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论文

2024-09-23

低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论文(精选10篇)

1.低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论文 篇一

四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缪小丽

本学期我担任小学四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四年级讲授的幻灯片制作内容。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学习特点,我现将本学期以来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教学策略:合作探究学习,体验学习乐趣。

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在本学期的幻灯片制作课程教学中,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各自的主题制作项目。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主题制作项目,自己搜集制作所需的图片、声音、动画等素材,完成各自的创意设计,然后制作完成各自的主题项目。

在此过程中,我主要是讲解关键的制作技术,同时辅助各小组,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根据各小组的完成情况,学生基本上能制作图文并茂的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能掌握各种幻灯片制作技术,而且提高了大家互相协作的意识,增强了团队精神。当然,项目完成的质量还不算太高,诸如创意设计还有待提高,我相信经过进一步努力学习,学生会有长足的进步。

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如何进一步组织好学生、组织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我长期值得研究的课题,我将一如既往的扎实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高标准的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2.低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论文 篇二

一、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孩子们的认字速度, 强化记忆

低年级孩子的认字方法有看图认字、看拼音认字、听读认字三种认字方法。在这个年龄段中, 看图认字是最容易被孩子接受和记忆的, 看拼音认字和听读认字效果稍差些。但是传统的课堂中, 看图认字受限制较多, 看拼音认字次之, 听读认字比较便捷。这就限制了孩子的认字速度。

汉字75%是形声字, 剩下的是象形字、会意字和指事字。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 象形字可以看做是图画, 会意字和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累加而成的。根据汉字的这些特点, 我们在电脑上制作了相关的图片, 把偏旁和这个字的相关情景结合起来, 在课堂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向孩子们逐一展示。这样在潜移默化中, 孩子们不仅能很快地记住这个字的读音、形体和意义, 还能慢慢地明白汉字的构字方法、造字规律, 为以后的独立识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规范孩子们的写字姿势, 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低年级的孩子写字, 首先是要求写对, 然后再要求写好。“写对”就必须要求笔画笔顺要对头, “写好”就要结构合理。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多角度展示正确的握笔姿势, 让孩子们边观看边尝试, 一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有了正确的握笔姿势, 接下来就可以写字了。把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在多媒体上展示, 然后让孩子临摹, 临摹完了再观察多媒体上的笔画笔顺, 这样反复几遍, 在旁白中进行每个笔画名称的说明, 孩子们在写字的过程中也记下笔画的名称, 为以后笔画顺序的记忆打下了基础。遇到难写的笔画要通过多媒体幻灯片的指引强调, 再追加旁白或者趣味性的语音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如, 学习“这”字, 可以先展示“辶”的写法, 强调第二画的写法, 孩子们记住了, 再进行整字的要求。幻灯片上呈现“辶”+“文”末尾加个大红的“×”;“文”+“辶”末尾加上大红的“√”。向孩子们明确, 这个字要先写“文”再写“辶”。这样孩子们就比较容易记住这个字的笔画顺序。适当的时候可以利用office软件中的书法字体, 让孩子们领略汉字的结构美。

三、借助声音和图像, 美化文本诵读, 提高孩子们的感悟力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很有多富有童趣, 朗朗上口的文章, 也有文质兼美的散文和富有韵味的诗歌,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 学好语文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无过于进行咀嚼鉴赏, 高质量的诵读, 比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说要好得多。“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这是古人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工具、手段与结果之间关系之重要哲理。就是说, 人善于“假物”“利器”。幻灯、录音、影视等多媒体的利用, 就是人的手、眼、口、耳等器官的延长。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媒体, 能改善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过程, 使课堂结构灵活自然、新颖诱人。多媒体的运用是为了辅助语文教学, 是为了促进语文课堂教学, 在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了这些信息技术的整合, 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了, 课堂的气氛也热烈了。孩子们对课文的印象也深刻了。认字、写字、朗读、感悟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四、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引导孩子们热爱写话

农村孩子的视野虽然比不上城市的孩子, 但是他们的思维也是很活跃的, 如果引导得当, 他们兴趣高涨, 会写出你意想不到的语句。所以, 我经常搜集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 在多媒体上展示, 孩子们就能讲得绘声绘色, 眉飞色舞。如果把这些写下来, 不就是一篇很好的写作吗!因此, 在有关写作的时候, 我都会在多媒体的屏幕上提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让他们自由发挥, 让他们的兴趣空前高涨。所以, 通过创设情境, 鼓励学生敢想敢言、大胆写作, 学生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可见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确实能有效地提高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于教学过程, 实现教学各因素的功能, 做到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 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与孩子们互动, 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使孩子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3.低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论文 篇三

关键词:设计;信息技术课;教学

在几年来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现在的信息技术教材一般只适用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那么确定怎样的教学内容,才能使教学既存在系统性、过渡性和阶段性,又符合一、二年级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呢?有些教师将本应是三、四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下放到一、二年级来教,或将本应一学年学完的内容改成两学年完成,或将教学内容作一些粗劣修改等等。

经过几年的教学尝试和许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的一起探索研究,我归纳并总结出以下几类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一、鼠标练习类

1.准确点击鼠标类。无论从哪一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开关机与鼠标键盘操作是最先要学习的内容。为此,选择一些童趣十足的鼠标练习软件作为一年级学生最先接触的操作程序,以吸引他们的兴趣。这些软件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鼠标的单击、双击、拖动等。并且由于这些软件都是一些小游戏类,能让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容易让学生有成就感,继而有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同时,学生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除了对电脑的恐惧感。通过这类软件的运用可完成以下教学内容:①打开和关闭计算机;②启动、退出应用程序;③窗口大小的设定,如最大化、最小化、还原以及随意改变窗口大小;④鼠标的操作,如:单击、双击、拖动等。

2.图片添色类。鼠标的熟练使用是学生接触电脑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并非通过几节课就能够解决问题,而是需要不断地操练,最后达到熟能生巧。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要他们画出生动形象的绘画作品实在是太难了,但他们对卡通画和鲜艳的色彩却是十分喜爱的。因此,可以选择一些Flash的动画添色软件让学生练习。将它们放在一个指定的文件夹内,可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练习,互相交流后,教师可适当演示,直至学生掌握该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这类软件的运用可完成这样的教学内容:①通过双击或右击打开“我的电脑”,找到并打开指定的文件夹;②打开添色软件(最好放多个使用方法类似而其中的图画不同的添色软件,以供学生选择);③使用添色软件,为图画添上色彩。

3.字母连线类。英文与电脑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让学生从学习电脑就开始接触英文是十分必要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可选择一些有趣的字母连线软件。此类軟件是按顺序点击英文字母连成一种小动物的英文名称,连完后就会出现相对应的、可爱的小动物。

这类软件的运用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以下教学内容:①软件的启动与退出;②熟练掌握26个英文字母。

二、教学辅助类

在设计一、二年级教学内容时,为了不和以后所学的教学内容重复,选择教学辅助软件进行教学是最合适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电脑的认识与使用,另一方面可以为他们学习其他内容提供练习的机会。在选择软件时,必须以易懂、操作简单为原则。这一教学内容的课时设定由教学辅助软件的多少以及难易程度来决定,但一般一个软件的教学时间不宜超过6课时,当然也不能少于2课时。因为课时太多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厌倦心理,而课时太少又会使学生掌握得不够扎实,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打字类

为了让学生熟悉英文字母的大小写以及字母在键盘上的位置,可采用飞镖、字母射击等打字类练习软件进行教学。

一般的打字练习软件都有打字水平级别。为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尽快看到自己的进步,在教学中,一开始可只要求学生进行低级别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还可设计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以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这一内容教学一般需4~6个课时。

4.低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论文 篇四

作者:**市**区**学校

**

【摘要】班班通的普及,大大方便了教学,生动了课堂,优化了效果。而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本文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从创设识字情境、拓宽识字空间、感受汉字神奇等方面探讨了运用信息技术趣化识字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识字教学

趣化

班班通的普及,大大方便了教学,生动了课堂,优化了效果。各种APP平台,使学习效果的检测分分钟成为可能,并提供了大数据的分析,让“堂堂清、天天清”成为现实。广大教师按照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积极投身到教学的探索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探求新的方法,寻找教的捷径。信息技术用文字、图像、声音等无与伦比的优势充分调动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民主、和谐、平等活跃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极大地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成了教师们上课教学的一种必要手段。笔者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从不排斥信息技术的运用,但也不主张沦为信息技术的点击手,一味使用,为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而遵循恰到好处、非用不可时才用的原则。近年来,我一直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低年段语文较高年段语文教学更需要信息技术这一利器。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低年级识字量大,任务重,不断重复地读读写写,自然枯燥无味。加上小学生自制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一课要掌握十几个要求会认的字和七八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对孩子们来说显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何激发学生的的的兴趣,牢牢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信息技术在趣化识字教学方面作用不容小觑。下面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谈谈运用信息技术“趣化”识字教学的做法。

一、创设识字情境

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声、光、色来制造出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有趣的情境去帮助学生识字,使学生乐学,喜欢学,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能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这样可大大提高识字的效率。

如:《小小的船》生字教学片断

(多媒体出示:美丽的星空图)

师:星星一闪一闪的,正对我们眨眼睛,还有些星星在跟我们捉迷藏呢!如果你能正确读出夜空中出现的的汉字,星星就会出现和我们交朋友!认真看,大声读,一个接一个,开始!

