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24-12-08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共12篇)(共12篇)

1.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一

谈动手操作在几何教学中的作用

动手操作在数学几何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空间,真正地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数学教学中“空间图形”的内容向来是教师觉得学生最难理解、最难掌握的知识,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贫乏、再加上学生理解能力的局限,造成这一知识点接受起来很困难。虽然,几何图形的学习内容教材在编排上由易到难、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但学生经过几年的小学数学学习,从认识图形到掌握图形特征到计算图形,学习的效果总不太令人满意,特别是立体图形学生能根据条件想象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的更是为数不多。在教学过程中,能较好地灵活掌握的学生最多在三分之一左右,其大部分学生学得死,学得苦,不能举一反三,辛苦不说,成绩也不理想。新课程四大学习领域之一“空间与图形”主要表现的内容是: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再次提出学生动手操作在数学几何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学生动手实践就是遵循了这一基本出发点,帮助学生理解,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维开发、动手能力方面都有更大的进步。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时它甚至可以帮助教师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一、设疑加鼓励,引导学生操作实践,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设疑加鼓励是效果良好的手段之一。设疑是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之前,设置疑障,让学生大胆猜测结果,它有利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克服一切都要教师告知的依赖思想,并且在猜想中体验创新的喜悦和自豪感,这让学生兴趣大增,对于学生猜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不管正确与否,不要轻易下断论,对于猜测中不时出现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明确鼓励,使他增强自信心,学习的劲头会更大。如:教学《角的大小》时,设疑让学生猜测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师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通过选择、实验来完成学习。学生根据事先准备好的一个活动角,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短不等的角以及两块三角板,让学生自己选择工具,小组合作实验来探讨一个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会学得很主动,在交流信息时,会有不同的见解,能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学具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会得到“两条边叉开越大,角越大;两条边叉开越小,角越小”。有的学生会得到“两个角的大小相等,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有的学生会通过动手实践得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不同方法等,这样的课堂教学开放而且有效,学生学得很主动,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学完此内容后,课后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以直观与动手操作为基本手段,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等的感受与有关知识建立联系,用所学的知识(三角形、线段、射线等)设计图案,可以是把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创新,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设计,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促进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更能增强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抓住教学机会,引导学生随时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有时,课堂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几何知识,动手操作是较为理想的可行办法,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会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时,理解“对称”较为抽象,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剪纸(对称图形:花边、五角星„„)让学生发现这些剪纸的美丽和奇特,猜测老师怎么会剪出来的,跃跃欲试的学生可以自己尝试着剪,允许他们率性而为,允许他们失败,甚至允许他们犯错误,教师尽量多给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理解“对称”的意义,并不断尝试着得出对称花纹的正确剪法(其实就是对对称的实际应用)。通过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理解折痕就是“对称轴”,然后出示一组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一般的和等腰的)、平行四边形等,判断它们的对称性和各有几条对称轴。学生可以讨论,可以求助,也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通过了上面的动手操作之后,学生大部分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剪一剪、折一折,马上可以得到验证,并及时得到反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让学生动手操作,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

三、创设现实情境,提供给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

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并做到: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自己能通过探究得到的,教师不要提示,学生能通过交流讨论而得到的教师就尽量少说。本着这一原则,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特征时可以这样设计情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形状,出示一幢高楼模型,从不同的侧面观察,学生看到的形状是各不相同的。让学生联系实说说自己家的左邻右舍是什么样的,(在自己的家看到的一个侧面)。然后把学生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让学生观察,然后拆开平铺再观察,在老师不作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并让他们尽情表达自己的发现,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学生的动手、直观演

示,模型可能是一致的,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维上却是千变万化的,得到的结论也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了。这是提供学生发展思维的极好机会,即使失败也是一种经验所得。

以上诸例足以证明动手操作在数学几何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能够抓住时机,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帮助理解并获得数学知识,既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可以减轻学生学习中的理解困难。从教学的内容看,教材安排的几何内容本来就是由简单到复杂,有序安排的,教师在安排学生学习内容时,也要有目的的循序渐进,从观察到动手操作实践,符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所学内容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实践活动要同学生的所学知识紧密结合,需要学生人人参与,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理解体验相关的数学知识,既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又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尽量每节课都能安排不同量的图形制作或展示,且有重点,有选择地运用制作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解决思维上的停顿,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操作。通过图形的制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反过来在制作中也能不断提高动手能力,确保制作的正确性,可以更好地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并且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化、思考问题的多元化。在不断的观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让学生享受到动手制作直观模型有助于自己对几何知识理解、观察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全面认识物体、合作交流能取长补短等种种快乐,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应用,而动手操作的真正目的,就是让学生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使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也能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思考成果,从而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使学生增强用数学思考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逐步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让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质的飞跃。

2.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二

一、以“形”为依托, 理解概念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 是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图形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新课标指出, 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 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我们离开了概念, 就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有根有据的思考, 有条有理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 也就谈不上推理能力的培养. 只有加强概念教学, 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 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但对于小学生来说, 数学概念抽象且难于理解, 在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 以形为依托, 使抽象概念直观化, 从本质上理解概念, 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片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质数与合数”教学. 通过画小正方形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师:用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 (或正方形) , 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通过旋转能重合的算一种) 用3个、4个、5个……你能用算式表示这些拼法吗? (学生操作)

师:我们得出2, 3, 5, …只有一种拼法, 而4, 6, 8, …有2种或是2种以上拼法, 你有什么想法, 与全班交流.

生1:有些数只有一种拼法, 只有2个因数.

生2:有些数有两种及以上拼法.

生3:有几种拼法就有几种算式, 就有超过2个因数.

师:你能否自己再找些数来验证这些想法? 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继续画正方形, 写算式, 写因数, 如12, 20等.

师:请你数一数因数的个数, 你有什么发现? 能给这些数分类吗?

师:像这样2, 3, 5, 7, 11, …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作质数, 像4, 6, 8, 9, …这样除了1和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作合数.

质数与合数是初等数论中的最基本概念之一, 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教师创设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 将静态的找因数活动变为动态的实践活动. 通过画小正方形激活学生思维, 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利用数形结合, 从具体操作中抽象出质数、合数概念, 学生易于理解, 印象深刻.

二、以“形”说理, 让学生深刻体会算理

计算教学不仅要进行算法的教学, 而且要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算理不清, 知识迁移的范围就极为有限, 无法适应计算中多变的各种具体情况. 算法没有掌握, 计算时就无从下手. 因而学生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是能算、会算、算好的基础. 正所谓“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现在许多学生存在会算但不明算理的情况, 导致新知识不会迁移, 而且缺乏灵活计算的能力. 所以计算教学的关键就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领悟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动手操作, 让形“说”算理, 可以让计算教学在算法和算理中得到平衡.

[案例片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P19“笔算除法”教学.

师: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42÷2等于多少?

生:等于21 (全班46名同学, 有37名都能得正确答案) .

师:你是怎么得到结果是21的?

生:等于21就是21 (绝大多数学生说不出所以然) .

师:你能用小棒分一分, 来说明为什么是21吗? 同桌合作, 分一分, 并相互说一说.

学生操作.

生:先把4捆平均分成两份, 每班分得两捆. 再分2枝, 每班得1枝. 每班平均分到21枝.

师:借助操作你能说说算式吗?

先用十位上的4除以2, 十位上就是2, 再用个位上的2除以2等于1, 所以42÷2 = 21.

师:十位上的4除以2, 这个4表示4个……

生:4个十.

生:4个十除以2等于2个十.

生:2除以2等于1, 再用20 + 1 = 21.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通过动手操作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支撑, 凸突现了对算理的理解, 加强了算理和算法的沟通, 通过算理的理解来催生竖式计算的框架. 让抽象的竖式计算顺序与分小棒过程建立联系, 让学生经历竖式的形成过程, 接下来出现笔算除法就水到渠成了.

三、以“形”为桥梁,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运用数形结合有时能使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得比较直观, 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 注意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考察, 把图形的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问题, 或者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的问题, 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抽象问题具体化, 化难为易, 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画线段图能使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形象、更直观, 是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时最常用的方式. 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 能使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更直观、更形象, 使应用题化难为易, 简单易学.

如:鱼缸里有10条红金鱼, 8条黑金鱼, 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几条? 提问:这道题中的两种鱼哪种多, 哪种少? 红金鱼多我们可用长线段表示, 黑金鱼少, 线段要怎样画?

