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比赛活动总结

2024-06-11

辩论比赛活动总结(11篇)

1.辩论比赛活动总结 篇一

为了丰富各个部门的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园林系各个部门的干事的团结、竞争、进取的素质,体现各个部门干事的精神面貌,在20xx年12月12日我系学生会和我们辩论社一同主办的“青春思辩会”大学生辩论赛总决赛圆满落下帷幕。现总结如下:

本次活动面向我系各个部门通过内部选拔,总共有9个部门,分别是学习部,生活部,体育部,文艺部,办公室,组织部,社团部,体育部,劳动部,宣传部。由抽签方式选择对决的部门,最终胜利的三支队伍参加系里的复赛并进入半决赛。本辩论赛采用淘汰制的方式,一共三支代表队进入半决赛,他们分别是体育部,学习部,社团部,三只代表队经过抽签产生半决赛辩题,最终经过激烈角逐,俩部门代表队进入决赛。

活动的具体时间:

教学楼318———第二轮第一场:5:00

教学楼318———第二轮第二场:5:00

教学楼318———第二轮第三场:5:00

教学楼318———第二轮第一场:5:00

教学楼318———第二轮第二场:5:00

教学楼501———第二轮第三场:5:00

第一场辩论赛,首先由学习部代表队和生活部代表队开展,两队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赛场上,正方一辩以敏捷的思维和伶俐的口齿得到全场的认可,双方辩手旁征博引,各自展开团队协作的实力。最终学习部以微略的优势获得获胜。

第二场辩论赛,由社团部和组织部两代表队展开,两队围绕“校”,“”之间展开辩论。赛场上,双方代表对团结协作,思维清晰。最终,社团部以微略的优势胜出。

第三场辩论赛,由组织部和体育部两代表队展开,两队围绕“现代社会男女竞争是平等的”,“现代社会男女竞争是不平等的”进行激烈的辩论。赛场上,双方辩友各抒己见,以流利的语言,赢得全场热烈掌声,并将赛事推向高潮。敏捷的思维和伶俐的口齿得到全场的认可,双方辩手旁征博引,各自展开团队协作的实力。最终体育部以微略的优势获得获胜。

第四场辩论赛,首先由劳动部代表队和文艺部代表队开展,两队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赛场上,正方二辩以敏捷的思维和伶俐的口齿得到全场的认可,双方辩手旁征博引,各自展开团队协作的实力。最终劳动部以微略的优势获得获胜。

第五场辩论赛,由劳动部代表队和办公室代表队开展,两队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赛场上,正方三辩以敏捷的思维和伶俐的口齿得到全场的认可,双方辩手旁征博引,各自展开团队协作的实力。最终劳动部以微略的优势获得获胜。

第六场辩论赛,由体育部和劳动部两代表队展开,两队围绕“在校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在校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之间展开辩论。赛场上,双方代表对团结协作,思维清晰。最终,体育部以微略的优势胜出。

第七场辩论赛,由学习部和体育部两代表队展开,两队围绕“现代社会“求博”更利于个人发展”,“现代社会“求专”更利于个人发展”进行激烈的辩论。赛场上,双方辩友各抒己见,以流利的语言,赢得全场热烈掌声,并将赛事推向高潮。敏捷的思维和伶俐的口齿得到全场的认可,双方辩手旁征博引,各自展开团队协作的实力。最终体育部以微略的优势获得获胜。

此次辩论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比赛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在组织参赛的过程中辩手结成了密不可分的战斗群体,体现了分工合作精神。此次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活跃了校园文化,培养了当代大学生的团结、竞争、进取的素质,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锻炼了同学们的口才和应变能力,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在辩论赛举行的过程中,我们辩论社成员积极参加组织本次活动,但在举办期间存在一些缺陷:

1.在布置会场时准备不充分;

2.维持现场秩序不够得当,现场较为波动;

3.赛场上选手们的过激行为及犯规应及时提示更正;

4.合计分数时,注意检查核对,必免出错。

我们要认真总结本次活动的经验教训,在接来的的活动中会再接再厉努力。

2.辩论比赛活动总结 篇二

一、在导入中揭示辩题,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研究表明,学生如果不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产生内在动力,单靠外力驱动,很少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一位参赛老师首先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课文《两小儿辩日》中的一段话。然后巧妙设问:“古代社会尚且如此,我们想不想也感受一下巧舌如簧的感觉啊?”这就一下子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另外一位参赛老师在让学生观看一段“辛亥革命”的视频后说:孙中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他领导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辛亥革命,有人说,没有孙中山就没有辛亥革命,有人说,没有孙中山也有辛亥革命,同学们,你们觉得呢?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有的同学说会,有的同学说不会,相持不下,两种截然相反的个性理解引起思辨,很快便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了他们学好历史的兴趣。

二、在思辨中畅所欲言,积极参与

辩论赛可以将学生分成正方辩论队和反方辩论队、后援团、评审团、观众自由队,使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全体学生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课堂中,使学习的过程始终是学生不断创造的过程,他们可以尽情地畅想,自觉、主动、积极地表达。

观众自由队的学生因为可以选择参与任何一方进行辩论,显得群情激昂,他们积极发言,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中,支持反方观点的观众发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革命虽然一次次的被镇压,但却不会彻底灭亡。时事造就英雄,没有孙中山,可能黄兴等人也会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就像当年没有李世民,李建成也照样可能成就唐初的兴盛!”精彩的发言得到了同学们的喝彩。他们的参与既缓解了辩方的紧张情绪,又扩大了参与面,使双方的辩论更加的激烈,有的同学甚至为没有机会发言而感到遗憾。

辩论结束后,对于最佳辩手、优秀辩论队的评选更是让学生兴奋不已,它将本次辩论推向了高潮。首先,由评审团的同学根据老师所发评审依据进行合议,给出初步的结果,然后由观众进行点评。

下面摘录三位观众的点评:

观众1:我支持反方观点,但我却欣赏正方同学的发言,精彩激烈,论据充实,有理有据,耐人回味,特别是三辩,我要投他一票。

观众2:我认为反方同学在辩论过程中,资料充实,逻辑性强,回击有力,胜利应属于反方。

观众3:本来我支持正方同学的观点,可是听了双方的精彩辩论之后,我对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我觉得双方都说得很有理,所以我要给正方反方各投一票。

这些喷薄而出的精彩语言,表达出学生生命活力的涌动,智慧灵光的闪现,学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是他们成就了精彩纷呈的课堂,是课堂提升了他们多样的能力。

三、在合作中健康发展,张扬个性

《礼记·杂记》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如果学生整天处在紧张、单调的上课、作业、考试与学习的活动中,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历史辩论课的形式大大减少了学习生活给学生带来的某种压抑和烦恼,有利于学生开启闭锁的心扉,去追求完美的精神世界。

在八节辩论课中,辩论时力量相当,难分胜负。为了击败对方,双方队员之间有分有合,各展所长,互相补短,有效地培养了队员之间的集体主义精神及协作的意识。他们还不断采取新途径和新方法,使自己的立论更有新意,更能出彩。

比如,辩论中,反方辩手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革命一次一次的失败,又一次一次在发动,在当时的背景下,这是历史的必然。”这时,正方辩手说:“感谢反方辩手给了我们有力的论据,‘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因为春天的到来重新萌芽,这不正说明了因为有孙中山这一伟大人物的领导,才有了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发动啊!”

