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最需要什么

2024-08-07

当代大学生最需要什么(精选14篇)

1.当代大学生最需要什么 篇一

什么样的兴趣才是学生最需要的随着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然而我们用心观察便能发现,某些课堂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误区。如新课程倡导:“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但一些课改仅停留在教法的花样翻新和教学组织的安排上。什么是兴趣?什么是有利于学生日后身心健康发展所需要的体育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值得我们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深入探讨、认真反思。此文是管水法和郑金良老师针对目前体育课程改革在关注学生运动兴趣中出现的误区进行的探讨,希望广大老师积极参与讨论。

每到年底考核,学校都要评价教师的教学绩效。有一所学校运用了学生评教的方法,即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各学科的学习兴趣来评价教师的日常教学。调查结果发现学校里有一位平时上课很认真,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对学生严格要求的体育教师任教的班级,有40%的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甚至有不少同学讨厌体育课。该体育教师年终考核差一点不合格。第二年,该教师改变了原来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听取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要求,体育课上学生要求上什么内容体育教师就上什么内容,学生喜欢上什么样的体育课,教师就上什么样的体育课,开始学生很喜欢上这位教师上的体育课,体育课的活动积极性很高。但过了一段时间后,由于不同学生体育兴趣不一样,同时又受到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的条件限制,一个班级四十多个学生的体育兴趣很难一一满足。结果是满足了一部分学生的兴趣又得放弃了另一部分学生的兴趣,该教师很难协调学生的不同兴趣。年终教学调查该教师任教的体育课还是有30% 的学生不喜欢、不感兴趣,年终考评又差一点不合格,并且受到学校的告诫。第三年,该教师又改变了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按排了学生简单易学的体育教材和学生喜欢的游戏内容,并且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实施趣味性教学,如情景教学方法和游戏教学方法。另外教师在上有难度和枯燥的田径和体操课时听取部分学生意见,教师用了其它替代教材。结果年终教学调查还是有近20%的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这位教师对此感到困惑不解,他认为第一年的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他的教学方式是应该改变的,但第二年、第三年的教学是依据体育课程目标倡导的要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的教学,是不应有那么多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他找到我要我帮助查找一下原因。

笔者对这位教师的所在学校运用调查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最喜欢和最讨厌的课程,作为对教师教学绩效考核的方法,这样的考核方法是否能真实的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绩效暂且不作评论。但这种教学现象我想不会仅存在于上述那位教师所在的学校。实际上许多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都存在类似的情况。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总是提倡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时时谨记要培养学生运动学习的兴趣,可来自学生的调查反馈却如此令人失望:体育教师所追求的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的体育课堂教学竟会有那么多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程。课改中折射出来的问题足以让我们思考,这无疑给当前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敲响了一次警钟。学生需要怎样的体育兴趣?我们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体育课程标准倡导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究竟应该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呢?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思考并实践着如何把体育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因此,体育课中各式

各样、五花八门的游戏活动层出不穷;体育课堂也被装扮得花里胡哨:装饰漂亮的练习场地、制作精美的课件和体育器材;唱歌、跳舞、说绕口令、猜谜语„„无所不用。其它学科的教师听过体育课后也都自叹不如体育教师的多才多艺。学生刚开始在体育学习中确实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积极性。可是,一段时间过后,问题就逐渐显现出来了。当教师用过了所有新鲜的活动形式后,学生看到变化多端的体育课件不会再感到惊奇,看到装扮得花里胡哨的体育器材和练习场地也激不起练习的欲望,听到美妙的音乐也不再觉得新鲜,对新颖教学情境中体育练习活动也不再竟相参与„„于是学生开始对体育课堂学习不感兴趣,对课堂中学习的体育运动技术学习感到厌烦,对安排要承受一定运动负荷的身体练习不适应,开始觉得学习掌握相关体育运动技术和促进身体素质发展重复练习枯燥无味,并且逐渐失去体育学习的兴趣。

分析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客观存在的,那就是目前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方法过于注重形式,认为学生对某种特定运动项目的喜爱和某些教学方式方法的兴趣等同于对体育课程本身的兴趣。而忽视通过增强体育学习的运动知识技能获得、体能的增长和体育精神的体验的内驱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认为,生动活泼和形式多样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固然重要,但仅仅靠课堂的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永远不够的。学生持久的兴趣不仅仅来自对某一个活动形式的兴趣,而更多的是来自于对体育活动其内在的学习动力。

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学生对其它学科学习兴趣的形成。如果某个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那么这种兴趣大多建立在其从读写语文活动中获得的成功感基础上。同样,如果某个学生对数学感兴趣,那么可以肯定他在解答数学题目特别是数学难题取得成功的兴奋。而当问及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所在时,学生只是觉得体育课好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获得的兴趣和快乐仅仅来自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并不涉及到学习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及体能获得的内容。我们的体育课成为了学生心目中的“游戏课”、“娱乐课”与“自由活动课”。

那么,这样的“体育游戏课”、“娱乐课”与“自由活动课”是否就是学生喜欢体育课呢?游戏毕竟是游戏,一个游戏玩过十遍学生也就没有多大兴致了。而教师在课堂上一遍遍让学生做那些游戏时,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却在逐渐消失殆尽。可见,仅仅通过教学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是不稳固的。体育学科也需要培养学生有类似语文和数学学科那样的更为扎实的兴趣。

笔者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可分为两大类:对体育学科性的兴趣与对体育学科教学情景性兴趣。体育学科性的兴趣是指学生个人会对体育运动行为或体育活动形成偏爱的心理倾向。而教学情景性兴趣指的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对学习者的吸引效果。学生的体育学科性兴趣应该具备六大特征:一是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极强的探秘与好奇心理;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越来越长;三是每项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都能依据自身条件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挑战目标;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运动技术学习以外的课堂形式与教授方式变化的需求会越来越少;五是能采用恰当的身体练习方式,有针对性地发展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发展具有专长运动项目相关的身体素质来满足个人的运动爱好;六是非常关注与自己专长相同的体育运动最新的运动赛事和运动成绩。学生在体育学科教学情景性兴趣的影响因素是:一是教学内容、活动方式是否具备新奇性;二是教学内容、活动方式是否具有挑战性;三是教学内容、活动方式是否给学生探索机会;四是教学内容、活动方式能否给出学生获得即时愉悦性;五是教学内容、活动方式对注意力的要求。课堂上的情景兴趣

