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好的教育

2024-09-24

阅读是最好的教育(15篇)

1.阅读是最好的教育 篇一

阅读是最好的老师

——谈我和学生的读书生活

学校:兴安一小姓名:丛洪亮

我是一名老师,但我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阅读才是最好的老师!我这是套用了经典的语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确定的题目,我认为这句话也可以当做真理看待。

阅读对于小学生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各种需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积累了许多问题,一方面他们能通过学习和向大人询问来解决问题,一方面也通过阅读来获得相关知识;当儿童在某种情况下发现没有可交流的对象时,有时会感到孤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选择书作为交流对象;阅读同时缓解内心焦虑,放松身心,也是消磨时间的需要。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读书就成了成长中的必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由于小学生自制力差,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读书籍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阅读质量。同时,兴趣的培养与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老师的不断的指导和引领。下面,我就结合我与学生的读书活动的点滴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晨读是一抹五彩的霞光

每天迎着初升的朝阳,兴安一小的每一间教室里都传来美妙的读书声;犹如初升的朝霞升腾在兴安一小的校园里,放射出五彩的霞光,回荡在罕山脚下,伴着洮儿河水飘向远方„„

2006年,我校在田校长的倡导下相继启动了“读书、写字”两大工程。这两大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了验证,那就是学生喜欢上读书了,阅读量大大提高了。

每天与孩子们一起晨读,每天与孩子们一起交流读书体会,每周定期有孩子推荐好书,这天长日久效果确实丰厚。我们班每一个孩子,每学期平均都要读20本以上的各类书籍,书架上的图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更新。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相互借阅,相互交流,经过长期的训练,孩子们已乐于读书。我的具体做法是:

1、以身作则,师生同“越”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读书的美德,我们当教师的应担当起传承和发扬这种美德的责任。一个不读书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只有喜欢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读书人!我每天早晨都是早早来到学校的,到班级第一件事就是读书,我手捧一本书静静地读。孩子们陆续进入教室,他们也默不作声的拿出自己的课外书,沉醉于书香墨海。他们手捧自己心爱的书籍神情是那样专注。每天晨读之后都有五分钟的读书交流,随意的指三名学生进行交流。他们的思维是那样的活跃,表达的是那么顺畅,语言是那么的美丽。在激越的思维碰撞中,读书情趣逐步高涨,俨然已成为一种读书习惯。每天早晨这半小时是孩子们最快乐的半小时。我发现,孩子们的语言、思维、情感都在发生着巨变的惊喜。孩子们改变的同时,我也在不断提升,很好的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我也背了许多诗词,现在能背下的古诗词竟也二百多首,和孩子们一起背,比着背,那可真带劲。一起诵读美文,一起唱和诗词,一起交流书中的某个片段、某个人物,从孩子们羡慕的眼神中,我发现他们对我的敬佩,更激起了他们读书的情趣。这就是教师的榜样引领,师生在真心阅读中共同超越!

2、活动搭桥,提德促能

每学期,我的班级都要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我们认真选书,一般是先和一些学生交流,想读什么书,征集到建议,达成共识;然后自己准备书。利用三到四周时间师生一起进行阅读。在读书的过程中,要进行读书记录:记录优美句段,每日写下心灵感悟,我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每日美语”。读书结束,每个学生都制作精美的形状各异的读书收获卡,来装饰班级的展板。还要写读后感。还要举办读书文化沙龙会。在这过程中,要求学生做的各项我也同样做到,我也做收获卡,也写读后感„„这学期,我和学生们共同读了《海蒂》这本书。从读书海报的设计到收获卡的制作;从每日美语到读后感的书写;从品析人物到沙龙会的精彩纷呈;在这过程中,海蒂的真善美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孩子们能换位思考,能将心比心,从谈海蒂到谈自己、丛谈人的心灵到谈生命的价值,谈着谈着竟也潸然泪下„„学生的品德能力在悄然提升!读书情趣在活动中被一次次燃烧!

3、好书推荐,适时引领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所读书籍是应该有指导的。现在图书市场的学生图书也是五花八门,有些是不适合孩子的,诸如老夫子、乌龙院等等,这些书在我的班级是禁书。我在不同的年级为学生制定了必读图书目录。这一做法也有收益的,我班的科学课、思品课等科任课是学生的展示场。科任教师都说,你班孩子知道的太多了,是同龄孩子所不及的,在你班上课还真学到不少呢。我想这些都得益于图书的推荐,有了这样的引领,孩子的阅读更有价值。

二、余晖中的半小时,注定幸福一辈子

我送给我的学生这样一句话“每天读书一小时,幸福是生活一辈子”。那每天我们在校已读了半小时,剩下的半小时自然就要回家完成了。为了达到目的,我定期召开家长会,取得家校的合力。

1、亲子阅读,创造氛围

想把孩子教育好,家里自然而然要有一种读书氛围,以谈论书的内容为快乐,这样的家庭是非常利于孩子发展的。我建意家长在家里多放书,陪孩子逛书店,一同和孩子读书。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并认真书写读书笔记,同时也定期交流。

2、书香家庭,树立榜样

每两个月在班内评选出一个书香家庭,让获得书香家庭的家长在家长会上谈家庭的读书方法,与大家交流,达到榜样引领。很好的帮助了其他家长的读书方法。也大大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

夕阳西下之际,让余辉伴着墨香,坚持每天一小时,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会幸福一辈子!兴安一小学校是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学校,师生读书氛围浓厚,共同读书的同时,也为孩子的生命涂抹了亮丽的底色,我想未来的他们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不可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那唯一的办法,就是读书。

让生命因读书而精彩!请记住,阅读是最好的老师!

2.阅读是最好的教育 篇二

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我爱这些孩子”, 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也为我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是从二年级接手这个班的, 当时是年级较差的一个班, 有六十多个孩子, 家长在校外就说自己孩子上的是“渣子班”, 同年级的老师介绍说:这个班里难管的学生多, 原来幼儿园中调皮大王一多半都在这个班, 原来的班主任嫌管不了主动要求调换了年级。我感到很大的压力, 但在和孩子的接触中我又被他们的天真无邪打动, 我想:只要带着一颗爱心, 去关心爱护他们, 就一定能管好他们。管吃管穿, 孩子的家长比我做得好, 真心欣赏每一个孩子, 鼓舞起他们的自信心这才是我主要的责任, 我相信对于孩子, “给点阳光就会灿烂”。

我班有个学生叫王萌, 是个女孩子, 每次上课不是左摇右晃, 回头说话, 就是乱收拾东西, 没有一刻能够闲着。成绩就不用说, 更是一塌糊涂, 被别人认为是“多动症”。家长很着急, 其他科目的老师也很头疼。我想:“该怎么办呢?”首先, 我把她从后排调到了最前一排的中间, 又把她叫到我的办公室, 让她坐在我的腿上, 用手抚摸着她的头, 夸她穿的衣服很漂亮, 问她谁给她买的, 又夸她长得漂亮, 听话, 说要是有她这样一个女儿该多好啊!这一夸果然见效, 上课时她瞪着那双大眼睛, 听得是那么认真, 我抓住机会, 不时地提问她问题, 耐心地引导, 她竟然答对了几个题。我便借机夸奖她, 她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掌声, 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以后, 我不时地和她交谈, 夸奖、鼓励、关心, 让她感觉到我对她的爱,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年过去了, 她现在不但变成了听话的孩子, 成绩还大幅度地上升, 每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我们班还有个男生叫鲁汉卿, 也属于班上的“老大难”, 上课不认真听讲, 总是“走神”, 学过的生字, 10个能错8个。家长几次在我面前流着泪求我“救救”这个孩子, 我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说实在的, 这个孩子智力平平, 加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落下的知识又很多, 一时半会很难扭转这个现状。我还是从夸奖入手, 和他谈心, 抓住他一丝一毫的优点和进步在班里大力表扬, 还不时地给一些小奖励 (如本子、铅笔等) , 当其他同学告他状的时候, 我也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耐心地给他讲道理, 从不板着脸和他说话, 就这样他能认真听讲了, 能认真写字了, 我就给他妈妈打电话夸奖他, 故意地让他听见。有一次, 他骄傲地对我说:“我妈妈逢人就讲, ‘我儿子进步了, 老师夸他呢!’我们周围的邻居都知道!”我笑着对他说“你进步了, 老师也很高兴, 以后继续努力, 还会更好的!”他点点头, 甜甜地笑了。