这八节公开课有力地证明了“江山代有才人出”,青年教师是实践新课标的生力军,但是,从新课标的高标准出发,用精益求精的尺度去衡量,这八节历史辩论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有的同学初次接触这种形式的活动课,不敢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还不太适应,有点儿放不开,肢体语言僵化,语言拘谨,缺乏针锋相对的气势。在自由辩论阶段,需要的材料不能信手拈来,不能旁征博引,给人理屈词穷的感觉,只能就事论事,缺少将现实与中国历史相结合的能力。

3.辩论活动总结 篇三

第一、辩手对比赛规则不熟悉。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们下发通知时间有点晚,致使有的系选择辩手过于仓促,没有达到选拔人才的效果;二是有些辩手本身没有主动的去学习比赛规则,准备不充分。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在每次比赛前半个小时召开辩手会议,强调辩风、比赛规则,此类问题在比赛后期中逐渐弱化。

第二、人员的组织与调配存在一些问题。在比赛开始前,我们分工很明确,责任到人,每个工作小组均是由两个大二干部加一群大一会员来开展的,大一为主导,大二干部主要起指导监督作用。在真正开展工作时,部分大二干部没有履行各自职责,致使大一会员茫然不知所措。针对此种突发情况,我们现场任命胡辉为总负责人,进行人员调配与指导工作。到后面我们大胆任命了一批大一会员负责各自工作小组工作。效果不错,基本上没出什么大问题。

第三、主持人身份、评委身份等存在的质疑问题问题。第二次初赛出现了主持人既是辩手又是监督处负责人,同时又以个人名义邀请评委等一系列存在质疑问题。其次是参赛辩手同时又是评委且进行点评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质疑,我们采取了回避措施,参赛辩手不得兼有其他身份,若有本系选手参赛,相关工作人员应予以回避。

第四、工作上出现的一系列细节性问题。虽然每次在赛前有针对性的召开了工作人员会议,强调了相关注意事项,但还是出现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一是会场门口负责迎宾疏散工作人员工作时讲小话;二是后勤工作人员没有及时给评委嘉宾倒茶水;三是计时工作人员出现了提示音不统一问题;四是会场布置工作人员没有安装好背景立体等等细节问题。发现问题后,我们立即召开工作人员会议进行批评指正。后期过程中没有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第五、本届辩论赛有几点创新。一是针对精彩激烈的自由辩论时间过短,我们将自由辩论时间由八分钟增至十分钟,总结呈词阶段由八分钟减至六分钟;二是计时方式由不公开的存在人为误差的手机计时改为投影的电脑计时,真正做到了公开,零误差。三是在比赛流程上增加了计时记分工作人员、评委、监督处代表宣誓环节,强调了大赛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四是邀请到了院领导颁奖、老师作评委、三所院校兄弟社团作评委嘉宾,可谓阵容强大。五是活动场所由过去仅仅能容纳一百来人的小教室到现在可容纳五百多人的图书馆会议中心,可谓规模宏大。

对于下一届金秋大专辩论赛,我将提出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至少要提前一个月下发比赛通知(含比赛规则),要求各系内部先行组织辩论赛,以选拔人才,强化比赛规则;二要在每次赛前召开工作人员会议,评委会议,辩手会议,强调应注意事项;三要着重注意狠抓细节问题;四要在本届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总结,扬其长,去其短,充分发挥创新精神。

4.辩论赛活动总结 篇四

赛前准备——

开始时间为19:00,地点在音乐厅,学习部人员于17:40入场进行准备工作。刘春梅、王磊负责接待各学院部长及部员,其他人员负责布置会场。在18:20之前,学校各学院部长副部长及部员签到入场,座位安排在前三排。国际商学院纪检部成员于门口等候。18:20之后本院老师及学生入场。纪检部孔凯,张金铭同学在门口维持秩序。学习部成员对各种设备进行最后调整,并对所有事宜进行最后确认。国际商学院纪检部部长维持会场秩序,国际商学院行政秘书张世伟老师再次强调会场秩序。辩论赛开始。

辩论赛过程——

主持人开场——

主持人自我介绍:“大家好,这里是由国际商学院学习部主办的辩论赛决赛,我是本场主持人兼主席李奇奇。”之后主持人宣布辩论赛开始,介绍到场嘉宾:校学习部部长张群,现代应用学院学习部部长岳艳鹏,管理学院学习部副部长武梦琪,计算机学院学习部长刘倩倩,国际商学院院长助理王孟磊,国际商学院老师麻慧敏老师,胡琳琳老师,王亮老师,迟兆娜老师,国际商学院主席王志刚,纪检部部长楚孟强,学习部部长李金彩。

脱口秀环节——

主持人介绍脱口秀,主讲卢洋从台下走向台前引出他的脱口秀主题:论女性的管理。从现实理论到个人的实例,无一不证明了女性在各方面均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卢洋同学的解说非常诙谐幽默,台下阵阵欢声笑语。脱口秀结束之后,卢洋将舞台还给主持人。主持人:“感谢卢洋同学的精彩发言啊,巧舌如簧,妙语连珠。这位同学说的很精辟,此处应该有掌声(鼓掌),这些鼓掌的应该都是女生吧。”

选手入场——

此时到了比赛开始的时候了。8位辩手依次上台,此时主持人介绍8位辩手:“正方,一辩姜娟,二辩高振鸣,三辩董士伟,四辩景萧萧;反方,一辩王文开,二辩李明翰,三辩黄晶晶,四辩王本吉。本场辩论赛的题目是‘宽松式管理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主持人宣读规则及注意事项:下面宣读一下规则集注意事项 辩论流程

1、第一阶段(陈词阶段)

(1)立论陈词

正方一辩陈词3分钟,反方一辩陈词3分钟。

(2)立证陈词(进一步阐述本方观点)

正方二辩陈词3分钟,反方二辩陈词3分钟。

2、第二阶段(盘问阶段)