能让学生积极地投入体育课的学习中,但这种兴趣产生的动机是短暂的、效果是有限的;学科性兴趣能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发展体能,其效果是长久的。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性兴趣,使之成为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的主要动机源。随着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积累和健康价值观的形成,那种有利于日后所需的终身体育发展与身体健康成长所需的纯正的体育学科性兴趣,才会慢慢的形成。所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除了在形式上下工夫以外,也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性兴趣。

1.利用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其兴趣

学生的成就感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是一剂良药。如同在文化课教学中的“解答了一个富有挑战性难题”一样,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是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练习运动技能得到提高,其中也包括运动知识和健身知识的获得等。相反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运动技能的提高,总是在简单重复低水平的运动技术动作,就会使学生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有成就感,就会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有自己赶超的目标和继续学习的动力。如果能帮助所有学生获得这种成就感,树立这样的学习信心,他们便有动力克服体育学习中的困难,获得克服生理、心理惰性后的成功感,自然而然会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如教师可采用“目标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运动的初步体验→向新的学习目标挑战→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尝试学习→学习→提高”等不同层次的乐趣,在一步步地加深运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

2.合理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培养学生兴趣

体育学科的最大特点是体育课上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当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进行了适度的身体负荷的运动时,他们的身体就会体验到适度运动后的愉悦感,这种适度既不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更不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特别是当前学生文化课学习压力很大,学生课外几乎没有运动时间的情况下,体育课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和组织合理的体育学习内容是学生体验体育运动兴趣的第一要素。

3.利用学生在学习体育过程中获得的认同感培养其兴趣

教师和同学对一个学生进步的认同是对其后继学习的莫大鼓励。课堂上一次良好的运动表现,一次出色的示范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在运动竞赛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同学们的羡慕的目光,这些都会给学生很大的精神鼓舞,也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别是中小学生思维十分单纯,他们往往认为:我体育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以及同学的肯定,我还得保持下去,要好好学习。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4.营造和谐的人际交流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文化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是受限制的,而在体育教学中这种交流就显得方便自由,如果再通过体育教学组织方法的合理运用,有意识地加强和运用这种交流,就会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合作与对话交流的乐趣,这既有利于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水平。如采用小组学习”形式,由学生协商确定学习目标,进行组内分工协作,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共同思考和对学习成效进行相互评价。这种教学形式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在竞争、协同行为中的乐趣体验,另一方面又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2.当代大学生最需要什么 篇二

教而不研则浅, 研而不教则空, 教学与研究相得益彰。研究落实于教师的日常教学, 走向日常教学, 实现两者完美结合, 这是一种必然趋势。如何有效上好理论课, 我和同事通过远程培训, 从拓展材料的“欢乐课堂”部门我们有了很大的收获, 上理论课不一定非在教室, 也可以到机房上。1) 游戏激发兴趣法。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小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游戏引入教学, 然后再适当的给以学生动手的时间。例如:上学期给同学们上的一堂课, 首先由一个小游戏“猜数字”引入教学, 理论没讲之前让所有学生打开电脑, 猜数字 (这当然教师要事先准备好材料下发到每台电脑) , 学生一下兴趣来了, 个个都积极参入, 再慢慢的一步一步给同学们分析程序设计的初步知识。其中我穿插了QQ空间小游戏, 这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 怎么进入, 又怎么退出空间, 学生带着好奇我讲解了这趟课的核心。一趟看似非常枯草乏味的理论课在老师精心安排的小游戏中完成了, 而且效果非常好。2) 建立学习小组法。采用学生组内竞赛的方式建立学习小组, 比如必修教材2.2节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可以采用组内竞赛的方式使用搜索引擎, 还有必修教材第一章信息的基本特征, 可以采取分组活动集中探讨信息技术的各个特征。课前对学生进行一些问题的调查, 作为建立学习小组的参考依据, 以发挥学生之间的交流、辐射作用。3) 研究性学习法。由学生与外界环境交互中建构而成的, 因而, 亲自整合信息, 选用信息, 可以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利用教材和资源网中的案例, 引导学生找出主要问题。此类方法是信息技术理论课值得深刻研究的方法, 我和我的同事正在研究和探讨中。

二、反思:研究型教学必备的教学手段

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思考、加工、深化, 这是反思的典型表现, 也是教师进行研究的一个核心特征。同时, 也正是这种反思, 让教师的行为有了不断修正和改进的可能。一个研究型教师, 首先要学会反思。

1) 教师平和、赞扬的语言可以化解很多的不和谐。教师在上每节课时, 都会有自己的感受, 在这不同的情绪中, 往往蕴藏着宝贵的经验教训。上周, 我在给高二某个班上完信息课后, 感觉非常惬意和喜悦, 因为平时上课不听讲, 爱打游戏的几个同学居然在那节课上从始至终保持积极状态, 没有打游戏, 也没讲话, 而是积极动手做练习。后来, 我仔细回忆每个细节, 不禁豁然开朗:记得上上周在这个班上课的时候, 这几个同学打游戏, 我没有采取命令式的口吻叫他们别打游戏, 而是采用幽默的激将法化解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尴尬和不和谐。课上这几个同学打游戏被我发现后我没有马上批评他们, 叫他们别打, 我采取温和的语气、赏识的心情说:你们知道我们班上最聪明的是那几位同学吗?会打游戏的同学一定非常聪明, 否则他们怎会利用这么好的时间打游戏呢, 他们的任务一定是完成了, 他们是会学会玩的学生, 然后我叫其中一个站起来演示操作给全班同学看, 没想他真的很好地完成了整个操作。同学们在我的带动下全鼓起了掌。课后我特意留下这几个学生, 然后又用关心的语气和他们谈谈心:我们这课虽然不参加高考, 但一定要通过不然会影响高考填志愿等等, 你们既然到我们学校来一定都不错, 很聪明的, 但有一点一定要在学会玩的同时学会学, 上机操作这种时间课下没办法完成, 打游戏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 你们觉得是不是要充分利用好上机时间, 这几个同学都点点头, 最后我说你们几个在高三毕业时一定会考一个好的大学, 老师敢保证。没想上节课这几个同学表现还真好, 在这基础上我适当的走到这几个学生面前指导指导, 并培培他们的肩膀说:不错。效果还真好。