在班里我努力营造“家“的氛围, 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唱班歌,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有缘才能相聚, 有心才会珍惜, 有福就该同享, 有难就要同当, 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歌声把大家的心连在了一起。我在班上发动学生志愿捐书, 集中起来构建了一个小小的图书角, 现在已有藏书一百余本。图书角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也使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家”, 感受到“家”的温暖。我还要求学生每周写三篇日记, 有一篇是写给老师的心里话, 每周一我会收上来认真地阅读和批改。这样, 即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又开辟了一条师生沟通的渠道, 同时还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学生有了说心里话的地方, 感情也就有了归属了。我渐渐受到家长信任, 也受到学生的欢迎, 学生也最喜欢上我的语文课。

学生喜欢我, 家长信任我,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爱我的学生。爱是博大的, 也是宽厚的。在教育孩子工作中, 与家长之间难免有不愉快, 但是我从不会把她放在心上。我总是认为家长是家长, 孩子是孩子。有一次有10多个学生忘了带昨天交代过的学习用品、用具, 我逐个摸了摸他们的小耳朵, 边摸边问:“你们的小耳朵呢, 是不是藏起来了?”结果到了中午, 有一个小姑娘回家和母亲说:“老师用手拍过她的耳朵!”爱女心切的母亲一听, 赶紧打电话给她爸爸。这位小姑娘的爸爸当时在外出差, 中午刚喝了一点酒, 一听这事, 拿起电话就来责问我。问我为什么要打她女儿巴掌。当时我正在吃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位家长在电话里气汹汹地说:“老师, 你怎么可以打人, 下午我回来要找你们学校领导。真有这么回事, 我叫你下岗。”当时我实在想不起怎么回事, 没等解释。家长就把电话挂了。下午等到这位小姑娘的母亲来了, 我问起时, 才想起这是怎么回事。不由得哭笑不得, 我把事情向女孩母亲解释了一番, 并把另几位孩子也叫来弄清情况。女孩母亲难为情地说:“对不起, 以前报纸、电视看得多了, 总是怕老师会体罚自己的孩子, 所以, 没弄清就小题大作了, 对不起!”这以后, 这位小姑娘的父母一直担心我会对他们的孩子另眼相看。可我并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两年来, 孩子的语文成绩最好, 最喜欢写作文。成绩在班里也冒了尖。为这事, 小女孩的家长总是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但他们逢人便说:“张老师真是一位好老师。”

爱是教育的生命, 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 无论他们贫穷还是富有, 无论他们是聪明还是智障;爱学生就要赏识他们, 哪怕他们相貌平平甚至丑陋, 哪怕他们羞于表达甚至口呐, 哪怕他们没有特长甚至平庸;爱学生就不要吝啬赞美他们, 即使他们只是写对了一个简单的标点符号, 即使只是学会了系紧鞋带, 甚至只是终于学会说了一句完整的短语。

3.最好的老师是阅读 篇三

我是1955年出生于山东的一个农村,十几岁的时候正赶上“文化大革命”,辍学回家。但我已经具备了很强的阅读能力与对读书的渴望。当时农村的物质生活非常艰苦,再加上“文化大革命”对文化的摧残,能够找到的可读的书籍屈指可数。为了读到一本书,我常常要付出沉重的劳动来进行交换。

记得我邻村同学家里有一本绘图版的《封神演义》,为了读到这本书,经常要去那个同学家中替他推磨。推磨是让孩子痛苦不堪的一种劳动,因为它非常单调,没有任何趣味。

后来我认识了一个小学老师,他收藏了十几本革命小说,比如《苦菜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这些书被我借到之后,都是用最快的时间读完。当时我们家养了两只羊,放羊的任务就落在我的肩上,但借到书后,我往往钻到草垛里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两本书看完。书读完了,天也黑了,羊饿得“咩咩”直叫,回到家难免要受到家长的惩罚,即便这样心里也不后悔。

让我收益最大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我大哥家中留下很多中学语文教材,每逢雨天无法下地,我便躲到磨房里去读这些课本。当时的语文课本分为汉语和文学两种教材,汉语教材主要讲逻辑、语法、文言文;文学教材主要选录了古今中外名著的片段,比如《林家铺子》《骆驼祥子》《说岳全传》《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等。

这些教材虽然很薄,但它们打开了农村少年的眼界。茅盾的《林家铺子》使我知道了民族资本家和民族资本走过的艰难道路,《雷雨》让我知道了话剧的艺术表现形式,老舍的《骆驼祥子》让我知道了北京车夫的艰苦生活以及生动活泼的北京方言。

《骆驼祥子》中有个细节讲到,车夫祥子饱喝了一顿凉水之后,肚子里发出的声音就像刚饮了水的骡马一样。这让我产生了非常深刻的感受。我们当时在农村非常累了之后饱喝一顿凉水,活动之后肚子就会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这种描写非常生动、准确、独特,这对我后来走向文学道路进行人物描写产生了很大的榜样作用。我童年读过的书不多,但是非常广,而且都是精读;因为读物非常少。所以,对中学语文教材的阅读还是让我受益终生。

后来我到了部队。在中国上世纪的60、70年代,农村青年能参军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因为农村青年没有什么出路。我在部队中的任务很单调,就是站岗。我所在的部队是驻扎在农村的,干部战士加起来就十几个人。作为人民公社的饲养场,没有人来查岗,这样我就在岗上偷偷地读书。当时我们一个战友的未婚妻在县城当图书管理员,每个星期我都会从她那里借古今中外的小说,比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约翰·克里斯朵夫》等等。很多外国的经典名著是在部队站岗的三年间读的,这三年的阅读使我的眼界更加开阔,也了解了更多世界文学知识。

1979年,我被调到河北保定的一所解放军军校。学校里有个小图书馆,许多人不愿意担任图书管理员,我主动要求当图书管理员。这三年期间,我利用图书管理员的便利还是读了不少书。

后来学校让我当政治教员,教大学里的《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些内容都是我第一次接触。当时判断一个政治教员水平的高低就是看能否脱稿讲课,如果能够脱离书本,滔滔不绝地讲完一堂课的话,大家就认为这个人水平非常高。我当时很年轻,几乎可以把当天要讲的课背下来,所以来听课的首长还有观摩的教员,都感觉我很有理论水平。这种背诵对我后来的创作还是有很大帮助,因为我不能完全照本宣科,需要从别的著作里抽出一些内容来丰富自己的讲座,为此我读了一些德国古典哲学的著作。

