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的体会与感悟

2024-06-09

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的体会与感悟(精选17篇)

1.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的体会与感悟 篇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感悟

曾经觉得马克思像一位圣诞老人,离我们很遥远。直到有一天,我看到BBC在网上的一个关于“千年伟人”的评选,马克思排在第一位,他被评选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就这样,我怀着敬佩之心渴望去揭开千年伟人马克思的神秘面纱。

在我看来,马克思最伟大之处在于他的哲学思想,他虽然逝去,但他的哲学思想却一直传递至今,且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在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前,我们先得明白什么是哲学,有一个通俗的解释:人类的任何一种活动都可看成是一种游戏,规则不断更换产生更好的游戏,哲学便是批判这些规则的存在。理性的来说,哲学是以总体性为基础,站在未来发展的角度,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性的考察。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其坚持从事实出发的实践唯物主义对未来人类发展的预见,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一直强调的是立足于事实与实践,哲学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在我们个人成长过程中也是同样适用的,学习马哲让我能以更长远的视野来看这个世界,以更切实的行为去走自己的路。

影响我最深的是青年马克思的就业观:“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衡量了它的全部轻重,了解到它的一切困难之后,我们仍对它恋恋不舍,我们仍然爱这种职业,认为我们适合于它,到那时,我们才能选择它,到那时,我们才不致受兴趣的欺骗,才不致因为匆忙而误入迷途。如果我们选择一种能对人类作最大贡献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感到负担太重,因为这是为一切人而牺牲;到那时候,我们所得到的将不是微少的、可怜的、自私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属于亿万人民。”

纵使我们不能像马克思那样做出改变整个人类的伟大贡献,我们的事业是默默无闻的,然而,它却是经常不断起作用的,身边人的生活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一点一滴变得更好。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当代因为工作不顺,爱情失意等原因而轻生的人不计其数。敢问人的生命就如此脆弱不堪吗?他们只为自己劳动,当期望破灭,巨大的失望席卷而来时,他们的心承受不住。如果我们的满足和幸福是以人类的福利和个人的理想为来源,那我们不会感到负担太重,也无暇顾及死亡,因为我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在我们的遗骸上,将会洒下崇高人们的热情眼泪。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其中没有用于炫耀的名言警句,探讨解析的都是最本质的东西,立足于本,拓至无限,即中国古人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人类的财富,我对其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对它的学习将贯穿我的一生。

参考文献:

杨俊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 P34

傅佩荣 《西方哲学与人生》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7年5月 P28

2.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的体会与感悟 篇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具体的教育情景为依托, 以学生的参与为中心, 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课程, 理论性强、比较抽象是学生的普遍感受, 因此, 引入案例教学法, 通过创设特定的教育情景, 激发学生的主动和创造性思维, 有助于学生实现从具体到抽象、从个案到一般理论的认识飞跃, 同时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着重探讨在该课程中如何选择并使用案例

一、选择案例的原则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 精心选择案例是关键。案例选择既要满足案例的一般要求, 又要反映并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性。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及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 本文认为教学案例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 典型性原则

典型性包含两方面含义, 一是案例的选择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要求, 不能跑题;二是案例要具有代表性, 即案例包含的信息要完整, 对案例的深入讨论能够反映该类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结论。

(二) 启发性原则

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 案例教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使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 案例要能引人深思, 启发思路,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深化认识, 培养能力。

(三) 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是对案例的进一步要求, 它意味着案例所包含信息要丰富, 覆盖的知识点越多越好。这样的案例不仅对特定知识点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对案例的深入分析还能引申出相关知识点, 既彰显理论在逻辑上的一致性, 又能保证思维的深度和连贯性, 避免频繁引入新材料而引起的杂乱和注意力调整。

(四) 鲜活性原则

大学生思维活跃, 乐于探究, 善于批判, 但是知识和阅历有限, 因此案例要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契合, 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探究的兴趣。由此, 鲜活性包括三类:首先, 社会生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此类问题不一定是新问题, 但具有公认的重要性, 探究其解意义重大, 社会关注度高, 也是大学生乐于关心的问题。其次, 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此类问题一般是正在发生的、影响较大的问题, 大学生对其有自己的基本看法和判断, 易于深入。第三类是和大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大学生迫切需要获得帮助和指导。

(五) 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 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帮助大学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是该课程的重要目标。因此, 在案例选择中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 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任意选取事件和人物, 只是引入案例, 不做任何价值判断。

二、案例教学法

(一) 案例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问题是案例教学的轴心和焦点, 问题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成败。唐世纲、李枭鹰指出[1], 案例教学中的问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 问题本身能激活学生的内在动机, 即问题具有挑战性;其二, 问题积极性, 而问题可解, 即“问题的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缺失能够弥补”则构成案例有效的前提。“弥补”过程即是案例教学中的分析、探讨与交流过程, 是学生运用有关原理、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其结果是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出现量变或质变。

在问题设计中还应始终强调问题的针对性, 即问题的目标状态必须指向教学任务中的核心概念和原理。案例材料的新颖、问题的挑战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但对问题的求解结果如果和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毫不相关, 这样的问题就不是好问题, 只是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而已。

(二) 展示案例, 分析讨论

展示案例既可以在讲授知识点之前也可以放在讲授知识点之后, 其方式也多种多样, 可以是图片、文字、视频、录音等。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 是在教师导演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不再是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听讲者和知识接受者, 而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根据案例材料分析思考, 形成自己的结论。教师则扮演指导者和推动者, 处于从属地位。

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多种多样,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综合运用。如, 黄明、郭大伟认为[2], 案例教学法包括讨论法、质疑法、提示法和操作法。本人认为上述四种方法间具有内在统一性。一般而言, 讨论以学生为主, 质疑则师生均可应用, 同学之间可相互质疑, 同学可以向教师质疑, 教师也可以通过向学生质疑引导讨论的方向, 向学生提示分析问题的思路, 引导讨论向有效争论的方向进行。

下面结合本人教学过程中一个案例做进一步分析。在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学中讲授实践的基本特征时引入案例“何作庥院士谈本届 (2004年) 诺贝尔物理奖———夸克粒子理论研究我国早于美国”。该案例在介绍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涵义, 进一步分析实践的基本特征时引入。实践的物质性、主观能动性较易理解, 难点在于理解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因此上课时把社会历史性作为重点, 引入案例。

本案例的重点内容是何作庥院士对获奖事件的评价, 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一是遗憾, 二是钦佩。据此设计了两个问题: (1) 何作庥院士遗憾什么?为什么该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不是中国科学家? (2) 何作庥院士为什么佩服美国人?

学生以举手发言的方式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各抒己见。由于该问题具有较强的发散性与现实相关性———诺贝尔奖、中国的科技发展、钱学森之问、李约瑟问题的求解等都可纳入讨论, 学生参与踊跃, 从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各有所见。在此过程中, 教师主要是通过提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展开思路, 清晰地表达个人的观点, 同时也肯定学生从多元角度分析看待问题的意义, 引导讨论的顺利进行。通过对科学研究这一实践基本形式的个案探讨, 实际上已触及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不仅深化理解了理论, 同时又是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的要教师在总结评述阶段提升概括。

在讨论阶段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 作为“导演”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形成自己的判断, 不能过早地肯定或否定某种观点, 抑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 总结评述

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从案例讨论中引申出一定的结论。在讨论中, 学生们提出的观点有的客观正确, 有的幼稚偏激, 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加以引导和点拨, 讲明案例的关键点, 以及该案例讨论中的长处和不足, 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原理, 扩展、升华学生对案例的认识, 同时在方法论方面再受启迪和提高。

例如, 在讲解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时, 引入“大发展还是大破坏———百电争利神农架”案例。该案例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例分析与讨论, 揭示现实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 引导学生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 并学习运用唯物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从事物的联系、运动以及它们的产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问题, 而不是仅仅把事物看做是孤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加以考察的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