接着,采用渐变方式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一旦读对了,星星就眨着眼睛连同生字出现在天空。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认读生字非常认真,学得也很开心,可谓事半功倍。

学生学过的字很快会忘记,在复习生字、巩固生字的环节,巧妙利用多媒体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孩子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再现、巩固生字词,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常用的形式有“摘苹果”、“打气球”、“开火车”、“打地鼠”等,游戏与知识相结合的结果就是让学习变得有趣让知识充满新意,人人参与,便于于了解学情,因材施教,互助互学。有时还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较新颖又契合文本的游戏,如在教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时,因第一课时已完成了识字教学,并整体感知了课文,了解了洪水泛滥成灾,让百姓的生活不堪。为了尽快进入文本情境,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中复习旧知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示汹涌洪水图,老师导入:快看,又发洪水了!一群词语宝宝被困在汹涌的洪水中,谁能救救它们啊!只要你喊对词语宝宝的名字,它们就会被救上来!孩子们听了,个个把手举得高高的。开火车读时,一个学生读完读对一个词语后,教室里又听到了响亮的齐读声,当我点击鼠标,词语宝宝跳上岸后,孩子们马上接着“救”下一个。从没有哪次开火车这么整齐这么迅速这么急切,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啊!当所有的词语宝宝被救上来后,我话锋一转:孩子们,词语宝宝好救,可洪水咆哮着向村庄、向人们冲来,向大禹发出了挑战!大禹要征服的是怎样的洪水?找到课文中的句子一起去感受一下。”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新课的学习。

二、感受汉字神奇

泱泱中华几千载,悠久文明薪火传。汉字以其独特的形式记载传承着中华文化。识字教学中指导学生识字时,要遵循汉字构字理据,把握趣味性、直观性原则。如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展示出某个汉字的演变过程,就一目了然,非常有趣。教学“兔”字时,依次展示“兔”的字源演变,引导学生识记:甲骨文的“兔”像只张着嘴巴、长耳短尾的小动物,楷体的“兔”最后那一点就像短尾巴。这样的演示不但形象生动,还让孩子记得牢,不会丢了“兔”字后面那一点了。在学习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中身体部位的字词时,通过观察“眉、鼻、嘴”的演变过程,感受到汉字的形象直观。借助部首来识字可提高识字的效率,也在这个单元里,要求识字带有“月”字旁的字,大家发现所出示的字都与自己身体的部位有关,不禁有些疑惑。这时,播放肉月旁由来的动画故事视频,孩子们观看后恍然大悟,理解了这里的月字旁的意思,明白了与身体部位相关的字中的月字其实是“肉月旁”,于是,他们顺理成章地就能通过归类识字的方法,说出许多“肉月旁”的字了。所以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更直观更有趣地展示汉字演变,让学生感受汉字神奇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增加了学习汉字的兴趣。如此一来,当汉字出现在学生眼前时,就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既能使学生有意义地识记汉字,又能有效地开必他们的右脑潜能。

三、拓宽识字空间

生活中识字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但由于不少学生因条件限制,多是“井底之蛙”,而巧妙地引入信息技术,可大大拓宽学生识字的空间。

第一,再现场景,集中识字。一年级上下册都有识字单元,如《场景歌》描绘了海边、田园、公园风光,学生接触到的事物可能没有那么多,因此对课文介绍的某些场景可能不会有深刻的体会。于是,我采用多媒体图文对照,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识记字词,然后引导学生看图猜词,为图片配字。最后把各种场景的事物更多样化一些,如海边还有贝壳、脚印、小鱼等,丰富学生的认知。就这样,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喜欢汉字,喜欢语文。

第二,迁移场景,课外识字。平常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观察身边汉字,把认识的汉字制成生字卡,装进“课外识字袋”里,并利用语文活动课时间进行展示,这就要用好信息技术这个法宝了。学生展示时,可在视频投影仪上展示学会的生字,还可把自己在哪认识的字拍成照片展示,还可以在白板上展示这个字的写法,还可以把自己识记住的字及识字方法拍摄成视频与大家分享。

第三,游戏练习,花样识字。二年级下册识字《“贝”的故事》,由“贝”这个象形文字,引出“你还知道哪些象形文字?”在趣味考考大家的活动中,孩子们认真观察,发挥想象,看图猜字,享受了“马、龟、羊、禾、木、蚕、鹿”等一类象形字大餐。

四、指导书写要点

汉字是最具艺术性的文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就像做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在低年级起步阶段,尤其要加强写字指导,打好写字基础。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每节语文课应留出10分钟指导写字时间。教师要具体指导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要一边指导,一边示范。信息技术的运用必不可少。

第一,写字时播放轻音乐,会使心情放松,使写字过程成为一种享受。

第二,指导书写要点。汉字一笔一画都有讲究,时有变化。如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一课中,要求会写的字“吧、吗、加、呀、呢”都是口字旁的生字,书写并不是难点。学生已有书写这类字的经验,但“口”字在左和右边是有区别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后,在白板的田字格中示范书写,左边小口在左上格,封口压横中线,“加”右边小口略大,位置居中。“呢”重点指导书写笔顺,注意穿插笔的写法。同时,课件中动态的书写生字的过程,比起静止的生字更有提示性。在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课中书写“朵”、“机”时,为了突出“朵”的上面“几”的最后一笔是“横折弯”,“机”的右边“几”是“竖撇加横折弯钩”的区别,我将两个字的笔顺做成了慢镜头,带学生一边写一边说出笔画名称,直观可感,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第三,拍摄写字过程。在学生书写时,投影同步或拍摄下学生书写的过程,在大屏幕上播放,从坐姿、拿笔姿势、书写笔画等进行点评,使学生认真对待每次练习。

第四,展示写字作业。每次练习写字后,随机抽取学生的作业在展台上展示,由师生共同评价,指出优点,提出建议,以便更好地掌握书写要领,写好汉字。

信息技术在“趣化”识字教学体现出强大的优势,不仅让识字变得生动有趣,也让师生的教与学更轻松、高效。当然,凡事皆有度,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地位应把握好,切不可反次为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语文》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

5.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五

祁亚红2013.7.5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在计算机上作动画,上网聊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们已梦想成真,终于能够直接动手操作计算机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是“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感过去之后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所以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攻克了本节的难点。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采取分层、梯度式教学

现在学生在信息的学习上,“贫富悬殊”现象十分严重,而且我们不能以他的学号来划分他们的优差。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使用评价的手段来发现他们掌握程度,从而对他们的教学采取分层教学。另外我们看到学生不认真听讲,就会去怪学生不好好听,而不去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来吸引学生。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有很多的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游戏、FLASH动画演示、采取

学生制作网上评比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中去,与教师实现互动,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技能。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怎样用学生理解或掌握的方法去教他们自己去学习,如何去掌握。那么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了,我们就不会出现上课不认真听,冷场之类的情况。

学生的掌握知识程度参差不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同,如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老师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务。这样其实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任务定得太高有的学生完不成,索性就不高兴做了;任务太低了,好的学生完成了就没有事做,就可能会制造一些其他的“事件”。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反思如何分层次的布置任务,也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当一下“小老师”,让他们尝试角色的转变,同时增进学生间的友情。这样我们就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三、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学生都在30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根本忙不过来,有时不免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同学的积极性,于是,在分组的基础上,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四、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

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6.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篇六

转眼一个学期的工作结束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总结,欢迎来参考!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个学期的工作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我主要担任七年级一至六班的微机课,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辛勤、有汗水、有收获、有快乐,现在我把一学期来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工作以来我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完成本职工作,服从领导的分配,能够与其他教师团结协作,互相帮助。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八中是一个新建校,学生又是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的学生小学学过微机,有的学生根本就没上过一堂微机课,因此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针对此种情况,我对学生进行了相应的调查,把学生进行了合理的分组,使学生间能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既锻练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教学上我还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钻研业务。争取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一直以来奋斗的目标。所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加大备课的容量,加强上课质量,落实反思的分量。首先,我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把备课学来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与时俱进,让新课程也走进我的课堂;虚心向他人学习,认真反思自己的每一节课,当一节课上完之后我总考虑一下,我这节课成功的地方在哪里,哪些地方学生不好接受,我以后怎么改进,这样做好反思,再进行二次备课。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自主的接受信息技术课。通过我的努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能够主动的学习知识,有的甚至还能在所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由于有一定的思路,所以难免思考的少了一些,出现了一些倦怠。

