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写话猫和老鼠教案

2024-07-22

看图写话猫和老鼠教案(18篇)

1.看图写话猫和老鼠教案 篇一

一、培养兴趣,注重学生阅读积累

兴趣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明白自己的人生追求并体验生活的乐趣。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每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就可以通过广泛阅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风土人情,体验来自世界各地的奇闻趣事,而且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圣贤交谈,圣贤可以教给人们知识和向前的动力。当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后,学生对作文的学习就会有很大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教师就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他们才会站出来指导学生,而不是随时随地守候在学生身旁,生怕他们走弯路。阅读会让学生更爱作文课,因为阅读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使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另外,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学会积累。阅读过程中,学生会看到许多好词好句及人生哲理,这些精华如果不及时整理摘抄下来,就会像流星在天空迅速划过一般而消失。积累是另一种记忆的方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通过在积累本上积累,可以强化对书中精华知识的记忆,也可以让自己对书中内容理解得更透彻。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课下积累,是学生进行写作的源泉。

二、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教师要让学生从小就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用眼睛观看世界的五彩缤纷,用心感悟大自然带给人类的无限美好,然后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这样,学生才可以对未来充满希望,才有不断奋斗的动力。让学生学会观察,就要带领学生多走出去。教师可以每周抽出一节课时间带学生去郊游,或去参观博物馆等。小范围的课堂往往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而大自然中的广阔课堂,可以放飞学生的心灵,学生的视野在大自然中会得到无限的开阔。教师要引导他们去发现,例如观察一朵花,可以让学生从观察花的生长习性、形状样式、颜色、香味等方面入手。又如去历史博物馆,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件文物相关的历史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来感悟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厚重。当学生通过融入大自然和博物馆亲身体验后,内心的感受会更加真实,当遇到看图写话的作文类型时,学生便会对图上的情景进行生动的联想,他们的思维会飞跃到美丽的大自然中,遨游在历史的长空中。这样,他们的作文才会更有生活气息和思想内涵。另外,观察应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以外的世界,课堂上也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浪花》时,可以声情并茂地为学生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看着课本上的五彩插图,在听教师朗读的同时,想象着广阔无垠的大海的样子,当海风轻轻地吹来,浪花涌上软软的沙滩、轻轻地触摸着沙滩的脸颊,也敲打着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的小脚丫。教师读完之后,鼓励学生复述自己从插图中获得的信息,也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大海的浪花。学生通过复述和简单绘图,看图写话的能力可以不断得到锻炼,通过这样不断地训练,学生看到一幅图后便可以出口成章,观察力和想象力自然得到了提升。

三、丰富形式,激发课堂活跃气氛

在看图写话课上,学生一般都表现比较迟钝,常常是教师沉浸于图片的动人故事中,学生却因为不能完全理解图片所传达的信息而脱离了教师的思路。对此,教师大多会感到很苦恼。要想改变这种课堂氛围,让轻松愉悦主导课堂,教师应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图片所传达的中心思想。而表演是一种将死板化为生动的艺术,表演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片及自己内心的想法,将自己所理解的图片内容表演出来,通过自己思考、自己创作、自己感悟,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图片的内涵。表演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丰富想象力。让学生将自己当作图片中的主人公,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去体会悲欢离合。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图片内涵的理解,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提高了教学效率,让课堂充满更多的欢声笑语。

四、结束语

2.聪明的小猴(看图写话) 篇二

听小鸟这么一喊,大伙儿全都围了上来,一看,哇,好大好深的坑啊,小鸭子怎么努力也爬不上来!怎么办呢?大伙儿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犯愁了。这时,大象走上前,将它的长鼻子伸进坑里,对小鸭子说:“小鸭子,爬到我的鼻子上,我拉你上来!”可是坑太深了,小鸭子够不着。

小动物们都挺失望,突然,机灵的小猴子拍拍脑袋,大声说道:“我有办法了!瞧,那边有条小河,将水运到坑里,小鸭子不就可以出来了吗?”

大家一听,高兴地叫起来:“对呀,对呀!小鸭子会游泳嘛!真是个好主意!”

“我的力气最大,我去运水!”小熊是个急性子,话还没说完,人就跑远了。“还有我呢!我有长长的鼻子!”大象也急忙向小河边走去。

就这样,小熊、大象不断地从小河里运水,倒进坑里。等水面接近地面的时候,小鸭子扑腾一下,从水坑中跳上了地面。

噢,小鸭子得救了!大伙儿又快乐地在一起做游戏了!

