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舆情管理(精选13篇)
1.互联网与舆情管理 篇一
舆情分析与管理征文
新媒体时代的弄潮人
中航工业新航林 俊
新媒体时代不请自来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当今社会信息的传递和获取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断改变着社会舆论的生成、存在与传播方式,它以其独特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给广大网民提供了平等的行动机会与空间。于是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在此寻找自己的发言席。中航工业作为大型央企,是祖国空中钢铁长城的铸造者,媒体对中航工业的关注从凤凰军事网、米尔军情网、股市行情军工板便可窥见一斑,有关各类重点型号飞机研制与交付、试飞与性能的消息层出不穷,难辩真伪。这充分说明了社会已进入了网络传播时代,它突破了传统媒体时期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正在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通讯时代。如果说传统媒体的时效以天计算,那么新媒体时代可用小时甚至分钟来计算。手机、微博、实时直播、微信群……地球正在变成一个小小的村庄,而将其联结在一起的便是日益强大、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络。网络的传播特点首先表现出内容的海量化,据统计,现在每年
新产生的信息量用4G容量的DVD来存放,把它们一张张叠在一起,足足可以绕地球一圈多。其次是信息流动的双向化。原来的发布者和受众现在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这就是所谓“自媒体”时代来临,传播内容与形式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只要你关注”。三是传播速度实时化,技术的空前发展带来了简单便捷的操作,新闻时刻都在发生,时空距离已不是问题。特别是图文声影的综合呈现,其直观性、通俗性、大众性对受众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亲合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地球村”里一村民,站在村口笑迎媒体新时代。
媒体的双面效应
媒体报道是传媒按其自身的标准,对外界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编排后的产物,渗透着媒体及作者自身的价值观。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对于言论自由政策的放宽,新闻媒体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充当起了越来越不容忽视的角色,媒体对公众的影响力已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和公众的方方面面。一条负面信息搞跨一个行业、一个名牌企业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冻皮鞋”“毒胶囊”“三株事件”“双汇瘦肉精”等。当然,从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看,并非坏事,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其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挖掘事件的“负面效应”。不可否认,为了争取更多的受众,有些媒体会热衷大量挖掘社会阴暗面,以吸引受众眼球。一些报道貌
似“客观、公正”,其背后却潜藏着各种利益集团的诉求。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敌对势力对我无所不用其极,一条消息可能引发的振荡是不可想象的,如阿拉伯之春、苿莉花革命等,都成为颠覆一国主权、扰乱地区安全的典型例子。中航工业作为大型军工企业,国防力量的象征,时刻受到怀有不同目的的利益群体关注,这就充分考验中航工业舆情把控能力。一方面,笔者认为要主动协同媒体,充分发挥媒体的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等功能,借助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树立企业形象,扩大市场影响,提高公众认知度,建立自身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控制舆情、实时监控由于不良消息可能引发的媒体大规模跟风以及由此酿成的公共事件。因为此时的公众可能因大量的煽情和带有情感倾向性的报道而丧失了自我客观判断的能力,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舆论的散播源,成为搅动舆论海啸的那只“花蝴蝶”。
善做媒体弄潮人
如何顺应时代发展,以时代要求审视媒体发展规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并不断研究信息传播的现状和趋势,考虑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当前,社会舆论多层次、分众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我国几代领导人对新闻舆论的重要性都曾做过指示。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靠枪杆子和笔杆子打天下坐江山”;邓小平同志说:“舆论是社会稳定的思想中心”;江泽民同志讲:“舆论驾驭得好是人民之福、不好是人民之祸;”胡锦涛同志说:“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共产党根本的原则。”在媒体发达的今天,敢于、乐于、善于与媒体打交道,体现出一种清醒、一种智慧、一种自信、一种能力。只有清晰各类媒体的运作规律,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获取最大的舆论支持,赢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舆论环境。因此,要有效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渠道,提高新媒体素养,学会快速、便捷、海量的搜索信息,了解舆情。也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参与社会,解读舆论中的深层次涵义,甚至培养自己的“专业型”意见领袖,实施良性舆情的有效传播和不利舆情的精准打击。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危机事件发生时,“主动讲比被动讲好,自己讲比别人讲好,内行讲比外行讲好”,话语权虽在记者,但记者引导好好了,会形成良性“共振”。
媒体永远在“猎奇”,只有“非正常”的事件才能吸引关注者。所以,当出现一些“负面”舆论时,必须从容应对,对善意的、客观的报道,虚心接受,积极纠正自身错误,显示诚意;对部分失实、无恶意的负面报道,要及时为媒体提供权威信息,通知其予以纠正;对于完全失实、恶意的负面报道,要据理力争,要求道歉,坚决给予制裁。作为央企,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针对一些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应当在迅速应对处置事件,控制事态发展的同时,谨慎、快速制定周密预案,科学设置新闻议题,发布权威信息,与媒体紧密合作,及时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化“危”为“机”,变被动为主动。
集智创意绽放媒体新亮点
创新是策划的生命,好的策划来源于不断创新,如果没有新内容、新形式就不会有媒体关注。每一次宣传活动的使命是不同的,即使形式相同,内容也要创新,反之亦然。
好的创意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要抓住热点,只有选择当前的热点问题才能成势。现在有句话叫“造势”,运用媒体选择热点造势,必须慎之又慎选好题材和角度,否则就会发生舆论导向错误。其次,选准时机。媒体造势要把握好时机,有时,人们对某件事的热情以及认知度是不断被激发的,所以我们常会看到一些系列报道,只有随着媒体相关报道的深入以及这个报道的影响力的扩散,了解和认知的人才会越来越多,所以控制好时间,方能将“势”推向最佳境界。三是内容要有上乘之作,也就是有深度有广度。深度,即该事件的新闻价值核心;广度,即该事件新闻价值的各个层面。
林总曾说,新闻宣传工作是推进改革发展的“护卫舰”,是塑造卓越品牌、创造价值的“增值器”。未来新媒体将深刻地嵌入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对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行为习惯产生越来越深入的影响,作为基层企业新闻工作者,一定要顺应媒体发展大势,掌握其特性,了解其规律,树立主动策划意识,加大舆情监控力度,提升新闻应急能力,方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更好地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从而实现社会影响力和软实力的迅速攀升。
2.互联网与舆情管理 篇二
中共北京市委2011年6月8日印发《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意见特别提出, 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传统媒体管理的同时, 将加强和完善互联网等新媒体服务管理。将进一步整合资源, 积极推动互联网新媒体发展和“三网融合”。积极为中央媒体网站做好服务工作。加强市属媒体网站建设。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引导。
意见指出, 将坚持依法管网, 落实谁经营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责任制。研究制订试行办法, 逐步推进网站实名制、手机实名制, 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流动。
意见同时提出, 将着力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措施包括注重倾听群众呼声, 全面了解各类群体利益需求;健全公共政策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专家论证制度, 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基层社会矛盾调处中心作用;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等。
3.互联网与舆情管理 篇三
以上情况表明,媒体具有影响和干预现实环境的能力。众所周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讯息传播和社会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渗入到新闻传播业的各个环节,引起了信息形态及运作方式的深刻变化,同时,媒体宣传与舆论掌控开始面临新的问题,需要规范化的体制建设。
新媒体的舆论导引和政府的掌控问题,愈发收到了受到了重视。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2]同时在与网民的交流中胡锦涛还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3]胡的上述意见具有风向标作用,它表明互联网已成为政府关注民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介质。在当下中国社会生活中,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媒体,在宣传和型塑国家形象,对公众进行舆论引导,帮助国民获得表达权、知情权、参与权,推进民主政治进程,改变政府执政方式和理念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总和的舆论,一旦产生便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和持续性,对公众的思想意识、文化观念及事态发展进程甚至社会发展产生影响,进而衍化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力量。而当今迅速崛起的新媒体,因其传播迅速、影响广泛,正被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进行形象宣传和塑造、进行舆论引导与控制的强有力工具。
