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精选14篇)
1.质量守恒定律说课 篇一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二、说教法
1、情境激趣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2、实验法:通过小组实验,观察分析现象,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将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4、归纳、演绎法: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归纳和逻辑推导,最终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
三、说学法
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本环节用时约1分钟)
上课之初,以两幅反应图片引入。
2、探究置疑、突出重点。(本环节用时约20分钟)
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大胆假设,然后采用两个探究实验组织教学。
实验一: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二: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的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通过此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验操作中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过程,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回应反馈、得出结论(本环节用时约10分钟)
实验结束,课堂已进入回应反馈阶段,此阶段我将组织各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有问题大胆置疑,进行全班讨论、共同解决。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质量守恒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探究过程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概念中的关键词并辅之以适当习题,进行强化,以突出重点。如:“参加化学反应”的理解。
4、互动深化、突破难点(本环节用时约11分钟)
措施一:多媒体动画模拟
[创设问题]: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如何从微观角度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守恒的原因: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
5、互动小结、体验成功(本环节用时约3分钟)
2.质量守恒定律说课 篇二
一、确定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
例1 (2007、兰州)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 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 一段时间后,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则该密闭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为 ( )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知A为生成物, 且生成了3.2g, B为生成物, 且生成了8.7g, C为反应物, 且反应了31.6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D为生成物, 且生成了19.7g, 故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所以应选答案C.
二、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2 已知反应:A+BundefinedC.若将7g A和2g B或4g A和7g B混合,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 均可得到6g C.若 A和 B的混合物9g, 充分反应得到7.5g C, 则此混合物中 A的质量可能是______g和______g.
解析:7g A与 2g B生成 6g C, 则 7g A一定有剩余, 即参加反应的 A的质量为 4g, B的质量为 2g, 同样 4g A和 7g B反应也生成 6g C, 则 7g B一定有剩余, 得出 A与 B反应的质量比为2∶1。
设生成7.5g C, 至少需要A的质量为 x g, 至少需要 B的质量为 y g.
即 A+BundefinedC
2 1 3
xy 7.5
2∶3=x∶7.5
x=5, 此时B的质量为9g-5g=4g
1∶3=y∶7.5g 解得:y=2.5g,
此时A的质量为9g-2.5g=6.5g
答案为:5, 6.5.
三、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3 取X物质23.0g和Y物质49.0g混合刚好完全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X+YundefinedZ+W, 生成 Z物质的质量为71.0g, 已知物质 W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
A.61; B.142; C.23; D.98.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生成 W的质量为
23.0g+46.0g-71.0g=1g
设 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
2X+YundefinedZ + W
m 2
71.0 1
m∶2=71.0∶1
m=142
故选答案C.
四、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例4 (2007、上海) 实验室用草酸 (H2C2O4) 制取CO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undefinedCO↑+x+CO2↑,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 。
A.H2O2; B.H2O; C.CH4; D.H2.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有2个H、2个C和4个O, 故生成物中也应该有2个H、2个C和4个O, 所以 x的化学式为 H2O.应选答案B.
五、确定混合物的质量
例5 在高温下, 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3.2g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反应, 得到固体混合物共2.4g, 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铜和氧化铁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解析:Fe2O3和 CuO的混合物被完全还原后得到的是铁和铜的混合物, 故减轻的质量即为其含氧质量, 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守恒可快速求解。
设原混合物中含Fe2O3的质量为 x g, 则含CuO的质量为 (3.2-x) g.
由题意得:x与Fe2O3中氧元素的百分会含量的积加上 (3.2-x) 与CuO中氧元素的百分含量的积之和等于反应后固体减少的量。
即:xundefinedx) undefined
解得:x=1.6
CuO的质量为3.2g-1.6g=1.6g.
六、确定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例6 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 消耗9.6g氧气, 生成8.8g CO2和5.4g H2O, 该有机化合物中 ( ) 。
A、只含有碳和氧两种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只含有碳和氧两种元素;
D、无法确定。
解析:这是一道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的试题, 已知该有机物燃烧后生成 CO2和 H2O, 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 是否含有氧元素, 通过计算8.8g CO2中含有氧元素质量与5.4g H2O中含有氧元素质量之和是否等于消耗O2的质量9.6g来确定, 若等于9.6g, 说明只含C、H两种元素;若大于9.6g, 说明还含有氧元素。
生成物中所有氧元素的质量为undefined,
即11.2g.而燃烧过程中消耗O2 的质量为 9.6g, 故有1.6g氧元素由该有机物提供。应选答案B.
七、解释化学现象
例7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质量较细铁丝的质量增加了。
解析:细铁丝燃烧, 化学方程式为
undefined
3.《牛顿运动定律》说课设计 篇三
[关键词] 说课设计 思考 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6)11 0073
《牛顿运动定律》教学案例是典型的规律教学案例,教学主旨在于引事实、讲规律。为了突破传统的“满堂灌”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结合南通市高效课堂评价表,对本次课进行了大胆的资源整合和模式创新。本设计旨在向读者展示笔者整个设计理念和说课思路。
具体将从以下三个流程进行说课。分别是“为什么这么教?”“怎么教的?”“这么教有效果吗?”。
一、为什么这么教?