1984年考到解放军艺术学院,这个时候我开始写小说,这都归功于在保定几年打下的基础。简单回顾了一下我这几十年读书的过程,阅读对我人生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如果确实有创作的才能,不妨让他写写诗歌、小说,鼓励他成为一个作家;但是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兴趣,也没有必要强制所有的学生都写小说。

1984年考到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时候已经改革开放了,这时候思想界、文艺界、美术界等各个领域都在创新,也都在大胆地向西方借鉴学习。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外国文学作品被翻译到中国,我们的作家眼界大开,看到了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法国的新小说派等。虽然这些都是国外上个世纪60年代的作品,但它让我们认识到小说可以这样写,我们恪守的传统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选题和创作原则让外国作家感到非常惊讶。这时候一方面是大量阅读,一方面是积极模仿和创作。

很多人都认为我的创作受了拉丁美洲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影响,对此我也坦然承认。不过直到去年10月份,我才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读完。当时读不完是因为刚翻开书看了几行,就有了创作的冲动。小说里的人拿着磁铁在大街上行走,把每家每户的铁盘、铁钉子都吸出来跟磁铁走。这么夸张的细节,我们生活中太多了。这种魔幻主义创作把我在农村这些年的积累给激活了,因此没等把这本书读完就放下来写小说。

对于年轻人而言,最好的老师就是阅读。年轻人的阅读应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精读,一是泛读。人类的阅读物浩如烟海,就算从刚具备阅读能力开始一直到白发苍苍,也读不到其中的万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把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就非常重要。对那些已经被确认为经典的读物,我们应该认真读;对于现在的网络作品,一目十行地浏览一下,大概知道在讲什么就可以了。

有了精读和泛读的基础,要想进行小说创作的话就从模仿开始。当然模仿对一个成熟作家来讲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但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模仿不是耻辱,而是捷径。鲁迅早期的作品也都有模仿的痕迹,他的《狂人日记》就是模仿果戈理,但这并不妨碍鲁迅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慢慢他就超越了模仿阶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风。

模仿是培养我们语感的最重要的方法。一个人的语言风格是跟个人对语言的感受相关的。初中阶段对培养一个人的语感至关重要。如果在初中阶段没有培养起一个人对语言的感受,那么后来的努力可能会事倍功半。掌握了一种很好的语感,就好像一个从事音乐的人很好地掌握了一种乐感一样。当时在农村有一些二胡演奏者,他们并不懂乐谱,但他们照样可以拉起琴来演奏一曲委婉动听的乐曲。这种感觉我是亲身经历过的。当我十几岁的时候,我爹说你什么本事都没有,家里有二胡,你练练二胡吧。刚开始拉的时候,只有“吱吱”的声音,这种声音一直持续了两三个月,后来发现我己经能够演奏出《东方红》了,我的手、耳朵和《东方红》的旋律建立起一种联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民间艺术家虽然不识乐谱却仍然可以拉出自己心中的旋律的原因。

我的创作也分为几个阶段。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我在部队里开始学习创作,一开始也是模仿,而且模仿得很拙劣。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发表作品,这时还停留在模仿阶段,比如《春夜雨霏霏》,这是模仿了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模仿,但他们还是发表了,因为里面己经出现了自己的东西。第一,里面表现的都是中国内容;第二,语言有自己的特色。

真正摆脱模仿状态形成自己文风是在1984年我到解放军艺术学院之后。我想我的成名小说应该是《透明的红萝卜》这部作品。这部小说所描写的内容跟我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我曾经在一个桥梁工地上为一个铁匠师傅做过小工,所以我对打铁非常熟悉。当我描写深更半夜,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桥洞里边,一个铁匠炉边,一个赤着上身,只穿一条短裤的孩子,拉着风箱,看着熊熊燃烧的炉火的时候,我们能想象那种很奇妙的感受。

所以,一个成熟作家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形成自己的文风,只有他的风格在丰富语言上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他已经超出了一个小说家或小说匠的阶段,可以说得上是一个文学家。文学家与小说家是有区别的,小说家成群结队,文学家寥寥无几。

(梨落摘自《中国德育》)

4.阅读是最好的教育 篇四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 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 放着音乐。

⑥ 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摘自《今晚报》2016年3月6日)

1.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答:

2.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2分)答:

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答:

4.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至少从两个角度来谈)良好教养的?(3分)答: 答案

1.①郭德纲(老郭)拦阻儿子驱赶喜鹊的行为并教育他。(儿子不让喜鹊吃柿子,郭德纲拦阻并教育。)②一位女士上车后不影响旅客休息,晨起后认真整理床铺。评分标准:(2分)每答对一件事得1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写出作者的出乎意料,表现这位女士的良好教养。(可从其它角度作答)

评分标准:(2分)角度1分,内容1分,赏析合理即可。

3.结构上:照应题目,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有良好教养的人的高度赞美。

评分标准:(2分)每答出一方面得1分,意思对即可。

5.师爱是最好的教育 篇五

——用高尚的品格播撒爱的种子

摘要:广大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自觉加强师德建设,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规律,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7月13日)

关键词:师爱理解

教师的爱平凡而伟大,丰厚而理性。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培育和谐的人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和谐育人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形式。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如何通过更高水平的“教”和“育”来教好书和育好人,诠释师爱的真正内涵,升华师德的更高境界?结合当前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做起。

教育家乌伸斯基深刻地指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班主任的人格对学生有着最具体、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释。育人者必先育己,不正者则不能教人。当今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模仿性强,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要比一般教师多的多。师范性也比一般教师大的多。所以,班主任应以高尚的品质给学生巨大的感化。学生像一面镜子,时刻照着你,如果你什么做的不好,他们就会马上提出,良好的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要经过时间的坚持。所以,班主任干什么事,都要持之一恒,坚持不懈,积极进取。

在学生眼中,班主任应是进取精神的化身,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不厌的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在不断积累过程中逐渐具备广博精深的知识,并完善其知识结构,同时要求青年班主任努力掌握教育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更佳效果。青年班主任还应该充分发挥敬业精神的潜在影响作用,学生总善于观察分析,概括综合自己老师的形象,特征和人格,都爱模仿班主任的言行,习惯、正因为如此,青年班主任必须慎重地修养人格,提出严格要求。“长绠易汲深井之水,浅水难负载重之舟,班主任知识渊博,兴趣广泛,谈吐幽默,学生才会感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一.理解学生

理解学生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与认知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应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分析问题。只有真正理解了孩子的困难、愿望与要求,爱的关心才能落实到实处。比如在学校里,我们经常碰到学生尊重宽容人格育人

情绪低落,学习马虎应付,导致这样往往不是自己的原因。本学期就有一个学生上课无精打采,经常不完成学习任务,经与该学生谈心,了解到他的父母是犯病的下岗工人。通过发动其他学生帮助,缓解了他的沉重负担和心理压力,渐渐地融入正常的学习上来。

理解学生包含着理性和了解,尤其是处于生长叛逆期的中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个体意识明显加强,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老师应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利用各种机会与学生沟通,要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二.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对待自己的劳动对象的基本态度,更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千方百计去教育好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影响着教育效果,而且也影响学生的发展。当今在美国盛行的教育领导人里考纳在《品格教育——我们的学校如何教授尊重和责任》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以“尊重”和“责任”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的内涵。他认为,“尊重”是指对人、物的内在价值的尊敬,包括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尊重所有的生命及维持生命的环境。

校园里,师生之间没有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例如,当一个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