二、营造新媒体舆情软实力
软实力(Soft Power)这一语词,最早由原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约瑟夫•奈(Joseph S.Nye)于1990年提出。他认为,国家的实力分为硬实力(Hard Power)和软实力两大类,硬实力指军事等强制力和经济实力等诱惑力;软实力指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或政治议程的控制力[4]。约瑟夫•奈同时认为,“在信息时代,软实力不仅依赖于文化和理念的普适性,还依赖于一国拥有的传播渠道,因为它能够对如何解释问题拥有影响力。”[5]在这里,约瑟夫•奈将“传媒本身”与“文化”视为信息时代软实力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传媒对信息的广泛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个必要前提。
本文前述可知,新媒体已经开始成为国家形象宣传和型塑的重要媒介,能对公众进行舆论引导,同时还能帮助公众获得表达权、知情权、参与权,推进民主政治进程,改变政府执政方式和理念。鉴于此,我们便应充分发挥新媒体所具有的媒介特质,努力营造良好的舆情环境。要营造新媒体良好的舆情,应主要提升新媒体的公信度、关注度、影响度。在媒介竞争中,新媒体与其它媒介一样,除需要诸如传媒技术、人才、制度等硬实力方面的东西外,同时还须具备软实力。
软实力的内核是传媒信息采集、处理、交换的核心要素。只有具备软实力特质的媒体,才能坚持职业操守,以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条信息,在公众中赢得公信力。在此基础上,新媒体才会对公众产生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主要源自于新媒体自身的独特文化,它包涵新媒体的立场取向、价值判断、经营理念、组织机制、领导体制,以及媒体从业人员素质,媒体衍生产品,媒体环境,媒体形象等诸多要素。一旦这种媒介文化形成,便会对其传播理念与传播行为产生影响,“有了个性鲜明且稳定连贯的媒介文化理念,传媒才能以个性化、人格化的产品实现与目标受众之间的吸引、共振与黏合,在时间序列上维持稳定的受众期待,在差异化竞争中脱颖而出。”[6]在信息传播中,新媒体只有秉持严谨求实的立场,实事求是的舆论导向,才能获得公众的注意力和社会较高关注度。同时,新媒体还要打造传媒品牌,以提高其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能够使其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等为公众接受,并进而改变其认知的态度和行为,产生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新媒体的“软”管理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与传统的传播介质相比,同样有其两面性:一方面迅速、及时、宽幅度地传播各种社会文化信息,满足了公众对信息的渴求和社会文化信息的掌握,也加速了社会信息化进程;另一方面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又存在一些负面或不良问题,因此需要对其加强监管和引导,以利其用。传统做法往往是对媒体舆论进行硬性控制,主要通过新闻审查即设置“把关人”对信息进行封堵。这种做法既不利于信息的准确传播,也容易误导公众。因此,政府部门对新媒体的管理,应采用一种新的做法——“软”管理。
首先,政府部门在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发布和形象宣传时,应领会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对新媒体的关注和认知。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它对舆论产生的重要影响,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在2002年1月就曾要求思想战线宣传,要“从新的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同样指出“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7]2007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又指出:“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上前文论及的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对新媒体的态度,无不表明党和政府对新媒体愈来愈高的认知和重视。各级政府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时,应该积极认真领会这些精神,充分利用好新媒体这一资源,营造良好的舆情。
其次,具体操作上,建立新媒体舆情汇集与分析机制,以便对其舆论进行掌控和引导。[8]要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须时时检测新媒体舆情,并要准确进行舆情分析和判断;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发布机制,充分保持信息畅通。同时,积极研究分析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舆论的生成、衍变机理。在掌握其信息传受情况下,进行适当合理的“议题设置”,即可以典型事例、深度报道、新闻评论等信息传播方式,对公众进行舆论引导,从而形成准确而良好的舆情。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培养“舆论领袖”来加强新媒体舆论队伍建设。“舆论领袖”可以是媒体发言人,他们因经常在媒体上发布信息、参与评论而于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言论影响力可以帮助引导和形成正确良性的舆情。
再次,设置抗干扰因素预后应急方案,建立传播效果的综合测评机制。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一旦传播,无论其类型、规模与速度,都可能存在可预见与不可预见的干扰因素。因此当信息传播遇阻而不能进行正常传播或可能影响整体春播效果时,都应该预先设置好预备方案,以便能及时替换原来的传播模式。同时,在信息制作与信息接受的传受过程中,信息的接受情况即传播效果是考察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9]对传播效果的考察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测评机制,这种机制应包含阶段性测评与综合性测评两级步骤,它建立在广泛而精准的调查数据及其分析基础上,并为其后的传播活动提供可资借鉴的决策参照。
[1](美)李普曼.公众舆论[M]. 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第4版),2008-06-21.
[3]胡锦涛.胡锦涛就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5点意见[EB/OL].http: //www.sina.com.cn/2008-06-21.
[4][5](美)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 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17,153.
[6]陈瑞等.打造传媒竞争力[J].传媒,2004(6):24-32.
[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EB/OL].http://www.people.com.cn/2004-9-19.
[8]参见郑瑜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与控制[J].当代传播,2008(3).
4.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篇四
《20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总结,对本年度蓝皮书覆盖时段( 年11月1日至年10月31日)内每月热度排名前50的600件舆情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刻画出过去一年的互联网舆论压力状况。
(一)公共管理类承载舆情压力最高
本报告将热点事件分为公共管理、社会矛盾、公共安全、企业舆情等八大类别,研究显示: ①2016年的舆情热点事件讨论热度较有明显下降,时政话题的网民关注度的持续低迷,使得舆论场的整体压力有所缓解。②公共管理依然是舆情事件最多发生的领域,且舆情压力指数已经超越贫富差距等社会矛盾聚焦点,位列第一。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发布的各类法令、政策、规章以及执行的方式方法, 是网民最为关注的话题。③随着魏则西事件、如家和颐酒店女子遇袭案等涉企舆情事件的热议,企业危机事件成为本年度互联网舆情的爆点。近年来, 政府舆情应对能力上升, 而企业在舆情危机应对方面的脆弱性凸显出来。④吏治反腐事件在本年度的平均热度和舆情压力指数均有显著下降, 提示反腐红利释放。
(二)舆情热点向城市居民群体转移
2016年的.舆情事件,更多地涉及城市居民、中等收入阶层关注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人格尊严和法治保障。如教育类舆情(如常州“毒土地”事件、北京等多个城市“毒跑道”事件、湖北江苏“ 减招” **)、医疗类舆情(如广州医生陈仲伟被患者杀害、大学生魏则西之死、山东非法疫苗案)、金融类舆情(如股市“熔断”、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案)、各城市新一轮楼市调控、网约车合法化进程、如家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等。这些提示舆情事件有从利益受损群体向国民主力阶层扩散的趋势。比较典型的是,城市居民在雷洋案中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担心“今天不关心雷洋,下一个遭遇不测的就是自己”。而事关收入多寡“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定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的传闻, 也引发城市居民吐槽。
(三)“广场式舆论”与“茶馆式舆论”背离
近年来,在微博、BBS、新闻跟帖等公开的“广场式舆论”中拥护政府和体制的声音占了上风;对公共治理的“吐槽”下沉到微信群、线下私人聚会等小众、私密的“茶馆式舆论”中。在当前的社会转型中,如适度包容网民公开发声,让网络反映基层治理存在的矛盾,提出意见诉求,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场式舆论”风平浪静不一定就能高枕无忧,还需要仔细体察“茶馆式舆论”的潜流和线下的社会问题,毕竟直面矛盾、解决问题才是釜底抽薪的舆情应对法。
总体而言,2016年,网络舆情呈现出显性舆论场热度下降、杂音减少,但隐性與论场暗流涌动。舆情热点从城乡结合部向一线城市漫延。在热点舆情背后,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深层矛盾和公众的内心郁结,主要体现为三个阶层的集体焦虑——“底层诉求”、“新中产焦虑”、“体制内信心”问题。这就需要充分展示十八大以来严厉反腐、全面深化改革给社会各阶层带来的“获得感”,以对冲这种“集体焦虑”。
5.繁星时代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介绍 篇五
1主要业务功能:
实现全球热门、专业、权威网站(中英文)的信息采集;
实现重点关注的门户网站、论坛、微博、博客的信息采集;
实现热点话题的聚类、敏感话题的追踪、自定义的信息汇聚和数据挖掘技术,获取基于各个行业和领域的舆情信息;
提供舆情信息预警机制,实现主动防御;
实现海量数据信息的存储和索引机制;
2产品优势和特色
信息采集覆盖全球
支持深层数据挖掘
提供信息内容汇聚
提供舆情预警报警
支持海量数据存储
6.互联网与舆情管理 篇六
取势:微营销大趋势
明道:微营销大智慧
优术:微营销大实战
持戒:危机公关
取势:微营销大趋势
目前社会已经进入碎片化时代,分众传媒就是利用8秒钟改变一个市场。消耗用户碎片的8秒钟。
微信
微信是内裤型的贴身媒体,用户什么最贵,耳朵、眼睛、注意力最贵,微信做到了。招商银行为什么做的最好,因为同行业中如果你想超过其他强大的竞争者,你不能用行业传统的方式对抗,必须走寻常路,唯有改革才能致胜,变化才会有机会。
微博
如果营销吸引记者的报道,是不是记者就成为推广者,也是后向宣传,同样,如果产品好,客户依然可以转化为营销员,品牌就是口碑。播放广告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广告,而是口碑,用户口碑很重要。