谁能指出图上哪部分表示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几条? 多了几条怎样计算呢? 通过作图, 原题中文字叙述的数量形象化了, 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学生一看就明白, 从而也就能进行正确的解题. 在画的过程中就理解数量关系, 让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三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90-01

俗话说:“眼见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数学又是一门枯燥的学科,逻辑思维性很强,因此,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动手操作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与新课标提出“做数学”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我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就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谈谈我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动手操作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激发学习新知的欲望,促使学生进入最佳状态,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它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掌握数学规律,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例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毛线、尺子和硬币、瓶盖、碟盘等测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长度,并计算出它们的比值,学生对此兴趣极浓,很快能够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3倍多一些的结论,这时我就顺藤摸瓜,告诉学生这就叫作圆周率,再让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了解圆周率及祖冲之,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此时的学生兴趣极浓,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说出圆周率与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能得出圆的周长公式,再运用公式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二、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都想看一看、动一动、摸一摸等。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如果整堂课都是由教师单一的讲解,就会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加强动手操作是低年级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多操作的机会。例如,一年级上学期教学“图形的认识”时,让学生几人一小组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和球,先找出自己喜欢的物体,摸一摸,看一看,滚一滚等,说出它的特点,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就很容易说出各自物体的特点,并且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还能够举例说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体的例子。

三、加深学生学习知识的印象

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是他们思维过程的体现。动手操作,可以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思维,牢牢记住数学知识。记得2013年10月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国培数学新秀班培训时,班主任程明喜老师讲授了如何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我返校后用这种方法尝试,效果非常好。我让学生先画出梯形,很容易找到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说出它的计算公式,然后将梯形的上底渐渐缩短,再说出它的公式,最后将它的上底缩短成0,还可以运用梯形的公式进行计算,这时的梯形也就是一个三角形,也就是说梯形的上底为0了,进而可以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也就是通过了梯形的面积公式解释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别说是以后的学习中,就是若干年以后想想图形,也不会忘记它们的计算公式了。

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要依据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建立数学概念,并认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使动手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肥沃土壤。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之后,学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及画角的一般方法,再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促进求异创新。要画出135度的角,学生一般都是借助量角器画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引导,如果我们不用量角器能不能画出这个角呢?比一比谁最聪明?学生在愉快的动手操作、实践探求之中,很快就会得出三角板上90度与45度的拼角就是135度,甚至有的同学还能够得出平角减去三角板上的一个45度角也是135度。事实证明,有效的操作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源泉,只有当学生动手操作时,才能使大脑皮质的很多区域得到训练,才有利于激起创造区域的活跃,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五、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又是为生活服务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创设问题、创设情境,要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引申到生活实践之中去,避免书本知识和生活中的知识脱节,课后就要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用现实生活中属于圆形的物体举例,使学生认识了圆。至于怎样画圆,教师不用作示范,就让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大胆尝试。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人人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很快,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并学会用圆规及借助圆形物体画圆的方法。这时候,老师表扬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精神,然后问:“如果要建一个圆形大花坛或者大水池,能用圆规画出来吗?”这样,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兴趣,他们又争先恐后地投入动手探究中。通过操作实践,终于又发现了用标杆和绳子可以画较大的圆。这样进行教学,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至始至终使学生兴趣高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师生乐在其中,对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突破难点最有效的方法

所谓数学教学的难点,是以学生的视角来判断并确定的,突破学生的难点,这是数学教学的关键,也是数学课堂的精彩所在。教师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数学经验,准确把握难点,进行引导探究,进而获得突破。那么如何突破呢?充分利用动手操作,便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如何让学生将圆的面积转化为求长方形的面积,进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點所在。 我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圆和剪刀,将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后,重拼成别的图形,学生很容易就拼成了接近于长方形的图形,然后指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什么有关系,进而能够总结并理解圆的面积公式,很容易突破难点。学生在实践探索并交流后发现规律,这样就将圆与长方形建立了连接。圆向长方形转化的割——移——补的过程,突破难点。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到,动手实践要在学生学习的难点处运用,通过操作让学生突破困境很有效。

4.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四

竹岐中心小学

陈如国

【内容摘要】数学中转化思想是数学思想的核心,在教学中,要始终紧扣“转化”这根弦,通过不断的转化,把不熟悉、不规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简单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转化,把隐含在知识中的转化思想加以揭示和渗透,让学生感悟转化思想的作用,体会运用转化思想的乐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实践 感悟 转化 思想

数学的转化思想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数学转化思想的感悟是在学生数学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在教学中渗透数学转化思想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

一、在动手操作实践中,感悟教材中所蕴涵的转化思想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转化思想,可以把学生感到生疏的问题转化成比较熟悉的问题,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加以解决,促使其快速高效地学习新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与策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新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在学习完圆柱的体积计算之后,教材新编了一道“问题解决”的例题即例7:“一个内直径是8cm的瓶子里,水的高度是7cm,把瓶盖拧紧倒置放平,无水部分是圆柱形,高度是18cm。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教材设计的意图是:通过这一例题的教学,使学生真正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同时进一步发展问题解决的策略,体会并感悟其中蕴含的数学转化的思想。这样的问题不是学生常见的常规问题,看似无处招手,在这里,学生要解决的是一个非常规问题,很有挑战性,并非简单地套用公式就可以解决,需要通过自主探究和教师的有效指导,共同找到“把瓶子倒置”这一解决问题的关键。而我们的目标也不仅是解决这一具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转化的思想,体会转化的实质是“变中有不变”的道理。

我在教学中以动手操作实践为学习方法,感悟数学的转化思想。课前我要求每个学生自带一瓶矿泉水,上课时我让学生拧开矿泉水的瓶盖先喝两口水,然后拧紧瓶盖把矿泉水瓶倒置,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矿泉水瓶倒置前后,水的体积不变,无水部分(即空气)的体积也不变。而瓶子的容积就是水的体积与空气的体积之和。倒置前水的形状是一个圆柱,而倒置后,空气的形状是一个圆柱,这两个圆柱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通过把不规则形状的体积转化成规则形状,把未知知识转化为已学知识,发现转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学生学习探究例7时,就会感到轻车熟路、得心应手,能用转化的方法使问题迎刃而解,很快列出算式:瓶子的容积=3.14×(8÷2)2×7+3.14×(8÷2)2×18=1256(cm3)=1256(ML)。学生能用所学的方法解决课本中的“做一做”试题,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与策略。丰富了现实情境为学生提供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广泛应用。

二、在动手操作实践中,感悟灵活应用数学的转化思想

运用转化思想,既可以实现一般向特殊转化,使需求解的具有一般性的问题转化为特殊形式来解决;也可以运用特殊向一般的转化,通过解决一般性问题而使得特殊问题得到解决。教学实践经验证明,要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转化思想,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其关键在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探求相应的途径和方法,科学地归纳整理,不断加以完善。例如,在“图形与几何”中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它们均是在学生认识了这些图形,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的,是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中能较明显体现转化思想的内容之一。教学这些内容,一般是将要学习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会的图形,再引导学生比较后得出将要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感悟灵活应用数学的转化思想。

例如,圆柱体的体积推导,当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迫切要求出圆柱体的体积的需要时,可以将“怎样计算圆柱体的体积”直接抛向学生,让学生独立自由地思考。这个完全陌生的问题,需学生调动所有的相关知识及经验储备,寻找可能的方法,解决问题。当学生将没有学过的圆柱体的体积计算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长方体的体积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确两个方面:一是在转化的过程中,把圆柱体的体积进行切割等分剪一剪、拼一拼,最后得到的圆柱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体积是相等的(即等积变形的转化)。在这个前提之下,圆柱的底面积就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高就等于长方体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二是在转化完成之后,应提醒学生反思“为什么要转化成长方体的”。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先前已经会计算了,所以,将不会的生疏的知识转化成了已经会了的、可以解决的知识,从而解决了新问题。在此过程中转化的思想也就随之潜入学生的心中。其他图形的教学亦是如此。

三、在动手操作实践中,感悟转化思想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转化思想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题意,更快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小东和爸爸去公园游玩,买票时爸爸付了10元,找回1.6元。已知学生票价按成人票价打五折,算一算,成人票和学生票各多少元?在这个题目中,“学生票价按成人票价打五折”就是成人票价的50%,也就是成人票价的一半,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可学生却不容易理解。因此我引导学生是否能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转变成大家容易理解的呢?于是有学生想到:成人票价是学生的两倍,这个学生说完后,大部分学生纷纷表示赞同,这样就好理解了。