2、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4、针对学生能力水平上的差异,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还应该细化,争取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有成功的喜悦感。

以上是我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有更大的进步。

本学期已经结束,回顾这一学期,我所任的是七年级上册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由于初出茅庐,很多地方都不太明白,因此教学工作上不敢怠慢,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教学经验,充实自己的教学过程,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情的教学计划,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的开展。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以下是我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的总结。

刚刚接触计算机教学的我,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还很不成熟,很不稳健,不知道怎样把计算机教学工作做好。但是,大家都热心地扶持我、呵护我,帮助我,一切都从零开始。在学习中和工作上难免会有不明白的问题,我就会虚心地向其他老师请教。所以,其他老师给予我的热心帮助和一些批评、建议,我都很愿意接受,这样可以及时纠正自己工作上的失误,能使我更好的胜任这份工作,并且对工作也有了一份责任感,让我觉得任何工作都应该做得最好。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工作环境,也更喜欢这份职业。一学期来,虽然在各位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我的各项工作,向着“做一名称职的老师”进了一步。但是,还有很多方面不够好,还应该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应该加强对教学方面的锻炼。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是教学还是其他工作,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和老师们的帮助有更突出的表现,为学校尽一份心力。

管理好计算机机房

做好机房辅导教学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学期来,我的工作都是以机房辅导为主,因为我带的是七年级整个年级四个班,机房由我为主,所以,相比其他老师来说,我的工作是简单的,用我自己的话说:“我每天都在重复着我昨天的故事”。虽然是这样的日复一日的工作,但是,我对工作认真的态度从来没有改变过。

检查机器

对于机房中的机器虽然不用修理,但是每天我都会进行检查,做到心中有数,不好使的机器、键盘、鼠标等及时告诉后勤进行维修和更换,这样学生多的时候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器练习,也避免了鼠标丢失和键盘、鼠标乱插拨的现象。

卫生

好的环境能给人一种好的心情,因为机房在四楼,机房卫生及机房外的卫生打扫不是很及时,除了要求学生保持以外,每节课后都会安排学生进行打扫,我也会在机房人少的时候进行打扫并严格要求学生保持卫生。

纪律

在机房练习时要求学生上机跟上课是一样的,不允许吃东西、乱说话、谈论跟上机练习无关的事情,要保持安静,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手问或叫老师。学生也希望自己能在有学习气氛和干净的环境中学习。

现在已经是信息化时代了。虽然我已年近四十岁,计算机教学经验不足,但是我很注意积累平时讲课时的经验教训,更让我有了工作上的成就感。在工作中,我认真备课、上课,积极地参与听课和评课。及时做好课后实践的辅导工作,对学生严格要求,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组织好课堂教学。上课时认真讲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课堂语言上我也有所提高,简洁明了,克服了我以前重复、语速快、方言重的毛病。每节课在讲课之前,都是“复习旧课,导出新课”,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计算机的兴趣,在课堂上都是讲练结合,尤其是在让学生动手操作上,更应该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我还大胆尝试,因为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我提出自学要求,上课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发扬教学民主。

如果想教好学生,首先自己的技能必须过硬,我不段的从报纸上、网络上学习更多的知识,为了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给自己“充电”,为了进修更深层次的等级,积极参加9月份州教育局组织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培训、积极参加12月份县委组织部举行的远程教育培训以及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教学方法,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对于计算机课,尤其是上机课,学生网瘾较大,游戏瘾较大,没有外网没有上机兴趣,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纪律和效果,为改变这种现状,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我们采用多种方式,选择无网络教学,多讲目标和道理,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先接受教师,再接受该教师所教的课程。

另外,作为任课教师,并不仅仅局限在课程教学,学生德育教育、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等方面的教育也是必要的也是任课教师应负的义务和责任。

以上是我在本学期计算机应用教学工作中的总结。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除了完成领导交给我的任务外,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好好学习,向这个方向前进,不断的完善自己。

不知不觉中,一学期的工作也接近了尾声,新年也即将到来,总得来说一学期的工作中收获还是很多的,但比起其他老师还是有很大差距,在教学方面还有其它方面,还要虚心向他们学习。因此,我要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倍的努力工作,在今后工作上多听领导,同事们的提宝贵意见!

7.低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论文 篇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我国教育部门就曾在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过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利用. 学科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将课堂的呈现、学生的学习模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加以改变. 只有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的发挥, 给学生一个活跃精彩的教学环境, 才能让低年级的小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并且顺利的掌握知识. 所以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中加入现代信息的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变革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现代信息技术就是一种将色、视、动、音、文、图相结合的多角度多状态高效率工具. 这一特点就能改变传统模式教学的单一性, 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教学课堂. 低年级学生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吸引, 所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课堂教学一定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激发,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的更加直观化, 这样教学中存在的重点难点也就能够更加容易的被掌握了. 而且, 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让教学变的更加趣味化, 将数学知识进行一些课外的延伸, 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以及综合素质, 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 从小就将学生思维中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激发出来. 这不仅有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 还是为学生日后学习更多知识打下基础. 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 数字化演示也成为了教师教学的一种常用手段, 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 这种课程改革不仅能够将教师的准备时间大量减少, 还能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为实现高效教学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二、基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内容改革具体策略

1. 设置情境化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在的低年级数学教学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 而是要有规律的进行高精度密集型的数学信息采集.而多媒体的运用就能够做到这一点. 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 要注意情景的创设. 这可以帮助学生激发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情感的培养, 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一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比如, 在进行“认识图形”[1]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为了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激发, 就可以进行情景设计: 在多媒体中放映动画片, 画面中是一种小鹿带领各种小动物去参观幼儿园, 在幼儿园的墙壁四周都是各种各样的形状图案, 然后让学生回答这些图案都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学生对于这种新鲜的教学方式一定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也会有较高的积极性, 在这样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中, 课堂气氛也得到了保证. 教师要时刻引导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顺利的学到数学知识.

2. 在课程中加以思维能力的拓展

我国进入21 世纪以来, 就开始逐渐的迈入信息时代,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也应该对数学知识加以一定的拓展. 更应该有意识的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 这种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培养, 让学生开阔视野, 更能提高他们的收集信息处理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 比如, 在进行“简单的统计”[2]这一课程的学习时, 教师就可以通过网页设计来制定一个课程的计划: 首先, 制作一个十字道路上的交通场景, 让学生进行思考, “怎样才能概括出路口汽车经过的具体情况?”然后, 在页面中进行列表统计, 让学生自己动手统计并选择; 再次, 就是询问学生是否在统计表中得到了想要的信息; 最后, 教师就可以布置任务, 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相关统计学的信息, 可以从各大城市的人均收入、我国各地区森林覆盖面积等等方面进行入手, 让学生自己整理并做出统计学图表. 在这样的课程内容中, 小学生不仅自主完成了一次学习并学到知识, 还了解到了统计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以此类推, 将低年级数学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 是对小学生培养相关能力的重要新途径.

3.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程改革中, 将新课程的理念体现出来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3]的相关要求中, 对情感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概念, 其并不是数学课程的“周边产品”会这是衍生物, 情感教育才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 学生在价值观、情感以及态度的培养, 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 而是需要时间的日积月累的. 传统的课程教学就是过于注重对知识的培养, 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教育. 而这种教学课程内容的改革, 就要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程做起.

比如, 在进行“统计”的学习之前, 教师应该从网络上或者是亲自去拍摄一段关于环境污染的录像片, 然后在课程开始之前在班级内播放. 小学生在观看了影片之后就会对了解到环境污染的重要性. 教师就可以在这个时候引出“统计”的学习内容, 在学生基本掌握统计的方法之后, 教师就可以给学生留下作业. 让学生统计家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数量. 学生在经过收集处理之后, 就会了解其中的危害, 从而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 我国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程改革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而在21 世纪的今天, 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能让学生多掌握一些课本中不存在的数学趣味知识, 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应用. 这样既能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 还能为学生日后成为智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之福.信息技术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应用研究课题成果[J].科技视界, 2013 (6) :135.

[2]张小丽.王勇.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以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20) :83-85.