微博转发就是口碑转发,微博转发是现代新的业务模式。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浏览记录会为用户推荐适合的商品。
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就是有横有竖才是大数据。
凡是走过必有足迹,凡是寻找必能找到
大数据已经影响金融行业,为什么阿里小贷可以做,因为数据已经成为信用资产 可怕的不是同等对手,而是超越式对手
做好产品服务,才能到口碑,才能形成信用资产,才能让客户自发传播。
正知、正面、正经
微视频
视频不需要专业,工具,演员不用专业,真正做好内容才能引起用户转发。
微营销就是微信、微博、微视频的三者交互,交融智慧,高者无域、交融互生
明道:微营销大智慧
小米手机:雷军按照用户的建议改变小米手机,其实卖的是用户的参与感。聚微成众:积众人之智,乘众人之势
众包:全民经纪人时代,每个人都是营销者,每个人都可以发佣金
你的店,我的店,我们的店;资不仅是资本,更是资源
众筹:3w咖啡馆 越来越分散的形式,你对员工不是管理更是合作关系
云核心:分享、共享不是占有一切利益众生
微营销不是把所有人带进来,而是共享资源
用户帮助传播,内容引发传播,自发裂变
借边智慧:
借力,内容比形式更重要
无界智慧: 西红柿引发的京东爱情故事,京东生鲜火爆上市。西红柿引发的后向效应,当当网长期囤货的如何种西红柿大量销售。
优术:微营销大实战
微方案落地:微定位、微引流、微关系、微成交、微代理
微定位
微信:微信功能的定位,微信形象的地位
招商银行,服务即营销,营销即服务,定位服务就不要为做内容而纠结
招行微信、南方航空:把企业正常服务流程微信化;对用户不需要跑来跑来
优衣库依据APP下载量定位实体店;理肤泉微信开展小样赠送活动;餐饮举办拍图传朋友圈抵减费用活动。
出发点:不是我要什么,而是用户需要什么?
微信拟人:招行小招、联通沃妹
中国电信,众筹,全民海选京妮,京妮送货上门iphone5,没有费用也可以聚集所有曝光
盘活无形资源:一切为我所用
微引流
加粉利器:微信二维码
如何引发客户加粉:利益,马上有优惠;
异形,独特的设计,动静结合,创造意外,扫码能扫出什么?语言、视频、声音、图片
二维码宣传:手机壳后背、二维码蛋糕、3d二维码、变色二维码、二维码剪纸、二维码logo墙,二维码可以布满所有介质
事件营销、场景营销、创意营销、联合营销、话题营销
创意营销最大的优势:营销的营销;招行、黄太吉能火起来不仅仅是用户传播,还有媒体找案例而推起来的效应。
时刻要想,客户为什么扫码,做什么
微营销的核心:不是你要做什么,而是用户做什么?
打造新媒体的第一品牌,品牌不是做出来的是设计出来的,指哪打哪,画圈直到第一。做不了第一就做某领域、某范围的第一;
人们永远不会记住第二,我们要做第一。
互联网不是打败谁,而是整合谁,互利共赢。优化用户体验,让用户更爽。
互联网思维:果、因、我;果,核心要素、结果;因,所有人都动起来;我,为我所用。引流的工具:工具、广告、活动
广告为了把不是媒体的变成媒体,无时无刻不广告,随时随地都营销,广告给人冲动。
广告也可以销售参与感,展示我们的内容转变成展示客户的内容,让客户参与自己的品牌代言。将由我们做广告,做成全民广告,通过制造内容,将我们变为平台。微小个体也可以参与企业的活动。
微活动
齐单系,关注用户点数设计奖品,获得畜牧行业的影响力大奖,也说明了小微企业要学会走不同的路获胜。
微传播
发送的内容:娱乐、热点、浪潮、有关生情、多媒、位置
娱乐:
热点:由MH370定制手表引发的讨论:微传播下禁止消耗灾难。
历史总是反复不断的重复,螺旋的发展,千万不要消费别人的不幸。
浪潮:不要老想浪潮在做什么,而是你要引领浪潮。
注重用户的体验,微信客服很重要,微信也可以整合其他优秀的微信提供给客户,有关生情:如果厂商只想做微信是为了让客户购买产品,心思不纯正就一定做不好传播。大创新升华为大理想,帮助客户就能获得理想,真心为客户服务就会获得更多。
先交流,再交心,最后才交易
结交多少朋友,结交多少关系,就会决定市场多大
内容(创意)——服务(创新)——成交
快速迭代、小步乱跑、墙即是门、痛点即卖点
不要老想走完全正确的路,完全正确根本就不存在;客户痛的越厉害,市场就越多 微博营销的几点思考:微博应该为其他做导流,是媒体属性
;以微事件为杠杆,微博适合做事件营销来,要多种形式汇集到微博,除此之外微博还可以做舆情监控。重视客户的留言,与他们进行信息交互才是微博的重点,对于客户的留言一定要重视。
技巧:转发与用户的谈话;对于积极回应的客户可以适当的派发礼品;对于过分的冲突,切记规避冲突,再用大量的新消息覆盖冲突新闻。
微视频:保险和金融适合做情感类视频,心领的升华
格式化传播:凡是格式都容易引起传播,例如凡客体、陈欧体;格式可以分为语言、图片、声音、造型、颜色、动作。
新茅格式:最牛的格式传播就是形成传统,例如田七制造声音格式。辛茅格式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眼耳鼻舌身,各个方面的全面刺激,直到占领心智,立体式的感官营销
学习增加你的密度:时间(随时随地)、空间(网站)、人(人和人之间的传播),只有加强密度,才能形成新茅。
持戒: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态度>事实
在互联网,越强就死的越惨。学会守雌知雄,找到核心诉求。
在危机面前表明态度,自己不说,让别人替你说
危机面前,防止过度公关,不要因为自己的公关,加大舆论。
乾坤大挪移,在危机面前,转移注意力。在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公布更不好的消息,或者炒作一个更好的信息。
面对舆论要学会淡定,没有一个品牌不挨骂的,知名度越大就一定会被骂,骂声就是痛点,骂就是期望。
危机公关不如防御、舆情监控,舆情监控不如产品服务,产品服务就是口碑营销
战战兢兢、何死而生、道定人安
总结
微营销:吸引所有微小个体参与
凡损坏心灵者,必定失败;凡培养心灵者,必定成功
正知、正念、正行
7.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研究 篇七
互联网技术带给传播介质的冲击和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其交互性与及时性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见, 因而被称为“第四媒体”。在缺乏针对性监测与管控的情况下, 网络负面信息快速传播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对国家的稳定、社会的舆论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这就使得面向网络的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变得极其迫切。
目前, 我国大约有6亿多网民, 其中青年网民的占比增长迅速。根据官方数据, 20~29岁年龄段网民比例是30.7%[1]。2013年的数据则显示, 网民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高校学生约1.19亿人, 占学生网民的75.31%”[2]。相较于其他网民而言, 高校在校生是对社会生活领域各类信息最为敏感的一群, 他们既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 又具有激进的批判精神;既具有独特的思维优势, 又具有典型的心理脆性。面对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 网络的介入既以其开放性、多元性为大学生使命感、责任感、批判精神向社会领域的延展提供了实践平台, 同时也以其虚拟性、隐匿性为大学生心理脆性的非理性爆发创设了空间。
网络舆情的兴起, 对高校的日常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 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 加强校园网的管理, 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3]。不过网络舆情并非洪水猛兽, 其兴起亦是一种契机。“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4]”“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 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5]”可见在战略层面已有双向部署, 那么如何有序加以实施就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研究唤起的必然理由。
2.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面临的“三个困局”
高校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子系统, 其舆情的酝酿、发展、高涨、回落、反馈, 每一个阶段的演进都伴随着“示范性”的勾连效应, 时刻经受着“网络言论自由与公民权利、公共管理”冲突的拷问。一方面, 高校力图借助网络监管将校园舆论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另一方面, 可应用的管理资源与管理手段权限, 在确有必要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监管的情况下, 科学界定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管理的限度, 是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工作需首要破解的认知困局。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效果显著与否则取决于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有效。美国学者费姆·邦茨认为:“有效的传播不仅能减轻危机, 还能给组织带来比危机发生之前更为正面的声誉, 而低劣的危机处理则会损伤组织的可信度、公众的信心和组织多年建立起来的信誉”[6]。纵观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舆情监管, 大多采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行政命令、政治动员等形式, 这种工作模式由于内部信息传递渠道狭窄单一, 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时很难快速显效, 只能扮演“围、堵、截”亡羊补牢的角色, 十分被动。缺失科学有序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应对体系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亟待破解的机制困局。
显效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建设要有合乎信息传播规律与认知规律的设计思路, 更要有必要的投入, 譬如包括人员的投入, 设施的投入。
从前者的角度来说, 受限于编制, 多数高校的舆情监测依靠少数的网络管理员来完成, 他们日常工作本已庞杂繁琐, 更难以抽出精力做常态化监测。从后者的角度来说, 虽然国内已有信息技术公司推出了适用于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分析的应用系统, 可以进行专业化、即时性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预警和处理等工作, 但由于其购置成本及后期维护费用较高, 大部分高校会因经费紧张而放弃硬件投入与配备。人员缺失与硬件设施费用高昂是高校亟待破解的成本困局。
3.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困局的破解
网络舆情事件的发酵升级代表着公共管理危机的涌现。在管理学领域里, 危机管理也被称为危机沟通管理。由此, 破解认知困局, 把握高校舆情监测管理的合理“限度”, 亦应以沟通管理为抓手, 与诉求对象进行多渠道沟通。“围、堵、截”是一种监管方法, 但常态化的监管并非拘泥于“堵”“疏”与“导”也是一种监管。相较于传统的管控思路, 这种以疏代堵, 事前介入的工作思路更好地拿捏住了网络言论自由与公民权利、公共管理之间的“度”, 使监管手段与监管效用在动态中达到理想的平衡。
张弛有度, 动态平衡的管控思路需要有对应的体制机制设计来加以保障实施。具体地说, 就是要遵循网络舆情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分别针对舆情发生、发酵、发展、高涨、回落、反馈阶段的信息传播特点, 构建“预警—引导—应急—重塑”四级联动的舆情预警及紧急处理机制。在舆情发生、发酵期, 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敏感源的解析与筛除, 做出预见性的舆情预警;在舆情发展期, 通过主动性的信息发布与释疑, 进行集中的舆情引导, 为远期的舆情重塑创设有利环境;在舆情应急期, 针对已触发的恶性事件, 启动网上和网下联动机制, 捕获并整合关键信息, 为决策提供依据。在舆情回落期、反馈期, 积极进行舆情重塑, 消解衍生谣言触发新的网络舆情的风险。