在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运算或数量关系非常复杂的问题,这时教师不妨转化一下解题策略,化繁为简。反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出示一个不规则的铁块,让学生求出它的体积。学生们顿时议论纷纷,认为不能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直接计算。但不久就有学生提出,可以利用转化思想来计算出它的体积。通过小组讨论后,学生们的答案可谓精彩纷呈。有的小组汇报:用一块橡皮泥,根据铁块的形状,捏成一个和它体积一样的模型,然后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橡皮泥的体积就是铁块的体积。有的小组汇报:把这个铁块放到一个装有水的长方体的水槽内,浸没在水中,看看水面上升了多少,拿水槽内底面的长、宽与水面上升的高度相乘得到铁块的体积。有的小组汇报:把铁块放到一个装满水的量杯内,使之淹没,然后拿出来,看看水少了多少毫升,这个铁块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学生在转化思想的影响下,感悟到将一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形象又有创意地解决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就犹如有了一位“隐形”的教师,从根本上说就是获得了自己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在动手操作实践中,突破空间障碍

“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是小学数学曲面图形面积学习的主要思想方法。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向更宽更广的层次,形成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圆面积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请学生把圆16等分以后,请他们动手拼成近似的平面图形,即用转化思想,通过“化曲为直”来达到化未知为已知。学生兴趣盎然,通过剪、摆、拼以及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从而推导出面积公式:s=πr2。当学生得出圆面积公式后,教师可以再创设一个情境:将圆平均分成32、64、128、256、512、1024„„要学生想象,拼出的图形是否越来越接近标准的长方形。初步感受到了“化曲为直”转化思想的教育,同时也体会到了数学的简洁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学习数学奠定了感性的基础。

通过转化思想的教学实践让学生感悟数学的转化思想,体会“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数学教学内容始终反映着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这两个方面,没有脱离数学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没有不包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教学转化思想,通过精心设计的学习情境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领会蕴含在其中的转化思想方法,揭示它们的本质与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知识体系。此外,让学生了解、掌握和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开发智力,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还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未来发展乃至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5.数学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篇五

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操作学具既可以开发利用右脑,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又能让学生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的内化,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作法。?

1. 在认知的生长处,实施动手操作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如皮亚杰),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璇图,它表明认识的螺璇是开放性的,其开口越来越大,意味着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毫无疑问,这个认识螺璇中布满很多的结点,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如果当这些结点正在生长时,就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正是认知的生长处,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动手操作。就以9+3=12为例:

(1)① 9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② 另一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③ 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2)① 3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② 另7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③ 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3)如果老师要你摆出15根小棒,要求一眼就看出多少根,你认为应怎样____摆? 有多少种摆法?

(4)以上这些摆法中,相同的一步是什么?(凑十)?

通过以上操作和思考,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从(--)里拿出(--)与(--)凑成十,再加上余下的(--)得(--)”,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凑十”规律的认识,而且恰在认知的结合部加强了同化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再辅之以反复训练,就能比较容易地使学生做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脱口而出。?

2. 在智慧的发展处,加强动手操作?

美国当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使学习具有意义,就要让整个人(包括情感、认知学等)投入学习活动,而不能让学习活动成为只是“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尤其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智慧的发展都有赖于教者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其中动手操作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为此,在教学中,除了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准备好足够的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氛围外,重点就是要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罗杰斯语),从而促进认学生智慧的健康发展。

例如,我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① 用什么办法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②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主体,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若失败了

6.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六

要作用

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

禚景会 2011-9-20

再谈操作规程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矿山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操作者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由于近些年来在经营管理上追求高效低耗,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旨在充分调动全员生产极积性,但一些人盲目追求生产效益最大化,忽视操作规程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本文针对产生事故原因和应对措施提出见解。【关键词】操作规程、作用、见解。

一、引言

今天,我们再谈安全操作规程在生产工作中的作用时,是因为我们经过对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多起恶性事件的调研发现,绝大多数是因违反操作规程导致事故发生,让我们费解的是企业经多年标准化的改造,工作环境得到了很大改进,重大危险源得到了有效控制。事故率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还有这么多违章事故发生呢,带着问题我们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以夹皮沟金矿近十年事故为例,经调查和走访一些受害者,让我们惊奇的发现,这些人大多数因不懂操作规程或不完全懂操作规程导致事故发生。难道操作规程不实用了吗?还是领导不重视培训工作。这些都不是。调查认为操作规程不会过时,领导也高度重视,只是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人片面追求创新管理,引入新的经营理念,把操作规程和行政管理混为一谈。在建立健全安全奖惩和激励机制。调动员工想工作干工作积极性上下功夫。忽视了操作规程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在培训的内容上也以创新为主,过去实用的操作规程几乎没在有培训的,层层如此。其结果是员工有做好安全的积极性。确没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因此,强化操作规程培训作为企业要引起高度重视,真正教给员工一个可保命的看家本领。

二、坚持正确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的生命安全

正确的操作规程,是用血的教训来编制的。每一条规程条例,都有着深刻的告诫。它如同一个人站在你的面前,时时提醒你,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你违背了他,他就要惩罚你。人们都在想能用什么样的一两种好方法可以让人自觉做好安全,而不出事故。回答是肯定的,没有。维一可做的是在自觉的前提下,更要有严格的制度和规程做保障。全方位的抓安全,全方位的做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如何实现本人将从两个方面提出论证意见。

(一)、保安全要从培训提高员工自我保护能力开始

抓安全首先领导层要真正重视。特别是企业主要领导从计划到组织实施,实事求是的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抓安全,实事求是的面对我们现实的条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落实所开展的工作。

另一方面从员工本身要懂安全,会安全,把操作规程视为一块铁碰不得。只要做到了上下齐抓共管、责任到位,治理到位。操作到位,安全工作才能做好。夹皮沟的安全发展史,为我们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从中或许也会找到一些破解安全管理工作中经验和方法。回願过去矿山安全发展史,是用血和泪写成。一起起血的教训,依然历历在目,楚目惊心,是这些血的教训让夹矿人从中总结出了可以避免事故科学做法。从早期的干式作业,研制出湿式作业。从无章可循,到逐步建全,这是完善基础工作过程,从企业自树标准化作业,到国家推进规范标准化作业。这个过程是坚持正确操作规程业的延伸和拓展。也因此让夹皮沟不断走向了发展。并从根本上扭转了被动安全生产局面。让矿山人体会到了,坚持正确操作规程作业给安全带来的保障。可是,近十年来的发生的40起因违章作业导致死亡事故又在次说明了什么,就此问题我们对2000年至2010年1 0年间共40起因违反操作规程作业工亡事故做了调研。结果40起事故中有 34起工亡事故受害者因不懂操作规程才违反操作规程作业。

列如:2003年5月30日明显违规作业的二道沟矿韩福杰。在采矿溜子堵塞时明知危险。还站在上面处理故障。导致被掩埋致死。2006年4月9日八家子矿运工张文成私自忉助钳工检修竖井设施,坠入井中死亡。2011年6月17日下戏台矿生产区区长田维成。违反操作规程站在安全棚上作业,被落下毛石当场砸死。还有2010年至目前上报的9起恶性事故。更是典型的违反操作规程所致。其中:1月4日吊罐井绞车工宫学义,违反规程从吊罐孔联系响炮时被下部响炮磞伤。6月28日二道沟矿大井跑料,在处理事故时双重作业两人坠入行间险些造成死亡事故。6月30日金岭区领导错误指挥,在罐笼里有四人情况下,按排打开离合导致失控险些造成重大事故等等。这些事故的发生,客观的讲隋着多年不断的规模开采,资源减少残矿回收不断加大,带来的事故不断增多也是事实。但是。从上述发生各类事故表明,并非客观原因,而是违反操作规程所致。按阶段划分可分为2000年─2005年、其间死亡34人。最高年份2003年一年死亡9人。在这其间因资源减少。为扭转经营被动局面,采取分矿竞标承包和委托承包机制。这种机制旨在调动承包人探矿找矿积极性。承包人为追求效益最大化。乱采乱掘,管理混乱、以包带管,培训跟不上。简化管理程序阶段。也是事故高发期。

2006年─2010年,死亡6人。(有4人不是生产事故)。此期间,公司停止了上述承包机制。投入大量资金在软硬件上进行了安全隐患治理。软件上加大了对员工培训。但培训的内容缺少针对性。理论多,实用少。硬件上推行标准化作业。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安全环境和条件得到了改善。事故率从而大大降低,危险源相对减少。在2 0 0 7年至2 0 1 0年工亡为零。可以说基本上扭转了安全生产被动局面。可是这十年里的40起亡事故是事实。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我们只能说是喜忧各半,我们还要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还要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着外因和内因的关系,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达到了事物的统一,事情就能办好。做的更好。

