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公路绿化设计中的运用初探(共3篇)
1.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公路绿化设计中的运用初探 篇一
【摘要】在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段发展。我国的生态遭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景观生态越来越受人关注,于是提出了生态环境主义这一概念。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学和生态学作为基础,以生物多样性为蓝本来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是开展景观评价、对景观进行规划与管理的应用性学科。其重点是探讨生态景观的空间格局、景观的系统功能和动态变化,以及景观与文化的协同性问题。
【关键词】生态学原理;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1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不段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一味地寻求经济的发展,而忘记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环境恶化。我们需要在全球倡导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并在这影响下,尊重自然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越发深入人心[1]。
2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生态学原理
2.1生态平衡原理
生态平衡是自然界中一个十分重要法则,在景观园林的建设中,景观园林设计师们就会着眼于整个景观园林的内部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的地貌地形和江河湖海甚至城市各部分功能区的分布关系。景观园林的合理布局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并且可以长期保持,生生不息[2]。
2.2互利共生原理
互利共生是共生中的一种形态,是生物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它指的是共生的物种双方互相都能从对方身上获得所需要的营养。在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竞争、捕食等等。
2.3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的种类越多、越复杂,生态系统就会比较稳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就会越强,景观园林就能更长久地存在。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园林景观设计师一定要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问题,从而更好地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主要作用
3.1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知识,保护并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无论是哪方面的景观的建设和设计,都应该基于当地的自然风情和文化背景来建设,就是在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的情况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定的文化设计及。依据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协调性原理,要对当地的自然风情、地势地貌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去设计改造,尽可能保护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具有价值高的景观生态环境[3]。
3.2根据生态自然调控原理,充分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资源
园林景观设计师应该在设计中严格把握好生态调控,充分利用循环再生原理。在进行生态设计时应该充分地利用当地已经拥有的物质资源,并利用好这些生态资源,很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在景观设计中减少对其他物质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从而节省建造成本。
3.3植物种类的搭配设计
在对植物进行种植配置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植物的各种习性,合理地为它们选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季相搭配、落叶与常绿搭配,乔木与灌木搭配。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师应该根据植物的搭配原则来进行群落设计,生态群落越复杂越好。
4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园林创建和设计中的相关利用
4.1景观结构
景观结构是景观要素和景观分类以及景观作用的组合。在生态景观设计当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景观的功能是指景观要素与景观各组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景观的基本功能由景观的各部分结构共同决定。
4.2功能原理
4.2.1景观异质性原理
景观的异质性原理是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园林创建和设计中的重要属性。景观生态学家曾研究表明,景观的异质性相差越大,生态景观的类型就会越多。这样系统之间的稳定性就越强。
4.2.2物种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1]。大多数科学家曾都认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多样性能够产生系统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时,要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根据地理环境,适地适树、选择合适的树种。
4.2.3景观变化多样性原理
有关研究曾论述到,当景观生态系统不受任何干扰时,景观的水平结构逐渐趋向于均质化,中度干扰会迅速增加景观异质性,严重干扰则可能增加或减少异质性[2]。因此,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中进行一定的适度干扰,从城市外的区域引进能量、物质、信息流动,以此来创造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5景观生态学在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5.1植物造景设计与景观生态学的关系
充分合理的进行植物的搭配,是形成群落稳定性的关键的一步,也是形成景观的长期效益和发挥持续的生态效益的前提条件。在城市生态景观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在进行植物种植时,根据常绿与落叶搭配,乔木与灌木搭配的原则。
5.2园林树种规划设计的生态学原理分析
5.2.1景观树种规划设计原则
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树种规划原则丰富了树种规划设计原则:地域文化性原则、色相变化原则、季相变化原则等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原则[3]。
5.2.2乡土树种与物种之间的多样性原则
强调城市园林绿地是乡土树种的保护伞,我们应该少量利用外面引用的树种,大量采用本地的乡土树种。
6结语
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发展与每一个阶段的社会发展、经济水平都相适应,面对着新社会的挑战,新时代的发展。我们要在不断的挑战中开拓自己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设计师人员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孙桂琴,王见华,熊金香等.生态学原理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08,(12):38-39.[2]王昭艳,张旭东,周金星等.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7,18(6):32-34.[3]刘向东.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生态设计的原则[J].民营科技,2010,(12):312.