江苏省海门市麒麟中心小学二(2)班 朱妍心

指导老师 顾继伟

3.猫和老鼠看图写话作文 篇三

一天晚上,天空乌黑一片,街道四周静悄悄的。这时一只老鼠飞快地爬上了桌子,它四处走动正找东西吃呢!一不小心,小老鼠碰到了电脑的按键,屏幕“嘟”的一声立刻打开了。一只张牙舞爪、恶狠狠地大花猫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屏幕上,小老鼠大吃一惊摔倒在桌面上,它的小心脏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眼泪都流了出来,这一下可把它吓坏了。接下来大花猫却没有向它扑过去,小老鼠回过神来,它突然灵机一动跑到键盘上乱跳,结果不但大花猫不见了,就连电脑屏幕也变得一片漆黑。小老鼠又可以在家里活蹦乱窜到处找东西吃了。

4.看图写话老鼠看电脑作文 篇四

一天晚上,一座黑漆漆的房子里,有一只蹑手蹑脚的小老鼠出了洞,他东看看西看看,看完以后说:“太好了,没有人,我可以……”他就大胆的逛了起来。

他溜上了一张书桌,跑到了一个电脑面前,电脑连着一个黑乎乎的鼠标,小老鼠以为鼠标也是老鼠,就和他玩了起来。他用爪子在上面东摸西碰,就把电脑当成了跳舞机,在上面乱跳,谁知他把电脑打开了,又翻出了一张猫的图片。这只猫圆圆的眼睛,尖利的牙齿,盯着小老鼠好像在说:“小家伙,今晚就是你的末日!”小老鼠吓得溜回了洞,再也不出来了。

5.怎样培养孩子看图写话的能力 篇五

一、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看图写话, 顾名思义就是要用眼睛看, 看是基础。但是低年级的孩子, 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 还缺乏观察能力, 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无目的、无顺序, 所以教师要教会孩子怎样看图。

1. 看图要有顺序。

孩子看图, 不能只看自己爱看的部分, 遗漏关键。引导孩子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从上到下, 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从右到左;由近及远, 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由局部到整体。让孩子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

2. 注重平时观察。

著名文学家鲁迅曾经说过:“如果要创作, 第一步是观察。”我们周围的环境, 无疑也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低年级的孩子好奇、天真、求知欲强, 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多多观察大自然。在学完关于春天的课文之后, 我给孩子布置了一项实践性的作业:在家长的陪同下寻找春天, 并写一篇日记。同时通过校讯通给家长群发了短信:“现在是春暖花开的日子, 希望家长带孩子去户外学会细心观察周围的变化, 看看春天与刚刚过去的冬天有什么不一样, 并写下来。”下面是我班孩子L写的文章:“春天来了!你瞧, 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 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 它们全身嫩绿嫩绿, 远看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春风一吹, 它们就左右摇摆, 好像在给春风点头呢, 有趣极了。”这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 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二、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如果孩子只是就物写物, 就事论事, 那么写出来的写话也是平淡无奇的。所以培养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孩子就显得更重要了。在小学语文课本中, 有许多课文都是回味无穷的, 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例如, 课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文中, 售货员阿姨的女儿决定把自己心爱的小汽车送给小兵, 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能再见到小兵, 把小汽车送给他。课文到此戛然而止, 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售货员阿姨再见到小兵, 会是怎样的场景呢?我给孩子留了续写的作业。结果续写很成功。下面是我班孩子Z写的文章:“一天过去了, 两天过去了, 一个星期过去了, 售货员阿姨终于看到了小男孩的妈妈带小男孩来买药了。买完药, 售货员阿姨连忙对小男孩说:‘今天我们这里搞活动, 如果消费满了150元就可以赠送一个小汽车了。今天, 你妈妈花了200多元钱呢, 所以, 赠你一辆小汽车。’小男孩双手接过小汽车, 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这时, 男孩的妈妈来了, 她懂了售货员阿姨的意思, 连忙说:‘谢谢您!谢谢您!’阿姨亲切地说:‘好孩子就是有好回报的!’小男孩拉着妈妈的手兴高采烈地走出了商场的大门。售货员阿姨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 满意地笑了。”习作为故事续个结尾, 既深化了对原文的理解, 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三、注重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低年级的孩子的表达往往缺乏条理, 说话有时前言不搭后语, 有时重复啰嗦。这就需要老师耐心地引导。在口语交际课上, 我经常会对孩子们说:“谁能和同学说说不一样的想法?”“谁能比刚才那个同学说的更具体些?”以此来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孩子一旦有了说话的兴趣, 就会乐于表达, 久而不厌。可以先让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说, 然后大面积的展开, 最后让同桌互相说, 促使每个孩子都能说出流利的语句, 表达图意。