第二,教师要由衷地信任学生。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事实上,教师把学生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

学生是成长中的生命个体,难免一时糊涂犯错误,他的不良行为应该受到批评,但即使是犯错的学生,也有人格,不该受到恶毒的诅咒。有时过于严厉的批评甚至谩骂,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有可能激化师生矛盾,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如果教师在批评学生缺点和错误的同时,给学生一份尊重,一份关爱,找出犯错误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表扬,那么学生对这种包含尊重和关爱的批评就很容易接受。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上进心,让他们真正理解并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爱心,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这种爱的情感,是和谐高效的教育核心。

二.宽容学生

宽容即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是一种美丽的情感,是一种良好的心态。能够宽容别人的人,其心胸象天空一样宽阔,大海一样深沉,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质和胸襟、坚强和力量。一位老师曾对我说,教育往往不能一针见血,需要眼睛里揉沙子。我想他说的就是教育需要宽容、等待、耐心吧。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生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

宽容犹如甘甜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宽容犹如一把钥匙,打开学生的心扉;宽容犹如一束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灵,让犯错的学生切实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后悔并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

教育究竟靠什么来形成和保持在师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概括地说:智慧与真情,眼界与境界。陶行知的教育睿智和对学生的那份真情,实现了学生的那份真情,实现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令学生终生受益。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本身就是一种智慧,一种崇高的境界。

师德是教育的灵魂,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口下留情是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是对学生的宽容和爱护,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最好诠释,是对教育价值的自觉追求。

三.人格育人

有和谐人格的教师才能培育和谐的人才,教师的素养和品格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教师自生的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处处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玩游戏、懒惰成风,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衣不得体、穿着妖艳,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工作拖拉、疲于应付,学生又怎会主动学习,创先争优?教师做事没有计划、不守规矩,学生怎会知行统一、严于律己?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会拒绝烟害、从我做起?因此,教师的率先垂范不仅属于个人习惯,更属于师德师风的范畴。教师只有在品德上诚实守信,谦虚礼让,尊重他人;业务上自我加压,勤于钻研,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己,才能做一个真正有理想追求、品德追求、贡献追求的人,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

广大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自觉加强师德建设,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规律,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也必将是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世纪。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努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创新型国家而不懈奋斗!

四、结束语

要想做好初一新生初始阶段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必须要首先做广泛深入的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问题。平时要多与不同年级、班别、科目等老师交流,通过立体探究来博采众家之长,以便利于思考与设计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让学生反过来说是“老师话真多,跟老师说话很费劲。”等成为悲剧一届一届流传下去。相信明年你接手教初一新生遇到新问题时,你的新学生一定也会像我的新学生那样

6.《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书笔记 篇六

那么所谓的唤醒是什么呢?我也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写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的心灵,帮助人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我觉得这是最完美的答案。有最完美的答案很重要,但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教育却是需要我们身体力行,于每一处都要认真观察,随时留心的。也只有这样,我想才能像笔者所说“润物细无声”。

回到这本书,全书分为: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四个部分,围绕着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样一个主题问题给出了66个小的教育主题。它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仔仔细细的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我想读完这66个小主题,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的理解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说到这里,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我们不陌生。因为我们都知道,观点理念一直都很清晰,但实施却不是一朝一夕。

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我们教师亲身垂范;需要我们用心倾听、宽容、尊重与理解;需要我们智慧激励;需要我们有效引导学生亲历体验,更需要我们从细节入手身体力行。在日常教学中,真正把“无为”之道结合起来,加速学生“要我学”和“我要学”思想的进一步融合,唤醒他们,也唤醒自己!

7.阅读是最好的教育 篇七

一、给予学生理解的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 他们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保证, 它既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 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老师, 达到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的效果。我认为谈话是班主任和学生彼此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关键。教师应积极开展谈心活动, 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尊重学生的人格, 平等待人。班主任要平等地看待学生, 做到一视同仁, 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一样平等地交流。我不止一次地告诉学生:“讲台上我是老师, 讲台下我是你们的朋友。”我很高兴地看到班上不少学生已经把我当作他们的朋友。找学生谈话时不能专找那些“问题学生”或是优等生, 要尽力做到一视同仁。班主任只有放下架子, 与学生将心比心, 学生才会把你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在谈话中, 不少学生向我讲出了很多心里话, 其中不少是他们对自己父母都不敢讲的心里话。

二、给予学生全面的爱

班主任要对全班几十名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引导, 每天都可能遇到许多要处理的问题。因此, 班主任对待学生之间产生的问题和出现的矛盾, 要冷静理智, 不能凭主观印象或意气用事, 不宜仓促表态, 更不能信口开河, 应实事求是地深入调查, 然后才能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少年时期, 这是人生的关键时期, 学生由于生理、心理或环境等影响, 学习成绩会呈现出差别。成绩优异的学生固然深得老师的喜爱, 但是后进者也未必不能后来居上。尤其是那些成绩差、顽皮的学生, 我在与他们的交往中, 从不把他们看死, 还予以适当的“偏爱”。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我坚持热问题、冷处理, 不轻易当众揭丑, 多采取个别谈心方式, 态度要和蔼, 语言要恰当, 并及时提出适当的要求, 努力做到“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我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 让我的爱温暖每一位学生。

三、给予学生宽容的爱

班主任的对象是初中学生。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向成熟期过渡的关键时期, 自我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强, 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思想波动会比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有较高的师德修养, 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恒心和爱心。班主任对待学生、家长, 应如沐春风, 不计个人恩怨, 不纠缠旧账, 杜绝迁怒、辱骂学生, 要善于团结和教育反对自己的学生, 用行动去感化家长, 能够容忍各方面的委屈和误会。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爱的另一种表现。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个具有爱心的教师, 应该是学生的朋友、伙伴、知音、引路人。班主任对学生真诚的爱, 无时不在, 无处不有, 我把自己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与爱融合为一体, 对学生理解的爱、尊重的爱、平等的爱、宽容的爱, 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 让他们在德、智、体上得到全面发展。

摘要:爱, 是教育的前提;爱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教师, 要努力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把教师对学生的爱均匀地洒向每一位学生的心田!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就要干一行爱一行, 无怨无悔地走下去, 尽可能地把自己的爱分给学生, 要做好教学教育工作。

8.阅读是对素养最好的保鲜剂 篇八

即使有着太多放弃的理由,健康是每一个人都想拥有的无上财富,可如今明明得到了健康,心灵却在飘浮。作为教师,教并不是一个单方向的流动,它更是一种自我的升华,当我为了健康放弃学习的时候,我发现了这并不是一个良好的选择,健康的成长与精神的成长并不总是走在一起,健康可以通过躯体的勤奋来达到良好的运作,而精神的成长必须来自思想的勤奋,而思想的勤奋远比躯体的勤奋来得复杂。当我孱弱的身体因为坚持冬泳而得到众多赞许时,其实我知道我失去了更多。

每一个在职的人,都有一个职场,必须要在这个职场中做这个职场应该做的事。对于教师来说,教书育人是自然之事。离开班主任岗位,育人有点遥远,记得在做班主任的时候,曾经写文呼吁教育不是班主任的事,亦是课任教师的份内事。而当自己离开这个岗位的时候,发现事实上自己亦仅是一个课任老师,虽然有课堂上一如既往地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却少了面对面的交流,我失去了交流的体验,和与学生零距离的接触,我因此而变成教育的边缘人。