2.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公路绿化设计中的运用初探 篇二
鹤大高速公路桓仁新开岭 (辽吉界) 至丹东古城子段 (以下简称丹通高速公路) 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东北区域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交通部典型示范工程。路线处于辽宁东部山区, 途经本溪市桓仁县、丹东市宽甸县、凤城市、振安区和元宝区, 路线全长约197km。全线包括4个服务区、14个立交、39个隧道、7个观景台、15个收费站。沿线山清水秀, 风景秀丽, 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城、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虎谷峡风景区、青山沟风景区、黄椅山地质公园等众多古迹、风景区、保护区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分布于公路沿线。桓仁、宽甸均为满族自治县, 且有朝鲜族聚居, 具有较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作为交通运输部第二批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项目之一, 如何合理保护与利用沿线丰富的景观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沿线自然人文环境、如何最大限度地恢复沿线生态环境, 都是丹通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1.1 丹通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理念与原则
以恢复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为用路人提供自然、舒适、赏心悦目的行车条件为目的, 体现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的建设与发展观念, 结合高速公路车速快、车流量大的特点, 绿化突出景观、生态效益, 满足高速公路绿化功能的需要, 贯彻“四季常绿、三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简洁明快”的设计原则, 达到稳定边坡、遮光防眩、诱导视线、改善环境的目的, 为驾乘人员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的外部环境, 实现“车在林中行、溪在身边流、景色时时异、风光季季新”的交通景观环境。使旅客有"人在车中坐, 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
综合当地实际情况, 选用当地乡土树种。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绿化植被的高度、栽植间距, 要起到夜间行车防止眩光的作用。注重群落的生态效益, 进行乔-灌-草复层结构的合理搭配, 使之达到整体协调、美观、保持水土、保证安全的作用。
(1) 景观绿化以全面满足交通功能要求为基础, 兼顾景观舒适性、生态适应性以及经济实用性。即保证高速公路的交通功能, 并加强水土保持、视线诱导、标志、指示、防眩、遮蔽等功能。
(2) 实现可绿化地达到100%植被覆盖的目标。
(3) 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 科学利用本地植物品种, 合理控制植物群落的演替方向, 保持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发展方向和维持当地生态系统平衡。
(4) 边坡防护以生态防护和工程防护结合的形式, 实现多彩多姿的生态恢复模式和水土保持的防护目标。
(5)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的地域性特点, 采用借景手法, 展现自然魅力和历史底蕴。
(6) 综合考虑近期效果和长远效果的结合, 创造优越的植物生长环境, 提高本地物种入侵绿地的机率, 引导边坡、立交区等主要绿地向自然化和粗管养方向发展, 降低后期养护成本投入和保持长效性。
(7) 细化精品绿地的景观功能和服务功能, 全面增设绿化场地的服务设施, 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性关怀。
(8) 合理设置针阔乔比例和草木本花卉类比例, 以及合理的植物密度, 保证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疏密适度、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1.2 丹通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主题—建和谐丹通, 品壮美辽东
