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

2024-10-07

《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精选17篇)

1.《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 篇一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也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尽快,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了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徐志摩曾三次来到康桥,第一次是1921年到1922年,他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学习期间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对于爱、美与自由的单纯信仰,产生了他为之倾心的社会理想。换言之,剑桥所体现的英国式文明,形成了他所向往追求的康桥理想。他把康桥当作他“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恋之乡”。兴趣也转向文学,喜爱写诗。回国后写诗《康桥再会罢》。

第二次1925年4月重游,归国后写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第三次是1928年8月,写下了《再别康桥》。

诗人三次离别康桥时的感情也迥然不同,第一次依恋,第三次再别时心情大不相同,因为回国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统治下的旧中国,使他痛感康桥理想主义的破灭,以由“单纯的信仰,流入了怀疑的颓废”。所以在《再别康桥》中,已

然找不到写《康桥再会罢》时的那种热切依恋。虽然也歌咏了康河的美,但更多流露出自己孤独寂寞的情绪,诗人以缠绵凄婉的笔调,微妙展露了因“康桥幻想”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注重形象思维,主张将真实的感情,通过丰富、独特具有诗人内在感受的艺术形象和创设诗的意境来抒发,以期达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再别康桥》写的是诗人的离别愁绪,突出的感情是一个“别”字。诗歌重点写的“境”,则是康桥的康河。他敏锐的抓住“金柳”“青荇”“波光”“清泉”“彩虹”“星辉”的具体形象,由近及远、由上而下地勾勒出康河的景观。对“撑篙”的追忆,更是诗人在感到理想破灭后,伤感无奈的“寻梦”联想。诗作巧妙的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为一体,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委婉含蓄的表露了离别愁绪,使诗篇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梦幻般的情调 在语言上喜用迭字强化感情,营造了一个宁静、沉郁的别离气氛,定下了全篇感情的基调,产生了一种轻灵柔和和回环的音乐美感,朗诵时富有一种音节的节奏感、韵律感。

把诗人理想幻灭后的失望、无奈的伤痛、孤寂、落寞的感情表现的更为真切、深切和动人。

2.《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 篇二

我教读的第一步首先在教师范读和学生自读之后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

1.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种感情?这种感情是借助什么表现出来的? (借助意象抒情:云彩、青荇、星辉、彩虹等)

3.教师总结提问:明明是在异国他乡, 为什么浮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景? (体现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情厚爱, 潜意识里诗人把康桥当成了自己精神的故乡)

以上这些问题学生都很容易找到答案, 同时学生对诗歌也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和把握了, 接下来我就开始带着学生把诗人笔下的康桥美和两首古典诗歌中的意境融会在一起做起了比较性的研读, 下面是研读的过程:

一、首先把诗歌的两节内容与《关雎》一些章节放在一起作比较赏析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关雎》

再来读《再别康桥》中的两节: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1. 请找出两种诗歌中共同的意象:

2. 这些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它的象征含义是什么?

3. 由这些意象我们又能感受到诗人的什么心态?

这些问题提出之后, 学生们争相作答:环境, 都有清澈的河流, 河流中都有招摇的绿油油的荇菜, 而且都同时出现了主人公钟情的理想的意中人“窈窕淑女”和“夕阳中的新娘”。此情此景, 被撩拨起的也是同样的情态, 在诗经那位无名的作者, 是由于“求之不得”而“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在徐志摩, 则是“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惝恍沉醉。很明显地, 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康桥无限的爱恋和不舍。

二、接着我又把诗歌的第五节内容与古诗《蒹葭》放在一起作共同赏析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蒹葭》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再别康桥》

两节内容出示过后, 我马上提问题:

1. 有一个字是两首诗歌中都出现的, 它的含义是什么?

2.《诗经》的主人公实现自己的愿望了吗?

3. 诗人很明显在借诗经隐喻什么?

前两个问题学生都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一个“溯”字, 让我们看到了诗经中无名主人公追寻自己意中人的艰辛, 一个“宛在水中央”让我们看到了由于河水阻隔而与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及, 可求而不可得的凄美心境, 而这种心境又何尝不是诗人此刻的心境, 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也就迎刃而解了, 诗人也想寻求自己的梦想, 而他却终究要回到梦醒后的清醒与惆怅。

诗人无奈地吟出诗歌的下一节: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再别康桥》

此情此景似乎让我们联想到了唐代诗人的诗句: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三、两次比较过后, 我适时地提出了问题

1. 诗人为什么会对康桥这么地不舍和眷恋?

2. 诗人又重回故地康桥想要追寻什么?

3. 此时此刻, 诗人又为什么要沉默了?

这两个问题对这节课可以说是一个总结, 我及时地插入了诗人当时的一些生活背景, 总结了两点:

1.诗人重回康桥是对自己曾经有过的理想之梦的祭奠;

徐志摩是纯理想主义者, 追求“爱、美、自由”, 在剑桥留学期间, 积极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 追求在中国建立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想。但当时的中国, 列强割据, 军阀混战, 百姓涂炭, 社会现实残酷, 不可能实现他的理想, 他苦闷彷徨。

2.诗人重回康桥是对自己曾经的一段刻骨铭心情感的祭奠。 (诗人和才女林徽因的一段感情)

四、总结

3.《再别康桥》的解读角度 篇三

一、课例互鉴:鉴赏的多元角度

(一)目标:生成主题和预设主题

郑逸农的教学目标是依据其“非指示性”教学理念而设定的,由学生来设定学习目标可指出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可预设性。表面上来看,他的确未设定教学目标,但实际上,教什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预设的。从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出学生最终确立的学习目标也基本围绕着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两个方面展开的:如学生确定的学习主题是“语言,意境,情感,构思”,重点讨论的五个问题是“开头的‘轻轻与结尾的‘悄悄能不能对换?”;“为什么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有什么深意”;“作者留恋康桥,为什么‘不带走一片云彩?”;“笙箫是一种乐器,为什么‘悄悄会成为‘别离的笙箫?”这些主题词的确立与教学过程的的展开都是为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服务的。

说到《再别康桥》就不得不提新月派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理论,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主将,将这一诗歌主张完美融合在诗歌之中,不少教师以此为核心确立教学目标。目标基本确定为:“大三美”即诗歌美、诗人美、诗情美;“小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让学生在读美、谈美和品美中真切地走进康桥,体味徐志摩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2]如此确定教学目标,较为常规,也易于达成,但封闭了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忽略了郑逸农教学中与之配套的重要措施即“抓住转身即逝的灵感”。

(二)方法:生本主线和理论主线

郑逸农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其“把人当做人”的核心命题和“二不”和“四自”的精神内核。从学生提问,学生解答,学生作课堂总结,教师提供阅读体验作为学习参照到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从学生的心得体会当中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在哪些方面等,这一环节既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又可以很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郑逸农认为其“非指示性”教学的最大价值,或许就在这里。它是对学习个体的最大尊重,是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大激发。它缩小了教师的指示性,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以“三美”理论作为教学主线也有其优势,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再别康桥》一诗的格律体特征、音乐化的追求以及徐志摩诗中所显现出的“完美的形体”以及“完美的精神”。但这种单向指示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免埋没了学生自定主题时展现出的“完美的自我”。

(三)环节:认知递进和板块并行

环节的设置要突出教学重点,每个环节都有所要完成的任务,环节之间要有承接关系,有梯度,充分串联教学重点,使教学过程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也就是教学过程。对于诗歌的教学过程,很多教师会分为背景介绍、诗歌鉴赏、朗诵等几个环节。郑逸农这节课的教学步骤为:学生自读进行原初体验;确定学习主题,根据学习主题,进行研讨欣赏;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补充提问,课外迁移;学生做课堂总结。大体脉络可以概括为学生从零认知到深入分析文本。例如在“初读体验”环节中,先用备用纸记录,要求做到真诚、细腻、个性化(三个要求逐级提升),培养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力,也锻炼了学生有感即发、真情行发的能力。格律诗的特点对学生的文学素质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和锻炼,在“三美”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并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进而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再别康桥》的形式、意蕴以及音乐性是完美统一的,音乐、意境、绘画、建筑几个板块教学之间也应是平行并重的,体现在课堂结构中,就更倾向于并列的板块式教学。

(四)朗读:有梯度的和有针对的

在郑逸农《再别康桥》教学案例中,共进行了四次朗读,并且每次老师都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前两次是初读,问题是用一句话概括原初体验;第三次是思考学习主题;最后一次研读,分析学习主题,这次阅读用了整整十分钟。虽然这节课的朗读次数相对较少,但每一次的朗读都伴随着问题,比较有效。而且从所提出的问题来看,问题是带有梯度的,所以四次朗读也是有层次有梯度的朗读。在以“三美”为切入点的教学设计中,朗诵环节毫无疑问是针对于“音乐美”研读时的重要元素。《再别康桥》这首诗在整体上体现出一种柔缓、和谐的音乐性特征,读到“轻轻” “悄悄”“油油”等叠词时,诗歌的韵味油然而生,依依之情跃然心头,对于诗歌的韵脚,注意诗歌排列上回环复沓的特点,诗歌四行一节,诗行音节和谐,参差中押韵错落有致,在唯美的朗读中,音节的律动感敲打着每一个倾听者的心扉。不论是有针对的引读还是有梯度的悟读,都旨在学生感情得到升华,体验自我感知与特定文本的交往过程。

二、彰显人文:选择的价值导向

(一)基于选文定角度

“非指示性”阅读教学主要呈现的是生成性目标的取向。由于“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课时多、耗时长,教师不可能将每篇课文的各个环节上足、上满。应根据选文类型的不同、教学目标取向的不同而定。即对于诸如《再别康桥》这样语言优美、意蕴深厚的“定篇”类选文,教师可以按照“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二不”常式流程上。如学生在确定学习主题的过程中:“首先把作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值得学习的主题都列出来,内容如(真挚的)情感、(深刻的)主题等,形式如(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等。”[3];而承载着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例文”类选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则由教师来明确设定和直接传授,但是仍然要坚持“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理念中师生平等、真诚对话、自主成长的核心原则。新月派则始终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再别康桥》完美的诠释了新月诗派的美学观点,因此,对于本诗的鉴赏角度,“三美”理论与“非指示性”可以互相参照,融为一体,各补所短。