实践证明, 看图写话训练是小学低年级进行作文基础训练必不可少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想象能力,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6.看图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篇六

一、指导策略要有“动”有“境”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作文低年级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最大程度的激发孩子的表达热情,引导学生走好“意”和“笔”之桥,让孩子去写想说的话,有“动”有“境”练习写话。

长春版实验教材二年级看图说话《谁是美食家?》为孩子提供了一幅有趣的画面,两只可爱的小老鼠坐在一起吃饭,目的是让学生能进行细致的观察,激起孩子的表达愿望,说一说自己的观点:谁是美食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设计了一个拓展性的写话练习。

入课后,指导学生“动眼看”——整体看图,点播抓住主要“人物”看图的方法,再细致看图。引导“动口说”——对比说说鼠老大、鼠老二的样子。“为啥他俩的长相不一样呀?”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找到鼠老大和鼠老二的体型不同的原因,谁是美食家的问题也就水到渠成了。在此基础上,让同学扮演鼠老大和鼠老二,戴上头饰演一演他们吃饭的情景,加深对科学用餐的认识。拓展“动手写”——师生玩一个贴图写话的游戏,用老师备好的食物小粘贴设计一顿美餐,想一想美餐想送给谁?并对他(她)说几句话,写在横线上。学生为自己的设计配上几句自己要说的话,由动口到动手,把写话变成一种情感的流露,在情境中写话,为写好一段话打基础。

有动,有境,成就畅所欲言的说话课堂,开启书面表达的写话门窗。

二、观察方法要近“大”远“小”

近大远小是美术中的透视原理,同样可以在写话教学中应用,“图”中的人物或动植物同样大小是最浅显和直白的表达了。一般是有“大”有“小”的,也就是有前有后的,前面大的要详细观察、详细来说,后面小的要一嘴带过。

《植树》是人教版的一副经典单幅图画,要求学生抓住近处的两名同学的动作进行详细写话,展开想象,说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在指导观察方法时,教师拿两个套娃来演示,一个放在学生书桌上,一个放在讲台上,当然是书桌上的近的看得仔细,讲台上远的也要说上几句,说的“少”一些。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植树》图,近处的说的“多”一些,要把两名学生挖坑、扶树、培土、浇水说的细致一些,同时有相应的顺序指导;远处的一代而过。渗透详略的写作常识。

近大,远小,明确多说少说,直观呈现详略,

三、叙述顺序要有“手”有“段”

小学生在学习年月日的时候,我们用握着的拳头来数一数大小月份。我们尝试把手伸开,看手掌来练习说话,五指的开合来决定要说几段话,可是三部分,四部分,也可以是五部分。手指的长短告诉自己哪里多说,哪里少说。短而壮的拇指告诉大家说的是什么,小而紧贴的小指告诉大家说话要有头还要有尾,等年级高一些,手心上可以代表记叙文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几个内容,握紧了拳头就是说写的内容要紧密围绕中心。

学生在一节美术课上,画了一盆漂亮的看果图,我灵机一动,引导学生说话。“同学们都画了王老师养的这盆看果,今天我们就上一节看花的写话课。”

首先,引导找找“写什么”。(写看果的干、枝、叶、果等。)

然后,引导找找“怎么写”。(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板书呈现“手图”。)

(板书在手图上:)根 茎 叶 花 果实

最后,一边观察图,一边按顺序说话,课后写话。

教师总结儿歌:

小手伸出来,

先看说什么,

再想怎么说,

词句有多少,

观察很重要,

结尾不能少,

写话呱呱叫。

有手,有段,渗透段落层次,加深详略认识。

四、训练过程要保“质”保“量”

在平时的写话前就要养成先说话再写话的习惯,为中高年级打腹稿做准备。小学常用的几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如: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的描写,我们应该用浅显的语言传达给学生,不要只局限“四要素”和简单的情节或心情描写。例如:在吉林省长春版实验教材二年下册的看图说话课《谁是美食家?》中,图上出现的两只可爱的小老鼠,穿着就很值得一说,学生也喜欢说。

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写话的建议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想象写话。我尝试了一下几种形式的说话、写话。

(1)译讲。《村晚》是学生很喜欢的一首古诗,讲过后,我引导学生加上自己的话来译讲一下,不离大意就可以了,然后可以给诗配上一幅图,把讲的写在下面,制成一张手抄报。这样,一幅幅带着童真、童趣的诗配画、配文的作品就出现了,其中还点缀不少代替汉字的拼音呢!