自然的辽东群山连绵壮阔, 它广博的胸襟哺育了一方富饶美丽的水土, 宽阔豪迈的丹通高速邻山而建、傍山而行, 承起了辽东地区发展的脊梁。路与大自然有一种内在的默契, 相依、并行。大自然是广博的, 山是雄浑的, 林是醇美的, 人是质朴的, 情是真挚的。丹通高速如丝带般将山与林、景与情、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沿路而进, 感受到的是辽东独有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情, 我们将山、林、水的气质融入于路中, 将民风民情、城镇品格与形象的魅力融入于路中, 塑造一条通向自然的生态之路, 一条展现地域文化与禀赋的人文之路, 一条充满生机、和谐悦目的景观之路, 一条富有特色的魅力之路。沿线自然景观非常秀美, 我们将自然景观提炼、归纳、总结, 打造独具特色的丹通十景。
(1) 和平望月—凸石形态奇特, 似翘首天穹, 凝神望月。
(2) 牛坞叠翠—山体陡峭、险峻, 紧邻公路, 崖壁自然生长着植被, 仿佛叠落的碧翠。
(3) 错草扶秋—山林寂静, 溪水淙淙, 秋季到来色彩如锦、多姿而壮美。
(4) 佛堂听涛—路边有绵延超过一公里的落叶松林, 风起松舞, 气势磅礴。
(5) 二道晴雪—山峦连绵起伏, 层峦叠嶂, 山上植被丰富, 针叶林、阔叶林与混交林种类多样, 在冬季, 瑞雪枝头, 满山皑皑白雪, 甚是壮观。
(6) 青椅峡锦—山峦锦绣、峡谷深幽, 秋季层林尽染观。
(7) 车岭怀秀—山林秀丽, 三面环山, 空间幽闭静谧, 仿若揽秀于自然之怀中。
(8) 杨木烟树—有一棵300多年的大榆树, 甚是罕见。在桥头之边坡上树立镂空方印, 形成框景, 巧于因借。
(9) 五龙氲绕—近观五龙山, 五龙山形奇特、连绵起伏, 山顶云雾缭绕, 好似可以倾泻下来一般。
(10) 五女闻莺—居高观景台, 远望五女山, 听周围鸟鸣、蝉叫, 另有一番意境。
2 丹通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选择
2.1 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高速公路绿地生态环境特殊, 在植物的选择上与其它类型的园林绿地有很大的差异。根据绿化用地夏季高温高燥、冬季高寒高风、土壤干旱瘠薄、绿化养护管理困难等这些恶劣的生存条件, 植物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围绕高速公路的功能选择树种。满足交通安全和生态防护等要求。中央分隔带选择能防眩, 又能达到调节枯燥景观的目的的植物;边坡防护以草本为主, 尽量做到乔、灌、草搭配;边沟外隔离栅以内的绿化隔离植物的选择, 除具备耐贫瘠、耐旱、根系发达、成活率高、抗逆性强等特点外, 还要具备带刺、枝叶密实、无毒的特点, 行道树种要具备抗废气、吸收尾气、抗噪、滞尘、无飞毛、无污染等特点。
(2)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适当引入外来优良树种。乡土树种对本地气候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容易适应高速公路的恶劣环境, 且树苗易得、造价低, 容易形成一定的地方特色。另外, 还可以选择观赏价值较高, 并且经过实践证明已经适应本地生长的外来树种。
(3) 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立地条件的树种。高速公路穿越不同地区的平原、农田、山地、城市等, 环境条件复杂, 要根据当地立地条件特点, 选择适宜的, 或抗寒、或抗早、或抗涝、或耐盐碱、或抗污染、或抗风的树种。
(4) 选择管理粗放, 养护成本低, 生命力强, 易繁殖的植物。
(5) 选择具有园林观赏价值, 能体现层次、突出季相的植物。
2.2 丹通高速公路自然条件及选择植物品种
(1) 自然条件
辽东地区呈东高西低之势。东部和南部山峦起伏, 森林茂密。属长白山系龙岗山脉, 平均海拔为400~500m。北部山势低平, 为丘陵地带, 西部为浑河冲积平原, 海拔为100~300m之间。本区属北温带季节风性大陆气候, 一年四季分明, 气候宜人, 雨量充沛, 年均气温7℃, 1月均温-13.6℃, 7月均温23.6℃。年降雨量在760~870mm, 年均降水量为804.2mm, 无霜期150d左右。
(2) 植物品种选择
乔木类:银杏、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沙松冷杉、红皮云杉、白杄云杉、青杄云杉、油松、圆柏、核桃楸、银中杨、新疆杨、旱柳、绦柳、辽东栎、榆树、山楂、山梨、山桃、紫叶李、稠李、山皂角、刺槐、国槐、龙爪槐、黄檗、火炬树、元宝枫、五角枫、栾树、梓树、水曲柳、白蜡等。