(二)基于动态去指示

“非指示性教学”在关注学生的自发体验的同时要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介入,即教师要适时处理好“有为”和“无为”的关系,基于动态去指示。“无为”就是尽量的少为,以至不为而达成目标。然而追求少为、无为必先始于有为,有为是追求无为的过程。“不指示教学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强调了教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动态产生,强调了学生的体验性和理解的多元性。王荣生先生认为:“‘教学目标从操作上讲,关键倒不在于由谁提出,甚至也不在于怎样提出,关键是要合适,要具有较高的语文教学价值。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取决于老师在现场作怎样的判断。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的确要关注语文教学非预设的一面,但整体方向,应该是努力扩大预设的范围”[4]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无为和有为的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是一个用星火来燎原的火把,可以是一个穿针引线的向导,但绝不是庖丁解牛的操作者。无为并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事事无为、时时无为,而是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于大处、要处显其为,该有为时则有为,该无为时则无为,教师在课上该启发时就启发,该纠正时就纠正。

(三)基于素养来反思

如果说从“三美”理论角度进行文本解读有益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再别康桥》作为新格律诗的经典性,即其音节的抑扬顿挫,声调的回环反复,格式的整合对称,词藻的柔美精炼,获得语文素质的提升,那么,“非指示性”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素质的培养,还涉及心理品质的完善。面对我国中学生语言表达薄弱、词汇贫乏、积累不够的现状,“非指示性”教学的背后,隐藏着每一个学生语言能力的自我提升,从初读体验的有话想说、确定主题的整合语言、研读欣赏的言语训练到反省结语时的斟酌取舍,形成了从感性到思维到语言到素养的提升。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究竟什么样的解读角度才是最好的解读角度,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学习,在《再别康桥》中,无论哪一种角度,都要求学生分析品味“轻轻的”、“悄悄的”、“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等语言以及诗中的众多值得玩味的意象;其次,要学到“运用语言的本领”,不论是“三美”理论的创作技巧还是从初读体验到最后总结的自主流程,都应该让学生学习掌握文章技法,通过创作环节来学习运用语言,不能“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层面,却始终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语文教育,首先要把学生教育成有语文特质的人”[5];最后,聚焦文本解读的语言表达形式,品味格律诗中完美浑融的艺术表现形式,了解徐志摩的诗美主张与单纯信仰,体会他在感情潮起潮落中所表现出的爱、自由和美。

文本解读角度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一个由选文、学情、价值取向交互影响着的多元机制。在《再别康桥》“三美”理论与“非指示性”两种课例的对比关照下,基于二者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以及侧重点,需要凸显出二者从不同解读角度所呈现出的优势与特点。“彰显人文是‘非知识性阅读教学在内容选择上的根本价值导向”[6]。因此应力求将文学理论融合到张扬学生的自我需求、唤醒真我的教学过程、实现自我的教学目标中,让学生立足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学到“运用语言的本领”,并聚焦于文本艺术性的表达,把学生教育成真正“有语文特质的人”。

参考文献:

[1]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初探[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5.

[2]韦丽.离歌一曲笙箫意 情牵三美荡涟漪——浅谈《再别康桥》新“三美”教学[J].语文建设,2012(4):27.

[3]郑逸农,周晓天.《荷塘月色》“非指示性”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9,(11):31-33.

[4]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4.

[5]郑逸农.对“泛语文课”的严峻现实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兼答杨先武老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J].语文教学通讯,2013(6):28.

[6]金心红,徐学福.彰显人文:“非指示性”阅读教学内容选择之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3):43.

4.再别康桥的仿写 篇四

病房版仿写

我轻轻地走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病房中的痛苦

那窗前的阴影

是死神在游走

月色朦胧中

在我们心头呼唤

凶恶的病魔

诡秘的在梦中招摇

我被困在它的嘴里

束缚在牙齿的缝隙

药柜里的一排

不是合成的化学,是我们的希望

揉碎在瓶中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挂一瓶点滴

向痛苦更苦处漫溯

装满一瓶无奈

在无奈的叹息中哭诉

但我不能哭诉

静静是离别的笙箫

救护车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医院

我静静地走

正如我静静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丝苦涩

校园版仿写

静静的我离开

犹如我静静的来

我静静的回首

告别记忆的云彩

那清澈的.眸子

是时光中的等待

回忆里的祈愿

在我的心中回响

便签上的字迹

清淡淡的在书中保存

在日志的语言里

我甘愿做一个文字

那书桌旁的一隅

不是烦乱 是乐园谜

纷繁在字语间

隐含着彩画般的梦

寻梦 执一支钢笔

向画板更美处漫游

满含着一纸梦想

在梦想璀璨里歌唱

但我不能歌唱

静静是别离的竹笛

寂静是今天的校园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屡一屡书本

5.再别康桥的朗读技巧 篇五

2.深刻、细致的感受 有的朗诵,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那就是朗诵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无病呻吟。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3.丰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一个个场景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象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 其次,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要抓住这首诗“脉脉的温情”,“淡淡的伤感”的基调,合理使用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手段,使主题得到体现和升华。

当然,渲染和烘托气氛的底乐也相当重要,适合选配节奏舒缓一点的曲子,如《月亮门》、《神秘园夜曲》、《星空 》、《月光曲 》、《 秋日私语 》等。

拓展阅读:再别康桥优秀课堂实录

师:(伴乐)在中国诗坛上,有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不曾带走人间一片云彩,却把另一片“云彩”留给了我们,他就是唯美而浪漫的徐志摩。今天就让我们沿岁月的河流漫溯而上,在大洋彼岸康河的柔波里,去追寻千古诗人徐志摩的精神故乡,重温他的康桥之梦。(出示幻灯:题目、作者)

师: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1:告别的对象是康桥。

生2:是一首送别诗。

生3:从题目可以看出作者不是第一次离别康桥,可见作者对康桥的感情很深厚。

师:康桥在哪?

生4:文章注释①上写道:康桥是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

师:你预习得很认真,为什么一个异域之城会让诗人如此的魂牵梦萦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歌的写作背景。(出示幻灯:写作背景)(学生齐读)

康桥,即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1922年,诗人曾游学于此,在康桥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他有时在葱绿的草坪上,看书或看云,有时在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有时在星光下听水声……,康桥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开启了他诗人的性灵;康桥浓郁的文化熏陶,使他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写作道路;在康桥,他一见倾心地爱上了活泼美丽的中国少女林徽音,这一段没有结局的恋情让他刻骨铭心。为此,1922年回国前他作了长诗《康桥再会吧》,1926年写了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故地重游,思绪万千,在归国的海轮上,创作了《再别康桥》这首传世之作。

师:原来,康桥给诗人留下了这么多美好的回忆,怎能不让他眷恋不已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名家是如何演绎这份眷恋之情的?用一句话说说这首诗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出示幻灯:配乐朗读)

(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好的诗总是能感染我们每一个人的情绪,听完后,说说这首诗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生5:这首诗的意境很美,首尾呼应,很容易背诵。

生6:我觉得康桥的景色很美丽,我有一股前往一见的冲动。(生笑)

生7:读了这首诗后,我觉得很像王维所写的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生8:我从这首诗里感受到作者那一股淡淡的忧愁和依依不舍之情。

师: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出这种依依不舍之情呢?

生9:语速要慢一点。

生10:要读得深沉一点才能表现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师:好,那我们就带着感情舒缓深沉地一起齐读这首诗歌。

(生齐读)

师:看来大家已经提前进入这场告别了,不过刚刚读的时候有几个字音不够准确,例如:满载(zài)青荇(xìng)似的(shì)漫溯(sù)

师:诗人踏着余辉再次来到熟悉的康桥,他是来向谁告别的?

生11:向康桥的人和事。

师:那诗中有没有直接写出他是来向谁或是什么事情告别的?

生齐:没有。

生12:诗歌是通过康桥的景物来表达对康桥的人和事的回忆眷恋之情的。

师:那么是哪些物呢?

生13:云彩、金柳、青荇、水草。

生14:还有榆阴下的一潭、夏虫。

师:(幻灯:板书景物,桥的图形)在诗歌里我们把这些用来寄托作者情感的物象叫做意象。“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表达眷恋之情的呢?我们先看范例引路,诗歌的第二节。(出示幻灯)

师:请你来朗读一下第二小节,其它同学思考右边的三个问题。(生15读)

(1)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你的理解。

(3)怎样处理停顿、重音、语速、语调才能读出这种情感?

(生15读)

生16:作者选取了金柳、夕阳中的新娘、艳影表达了作者对康桥喜爱和无比眷恋之情。

生17:作者把在夕阳映照下镀上一层金色的柳树比喻为美丽羞涩的新娘,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柳树秀美婀娜的美好姿态,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康桥的柳树的喜爱与赞美。

6.再别康桥 篇六

曙光中学 XXX

一、教学理念

情感自我体验,唤起爱学。

开放自主协作,培养会学。

联想探索实践,鼓励善学。

二、教材研究

1、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2、教材地位及作用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高中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鉴于此我把本课的重难点作了如下设定:

教学重点: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品析“三美”, 感受艺术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意象体悟诗人情感的鉴赏能力及查询收集、整理归纳、协作探索的能力。

三、说教法

本课采用以诵读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诵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诵读是诗歌教学不可或缺的方法。我遵循“怎样读――为什么这样处理”逐字逐句落实朗读,在分析中完成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

发现问题法: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当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目标控制,否则将流于为提问而提问的形式。

四、说学法: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尤为重要。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要重要得多。

1.诵读法 :这是阅读诗词的一般方法

2.联想鉴别、协作探究

徐志摩是现代诗坛独具魅力的诗人,单凭一首诗是很难“窥一斑而知全豹”为更好地培养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鉴别能力,我们引入联想比较法。学生可课外查寻有关抒写离愁别绪的诗词和课文进行比较,另外可以引导喜爱徐志摩的学生阅读诗人的其他诗并作进一步深人钻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结合本单元几首诗歌,由复习旧知导入。