教师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可是许多教师刻意地回避了这个问题。教好书仅仅是作为一位教师的职业底线,而不是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虽然在现实层面上,评价教师的优秀与否在于他的专业素养,而把专业素养又偏面地定格在学科素养上,但不管怎么样,教师永远是教书育人的,教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是传播思想,特别当自己的思想得到学生的接受与肯定时,这种学术兴奋不亚于“想说爱你并不容易”的平均分所带来的短暂欣慰。而这一年,我明显远离了这个定位,虽然不时会毫不吝啬地挤出课堂教学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思想与哲理的交流,但这绝不能与当班主任时可以比较的。那班会课上,淋漓尽致的倾吐自己的教育思想与人生感悟,与学生入神的倾听,却已经明显不复存在。

作为教师,是一个个平凡的人,一直反对教师高调的宣传。圣人之所以是圣人,不管他在何日何时何种境地,他都会是一个圣人,可是这样的人太少,孔子也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平凡的人,很容易受到各种干扰的影响,素养并不是一个得之即终身拥有的专利品,相反它是一个消耗品,非常昂贵的奢侈品,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思考与体验才能使其蕴藏。平凡的人,一旦失去对素养的保鲜就会过期甚至变质,亦正如孔子所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意思是说:颜回,他的仁可以在长时间内不违背仁德,而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做到仁德。”可以想象,一位教师放弃学习,放弃思考,放弃交流,还能保持原有的素养吗?我明显感觉到了思想中有一股戾气在旋转,在不断地冲刷曾经的亮丽而又脆弱的风景。阅读是对一个人素养最好的保鲜。教育浮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群体包括行政领导,缺少一种阅读的习惯和坚持。好的阅读材料就是犹如醍醐灌顶,给人以一种清醒的感觉和由衷的感悟,缺少阅读,即使是黄金般的素养也会生锈,也会失去光泽。而我仅仅是一年的荒废,已是锈迹斑斑。

拥有的专业素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显得落后或消迹,对于前者许多人能够接受,对于后者可能会有许多人不会认同,因为我们都是一个平凡的人,我们拥有的素养都只是一种寄托品,我们并没有拥有它们的永久性保障,我们只是与它们签了一个活期契约,这个契约的抵押物就是阅读,失去阅读,契约就会失效,最后我们将一无所有,甚至杂草丛生。而放纵今天,就是这场契约失效的前场。我们放纵了太多的今天,我们描绘了太多美好的未来,而未来从不亲昵向往美好未来的人,只尊重脚踏实地的人。未来是彩虹,可以偶尔欣赏但不能踏上去,否则只会摔下来,即使欣赏彩虹,也必须踏在现实的土壤上,珍惜每一个今天,并且发自内心地珍重它,爱惜它,如果每一天都能心安地看着每一天的时间过去,不在每一天过去的时候,焦虑地自问:“我的时间哪里去了?”对今天的坦然而踏实,就是对契约的尊重,就是一个对素养善于保鲜的人,可是扪心自问,我们每一天所做的,有多少是对我们的素养进行保鲜呢?更不用说升华!

9.阅读是最好的教育 篇九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每天都在与“教育”打交道,但是却也经常在困惑中摸索。我曾经面对各方面十分优异的父母看到孩子各科都挂红灯笼的成绩单时的无可奈何;我也曾和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们促膝长谈,惊讶于他们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和安排,对社会冷暖的理解程度。回想自己的青春年少,何曾有过这样的思考?所以成绩并不是决定成败的全部。教育的关键是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

带着教育过程中的困惑,我迎来了一个新的角色———妈妈。从儿子的教育中,我更加能够体会“适合”才是最好的教育。儿子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学围棋,刚开始我们也是抱着试试的态度,然而每次上课,他的兴趣都不高,特别围棋的盘面相对较大,有时一盘棋要下近一个小时,这对于一个还没有定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渐渐地儿子对上课有了抵触情绪。刚开始我想孩子的想法是会改变的,也不想让他轻易地放弃,但是坚持了一段时间,看到儿子每次去上课那种沮丧的表情,我还是动摇了,就暂停了围棋的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儿子接触到国际象棋,儿子竟然喜欢得不得了,到现在我们已经坚持学习两年多了。同样是黑白世界,适合才是坚持的动力和源泉!儿子现在依然有这个那个兴趣班,每个周末依然十分“繁忙”,但是每次与他谈起会不会太累,要不要删减的问题时,他都摇头拒绝,可见适合他的,忙碌也是快乐的!

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可以理解,但他们没有想过孩子到底擅长什么,适合学习什么,其实想要孩子成功就应按照他们的喜好去学习。社会在发展,然而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绽放光彩!

作者:四年级 尤浩宇妈妈

10.家长是早期教育最好的老师 篇十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技学院教师张维娜提醒,千万不要迷信专家和特殊的早教方案,家长自己才是孩子早期教育最好的老师。

受狭隘早教观念影响,一些年轻父母热衷于迷信专家和特定环境的亲子游戏,将孩子送进早教机构接受某种方案的专门训练。科学研究表明,无论是“小学化”式的超常教育,还是盲目跟风的特长教育,既违背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又脱离孩子天性和兴趣,不仅难以收到成效,还可能为孩子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实际上,早教最好的课堂是家庭,是大自然。父母亲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哪一家早教机构或早教专家都不能代替家庭和家长。科学早教其实就是父母和孩子每时每刻交流共处的影响,就是给孩子提供的每一个环境细节的熏陶引导。

张维娜说,游戏和快乐才是孩子早教的主要构成,生活则是最好的内容。家长与其带着孩子在各种拔苗助长的特长班之间疲于奔命,不如有的放矢地进行寓教于乐的亲子游戏,使其在学中玩,玩中学,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比如敲锅子,可以培养婴幼儿的节奏感和听觉;如果孩子对抽水马桶好奇,就可讲解马桶几个开关的使用关系,让孩子知道“抽水马桶的水箱怎么用了又会满”的小秘密等。通过这些共同参与的游戏,同样可开发孩子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亲子互动加强了与孩子的沟通,有利于培养儿童健全的心智。

11.最好的教育是赞美 篇十一

[关键词]:教育 赞美 学生

本学期,学校组织了两次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当我拿着奖品——一个笔记本和证书走进教室时,同学们一下子围了上来,连平时最调皮捣蛋的孔达也追着我问:“有我的吗?”“有我的吗?”数控(1)班的李健同学拿到奖品时竟一连说了三声谢谢。第二天,我上课时,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获奖的几名同学表现得格外好。由此,我想到了许多、许多……

大家都知道,职业学校的学生难管理不爱学习。平时,我和同事们闲聊时也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可是,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和荣誉证书竟能带来这么好的教育效果却是我史料不及的。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学生最需要的不是这规定那规定,也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激励、是赞美、是肯定性评价。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人要脸,树要皮。”不要以为学困生就没有自尊,就不想学习好,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尊重和夸赞,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更渴望在同龄人面前表现自己,这是最基本的人性需要。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他们由于长期受歧视、遭冷落,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对他人心存戒备,看起来好像缺乏自尊心,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极渴望老师的理解、信任,他们仍然十分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尤其是身上毛病多的学生。他们往往因为老师的一句不逊之言而心灵受到伤害并因此一蹶不振,也会因为一次表扬、赞美而走向成功。老师的几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激起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哪怕是平时最调皮捣蛋的学生在内心深处仍是那么渴望听到老师说一声:“你真棒”“你一定行!”而我们——往往吝啬说这么一声!