(2)仿作。学过小诗《妈妈的爱》,我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式来说说爸爸的爱,二年级的孩子说的有板有眼:爸爸的爱是带我上学的自行车,转个不停;爸爸的爱是举起又放下的大手,又大又热……发一张彩色的卡纸写一写,一张给爸爸的爱心卡就完成了。

(3)穿写。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用字组词、用词造句、用句组段,带上标点的指导,一个习作片段就产生了!一年级学了“鸟”字,同学组词“小鸟”,我启发学生造句、扩句、加上自己的话再说一说。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段落让我一次次感到为师的乐趣。

保质,保量,打好习作基础,培养写话习惯。

五、评价原则是多“读”少“改”

管建刚老师说,写作的第一能力是写作兴趣。 让学生多读自己的写话作品,可以根据本班的特色开展“日记展读”“写话舞台”等丰富的活动,即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又在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感,为中年级的习作能力的逐渐形成奠定基础。正像叶圣陶先生说的: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自己的作品,会使学生爱上写话,爱上自己思考的东西。

写话是孩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和思想,低年级孩子写话有很多时候,我们看上去幼稚,也许还有不合常理的东西,我们在评价的时候,要积极保护孩子的那种“童稚”,不要苛求孩子的小文就应该是老师心中的好文章。在评阅习作时,本着“多肯定、少否定”的原则,多领会学生的思想,夸奖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的评价是说话到写话教学的指挥棒,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大步向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会用这个指挥棒,用好这个指挥棒。

7.二年级看图写话老鼠过河 篇七

就在这时,大伙儿看见了一块西瓜皮。于是,鼠老二说:“我们就用这块西瓜过河吧!”大家都同意了。

嘿哟!嘿哟!大伙儿正在把这块西瓜皮推进河里。

唉!总算把这艘“船”推进河里了。

“咦?这是什么味道?”鼠老大突然叫了起来。“是西瓜皮的味道。”鼠老三回答。“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鼠老大说,“不如我们把这个吃了吧!”“好啊!好啊!”大家都同意了。

咔哧,咔哧!真好吃!大伙儿吃得津津有味,完全忘记了这是自己的船。

没过多久,西瓜船就开始颠簸起来了。而鼠老大却一脸茫然,问道:“见鬼,这是怎么回事儿?”鼠老三惊慌失措地回答:“糟糕!船漏水了!”鼠老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它焦急地问鼠老三:“这可怎么办啊?鼠老三……”

然而,鼠老二话都还没说完,船就已经翻了。

8.二年级看图写话老鼠看电脑 篇八

一天晚上,小老鼠偷偷从洞里跑出来,他悄悄咪咪的走着,怕有猫和人,当发现四周很安静,他就开始大胆起来,他跑到书桌上看见一台电脑,好奇起来,心想:咦,这个盒子是什么?里面装着披萨吗?上面还有小石子儿,旁边还有像同伴一样的东西。他跑到上面乱按,结果出现了一只猫。猫皱着眉头,眼睛瞪得大大的,就像铜铃,嘴巴露出了像刀一样的牙齿。老鼠吓得浑身冒冷汗,腿都在发抖,倒在地上,直往后退,老鼠吓得跑回了洞,心想:太可怕了,以后再也不出去了,要饿就饿死吧,我什么也不要了。

9.如何指导低年级看图写话 篇九

关键词 看图写话 指导 低年级

低年级写话教学中看图写话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纵观各次考试,最后一题基本都能找到看图写话的身影。因为跟考试挂了钩,大家(教师、家长、孩子)都重视起来。每每看到看图写话扣了分,许多家长就会苦恼地问:孩子不会看图写话,怎么办?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写话习惯

(一)规范的格式。

如果要写到两三句话或以上,就要写成段落的形式,即开头要空格(两个字的距离,我们叫开头空两格)。以后内容写多了,可以分几段来写,那每段开头都要空两格。

(二)正确的标点。

写话像说话,说话不可能不停顿不喘气,一直讲下去。那么停顿或喘气之处就要加逗号和句号。一句话没说完点逗号;一句话说完了点句号;表达疑问用问号;感叹用感叹号。还要提醒孩子,标点符号也算字,要占一个字的距离,即占一格。