本案例展示借助多媒体设备用一组图片呈现出来, 包括神农架小水电规划布局图、优美的神农架风景图片以及由于小水电过度开发而导致的干涸的河床图片。鲜明的对比形成很强的视觉冲击, 学生们很快就进入了情景之中。本案例中设置的问题是:神农架地区在狭小的地理范围内密集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小水电, 且已经造成河流断流和生态破坏, 这样的发展, 究竟是发展还是破坏?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

学生们围绕案例材料展开讨论, 小水电背后的利益冲动, 小水电———河流干涸———生态破坏之间存在的客观制约与依存关系逐渐清晰, 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也有了坚实的事实基础。在总结评述阶段, 一方面肯定了同学们客观正确的分析, 同时对讨论的结果进一步作理论提升, 概括出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 指出案例中折射出的经济发展中当前与长远、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地方获益与环境治理中国家埋单的矛盾关系及这种只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偏激式发展道路的短视性, 并建构起如下观点:在实践中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 确立整体性观念,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等。

精心选择设计的案例, 辅以精心组织和引导, 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升了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 提升了理论教学的实效。然而, 在操作中依然存在学生的广泛参与与教学效率低、学生和教师的知识结构对案例的选择与应用制约明显等问题, 有待求解。

参考文献

[1]唐世纲, 李枭鹰.论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基本特征[J].教学与管理, 2004, (6) .

3.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的体会与感悟 篇三

关键词:课堂教学;原理;原著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现在各版本的教材,在原理与原著的衔接的问题上,存在诸多问题,其突出表现是对原著思想的引申和分析少了,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对本来较抽象的原理课的学习兴趣下降,加上教学计划的不断改革,原理课的教学课时不断的被压缩,这就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原理与原著思想较好的衔接起来呢?这是我们必须面对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谈点感想。

一、原理与原著思想衔接的原则

(一)历史的衔接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于19世纪四十年代,至今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一百多年来,人类社会变革的伟大历史进程,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导师是在依据特定的历史条件,为解决具体问题的需要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并且,随着客观过程的推移,在另一种历史条件下,在阐述某一原理时有所补充,有所完善,有所发展。它针对特定情况,表述得严谨精确。如若人们对作为哲学原理所依据的历史情况茫然无知,那就很难准确地理解它,更谈不上结合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

因此,注重原理与原著思想的历史衔接,有助于我们准确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结论。而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一个原理都来之不易,每一个创见都历尽艰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

(二)逻辑的衔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其显著的根本的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

逻辑的衔接就是在讲授原理时,要对原理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规律,与马列原著中的思想结合起来分析,使学生了解到原理的来龙去脉,从而加深对原理的认识和掌握。如:在讲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必然要讲到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所阐述“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观点,并说明,恩格斯总结人类认识的发展史,概括了哲学上两条路线斗争的基本问题,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明确地概括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恩格斯对哲学发展的重要贡献,凡此等等。

(三)适度的衔接

哲学原理与原著的衔接必须是适度的衔接,因为原理与原著是两门不同的课程,衔接的过多必然导致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而且,也受课时的限制。衔接过少又无法把问题讲清楚,给学生一个较好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授课教师在讲授原理课时必须掌握“适度”的原则,这个“适度”既包括了内容衔接上适度,也包括时间(课时分配)上的适度,做到详略得当,从而把原理讲精、讲透,使学生完整、准确、深入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人生观,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从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

二、衔接的范式例证

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不是天生的共产主义者,他们年青的时候学习的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后来他们参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于1842年开始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革命的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简称《提纲》)的完成,则为我们勾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雏形,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后来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著作,都得到了继承、丰富和发展。因此,学习原理而不了解《提纲》的思想显然是不行的。下面以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原著的思想与哲学原理的衔接为例,加以说明。

(一)实践问题的讲授

马克思在《提纲》中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把实践引进了认识论,作为认识的基础、标准和目的,从而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消极性和直观性。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揭示了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并对人和环境、教育的相互关系,以及宗教产生的根源和消亡的途径等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批判了唯心史观,从根本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界限。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第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哲学家历来众说纷纭。唯心主义者认为思想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因而也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有些唯物主义者认为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条件,因而也是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由于不懂实践,因而也不懂社会生活的本质,只有马克思才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社会生活的本质问题,提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科学思想,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条件,因而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生产实践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生产实践使人类从自然界中最后分会出来而产生了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人类社会就将灭亡。因此,离开实践就无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问题。关于真理的标准是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一切唯心主义者都否认客观真理。费尔巴哈虽然承认有客观真理,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但由于他不懂得實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因而不能对真理标准问题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只能把“不证自明”、“一目了然”的直观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正如他所言:“我一个人所见到的东西,我是怀疑的,别人也见到的东西,才是确实的。”认为决定思维的客观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乃是直观”。可见,费尔巴哈在真理标准问题上是用直观代替了实践,并没有科学的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的错误观点,明确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就是说,人的思想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对象,这个问题不能从思维的或理论的范围内解决,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解决。接着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彼岸性。”马克思在这里科学地回答了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二)人的本质问题的讲授

原理所出现的人的本质问题,就必然要分析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提出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

的总和”。

历史上,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可以说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各种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从根本上来看,都是唯心主义的。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虽然简短,却是科学的,内容也是丰富的,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所作错误理解是:一是孤立的、抽象的考察人的本质;二是用自然性去说明人的本质。这是不能科学揭示人的本质的原因。而马克思则从人的“现实性”上去考察人的本质,这就深刻指出了人不仅仅有自然性,更主要的是人具有社会性,如果离开了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就不能正确地理解人的本质,也就说明不了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产物问题。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说明,第一,人的本质不是指人的自然性,而是指人的社会性,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第二,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决定,而是由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第三,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三)物质概念的讲授

对物质的讲授,不仅要讲“物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这个一般性的概念,同时,还必须讲列宁的物质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不仅要说明列宁的物质概念的内容,也要分析其意义。

其实,对物质概念的分析,恩格斯曾经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表明,哲学的物质范畴作为共性寓于各种物质构造之中,没有脱离具体物质构造的“物质本身”,也不应该把某一具体的物质构造等同于物质。但近代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近代物理學“关于电子的质量可以随着它们的速度变化而变化”的发现,从而推翻了原子的不变性以及质量不变等观念,使唯心主义对物质概念进行了攻击,列宁是在回击唯心主义如马赫主义的攻击,列宁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哲学论著,其中对哲学的物质范畴所作出的明确的规定和深刻的阐述。

(四)世界统一于物质性原理的讲授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的科学论断,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杜林的“世界统一与存在”之命题时所提出的。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与存在”命题,没有揭示出世界的本质。因为世界上存在的事物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如果只赋予它们存在的属性,这等于说,存在的事物是存在,根本没有说明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同时,它又是一个折中的命题,不同的这些派别都可以使用它。唯物主义可以把存在解释物质的存在,唯心主义也可以解释为精神的存在。

而恩格斯的“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的科学论断,不仅揭示了世界上无限多样的事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态,它们在物质性上统一起来,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现象,即精神也是物质的产物。同时,世界统一于物质性的原理是得到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的证明的,经得起检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列宁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体会 篇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门重要的政治必修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很枯燥与乏味,但上了几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在老师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下,马克思主义这个既神圣又有些抽象的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同时我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创立的一种崭新哲学---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就在于他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帮助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

5.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的体会与感悟 篇五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上了一个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在老师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下,马克思主义这个既神圣又有些抽象的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的名字始终和工人阶级的事业紧紧相连,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伟大旗帜。

马克思主义的晨曦照在古老的东方,给黑暗的中国带来光明,使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走向自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从被动转为主动。它一经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便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日出东方,开天辟地,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的耀眼光辉和巨大威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崇敬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由此也就产生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同,结果大不同。

