首都经济圈创造的生产总值都占全国GDP的1/3以上, 而京、津、冀三省市2009年GDP仅为36910.36亿元, 占全国GDP345023.6亿元的10.7%, 未来发展潜力很大。

河北省政府规划提出:充分利用环绕首都的独特优势, 在紧邻北京, 交通便利、基础较好的县 (市、区) 加快建设环首都经济圈, 简称“13县1圈4区6基地”。13县 (市、区) 是: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固安县、广阳区、安次区;1圈是: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经济圈;4区是: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区、现代物流园区;6基地是:在环首都经济圈内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通过加强与首都地区的对接融合, 将环首都地区打造成高端、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特色鲜明、综合实力雄厚的经济崛起圈, 成为吸纳首都产业转移的新兴产业圈, 成为独具魅力、舒适宜人的休闲度假圈, 成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生态环保圈, 成为环境优美、安定和谐、宜居宜业的现代城市带, 成为城乡一体化、各具特色、靓丽精美的示范带。

优化城市化发展格局。河北省加快城市化步伐, 制定了总体规划布局。提出“十二五”期间, 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 加快构建环首都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和沿海城市带“两群一带”新格局。做大做强石家庄、唐山两大省域中心城市, 人口规模均达到300万人以上。做大保定、邯郸, 两大区域中心城市, 人口规模均达到200万人以上。其他7个设区市要整合中心地区与周边地区资源, 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实现同城化发展。实施环首都和沿海“新城战略”, 以廊坊市北三县、涿州、怀来为中心, 倾力打造京东新城、京南新城和京北新城建设。推进唐山湾国际生态城、黄骅新城、北戴河新城等沿海新城开发建设。支持石家庄正定新区、保定白沟新城、邯郸冀南新区加快建设步伐。将一批县级市培育成为高品质中等城市, 支持30个县城扩容升级为中等城市, 建设一批特色中心镇。

按照长远规划, 河北省会石家庄市按照打造500万人口规模、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的目标要求, 借鉴国际国内城市建设先进发展模式, 提出北跨滹沱河、建设正定新区的重大决策, 将石家庄旧城区与正定古城、藁城古县融为一体, 使滹沱河成为城市内河, 石家庄由百年城市演变成千年古城, 使现代城市与古老城市相辉映。

推进冀中南城市群的发展, 要加快冀中南经济特别是装备制造新区建设, 设立冀中南装备制造新区, 列为全省重点发展区域, 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优惠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 使之成为冀中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

加快河北省环京津中等城市带建设步伐, 形成30万—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带。涉及河北省23个县 (市、区) , 其中丰宁、滦平、怀来、赤城、涿鹿、固安、永清、大厂、涿州、高碑店、涞水11个县 (市) 毗邻北京, 遵化、玉田、霸州、文安、大城、青县、黄骅、芦台、汉沽9个县 (市、区) 毗邻天津, 兴隆、三河、香河3个县 (市) 同时与京津相邻。这些县、市也应主动与京津对接, 借势加快发展, 经过努力, 到2020年环京津各县、市全面达到中等城市规模, 使城市带与产业带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规模有序、设施完善的环京津城市集群。

这里以廊坊为例, 说明打造城镇群建设。按照发展规划, 未来五年廊坊市将按照北、中、南三大区域板块理念, 以廊坊主城区为中心, 打造北部城市群和南部城镇群, 构建“一体两翼”的城镇空间布局。即以建设廊坊这个区域中心为目标, 提升主城区资源要素承载能力, 加快推进主城区、固安、永清“大三点”组团建设;北部城镇群以承接首都功能转移、“产业外溢”为重点, 统筹规划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南部城镇群以交通平台完善为支撑, 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聚集, 构筑以霸州为中心的多元支撑、集群发展的城镇群。

现代城市的最终追求是经济繁荣发展, 社会文明进步, 突出城市文化、个性和特色, 环境舒适宜居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新增3亿多城镇人口, 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升到2010年的47.5%。

今后20多年,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 如何进一步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城市之间的和谐发展, 将一直是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实施的战略任务和密切关注的重要话题。