舆情预警与危机管理机制的启动与常态化运行离不开必要的硬件投入与人力配套。在硬件投入方面, 基于财力困难的现实, 可试行校园网络平台与政府舆情监控分析应用系统端口的加密对接, 或通过购买企业服务的方式予以解决, 抑或由主管部门牵头搭建省市范围内各高校共享的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分析平台, 以破解单一高校硬件投入成本过高的困局。在人力配套方面, 完善组织架构、组织机制和组织制度, 开展系统培训,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舆情工作队伍, 以适应各高校对网络监测与管控的需要。高校间亦可通过定期的交流, 推广有益经验, 使舆情管理工作有序、显效。
摘要:新媒体介质的快速普及, 使得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 相关研究亦成为舆情领域的新课题。在战略层面, 国家就高校网络舆情建设做了核心部署, 在实践层面, 面临“三大困局”:即监管之“度”的认知困局;舆情监测预警体系缺失的机制困局;人员与技术设施稀缺的成本困局。动态平衡的管控思路、显效的舆情监管体系、多渠道的资源盘活是应对困局的破解之策。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大学生,舆情监测,危机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t20140721_47437.htm.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4-01/16/c_126015636.htm.
[3][4][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http://www.gxgsxy.com/public/skb/zcfg/zygyszkxg wj/2014/04/29/19271114283.html.
8.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舆情分析 篇八
关键词: 物联网 创新 变革
中图分类号: TN9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36-03
2009年,物联网、医改、新农保成为我国社会舆情的三大热门词汇。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明确提出:“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这表明,物联网已经成为国家未来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国内一些省市已经开始研究和发展物联网相关产业,希望借此抢占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1 关于物联网
被称为继计算机与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物联网。它真正步入人们视线,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后的一次圆桌会议上,将“物联网”和“新能源”列为新一届政府振兴美国经济的两大武器。
1.1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其最初的含义是指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技术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虚拟与实体相结合的网络。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这一“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互联网是物联网的基础平台;第二,原有的互联网通过传感技术将用户端直接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严格而言,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不管是美国抛出的“智慧地球”,还是中国提出的“感知中国”,实际上都是物联网发展的一个目标。
1.2 关于物联网的不同解读
物联网是利用网络技术和传感技术建立起来的,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一体化的全新技术领域。早在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就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2009年2月,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2009IBM论坛上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针对中国经济的状况,钱大群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广阔,而且中国政府正在以巨大的控制能力、实施决心和配套资金对必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智慧的地球”这一战略将会产生更大的价值。如果在基础建设的执行中,植入“智慧”的理念,不仅仅能够在短期内有力的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中国打造一个成熟的智慧基础设施平台。
1.3 物联网带来的创新与变革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IT技术服务于数字化虚拟社会经济形态的传统思维,依靠传感技术使IT技术直接服务于现实的实体社会经济。而我们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关于这一点,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认为,物联网将带来三大变革。一是价值观的变革,物联网的出现使人类从资源的消耗者变为资源的守护者;二是生态观的变革,物联网使世界主角发生了变化,人类变为“少数派”;三是时空观的变革,物联网使社会模式由以人为中心变为多元中心(物-物,物-人,人-物)。
1.4 物联网应用被广泛看好
2009年11月16日开幕的第十一届高交会上,不少企业最新应用的物联网业务让人眼前一亮:农场养殖的每一头猪有多重、健康如何、在哪家超市销售,卫生部门都了如指掌。坐飞机出行、看电影、购物优惠打折,刷一下手机或依靠发至手机上的电子条码就能实现。参会专家认为,最快只需3-5年时间,物联网将全面进入衣食住行领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冰箱、电视等家电产品,都可以用手机控制。
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家里煤气泄漏或空调没关户主马上就能接到通知;衣服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台风来袭时,港口系统自动通知渔船返航,迅速关闭港口……这些并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已成为实验室的研发成果。
2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物联网有望成为全球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加拿大、英国、德国、芬兰、意大利、日本、韩国和中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我国的“物联网”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具有物联网的世界话语权。
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与其它国家相比具有同发优势。该院组成了2000多人的团队,先后投入数亿元,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拥有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中国在传感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与德国、美国、英国等一起成为“物联网”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孙彬,经济参考报,2009-11-04)。业内专家表示,掌握物联网的世界话语权,不仅体现在技术领先,更在于我国是世界上少数能实现产业化的国家之一,这使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迎头赶上甚至占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成为可能。
国家工信部明确提出加快物联网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2009年11月20日在全国装备工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典型经验座谈会上表示,要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占领经济科技制高点。加快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三网融合。提早谋划传感网、物联网的发展,突破关键技术,开展应用示范。加强TD-SCDMA与传感网的密切结合,推进传感网与通信网融合发展。
2.2 物联网产业发展在全国各地迅速升温
(1)物联网热浪在中国会迅速壮大。
物联网在中国迅速崛起得益于我国在物联网方面的几大优势。第一,我国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网技术研究,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第二,在世界传感网领域,我国是标准主导国之一,专利拥有量高;第三,我国是目前能够实现物联网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第四,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覆盖率高,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第五,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物联网发展。
(2)江苏无锡建设物联网产业创新基地。
无锡自2007年开始发展物联网产业,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了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院。短短两年,该产业已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正悄然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2009年11月7日,总投资超过2.76亿元的11个物联网项目在无锡成功签约,项目研发领域覆盖传感网智能技术研发、传感网络应用研究、传感网络系统集成等物联网产业多个前沿领域。此举意味着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感知中国”无锡示范区成功起航,标志着中国在物联网研发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上海物联网发展跟不上“四个中心”建设步伐。
上海联通总经理蔡全根认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每个中心都需要依托互联网和物联网来完成信息流的传递,上海物联网发展需要由政府进行顶级规划,有统一的框架和发展思路后产业链企业才好具体执行推进。上海发展物联网应该向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学习,上述这些地方在信息化普及和互联网推进上都有个顶级设计,然后产业链才好推动。
(4)浙江杭州物联网经济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杭州的物联网起步较早。2004年杭州家和智能控制有限公司就开始研究作为物联网核心之一的无线传感网技术。目前,杭州的无线传感网技术研究开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射频识别(RFID)等相关技术形成和应用已有广泛基础。杭州市市长蔡奇认为,“为什么关注物联网?因为杭州要打造天堂硅谷,构建3+1产业体系,物联网就是一个要盯住的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
(5)广东省物联网产业基础好,物联网应用占全国六成。