8.低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论文 篇八

【关键词】信息技术;兴趣;效率;教学

一、信息化支持下的汉语拼音教学

(1)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使字母学习变得形象化。一年级学生具有年龄小,所以具有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形象具体化等这些特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注意到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以收到好的效果。多媒体的运用正好能够起到这样的效果。

(2)情景的创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探究精神。因此,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和变化的特点,能极大限度地营造教学情境、激活课堂气氛。在适当信息技术的运用中,有效的创设情境,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积极地导入,既有效的激发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营造出了快乐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在学生不知不觉中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投入度,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知识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导通状态。

(3)运用多媒体的演示,更好的促进书写教学。传统的汉语拼音教学都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在下面看、模仿,然后自己动手书写,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弊端是教师在黑板上的书写出的字母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速度的快慢难以把握,对于学生来说,后排的学生有一部分是看不清楚的,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看不清楚老师的书写笔顺,这就对汉语拼音教学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如果这时能够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这样的矛盾就会迎刃而解,比如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出的字母书写大小可以随着班级学生容量的多少而进行适当的调整,速度也可以适当放慢,也可以放快,所有的学生都能很清楚的看到字母的占格情况,不会有老师在书写过程中的阻挡。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的需要多次反复进行播放,这样对汉语拼音的教学就会产生较大的帮助。

二、信息化支持下的汉字教学

(1)信息化的运用,可以使汉字变得形象化,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汉字有他自身的构造特点,它是音、形、意的结合。当我们了解到了汉字音、形、意之间的联系后,就会觉得汉字的学习是简单有趣的,这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显得更加的突出了。随着多媒体在课堂中的运用,能够将学生的视觉、听觉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同时发挥作用,也正好和汉字的构字特点相吻合。在学习象形字时将抽象的文字符号形象化,像“山、石、火、日、月、土”等这些象形字时,旁边依次出现大山、石头、太阳、月亮、泥土等形象的图画,再由图变化展现汉字的演变过程,易识易记,形象直观。

(2)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加强信息的传递,同时强化学生的识记意识。

三、信息多样化的阅读教学

(1)情境下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效率的提高要有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就在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高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进行多种艺术加工,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直观地再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创设美妙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形象演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如何准确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至关重要的,而多媒体的运用,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的有效地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把难以理解或重点语句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通过学生视觉听觉功能,发挥学生最大限度地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感知更多的信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更多的活动余地,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更多尝试成败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意识的体现;教师应注意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能力培养。这同时也要求教育者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方式、创造能力去感染和带动受教育者,即教育者应该具有较强的创新示范性,因为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创新型学生。

参考文献:

[1]李信.中小学课堂教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柳秀梅.决定一堂课的关键.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规划 篇九

一、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1.知识与技能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14课,以FrontPage网页制作为学习的重点,主要是:新建站点,网页中的图片、表格的插入和编辑,网页中的文字录入和处理,网页中的背景和超级链接设置,网页的主页页头和正文、页脚设置,给网页配上音乐和字幕。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学习FrontPage软件,会新建站点,能结合实际需要进行网页中的图片和表格格插入、文字录入编辑,会进行网页中的主页页头、页脚、链接、配乐和字幕等设置处理,能根据要求制作主题网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期知识是当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热点知识,学生兴趣浓,培养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才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学能力。

二、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学期所学知识是网页制作的基础知识,为以后深入学习网站网页的开发制作打下扎实的基础。FrontPage是一款兼容性较好、简单

易学并功能较强的网站网页开发制作软件,学好它为对学生更好地运用网络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网页中图片和表格的插入编辑、文字的录入处理、主页页头的制作。

难点:网页字幕设置和链接网站文件。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

1.落实教学常规

(1)认真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分析学生情况,分层教学要求,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钻研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十备”:一备渗透德育;二备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方法得当;三备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四备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用语、基本术语;五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六备疑难问题的解决思路;七备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的增补及成败关键;八备学生自学提纲;九备操作练习作业精选;十备课堂教学的总设计。

(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4)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查:注重过程督导,对学过的每一课及时进行双基考查,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5)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

2.提优补差

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对于优秀生可以适当学教材以外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并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在课上、课后给予更多关心、帮助和指导。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并将自己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理论,学期结束时,至少写一篇经验总结。

10.低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论文 篇十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主导,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普及,学校越来越重视和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确实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帮助。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的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对事物能不断生疑,质疑,释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好动、好奇、好玩、喜成功、乐赞扬的个性,切实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主动的学习,更好的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识字分为集中识字和随课文识字,每课的识字量为16-20个,其中7-10个汉字要求让学生达到会认、会读、会用、会写的目的,大部分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的。优化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赤拉提出: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他获得所有信息的94%。在学习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可以提高记忆效率和记忆效果。所以,让信息技术技术合理地融入识字教学,以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创造出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使汉字信息从多种感觉通道输入记忆系统,就能够达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乐学情境 “学之者不如知之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识字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开了一个好头。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之一。信息技术的识字课件有色彩鲜明、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它把汉字的演变过程简单明了地示在学生面前,深深吸引住孩子,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例如在教学汉字“日”时,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火红的圆圆的太阳,接着圆圆的红太阳就逐渐演变成了一个色彩鲜艳的“日”字。学生看到这奇妙的变化,在兴奋的同时也在脑海中完成了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演变。学习“休”时,出现动画:一个人行走至一棵树旁,觉得累了,就靠在树上休息一会儿,然后人和树逐渐变形为“休”字,旁边出现“休息”这个词语。演示时,动感的画面配以教师的解说,就能吸引着学生把画面与相关汉字“休”联系在一起,很快记住了这个“休”字,并且不容易和“体”混淆。心理学证明,活动的对象易于被感知。信息技术技术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地唤起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在创设乐学情境的同时,优化了识字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识字难点 汉字是一种表义文字,对初学汉字的一年级学生讲解字义是件难事,往往是越解释越深奥、越解释越糊涂。信息技术课件提供了丰富的图象,学生只需看看画面,对字义就能意会,无需教师多讲。教“笔”字,屏幕上先出现一支毛笔,上面是竹管,下面是笔毫,学生很清楚地看到竹管变成“竹”,笔毫变成了“毛”字,他们明白了为什么“笔”是竹字头和毛字组成,并牢牢记住了“笔”的字形。信息技术技术的合理运用,使学生悟出了中国汉字的一些造字方法,很容易地理解了字义并记住了字形,抽象的汉字变得直观易感,降低了学生初学汉字的难度。信息技术课件还能将复杂的合体字都分成部件,用不同的颜色对比显示。例如“蓝”字对低年级学生而言结构比较复杂,信息技术课件将“蓝”字进行部件的分割。四个部件分别以不同颜色出示,再整合为一个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将重点笔画和部件用红色或闪烁等方法标识。鲜明的色彩,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观,突出了汉字部件及其部位,较早较好地让学生感知了偏旁部首的概念。学生很快学会了利用部件识记合体字,而不是一笔一笔的零星记忆。信息技术技术简化了儿童识字的心理过程,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和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汉字书写 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和笔顺规则,并进行正确、美观地书写也是一件有难度的事,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技术的帮助。它信息反馈及时,能将汉字的部件和笔画不断移动变化,把学生在写字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展示,有利于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美观。例如:教学“远”字。第一步,多媒体演示“远”字的书写顺序,给学生一个初步的笔顺印象,接着启发学生说出这个字的书写规则是从里到外。然后再次演示,学生集体书空“远”。第二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远”的结构,先使“辶”闪烁起来,问学生:这个字既不是左右结构,也不是上下结构,你们看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学生纷纷说这个字的“元”好像缺两边,只有左边和下边被围住了。接着我就告诉学生它是半包围结构,没有全部被包住,以后你们看到这样类型的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然后学生主动说出自己认识的“巨”“庆”等字,也是半包围结构的。第三步,是利用信息技术教写“远”。关键笔画就是“辶”,先让学生读贴,说说三笔的位臵,体会“点”和“横折折撇”要留出一定的空隙,“点”高高在上,而剩下的两笔画紧密相联,“捺”长而舒展,托住“元”。如果这三笔靠紧了呢?再如果“捺”写的短了,朝下了会怎么样呢?于是我把“点”向下移了移,这时学生发现“远”抬不起头了。我又把“捺”变短,学生发现“元”的半边撑不住重心不稳,我再把“捺”向下移了移,学生又说不能移,“元”要掉下去了。结果学生练习时都注意避免信息技术演示中出现的问题,把这个字写得很美观。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课件的颜色、动画效果强调书写顺序,能够对汉字的笔顺规则印象深刻。如果采取黑板板书教学“远”的笔顺,教师会花很多时间在黑板上把“远”的笔顺一步一步地分步骤分开板书,学生认得也费劲。信息技术课件的逐笔演示和“闪烁”功能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视线,使他们很快发现半包围结构书写特点并掌握,这比枯燥的教师讲解有趣的多。黑板板书只能为教师的示范书写起作用,不能展示出汉字书写的难点,不能着重强调书写时出现的问题,因此在提高教学效率、增强识字写字的学习效果方面较信息技术逊色多了。

