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提问技巧

2024-08-30

初中物理教学提问技巧(精选8篇)

1.初中物理教学提问技巧 篇一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的研究》

在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的研究之前,我在课堂中也经常提问,有时问题太易,造成学生表面上的活跃,显得乱哄哄的,有时问题过难,脱离学生认知水平,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造成学生低着头,有一种恐惧心理,不敢正视我,课堂上死气沉沉。要想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教师提问也要有技巧。

1、课堂提问目的明确,不随心所欲,防止出现表面热闹,华而不实的情景,一问一答,频繁问答也是不可取的。

有的教师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次的交流上,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对不对”等,课堂貌似热闹,其实华而不实。无益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要提问偏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

设计的问题不要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如果提问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思维难以展开,不知朝什么方向思考,影响了教学效果。

3、提问表达要明确,不要出现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的情况。

提问时叙述过长或者使用冗长而凌乱的措词,使学生不明其意,例如,讲一元二次函数性质时,教师提问:“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求最大值、最小值?”这样的提问措词不清,学生不易理解和思考,也不好表达。

4、答案 不能由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这种情况需要我们时刻注意。

2.初中物理教学提问技巧 篇二

一、课堂提问的设计

1. 提问要有启发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去探索、去思考.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那么怎样的提问才能启发学生思维呢?

(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慷慨”地提供思维加工的原料,通过回忆已有知识、演示实验、阅读资料、出示练习题、观察挂图、参观或其它实践活动等,用简明、清晰的语言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2)利用矛盾,引起思索。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设计问题的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

2. 提问要突出重点

提问的重点是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突出提问的重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教学重点,不在枝节问题上周旋。比如讨论“浮力产生的原因”时,教师提出:“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里,它的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而它的前后、左右的侧面受到的压力分别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相互平衡,为何还受到浮力?”这里教师将问题的焦点要集中到引导学生分析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上。

(2)抓住知识的难点设问,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在学习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后,学生由于头脑中早已有了与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类似观念,不能正确运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去解释原来已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后的运动情况,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问:“你坐在向前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将手中的钥匙竖直向上抛出,当落下时,是落在手里,还是落在手后面?为什么?”引导学生克服“钥匙抛出后,虽然在竖直方向上做先上后下的运动,但水平方向上它还将保持抛出时钥匙随汽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一认识难点.从而更好地认识贯性。

(3)针对学生认识模糊的地方,抓住关键以制造矛盾为突破口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将片面的、孤立的认识转化为全面的、辩证的认知结构。如: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学生容易忽视物理公式与数学知识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公式R=U/I,便认为电阻R跟电压U成正比,跟电流I成反比。教师可以这样发问:“导体的电阻R会随着两端的电压U和导体中的电流I变化吗?”使学生通过思考,结合R=ρL/s从而形成正确的结论。

3. 提问要有层序

系统而周密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提问可从大入手,问题提得大,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明确思维的方向及途径。随后,教师再提出一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可以从小入手,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一堂课往往就是这样的几个先小后大或先大后小的问题组合,构成一个指向明确、体现教学思路、具有适当思维容量的“问题链”,打通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序地思考,建立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得到能力的良性迁移。

4. 提问要把握量力性

设计问题应因材施教,考虑学生的基础。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答问都能得到发展。提出的问题不能过高或过低,否则会影响提问效果。

二、提问的实施策略

1.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并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课堂提问不能仅仅满足于个别学生的回答.要面向全体,以点带面,激发课堂气氛。

2. 提问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课前设计的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的提问,教学中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地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案中的设计,应围绕提问的中心内容,根据学生答问的反馈信息,适当变通。对难以回答的问题采用分解、诱导的方法,把问题分成几个具有一定梯度的小问题;对回答不明确、不全面、不到位的学生,可进一步追问;对离题的回答,要及时改变语言角度或改换提问方法,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使他们答出正确的回答。

3. 提问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然后指名回答。思考时间力求照顾到全体,对于水平差的学生,虽有难度,但经过努力也可跟得上;对于水平高的学生,也不至因为节奏太慢而影响学习情绪。提问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思考,切忌先指名再提问。

