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辨识分析方法

2024-10-04

风险辨识分析方法(精选11篇)

1.风险辨识分析方法 篇一

WBS-RBS方法在海外工程项目风险辨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海外工程项目的迅猛发展,项目实施中的风险管理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根据海外工程项目的`风险特性,研究了WBS-RBS方法在海外工程项目风险辨识中的价值,并通过海外钻井项目实例,说明了如何运用WBS-RBS开展项目的风险辨识工作.

作 者:孙嘉天 吴景泰 SUN Jia-tian WU Jing-tai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刊 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年,卷(期): 26(2) 分类号:X915.4 关键词:海外   工程项目   WBS-RBS   风险辨识  

2.风险辨识分析方法 篇二

对于气田生产的安全运行来说, 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风险辨识及控制管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业区集气站作为气田开发中最基础的生产单元, 集气站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怎样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风险辨识, 清楚的认识到工作环境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掌握一定的事故防范及防范措施,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就成为建立气田风险辨识及控制管理中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2 作业区集气站风险辨识及控制现状

2.1 目前作业区集气站风险辨识办法的缺点

2.1.1 存在的缺点

(1) 凭借人为经验进行风险辨识存在的缺点是辨识存在的风险缺乏全面性、真实性及可靠性, 不能完全反应出现场存在的真正风险;

(2) 依靠集气站自查自该将存在的问题汇总后进行的辨识, 它的缺点是风险辨识缺乏系统性, 一般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这样往往使风险辨识工作开展起来显的杂乱无章, 不能完全正确反应现场存在的系统性风险;

(3) 依靠外来检查进行风险辨识存在的缺点容易使风险辨识工作流于形式, 而且不能对风险进行实时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造成时间间隔过长, 缺乏时效性。

2.2 作业区集气站风险辨识开展情况

集气站员工每月进行一次风险辨识, 本文对2009年3月第一采气厂作业六区11座集气站员工开展的风险辨识进行了统计, 并对辨识存在的44项风险进行了分类, 按照一般风险、显著风险、高度风险及重大风险分类统计表 (见表1) , 按照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影响因素及管理缺陷分类统计表 (见表2) 。

2.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3.1 存在的问题

从表2明显可以看出集气站员工在进行风险辨识时重点在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 而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影响因素及管理缺陷基本不存在风险, 但实际近年来发生的事故及不安全事件主要是物的不安全状态 (比如井口闸门盘根刺漏、压力表考克刺漏、管线弯头破裂等) 、环境影响因素 (主要表现在外部施工造成管线破裂、暴雨造成管线损坏等) 、管理缺陷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尤其是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事故及不安全事件尤为突出, 说明了员工在进行风险辨识时忽略了重点或者未能辨识出存在的重点风险, 从而使风险辨识在作业区集气站未得到充分有效的运行。

2.3.2 原因

(1) 集气站参与风险辨识及控制的人员不具备进行风险辨识的相关能力;

(2) 集气站人员在思想上、行为上忽视了自己作业范围内存在的风险, 认为尚未构成伤害的风险是一种可承受风险, 对风险一旦发展成事故而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认识不足;

(3) 员工对在集气站开展风险辨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 认为风险辨识和控制是上级机构的强制性要求, 而进行了不完善的风险辨识。

3 作业区集气站风险辨识及控制方法探讨

3.1 基本思路

为了使风险辨识及控制在作业区集气站真正有效的运行, 首先, 我们要使现场操作员工认识到在气田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安全因素存在,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日常生产中风险是不可避免, 客观存在的, 其次, 要对员工进行风险辨识及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 使员工懂得如何在生产中进行风险辨识并正确应用, 同时也要使辨识的员工了解相关的安全规范, 掌握现场生产工艺流程及各种设备的性能、结构、原理并熟悉掌握它的操作规程;并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最后, 对辨识存在的风险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办法。

3.2 采取的措施

3.2.1 员工教育培训

利用作业区班站人员换班时间组织对员工进行了集中的风险辨识及控制知识培训, 重点培训了与风险辨识有关的一些概念、开展风险辨识的步骤及几种简单的辨识方法;

3.2.2 划分作业活动

最先开始由作业区组织班站员工进行风险辨识, 以便员工得到更进一步的学习, 在辨识时主要采用划分作业活动的方式进行。主要是根据站场生产实际现状, 将每一个集气站做为一个独立的小系统进行划分的。划分的方法有:

(1) 按生产流程划分;

(2) 按作业任务划分;

(3) 按工艺装置划分;

(4) 按作业区域划分。这样不管按照那种划分开展风险辨识工作, 就始终不会将集气站生产系统中某一个环节、某一个设备、某一个区域或某一项作业遗漏, 做到了全面、有序。

3.3 风险辨识及控制方法探讨

3.3.1 风险辨识及控制步骤

风险辨识确定系统内的风险因素, 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 包括固有的和潜在的风险, 以及可能出现的新的风险和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生成的风险。对已识别的风险因素, 利用LEC法进行定量化计算, 确定其危险程度。

控制管理制定安全对策, 对辨识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控制, 包括对设备和工艺进行改造、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等。

3.3.2 辨识的方法

(1) 通过系统内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辨识, 包括能量、有害物质和失控 (故障 (GB6441-86附录中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失误 (GB6441-86附录中人的不安全行为) 、管理缺陷、其它) 三方面。

(2) 借助于经过充分讨论并适用于现场的各类《安全检查表》利用安全检查表法 (风险辨识的一种方法, 见表3) 进行辨识。各类《安全检查表》是根据相关标准、管理规定、操作规程及规范制定出来的, 是对于集气站进行检查的一个标准, 同时也是员工进行风险辨识的一个参考工具, 只要不符合《安全检查表》的内容要求, 则说明现场存在着不符合相关标准、管理规定、操作规程及规范的项目即存在着风险。

(3) 利用预先风险分析法进行辨识, 主要针对作业区大班, 具体是指在每项作业开始前, 由作业人员对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因素预先进行分析, 然后在进行操作时重点进行注意或防范, 当然预先风险分析就需要作业人员有一定的现场实践经验并对工艺流程、设备性能、物料等特别熟悉了解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用这种方法进行风险辨识虽然简单易行, 但容易受到作业人员现场经验或知识、心理、生理等方面的限制,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业人员是否自觉自愿进行。

3.3.3 风险控制

对于辨识存在的风险如果要进行有效的控制, 则必须首先确定风险等级, 我们在开展辨识时一般采用LEC法 (D=LEC:D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确定风险等级, 也就是风险程度, 其次根据风险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级处理或控制, 包括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操作规程等。

4 上述方法在集气站风险辨识中的应用

4.1 风险辨识及控制开展情况

(1) 作业区于4月份组织人员搜集风险辨识的相关材料, 编写成培训教材并对班站员工进行了一期两批次的风险辨识及控制知识培训, 使各集气站员工了解掌握了风险辨识的一些简单的知识, 且能够按照前面叙述的辨识步骤及方法开展集气站的日常风险辨识活动。

(2) 作业六区在2009年5月份由作业区组织集气站员工利用上述方法开展了一次风险辨识活动, 并通过技术员班站分片负责制度每月上站组织班站员工进行风险辨识, 对辨识存在的风险由承包技术员负责收集汇总并分析后制定控制措施。

4.2 实施后效果及分析对比

4.2.1 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 本为对2009年5月份第一采气厂作业六区11座集气站员工开展的风险辨识进行了统计, 并对辨识存在的34项风险进行了分类, 按照一般风险、显著风险、高度风险及重大风险分类统计表 (见表4) , 按照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影响因素及管理缺陷分类统计表 (见表5) 。

4.2.2 实施效果对比分析

4月及5月份连续开展了2次由作业区组织进行的集气站风险辨识, 从表4、表5可以看出至6月份集气站现场存在的总的风险相对减少, 同时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影响因素及管理缺陷存在的风险数占比相对上升 (具体见图1) , 说明在进行风险辨识中员工已经将风险重点由单一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转变为全面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影响因素及管理缺陷方面。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虽然通过风险辨识活动的不断开展, 作业区集气站在风险辨识及控制管理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目前班站员工乃至作业区其他人员只是掌握了风险辨识的一些较简单的方法, 对风险辨识了解的不全面, 不透彻, 在开展辨识活动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在以后开展风险辨识活动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辨识的全面性、系统性。

5.2 建议

由于目前各单位风险辨识基本都是自己在一边学习摸索一边开展的情况下进行, 所以很多地方都还不很规范, 建议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对集气站从辨识到评价、到控制进行一次系统的现场操作, 以供作业区开展此项工作的人员进行学习。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对作业区集气站进行科学的风险辨识及控制, 成为预防、确保现场安全平稳生产的关键。着重从作业区集气站风险辨识及控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措施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作业区集气站,风险辨识及控制,方法探讨