马克思是怎样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的呢?他在自己理论活动的初期就申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他十分厌恶对他的理论的“奴隶式的盲目崇拜”和“简单模仿”。他终生站在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最前线,但从不对自己不熟悉的斗争指手划脚。在巴黎公社存在的日子里,尽管他对公社的事业十分关注,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但他始终认为,身居伦敦,对巴黎事件的直接参加者发号施令是根本不行的。他终生注视着世界历史发展的新情况,根据科学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最先树起了反对教条主义的旗帜。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位创立者恩格斯,同样是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他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共产党宣言》发表24年后,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说: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发展,《宣言》中的一些观点、一些论述“是不完全的”,有的“已经过时了”;如果可以重写,“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写法”。

恩格斯撰写的《反社林论》——这部被马克思誉为他和恩格斯理论的“百科全书”——发表八年后,恩格斯在新版序言中说,本书有许多地方是应该修改的,例如“关于理论自然科学的那部分,这里叙述得极其笨拙,有些地方现在本来可以表达得更清楚些。更明确些。„„我理应在这里作自我批评。”

恩格斯满怀信心寄希望于未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很可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去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许可以用列宁的两句话做出概括:“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从这种态度出发,列宁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发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同时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已经不适合“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从而得出社会主义革命在单独一个国家内可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成功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这种态度出发,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实现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关键性转变,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活动,表明了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必须把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正是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同曾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坚决斗争,在危难中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在我们这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这种坚持和结合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蕴含着极其生动、极其丰富的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新道路的邓小平同志,为全党树立了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榜样。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空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如果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以马克思主义的非凡勇气和政治胆略,领导和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拨乱反正,全面改革。使我们党和国家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他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不懈探索,深入思考,将全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从这部历史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的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社会生活总是在不断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程度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孤立地、静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生动的现实生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就没有出路。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它为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正确的道路,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是一座思想高峰,同时又是我们向新的高峰攀登的阶梯。

马克思主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也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才枝繁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必须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巨大威力才能得以发挥;只有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真正坚持和巩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着重学习的是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是终极结论;掌握的是完整体系,不是只言片语;运用的是立场、观点、方法,不是个别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总是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真正内涵。一句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种思想方法,是一条认识路线,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只要实践在发展,只要社会在进步,只要人类的历史还没有结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永无止境。当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根本一条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能用本本去支配实践,而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

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尊重广大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面向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成就科学理论的根本道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一定要尊重广大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着眼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是最讲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实践中的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学习体会 篇六

课程学习体会

编写:朱海汇

通过一学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学习,让我对马克思产生了极大的崇拜敬仰,从学习中我得知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以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为内容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了它的批判精神。

老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帮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学科的思维方式。提高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人文素质。

哲学提供给我们的,是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虽然哲学不能直接给出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的答案,但是这不排除我们应该带着具体问题去学习哲学。因为,哲学原理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思维层次,找寻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律,用辩证思维去把握事物内部的矛盾关系,探索解决具体问题的正确方法,使我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知道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两者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本体论),第二两种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是否可知(认识论)。

还让我们知道了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运动着的,且存在着一定是时空当中,物质内部及之间是相互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发展的进程(量

变质变),发展的道路(前进性曲折性),发展的动力(矛盾)。

同时也知道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学习认识的主体,客体,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认识的基本方法(归纳演绎等),真理及检验标准。

最后总结出社会规律的特点:

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本质的必然联系的社会行为规律;

社会规律体现的是历史发展和社会现象变化的总趋势,是一种必然的可能性;

7.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的体会与感悟 篇七

关键词:案例,课例,案例教学,课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在国内一经出现,就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重视。一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建立,社会对毕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考察,不再局限于对专业知识和机能的掌握,开始注重应聘者对岗位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高校响应社会需求,开始向综合类大学发展。我国领导人在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就势必要求教育者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转变。教师不再只注重知识传授,而是开始向能力培养转变。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的中国处于社会领域的全面变革之中,随着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上各种思想活动频繁踊跃,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来势凶猛。高校思政理论作为大学生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培养的重要阵地,当之无愧地承担起应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挑战的责任。教学方法的变化是服务于人才的培养。教师应从课堂教学法和探索课堂教学与实践案例教学结合的两个层面积极展开探索,让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代、大众相结合,从而发挥教师的引领性和学生的主动性。

案例教学研究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哈佛商学院。它是利用教学媒介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论加强理智性的理解及应用能力,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评论性、分析性、推理性的思维和概括能力、辩论能力、记忆说服力方面的能力和自信心。[1]案例教学法一问世就受到重视是因为对于学习者来说,知识和能力的获取不是由别人告知得来的,必须经过学习者的主动思考获得。

传统教育中的案例教学,可以称之为举例教学,是以“说明为中心”的教学。教师通过举出特定的例子来说明解释教学的知识点,以此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传统教育的案例教学大部分是以某节课为结点进行案例选择的。在此,我将传统教育中的案例统称为“课例”。

案例教学和课例教学都是需要运用例子来为教学进行服务。那么课例和案例是统一的,还是“水火不容”的?下面就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以下简称《马原理概论》),将案例与课例本身进行比较分析,以求更好地把握二者在教学中的作用,以便在教学中科学地加以运用。

二、课例与案例的区别

(一)概念

传统教学中,“课例”是为了说明教学问题或者教学疑难点。在传播形式和内容上,可以表现为课堂中的片段,可以展示为一堂课。而案例教学,是关于教学的案例,在传播形式和内容上,可以是一堂课中的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堂课、一个单元,甚至是学科中的一类问题。所以课例和案例都属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的研究范畴。但是,课例使用的范围较为分散,案例的使用更加具有针对性。

以《走进马克思主义的另一种方式案例解读》(以下简称《案例解决》)一书第七章“环境观”中案例中案例“伦敦烟雾事件与中国雾霾现象”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仅仅介绍烟雾事件和雾霾现象。这就属于课例的范畴。因为这种介绍是以解释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或“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知识点为主来完成学生的理解。学生只是知道了这个案例与“人类中心主义”有关。如果我们设置了这样的标题“伦敦烟雾事件对中国雾霾的启示”,这就属于案例的范畴。因为它需要学生主动思考造成两国雾霾的原因、思考两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两国的工业结构以及人在自然界中发挥的作用等等。最后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讨论得出,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中心主义”。学生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原理出发,运用理论进一步分析总结环境危机的缘由。[2]

(二)选择

在课前准备上,课例是依据某节课或者某些课的教学实际场景来对例子进行选取。虽然这些例子也会包含问题的讨论,但是问题讨论的范围是多元化、分散的。因为课例的目的中心为了说明教学知识点,所以在表达形式上比较单一,多是列举形式。在课例选择时间和内容方面,课例选择具有“机动”性。可以是课前事先准备的关于授课内容的例子,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课堂情况“灵机一动”的选择。

而案例要围绕特定问题,学习者要对案例本身进行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总结,并以此为线索来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达到以“例”明“理”,以“理”释“例”,以“例”明“德”,以“理”导“行”的目的。在实施案例教学的同时,既进行了知识的讲授,又进行了德育教育。所以在案例教学例子选取内容上,可以是一个例子,也可以是相关的一系列案例。在选择时间方面,需要花费教师的大量的时间,对例子进行精工细琢,与教学内容和能力紧密结合。从问题的提出到总结,必须所有环节环环相扣。

(三)课程效果

教师在课例教学中在进行课例选择时,直接目的是如何让课程上得更精彩。教学课例的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反省,再提出整改方案。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择重点是对课程本身进行改进、优化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分析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对案例的选择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及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考虑。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提高了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课程结束后,教师在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中,需要对教学案例是否在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进行思考。因此在此意义上,案例反映了知识点,也进一步揭示了案例选择的意义和价值。