(1)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任何选手(只限一名)选手回答。

(2)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任何选手(只限一名)选手回答。

(3)提问用时累计1分钟,回答用时累计3分钟。

3、第三阶段(自由辩论阶段)

由正方首先发言,然后反方发言,正反方轮流发言。共用时10分钟,每方用时5分钟。

4、第四阶段(总结陈词阶段)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用时4分钟。正方四辩总结陈词,用时4分钟。

5、观众提问

观众可分别向正反方提问1—2个问题。观众提问不影响得分。

辩论赛辩论规则

1、时间提示

当辩手发言时间剩余30秒时,计时员以一次短促的琴声提示,用时满时,以两响琴声终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盘问规则

(1)每个队员回答应简洁,提问应明了(每次提问只限一个问题)。

(2)对方选手提出问题时,被问一方必须回答,不得回避,也不得反问。

3、自由辩论规则

(1)自由辩论发言必须在两队之间交替进行,首先由正方一名队员发言,发言队员坐下后,由反方一名队员发言,双方轮流,直到时间用完为止。

(2)各队耗时累计,当一方发言结束即发言队员坐下后,即开始计算另一方用时。

(3)在总时间内,各队队员的发言次序、次数和用时不限。

(4)如果一队的时间已经用完,另一队可以继续发言,直到时间用完为止。也可以放弃发言。放弃发言不影响打分。

注意事项:

1、辩手不可以宣读预先准备好的书本,或展示准备好的图表或大字报,但可以带小卡片,出示或引述书本、报刊的摘要,以加强论据;

2、比赛中,辩手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辩论时不得人

身攻击;

3、参赛选手要坐姿端正,不得抖腿转笔。

辩论赛评分方式——

评判办法(本次比赛采取打分方法,团体和个人分别记分)。

(1)比赛的胜方由5位评委所打分数总和决定,得分高的一队取胜。

(2)每场优秀辩手由得分最高者获得,该总分为各评委所打分数之和。

(3)辩手个人得分只作为个人奖项的评审依据。

评判标准依据

1、团体得分部分(100分)

(1)审题(20分)

对所持立场能否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据是否充足,推理关系是否明晰,对对方的难点是否有较好的处理方法。

(2)论证(25分)

论证是否有说服力,论证是否充足,推理过程是否合乎逻辑,事实引用是否恰当。

(3)辩驳(25分)

提问是否抓住对方的要害,问题明了。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提出问题或提问不清,应适当扣分。是否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是否给人有理有据的感觉。不回答或不正面回答问题应适当扣分。

(4)配合(20分)

是否有团队精神,能否相互支持,论辩衔接是否流畅,自由辩论时发言是否错落有致,回答是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给对方有力打击。

(5)辩风(10分)

语言流畅、用词得当、语调抑扬顿挫、语速适中;尊重对方辩手,尊重评委,尊重观众;表演得体、错落大方,有幽默感。

2、个人得分部分(100分)

(1)辩论技巧(40分)

辩手是否语言流畅、立意明确、能否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理解、认识辩题,叙述是否有层次性、条理性,论证是否有说服力。

(2)内容资料(20分)

论证是否充分、合理、恰当有力,引述资料是否详实。

(3)表情风度(20分)

辩手表情、手势是否恰当、自然、大方,不强词夺理,尊重对方,尊重评委和观众,富有幽默感。

(4)自由辩论(20分)

是否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主动、准确、机智地反驳对方的观点,思路清晰,立场坚定、逻辑正确、应对灵活。

辩论过程演示

现在正反方一辩进行陈词立辩,各3分钟,共计6分钟,正方先行,计时开始。”由会场负责人将话筒递给正方一辩。正方一辩起立进行陈词立辩,到时间后由学习部人员举红牌示意。主持人:“感谢正方一辩的精彩发言,我们来看一下反方的观点,下面有请反方一辩发言,时间同样为3分钟,计时开始。”反方一辩起立发言,学习部部员举红牌示意时间到。主持人:“同样感谢反方一辩的精彩发言,如此激烈,让我都不好意思说话了。好,下面攻辩环节。正反方二三辩攻辩共计6分钟,每位辩手至少提问3个问题,每个问题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0秒,回答不得超过20秒。红遍阶段不得反问,只能提问与回答。下面有请正方二辩,计时开始。”正方二辩起立,向反方二辩或三辩提问,直至主席看到红牌后发出停止号令。主持人:“正方二辩真不会怜香惜玉啊,下面有请反方二辩,计时开始。”反方二辩起立,向正方二辩或三辩提问,直至主席看到红牌后发出停止号令。主持人:“感谢双方的发言,我觉得男人与男人之间的较量也很精彩啊。请正方三辩提问,计时开始。”同二辩。主持人:“感谢两人激烈的发言,有请反方。”同二辩。主持人:“再感谢双方辩友为我们带来的精彩发言,下面进行攻辩小结环节,正反方一辩作攻辩小结,时间各为1分30秒。有请正方。”正方一辩发言,主持人:“好,有请反方。”反方一辩发言。主持人:“感谢双方,下面进入自由辩论,正反方各5分钟,每人单次发言不得超过30秒,双方轮流发言直到时间用完为止。有请正方。”正反方交替发言,直至主席看到红牌后发出停止号令。主持人:“再次感谢双方辩友给大家带来的精彩发言,大家说的很精辟啊,大家如此激烈,那接下来我们听听四辩的总结。正反方四辩总结陈词各3分钟,共计6分钟,由反方先行。有请反方,计时开始。”反方四辩发言。主持人:“有请正方四辩发言。”正方四辩发言。主持人:“感谢今晚双方辩友的精彩表现。下面进入观众提问环节,好了,开始提问,有木有问题要问啊?”观众提问。主持人:“这位同学你对他们的回复满意么?其实你们也可以回去继续交流”,“感谢这位同学替反方说话,其实反方还有一个问题,你有问题要问么?”,观众问问题。主持人:“问题问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请评委点评。”国际商学院院长助理王孟磊老师发言点评,会场负责人员递话筒。主持人:“谢谢王助理的点评,我们的分数正在计算中,接下来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第一排右侧为评分区,算出分数,评出本场的获胜方,选出最佳辩手。主持人:“好了,今晚的结果已经出来了,大家觉得谁是赢家?”(观众有说正方有说反方)主持人:“那我就告诉大家吧,今晚获胜的是——正方。下面请国际商学院老师胡琳琳老师及现代应用技术学院学习部部长岳艳鹏为他们颁奖。”二人上台颁发奖状,并合影留念。主持人:“恭喜他们!那么本场的最佳辩手是:正方二辩高振鸣,反方二辩李明翰,请国际商学院院长助理王孟磊老师及校学习部部长张群为他们颁发奖项。”二人上台为最佳辩手办颁奖,合影留念。主持人:“那么今晚辩论赛就结束了,请嘉宾、老师们先退场。”老师嘉宾退场。主持人:“国商2012级的同