(三)通顺的语句。

通顺的语句是写话最基本的要求,若语句都不能做到通顺,还谈什么写具体,写生动呢?这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瓶颈,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小,本来说话就有些颠三倒四;另一方面因为孩子的说和写是脱节的,往往说得很好,但写下来就变了样。怎么办?方法就是:练习!对于说话颠三倒四的孩子,要让他们多说,在说的过程中帮助他们调整语序,理清条理。对于说写不一致的孩子,提醒他们,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四)不写错别字。

在写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写错字、别字。没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要做到一个字不错,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难的,这需要平时有扎实的识字、写字的基础。但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向此方向努力,不是说高考准备严改错别字,错一字扣一分,那扣起来可真是太厉害了。

二、循序渐进地指导

(一)指导会看图。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手,可以说无目的、无顺序。这就需要我们在旁边好好引导,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首先,有顺序。让写话更具条理性。观察的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其次,抓特点。让写话更具准确性。要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

再次,找联系。使学生将整幅图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二)指导写完整。

在一年级的看图写话训练中,就要教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力求把话写完整。让别人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三)指导写具体。

学生到了二年级,已经具备了写完整活的能力。随着孩子阅读量的增加,孩子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有了发展和提升。这时,就要在写具体如下功夫,要指导学生重点写事物的主要情节,写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要抓住细节判断人物可能说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等,从而学会具体描写。

(四)指导写生动。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相对单调,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鼓励孩子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

三、及时的激励评价

低年级,我对孩子们的写话评价标准是:

▲ 开始写话之时:“一句通顺的话,一颗星”。

▲ 一年级下学期:“一个精彩的用词或一个优美的句子,一颗星”。

▲ 二年级上学期:“一段连贯的话,一颗星” 。

▲ 二年级下学期:“一段精彩的话,一颗星”。

10.浅谈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教学 篇十

一、剖析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就是根据指定的图片写一段话,这个看似简单的含义其实包含了复杂的层次。看图写话包含了四个过程:看→想→说→写。当学生看到一幅图,双眼在充分观察后把看到的表象输入大脑进行想象加工,然后把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整理,通过“说”这个环节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最后用文字完整具体地把口头表达的内容记录下来,成为一段话。看→想→说→写四环节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1.“看”是前提。

看图是写话的基础,没有把图画看清楚就不能准确表达图画内容。由线条和色彩组成的图画形象只能通过观察才能感知它、理解它和表达它。一年级以单幅图画为主,二年级以多幅图画为主。学生看图的过程就是培养观察能力的过程。

2.“想”是灵魂。

学生仅把图上看到的内容如实描述,那就只能是平淡的一两句话。如有这样一幅图,有一个小女孩在公园里跳绳,如果只描述画面内容,有的学生就会这样写:“小红在公园高兴地跳绳。”就这样一句话便把图上的内容描述完了。图画是平面的,静止的,有的内容无法在图中表现。然而,想象是一双神奇的翅膀,美国教育学家西奥多·W·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实在并有想象力,就必须在思想上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只要展开想象就能把画面描述得更具体生动。如“星期天,小红和伙伴们到公园跳绳。后来,他们决定来个跳绳比赛。小红努力地跳啊跳,越跳越快,最后还拿了第一名呢!”从看到想,这是形象思维转换成抽象思维的过程,学生想象的翅膀一旦张开,平淡的图画就会充满生动的内容,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想”是看图写话的灵魂,缺少了丰富的想象,学生就只能写出平淡无味的语句。

3.“说”是过渡。

“说”是承上启下的过程,是进行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活动的过程。说话大家都会,但把话说漂亮,却是一门学问。“口语表达水平的高低与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口语表达水平的提高,其实取决于表述者思维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若没有系统性和连续性,说话训练会流于表面,学生看到图画仍然不敢说、不会说。因此,学生在写作前若能表达清楚,有条理,那么写话就轻而易举了。

4.“写”是终点。

看图写话最终还要归结到“写”上。一年级以写好一句话为主,二年级则主要进行连句成段的句群训练。刚开始学习写话时,学生识字量有限,因此,不求生动具体,只要学生能把话写完整,写通顺连贯即可。经过一段时间的写话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此时就应提高写作要求。

二、指导看图写话

1. 明确目标,培养观察能力。

低年级学生观察力较弱,观察对象散乱,抓不住重点,容易被无关要素所干扰。因此,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原动力,是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只有学生对写话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写出精彩的内容。一二年级的课本中,有很多富有趣味性的插图,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这些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有这样一幅图:在海边,一个小男孩在堆沙,后面有两个小女孩在玩水。