广东的‘物联网’发展较早,因为产业基础好,早在两三年前广东就开始规划下一代互联网。广东省信产厅信息化推进处袁国清处长认为,“目前‘物联网’的应用主要是RFID、GPS等,广东在这方面的应用已经占到了6成,粤港合作和物流信息化是广东在‘物联网’产业中的独特优势”。
(6)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开始起步。
2008年年底,由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省内多家企业共同合作申请的“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研发与示范”项目被科技部列入“十一五”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规划。山东省成立的RFID产业联盟已很好的发挥作用,山东省的特种设备领域的物联网雏形已经显现,食品安全等领域将逐步应用物联网技术。目前,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已对26万余只气瓶实现了RFID信息管理,“山东省电梯维保电子监管系统”也正在济南、烟台、青岛、潍坊、淄博等11个城市推广应用。
2.3 三大电信运营商谈我国物联网发展优势
中移动总裁王建宙日前表示,“物联网已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现实、可用的环境。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推动其商业化发展。”物联网必须要与3G结合,3G网络是物联网信息传送的有效平台,物联网将成为中移动未来发展重点。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2009年亚洲移动通信大会(11月18日-19日)上表示,3G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尤其是物联网时代,3G将促进物联网有效发挥无缝通信的巨大威力。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传播,这也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的巨大蓝海。
(1)中国移动拥有网络规模与覆盖范围全球第一的移动通信网络。
这是发展物联网的基础条件。另外,中国移动在M2M(Machine to machine)领域已形成一整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解决方案和相关产品。通过与各行业的广泛合作,目前M2M终端数已达到300万,年均增长超过80%。中国移动拥有的TD-SCDMA网络上下行时隙可以灵活配置,正好适应了物联网需要大量上行带宽的需要,具备支撑物联网正常运行的“先天优势”。
(2)中国电信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带宽资源。
2009年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披露:2009年6月中国网络国际出口带宽达到747541.4Mbps,半年增长16.8%。其中,中国电信为416778Mbps,占55.75%%;中国联通为295136Mbps;中国移动为9932Mbps。另外,基于历史原因,中国电信还拥有丰富的固网资源,也是目前互联网业务的主要承载者,这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无法比拟的优势。除此之外,中国电信获得了3G移动牌照,加强了C网与固网的融合,为发展物联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联通发展物联网的优势在于其WCDMA的技术优势。
中国联通手握移动、固网两大牌照,从技术上来看,WCDMA的数据上下行速率分别是5.76Mbps/和14.4Mbps,而TD-CDMA的则分别是384kbps/2.8Mbps,CDMA2000则为1.8Mbps/3.1Mbps。WCDMA的这个很明显的技术优势则表示中国联通发展物联网业务有着更高的带宽和更快的速度。另外,WCDMA还具有丰富的体验内容、明显的终端优势以及成熟的商业经验等优势。这些优势对中国联通发展3G业务以及在3G竞争中占得先机具有重大意义。而良好的3G服务恰恰是发展物联网的重要基础。
在2009年北京通信展上,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新展品均与物联网有关:中国电信展示的全球远程监控电子眼和商务领航;中国移动展示的物流信息化和手机支付;中国联通展示的刷手机实现车票支付。
3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3.1 搭建物联网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突破
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研究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体系。
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是技术标准和技术协议。解决协议问题,困难重重,尤其是中国,意识形态与西方严重不同,观点难以被国际接受,推广的成本极高。国务院发展中心技术产业部王忠宏认为,应该坚持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同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确立并扩大我国在物联网领域国际标准制定上的发言权。
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政府引导,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同搭建物联网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各地在物联网产业方面的各自优势,整合研发资源和力量,在物联网的共性及关键技术领域、在技术标准和技术协议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力争实现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突破。通过搭建物联网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努力构建完善的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和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研发服务平台。
3.2 加强区域合作,推进重点领域的物联网产业应用
物联网产品应用广泛,涉及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医疗卫生、物流运输、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等许多领域。在这些应用领域中,应选择出一些重点应用领域,加强区域合作,整合区域资源,制定应用规划,给予政策支持,重点推进发展。
重点推进物联网在物流运输、城市交通、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产业应用。以长三角区域为例,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是我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物流和高增值服务中心,上海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迈进。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离不开江苏、浙江的支持,需要长三角两省一市(江苏、浙江和上海)或三省一市(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来共同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三角都市群的发展,物流运输、城市交通是重要内容。另外,物联网在物流运输、城市交通中也具有较好的应用条件和应用前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医疗卫生一体化也是其重要内容,是公众关心的问题。长三角区域的政府、企业和社会,应在物流运输、城市交通、医疗卫生这些领域重点推进物联网应用,这些领域有刚性需求,容易快速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如在城市交通领域,通过在道路、车辆等设施上安装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物联网产品,整合通讯、导航等系统,实现车辆、道路设施、人互联互通,实时了解交通状况,通过模型预测分析,为城市交通的良性运转提供科学决策和管理服务。在这些重点领域,需要长三角区域的政府、企业和社会通力合作,按照统一的标准和体系深化物联网应用,以重点领域应用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
3.3 完善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组织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
(1)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跨区域协作。
物联网涉及范围广,发展任务重,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远不是一个省(市)或是一个行业能够担当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必须打破行政壁垒,尽快研究制定适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组织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并进行共赢模式的探索。
(2)尽快建立有助于政府部门、企业和组织机构间沟通协调的组织机制。
目前,许多区域已建立了“省(市)长联席会议”、“城市经济协调会”等决策和协调机构。对于物联网产业发展,有必要建立物联网产业发展组织协调机制,在物联网发展的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统一沟通协调。如在科技政策中突出物联网的发展,促进具有示范意义的物联网科技成果研发,建立合理的物联网科技成果评价标准等。
(3)利益协调机制的完善要有助于加强部门、组织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
9.舆情网络管理制度 篇九
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办人民满意学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特制定我校舆情信息收集工作制度。
一、舆情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国(党支部书记/校长)副组长:**霞(分管教学副校长)
**强(分管安全副校长)
成 员:**刚(德育主任)
**冲(学校网站管理员)**民(教务主任)
**盼(少先队辅导员)
**东(安全办务主任)
二、工作重点
1、加强社会舆情的收集报送。
社会舆情包括公众对学校的认识或看法,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图书等媒体反映出来的舆论动态,互联网及手机短信等反映出来的思想动态等。
收集报送社会舆情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家长、社区对古井小学重大决策、重大活动的思想反映;对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的思想反映;教育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深化教育改革中部分老师思想上产生的模糊认识和疑虑、困惑;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教育教学、师德表现中产生的不良事件的思想反映。
2、加强本校各类活动情况的收集报送。主要包括:贯彻落实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进展情况;开展师德教育、学生活动、文明创建等方面的工作举措和成效;创新深化课改工作的经验、做法,尤其是特色性工作和亮点;学生、教师、学校获得的重大成绩或奖项等。
3、加强舆情信息的回复反馈。内容主要包括:讨论回复学生、家长、社区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舆情动向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针对舆情信息中的相关问题制定相关措施,开展系列活动,进行整改,全面提高教师教育的能力,提升办学质量。