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辨析形近字形 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学生用字有时不分语言环境,不管字义,随便就用,所以必须通过演示和练习,强化记忆,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例如在教“禾”字时,先慢速播放由谷子的根、茎、穗整体形象变成“禾”字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后提问:“谷穗”变成了禾字的哪一笔?易地指出谷穗变成了“禾”字的第一笔,这样一来,“禾”的字形被牢牢记住了,不会与形近字“木”相混淆。又如“渴、喝”两字,极易混淆。教学中可先出现人张口喝水的画面,同时出示“喝”字,让学生明白喝水要用口来喝,闪动偏旁“口”,加深刺激,再让学生组词。接着随画面出示“渴”字,让学生明白是缺水了,闪动偏旁三点水,让学生组词。最后出示选字填空的练习句,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要用“喝”字还是“渴”字。这种由画面意思到字形,再辨析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习惯。

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减少别字低年级学生识字后有所遗忘和写错别字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尽管老师苦口婆心地反复强调,可学生仍然写错字,这时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技术帮助学生把握字形要点。如“蚕”字,学生容易把第一笔“横”写成“撇”。教师可以把“蚕”做成一个动画:一个粗心的小朋友学“蚕”字时,写错了那一横,于是旁边的蚕宝宝“呜呜”地哭起来,小朋友就明白自己写错了,让蚕宝宝受了委屈。这样学生印象深刻,就能牢牢记住了。学生写错别字,有一些是因为还不会写,有些字是不熟悉,随便用音近字代替,另外就是受其它字的影响,如“桌”写成“卓”(受早影响),“挖”写成提手旁加个“究”。针对小学生犯错的原因,用信息技术设计改错题,让学生在做寻找错别字的“啄木鸟”的过程中,正确书写、合理用字。例如可以出示几句含有错别字的句子,学生找出后可以放大错字或将别字移至别处,闪动错的笔划或用错的形旁。换之如果是正确的字,就返回原处。在及时反馈的改错练习中,学生也逐渐改正了自身容易发生的错误。让信息技术技术融入识字教学,有利于把汉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有利于把识字和听、看、写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信息技术技术并不排斥常规手段,不管使用什么手段,目的都是为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识字效率。希望信息技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在教与学之间架起科学的桥梁,进一步优化识字过程,提高识字效率。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得到广泛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在任务化的学习环境中,将小学信息课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读写训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不单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对语言信息的查找、筛选、归纳、概括和删改、编辑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课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教学的信息载体和传输渠道,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新的资源,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有效地使用各种基本的信息工具,进行简单的信息加工处理,并能使用这些工具去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识字能力 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 [正文内容] 上海市教委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更好地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应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指导学生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使现代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校大力提倡利用校园网进行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于校园网络平台提供强大的交互能力,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学生在登录因特网的计算机上,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他们面前展开的是一个广阔无垠的知识世界,他们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自己探索,解惑创新;合作研讨,共享成功。学生的信息素养大为增强,信息科技知识、技能和语文能力 明显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学会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也正在加强。

一、运用信息技术,培养识字能力。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要内容,因为识字是小学生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前提条件。现在使用的语文九年义务教育试验教材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年级识字1300个,小学阶段要学生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众所周知,汉字本身较为形象,其中又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真是纷繁复杂。而由于年龄的关系,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较差,对事物关注的时间更为短暂,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整节课教学生字,往往是教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觉得无味。所以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识字教学的效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运用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直观演示。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直观演示指导学生看画面,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教学七十三课《学上网》,“网”字时,屏幕上出现一张大大的网,慢慢地缩小,成了一个“网”字,此时无声胜有声,字的音、形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教学实践证明,直观演示识字,学生的印象特别深,掌握的生字比较牢固,教学效果较好。2.游戏法。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一年级孩子好玩,百玩不厌,故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有选择地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例如:(1)小猫钓鱼。画面上一只小猫在钓鱼,水中小鱼在游来游去,每条鱼身上有一个生字。钓上一条鱼,指定一个学生读字。读对了,鱼会安然地进水桶。反之,鱼就溜回水中。(2)打气球。气球飞起来了,每个气球上有一个生字。请一个学生起来读,读对了,气球就会爆炸,生字掉下来,掉一个生字得10分,十个读对就100分。它也可以作为全班的练习,游戏开始,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结束后,教师用大屏幕展示同学的学习情况。(3)贴苹果游戏。A:电脑上出现一棵苹果树,下方有本课的生字。指定一个学生报字,其他学生就将报到的生字贴到树上。B:苹果树上有很多带有字的苹果,让学生摘下苹果,组成词语放在下方的篮子中。(4)找朋友。画面上左方有带有汉字的食物画,如:小虫、竹叶、青草、萝卜,右边有几种带有汉字的动物画,让学生分别读出各种动物和各种食物的名称,然后帮助动物找出它们各自喜欢的食物,相对应地连在一起。在这类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连一连,贴一贴,猜一猜等活动,不时产生一种新鲜感,增强了识字欲望,充分激发了他们的识字兴趣。

(二)运用媒体,拓宽学生的识字空间利用多媒体识字,能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方法, 解决了识字教学中最基础、最难突破、最重要的部分——看图识字。为了使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制作课件时要充分显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在教学中很好体现形声字的特征。如教“”青、请、蜻、清、情、晴、睛”一组字时,第一幅画面先出示基本字“青(青草、青蛙)”,第二幅画面仍先出示“青”字,然后让学生结合屏幕上显示的小河流水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清水的“清”字在“青”的基础上加什么偏旁呢?学生会很快地答出加三点水旁,教师在“青”上用鼠标一点,一个活灵活现的三点水旁就飞了过来,与“青”字组成了“清”字。操作时也可让学生自己来完成。以同样的方法教“蜻、情、晴、睛”几个字。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制作课件时可把偏旁部分做成红色。一组教学完毕,大屏幕上再次出现这一组字的整体内容: 清(清水)晴(晴天)青(青草)蜻(蜻蜓)睛(眼睛)情(心情)请(请坐)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观察,这组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一组字。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能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自己总结出记住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记住这些字,而且记得尤其深刻,在以后就不会混淆了。学生逐渐地了解、理解了这一识字方法,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形声字的特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学生认识和掌握,并逐渐学会运用这一规律自己去识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校园网是一个识字的“海洋”,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识字信息。学生通过网络这一信息仓库,及时而主动地去认识各类字,在无意中扩大了识字空间。阅览课上,我们充分利用电脑的优势,开展网上识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低年级阅读素材库中的生字,短文。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图文结合,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巩固生字。这样的教学有效地实施了个别化教育,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因材施教。以往学生对新字的组词范围较为狭小,而网络大大拓展了他们识字、辨义的空间,学生可以一下子学习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生字。另外,网上信息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动的识字环境。学生在平时上网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大量丰富的生活词汇。他们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联系实际,培养独立识记生字的能力,提高识记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后,教师可以打破以往先集中识字,再学课文巩固识字的教学模式,借助于多媒体把识字与学课文融为一体,在学课文中识字,在语境中进一步巩固、理解、运用所学的字词。学生一直处于一种有趣的气氛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一批批常用汉字,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由此,学生对课外阅读也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些学生已开始阅读简单的课外读物了。通过网络将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游戏活动有机结合,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使学生更轻松、更快乐、更主动地走进课堂,更热爱快乐的语文课。

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运用媒体,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二期课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社会要求必须具有很强的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而这正是被传统语文教学所忽视的重要环节。正是基于这种世界范围内的深刻变革,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上了日程,提出了要引导学生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并在“教学设备”中对学校的硬件建设作了具体的要求。

(二)运用媒体,丰富课堂教学。校园网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有教师在上《军神》一课时,先请同学看教师事先搜集的一段文字和图片,看看学生能从中捕捉到哪些信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再深入学习课文,品词品句,中间插播电影片段——特殊的手术,使学生感受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最后是拓展延伸,教师布臵了两项作业:

1、刘伯承还有很多尊称,你能从网上搜集有关资料,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说说每个尊称的含义吗?