参考文献

[1]易图云.天然气生产场所施工风险识别及控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12) :15

[2]郑力平.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01) :15

3.风险辨识分析方法 篇三

公司所属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和南通市安委会《关于印发“崇川开发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绘制安全风险分布图工作方案”(崇开安发〔2017〕21 号)的通知》,按照南通市崇川开发区的统一部署,结合公司实际,现就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1.任务目标

力争到 2018 年上半年,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体系,全面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采取技术、管理等措施对安全风险实施分类分级管控,及时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形成安全风险受控、事故隐患有效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和运行模式。

2.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公司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小组任职

姓名

所在岗位

组长 XX XX 组员 XX XX 组员 XX XX 组员 XX XX 组员 XX XX 组员 XX XX 组员 XX XX 组员 XX XX 组员 XX XX

3.制定专项工作方案,

根据开发区统一部署研究制定本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方案,确定工作内容、工作步骤、保障工作认真落实相关工作安排。

4.主要原则

1、坚持风险优先原则。以风险管控为主线,把全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切实解决“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

2、坚持系统性原则。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从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两道防线,从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生命周期全过程开展工作,努力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之前、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之前。

3、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层级领导、各业务部门和每个具体工作岗位,确保责任明确。

4、坚持持续改进原则。持续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与更新完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不断深入、深化,促使机制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5.

组织保障

为了加强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的组织领导,公司成立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6.工作内容

1、划分辨识单元。对整个生产系统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和作业活动方式划分辨识单元,以生产车间、储存区域、工艺流程、生产系统、设备设施、环境条件、工作场所、安全管理、操作行为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为单元,科学划分。

2、编制辨识清单。参照国家安监总局《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 版)》,结合本单位生产工艺和岗位特点及职业卫生防护要求,采取全员参与、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详细地排查辨识各个岗位、各个生产环节存在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并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等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编制危险(有害)因素排查辨识清单。

3、开展风险评估。结合企业实际,可选择风险矩阵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评估方法,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确定等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4、制定分级管控措施。企业针对排查确定的风险类别和等级,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开展,将风险管控责任逐一落实至企业的各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和具体的责任人。管控措施包括技术、管理、个体防护以及应急处置等四个方面。同时公司、车间应分别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内容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位置、危险因素名称、风险等级、管控主体、管控措施等。

5、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实行公司(厂)、车间(班组)、岗位三级公告。

6、实施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针对每一风险点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和清单,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对风险点的管控范围,将风险点隐患排查的责任落实到人,明确每个风险点的隐患排查内容、频次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

7、督促从业人员持卡上岗。根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制定主要负责人和其他从业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承诺卡,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危险因素、物品危险危害特性应知卡和应急处置方法应急卡。

8、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各类预案符合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9、安全风险信息更新。登陆南通市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监管系统填报基本信息。

7.推进步骤

序号 内容 时间 责任部门 责任人 1 成立公司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建设领导小组 2018.3.1 公司办公室 主要负责人 2 拟定公司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建设方案 2018.3.5 领导小组/安全 安全部门负责人 3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建设培训 2018.3.10 安全部门 安全部门负责人 4 风险点辨识:划分辨识单元、编制辨识清单 2018.4.1 安全及各部门 部门负责人 5 风险评估及制定管控措施 2018.4.9 安全及各部门 部门负责人 6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措施等培训 2018.4.13 安全及各部门 部门负责人 7 实施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 长期 安全及各部门 部门负责人 8 风险及管控措施告知、公示 督促从业人员持卡上岗 2018.5 长期 安全及各部门 部门负责人

件 附件 2

培训记录

培训主题 风险分级管控 培训部门

培训讲师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培 训 内 容 ○《关于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绘制安全风险分布图的工作方案》等。

○公司实施方案及辨识单元、风险辨识、分色、分级方法及管控措施制定方法等。

○ 风险评估结论、管控措施、应急处置等。

4.风险辨识分析方法 篇四

全风险辨识评估及安全风险分级告报

一、企业概况

肃南县西大口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西大口煤矿位于肃南县大河乡境内,属资源整合矿井, 由原肃南县大河煤矿和肃南县西大口罗其生煤矿整合而成。整合后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核准为露天开采,矿区面积1.202平方公里,保有储量138.54万吨。位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外,该矿于2014年4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7月底完成建设,2015年8月3日由省安监局批准进行联合试运转,2016年6月通过安全设施核查和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2016年9月完成综合竣工验收。现已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和矿长安全资格证等证照,各类证照齐全有效。

煤矿实际投资人廖美助,法定代表人、矿长朱梓銮。采矿许可证证号C***123856,有效期自2015年2月11日至2020年6月11日;营业执照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20000MA71H06J73,有效期自2016年5月5日至2036年5月4日;安全生产许可证号(甘)MK安许证字„2016‟X0291Y,有效期自2016年11月21日至2019年11月20日;主要负责人证号***813,有效期自2016年9月30日至2019年9月30日。

二、背景来源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等文件精神,公司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国务院和省厅文件要求,结合矿井自然安全条件和生产系统现状,全面、系统对公司所属区域矿井重大危险源、隐蔽致灾因素、生产作业中的关键环节等方面进行安全风险普查、辨识、评估、分级,建立了安全风险数据库,积极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1 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辨识与分析

根据露天煤矿地质资料、项目实际建设方案、企业安全管理及工作环境恶劣、生产过程复杂的特点,并结合煤矿露天采矿工程最常见的事故类型、伤害方式、事故概率统计等相关资料,本次验收评价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原则,采用露天采矿工程常见事故类型进行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辨识。

露天煤矿存在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有:露天采场边坡失稳造成的坍塌、滑坡及放炮等十余项之多,由于露天煤矿生产自身的特点,其危险和有害因素具有普遍性,故本次验收评价认为,该露天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16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

危险和有害因素是指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危险、危害因素分析是安全评价的基础。现将该露天煤矿在露天采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产生原因、事故后果分析如下。

2.1.1 滑坡和坍塌 1.滑坡和坍塌的后果

露天边坡失稳会造成边坡滑坡和坍塌,其结果不仅使露天采场工作面的采、挖、装、运设备和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而且存在使采、挖、装、运设备被掩埋的危险,更严重的是大量坍塌使剥离量骤增,增加采矿成本。因此,边坡滑坡和坍塌是露天采区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源,必须重点防范。

2.滑坡和坍塌的原因

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可能诱发局部或大面积滑坡。造成滑坡和坍塌的主要原因是:

⑴台阶高度过高,不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⑵台阶坡面角过大,不按设计要求留设坡面角; ⑶不按作业规程操作,违章作业,形成大的伞檐,易发生坍塌事故;

⑷地质条件变化时,台阶坡面角没有及时进行调整; ⑸气候因素:暴风雨、暴风雪使边坡上方的工作帮和非工作帮截水沟渗漏,导致泾流渗入边坡使岩层稳定性减弱,导致边坡失稳;

⑹由于非工作帮风化时间较长,疏于管理,没有经常清理浮石,在加之雨水的冲刷,造成边坡失稳;

⑺边坡管理工作不到位,没有专人负责边帮管理; ⑻采场或排土场出现滑坡、坍塌征兆时,未及时发现或采取措施;

⑼接近边坡开采时,没有按设计要求采用控制爆破技术,严格控制台阶高度和边坡角。

3.滑坡、坍塌的危险性分析

从现场和资料查看,该矿煤层顶板为灰白色粗-细砂岩、灰黑色粉砂岩,底板为深灰色粉砂岩,顶底板岩性软弱,岩石力学性能差,水平层理及缓波状层理发育,另外,由于西大口煤矿深部为原井工开采的采空区,又采用中深孔松动爆破,爆破作业和井工开采破坏了部分岩体的稳定性,故在开采过程中,如不按规程、规范要求的台阶高度及坡面开采,则有可能由于边坡失稳而导致滑坡、坍塌的发生,因此滑坡、坍塌是该矿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之一。

2.1.2 爆破伤害

爆破是露天煤矿采剥过程中的主要工序之一,爆破伤害是指由于爆破作业引起的伤亡事故。

露天采场采用中深孔松动爆破法进行采剥作业,在爆破作业过程中,稍有不慎或使用、管理不善,违章操作,就易发生爆破伤害。

1.爆破伤害的后果

爆破飞石毁坏设备,砸伤人员; 2.爆破伤害产生的原因

⑴爆破时未能彻底清理现场,撤出全部人员和设备设施到安全警戒线以外,爆破危险区边界和影响区域未设警戒;

⑵处理残(盲)炮方法不当或未处理; ⑶打残眼或违章操作;