2.课件展示完成作者及背景介绍

“知人论事”在文学作品类的教学中是必要的。因为每个诗人都是独特的,每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及个性特点。因而对诗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适当 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3.诵读体味(教学重点的解决)

先让学生自由朗诵。要求学生谈谈对全诗的整体感受教师稍加点拨,答案不需标准,只要整体把握正确即可。然后逐字逐句指导朗诵并结合作者独特的人生际遇分析本诗所体现的诗情和艺术上的“三美”,从而达到准确把握作品主旨的目的。这种引导是循序渐进的,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鉴赏品评(教学难点的解决)

物象——意象----意境:体会作者通过意象选择营造的意境。

5.知识巩固迁移

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件进行复习,自学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并进行比较赏析。

7.《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篇七

今天我将要和折射生命华彩的诗歌一起面对我的学生, 我很想将我所知道的关于诗人的一切告诉他们, 我愿意和学生一起在这些缓缓流淌的诗句中寻找似曾相识的过往。但是我又清楚地知道, 我不能将自己的内心体验灌输给学生, 以代替他们每个人的感悟。也许寻找审美感受所获得的愉悦, 更容易让他们融入康河的波光艳影中。

“诵读”是诗歌教学无可争议的最佳手段。《再别康桥》这堂课, 我仍以诵读为教学的主线, 通过初步诵读、品味赏析、情感诵读这样的步骤, 再辅之以音乐渲染和剑桥的如画美景, 使整体感官浸润在诗歌的优美意境中。在指导诵读和赏析要点的过程中, 穿插介绍一些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与技巧。

诗歌往往有主旨隐逸、情感飘忽、意象朦胧和表达跳跃诸多特点, 如果用太逻辑太条理的分析来代替用各自的心灵去生动感悟诗歌的整体美, 最后得到的常常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性答案。所以我在准备这堂公开课时做了一个大胆设计, 力图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他们在不受束缚的情况下, 将思想情感投入诗歌的意境中, 用自己的心灵去映照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个大胆设计就是, 我放弃对这节课的各个步骤进行精心设计, 放弃预先将课堂各个环节的进程置于我的掌控之中, 放弃用我的一个个问题来牵引学生的思路。我将这节课主体部分的学习内容和顺序, 交由学生来决定, 我想看着他们如何去探索行走。具体做法是, 先示范性的将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进行比较赏析, 扣住“离别”这一主题, 品味惆怅、沉醉和混合着淡淡忧伤的欢愉这样的情感基调, 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诗歌主体部分第二到第六节中的任何一节来自我赏析、诵读和评价。

诗歌教学离不开诵读, 这是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有的老师在学生初步感知甚至还谈不上感知课文阶段, 就要求学生反复读, 并同时进行诵读指导, 效果并不理想。我以为, 诗歌之美, 既要“读”来展示, 也要“品”来挖掘, 有“美品”才有“美读”, 能“美读”方显“美品”,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选择了《再别康桥》的某一节后, 我先让他们读一遍, 从朗读的情况判断是否把握了诗歌的内涵, 顺势引导他们分析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此基础上做相应的诵读指导, 然后让学生带着理解和情感再读。如果效果仍不理想, 再进行诵读技巧方面的点拨, 然后再读, 基本就能声情并茂表达出诗歌的意蕴了。叶圣陶说, 诵读时, 要“以意逆志”,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还他个激昂”的前提是必须先理解“激昂”在何处, 为何“激昂”;同样, “还他个委婉”的基础也必须是先知道“委婉”在哪里, 为何要“委婉”。否则便成了无的放矢, “激昂”和“委婉”的诵读就可能错位, “激昂”处读得“委婉”, “委婉”处弄成了“激昂”。

比如, 诗歌第五节“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句是全诗的一个情感高潮, 学生认为“放歌”一词应读得高亢嘹亮。我让几个学生读了读, 他们都把音量放得很大, 以为这样才能体现情感达到高潮。我认为用“高亢”的语调朗读“放歌”这个词, 破坏了诗歌整体的静谧氛围。于是我范读了一次, 采取的是“用气不上声”的方法, 气息上去了, 但是声音并不响亮, 有悠远缠绵的意味。两相对比, 学生马上品出了不同, 觉得诗人正是为月夜下的宁静安详所陶醉, 不可能放声高歌, 后面不是还有一句“夏虫也为我沉默”吗?于是马上有学生领悟“这里是诗人在心中放歌”, 我及时给予了肯定与赞扬。这样一品一读, 学生理解就深刻多了。

因为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了学生, 而且我有意收敛了自己作为老师的锋芒, 学生们最大程度体会到了学习主人翁的快乐。我欣喜地看到有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举起了手, 而且说出了他们独特的想法。我高兴地听到了那些让我始料不及的又让我内心兴奋的理解和表述, 比如“做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漂亮最亮丽的时刻”, 比如“诗人只能安静地在心中放歌”比如“诗人在康河的最后一晚应该是异常孤独与落寞的”……课堂从容进行, 感动源源滋生, 我仿佛看到康河的明媚映照着整个教室, 分明感受到自由的芬芳。回想那生机勃勃的教室, 透过一阵阵个性张扬的读书声和一张张沉浸在快乐学习中的面孔, 我仿佛看到冰雪消融万物生长的春天景象。

8.《再别康桥》中的意象的文化底蕴 篇八

【关键词】《再别康桥》;意象;文化底蕴

一代文学大师徐志摩先生创作的《再别康桥》,以其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情感和明丽的画面感染了几代读者,让人们在美的意境中感受诗人那刻骨铭心的离别之痛。慨叹之余,人们不由地陷入沉思,是什么使得这首诗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该怎样解读这首诗?虽然《教师教学用书》也给大家指出几条路来,但总是给人一种只注重诗歌外在表象而不触及本质的感觉。我想,还是回归诗歌本身为好。

在诗歌的赏鉴中,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三项缺一不可,鉴赏形象尤其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但在形象的鉴赏中,我们又容易走极端,即过分分析“象”而忽视“意”,或是相反,难以做到赋形表意的合一。这就容易造成诗歌理解的“夹生饭”。《再别康桥》一文便是如此,老师们要么品优美而忘形象,要么析形象而忘意趣;要么光知人不论事,要么光论事而不知人,要么知人论事而不论诗,造成诗歌鉴赏不尽如人意的现状。

我觉得赏析《再别康桥》要从意象入手,而且要从意象的文化内涵入手来解读,才能真正读懂它。

这首诗是诗人故地重游之后要和康桥再见时写的一首惜别诗。离别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大类别,以此为题材的诗词可谓俯拾皆是。诗人徐志摩正是深知中国文化底蕴的一员,他把自己学习过的寄托过美好理想的康桥幻化成一位恋人,把和康桥的分别演绎成了和恋人的惜别,从而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那河畔的金柳”,康河边的树木不止柳树一种吧,但诗人为什么偏偏选柳树呢?那是因为“柳”“留”谐音,有挽留、惜别之意。自从诗中“惜我往矣,杨柳依依”后,杨柳就和依依惜别结下不解之缘。因而康河的柳也镀上了金色,也就成了诗人心目中身姿婀娜的新娘,而她在波光里的倒影,更是明艳动人。这样,因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无情的柳变成了多情的女子;因了诗人的多情,诗人与康河的柳的分别演绎成了与新娘的惜别。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水底招摇的青荇再有魅力,也不至于使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来陪伴它吧?可是我们想一想“荇”在古诗中充当的角色就不难明白。《诗经》里写到“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从中不难看出,“参差荇菜”做为起兴物,引出的是窈窕淑女,以及“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追求。故而我国诗人“荇”情结即是,看到水底的荇菜,想到的就是心仪的姑娘,或“青荇”就是心中的情人。所以诗人徐志摩才甘心做一条水草,不愿离开自己的所爱——“青荇”。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撑上船到康河中寻梦,更是不愿离去的行为,而且是想要真切地见到梦中情人的写照。《诗经蒹葭》这样写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依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首诗写诗人划着船溯流而上去找自己心爱的“伊人”,也表现出诗人希望见到所怀念的人的深切感情。徐志摩的撑船寻梦之举和古诗撑船寻“伊人”之举如出一辙,而徐诗不仅有追怀往事的意思,更有与“伊人”即将分别的临别一晤的深切含义,所以他寻梦的结果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9.再别康桥教案 篇九

一、学习目标:

1,品味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二、学习重点:

1,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体会诗歌三美

三、学习难点:,1,诗歌意象的把握及传达的情感,2,体会诗人在康桥物我两忘的情怀

四、主要教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五、学法指导: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学习过程:

(一)导入:提问导入,离别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着墨较多的感情,大家回忆一下,写离别的古诗词都有哪些?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知君——高适《别董大》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 独立那么多古人离别的诗词,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现代的离别诗——《再别康桥》

(二)在学习这首诗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作者

和写作背景: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 脚下,时年35岁。

《再别康桥》出于他自编的最后诗集《猛虎集》。这首诗当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 “康桥”即现在的 “剑桥”,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有诗《康桥,再会罢》,1926年,二次旅游该国后,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看出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康桥充满了这位浪漫诗人所需的古老、宁静,充盈梦幻色彩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康桥是诗人一生“真愉快”时光的所在。

胡适先生曾经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三)初读感知: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明白了题目中的“再”

是诗人故地重游,“康桥”是诗人充满美好回忆的地方,通过一个“别”字看出这是一首离别诗。那么请同学们带着你们曾经体会的离别之情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读完用一个词来概括你读出的本诗表达的离别的情感。(怀念、感伤、惆怅等)好了,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大致可以概括出诗人表达的是一种对康桥的眷恋及离别的感伤之情。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具体是怎样表达一种别情。

(四)理解分析诗歌情感:

1,中国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国度,从古至今的文人通常都喜欢用诗歌来表达情感,而诗歌又通常是借用意象来传达感情,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都写了哪些意象,你从哪些意象看出诗人心目中和眼前的康桥是如此美好值得眷恋的?