(四)关系和原则

课例是案例的来源,是案例的搜索库。课例研究重在对课程本身的改进和提高,而案例研究则是注重案例的搜集和研究。案例是对课例的再加工和提炼。

案例选取上一般坚持两大原则。第一原则是前沿性和经典性。遵循前沿性,实现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真切关怀,与社会建立联系;注重经典性,一是选取穿越历史时空仍然给人以重大情感冲击和深深思考发生在过去的真实事件;另一类是思想史上的思想实验以及寓言神话等。第二原则是以经典著作为依托对案例进行深度理论解读,力求体现整个思维历史,而不是断章取义。[2]

三、课例教学与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区别

(一)教学目的性

课例教学是以解释说明为中心的教学。课例的选择只是为了单一解释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课例的选择具有直观性和辅助性。而现代案例教学中,案例教学虽然也是运用例子来为教学服务,但是由于案例在教学中占有主体性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不仅需要解释知识点,更需要注重学习者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并及时发现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而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

(二)学生主动性

在课例教学中,教师通过选择课例,对教学知识点加以说明,让学生接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听从的教学位置。而在案例教学中,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4]学生的位置由被动转换为主动。教师通过案例的举例与问题的设置或者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案例,学生需要提前预习课堂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参与案例的讨论,提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操作实施的角度看,按照日本学者佐藤正夫对教学方法的分类,案例教学属于提示性的教学方法,具有接收学习的典型特征。而案例教学则兼具共同解决问题性教学方法和自主性教学方法的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自主性人格。[5]因此,案例教学是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

(三)教师与学生的位置转变

在课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位置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成了主动,而教师的位置表面上看起来是辅助的位置。但实际上案例教学设计的灵魂仍然是教师,从而形成了“双主”的位置。因为教师要在设计案例、指导、引导案例教学中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讨论的水平,灵活处理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可能性。在案例总结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讨论过程、案例的选择、编写过程及注意事项做出说明,并在课堂上交流、点评和分析。对于出现的共性问题和疑惑,教师要及时处理。

与此同时,教学相长的效果在案例教学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课例教学中,往往是学生汲取教师知识的海绵。这是一种单方面的知识输送。案例教学使师生交流从单向信息改变为双向交流。[6]教师从学生的讨论和作业中能学到很多东西,从中了解到教师自己并不擅长的知识,进一步丰富教师的课堂讲授和课例举例。

(四)学生能力

传统课例教学中,学生只是听例子讲解,求得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教师在列举式的课例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如果课例过多,还有成为“满堂灌”的风险。而在案例教学讨论和设计中,学生锻炼了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之前,必须进行充分周密的准备,写出自己的发言提纲。在案例讨论之后,要写出分析报告。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准备、思考及辩论,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思维逻辑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在课例教学中,教师往往依据传统型的问答题来给出分数。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平时分数会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来自于学生的课堂。在上课的讨论中,教师根据其理论分析以及表达能力给出分数。第二部分就来自于“案例作业”。学生在思考的“主动性”和得分的“被动性”下,作业会得到空前的重视及投入。这些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五)组织形式

课例教学地点集中在课堂上,常见的课堂组织形式是列举式和提问式,有一定的随机性。完整的案例教学主要地点仍在课堂,也需要课下准备。案例教学在教师准备好案例后,首先需要学生课下阅读和思考,将自己思考的问题和答案带到课堂。在课堂组织形式除课例教学的方式外,还可以有小组讨论、分组辩论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尝试、发现本质、完善自我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在一个最佳的学习氛围。但是案例教学本身也有局限性。比如,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求很高。中等程度以下的学习者不大适应这种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和付出也非常大。案例教学加重了教学者的负担,教师需要比平时花费数倍的时间准备案例。在实施操作的过程中,案例准备是否具有典型性,案例讨论对教师的知识、经验和技巧都是一大挑战。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传统课例教学和现代案例教学相结合,灵活使用。但是现代教育必须由知识积累向学生智力开发进行转变。从这个意义上看,案例教学法不乏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7-9.

[2][3]崔建霞.走进马克思主义的另一种方式——案例解决[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4]张永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

[5]吴立忠.关于案例教学的比较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1(5):7.

8.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的体会与感悟 篇八

关键词:新课程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模式

一、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脉络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变化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这三次变化和调整一脉相承,具有一定的内在统一性。

(一)20世纪的“85方案”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使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有了科学的称谓。改革全面展开,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1985年,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文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提出了改革要求,鲜明地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和“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历史、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路。“85”方案把“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原有课程内容,增设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集中讲授改革开放以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

(二)20世纪的“98方案”

十五大以后,党中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要“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三进”要求。1998年4月,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要求从1998年秋季开始,普通高校都要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为基础,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的开设,标志着新课程方案的设置迈出了关键的一步。1998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规定四年制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类开设)等5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两门思想品德课。“98方案”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为主题,调整了其课程设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这些课程强调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蕴含于基本原理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三)21世纪的“05方案”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过程中,2005年经党中央批准提出最新的课程体系(简称“05方案”)。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作出了明确的要求。2005年2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经党中央同意,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新课程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的要求

20世纪的“85方案”、“98方案”以及21世纪的“05方案”都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尤其是“05方案”所确立的新课程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原理”课旨在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

“05方案”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加强实践教学权重,必须要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性,可从把握课程结构体系设置,加强实践课程、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对原理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与提高教学策略等方面出发。实践教学是理论“内化”的重要环节,外部灌输的理论,只有经过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入脑”,成为一种信念。实践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对社会现实产生理性认识,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自觉性。

三、新课程体系下原理课“模拟-训练-观察-行动”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实践化、应用化的活动过程,强调主体应用的知性功能,以灵活的时间和开放的空间展开教学活动,突出知识的应用与主体能力的发挥,是学生直接参与和体验的认知方式,通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与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广泛交往,并具有感受、体验、参与和应用特征的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达到知与行统一,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践化、应用化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原理课实践教学模式:

(一)情景模拟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以学生参与为主的场景,给学生以足够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机会。这是一种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以情境中主人公的身份去探讨理论问题的现实答案,以实现理论课堂实践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模拟式实践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角色,通过体验角色来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和建构意义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于生动的情景中,并鼓励学生去体验情景中的角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天赋,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二)参与训练式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对高深理论的理解有赖于具体活动的锻炼,校内学生试教和演讲、专题讨论和辩论等方式均可训练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试教和演讲式可以训练学生搜集资料、提炼资料、大胆表达的能力。专题讨论和辩论式训练使实践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准备和论辩过程中,通过搜集相关资料,进而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炼论辩语言,了解论辩技巧,使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调研观察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的实践活动主题,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接触、观察、了解和感受社会现实的实践教学模式。为了保证社会调查的成功,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应该给出学生调查研究的主题,并列出调查提纲和基本要求。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做社会调查,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这种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选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尝试用理论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撰写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的能力,以及使用图书馆、文献和互联网的能力。

(四)社会服务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是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并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社会服务、支援活动等实践与锻炼,提高学生运用课堂理论知识分析、解答现实问题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实践教学与感受型实践教学一样,都是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社会活动,不同在于这种活动不仅是走出去让学生看,更多是走出去让学生做,既能锻炼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磨炼吃苦耐劳的意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模拟、训练、观察、服务”四位一体式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以此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育。

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心得体会 篇九

本学期我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虽然在学习过程中少不了枯燥与乏味,但是却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