2) 教师幽默诙谐的语言可以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我们老师上课特别是这些非高考科目, 上课时总会有一两个“调皮捣蛋”的学生, 记得有次上课几个同学在下面搞小动作吃东西, 并把板凳弄倒了, 这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发火, 而是走到同学中说:刚才的这位吃东西的同学肯定是知道老师上第四节课有点饿了, 不好意思直接给我吃而采取这种方式提醒我, 给我东西吃, 同学们觉得是不是, 没想所有的学生都鼓起了掌。从哪以后这位吃东西的同学再也没在课堂上吃过东西了。记得还有一次, 我说同学们下面我来演示操作给你们看, 没想下面一个“调皮”的男生说, 老师别演示了, 我还没做完呢, 而且声音特大, 忽然引起全班同学大笑。其实, 说实话, 这男生并没注意他的大声已经感染了其他同学, 说问题也没什么问题, 但如何让老师来化解这种尴尬呢:我忽然记得自己给自己的要求 (不要在课堂上发火, 因为发火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任何问题) , 站到这个同学旁边说, 同学们你们看这位同学确实没做完, 他平时是非常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 不管哪节课他都非常认真地学, 你们要向他学习, 我们等等他, 稍后我再演示, 好吗?就这样即化解了这位学生的尴尬, 也分散了其他同学的注意力。从那节课后我感觉这位同学比原先乖多了, 上课操作不但认真, 而且还非常尊重老师。

三、课下要尊重学生, 关心学生, 这也是不容忽视的教育教研的需要

3.农村最需要什么 篇三

每次去县城乡镇行走,总会问当地人一个问题:“你们到底需要什么东西下乡?”我听到的回答大同小异,在这篇短文中,我把答案放到最后一节揭晓。

最近,很多东西在下乡。一是商品,二是人。

商品是工业品。在财政部、商务部的规划下,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移动电话纷纷跑到乡间促销,政府按销售价格的13%给予补贴,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负担80%、省级财政负担20%。工业品下乡的成效如何,现在还不好说。

人是大学生。每年600多万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几乎已经成了“天下第一难”,于是,让大学生下乡当“村官”成了一个急救办法。

工业品下乡了,大学生下乡了,再加上数千万在城里找不到工作的返程农民工,这个景象在告诉人们,中国农村正成为本轮经济危机的“泄洪区”。人人都说中国的危机比美国、欧洲和日本要小很多,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在这里——我们有一个如此庞大的“泄洪区”。

但是,这种办法能解决问题吗?

先看看两个老人对农村经济的看法。

一个是陈云,他对中国农村则有很精辟的观察,1950年,中国城乡经济陷入萧条,转不动了,情况有点像今天,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拿了钞票去乡村收购东西,然后刺激农民又进城来买东西。他说,“繁荣的重要之点是收购农副产品,这是主要的经验。农村这个90%动了,10%也就有办法了。基本动力是农村的力量,这一条道理我们摸到了。”这条道理到现在还灵的,农村要振兴,首先要提高和保护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政府在这方面是完全有作为的,所以,工业品要顺利下乡,首先应该农副产品进城。

另一个是费孝通。费老是全世界第一个指出乡村也能发展工业经济的人类学家兼经济学家。他在1935年就看到了这一点,在著名的《江村经济》中他写道,“由于家庭工业的衰落,农民只能在改进产品或放弃手工业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改进产品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再组织的问题……因此,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最终解决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让我再重申一遍,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措施。”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就是走了费孝通指明的这条道路,在一开始就是乡镇企业崛起的过程,是农民在乡土上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在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完成了,在中西部地区才刚刚萌芽,所以,农村要振兴,首先要振兴农村的工业经济,政府在这方面是完全有作为的。

要提振农村经济的造血能力,办法就是陈云和费孝通指出的两条,一是提高和保护农民生产农副产品的积极性,二是加快农村工业的战略性建设。而要做到这两点,农村最缺的是什么呢?

4.当代大学生最需要什么 篇四

翟风竹

《 人民日报 》(2014年11月23日 06 版)

今年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川藏兵站部与川藏公路相伴而生,60年来,历代官兵传承弘扬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面对艰险无所惧,越是艰险越向前,先后有661名官兵献出宝贵生命,孕育和铸就了艰险多吓不倒、条件差难不倒、任务重压不倒的“三不倒”川藏线精神,成为激励官兵战胜千难万险的传家法宝和推动部队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2013年1月,军委习主席签署通令,给川藏兵站部荣记一等功。

法国著名军事家拿破仑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即利剑和精神,但精神终究会战胜利剑。我军素以有强大的战斗精神闻名于世,在阔步迈向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中,更需要我军从优良传统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需要我们不断增强汇聚起强军兴军、备战打赢的精神力量。

必须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精神信仰。一支没有精神信仰的军队,是没有政治灵魂的军队,没有政治灵魂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作为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强军之魂。坚定信念,最紧要的是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必须高举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旗帜。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军人始终与苦累相伴,面临的生死考验也最为直接。然而,受长期相对和平环境、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以及兵员成分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当代革命军人应继承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生死观,自觉把敢于牺牲作为永恒的价值取向,锻造军人血性豪气,做好随时打仗、随时牺牲的准备。

必须磨砺忠于职责使命的精神品质。忠于职责使命,既是军人必备的职业操守和可贵品质,更是军人应有的担当精神。新时代的革命军人应当始终视军人的荣誉胜于生命,对人民满怀真情,对祖国赤胆忠诚,时刻把保家卫国的职责牢记在心,随时把使命任务高高举过头顶,头脑里永远有使命,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敢作敢为不推诿,尽心竭力不懈怠,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重任。

必须坚守无悔奉献的精神高地。无悔奉献,是军人不变的道德情怀。透过川藏线这个“窗口”,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和平时期,革命军人奉献亲情温暖、奉献青春年华、奉献身体健康是常有的事。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我们要根植于强军梦这片沃土,自觉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强军梦,千锤百炼,百炼成钢,锻造钢铁之师、必胜之师。

5.读《班主任最需要什么》有感 篇五

最近读了一本《班主任最需要什么》,是关于中外教育家给班主任最有价值建议的书,读完后收获很多,很有感触,以下是自己的一些思考。

班主任虽然职务不大,但是它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曾断言:一位教师如果不做班主任,就不会尝到做老师的真正滋味。那么,做一个出色的班主任需要些什么呢?