4. 提问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内容。思路往往比结论更为重要.学生只有学会了思考,才能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多问几个“为什么”,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仅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且能达到学生间相互交流思路的目的,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答问后的评价

“目标、教学和评价”是现代教学观的三要素.在提问时,教师要自始至终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慎重处理学生的回答,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回答,及时矫正其认识缺陷。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坚持表扬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即使回答完全错误,也应听他说完,再给予评价,要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予某一方向、某种程度的肯定。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公正、热情,客观。在评价学生回答时,教师也要有民主作风,让学生有插话、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3.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技巧探析 篇三

1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误区

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提问方面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满堂灌”,整节课只管自己讲,基本上不提问;有的教师所提问题多而碎,什么都要问,机械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或所提问题与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联系不紧密;也有的教师提问时缺乏平等,偏爱好学生,冷落后进生,或对后进生进行惩戒性提问,使其难堪;还有的教师问题设计难易无阶梯,提问语言不准确,表达不简洁,学生不知所云很难回答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课堂提问的厌倦和反感,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2.1提问要有趣味性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往往从对所探究问题产生兴趣开始.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富有情趣和吸引力,诱人思考,耐人寻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

2.2提问要有针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必须突出重点,分散难点,针对性强,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建构新的知识体系,重点在思维关键处、理解疑难处、知识内涵处和规律探求处设问.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 时,我们发现学生头脑中有类似“物体受力才会运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念,这一观念似乎也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相吻合,导致许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后的运动情况,也很难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去解释.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在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中的乘客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该物体下落时,是落在后面?还是落在原地?为什么?”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重点提问,重点讲解: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后,虽然在竖直方向上先向上运动,后向下运动,但在水平方向上,还将与汽车保持一起向前运动的状态,当学生真正认识了这一规律以后,头脑中的错误观念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2.3提问要有层递性

有些物理问题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如果把这些难点设计成一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题,通过一层套一层、一环扣一环的分层次提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那么学习就会变得轻松一些,也容易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层递性的设问可以从大入手,也可以从小入手,一堂课往往就是由几个先小后大或先大后小的问题组合,构成一个指向明确、体现教学思路,使学生获得知识,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电阻和欧姆定律后,学生理解了电流I和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的关系,但对公式R=U/I常常产生错误认识,机械地认为电阻R的大小与电压U、电流I均有关系,而这又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不符,为此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某导体接在电路中,当它两端的电压为3 V时,通过的电流为0.6 A,该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若加在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 V,则通过它的电流又是多少?此时该导体的电阻是不是原来电阻的两倍?根据公式R=U/I,电阻R与电压U成正比,与电流I成反比成立吗?这样设计的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去理解和记忆未知的知识,大大加深了学生对正确结论的印象.

2.4提问要有科学性

物理课堂提问讲究科学性,当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而要停顿一会儿,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促使每个学生开动脑筋,在心里都拟出答案.在提出问题后停顿期间,不同层次的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表现:思维敏捷的同学会很快举手,表明他已经有了答案并很想回答这个问题,有的学生抬头微笑或目光炯炯有神,可能表明他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想法而且还在积极的思考之中,还有的学生在问题提出后一直低头并躲避教师的目光,则可能表明他对这一问题还没有头绪,心中没有答案.有经验的教师常会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环顾全班,寻找这些表现,确定回答问题的最佳人选,从而发挥出所提问题的最大效益.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或出现思维方法上的混乱时,教师则要善于运用追问、解释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运用微笑的面容、温暖的神态、期待的目光帮助学生打消顾虑,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3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方式

3.1设疑式提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常新课引入时要寻找恰当的切入点,而设疑式提问常常会轻易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打开学生灵感的大门,激起学生较大的学习兴趣,有“一石击起千层浪”之效.如“阿基米德原理”一节的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提出:“木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浮在上面,而铁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下沉?”学生回答:“因为铁重而木块轻.”教师接着问:“把重10牛的铁块和重10牛的木块都放进水里,为什么木块浮上来,铁块却沉下去呢?”这一恰当的提问,使学生对生活经验“因铁重而下沉”产生了怀疑,这样一来就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迫切要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

