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九年级数学一诊(精选7篇)
1.成都市九年级数学一诊 篇一
一、把好脉搏精心策划
1. 研读课程标准, 研究数学考试范围及要求
课程标准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内容命题的依据。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是九年级学生备考前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没有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的备考是低效的、盲目的、缺乏针对性的, 师生都要掌握对每一知识点和考点的要求。
2. 仔细研究近年来的命题趋势及考题热点
进行九年级复习备考时, 应该研究近年来的命题趋势及考题热点。学业考试的要求是基本的、基础的, 以考察整体教学效果为目的的, 通过考试来检验教育教学效果, 深度揣摩命题的难度要求和命题变化形式。还需教师开阔视野, 搜集新题型, 以及领会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二、把握学情合理规划
第一轮:单元复习
打破章节限制, 可以重新将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分成三大体系, 即: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在单元复习中, 不限于单一知识点, 而是建构完整的知识系统, 按循序渐进的原则, 把知识有机地整合和综合, 对知识进行全方位梳理, 使学生真正地构建起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第二轮:专题研究
结合学生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 可设置专题研究。例如:应用问题, 开放问题, 图表信息问题, 运动变化问题等。例如, 在应用问题专题复习时, 又设定了方程的应用、函数的应用、不等式的应用。现以函数的应用中的一次函数的应用为例分析做法, 一次函数应用是近几年的中考必考考点, 也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题型之一, 教师应该搜集题型, 师生一起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 学生便会对此类问题的分析有明确的思路, 从而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第三轮:综合提升
这一阶段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与拓展,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深、广、难度的发展,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能。例如, 在攻克压轴题时, 根据很多压轴题都有运动的元素, 就可以针对运动问题进行相应的训练, 如:1.用简单的代数式表示某些变化的量。2.找好界, 分清限。也就是分析图形变化有几种趋势, 找到关键点, 画出各种图形, 分清几种情况。3.解决运动问题常见的几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体会、去分析、去实践。有的同学对压轴题采取放弃的态度, 要让学生拥有自信, 尝试成功, 消除畏惧心理。
第四轮:模拟测试
这一阶段可以采取“考—批—讲”的程序, 以考代练, 让学生在真枪实弹中迅速成长起来, 成熟起来, 因为只有在考试中才能暴露出问题, 只有在考试中才能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 学生的失误才能逐渐变少, 才能很快走过害怕考试的心理阶段。
第五轮:考前浏览
这一阶段是考前休整阶段, 学生的紧张程度已达到极限, 这时候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轻松的环境, 把做过的试卷进行浏览, 是查漏补缺, 要有轻有重而不是面面俱到。在这一阶段, 学生可以浏览一下教材, 也可以浏览自己的错题集。
三、适度挖掘细致深化
1. 创新备课———复习课既是新课, 又不是新课, 复习课不是重
复, 不是原地踏步, 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具有片面性, 在复习阶段如果还是对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 那么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也没有什么新的收获。
2. 精选课题和精编试题———复习课上要做到精心选择学生掌握上存在困难的问题, 进行重点的复习, 强化训练, 力求全面过关。
3. 建立学生错题档案, 每一次考试中, 都要将学生易错的问题
2.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篇二
【关键词】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一、概述
复习是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对于面临中考的初中生而言,更是需要对复习给予重视。九年级数学,不仅要进行新知识的吸收,同时还要对新知识进行复习,更要准备整个初中数学课程的复习。这样对于一些数学底子比较差的学生而言,会倍感沉重。但是,换个角度来想,复习又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过去的不足进行弥补。所以,对于九年级的学生们而言,学好数学,复习好数学,自信面对中考,就要能够吃苦,进而加上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这样曾经不懂的知识也可以得到完善,而新的知识也能够加以巩固。那么,如何制定有效、科学的复习策略,成为当前九年级学生的首要任务。
二、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定位不准确
中考数学复习定位不准确会对学生的复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定位不准确就会造成中考数学成绩平均分不高。一些数学老师由于过高估计自己学生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数学复习教学定位较高。这样就会造成忽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过多地去搞压轴题训练,一部分学生接受不了。一些教师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在中考数学复习中强化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这样就会导致中档题和较难的压轴题训练的时间和强度不够。
(二)忽视基础知识,偏重于做题技巧乃至押题
由于在中考复习中,时间短,知识量大,没有时间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学习。所以在复习中,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轻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做题技巧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往往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做题技巧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所以,在讲述做题技巧的同时,要将其和数学基础知识良好地结合起来。关于押题,这是很多的教师和学校都使用过的。押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又会使学生产生一味的依赖押题,忽视基础知识的问题。
三、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一)阅读教材,返璞归真,夯实基础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遵循“课标”的基本理念,关注“课标”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内容。试卷中许多试题大多源于课本,或是改编于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和复习题,试题结合基础知识考查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方程与函数、化归思想、统计思想、转化思想等等)。我们在总复习的第一阶段就要全面系统的复习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正确掌握定理、法则、公式等,并形成记忆,形成技能。
中考数学命题都是围绕“四基”和“四能”展开的。所谓“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基本思想方法。“四能”指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试题大部分是基本题,但基本题不是简单题,而是利用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基本的问题。
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在形成体系上下功夫,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新知识应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特别要注意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构建“数学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这样,在解题时,就能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启示,从记忆系统里迅速检索出有关信息进行组合,选取与题目的信息构成最佳组合的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二)梳理归纳,重视方法
做题是最需要方法的,尤其是数学的学习,更是需要掌握数学方法。有很多数学思想,都是需要学生们掌握的。在这里值得强调,掌握一种数学方法,是需要不断练习的。但是不要把已经掌握了的方法,还在重复的练习,这样相当于在做无用功。
1.针对难点、重点、弱点以及热点题型进行专题练习。
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开展专题复习,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数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在解决实际的数学应用问题时,我们要根据题意得出已知的条件,并且要发掘隐蔽的条件,然后画出图形或者列出等量关系方程,把学生容易忽略和容易出错的问题作为重点来讲解,这样学生就会加深记忆。再者就是要针对难点、重点、弱点以及热点题型进行专题练习。每一次进行专题练习前,教师先将这类题型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让他们先独立进行思考和解决,课堂上教师再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学生对于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以及易错的地方会更加关注,复习效率才会提高。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注重一题多解
数学能力是在训练中培养的,但机械重复题海战术,并不能很好地使学生具有能力。反而会加重学生负担,若在教学教中,培养学生 一题多解,则能开拓学生思维,形成发散思维,形成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2)注重多题一解
不同类型的问题,不同知识点的问题,各种知识点的综合问题,其解决所用的知识点尽管不同,但其数学思维方法是相同的,通过多题一解,向学生展示其思维的共同点,使学生体会到思维的共性,掌握其思维方法。
(3)注重数学思想教学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的本质体现,是形成数学能力、数学意识的桥梁,在中考数学复习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数学思想教学.在解题训练中,有目的地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全真模拟,巩固强化
通过前几个阶段的复习,学生对于初中数学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概念已经基本掌握,这时进行模拟中考测试,其真正的目的就是查找复习过程中的不足和漏洞。教师要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认真做好试卷的讲评工作,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做题习惯,不要为了快速的答题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做题步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丢分。另外,要对学生做好心理辅导,让学生树立信心,不要过度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要通过心理辅导缓解学生的压力,让学生以一颗轻松愉悦的心情迎接中考。
参考文献:
[1]吴永春. 《对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的几点建议》[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 2014(11) .