(1)整体入手,观察画面。让学生看清画面,初步感知内容,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并回答问题:图中是什么时间(或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图中画的是什么地点(或地方)?图中画的是谁,他们是什么关系?请你分别为他们起名字。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准确理解图意。

(2)观察细节,抓住重点。如抓住人物动作、表情、服饰等重点进行仔细观察。如图中的主要事件是一个男孩在沙滩上堆沙城堡,主要人物是那位男孩。教师要让学生在图中所描绘的事物中找出主要事物,找出主要人物,对主要事物要仔细观察。

2. 从图入手,培养想象能力。

“想”是看图写话的灵魂,“想”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联想,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怎样回答;二是想象,教师提供的问题给了学生思考的方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如上文的海滩图,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图中男孩的表情,想想他的心情怎样?猜猜他还会说些什么?图上的小朋友们还会有哪些活动……通过联想,让静止的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具体。其次,指导学生想象画面外的内容,如人物的语言对话、故事的发展和结局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拓了思维,思考地更深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想象时,不能随意扼杀学生的想象,应多用鼓励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合理想象,让学生的想象更丰富。

3. 提供舞台,培养表达能力。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联想和想象,脑中出现了不少画面,但这些画面是散乱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表达出来,如由远到近、由上而下、由内到外。指导时,让学生明确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4. 学会写话,培养文字能力。

11.二年级看图写话小老鼠玩电脑 篇十一

天黑了,一只小老鼠跑出来了,它想偷一点奶酪,它跳到灶台上,东看看西看看,可是什么也没有找到。它只好跑出了厨房,小老鼠来到客厅,它看到了一台电脑,小老鼠打开电脑,只见一只凶猛的大黄猫瞪着大大的眼睛,龇牙咧嘴的对着小老鼠喵喵叫,仿佛在对小老鼠说:“小东西,我等你好久了”。小老鼠魂都差点飞走了

小老鼠说:猫大哥,你饶了我吧!同时小老鼠又想出一个好办法:它对大黄猫说“猫大哥,我已经三个月没有洗澡了,如果你吃了我,你也会很臭”。大黄猫说:“也对”。小老鼠趁猫不注意就飞快的逃跑了。

12.看图写话猫和老鼠教案 篇十二

有一天,小老鼠飞飞想去外面透透新鲜空气,走着走着,它看见了一台电脑,就把电脑搬回了家。

回家以后,飞飞按了按鼠标,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只凶猛的猫,它张牙舞爪,眼睛死死地盯着飞飞,仿佛马上就要跳出来吃掉飞飞。

飞飞吓得一个“屁股蹲儿”坐在了地上,胡须都竖了起来,冒出了一滴滴冷汗,它叫了起来:“啊!猫!”飞飞落荒而逃,跑到很远的时候,回头一看,自言自语道:“咦,猫怎么没追过来呢?”

13.如何训练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能力 篇十三

一、在阅读教学中,图文结合,感受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指出: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现行苏教版教材文质优美,图文并茂,体现出了新、实、简、美的编排特点,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教材这一编排方式,就是一种极具示范性的“看图写话”模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图释文,以文解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训练。

如:苏教版第二册《春到梅花山》一课,本课有两幅插图,一幅展现了很多游客到梅花山看梅花的情景,一幅展现了梅花山的梅花多而美的情景。在教学中,在让学生充分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插图,通过插图视觉感知游客的多和梅花山梅花的多与美。之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哪个句子写出了梅花山的梅花很多?哪个句子表达出了梅花山的梅花很美?哪个句子又描写了到梅花山看梅花的游客很多?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又分别描写了这两幅插图。通过这样“图文结合”的设计,从文字到图画,又从图画到文字的相互交替,孩子们很轻松地就感知了图意,又理解了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感受到了图与文相对应的表达的效果。

二、在指导看图中,理清思路,练习表达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是写好看图写话的关键与难点,突破这一难点,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懂得从远到近,由近及远,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先物后人等一定基本的写作顺序外,针对一年级的初学者还应在指导中进一步具体化,便于学生理清思路。