灌木类:紫穗槐、沙地柏、大花水亚木、天女木兰、珍珠绣线菊、红瑞木、雪柳、暴马丁香、连翘、紫丁香、水蜡、锦带花、鸡树条荚迷、榆叶梅、茶条槭、胶东卫矛、迎红杜鹃等;
地被及草花类:无芒雀麦、高羊茅、草地早熟禾、金鸡菊、马蔺、萱草、黑心菊、丝兰、丛生福禄考等。
3 丹通高速公路服务区绿化设计研究
3.1 平面设计研究
丹通高速公路全线包括3个服务区, 分别是云峰山服务区、宽甸服务区、五龙山服务区。
建设成有示范意义的生态环保型服务区, 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景观特色, 利用依山傍水的自然优势, 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植物景观色彩丰富, 景观多样化。我们将服务区分为三个功能区域:建筑周边区、停车场区和缓冲区。
建筑周边区、停车场区设置大规格乔木, 形成稀树草坪的景观效果, 并提供遮阴空间。其他区域以小规格乔木为主, 降低造价。建筑周边考虑绿化景观作为辅助景观的特点, 以及亲人性的设计理念, 以分散布置乔、灌木组团为主。停车场区绿化考虑多用树干粗糙、树冠通透的乔木品种, 搭配密植的灌木组团或剪形灌木, 在高度在1.5~2.5m的垂直高度空间内形成透视景观带。这样的处理手法, 即起到了隔离、遮阴、防风、静噪的作用, 又为服务人群提供了良好的视线引导条件。缓冲区乔灌木要保持合适的低比例, 既要保证缓冲、隔离的的功能, 又要保证视线的通透。将服务区整体景观在行车视野中得以展现。
在竖向方面, 以高速公路主干道为轴线, 分别向南及向北依次由低向高顺序排列, 形成一个立体透视空间景观线。波浪形镶边的模纹、碧绿如毯的草坪、红黄绿与花相间的流线色块图案、反映自然山水风光的特大河卵石、反映辽东风光、透景好的落叶松。站后区绿化透景线, 其乔灌结合的各色植物, 庭荫线与背景线通过大面积草坪及观花观叶乔木构成了空间上的呼应。设计水源和灌溉系统, 并按需要设计给、排水设施。停车坪宜设计高大乔木, 用绿荫缓和强烈的阳光。地面宜采用嵌草混凝土空心砌块进行铺装。
3.2 生态景观设计研究
首先, 需进行植物群落规划, 本溪境内以桓仁地区特有的蒙古栎林及杂木林为生态设计的蓝本;丹东地区以辽东半岛北部蒙古栎、麻栎、辽东栎人工矮林及温暖性蒙古栎林为生态设计的蓝本, 合理进行植物品种规划。植物的时间配置根据季节景观的变化要求, 使用不同季节变化的植物, 丰富公路景观。做到三季有花、全年常绿。有条件地区绿化植物的空间配置在考虑平面和立面的基础上, 一般采用自然和规则两种形式。草地与周围植物应根据景观、功能要求, 利用对比等手法, 进行配置。优先选择本地区的公路绿化植物、乡土植物和园林植物等。这些植物易获得, 成活率高, 发育良好。
绿化植物还应注重种类和生态习性的多样性及与附近的植被和风景等诸条件的相适应性, 并兼顾近期和远期的树种规划、慢生和速生种类结合。其次, 对具体植物的种植也要进行设计。根据植物季相变化规律, 通过不同植物的色、形、质、体、香的优化组合, 创造时空各异、季相优美的绿化时空结构, 展现丰富色彩的植物时空变化规律, 达到“春有花, 夏有荫, 秋有色, 冬有绿”的时序景观。在这里四季都有景观变化, 人们可以看到春季观花的京桃、榆叶梅、映红杜鹃、连翘, 夏季的刺槐、丁香、萱草、金鸡菊, 秋季红叶的五角枫、火炬树;金色的白桦、落叶松, 冬季白雪压枝的油松、云杉等。
4 服务区绿化设计
4.1 云峰山服务区
位于本溪市境内, 整个服务区地势平坦, 观视角度好。周边为优美的山林景观, 环境优雅, 景色宜人, 冷凉湿润气候为主。本着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恢复生态、与自然相融合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中, 我们通过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 以自然植物群落为蓝本, 模拟大自然中的景观环境, 同时又从中提炼、升华, 加大植物种植密度和组团面积, 表现出自然和谐、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园林景观。
植物配置方面, 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质条件, 注重植被覆盖率和区域的美化效果, 利用乔木、灌木、地被等营造多层次景观, 同时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 阔叶树和常绿树搭配, 形成中高四周低的植物层次。在服务区的周围用水曲柳进行围合, 形成封闭空间;在服务区内运用大量的乡土树种, 如白桦、五角枫、辽东栎等, 形成典型的特色景观, 并强调树木在竖向上的变化, 针叶树与阔叶树搭配, 林间种植灌木, 形成组团搭配的效果, 观花树种与观叶树种相结合, 形成乔、灌、草多层次的自然植物景观。同时, 将其他景观元素融入进去, 设置景石, 结合微地形, 创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服务区景观。
4.2 宽甸服务区