3.成都市九年级数学一诊 篇三
中新网保定11月11日电 题:500余人108小时的生命救援:河北蠡县营救坠井儿童纪实 中新网记者 吕子豪
11月10日23时10分,经过连续108个小时的艰苦救援,河北蠡县落井儿童被成功救出,经医疗专家鉴定,确认儿童已死亡。
现场,挖掘车、运土车、警车,汽笛长鸣,为小聪聪送行;围观群众、救援队员、媒体记者,神情凝重,目送救护车离去。
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治遗憾地说,这是一个多年废弃的枯井,井下杂物非常多,此前虽多次探测,但均未发现孩子。直到挖到井底后,才在泥面底下找到了孩子。
儿童坠井多方救援
11月6日上午,蠡县鲍墟乡中孟尝村村民赵向阳带领女儿和儿子聪聪到地里挖白菜,将要返回时,发现三轮车不能发动,后叫来村民赵子康帮忙。在三轮车发动过程中,孩子无人看管,不慎坠落40余米的废弃机井中。家长当即向110报警,并向村中求救。
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的南丙辰是保定市唐县人。6日上午,他正带领两台挖掘机在距事发地附近和聪聪的爷爷一起挖麻山药,即将吃中午饭的时候,聪聪爷爷突然接到电话称“孩子掉进了井里”。“我带领挖掘机到了现场,我们第一个开始进行挖掘。公安、消防很快赶到了现场,开始向井下输送氧气。”
南丙辰说,现在的中国,国家强大,人民生活富足,遇到困难都能出一份力,这充分体现和诠释了人间有大爱。“5天来已影响收入2万多元,但只要能找到孩子,自己损失再大都值。”
事发时,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曲港高速蠡县段项目经理刘郑与工友们正在约10公里远的工地施工,接到求援消息后,立刻派出两台挖掘机赶到事发现场。发现救援任务比较艰巨后,随即将全部35台大型机械全部调往现场进行救援。“我们的施工现场暂时停工了”。
现场救援副指挥长、蠡县副县长吴素杰称,事件发生后,该县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现场指挥机构,展开有序救援。期间,蓝天救援队、直隶救援队、保定及时雨救援队、保定春雨爱心公益团、博野新夕阳爱心协会、高阳爱心协会、安国市青年志愿者、蠡县爱心群等20多个社会志愿团体也陆续加入到救援中。
救援作业险情不断
7日,挖掘土质出现沙层,作业面极易塌方,技术组采取扩大作业面积,通过5层梯次挖掘逐层推进,克服了沙层阻碍。
8日上午,施工环境越来越困难,井壁水泥管道越来越窄,并发现水泥管道有破损,井外围的土质越来越坚硬。出现洪淤土层,机械无法作业且容易塌方,经研究改为套管沉降法,进行人工挖掘。
8日18时,由于作业面出现裂痕,存在大面积塌方危险,救援工作暂停。
9日凌晨3时,在移除可能坍塌的土方后,救援工作恢复正常,直至救援结束。
10日10时,一名三次下井挖掘的志愿者在换班升井后因缺氧突然晕倒,经现场医护人员实施抢救后,被送往医院进一步观察治疗。
舆论压力巨大
事发第二天,网上已经出现“也许是孩子被拐跑了,家长已报警,无奈撒谎了”的帖子。官方态度是,“家长坚称孩子落井事实存在,并经调查在场群众,从生命高于一切的立场出发,技术组决定采取向下掘进措施。同时,持续向井下输送氧气。”
有网帖质疑“救援方案不科学”。官方通报称:救援工作展开后,该县迅速从各方救援队伍中,抽调专业人员与公安局及公安消防大队一起组成技术保障组,负责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和指挥救援。救援过程中,通过生命探测仪、专业红外线视频、专业打捞机械手臂等设备对井底进行扫描、营救。
有媒体突然报道“孩子家长被警方带走了”。官方紧急辟谣,“是调查了解情况,不是被控制”。10日21时30分,救援工作进行了105个小时。迫于“接近枯井地布、始终不见孩子踪影”等救援压力,官方公开对媒体表态:若确认孩子不在井内,将转刑事案件处理。
爱心澎湃的大救援
10日23时30分,蠡县副县长吴素杰直面几十家媒体采访时宣布:通过不懈努力,落井儿童被找到,但不幸的是,经医疗专家确诊,孩子已无生命体征,非常遗憾。
吴素杰透露,此次救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支持,来自消防、公安、机关团体、救援团队及临近的博野、清苑、肃宁、高阳、饶阳、曲阳、任丘、唐县等地的社会救援力量达500余人。截至救援结束,参与救援的挖掘机、铲车、运土车、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车辆有165辆,挖掘土方近30万方,共接收社会捐款17万元人民币,鸡蛋2200斤,方便面、水、奶、面包、饮料及其他食品11000多件,柴油28吨,护壁管8个,棉大衣600件、棉鞋300双。(完)
2017年成都一诊作文题解析
一、【原题回放】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①2012年8月13日,在北京,3岁男孩明明在京旺建材城门口踢球时,不幸坠入一口深95米、直径42厘米的空调井中。明明最终没有救上来,因打捞难度巨大,孩子只能就地掩埋,长眠井下。
②2016年11月6日,保定6岁男童聪聪跟着父亲在地里收白菜时,不慎跌落40米深的枯井中。消息传出后,当地各方力量一直不间断实施救援,热心人士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并送来物资、现金等物品,形成强大的后勤保障,试图联手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2016年11月10日夜间,坠井男童被发现,奇迹却没有发生,孩子不幸已无生命体征。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思考和理由。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专家解读材料内涵
【唐焱——石室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成都市“2017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作文试题,以两则新闻为作文材料,要求学生就材料谈谈自己的思考。其作文材料的选用充分体现了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关心社会、思考现实的命题思想,作文题型则保持了全国高考作文意在突出学生分析问题,理性思辨能力考查的命题形式。
对于本届高三学生来讲,“一诊”作文的难度应该不大。
“一诊”作文提供了两则材料,分别简述了2012年8月、2016年11月2个幼小的孩子不幸坠入深井,虽经大力营救但最终遇难的事件,要求学生就“材料引发的思考阐述你的思考和理由”。
从立意来讲,本作文属于多材料作文,要求学生不能只从一则材料而必须综合两则材料进行审题和立意,所提炼的作文观点,不仅要体现正确的“三观”,还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两则材料的整体理解和概括。从写法来讲,本作文应当是以“任务驱动型”的“时评文”为优选。学生采用“时评文”的写法,更能够使文章紧扣具体的事件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传达自己的真实思考和情感,更能够使文章展现认识深刻、言之有物,逻辑周全、有条有理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就本次作文试题来看,一下的立意的角度可做参考:
1.奇迹不一定会发生,但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
2.不要再让深井吞噬更多的生命。
3.成功救援的奇迹远比不上不再发生灾难的奇迹。
4.痛定思痛,防患未然。
5.因为年幼,所以必须给予更多的关切和保护。
【孙继良——成都外国语学校语文特级教师、高三年级主任】
这次的作文题目要求考生注意认识问题的深度性、与社会生活结合的紧密性,要求考生关注时事,关注生命。题目中给出了两个材料,其实与如今中、高考强调的立德树人核心是一致的,选材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如果要立意的话,大概有4个立意角度:
一、是枯井吞噬生命,温情(善良)感动人心。这两个材料都体现了人们的温情和善良,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二、探问坠井事件的背后,拷问成人的责任和良心。通过坠井事件来探究他背后的一些深层次的原因,这一事件的发生,是成人责任心的缺失,以及部分人良心的泯灭,在修建完之后不收尾不善后,留下许多的安全隐患,这是当下社会的一种通病。