以苏教版第二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春天来啦!”中的插图为例。图画展现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有远景与近景,有物与人。以此图训练学生的看图写话时,教师可以从远到近,先物后人的写作顺序,引导学生一起先用词语罗列出画面上的事物:(远处)天空、云朵、燕子、稻田、(近处)柳树、桃花、小草、小花、小朋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事物在画面中的呈现,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带上什么样的?怎么样地?等这类修饰语,将这些词语依次进行描写。生:春天来啦!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洁白的云朵,可爱的燕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远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碧绿的柳树发芽了,柳枝在春风中飘来飘去。粉红色的桃花开了,嫩绿的小草从地里冒出来了,各色美丽的小花开了。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在草地上跑来跑去。春天真美呀!我爱春天!这种“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的训练方式,有效指导了一年级的学生在看图写话中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三、在游戏活动中,增加情趣,强化表达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相对而言,“学习”这个名词听起来更无生机与乐趣。而将学习寓于游戏活动之中,寓教于乐,便能很好地调动起孩子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游戏活动的合作中,相互启发,相互引导,轻松受益。

在看图写话的教学中,我在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后,以“言语大接龙”的游戏形式,组织学生在愉悦的游戏活动中进行说话练习。即:开火车,让学生每人根据图意只说一句话,后面的同学必须先重复前面同学说的话(意思相同,不强求一模一样),再接上自己说的,所说内容不得重复,直到将图意说完为止。这样,你说一句我接一句,在同学们的通力合作下,孩子们就能将图意说得全面而具体。而且后面同学在不断重复前面同学表达的同时,也一次又一次地加深了认识,强化了语言表达。同时,为了大家的表达不重复不遗漏,从中也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倾听与复述的能力。

四、在生活实践中,就地取材,自由发挥

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图画开始的。丰富、缤纷的图画总能吸引孩子们的视线,并津津乐道地从中“读”出各种有趣的内容。

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身边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图画素材:画册图书、家居中的装饰画、学生的美术作品、服饰与学具上的图案、教室及校园内的壁画、照片等等。我们都可以充分利用身边这些孩子们所熟悉的图画素材,鼓励孩子们用一本“写话本”,选择自己所喜好的图画写下来。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增加写话的乐趣,还可以让孩子们在本子上自己动手画一画,或将合适的小图片剪贴在本子上,再为图画配上相应的解说文字,进行“看图写话”练习。有了生活中各种图画的启发,不仅能丰富孩子们的写话素材,同时也能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陶冶情操。

14.看图写话猫和老鼠教案 篇十四

【关键词】看图写话 目标 内容 方法

看图写话是习作起始阶段的训练方式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的平台。语文教师深知看图写话在第一学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未对这一板块作出明确的可操作的指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产生困惑:看图写话教学到底该教什么,该怎么教?笔者认为,应把握三个“经度”、三个“纬度”,给看图写话课一个准确的“坐标”。先请看下面这幅图《记忆中的冬天》。

这幅图所呈现的内容浅显易懂,一目了然:画面上是雪中的景色,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树上、屋顶上、地上全是雪,三个小朋友分别在踢球、堆雪人和跳绳。笔者立足该课例,来谈谈对第一学段看图写话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一、合理把握“经度”——剖析学情

学生是看图写话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要有效地开展看图写话教学,必须先了解该学段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特性和知识基础。只有对学生的学情了然于胸,才能准确、合理、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写话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一)经度一:观察认知不足

第一学段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处于萌芽状态。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往往是粗略的、笼统的,并不细致和精确。因此,在看图写话的过程中,他们常常注意到画面中比较明显的特征,而不能察觉到事物相对隐蔽的特征。他们往往只能笼统地感知画面的整体,而不能细致考察事物的各个部分,从而遗漏重要的细节。

(二)经度二:思维能力稚嫩

学生通过观察,往往只能获得事物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多反映的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如要真正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必须依靠更复杂的思维方式。根据思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第一学段学生已经由学前期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具体形象思维仍占据明显优势,分析、比较、抽象的能力较薄弱。落实到看图写话的过程中,该学段学生则会出现无法准确梳理表面信息等困难。

(三)经度三:想象空间有限

第一学段的学生,一般只是将已经感知过的事物形象,通过书面语言予以重现。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将过去感知过的事物进行再创造从而产生新形象,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空间都相对有限,很难拓展思路并用丰富的语言写出形象鲜明的作品。

二、准确定位“纬度”——探究实践

基于上述对学生的学情剖析,笔者认为,看图写话教学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满足学生的学习期待,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纬度一:设定目标,定写话灵魂

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看图写话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主线,统帅看图写话教学的所有因素,尤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和制约的作用。第一学段作为学生书面语言表达的起始阶段,重在培养学生规范表达的能力,激发表达的兴趣。因此,该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①能用几句完整的、规范的句子进行表达。