2、从网上搜集有关刘伯承的故事,在十分钟队会上交流。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小学生阅历有限,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生动直观的内容感兴趣,抽象思维只有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培养起来。如《黄山怪石》一文,文中作者尽管非常详尽地描写了黄山的奇石、怪松、云海与温泉,但大多数学生没有游览过黄山,没有深切的感受,无法和作者产生共鸣。先通过观赏《黄山怪石》录像,情境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如诗如画的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再通过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对黄山有个总体的印象,为自主学习课文铺路架桥。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登录教师课前制作的专题网页,自主学习课文,质疑问难,达到读通,读懂并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在网站上自主查找、搜集资料,讨论交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自查、讨论等形式,尊重学生个别的差异和多样性的选择,有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一节课接近尾声时,学生已有倦意,教师却要对本课进行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的知识。此时,发挥校园网的优势,给学生以新的刺激,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拔苗助长》一课的结束环节,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事先制作的图文并茂的动画课件,然后将画面定格于“禾苗都枯萎,种田人无可奈何”。教师转而向学生提问:“你想对这个人说什么?”让学生从中表达锻炼能力并理解成语故事的内涵。语文教学还应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外,把学生带向知识的海洋。校园网中有大量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话故事和科普知识等,它们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也为思维训练拓展了时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有教师在上《琥珀》一文时,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了解琥珀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价值;课中让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穿插演示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琥珀的形成,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理解了琥珀形成的过程;课后延伸,学生利用搜集的图片和文章,进行排版和粘贴,制作成电脑小报和知识卡片。对于学生的作品,师生一起进行网上评比。对优秀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尝试说明,阅读教学在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语文阅读的“认读—理解—鉴赏—评价”的能力养成过程,必然会与信息处理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过程相整合,为学生提供人文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双重智力支持。我们必须给予网上阅读模式更多的关注,并使其与传统的语文阅读形式结合起来。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写作能力。

(一)营造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激发学生的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营造一个毫无顾忌、放胆作文的和谐氛围,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学生敢说真话,敢于表现个性。让他们真切地体验,自由地抒发。多媒体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图象直观、色彩鲜明、音响逼真、动静结合的特点和优势。以往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出一个作文题目或

一段材料后学生们便静坐下来冥思苦想,这样难以激发灵感,收效不大。将信息技术或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运用于作文教学中,有效的缓解了这一矛盾。教师可在课前收集、整理与本节作文训练主旨有关的文字、图象、声音等相关的资料,将枯燥的材料、题目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库”,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写作兴趣,为动笔写作打下基础。学生在电脑房里上作文课时,再也见不到学生“咬笔头、皱眉头”的情景,学生个个思想集中,精神抖擞,兴趣昂然。

(二)运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1.发挥多媒体优势,培养观察能力 无话可说是一些学生写作文时的最大苦恼,怎样才能解除他们的苦恼?对小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观察。观察是一个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过程,人的许多感知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得来的。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感知事物、认识事物,把众多的表象,经过大脑的思维加工,使之按照特定要求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表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是至关重要的。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既能演示静态图像,又能模拟动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时空限制,展示课堂内不易看到或不可能看到的事物。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多媒体观察目标集中统一的特点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察,把观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抓住事物的特点,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与能力。2.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想象能力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作文教学中,一个教师怎样才能像一位高明的导游那样,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入到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联想去欣赏美、体验美,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我认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优势去想象,教师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创设这种情景,而运用多媒体就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3.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训练思维方法在语文教学法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交流的工具,发展思维与发展语言是统一的。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是思维活动后的具体表现形式,学生只有说得“清”才能写得“通”。而现代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又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说话,在练习说话时,教师借助课件,创设情境,在观察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复述课文,编故事、想象说话等多种训练表达方式,启发学生动脑,合理想象,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强化语言与思维的训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写作就是人们把客观事物的表象和对其本质特征的认识,用文字符号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写是说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检阅。小学生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虽然有一定的说写基础,但把握不好尺度。通过声、图、文并茂的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去说,然后再将心里想的,准备说的写出来,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三)巧用多媒体批改、评阅作文以往批改作文是语文老师最辛苦的工作,往往是根据作文要求、依据自己的理解和感触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评判。在作文课教学中以网络信息技术设备为工具,会使作文的批改、审评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如:进行作文批改时,教师可将范文录入Word文档中,再通过投影大屏幕进行点评、修改,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也可以同时看到。在运作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Word 的剪接、复制、粘贴、删除等工具对文章进行修改,使字句的增删、段落的重组变得轻松自然,并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师生协作意识。学生的作文训练也可通过视频投影仪、大屏幕投影等供全班师生一同阅读、分析、修改,达到作文批改、评阅的较高境界。传统的讲评课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进行评议,由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较短,所以效果很差。重视培养学生自改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实施作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采用计算机教学手段批改作文,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以充分的感知。教师每次批改作文时,都将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优美文章选出1—2篇,将一些具有共同性的典型病句、错别字汇集在一起,经过精心设汁,制成课件,通过教师点拨、交互式练习,让学生修改,其他同学直接观看,这就比传统的课堂教学要节省时间,速度要快得多。然后学生再对照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改,同学之间相互交换、检查、评论,在改正别人不足之处的同时,学到别人的长处。在自改过程中,我还组织学生开展“文章病院”、“小医生会诊”等活动。这样修改,不仅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作文修改的全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认识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网络的互动性使语文学习更为快捷、方便。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展了学生的“视域”。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原来划一被动的“不得不学习”变为了主动、多样的“要求去学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学习”及“发现学习”。它将改变学生的交流方式,使他们从封闭的师生小圈子走向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我们把校园网作为教学的工具、教学的资源、教学的环境,把握好网络学习运用的时机和限度,就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语文教学达到优化。综上所述,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说写能力和自改能力上都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优化作文教学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参考文献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3 走进新课程[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 马迎春:强化教师信息素养,促进学科课程整合[J],网络科技时代 2002.(8)许静: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 菊苑 2002.(9)杨明全:实施新课程中教学观点与学习方式的转变[J],中小学教育2002.(10)《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 陈至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何克抗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一文由公文易教育资源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浅论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方面的技术、资源、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尤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动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也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简洁明快,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学的优化。因此,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更重视多媒体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化枯为趣

1、激发学习兴趣。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把新授生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字宝宝,告诉学生,这些字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你能根据房间的门牌号码(即生字的读音)帮它找到家,你就能与这个字宝宝成为好朋友,字宝宝就会对你笑一笑。生动的情境,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为快乐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2、突破重点、难点。在拼音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突出教学的重点。例如,在比较平翘舌的声母z-zh的发音时,我们设计了让“zh”的h闪动或者变色,并提醒学生拼读时注意翘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j q x和u相拼的规则,除了借助儿歌帮助记忆外,还设计成动画??u戴了一顶帽子,帽子有两点,看到j q x走过来,他就脱帽敬礼,学生看了觉得十分有趣,在笑声中,他们就牢牢地记住了这一规则。

3、强化读写训练。在课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录音朗读,强化朗读能力;在指导背诵时,第一遍,可播放课文录像,配以轻声的录音;第二遍,录音没有了,在画面旁有重点词的提示,学生随着画面的变换轻声复述课文;第三遍,学生依据画面展示的内容轻声背诵。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记得牢,背得快又准。在写字训练时,由演示多媒体课件代替教师的讲写,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在蓝天白云的底幕上,田字格显得格外显眼,一支漂亮的笔为同学们范写着生字,甜美的解说伴着轻柔的音乐,让学生一下子就爱上了写字,写出来的作业比平时漂亮了许多。

4、培养语言能力。作文无话可说,无从说起,是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我们家的猫》之后,要学生仿例文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首先让学生看课文的动画片;然后让学生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猫的;接着运用课件:笨拙可爱的小鸭,美丽轻盈的小鸟,蹦来跳去的小松鼠,鲜活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学生的思维之门一下子就被打开了,他们纷纷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用在例文中学到的方法将这篇作文写得十分成功。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借助CAI课件,创造特定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接近生活实际的交际环境,能促使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如以“我们身边的垃圾”为题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可以通过CAI课件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垃圾及其来源,去向等展现出来,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想法。还可将各自的想法进行设计,在电脑里画出来,或制成模型,有价值的设想甚至向有关部门建议,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成功的快乐。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时空,化难为易

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有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限制,形象地传输、保存和再现知识原型,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知识,从而加快理解和记忆的速度。还可以凭借现代技术向学生提供了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使他们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这就大大缩短了教学进程,提高了教学效率。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词句的理解有限,对课文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运用多媒体,就能克服时空限制,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信息,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课文。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学生对“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迎上去;看见乌龟妈妈追上去;看见青蛙游过去”中的“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这三个词语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学生既不知词语何意,又不知为什么要这样用。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从资料中截取有关的三个片断,并设计制作成慢放过程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理解,“迎上去”就是面对面对地游过去;“追上去”就是从后面撵上去;“游过去”就是从周围游到青蛙妈妈身边。他们理解了在这三个句子中为什么要这样运用,从而在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他们在以后的口语交际、写话中准确地用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开国大典》是四年级的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可此场景距今已有50多年了,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而遥远的,其语言文字也是十分抽象肃穆的,学生很难体会到开国大典那庄严隆重激动人心的场面。故此一开课,我们可以录像为载体重现当年开国大典的盛况,把学生带入到当年的特定时代,突破了时空,化远为近,使学生情、文本情、作者情产生共鸣,为学习课文作好了情感铺垫。