三、掩埋隐蔽的“枯井”,诊视宝贵的生命。从事件之中吸取教训,“枯井”不仅是枯井,更是指导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四、竭力拯救危难固然让人欣喜,不让危难发生更加难能可贵。这一立意主要是从让人们防患于未然着手。
立意之后,学生在写作中还要注意,作文题目明确写到“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思考和理由”,既然是引发的思考,就不能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因此在写作时就不能完全不谈这个材料,要有对材料的适当分析,也要有所延伸拓展。
这次一诊的命题方向与全国卷契合,作文的命题思路也是一致的,在以后应对二、三诊、高考的作文训练过程中,学生要更多地注意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不能丢。在积累材料、写作中,务必注意关注社会、关注时事,要求材料尽量新一点,写作的话题尽量靠近社会现实。不是仅从文章的框架结构和语言上去打造,一定要高度重视内容和情感,所以尽量多积累与社会生活时事结合的紧密的素材,多看新闻、多思考新闻。
【邵培德——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语文特级教师】
高考自前两年使用任务驱动型作文以来,社会反响很好,此次成都一诊,也采用了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为两则材料,两小孩都因不慎而落井死亡,对此不幸事件,请写出自己的思考和理由。对作文材料的理解并不难,而对问题的思考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则需要真本领。这个本领,绝不可像以前写材料作文那样,谈古论今,套古今中外名人典故来夸饰缀文;驱动型作文就是要切切实实就事论事,谈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谁能据理论事,找出问题发生之因并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谁才算有真本领,获得作文高分。
成都一诊的作文出得好,好在材料出自现实生活,好在学生都能写而不易产生偏题跑题的现象。但是真要写好作文也难,难在平时学生埋头读书而很少关注社会生活。如此,当他们面对这些材料时,往往会谈不出多少理由,找不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当然如有学生能据理而论,解决方法得人认可,那就是一篇可喜可贺的好作文了。
根据高考作文和一诊作文的导向,今后的高三复习,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因为这是今后作文出题内容的趋势;作文复习,要针对性练好任务驱动型作文,找一些公务员申论考试中的优秀论文给学生以指导。
二、【立意分析】 【思维点拨】
1、这是一个多材料作文。命题者要求考生以两则消息为作文材料,谈谈自己的思考。材料紧扣时事热点,充分体现了全国高考作文试题联系现实、关注社会的基本命题思想,突出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
2、对于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主要采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分析方法。本次作文的两则材料,主要相同点是:“深井吞噬了小孩生命,政府都在第一时间采取营救”;主要不同点是:政府营救不彻底,也没民间力量的参与,一个小孩被“就地掩埋”,一个小孩被“联手救援”。
3、考生可以从两则材料的“同”和“不同”处发问:①为什么“深井悲剧”还在频频上演?谁该为此“买单”?②为什么同为“坠井”,“待遇”却不同(一个就地掩埋,一个联手救援)?③我们该如何来呵护孩子的生命,让悲剧不再发生?④当被救孩子已无生命体征时,这场救援是否算是“失败”,甚至“没有意义”?⑤拿什么来抚慰这两个“不幸”的家庭?„„
审题的误区,考生只抓一个材料,要么着力于材料一,要么着力于材料二。得出《井盖到哪里去了》《团结就是力量》《爱心汇聚力量》《谁偷走了井盖》等立意,这些立意都存在问题,有的算合题,不是最佳立意。
实际上,两则材料都在讲营救孩子,但材料一隐含着政府在施救过程中的价值判断,因代价太大,就地掩埋孩子,施救不彻底,着眼于代价,将物的价值置于首位。而材料二,政府和民间力量一道彻底施救,将人的价值置于首位。
所以,本次作文的比较好的立意为《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人的生命利益至上》《人的生命大于天》等。
这个作文材料新鲜,很有时代性,引导考生关注时代,而且关注人本身,在这一点上是值得称道的。考场作文:
大批挖掘机救男童,行动远胜于说风凉话
11月6日上午,河北保定蠡县中孟尝村一名6岁男童不慎掉落到约40米深的枯井。11月9日凌晨,蠡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吴素杰在救援现场称,有500名救援人员及140余台车辆在现场。其中一些人员和车辆来自邻县。救援行动接受社会捐款超过10万元人民币,社会各界捐赠食物、生活用品、药品等物资2400多件,捐助柴油13吨。
类似的“全民救援”行动确实不多见,因为一起男童不慎落井的意外,当地部门动用大批挖掘机救人,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是噱头。热议可以,但请带着善意。人命关天,不计代价的救援才能彰显大爱。
少数围观者持有的“值不值”的论调,是缺乏人道关怀的。不管是不是噱头,救人是最基本的人道考量。挖掘机昼夜不停地工作,正是基于最原始的善心。在此次救援行动中,众多社会资源的同时联动——媒体、消防部门、宣传部门、普通民众„„都在全力付出,缺少其中任何一环,救援行动都不会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旁观者没有必要深究是否有炒作之嫌,救援行动能否成功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舆论场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但凡有爱心范本或者文明事例出现,总有质疑者站出来。不可否认,剖析真相确实需要质疑。不过,相比质疑,更重要的是善意的解读。解读某个事件,首先需要以严密的逻辑理性评价,避免陷入习惯性批判。
基于个人主观的认知经验,很多人容易将“80多台挖掘机救人”视为小题大作。可若放在实际情境中,人的生命是无法用价值论衡量的。相比于看热闹说风凉话,实际行动才更具价值。在意外和灾难中,个人所体验到的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才让救援显得如此重要。灾难无情人有情,绝非简单的煽情。
深井救人 是对生命的庄严承诺
11月10日深夜11点多,长达107小时的生死救援,走到了终点,奇迹并没有发生。深井之下的小聪聪被救上来的时候,已经没有生命体征。
但是,这场规模浩大的救援是“失败”,乃至是“没有意义”的吗?当然不是。
救上来的是冰冷的遗体,却给了无数生者希望——相信今后我们的生命也将如此被严肃对待,我们对社会的期待和信任在潜滋暗长。
这四五天来,100台重型机械奋力施工,在现场挖开了纵横一公里的巨型深坑,宛如一座露天煤矿;当地官员、消防战士以及各地赶来的志愿者,近千人挥汗如雨,甚至冒着塌方的危险,进行人工挖掘;当地村民、企业家各尽其力,慷慨解囊,救援过程中仅接受的鸡蛋就多达2200斤,方便面多达2100箱„„更不必说,数以亿计的网友在屏幕前为孩子祈祷。
救援历程是漫长和曲折的,在救援进入最后阶段,却仍没有在井底发现孩子时,曾经有人疑问:整个事件是不是一次乌龙事件,乃至恶作剧?进而开始怀疑,花费这么大精力、财力去救一个“普通孩子”,是否值得?
要说明的是,孩子失踪之后,在生命探测仪等仪器对井里进行探测,“仅发现孩子玩具,没有探测到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在明知道40米深井的开挖工程量极大的情况下,蠡县当地政府还是本着“生命至上”的理念,不惜一切代价展开营救。河北蠡县,这座县城,是值得致敬的。何谓生命无价?这就是!