1.基于三个方面的思考
(1)基于理念的思考。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思想;以活动为主线,以实验为载体,采用形象列举、理实一体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交流和感悟、在活动中锻炼和培养,真正做到“做中学”;使课堂教学成为充满情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意志。
(2)基于教材的思考。
选用教材为张明明主编的高教版《物理》(通用类),本课题是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本着“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态度,大胆重构教材,整合资源,删除单位制,主讲牛顿三大定律。本课题着重规律教学,为了增强感官认识,我引入大量的生活实例,还原课堂演示;同时为了增加实验的说服力,将部分演示实验优化为学生实验,同时还引进了DIS传感器加以验证。
(3)基于学情的思考。
我所任教班级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强,求知欲旺盛阶段,实验兴趣高涨,但因初中时,学生动手实验机会较少,能力较弱,需要培养、提高“做中学”的能力;前期物理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运动和力学的基础知识,已经初步掌握力作用的相互性、受力分析和简单的合成、分解方法,对加速度也有了一定理解;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重点训练“学中用”的能力。
2.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牛顿第一、三定律,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掌握牛顿第二定律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一系列的自设方案、选择器材、亲手操
作、实验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入大量的生活实例演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过程,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强化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领悟作用力、反作用力关系;
(2)难点是加速度与外力、质量关系的定量探究;
(3)关键点是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
4.教法与学法
俗话说:“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因此根据学情和所需达成的目标,我将教法和学法相联系,不同环节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主要有理实一体、后教材教法、形象列举法;让学生在轻松而又紧张的气氛中自我感知、实验探究、合作交流,以此发散思维,挖掘潜能。
二、我是怎么教的?
概括起来说就是(见图1)
首先是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通
过“行为模仿秀”创设情境,意在激发好奇心。之后通过“手抛篮球”,抛出“有力即运动”激发质疑动机,为课题的引入和探究扫清障碍。
接着是触。以活动为主线,实验为载体,回顾历史、初识“牛一”,主要完成理想实验和对定律的理解。为了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我设置了这四个小环节。
先是遵循认知规律,追寻前人足迹,架构定律。其中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是本节的重点,他为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一说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里我还原他的设计思路,自制斜面,根据“提出问题-科学猜想…”的步骤,一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初次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接着是探。主要完成加速度与质量、外力关系的实验探究和应用,是本节的难点。为了有效突破这个难点,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探究定律部分我抛弃了传统的打点计时器,因为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耗时、繁琐、误差大;改用传统器材定性分析,并引进DIS传感器定量验证,这样方便、快捷、准确、实时,直观形象。
其中,传统实验部分我引导学生对其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原先的并行轨道改成了垂直轨道,便于比较,一目了然。为了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我仍遵循“提出问题-科学猜想……”的步骤,分解问题,突破难点的同时,让学生再次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整个探究过程中,我退到幕后扮演引导者,巡视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偏。学生在我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与教师、同学相互交流,形成了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既培养了协同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通过设置热身题,帮助学生巩固提高、形成技能。牛顿第二定律阐析的是动力学问题,其类型及解题步骤虽然不是我们中职教学的重点,但适当的巩固提高还是必要的。此环节仍注重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小组作用,组内思考交流,代表上台分析全过程,互批互评,总结提高。既培养了逻辑分析能力,又规范了解题思路。
然后是析。此过程仍以活动为主线,以实验为主体,探究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在力的概念中就已提及,可是学生对它的理解还停留在被动的接受。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可设置这四个小环节。
先是通过举行一场特殊的拔河比赛创设情境以旧迎新,通过问题的抛出,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接着广摄生活实例,并将其还原到课堂进行演示,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激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借着实验演示一路设疑解疑,得出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概念。
传统实验就是给学生提供常用的弹簧测力计,遵循“提出问题-科学猜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验证结论”这一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一路设疑解疑,一路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小组作用,积极合作交流展示,发散学生的思维、协调、合作能力。DIS传感器验证环节,则采取实验室录屏形式,放大展示实验过程,根据电脑拟合图线不难总结得出作用力、反作用力关系及特点。这是一个从实到理的过程。
教学需要反思,学生的学习也需要反思。学生应当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这里我设置了2道热身体验题,帮助学生及时反思诊断,及时评价自己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是一个从理到实的过程。
俗语道: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有效的教学少不了评价。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为了能综合评价学生从课前到课后的整体情况,我设计了主题活动记录卡,构建了小组、个人、教师、家长四方评价平台,着重从知识、态度、能力各方面,对学生作全面的表现性评价。
最后是延。后教材教法强调的是课前、课内、课外三途径的融合。所以课后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所学内容,提升应用能力,布置了一道实验探究题,真切体验。
板书设计:
三、这么教有效果吗?
这节课始终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是一堂有收获、有价值、有生机的课。
其中亮点是:
1.采用理实一体的探究式教学,将实验、讨论、理论多个环节相互贯穿,既有做中学,又有学中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实验设置由易到难,形式多样。
3.整个教学中引入大量的生活实例,鲜活直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具实质感。
4.课题向课前、课后拓展延伸,充分发挥小组作用,分工明确、合作交流、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开放思维、发掘潜能。
不足之处在于:
1.学生实验时间预设不足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在探究设计实验和对生活实例进行分析时,耗时比预计的略多,课堂时间紧凑。
2.习题略少
通过习题可以加深理解,巩固概念,本次课侧重探究,习题设置略少了些,对知识的巩固可能不利。课后及时针对不足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陶行知先生曾强调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亦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我想本次课应该是体现了陶老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吧。
4.九年级《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篇四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关于化学反应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来分析的。本节课是学生从定性角度向定量角度过渡的第一站。同时,他又为后续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做铺垫。所以,本节课在整本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鉴于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二、学情分析:
现在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那么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1)知识状况:学生已经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基础知识,并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
(2)能力状况: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但对探究实验学习方法尚处于启蒙阶段。
(3)心理状况: 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在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好奇和兴奋的状态,往往渴望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准备。
三、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分组合作法、讨论法等作为辅助方法进行教学,整个的课堂以实验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为原则,通过“激疑—探究—形成”这条教学思路,最终让学生自主形成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到底这个定律是如何形成在学生头脑中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我的课堂!