三、工作机制
1、建立社会舆情信息工作责任机制。为保证信息灵敏高效,重点建设三个网络:(1)领导小组工作网。制定舆情信息工作考核办法,管理信息报送、舆情反馈等相关工作。(2)信息报送工作网。设立信息报送员,收集相关信息与图片资料;设立摄影专管员,负责各项活动照片的拍摄、梳理、汇总、上传工作;各部门、各条线要确定资料信息员,每次活动安排一位教师写一篇活动信息报道。(3)舆情信息工作网。设立舆情信息专管员,负责收集相关舆情信息,上报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协同做好回复与整改工作。
五、工作渠道
1、信息报送渠道:学校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等;
2、舆情收集渠道:书信、电话专线、学校公共邮箱、问卷调查等。
10.网络舆情管理制度 篇十
1、本制度适用于网络上有关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舆情管理。舆情信息来源包括但不仅限于新闻评论、博客、微信、网站、贴吧等。
2、行风监察室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管理全院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各科室应积极配合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工作。
3、具体负责网络舆情的收集、反馈和回复工作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引导网络舆情的能力。
4、建立健全舆情责任追究制,对重要舆情信息迟报、漏报、瞒报的,对重要舆情回复不及时、处置不力的应追究相关科室人员责任。
5、加强联系,畅通沟通渠道,形成联系顺畅、反应灵敏、配合有力的工作格局。发现重大舆情时,应及时沟通,统一步调,形成舆情处置整体合力。
6、坚持公开透明。以坦诚的`态度,如实反映事件真相,争取大家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除涉密事项外,能公开的尽量公开,切实保障大家的知情权。
7、坚持快速反应,限时反馈。对于涉及我院的网络舆情,应及时介入并核实,要求责任科室在规定期限内向行风监察室反馈回复材料,回复材料需由责任科室负责人签字。
8、坚持依法处置。依照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党内的有关规定,开展舆情引导,做到科学、依法、有效处置。
9、行风监察室、信息科每天密切关注网络上所有涉及我院的舆情信息,及时发现有可能成为热点的问题。重点监控舆情首发网站和网民活跃程度、影响较大的网站、论坛,特别是周边网民关注度较高的,如黄桥在线、泰兴论坛、泰州论坛、羌溪花园等。密切跟踪舆论动态,及时搜集舆情进展情况。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0、发现重要舆情后,行风监察室要求相关责任科室迅速进行调查、核实有关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得到相关责任科室反馈回复材料后,行风监察室以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不同形式进行回复,积极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回复重在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同时要注意用语艺术,做到态度诚恳,讲理不失礼。
11.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23-02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传统的社会舆情存在于民间,存在于大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的街头巷尾的议论之中,前者难以捕捉,后者稍纵即逝,舆情的获取只能通过社会明察暗访、民意调查等方式进行,获取效率低下,样本少而且容易流于偏颇,耗费巨大。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往往以信息化的方式发表各自看法,网络舆情可以采用网络自动抓取等技术手段方便获取,效率高而且信息保真(没有人为加工),覆盖面全。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现状
作为全社会关注较高的舆情集散地,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既具有网络舆情的共性,在其内容和形式上又有其自身的偏好及特点,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研究。
(一)网络舆情的共性
1.直接性
由于网络具有广泛性和匿名性的特点,提供网络舆情信息的主体往往会直接通过BBS、博客、微博、新闻点评等途径说出自己的心理话,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发表对焦点热点事件的个人立场,使舆情信息更加直接的反应到公共媒体。
2.突发性
网络是现代社会高速运行的风向标,网络舆情也因此比传统舆情更具突发性,社会热点问题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再加上一些情绪化的意见、倾向,就可以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
3.偏差性
网络舆情的直接性和突发性增大了舆情信息发生偏差的可能性,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匿名设置使舆论传播者的身份被隐藏,这就使得个人情绪有可能掺杂在事实真相中被渗透出来,令网络舆情呈现出非理性特征;另一方面,网络本身的广泛性促使网络舆论的主体形形色色,由于受教育程度、个人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人对于舆论热点事件的理解千差万别,在舆论传播的过程中势必会造成网络舆情的多变性,偏离了事件初始的舆论轨迹。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关注者和制造者,一定程度上主宰了这块阵地的舆论倾向和发展趋势,并在高校网络舆情信息这一领域烙上了大学生这个群体特有的印迹。
1.内容集中性
因大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相对集中,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内容也相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与大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政策等话题;高校内部管理等问题。
2.传播迅速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率较高的群体,人际关系对网络的依赖性强,甚至信息技术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传统方式的沟通。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群体发展迅速,QQ群、微博、BBS、高校贴吧、人人网等媒介,将全国各地大学生按地域、爱好等范畴集合起来,形成紧密的关系网,使得网络舆论在高校之间传播速度日益加快,达到瞬间千里的效果。
3.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
大学生是网络利用率极高的群体,也是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影响对象。因此,高校舆情往往关系社会各方面稳定和发展,尤其是高校舆情对于突发事件、敏感事件的反应往往会对事态的发展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4.非理性特点突出
高校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快,敢于表达、勇于质疑,但同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随着对社会的接触程度日益加深,自身又缺乏政治敏感度和社会经验,思想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内在或外界消极因素的影响,进而使高校舆情信息展现出情绪化、非理性的特点。
二、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现状
(一)高校对于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的认知逐步明确
近几年,随着网络应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已成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一环,引起各级主管单位的重视。网络舆情的引导、监控、预警、处理和反馈作为舆情信息管理的联动系统也基本得到了普遍认可。
(二)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软硬件投入不充足
尽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在高校系统已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高校内普遍存在硬件设施不齐备、软件系统不完善等情况。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包括为整个业务提供支撑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分析平台,用于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处理和预警的数据库群以及专业应用软件系统等[1]。但由于购置硬件设备需要的资金量较大,软件系统又对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高校在应用现代化的软硬件设施来进行网络舆情管理方面普遍存在投入不充足的现象。
(三)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方式缺乏主动性,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些高校在舆情信息管理工作的人员配备不合理,思想高度和专业技术不能兼顾,造成高校舆情信息管理长期处于被动。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或者敏感问题往往采取回避、查封等做法,避免信息的传播。然而,对于思想活跃、交际广泛的高校学生来说,这种被动方式很有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作为舆情管理工作应有长效机制,通过主动建立阵地、正面引导等工作来完善网络舆情信息的管理。
三、加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积极主动开辟阵地、占领阵地,引导网络舆论
1.积极主动的开辟阵地,为主流舆论的生存创造条件
被动应对网络舆论负面影响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中经常需要面对的尴尬局面,究其根本原因,更多的是因为主流舆论未能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在认识到网络阵地的重要性后,高校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设一个完善的、有吸引力的、适合青年学生的网络平台。
2.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培养网络舆论领袖,占领网络舆论阵地
面对如今互联网光速发展的现状,部分高校难有精力和能力开辟可以全权掌控的舆论主阵地,那么,占领已有的舆论阵地就成为当务之急。一是建立一支网络评论员队伍,以参与者身份融入到网络舆论中,通过发帖、回帖等手段引导话题导向、发表主流观点,以此换得平等身份下大学生的理解和共鸣,使得主流舆论在网络平台中有一定的话语权。二是要培养一批有权威、有感召力的网络舆论领袖,充当网络中的灵魂人物。舆论领袖可以由学生干部担任,也可以由那些个性鲜明但可以引导的、在学生中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众偶像”来担任。但这部分人员需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以免发挥反向作用。
(二)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加强信息的公开程度,做好网下、网上的沟通和疏导工作