10.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的体会与感悟 篇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于我们来说更像是一门哲学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觉得很无聊,但是,的确有所收获。每节课老师都是耐心的讲解,学习完这门课后,我觉得它对我们大学生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的很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他是一个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他的内容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人类发展等等很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方面。而且他对每个领域的分析都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虽然我不是特别地了解它,但是在我看来,它在我心目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它有时候更多的是偏向认识问题,就相当于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虽然是小事,但是它总对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们仔细听讲的话可能会发现,它大多都是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往小了说,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认识自己,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往大了说,它可以为我们将来的人生道路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引方向。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它不应该只建立在理论基础上,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学习,将理论上升一个层面,转化为自己的认识。

我觉得对我们大学生来说,要想更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我觉得一定要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去践行这些理论。第二个我觉得应该是要有一个举一反三的能力,就是说当自己在理解的同时,可以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认识。最后一个我觉得应该是比较重要的,需要结合实际来对自己进行一个很好的分析。当对自我进行分析之后有个正确的认识。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再去更好的学习。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思想比较成熟的阶段,并且这个时候的哲学思想学习,会对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启发作用,我想这样的课程应该会极大地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学习建议。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这门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偏向于哲学,多为理论知识,大多内容比较枯燥,在理解上也会有一定的困难,这要求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很强才可以理解。第二从学生自身。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应该普遍都比较不感兴趣听这样的课程,所以上课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做自己的事情,从而导致课堂气氛不够好。我们这学期上课采用的方式是课堂互动和分小组讲课的方式,我觉得这样的方式就很好,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希望以后的教学依然可以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中来。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希望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后,不仅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还可以将理论用于实践,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树立自己的理想,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1.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的体会与感悟 篇十一

一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原理”课必须树立问题式教学理念,即“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取师生互动的多种形式,共同探讨、研究、回答和解决时代、社会、人生所提出的难点、热点问题。”[1]“原理”课教学必须有主体问题导向,以学为主更要以学生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或其成长中遇到的或生成的问题为主来设计专题或以此为导向开展教学,教学才会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因此,在“原理”课中运用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已势在必行。

首先,采用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是“原理”课内容整合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必须贯彻邓小平“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以专题形式组织教学内容,有助于处理好学科体系与教学体系、理论性与针对性、思想性与知识性的关系。

其次,采用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是“原理”课实现课程目标的需要。“原理”课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能够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为中心展开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以传授具体理论知识、改进学习方法、培养思辨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重的新模式的构建,最大限度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

再次,采用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是“原理”课提高教学针对性的需要。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实际上是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中现实问题的教学。尤其是针对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在成长中的价值认同与选择中的困惑等问题,根据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新的形势和学生的不同情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把“原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讲清、学懂、弄通;通过比较分析、通过联系实际,使大学生自觉地接受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的实施步骤

1课前充分准备,合理设计专题,内容要体现“专”的特点

在“原理”课专题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既考虑到各专题之间的衔接和逻辑关系,又考虑到各个专题的独立性;既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考虑到贯穿于各专题之中的关于“如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主线,把各专题衔接起来,使我们的教学始终围绕着“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为什么必然灭亡,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胜利?这一主题开展,同时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在与多种社会思潮的比较中认同马克思主义。专题设计是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的,为此,我们共设计了十二个专题。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导论(问题导入———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没有停留于19世纪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专题二:世界的本质(问题导入———为什么人类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专题三: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导入———如何让辩证法思想开拓你的视野、扩展你的思维?)

专题四:实践与认识(问题导入———怎样提升你的认识水平和能力?)

专题五:真理与价值(问题导入———大学生为什么既要有科学精神又要有人文精神?)

专题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问题导入———大学生如何看待人的精神信仰?)

专题七: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与历史主体(问题导入———人类社会发展有无规律可循?影响和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专题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问题导入———科学技术创造价值还是劳动创造价值?)

专题九: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问题导入———怎样认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专题十: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新变化(问题导入———怎样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专题十一: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问题导入———如何解读社会主义产生及发展的历史正当性与合理性?)

专题十二: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问题导入———人类为什么要设想未来社会?)

2注意问题的“导入”,提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

首先,导入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出问题、提供材料、创设情景、与学生一起讨论等方式导入新课。其次,导入的问题要有趣味性,教学导入的设计一定要“新奇”,使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排除外来因素的干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主动并且愉快地进入探究学习的氛围。再次,导入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坚持正确价值观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为此,我们教师导入的问题能否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决定着本堂课教学的成败。最后,导入的问题要简洁,要少而精,内容要生动,语言要精练,形式要活泼,时间要恰到好处,最好以几分钟为宜,把宝贵的时间让给学生活动,使学生通过体验、领悟、实践,受到真正的教育。

3通过“导入”进入“正题”,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效组织和驾驭课堂

“原理”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运用逻辑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从事物的表面深入到本质得到规律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培养超越性的创新能力,养成科学进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不是教师“一言堂”或单向“填鸭式”灌输,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精讲,把时间让给学生多活动、多参与。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的原则。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应灵活地采用多种具体的方法和形式。第一,由教师依据专题教学大纲推荐教学参考资料和阅读书目,指出重点、难点,拟定思考题,然后让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进行自学,学生应在自学中就思考题作出简要答案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深入分析,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倡有不同的意见,在学生的认识基础上,教师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求同存异,找出其中的相互联系和逻辑关系,最后概括出结论,引出基本原理,同时也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效果;第二,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以及自学中发现的问题,重新修订自己的专题教案进行针对性讲解,通过讲解,将问题的分析、归纳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学会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式,提高认识能力;第三,根据专题内容的特点,设计适宜于学生讨论的、有价值的小问题,在教师主持下,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由每组派代表陈述各自的观点,必要时还可以组织辩论、演讲等,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自然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差别很大,甚至是对立的,往往不能统一认识,这是正常的,也是我们所希望的。正因为如此,教师最后要作总结性发言,师生之间才能相互启发、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最终达到全面认识;第四,“师生共同配合,总结本专题的内容,进行复习,并布置作业。”[2]

三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实施需注意的问题

首先,专题教学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突出“专”的特点,即集中地阐述一个基本原理,集中研究一、两个实际问题,不能面面俱到,搞“小而全”,要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下功夫。我们往往把针对实际问题的专题教学,理解成一定要解决具体问题,这是一个误区。但是一定要朝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不断努力,研究和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其次,导入的问题要切合实际,要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情境。深刻认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正确把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心理特点,注意“原理”课教材中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复问题,必要时可以用中学已学的知识作为引子进行“导入”,使我们的教学始终切准学生这一脉。如果脱离了实际,无论你设计的问题多么精彩,多么诱人,都与教学无益,都会事与愿违。

再次,充分发挥教师对整个教材体系的宏观驾驭能力和专题教学的运用能力。我们广大的“原理”课教师,从“目前的知识结构来说,还难以适应教学要求。其原因不在教师本身,而在于我国长期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存在欠缺和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从整体上建设不足,过去只是分门别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3]“05”新方案实施以来,不但要求“原理”课教师具有某一个部分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这就需要广大“原理”课教师接受培训,苦练教学基本功,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提高对整个教材体系的宏观驾驭能力和专题教学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倬.关于开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思路与措施[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2]李雪萍.多维互动专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9(6):118-120.