四、教学过程:
该过程由以下四部分构成(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堂之初,我会给我的学生举两个生活小例子:1、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变小了?2、为什么铁刀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让学生思考: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的总质量是否变化呢?对这个问题,学生出现了分歧,引发了思维冲突,从而顺利进入实验探究阶段。
(二)合作探究,解决课题
整个探究环节共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第一部分:我向学生介绍课本上未曾涉及的,对化学反应定量研究作出贡献一位科学家—波义尔,他在敞口的容器中进行实验测得质量不相等了,而另一位科学家是拉瓦锡,他用较精确的实验法在密闭的条件下测得反应后总质量相等。这样通过化学史料的矛盾将学生的思维冲突推向一个新高度。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小亮点。
接着第二部分是教师的演示实验,我准备的演示实验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在做实验之前,我会强调学生观察实验操作、现象及天平的平衡状态,最终得出结论: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相等。本环节的目的是使质量守恒思想在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
接着乘胜追击,第三部分学生的探究实验。我为学生准备的`探究实验共有两组,探究实验一“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该反应在反应容器是敞口和密闭的两种方案下进行,结果相同;实验二“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这个实验反应在两种方案下前后质量不相等。这样通过探究实验,学生自主建构了:反应在密闭条件下总质量相等。到此质量守恒思想形成。接下来我会给学生重点讲一下质量守恒定律需注意点,完善理解。
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我带领学生继续探究质量相等的原因。我以电解水微观动画过程为例,学生会观察到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按一下ppt)。学生讨论得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之所以守恒是因为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到此,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以及学生观察讨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得以解决,质量守恒定律也真正的建构在学生的脑中。
(三)归纳概括,小结课题
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对本节课做了归纳小结。读
(四)反馈练习,巩固课题
准备几道小题使学生能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五、教学反思
总体上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贯穿“激疑—探究—形成”这样一条教学主线,体现了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的教学理念。正如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的一句话“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我的说课到此完毕,谢谢大家!
九年级《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2一.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一课时,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节的特点、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实验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化学发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改变和增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及良好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但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状态。因此做好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三.教法分析
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实验探究法。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求证——得出结论”来引导学生,学生经历初次探究的挫折后,分析原因,优化设计,再次探究,最终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为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展示水通电的微观过程,让学生领悟到质量守恒定律的精髓,在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三不变”。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以问题引入课题:1.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变小了呢?2.为什么铁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呢?将学生的思绪带进我们的课堂。让学生思考: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的总质量有没有什么变化呢?对这个问题,学生出现了分歧,引发了思维冲突。这样,我以身边的实例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更是为下一实验探究环节提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顺利进入实验探究阶段。
(二)合作探究,解决课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接下来我将带领学生一同走进实验探究环节,老师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有没有变?并让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教师做演示实验,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实验现象以及天平的平衡状态,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总结出质量守恒的内容。
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化学变化的实质的复习和水分解的微观过程的观察得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是因为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都没有改变。到此,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以及学生观察、讲解质量守恒的原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得以解决,质量守恒定律也真正的建构在学生的脑中。
接下来以问题: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吗?引入后面的两个验证实验,在做实验之前,强调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以及天平的平衡状态,结果发现这两个实验天平都失去平衡,教师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天平都失去平衡的原因,应如何改进装置?学生很快就有了结果-----反应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最后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课前的两个问题1.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变小了? 2.为什么铁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呢?让学生学以致用,巩固知识。
(三)归纳概括,小结课题
这个环节,以质量守恒定理为中心,把本节课的知识点做一总结。本节课主要探究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适用范围,守恒的原因以及应用。
(四)反馈练习,巩固课题
当学生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后,就可以利用定律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以此扩大知识的应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九年级《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相关文章:
1.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教学设计
2.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3.初三物理《质量守恒定律》的说课稿
4.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素材
5.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范文
6.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说课稿
7.《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8.质量守恒定律的说课稿
5.动量守恒定律说课 篇五
《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新教材第一册第七第三节的内容。它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也是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虽然可以由牛顿定律推导出来,但其适用范围要比牛顿定律广泛的多,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体,而且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的粒子,因此它在整个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认为只有使学生对物理定律的学习感兴趣,听得懂,理解的深,才能具有运用规律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到了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的掌握上,并且明确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根据本节课有实验定性分析和理论定量推导的特点,依据(1)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统一的原则(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我采用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在教法学法上可采用:观察实验——问题思考——点拨指导、抽象概括——巩固练习。实施这一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积极努力的去探求知识,最大限度的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以达到教学目的。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演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改善教学效果。
一般说来,上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停留在上课前感兴趣的活动对象上,因此我就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一上课就向学生提出问题。(1)一个人在一辆小车里用力推车,车会不会动?(2)在平静的河中心有两个靠的很近的小船,当你从一只船上跳到另一只船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因为问题有趣就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在学生回答之后,我又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时学生为了探疑,无意注意随之转为有意注意,这样既吸引学生探求物理规律的兴趣又顺利的引入了课题。
为了使本节课的教与学顺利的展开,我先让学生复习了牛顿第三定律和动量定理,随后向学生提出:通过动量定理的学习使我们清楚了,一个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它们动量变化的规律。可是我们知道任何物体都不能孤立存在,那么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它们的动量变化又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带着这个问题我向学生演示了教材上夹有弹簧的两个小车相互作用的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在引导学生定性分析出实验结果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然后通过两个小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发生碰撞的例子来定量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由于两小球碰撞发生轻微形变不易看出,因此我采用多媒体利用夸张的手法模拟两个小球碰撞的整个过程,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延长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
在分析推导的过程中,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碰撞前后两小球总动量应该怎样表示?学生思考以后很快能列出式子,并且明白,两球碰撞前后各自动量都发生了变化。在弄清上面问题的基础上,我又紧接着提出了:两球的动量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让学生进一步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模拟演示两球发生碰撞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再次提出前面的问题,启发学生利用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自然而然的得到定律。但是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运算进行物理推理的同时要防止学生把物理公式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看成纯数学的关系,要加强对式子物理意义的分析。
在动量守恒定律表达式得出之后,让学生考虑动量守恒定律是否需要条件,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比较生疏,不会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由教师启发得出守恒条件和定律适用范围。
最后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两个例题。
例
1、把两个磁性很强的磁铁分别放在两辆小车上磁铁的同性磁极相对,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推动一下小车,使他们相互靠近,两辆小车没有碰上就分开了,两辆小车相互作用前后,他们的总动量守恒么?为什么?(通过这个例题使学生明确动量守恒的条件。)
例
6.《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篇六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定的分析。)
《机械能守恒定律》选自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第8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机械能的定义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学生已经知道了重力、弹力及合外力做功对能量的影响,但是如果这三种能量都参与转化,会出现怎样的情况,这是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节课中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建立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其次,本节课的学习也为下节学习能量守恒定律夯实基础。因此,本节课就本章内容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说学情