学们外面天黑路上小心。”所有人员退场。纪检部、体育部、学习部人员留下打扫会场。

赛后事宜——

5.辩论赛活动总结 篇五

20xx年4月14日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我系与信息系联合开展了一场题为“大学生谈恋爱的利与弊”的辩论赛。辩论赛邀请了院学生处姜言璞处长、院团委周羽书记出席,我系的王泽喜书记、王艳华主任也参加了此次辩论赛。辩论赛分为立论陈述、一对一辩论、自由辩论、草船借箭、陈词总结等五个环节。我系持正方观点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信息系则持反方观点“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辩论赛上我系学生积极辩论,反应灵敏,抓住论点,夺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双方各执一词,辩论的很激烈。为了让辩手们保持更好的辩论状态,在辩论赛中加上了才艺展示的环节,我系闫思佳和任大分别为大家演唱了两首动听的歌曲,在接下来进行的草船借箭环节,我系由裴祖龙、刘晶、张欣杰、庞妍4人精心准备的情景剧表演,更是将辩论赛的现场推向了高潮。此次比赛中充分展示了辩手的机敏与缜密的逻辑思维,无论在立论还是驳论阶段都高潮迭起,十分精彩。总的说来,这次辩论赛既有“辩”的剑拔弩张,也不失“论”的雄浑气势。最终我系一号辩手张欣杰获得了“最佳辩手”称号。姜处长为这次辩论赛做了总结性讲话,对双方辩手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辩论赛随着大家的掌声圆满的落下了帷幕。通过本次辩论赛不仅激发了广大同学的热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学习生活,也使同学们对正确的恋爱观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同学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

6.辩论比赛活动总结 篇六

20 世纪70 年代初期,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人文学科在美国不被重视,尤其是中学历史更被认为是在课程改革中应当被砍掉或削弱的学科。基于对历史学科状况的担忧,同样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Case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历史系教授大卫·范·泰思(David Van Tassel)和他的同事们参照当时盛行的“科技博览会”模式,设计了一项历史比赛活动。这项活动要求学生自主研究历史问题,然后像“科技博览会”上科技发明家向公众展示科技发明成果一样,把自己的历史研究成果在展台上一一展示出来,最后由历史学家和教育专家等专业人士组成评委,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评比和打分。由于学生展示研究成果和评委们对作品的评议与颁奖需要一天的时间,因而这项活动被称为“历史日”活动。

1974 年4 月的一天,126 名中学生聚集在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凯斯西储大学校园,参加了第一届“历史日”活动。“历史日”活动的出现极大地激发了克里夫兰市学生和历史教师的兴趣,活动很快从克里夫兰市扩展到整个俄亥俄州,后来进一步扩展到了美国中西部的许多州乃至全国。20世纪80 年代初,美国历史学会(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和美国历史学家组织(Organizationof American Historians)将分散在各州的“历史日”活动统一为“国家历史日”(National History Day)活动,并决定从1983 年开始,每年6 月份在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举行“历史日”总决赛,从这个时间开始,“历史日”活动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大规模赛事。[1]

为了表彰“历史日”活动在美国历史教育改革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其在国家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方面所发挥的影响,从1978 年开始,联邦政府决定每年通过国家人文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拨款给“历史日”组委会,以便使之继续扩大活动规模。2002 年,乔治·布什总统将“历史日”列为关注历史和公民教育的“我们的文献”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2011 年2 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为“历史日”的执行总监凯西·高恩(Cathy Gorn)女士颁发了“国家人文奖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这也是美国首个获此殊荣的K-12 教育项目。[2]

经过近40 年的发展,“国家历史日”活动已经从地区性的比赛活动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历史研究与竞赛项目。现在每年有超过60 万名的学生参加“国家历史日”活动,活动的范围也从美国的50 个州扩大到了哥伦比亚特区、萨摩亚群岛、关岛、波多黎各,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和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印尼的个别国际学校。[3]“历史日”活动也不再仅仅是“一日”的比赛,对于学生来讲,它已经成为为期近1 年的研究项目,对于广大的历史教师来讲,它则需要贯穿到整个学年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二、美国“国家历史日”活动的宗旨

“历史日”官方网站上明确指出“,国家历史日”活动的宗旨在于:“‘历史日’比赛为学生提供了契机,让他们发现历史的精彩,发现现在与过去之间的深刻联系;‘历史日’比赛能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使他们获得学术上的成功;‘历史日’比赛同样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教学资源,并促进了他们的课堂教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除了追求学生学业上的提高外,“历史日”还特别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为培养21 世纪富有竞争力和民主责任感的合格公民,“历史日”致力于发展学生的以下品质:(1)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探究能力和阅读技巧;(3)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展示技巧;(4)自尊和自信;(5)在民主社会发展中的责任感和参与感。[4]组委会认为,这些品质不仅是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学生人生和未来事业成功的关键。“历史日”荣誉成员科基·罗伯茨曾说“:学生总是告诉我们说‘:历史日’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这些改变不仅体现在学术上,也体现在他们的人生事业上。历史不仅告诉学生我们过去发生过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以史为鉴,并在未来的生活中运用这些历史经验和教训。”[5]

尤为重要的是,“历史日”活动特别注重对美国公民价值观的培养与引导,坚持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强调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深化。正如“历史日”执行总监凯西·高恩女士所说:“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这有助于他们认识现在的状况,并能在将来做出正确的决定,这与公民教育有关,如果你不知道你的历史,民主就会遇到麻烦。”[6]

正如“历史日”官方网站首页明确指出的一样:“‘历史日’活动让青少年去探索和发现过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这就使得历史鲜活地展现在了他们面前。而经过了亲身的探索体验和研究展示,今天的年轻人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在、规划未来。‘历史日’通过激动人心的比赛激励了学生,同样,‘历史日’活动也改变了历史课堂教学。”

三、美国“国家历史日”活动的时间安排与参赛主题

“历史日”参赛选手是6~12 年级的中学生,参赛选手无论肤色、信仰、地区、公立私立学校、成绩好坏,都可以参加。比赛分为两组,6~8 年级为初中组,9~12 年级为高中组。目前,参赛地区范围也不再局限于美国本土。比如,2012 年度和2013 年度的“国家历史日”比赛就有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国际学校的学生参加。[7]