位于丹东市境内宽甸满族自治区附近, 服务区整体布局上呈对称式, 比较规整。周边为优美、自然的山林景观, 景色宜人, 气候湿润。
此服务区以尊重自然、融于自然、体现地方特色为设计理念。在设计中选用具有当地特色的树种如水曲柳、核桃楸、五角枫等, 将其运用到服务区中, 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搭配, 使整个服务区融入到大自然的环境之中, 并具有民族特色及地方特色。
在服务区的周围采用水曲柳进行栽植, 在整体上背景林, 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而在服务区内, 运用各种不用的植物品种如大乔、小乔、灌木、模纹、地被等进行组合搭配, 常绿树与彩叶树搭配、观花树种与观叶树种有机结合, 下层空间采用蜿蜒曲折的模纹进行空间的营造, 前面配合各种花卉, 使整个服务区在不同季节都可以有一种山花烂漫的感觉。在服务区中还运用了各种造园艺术手法, 比如在前景空间栽植几株大树, 形成近深空间。在有些区域通过植物组团的遮挡, 创造出障景的景观效果。在绿地中还设计景石, 配合植物使服务区的景观更加生动、自然。总之, 通过各种植物的搭配, 并结合园林的艺术手法, 营造出多层次、多色彩、多空间, 具有艺术氛围和自然气息的园林景观效果。
4.3 五龙山服务区
位于丹东市境内, 西邻五龙山, 整个服务区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 周边山林环境十分优美、寂静。通过对服务区内场地现状及周边自然环境的分析与利用, 我们提炼出尊重自然、以人为本、恢复生态的设计理念, 通过植物的自然式的栽植方式, 极力表现自然的和谐之美。
由于该服务区内的平面布置与其他服务区不同, 从景观的观赏性方面考虑, 它具有多面观赏的特点, 所以未采用在周边用单一树种进行围合的栽植方式, 而是利用乔木、灌木、地被等的搭配, 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多面观赏的景观效果, 在服务区中运用了丛生大树的栽植模式, 栽植了大量的丛生白桦和丛生五角枫, 营造出典型的丛生大树的特色景观。在其他区域采用乔木、灌木、地被等的搭配, 阔叶树和常绿树结合, 观花树种与观叶树种相搭配, 形成多层次的植物景观。在绿化的前景空间, 运用了大量流线型的模纹与花卉, 勾勒出蜿蜒流畅的空间, 形成简洁、明显的林缘近深层次, 塑造出壮观的“花海”景观。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搭配结合, 近期效果与长远效果综合考虑, 恢复生态环境, 为行人提供自然、舒心、赏心悦目的行车条件和休息环境。
5 结论与建议
服务区生态景观绿化设计应以“让自然去讲述, 让风景去表达”为重要原则, 尊重风景资源分布的客观规律, 以沿线景观对观景者的视觉及心理感受为依据, 通过对沿线景观资源的调查、分析、归纳、概括后完成。根据对沿线的包括植被分布、地貌特征、空间阊阖、历史人文、季相风景等诸多内容的多次现场专项调查, 突出资源特点, 为打造服务区整体景观提供了条件, 也为塑造鲜明的景观从而形成统一的视觉及心理感受奠定了基础。
摘要:服务区生态景观绿化设计应以“让自然去讲述, 让风景去表达”为重要原则, 尊重风景资源分布的客观规律, 根据对沿线植被分布、生态特征、地貌特征及历史人文等诸多内容, 多次现场专项调查, 突出资源特点, 塑造鲜明的景观。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态,景观绿化
参考文献
[1]陈有民, 等.中国园林绿化树种区域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王明荣.中国北方园林树木[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3]董厚德.辽宁省1:50万植被图的编制与应用[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5.
3.公路景观绿化建设及设计原则 篇三
摘要: 设计的总体要求应在工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园林、生态学原理, 利用地形地貌造景, 还大地一个有生命的绿色通道。为此, 必须利用公路两旁的自然植物群落, 结合公路环境中人工植物群落的建立, 采用障景、借景等造景手法,多层次、大手笔的创造景观。通过植被的分割变化来衬托道路的植被轮廓线, 从而形成一条绿色风景线。