⑷爆破时使用不合格或过期变质失效的雷管、炸药;

⑸爆破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等。3.爆破伤害的危险性分析

松动爆破是该矿山的主要采剥方式,矿山每年要消耗一定量的炸药、雷管,爆破作业过程中的爆破飞石砸伤人员及爆破现场管理不善而引起的爆破伤害。故爆破伤害也是该矿存在的主要危害之一。因此,必须加强爆破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避免违章作业,认真做好爆破警戒工作,是预防事故的有效措施。

2.1.3 火药爆炸

火药爆炸是指火药、雷管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伤害的后果

人员伤亡或设备设施损失。2.产生的原因

⑴爆破器材在运输、贮存和加工过程中受到撞击、挤压或遇到明火发生爆炸;

⑵雷管与炸药混合存放;

⑶库房内使用明火或照明设施引发的明火; ⑷库房没有采取防雷防静电措施;

⑸穿带铁钉的鞋或由化纤衣服等引起的静电火花; ⑹外部大火;

⑺不了解炸药性能,磨擦、折断、揉搓炸药; ⑻未用完的引药(雷管)和炸药未能作分离处理。3.危险性分析

该矿山爆破作业委托给肃南县民爆公司进行爆破,矿区没有设臵爆破器材库,使用的爆破器材由肃南县民爆公司在爆破作业前,采用专用车辆运输至爆破现场,因此存在爆破材料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受外力挤压和冲击的危险因素,遇到明火有发生火药爆炸的可能性。

2.1.4 水灾

西大口煤矿水灾主要来自雨季洪水和采场内渗水。当露天采场排洪设备、设施排洪能力不足,就会发生水灾。

1水灾的后果

⑴破坏采场边坡的稳定性;雨水冲刷和渗漏是边坡滑动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降低了岩体的内摩擦角和凝聚力等物理力学性能,从而削弱边坡岩体的抗剪强度。大面积的滑坡可能切断采场内的运输线路并掩埋作业区,使生产中断,造成安全事故;

⑵可能淹没、毁坏办公生活区、采场设施、设备等,也可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⑶发生泥石流。2水灾发生的原因 ⑴场区处在洪水淹没区;

⑵缺少防洪、排涝设备、设施或发生故障; ⑶汛前没有及时清障或做防汛准备; ⑷场区内排水设施设计不合理; ⑸场区内排水系统出现故障;

⑹管理不善,发现排水不畅未采取防范措施等。

以上这些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与出现,就有可能造成水灾,导致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⑶水灾的危险性分析

西大口煤矿水文地质类型为中复杂,属干燥草原性气候,采场处于山区前沿地段的山谷地带,突发性暴雨时有发生,如果防排洪设备、设施排洪能力不足,或采场内排水设备设施不完善,都会造成水灾,所以,水灾也是西大口煤矿的危害之一。

2.1.5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也是生产中最常见的危害之一。主要包括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机械伤害是西大口煤矿生产系统中最常见的伤害之一。西大口煤矿的各种机械设备都可能造成机械伤害。容易发生事故的机械设备包括:运输机械、装载机械、采掘机械和空气压缩机等。

1.机械伤害后果

机械伤害主要表现在操作机器设备、移动设备、机械运输、在机械周围工作时,由于工作场所狭窄、操作不慎和违章违规操作等,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其后果如下:

⑴工人肢体与运动部件接触而被擦伤; ⑵肢体绊卷到机器轮子而造成人员伤亡;

⑶由于机械设备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如强度不够、刚度不够、制动器及控制缺陷等)而发生机械设备失控、部件脱落而造成人员伤亡,严重时会损坏供电等系统,从而造成

其它事故发生;

⑷采、装、运等机械设备运转部位夹人、擦伤、卷伤等,可造成人员伤亡及损坏设备的损失。

2.机械伤害的产生原因

矿山造成的机械伤害事故,主要是由于人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造成的。常见的原因有:

⑴违章操作,没有穿戴或穿戴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操作;

⑵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臵缺乏或损坏、被拆除等,导致事故发生;

⑶操作人员违章作业或疏忽大意,身体进入机械危险部位;

⑷在检修和正常停运时,机器突然被别人随意启动,导致事故发生;

⑸在不安全的机械上停留、休息,导致事故发生; ⑹安全管理上存在不足。3.机械伤害的危险性分析

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操作机器、移动设备以及在机械周围工作时,发生的事故占伤亡事故的第三位。虽然生产机械设备自身通常不会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但对个体会造成伤亡,必须通过合理设计和安装、严格管理等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西大口煤矿机械设备是开采生产的主要承载体,机械对其操作者和周围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很大;现场运转设备防护罩(栏)部分不完善,机械设备操作维护与检修及开停

车顺序不合理,缺少操作标志牌,容易引起较为严重的机械伤害事故,因此对作业人员进行操作规程培训,使他们获得必要的自我防范及防护能力,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技术检查和维护,以确保任何外漏的转动部件都得到妥善的防护,机械的安全防护设施完好无缺陷,也是预防该类事故发生的必要手段。

2.1.6 加油站火灾爆炸危害 1.发生加油站火灾爆炸危害的原因

加油站是露天矿山燃料供应的主要设施,由于柴油、汽油属易燃、易爆品,也是矿山重点危险源,其主要事故因素如下:

⑴加油站所配备的消防器材、设施不符合防火、防爆和阻燃要求;

⑵加油站设备设施漏油,遇到明火引燃油料; ⑶加油时遇到明火;

⑷加油站附近使用乙炔和氧气(电)焊接时,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⑸加油站及设备设施未安装接地装臵或失效。2.加油站火灾爆炸危害危险性分析

该矿设臵有加油站,采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油品使用量大,如果加油站接地设施、消防设施不完善,遇到火源,有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故加油站火灾爆炸危害也是西大口煤矿的危险、危害因素之一。

2.1.7 压力容器爆炸

矿山企业使用压力容器的场所主要有空气压缩机,如果不能安全使用,往往会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

1.压力容器爆炸的后果 ⑴造成人员伤亡; ⑵损坏设备及地面建筑; ⑶造成矿山工作面停工停产。2.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

⑴压力容器运行时安全阀的阀杆关死,安全阀排气孔堵塞,释放压力整定不合适,安全阀失效等,造成压力容器在高压下运行,可能引起爆炸事故;

⑵压力容器受到机械损伤,在高压下发生爆炸事故; ⑶压力容器遇到突然撞击或遇到高温而发生爆炸; ⑷未制订安全操作规程或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引起超温、超压;

⑸压力容器未经过压力检测检验合格就投入使用或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检验;

⑹管理不善或操作人员不具备特种作业资格而进行操作。

3.压力容器的危险性分析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大口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西大口煤矿配备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额定压力为1.2Mpa,具有较大压力,如果管理不善,则可能造成爆炸事

故。所以,压力容器爆炸危险是西大口煤矿另一危险、危害因素。

2.1.8 车辆伤害

西大口煤矿运输道路条件差,工作环境复杂,故极易发生汽车运输事故。

1.车辆伤害的后果

⑴运输车辆损失、人员伤亡;

⑵车辆相互碰撞,影响矿山正常生产。2.车辆伤害的产生原因

车辆伤害产生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运输车辆自身故障,未及时修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如重载车辆下坡刹车失灵等);

⑵司机违章操作,不遵守交规造成运输事故; ⑶运输道路路况差,道路曲率半径<10倍轴距,盘山道路坡度过大,造成失控事故;

⑷运输车辆超载、超重;

⑸在扬尘、沙尘暴天气未能开启防雾灯,在暴雨、暴风雪天气未在车辆轮胎上装防滑链;

⑹选用无前后双制动的汽车型号,或虽为双制动车辆,但由于车辆陈旧或带病运转,特别是车辆进入采场前未进行严格检查;

⑺无视单、双面装车作业,装矿汽车未按挖掘机司机指令进入作业区,或在装车时,驾驶员擅离驾驶室检查、维修

车辆;

⑻装车时,驾驶员将头和手臂伸出驾驶室;

⑼在道路急转弯和大下坡处未设臵明显标志;急转弯和下坡路段快速行驶等。

3.车辆伤害的危险性分析

西大口煤矿煤(岩)拉运和材料运输均采用汽车运输,矿山运输量大,运输车辆载重量大,部分运输道路路况差,坡度大,露天采场运输道路条件差,故如果运输车辆的保养不及时,在雨雾天行驶,由于视线受阻,会车时极易发生碰撞、翻车等事故,车辆伤害也是该矿主要的危害之一。