(二)、尊重实际用科学理论指导安全管理工作 我们说,即使工作在紧张,效益在大,发展在快。我们也不能再重复尝试这血的教训。我们应在这些血的教训面前,还要找回己被忽视了的,所谓落后的操作规程,来检查一下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实际,在工艺和条件没有变化的时候,操作规程是不能与时具进的。除非我们引入新的工艺,新的技术彻底改变了落后工艺。我们才能虽之改变操作规程。我们要审时度事,要清醒的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管理工作,没有固定的一、二种方法,可以解决安全问题,即使是实现本质安全,也脱离不了要求人们还要按正确的操作规程作业。我们只有提高按正确操作规程作业的认识,从思想上得到加深,从行动上得到落实,我们的安全工作,才能有了真正的保障。

本人认为抓安全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抓一两件主要工作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以夹皮沟近十年发生的事故为例,经事故分析发生事故的绝大多数人是不懂操作规程,这显尔易见,问题出在管理上。落实规程不到位,培训的内容脱离实际,是员工这个内因没有发挥作用,如果这些人懂规程,会操作上述任何一个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分析如下:

其一、说明培训工作落的不实,也不符合实际。在追求大跨越,快发展当今时代,培训工作同样追求的是创新管理,建立建全激励和奖惩机制,给哪些想干好工作,积极向上的同志搭建了平台。这些是条件是外因。由于培训操作规程太过于陈旧,很少还有人把他列为必修内容来培训。层层如此。脱离矿山实际抓培训。导致绝大多数新员工不懂操作规程,用唯物辨证法观点看问题,这正是培养员工内因的关键。否则,员工有干好工作的决心,却没有干好工作的能力。仅靠入厂时的三级安全教育是不够的,大多入厂培训时企业安全教育注重理论和法律,讲起来重要,车间注重生产实际做起来次要。班组干起来不要。这就是产生问题的又第一症结。内因和外因不能有效的结合起来。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其

二、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责任主体落的不实。即然是和主体责任落实有关。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主体责任”。笔者认为,简单说就是弄清楚谁是主要干什么的,应负什么主要责任。具体讲。企业应承担的主体责任是:要有完整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严密的管理制度,扎实的基础工作,科学的管理责任体系,有效的安全监督保障机制。这是企业的主体责任。在这个前提下,还应进一步细化到部门车间,甚至细化到班组人头。在责任落实的同时,能经常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号检查自己是否在事故中有部门,或责任人未尽之责。建立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自然就会发现解决不懂操作规程的问题,也就会采取了相应的手段。

其三、隨着责任的落实,承担的内容也应有所区别,笔者认为至少应分两块,一块是管理部分,(管理层)一块是执行部分(基层单位)。管理部分的内容少不了监督、培训、布置、检查、总结、评比。“执行部分”,这主要包括各基层单位。

责任的主要内容应该是;落实、培训、确认、整改、提高。也要有制度规定定期对号审视自己。在这些事故中,我们各责任主体有哪些责任没有尽到。事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还要怎样做过细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内外因的统一。

其四、对症施治抓培训:从思想上和技能上教给员工一个保命的操作技能。提高员工安全保障。

培训工作从形式到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内容上应以学规程为主要内容,为便于员工熟知和掌握,能否把书本上的规程要求,利用各种方式向员工解读。夹矿改进用真人示范多媒体演示,通过合成电子板制做公司百工种人体示范演示全集。这种做法就非常实际,可在班组车间循环播放,实施灌输式教育,让员工最直观的学懂弄通操作规程。真正的教给员工一个可以保命的看家技能,这也是真正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通过培训强化了员工的安全意识。

其五、抓标准化作业。

抓标准化作业是对正确操作规程提升和发展。实现标本兼治的好方法,也是倡导按正确操作规程作业最终归宿。只有做好安全标准化工作,操作规程的作用也就在其中了。当一个人在这个企业,无论是在岗位上,还是正常生活中,都有一种安全感和享受感时,这就足以说明这个企业安全氛围产生了足够的作用,因为他看到的、听到的,或者亲身感受到的,都是人性化管理。通过这些也必将促进员工干好工作,学好知识,奉献企业的责任意识。打造一个好的安全生产氛围,需要有一个认识过程,感受过程,需求过程。

所以,抓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如同婴儿脱开母亲学走路一样,只有掌握正确行走恣式。才能为今后的快速奔跑打下基础。抓培训要从制度建设手,投入资金,改善培训条件增加师资力量。安全工作要时时有人在管、安全规程也要时时有人在抓。只有常抓不懈才能实现最终本质安全。

实践证明只要生产一天,就有人的行为活动。规程学习就一刻不能放松。把安全工作作为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来抓,常抓常新,同时也能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在抓操作规程落实的同时,也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过程。繁重和大量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需要我们去完成,安全生产工作不能一劳永逸,还要不断提高改进。

7.动手操作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篇七

【课例一】搭配中的学问

谈话导入:今天陈红同学穿的服装很漂亮, 你们想知道她是怎样搭配吗?请她给大家说说搭配方法。接着, 让每位同学画出自己喜爱的3件上衣和2条裤子, 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并用这3件上衣和2条裤子进行合理的搭配, 看看有几种搭配方法?通过看一看、画一画、连一连、议一议, 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激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课例二】角的度量

首先让学生认识量角器, 然后小组讨论怎样测量角的度数?并亲自动手量一量角的度数, 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会用量角器画角, 并能用两副三角尺拼一拼或画一画特殊的角, 如75°、90°、105°、120°、135°、150°。通过观察、讨论、测量、画图, 把操作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开发他们的智力。

【课例三】垂直与平行

课始, 让每位学生在自己准备的一张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 看看会出现哪几种情况?然后让学生用两根小棒或者两支铅笔摆一摆“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的?画一画:在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直线, 在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直线和平行线。学生饶有兴趣地完成了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等一系列操作活动, 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唤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课例四】合理安排时间

1.烙饼问题。请同学们回家亲自烙饼给家人吃, 一共需要烙三张饼, 因条件限制每次只能烙两张饼, 两面都要烙, 每面烙两分钟。思考:怎样烙才能让家人尽快吃上饼?一共需要几分钟?课堂上, 请学生用乒乓球或笔记本演示烙饼的过程, 汇报烙饼所需的时间。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 又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同时懂得应该孝敬父母,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沏茶问题。办公室来了两位家长, 老师请李明同学为家长沏茶, 李明同学很快地完成了沏茶这个任务。假如你是李明同学, 为了让客人尽快地喝到茶, 你会怎样合理地安排时间?需要多长时间?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并汇报讨论结果,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做法, 用图表示沏茶的过程:洗水壶 (1分钟) →接水 (1分钟) →烧水 (8分钟) (等待水开的时间可以洗茶杯、找茶叶) →沏茶 (1分钟) , 一共需要11分钟。通过交流、汇报、小结, 学生懂得了如何统筹地安排时间, 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等候问题。小华、小强、小丽三人同时来到学校医务室就诊, 要使三人等候的时间总量最少, 医生应该怎样安排他们就诊的顺序?学生各抒己见:小丽 (1分钟) →小强 (3分钟) →小华 (5分钟) , 三人等候的时间共14分钟。数学来源于生活, 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较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使学习变得轻松、高效。

【课例五】观察物体

出示一个结构物体,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从上面、正面、左面等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平面图, 让学生摆一摆, 看拼组这个物体一共需要几个小方块?说说有几种摆法?根据摆出的立体图形,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学生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培养了空间观念, 学生的立体感和审美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课例六】长方体和正方体

动手操作:让学生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 直观认识长方体的棱长;让学生用硬纸板自制长方体和正方体学具;让学生用4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 说说有几种拼法, 并把相关数据填入表格中;让学生将一张长方形纸板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 然后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 求出盒子的表面积和体积;让学生用棱长是1厘米的小方块搭一个体积是27立方厘米的大正方体, 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方块?让学生通过做一做、拼一拼, 化抽象为具体, 化难为易, 学生轻松地学会了知识, 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课例七】认识分数单位

教师讲“袋鼠妈妈分饼、农夫分地”的故事, 让学生认识分数的意义。接着, 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 看看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再把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5段, 求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厘米?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区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真正做到了抓重点、破难点,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例八】打电话