文章从公路建设的环境、景观绿化设计、保护的措施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 公路建设;景观绿化设计;设计原则、保护措施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shall be 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ased on combining garden, ecology principle, the use of landform landscape, also the life the green channel.Therefore, must use the road of natural plant communities, combined with the highway environment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rtificial plant communities, the disabled scene, such as which landscape, multi-level and moved to create landscape.Through the vegetation changes to the division of the foil of the vegetation of the road contour lines, thus forming a green scenery line.This article from the environ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landscape design, protection measures are analysed in the paper.Key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Landscape design;The design principle,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
1)植被的破坏
公路本身所占植被的破坏是永久的, 这一部分的损失是必然的;另外, 在建设过程中对公路沿线及对公路两侧的取土、弃土也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2)地形地貌的改变
严格来说, 地形地貌的改变带来的并不一定都是有害的环境影响, 但这种改变是永久性的, 所以应该特别慎重。
3)水土流失
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大面积填土、取土、弃土对水土流失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使土壤肥力下降, 淤积河流、水库、鱼塘等, 使水质变差, 农田生产力下降等。
4)废水污染
施工期废水可对水环境产生污染, 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为水土流失对水体的污染, 其二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运营期的废水可以有多种来源, 其一是来自车辆的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及大气颗粒物沉降于公路的表面, 其后随降雨通过路面径流进入水体;其二主要是由机动车的机油系统的泄漏所引起的;其三是由突发性事故引起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这些污染对沿线水环境会造成影响。
5)大气环境污染
施工期的沥青烟是公路建设中可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的污染因素, 运营期的汽车尾气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运营期的大气污染还来自由汽车引起的扬尘。
二、环境保护的措施
2.1 选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路线
在公路线位布设与方案比较时灵活采用公路的平纵面技术指标, 合理利用地形, 就势布线, 尽量与周围地形贴切、吻合, 避免强填生挖, 以减少对天然植被和自然地表的破坏,尽量减少填挖、减少废方和借方, 借方和农田改造相结合, 把公路建设变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促进因素。路线布设在确保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尽量避开环境敏感区, 并结合沿线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合理布置路线, 使公路工程和沿线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2.2 利用地形, 选用合理的路基横断面型式
为了使借方和农田改造相结合, 把公路建设变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促进因素, 在局部岗地低填方、挖方段采用沿线取土, 把路基低填方变高、把挖方变成填方, 把岗地变成更适于耕种的良田。