12.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篇十二

一、提高化工原理实验重要性的认识

化工原理实验课和其他基础实验课最大的区别在于接近工程实际。从整个化学工艺的角度而言, 任何一个工艺过程均是由“三传一反”组成的, 实际反应中参与反应的设备很少, 绝大部分的设备和工艺都是都是由“三传”来支撑的, 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在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不论是原理课还是实验课, 都应该使学生明确课程的地位和重要性, 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明确学习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建立一流的化工原理和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体系对应用化学专业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重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工程意识, 培养理工结合型的人才。

二、加强实验理论教学, 培养学生工程意识

化工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 原料、生产方法、设备、产品多种多样, 工艺流程也是千差万别。化工原理实验中的单元操作可以充分地体现出工程问题的复杂性。由于第一次接触工程问题, 很多学生的感触是无从下手。如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是当务之急, 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中去, 树立工程意识。

在理论课中要让学生明白以下几点。一是每一次所做的实验在工程中有哪些应用;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哪些技能;通过实验可以解决哪些问题等, 有目的的实验可以事半功倍。二是让学生了解工程实验的基本处理方法, 遇到实际的工程问题应该从哪里入手, 运用哪些原理知识, 测量哪些数据。三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工程实验的安全知识, 如风机、离心泵、加热器、电动搅拌、二氧化碳钢瓶等的正确使用方法, 遇到事故如何处理等。

三、增设实验室管理人员, 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所在的学院每个学期开设一次化工原理实验课, 作为独立开设的实验课一般为32学时, 实验设备使用间隔的时间较长, 每次在实验预试和实验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设备问题, 例如胶管老化、水管阀门生锈堵死、设备漏水、设备配件损坏等情况。有些是设备本身的原因, 也有一些是由于学生的不正当操作引起的。实验课上, 实验指导教师总是奔走在设备之间进行设备的维修和故障的处理, 这些工作耗费了相当大的精力, 对学生实验操作的监管就会下降, 实验课堂效果不好。化工原理实验课应该效仿有机、无机、物化实验室, 安排实验准备和设备维修人员, 如遇到设备故障, 由维修人员进行维护, 实验指导教师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

四、编写实验讲义, 为学生预习自学提供教材

实验讲义是学生预习自学、开展实验的主要参考资料, 是教学指导思想、内容、方法的综合体现。针对实际教学情况, 根据所购买设备的使用说明, 结合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编写了相应的讲义。实验讲义中包含了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步骤、设备、注意事项、实验原始记录表、实验数据表、实验思考题等内容, 内容详尽, 适合学生自学。

五、加大对学生实验预习的管理力度

(一) 强调预习的重要性。

化工原理实验接近生产实际, 每一个实验中几乎都能够体现各种工艺参数的测定、设备的使用、仪器的操作。如何运用实际的设备完成生产, 虽然在理论课中给学生详细讲解每个实验的全过程, 但是在3~4个学时的时间内集中讲授所有的实验仅仅能够使学生对实验, 从宏观上有一定的认识, 每周只做一个实验, 时间跨度大, 因此实验预习是非常必要的。

将实验理论课从实验课中独立出来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预习也是一种考验。不同于有机、无机等其他实验课, 实验仪器多, 每一次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做一个实验,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每一次实验课先讲理论再做实验, 指导教师在实验开始之前会详细地讲解实验步骤并进行演示, 基本上是教师说什么, 学生做什么, 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 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 实验后很快就遗忘了。针对这种情况, 学生必须在实验前做好充分的预习。一般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自学和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方式进行。

(二) 把握预习的重点, 做到有的放矢。

一是实验装置的预习。化工原理实验装置接近工程实际, 实验仪表、阀门、管路、设备很多, 学生在实验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实验装置中物料的走向、各个仪表、阀门的作用。实验装置的结构特点、操作流程, 有哪些注意事项。由于在实验课开始之前教师不再讲解实验原理, 不熟悉设备学生根本无法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的熟悉程度是实验成败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二是实验步骤的预习。在实验设备熟悉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能够脱离实验讲义直接进行实验, 而不是看一步做一步。这样, 既可以保证实验的有效进行, 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实验预习报告中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或符号) 简单叙述实验过程和步骤, 在实验前现场预习之后, 要求学生能够复述实验步骤。双重预习, 实验效果较好。

六、完善实验评价系统, 做到客观公正

传统的实验评价方式主要是以实验报告作为评价的依据, 化工原理实验讲究合作, 每个实验最少要两个人一起做, 共用一套实验原始数据。仅仅通过实验报告来给成绩有失公平, 个别学生实验态度不认真, 自己不动手操作直接用同组人的数据交差, 或者有的学生编数据, 甚至连实验报告也是抄袭, 导致学风不良。因此评价方式的完善势在必行。为了能够做到客观公正, 实验的最终成绩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 预习 (占15%) 。

预习工作做得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实验的实验效果。教师在实验开始之前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现场熟悉实验设备, 在此期间进行预习检查, 主要两个方面, 一是预习报告书写是否规范, 实验原始记录表格是否正确, 实验步骤是否用自己的语言简写;二是以提问或者是复述的形式对实验的目的、原理、所测参数及其方法、操作步骤、设备等等进行检查, 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及时打分。

(二) 实验操作 (占20%) 。

实验操作可以体现学生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巡视,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分。实验操作是否规范, 设备表达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实验态度是否认真, 实验数据是否合理等等。实验结束后将实验数据抄写在实验原始记录表中得到教师签字后方可离开。实验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巡视, 及时将学生操作情况进行记录并给定相应的分数。

(三) 纪律卫生 (占5%) 。

化工原理实验室所有设备同时开启噪音较大, 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禁止嬉戏打闹、串岗聊天, 除了必要的合作沟通禁止大声喧哗。在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实验设备打扫干净, 以减轻值日生的劳动量。这部分分数由教师在巡视过程中直接给分。

(四) 实验报告 (占30%) 。

实验报告的处理过程是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的科学分析的一个过程,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分。实验报告要完整 (包含实验的目的、原理、设备流程、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结果举例计算、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思考题) , 实验举例计算过程要正确, 相关的图线表格绘制是否正确, 实验结果的讨论分析是否合理, 实验思考题回答是否正确。这部分工作由教师在实验报告收齐以后统一给分, 要求有详细的评分细则, 做到公平公正。

(五) 实验操作考试 (占30%) 。

实验操作考试项目由学生自行抽签决定, 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操作 (可以是某一个实验的完整操作、某一种实验故障的处理方法或实验过程的叙述等) , 并且回答教师提出的关于实验的相关问题。这部分成绩要求有严格的评分细则, 逐项给分。

事实证明, 科学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做到公平公正, 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本文对化工原理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关于实验理论课的重要性、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实验室人员的管理、实验教材的编写、加大对学生预习的管理力度、实验评价方式的完善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探讨, 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 .曾文良, 王剑秋, 张复兴.应用化学专业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 2007

13.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的体会与感悟 篇十三

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前,我对于马克思主义只有微存的印象,朦胧的不可知感,从没想过学习这个有什么用,也没想过自己会怎么学。然而,实际上的学习确实比想象中要深奥很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可以解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其中所涉及的辨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辨证法、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等等,更是从哲学角度深层次的剖析了这个世界。

同时,在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时候,深深地感受到了以下几点:1.老师态度认真,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2.课程设置合理,讲课详略得当,程度适中。3.讲课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由浅入深的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奥妙。4.视频教学,通过很多视频纪录片,使我们加深对理论的认识。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尽管我还有很多地方不明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还是让我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实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知识,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2 老师们在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时,深入浅出,语言幽默,并联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加以阐述,这种讲课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并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实进行分析。

14.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的体会与感悟 篇十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 解马克思主义,确立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打下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 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 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 学相比,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三个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自然观,辨

证唯物主义是指自然具有自在性、规律性、联系运动的矛盾辨证性;作为一种认识论和实践论,辨证唯物主义是指正确认识最终来源于

感官的感觉和主体的物质实践活动,认识和实践在认识、实践、认识、实践的辨证运动中相互促进发展。

15.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的体会与感悟 篇十五

关键词: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

作为人类文化瑰宝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自其面世后, 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一直被大家推崇、继承、发扬着。马克思为人类提供了无尽的知识盛宴, 引导我们的思想不断进步, 逐步接近真理。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 它为我们提供指引, 带领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具有如此功能, 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方法、理论内容、逻辑结构和历史发展形成了一个科学发展的有机统一的整体体系。