2.1.9 火灾

西大口煤矿火灾主要是加油站、堆煤场、排土场、井工采空区及场区其他可燃物、采、装、电气设备等受到外来热源(如照明、明火等)的作用而形成的火灾。可能发生火灾的地点为:加油站、堆煤场、排土场、井工采空区、变压器、配电室及生活办公区等。

1.火灾的后果

⑴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⑵火灾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2.火灾发生的原因

⑴井工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未全部冒落压实或采空区封闭不严,存在漏风,发热着火,引起的火灾;

⑵加油站油料泄漏,消防设施配备不足等,遇到明火引起的火灾;

⑶存在明火。冬天工作人员在禁止烟火处使用煤炉、电炉、灯泡取暖等违章作业,或电焊、氧焊使用不当引起火灾;

⑷机械磨擦及物体碰撞产生火花引燃可燃物,引起火灾; ⑸雷电引起的火灾; ⑹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3.火灾的危险性分析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大口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西大口煤矿所采煤层为原地下开采所遗留的煤层露头部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原井工开采采空区残留煤层的揭露,采空区有发火的可能。另外,该矿建有变电所、配有较多的采、装、运设备,变压器、配电室及采、装、运设备、堆煤场、排土场等都有发生火灾的危险,如果变压器、配电室及采、装、运设备等处安全消防设施不到位、管理不尚或处理不当,则有可能造成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火灾,堆煤场采出的原煤,排土场混入的原煤,如果堆放高度过高,使其温度不能及时散发,降温防火措施不到位,经过一段时间后,都有发生堆煤场及排土场原煤自燃的可能。如果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防火常识,部分岗位缺失、安全管理水平低、措施不完善,所以,有发生火灾的危险,如果采空区管理不到位或处理措施不当,则有可能发生煤尘自燃,造成人员烫伤、烧伤和中毒窒息事故。故火灾危害是西大口煤矿又一危险因素。

2.1.10 高处坠落

西大口煤矿人员和采装运设备在台阶边缘行走或作业时,极易发生高处坠落;作业人员在工作面清理浮石,如果

防护设施不全,极易造成高处坠落而引起人员伤残或伤亡事故。

1.高处坠落的主要原因

⑴没有按要求使用安全带、安全帽或二人同时使用一条安全带;

⑵没有按要求穿防滑性能良好的软底鞋;

⑶高处作业时使用的安全保护装臵不完善或在缺乏保护装臵情况下违章进行作业;

⑷工作责任心不强,主观判断失误; ⑸工作人员疏忽大意,疲劳作业; ⑹高处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 ⑺照明不良,工作环境恶劣; ⑻违章操作;

⑼在坠落危险地点没有醒目的警告或喷漆标志等。2.高处坠落的危险性分析

西大口煤矿采场存在落差较大的设备和平台,操作平台及人行道坡度较大;局部有高处坠落危险的地方没有安装防护栏、没有醒目的安全标志,设备的安全操作、维护和管理措施也不到位,标志不明显。再加之生产场地部分设备距地面较高,在巡视或维修设备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人员滑落。有发生高处坠落的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的伤亡。所以,高处坠落也是西大口煤矿的危险之一。

2.1.11 物体打击

在露天采剥生产过程中,存在砸伤危险性,这些危险主要包括:在采剥面清理浮石过程中浮石、浮渣掉落砸伤人员和设备;铲装过程中大块煤岩滚落或滑落砸伤人员和设备;煤岩、工具、坠落物的砸伤等。

2.1.12 其它危险和有害因素 1.电伤害 ⑴电伤害的后果:

①人员电弧灼伤、触电死亡;

②电气设备如果长期过负荷运行,会产生大量热量,引发火灾事故;

③电气设备内部绝缘损坏,保护监测装臵失效,将会造成火灾;

④雷电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等。⑵电伤害的产生原因:

电伤害的产生的主要原因,除了环境恶劣的客观原因及设备缺陷、设计不周等技术因素外,大部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引起的,常见的有:

①使用绝缘不合格的电工工具;

②没有定期进行检修、维护和保养,使线路磨损、压破绝缘层造成电气设备外壳带电,设备缺少漏电和接地保护等防护装臵;

③带电进行检修、维护,绝缘胶鞋破损,操作者身体或工具碰到带电线路上;

④缺少标志或标志不明显,电气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存

在漏洞;

⑤工作人员擅自扩大工作范围或非电工进行电器操作; ⑥在特殊工作场所不使用安全电压照明;

⑦电气作业裸露的带电体没有防护,在潮湿地区工作不穿绝缘鞋,无绝缘垫,无监护人;

⑧雷电保护设施没有或有缺陷;

⑨没有设臵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如漏电保护、安全电压等)或安全措施失效;

⑩没有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和工作票制度。⑶电伤害的危险性分析:

矿区用电主要是机修、办公和生活照明等,防生产生活用电造成的人员触电及其它用电事故的危险,将是西大口煤矿的重点。

2.粉尘危害

粉尘危害主要是凿岩、爆破、运输、装卸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性粉尘。操作人员长期吸入含尘空气,就会造成肺部组织纤维化、硬化,丧失呼吸功能,导致尘肺病。粉尘还会引起刺激性疾病、急性中毒或癌症。在高粉尘环境下作业,会造成操作失误,造成其他伤害事故。故粉尘危害是西大口煤矿又一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

3.噪声危害

噪声危害主要是露天采区在凿岩、爆破、铲装、运输过程中的噪声,噪声是露天采区开采过程中的一种职业危害。噪音危害的后果是操作人员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可能引起职业性噪声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等,同时

也会使操作人员的失误率上升,降低劳动生产率,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严重的会导致事故发生。故噪音危害是西大口煤矿的另一危险、危害因素。

4.大风危害

该矿区春季多风,对矿山采剥、运输造成一定影响,还可能对矿山生活住房和供电线路及地面其他设施造成破坏,并可能进一步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5.雷电

西大口煤矿属干燥草原性气候,在夏季雷雨季节,矿山的较高建筑物、通讯设施等部位若避雷设施缺乏、失效以及不足等,可能发生雷电伤害事故,损坏矿山建筑,伤害矿山工作人员。

6.冰冻危害

西大口煤矿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天气较为寒冷,露天作业,难以采暖保温,如不采取措施,人员有被冻伤和设备被冻坏的可能,再加之采场内部分边坡的渗水,容易冻结成冰,甚至蔓延至采场道路,形成冰面,给采场运输造成一定的现象。

7.人的行为性危险

据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统计表明,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90%以上。美国工程师海因里希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存在着“88:10:2”规律,即在100起事故中,有88起纯属人为引起的,有10起是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2起是人难以预防的,即所谓“天灾”。同样,煤矿行业80%以上的事故都是出于现场管理和职

工违章造成的。

⑴管理者素质及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西大口煤矿生产技术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虽有从事露天矿生产的经验,但仍存在安全生产经验不足,故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露天矿事故的能力较弱。因此,管理者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引起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⑵人的生理原因

主要是指职工的反应速度,手脚灵敏程度以及视力、体力等能否适应工作的需要。其中还有因长时间工作过度疲劳或者睡眠不足,身体欠佳等,在操作时表现为力不从心,失去配合,操作失误而造成事故。

⑶人的素质原因

露天采场作业人员技术素质不高,操作技能差,缺乏安全意识,再加之工人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而违章作业,给安全生产、改善安全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从而导致安全工作的恶性循环。

8.安全管理缺陷

如果矿山安全管理机构建立不全,人员配备不齐,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建立不全,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人员经验不足,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露天矿事故的能力不强,管理者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违章指挥,安全防护设施、应急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缺陷等,都是引起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以上8种危险,危险和有害因素在露天采区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虽然这些危险和有害因素一般不会造成重大事故,但却不能麻痹疏忽,而应防患于未然,积极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予以预防和控制。

2.2 重大危险源识别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其中生产场所是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而贮存区是指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本次评价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9)对该项目爆破材料的贮存和柴油进行辨识,结果如下:

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的规定,爆破材料库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条件是:工业炸药临界量大于或等于10t。该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矿山爆破工作承包给肃南县民爆限公司进行爆破,矿山未设臵爆破器材库,矿山不储存爆破器材,所使用的爆破器材由肃南县民爆限公司在爆破前按照使用量配送,剩余部分回收至民爆公司管理。

该建设项目机动车辆使用的燃油大部分为柴油,但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9)的规定,其柴油不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申报的范围内。

由上可知,肃南县西大口煤矿区域内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三、安全风险分级

5.风险辨识分析方法 篇五

2018年,古交项目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按照集团公司、山西公司各项安全文件工作要求,对工程施工危险源实行分级管控,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及风险评估工作。现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一、基本情况

通过开展隐患排查及风险评估工作,截至到九月份,共发现安全隐患16处,其中一般安全隐患16处,重大安全隐患0处。所发现的安全隐患已基本整改完毕。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危险辨识与控制管理制度