(过渡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我所面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有关机械能的基本概念,对机械能并不陌生,接受起来相对轻松。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机械能这一概念较初中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会更容易些。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因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机械能的概念,能够分析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问题;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会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从物理现象分析、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及适用条件的研究方法,初步掌握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来解释物理现象及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科学探究中的守恒思想,养成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及内容。
【难点】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理解。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句: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帮助学生学好相关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句: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课堂伊始,我会先找一名学生配合我完成单摆的鼻尖实验,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摆动的钢球砸不到鼻尖?在学生的疑惑中,我适时导入课题《机械能守恒定律》。
【设计意图:采用这样的方式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借助形象思维的方式有效的完成学习活动,也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其次是新课讲授环节。
本环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会先给学生播放荡秋千、过山车、撑杆跳、瀑布等视频,以便于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各种丰富多彩的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接下来,我会做一个演示实验: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体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物体在自由下落时,重力势能是如何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会得出重力势能减少,是因为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的结果。我会追问学生,减少的重力势能去哪儿了?学生经过同桌之间的讨论会发现物体在下落过程中,速度在逐渐增大,说明物体的动能增加了,也就是说物体原来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物体的动能。之后我会继续提问学生,如果物体由于惯性在空中竖直上升时,能量又会怎样变化。同理可以得出物体的动能转化成了重力势能。此时我会继续做一个演示实验:水平弹簧振子在气垫导轨上振动的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弹力做功引起弹性势能的变化。我会举例给学生讲解,物体被弹簧弹出去之后,弹力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而物体的速度增加,动能增加。也就是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了物体的动能。通过播放视频和与学生问答形式,我会给学生总结,通过重力或弹力做功,机械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
然后到了第二部分内容:机械能守恒定律。我会先提问学生物体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是否存在某种定量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以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为例,研究这一问题。依据教材中给的问题,并联系之前的知识,引导学生尝试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公式。得出这一公式之后,我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结论。同样,我会给出相应的题目,让学生根据同样的方法证明只有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互相转化,总的机械能也保持不变。在学生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我会总结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会带着学生及时对定律进行深化:从定律的内容总结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并分别从做功角度和能量角度分析。之后我会带着学生完成教材中的例题,并通过例题总结出: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时,不用考虑两个状态间过程的细节,只需要考虑运动的初末状态即可,并比较与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简洁性。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具体的实例分析和演示实验能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这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其次,通过对例题的两种解题思路的比较,学生可以领悟到在解决不涉及时间因素,也不涉及到状态间的过程细节,且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的问题时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然后是拓展提升环节:
利用所学知识思考飞船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时机械能是否守恒。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的设置首先是为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条件意识,让学生明白许多物理规律的成立都是有条件的。离开了规律成立的条件去运用物理规律是毫无意义的。其次,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对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的理解。】
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
对于课堂小结,我打算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让我在第一时间得到教学反馈,及时加以疏导。然后我会让学生课后完成“问题与练习”的习题。
七、说板书设计
7.质量守恒定律说课 篇七
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这个概念, 我们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 (1) “参加化学反应”是指反应掉的那一部分质量, 不是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相加, 即所给的反应物不一定都参加了化学反应。 (2) “各物质”指的是所有物质, 尤其注意参加反应或反应生成的气体、沉淀不能忽略。 (3) “质量总和”是指质量全部相加, 但仅对质量求和, 不是体积、密度、分子个数等相加。 (4) 该定律仅针对化学变化成立, 物理变化不属于它的研究范围。 (5) 化学反应中, 各物质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 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就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
一切化学反应为什么呢?我们就应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也可能直接结合成新物质) , 新分子再聚集成其他物质的过程。从微观上看, 在化学反应前后, 无论物质的分子发生怎样的变化,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每个原子的也质量不变。这就决定了宏观上元素的种类不变, 每种元素的质量也不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也就不难理解了。于是化学反应过程可归纳为“六个一定不变”, 即微观上的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每个原子的也质量不变, 宏观上的元素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三个一定改变”, 即微观上原子的组合一定改变, 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宏观上的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三个可能改变”, 即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物质的状态可能改变。
学习、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 在于会全面、正确地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归纳一下, 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 解释某些化学反应现象。如有人说:“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 镁带燃烧后质量增重, 说明这些化学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又如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 SO2和O2生成SO3,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克CH4完全燃烧生成8克CO2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二、利用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每种原子的质量不变, 来判断物质的组成。如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_元素_________, 可能含有_________元素。又如将1.8g某可燃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 据此推断该可燃物一定由_________元素组成。再如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X的值应为0 B.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D.物质W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三、利用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改变, 推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如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2008年5月27日成功发射, 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 (用R表示) ,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
A.C2H8N2 B.N2H4 C.CH4 D.C6H7N
又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 与浓盐酸混合加热, 在世界上首次制得了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 () 。
四、利用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例如:在反应中, 已知34克A与20克B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12克C,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6, 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又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 在反应中, 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
A.12 B.18 C.22 D.40
五、利用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某物质的质量。例如:已知反应若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 且生成C和D的质量之和为140克, 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 ) 克。又如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至不再产生氧气为止, 冷却后称量得到11.2g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再如某同学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 咨询得知, 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 (CaO2) , 是为了解决鱼塘中氧气不足的问题。他回家后在资料查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为且CaO2与Na2O2的化学性质相似。 (1) 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该同学为了测定这种固体中CaO2的质量分数, 称取20g样品加入到足量的水中, 结果生成3.2 g O2 (假设样品中其他成分与水不反应) 。请你帮助该同学计算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
六、利用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例如目前, 市场上出现的木糖醇 (化学式为C5H12O5) 是一种新型的甜味剂, 若将一定量的木糖醇充分燃烧 (化学方程式为可生成CO2 132g, 那么, 该木糖醇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参考文献
[1]《中学教材全解》 (九年级化学) 薛金星总主编,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材1+1》 (九年级化学) 黎启阳总主编,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8.浅谈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篇八
关键词:化学反应;各物质参加反应质量;等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119-01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看似简单可同学们理解起来却困难重重,更不知道怎么使用,非常迷茫找不到方向,在作业和考试中经常出错。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建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知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才能明白事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是建立化学概念、理解和验证定律的有效手段。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中消耗的反应物总质量的和相比较是增加了,减少了、还是没有发生变化?作出猜想: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后生成物的质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还可能不变。制定方案: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测定。探究过程:在锥形瓶的底部铺上一层细沙,在细纱上面放上米粒大小的一粒白磷,塞上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在玻璃管上套上一小气球,并使下端刚好接触白磷,把装置放在托板天平上调节砝码使天平平衡。取下锥形瓶将玻璃棒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塞上瓶塞点燃白磷,白磷发生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气球先膨胀冷却后变瘪。放回天平后发现天平仍然平衡。实验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总质量。那么是不是所有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都相等?