情境导入:学校合唱队共有15人, 由于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 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 以打电话的方式, 每分钟通知1人, 让15个同学亲身体验打电话的过程。班长做记录:第1分钟, 新增人数1人→第2分钟, 新增人数2人→第3分钟, 新增人数4人→第4分钟, 新增人数8人。以此类推, 下一分钟新增人数是前一分钟新增人数的2倍, 再把所有新增人数相加得到总人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能培养学生归类概括的能力。

【课例九】圆的面积

让学生做小实验:用圆规在硬纸板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圆, 将圆平均分成若干偶数份, 再用剪刀把这些小扇形剪开并拼一拼, 看看能拼成什么图形?让学生根据拼成的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的过程中, 学生学会了利用转化的思想学习新知,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 真正让学习成为了一种快乐。

【课例十】圆柱和圆锥

第一课时:先让学生拿出自制的圆柱和圆锥, 从侧面、底面和高三个方面来认识圆柱和圆锥。再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直角三角形纸, 分别贴在木棒上快速旋转一周, 观察旋转时出现什么立体图形, 从而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接着, 让学生分别沿圆柱和圆锥的高切开, 观察圆柱的侧面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图形, 然后利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第二课时:以小组为单位, 将平均分成若干偶数份的圆柱模型拼一拼, 看看能拼成什么图形, 利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接着让学生完成小实验: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圆锥形容器和一盆水, 首先将圆柱形的容器装满水, 然后往圆锥形的容器里倒, 看看倒多少水能装满;反之将圆锥形的容器装满水, 往圆柱形的容器里倒, 看看倒了几次能装满。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从中得到学习数学的体验,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

【课例十一】抽屉原理

第一课时, 夺红旗游戏:课前让5名同学到操场上参加100米夺红旗比赛, 一共有4面红旗, 要求每个同学必须拿到红旗。教师提问:如果跑得快的4位同学各拿到一面红旗, 跑得最慢的那位同学拿不到红旗该怎么办?试一试:把5支铅笔放进2个文具盒中, 该怎么放呢?你有什么发现?如果把7本书放进2个抽屉, 有一个抽屉至少要放几本书?如果有9本呢?学习数学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 学会举一反三, 学生通过反复的动手操作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课时, 玩摸球游戏: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各5个, 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才能保证摸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让学生尝试摸一摸, 说说发现的规律。教师小结:摸出的球的个数比它的颜色种数多1, 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练一练:从扑克牌中取出两张王牌, 在剩下的52张中任意抽出几张, 至少有2张是同花色的?抓住学生好动、富有好奇心、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和心理需求, 让他们玩游戏, 通过游戏较好地掌握了知识。

【课例十二】图形与变换

8.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 动手操作;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93-0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是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根据小学生直观形象性思维的特点,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学具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分一分、拼一拼等活动,体验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在探中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直观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从而感受教学的意义。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

一、动手操作“玩”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人们一旦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力量,甚至可以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玩”是他们的天性,每位孩子都充满了“玩”的欲望,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就是要以“玩”数学为出发点,通过组织一些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串联”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动思维、好奇心和发现欲,使学生在情趣化的情境中边玩边学,边学边玩,从而达到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例如,在认识《统计》中,一开始给每一小组发了小猪、大象、小猴等动物的头像,让他们先认识这几种小动物,然后问学生:“动物们都跑到你们的桌子上去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地知道每种小动物各有几只?请大家动动手,想想办法?”学生一下子就投入进去了,兴致很高,有的摆,有的数,有的贴……动手操作完之后,教师让各小组代表发表自己那组的办法,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得出统计的方法。实践证明,让学生在操作中去“玩”、去参与,比看教师分、理、听教师讲解获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又如,在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时,一开始,教师便通过学生喜爱的搭积木活动引入教学。教师出示教材情境图问:“你们喜爱搭积木吗?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好吗?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一搭,搭好后互相说一说:你们用了哪些积木?“学生分组进行活动,然后全班交流:每组汇报用了哪些积木。接着让学生挑自己喜欢的积木按在纸上画一画,画出了哪些图形,把它们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字下,这时再揭示课题。这样组织学生开展搭一搭、画一画、找一找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从已经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上“分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并把面和体进行对应,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知这些实物的面,获得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动手操作“用”数学 培养学生的动作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操作启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动手操作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并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识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

动作是思维的基础,低年级学生的动作思维乐于模仿,什么都喜欢动手试试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从直观入手,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教师要依据教材的特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把知识的获得与思维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去获取感性知识,去比较、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角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较难理解的几何图形。因此,角的认识及画角是教学难点。首先出示学生熟悉的实物图,请他们指出上面的角,让学生初步感知实物角,再让学生利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成的一个活动角。学生通过动手做角,更加深了对角的组成的认识。在教学画角时,教师不讲如何画角,而是鼓励学生自己画。开始,学生画出了各种各样的不规则的角。比如:有的没有顶点,有的边不直等。针对画角出现的问题,我鼓励学生从课本上找答案,引导学生主动练习,并再次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用笔和纸画角。学生通过自己用手,参与教学,终于画出了正确的角,并总结出了画角的正确方法。这样让每个学生主动参加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动作思维是十分有益的。

三、动手操作“探”数学 培养创新意识

许多理论和研究表明,动手操作对于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如探索精神、不怕挫折、勇于创新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让他们有什么新的发明创造,而是让其独立地思考、探索、发现,这种发现就是创新,就是创造。心现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思维和动作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而,教师要重视操作活动,放手让学生操作,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在操作中被发现,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

通过学生的操作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动手做,手脑并用,而且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思考,在做中探索,这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策略。在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时,让学生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几种图形。学生经过认真操作,得出以下几种拼法:

前两种拼法拼出来的图形,学生已经认识,第三图形学生是不认识的,也是我们要认识的图形。通过操作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这是什么图形”的问题,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这样的拼图活动,一方面是让学生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拼图来沟通新旧知识,体会到图形间的相互转换。另一方面,把学生认识图形的过程变成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创造图形”的过程。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9.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九

内容摘要: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的动手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动手操作也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使学生具有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在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设计好每节课,使学生积极主动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数学是做出来的,当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才称得上是真正理解了。如今教师们也越来越重视学生数学课堂动手实践操作环节,同时也越来越认同组织好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是达成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经历、体验和探索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过程性目标的三个层次。数学教学过程更应该是

充满着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知小学生数学学习与具体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尽管如此,我们以往的研究仍停留在零碎、杂乱、毫无章法的阶段,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具体可行的操作程序。为了更系统的、更有效地研究如何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实践的能力,我们确立“培养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的研究”的研究课题,以适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时代发展需要。

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方式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状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耳、动口,提高感知效果,为学生的数学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的矛盾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操作活动,一方面是手与眼的协调活动,对数学材料的动态感知过程,另一方面是手与脑的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隐性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操作时,儿童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部思维活动和谐的结合在一起,帮助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又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

动手实践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让学生学会动手实际操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大胆实践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践操作,使他们在实践中思维,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建构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研究的意义 实际意义

1.使学生树立动手实践操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操作习惯。

2.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动手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3.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学会学习,学会求知,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培养教师对动手实践操作过程全面有效的调控能力,增强动手操作的实效性。

理论意义

1.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实践操作,是符合学生思维认识过程的,即从形象思维向推行思维逐步过渡的发展过程。

2.教育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实践操作学具或通过折折画画等动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直接感性认识,再经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研究假设:

通过操作活动,让每个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能理解和掌握,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核心理念: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倡导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动手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动手实践来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效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也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其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

三、理论依据

1.活动教学理论,活动教学理论强调:让每位学生通过动手、观察、动脑、讨论、试验,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让每位学生在愉快的实践体验中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有效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学习中心论”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它强调: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以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3.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儿童通过画、折、剪、摆等动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直观感受,再经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能力。

4.心理学理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要经过动作感知——表象——概念这样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学生借助于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动手实践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与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智力水平密切相关。科学的、有效的动手实践方法是学生学习数学,理解能力提高的有利途径。动手实践方法的教学要

结合实践能力的其他几种形式进行,想、摆、说三种技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手段。因此我们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就应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二年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听课、上课、评课等深入课堂实践研究活动,广泛总结自己及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加强了经验总结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理论的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结合,使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探索出了“尊重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根本”,积累了“动手实践活动中离不开学生语言思维的开发”,总结出了“《让动手实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浅析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途径》”等经验文章、教案设计及反思等相关文章。形成了具有推广价值的、具有共性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五、研究程序

(一)研究设计 本课题研究的方案:

本课题研究周期定为二年(2016年03月——2018年04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1.准备阶段(2016年03月—2016年08月)

①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选题论证,立项开题。

②制定和修订实施方案。

③选定实验班,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了解数学课堂动手操作频率和主要活动形式。

2.实施阶段(2016年09月—2017年02月)①立足教材内容,收集素材、精心设计课题研究活动计划及方案,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并及时记录和反思,形成文字材料,交流汇总实验情况,进行研讨分析。

②组织教师课堂观摩,并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点、研讨分析、形成典型案例,积累实验的素材和经验。

③回顾反思,对实验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3.深入阶段(2017年03月—2017年08月)①课题成员必须认真开展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的课堂研究,并及时记录和反思,形成文字材料,交流汇总实验情况,进行研讨分析。

②课题组的主要任务是深入班级调研、实践指导教师开展研究;举行定期的交流研讨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召开研究成果汇报会;开展总结交流活动,总结形成操作活动的基本策略;对已有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今后的结题作准备。

4.总结阶段(2017年09月—2018年04月)①在组织典型案例分析,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梳理、提炼、总结出教学经验,完成实验报告。

②收集相关研究成果,完成课题成果的推广。③组织课题成果汇报展示活动,完成关于动手实践活动的论文,写好结题报告。

(二)研究对象

对课题组成员所任班级的240名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探究。

(三)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行动研究法:探索优化操作活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的实验教学方法,总结整理出优化数学操作活动的一些教学方法,建构数学操作活动的教学评价方案。

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了解操作活动中的问题,分析归纳原因,找出策略。

观察法:对学生在数学操作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统计。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注意积累经验、收集、整理和保存资料,形成理性认识,每阶段做好计划表和记录表,撰写阶段性小结等。

文献法:通过查阅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六、研究发现或结论

(1)问卷调查,了解情况:为了全面地、有目的地了解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经课题组成员对调查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发现学生的动手操作不容乐观,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看上去非常活跃,自主操作,实则流于形式,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程序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2)制定策略:联系学生问卷分析、结合相关理论资料,制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效性的策略以及行之有效的对策:

1.充分发挥教师在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的作用,提高有效性

动手操作能力的增强,实践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培养,而教师在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应该真正履行“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

(1)有的放矢,注重差异: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整个小学级阶段,也离不开教师“扶”着进行操作,由一次完成一步慢慢过渡到一次完成两步或两步以上的操作;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之间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的差异性作适时引导与点拨,让学生能互相补充,从而使发现的结论得到升华。

(2)鼓励交流,注重合作: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新课堂提倡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论是实践环节,还是表达交流思维的形成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师的都知道,有

些学生会做一道题,但他不会讲明白道理。这说明了什么,孩子的语言思维受束缚,所以交流是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举足轻重的环节,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共同分享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的体验,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感。而合作几乎与实践密不可分,一个过程的操作,一个规律的发现,如果只靠一个人,就有明显的片面性,甚至有时任务完成不了,学生在合作中不仅可以商量如何分工,如何动手操作,还可以共同讨论实验结论,使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得心提高。

(3)创设氛围,激发兴趣: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随意注意占主导,课堂上教师要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设疑,敢于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动手操作的兴趣。这样,课堂氛围就会很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

2.深入挖掘教材的设计意图,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方式等问题有全盘的考虑。在备课时,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难点和重点,然后才能在忠于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教学中只有操作是不够的,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指导、优化,充分发挥材料作用,使动手操作与思维紧

密联系,这才能达到动手操作的真正目的。

3.丰富呈现方式,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 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并不是“凡课必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而应该根据知识点的需要巧妙安排,不断丰富动手操作的呈现方式。

(1)课前体验:小学生因为生活经验的浅薄,对很多事物缺乏丰富的体验,而数学学习若没有一定的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撑,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那几乎是一句空话。

(2)课中操作: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

(3)课后实践:课后实践又叫“实践性作业”,联系我们的数学实践,仅仅满足于课前和课中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用实践作用的方式安排学生课后的实践任务。

4.巩固、利用已有成果,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实效性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我们常常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结果和汇报是非的认识。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的问题。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叙述,参与评价其操作合理与否,促进和推动了他们积极思维,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未来的世界是靠下一代来创造的,而动手实践操作是探索新世界的重要手段与重要方式!而我们作为教育者,要做的是尽我们一切所能为学生提供一切可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它的有效性,最终培养具有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的一代新人!

七、分析和讨论

研究中选择课题组成员所在班级为实验班级,相应的平行班级为对比班级,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进行课题的系统研究,定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分析总结,提炼有效的教学策略,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通过有关动手操作的课堂教学观摩和公开发表论文的分析,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动手操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演示代替学生操作。

2.为了操作而操作,操作流于形式。过分追求动手操作的过程,却忽视了动手操作活动的目标,教师没有对动手操作进行及时总结、概括和提炼,使得动手操作往往停留于动手操作层面,而没有上升到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层面。

3.操作与观察、语言、思维分离。操作活动中,学生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操作的载体上,而没有在操作中观察、思考、抽象出数学最本质的东西,使操作活动事倍功半。

4.操作的探索空间不够,思维含量不高,缺少创新精神。

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动手操作运用的次数、时机、时间长短缺乏合理灵活的处理。

(二)如何有效地使用动手操作,使操作不流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我们在研究中总结出了五项有效地运用动手操作的策略:

1.让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2.创设有效的操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的放手让学生操作。操作要到位,不能流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学生的操作,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例如,李小华老师教学《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三角形的纸和硬纸板框架,想办法知道三角形的特点,学生们反复通过观察、摆放、拉和摇等的方式去探究,发现正方形形状有变化,而三角形形状不变,……尽管有的同学操作不够规范,有的同学表述不够准确,教师及时纠正,也给了这些同学鼓励、表扬。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三角形具

有稳定性,这种让学生自己“创造”的新知,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而且在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重视操作、观察、思维及语言表达的有机结合。例如刘玉强老师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让学生人人动手,观察自制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而且提示学生,它们的形状、大小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方法。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因材施教,把握好操作的时机。5.设计好操作程序,把握好问题的设计。

(三)不同的操作内容有着不同的操作流程,我们初步探索出“动手操作”课的基本操作模式为“呈现问题→引发猜想→操作探究→交流评价”的基础上探索出了示范性操作、应用性操作、启发式操作、探究性操作的一些基本教学流程。

1.示范性操作:课前观察——尝试操作——教师演示——学生实践。例如周廷珍老师在教学“画角”时,由于学生们只是认识了“角”,让他们画角,就不知道从何着手,需要老师的指导。她就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入手,先让学生观察(多媒体模拟操作);再让学生尝试在方格本上用铅笔画角;接着教师示范画(操作演示);最后再让学生动手实践,学生的操作就更正确、规范了,而且也能在这规范的操

作中去主动地认识和画角。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更注重了对动手操作的指导。

2.应用性操作: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动手操作,形成结论——实践运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评价体验。例如周道富老师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时,老师首先一手拿量杯,一手拿量筒,让学生们观察并说说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用它来做什么?老师又提示,同学们学看看讲台还有什么?这时老师又出示课件,让学生继续观察,发现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后,学生们开始蠢蠢欲动,都想上讲台上来试一试,倒一倒,亲自动手操作,这时周老师抓住学生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先看书,然后分小组上讲台演示,再让各小组汇报演示的发现和收获。这样,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学生自主认识容积单位毫升(mL)、升(L)和理解掌握容积的意义,最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能力,解决问题。课尾时,提出“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我们是怎样学到这些知识的?”“你在学习中的表现如何?”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评价。这样,不仅使学生完善了认知掌握,而且使学生学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总结经验、反思学习过程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启发式操作:课前准备——课堂探索——启发解难

——发展思维。

如李江师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先引导学生课前准备好大小不同的圆柱实物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纸,上课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然后再通过学生小组汇报、展示、点评等活动,总结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最后通过游戏——请你猜猜它是谁?来发散学生的思维。

4.探究性操作: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时空,自主探究——评价反思,丰富体验。如汪莲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首先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使之形成问题意识,激发认识冲动,引导学生自由地去探究,由于可去探究自己喜欢的物体和自己擅长的方式去探索,所以学生情绪特别高涨,小组探究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小组拿着米尺和圆在小黑板上滚动,有的小组用绳子把圆围一圈后做上记号,再测量绳子的长度等等。小组里分工合作十分明确,每位同学都非常投入。通过实验→讨论→归纳→补充→争辨→认同,十多分钟的探究,各小组都已总结出了圆各部分的名称和圆的特征。在随后的交流过程中,汪老师问学生:你对其他同学(组)的探究成果如何评价?自己是怎样进行探究究的?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以此引导学生开展反思与评价和对评价的再评价。这样使学生对自己所经历的各个过程和步骤有深刻的认识,增强了主体意识,丰富学生了的活动经验,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促进