我们始终相信每一条生命都该被严肃对待,哪怕平时看起来是如此卑微。这次救援事件无疑树立了一个生命的标杆: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就不该放弃。这是对危难中的公民的承诺,也是对每个公民的承诺;因为有了这种庄严承诺,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安全,我们对未来才会更有美好的预期。
“吃人”的机井到底谁负责
这些天,河北保定那个坠井的6岁男孩的命运牵动了很多善良的心。这个孩子是那么无辜,却是如此不幸,不过是和自己的父亲去菜地摘几棵白菜,就和死神发生了交集。没有天灾,也没有什么不可救治的疾病,仅仅是因为那个早就令人诟病的小小机井。
尽管从政府到民间,围绕着这个幼小的生命展开了一场爱心大救援,动用了上百辆车辆,500多人参与进了救援的队伍,其过程闪现了很多人性的光辉,留下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可惜,死神没有因此退却,这个无辜而幼小的生命,依然是静静的走了,留下他曾经的玩具,诉说着他在人间曾有的快乐。
还有什么样的事情能比面对如此无辜的生命猝然而去,更加令人悲痛的事情吗?更何况,这样的悲剧本有一千个理由可以避免,比如,当天留在家里,或者脚下的步点稍微偏那么一点,那么,他的人生轨迹就会变得完全不同,现在或许还能依偎在父母的怀里,欢快的撒娇。
但命运不能假设,尽管这不是机井第一次杀人,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悲剧在一个最不经意的瞬间,突然降临。
井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它的使命绝不该是用来吃人的,他本是人类探索地下资源的最有效的窗口。让更多的人获得地下的水源,现在的很多公共设施,因为穿梭于地下,也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操作井,方便人们维修。如今遍布于很多农村的机井,也是传统水井的换代,只是因为用水泵抽水,所以井口就主要围绕水泵而定,多为30公分左右,但就是这样一个很随意的数字,成为吞噬孩子无解的陷阱。
因为这样的一个井口,恰好可以陷落一个孩子,却让成人无法进入,这就意味着,孩子一旦跌入,就基本没有获救的机会,因为具有救援能力的成年人要么根本进不去,要么勉强塞进去后也没有任何实施救援的活动空间,唯一可行的救援方法就是在旁边再打一个井,从侧面穿进去,但脆弱的生命经不起这样的时间成本。
这就带来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些废弃的机井,其结构本来是如此不利于救援,在其废弃以后为什么不能就地掩埋呢,既然它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为什么不能归于其原来的样子呢,在自己的身后留下如此危险的一个尾巴,仅从做人的角度是不是就非常不道德呢?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近年来机井吃人的事屡屡上演,舆论一再看到救援的感天动地,但是在救援失败之后,反思和问责却总是看不到。对于机井的管理,很多地方政府有规定,要求“一人一井”,每个井都要有人员管理。但如果管理人员没有做好安全防范,该承担什么责任?或者机井废弃之后,到底由谁来善后?这些本该责任到人的管理,现实却总是太过含糊。
一再上演的悲剧,说明基层的社会治理太过粗放。不能总是以孩子的生命为代价敲响警钟,地方政府不能陶醉于积极救援所收获的赞美,而是要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对于机井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把废弃的机井统一填满处理,对有安全隐患的机井补上安全措施。这是对那个不幸孩子的最好告慰。
我们该怎么拯救坠井的孩子
人们不惜一切代价救援一个坠井男童的时候,我们更需要追问的是,如何让孩子免于坠井的危险。孩子坠入井中,恰恰是因为成人世界责任的缺失。
初冬时节,北方已然凛冽,但河北保定蠡县却吸引了无数温暖的关切。6岁孩童聪聪于11月6日11时,不幸坠入40余米深的枯井,生命危在旦夕。
消息传出后,当地各方力量一直不间断实施救援,调集了60台挖掘机不停救援,航拍的照片令人感到视觉震撼。热心人士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并送来物资、现金等物品,形成强大的后勤保障,试图联手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
正如有舆论所言,这是这些年以来中国少见的针对个人的大规模救援。
不仅仅是现场救援的参与者,很多陌生人都揪心于聪聪的命运,都希望这个如花一般灿烂的孩子,能够平安度过这场劫难。所以,当救援顺利推进时,人们难抑激动;当救援遭遇困难时,人们便紧张无比——公众或明或暗的情绪,就这样汇聚成满满的祈祷与祝福。
为了一个幼小的生命,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无法用物质来衡量。而且,这次参加救援的很多人都是自发参加的。
昨天,落井男童的父亲在镜头面前下跪,向救援者表示感谢。这一切都非常令人感动。于所有人而言,悲悯是一种高度,道德是永恒的珍宝,对生命的珍视与尊重,是永不泯灭的宝贵财富。尽管这个世界中,充盈着各种悲剧与苦难。可是,什么也抵挡不住人们心底的那缕人性的柔软与温情,什么也不能阻挡朴素的善良与温暖。
但是,如果说,这场生死救援彰显了生命的价值,那么,我们也要反思,男童坠井背后又存在怎样的对生命价值的漠视。
这口机井已经废弃多年,却并没有任何遮盖、提醒等措施。由此,年幼的聪聪才会跌入井中。在我们珍视生命,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援的时候,不要忘了这个大地上还有一口口深井在张大嘴巴,在等待吞噬孩子们的生命。
去年5月22日,西安2岁孩童乐乐就不慎跌入30米深的枯井,事发后,很多人连夜冒雨赶到现场救援,当20多个小时奋战后乐乐成功升井的那一刻,收获了喝彩与雷鸣般的掌声。
事实上,近年来,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儿童坠井事故频频发生。或者是坠入机井、或者是坠入各种管道井。
而且,也并不是每一个坠井的孩子都有被成功获救的幸运。
2012年8月13日,在北京,3岁男孩明明在京旺建材城门口踢球时,不幸坠入一口深95米、直径42厘米的空调井中。明明最终没有救上来,因打捞难度巨大,孩子只能就地掩埋,长眠井下。
所以,在这次,人们不惜一切代价救援一个坠井男童的时候,我们更需要追问的是,如何让孩子免于坠井的危险。孩子坠入井中,恰恰是因为成人世界责任的缺失。在我们很多基础设施的建筑、维护和后期管理过程当中,没有把孩子考虑进去。一个社会重视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危难之际竭力救援,更在于处处着想、细致入微的呵护。
4.成都市九年级数学一诊 篇四
注意事项:
1.全卷分 A 卷和 B 卷,A 卷满分 100 分,B 卷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考 号和座位号填写在题卡相应位置。
3.A 卷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给他提意见的时候,要求他洗耳恭听了,他也点头称是,但转过身,就全忘了。....B.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切都在那瞬间妙手回春了。....C.校长学识渊博,阅历丰富,他给我们谈心时总是高谈阔论,让我们受益匪浅。....D.他的学说在当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每个见到他的人都对他肃然起敬。....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国家提出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观点是遏制房价飞速发展的重要结 果之一。B.身体因素不仅限制了霍金后期的科研能力,也是他转向科普的一个原因。C.现已查明,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电线短路引起的。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 50%,可使烟民减少 4900 万,避免约 1100 万左右的人不因吸烟死亡。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 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两章)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限制。B.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C.多助之至.
至:到达。D.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环而攻之而.不胜
而.山不加增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臣以.王吏之攻宋 C.寡助之.至 杜少府之.任蜀州 D.困于.心衡于虑 搜于.国中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A.一个国家,国内却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土,国外却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和外在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B.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 国家和外在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C.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 在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D.一个国家,国内却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却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在的 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最后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C.这两则短文都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 ①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②槲叶落山路,_____。(温庭《商山早行》)③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晏殊《浣溪沙》)(2)请在赵师秀的《约客》和杜牧的《泊秦准》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下面小题。
漫谈桂文化
①我国是桂花的故乡。桂花在中国分布极广、栽培历史极长,国外栽培的桂花均由中国 传入。《中国植物志》 举行奥运会,何不用真正的桂枝来编织“桂冠”?
10.本文题目为“漫谈桂文化”,那么主要漫谈了哪些“桂文化”呢?请分条列举。11.选文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核工记 宋起风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①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②鼓,羞塞冻丕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 隐敞三章③。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 壮,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④,负卷轶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 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⑤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⑥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么,盖供客茗饮也!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 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文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⑦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 事如传更,报晓,候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 思诸态,俱一一肖之。
【注】①雉(zhì):城墙上的垛子。②桴:槌。③章:棵。④衲(nà):和尚穿的衣服,这 里指代和尚。⑤浮屠:宝塔。⑥寤(wù):睡醒。⑦招提:寺。1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执桴鼓.