1、班主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魏书生老师说:“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动力,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就不可能有出色的工作。”是的,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责任心时,他就会化之为持之以恒的耐心。

2、班主任必须充满爱心。

工作将近8年了,每一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每一次面对不同的学生,我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也时常在想:我怎么做班主任?我怎么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我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而看完这本书,我切身体会到了教育工作中爱的重要性。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书中的一位位老师的话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班主任

)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班主任有爱心,班级才会有生命和活力。班主任只有真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朋友,想孩子们所想,这样才能和他们有心灵的沟通。

3、班主任要有奉献精神。

奉献的人生是充实的人生,更是完美的人生。班主任的素质,首先就体现于奉献。我们不应把班主任当作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而应把班主任当作事业,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方式。

6.学习《说课最需要什么》心得体会 篇六

学习《说课最需要什么》心得体会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研究的方式,已越来越引起老师、学校和教研部门的重视,已成为衡量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基本功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和造就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认真学习我认识到良好的说课,能使教师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将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集为一体,它是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强化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以下是我对说课前和说课时的点滴体会。我认为说课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充分准备是说课成功的起点,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只有说课准备充分,才能提高说课的质量,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说课前应做好知识准备、理论准备、技术准备、心理准备等。要想说好课首先明确说课要说什么,主要包括说教学目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

7.新兴产业最需要什么环节 篇七

先来回答一些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政府的作用最多就是个“药引子”,它一定是通过优惠税率、去除垄断集团障碍等手段,为战略新兴产业创造必要的环境。至于具体如何发展,资本从何而来,那都是市场自然的选择,政府可以“适度调控”而无法大包大揽。

以多晶硅、风能为例。由于这方面的技术门槛较低,于是在政府鼓励下,很容易形成“一哄而上”,很容易“产能过剩”。中国过去的做法是,一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以避免浪费为名,强化审批,限制发展,并使市场立即降温。于是,使得现有产能维系高价,维系简单再生产,弱化技术进步。在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功效难以提高的前提下,下游产业举步维艰,进展缓慢。这到底是“鼓励”还是“限制”?

其实,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初期一定伴随着“一哄而起”,根据现有的“下游需求能力”,一定会出现“产能过剩”,但这些都是发展期的必然产物。

以互联网为例。刚开始的时候,其市场需求几乎为零,而且谁也不知道未来互联网公司所提供服务会有多大需求,这是不是严重的“产能过剩”?包括现在,互联网是不是“产能过剩”?但是,没有这样的“产能过剩”,甚至“资本泡沫”,市场是不是可以获得足够的创新动力、会不会有新浪、搜狐、网易已经占据了市场大部分江山的情况下,腾讯的异军突起?

所以,在面对资本市场的时候,这些创新公司必须会“讲故事”。它实际上是从市场和社会心理的角度,阐述一个“完整的、令人信服”的逻辑关系——一条“通向市场需求、通向赚钱的逻辑线”。如果投资家只懂得产能过剩、资本泡沫,那创新又从何而来?

为什么要说这些?我实际是想说:政府必须正确认知市场规律,理解过程中的“过剩”,而不要替代市场去判断,允许市场自己去选择、去决策——这才是我们最需要的创新环境。

同样,对于风能、太阳能等产业,依据现实需求,产能当然过剩,但依据未来,现在的产能过剩吗?再说,没有过剩就没有创新,没有过剩就没有新技术,没有过剩就没有低成本,没有过剩就没有快速的发展。

另外,我认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需要有一个能够“容忍资本泡沫”的资本市场。什么是资本泡沫?资本泡沫说到底不过是一种“大规模的资本聚集效应”。全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资本的大规模积聚,新兴产业才会迅速发育;新兴产业的发展,无法避免资本的大量浪费。

原因很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是整合一切社会资源、一切生产要素的核心要素。没有庞大的资本积聚效应,新兴产业不会迅速发育。

8.当代大学生最需要什么 篇八

在如今高考步步逼近的状态下,考生们不仅面临着学业的压力,更背负着家人的殷切希望,所以在备考过程中,心理压力是巨大的,但是我们越面临高考,更越要保证心态的平稳,保持平静的心态去面对高考,面对学习,才能在高考过程中稳定的发挥自身实力,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情况出现,而这期间的放松可以通过与家长沟通,抒发自己对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忧虑,将不良情绪导出,才能更好的保持自身的状态。

二、学习准备

高考备战的最后学习准备是为我们在高考尽可能的取得更多的分数,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情况出现,所以,高考复习准备可以从,基础巩固复习,查漏补缺,冲刺重点知识,填补短板,注意时间的分配调整,尽可能的将知识点都覆盖复习一遍,并继续保持自身的学习习惯不断学习,保持学习状态。

三、生活作息

9.当代大学生最需要什么 篇九

关键词:腐败 官僚主义 打黑 公权力

背景: 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是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发生的,具有鲜明的社会转型期特征。我国施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经济发展不断上升的同时,腐败的严重问题也迅速滋生蔓延开来,反腐败的呼声,中央虽然不断地加大力度,但腐败现象却是一浪高过一浪,确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形势。在中国,官僚层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似乎在一步步的加大,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给予一个平台,官僚的作风似乎就会受到极大的监督。

正视这一点,是我们加强道德建设、治理道德问题的必要前提。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

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历史性巨变,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都充分涌流,让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道德都得到尊重。道德最基本的功能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在道德视野内,最根本的利益关系的变革,是个人正当利益获得了重新评价和肯定。道德在调节利益关系方面取得历史性进步的根据在这里,道德也因面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自身出现了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情况。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模式,从来都是从一个优秀的政治集团走向一个腐败的政治集团,从

而出现一个个政权的更替。中国共产党自从执政以来,就从来没有忘记过与腐败和蜕化做斗争,但这一核心政治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不同。如果说毛泽东时期过度注重了对权力集团的制约,那么改革开放以来,权力的约束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宽松。

这里所说的权力主要指官僚群体(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

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在任何国家,对官僚群体的监督和约束都是政治的首要任务。但偏偏在我国,现行政治已经解除了民众对官僚群体所有的制约方式。权力上的专制和物质上的世俗,使一部分共产党的干部放弃了理想主义,转而发展资本主义。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少有的滋生腐败的温床,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高增长就是权力群体的财富高增长。

1、社会因素:

①社会不良因素的引诱,诸如西方腐朽生活方式的的影响,其他的腐败分子 表面的风

光现象的引诱作用。

②社会监督机制的的不完善,给腐败分子造就了客观条件。

③腐败分子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就是老百姓通常所说的“官官相护”造就了腐 败的泛

滥。所以,腐败往往是“窝案”。

④社会体制的不健全,致使出现绝对的权利,而绝对的权利就是绝对的腐败!权利缺乏监督。

⑤法律对付犯罪的手段太软弱,腐败犯罪的犯罪成本太低,往往一人腐败,幸福几代人!