把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分别放在容器中称量后,将其混合产生大量汽包,碳酸钠固体消失形成无色溶液,放回天平称量发现天平不再平衡,说明这个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发生了改变,它不遵守质量守恒吗?此时学生既兴奋又吃惊,教师及时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放飞丰富的想象,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分析一层层剥开假象,揭示实验的本质,碳酸钠跟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的二氧化碳气体散失到空气中,造成生成物质量减少。如果能找回散失的二氧化碳,那么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相等的,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此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因素,学生是受教育者,决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是知识的升华也是教学的目的。学生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有一定感性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充分想象、自由发挥、充满自信。课堂情绪活泼积极,学生思维敏捷。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整理分析,由此及彼有表及里,由宏观到微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现象到本质,不断提炼得到,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原子质量也不变,只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所以化学反中应消耗和生成物质的总质量守恒。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把参加化学反应的不同状态的各物质的质量全部考虑在内不得遗漏。让每个学生洋溢着喜悦,有一定成功真正体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从发散思维到创新思维是一种脑力劳动过程,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只有把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相结合,积极思考巩固概念,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纠正错误和偏差,获得满意效果。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只有把获得的知识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融会贯通,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10g糖与10g水混合得到20g糖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变化是物理变化,不属于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范围,故是错误的。在加热kClO3制取O2反应中,催化剂MnO2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变,正好印证质量守恒定律。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发生改变,相当于没有参加反应,因此不能把催化剂算作反应物或生成物。在反应A+B→C+D中,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生成的C和D的质量和为2.8g,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c )。 A.0.3 g B.0.9g C.1.2g D 1.6g。通过练习对定律的理解更深刻、准确。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必须如蜜蜂一样菜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上接第118页)的习惯。每天定期阅读是指在一定时间阅读,每天阅读是指限制某些阅读时间有限。为了保证阅读时间,我们特意开设了大阅读课。每周安排一次这样的阅读课,让全班一起读,阅读是老师及时给予的启发和指导,这样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
(4)培训的习惯“笔墨不动不读书”好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教学、点、绘画、去发现。标记出不理解的地方,指出了关键字,画一个好词好句,找到文字精彩的片段反复阅读、以致可以背诵,养成良好的记录“笔记”的习惯。让学生感觉在阅读故事的情节中,丰富了他们的词汇量,培养良好的语言技能,提高综合阅读的好处。
参考文献
[1] 刘惠芝.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与方法[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1(04)
9.质量守恒定律说课 篇九
一、教材分析
在第8节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之后,很自然地过渡到能量守恒的概念,同时这是学生初中学习的知识,因此本节课应当在唤起学生初中时期对于能量守恒感性认识的同时,借助对机械能守恒的定量的分析,充分理解能量守恒的定律,加深对于能量守恒规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从能量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体会科学探索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参与能量守恒定律问题的探讨,体验从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移现象形成能量守恒概念的过程
2、认识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能够区分它们的使用范围、局限性,能够认识到能源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的作用,体会的科学的伟大的力量
3、学会用能量守恒的观念解决日常物理问题,形成对地于科学的认同感
三、教学重难点
1、能量守恒作为本节课的切入点,起到串接整节课的作用,是学生学生的重点,同时,其于能量守恒的知识的应用也是教学的侧重点,对于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2、难点在于如何形成能量守恒的概念,由于能量的守恒涉及到学生并不熟悉的能量种类如内能、生物能、化学能等等,不像机械能那样形象客观,因此,如何通过举证大量的事例,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学用具
1、单摆的实验展示
2、永动机的简介、简单的人体的运动PPT
3、太阳能的循环的PPT
五、教学过程
1、新课的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在第8节中学生机械能守恒时的单摆吗,无论我从什么样的高度阻挡物体的摆动,在空气中摩擦力足够小的情况下都能保证在摆到另一端时高度与初始是一样的,而这个也就说明机械能是守恒的。
今天我们从考虑另外一个问题,由于在空气中运动,单摆肯定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既如此,如果让摆球长时间摆动,比如3个小时,那么那里它的能摆动到的最大高度是不是跟原来一样呢?如果不是,那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由于除了重力与弹力做功外,物体还受到空气的摩擦力的作用,因此不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概念。
(老师)对,同学们说得很对。现在机械能是不守恒了,那么减少的机械能到哪里去了呢?是挥发了?还是变成其它类型的能量?如果是转换成了其它类型的能量,那么这个其它类型的能量是什么能量呢?(学生)转化成了热能(老师)对,是热能。机械能通过与空气间的摩擦力做功转换成热能,机械能并不是减少了,而是转化成了其它形式的能量!