3.2引发争论式提问

争论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初中物理容易引起学生争论的内容,往往是他们平时形成的常识性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或是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所学物理规律表面上相“矛盾”.如“力是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要使物体运动一定需要力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否需要力?”上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辩论.通过引发争论解决的问题,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学生印象深刻,久久不忘,其效果是教师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

3.3对比式提问

有些初中物理知识联系紧密,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式提问引导学生总结共性、发现个性、强化理解.如学习汽化时,要求学生从温度条件、发生部位、剧烈程度等方面进行展示比较,从而得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学生很容易接受.又如在学习电压表和电流表之后,让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将两表的量程、分度值、构造和注意事项等进行罗列并比较,总结异同,进而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学生学的有好又快.

3.4列举式提问

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平时的物理知识教学或复习时,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原理,或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利于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强化物理知识的运用.例如:“举例说明利用和防止惯性的生活实例,说说与物理知识有关的交通安全警示语并解释原因,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各类物态变化现象并解释”,等等.问题提出后,学生往往会努力搜寻记忆中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生活知识,相互启发,举一反三.教师可将学生举的例子进行分类,再由其他学生辨别正误,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处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4.初中物理教学提问技巧 篇四

历史教学强调培养历史思维,注重运用历史知识去思考问题,而历史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展开的,若能把提问技能灵活地在历史课堂中进行应用,则可起到强化知识信息的传输,调控课堂教学过程,沟通师生感情交流之功效。另外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运用于历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既存在于复习有关的旧知识,也在于新知识的讲解启发中,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好的课堂提问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起到增进教学效果的作用。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首先要有一个“为什么问”的问题。对提问的意图要清楚,明确其意义,再根据其意图以合适的语句加以提问,教师的提问应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例如王林老师的《日本明治维新》的设计中,师:同学们,在进行本课之前,我们先来观察一幅图片(幻灯展示)。这是某国的一个使节团,大家来猜测它的国别?谈谈你的判断依据?生:可能是日本的。师:说说理由 生:中间坐着的那个人穿的是日本衣服。师:大家谁知道那种服饰的名称? 生:和服 师:好,大家的判断是正确的。这的确是日本的使节团。和服是在中国隋唐服饰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形成的。645 年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以隋唐为师,向中国学习,和服就是一个印证。这充分说明日本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师:此外,我们还看到图片中的其他人穿着的却是西服,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日本在 19 世纪 60 年代又进行了一次改革,此时他们开始向西方学习,仿效欧美等国。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日本的这次改革——明治维新。(板书课题)导入部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依据图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必须具体、明确,语言表达要准确、清楚,既要顾及历史学科的特点,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为学生所理解。如学生学习洋务运动后的提问就要结合教学重点设计成“洋务运动的在近代化的起步中的地位”,“你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等。

5.初中数学课上提问技巧 篇五

(1)要把握好课堂中所问问题的度教师要根据学生易错、易失误的地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精心设问。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一起观察、类比、归纳、联想、猜想等,让学生“置身其中”;提问时特别要“偏爱”后进生,不能把提问的重点只放在优等生身上,要能利用提问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堂提问要具备新颖性、启发性、灵活性,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思维的特点。问题设计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由直观表象到具体形象,由形象识记到抽象识记,由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脱离了学生实际的过高或过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的提问,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

紧扣教学环节,把握提问的时机

(1)组织学生的注意定向提问,这类提问适用于新课或新教材教学的开始或演示实验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如“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节,通过让学生折三角形、圆以及平行四边形等活动,进行提问:“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吧?完全重合意味着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在操作和答问中自然地引入轴对称概念。

6.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篇六

摘要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是数学中最简单、最基础的部分,但同样具有数学所具有的种种特点。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备的基本功。教学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问技巧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与此同时,中国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低于美国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也明显低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所以从小学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仅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如何提问、学生如何提问的必要性和技巧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词:提问;小学数学;