2.3 做好取土、弃土场设计
不良的取土弃土方式, 将会严重破坏公路沿线的环境和景观, 并影响沿线人民生产生活, 应高度重视取土方式的研究。采用集中取土方式, 利用岗地和劣质土地取土, 同时将取土和农田改造相结合。无论沿线取土和集中取土, 均预先剥离表层耕种土, 集中堆放, 取土完成后用于恢复植被。
2.4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在招标阶段就将环境保护有关规定提出明确要求, 在施工完成验收时, 应按照设计文件复耕的有关要求检查是否充分落实, 把取土场临时占地的地主签字作为施工验收的一个环节, 确保复耕落实。规定施工车辆的行驶路线和方向, 本着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原则, 防止车辆随意行驶, 造成现场植被的破坏。
2.5 做好防噪音设计
路线在布设时, 尽量离开环境敏感点远些, 例如村庄、学校等, 采取绕避措施。对于容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堆放场地要进行覆盖;对于易于产生扬尘的工地适当洒水;施工车辆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尾气排放标准。施工营地和场地要远离环境敏感区, 严禁高噪声施工。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生产、生活污水、废水和垃圾等应按照环保要求妥善处理, 防止污染水土。
2.6 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
施工时还要注意尽量保护好公路用地以外的天然植被,减少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 做到文明施工。对于临时便道和施工场地, 在完工后要及时清理场地, 及时恢复植被或者复耕。
三、景观绿化设计
3.1 路基边坡及公路两侧景观绿化设计
路基边坡防护绿化, 在保证路基安全、边坡稳定的前提下, 尽可能采用经济适用的植草或者拱形骨架植草等防护措施, 在冲刷条件允许的条件下, 在河滩地路段和桥头锥坡上,尽可能采用空心混凝土六棱块植草的方式, 不仅增大绿化面积, 绿化美化环境, 改善路容景观, 而且满足了高速公路对环境保护绿化、景观及乘坐舒适、消除驾驶员疲劳及调节道路使用者视觉情绪等多方面的要求。在公路沿线的路基坡口或者坡脚以外至公路用地界限以内采用乔木、灌木和植草混合种植措施, 以形成立体种植, 充分美化绿化环境。在乔木及灌木树种、草本植物的选择上, 考虑多采用本地品种。
3.2 中央分隔带景观绿化设计
中央分隔带即具有安全运营功能, 又具有创造景观的功能。由于位于中央, 种植土较浅, 常年处于高速行驶的车流中, 风速大, 污染严重, 植物生长环境恶劣。因此, 中央分隔带景观绿化设计要结合公路断面形式, 充分利用可用的宽度范围, 尽可能的采用形式多样、高低错落的植被来分隔空间、变换过渡、美化路容和遮光防眩。中央分隔带的景观绿化设计首先要考虑安全运行功能,保证防眩遮光效果, 达到环境设计要求;其次考虑一次性投资与日后管理养护的经济性原则;在保证前两项功能的基础上, 尽可能的运用景观设计手法, 创造最好的景观效果。
3.3 互通式立交景观绿化设计
互通立交是高速公路重要的景观节点, 就像镶嵌在公路主线这条项链上的一颗明珠, 对提高高速公路整体景观效果至关重要。景观设计在注重互通区主线最大效果的同时, 也必须注重匝道上减速行驶的视觉效果。同时互通区的植物配置应达到两个目的: 一是引导司机判断路线走向;二是绿化美化环境。在互通式立交范围内的空地植草绿化, 同时种植灌木;在匝道和主线的分、合流连接部附近的三角地带只采用植草绿化, 以更好地引导视线;主线、匝道和被交道的坡口、坡脚至用地界内的绿化则同主线段, 采用草、乔木和灌木混合种植, 以更好的改善环境;主线和匝道的平曲线内侧不得种植乔木。匝道护坡道混合种植灌木和植草防护。
3.4服务区景观绿化设计
服务区景观设计是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反映当地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服务区是高速公路特有的服务项目, 它主要解决车辆的休息、加油、修理以及司乘人员的食宿。服务区的景观绿化应首先满足其功能要求, 在停车区周围栽植高大乔木, 为停靠休息的车辆和人员提供阴凉, 在面积较大的绿地或重点地段可建亭榭、花坛等园林小品, 供司乘人员休息和观赏, 以解除他们的旅途疲劳。在树种选择上, 可采用一些较高档的植物材料和常绿树种, 其设计与一般公共绿化相同。
3.5 附属设施景观设计
主要针对道路沿线的景观小品、广告牌、指示牌进行设计。通过设置形式新颖,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景观小品反映该处的历史文化, 合理布置广告牌和指示牌, 满足功能要求。
3.6 取土场景观设计