或者腐败坐几年牢,赚了几辈子的钱!划算!!

⑥社会对坚持正义之士保护机制不健全,往往举报人因举报而受害,致使社会上敢于坚持正义的举报人越来越少,腐败分子就更加胆大妄为。

2历史渊源因素:

(1)纵观中国历史也罢,世界历史也罢,腐败一直是统治阶级的弊病,腐败分子以统治阶级自居,造就腐败层出不穷。

(2)腐败手段的历史继承。腐败分子要靠腐败发财,必然要靠一定的手段,而腐败的手段的继承与发展,造就腐败现象的不断发展变法。

(3)权利欲望。权利欲望是很多腐败现象的根源,这种现象在买官卖官的腐败案件之中,表现尤为明显。

(4)侥幸心理的存在。往往腐败分子对自己的腐败行为认为是天衣无缝,没有漏洞,或者是认为自己构建的关系网络十分牢固。特别是,举报行为在目前的社会中是很难的。

作为一个重庆人我不得不说一下有关重庆打黑,自从2008年6月以来,重庆市公安局按照中央、公安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投入10000余精干警力,组成329个专案组,参与扫黑除恶斗争。截至2009年4月28日,已立案侦办犯罪团伙337个,侦查终结移送起诉228个,其中涉黑团伙76个、涉恶团伙152个。公安部挂牌督办的10个重大涉黑案件全部侦破并进入起诉审判阶段。目前,已抓获涉案人员4781人,累计逮捕2869人,办结移送起诉3274人。破获刑事案件4172起,缴获枪支166支、子弹3477发,以及大批手雷、管制刀具和冰毒。查扣涉案资产31.46亿余元。目前,法院已一审判决黑恶团伙128个,其中涉黑团伙29个、涉恶团伙99个。65名黑恶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含死缓)和无期徒刑。重庆打黑不仅仅打的是黑恶势力,更多的是黑恶势力之上的保护伞,官员的腐败问题给了绝大多数的黑恶势力提供了生存环境,让黑恶势力在社会中得到了滋生。被查出的各级官员也很多,以下就是部分被查处的官员名单: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正厅)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张弢(正厅)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彭长健(副厅)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原副检察长毛建平重庆煤监局副局长王西平重庆市法官学院院长兼高级人民法院原执行局局长乌小青 重庆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总队长、重庆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陈洪刚 原重庆市北碚区副区长赵文锐 重庆巴南原副区长雷现平原重庆警局经侦总队总队长陈光明(初级及以下)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原总队长陈涛 重庆市公安局刑警总队原副总队长黄代强 重庆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原局长赵利明 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李志 重庆垫江原副县长兼县公安局局长徐强 重庆市公安局刑警总队一支队支队长李寒彬 北碚区公安分局原局长谢德玖 万州区公安局局长助理、治安支队支队长王全伟 万州区刑警支队四大队队长陈国辉 渝北区公安分局刑警支队第八大队大队长周洪平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第二庭庭长张仁辉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立案庭庭长王德华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监督庭庭长朱晓波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庭庭长郭剑

就重庆打黑而言,效果很明显,“收获”也很不错,但我相信这只是冰山一角,虽然文强在这次打黑中落马,隐藏在光环之下的更多的腐败官员我想是数不胜数。官僚主义、官员腐败问题之古以来都存在,各个地方都有。例如:拥有海外博士学位、通过全国公开选拔上任的山西省太原市水务局原局长都洁因索贿受贿、虚构项目套取财政资金。2010年12月,太原市万柏林区法院以都洁受贿35万元、贪污26.88万元,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都洁不服提起上诉。2011年6月,太原市中级法院经过审理,对都洁受贿、贪污一案做出裁定,维持了一审判决。在4年多的时间里222次挪用公款323.05万元,全部赌光,平均每周挪用1.45万元。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良江镇财政所原所长陆生乐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被法院以挪用公款罪判处无期徒刑。面对官员腐败,在当前社会结构大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应该如何解决官员腐败的问题呢?

党和政府态度层面:零容忍

俗话说得好,少时偷口针,长大成贼精。一旦拿惯了手,胆子也就越来越大,胃口也就越来越好。养成了贪腐的习惯,权力大了,自然也就贪得越多。所以权力不论大小都要受到民众的监督,特别要注意小权力的监督,因为掌握小权力的人直接面对的可是我们底层的普通百姓。只要有权力存在的地方就必须要有民众的监督,才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没有监督的权力像一只没有笼装的老虎,随时都有可能害人,也许损害的是国家集体的利益,也许损害的是其他个体的利益。所以对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一定要零容忍,一点宽容都不行。民主层面:建设和完善新型的民众监督机制

我们的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建立长效的机制来遏制腐败,一再强调我们不能脱离群众,我们要依靠群众,我们党的所有成就都是在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下取得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防止同样也离不开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单靠政府职能部门单方面的反腐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呼唤着群众与政府更紧密联系机制的诞生。

防止官僚主义和预防腐败的具体措施

虽然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是一个顽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于党和国家来说是两个恶性毒瘤,它与民主和法制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只要我们党和政府决心坚定,总是有方法可以防止和治疗的。法制和民主就是最好的良方,法制越严密,民主越充分,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就自然减小和消失。