我项目部编制了《危险辨识与控制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危险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的策划和管理,预防重大事故,实现本质安全。

(二)风险防控形势研判

我项目部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对风险防控形势进行研究判断,组织学习上级公司安全文件及近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明确安全管理思路,分析当前安全形势。

三、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安全隐患整改不及时。部分安全隐患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存在整改后信息反馈不及时的情况。

(二)部分安全隐患资料不齐全。个别安全隐患虽已完成整改,但整改资料未形成闭环,仅存有整改通知单未见整改反馈单,整改情况监督落实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秋季防火工作。开展秋季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秋季的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提前做好防范应对措施,切实加强风场道路施工部位及升压站工程的隐患排查工作,做好相应记录。

6.风险辨识分析方法 篇六

机床的受力变形误差是数控机床的重要误差源之一[1]。如今,强力、高效切削以及难加工材料切削日渐增多,对机床提出了更高的刚度要求。据统计,进口数控机床的金属切削率一般两倍于国产同型产品[2],该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在机床刚度设计和控制方面的差距。机床的刚度控制手段一般有设计阶段的机床整机刚度分配、零部件刚度优化以及机床使用中的受力变形补偿。有限元软件的大量使用,使国内针对机床零部件的刚度设计和优化日益普及[3,4],而针对机床整机刚度设计[5]和刚度补偿[6]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机床刚度的控制应当始于机床的整体方案设计阶段[7],这是零部件刚度优化所不能取代的重要环节。在国外,一般也是将该项工作放在装配级公差设计阶段[8,9]。本文提出一种辨识机床重点刚度的原理和方法,可为整机刚度分配和零部件刚度优化提供必要的定量依据。

1 机床部件的敏感变形

1.1 部件变形的三维定义

对机床而言,刚度控制可先后在部件和零件两个层次上实施,本文阐述均针对部件层,但所述原理和方法也适用于零件层。

三维立体在笛卡儿坐标系中拥有6个自由度,从理论上讲,部件受力后也可产生6个自由度的变形:沿x向、y向和z向的平移,绕x轴、y轴和z轴的扭转。文中分别用Δx、Δy、Δz、Δα、Δβ和Δγ表示。

1.2 部件的敏感变形

机床受力变形影响加工精度的最终表现形式与几何误差和热变形误差影响加工精度的最终表现形式相同:使机床的最终执行部件偏离理想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以下简称“位姿”)。机床由多个部件构成,故机床两个最终执行部件之间的相对变形是各部件变形及其接合部变形的综合体现。各部件由于形状、尺寸以及在机床中的位置不同,其变形所导致的最终执行部件偏离理想位姿的方向和量值也不尽相同。换句话说,各部件的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可称为敏感度(性)。分析和掌握这一内在特性,对于机床如何实施整机结构刚度分配和确定零部件刚度优化目标,均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机床的变形敏感性分析中,有两个要素需要注意:

(1)缩放性。不同部件的不同自由度的受力变形会以一定的规律映射为最终执行部件的偏离量,偏离量可能被放大或缩小,放大率越大的变形越应严格控制。

(2)方向性。专业教材中将被加工表面的法线方向定义为“加工误差敏感方向”[10]。在该方向上,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误差将最大程度地反映为加工误差。也就是说,同样大小的受力变形,由于变形方向不同,所产生的加工误差也有差异,这种差异有时还很大。如图1所示,车削直径为40mm的外圆,如果刀具与工件分别在径向和切向上存在0.1mm的变形误差,则它们导致的被加工工件的半径误差ΔR与ΔR′相差约400倍。

综合这两个要素,可定义部件“敏感变形”的概念:在机床加工误差敏感方向上影响程度大的部件变形。应用这一概念,可以实施 “针对敏感变形进行重点控制”的技术路线:先识别出机床部件的敏感变形,然后有针对性地实施部件刚度分配、优化或补偿。

2 敏感变形辨识模型及其基本计算

2. 1 建模原理

辨识敏感变形的关键是建立机床各部件的变形量到最终执行部件偏离量之间的映射关系。现以YK3610滚齿机为例说明建模的基本原理。图2是该机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其拓扑结构图。采用多体系统理论对机床拓扑结构进行描述,并利用齐次坐标变换建立机床各单元体之间的位姿、运动以及误差传递关系[11],可建立以部件为单元的机床系统全误差模型,实现机床部件之间的位姿、运动及其误差关系的计算和分析。对于示例机床,上述过程可直观描述为滚刀主轴坐标系7内的一个点Qt(xt,yt,zt),通过一系列相邻体之间的齐次坐标变换(位姿变换、运动变换和误差变换),可以反映为工件主轴坐标系1上的一个点Qw(xw,yw,zw),具体映射关系可表示为

[xwywzw 1]T=T17[xtytzt 1]T (1)

T17=T67T56T45T34T03T10 (2)

其中,T17为滚刀与工件之间的总特征变换矩阵,由图2中各相邻体之间的特征变换矩阵Ti j决定;Ti j为包括两个相邻体ij之间的几何位姿、运动和误差矩阵,具体推导规则和方法见文献[11]。

2.2 基本计算

如果两个主轴部件本身以及中间部件均不存在任何误差,则滚刀主轴坐标系中的点Qt(xt,yt,zt)在工件坐标系中应处于理论位置Qw(xw,yw,zw);反之,其对应点将偏离理想位置而处于其实际位置Q′w(x′w,y′w,z′w),两者的偏差值综合体现了两个主轴部件和中间部件的误差作用效果。

(1)理想位置Qw。

理想位置Qw的坐标可用式(1)、式(2)计算。

(2)实际位置Q′w。

同理可得实际位置Q′w的坐标计算公式:

[x′wy′wz′w 1]T=T′17[xtytzt 1]T (3)

T′17=T′67T′56T′45T′34T′03T′10 (4)

与式(2)不同,式(4)右端各相邻体之间的变换矩阵Ti j为实际位置变换矩阵,应包括两相邻体的误差变换矩阵ΔTi j,Ti jTi j的关系可表示为

Ti j=Ti jΔTi j (5)

其中,ΔTi j包括6个误差矩阵,即体j坐标系与体i坐标系之间的3个线位移误差矩阵和3个转角误差矩阵,可表示为

ΔTi jTi jΔxΔTi jΔyΔTi jΔzΔTi jΔαΔTi jΔβΔTi jΔγ (6)

(3)位置偏离量。

Q′w=(x′w,y′w,z′w)-Qw(xw,yw,zw)即可得到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之差Δxw、Δyw、Δzw。

3 部件变形的敏感性分析

3.1 分析步骤

假设机床系统只有受力变形误差,按下列步骤进行部件变形的敏感性分析:

(1)选定分析点Qt(xt,yt,zt),该点选在加工区域内更能反映加工实际情况,如选在坐标平面内则因一个坐标值为零而减小部分计算工作量;

(2)利用式(1)、式(2)计算选定点变换后的理想位置坐标Qw(xw,yw,zw);

(3)设滚刀部件7分别存在3个单位线位移变形Δx77、Δy77、Δz77和3个单位扭转变形Δα77、Δβ77和Δγ77,利用式(3)~式(6)分别计算选定点在上述变形情况下的实际位置坐标Q′w(x′w,y′w,z′w),输出6组坐标差Δxw、Δyw、Δzw。

(4)依次假设6、5、4、3、0、1部件坐标系产生6个自由度单位变形误差,重复步骤(3)直至计算完所有中间部件和工件轴部件的6个自由度变形误差所造成的偏差值;

(5)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由于设定变形误差值为单位误差,故直接比较上述计算结果就可提供较多的有用信息。上述步骤为一般分析顺序,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的分析目的和要求制订出具体的分析计划,包括部件的整合或细分、输出数据的形式等。如对滚齿加工来讲,其主轴姿态误差除了带来点的位置变化外,还将带来滚刀齿形变化和旋转跳动等问题。如果需要,也可将本文模型稍加变形即可进行专门的姿态分析,其分析原理为:滚刀轴上的一点,连接到坐标原点即构成一个矢量,该矢量变换到工件坐标系中仍然为一个矢量,这样,实际矢量与理想矢量的夹角或与工件轴xyz坐标轴的夹角差,即可定量反映姿态变化。