(1)第二诗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

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用暗喻把柳树比

做新娘,新娘的美也就是柳树的美,新娘是少女

最美丽的时候,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而新郎对新

娘的爱也就是作者对康桥的爱,注意这里的意象

用的“柳”“夕阳中的新娘”

(2)第三诗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水草对于

自然界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康桥的如此美景下,诗人却甘心做一条卑微的水草,康河的流水、水

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

人心向往之的境界。正因为康河中的水草可以自

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所以诗人才甘心做康

河中的一条水草。

(3)第四五诗节,诗人在映着彩虹的潭水里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沉浸在康桥的美景里,身

体和灵魂都已经与康桥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2,诗人为什么对“康桥”如此眷念?

从表面来看,康桥傍晚景色的美吸引着诗人,但这仅是表面原因,更深层的原因在于:首先康桥是诗人人生的转折点。(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其次诗人在康桥有着非常美好的情感回忆。正是在康桥,诗人遇到了心仪一生并苦苦追求却无法终成眷属的美丽的林徽因。

3,你从诗歌哪些地方能含蓄地看出诗人内心的感伤?

(1)第二诗节,将河畔的金柳比喻成美好的新娘,对于女

性来说,一生中最美的时刻就是披上婚纱的时候,而

对于男性来说,他严重最美丽的女人就是为他披上婚

纱的女人,但是诗人眼中如此美好的新娘却化为波光

里的艳影,无法触及,只能在我的心头荡漾,这样一

种感伤之情便油然而生

(2)第四诗节,那榆荫下的潭水,如天上虹一般美丽,但

是,却揉碎在浮躁间,变得像梦一般虚无飘渺,更加

难以把握,并且一碰就碎了,暗示美好的东西终不可

获取,尤其“揉碎”一词,简直就是诗人内心隐隐作

痛的表征,而“沉淀”一词也表明一切美好但终成过

去的遗憾。这里诗人的感伤之情进一步升华。

(3)第六诗节,诗人在康桥的美景下达到物我两忘的境

界,难以抑制心中的情感想要放歌,但是却不能放歌,他不忍心自己的别离打破康桥的宁静,只能将内心的情感压抑,充满的无奈和感伤。此时诗人的感伤之情

已经达到了高潮,同时也在这里将高涨的感伤之情往

回收。

总结:诗人通过非常美好但又显得破碎游离的意象,表达了

内心对过往无比美好的人与景的眷念和因为物是人非、人生不够顺意而产生的感伤与惆怅。,4,诗人为什么对离别康桥如此充满感伤?

从表面看,诗人离别有着美好记忆的地方,感伤是必然的。但从深层的原因来看:一方面,诗人从康桥归国后,曾怀揣许多青年人的梦想投身新文化事业,但当时国力维艰,社会动荡,诗人的理想最终破灭。另一方面,诗人情感生活并不理想,1927年诗人去英国剑桥之前,和陆小曼关系不好,而故地重游,睹物思人,想起自己苦恋一生的林徽因,却物是人非。人是情感的动物,总会觉得没有得到的东西会是最美的。因此无比感伤。

(五)领略诗歌三美

建筑美:每节四行,结构整齐,1、3行稍短,2、4行稍长,首尾整齐而略有变化,词语重叠复沓。

绘画美:意象色彩丰富,构图和谐(都是选取的比较柔美而有动感的事物),排行有讲究。

音乐美:严格的二四句押韵,诗句节奏也非常符合音律,同时诗句平仄协和,读起来朗朗上口。

(六)结课:试与徐志摩的另外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

10.《再别康桥》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知新诗的音乐美和建筑美。2.分析意象,鉴赏诗歌的绘画美。

3.品味语言,领会诗人对岁月的依恋和惜别的深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诗歌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2.诗人对康桥的深沉情感及诗歌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鉴赏方法。【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他就是徐志摩。

二、展示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用笔名:南湖、诗哲、云中鹤等。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徐志摩1921年在赴英国剑桥留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时年35岁。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

三、朗读诗歌,品位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自学研究部分】

这里就是康桥,闻名世界的英国剑桥大学就坐落于此。1921年,徐志摩来到康桥,在此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康桥造就了灵性的徐志摩,给了他无尽的美好回忆。..........今天让我们追寻徐志摩的脚步,走近《再别康桥》,感受他心中浓厚的康桥情节。....诗歌用简洁的语言传达着丰富的情感,学习诗歌时最重要的方法是朗读。..你们认为朗读这首诗歌时应该用怎么样的语调最合适?(明确:轻柔、舒缓).......是什么决定了要这么读?(明确:这是一首离别诗)...不妨先请七位同学按次序朗读一节,朗读时注意情感和语气。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仔细聆听《再别康桥》诗朗诵,注意标红字的读音。(播放音频)

听完朗读,让我们一起带着依依不舍之情再次朗读这首诗。(师生齐读)

同学们,你们朗读诗歌的感觉很到位。

闻一多先生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新格律诗创作应具备“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美”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

徐志摩是新格律诗的推崇者和努力实践者。《再别康桥》作为他的经典之作,体现了“三......美”主张的综合艺术性。.....

你们朗读这首诗时,感觉节奏上有何特点?(音乐美:回环往复;押韵;音节和谐)

【以首末两节为例,它们在结构上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诗人用了回环往复的手法....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增添诗歌的节奏感。此外,这首诗每一小节的二、四句押韵,节节换韵,音节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充分体现了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 .......

本诗形式上的特点又是怎么样的呢?(建筑美:节的匀称;句的整齐)【这首诗一共有七节,每一节有四行,两两错落有致,显得很匀称。每一行的字数并不完全一样。每一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有八个字,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四、赏析诗意,感受绘画美——【互学互研部分】

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同学们,请同学们进行互学互研,试着找出本首诗歌的意象美和绘画美。

1、本诗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诗人为何不选取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常见物,而要选取这些特殊的意象?(1)云彩,金柳,柔波,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2)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营造出一种清新感。同时,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欣喜和眷念。..........

2、诗人设置这些意象有何效果?

(1)诗人把河畔的金柳喻为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3、本诗的绘画美是如何体现的?

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

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补全离别相关的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3、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上述离别诗词相比,主要的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营造的气氛不同。“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但徐志摩的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

其次,离别对象不同。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五、品位情感变换——【深学深研】

在感受本诗绘画美的基础上,让我们带着问题和思考,品味作者在本诗中表现出的情感..变换。同学们,你们觉得在这首诗歌里,诗人的情感是否有变换? ..

1、第一节写了作者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别康桥的情景,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首节连用三个“轻轻的”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第一节用的是“轻轻的”,为什么到第七节改用“悄悄的”呢?(请学生读一读这两节)

(1)连用三个“轻轻的”使诗歌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让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又定下了全诗哀而不伤的基调。......(2)最后诗人“悄悄”的走了,从第一节“轻轻的”变为第七节的“悄悄的”,在原来轻柔的感情中,又增添了淡淡的哀愁色彩。.......

2、第五节作者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那一瞬间,他忘了自己要离开,他很愉悦,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要离别康桥而去,诗人对康桥迷恋的感情到了高潮。但是诗人为何转而说自己“不能放歌”呢?(读读第五和第六节)

(1)作者突然意识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而且是悄悄的离去,他的那种无奈、依恋使他不.....能放歌。不是谁阻止,而是他觉得不应该放歌,唯有叹息,唯有悄悄地走。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

3、诗人在首节写到“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明明是不能带走的为什么徐志摩还要说不带走呢?(1)“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通过夸张手法,表露出自己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突出诗人对康桥爱得深、爱得真、爱得纯、爱得善。

根据我们的学习,哪位同学可以试着概括诗人在诗歌中透露出的情感变化呢?

轻轻——欢喜和眷恋——更加欢喜和眷恋——对康桥的永久恋情——感情达到高潮——情绪低落——悄悄

【总结】:

康桥是徐志摩的精神家园,是他灵魂的故乡。他对康桥是温柔的,康桥对他也是深情的,.........在康桥的柔波里,倒映出的是最真实的徐志摩。《再别康桥》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在诗中相互交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

11.《再别康桥》美在哪里? 篇十一

《再别康桥》第二节中出现的“柳”是第一个重要意象,柳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作为承载留别之情的物象出现,恰与《再别康桥》要表达的对故地的留恋之情相符,作为长读中国古诗的读者,我们很容易被这第一个意象俘虏,在柳枝缠绵的美景中陷入留恋不舍的情绪中。而徐志摩在这个意象上投注的心思远远超过柳本身的寓意,他将柳比作新娘,顿时赋予了本身婀娜多姿的柳树更多的娇艳柔美,在夕阳的金光灿烂之下,柳树的身姿同波光里的倒影交相辉映,犹如梳妆镜前盛装的新娘,这个光彩夺目的场景作为回忆中的第一个画面,令人沉醉。除此以外,“新娘”这个喻体还有更值得玩味的地方,若是为了表现娇艳柔美,比作“美人”不可以吗?为什么偏偏是新娘?这里面有更为强烈的爱恋,诗人对剑桥大学的深情,恐怕唯有以新郎对新娘的爱,方可比拟吧。

与第一个场景中灿烂妩媚的形象不同,第二个场景着意突显的是水草的油润舒展,不为惊艳夺目,只求逍遥自在,“软泥上的”“油油的”“柔波里”这些修饰语加重了水底青荇柔软的特质,除了在视觉效果上令人感到舒适愉悦之外,自由飘动的水草也容易令人理解诗人身处母校,犹如孩子在母亲的怀中一般恣意快乐,因此“青荇”这个意象与“柳”一样,兼有美化视觉效果和抒情两方面的作用。

诗歌的第四五节可以合为一个场景,诗人撑着长篙,在榆阴下的潭水中漫溯,由彩霞满天的黄昏时分,直到夜幕上张满了星辉。潭水是揉碎了彩虹,倒映着满天的斑斓星辉,人似乎是在宝玉珠翠中前行,天上地下,都透着晶莹的清光,更加如梦如幻。这两节是视觉效果最美的,也是抒情最强烈的,诗人已有起先的轻轻招手,禁不住开始放声高歌。

《再别康桥》的绘画美,主要体现在第二节到第五节,意象特征由温暖妩媚到清凉璀璨,视角由河畔到水底,再将天上地下合二为一,抒情特点由含蓄缠绵到纵情高亢,可以说这四节是本诗的精华部分。但是,无论是中文专业出身的还是非中文专业出身的,大家最熟悉的并不是这核心的四节诗,而是开头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以及结尾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为什么会这样?这就牵扯到我们要讲的三美诗论中的第二点:音乐美。