了学生在认同、批判不同观点的过程中学会欣赏、接纳他人,学会评价,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动手操作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展开思维。如何有效的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思维,我们研究出了以下三项基本策略:

1.通过学具操作,发展学生思维 2.通过小组合作,发展学生思维 3.通过语言描述,发展学生思维

(五)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思维得到发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教师的提示和引导下主动学习,在学习中感悟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我们在学生动手操作后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同时让学生在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中参与评价;通过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操作学具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并能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

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学会从动作中发现、探索、领悟、抽象、概括等能力,获得直观的知识,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各自的优势和整体功能。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并养成了自主合作探索的习惯。

(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得到转变,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育科研水平得到了提升。

通过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学习,对教师而言,“动手操作、发展思维”意味着上课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大家一起互动探索,促进学习;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舞台,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真正做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将实践活动和教学经验融合,从现代教育管理的高度和教育理论的深度,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

在动手实践教学中应着重发展好以下四类创新形式。一是活化思维。动手实践教学中要有价值的提问和环环相扣的深度提问,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容易使学生在释疑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的高峰体验。因此,我们在提问设计上,须巧用心思,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点拨启发,引导学生思维脉络,以收学生思维活化之效。二是比较思维。比较动手实践不仅可以扩充教学容量,更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文本,拓展实践思路,提高鉴赏能力,和探索问题的兴趣。三是发散思维。这种思维可使知识产生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的

链接,既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充分体现实践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多种思维应用,从而拓展了数学学习空间。四是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截然相反,这种思维可以培养学生比较、鉴别、分析能力,发展出多元丰富的思维向度和独立的主体意识。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兴趣是动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兴趣,给与学生实践上科学有效的技巧性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的。新课程标准倡导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性作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八、课题研究的反思

1.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发展学生思维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它并不是全部,并不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唯一做法,于是,怎样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学生的操作与思维的切入点衔接不够恰当,如何把直观操作形成的表象有效过渡到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达到由直观感知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还有待解决。

3.该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使参与实验的我们师生收获颇多。课堂教学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学得有趣,效果也是显著的。因此,我们所选课题可操作性强,符合实际。但作为小学教师的我,理论水平有限,在结题时把实践上升到理论分析时感到很困难,有“做得不少总结不出”的尴尬,期望今后在这方面能得到资深专家的引领。

4.本课题的教学研究,经过全校老师研究支持,虽然也取得了一些可操作的模式,但教学时诸多弊病是难以消除的。如学校教具、学具和许多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实验也是富有挑战性的。在目前教学条件下,教师必须调控好班纪,恰当地利用好现有的教具、学具和教学设备,并将其与新课标的要求、校本研修有机结合,使课题研究活动继续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继续丰硕。

九、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和获得的启示

(一)存在问题

1.由于我们自身的理论水平还未达到一定的高度,缺少理论的支撑,对课题的理论构建能力有些力不从心。在具体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计划实施是否到位、及对实施细节的处理是否合理有待提高。

2.撰写典型教学设计,分析比较深入,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反应效果很好,但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

资料收集与整理不够及时,很多有指导意义的图片、文字资料没有作好记录。

3.虽然对操作过程及操作策略进行了分析,但这样做的原因及对学生操作方式的改善有何影响,分析不到位。

(二)改进方法:

1.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撰写经验总结、论文的能力及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能力。通过实践、质疑、探讨,不断地分析总结经验,提高课题研究能力。

2.做好学情分析工作,使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操作中去,并把自己的思维得到有效的绽放。

3.多与教育领域的教育专家交流,提升自身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

4.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善于积累经验,善于进行反思,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为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做好铺垫,提高自己的归纳整理能力。

本次课题研究也告一段落,两年来的研究证明进行该项实验切实可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验证了实验假设是正确的。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一切所能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实效性,才能使学生最终获得

10.浅谈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十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种需求的产生必然导致对满足欲望的方法、方式的思考,因此揭示所研究问题的必然性,目的性,自然会诱发积极的思维。疑问的产生对思维的诱发作用是明显的。学生发自内心的疑问可有效地促进积极的思维活动的出现。数学学习的心理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还交织着情感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因此数学教育中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态度精神的培养也显得非常重要。

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而心理学也认为个体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情境教学强调教师提供或创设的情景,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刺激学生的感官,促使学生的内在情感因素产生共鸣,激发和强化他们的求知欲望,努力揭示和获得场景提供的内在知识,最终从感性认识,经过情绪性的内在思维,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能力,其中“双基”是能力的基础,而思维品质是数学能力的灵魂。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已越来越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材料,不同的教授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情境创设方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有趣和充满知识美的享受。

创设问题情景,既能使学生从生活中捕捉数学信息,又可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下面就不同的问题情景的创设,在数学教学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谈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有疑设问是一切知识的起点和追求知识的动力。任何人对未知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而青少年在这方面表现更为强烈,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这一特点,设计适合他们心理特点的问题情境,引导他们主动思索、尝试,释疑解惑。但释疑不能操之过急,越俎代庖,应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通过适当地点拨,让学生积极思维而达到解疑之目的。这样,思维过程才能日臻缜密,知识掌握才能更趋牢固。例如:在“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中,我是先让学生复习点集{(x,y)|x+y-1=0}表示经过点(0,1)和(1,0)的一条直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有效的激发,对重点,难点内容“重锤敲打”且敲得错落有致,层出不穷的推理中体会茅塞顿开的领悟;对非重点、非难点内容则“和风吹拂”、“闲庭信步”,让学生享受思维的成就感。因时,因地、因材施教,设置发现问题情景,使学生与教师与教材共鸣,营造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实现以知识为载体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记忆情境,启迪学生学习兴趣

记忆是学习数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识记的知识相当多,如果一味地死记硬背,既浪费时间,效果又不是很好。因此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巧妙地创设记忆情境,使学生在愉快欢笑的气氛中进行记忆,而且终身难忘。例如在半角正切公

式的教学中,学生对半角正切公式很难记忆,可交给学生一副口诀:“上山一家哭,下山一减哭。”形象生动,容易理解与记忆。

三、创设类比情境,拓宽学生解题视野

所谓类比就是指在不同的研究对象之间,根据它们某些侧面的类似之处进行比较,通过预测建立猜想和发现真理的方法。其思想过程为研究对象、类比、预见、形成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类比思维在数学知识延伸拓广过程中常借助于比较联想用作启发诱导以寻求思维的变异和发散。在归纳知识系统时又可用来串联不同层次的类比内容,一帮助理解和记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无论是对于命题本身或解题思路方法都是产生猜想获得命题的推广和引申的原动力。

例如在解决“正四面体上任意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之和为一定值”的问题中,引导学生回忆平面几何中“正三角形中任意一点到三边之和为一定值”的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类比:“面积→体积”,展开思维活动,使问题迎刃而解,从而拓宽学生的解题视野。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类比联想到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从而过O作直线的垂线,垂线段即所求的最短距离。

四、创设联想情境,焕发学生探索新知

联想不是凭空臆想,而是人们对具有某些特征的新的问题,利用头脑中已有知识和经验,与已掌握的结论和方法联系起来,由“此”想到“彼”的一种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对“以旧换新”,解决问题,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解析几何中有下列三个命题:

1.以抛物线的焦点弦为直径的圆必和抛物线的准线相切。

2、以椭圆中任意一焦半径为直径的圆必和以长轴为直径的圆相内切。

3、以双曲线中任一焦半径为直径的圆必和以实轴为直径的圆相内切。

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命题1的证明后,启发学生联想,则能很快完成其余两命题的证明。创设联想情境,可使学生在解题中以点带面,存同求异,触类旁通。

五、创设错误问题情景,培养学生质疑,反思,创新的精神

设置错误情景,即“错误教育法”,使学生反思,质疑,错误的解法,错误的命题,不仅更清晰的认知基本概念基本数学方法,更能在“错误”中产生积极思维,质疑,创新,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造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现象,成因之一是脱离实际。”因此,我们可充分地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丰富的、直观、生动、有趣生活情境,改善认知环境,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锥体体积公式的证明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其中渗透了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割补思想。运用常规教学不容易讲清楚,学生也很难听明白。运用计算机模拟辅助教学,把割与补的过程演示出来,突出了几何体的线条和切面,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明白;又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整节课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功能,围绕着两个重点--