3.2 分析示例

如图4所示,在滚刀主轴坐标系中取一点Q(0,0,-150),按照前述步骤计算其位置差(Δxw、Δyw、Δzw)。计算中统一取转角变形误差0.01°,取线变形误差0.01mm。由滚齿加工原理可知,滚齿误差敏感方向为工件轴坐标系的xw和zw方向,故导致Δxw和Δzw的变形为敏感变形。Δyw与敏感方向垂直,故为最不敏感方向。为增加分析的系统性,分析中可遵循“由粗到细”的策略划分分析阶段。本示例为初步分析阶段,故暂时将部件3(滑台)、部件4(立柱)整合为一体(编号3)。根据初步分析的结果再对敏感中间部件进行细分。式(2)在本次分析中可表示为T17=T67T56T35T03T10,式中变换矩阵均为常用的平移和旋转矩阵,数据取自YK3610滚齿机样机。即使是初步分析,其输出数据、图表及其分析内容和结论仍然很多,限于篇幅,本文只摘录部分分析结果。

3.2.1 滚刀主轴7相对于滚刀架6的变形

该6个自由度变形引起的指定点位置误差见表1和图5,其中Δx67、Δy67、和Δz67为坐标系7相对于坐标系6的相对线位移变形,Δα67、Δβ67和Δγ67为对应的转角变形。

分析结果表明:部件7的3个线位移变形会等值或减小后反映在目标方向上,但需注意Δy67将变换到误差敏感方向Δz,而Δz67却被对应转换到了非敏感方向Δy,即滚刀的轴向变形不敏感;尽管Δβ67会导致较大的结果偏离量,但处于非敏感方向;Δγ67则会导致敏感方向的变形误差Δz,其对应刚度可适当从严控制;Δα67之所以未产生误差是因为选定点在滚刀主轴轴线上且处于滚刀安装位置,而该位置同时又在滚刀架回转轴线上(参见图4),所以设计中尽量让刀架部件的回转轴线通过滚刀安装位置是十分合理的。

3.2.2 敏感变形分析结果汇总

由于变形所取的0.01°扭转变形与0.01mm的线位移变形不存在同一性,故分别罗列分析。图6所示为各部件单位线位移变形导致的最终作用量值及方向汇总,各中间部件的线位移变形几乎都等值反映在某一个方向上,故凡是对应结果误差在工件坐标系敏感方向xz向的变形误差,则为需要合理控制的敏感变形。

图7所示为各部件单位角变形的最终作用量值及方向汇总,各中间部件坐标系的转角变形导致的结果误差存在较大的差异,其量值和方向上的差异提供了诸多信息。如Δγ03和Δγ35将分别导致敏感方向xz上的结果误差达0.08mm,其误差放大效应十分明显,故必须在机床整机刚度分配时对其加以严格控制。

本示例旨在展示机床部件变形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和可行性,故略去下一阶段部件细分后的分析过程及结论。

4 结论

(1)对机床刚度的控制应当始于机床的装配级公差设计阶段,合理的刚度分配是零部件刚度优化所不能取代的重要环节。

(2)机床部件变形的敏感性分析结果可以为机床刚度的合理分配提供指导,还能为零部件优化提供目标和依据。该原理及方法在“部件-零件”层设计中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Raksiri C,Parnichkun M.Geometric and Force Er-rors Compensation in a 3-axis CNC Milling Machin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Manufacture,2004,44(12/13):1283-1291.

[2]盛伯浩.我国数控机床现况与技术发展策略[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6(2):17-22.

[3]闫占辉,于骏一,曾福胜,等.机床床身的弯曲刚度对其热态几何精度影响的模拟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2,13(17):1441-1445.

[4]杨永彬,陈五一,赵大海.机床立柱高比刚度结构仿生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34(9):991-994.

[5]刘悦,汪劲松,王立平.重型混联机床XNZH2430的静刚度优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6(8):1418-1421.

[6]吴昊,杨建国,张宏韬,等.三轴数控铣床切削力引起的误差综合运动学建模[J].中国机械工程,2008,19(16):1908-1911.

[7]黄玉美.数控机床总体方案的创新设计[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1):41-45.

[8]Dan Z,Sherman Y T L.Stiffness Modeling for aClass of Reconfigurable PKMs with Three to FiveDegrees of Freedom[J].Journal of ManufacturingSystems,2004,23(4):316-327.

[9]Irfan A M,Neal P J.Framework of an IntegratedTolerance Synthesis Model and Using FE Simula-tion as a Virtual Tool for Tolerance Allocation inAssembly Design[J].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4,150:182-193.

[10]华楚生,王忠魁,谢黎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7.风险辨识分析方法 篇七

针对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有限遥测信息的空间机器人动力学参数在轨辨识方法.首先深入分析了各动力学参数对系统角动量的影响程度,并进行了参数重组,然后依据空间机器人系统的角动量守恒原理,推导了动力学参数与系统角动量之间的映射关系,最后,利用Gauss-Seidel迭代方法获得辨识结果.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地辨识出相关的`动力学参数,方法利用遥测获得的飞行数据不需要额外的测量设备或者操作程序,为空间机器人动力学参数在轨实时辨识提供了理论方法.

作 者:董蕾 李言俊 张科 黄雄 作者单位:董蕾(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陕西,西安,710072;海军驻温州地区军事代表室,浙江,舟山,316000)

李言俊,张科,黄雄(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陕西,西安,710072)

8.船上劳动安全风险辨识研究 篇八

航海是高风险事业,受人、机、环境、管理的影响,危险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造成的后果也往往比较严重[1]。就船上船员劳动和作业而言,同样可能遭遇各种危险,包括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场所环境不良、管理上的缺陷等引起的危险造成的对船员的伤害情形。因而有必要对船上船员劳动安全进行风险辨识,目的在于查明危险源,辨识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从而降低因风险导致危险发生的概率,控制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船上劳动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船舶安全生产和船员劳动安全的目的。

2影响船上劳动安全的因素

在船上各种劳动活动过程中,将受到人(船员)的因素、物(设备、工具、物件、货物等)的因素、环境因素(劳动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管理因素的影响。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及管理上的问题导致船上劳动安全风险普遍存在。

2.1人的因素

船上劳动安全事故大多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的因素有关,主要表现在船员的劳动安全方面的经验、知识、技能的匮乏或不足;在船上劳动过程对劳动安全的疏忽大意;在船上的高危劳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的过度自信、恃强;在参加船上劳动时身体和心理状况不佳;不熟悉劳动工具或设备的性能、操作要点;违章作业;对劳动场所的环境判断失误;责任心不强,情景意识与安全意识差;过度疲劳,酒后作业等。

2.2物的因素

影响船上劳动安全的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船上劳动过程中船员经常使用和接触的机器、设备、工具、物品的不安全状态,如设计不合理、强度不够、锈蚀严重、存在缺陷、故障或失灵,以及放置位置不妥等。

2.3环境因素

不良的船上劳动环境也将影响到船上劳动安全。如狭小的作业空间;封闭的作业场所;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舱室;极端的气温;作业场所通风、照明不良;恶劣天气、能见度不良;作业场所过多的杂物及无序堆放、扫舱时的粉尘环境、机舱噪声和振动等。

2.4管理因素

发生船上劳动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虽然多是由于人、机、物、环境等因素引起的,但发生事故的本质往往与管理不善或管理中存在缺陷密切相关。影响船上船员劳动安全的管理因素有:劳动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劳动安全监管措施不到位;未能为船员提供必要的符合劳动保护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劳动安全宣传教育不够,劳动安全知识培训不到位;非人性化的劳动管理制度;缺乏岸基支持等。

影响船上劳动安全的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船上劳动安全事故也大多是在多重影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

3船上需要进行风险辨识的作业

船舶是一个大的劳动场所,各种作业活动种类繁多,其中有些作业劳动风险较大,极易发生劳动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对这些作业进行劳动风险辨识,了解与这些作业有关的危险源,进行相关的风险分析并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对某远洋集团过去10年工伤事故统计,船上易发工伤事故的作业包括:高处作业、封闭舱室作业、开关舱、靠离泊、抛起锚、装卸作业、系固绑扎、扫舱作业、徒手搬运重物、收放艇梯、甲板维护保养、主机拆装、机舱检修保养、电器设备检修、车钻磨、明火作业等,因此需要对上述作业进行劳动风险辨识。

4船上劳动安全危险源辨识

所有的风险均由危险导致,危险是风险的前提,没有危险也就无所谓风险,也就不可能有危害[2]。因此,风险的辨识主要就是对危险源的辨识[3]。船上劳动安全的危险源辨识就是将在船上劳动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威胁船员人身安全的危险源(尤其是重大危险源)辨识出来的过程。

4.1危险源的分类

为了便于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分析,首先应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危险源有以下三种分类方法。

4.1.1 根据危险源的危害性质分类

可分为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生理和心理性危险源、行为性危险源等[4]。

4.1.2 根据事故(伤害)性质分类

可分为可导致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和爆炸、高处坠落、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的危险源等[5]。