一、整体性的含义

整体性属于辩证法的范畴, 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特别重视对整体性这一概念的阐释。整体性是把一定对象和存在视为内容和结构完整的统一有机体, 是一种辨证分析的方法和观察原则。马克思认为整体并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 而是在个体总和上的提升, 整体决定部分。马克思将整体性的方法用于其对社会以及人的本质说明, 表明社会并不是个人的集合, 而是这些个体彼此之间发生的联系、关系总和。蒲鲁东说, 从社会角度看, 没有奴隶与公民之分, 两者同属于人这一范畴。但是, 事实正好与此相反, 从社会之外看, 奴隶和公民才属于人的范畴。社会规定了成为奴隶或公民, 用字母表示即A和B之间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学科、教材、课程等相关体系的内容研究。这些年,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探讨正是从这些方面来开展的。

三、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研究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各体系紧密相连, 其中理论体系是基础

体系就是把一系列理论上的观点联合起来, 从而形成一个与范式相类似的东西。体系就是学说形成的范式, 是一个理论观点所形成的逻辑集合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个科学的体系, 从不同角度来看, 其又可以具体细化为理论、学科、教材和课程等体系。理论体系就是从理论的角度来说, 它是一个有着严密逻辑和合理结构的知识体系, 是由一组彼此有关联的命题和概念经过学者的严密论证及推理而形成的, 反应出来的是理论上的观点和逻辑上的架构。学科、教学以及教材体系则是从学科建构、教学和教材框架上逐步推进开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各个体系, 不管类型相同与否, 彼此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其中理论体系是学科、教材、教学以及课程体系的基础。从这一角度出发, 我觉得, 教师如果不对理论体系作深入研究, 很难将教材向教学系统、向认知系统以及信仰系统转化, 更谈不上教导学生来区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材、教学以及课程体系了。理论体系向其他体系的转化不是只有教材组专家或相关授课教师才能去做。唯有深入透彻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 才能有望改进教材, 真正实现教材向教学系统、向认知系统以及信仰系统的转化。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各体系应当在整体性的指导下构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各体系只有在整体性的指导下构建, 才能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才能实现其意义。第一, 整体性提供给我们的是完整的、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求我们了解掌握唯物史观, 并且能够运用它分析现实问题, 树立科学合理的世界观, 用科学的方法论看世界。第二, 整体性在逻辑思维上为研究者提供力量, 强调宏观整体的视野是分析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必备要件, 必须在宏观和整体的背景下研究问题, 要重视各个理论相互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结合连续性以及规律性分析社会。第三, 整体性强调从宏观上, 可观与实际相结合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要求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发展, 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换句话说, 要在发展中把握整体性。第四, 整体性帮助人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键内容, 即我们大力提倡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当人们认识到这一关键内容时, 就可以在精神上获得力量。这一过程是有关理论的原理、运用和发展的有机统一的发展过程。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的发展演进。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个体系之间, 不管类型相同与否, 彼此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有了客观深入透彻的了解下,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袁银传.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08) .[1]袁银传.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08) .

[2]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基本原理体系的建构[J].教学与研究, 2007, (11) .[2]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基本原理体系的建构[J].教学与研究, 2007, (11) .

16.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的体会与感悟 篇十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实际;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61-01

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要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它批判地吸取了人类的全部文明成果,在总结了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下创造了科学的理论。这种科学的理论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起了人类的认识史上空前的革命,结束了人类在黑暗中徘徊的苦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虽然距现在已有一百六十多年,但至今没有哪一个流派和思想体系能与其相媲美,它仍然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在目前,由于世界資本主义的力量有较大的增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特别是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西方敌对势力断言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出现“社会主义走进历史的死胡同”等讥讽。这些论调是不符合事实的。一百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多次被宣布为“过时”的喧嚣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在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向世界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要正确理解其内涵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原理,主要包括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主要是指历史观和价值观,方法论主要是指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列宁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它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 第二个层次为经典作家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重要结论。这些观点是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得出的结论。第三个层次为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个别观点。这些个别的观点和结论,是革命导师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于当时当地的历史事件作出的判断、预测,随着条件的变化,它们有可能变得不正确了。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提供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科学工具,如果不用它来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毫无意义。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告诫人们:“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多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九十多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同国内外阶级敌人作斗争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的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一毛泽东思想。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中国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得出新结论,用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九十多年的最基本的经验。

四、新时期更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学习掌握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反对两种错误思想 。一种是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了解和研究。另一种倾向是,背离马克思主义,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其次要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中国的国情 。要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准确地把握中国的国情。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在于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脱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最基本前提。当前,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服从于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最后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会进一步发生更大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将日新月异,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所作出的具体政策、措施都要与时俱进,紧抠着战略目标的要求不失时机地作出调整,提出与变化着的实际相符合的新办法、新举措,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雁 浅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 《经济视野》, 2012, 第11期:165-166

[2]田心铭 把我们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略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党的历史经验中的地位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12期:18-23

[3]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高校理论战线》, 2001:4-7

17.马克思哲学原理社会实践策划书 篇十七

·主题:关于大众对于临安山核桃这一地域性品牌认知度的调查

·实践目的:通过省内外同学的问卷调查,经销山核桃的公司的走访调查,以及查阅相关的文献来了解这些年了临安山核桃这一地域性品牌的发展和公众认知度,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并给予相应的建议。

·实践地点介绍:临安是指临安市,是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拥有“中国竹子之乡”的美誉。2011年4月8日,临安举办“2011中国临安百笋宴美食文化节”。开幕式上,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临安“中国竹笋美食之都”称号。安地处浙西北,东邻杭州,西接黄山,南连富阳、桐庐和淳安,北靠安吉,是距离上海、杭州等大都市最近的山区市 ·实践背景介绍:

临安山核桃

山核桃是一种落叶乔木,属胡桃科山核桃属,约有20个种,中国为原产地之一。山核桃的果实由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风味,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逐渐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高档坚果。

山核桃又叫小胡桃、小核桃,生长在气候优越、土壤肥沃、植被茂盛的山区,主要分布于浙西北天目山区,属于稀特产品。每年白露前后成熟。属纯野生果类,集天地之灵气,真正无任何公害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也是众多中国干果中品味、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之一。山核桃核仁松脆味甘,香气逼人,可榨油、炒食,也可作为制糖果及糕点的佐料。山核桃果仁中含有7.8-9.6%的蛋白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7种以上且含量高达25%以上,还含有22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钙、镁、磷、锌、铁含量十分丰富。据资料分析,每公斤核桃仁等于9公斤鲜牛奶或5公斤鸡蛋、2公斤牛肉的营养价值,而且它较牛奶、鸡蛋、牛肉的营养易为人体吸收。核仁还具有润肺补气、养血平喘、润燥化痰去虚寒诸功效。除了种仁,山核桃的外果皮和根皮果可供药用,鲜根皮煎汤浸洗,治脚痔(脚趾缝湿痒),鲜外果皮捣取汁擦治皮肤癣症。临安是中国山核桃产地之一,山核桃的栽培利用已有500多年历史。临安山核桃素以粒大壳薄、果仁饱满、香脆可口的优良品质享誉海内外。截至2011年,目前杭州市山核桃种植面积超过80万亩,产值超过23亿元,临安有大小山核桃加工企业200多家,年加工能力突破3万吨,从业人员9.2万人。在2009年9月6日,在浙江省临安市政府举办的“2009中国(临安)山核桃文化节暨山核桃采摘开竿仪式”上,中国经济林协会宣布授予临安市“中国山核桃之都”、岛石镇“中国山核桃第一镇”称号。山核桃产业已经成为临安农村经济的一个主导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临安山核桃成林面积已达46万亩。昌北一带的岛石、仁里、新桥、呼日、鱼跳;昌化一带的顺