对于沿线大型土场, 根据环境保护要求, 予以复垦或植树。对于弃土堆, 在工程完工后给予植树, 以利于环境保护。设计中充分重视腐殖土的保护。永久占地和临时用地,都应将表层种植土剥离集中堆放, 以备将来地表回填, 恢复植被。
四、设计原则
严格遵守各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 保障交通系统的根本功能;落实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报告书的各项措施要求, 充分体现环境保护设计的“三同时”制度, 协调好环境保护工程设计与公路总体设计的关系。绿地植物的选择在充分考虑沿线的气候、土壤的基础上, 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植物配置上同时考虑其功能性和景观性, 尽量做到常绿树与落叶树结合、快长树与慢长树结合, 乔、灌、草相结合。注意选用季相不同的植物, 利用叶、花、果、枝条形成色彩对比强烈、层次丰富的景观, 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4.1 综合性原则
以高速公路景观为基本范围, 同时考虑视线所及景观、相关风景旅游资源、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高速公路之间的关系, 确保高速公路景观建设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4.2 安全舒适原则
高速公路景观规划首先应满足高速公路行车安全要求,通过景观规划改善行车视觉环境, 减少司机疲劳, 创造舒适柔和的行车环境, 提高安全标准。视觉安全是公路景观设计的特殊要求, 公路景观设计可以结合和借鉴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 但要注重严格区分公路景观设计和城市园林设计的不同, 公路景观要更加注重自然、宏伟、大气, 在视觉要求上注重远景和宏观视觉, 不能过分分散驾驶人员的注意力影响驾驶安全。
4.3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高速公路景观选择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 做到“宜绿则绿, 重点突出”, 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地物, 利用自然条件创造景观。植物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 突出当地植物的景观特色, 同时也可以降低养护难度, 提高树木成活率, 减少工程造价。
4.4 追求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
设计的出发点并不只是构建一个新的景观带, 而意在将高速公路融于当地的乡村的环境中去, 整体风格追求自然,体现自然环境的原有特点。
4.5 环境保护原则
景观工程必须与生态性工程、环保工程同步协调, 发挥工程投资的综合效益,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挥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结束语
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将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通过环保及绿化设计使沿线的绿化美化工程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需要,改善行车条件, 使高速公路更为安全、快捷、舒适。同时给道路增添绿色, 使道路更具地域特色及观赏性, 绿化工程设计应采用突出当地人文景观及民俗特色, 简单易行又节省投资的绿化方案。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公路绿化设计中的运用初探】推荐阅读:
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论文10-31
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运用策略09-13
景观生态学概述07-09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09-23
景观设计原理完整提纲09-07
公路环境与景观设计07-20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10-24
景观绿化07-27
厂区绿化景观施工合同07-05
景观绿化工程竣工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