目录

摘要................................................................................................................................1 1.教学提问的概念........................................................................................................3 2.教学提问的流程.......................................................................................................3 3.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3 3.1提问技巧掌握的必要性.....................................................................................3 3.2提问技巧的分类................................................................................................4 3.3提问的注意事项................................................................................................4 3.3.1发出问题......................................................................................................4 3.3.2引导回答.....................................................................................................4 3.3.3总结提问.....................................................................................................5 4.学生课堂提问的技巧...............................................................................................5 4.1学问题的概念.....................................................................................................5 4.2学生数学课堂提问的必要性............................................................................5 4.3提问能力缺乏的原因........................................................................................6 4.3.1缺乏提问的意识..........................................................................................6 4.3.2学生没有提问的习惯.................................................................................6 4.4小学生数学课提问技巧....................................................................................6 4.4.1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提问..............................................................................6 4.4.2对已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关问题.................................................................6 参考文献.......................................................................................................................7 1.教学提问的概念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指教师对学生提问,通常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不排除个别课堂上个别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

2.教学提问的流程

在提问的课堂教学中,通常的教学流程就是教师讲解新知识、新概念,接着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以了解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反反复复的提问与回答中学生掌握了知识、巩固了知识,而后再进行巩固性练习。提问、逐步转向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多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概念,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提问课堂上,教师往往是预先设计好一连串的问题,学生只要顺着这些问题拾阶而上,一般都能够顺利地到达目标。一个问题不能把学生的思路拉过来,那么我们再尝试用另一种提问方式来逐步牵引、引导,最终达到教学的目标。

3.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3.1提问技巧掌握的必要性

教学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问技巧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以肯定地说,教师把提问当作他们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部分,有调查显示,小学教师在校平均每天要提问大约400个问题。教学程序的核心是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经常还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所做出的反应。可见,课堂提问在每天的教学中都是大量的,其有效性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的质量。

3.2提问技巧的分类

根据提问的类型,教学提问的水平分类有知识水平提问、理解水平提问、应用水平提问、分析水平提问、综合水平提问、评价水平提问;教学提问的信息交流形式分类有特指式提问、泛指式提问、重复式提问、反诘式提问、自答式提问;教学提问的内部结构分类:总分式提问、台阶式提问、连环式提问、插入式提问;教学提问的具体方式分类有直问和曲问、正问和逆问、单问和复问、快问和慢问等

3.3提问的注意事项 3.3.1发出问题

发出问提要把握时机、对象、顺序、方式、语态等,待答中注重停顿时间。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能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学生回答之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一段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者再提另一个问题。因为学生可能要做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改变回答。这也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收到尊重的体验,教育是贯穿整个教学的每个细节,学生会根据老师言传身教地怎样对待他而形成其日后怎样对待别人的习惯,这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会学会尊重。3.3.2引导回答

引导回答是指对待学生回答不够准确、完整流畅,甚至完全回答不出时,教师要设法促使转机,重新发出问题,具体把题意说明,告知其问题的难点,逐步引导;必要时适当提示,稍微点拨;待回答完毕后补充修正,以求完善,有时候可能需要教师根据情况请其他同学补答、修正或替答,也可由教师本人做这些工作。

3.3.3总结提问

课堂提问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总结,公正地指出其优点或不足。如有必要,教师可复述正确答案或再做简单讲解,以照顾到中下等程度的学生的接受能力;或请有关同学复述正确答案,以加深理解。通过着整个步骤训练出的教学提问技巧,可以增强教学提问的有效性,使教学提问更积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学生课堂提问的技巧

4.1学问题的概念

数学问题的是指并非可以立刻求解或较令人费解的问题;那种需要探索、思考和讨论的问题;那种需要积极思维活动的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一个独创性的数学问题的重建离不开新的数学问题的提出。与此同时,一个人常常是在他产生和分析一系列相关的新的数学问题时,才会理解和欣赏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

4.2学生数学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从相关的报道和文献资料,我们了解到中国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扎实学习特别勤奋但是,中国的学生只会回答教师课堂上的问题,而且这些答案几乎就是教师课堂上所讲的,或者就是课本上所写的。这样的学生是很少有创造力的。最有创造力的是那些在课堂上经常提出新颖问题的学生,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它不可能在书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从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低于美国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也明显低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所以从小学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4.3提问能力缺乏的原因 4.3.1缺乏提问的意识