2、其实,机械能不守恒的实例还是很多的,生活中触手可及,下面同学们再看看这样的一些物理情境,请帮老师分析其中机械能的增减或是转移情况,如果是转换的情况,请务必说明转换成的其它能量的类型。1)刘翔在110米栏比赛前后
2)
汽车从山脚沿着盘山公路匀速行驶到山顶的过程
显然对于第一个跑步的物理情境,刘翔在运动的前后动能发生改变,起跑的时候速度是零但是冲刺的时候速度很大,可以接近10m/s,显然,动能是增大的;至于重力势能呢?也是增大的,因为起跑的时候重心相对更低。所以在这个物理情境中,刘翔的机械能是增加的,既然是增加的,那么除了重力做功弹力做功外肯定还有其它力做功。这个力是什么力?是摩擦力。摩擦力做功转换成了脚面与地面的热能,耗散到空气中去了,这部分耗散的空气可以使周围的水汽吸热气化转换成其内能 对于第二个物理情境,希望同学们自行思考解决,给3分钟的时间讨论
3、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能量是守恒的。
怎样理解?
1)能量是个守恒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就像我们初中化学学质量守恒的概念一样,在化学反应中各种原子的总数始终不变,只是组合不同
2)能量的守恒并不是只某一种能量始终不变,是指能量的集合不变,在能量的集合中各种能量之间是可以转换的,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了,那么肯定有另一种能量的增加
3)机械能守恒是能量守恒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存在是有一定条件的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例:一个斜面高度h=3m,倾角30度,考虑从顶点处释放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求其下滑到低端时的速度的大小?用三种不同的方法(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时间3分钟)
同学们,通过求解,你们能告诉我这三种方法哪种更方便吗?对你有什么启示
4、能量是守恒的,就是不会消失,那么是不是可以利用这点做成永动机呢?使能量不断循环而不消失?
看看前人设计的永动机。(PPT展示永动机并分析)
事实上,即使不考虑到力矩的问题,上面的永动机也不太可能成为现实,因为在机器运行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摩擦力的作用,而这点注定不可能实验机器的“永动”。
在机器对能量的损耗过程中,不能实现永动,必须要有能源。我们常见的能源又有哪些呢? 传统的生物质能(煤、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太阳能、水电能、风能、地热能、核能)
对于能源同学们首先要明白,人类社面临的问题是能源短缺,煤、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为代表的一次性能源日益枯竭,促使人们找寻更多的可利用的新能源。能不能举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如:乙醇添加汽油,在美国玉米是大面积种植的粮食作物,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对其进行发酵可以得到大量的乙醇
在深海地区存在许多可燃冰,即固态的甲烷或是其它有机可燃的气体,由于海洋面积巨大,如果对其利用技术成熟,可以山极大缓解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
在地球上无处不在的水其实也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一种方式,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那么就可以直接对氢气进行燃烧得到动力
所以,需求一种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要集合全人类的意志,努力进取,不断创新。与此同时,对现有能源有效开发利用做到合理利用资源、科学规划、减少浪费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求。请同学们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次性能源有哪些?可循环能源有哪些? 一次性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可循环能源:太阳、水、风
5、课堂总结
1)能量是守恒量,机械能守恒是能量守恒的一种表现。能量守恒没有条件,是自然界的一种基本规律
10.说课稿 基尔霍夫定律 篇十
王
波
一、教材分析
基尔霍夫定律位于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第一节,与元件特性一起构成了电路分析的基础,在知识内容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在前面的两章中主要介绍简单直流电路,本节将通过基尔霍夫定律的学习,为后面解决复杂的的直流和交流电路问题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汽修专业一年级学生。
1、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都不是太好。
2、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还相对较低。
3、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的区别。
(2)理解并掌握支路、节点、回路、网孔基本概念。(3)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节点电流方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计算复杂电路的能力。(2)领会电工学中归纳、假设的研究方法。
3.情感目标
(1)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谨慎、仔细、不怕难的乐观情绪,增强学生对本专业课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求知欲。
(2)通过启发式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重点难点
重点: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难点:支路、回路、网孔等概念的理解和区分,广义上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五、教学方法
1、设疑提问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出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分析和思考,得出结论,引入新课。
2、讲授法:配合课件,向学生讲解复杂电路的几个基本概念。
3、实验法:采用教师演示,学生分组实验,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性实验。
4、启发式和师生互动式:此方法在要求学生分析电流关系、讲解例题和评讲练习等多处用到。
六、学生学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学生为主,引导学生提出自已的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可用学生自已提的问题作为全班的讨论问题,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七、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真正让学生学得懂、愿意学,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上,我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下面八个环节。
1.复习引入:利用课件帮助学生复习串、并联电路和欧姆定律的有关知识,为本课题的教学做好铺垫,展示教材图3-1,让学生对两个电路进行比较,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引入新课。
2.讲授概念: 结合课件讲授几个基本概念:支路,节点,回路,网孔。为了巩固知识点,及时进行随堂练习,用多媒体展示教材图3-1,让学生判断有几个节点,几条支路,几个回路和几个网孔,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评讲。
3.实验探究: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手脑并用,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并记录下来,通过学生自己分析总结它们的关系,从而导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内容。(插入学生活动视屏)(评价)(分值)插图报告册
4.练习巩固:课件展示教材图3-5,让学生判断电路中有几条支路,老师抛出求支路电流问题,老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前面总结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来解决问题。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列出节点电流方程。通过这个练习,老师再向学生介绍电流方向的规定并引导学生归纳出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另一种表述及公式。5.拓展延伸:将狭义的节点扩展成一个封闭面,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难度,拓展学生视野。课件给出教材图3-4。引导学生得出:I进=I出。
6.强化技能:结合课件讲解教材例3-5。强化学生对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应用,加深学生对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理解。在讲解时,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电流方向。
7.课堂小结:结合课件,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自主小结本节内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并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
8.课后作业:熟记三个术语的概念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做课本习题。
八、教学反思
1、基本:达到了课前的设计想法,教学环节完整,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需要,完成教学目标。
2、亮点: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
3、不足:课程中各个活动环节的过渡不够自然;由于时间关系,学生的讨论不太充分,对学生的想法挖的不够深入。
4、改进: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主动,对该课程不感兴趣,对于这部分学生采取多鼓励,多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从而使这些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个别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如果能很快接受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知识点,则可以给他们提出自主学习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要求。
总之,这节课设计的原则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仅仅是活动的串联者和引导者,学生是主要的活动者和体验者,在我们的课堂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
板书设计:
11.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之我见 篇十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词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为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的过程,然后导出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而为了使学生更清晰明了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将上述理解概括为三方面:质量守恒、元素种类守恒、各元素的原子总数守恒。
正确而深刻地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方能灵活地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我在教学中注意归纳总结、分类整理,使解题思路更清晰,便于学生接受,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质量守恒
(一)解释现象
例1.铁生锈后,为什么铁锈的质量比原来的质量增加了?