4.1.3 根据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类

可分为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上的缺陷而产生的危险源等[6]。

根据研究,我们认为,就船舶劳动安全危险源辨识而言,采用第三种方法进行危险源分类更为合适,因为这种分类方法更易于将在船上不同作业过程中各种可辨识的危险源进行分类。

4.2危险源的辨识

4.2.1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适合在船上采用的劳动安全危险源的辨识方法有调查法、对照法和经验法等方法,由船公司组织的船上劳动安全风险辨识小组成员或船上的劳动安全监督员负责完成。

(1)调查法:

该法根据危险源的分类,通过对船上作业现场的观察、调查,以及与参加船上作业的船员的交流和询问,来辨识在进行有关船上作业时存在哪些劳动安全危险源。

(2)对照法:

采用此法需有相应的船上作业安全检查表,在从事船上某项作业前,在现场对照相应的作业安全检查表,检查确认在劳动现场或从事某项作业时实际存在哪些劳动安全危险源。

(3)经验法:

此法根据危险源的分类,按照需要辨识的危险源,结合风险辨识小组成员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作业现场的劳动安全危险源辨识。

4.2.2 可能造成船员伤害的危险源

(1)易导致滑跌的环境;

(2)由物体(如缆绳、索具、紧固件、工具等)弹出、破断、坠落造成的击打;

(3)因物体(如货物、舱盖、舷梯、救生艇、缸套、活塞等)移动造成的挤压;

(4)运动机械(如锚机、绞缆机、起货机、吊艇机、舷梯起落装置、机舱设备、车床等)转动造成的机械伤害;

(5)高处(如从舱口、壁梯、桅杆、烟囱顶部、机舱天窗、货物顶部等处)坠落;

(6)设备、工具、索具、缆绳等本身的缺陷或强度不够;

(7)防护缺陷(包括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短缺或不适用、设备防护和制动装置的缺陷或故障,以及开关、电器、电缆的漏电等);

(8)作业环境不良(如空间不足、照明不足、缺氧、场地杂乱、场地湿滑、无安全通道、标志不清、环境过热或过冷、大风浪天气等);

(9)易燃易爆物质(如易燃易爆的货物、易燃的船舶物料、高压锅炉、高压容器、满装气瓶等);

(10)可接触或摄入的有毒、有害、腐蚀性物质;

(11)可伤害眼睛的粉尘、铁屑、眩光等;

(12)可造成灼烫伤的物体(如主辅机燃油滤器、加热器、高温废油、电炉灶、沸油、沸水、高温货物等);

(13)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等);

(14)身心异常(如过度疲劳、身体疾病、心理异常、情绪异常、酒后、职业禁忌症等)[6];

(15)行为失当(如缺乏情景意识、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与交流不畅、不安全行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误指挥、误操作、领导和决策错误等)。

5船上劳动安全风险评价

船上劳动安全风险评价的任务包括:根据辨识出来的船上劳动安全危险源,评估因此而导致船员劳动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据此判断其风险的大小以及是否属于可以容忍的风险,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从而把船员劳动安全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

对于某种特定类型的船舶,船上各种作业活动的劳动风险评价通常应由船公司组织的风险辨识小组成员负责完成,但对船上一些在特殊作业场所、特殊的作业环境进行的一些特殊作业,从可操作性来说,其劳动风险评价则只能在作业前由船上具备劳动风险评价知识的船员(如船舶劳动安全监督员)来完成。船上劳动风险评价人员必须具备船上劳动安全知识和经验,了解船舶在不同种类作业活动中曾经发生过的意外事故以及虚惊事件,熟悉船上的作业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熟悉所采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和打分标准。

有关劳动风险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如危险源评价打分法、作业场所危险性评价法、系统危险性评价法、事件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等[7],每种评价方法的适用情况不同,具体的评价内容也不相同。根据研究,我们认为,就船上劳动安全风险评价而言,推荐使用危险源评价打分法。

危险源评价打分法适用于对船上某一作业过程中的劳动风险评价。由风险评价小组成员对船上某一作业过程中已辨识出来的各种劳动安全危险源逐个、逐项打分,最后根据综合得分的分值大小来确定该危险源的危险性大小。在评价时,要考虑被评价的劳动安全危险源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可能造成的伤害对象;是否有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安全操作规章制度、个人防护用品、应急反应程序文件、操作手册或指导书、安全操作监督措施、员工培训)等。根据对被评价的危险源的评价结果,给出每项相应的分值,分值的大小可参照表1。

风险评价小组成员应同时对船上某一作业过程中可辨识的某种劳动安全危险源进行逐项打分,然后将每一分项的分值相加,获得评价小组成员对该危险源风险评价的综合分,最后由组长将评价小组成员各自评出的综合分相加,再除以人数,所得分数(均分)即为风险评价小组对该危险源的危险性大小的最终评价。综合得分在10分以上的为有重大风险的劳动安全危险源,综合得分在10分以下(含10分)的为有一般风险的劳动安全危险源。如果危险源评价项目的A项和B项的单项评分为5分时,该危险源也应定为有重大风险的船上劳动安全危险源。

采用危险源评价打分法,其风险等级的划分标准有经验成分在内,未必适当,应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以确保风险评价的结果能真实地反映出劳动安全风险的大小。至于对劳动安全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打分,其分值大小的确定往往需要根据风险评价小组成员个人的经验。在无法准确地给出分值时,或在对给出什么样的分值有疑虑时,应采取偏于安全的取值法,分值可以向上一档选取,即取较大一点的数值。

在完成船上劳动安全风险评价后,应编写“船上劳动安全风险评价表”。如果采用船上劳动安全危险源评价打分法进行风险评价,应填写“船上劳动安全危险源评价表”,见表2。

6船上劳动安全风险控制

船上劳动安全风险控制就是根据劳动安全风险评价的结果,提出并实施船上劳动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减少或避免船上劳动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船上劳动安全事故发生时造成的伤害。

船上劳动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和其他劳动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一样,一般采取以下四种对策:技术对策(如对船舶设备进行安全技术改造、设置安全防护装置,设置劳动安全标志等);教育对策(如采取必要的船上培训手段,提高船员的劳动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等);管理对策(如建立船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制定船上劳动安全作业制度、船舶设备操作规程、船舶应急响应计划,落实船上劳动安全监查机制等);个体防护(如增加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提高个人劳动防护水平等)。

对于一般的船上劳动安全风险,通过适当的措施保证其处于有效控制状态下;对于重大的船上劳动安全风险,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降低其风险等级,使其变成可承受的风险。对于潜在的、事故后果极为严重的船上劳动安全风险,应按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8]文件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操作程序、监控方案、应急计划、救援计划等。

在制定船上劳动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1)若可能,应设法消除船上劳动安全危险源;若不可能,则应尽量降低船上劳动安全风险性。

(2)尽可能利用对船舶相关设备技术改进手段,达到船上劳动安全风险控制目的。

(3)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程序文件,有计划地维修船上劳动安全防护装置,有效地使用船舶劳动防护设备和船员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4)建立起切实有效的应急部署,经常检查并保持应急设备的有效性。

(5)注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以及监控要求。

7船上劳动安全检查表

船上劳动安全检查是船上劳动安全风险辨识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通过对相关人员、设备、防护、安全意识,以及劳动安全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的检查,发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辨识这些隐患导致劳动安全事故的风险大小,并据此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采用根据劳动安全检查表[9](见表3)的形式进行船上劳动安全检查。

船上劳动安全检查表应由一些有船上劳动生产经验、并且对船上劳动组织、作业程序、设备情况、劳动生产安全规章制度比较熟悉,对曾经发生过的船上劳动工伤事故案例和教训也比较熟悉的专家们,在事先进行充分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编制。劳动安全检查表应针对性强,最好为船上常见的各种劳动作业活动逐一编制安全检查表,在船上进行这些作业活动前,根据相应的安全检查表,逐项检查,以确认在劳动安全方面是否存在缺陷、隐患和不足,是否需要采取控制措施。当然,实践中,除了一些风险较大的船上作业活动(如高处作业、舷外作业、系解缆作业、封闭舱室作业、吊缸作业等)需要在作业前对照检查表一一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劳动安全隐患,是否可以作业外,对于一些风险相对较小的船上作业活动,安全检查表应该是一个提示性检查表,用以提示在作业前应进行哪些涉及影响劳动安全因素的检查。至于需要进行哪些具体项目的检查,以及是否每次作业前都需要进行检查,则由负责检查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部分不方便每次作业前都检查的项目,可采取作业中观察或定期检查的形式。