在当前的教育中,学生为了分数、升学,只知道拼命记忆知识而不会对其产生怀疑,更不会带着怀疑去问底。教师们也比较习惯于讲解现成的结论,缺乏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这些都不利于问题意识的产生。4.3.2学生没有提问的习惯

学生没有提问的习惯,一方面是受错误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文化传统的制约。在现实教学中学生认为自己只要认真学习,毫无疑问地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学会解书本上的习题就能取得好的成绩。而那些有了问题就去问老师的同学,会因为挤占老师的自由时间而未必成绩就很棒。提问和成绩似乎并没有必然联系,而成绩与升学却又必然联系,所以从教师一方或者从学生本身都没有太多提问的动力,更谈不上形成提问的习惯。4.4小学生数学课提问技巧 4.4.1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提问

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提问是指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首先要质疑,这是从源头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开发创造力必要的环节。当然由于是小学教育,这些技巧方法需要教师明确的告知学生,让学生学会运用,熟能生巧,形成习惯。这对之后的学习与生活会奠定很好的基础。4.4.2对已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关问题

对已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关问题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重新回到已经解决的数学问题中,并在原有数学问题基础上提出一个变化的或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些对于提问技巧具有非常大作用的技巧要可以去练习、培养。

参考文献

7.初中物理教学提问技巧 篇七

初中学生与小学时期相比, 其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但是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阅读的过程中, 由于其发现问题的能力还不成熟, 所以还需要教师去做进一步的引导。教师多设计一些问题, 就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多一些思考, 多一些领会, 也就会加深他们的理解, 久而久之形成习惯, 在阅读的时候学生就会自发地去边读边想, 这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 就是在提问的时候要正中其的, 即问题的设计要有目标性, 要让学生对问题能够准确理解, 同时去文中寻找相关的线索予以解决。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把文中的主题思想、行文脉络理解清楚, 以便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在笔者看来, 想要做好问题设计的针对性, 就要教师明确文章的重点、难点, 以便能够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一步步地进行引导提问, 将重点、难点逐个击破。比如, 在《羚羊木雕》一文中, 我就让大家先读一遍课文后, 提问: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课本中的人物形象是怎么样的?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再让学生去讨论最后一个问题:这到底怪谁呢?通过这样的步骤进行教学, 学生对于课文就更容易理解。

三、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要有启发性

所谓启发性, 就是要让学生根据这个问题能够举一反三、进行扩散思维, 他们能够更深层次地去体会文章的意图, 更深刻地感受文中的思想。在笔者看来, 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扩展见识、增加知识, 更重要的是给人以精神上的启迪、升华,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 我就特别注意设计启发性问题。同样如《羚羊木雕》一文, 我就让学生思考:读了课文之后, 如果让你乘坐时光机回到文章最开始的时候, 你还会不会把木雕要回来?如果在生活中你遇到了这种情况, 你会怎么处理?以此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启发他们的心灵感悟。

四、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要有曲折性

所谓曲折性, 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要是“填空题”, 而应该是“简答题”, 简单的填空题不能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思考、领会, 只是让他们停留在文章的表面,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也要注重设计一些曲折性问题, 以便让学生能够对课文进行发散思维、跳跃思维, 提升他们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还以《羚羊木雕》一文为例, 在课堂将要结束的时候, 我就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整件事情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 但却有多种不同的答法:有人说, 是愉快的, 因为经过这件事情, 让作者见证到了万芳对他们友谊的重视;有人说:这是不愉快的, 因为虽然万芳最后原谅了作者, 但是“破镜不能重圆”, 这对他们的友谊会有一定的影响;也有同学就这两方面进行综述, 说出了既有愉快的一面, 也有不愉快的一面……对于他们的回答, 我感到很欣喜, 因为简单的问题能够让他们对课本有这么多体会, 实在难得, 这样的问题, 也能加深他们对文章主题思想的领会。

五、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要有创新性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章, 几十年没变,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往往还会使用之前的教案、之前的提问方法进行问题的引导, 然而, 时代在发展, 问题的设计也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 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 “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 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 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问题或提问, 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 是教师反复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 是一种行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

2.“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 一节课

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 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 它们各自在教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

3.“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 每一个问题都要结合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

“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 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 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 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 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 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

摘要: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阅读就是通往知识海洋的舟筏。特别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好阅读, 阅读好的书籍, 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引导他们进行全面的发展, 以实现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引导, 比如提问等都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谈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技巧,经验

参考文献

[1]康国志.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方法的训练.吉林教育:综合, 2010 (10) .