我个人认为防止腐败的关键在于对权力的限制,比如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的绝对独立,孟德斯鸠说过,当司法权和行政权合而为一的时候独裁就不可避免,那么可想而知腐败将问题更加恐怖,所以防腐的关键应该在于权力的限制。而公权力滥用和私用是问题的重中之重,细究起来,公权力滥用和私用的情况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公权力成了无人监督的空白地带,或者说监督机制没有发挥作用。尤其是涉及公共基础建设、社会民生等领域不断出现大案要案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如筑路修桥、土地使用、污染防治、消防检查等等;二是公权力的使用规则缺失,而这种规则的缺陷往往成为牟利者趋腥附膻的良机,致使掌握或执行公权的人每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严重的,在不法奸商的助推下,还经常演变成争权夺利的闹剧。如果对于公权力的使用规则十分的细致确定,把公权力的使用过程暴露在民众面前,至少堵住了权利寻租的通道;三是公权力的滥用私用,给不法者有了可乘之机。俗话说得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行使监管的公权力本身一直都按照既定的规则行事,外面的不法分子是难以有可乘之机的。而一旦公权力开启了滥用和私用的先例,由此而生的不法之门千变万化,许多骗子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投机取巧,大行其借机牟利之道,害得社会和企业不堪重负。

所以国家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限制公权力的制度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腐败的发生。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个世界性的痼疾,也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

10.最需要智商的是什么 篇十

建筑不需要画画或者数理化特别好,也不需要高智商,它需要综合不同的知识的能力

Q:你是1978年考上大学的,当时为什么选择了建筑系?

A:其实我开始想学美术,可是我画得太差了。1977年是“文革”

最后一年,所有的美术学科和音乐学科是当时最难进的。所以我就想,读工业设计行不行?但是因为考生的整体水平太高,我还是进不去。后来,父亲比较严肃地跟我说:“学建筑也不用画太好,数理化也不需要太好,你就学建筑吧。”

Q:这个理由挺好玩的,想不到张开济是这样对自己儿子说的。

A: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而且他说的一点不错。这么多年后我认

为就是这么回事。因为在国内大家有一个错觉,哪个科热门了,就被误解成哪个科需要高智商。但建筑不需要画画或者数理化特别好,也不需要高智商。这并不是说建筑容易,建筑并不容易,而是它需要综合不同的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孩子们常常没有。所以实际上,建筑是没有天才的,也是这道理。

Q:今年年初普利兹克得主王澍召开记者招待会,他形容自己就是没有高智商,但有智慧感的一个人。

A:说起“智慧”,现在中国人基本不知道还有“智”和“慧”的区别。“智”就是机智,“慧”实际上是领悟的能力。其实学建筑的人需要对生活有更多的理解,他才能够利用不同的知识,尽管每门都不深,但能够融合利用。

中国这么多人全都认同一套价值观,都是在这条道上寻求成功然后攀比,我觉得特别没劲,特别悲剧

Q:“材料主义”是不是你对于目前中国建筑的发展潮流的某种回应?

A:有一些吧。现在中国也好,世界也好,在建筑教育的过程里接

触不到真正的材料和建造。大家做设计都是看着一个计算机屏幕,我觉得偏离了建筑学的本质。在中国尤其如此,因为咱们有一个文化传统,就是把技术的“技”全都看低,“匠”是骂人的话。实际上建筑虽然不等同于工匠,但里面也有一份工匠的活儿,不懂技術你怎么做这事?这也是中国很多房子盖得不好、建筑学发展慢的原因之一。

Q:通过对技术的强调,就是你所说的对中国式实用主义的一种致敬?

A:中国人现在那么爱钱如命的劲儿也不是突然蹦出来的,是被压抑了几十年以后重新又回来了。可是在文化上是另一回事,比如有一种画叫“文人画”,这词儿背后的意思就是我很牛,我不会画,但我有修养。还有一种画是他们最不齿的,就是“界画”,画的就是房子,工笔重彩,那是无比匠气的。但建筑一定是匠气的,好听点儿叫匠意。对建筑师来说,不能停留在一块木头、两块砖头的层面,但也不能让这些消失,所以材料是我们的立足点,先得弄清楚这个,要不然你是飘的。今天就是因为看到好多飘的事情,我们才强调回到这个立足点。

Q:之前你也讲过一个观点,就是现在建筑这个行业总是在找借口,埋怨甲方、政府,反而不谈对建筑师本人的要求。

A:我觉得今天的中国社会其实不鼓励一个人去钻研一个事。我在西方遇到很多很傻的人,可恰恰他甭提多聪明了,他的聪明能跟一个信念结合。按照中国人的思路去看,这人那么聪明为什么做建筑,浪费了这个智商,他应该再做点生意,起码兼着,再从个政。很多中国的聪明人做了建筑师,很快就发现这行太苦,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要么离开要么把建筑给拧了,变成一个他能够去牟利的事。我给你讲两个事情,一个是我亲眼看到的,一个是在书上读到的。70年代末,“文革”要结束了,其实那会儿最乐,没什么人生目标,日子挺好,结果发现有一类人挺神的,就像数学家陈景润,都去学数学、理论物理等很抽象的学科,结果过了若干年这些不兴了,同样一批人就转行。我就认识这样的人,在清华学理论物理,后来去华尔街了,现在华尔街还有特别棒的一帮这样的中国人。我实在不是很理解,中国这么多人全都认同一套价值观,都是在这条道上寻求成功然后攀比,我觉得特别没劲,特别悲剧,大家这么多聪明才智都放在一个地儿干一件事去了。

犹太人跟咱们特别不一样,有的犹太建筑师也没发大财,可是在建筑上极端精深。他们会说,孩子智商那么高,学金融太浪费了,他应该去学哲学,或者数学。你听听,实际上最需要智商的真是哲学和数学。

我们的野心不是成为独一无二,而是改善大家的生活

Q:中国的各个城市建设都突飞猛进,然而其中也有很多非常愚蠢的建设案例。你觉得目前城市建设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A:我设计建筑注重生活环境。除了城市环境,还要考虑山地、是否有风景等,还有就是使用空间。这些都是历代建筑师积累下来的基本要素。城是个生活环境,意义更大。关键是建筑师或规划师是以一个什么角色来做这个工作的。做城市设计有一个很理性的出发点:你不能把你自己都不想住的一座城设计给别人,要考虑使用者。我们目前做的城市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缩小尺度,改进步行环境。如果有机会,我想在住、商、工作等功能混合上多努力。总之,可居性是目标。

Q:你认为建筑不是造型而是空间?