三、利用多媒体适宜引导,突破重点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不要以静止去看待事物,否则会坏事的道理。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臵船动、剑不动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问学生:“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一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例如:《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描绘的是北大荒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语言锤炼,文质优美。尤其“原野热闹非凡”一段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本段时,我首先引导学生阅课文找出具体描写“热闹非凡”的句子。学生通过读-想-划-议的自主学习,划出了“哗啦啦的笑声”、“乐呵呵地演唱”。但是,“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不能划出来,因为同学们没这方面的感性认识,所以对这热闹的情景只停留在事物表面上的认识,较难体会出人们丰收的喜悦之情。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及时引导学生观看“那成片豆荚、高粱成熟时发出的声响,人们在田地里欢快的收割”的场面。这样学生马上把人们高涨的情绪意识到了,解决了学生一开始难以体会到的热烈情绪。

四、巧妙借助网络,培养学生能力。

1、实践能力。在教学制作校园贺岁卡的时候,教师通过电脑网络展示联系背景画所写的寄语,引导学生欣赏、讨论,从中悟出写寄语的要点。学生在电脑上独立选择画面,撰写寄语,将作品在电脑中进行展示,实现语文课和电脑课的“综合”。在综合活动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信息处理能力。语文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开放的,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创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作业。例如:要学生制作电脑小报,在出版的过程中,学生要寻找大量资料,要进行筛选、排版、打字等,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审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能力。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世界》等课文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漫游海底世界》的文章,让学生网上收集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黄山奇石》中,学生仅仅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黄山的奇美是不够的。我们把黄山的视频资料和其它相关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按一定的链接方式制作成课堂教学网页。课上,学生通过“视频点播”看到了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形象地理解了文中的抽象词句,并在网上看到黄山不同形状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更加深了对它的认识。

4、创新能力。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了几个问题:地球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有哪些?我们该如何保护地球?显然,这是知识与思维并行的拓展型的探究性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校园网中下载查找到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些修正或补充。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展开讨论,教师适时点拔、评价。于是一个个闪耀着创新火花的答案诞生了。通过网上的查阅、交流和相互间的思维碰撞,点亮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蓬勃兴起,使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它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它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今后要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寻找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最佳结合点,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小学低年级电教论文

【内容简介】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不光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也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如今教育的思想观念、内容手段、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网络环境中,教育信息的显示呈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成超文本形式,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教育信息的传递呈网络化、智能化,这使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更具魅力,教学模式也与传统教学有了巨大的不同,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探索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和教育技术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技术识字资源

一、引言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不光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也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如今教育的思想观念、内容手段、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网络环境中,教育信息的显示呈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成超文本形式,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教育信息的传递呈网络化、智能化,这使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更具魅力,教学模式也与传统教学有了巨大的不同,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探索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和教育技术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

二、传统识字课型的偏向。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因此,一直以来识字教学都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过去的实践中,很多教师在处理识字与阅读写作的关系时曾出现过两种偏向:

(一)、片面强调识字写字对阅读写作的制约作用,片面强调识字写字的重要地位,将识字写字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唯一的,单纯的“重要任务”,忽视了尽早阅读与写作,忽视了及时发展语言,忽视了读写对识字写字的促进作用,延误了语言的及时发展,也造成识字效率不高。

(二)、为了尽早阅读与写作,夸大了汉语拼音的作用,试图以汉语拼音代替汉字,提前进行阅读与写作。虽然在发展学生语言和发展学生读写发面有一定的进展,但是拦路虎只被绕开而没有消失,学生最终的读写还是要用汉字。识字质量不高和识字数量不够,不仅严重影响读写的顺利进行,也对学习汉语言文化有消极的影响。

三、网络环境下识字教学模式

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低年级的识字要求做了很大的改变。新课标中对低年级的识字要求明确提出:“1—2年级要多认少写”,这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而做出的恰当的要求,也是实现“将识字写字和发展语言,与阅读写作巧妙结合起来”的目的提出的现实的科学要求。而跨越式课题研究的目的也是在增大识字量的基础上,在小学起始年级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创新识字、阅读、写作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使小学一年级学生通过两年左右的学习,能掌握2500——3000个汉字(能写2500字,能认识3000字),能够在计算机上用规范输入法输入汉字,并用电脑写出800~1000字左右结构完整、通顺流畅的作文,做到提前阅读、写作,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跨越式发展。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相整合,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创设更多优美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学习内容,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反复再现学习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而且还加快小学生的识字的能力。通过两年的网络环境识字教学实践,我在把握《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识字教学的新理念,在达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对传统识字教学的继承和创新下,初步探索出在网络环境下识字教学的模式。下面我以小学语文第一册《自选商场》为案例,作一步的阐述。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颜色、动作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燥无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就能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在开始学习《自选商场》时,我了解到孩子对这个事物很熟悉,所以我就给孩子出示了自选商场的课件图片,并问:“这是什么地方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是自选商场。”接着,我让小孩和我一起表演“妈妈和孩子”一起去商场买东西的情景,并让他们说出自己在自选商场购物的感受。表演一开始,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表演着,通过模拟对话,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感受,顿时课堂的学习气氛高涨起来了,对话让孩子把课堂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他们的学习劲头就更高了

(二)自主识字,渗透学法。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新课标还具体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和自由选择识记汉字的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敢想敢干,敢创新的精神。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识字活动中运用猜字谜、编字谜,不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如教学“毛”字时,就有孩子说出了:小手不小心被扭弯了;“本”字就说木头的根露出来了。再者,我还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利用电脑显示出来,让小朋友去猜,去读。如“竹子下面长了毛”(笔字)等。以这样的形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营造了一种和谐相融的学习氛围,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学生还想出了很多记忆生字的方法:如用熟字加、减、换、改的方法识记生字,如:“乃”与“奶”、“扬”与“场”、“迟”与“尺”……还有编儿歌,组词造句等等。对学生说出的识字方法,老师要及时的总结和归纳,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不露痕迹地给学生渗透了学习的方法,对他们以后的识字有很大的帮助。

(三)游戏巩固,说话练习。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假如一直保持着枯燥的生字讲解,也难以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充分发表自己的识字方法后,我就创造了情景,采用游戏的形式,来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我先用“找朋友”的游戏来检查了学生对单个生字的认识,然后又用开火车的形式来检查个别同学的发音。鉴于孩子们对文中的物品已经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之后我就直接出示了课文里的商品名称,并要求孩子们借助拼音读词语。有了感性的认识,有了单个生字的熟悉,在拼音的借助下,他们很快就准确地读出了词语。于是我又设计了给商品贴商标的游戏:我随机出示相关的商品实物,然后让学生举起相应的商品名称,举对了就代表你买到了那个商品,学生就说:我买到了……。或者有的同学说:“我想买……。”跟同位进行游戏说话的巩固练习。有了这些游戏作为载体,学生不仅乐于学习,更能主动地轻松地快乐地巩固学习的生字,心情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的任务了。

(四)拓展阅读,知识整合。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无非是一个例子。”实施新课程其中一点就是如何开发课程资源,活用课本。课程是学生手中的教材,又远远超出了这本教材。它应该是一泓源源不断的活水,能巧妙地拓展利用课程资源可以体现出教师的语文教学素养和智慧。识字教学不单只在语文书的一个课文里,或者是在一个课文的要求认识的10多字里。假如把课本看成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那是有违背“大语文”的观点的。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先找准了课本的突破口,将课文中的资源拓展开来,然后再根据课文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课本,根据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风格和特点,寻找选择与课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又贴近儿童生活的儿歌、诗歌、故事、童话等,让这些补充的资源能有效地在课堂的教学中运用起来,活动起来。让学生能将课内与课外的知识整合起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更坚实基础。

在巩固识字后,我充分利用了网络环境下的优势,让学生在网络上自由阅读我给他们提供的相关阅读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并带有拼音注释的,方便他们阅读的电子文本。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拓宽了学生的阅读层面,对教材进行了适度适量的超越,还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认识从“字——词——句”上升到了“段——篇”。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还注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进行阅读积累。不仅积累学习过的生字,更积累了新的言,新的文化。这样学生的识字量扩大了,阅读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整合。