8.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 篇八

一、注重问题设计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提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好的问题不仅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更能让他们不断发现相关规律及知识的特点,这对于促进他们理解与吸收知识是大有裨益的。常听人说“提问是一门艺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同样适用。提问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善于提问的教师在提问前会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剖析,只有深入了解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及可能存在的难题,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在展开课堂提问时,教师一定要注重问题的设计,尽量让学生易于理解,同时又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

在讲授“生活中的不等式”时,为了引出不等式的概念,并且更易于被接受,展开新课前我给学生们设计了一个小问题:小明和他妈妈、爸爸的体重分别为30kg、55kg和75kg。春节期间全家去西湖游乐场玩跷跷板,小明和妈妈玩时,谁会向上跷?若小明和妈妈坐一头,爸爸坐在另一头时,谁会向上跷?

学生们都很喜欢这类贴近生活并且有明确情境的问题,很多学生都能马上找出正确答案,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没有难度。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学生们经过思考后其实脑海里已经产生了不等式的概念,这时我马上引出下述说明:

这表明:因为30kg__55kg(填写不等号),所以跷跷板会向下跷;又因为:30kg+55kg__75kg(填写不等号),所以跷跷板会向上跷。

就这样,通过好的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们轻松地领会到了不等式的含义以及不等式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这就为学生后续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要点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好的问题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轻松地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

二、優化提问策略

优化课堂提问,除了需要教师做好问题设计,提问的方法与策略同样很重要。同样的一个问题以不同的方式提出效果可能会差异很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点的特征,学生们的思维模式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只有把握好这些因素才能够让问题更有针对性,以问题的形式化解实际的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对于知识要点的吸收。

“抽签的方法合理吗”是很有意思的一节教学内容,然而,对于这节内容学生们在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障碍。按照学生们以往形成的定式思维,他们会觉得在抽签的过程中先抽的人明显比后抽的人存在优势,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他们觉得抽签的方法是不合理的。然而,学生如果具备概率方面的相关知识就能通过特定的计算得出,不论谁先谁后,抽签过程中每一个人抽到特定目标的概率都是均等的,其实这个过程是非常公平的。为了更正学生们的观念,我将这一节的知识融入到一个有趣的问题中:

用抽签的方法从三名同学中选一名去看电影。事先准备三张相同的纸条,并在一张纸条上画上记号,其余2张不画。把三张纸条放在一个盒子中摇匀,然后让三名同学去摸纸条。摸到有标记的纸条的那位同学将被选中。大家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

很多学生听完游戏规则后马上觉得不公平,大家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定式思维马上否定了这个规则。我并没有立刻给出判定,而是引导学生一起通过简单的概率计算来算算每一个同学抽到签的概率是多少。算到最后,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原来三个人抽到那条签的概率是一样的,大家都觉得非常惊讶。同时,这个问题的设置以及提问策略也让学生对于自己过往形成的观念进行了一次反思,通过认真地分析计算过程后学生们对于正确的观念也更容易接纳。

三、及时反馈评价

课堂提问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还是一次师生交流沟通的过程,尤其是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这不仅是对学生们思维能力的一种判定,还是对学生自身的一种鼓励与认可。教师在适当的条件下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促进学生们思考问题。

在学习“确定圆的条件”时,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如何来确定一个圆,而是通过相关知识点一点点引入,让学生独立思考,到底怎样能够准确判定一个图形为圆形。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得出各种说法,有的学生说两条相交的直线能确定一个圆,我让学生说说具体是怎样确定的。有的学生说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能够确定,我同样让学生找出依据。对于学生的每一个回答我都及时给予了反馈,对于那些并不正确的回答我并没有立刻否定,而是让他们去找依据,寻找的过程中他们自然会意识到这种方式是行不通的。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及时的反馈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和学生间的良好互动,更能够活跃学生们的思维。

上一篇:暑假银行实习报告下一篇:中考素材和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