A:这里要提到两个很重要的外国街道设计概念。一个叫“街墙”:

街道有两个界面一个空间,街道要足够窄才能成为一个能呆的地方。中国设计就怕街墙,到处打破街墙。还有一个概念叫“共享街道”:是一个荷兰概念,让车子在街道里绕,不能开快,用一些景观来限制街道的宽度,曼哈顿的车量比北京多很多,却没那么拥堵,因为曼哈顿用的是疏通的方法而不是像北京用的是堵截的方法。我们的野心不是成为独一无二,而是改善大家的生活。

Q:在中国的城市里,最不缺乏的是各种钢筋水泥加玻璃的建筑。

打着要为人服务的旗号,到最后却是一个又难看又难用,又不环保的钢筋水泥疙瘩。这种情况到底怎么破解?

A:这个是能够说得清楚的:城市的现代化跟建筑现代化根本不是一回事。城市是一个大的复杂的有机系统,它可以在某些方面来组织、或者是重新组织,使得它能够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这里面包括了不仅仅是就业机会,创业机会,最重要的是健康、便利、节能、少污染等。有一系列具体的举措能达到这种目标,可是因为这套东西很难跟政绩联系起来,所以各地的官员对它都毫无兴趣。造一条特别宽的、绿化特别好的大马路,别人都看得见。而你要说24小时服务的商业网点的密度不对了,这个政绩听起来就太没劲了。

就像—个医生—样,你一定要告诉病人你的病情是怎么样,不管病人自己怎么理解

Q:你是90年代回国的,正好碰上中国大拆除、大建造的浪潮。

这么二十年过去了,你觉得在中国做一个建筑师最难的地方在哪儿?

A:实际上可能有三方面。第一方面,因为在中国,建筑是市场主导的,往往是在跟地产商的市场部谈。而真正住房子的人,建筑师常常是接触不到的。地产商当然都在讲市场是什么样,其实,跟使用者的需要并不是一回事。另外,一般的业主是不希望我们过多参与施工过程的。他觉得你就是出个主意,现场参与多了惹麻烦。除此以外,刚才已经提到了,现在咱们整个这套规范,不幸地反映了制定规范的人对城市的理解,对建筑技术的了解等等。现在整个中国城市的生活质量有很大问题,又非常难改。因为规划者想象的一个城市,就是大宽马路,“哗哗”地跑车。这种规划实际上是反城市的,既无法步行,也无法骑车等。这问题出在国家那个层次上的一系列规范。有时候,大家看单体建筑可能好一点,一看到那个城市问题就很多。建筑师其实是无能为力的。

Q:在这个时代里,一个作为知识分子的建筑师能做些什么呢?

A:其实很难做的,像我们这行,有各式各样的权力、势力都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你常常做不到。可是我觉得有一点非常重要,就像一个医生一样,你一定要告诉病人你的病情是怎么样,不管病人自己怎么理解。他死活弄不清楚那你也没办法,可是你不能连说都不敢说。比如城市非要修宽马路,这就是不对,它不解决交通问题,而且带来一系列其他的问题。作为一个建筑师,你应该把这句话说出来、说清楚。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2012年10月12日,《外滩画报》2012年12月7日,《时代周报》第200期)

11.当代大学生最需要什么 篇十一

当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 要热情更需要冷静。国家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可是,大学生都能实现毕业后成功创业吗,对此进行了走访。

日前,一项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披露: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仅为1.94%,从这一数据不难看出,虽然国家和各地区都出台了多项优惠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据调查,目前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态度还只是停留在敢想不敢做的阶段。

各持己见看“创业”

采访中,大部分学生在刚毕业时对自主创业并不持乐观态度,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大四学生张浩说:“刚毕业就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没经验,二没足够起步资金。还是先打工,一方面积累经验,另一方面还能储备资金,比较稳妥。”

内蒙古农业大学大三年级学生李薇说:“刚毕业我不会选择创业,首先是没有能力去创业,其次是创业风险大,所以对于创业还得慎重考虑。”

一位大学生家长认为,刚步入社会的孩子,各方面的经验都不足,想要自己创业,实在是有一定难度,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还存在着很多风险,还是应该先找工作,多方锻炼后再创业。

成功失败各有所得

毕业于包头师范学院的王磊(化名)的创业经历就是一个反例,就业参考《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 要热情更需要冷静》。他两年前毕业,那时在学校里流行一种“杀人游戏“(推理游戏),当时以为自己看到了商机,不顾家人的反对,王磊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办起了游戏馆,主要面向的是在校学生,但是没坚持半年,他就放弃了。他自己总结说:“当初想的有点天真,以为靠近学校就会有固定的消费群体,但事与愿违,认可这个游戏的人少,而且因为租金等原因,最后不得不放弃。”像王磊这样的情况就是没有正确评估市场情况,盲目投资造成的结果。

大学生自主创业当然也不乏成功者,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李充,在校期间就一直希望毕业后可以自主创业,他一直在考察市场、分析市场需求,最后在西北工业学校附近开了一家饮品店。李充向记者介绍说:“我的店已经开了一年多了,目前来看经营得还算不错。我们有固定的客源,而且做的又是饮食行业,民以食为天,所以还算比较容易被大家认可。”他告诉记者,在创业之初,也遇到过很多麻烦,最主要的就是资金和选址,在这些方面父母给了他很多帮助和建议,让他少走了很多弯路。如今越干越好的他,还准备扩大店面,他希望一两年内能再开几家分店,创立出自己的.品牌。

创业需要热情更需要冷静

12.学生开学需要准备什么 篇十二

虽然说现在好多家庭的生活条件不错,学费可能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家庭条件不是算太好的家庭,孩子的学费也是一个难题,所以在开学前一定要想办法凑齐学费报名,以免耽误孩子的.开学时间。

3、提前做好适应军训的准备

开学的时候,学生们要进行军训训练。所以如果你所在的学样有这个要求,请在家中提前锻炼,比如早睡早起、跑步、做俯卧撑等,提前适应这些训练,等真正军训的时候,自己就不会觉得那么辛苦了。