溪、洲头、吉口、马啸、湍口、龙岗、石瑞;还有於潜、横路、西天目、东天目、临目等地,都是山核桃主产区。临安山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占据着全国的半壁江山,有“中国山核桃之都”的美誉,年产山核桃1万多吨。

在农业部信息中心举办的2009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上,临安市农产品著名品牌“临安山核桃”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评估为3.64亿元的品牌价值。这是我国借鉴国际通行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准则,第一次由第三方专业研究机构开展的品牌价值评估。

此举标志着这颗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临安山核桃”在全国已形成品牌共享,成为临安区域品牌的“金字招牌”。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牌消费飞速发展,具有区域性、资源独特性的区域公用品牌创建成了农业品牌的未来。临安山核桃,其特定的地理环境资源、传统的加工工艺、浓郁的山核桃生态文化,造就了临安山核桃独特的品质。这颗小小的山核桃被评为“杭州七宝”之一,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并将临安打造成“中国坚果炒货中心和交易集散中心”、“中国山核桃之都”。此次临安山核桃被中国农业部列入首批区域公用品牌评估之列,公布品牌价值为3.64亿元。

新闻链接: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农产品品牌的一种重要类型,指的是特定区域内相关机构、企业、农户等所共有的,在生产地域范围、品种品质管理、品牌使用许可、品牌行销与传播等方面具有共同诉求与行动,以联合提高区域内外消费者的评价,使区域产品与区域形象共同发展的农产品品牌。其特征有三:一是建立在区域内独特自然资源或者产业资源的基础上;二是品牌权益不属于某个企业或者集团、个人所有,而为区域内相关机构、企业、个人等共同所有;三是具有区域的表征性意义和价值,是特定区域的代表。据介绍,诸如仙居杨梅、黄岩蜜橘、三门青蟹、临安山核桃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美味产品,都属于区域公用品牌的范畴。

临安市山核桃产业的前景还是好的,发展潜力巨大,只要政府加强对整个产业发展深层次问题的引导和研究,加强山核桃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各环节的标准化监管;如何在培育品牌、利用原产地标志等方面,既重视市场的作用,又发挥政府的作用等。只要市政府及农业、林业、水利、环保、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对山核桃发展规模进行适度调整,对山核桃主产区生态环境进行调查评估,编制应对方案,加大对水土保持、生态功能恢复、山核桃生态化经营扶持力度,以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低产、低效林改造为重点,以科技为支撑,突破良种苗木培育关,实施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栽培,全面实施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龙头带动和

名牌推动战略,提高名优干果产业的整体效益,全面改造提升名优干果产业,探索建立和完善产品营销体系,不断延长和完善产业链,最终实现临安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临安山核桃文化体验馆

临安山核桃文化体验馆位于玲珑工业园区内,占地面积达3500多平方米,由杭州临安山妹子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浙西大峡谷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近600多万元建设而成,于2011年10月25日正式开馆,中国杭州临安第四届山核桃文化节在馆区开幕。

临安山核桃文化体验馆内设有导览区、文化博物馆、互动体验区、观光生产线、美食休憩区和临安名特优展示展销中心。导览区主要功能是团队预约和体验馆整体介绍,同时在文化墙上也有以往在馆内举行的活动图片展示。导览区与博物馆区由一座石板桥连接,旁边入眼的是一棵高七八米的山核桃树,走过“中国山核桃之乡”的门楼便是博物馆区。在博物馆区域,将山核桃的历史与制作过程立体呈现,通过收集到的古书、旧照片、老物件让外地游客更加真实地了解临安山核桃的故事。

而互动区域,活动比较丰富,游客不但可以亲自尝试手剥山核桃的制作,还可以定制属于自己的山核桃挂件。在互动区还有两棵祈福树,可以在手工艺制作区自己制作或者购买一个祈福挂件,写上自己的愿望挂上祈福树的枝头。同时在这里还有一个“慢递邮局”,游客可以在这里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明信片,写上内容还有寄信地址,投入到写了时间的邮箱里,不管是三个月、六个月还是一年,体验馆的工作人员都会妥善保管,并在要求的时间内给寄出。互动区域设置有音响和舞台,可以定期进行歌舞表演和互动游戏等活跃气氛的活动。在观光生产线区,游客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山核桃的现代化加工过程,与文化博物馆区的老旧制作加工工具进行鲜明的对比。走上空中步道就是美食休憩区,在这里有现制糕点、茶饮供游客驻足品尝。在接下来的开发中,体验馆会将更多的山核桃产品融入茶饮中,像山核桃仁咖啡、奶茶,这些在我们杭州的茶语间已经进行了尝试,受到很多客户的喜爱。

临安名特优展示展销中心集合了全市各大知名农产品企业的优质产品,共有坚果炒货、竹制家居、鸡血石工艺品、山珍果蔬、原产土货等五大类近千种特色商品。

临安山核桃文化体验馆的建成,是临安农产品企业和旅游企业的探索转型升级的试验,开创了临安工业旅游的新时代。体验馆是进行山核桃科普知识教育的最佳场所,同时也直接和间接地带动山核桃及其它农特产品的销售。随着山核桃文化体验馆的现代化运营,随着更多的参观者深入了解临安的山核桃乡土文化和吴越文化,它对促进临安生态农业和山核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必有积极的作用;农产业文化创意与旅游观光等诸多元素的融合,临安山核桃文化体验馆将成为华东旅游线上最富有浙西特色的工业旅游典范。

·实践项目及流程:

一、调查问卷。

向浙江农林大学学生发放一定数量的调查问卷,以调查大众对临安山核桃这一地域性品牌的认知以及其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二、走访调查。

1.走访经销山核桃的公司,从商家的角度来看临安山核桃这一地域性品牌的发展情况以及其未来提高品牌知名度的途径及方式。

2.参观临安山核桃文化体验馆,了解临安山核桃的发展历程来研究临安山核桃这一地域性品牌知名度的发展。

三、查阅资料。

查阅相关资料,得出近年来临安山核桃这一地域性品牌的发展和提高知名度的途径。

四、数据整理。

对调查问卷以及走访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做出相应图标。如,大众了解临安山核桃的方式及其比例。

五、得出结论。

大众对于临安山核桃这一地域性品牌的了解到底有多深?临安本地政府为发展临安山核桃这一地域性品牌所做的努力有哪些?打响临安山核桃这一地域性品牌的知名度的方式重点有哪些?为进一步提高临安山核桃这一地域性品牌的知名度还应当怎么做?

六、给予建议

·具体时间地点安排

实施时间:五月份的周末

地点:浙江农林大学临安汽车东站

横路农家土特产公司(天目路332号)

临安好滋味土特产有限公司(锦城街道城中街101)

浙江林学院天则山核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城中街54号)

临安山核桃文化体验馆(玲珑工业园区)

·实践预期结果:

山核桃是临安市的传统名优特产,声名远扬,已成为临安林农,特别是两昌地区农民的“摇钱树”,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但随着周边县市山核桃产业的发展壮大,临安山核桃面临的挑战已越来越大,已不再是“一枝独秀”。怎样始终保持临安山核桃的行业领先地位,使这一传统名优特产持续造福临安人民,我们认为实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已势在必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将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公众对于临安山核桃这一地域性品牌的了解程度和主要了解途径,来了解临安山核桃这一地域性品牌的知名度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方向,例如加强网络营销宣传手段,通过淘宝等网络交易平台来加大品牌知名度等。

我们还将通过走访经销山核桃的公司和参观临安山核桃文化体验馆,从各方面了解临安山核桃这一地域性品牌的发展历程,以及企业和政府扩大其知名度的途径和方式,并结合我们的问卷统计结果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建议预计发展临安山核桃这一地域性品牌知名度的未来重点形式和方向,例如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企业应在现有的营销策略上精益求精,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宣传途径来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等。

上一篇:中考美好祝愿的简短句子下一篇:护理实习带教老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