第一节的前三句采用复沓的修辞手法,通过连续使用“轻轻的”这个状语,为诗歌开篇奠定了一种反复演唱般的音乐效果,最后一节的两个“悄悄的”也是一样的效果,并且“轻”和“悄”声母一样,从发音上讲,首尾形成呼应,从内容上讲,都突出道别时动作的轻柔,表现对康桥的珍爱和不忍惊动,意思上也构成了回环。这便是首尾两节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

我们再来看看整首诗的音乐特点。第一二三六七节中,各自的偶数句韵脚是一致的,比如第一节的偶数句末字韵母都是ai,第二节偶数句末字韵母都是ang,而且第一节和第七节的韵脚都是ai,第三节和第六节的韵脚都是ao,诗歌内部形成了不规范的对应回环。而且这五节诗的偶数句末字韵母都是以元音a作为韵头的,各节诗在押韵方面既有内部的統一,又有整体上的关联,同时各节还有区别,读起来既能令人感受到舒畅爽朗的音乐美,不会觉察到其间有刻意的押韵讲究,藏高超的作诗技巧于不动声色中,确实证明了闻一多所说的“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

《再别康桥》以其浓烈深沉的抒情历来为人称道,也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首兴之所至挥笔而就的随意性很强的诗歌,或许徐志摩当真具备这样的实力,正如曹植七步可写就流传千古的诗,李白醉酒后的信笔涂鸦便可成就半个盛唐一样。但是我以为,徐志摩一生,无论情爱还是创作,都以追求完美为己任,作诗当然不会马虎,即使是情潮翻涌之时,下笔的每一个字都是有讲究的,这一点无论是意象的选择还是韵脚的调整,都可以证明。同时,徐志摩在写这首诗时,人在“中国海上”,我们的教材中有注明,可以想见,此时的他已经远离康桥,心之所向,却目不能及,回忆与想象便更能激发诗人心底的热情,于是这首温柔缠绵的诗也出现了情感喷发的段落,比如说我们刚刚提到过的第四五节,从视觉效果上来说,这两节营造的画面最为璀璨斑斓,从音乐效果上来说,这两节突破了全诗以a为韵头的押韵方式,第四节偶数句末字分别为ong和eng,这两个韵母的韵头不同,韵腹韵尾相同,我不知道浙江人讲话怎么念“梦”这个字,如果是台湾人,会把“meng”这个读音发作“mong”,所以第四节内部的韵脚可以视作一致,差别非常小,而且韵腹韵尾是“ng”,跟第二节的“ang”的韵腹韵尾有重合,可以这么理解,第二节的韵脚在与全诗保持一定的联系的同时,开始发生变化,这恰恰暗示了诗人的情绪开始走向激昂,而当他的吟唱达到高亢的地步时,是到了第五节。第五节偶数句末字的韵母分别时u和e,与全诗的任何一节都不相同,情感的迸发已经无法再受韵律的限制,这种自由的表达,对韵律的突破才能更好强调诗人对康桥的眷恋痴迷。《再别康桥》音节抑扬合度,全诗构成一阕完整的乐曲,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是对闻一多三美诗论中音乐美的最好实践。

12.《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篇十二

关键词:《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 《再别康桥》出现在必修一的第一单元, 与《沁园春·长沙》《雨巷》和《大堰河———我的保姆》共同组成了本套必修教材的开篇单元, 也是其中唯一的一个现代新诗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新诗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掌握鉴赏现代新诗的技巧, 陶冶学生的性情, 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再别康桥》是高一语文开篇第一单元中的篇目, 对于刚刚进入高一的新生来说, 在初中已经接触过现代诗歌, 对现代诗歌的特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但这种了解仅停留在表面。教师要通过本课和本单元的教学,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并系统掌握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教师还要让本课充分发挥激趣作用, 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独特之美:丰富的情感, 优美的语言, 奇妙的想象。让他们体会到诗歌离我们并不遥远, 它与我们的生活和情感是那么契合,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现代诗歌的巨大魅力, 并从此爱上语文。

【设计特色】

1.以徐志摩的“康桥情结”为切入点。向学生介绍徐志摩与康桥的三次不解之缘, 让学生了解康桥在徐志摩生命中的重要位置, 从而使学生更好体会诗歌的感情。

2.教师“以诗解诗”的课堂语言。教师课堂语言经过精心设计, 为学生营造出诗一般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沐浴在诗歌的柔情中, 体会语文之美, 诗歌之魅。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 分析意象,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体会作者对康桥的赞美与眷恋之情。

3.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 了解新月派“三美”的诗歌主张。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语言, 分析意象,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体会作者对康桥的赞美与眷恋之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相信同学们都不止一次地听过或吟诵过那句:“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每当听到它的时候, 我们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诗人挥手与云彩惜别的场景-----洒脱、飘逸之中又带着伤感与惆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再别康桥》, 返回上个世纪, 用心去感受那个醉人的康桥之夜……

二.题解

康桥:英国剑桥大学。

再别:又一次离别。

三.作者简介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徐志摩, 或者与他相关的故事。

徐志摩 (1897-1931) , 现代诗人, 散文家。浙江海宁人, 家境殷实, 他的父亲是当地首富。徐志摩是家中的长孙独子, 自小就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接受良好的教育。

徐志摩18岁的时候, 受父母之命, 与家世显赫的张家联姻, 娶了素未谋面的张幼仪。但是徐志摩并不喜欢她, 一直非常排斥她。后来徐志摩先后留学于美国和英国, 研究银行学、经济学、政治学。在22到24岁期间, 他留学于英国剑桥大学, 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因为在这里, 年轻的徐志摩看到了一个充满理想和自由的新世界, 并开始了诗歌创作。不仅如此, 他还在这里结识了才女林徽因, 并深深的爱上了她。为了实现自己婚姻和恋爱的自由, 不久之后就写信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而林徽因经过冷静的思考, 决定放弃, 她不告而别, 离开了康桥大学, 这段美好的感情就这样无疾而终。留学归国之后, 徐志摩和胡适、闻一多等人共同创立新月派诗社, 他还先后在北大等多所大学担任教授。35岁时, 因为飞机事故罹难。

四.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徐志摩一生三次与康桥结缘。前两次他分别为康桥创作了《康桥再会罢》和《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8年, 徐志摩第三次来到康桥。11月6日, 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 他挥笔写下了《再别康桥》这首传世之作。可以说, “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

康桥充满了这位浪漫诗人所需的古老、宁静、充盈梦幻色彩的氛围, 康桥是诗人一生“真愉快”的时光所在。

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 说也可怜, 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 我的生活是自然的, 是真愉快的! (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 ……说也奇怪, 竟像是第一次, 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 草的青, 花的香, 流水的殷勤, 我能忘记那初春的睥赐吗?---1926年《我所知道的康桥》

五.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受?画面柔美、静谧。表达了作者的眷恋和感伤。

2.学生自由地出声朗读, 读准字音, 把握节奏。如:满载 (zài) , 似的 (shì) , 长篙 (gāo) , 漫溯 (sù) 。

3.找同学朗读, 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六.研读赏析

1.诗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进行鉴赏。 (先组内研讨, 后全班交流。)

云彩:西天的云彩融入在康桥的画卷中, 定格在作者眼中, 此时他不仅是和云彩告别, 也是在和这惆怅的黄昏告别, 和黄昏时的康桥告别。作者想轻轻的离别, 他实在不忍打扰康桥。

金柳:柳树在夕阳的余晖下变成了金色, 而一个女人最美的时刻就是她成为新娘之时, 金柳化成神秘而美丽的新娘伫立在康河河畔, 与作者远远相望。金柳倒影不仅倒映在滢滢波动的水面上, 更荡漾在作者的心头, 波动了作者的不舍和感伤。

青荇:青荇随着水波自由摇摆, 尽情享受着康河温柔的水波和梦境一般的康桥。作者对康桥无限的眷恋, 趋使作者情愿化身成一条无名的水草, 在清亮的康河中自由自在, 永不离开。

水波:作者的梦萌发于康桥又夭折于康桥, 他只能将梦温柔的揉碎、播撒于康河之中, 让这梦慢慢荡漾、沉淀。他所寻求的梦也许是对康桥美景的沉醉, 也许是对游学的美好生活的追忆, 也许是他当年对林徽因的痴迷和爱恋。

星辉:作者多么想放歌一曲, 但他不能放歌。也许他并不想打破康桥的这份宁静, 也或者他的心已经沉重得无法放歌, 他选择在静默之中细细追忆, 慢慢品味。康桥的宁静好似是在演奏着一曲无声的笙箫, 而作者心中所有的不舍在无言之中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2.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你能体会作者的用意吗?