网络舆情信息只是现实问题的映射,因此,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工作需要“上下其手”,从问题的根源着手。一方面,注重日常生活中校方与学生的沟通,尤其是涉及学生自身利益的问题,高校要做出积极姿态,利用“校长接待日”等形式的面对面交流或座谈会,将问题在线下做好沟通,达成思想层面的统一,预防网络舆论导向的偏差。另一方面,网络沟通也应真实、及时的开展,针对国内外的热点、焦点问题,高校应第一时间发布国家立场,统一口径,不给别有用心的人留有机会。
(三)建立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控、采集、研判、上报体系
建立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控队伍,由专人负责网络信息监控。由高校网络技术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抽调专职干部负责按各自工作职责分别对校园网的使用以及微博、BBS、贴吧、QQ群等网络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全面掌握网络情况。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关注其发展变化,建立健全校园网络舆情信息采集和分析机制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采集要做到覆盖面全、信息搜索快、反映问题准,抓住网络舆情信息所反映出的问题实质,进而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如果在可控范围内,要积极动作,作出适当疏导和引导;如果超出可控范围或有极端不良影响,也要及时。做出研判,准确划分事件类别和可能的影响范围。建立自下而上畅通的信息上报通道,早发现、早搜集、早上报,争取宝贵的处理问题时间。
(四)制定预警措施、快速响应机制和完备的应急预案,使突发事件处理有据可依,有效降低事件不良影响
网络舆情是群体性突发事件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2]。建立针对网络舆情的预警措施、快速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用于确保敏感信息出现后,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尽可能降低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网络舆情领导小组根据网络监控工作人员提供的研判结果,根据事件具体情况,向相关舆情信息管理团队发布预警信息,通报事件等级和预警措施,确保相关人员知情并进行快速反应。
由于由网络舆情引发或形成的群体性事件发展迅速,增加了控制的难度,这就要求高校在网络舆情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好完备的防控突发事件的安全预案,并确保相关负责部门知晓、熟悉自身职责,必要时需做演习。
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这充分体现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把网络舆情信息管理作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还需要高校领导层和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在提升自身网络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意识,完善舆情管理机制和制度,加强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主流舆论引导的研究和探索,保持网络舆论阵地的发言权、控制力和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王国华,徐晓林.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1).
[2]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12.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监管研究 篇十二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监管,研究
一、前言
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人们随时随地都能通过移动电子设备来了解世界风云变化, 并通过互联网来发表自身的看法与需求。随着我国网民活跃度的上升, 网络舆论会在事件发生之时快速形成, 从而以强大的舆论压力来获得关注, 以解决问题。然而, 网络舆论作为网民的思想武器, 在网络环境逐渐复杂的今天, 网络舆情真假难辨, 其所造成的影响力十分巨大, 这就给网络舆情的监管工作带来了挑战。
二、当前对网络舆情实行监管的必要性
当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 基于网络舆情所具备的传播速度快、多元且突发的特点, 各国政府都认识到了实现对网络舆情监管的重要性, 并也相继采取了一些措施, 以应对当前网络舆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 净化并规范网络环境。网络媒介作为公众表达自身情感态度以及利益需求的平台, 通过社会热点事件的发生, 民众在表达自身看法的过程中, 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价值观等取向, 也表明了社会群体对各方面利益的诉求。因此,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能够使相关部分及时了解民众之所需, 从而提高了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但是, 当前网络环境复杂, 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区分, 加上侵权、造谣诽谤等伤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件频发。因此, 这就需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 以净化并规范当前的网络环境。
(2) 维护社会的稳定团结, 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由于网络舆情真假难辨, 很多虚假信息打着正义申冤等旗号获得公众的关注, 以满足自身利益的需求, 更有甚者只是出于娱乐的心态造谣生事, 这些煽动性极强的言论已经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从国家的整体角度出发, 移动互联网的全球性特点会第一时间将这些负面新闻传播到世界各地, 从而给国家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这不仅有损于国家的形象, 甚至会造成恐慌等社会现象, 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稳定与团结。[1]
(3) 维护国家安全。当前, 由于西方的反华势力依旧此消彼长, 并持续对中国渗透着各种思想,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 很多社会舆论的背后都存在着西方反华势力的推动力量, 在其对中国较为关注的热点事件中, 反华势力会加以大肆渲染与夸张, 从而误导国人的思想, 这不仅给政府带来了负面压力, 也危及到了国家的安全。而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 并不是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 而是各种言论自由的存在都是相对的, 要以不危害到他人、社会以及国家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才能获得言论自由的空间, 否则必将影响到国家的安定与团结。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监管的对策
网络环境当前已成为社会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所涉及的参与主体广泛, 致使监管的难度较大, 但是, 面对当前网络环境的复杂性, 实现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势在必行, 而其工作的重点在于要将管与疏相结合, 并以疏为主来开展网络舆情的监管工作。[2]
(1) 要客观地对待网络舆情并加以充分利用。由于网络舆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力, 使当前监管部门“谈虎色变”, 以至于在监管工作上无法摆正心态。因此,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首要前提便是要客观地对待网络舆论, 做到管与疏相结合,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舆情, 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网络舆情,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来接受网络舆情, 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环境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 要善于利用网络舆情。移动网络媒介具备方便、快捷且互动性较强的特点, 基于此, 积极地利用网络舆情, 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情, 从而集中民意, 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做好。
(2) 要以“先发制人”的思想抢占舆论的先机。党和政府要以先发制人的思想抢占舆论先机, 以正确引导舆论方向。这就要求党和政府部门要积极地关注当前网络舆论的焦点, 针对民众所关心的问题, 以最及时的速度将有效信息公之于众, 在第一时间内占领网络舆论受众的视野与思想, 从而有效遏制虚假信息的传播, 引导舆论指向以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与此同时, 要尽量避免官话形式的沟通方式, 在与网民进行互动的过程中, 要以诚恳的方式获得网民的支持与理解, 确保在出现网民关注焦点问题时, 能够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 进而发表具有说服力的言论, 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引导网民的思想, 使其明辨是非, 理智且客观地参与到互动中。[3]针对网络突发性的重大事件, 一定要准确且透明的公布事情的相关信息, 在澄清事实的基础上, 避免群众受到谣言的误导, 从而以事实真相制止谣言惑众, 占领网络舆论上的主动权, 全面掌握网络舆情的动态与方向。
(3) 建立与公众沟通的平台, 加强对舆论的疏导。按照当前关于网络舆情监管的要求, 建立与公众沟通的平台, 在党与群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 能够在加强与网民互动的基础上, 使网民可以畅通无阻且及时地将个人意愿反映出。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民意, 并能够针对问题做出迅速反应, 将矛盾及时扼杀在萌芽中, 以确保有效化解矛盾, 从而确保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稳定, 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四、总结
面对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监管的现状,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力度刻不容缓。这就要求要客观地对待网络舆情并加以积极引导, 以先发制人的思想抢占舆论先机, 并建立与网民沟通的平台, 强化对网络舆论的疏导力度, 除此之外, 要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 以净化网络环境,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宋英俊.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监管探析[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0, 11 (09) :50-52.