“历史日”是持续近1 年的活动,“历史日”参赛选手为了拿出好的作品往往需要进行长达6 个月到10 个月的认真准备,其大致的时间安排如下:(1)6 月和7 月,教师和学生可以从“历史日”网站下载定期修改的《“历史日”比赛手册》和当年的主题与选题指南,了解年度主题、比赛规则、活动声明、作品评估规则、“历史日”课程资源和常见问题等;(2)8 月和9 月,教师向学生提供与当年的年度主题相关的可供研究的问题,共同分析年度主题和他们的历史科或社会科课程之间的对应关系;(3)9 月和10 月,教师帮助学生确定研究课题,分析研究项目是适合独立完成还是小组完成;(4)10月到12 月,鼓励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帮助学生形成论点,阐述论点;(5)12 月和1 月,帮助学生选择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选择纪录片、展览、历史剧、小论文或是网站中的一种;(6)2 月或3月,举办地区性的“历史日”比赛;(7)4 月或5 月,举办州的“历史日”比赛;(8)6 月份,每个州选出优秀的作品参加在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举办的“国家历史日”总决赛。[8]

“历史日”活动每年都会选择不同的主题,由“历史日”组委会决定。主题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世界史、美国史、州史、地方史或者社区史、家庭史等,其类型则不仅涵盖了传统的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外交史等内容,也涉及到新史学关注的家族史、妇女史、黑人史、新社会史等领域。比如,近些年的主题就有:历史上的改革(2010);历史上的地理:冲突、影响、变化(2011);历史上的革命、反动、改革(2012);历史上的转折点:人民、思想、事件(2013)等。参赛学生根据当年的年度主题选择一个相关的话题,作为参赛的题目。比如,2013 年的年度主题为“历史上的转折点:人民、思想、事件”,学生很容易想到的相关话题就有战争、自然灾害、政治改革、经济危机、重大发明等,然后选取一个具体的事例作为参赛题目,例如,2013年“国家历史日”获奖作品“碎玻璃之夜:犹太人历史上的转折点”就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问题。

四、美国“国家历史日”活动中的五种参赛作品形式及制作

“国家历史日”参赛作品的形式分为五大类:(1)历史纪录片、(2)历史剧、(3)展览、(4)小论文、(5)网站。其中,除论文必须是个人作品外,其余四种形式既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2 人到5 人小组合作完成。下面就五种参赛作品形式的特点、参赛要求和制作过程做具体阐述。

(一)历史纪录片

历史纪录片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参赛形式。历史纪录片要求参赛选手在10 分钟的时间内,通过运用文献、图片、照片、生活轨迹解说等方式展现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特定观念。纪录片要求必须是原创的,同时具备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

选择历史纪录片的选手们需要准备电脑、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并能够进行采访、拍摄以及视频剪辑等工作。制作历史纪录片最常用的方式是叙述法,就是首先把历史故事放在时代背景中,然后用新颖的历史材料去充实它。在近几年的比赛中,许多优秀的纪录片都向人们展现了学生们所生活的地方曾经发生过的重要历史事件,或是一些平凡人在历史紧要关头所做出的英勇事迹,这些作品在美国甚至在全世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004 年的“历史日”比赛,密西西比州艾德拉·史蒂文森高中的3 名中学生钱尼、施沃纳和古德曼制作了纪录片“密西西比在燃烧”。该片讲述了发生在密西西比州的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1964年6 月21 日,一群三K党成员劫持了一辆载有3名民权主义者的汽车,并将民权主义者詹姆斯·夏(21 岁的密西西比黑人)、安德鲁·古德曼(20 岁的纽约犹太人学生)和迈克尔·斯文格(24 岁的纽约犹太人社会工作者)带到尼肖巴镇的一个偏僻的地方,然后开枪打死了这3 名年轻人,并把尸体掩埋在了堤坝下面,他们的汽车则被推入到伯格奇沼泽。6 个星期之后,这3 名年轻人的尸体被发现。1967 年,18 名涉案人员中的7 人被判处有罪,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在狱中待到6 年以上,而被认为是本案主使的埃德加·雷·基伦(Edgar Ray Killen)却因陪审员声称不可宣判教士有罪,而被无罪释放。这3 名中学生从2003 年6 月开始研究这个已经过去了近40 年的历史事件,这期间他们电话采访了受害者的家属和埃德加·雷·基伦本人,重新调查了该案件,并把这个过程做成了历史纪录片。在纪录片的最后,这3 名中学生出示了指控埃德加的新证据,并起草了一份决议声明,提出要“重审案件,并将案件提交国会”。这部历史纪录片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并直接推动了对埃德加·雷·基伦的重新审判。在3 名年轻的民权主义者遇害整整41 年之后,2005 年6 月21 日前三K党成员兼传教士埃德加·雷·基伦被判杀人罪入狱。

(二)历史剧

历史剧类似于话剧,该类型作品要求学生在10 分钟的时间内用现场表演的形式,表现其选题的历史意义,既可以单人表演也可以2 人到5 人小组表演。历史剧的表演必须要有戏剧感染力,但不能以丢失历史信息和历史的真实性、严谨性为代价。

1998 年,堪萨斯州的3 名9 年级的学生莉兹·康柏斯、梅根·斯图尔特和杰西卡·谢尔顿与11 年级的学生萨布丽娜·孔斯,告诉历史老师她们想创作一个有关大屠杀的历史剧,老师给了她们一大箱子剪报。莉兹·康柏斯在1994 年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杂志上读到一篇关于伊蕾娜·辛德勒(Irena Sendler)的文章,根据这个真实的故事,4 名女中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投入长达1 年的“伊蕾娜·辛德勒课题”研究。[9]1939 年到1942 年在德国纳粹占领期间,伊蕾娜·辛德勒是波兰华沙地区工作的护士,这位基督徒利用工作便利深入犹太人隔离区,告诉犹太孩子的父母他们正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隔离区和集中营里的所有人都很有可能没命。她努力说服犹太家庭把孩子交给她,并为孩子们制作了虚假证件作为掩护,带着孩子艰难地躲过纳粹的看守,离开华沙,并将孩子安排到非犹太家庭收养,或者藏在修道院和孤儿院。为了将来找回这些犹太孩子并告诉他们各自的真实身份,辛德勒将这些孩子的真实名字写下来装在瓶子里,然后把瓶子埋在花园里。“二战”期间,辛德勒在华沙犹太人隔离区共解救了2,500 名儿童。