(五)打写表达,实践运用。

《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跨越式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通过增大识字量,提早阅读进而达到提早写作的目的。其实在学生大量阅读后,他们都会有一种想跟别人分享自己阅读收获的冲动。而教师就应该抓紧这个契机,为孩子提供一个表达的平台,让他们一吐为快。所以在阅读完后,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商场的经理,你还可以在自选商场里添加什么物品,让人们购物更方便?”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和思维能力的锻炼。在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后,我立刻让他们在网络的留言板上留下了自己的“杰作”。虽然有的孩子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这也是他们涉足于写作天地的练习作,不仅可以让他们的思绪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已经对所学的知识再次得到实践运用,也对消除了写作在心中的恐惧了。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网络的优越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在网络时代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多了,明显地,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适应不了当今的社会。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课堂成为知识融会的地方。正如威廉•布莱克在《天真的预言》一书中所写的:

“一颗沙子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手上,永恒在一刹那收藏。”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点探索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决定了语文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桥梁。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重中之重的识字教学,其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语文教师应着重培养小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他们将来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要求多认少写、认写分开,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认识”和“学会”两种目标。特别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感受识字过程的趣味,给学生打下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积极探索省时高效的识字教学方法,切实培养学生主动识字、自觉识字的能力。

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识字教学尤其要有趣味性。一年级小学生好动、爱玩、喜欢新奇有趣,依据这样的身心特点,教师采取多种措施可以充分地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真正的“兴趣”能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成功地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生命的潜能。例如,成就感作为一种有效刺激是任何人努力获取成功的内在动机,如果能有效持续地刺激这种感受,对孩子的识字兴趣和热情一定非常有益。我们课堂上每周一次的“识字王争霸赛”活动,对于他们的每一个小小进步大加赞赏,并每月评比出一位“小小识字王”,举行仪式给“识字王”加冕。在这种游戏式的竞争中,孩子们的识字兴趣空前高涨,许多繁难的字通过各种渠道被掌握了。为了增强识字的趣味性,还可以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识字。例如,学习生字“云”时,教师先出示图画,让学生观察画面的内容,然后练习读出“云”的字音。在熟练掌握读音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补充了一首有趣的关于云的小儿歌,又让学生表演云在空中飘浮的样子,闭目想象孙悟空驾云飞行的感觉。在指导写字时,教师并没有领着学生一笔一画地写,而是提出问题:你是怎样记这个字的?一个学生说“云”是“去”去掉中间的一竖,另一个学生说“云”字是“二”加上撇折和点,还有学生说……在这个例子中,围绕“云”的教学,教师展示直观教具,学生进行观察和想象,细致辨析字形,读写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就此可以看出,利用有效的手段,能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改变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如果能充分调动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这些生动有效的直观教学手段,学生对识字还提不起兴趣是绝对不可能的。

二、注重识字方法,运用现代化手段,体现教学的艺术性

应该说,目前存在于教学实践中的识字方法很多,比如图示法、演示法、表演法、绘画法、游戏法、故事法、猜谜法、编顺口溜法、比较法、联想法、比赛法、情景法、自学法、加减运算法、换部分记忆法、记笔画法、字谜法、简笔画法等。这些方法为识字教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可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在这一方面,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还是资源丰富且相当具有优势的。低年级所要求识记的汉字大多字形简单,象形的特征十分明显。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果木花草”等等,字形本身富有形象性和诗意,有的还蕴含着更进一步的知识和古代神话的内容。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和优势,学生不光能记得牢固,还能驰骋想象、锻炼思维,影响必定是深远的。

2、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和自主识字的能力 观察是智力的窗口,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儿童的思维和观察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老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主动求索,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纳入已有的认识体系并寻找出某些联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孩子们对新鲜事物总是很好奇,我们就可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掌握规律,举一反三。

三、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识字

刚入学的孩子,学习中出现的生字都是常用的汉字,大多数生字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如学生的名字之中,路边广告牌上的字里,商店、超市里各种零食、物品的名称中,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里……课堂上,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余学生也能相继回忆起,并能自发加强对生活中出现的字的有意注意。例如教学生字“美”时,有人说:这是“美羊羊”的“美”字,电视上《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美羊羊好可爱哦;有人说:就是“美丽” 的“美”字,我喜欢穿美丽的衣服!也有人说:我的名字里就有这个“美”字……这一过程,学生尝到了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更是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总之,要提高儿童的识字能力,我们必须在汉字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想方设法丰富学生识字的方法和体验,让学生不觉得学汉字枯燥无味,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学习,把祖国的语言文字学好。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它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也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的探索,才能尽快适应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需要。同时,教师还要正确处理信息技术网络教学与其它教学手段的关系,只有各种教学手段并存,各自发挥特长,优势互补,才能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进入到21世纪,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识字教学是符合社会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的;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识字教学是最常见的教学部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在语文课的课堂中都将进行识字教学。特别在低年级,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的能力,提高对汉字的识字的能

力,在识字的过程中又要重视写字的指导。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的过程来进行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的教学,就显得死板单调。学生要掌握汉字,还得死记硬背,反复抄写,且得不到巩固,识字教学的效率低下。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然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计算机有其特殊的功能,可以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有利于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小学阶段有较重的识字任务,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识字教学,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和声音多种方式显示教学信息,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为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最优化的可能。同时,就社会的发展来看,在识字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也可以培养孩子的信息技术素养,让孩子以后在信息时代的社会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自己学习。这在以后的信息时代中是学生继续学习和生存的重要技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创新教育理念的树立,传统教育精华的积淀,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一节语文课让学生不仅能学会二、三十个生字,还能学会汉字输入,将认字、阅读、写作相融合,其容量之大,效果之佳,负担之轻,兴趣之浓,能力培养之快,这已成为多少教师多年来梦寐成真的事实。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教学中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将图文、声音和视频并用,必然能够让老师和学生在识字教学环节中更加有效,让识字教学的效果更好、内容更多、形式更丰富,师生的互动更加及时和全面。具体表现在:

1、激发识字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信息技术以其直观、鲜明的声、色、形等手段,能使教学情境变得生动活泼,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和兴趣。在出示生字前,运用多媒体电脑设计出的动画效果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迫切要求掌握新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2、提高识字效果

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教学为主,其最初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儿童攻下字形关,培养他们辨字形的能力,掌握书写汉字的基本技能。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教学软件将枯燥的汉字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更利于学生牢记字形,提高识字效果。

3、利于指导书写

执笔姿势和运笔方法一直是写字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多媒体技术绘制执笔姿势图,将其从各个侧面在大屏幕上加以演示。在此基础上,演示神出鬼没地书写,突出运笔过程中快慢、轻重的细微变化,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做得正确,写字便会大有进步。

4、提高写字质量

在以往识字教学的写字训练指导中,往往是教师在黑板上范定、讲解字的结构或笔划在田字格中的位臵。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简化这一环节,并能扩大范字,使其更直观、易学。针对低年级学生空间知觉薄弱的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田字格中书写有代表性的范字部件,演示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臵,提高了学生书写的精确性,为今后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风格打下基础。

5、及时反馈学习情况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低年级学生识字记忆较快、回生也快,因此,可利用信息技术交互性的特点,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使老师可以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在拼音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的运用是基于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纯拼音教学是抽象的,枯燥的。由于儿童无意注意占优势,所以在教学中可采用图片、实物、录像、等方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自然就乐意去学,即使不教他去学习,他也会自觉去学,主动去学。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以下方法来调动学生兴趣。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中,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掌握知识,愉悦身心;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锻炼能力,陶冶情操。既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动脑的时间,又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的空间。让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开展活动,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培养能力。这样,把语文活动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语文活动课才能真正成为语文学科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学生的创造力在语文活动课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培养和发挥,从而实现新大纲所要求达到的语文教育的目的。

可以这样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哪里有语文,哪里就有生活。语文与生活同在,生活与语文共存。

可是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大多只会照老师的指令去思考,按统一的要求来表达。这样下去,学生的悟性、灵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禁锢。难怪美国教育家尼尔〃普斯特曼说,学生“进入学校时像个问号,而离开学校时像个句号”--这,就是学校教育的悲哀。这种教育,学生的个性被泯灭了,才情被淹没了,智慧被冰封了;这种教育,无歌也无诗,精神家园荒芜萧索,创造之树枯萎凋零,想象之鸟不再高翔。--这种现象一直令教育界的很多仁人志士担忧不已。但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应用到语文活动课当中,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次革命。它所蕴涵的超大信息量正切合了“大语文观”的要求。有人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学生只有走进社会,融入生活,关注人生,触摸时代脉搏,才能学好学活语文。我们如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除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适时适量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教学。在活动中,让同学们动手动脑,愉悦其身心,发展其能力,培养他们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创造才能,那么,以上那种语文与生活脱节,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受到抑制的现状,将会得到较大的改观。

上一篇:重点发展对象群众意见范文下一篇:后勤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