分析: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氧气作用而生成铁锈。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铁锈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水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故铁锈的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增加了。
(二)求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
例2.在反应A+2B=C+D中,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5﹕2。若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克,则需消耗B物质的质量为 克,假设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0、10、4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参加反应的A与B质量和等于生成的C和D的质量和,即A与B的质量和为140克,又知A、B的质量比为5﹕2,即可求B物质质量为2/7×140=40克,同理有A与B质量和等于生成的C和D的质量和即有A+2B=C+D,将各相对分子质量代入得:50+2×10=40+D,求出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
二、元素種类守恒
例3.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而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燃烧时氧气参加了反应,所以物质A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例4.某有机物1.6克完全燃烧后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含C、H两种元素
B.一定含C、H、O三种元素
C.一定含C、H两种元素,可能含O元素
D.不能确定
分析:有机物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其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为4.4×12/44+3.6×2/18=1.6克,等于有机物的质量,可知有机物一定含C、H两种元素,不含O元素,故A正确。
三、各元素的原子总数守恒
(一)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例5.在化学反应2MO+X=2MO2中X的化学式为( )
A.MO2 B.O2 C.M2O D.MO3
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则X为O2。
(二)推断化学方程式的物质系数
例6.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C2H6+bO2=mCO2
+nH2O,下述各式为各物质间系数关系,正确的是( )
A.2m=a
B.3n=2a
C.3n=a
D.2b=2m+n
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得:H原子数6a=2n,C原子数2a=m,O原子数2b=2m+n,所以D正确。
(三)判定化学方程式
例7.已知反应X2+Y2=E,若E得化学式为XY3,则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
A.X2+Y2=2E
B.2X2+3Y2=E
C.2X2+3Y2=2E
D.X2+3Y2=2E
分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守恒,将XY3代入上述各式,则D正确。
四、综合运用
例8.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文末所示列表1)。
根据列表1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B.a=15
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D.Z为化合物
12.质量守恒定律说课 篇十二
一、新课引入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学过许多的化学反应,在学习这些反应时,我们一般只了解其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反应发生时的现象,而一般不考虑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今天我们就从质量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化学反应。
二、新授课
(一)质量守恒定律发现史简介
1.人们最初的观点:质量不守恒。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敞口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2.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夫和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质量守恒定律,并为化学界公认。
3.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耳特,1912年英国化学家曼莱用极其准确的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二)实验部分——验证在化学反应中质量是否守恒
<一>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演示实验)
实验装置图:如右图(1)所示
【观察思考】
1.如何称量物质的质量?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质量为多少?
2.发生反应时的现象如何?
3.反应后所有物质的质量为多少,比较称量结果。
【实验现象】
白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师生分析】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如锥形瓶等)的质量不变。
3. 根据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化以及以及未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不变,可知:m(白磷)+m(氧气)=m(五氧化二磷)即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阅读】教材102页实验4-11
【学生分组操作实验4-11】
(1)称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2)观察反应现象;
(3)称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比较称量的结果。
【学生回答】生成蓝色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师生分析】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硫酸铜+氢氧化钠———→硫酸钠+ 氢氧化铜。
2.根据反应前后物质重质量相等,以及未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不变。可知:
m(硫酸铜)+m(氢氧化钠)=m(硫酸钠)+m(硫酸钠)。
即参加反应的物质(氢氧化钠和硫酸铜)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物质(硫酸钠和氢氧化铜)的质量总和。
<三>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阅读】教材102页实验4-12
【学生分组操作实验4-12】
(1)称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2)观察反应现象;
(3)称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比较称量的结果。
【学生回答】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师生分析】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2.根据反应前后物质重质量相等,以及未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不变。可知:
m(碳酸钙)+m(盐酸)=m(氯化钙)+m(二氧化碳)+m(水)
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碳酸钙和盐酸)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物质(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总和。
三、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1.复习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分子—原子角度复习)。
2.以水电解为例,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
3.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因此质量守恒。
4.练习:已知反应Cu+4HNO3(浓)=Cu(NO3)2+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注重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平台, 注重对学生的探究能力、问题意识、思维方法等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激发兴趣、 并体验快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与和谐发展。另外,该探究学习紧扣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设置一些真实、有趣的实验情境来诱发学生的疑问,使学生在原有的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紧张、活泼的氛围中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摘要:实验探究是开展化学活动课的一种重要课型和教学方法,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和加深基础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教学中要求学生能通过探究实验的过程理解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的重要结论,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变化前后物质总质量一定守恒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猜想、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结论描述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体验成功。
13.欧姆定律说课稿 篇十三
唐河县黑龙镇二中 杨 照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基础。
1. 本课时在初中物理课程系统中的地位: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欧姆定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重点内容之一。
2. 本课时的特点: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
二、教学目标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认知目标: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能力目标: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联系欧姆定律的发现史,在教学中渗透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教育。
三、重点、难点分析
新课标中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本节课的重点为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应用所归纳得出的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而难点就是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设计
(一)复习设疑,启发探究欲望。
复习:
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原因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
2、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猜想:
1、既然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那么导线中的电流与两端的 电压有何关系呢?