11.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十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发现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而应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富有个性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数学是做出来的,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纵观现在的数学教学,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也是教师们越来越认同的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这一可喜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主体地位更加明显。然而,怎样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呢?我们认为:

一、合理设计操作活动,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有效的动手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必须明确自己“为何而动”,懂得该“如何而动”,这些都有待于教师合理地设计操作活动。

(一)认真钻研教材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方式等问题有全盘的考虑。“教什么何时教怎么教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等等。在备课时,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然后才能在忠于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有效。

(二)精心选择实践活动材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实践活动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到材料的大小颜色等因素,在研究材料特点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提供那些与揭示数学概念、数学道理有关的,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材料,让学生放手实践。

(三)深挖操作材料的思维容量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不是动手操作而是数学思维。所有的动手操作都是实现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载体。在40分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所能利用操作材料的种类和时间是有限的,在精选操作材料的前提下,必须深挖每一种操作材料的价值,让它最大限度的为发展学生的思维服务。

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两位教师都让学生准备了正方形的纸,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师:“请你把正方形的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用彩笔涂出其中的一份,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学生就按照教师的要求很快操作完了,也很快说出了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而学生涂色得到的四分之一是完全一致的。

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师:“你能通过动手操作,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四份吗?并把其中的一份涂色上颜色,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也很快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但学生的答案却是好几种,同一个环节,同一种教具,但课堂效果却大不相同。在第一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只是“操作工”,正方形纸只是“道具”,所有的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提问下进行的,“教师的脑,学生的手”,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与机会,数学思维的发展也仅限于对分数的机械理解与运用。在第二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成了“探究者”,正方形纸也变成他们手中的“金箍棒”,用它变换出不同的花样,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这不同的操作中得以绽放。教学中只有操作是不够的,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指导、优化,充分发挥材料作用,使动手操作与数学思维紧密联系,具有足够的含金量,这样才能达到动手操作的真正目的。

二、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优势,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先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叙述,建立起事物的表象,特别是低年段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教具、学具在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可我们常常能听到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秩序,完成教学任务,课始说类似这样的话:“把……(学具)放在桌角,不让动的时候就不许动,比一比谁的小手最听话。”学具本应是孩子遇到问题时自觉用于解决问题的工具,而现在却变成由老师掌控的道具,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孩子选择的更多的是等待,他们不会主动利用手边的工具去试一试(除非老师有特别的说明),有时教师带领孩子动手实践,基本都是先安排同一时间,教师先提出操作要求,接着便是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表面上看起来有条不紊,学生操作得也蛮起劲的。但仔细一想,为什么要进行操作,是不是学生提出的需要?其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没有任何的主动探索。整个过程是学生跟着教师的指令进行简单的操作与计算。所谓的探究,学生只不过充当了操作工的角色。虽然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也很必要,但一定要注意尺度,点到为止,给学生的探究留有适当的难度,增强学生的挑战意愿,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也十分重要。

三、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随意注意占主导。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兴趣中来,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时,教师创设了购物的情境,让同桌二人分别扮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学生利用摆小棒探求计算方法,有的把一捆小棒打开,拿出9根,还剩1根,1根与5根合起来是6根,还剩6根。有的把一捆拆开,拿出4根,与5根凑成9根拿走,最后也剩6根。还有的一根一根的数出9根拿走,最后得到结果。又如在教学认数7时,教师创设了动画片《白雪公主》中7个小矮人摘果子的情境,他们摘了7个大果子,拿了两个袋子,猜一猜他们是怎样装的?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学生们积极动脑想办法,用7个小圆片、7个小三角、7个小棒代替7个果子,动手摆出了所有可能的结果,还有的用画果子的方法也得出了结果。

心理学认为良好的情感会影响认知的选择,可以提高认知的积极性,可以导致认知的优化,有利于认知的内化,增进认知的传递,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所以,我们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富有情趣的数学问题情境,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相关知识和道理,使动手实践活动成为有效的活动。

四、选择恰当的操作方法,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经过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节时,在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过程中,有的教师是把表面积整体展开,得到一个组合的平面图形,然后分析推导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有的教师把三组相对的面逐次撕下来,贴在黑板上,然后分析推导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我认为以上这些操作方法不够妥当,因为无论是认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还是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都必须凭借三维空间才能实现。在分析探索长方体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和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的方法时,必须凭借“体”的形象或“体”的表象进行,让学生直观地看出,求这4个面的面积是用“长卓韤2”和“宽赘還”。但如果离开“体”的形象,把两组对面放在一个平面上考察、研究,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眩感——求这两组对面的面积似乎是“长卓韤”。由此可见,用展开法的操作方法探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可取的。在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活动前,应制作活动教具(可逐次展开相对的两个面,且可马上复原),操作时,凭借“体”的形象,用功态演示,突出感知对象,把一组对面先展开,展开时这组对面仍不离开“体”,学生看清楚后,马上把这组对面复合“体”上。这样通过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综合归纳出求长方体表面积的一般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12.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 篇十二

一、在操作中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合作能力

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是创造的非智力源泉.有了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 变厌学为愿学, 变被迫、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创造地学习.而兴趣是支配人们的行为的动机, 并非人的头脑中固有的.因此, 在教学中, 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 恰当地引导, 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时, 理解“对称”较为抽象, 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剪纸 (对称图形:枫叶、五角星……) 让学生发现这些剪纸的美丽和奇特, 猜测老师怎么剪出来的, 跃跃欲试的学生可以自己尝试着剪, 教师尽量多给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印墨迹、剪纸、扎眼等活动, 丰富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通过合作交流, 总结他们操作的共同特点, 理解“对称”的意义, 并不断尝试着得出对称花纹的正确剪法 (其实就是轴对称的实际应用) .通过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 理解折痕就是“对称轴”, 然后出示一组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一般的和等腰的) 、平行四边形等, 判断它们是否对称和各有几条对称轴.学生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 也可以讨论.通过了上面的动手操作之后, 学生大部分还是喜欢自己动手, 剪一剪、折一折, 马上可以得到验证, 并及时得到反馈,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 让学生动手操作, 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 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

二、在操作中掌握知识、培养自学能力

“实践出真知”这个浅显易懂的哲理告诉我们, 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实际上,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都是前人在实践中得到的.所以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用实践来验证知识, 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操作的过程就是知识应用的过程, 也就是形成技能的过程.

一些数学现象看似很简单, 但是要说清楚, 让学生理解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如:三角形是由三条边组成的, 但是否任意三条线段都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要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探究这一问题并不容易, 若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自我发现, 这就显得很简单了.让学生事前准备2 cm, 3 cm, 5 cm, 6 cm的小棒各一根, 让学生摆摆看, 是不是任意三根首尾相连接都能摆出三角形?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从中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动手操作, 学生发现, 四根木棒只能摆出两个三角形.因为用四根木棒首尾相连接摆三角形共有四种情况: (1) 2 cm, 3 cm, 5 cm; (2) 2 cm, 3 cm, 6 cm; (3) 2 cm, 5 cm, 6 cm; (4) 3 cm, 5 cm, 6 cm.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 (3) (4) 可以摆出三角形; (1) (2) 则不可以.然后让学生把木棒转换成线段, 再用圆规、直尺来画一画、量一量, 哪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 哪三条则不能.由于有了实际操作的实践感知, 学生很快会发现, 三根小棒中较小的两根和不大于最长的第三根, 就不能组成三角形.并总结出一般规律: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勾股定理的证明”, 都是利用拼图、作图等多种探究方法, 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 从直观的几何图形感知中, 找出规律, 得出结论.这对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自学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在动手操作中培养探究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往往只重视结论而忽视过程, 这样造成学生只懂得死记硬背, 遇到问题多采取生搬硬套的做法, 学生在听课时看不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 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体验.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 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授《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内容时, 可以先叫同学们用自备的火柴搭建正方形.同时提问, 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 搭2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搭3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呢?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 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你是怎样表示搭x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的呢?学生思考后与同学进行交流.

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经历了一个有价值的探索过程:如何由若干个特例归纳出其中所蕴含的一般规律, 同时, 尝试用数学符号表达自己的发现, 与同伴交流, 比较一下大家的表达方式是否一样.在活动中, 学生不仅接触到了用字母表示数, 更了解到为什么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通过经历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 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我, 体会数学给他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

四、在动手操作中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

上一篇: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下一篇:研发团队的培养及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