古代哲学家王阳明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普及,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道理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研究表明,人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许多潜能就容易被激发出来。因此,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如同一块树根,在农民眼里,可以劈开当柴烧;在植物学家眼里,它是树之根本;而在雕塑家眼里,它是大自然的杰作。学生在不同的教师眼中,其形象也不尽相同,或普通或优秀,或机灵或调皮,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每个学生都有潜能,只要我们合理地去发掘,就会使其发出夺目的光彩。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迷恋上网,如何教育和对待这些学生是教育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的一个问题。电子班的刘星宇老是爬墙出去上网,我就对他说:“你游戏打的虽好,但是在文字处理上还有欠缺,如果能在这次竞赛中拿到大奖,那才叫真正的高手呢,连老师也会佩服你的!”果然,他把更多的打游戏的时间用来练习打字,并在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通过这两次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使我认识到,正确的引导并结合适当的激励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实践让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手势,一个关爱的眼神……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还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我们有许多学生就是在这样不断被激励的情境中成为了不平凡的人,许多不起眼的日常小事,也许是日后成功的基石。有一位中国移动的总裁,他讲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原因很简单,在上初中的时候,他的英语老师告诉他,他的大鼻子特别适合说美國英语,说起来共鸣很好。他听了以后无比地感动和兴奋,没想到令他感到无比自卑的大鼻子原来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他从此爱上了说英语,爱上了英语课!所以,不要吝啬,要拿起表扬的武器,善于去赞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拿起表扬的武器,乐于去肯定学生的每一点成绩;拿起表扬的武器,及时去张扬每一个学生为集体做出的点滴贡献。

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且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看完后,我一直在想: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对待犯错的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误,有了缺点,但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请你认真地反思,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对于一个犯了错误的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孩子呢。

12.阅读是最好的教育 篇十二

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苏州市首届名校长荣誉获得者高万祥,先后任张家港一中、张家港高级中学、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和江苏省教育厅苏派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是教育部师范司“教育家成长丛书”首批二十位入围者之一。多年来,他一直倡导并践行着人文教育思想,重视人格教育,启动“六大文化工程”,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育改革,创设人文教育环境,出版《语文的诗意》《高万祥与人文教育》《学校里没有的教育》等多部专著,发表文章700多篇,做教育演讲近1000场……

本期教学流派栏目特邀高万祥校长谈谈他与人文教育思想的结缘故事,以飨读者。

中国教师:高校长,您好!作为人文教育思想的倡导者与践行者,您将人看成目的,希望师生能越来越多地发现自己的本质,那您能用简短的话语谈谈人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和主要内容吗?

高万祥:什么是人文?什么是人文教育?在我看来,人文就是人心,人文教育就是人心教育,人文关怀就是对人心和人性的关怀。人的善良心、同情心、高贵心、责任心、爱国心、羞耻心等都应该是位居首位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

把人看成目的,是康德的名言,也是对人文教育最好的解读。尊重“人”,表现“人”,造就“人”,培育真正意义的“人”,人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教育的公共价值,践行人类对教育的理解、诠释及种种期望和寄托。二是学校的个体风格,往往以校训、校风的形式得以体现。比如,张家港高级中学的校训是“以人为本,文化关怀”,这里的“文化”是“人文”的代名词,是一个动态概念,是指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关怀”的根本追求,就是让全校师生在学校里工作、学习得更好,生活、发展得更好。

中国教师:您对人文教育有如此解读,其中肯定有一些人或事让您印象深刻,能否讲讲您与人文教育思想结缘的故事?

高万祥:我真正和人文教育思想结缘,应该是从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开始的。2001年5月17日,经过一年多的交往,特别是通过“乌克兰中国文化教育交流中心”总裁吴盘生先生的沟通,张家港高级中学的国际友好学校——乌克兰苏霍姆林斯基实验学校校长哈衣鲁莲娜女士和乌克兰全乌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会长、乌克兰教育部原副部长萨夫琴卡女士联袂而至。与此同时,策划和期待已久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讲习班”如期隆重开幕。

为了迎接苏氏亲人的到来和“讲习班”这一节日般的活动,我倾自己几年来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积累和体会,为全校师生做了一场辅导报告——“做一个真正的人”。我认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大写的“人”!解读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这一伟大教育思想,解读帕夫雷什中学“培养真正的人”的伟大教育实践,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做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做一个具有精神力量的人;做一个信仰神圣的人;做一个诚实可信的人;做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做一个酷爱读书的人;做一个懂得合作的人;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做一个尊敬老师的人;做一个知道羞耻的人;做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而且,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关注心灵和人性,关注人的健康成长。认真通读苏霍姆林斯基所有著作的同时,我先后参观考察了浙江春晖中学和天津南开中学。在没有走进学校之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两所中学会成为中国现代教育的“麦加圣地”,成为吸引众多一流大师的耶路撒冷?直至实地考察学习之后,我的内心才豁然开朗。两校的共同之处是以人为本,注重人心、人性、人格。

中国教师:您有一个不雅的雅号“书虫”,人称“书生高万祥”,而且李镇西访问张家港高级中学,曾借住在您的书房,他说“他住了世界上最美丽的房间”。这不仅是在说您的书多,热爱书,更是赞誉您的学风和学校的学风。您能说说阅读与您提倡、践行的人文教育思想有何关联?

高万祥: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两江总督端方在南京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江南图书馆。这一年,刚从欧洲考察回国的端方给清廷呈递的奏折中开头就说道:“窃维强国利民,莫先于教育,而图书实为教育之母。”

建设书香校园,倡导教师读书,并带动学生阅读,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即为现代中国培养“读书人口”。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创建学习型组织,办一所真正读书的学校,让每个师生做真正的“读者”,成为我的志同道合的书友,这是践行人文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那教师为什么一定要读书,读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自己的阅读体会,我组织师生阅读的实践,我思考的结果,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阅读能带来思想和思想尊严。第二,阅读能带来更多的爱心、良心和社会责任心。第三,阅读能带来诗意,创造情怀。总之,阅读能让人获得心灵的宁静、精神的完善、灵魂的高尚,能让人心变得更加柔软、温馨、善良、美好。

中国教师:您在张家港高级中学推行“书香校园”行动,在江苏乃至全国都产生了热烈反响,这也是您人文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您认为思想落实到行动上,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高万祥:倡导人文关怀,践行人文教育,其实是真教育的一种回归,因为中国教育最好的传承是对人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如何传承千百年来一直独步世界的人文教育的民族传统?如何实现教育的人文关怀?以“人文”为基点的理想的教育和理想的学校,应是怎样的?我的答案是:让每个师生都活得更好!在我的办学实践中,特别重视的常态工作有以下几项。

第一,办一所真正读书的学校。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归结为阅读问题。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办学校也应从阅读开始。从私塾到新式学堂,中国式的常态教育就是专注读书的教育。在张家港高级中学,学生每周有两节专门的阅读课。典雅温馨的图书馆阅览室里,学生在座位上可随手从书架上取书,文学名著和名人传记应有尽有。在阅览室的玻璃门上,我贴了这样一副对联: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上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博尔赫斯曾经自问自答地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一座图书馆的模样!套用一下,我说,理想的学校应该是学生真正读书的天堂!