城市建设上水平是城市建设综合性、系统性地反映。包括提高城镇化水平, 实施城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 实现城乡统筹、产业发展、城镇转型、和谐宜居、民生改善、文化品位提升等诸多方面;经济繁荣发展, 尤其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 实现住有所居, 不断提高宜居水平。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城市的运行质量, 都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打造宜居城市, 就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功能。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城市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环境和谐宜居是现代城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基础和归宿。城市发展转型, 产业转型是核心。首先要正确把握城市产业定位。大城市产业定位应走产业高端化、服务现代化路子;中小城市、小城镇应是专业化、特色化路子;在各中心城市周边应建设一个或几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先进产业园区, 与中心城市相呼应, 更多地增加就业岗位,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要加快建设新兴城市, 以三河、香河、大厂为基础, 建设京东新城;以涿州市为基础, 建设京南新城;以怀来县、涿鹿县为基础, 建设京北新城。在环渤海地区, 加快建设曹妃甸生态城、黄骅新城、北戴河新区、乐亭新区, 打造海滨新城。

城市产业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功能定位。只有城市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才能明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和重点。

最近, 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强调, 在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基础上, 再接再厉, 紧紧围绕繁荣和舒适两大目标, 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推进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所谓“繁荣”, 就是具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支撑、完备高效的要素集散功能、实力雄厚的自主创新能力;所谓“舒适”, 就是具有魅力彰显的城市规划建设、适宜人居的良好生态环境、底蕴深厚的独特文化气质。要求紧紧围绕繁荣和舒适两大目标, 全面推进城市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功能、居住条件、风貌特色、管理服务上水平, 着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真正把城市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高地、生态宜居幸福家园, 确保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张云川强调, 推进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应着重把握好“五个体现”。第一, 体现在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上, 着眼长远, 按照现代化城市标准, 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把城市交通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同时加快城市防灾减灾生命线系统建设, 提高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和水平。第二, 体现在聚集先进生产要素上, 按照既定部署, 切实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 加快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推进现代商贸流通设施建设, 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市, 培养和引进创新创业人才。第三, 体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 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放在重要位置, 居首位的是抓好大气和水质的改善。进一步加强对城市河湖水系的综合整治, 加大园林绿化力度, 大幅度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完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建设。第四, 体现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上, 把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切实抓好县城和重点镇扩容升级, 积极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第五, 体现在提升城市品质上, 提升城市规划品质, 全面提高规划设计水平, 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着力打造一批精品工程, 提升城市管理品质, 为市场主体和广大市民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铸造城市文化品牌, 培育城市人文精神, 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城市必须体现以人为本, 并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经济繁荣发展;二是社会文明进步;三是生活和谐宜居。上海世博会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 充分展览了丰富多彩的当代文明成果, 汇集了人类探索城市发展的共同智慧, 为人类社会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倡导“和谐城市与宜居生活”, 展现了人类对未来城市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和追求。和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实现和谐的城市发展和宜居的城市生活是我国人民的企盼。和谐宜居是对现代城市生活幸福感的描述。有了和谐家庭、和谐城市, 才有和谐国家。住上和谐城市, 才有国民幸福。

世博会将低碳作为宜居的核心理念, 在绿色城市、绿色经济、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环境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集合了当今世界已有的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环境保护、生态技术等应用模式。建筑屋顶、墙体、室内绿化、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利用, 以及雨水收集、废水及废物的循环利用。

根据专家意见, 宜居城市标准通常由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和综合评价等七大项来评价城市的宜居程度, 综合宜居指数在80以上, 即称为“宜居城市”。在总分100分中, 生态环境指数所占比重最大, 其次为城市住房、市政设施和城市交通、空气质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寿命、政务公开、就业率及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等都是重要评分指标。宜居城市和城市规模无关, 重点是看居住在这座城市的百姓幸福指数。

近几年, 我国不少城市研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以求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 追求的目标是: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生活环境优美、宜居舒适乐业。这些都关系到城市发展魅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就业是民生之本, 安居才能乐业。这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浙江千岛湖镇以优美的生态环境、悠久的文化传统, 提供优良公共服务,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被联合国认定为“中国宜居城市”。

从生活和谐宜居看, 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城市由于人口过度聚集, 人类活动强度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 导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大气污染、房价高涨、噪音嘈杂、生态恶化、生活成本高等大“城市病”。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城市实力包括硬实力, 即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基础设施等;还包括软实力, 即城市文化、教育科技、人文环境等,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些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影响着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

城市文化资源, 包括文化遗产、历史古迹、民族宗教、社会风貌、教育研究、传媒娱乐、时尚文化等。中国拥有5000多年文字记载的文明史。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彰显着中华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文化底蕴。