1999 年,在州“历史日”和“国家历史日”活动期间,这4 名女中学生分别在堪萨斯州的阿比林和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表演了历史剧《瓶中的生命(Life in a Jar)》。她们后来又先后为纽约市的犹太正义基金会、堪萨斯州教育委员会以及堪萨斯城的几个犹太教堂连续演出数场。学生们每次演出都会宣布:“我们正在改变世界,伊蕾娜·辛德勒的真人故事应该让全世界都知道。”通过学生们的表演,伊蕾娜·森德勒的博爱精神得到了发扬,并受到了世人的尊重。由4 名学生创办的“瓶中的生命”网站获得了超过3 千万次的点击量,美国各大媒体包括美国CBS、美国CNN等也对辛德勒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展览

展览是通过历史图片、地图、绘画、手稿等来展现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地点或历史观念。“历史日”比赛对展板尺寸要求长、宽、高分别不超过40 英寸、30 英寸、72 英寸。展览不仅需要使用文字,而且还需要充分运用色彩、图片、文献、实物、表格、装饰图案等来展现特定的选题。展览注释字数不能超过500 字,多媒体设备播放的时间限定为3 分钟。展览的制作主要包括下面四个环节:(1)思考与今年的“历史日”年度主题相关的话题;(2)调查和研究相关话题。从查阅第二手资料入手,二手资料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某一问题,进而引导你发现一手资料和你想知道的关键问题;(3)选择展览所要使用的素材。思考素材与“历史日”主题和展览选题是否相匹配,要注意避免所用的素材太冗长、太繁琐,要考虑它在展板中所占的空间和位置;(4)撰写脚本。像写电影脚本那样撰写标题、正文、注释。脚本必须文法正确,句子结构优美,用词精准,没有拼写错误。

(四)小论文

论文主要通过文字呈现历史信息,虽然其中可能会附加一些地图、表格、照片等,但主要还是依靠文字表达的。论文需要个人独立完成,字数要求正文在1,500 字到2,500 字之间。论文写作一般包括四个步骤:(1)甄别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仔细记录并做好笔记,通过对材料的梳理,提出主要论点,列出大纲。(2)列出你的论文里将会用到的重要材料,每条材料将会放在哪个部分,它们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3)开始写作。(4)审阅修改,检查文章的清晰度、紧凑性和连贯性,检查话题是否与当年的主题有密切的联系,论文结论是否符合逻辑。

论文必须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该部分告诉读者论文写作的目的。第二部分是论证,这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需要呈现第一手和第二手材料,并分析这些材料是如何支持你的论点的。第三部分是结论,总结你的主要观点,形成你的论点。论点就用一两句话简要概括你选题的历史影响与历史意义,比如《葛底斯堡战役》这篇论文的论点就是“葛底斯堡战役是南北战争的重要转折点。它改变了从南到北的战争局势,反击了罗伯特·李的军队,为北方联邦军队带来了战斗信心”。

(五)网站

随着多媒体制作手段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日”活动也顺应时代的发展,增添了网站这种作品的展示形式。网站上还可以加入生动形象的视频短片、背景音乐、文字说明、历史相片、地图等。通过观赏视频、播放音乐、解答疑惑、点击进入后台链接等实际操作,网站访问者能够获得交互式体验。“历史日”比赛要求学生递交的参赛网站的页面字数不超过1,200字,视频剪辑大小不超过100MB。但是,网站的制作必须体现历史学科的严谨性,这就需要学生收集、甄别和运用大量的有针对性的第一手材料、第二手材料,并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

五、美国“国家历史日”活动的特点

(一)重视公民教育,坚持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

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美国社会长期以来非常重视多元文化背景下公民的民主观念与民主意识的教育。“历史日”活动作为美国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把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的培养作为活动的核心目的。“历史日”组委会在对“国家历史日”活动的意义阐述时指出:“历史是我们理解时代变迁和延续的唯一方式,历史能够帮助我们发现美国的过去和现在之间存在的深刻联系,并帮助我们对待和理解这种变化。而缺少这种理解,我们就无法为他们成为民主社会中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

特别是在“9.11 事件”以后,美国政府更提出和实施了加强公民教育、重振美国民主精神的多种举措,而其中之一就是扶持和扩大“历史日”活动。美国联邦政府为“历史日”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历史日”活动中来。“历史日”成了美国人了解美国的民主传统和民主遗产,强化美国年青人的国家认同感,提升公民的责任感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强调“从做中学习历史”

“从做中学习历史”是“国家历史日”活动最显著特点之一。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在回答“学习历史的意义”这个问题时指出,“精通历史”既需要尼采提出的“批判的历史”的观点,也需要克雷格(Gordon Craig)所阐释的通过“做历史”来研究历史的观点。克雷格认为:“只有经过艰苦的探讨和清晰的分析,才能决定哪些历史与现实问题有关、哪些无关,这些能力可以运用于评估某一情况形成自己的看法,或者对问题采取主动的立场。”[10]“国家历史日”活动同样遵循着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的理念,致力于通过解释、比较、推理和评价等“做历史”的方式来“精通历史”,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日期、史实和事件的方式学习历史。“历史日”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很好地体现了“从做中学习历史”的特点。

“从做中学习历史”的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形成批判性思维,而“历史日”组委会同样认为,研究历史问题首先要求能够发展出与批判性思维有关的能力。《“国家历史日”比赛手册》指出,这些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发现事件的先后顺序;区分事实和观点;认识原因和影响;进行推理和得出结论;发现人的态度和情感;明确主题并解释其意义等。美国的一位中学历史教师曾在《历史教学的理念:运用柯林伍德的史学思想来促进高中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一文中指出,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很大意义上意味着让学生能理解、分析、说明现实事项,并能够对自己深层意识中的傲慢与偏见以及错误概念进行批评,从而帮助学生发现并调整自我中心和社会中心的思维倾向。只有经历过调整不可避免的自我中心和社会中心思维习惯,我们才能真正理性地进行思考。[11]“国家历史日”活动的重要理念印证了柯林伍德对历史批判性思维的认识。

(三)与各州和国家的历史科和社会科课程标准相一致,与日常教学活动密切结合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课堂教学已经发展成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的日常教学与地方、州、国家的标准直接联系起来,而“历史日”活动的标准与各州以及国家的历史科和社会科课程标准是相互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国家历史日’与各州标准的共同核心”若干能力要求的对比中得出。[12]

与此同时,我们从历年来“历史日”活动的主题中可以看出,所有的年度主题也同时都是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2012 年“‘历史日’年度优秀教师”迈克·约翰逊这样说:“很显然,约翰·比赛尔和阿·乔永远都不会出现在美国史AP考试里,为了让研究课题与课堂有更密切的关系,我们扩大了历史背景学习,如19 世纪后期的淘金热、横贯大陆的铁路建设、美国移民政策等,随着对问题的分析,我们的课题综合了多种文献,并用有力的论据证明了我们的观点,我感觉花在‘约翰·比赛尔—阿·乔’课题上的时间是很值得的。”[13]“历史日”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既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又让课堂随着“历史日”而改变。