首先, 从景物本身来看, 它们都是具有柔美特征的自然景物。无论是空中的云彩, 伫足河畔的金柳, 还是惬意的水草和斑斓的星辉, 它们都是美和自由的象征, 这些景物最能体现徐志摩的情感。徐志摩也曾经说过:“康桥的性灵全在一条河上;康河, 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可见在作者眼中康河美的分量,

再者, 从时间上来看, 所描写的正是康桥从黄昏到夜晚这段时光。清晨给人以希望, 正午给人以繁盛之感, 而唯独黄昏让人很容易产生“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的伤感, 由黄昏入夜, 在斑斓的星辉里, 这种离别之境显得更加神秘而安宁。

3.这些景物组合成怎样的意境, 你能试着用几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吗?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柔美、静谧的康河离别之境。

4.你认为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 对康桥热烈地赞美和永久地眷恋。康桥是徐志摩短短一生的亮点, 辉煌一生的转折点。在此诗中他极尽赞美之能事, 尽显爱恋之情愫。

(2) 对曾经美好生活的追忆。这其中包括对爱情在内的学生时代生活的留恋, 对青春的回忆, 对逝去的美好事物惋惜, 人总是充满怀念的。

5.在充分理解全诗的基础上,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情感基调———哀婉中带有洒脱, 惆怅中饱含热烈。

(1) 注意特殊词语和短语, 要读出画面感。如:轻轻的、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荡漾、油油的、招摇、柔波、甘心、揉碎、沉淀着、漫溯、放歌、沉默、悄悄的。

(2) 体现全诗的情感变化, 读出高潮部分。要注意情感的蓄势与释放。开头的洒脱、清新;中间的兴奋热烈;结尾的哀而不伤。读出情感的变化, 体味诗歌的内在节奏。

6.这首诗歌除了意境美、情感美, 它的美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让学生了解新月派诗歌的“三美”主张)

1926年闻一多提出了新诗的“三美”主张, 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而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格》是践行闻一多“三美”主张的代表作。

(1) “音乐美”:就音节而言, 错落有致, 朗朗上口, 节内押韵。首节尾节, 节奏相同, 回环复沓, 构成呼应。押韵:来—彩, 娘—漾, 摇—草, 箫—桥。

回环: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2) “绘画美”:给人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 诗歌的语言多选用带有色彩的词语。如:云彩, 金柳, 青荇, 星辉斑斓。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 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

(3) “建筑美”: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全诗共七节, 每节两句, 单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 每一行六至八个字, 参差变化中见整齐, 给人以美感。

七.结语

徐志摩虽然“轻轻地”离开了康桥, 更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是, 他的诗一直都不曾离开我们。公元2008年7月2日, 他的诗歌刻在2吨重的洁白的大理石上, 从他的故国运到那片给了他灵感, 给了他新生的土地上, 并被安放在唤醒他性灵的康河边----在国王学院的后庭。大理石碑的正面便形成了两个参差错落的平面:上半个平面上刻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下半个平面刻着:“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落款是“徐志摩《再别康桥》诗句”。

13.《再别康桥》教案 篇十三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

2、指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趣味。

3、品味诗歌语言,感悟徐志摩诗的独特风格。

预习作业:

1、熟读全诗,解决生字词。

2、思考: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提出疑难问题:

第一课时

一、预习交流

二、介绍背景资料,导入新课: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他来到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了一段悠闲的求学经历。这里波光潋滟,绿草如茵,树木葱茏,碧空如洗,让他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而且在这里他邂逅了林徽音,经历了一场没有结局但却刻骨铭心的恋情。醉人的自然美景缠绵悱恻的爱情让诗人对剑桥大学充满了留恋。六年之后诗人再次回到康桥,依依不舍之情涌上心头,在归国途中写下了这首小夜曲般的抒情诗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正音并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青荇 长篙()漫溯( ) 笙( ) 浮藻( )

2、两人互相听读,把握字音、节奏和感情。

3、找一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余学生给于纠正。

4、齐读,进一步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三、精读课文,讨论解决。

1、就结构而言,这首诗最为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2、请学生朗读开关和结尾两段诗,总体把握诗歌所流露出来的情感。

3、这样的情感缘于康桥的离别,仔细体会前后表意的不同之处。

4、康桥在诗人眼里和心里无疑是一种“至美”,那么诗人在诗中又是怎么具体表现的,也就是说诗人借助了哪些特殊的意象营造出那种“至美”呢?

5、你喜欢哪一种意象?能否把你喜欢的这一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画?

6、这些意象,可以说有一个共同点,请加以概括性。

7、融合在诗人笔下的这些意象中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8、面对这样一种至美,诗人“在星辉斑斓是里放歌”也是一种必然,可是接下来的诗意却陡然一转:“但我不能放歌”,想想这又是因为什么?

9、想想这样的诗句又隐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0、可以说:康桥是诗人心中的理想王国、精神家园,为了使心中的“王国”、“家园”完美无损,诗人也只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了。再次请同学朗读全诗。

四、小结: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作业: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导入新课:

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徐志摩崇尚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从这三方面体会并分析这首诗歌的形式美。

1、上节课,同学们用散文的笔调描绘了诗中的不同意象。可以说,全诗七小节,第一节都是一个画面。大家说说构成这些画面的要素有哪些?

自读全诗,体会诗中所运用的富有特色的词语。

提示:

(1)诗中多选用富有色彩的词语。如“云彩”()()()()()()()()等词语,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2)诗人借助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等,给人以强烈的动感。

2、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韵律。

提示:

(1)全诗的诗句的韵脚有哪些?并体会其作用。

(2)全诗的首节和尾节用了回环复沓,读出这些句子,体会其好处。

3、学生三读全诗,感悟诗句排列的特点。

三、学生小结: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你了解到现代诗歌有怎样的特点?

四、达标检测,阅读全诗:

1、第一节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连用三个“轻轻的”,有什么作用?

2、第四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设想诗人写了此诗若干年后,又回到康桥,作者会是怎样的情形?

4、《再别康桥》通过对康河柔波的美丽描绘,表达作者再别康桥恋恋不舍的离情别绪。在中国灿烂的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与此相同,你能说出它们及作者吗?

五、课外补充: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无需惊讶,更无需欢喜

转瞬间我便消失了踪影

我们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14.《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 篇十四

《再别康桥》是我国现代诗的代表作。很多人认为其韵意是诗人徐志摩被康桥的自然美拨动心弦引发的依依惜别之情。其实仔细品读会发现, 《再别康桥》所蕴藏的是一种慧悟。在诗歌中, 韵意往往是藏在诗歌背后需要深入领悟的东西。描写只是诗人抒情的载体。传统理解只看到康桥的表面而忽略了诗歌的背后———诗人内心所要抒发的情感。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若要论文, 先顾及全篇, 随后顾及作者以及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要想准确的掌握诗的韵意, 不仅要看诗歌的内容还要做到知人论世。如果综合康桥对诗人的影响, 就会发现本诗蕴藏的是对人生深刻的慧悟。

康桥对诗人的影响最大的是爱情。正如徐志摩所说:康桥教我睁开眼睛, 康桥拨动了我求知的欲望, 康桥唤醒了我的自我意识。而在选景用物的时候, 作者都突出了女性情结, 无论是看写作背景还是就诗论诗都能从中读出怀人的情愫。但凡诗人笔下的语汇, 都会有一定的历史沉淀。这些沉淀往往造就了诗歌的特殊意象。徐志摩笔下的康桥美景很多, 所选取的景物也都偏重于女性形象。如“天上虹”、“金柳”、“青荇”、“云彩”等。像本诗的首尾两段都出现了西天的云彩, 并且给予了云彩理性的情感, 呈现出圣洁秀丽的浪漫主义情愫, 极容易让人感受到徐志摩遗失在康桥的爱情。

柳树和青荇在古诗词中一直都象征着女性, 如贺知章的《咏柳》中就将柳树比喻成了唯美的女性形象。在本诗中, 用柳树做比, 晚霞映照在柳树上, 像是给柳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并把柳树形象地说成是金柳, 更像是夕阳中的光彩耀人柔美无比的新娘;随后又把金柳的形象深化, 看光辉烂漫的倒影朦朦胧胧地映照在波光里, 更是荡漾在作者的心头, 让作者如痴如醉。青荇最早出现在《诗经·关雎》之中, 用青荇来比喻窈窕的淑女, 也用来表述痴恋的朝思暮想。《再别康桥》中给予了青荇灵动的生命, 既情意绵绵也难舍难分。而“天上虹”是西方的比拟手法, 徐志摩先生以天上虹的梦幻将水潭与梦境紧密地联合在一起, 渲染出了梦幻的多姿氛围。在多姿的氛围背后又暗示作者遗失在康桥的爱情已经无法挽回了。显然, 这也是女性思想的幽怨情调。为什么所表达的都是女性的情感思想呢?一是母校康桥赋予诗人母亲般的关怀, 二是诗人对林徽因刻骨铭心的爱情。在本诗的首尾两处, 温柔的情感中带有丝丝忧伤, 这不仅是对康桥情愫, 也是对情人的情愫。正如本诗结尾处所说的那样:“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暗示着一切已经成为过去, 既然已经无法挽回了, 那就潇潇洒洒地去面对。由此可见, 本诗中也蕴藏着大智慧大慧悟:缘会无常, 不可贪执。

许多评论者指出《再别康桥》具有古典意境美。这是因为作者选择用“金柳”、“浮藻”、“榆荫”等古诗词常见的意象构成独特的意境。但意境是美景与自然气韵的结合。本诗中的禅道结合的韵意, 是徐志摩先生对生活经历的艺术提炼以及富有哲理情趣的反思。要想把握《再别康桥》中的禅道韵意, 关键点就在于“西天的云彩”以及“不带走一片云彩”。前者作为诗歌的开始起到了统领全篇的作用, 后者则是作为收尾, 让人感到余音环绕含蓄蕴藉。前后呼应的递进过程, 不难看出这正是递进升华的诗意与意境。所表达的不是情感纠葛而是丰富的慧悟。聚散本是无常事, 就像佛语所说:法因缘而生, 缘谢法而灭。在尘世中的物象也是一样, 无非执着生命的贪恋以及妄念的遗憾惆怅罢了。徐志摩先生十分理智地选择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是对的。也只有这样才展现出他对人生的洒脱与明澈, 这是一种睿智的人生境界。从禅道角度来看, 现代诗歌中, 徐志摩的诗歌大都是蕴含着哲理的爱情诗或言近旨远的哲理诗, 他不像冯至等引人注目, 但却对禅道玄机有着透彻的领悟, 可以说徐志摩是一位有着高度文学素养的优秀诗人。《再别康桥》创作时间是1928年, 其人也已过了而立之年, 经历了很多磨难, 这也给徐志摩文学素养加上特定的情境, 也难怪其能营造出富含深刻哲理慧悟的天籁绝响。同时, 从1923年开始, 徐志摩先生的新诗创作开始进入高潮阶段, 主要集中在情感宣泄以及意象的铺垫之上。如《康桥再会吧》与《再别康桥》简单地对比一下, 前者由于略无余味而被误当散文发行;后者轻灵耐人寻味, 成为现代诗的典范。而从理性角度分析, 《再别康桥》保留着更多的大智慧, 从而将本诗上升到了富有哲理的境界。