8结语

船上劳动安全风险辨识曾经被认为是一种理论性强,难以实际操作的工作。但根据我们的研究,船上劳动安全风险辨识不但可以实际操作,且具有实用价值。采用危险源评价打分表法来评价船上某作业条件下的劳动风险大小,是解决船上劳动安全风险辨识难题的关键,而船上劳动安全检查表的使用,使得船上劳动安全风险辨识变得更为容易。

希望通过本文能给读者一个启发和思路,也希望船公司能根据本文,对本公司拥有的各类船舶,组织风险评价专家小组,进行船上劳动安全风险辨识,以达到控制劳动安全风险,实现船舶安全生产和船员劳动安全之目的。

摘要:针对船上劳动安全风险辨识的生产实际要求,根据查明危险源,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降低因风险导致危险发生概率的理论,探讨了船上劳动安全风险辨识的基本原理,研讨了船上哪些作业活动需要进行风险辨识,以及在船上可操作的具体的风险辨识方法。根据研究结果,指出:影响船上劳动安全的因素仍然是人(船员)、物(设备、工具、物件、货物等)、环境(劳动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管理这四大因素;船上劳动安全危险源的最佳分类方法是根据影响劳动安全的四大因素来进行分类;首次提出可通过对船上劳动安全危险源的打分方法,评价船上某作业条件下的劳动风险大小,同时指出船上劳动安全检查是船上劳动风险辨识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船上劳动安全,风险辨识,危险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方泉根.船舶驾驶台资源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8-12

[2]陈国华.风险工程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2

[3]黄敏坤,等.OHSMS的理解与运作[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24-25

[4]陈国华.风险工程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5-26

[5]陈全.OHSMS实施过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21-23

[6]张晓,高玉德,周元丽等.中国远洋船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国航海,2005,(3):72-77ZHANG Xiao,GAO Yu-de,ZHOU Yuan-li,et al.Studythe State of Mental Health of Chinese Ocean Seamen inGeneral[J].Navigation of China,2005,(3):72-77

[7]陈全.OHSMS实施过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71

[8]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9)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Inspectionand Quarantine.Specifications of Occupational Health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GB/T28001-2009)

[9]黄敏坤,等.OHSMS的理解与运作[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28-29

[10]吴方靖.隧道施工中的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及防护[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6):138-141WU Fang-qian.The identification and protection of riskand hazard factors in construction of tunnel[J].Journal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3(6):138-141

9.PPP项目风险分析方法 篇九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为项目风险识别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对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别和发生的概率等都做一定程度的分析和研究。

2、对识别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识别风险后,要对所有诱发风险的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描述,如其影响可能使得项目的商业可行性发生改变(如项目回报率过低),或者对项目最终产出和结果产生间接的影响(如项目输出质量和工期发生变化)等。

3、提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对绝大多数风险而言,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对冲措施。在项目规划前期,充分考虑项目的风险管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论证成熟的风险管控措施需要被纳入项目合同的.拟定和谈判中,以保障项目施工和运营的顺利进行。

4、风险在合作伙伴之间合理分配

在充分识别风险、分析影响和考虑对冲措施后,我们可以将特定风险合理分配给最能有效管理风险的一方。例如将政治、法律和监管风险交给政府来管理,而社会资本机构则承担管理、运营、项目商业融资和财务等风险。对于双方都不能很好管理的风险,可以考虑在不减损项目经济价值前提下进行商业投保,将项目风险转嫁给第三方;在不能如愿找到第三方保险的情况下,可以事先对风险发生后合同双方彼此的责任和义务予以清晰的阐述和说明。政府如果在风险分配过程中能主动承担一部分额外的风险(如运营、管理等商业风险),无疑将提高该项目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0.风险辨识分析方法 篇十

化工园区多米诺事故风险分析方法研究

对风险评估技术几种常用的风险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剖析其原理和优缺点.对Hazop进行修正,使之更适合于多米诺事故风险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化工园区内跨工厂合作预防多米诺事故风险的通用分析方法.

作 者:李树谦 胡兆吉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化工过程机械 刊 名:安全生产与监督 英文刊名:WORK SAFETY & SUPERVIS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X9 关键词:多米诺事故   风险   风险分析   化工园区  

11.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的探讨 篇十一

1 危险源辨识

1.1 辨识范围

(1)危险源辨识应覆盖企业各种生产、施工、加工、销售、维修、服务等活动及相关部门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所涉及的作业场所内的设施、设备、工艺过程、原辅材料、工作环境、人员活动、场地、管理制度等。

(2)危险源辨识应考虑以下六种危险源类型:

化学危害、物理危害、行为性危害、生物危害、心理生理危害、其它危害。

(3)危险源辨识要覆盖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1.2 危险源辨识的时机

1.2.1 定期识别

应在每年组织一次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活动。

1.2.2 适时识别

(1)在下列情况下应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评估,并应形成记录。

a)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装置实施和投产前;

b)工艺和设备设施发生变更时;

c)关键装置检修作业前;

d)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变更;

e)通过事故、事件或其它来源产生新的认识或理解。

(2)在生产作业和生产管理活动实施前,相关人员应对活动可能带来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对存在的重大风险应形成记录,以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1.3 危险源辨识的重点

(1)存在的工艺、设备缺陷;

(2)可能发生的人身伤害;

(3)可能出现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

(4)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

(5)违反法律法规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行为和活动;

(6)设备设施的失效;

(7)财产损失。

1.4 辨识方法

危险源辨识采用安全检查表+现场观察+座谈+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等方法,在引入新工艺、新设备和新系统时使用预先危险源分析法:

(1)安全检查表。剖析系统,将系统分成若干单元或层次,列出各单元或层次的危险源,确定检查项目,按单元或层次的组成顺序编制表格,以提问或现场观察等方式确定检查项目的状况并填写到表格对应的项目上。

(2)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或系统活动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工艺、设备运转、作业环境等存在的危险源。

(3)座谈。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集思广益、讨论分析作业活动或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可用于生产活动过程的危险源分析。

(4)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在具有潜在风险性环境中作业,需要半定量评价风险性时采用此方法。

(5)预先危险源分析。新系统、新设备或新工艺采用前,预先对存在的危险源类别、危险源产生的条件、事故后果等概略的进行类比分析和评价。

1.5 危险源辨识实施

组织具有安全管理经验、熟悉业务和工艺流程的专业人员组成辨识组,对各种生产、施工、加工、销售、维修、服务等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危险源排查,确定存在的危险源,编制危险源清单。

2 风险评价

2.1 评价准备

组织安全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员工代表组成评价组,收集有关的风险评价资料,包括安全事故的可能后果见表3。

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及安全管理要求。

2.2 风险评价方法

2.2.1 评价组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根据运行经验及现有的控制能力定性判断该危险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一旦危险源发生所带来的后果,并确定风险级别。可采用MES法。

(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根据控制措施的状态和人体暴露的时间两个因素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ME),如表1、表2。

说明:8小时不离工作岗位,算“连续暴露”;8小时内暴露一至几次的,算“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2)事故的可能后果S

(3)根据可能性和后果确定风险程度R

a)对于人身伤害事故:R=LS=MES,见表4。

b)对于单纯财产损失:R=MS,见表5。

2.2.2 评价准则

(1)以前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或轻伤、非重大财产损失三次以上的事故,且现在危险源仍存在,无论风险级别为几级,一律为不可容许的风险。

(2)对于违反国家职业健康安全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中硬性指标规定的,如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粉尘浓度、噪声等级等,列为不可容许风险。对于其它违规,如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全一类,凡是组织性行为且涉及的范围较大、后果较为严重的,列为不可容许风险。

(3)最高管理层特别关注的危险源事件评价为不可容许风险。

(4)曾经发生过且无良好控制措施的事故或危险源事件,评为不可容许风险。(5)曾经发生过已制定有效控制措施的事故或危险源事件,评为重大风险。

(6)违反法律、法规的,评为重大风险。

(7)相关方强烈抱怨的事故或危险源事件,评为重大风险;

(8)除上述以外的事故或危险源事件,评为一般风险。

2.3 风险评价的步骤

(1)分析、调查发生危险源事件的可能性和后果;

(2)评价并确定这种可能性和后果所带来的风险程度;

(3)确认重大风险和不可容许风险。

3 风险控制计划

(1)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必须满足降低或使风险处于有效控制中,而且不会带来新的不可容许或重大的风险。

(2)风险控制措施应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的原则,其次考虑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概率、降低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潜在严重程度),将使用个体防护作为最后手段。

4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监测和更新

(1)应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全过程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每年组织更新一次。

(2)当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管理活动发生变化;管理评审、内外审有要求,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更,事故、事件、不符合整改要求,研究、开发、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时,要及时对危险源辨实议,风险评价与控制进行及时更新。

5 结语

上一篇:幽默的重庆方言歇后语下一篇:常务副校长述职及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