鼓:击鼓 B.枕.山麓一寺 枕:靠近C.下则波文.涨起 文:通“纹” D.而人.事.如传更 人事:人情事物 1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洞开,如延纳壮,左右度之无不宜。
(2)舟尾一小童,拥炉嘘么,盖供客茗饮也!
18.选文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
(一)名著阅读
19.阅读下列名著语段,回答问题。
他什么都不知道了,心中只是茫茫的有点热气,耳旁有一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却不知道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不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往前拽。坐车 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任车夫在水里挣命。
语段中“他”是谁?请结合语段概括“他”的性格特点。
20.鲁迅对清国留学生的不满意,在《范爱农》里也有体现。他在横滨接范爱农等留学生时写道:“我想我那时摇头大约有两回”,请问是指的哪两件事情?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雪白 王开岭
(一)叫人感念和思痛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比如雪。在我印象里,雪是世界上最辽阔、最庄严、最有诗意和神性的覆盖。她使我隐约想到了“圣诞、人类、福祉、博爱、命运”这些宗教意味很浓的词。那神秘无限的洁白,庞大的包容一切的寂静,纯银般安谧、祥和的光芒,浑然天地、梦色绝尘的巍峨与澄明…… 拿什么更美的形容她呢?她已被拿去形容世间最美的意境了。童年时,我心里涨满了雪,比大地上的棉花还要多。那时候,大地依然贫穷,贫穷的孩子常常想:要是地里的雪全变成棉花该多好啊!如今,我们身上有的是厚厚的棉了;而大地,却失去了那相濡以沫的洁白。
那时候,一个冬天常常有好几场惊心动魄的雪。有时不舍昼夜地下,天凛地冽,银装素 裹。夜晚白得耀眼,像火把节,像过年,令人亢奋。记得初中语文里有篇《夜走灵官峡》,开头即“纷纷扬扬的大雪又下了一整夜……”
那种盛大的雪况,现在忆起来很有些隐隐动容和“俱往矣”的悲壮。不知今天的孩子会 不会问:真有那么多雪么?
是真的,雪不仅多,而且美得痛心。记得小学班里有个家境很穷的女生,又瘦又黑,像棵细细的老也长不大的豆芽儿。一次作文课上她灵机一动把雪比喻成了“雪花膏①”,她说:“那天夜里,我看见天上飘起了雪 花膏……”她念的时候同学全笑了,连老师也哧哧笑了,说她是异想天开。于是老师给我们 讲“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老师讲“异想天开”时女生趴在水泥桌上(当时课桌是用水泥 板搭的)呜呜哭
出了声……不久,她因贫穷辍了学。
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记起了这件事。我猛然发现那个“雪花膏”的比喻其实 多么生动而富有诗意啊!
雪,雪花膏的雪,女孩子的雪。在我所见过的比喻中,这是最珍贵的一个。要知道当时穷人家是买不起雪花膏的。美丽的如泣如诉的雪花膏。
(二)不知从何时起,有个声音问:我们的雪呢? 从前的梦想,有的很快就兑现了。比如棉花,比如雪花膏和课桌……一些虽遥遥无期,但我们并不苛求,慢慢来,一切都会有的,没有的都会有的…… 是的,我们相信。但另一个事实是:我们曾经有过的,现在却没有了。比如雪。我们有了无数的雪花膏,比雪花膏还雪花膏的雪花膏,可我们的雪呢?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呢?
偶尔碰上一回,可那是怎样的情景啊――
稀稀落落粉针或沫状的碎屑,仿佛老人凋谢的胡须,给风一击,给地面轻轻一震,即消殒了。这哪里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死去的雪。衰败的迹象即是这时显露的。我留意到了冬日的憔悴、大地的烦躁、空气的郁闷、没有冰的河床、树的稀少和鸟的惊恐……眯起眼睛,我认出菜叶上的药斑,阳光中的尘埃和可疑 的飞来飞去的阴影……
从前不是这样子的。纯洁简美的东西愈来愈少。人类创造着一切也破坏着一切,许多优雅的本色和古典的秩序被打碎了、颠覆了,包括季节、生态、秩序、规矩、操守……我们狂妄地征伐却失去了判 断,拼命地拥有又背叛着初衷;我们消灭了贫穷还消灭了什么?
这是个欲望大得惊人的掘金年代。抒情的方式正在消失。只有物的欲望。欲望。我感到了不安,感到了冬天背后那双忧郁的眼睛。那些威胁她的莫名危险……我开始了怀念,怀念那些流逝和将要流逝的东西,比如童年、雪、本色,比如村庄、野地、棉布的经 纬、流动的水……
(选自《精神明亮的人》,有删改)
21.作者以雪为线索,表达自己的感念和思痛,请结合文章概括感念和思痛的内容。22.作者为什么在
四、语言应用
25.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2018 营山国际马拉松(以下简称“营马”)将于 5 月 20 日在四川营山鸣抢起跑。自 3 月9 日报名启动以来,该活动关注度持续升温,3 月 30 日,从营山县体育局获悉,截至当天下 午 5 时,报名人数已超 8000 人,有来自美国、菲律宾等 10 多个国家的选手报名参赛,其中,半程马拉松项目报名人数有 300 人,己达上限。
从目前的报名情况来看,参赛选手涵盖美国、菲律宾等 10 多个国家,其中,以男性跑 者居多,占总人数的 65%。选手年龄大多集中在 22 岁至 37 岁之间,其中年龄最大的是来自 重庆的 76 岁选手吴启华,他将参加半程马拉松项目,年龄最小的选手王子熙只有 4 岁,他 在家长的陪伴下参加欢乐跑项目。(1)请从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记者对年龄最大的来自重庆的 76 岁选手吴启华和年龄最小的选手王子熙的爸爸 的采访。请结合语境补充采访内容。记者:_______________?