城市文化展示着城市的风貌和品位, 突出城市的个性和民族特色。一些城市发展实践表明,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即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的个性和特色是城市发展的生命力。要充分认识城市建设趋同化的弊端。城市建设没有个性和特色, 就不会有吸引力。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将更多的关注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特色, 注重传统文化的承接、开掘、融合和发展。城市要根据区位特点、自然环境、产业基础、资源状况、文化历史渊源来确定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传承、汲取和利用历史传统文化, 将其作为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 增强城市发展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不断提高城市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

信息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 也将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前景。信息化是解决城市规划与设计、交通与物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向智能化、便捷化方向发展, 使城市经济更加发展, 社会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环境更加宜居, 城市更加和谐, 生活更加美好。

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科学化、规范化, 做到城市建管并重, 以管促建, 塑造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环境和谐宜居的城市形象。

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要坚持市场机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同时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让进城农民工和农村转移人口, 真正享有城镇原有人口同等的权益和福利待遇;二要完善土地收储制度, 加快土地流转, 发挥土地效益;三要激活社会资本, 形成投融资主体多元化, 筹集社会资金市场化。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科技创新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灵魂和力量源泉。今后, 数字城市必将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热点, 成为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载体。

数字城市是集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以及城市生产、服务、生活于一体的, 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 将城市各种资源及数字信息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建设, 促进“三网融合”, 借助统一的高速公用互联传输网, 服务于政府、企业、科教文卫、社区、治安和社会公众的智能化信息网络系统;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形成以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交通智能化系统为主的多层次信息化网络, 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和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建立电子商务, 促进流通, 方便群众, 降低营销费用;建立电子政务, 使党委、政府信息采集、交换、发布、使用走向数字化, 促进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 这将有利于增强政务透明度, 提高办公效率, 降低办公费用。

上海市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建设“智慧城市”, 推进城市的基础设施、高端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使用、城市管理的服务水平、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2010年9月, 浙江省宁波市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决定》, 使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上升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之一, 并与创建新型城市互为支撑, 成为“十二五”期间宁波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 (1)

“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不同。“智慧城市”是通过互联网把无所不在的、被植入到城市智能化的传感器连接起来, 形成物联网, 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 城市将“更加快捷、更加聪明”。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 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 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比如, 家庭安装上“智慧电表”, 结合现在的水表、电表、燃气表等, 通过智能系统家庭所用水、电、燃气等信息都会被登录在家庭网络平台, 人们不但可远程遥控家用电器, 还能在家中利用太阳能发电, 让“绿电”输入电网, 获取报酬。 (2)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取得进展,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阶段的重要特征。所谓城乡发展一体化, 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人口、技术、资源、资本等要素相互融合与补充, 逐步达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城乡发展一体化将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经济繁荣发展、产业发展互补、城乡政策平等、社会文明进步、环境和谐宜居、国民待遇平等、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河北省大城市规模小, 中等城市数量少, 城市化水平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 是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创造财富、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只有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才能统筹城乡发展, 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最终目标。在工业化初期, 农业哺育工业, 为工业发展提供积累, 城乡差别明显扩大。当工业化进人中期阶段后, 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是世界许多国家带有普遍性的趋势。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应重视并促进这一转变。中国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加快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

“十二五”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从工业化主导向城镇化主导转变的时期, 我国城镇化进程必将继续加快。在此期间,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城镇化为主导的发展方式将明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和完善工业带动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体制机制, 是新时期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标志。

当今中国要抓紧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现行户籍制度严重妨碍农村人口向城镇合理迁徙, 也妨碍进城农民工和农村家庭获得与城市居民享得同等权益, 不利于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政策体系。

当今中国存在两个滞后, 即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农业现代化滞后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键是进一步提高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水平。因此,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按“三化”要求, 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龙头, 以提升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 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为突破口,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和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 城乡一体化将逐步推进。小城市、小城镇经济朝着专业化、有特色的方向发展, 形成具有技术、资源优势的产业群。农业与工业的发展相互依赖, 县域工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等迅速发展, 农民收入增加, 农民社会地位提高, 城乡人民的思想观念、精神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将缩小。这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为实现最高理想而奋斗的终身追求。

加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

要创新发展理念。近几年, 国际国内都有人提出生态城市化新理念。英国霍华德提出建设“园林城市”的理念。

城市发展方式由高碳化向低碳化转变, 是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城市发展应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 即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及和谐有序的新型发展模式转变, 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建设低碳城市, 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实施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常,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约占总排放量的75%左右。显然, 建设低碳城市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减排目标至关重要。