第二,让学校成为真爱的乐园。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中国的传统教育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以人为本的爱心教育。古代中国人选拔官吏和大学生(太学生),位于首位的标准是“举孝廉”。孝者,爱心也。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好的学校,一定是充满大爱之心的学校。学生在学校固然是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个性、情感、人格、爱心这些做人的最核心内容,主要不是在文化课堂,而是在校园的人际交往特别是师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校园人文环境是一种隐性课堂,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极为重要。需要强调的是,教育和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智慧且有责任的爱,要让学生学会去爱!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之爱必须是一种以理解和尊重为前提的真爱。在校长的岗位上,我积极倡导爱心教育,努力把学校建设为充满真爱的幸福乐园,并常常扪心自问,对教师和学生,我有真爱吗?

第三,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是道德关怀和人格培养。孔子的教育旗帜上鲜明地写着六个大字:礼、乐、射、御、书、数。礼是处于第一位的。它是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守则。从孔子开始,中国人一直把育人作为第一位的常态教育。张家港高级中学的学风是“学会学习,培育智慧,塑造人格”,就是希望每位学生都能以高分上大学,用智慧去成才,用高尚的人格赢得人生的美好未来。因此,学校德育工作的拳头产品是:学会吃饭,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做人。能改变人、塑造人的学校,才是最理想的学校。

中国教师:您提出“语文应诗意地栖息”,指出语文教育应以人的素质培养特别是情感培养为主要目标,给予人以文化关怀,那您能否谈谈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思想的关系?

高万祥:什么是语文?语文是一种快乐的分享。分享优美的文学,分享精彩的生命,分享丰厚的文化。我倡导用经典阅读培养读书人,践行生活化创造性作文教学,主张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呼吁语文教育的诗意和人文的回归。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能让语文成为学生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一切追求,都是为了让自己和学生一起分享幸福的语文人生。

我一直倡导,语文教育应该以人的素质培养特别是情感培养为主要目标。语文教育的过程是诗一般的审美创造过程和优美意境。语文教育改革应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己任。语文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语的教育。语文的任务是语言培养和情感培养,强调语文教育的最大价值是向学生传递人类历史上最优美的价值观念,传递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最大的意义是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具有丰富的人性、正义感和公正性,能自律,善于与他人协调并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的人格、人权,热爱自然和生活,这都是语文教育超越时代的永恒不变的价值。

中国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教师可以说扮演着重要角色。您先后在张家港第一中学、张家港高级中学、苏州大学附属中学任校长,是如何理解教师素养提升的?

高万祥:践行人文教育,关键是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而且,教师教育一定要以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为主。2013年,我协助朱永新先生一起主编出版了教师成长读本《教师第一课》,其章节内容就有助于让教师能够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专业成长。

第一章“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主要从教师的人生追求和生命价值的实现做一个概述,希望能打动读者,并对其事业和人生产生良好的影响。第二章“阅读教育大师”,引领教师走进一流、伟大的教育家的世界。这或许不是让我们更丰富、更成熟,而是让我们如大师一样,对教育、社会、生活和人生永葆一颗赤子之心。第三章“不可或缺的心理学知识”,注重实践和应用。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研究什么?我很欣赏这样一个定义:心理学研究“关系”二字,研究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人和他人、人和自我的关系,从而实现心智的更新和内外宇宙的和谐。教师是世界上特别需要讲究和人交往、沟通的职业,不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行吗?

第四章“道德的核心是大爱”,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我比较喜欢“大爱”这个概念,坚信在物欲横流的中国社会和功利主义的当下教育,当务之急是呼唤“大爱”的回归。第五章“在教改科研中收获幸福和优秀”,专业修炼,职业素养,事业追求,是教师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三个阶段和台阶。融三者于一体的教改科研,是教师能够超越他人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只有属于创造性劳动的教改科研,才能让教师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尊严感。第六章“写作:卓越教师和平庸教师的分水岭”告诉教师一定要学会和善于写作。写作至少是人生的一种趣味,文字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第七章“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第八章“人际交往中的生活智慧”,主要介绍教师的表达、沟通和交往。

教育是创造人生幸福的事业,这种创造往往通过教师的大爱、圣心及由此生成的美丽生动的语言去实现,往往通过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达成。

中国教师:读书是教育之母,您能否推荐几本好书供教师阅读,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高万祥:《论语》。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当代中国人应该好好地阅读《论语》。我甚至觉得,《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中国人甚至全球的华人,不管是否读过这本书,甚至不管识字不识字,身上都流淌着儒家文化的精神血液。我们的道德伦理、价值判断、审美认识和一言一行,往往都自觉不自觉、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巨大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说,儒学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优秀的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和精神乳汁。

《理想国》。作为与《爱弥儿》(卢梭)和《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齐名的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之一,《理想国》集中体现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正如黑格尔所言,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教育思想的精神家园。走进《理想国》,我们可以沿着柏拉图的指点,找寻教育的精神家园。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古今中外的教育学著作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在我心中,苏霍姆林斯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著作是他的工作手记和校长笔记,再加上意识形态较为一致的原因,我们读起来十分亲切。我甚至认为,在职教师和校长,教育著作方面可以什么都不读,但一定要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否则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校长恐怕很难。这是因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人类精神的高地。

《陶行知文集》。“用生活的力量改造生活”,我把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印在张家港高级中学的科研刊物《新教育财富》的每一个页面上。先生的教诲如此亲切、实在、深刻,使我坚信,教育是“做的哲学”,人格是一笔一画写成的,人格和道德的学习必须从衣食住行中的一件件小事做起。

《史怀泽传》。周国平说:“衡量一本书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制不住地想写点什么……”我国台湾著名作家钟肇政编译的《史怀泽传》正是这样的一本书。神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医生、作家,都是史怀泽的身份。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世纪伟人、丛林里的圣者、和平使者,都是他生前得到的美誉。他是欧洲人,但他的影响却遍及世界。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宗教、哲学、艺术和医术上,但他的伟大一定属于整个人类。他不是教师,但一定是全世界所有教师永远学习的楷模。

《梁启超传》。我由衷地认为,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伟人中的伟人。犹如卢梭之于法国,他是中华新时代的启蒙者,说他是民族先知、国家脊梁、“中国第一公民”,实在是名副其实。那梁启超的人生事业对教师有哪些启示?换言之,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向中国的“第一公民”学什么?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内容。

13.教师座右铭:爱是最好的教育 篇十三

细心,耐心,开导,因材施教……无论是以何种的方式,只要坚守本心,便是正确的抉择。而教师格言座右铭,这些前辈们的经历总结,值得借鉴、学习!

1、以人为本,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

2、职业道德是做人之本,为师之本。

3、多一份赏识,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6、桃李满园竞芳菲,碧血丹心写未来!

7、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8、心灵塑造的最佳工程师。

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10、坚持启发式,避免注入式。

11、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

12、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

13、努力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

14、心灵的沟通胜于知识传递。

15、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16、独物之教风,以尽匹夫之责。

17、教育加赞赏等于教育的平方。

18、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教师。

19、天荒地老,教师的童心不泯。

20、为学生的一切,一切为学生。

21、教师施爱宜在严爱与宽爱之间。

22、教师要融于师生的相互理解中。

23、教着,感受着;走着,快乐着!