15.《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 篇十五

关键词:意象 情感 情景交融 物我统一

徐志摩翩若惊鸿的一生和他那轻柔飘逸的诗歌创作、单纯执着的“赤子”般的人生理想始终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具魅力的关注点。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之一。他遵奉闻一多先生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理论,并且身体力行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华美诗章。《再别康桥》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文字清雅秀丽、音律和谐轻柔、余韵悠扬、结构均齐、心理描绘细腻温存、意象富含张力,充分体现出了诗的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下面就这首诗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变化谈谈笔者的看法。

意象,是我国传统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意象可以说是诗歌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意象是“意”与“象”的有机统一,是诗人主观情思与客观外物的融合。有情而无物,则情无所寄;有物而无情,则物自为物。只有以情观照的物、灌注了情感的物才是分享了主体生命的审美所在。《再别康桥》在意象的运用上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古人云“自古多情伤离别”,江淹在《恨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苏轼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可见“伤离别”是一个永恒的母题。诗人重游故地,时间是短暂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对康桥的深深眷恋之情,又有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那么,诗人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呢?他选取了几个典型的意象。诗人选取的第一个意象是“河畔的金柳”。“柳”是在我国古代文学描写离别情境的诗文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在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以后的文人骚客沿袭了这一古老的意象内涵,不断地在诗文中运用这一意象。因为“柳”与“留”谐音,含有深深挽留、依依惜别之意。而且,我国古代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句,反映了那时折柳送别的情景。如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客舍青青柳色新”的诗句,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中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著名词句。可以说“柳”这个意象蕴涵了语言符号之外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积淀。这类意象与集体无意识密切相关,近似于荣格的原始意象。荣格说“每一种原始意象都是关于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包含着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残余,并且总的说来始终遵循着同样的路线生成。他就像心理深层中一道道深深开凿过的河床,生命之流在这条河床中突然奔涌成一条大江,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在漫无边际而浮浅的溪流中向前流淌。”(《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由原始意象衍生出来的艺术意象,其历史意蕴无比丰厚,且隐藏在民族心理深处。在这里,徐志摩吸收了这个传统意象的内涵,又赋予它新的含义。诗人将“河畔的金柳”想像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物化为有生命的女子,而且流光溢彩、婀娜娇羞、温润可人,洋溢着青春的魅力。诗人在“柳”前面加一“金”字,一方面绘出了在“夕阳”这一特定情境中的色彩,另一方面“金”色是暖色,使人心中油然升起一种暖暖的、甜甜的情丝。好像“河畔的金柳”这“夕阳中的新娘”知道久别的学子要回来,精心梳妆打扮,在静静地等候他的归来。“夕阳中的新娘”的影子倒映在波光里,显得更加娇艳迷人。因此诗人触景生情,在心中引起层层情感的涟漪。“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既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久别重逢的康桥无限的喜爱和眷恋,又在字里行间流淌着即将离去的惆怅。可以说是悲喜交集,心情十分复杂。

诗人选择的第二个意象是“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油油的”极写其绿的浓度,仿佛绿得要冒油。我们知道,绿色象征着青春、象征着生命的勃勃生机。而徐志摩是一个“自然崇拜”的诗人,他热烈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的执拗源于他在剑桥留学期间一段不平凡的生活经验,是康桥下的水声、近村的晚钟声陶醉了他,令他天性单纯尚美的心灵淹没在那片不期然的默契中。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青荇”的羡慕。因为“青荇”能在人文主义气氛浓厚的康桥这座学府里自由自在地生长,而自己却不能。“招摇”二字把“青荇”拟人化,仿佛“青荇”在向他招手致意。仿佛在说:“久别的学子,您回来了!”所以诗人目睹此景时在心里产生强烈的共鸣。“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希望自己悠然地依偎在母校怀抱里,尽情地享受母校“似水柔情”般温暖而甜蜜的抚慰。这是一份发自内心的眷恋,一种诗人独具的缱绻。以上两个意象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回到母校时那种意乱情迷、如痴如醉的心态。十分传神真切地写出了诗人对母校的依恋和热爱。

诗人选取的第三个意象是“榆树下的清泉”。夕阳的金色透过榆树的枝叶洒落在清泉上五彩斑斓,引出诗人奇特的想象:“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目睹此景,诗人的情思一下子拉回到他当年留学康桥时的情景,引起他甜蜜的回忆。这个意象的运用为诗人情感闸门的打开提供了一个契机。原先涓涓细流似的情感转化为激流澎湃的情感。所以,他急不可待地去寻梦,去寻找他当年游学的踪迹。即使天色已晚,他也毫不在乎。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很晚才回来。李清照有“兴尽晚回舟”的词句,是写尽兴游玩,直到很晚才回来。而诗人却游兴未尽,在归途中“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星辉斑斓是热烈的,诗人的情绪更是热烈的。这一意象极写诗人愉快的心情。情景交融,物我统一。但是一想到要和康桥再次离别,诗人的情绪便一落千丈,就此急转直下,由扬而抑。诗人用“笙箫”、“夏虫”、“康桥”等意象来抒发离别的情感。笙、箫是我国传统的管乐器。笙,一般用于比较愉快的场合。如《诗·小雅·鹿鸣》中有“我有佳宾,鼓瑟吹笙”的诗句;《诗·小雅·古钟》中有“鼓瑟鼓琴,笙磬同音”的诗句。而箫呢,发出的声音呜咽、悲切、凄凉。一般用于比较悲伤的场合。苏轼在《次韵孔毅父》中有“洞箫入手声且哀”的诗句。在《前赤壁赋》中有“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文句。都写了箫声给人一种哀伤、凄凉的感受。所以,我认为:“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中的“笙箫”不仅仅是离别的哀伤之意,而具有悲喜交集之意。喜者,诗人再一次回到康桥,康桥对自己的热烈欢迎,还有自己在此追忆了过去五彩斑斓的甜蜜的学子梦;悲者,自己就要再一次离别康桥,与母校康桥的再次相聚是暂时的,而离别则是长久的。“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写出了诗人由“喜”到“悲”的动态过程。“悄悄”是一种无言的、“欲说还休”的状态。用“笙箫”作比,用有声比无声,看似矛盾,实际上诗人用这独特的比喻十分贴切地写出了他当下的心境。“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采用移情的手法,仿佛“夏虫”、“康桥”也懂得此时诗人的心境,为诗人而沉默。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显然这是诗人在观赏自然景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植到外物身上,从而使外物人化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主体之“情”与客体之“景”交相融会于一,这样的诗才会使读者“移情”,获得美感。《再别康桥》正是一首情景交融的诗。

最后一节诗和第一节诗前后呼应,而情感又富于变化。最后一节诗连用两个“悄悄的”呼应第一节诗的三个“轻轻的”,仍旧落脚在“静”字上。但“悄悄的”比“轻轻的”动作更加轻柔,更有静夜的气氛。再一次强调诗人不忍打扰康桥宁静的氛围的心绪,把诗人依依惜别的情感推向极致。而“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依依不舍之情中又增添了几分潇洒和飘逸。既然过去的已成为回忆,那就让它成为美好的回忆吧!关键是面对现实,面对未来,所以,诗人才说“不带走一片云彩”。

纵观整首诗,诗人的情感由重回康桥时的轻柔、缠绵,到对康桥的无限喜爱和深深眷恋,到追忆过去留学时“彩虹般的梦”的幸福的沉浸和兴高采烈,再到回到现实时的悲喜交集,最后到“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一波三折,把诗人重回康桥的由喜到悲、由无奈到自我开脱的情感变化的轨迹生动逼真地抒写了出来。读来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正是这首诗之所以传唱不衰,产生长久艺术魅力的原因之所在。

16.《再别康桥》教案 篇十六

1、通过朗读、分析,品味诗中创造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诗意美。

2、重点掌握诗人对自由、率真天性的追求──人性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音乐《情人的眼泪》,让学生交流在音乐的旋律中听到的内容。

音乐,它是旋律,但它也是诗,它用诗一般的旋律向我们倾诉心中的爱与情。同样,好的诗歌也是美的音乐,它用音乐一般的韵律向我们述说着人世间忧愁与欢乐。

二、学生朗读全诗,思考

1、找出体现诗意美的诗句,并简要分析:

明确:

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水中的倒影,像一位美艳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在柔波中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境般的康河,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

榆阴下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醇厚的诗意,诗人的留恋全都融进了康河的风光中。

诗人乘着满载星辉的一叶小舟,向着青草凄凄的小河深处,击拍欢歌,去寻他彩虹似的梦。

诗意美除了构思的新巧、韵律的和谐,更主要体现在意境美。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色彩的形象和想象中间,不同于一般的别离诗,他选择的意象是夏季的“云彩”、“金柳”、“青荇”、“青草”、“星辉”等,而传统的别离诗选择的意象多是长亭、流水、浮云、落日、孤舟等,而且多是暮秋时节。诗人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合为一,因而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就像一幅幅色彩绚丽的欧洲风情画。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等,将它们巧妙地剪辑到自己的诗作中,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立体的,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享受。他所寄寓的情思也因而显得潇洒、飘逸,而不是一般别离诗的缠绵、愁苦。

2、诗人情感高潮在哪节诗中体现出来?