吴启华:我虽然年事已高,但我坚持运动,热爱马拉松。我一直坚持科学地锻炼炼,跑半马 不是问题。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记者:家长,你为什么让孩子参加 5 公里欢乐跑? 王子熙爸爸:_______________。
(3)据了解,组委会对赛道的安排也别具用心。为了让参赛选手感受中国之美,体会营山魅 力,沿途经过的朗池镇兴云村,连片田园,薄雾轻绕,风景如画。大面积绿植覆盖,是绝佳 天然氧吧圣地,营山的美景尽收眼底。请结合营山特色为组委会拟写赛事主题。答: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A
1、【解析】试题分析:考点为字音,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A 清吟(jīn)改为清吟(yín),本题应选 A。【答案】C
2、【解析】试题分析:考点为字形。A“感概万分”改为“感慨万分”;B“诺大”改成“偌大”;D“睡眼惶松”改为“睡眼惺忪”。本题应选 C。【答案】D
3、【解析】试题分析:考点为成语。A 洗耳恭听:指做好准备用心地聆听别人说的话,对自己有很大的 帮助,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只能用于听别人讲话,不能用于要别人听自己讲话;B 妙手回春:是指医生医术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这里望文生义;C 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不合语境;D 中流砥柱:指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 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本题应选 D。【答案】B
4、【解析】试题分析:考点为病句。A 搭配不当,应该把“重要结果”改为“重要原因”;C 句式杂糅,应该删掉“的原因”或者“引起的”;D 重复赘余,删掉“约”或者“左右”。所以答案选 B。
点睛: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答案】5.C
6.B
7.B
8.C 【解析】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理解。C 选项中“至”是极点的意思,所以答案选 C。
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
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
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
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
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
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虚词理解。A 都表转折,却;B,凭借/认为;C 都是“到”的意思;D 都是“在”的意思。其中 B 选项两者用法和意义不同,所以答案选 B。
本题考查翻译理解,注意其中实词的翻译,“则”是“如果”的意思,“敌国外 患者”是“势7.试题分析: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的意思。B 项翻译最准确,所以答案选择 B。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C 选项中“对比论证”手法错误,这两则短文都运用 了类比论证的手法:
(二)原文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 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 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答案】
(1).(1)角声满天秋色里;
(2).枳花明驿墙;
(3).似曾相识燕归来。
(4).(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诗默写,注重平时课本古诗句的积累,注意“枳”“驿”“似曾相识” 等字的书写。写整首诗的时候也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10.(1)桂花的产地;(2)与桂花相关的历史故事;(3)桂花被文人喜爱,写进 佳作,进入课本;(4)桂花的象征意义。
11.引用朱熹的诗句来说明“桂花的观赏价值”,引用屈原的诗句来说明“桂花的食 用价值”,引用欧阳修的诗句来说明古代文人对桂花的喜爱,让诗充满情趣。通过引用三人的诗,更有说服力的说明了“咏桂佳作一首首地进入了我们的读本”,增添文章文采,体现 说明文准确性、科学性。
12.(1)赞成。桂花是光荣称号的代名词,并且 2008 年奥运会在桂花的故乡举行,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因此在桂花的故乡举行奥运会,可以用真正的桂枝来编织“桂 冠”。(2)不赞成。桂花未必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上届奥运会已经用了橄榄枝,我们效仿就缺乏新意。【解析】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需要考生去文章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在简要分条概括出答案,注意答
案的完整性。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引用说明方法的作用,需要考生明确引用说明的作用,并且结合文章三位名 人的诗句内容来分析其作用。三方面的作用:对说明对象的意义,增添文章文采,体现说明文准确性、科学性的特点。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12.试题分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表明观点,两种态度皆可,再阐述具体的理解,做到有 理有据,层次清晰。
五、作文
人物的悲欢离合往往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和享受,如公正严 谨的藤野先生,13.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等;而创作这些作品的文人墨客们也能激发我们内心的 好奇和爱意。
请以“我心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请在横线上补充文学作品的人物,或是古今文人墨客,然后作文;②要有真情实感;③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少于 600 字;⑤不得抄袭、套作;⑥不得 出现真会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答案】我心中的鲁迅
关于你的记忆在我的童年就开始流淌,一直延续在我的成长道路上。也许你的身影并没
有从一开始就博得我的敬佩,曾经觉得你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一个文人用他笔述写着那个 时代,那些往事。
在我还未洒脱一身稚气时,拜读你的文章,我曾有过这样一段暗想:你的文采也不过如 此嘛,文章没有用华丽的词藻,没有一连串使人折服的修辞,什么打伏笔,什么前后照应,什么突出中心,也都不在情理之中嘛。只是有一种莫名的情感和涌动在你的文字中。于是,你的光芒没有在那个时候于我的心中闪烁,然而,时间的流逝却让你在我心中蜕变,那个崭 新的你在不久后就出现了。
成长让我明白你笔下的尖锐,让我看到你的诚实,你的爱国,你的无所畏惧,你的大义 凛然,孰重孰轻…你就这样被铭记---鲁迅。亲眼目睹为准绳,白色恐怖的年代里,鲁迅先生 那叫鲁迅,愚鲁而迅行,大愚如智而行事迅速快猛,文学家与革命家在此刻并现。你用伶俐 的口齿,解放人们的思想;用一只笔杆子,痛打资本家的“走狗”;用犀利的目光,笑过“二 丑艺术”;用凸起的颊骨,骂过“聪明人”和“奴才”。思想光芒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阻隔。这便是你,鲁迅。
你创造了孔乙己和阿 Q,以此来唤醒麻木的世人,来告诫你生活着的社会。可谓举世浑 浊你独清,众人皆醉你独醒。面对他们腐朽的灵魂,你更多的是批判,而不是同情。再如《肥 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或 是封建道德的假道士、假道学,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一一给予严厉的批判,你的思想给黑暗的社会带来了新的曙光。
毛主席评论你: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 【答案】14.与 C 项相似。“百里榆堤半日风”意思是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 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百里以外。有着一种很舒适、轻快畅通的感觉,和 C 项“风正 一帆悬”的情感类似,而 A 项倾向于作者的远大报复和高洁情操,B 项掺杂了愁绪、失望等情绪。所以与 C 项更相似。
15.与最后一句“不知云与我俱东”形成对照。动中见静,似静实动,写出了因船云 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而且含有智慧和哲理,给人以有益的启示。【解析】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情感分析,需要考生根据诗句内容分析出具体的情感表达,从每个选项 中分析出不同的情感,再结合本诗句来思考,得出答案。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赏析手法及作用。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答案】16.D
17.把门大开,好像在请谁进去的样子,以上两种情况反复揣测没有不合适的。船尾有
一个小童,抱着炉在吹火,大概是烧水给客人泡茶喝吧!
18.本文与《核舟记》都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凡七、五、八、三十有四,不 盈寸”等数字,准确
说明了舟的体积空间小,侧面突出做工者技艺高超精妙。
【解析】
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理解,D 选项中的“人事”是“人的活动”的意思,所以答案选 D。
点睛:文言实词意义推断。看语境,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17.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延”“度”“宜”字的意思。(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拥”“嘘么”“盖”字的意思。
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理解,需要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联系《核舟记》最后一段
内容,分析具体最后一段的作用。
原文翻译: 我最小的弟弟得到了一枚桃核坠子,它长五分左右,横宽四分。整个桃核正面和背面全是山。在山的低洼处插出一座城来,城墙垛子分明,可以计算数
目,城顶有高楼,楼门大开,其中有人,像是打更的更夫,拿着鼓槌打鼓,好像不能忍受这 寒冷的天气一样。
靠近山脚有一座寺院,隐蔽着三棵古老的松树。松树下面开了两扇门,可以打开和闭合。门里面有一个和尚,侧着耳朵专心致志地听着外面的声音,门半掩着,好像是等着谁应声开 门。把门大开,好像在请谁进去的样子,以上两种情况反复揣测没有不合适的。松树东面来 了一个和尚,背着佛经匆忙地前行,好像是刚参加完佛教活动晚归的人。对面的树林里有一 个小和尚,听到了脚步声急急忙忙地上前。
桃核旁边露出七级宝塔,距离河滩有半分远。靠近河滩系着一条小船,在篷窗短船之间,有一个船客靠着茶几在休憩,样子好像快要睡醒了。船尾有一个小童,抱着炉在吹火,大概 是烧水给客人泡茶喝吧!船靠岸的地方正对着寺院的背面,高处的土山上有敲钟的阁楼蹲在 那里。敲钟的人神色飞扬,怡然自得,是睡足了慢慢起身才这样的啊。
山顶月亮昏暗呈半圆形,夹杂着稀疏的星星有几点。山下面则是波纹涨起来了,显示出 大潮要来的征兆。整个桃坠的创意取自于唐朝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的句子。
计算整个桃坠,总共有七个人:分别是四个和尚,一个船客,一个小童,一个士兵。宫 殿房屋器物用具共有九个:分别是:一座城,一座楼,一座寺院,一个宝塔,一条小舟,一 个阁楼,一个炉灶,钟和鼓各一个。景致共有七处,分别是:山、水、林木、四块河滩石头,星星、月亮、三盏灯火。而人的活动例如传递更次,报知天亮,候门等人,夜晚归来,靠着 茶几,烧制茶水,总共有六样,各自神情态度都不相同,并且具有其愁眉苦脸、畏惧严寒、凝聚神思各种神态,都一一模仿得很像。
【答案】祥子;坚持、老实、吃苦耐劳。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骆驼祥子》中的具体情节及人物,读过文章可以了解到故事的情 节,得出答案。本题考查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20、【答案】
一、作为年长学生接新来留学的同乡,看到这些“鸟学生”不要脸,带女人小鞋,让日本鬼
子笑话——摇头。
二、这些“鸟学生”在客车上让起坐位来了,那叫一个“繁文缛 节”,气得鲁迅头疼——摇头。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朝花夕拾》中的具体情节及人物,读过文章可以了解到故事的情节,得出答案,注重名著的阅读。
【答案】已被拿去形容世间所有美的21.感念的是“雪是世界上最辽阔最庄严最富有诗意和神性的覆盖物;意境。有许多与雪有关的美好想象与让人动容的记忆”而思痛的是“如今,纯洁简美的东西愈来愈少,地球上,已很难留得住雪了,以及纯洁简美的东西愈来愈少”。
22.引用小学课本里的雪,来佐证那时候,一个冬天常常有好几场惊心动魄的雪,即 雪的大与多。表达作者对于纯白的雪的向往与喜爱,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丰富文章内容,为下文写现实生活中“雪”美得痛心做铺垫。
23.写出了作者看到的冬天是没有生气的,大地没有冬日的乐趣,河床没有结冰,树木萧条,鸟儿没有玩乐的场所,只有打了农药的蔬菜叶,灰尘、以及飞虫等,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冬日景色衰败萧条的痛心、惋惜之情,反思生活的现状以及怀念过去安谧、和谐的冬景。
24.①消灭贫穷,创造财富,追求梦想,没有错,但不能以美好的失去为代价。②梦 想不能苛求,要往长远看,慢慢来。应保持纯真的本色,克制个人的私欲,尊重规律,拒绝 盲目的采伐和无度的攫取。因为当时穷人家是买不起雪花膏的,而女孩儿却说雪像“雪花膏”,老师和同学嘲笑她“异想天开”,体现了一种物欲,而忽略了想象与追求的可贵。【解析】