现代城市最终追求是:经济的繁荣发展, 社会文明进步, 环境和谐宜居。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低碳城市是转变经济、城市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之一。建设低碳城市, 是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下, 使能源、原材料消耗和温室气体CO2排放量处于较低水平, 走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经济发展之路。一是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等低碳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低碳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严格控制、淘汰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和产能过剩产业。二是发展低能耗建筑, 降低居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低碳排放包括两方面:一方面, 以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的技术节能;另一方面, 以产业与消费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所产生的结构节能。据统计, 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用电器设备和农村对能源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将使居民住宅建设的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45%左右。目前, 一些大城市中片面追求豪华, 常常见到玻璃幕墙建筑, 室内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其能耗约为实体墙的6倍, 应按户计量取热来加以限制。要倡导保温建筑, 采用隔热墙、双层中空玻璃等。三是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促进要素聚集, 发展产业集群, 以节约土地、能源, 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改善生态环境。四是加快建设环京津低碳经济带, 借助京津技术、资本、市场、人才、信息等优势, 全方位深化与京津合作, 以低碳经济为纽带, 建设生态共同体,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五是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注意节水节电, 推广使用节能家电、节能电灯;夏天少用空调, 控制最低温度限不得超标;出行尽量乘公交车, 鼓励骑用自行车;分类处理生活垃圾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效如何,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低, 可用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的生活生命质量三大标准来检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经济发展要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 从主要依靠能源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向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 达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相和谐。

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生态+智能”, 加快低碳生态城市和智能产业的发展, 构建可持续的社会环境。

城镇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在21世纪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加强生态建设, 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又一重要目标。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大量增加, 人们的就业、能源、交通、环境、居住和其他社会问题必将突显。因此, 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力争做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文明和文化水平大幅提高,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唐山市围绕构筑现代化新城区, 推动南湖生态城、唐山湾生态城、凤凰新城、空港城、环城水系和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几年后, 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生态环境美好、舒适和谐宜居的新唐山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万建民.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经济日报, 2011-2-18.

8.发展中国特色幼儿教育 篇八

日前,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中共河南省教育厅党组发出《关于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通知》指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期我们特刊发肖新生副厅长和十七大代表王生英老师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文章,以期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能够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我省教育系统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是新时期29年来客观的历史结论,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推进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推进河南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开创我省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大会。胡锦涛同志的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报告精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是一篇闪耀着当代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重要文献。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高屋建瓴,统领全局,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前进等一系列关系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的根本性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报告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和政策性都很强,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各项重大任务上来,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对于河南教育系统,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省作为教育大省,近年来,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绩显著,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今后五年,是我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一个关键时期。如何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我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十七大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只有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不断突破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大的基本精神

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各项事业的新进展,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经验,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大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置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项任务之首,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们理解,这里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明确了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素质,从而将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二是凸显了教育在社会建设和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地位,使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更加清晰;三是强调了教育的公益性质,要以政府为主加大投入。面对党的十七大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最根本的还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指导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灵魂。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战线担负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大责任,对于我们党、我们国家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而努力。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释,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和行动。要引导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改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我省教育系统全体同志的积极性引导到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促进教育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正确的方针政策,转化为领导教育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我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勤奋工作的自觉行动。

三、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十七大精神

全省教育系统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抓紧抓实抓好,在全省教育系统迅速兴起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高潮。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首先要抓好用十七大精神统一思想、武装头脑的工作。要把学习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党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点,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理论素养和领导水平,更好地担负起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师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任。要认真组织好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学习,在全省教育系统全体党员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推进十七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着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要发挥全省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的学科理论优势,围绕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有关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加强研究,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要做好十七大精神的宣传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通过学习,自觉把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和干部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各项重大任务上来。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方针,进一步推进河南教育科学发展。十七大报告对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对指导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十六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河南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事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显著增强;教育投入力度加大,教育办学资源大幅度增加。目前,全省各级各类学校达到5.83万所,教育人口达28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9%,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相互适应的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为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奋力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的部署和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立足基本国情、省情,反映时代特征,结合河南实际,体现教育规律,推进河南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奋力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人力资源支持。要从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的高度,进一步深刻认识教育事业的地位与作用,增强教育发展的紧迫感与使命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必须深刻认识教育是民生建设的重点,不断提高群众对河南教育的满意度。要以解决群众对教育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河南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完善教育资助体系,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残疾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和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切实缓解“择校”矛盾。继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高职业人才培养适应性、职业学校办学活力和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把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节奏,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为国家和河南创新体系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继续推进教育改革开放,推动与国内外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支持和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十七大报告为今后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全省教育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报告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创河南教育工作新局面。

上一篇:酒店招商招租方案下一篇:感受深阅读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