24、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教书。

25、想让生命辉煌,就别浪费青春。

26、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是老师。

27、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

28、怎样的老师,造就了怎样的学生。

29、爱就是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30、踏踏实实地做,心中也踏踏实实。

31、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32、教书育人,功德无量。

33、喜欢孩子,善待孩子。

34、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35、以德感人,为人师表。

36、意识是成功教育的基矗。

37、要做孩子的老师,先做孩子的朋友。

38、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39、博学耐心宽容,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14.最好的教育是陪伴读后感800字 篇十四

在生活条件日渐富裕的今日社会,家庭教育成了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如何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全方面发展、成为我们期望中的人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怎么样才能做到刚刚好呢?我想,这是大部分为人父母在养育儿女过程中一直不懈追索的一个主要思考。对于子女,疼爱是难免的,但又担心过于宠溺会造成孩子个性骄纵,自我中心;要是严格呢,又怕过于严苛会束缚孩子的天性,甚至导致叛逆和反抗。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作品。而这部作品最后的质量如何,考验的是父母的功力和水平。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也是极为重要的学校。因为这个学校在孩子的性格底色中所铺就的一切,将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要成就这门艺术,需要父母对细枝末节的观察,需要百折不挠的耐心,需要细致入微的细心,以及等等等等。

现下,有些父母总以世俗的成功标准去衡量孩子,教孩子不要与他人攀比,而自己去暗地里拿自家的孩子与别家的孩子进行非理性的比较,才造就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人生中最大的敌人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别人的老婆、别人的老公)”成了可笑的事实。其实说什么“赢在起跑线上”,起跑的快慢只在短跑中有较大的影响,而人生绝不是一场短跑比赛,每个孩子的人生都应该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讲求的是耐力毅力,跑得快不是王道,跑得远跑得长久才是制胜法宝。现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人去引导他们发掘自我。所谓的“好”都是外界给的一些肯定:成绩、学校、面子、名气、薪金……他们追求和努力的方向,就是向其他人证明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整个社会的大趋势都是如此,家长不由自主地被裹挟其中,孩子自然也会随着家长的选择走。否则可能会面对很多的不认同,很多的质疑和不理解。

我很赞成作者郭力说的,教育孩子要从五个方面做起:诱导他的秉性,拓展他的志向,培养他的才能,鼓舞他的勇气,克服他的毛病。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和帮助,时时以身作则,从生活细节从小时培养起。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你想要培养一个独立聪明、坚强勇敢、善良有礼、有情商有能力有担当有胸怀的人,当然,如果你对要不要送孩子出国有纠结的话,看看《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或许还是挺合适的。

15.上市是最好的营销 篇十五

对于品牌效应, 生意宝董事长孙德良则称, “公司上市其实就是最好的广告, 最好的营销。”

有, 绝对有。那就是让你的企业快点上市, 千方百计上市, 不管是在大陆A股还是香港港交所, 抑或是在欧美股市, 只要你的企业能上市, 就能一夜成名, 你就成功了一半。

公司上市是最好的广告

目前国内拥有上亿股民, 三亿基民, 如果公司上市, 就起码有几千万人关注公司和公司的产品;如果公司股票出现一个涨停板, 就有一两千万人关注与热议, 相当于投了1000万的广告, 连续涨停就是2000万的广告效应了;如果大股东宣布增持股份、回收股份比在央视投3000万广告费效果还要好。

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称, 上市后能让公司品牌知名度迅速提高, 当年报喜鸟上市所带来的宣传效应, 预估相当于5000万元的广告投入。上市的影响对于报喜鸟而言, 几乎可以用“一夜成名”来形容。在全国拥有500多家专卖店的报喜鸟品牌, 随着“报喜鸟”股票的上市交易, 它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得到迅速提高。银江股份董事长王辉也表示, 从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经验看, 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获得的不仅仅是资金, 更多的是宣传效应、品牌效应。而由品牌效应带来的人才效应、示范效应等更是中小企业所迫切需要的。对于品牌效应, 生意宝董事长孙德良则称, “公司上市其实就是最好的广告, 最好的营销。”

一般而言, 公募上市的公司具有比私人企业更高的“政治地位”。的确, 公司上市后, 消费者都会与上市公司联系在一起, 都觉得上市公司诚信度更高, 同时这也让上市公司在对外交往中感觉到明显的商业便利。如在购买、选择店面、采购原材料、经销商选择、市场拓展等方面, 都有更多的优势。更为宝贵的是, 如再造一个企业或许只需一年半载。

“乐视网用8年时间才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而现在, 利用资本市场, 通过兼并、重组, 只需要3—6个月, 便能再造一个乐视网。”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称。

企业传播品牌的途径

从传统意义而言, 企业传播品牌或形象主要有三个途径:口碑、广告和营销 (或公共关系) 。而实际上, 公开发行与上市具有更强的品牌传播效应。进入资本市场表明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得到承认, 本身就是荣誉的象征。同时, 改制上市对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作用巨大。

路演和招股说明书可以公开展示企业形象;每日的交易行情、公司股票的涨跌, 成为千百万投资者必看的公司广告, 并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媒体对上市公司拓展新业务和资本市场运作新动向的追踪报道, 能够吸引成千上万投资者的眼球, 这是一个不花钱就能够打造品牌的途径;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对企业的实时调查、行业分析, 可以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在价值。

上市的双刃剑效应

不过, 上市也不是万能的, 也要谨防双刃剑效应。企业上市之后, 必须接受十分严苛的财务管制, 实现公正透明的经营, 并分散股权, 在投资和拓展市场上亦要受到各方面股东的制约。这些对经营机制尚不规范、规模还待成长、决策效率需提高的企业而言, 并不一定是好事。上市公司要求企业股权稀释化, 不能老板一股独大, 不能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不能“家天下”。上市要按相关制度进行股权改造, 按照上市公司要求, 必须有多少名股东, 要求多少股权为公众股。而这对于很多私人企业老板就是一个大坎, 很多老板心里都认为要将自己辛苦创建的企业, 分一些财产股权给他人, 心里总十分犯难。

上市过程中和上市成功后, 公司关注度、知名度提高, 然而充分的信息披露, 使公司无商业秘密可言。上市公司要求财务报表公开化、透明化, 进行阳光披露, 受到公众的监督。对以家族裙带关系为主、喜欢在税收上搞小动作的很多家族企业似乎很难做到。而公司与监管层、媒体、投资者间若出现沟通失误, 极易导致各类公关危机。

企业借道资本市场, 提高市场竞争力本无可厚非, 但企业上市应理性, 应有正确价值观。企业上市固然是提高品牌效应、扩大融资的一种重要渠道, 但对于众多“家族式”的企业而言, 应该清醒认识到, 企业不应视上市为赶潮流, 不能单纯把上市当成企业经营上的成功唯一渠道, 更不能纯粹是为了“圈钱圈地”。融资的目的不仅是为搞钱, 而是应把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盈利能力作为企业战略, 应和企业自身价值、社会价值的创造紧密联系起来。

虽然说上市能够使企业一夜之间就身价倍增, 迅速壮大, 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走这条路, 是否要上市, 能不能上市, 还要看企业本身有没有潜力, 有没有驾驭风浪的本领。闯荡股海同样面临着相当大的风险, 稍有不慎, 就会大海里翻船。一旦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就会被戴上ST星帽, 就会面临退市或被拍卖重组、声誉大降的“悲惨命运”。这也被许多事实所证明。而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如不能在一年内完成美式的标准化治理, 或是在上市后为了再融资而采取激进、不合规的财务手段, 那么问题就会像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样爆发, 最终也会被踢出局。

因此, 上市不是终点, 不是最后的胜利大结局, 真正检验这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因素还是市场赢利模式与科学管理机制。

上一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活动策划书下一篇:思修论文——大学生的诚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