7.校园辩论赛活动总结 篇七

在初赛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的问题:裁判、主持人和场外纪律。初赛的评委评委质量较低且以工管人员为主,比赛过程中出现了不公平现象,而且在比赛开始之前未对评委的出席做最终的确认,以至部分赛场出现了四名评委或让监场的部长做评委等情况。初赛共召集了11位主持人,只有一位是由工管推荐,主持人都是第一次主持像辩论赛这样正规的比赛,对比赛的整个流程不是很清楚,且部分主持人有怯场现象。赛场外有部分工作人员等候,防止出现突发状况,同时保证在比赛时赛场周边的环境安静,但每当一个赛场提前结束比赛时,总会出现喧哗现象。有了初赛的教训后,复赛时对于评委这方面改由金融系负责,以管院学生会的部长为主,且每个赛场中都有一位有经验的上届部长作为嘉宾评委。由于比赛的提前安排没做好,复赛所使用的部分教室是临时向教学楼管理员借来的。半决赛(一)评委是以经院第七届校学生会的部长为主。这是前三场比赛所出现的问题和我的一些解决的方法。由于三场比赛使用的是相同的5个辩题,有的队伍在同一个辩题上辩了不止一次,故在后面的两场比赛中所使用的辩题完全不相同。在半决赛(二)相对于前三场比赛而言没有出现什么状况,主要是结果方面,工管负责人希望工管参加决赛的是大一的队伍,因此,对最后结果进行了干预。由于我们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再加上校运会的举行,决赛的时间推迟了一个星期举行。决赛时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的第三号报告厅中举行,比赛当晚气氛活跃,但是作为主办方,比赛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1)主持人不了解辩论赛的环节,出现了弄混环节的状况;

(2)比赛时使用的麦克风数量少,且麦克风的作用太小;

(3)比赛前对于评委和嘉宾的是否到来为做最后的确认,以致主持人在念名单时有嘉宾未到。

本次比赛总体而言还算成功,以后再举办类似的活动时要注意一下的几个方面:

(1)赛前确认,包括评委、嘉宾、教室、需要使用的各种物品都要进行提前确认;

(2)做好备份方案,计划赶不上变化,活动开始前或举办活动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状况,多准备一些备用的方案可以解决一些突发问题,以免手忙脚乱;

(3)与工管的沟通,本次活动不仅是金融系单方的活动,它是金融和工管联合举办的,这就需要金融和工管两方协调好比赛的安排;

8.第二阶段辩论活动分析总结 篇八

第二阶段学生辩论活动分析总结 LPSYK0905课题组成员:魏林飞

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本课题的研究进入了尾声,根椐课题研究的计划,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三观”的掌握情况,2010年5月3日,本组成员利用班会课时间,在高二(15)班组织学生对有关“人性自私论”的问题进行了辨论.正方的观点是:人性本善,反方的观点是:人性本恶。现将本次辩论活动的情况总结如下:

本次辫手由高二(15)班的同学组成,通过抽签决定正反方,双方之前都作了充分准备,在课余时间收集了大量的材料,并写成稿子。在辩论过程中踊跃发言,通过大量的具有说服力的事例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阐述。

如正方:在我国革命时期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革命胜利和人民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当今社会中,每当发生重大事情和灾难时都会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他们为了大家而舍弃小家,为了维护别人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利益。如汶川、玉树大地震中奉献的人物,感动中国的许多先进人物等举不胜举。他们之所以有奉献精神,就是因为人性是善良的,所以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真情、友情、爱情。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人性本善”。

反方的同学针对正方辩友的观点提出了鲜明观点。指出在革命时期有很多人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了宝贵的生命,但也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生命而作出背叛革命的事;在当今社会,英雄人物、先进事例也有出现,但很少,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人性恶的一面,如假冒伪劣产品随处可见,为了利益产生的矛盾越来越多,一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损害他人甚至亲人的利益,人与人之间不能相互信任。这样的社会还能和谐吗?这些归根结底都是人性本恶造成的。

正反两方都围绕自己的观点激烈的辩论着,他们的观点很鲜明,很难分出胜负。但在我们看来,他们各自的观点都有合理之处,也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的一面。

通过辩论我们进行了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对于人性的看法,我们不能片面的认为它是善还是恶。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它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2)它把动物的“自保”混同于人性“自私”。(3)它把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4)它不符合历史和现实。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人们在面对现实的时候会表现出善的一面或者是恶的一面。因此,社会要对人进行教育,引导人们向着善的一面发展。这和人的本性并没有多大关系。因而“人性自私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通过哲学的学习,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三观”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对人生的真正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并在实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9.大学生辩论赛活动总结 篇九

电子信息系 学习部

2011-3-31

辩论赛活动总结

我院为了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开拓思想,体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培养发掘辩论人才,本着“公平竞争,力争第一”的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演讲,团队的组织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应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展示我院大学生的风采,推动我院精神文明建设。特举办了大学生辩论赛,此次大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主办单位:电子信息系团总支学生会

承办单位:电子信息系团总支学生会学习部

参赛对象:电子信息系大一全体同学

比赛前期:3月10日-3月15日,由学习部进行宣传、通知每个班级初赛时间、地点,并组织各班代表进行抽签,宣布正反方及辩题。

3月16日之前,各班班长将各班参赛队员,主持人,计时员名单交到学习部。

比赛前由学习部对参赛选手,主持人,计时员进行赛前培训,熟悉了比赛流程及规则。

比赛流程:由16个班级组成的16支辩论队进行抽签分组比赛,一场定胜负制。

初赛:根据抽签结果于3月16、17两天进行,每天四场,地点:1栋教学楼3楼;时间:19:00—21:00.最后留8支队伍进行复赛。

复赛:根据初赛结果,于3月20日晚自习后胜出的班级派出代表进行赛事抽签,抽辩题。复赛于3月23日进行四场比赛。地点:4栋教学楼1楼;时间:19:00—21:00.半决赛:根据复赛结果,于3月24日晚自习后胜出的班级派出代表进行赛事抽签,抽辩题。半决赛于3月28日进行2场比赛。地点:1栋教学楼3楼;时间:下午七八节课

决赛:根据半决赛结果,于3月28日晚自习后胜出的班级派出代表进行赛事抽签,抽辩题。半决赛淘汰的班级同时抽签进行季军赛,与决赛同时进行。决赛于3月31日进行比赛。地点:1栋教学楼3楼;时间:19:00—21:00.(注:因为移动102班弃权,工艺101班获得季军)