4、准备购买好火车票

有些学生可能离学校比较远,跨省或跨市,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要提前购买好火车票了,现在买火车票都是提前一个月的,早点买到放心一些,这样不会耽误自己和行程,错过开学典礼。

5、整理好行李和学习文具

13.学生究竟需要什么 篇十三

也经常听一些老师讲,今天的学生真难教,什么都懂,就是不懂老师的苦衷。

其实,在物质生活方面,他们的确是“小皇帝” 、“小太阳”,而在心理和精神方面,他们是“乞丐”,是“奴隶”,是一部“学习的机器”。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他们是幸福的,而在心理需要的满足方面,他们是不幸的,甚至有许多烦恼。

据调查,今天的孩子面临着许多烦恼。

来自同学的烦恼有:被同学背后议论;同学之间互相嫉妒;被同学孤立;和异性同学交往,被嘲笑;同学之间不能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想当班干部,当不上;班里的各项活动都不让自己参加等。

来自老师的烦恼有:老师骂学生;老师挖苦学生;老师体罚学生;老师不身作则;老师有偏向;老师总是误会学生;老师从来不听取学生的意见等。

来自家庭的烦恼有:父母溺爱,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干;父母强迫孩子做孩子不想做的事情;父母管得太少,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父母要求太高,老拿自己和别人比;父母不高兴时总拿孩子出气;父母总是骂孩子,甚至打孩子;父母总爱否定孩子,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父母总爱唠叨;父母从来不承认自己的错误;父母不与孩子沟通,高高在上;父母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赌博、迷恋上网、迷信等;父母不和,总吵架;父母与邻居吵架;父母下岗;父母找情人;父母离婚;继父母白眼等。

来自自身的烦恼有:对自己的身材、容貌不满意;对自己没有信心;怀疑自己的智力、能力;自卑;胆子太小;过于内向;怕吃苦;自己管不住自己;爱发脾气;学习负担重;厌学情绪;升学压力;考点焦虑;生活单调;自己的需求无法满足;爱了委屈无处述说;担心考不上大学;担心将来找不到好工作;单相思;失恋等。

所有这一切说明了什么?说明学生心理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14.张德芬: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篇十四

我出去演讲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忧心忡忡的家长,看到我的书中描述我们每个人小时候是如何地被制约、被压抑,而祸害一生,因此都会问:我们怎么样帮助孩子让他不要从小遭受那么多的创伤?

我的回答一般都是:把你自己修好,孩子就没问题啦!其实,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全心接纳,如此而已。可是,哪个父母不觉得对面的柱子长得比咱们家孩子高,跑得也快,隔壁的薇薇比咱们家女儿聪明,你看你班上的王大头,每次都考一百分,王叔叔的婶婶的表姨的小姑的女儿,拿了什么什么竞赛第一名。哪个父母不曾管教自己的孩子:你看你,手这么脏还抓东西吃,一点卫生观念都没有。你看你,一点小事就哭,哪像个男孩子。

从小,在这种“轰炸”之下,每个孩子的潜意识里,都觉得自己不够好。而这个「不够好」和「不配得」的情结,就是造成我们大半辈子无法真正快乐的主因。因为我下意识觉得不够好,所以容不得别人说我。因为我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不如所有人,因此我必须强出头,在各方面都要有所表现,来安慰自己。因为我觉得自己不配得,所以很多事情我不会去争取,或是不自觉地破坏快到手的成功或是快乐。

有一天早上,我难得跟孩子们一起用早餐(平时是练瑜伽啦,不是赖床--你看,怕你们觉得我不够好,所以要解释,呵呵!)。我注意到我和女儿开始吃了很久,我十二岁的儿子还是在楼上他的房间里东摸摸西搞搞。那天心情不佳,意识层次较低,负面情绪较多,怎么看他就是不顺眼。催了他好几次,总算姗姗来迟,我很不高兴地开始数落他。“你看看,你动作这么慢!早上起来在楼上摸那么久,我应该送你回台湾去当兵,把你训练得动作快一点!”孩子听了我的数落,感受到我对他的不满,开始很不高兴的反驳我,「哪有慢,今天要穿制服,还要打领带,很复杂耶!」我还是很不高兴地抱怨,一直唠唠叨叨不休。这时,我有了一些觉察,看到自己在试图让猫学狗叫,而且还振振有辞的为自己辩护。

其实,我儿子就是一个动作不利索的人,这是事实。不过,显然并没有误事,至少每天早上我虽然没有陪他们吃早餐,但是他们都准时赶上校车上学了。问题在那里?在那个看不惯别人动作慢的人,就是我,也是他的母亲。利用自己是母亲的身份掩护,尽量投射自己的负面东西在孩子的身上。

很多时候,我们借由“管教孩子”为名,把自己不喜欢或是看不惯的东西发泄在孩子身上,美其名为“对他好”,但是,却伤害了孩子的心。那天早上,我就听到我儿子大声叱责他的`妹妹,让她赶快出门,语气充满了不耐烦和怒气。惹得我又不高兴,感觉很毛躁,也很想出言阻止他。但是,我立刻又察觉到:这是谁教他的?谁以身作则地教他对人不耐烦和愤怒时如何表达?谁让他一大早就怒气冲冲的出门?因此一念之转后,那一刻,我体会到的是一个惭悔的母亲的感受。

也许你会说,孩子总有做不对的时候,教总得教吧?当然。孩子绝对需要界限,否则他们会非常迷失的,而且感觉不被爱。但是,重点在于管教时的态度。如果,孩子的行为和言语没有触动你自己内在的旧伤或是情结的话,你管教他的态度和品质是截然不同的。不是吗?

我以前很重视孩子的睡眠。规定他们九点一定要上床睡觉,这是我的“规矩”。因为我觉得他们睡不够就会生病,生病就会找一堆麻烦,所以,每次看他们很晚还不睡的时候,我就会抓狂。有一次,我儿子晚上十点半跑到我房里来,说他睡不着。要是以前,我就会很生气的叱责他,要他赶快回房睡觉。但是,学了拜伦凯蒂一念之转之后,我看到了我的思想,然后我问:为什么生气?

答:因为睡不够就会生病。

问:真的吗?

答:嗯,不一定啦。

问:当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妈妈?

上一篇:测量学实习报告下一篇:纪检执纪监督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