21.本题考查对散文脉络的梳理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应结合文章线索,将文章进行结构划分,结合每段内容进行概括。按照文章内容可将文章分为五个部分。①到⑦段是文章的 的”一句话通过现在和过去的对比,体现了对过去的“雪”的留恋、怀念。
22.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作用的分析。我们在分析句子在文章中作用时,应从结构、内容、艺术效果三方面考虑作用,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我们的雪呢”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从结构上来看,由具体雪景的描写过渡到不再有大雪的遗憾。
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要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品味语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最珍贵的比喻”指的是把雪比作雪花膏,突出了雪的洁白与美丽,代表了美好事物的追求。
24.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谈自己的理解。这类自主探究的题目,是中考的主流题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做这类试题,一方面要结合全文内容,另一方面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真实感受。从精神启蒙的角度看,环境的破坏导致人们失去了精神方面的追求;从美文鉴赏角度看,强调了对失去雪的遗憾,表达了作者的失望之情。
25、【答案】
(1).(1)马拉松报名参赛人数多、国际化;报名人员年龄差距大。
(2).(2)记者:吴选手您好,据悉您是本次马拉松活动年龄最大的选手,您觉得能够坚持 跑完半马吗?
(3).王子熙爸爸:我想让孩子来感受跑步运动的氛围与乐趣,身体健康是最重要事 情,所以我支持孩子多多运动。
(4).(3)美丽中国,魅力营山,跑进新时代。
5.关于九年级数学复习的几点思考 篇五
一、参考初中数学中考考试说明确立目标, 把握中考方向, 制定复习计划
初三数学总复习是在课程全部结束之后对数学各章知识重新认知、数学方法再掌握、数学思想再升华、数学能力再提升的过程。因此, 必须树立正确的复习目标, 以夯实知识基础、提高学习能力为基本原则, 通过复习力求使模糊的知识清晰化、缺漏的知识完整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围绕这样的复习目标, 对知识点的复习就不应再是简单的回忆, 而是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水平发展纵横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 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
二、课前要针对中考考点全面的备课, 加强复习的准确性全面性
(一) 夯实基础, 强调对课本的熟悉
现在中考命题以基础题为主, 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简单地加以改造。有些题目虽是高于教材, 但原型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 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 领会《课程标准》精神, 深研教材, 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对于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要求学生弄懂、会做, 尤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教师要统观教材,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归纳, 形成知识网络。同时, 还要查找课本中的典型题目, 根据复习内容, 选择适合的方式使知识网络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要因班而异, 因学生而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既要考虑到督促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提取知识、回顾具体内容, 又要注意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脉络。
(二) 复习过程中要有梯度的选择例题和练习题
1. 在注重知识基础性的同时注重综合性,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逐步引导学生把问题深化, 揭示出解题规律。
2. 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 还要发展思考能力。数学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是在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思想 (整体思想、函数和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和化归思想、统计思想等) 和方法来解题。具体到复习中, 特别是要注重转化思想的应用, 怎样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把较难的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或常见问题, 把新的问题转化成老的问题。应选择那些能较好地涵盖相关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 或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这样既能使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 又能激发中等以上学生的求知欲和挑战欲。例如, 已知: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内接于⊙O, 点D在弧AC上运动, 但与A、C两点不重合, 连结AD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P。
(1) 求⊙O的半径;
(2) 设AD为x, AP为y, 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 D点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位置, 使得△BDP成为以DB、DP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 请你求出此时AD的值,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3. 要注重例题习题的开放性、探索性。让学生通过对开放性习题的探索, 学会思考,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练习题要融于现实生活, 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创造条件。
三、课堂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一)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知识总结, 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生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因此, 知识的梳理应该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 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 让学生带着困惑带着疑问去交流。在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时, 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梳理、互相交流补充, 教师点拨;也可以利用填空、填表、填框图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填充回忆, 整理复习内容, 让学生能够很轻松地理清知识网络。例如, 下面几道题:
1.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中, 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a+1) (a-1) =a2-1 (B) 27a2b3+1=a2 (3b) 3+1
(C) a2-10a+10=a (a-10) +10 (D) -2a2b+4ab2=2ab (2b-a)
2. m (a-b) +n (a-b) = (a-b) ( ) 利用了___法分解。
3. x2-8x+16= ( ) 2, 利用了___法分解。
4. x2-y2= ( ) ( ) 利用了___法分解。
(二) 习题的讲评要注重师生互动, 突出实效性
习题的讲评是复习课的关键环节, 就像医生下药一样, 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由“一言堂”改为“群言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加大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力度, 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观察、分析、类比、分类、化归以及数形结合甚至猜想等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 我们必须善于从题目中挖掘思想方法, 可以通过题目的分类归纳和有效组合, 集中力量解决同类题中的本质问题。总结解析这类题目的方法和规律, 让学生去体会、感悟, 逐渐养成善于总结、勤于思考的数学品质。
在讲评习题时对习题进行引申。习题的讲评不能就题论题, 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变式训练,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在讲评习题时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经常出现的误区是, 在上复习课时倾向于多讲复杂的、难一点的题目, 但是并没有引导学生探索解题方法或总结规律, 实际上并没有使学生提高。复习过程中最好选取能够让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题目去研究。一题多解的题目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体会, 一题多变的题目促进了学生探索能力的提高, 学生的解题思路得到了拓展, 解题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教师在讲题时, 对解题方法的点评才是教学的精华。对于学生给出的一题多解, 教师也不能只是简单判断正确与否了事, 而应该引导学生比较、鉴别解法优劣, 哪些解法是通性通法, 哪些是专题专法, 归纳不同解法的思考方向。只有这样, 学生参与多了, 领悟也就透彻了。
要善于发现错误, 利用错误。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的经验更是经验。不要看到多数学生做错同一道题了, 就去讲解这道题, 而不去研究学生做错题的原因。有些错误比较典型普遍, 而有些错误的解题过程中很可能体现着某些积极因素和重要的思考方向, 具有一定的讨论价值。如果教师能把这样的错误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对错误展开深入剖析, 揭示错误根源, 这不仅能使做错题的学生茅塞顿开, 而且还可以引发其他学生的再思索,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启发和提高。况且, 在整个剖析过程中, 学生都有浓厚的兴趣, 注意力特别集中, 能够主动参与, 积极动脑思考, 这比教师直接讲解正确解法的效果要好得多。
6.如何上好九年级数学复习课 篇六
一、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一)知识回顾由学生组织,利用填空、填表、框图、知识结构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填充回忆,整理复习内容、复习提纲可设计成知识结构的形式,也可以以题代纲,将复习的内容编成练习题,让学生见题想知识点;此时题目可简单一些,但要求的覆盖面要广,这样比教师单纯讲述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题目讲解时要由“一言堂”改为“群言堂”,允许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讨论,让他们的思维“碰撞”,擦出灵感。
(三)练习校正主要依靠学生完成。答案校对与中档题目的讲解由学生上讲台完成主持;在校对过程中有疑问的题目通过小组讨论协商解决;对大多数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点拨、启发后解决。
二、发挥典型例题的功能
怎么用好例题使之重新激活学生课堂上的求知欲和挑战欲。避免题海战术,发挥以例代类的效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思考:
(一)易题精讲
有些例题是为学生熟练定义、定理、法则等设计的,其目的是强化双基训练,这种题涉及知识点较少,难度不大,但往往是综合题的“垫脚石”,起导向作用。一些大题都是由若干基础题组合而成的,综合题其实是基础题的综合,因此这些基础题不可小视,须正确对待;而当今数学中对此类题有两大误区:(1)流水形式、一带而过;(2)事无巨细、纠缠不清。为防止以上误区,正确的做法是:(1)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点拨。(2)看它所反映出的数学思想方法。总而言之,在对它们的讲解时,须“精讲”,将学生引导到某个知识点上即可。
(二)旧题新讲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例题在经过一次讲解之后,往往被放置一边,久而久之,造成学生轻视旧题,一味求全猎奇,从而走入题海的,现象在复习阶级的教学中将其变化延伸,拓展学生思维,于旧题中挖出新意,耐人寻味,留给学生的印象也深刻得多。
(三)小题大讲
有些例题,简洁易证,但内涵丰富,若能深入挖掘,善加变化,往往能举一反三,达到以例代类的一类,甚至知一片的目的。这样的例题在复习中何乐而不取呢!