明确:

第五节诗,诗人陶醉在康桥的美景中,甘心做一条水草,尽情的享受康河爱的轻抚,,一任康河波光里的艳影,在他的心头荡漾。正所谓“沉醉不知归路”,似乎已经忘却了他要离别康桥而去,他撑着一枝长篙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的梦”,等到兴尽归舟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向“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飘逸、洒脱之情,感染着我们,让我们的心一同快乐着,达到极致。

三、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进一步体味诗歌的诗意美

四、讨论诗人对自由、率真天性的追求──人性美

在康桥,诗人结识了著名的哲学家罗素,在康桥,诗人心中有自己梦牵魂绕的情人,在康桥的秀丽风景中,有诗人幸福的生活。诗人曾饱含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

弥盖我爱的康桥,

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

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摘自《康桥,再会吧!》 )

徐志摩游学于英国剑桥大学期间,不仅深受康桥周围的思想文化气氛的熏陶,接受了英国式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洗礼,他还忘情于康桥的自然美景中,在大自然的美中,发现了人的灵性,找到了天人合一的神境,待诗人离英返国时,康桥已成了诗人“难得的知己”,诗人称康桥为自己永远的精神依恋之乡,此时的诗人,心头盛满离愁别绪。在诗里,诗人热烈而又缠绵地倾诉自己对康桥的精神依恋。诗人对康桥的欣赏和赞美,实际上就是对大自然、对美和爱、对和谐的一种欣赏和赞美。

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在清朝,在傍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仆着搂抱大地的温软。

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支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梦,槐花香在水面上飘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近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静处远去。

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资养。哪一株婆娑的大木没有盘错的根柢深入在无尽藏的地里?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

在青草里打几个滚,到海水里洗几次浴,到高处去看几次朝霞与晚照——你肩背上的负担就会轻松了去的。

──(摘自《我所知道的康桥》 )

诗人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主张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自然似乎有着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诗人与自然交流,将自己的留恋全部融入对康桥瑰丽风光的尽情描绘中,是他对“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诗人在康河边徘徊,正是追寻美、自由与爱于一体的理想。康桥,于躯壳,徐志摩是过客,但于灵魂,正是他诗意的栖居地。

五、小结

17.再别康桥教案 篇十七

再别康桥

徐志摩

【教学目标】

1.把握两首诗的节奏、旋律。

2.了解新诗中 “新月派”诗歌创作“三美”主张的特点。

3.了解两位诗人、主要作品及创作风格。

4.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初步掌握并运用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

5.学习《雨巷》象征手法的运用。

6.体悟作品的内涵,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设问、启发、品读、讨论、感悟相结合【教学重点】

1.《再别康桥》中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

2.《雨巷》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把握作者情感

第一段(课前)

【识字积累】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青荇(xìng)榆阴(yú)沉淀(diàn)长篙(gāo)....

漫溯(sù)浮藻(zǎo)斑斓(lán)笙萧(shēng)....

【把握节奏】请用斜线标注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②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③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④满载/一船/星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了解作者】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曾留学英国和美国,诗歌创作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潮的影响——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像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31年因飞机失事而遇难留下了四部重要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云游》

【联句练习】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

【整体把握】(先听录音再自读,要求“准确” “流畅” “有情感)

1.这首诗让人觉得很美,你觉得美在哪里?与同桌交流看谁发现的多(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鼓励)

2.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具有鲜明的个性或形式美和内容上的人情美(表达了对母校依依不舍的赤子情怀)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的这种感情怎样体现?(温故知新,运用上次课对意象的理解解决问题)

惜别之情关注题目,“再别”是题眼;关键词语(直抒胸臆和描述性语言),开头结尾两节 “走了”“作别”“不带走”等词语;抓住意象即借助特定的景物:西天的云彩、夕阳中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油油的清荇、榆阴下的潭水等,诗人通过描绘康桥河畔清新明丽的画面,表达了对康桥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第二段(课中)

【课前思考】

有人说,《再别康桥》像一首歌,不,歌太铿锵了;有人说,《再别康桥》像一颗钻石,不,钻石太璀璨了;有人说,《再别康桥》像一个梦,不,梦太缥缈了那么,《再别康桥》像什么呢?

要求:读2、3、4、5、6段,探究意象,品味语言(掌握通过意象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赏析意象】

1.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如名句集锦),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一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2.“意象”就是作者写入作品的寄托了作者感情的形象《再别康桥》的二到六节中,诗人捕捉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色,都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你最喜欢的意象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A.“师生互动分析“河畔的金柳”意象

思考:“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些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将“金柳”比喻“夕阳中的新娘”独具匠心,把无生命的景语变成了有生命的活物,既写出了柳枝的婷婷袅袅、妩媚多姿,又浸透着诗人欢喜和眷恋的感情,表现了诗人对康桥极度依恋。

1)读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你的脑海中浮现怎样的画面?请说出来

夕阳照射下的柳枝,被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在空中轻轻摇摆,婀娜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妩媚可爱。

2)诗人把金柳说成是“夕阳中的新娘”新娘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用哪些形容词来形容下?

3)诗人恰恰把金柳说成是“夕阳中的新娘”,说明什么啊?

说明了在诗人眼里今晚的柳比以往更迷人、更婀娜

4)诗人为何觉得今晚的柳最美呢?

——有句话叫“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还有句话叫“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今天诗人要与康桥作别,所以他对康桥的喜爱与依恋之情在现在是最强烈的,所以在平常人眼中不起眼的柳树才变的分外妖娆和迷人

5)在诗人要离开康桥的时候,为什么避开了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而选了河畔那本不起眼的柳树呢?(诗人为何对这柳情有独钟呢?)

因为“柳”音同“留”,所以古人常用柳来表达一种离情别绪,所以柳也便成了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所以说,诗人之所以在离别康桥时选择柳这一形象入诗,也是是深受古典诗词的影响

6)“艳影”能换成“倒影“吗?

——不能。“艳影”是鲜明美丽的形影,它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描绘,“倒影”只是客观的描述;“艳影”既形象地描写了金色夕阳下柳树投在水中的倒影之艳丽,且与上句“新娘“呼应,同时更流露出诗人对金柳乃至整个母校的热爱,它融入了诗人深深地情意。

B.个性阅读:你还喜欢哪个意象?谈谈你的理解

“云彩”:云彩本身就是飘忽、轻灵的,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使别离之情不是很沉重

“青荇”:“招摇”写了河里的水草随微波起伏的状态,写出了水草的可爱、动态之美,在这样的诗情画意里,诗人醉了,他甘心做一条水草,“甘心”写出了他对康桥的永久、热烈的爱恋“油油”:感到生命的旺盛青荇、柔波,写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更表现出诗人对康桥的眷恋;

“虹”与“梦”奇异的意象,写出了潭水的静美以及由此引发的彩虹般的梦的联想这“揉碎在浮藻间”的彩虹,就是沉淀在诗人心灵深处的梦,这梦像彩虹一样美,但是却揉碎了,有很凄楚“沉淀”即这是过去的,而且积淀在心灵的最深处的东西,是长期以来隐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愿望和理想暗示着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依恋之情

星辉、水波与星光辉映,色彩斑斓,表现了诗人的快乐心情;

夏虫的“沉默”,渲染了一种静寂的氛围,衬托了诗人的离情别绪

特点:诗人选择的这些意象,都是自然景物,给人清新之感,而诗人要表达的是怀念惜别之情,诗中的这些意象却有一种纯净的美感,能让读者也不知不觉地从离愁别绪的伤感中超脱出来,而去全身心地感受诗中优美的意境。

【品味节奏】

诗歌的首尾两小节语意很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但是同中有异,这样处理有怎样表达作用?

首尾连接都表达与母校告别的依依不舍、缠绵悱恻的感情,但同中有异。第一节,紧扣住一个“再别”,首节以“轻轻的”三字重复三次,显示出只身来到和“作别”时的怅惘、徘徊、犹疑、留恋的复杂情;第七节在结构上与第一节呼应,收束全诗,虽节奏相同,但是诗句的融入了更多的不得不离开的哀愁首节的两个“轻轻“改成了”悄悄“,首节是“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末节是“挥袖”不带走“云彩”,末节表达的感情更进一层

首节以“作别”概括全诗的内容,而两个叠音词的运用,既定下抒情的基调,又因音节轻盈优美,形成轻盈跳跃的节奏,衬托出了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

末节的“悄悄“与前文的“轻轻”照应,而表意略有不同“轻轻”强调动作的轻盈,“悄悄”既写出了离去时的一丝孤寂,同时也写出了不愿惊动母校的赤子情怀,让人惆怅不已

首尾两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在客观上强调了诗歌的抒情性,一唱三叹,反复回旋,强化诗人心中的康桥恋恋不舍的感情,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的情绪萦绕不散,使得诗人的情感形成一个统一的圆环

归纳:语言品味要从词语、修辞手法着手词语品味,要始终关注具体的语言环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另外还要做到整体把握与细节分析相结合【拓展提升】

1.探讨:关于诗人在《再别康桥》中情感的高潮有人认为第5节是,有人认为是第6 节,你的看法呢?(温馨提示:思考第5、6两节中诗人时而“放歌”,时而“沉默”,各是因为什么?)

第五节的理由:诗人对母校的爱恋之情的达到了高潮诗人似乎已经忘记他要告别康桥了,想撑着一支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去寻找他“彩虹似的梦”,到了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的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的腰“在星辉斑斓了放歌”诗人快乐到了极点

第六节的理由:诗人的惜别之情到了高潮诗人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中,一个“但”字把诗人也把读者从梦境中回忆中拉回到了现实在现实中“放歌”是不可能的了,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我”现在只能悄悄地只身离去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本节别情缕缕,离绪重重,诗人的惜别之情达到了高潮

2.《再别康桥》一诗在形式上如何体现“新月派”的“三美”主张?

“新月派”提倡诗歌创作具有“三美”的主张:“绘画美”指的是词语的色彩,“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建筑美”指的是句式

音乐美,表现为这首诗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每节偶句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节奏鲜明,旋律和谐,每行基本上由两个或三个

音步构成,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首节和末节,回环复沓,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建筑美,表现在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再别康桥》共七节,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八个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

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如“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 等词语充满色彩感,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看做是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图画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第三段(课后)

【大胆质疑】如“是天上虹”后面没有标点符号,为什么?

【迁移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

[温馨提示:阅读课外诗歌,不要着慌,要反复诵读,认真体会,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诗人的感情,领略诗歌的意境]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飏,飞飏,飞飏,——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飏,飞飏,飞飏,——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1)诗人为什么把自己比做雪花?

表现了诗人之爱如雪花一般纯净和晶莹,如雪花一般飞旋、欢快、喜气洋洋

(2)怎样理解诗中反复出现的“飞飏,飞飏,飞飏”?

雪花“飞飏,飞飏,飞飏”是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为我们织出一幅诗人深邃的灵魂图画。

(3)“她”是诗人美的理想的代称,那么最后一句“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该如何理解?

诗人愿化作雪花,自由地毫无拘束地飘舞在空中,去追寻永恒的东西他借雪花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欢乐,一旦追寻到美好的东西,就再也不会放弃

上一篇:郑州市小学一年级下一篇:基础判断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