[2]田波.网络舆情监管现状调研[J].理论与当代, 2013, 3 (2) :34-35.
13.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 篇十三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普及各个领域。网络不仅是一种向外界发布最新信息的渠道,也是人们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平台,而人们在这一平台上发表意见时,就已经在无形中形成了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渐渐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那么网络舆情的管理也应备受重视。在网络使用人群中,大学生居多,为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管理也变得更为重要。因此,文章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校;管理机制;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主要是人们借助网络这个虚拟平台,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网络舆情在现在的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更是不可低估,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要参与者,高校需要对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加强重视,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使用网络,正面舆论。在网络上,人们言论自由,言论平等,但是网络的传播速度过快,至今还未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导致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消极的内容,对人们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大学生,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为学生全身心健康成长发展提供帮助。
一、高校网络舆情概述及管理现状
1.1高校网络舆情概述
高校网络舆情只是网络舆情中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高校网络中。参与者自然也是高校的大学生和教师,以及管理者,主要的形式则是校园网站、博客、QQ群、贴吧、微博等,大学生主要经过这些平台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当学校内部或者社会上发生一些事情时,学生会经过这些载体,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从而形成所谓的舆论。高校网络舆情出现在学校,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大学生是舆情的主要参与者,他们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个体心理和思维特征,再加上大学生涉世未深,在评论事情时,根据的是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曾深思,大多带有自我情绪,这就使得他们在舆论中扮演着不同于他人的角色,严重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全面素质的发展。
1.2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
伴随着时代的信息化,互联网快速更新,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扩张。据调查研究发现,现在的大多数网络使用者是大学生,这为高校带来了便捷和新颖,却也给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已经有许多的学校在加强对学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管理机制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现在的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对社会上的事情进行自由言论,也有人带着情绪进行大肆评论,不够理性,这给社会的网络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对高校舆情管理也带来了许多的挑战。
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群体,他们的身心成长和素质培养都是高校的主要责任和目标。而网络作为一个可以尽情表达自己观点和价值观的载体,自然受到大学生的喜爱,也正是由此产生了网络舆情。高校对网络舆情的管理虽已做出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2.1管理主体不明确
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需要高校各部门共同合作完成,但是现在的高校的分工并不明确,时常会出现多个部门解决一个问题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耽误网络舆情问题的及时处理。而且,目前许多高校基本上都是建网站者实施网络舆情管理,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管理的主体并不明确。就现在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情况来看,大多高校依然处于起始阶段,而网络舆情也基本是由大学生自己或者建网站的人来实施管制的,更多依靠的是大学生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但是如今的网络舆情实在是好坏皆有,甚至可能负面信息更多,这必然会给学校网络带来许多的不良影响,这样的局面则急需明确的管理主体来进行管制、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主体的不明确,将会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失去控制,进一步阻碍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获取有益的信息,从而对大学生的全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2管理人才不充足
网络舆情的管理不只需要部门的建设,也需要优秀的人才来管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管理人才,想要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就必须为管理部门配置专业的管理人才。但是据调查显示,现在的许多高校在网络舆情管理人才配置方面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许多管理人才可能是具备某一方面的才能,但是缺乏多元化的能力和素质。而学校的管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很有可能是忽略了网络舆情管理部分,导致出现严重缺乏人才的现象,阻碍了正常的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进行,更多的是在问题发生之后,学校才做出相应的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管理危机的存在。专业的优秀人才需要具有全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及时地处理网络舆情问题,甚至能够根据平时的数据分析,预测到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准备,以防危害。
2.3管理模式不新颖
网络的更新快速及时,随之而变的是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为应对不同的网络舆情问题,高校应该适时更新管理方法。现阶段,许多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管理一般采用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或者以单独面谈的形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感,从而推敲他们的舆论倾向。这样的方式过于传统,不够新颖,无法适应现代快速进步的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网络的独特性在于其传播信息的速度快,方式便捷,范围广,这就导致了原来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在的网络舆情管理需求的局面,然而目前还是有诸多的高校依旧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管理,这给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进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致使成效不够明显。
2.4管理机制不健全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我国的网络进步也十分迅速,但是现在我国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并不健全,尤其是高校。以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并没有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导致大学生不能正确地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目前,我国诸多高校依旧缺乏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分析和处理的专门的管理机制。大学生利用网络了解社会上的最新消息,学习一些有益的知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样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也为高校增添了一种了解学生的途径,打破了惯有的模式。但是与此同时,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良的信息,而大学生未曾涉世,辨识能力相对较差,可能会涉足不良网站,接触恶性信息,这将会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高校依旧存在许多欠缺之处,网络的维护不够全面,未及时筛选优良的信息,这些都没有很好地约束和监管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给学生和高校自身都来了恶劣的负面影响。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
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事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涉及高校的校风建设及发展,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那么很有可能会诱发一系列的舆论危机或者恶性事件,从而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完善,采取有效措施,是现在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的主要任务。
3.1加强管理主体建设
管理主体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加强管理主体建设,为大学生的全身心健康成长和高校的进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前提。高校的管理主体包括学生处、网络管理、安保部门三个部分,其各自具备着自身的相应的职责。想要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主体的建设,需要这三个部门团结和谐,各自完成分内任务,共同实现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学生处在对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对舆论的关注程度和具体的倾向性,从而有利于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网络管理部门对于大学生很少有直接的接触,可以尝试着从学生处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准确地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对部分大学生使用恶性网站的行为进行网络管理。安保部门在学生处和网络管理部门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安全管理,保证高校内部网络安全有序进行,从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主体建设。
3.2加强管理人才建设
加强管理人才建设是高校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的必然要求,网络管理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实现网络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加强对管理人才的培训,可以尝试在招收管理人才的时候,进行全面的综合素质的考验和专业能力的考核,具有针对性地聘用符合岗位的全面化的人才。在此基础上,也要对在职人才和新进人才进行定期培训,不仅是培训专业能力,也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防在工作期间管理人才出现纰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与此同时,高校管理部门内部也可以实行考核,以这种方式,促进管理人才的自我培养和成长,从而能够为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做出相应的贡献,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
3.3注重管理模式创新
网络的发展迅速,舆情的信息量也自然会随之加大,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就会出现无法满足现代网络舆情管理的需求。目前大多数高校使用的针对学生进行具体了解的形式,过于浪费时间,而且可能会导致无法顾及每位学生,造成一定的疏漏。网络舆情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高校可以利用网络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监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上的积极交流,形成师生无障碍沟通的局面,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隐私,引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又能促进高校的校风建设,完善高校舆情管理机制。高校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及时更新管理模式,适应大学生的需求,更进一步地了解大学生的舆论倾向,从而完善高校舆情管理机制建设。
3.4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能够有效规范大学生和高校正确使用网络,而这一体制的健全需要监测、分析、处理这几个专业的机制组合而成,需要他们互相合作,团结配合,形成一条稳固的规范链,监督大学生和高校使用网络的行为。监测是保障高校能够及时获取舆情信息的前提,对进行后期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监测时,一定要注意从不同的网络方式和不同的群体中全面监测、搜集信息,着重注意大学生对学校和社会事件的关注程度,以及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评价。在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之后,交予分析部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从而判断舆情的真实情况和发展趋势等,并对信息做进一步的总结,然后以客观的立场将信息数据保存。在此基础上,处理部门对分析出来的问题,进行实时有效的解决,以此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建设。
四、结论
高校是使用网络最频繁的地方,也是人才荟萃的地方。在高校,网络这个平台已经成为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平台,也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加强网络舆情管理越来越重要。高校应该做到及时了解舆情信息,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从而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获取信息的网络平台。并且,高校对网络舆情的信息一定要时刻保持敏感,从自身做起,从大学生的立场出发,建设良好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为高校的和谐发展和大学生的全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互联网与舆情管理】推荐阅读:
2010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07-23
互联网与精准营销10-07
互联网与毕业论文07-23
互联网与教学改革08-20
一带一路与互联网金融10-15
互联网 与音乐教学01-03
互联网与创新经营模式01-05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09-24
互联网金融创新法律风险与防范06-10
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与用户模式范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