(四)多题一讲
有些例题,图形的结构、问题的背景,解决的方法有类似之处,甚至有些题目就是同一题设条件,只是结论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此进行多题讲一题,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很多题目可以借助于同一核心知识来解决,只要将题目的内涵与外延挖掘彻底,进而灵活运用就可以了,这样可促使学生的数学复习更有信心,不至于被大量的复习资料弄得无所适从。
(五)一题多变
有些例题,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将其适当引伸、推广,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自己探究的良好习惯,对处在紧张复习阶段的学生从“题海”中解脱无疑也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如果我们教师在平常的复习,备课中注意这方面的研究,对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培养能力定能起到积极作用。
(六)深題浅讲
有些例题,题型新颖,综合难度较大,学生往往对此一筹莫展。因此,例题教学时,应根据题目特点,找准突破口,巧妙降低难度,将大题化小,深题化浅,让学生豁然开朗。
1.学会图形分解;2.学会转化: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素材,把这些素材转化到学生用熟悉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学生必需掌握的。
三、上好数学试卷讲评课
中考模拟测试是总复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习题课或试卷讲评也是常见的重要课型。讲评课是查漏补缺的重要途径,是升华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一)做好试卷的统计工作
1.考试结果的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得分率;
2.错误率统计出错的类型及人数,解法精彩的学生和有代表性错误。
(二)做好试卷的分析工作
1.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和答案;
2.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
(三)分析错因,避免再错,是讲评的关键
(四)开拓钥匙思路,变题思维训练,是讲评的方法与手段
四、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一部分学困生,由于他们的大量存在,使得老师教学进度缓慢,教学低下,因此提高九年级数学复习的实效性的前提是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加强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 ,加强对学困生的指导,加强对学困生的激励。
7.关于九年级数学总复习的探究 篇七
一、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本阶段从三月中旬至五月上旬,约五十天)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由于现在的中考命题仍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教材原题的改选,后面的大题虽然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延伸、变形和组合。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紧扣教材,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体系。根据教材是按照螺旋上升的认知规律编排的,所以在复习中可以打乱教材顺序,按照课标的四个板块将复习内容重新组织构建,将代数部分分成四个单元:《数与式》《方程(组)和不等式(组)》《函数》《统计与概率》。将几何部分分为四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和三角形》《四边形》《图形与变换》《圆》。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先研究每一单元的知识点,编写教案作好板书,然后指导学生按板书提要复习。同时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把遗忘的知识重温一遍,加深记忆并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延伸和内涵,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然后进行典型例题讲解,教给学生解答的思路和方法,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课后教师都要认真批改作业,由作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共性的问题集中讲,个别问题请学生解决。这样做既可减少学生做题的盲目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完成每个单元的复习之后要进行质量检测,查缺补漏,让学生都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总结。
二、搞好专题复习,加强综合运用(本阶段从五月中旬至月底,约二十天)
专题复习就是从某一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或数学方法加以展开,纵向深入。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围绕某些典型问题对学生进行的集中培训。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学业考试纲要》以及初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可设置如下专题:规律探索型、开放探究型、图表信息型、阅读理解型、运动变化型、方案设计性、数学思想方法及运用。
围绕专题,教师应精心编写专题复习教案,力争专题例题具有代表性、联系性和综合性。每一个专题复习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解答范例之后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本专题所涉及的重要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规律,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专题复习同其他阶段的复习一样,最终还是通过练习落实到学生身上。因此在每一专题复习中,教师要精选内容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指导,抽查作业和测试等方式进行反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矫正,以便巩固复习效果提高复习质量。
三、综合训练,模拟中考(本阶段从六月初到中考前,约两周时间)
这一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不是盲目的强化训练和大量的练习,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套题训练。通过练、评、反思、查遗补缺,提高答题运算速度,稳定考试心理,正常发挥水平。具体作法有以下几个要点:
1.解题模式训练
有些试题的解题模式基本稳定,如果掌握这些试题的解答要点,加强训练,形成基本稳定的模式,再来解答此类试题时就能轻车熟路、迅速准确、简明扼要。中考数学复习要习题训练,但不能无目的地陷入题海,要学会一题多用、多题一用、举一反三。
2.模拟考试训练
模拟考试训练是按照正规考试模式有计划地安排模仿性考试,能综合检测学生的应试能力。专题训练后,要进行五次左右模拟考试,为了使检测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要选好试卷,试卷在题量、知识覆盖面、难度、考点知识、重点、各部分知识的比例、分值安排等方面,尽量接近或达到中考试卷的要求。考完试后教师要认真阅卷,这样能有效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要做好讲评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3.考试方法训练
考试过程既是考知识能力的过程,又是考方法策略的过程。因此知识能力固然重要,考试方法策略也很重要。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考试方法的训练,如从容应答、解题规范等。
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力争使学生保持平和适度紧张的考前心态,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应试能力,力争使学生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当然,对于九年级数学的复习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本人只是略谈一下自己长期探索总结的结果,希望得到各位同仁指正。
(作者单位 安徽省怀远县古城中学)
【成都市九年级数学一诊】推荐阅读:
成都市九年级一诊考试作文600字12-18
成都一诊作文题解析06-29
备考成都一诊动员大会讲话稿10-27
成都七下数学期中测试01-20
成都游作文600字_三年级写景作文07-06
四年级优秀作文:参观成都熊猫馆09-27
成都市绿地规划09-08
成都市购房限购政策12-22
成都市建委100号文件06-27
成都市教师公招真题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