这次辩论赛一如既往的不仅得到了各班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老师的大力支持。本次辩论赛从2011年3月16日就拉开了帷幕直到2011年3月31日才圆满结束,为期半个月,最终产生了团体冠、亚、季军,优秀奖各一个,最佳辩手16名。它们分别是:

冠军:电信105班 亚军:电信101班 季军:工艺101班 优秀奖:移动102班 最佳辩手:每个班一个

再此,我们要感谢同学们和老师的大力支持,还有学生会各部门的配合。特别感谢老师和学长学姐在百忙中来当我们的评为委。

这次辩论赛在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

1、在初赛对各班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同学们没有更好的充分准备。

2、因主持人和计时员对活动流程不熟悉,彼此之间配合不好,计时也不够

准确,影响了活动的有序进行。

3、部门在活动中分工不明确,使活动程序有点混乱。一些细节问题都无法及时的处理,使得工作效率不高。

4、比赛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使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5、本次比赛工作量大时间紧,要在半个月办完,是辩手没有更好的准备,是本次辩论赛少了些看点。

6、在比赛后期我们使用了辩论赛计时软件,在比赛前没有把软件弄好在比赛中有点失误,虽然不会耽误计时,但是还是准备工作没落实到位。

7、在比赛前多媒体教室的门不能及时打开,影响比赛准备和进行。

但此次活动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它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活跃了校园文化,培养了当代大学生的团队,竞争,进取的素质,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锻炼了同学们的口才和应变能力,增强了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比赛虽然结束了,但它带给我们的东西确实不少,总之,我们会认真分析和总结此次比赛,吸取教训,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积累经验,完善不足之处,更上一层楼!

电子信息系 学习部

10.学生社团辩论邀请赛活动总结 篇十

思辩社成立于XX年11月经许昌学院批准成立的“以锻炼自我,适应时代发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使命感”为宗旨的学生社团组织。思辩社在校社团组织——社团联合会的领导、管理和监督下开展共做,接受院系团委的指导。七年来,思辩社在法政学院崔秀花副院长等顾问老师的指导下,逐渐发展壮大。思辩社一贯坚持以“加强学院文化艺术建设,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繁荣社团文化,为建设文明校园做出重大贡献”为宗旨,传承和履行本社团“用思考与辩论丰富人生,展现青春活动,以辩论的形式展现自我,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付出辛勤的汗水,来碰触甚至刺激人的心灵,感受现实的压力,从而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的任务,为此,思辩社人代代地坚持不懈的努力着。

XX年——XX年年之间,思辩社先后举办了“春蕾杯辩论赛”、“演讲赛之大学生活我的梦”,组织了《死刑辩护》、《叮叮当当辩论赛》等话剧演出,观看了“大专辩论赛”等优秀影片。2010年——2010年,我担任了思辩社社长一职,这是荣誉,亦是考验。本着对社团负责、对社员负责的态度,我积极准备筹划社团活动。通过征求社团联合会和指导老师的意见,我以思辩社社长的名义向社团联合会申请了这次辩论赛,作为我社在第五届社团文化暨科技活动节中的主要活动。

通过半个多月的筹划与准备,此次活动的前期筹划基本完成。首届学生辩论邀请赛以丰厚校园社团文化,提高大学生思辨能力,锻炼大学生思维表达,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加强各社团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为目的,由许昌学院社团联合会主办,法政学院思辩社承办,校团委书记张鹏辉,校团委副书记尤建设,宣传部部长周银超,党委宣传部钟伟平老师,法政学院副院长崔秀花,法政学院团总支书记崔越为本次辩论赛指导老师。本次辩论赛由我校东、西校区各院(系、部)共十六个单位组队参加。各院(系、部)代表队由社团部组织、各社团成员组成。11月22日下午2:30——4:30各参赛队领队在社联办公室报名登记,报送参赛人员。全校除外国语学院未参与外,本次辩论赛有15个院(系、部)、24支代表队参加,11月23日中午12:00各参赛队领队在a3五楼ahs通过抽签的方式,公平地决定了各代表队的比赛对手与辩题。至此,辩论赛筹划活动圆满结束,辩论赛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初赛于11月25日晚上6:30在a4五楼501、503、505、507四个教室同时举行,评审团有社团联合会代表、优秀辩手等组成,对此次比赛做出了公正公平的评判。通过初赛,美术、电信、五专、文旅、法政等院(系、部)十二支代表队胜出,成功晋级复赛。

11.辩论赛活动总结 篇十一

一、筹备工作,宣传工作

在比赛的筹划阶段,学习部周密的策划和组织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秘书团为此积极的申请场地,桌椅,音响设备,邀请评委嘉宾。在比赛前夕,宣传海报张贴于三栋教学楼大厅,食堂前及广播响彻校园。

二、辩论赛过程

“x杯”辩论赛总决赛于10月7日一栋大厅落下帷幕,激烈的角逐,精彩的对峙将战火点到最极至。台上的辩手唇枪舌战,台下的观众亦热血沸腾,给本届“x杯”辩论赛划上圆满的句号。

三、辩论赛取得的成效

参赛选手能力的提高:辩论赛是对辩论者能力和水平的全方位考察。在辩论的过程中,辩论者要想在唇枪舌战,激烈对抗的辩论中征服战胜对手,所要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是多方面的,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在台上充分展示自己,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首先,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如果没有对事物的真知灼见,就不会有惊人妙语。如果没有如泉思绪,就不可能口若悬河。思维的深刻性、论证性和敏捷性都得到了提高。最开始的语无伦次、前后矛盾少了,哑口无言没了;妙语连珠,以巧制胜多了,滔滔不绝者比比皆是。在赛前准备时看问题更深刻了,不再停留在很肤浅的表面,也学会了多角度思考问。

其次,语言表达更具艺术性。经过几场锻炼,每个选手在语速与语调的协调上把握都很好,甚至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尤其在决赛上蒋同学的饱含激情,抑扬顿挫的话语和赵同学字字珠玑,咄咄逼人的话语激起场下阵阵热烈的掌声。同时对汉语言的使用能力增强,辩论中经常出现典故成语、诗词警句、谚语、箴言,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同学们还注意了修辞语句的使用,给观众留下许多可以学习和回味的东西,

再次,知识结构更完备。俗语说“台下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台上精彩的几分钟,他们在课余下足了工夫:自己认真搜集资料,参阅同学提供的资料,根据辩题整理和组织材料,撰写辩词等。

上一篇:学校地震演练简报下一篇: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