2、既然电阻对电流起阻碍作用,那么导体中的电流与它本身的电阻有何关系呢?
设疑:学生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那么这三个量究竟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点出本节课题“欧姆定律”。这样通过简单回顾、分析,使学生很快回忆起三个量的有关概念,通过猜想使学生对这三个量关系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节课。
(二)展开探究活动,深入研究实践
1、预备知识:向学生介绍“控制变量法”,即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看电流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压,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的。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的。
2、同桌同学讨论: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利用我们学过的仪器,设计一个实验。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实验方法有了进一步理解,而且,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过程: ①明确研究目的。②确定研究的方法。③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在对学生讨论作简单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教师投影实验电路图,介绍有关仪器,特别强调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3、实验: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从而得出欧姆定律。虽然,这样安排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发挥得比较好,但演示实验可见度不大,学生动手参与率不高,学生主体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另一方面,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具备做此实验的基本技能。因此,本节课我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实验,对欧姆定律有了感性认识。
4、各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三)交流探究成果,及时矫正
这一环节的操作要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其目的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反馈,对学生参与实验态度和效果进行反馈,这一阶段学生的认识将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学生的情感将在教师对学生参与分组实验,小组讨论和各小组在班级中汇报情况中得到升华。具体做法是:
1、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理解数学上“成正比关系”、“成反比关系”的意思。
2、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分析得到二个结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进一步引导得到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4、说明:在欧姆定律中的两处用到“这段导体”,这两个这段导体却 是指同一导体而言,即电流、电压、电阻对应同一导体,而且具有同时性。
这样做能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和反馈,知识迁移训练 例题:
一个电灯泡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484Ω,如果电灯两端的电压是220V,求灯丝中通过的电流大小。分析:
本题已知的两个量,电阻、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电灯灯丝而言的,可直接应用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计算,但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强调电流、电压、电阻“同一段导体”,“同时性”等。小结:
突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强调“同一导体”。
五、作业设计
1、课后练习
编制两类练习题目:一类是直接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达到巩固欧姆定律内容和表达式;另一类是了解在研究欧姆定律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作用,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
2、作业:(1)、作业本作业巩固性练习。
14.《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篇十四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牛顿第二定律》。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本节在第二节实验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它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即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联系,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此定律是联系力与运动的桥梁,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在整个教材教学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所教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气垫导轨与光电测时系统或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会应用CAI课件处理实验数据。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物理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具有团队精神。
二、重点、难点
在确定本节的重点、难点时我认为不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更应注重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该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故重点是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难点是通过简单应用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及数学表达式;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因果关系;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出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学生提高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定律的探索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体验物理方法的魅力;从认识到实验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并加以运用,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物理学科的信心。
四、教法与学法
“教无成法,但教要得法”,高一学生创造力比较欠缺,对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创造出新理论的能力很弱,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推理能力较弱,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归纳规律能力不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虽简单完美,记住也不难,但要全面、深入理解该定律中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联系,牢固掌握定律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何况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密切相连的科学,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讲解、讨论、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从学生的认识心理出发,采用设问引入——自主探究——分析讨论——交流合作——得出规律——巩固练习——加强应用的教学程序。让学生观察与提问相结合,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效果适当讲解、引导、纠错、分析,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的物理内涵加以深化。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首先利用多媒体观看火箭升天、运动员刘翔在110米栏比赛的起跑、奥运会上女子1米赛跑的起跑等录像资料,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速度变化快慢即加速度由哪些因素决定?进而让学生回顾上节实验的结论,共同探讨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外力、质量存在怎样的关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系?(目的:通过实际生活现象分析,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探讨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质量的关系来完成牛顿第二定律探究任务的引入)(二)新课进行:
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l、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应该怎样表述?
2、它的比例式如何表示?
3、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4、各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如何定义的?(要求学生讨论分析相关问题,记忆相关的知识)过渡:上面我们研究的是物体受到一个力作用的情况,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上述规律又将如何表述? 学生讨论分析后教师总结: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目的:培养学生发现一般规律的能力)实例探究与巩固练习
讨论a和F合的关系,并判断下面哪些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B、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D、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E、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F、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一定受恒力作用。
教师总结: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与物体的加速度具有矢量性、瞬时性和独立性,牛顿第二定律是由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形下导出的,但由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可推广到几个力作用的情况,以及应用于变力作用的某一瞬时。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C、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
2、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有关比例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 B、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
C、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 D、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数值一定等于1 教师总结:定义力的单位“牛顿”使得k=l,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形式F=ma。使用简捷的数学语言表达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特征之一,但应知道它所对应的文字内容和意义。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地面上放一木箱,质量为40kg,用100N的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推木箱,如图所示,恰好使木箱匀速前进。若用此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向斜上方拉木箱,木箱的加速度多大?(取g=10m/s2,sin37°=0.6,cos37°=0.8)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三)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 小结: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作业:在网上搜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以上是《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推荐阅读: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06-09
质量守恒定律论文10-12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专项10-12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论文06-20
机械能守恒定律优秀说课稿09-03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08-07
能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08-03
专题八 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07-09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案09-08
追寻守恒量优秀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