②了解冬天的特点,借助思维导图,学习有序表达和把人物活动介绍具体的方法。

③培养写话的兴趣,能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对于语文实践活动来说,目标是一种能动的积极力量,能帮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和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上教学目标的设定,既符合第一学段学生的学情,也明确了学生在本课学习中的能力生长点。该目标充分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注重方法的指引,在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同时,兼顾对学生写话兴趣的培养。

(二)纬度二:选择内容,寻写话素材

看图写话,图无疑是学生写话的语言来源和情感来源。画面中的内容如此丰富,于是,如何帮助学生捕捉和梳理有价值的写话资源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分以下几个步骤予以落实。

1.捕捉信息,获取素材

笔者在课始出示图片后,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此时,学生的思维是凌乱而无序的。学生就观察到的某一个点的信息进行反馈:我看到天下雪了;我看到小朋友在跳绳;我看到屋顶上全是雪……学生的反馈就是这幅图投射到脑中的初步印象,也是写话的起点。这些珍贵的信息,为写话提供了必要的语言素材。

2.归类排序,整理导图

第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画面上丰富的内容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视觉。但是,学生在获得形象感知的同时,却很少对画面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这样就会导致写话的成果缺乏思维质量。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教学中安排了以下两个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会观察画面的同时,兼顾思维能力的发展。

(1)归类思辨

一开始,学生所反馈的信息是零碎且没有系统性的。于是,笔者就势设计了将信息归类的教学环节。

师:下面,老师要把这些词语来分分类。我把“屋顶上、地上、树上”这三个词分为一类,将“踢球、跳绳、堆雪人”这三个词分为一类。(同时移动词卡进行分类)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分吗?

生:左边的这三个词语都是写在什么地方的。

师:是啊,也就是在写这三个地方的景色。(板书:景色)

生:右边的三个词语都是写小朋友是怎么玩的。

师:也就是在介绍小朋友的活动。(板书:活动)

这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帮助学生梳理了语言文字,使观察所得的词语得到了系统性的归类。同时透过语言直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展开思辨的过程。通过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分”这个问题,既帮助学生梳理了杂乱无序的写话资源,又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排序重组

在指导学生练说风景的这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屋顶上、地上、树上”这三个词语重新排序。

师:这三个词语好像排错队了,你能帮它们重新排排队吗?

生:“屋顶上”排在第一个,“树上”排在第二个,“地上”排在第三个。

师:你为什么这么排啊?

生:我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排的。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那么,请你们再看看,“屋顶上”和“树上”哪个更高呢?

生:树上更高。

师:那该怎么排呢?

生:应该这样排!“树上、屋顶上、地上” 。

师:是啊,我们介绍景物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

设计这个教学环节的意图是告诉学生写景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表达。这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是个认知上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攻克这一难点,笔者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尝试排序。第一位学生的失误,恰恰说明了学生真实的思维特点。笔者继续引导,使学生发现可以“从上到下”地来介绍景物。学生进而展开思辨:屋顶和树哪个更高?解决了这个问题,排序的结果便水到渠成。这一过程,既充分关注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纬度三:巧用方法,丰写话羽翼

1.螺旋上升,稳步推进

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呈阶梯状逐步提升的,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表达时,笔者分两个层次来逐步推进,即说清楚和说具体。如在指导学生介绍小朋友的活动这一板块中,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把三位小朋友的活动内容介绍清楚,进而提出更高的要求,指导学生将“小朋友分别是怎么玩的”说具体。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而言,将句子写具体无疑是个难点,为了有效地化解这个难点,笔者以“明明踢球”为例,进行范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写话的模板,让学生有章可循,有句可仿。台阶的铺设,大大降低了学生将句子写具体的难度。

2.导图介入,梳理文脉

思维导图具有很强的条理性和直观性,能将原本零散的思维碎片进行有序的组合和排列。为了将图中的关键信息予以直观形象地呈现,笔者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

思维导图以“记忆中的冬天”为中心,逐级呈线状发散,将信息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同时把图画中的关键内容直观地投射到学生的头脑中。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准确地把握图中的信息,又能有条理地进行表述。有了思维导图的介入和辅助,学生具备了从写清楚过渡到写具体的能力,大大降低了写话的难度。

3.范例引路,具体表述

为了帮助学生攻克写话中的难点,笔者采用了范例引路、导图跟进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这三位小朋友的活动内容说清楚了,要是能把他们分别是怎么玩的说出来就更好了。让我们先给这三位小朋友来取个名字吧。一起来叫叫他们。

生:明明、玲玲、小兰。

师:看,老师是怎么介绍明明的。(出示:明明欢快地奔跑着,他轻轻一踢,那球就骨碌骨碌地滚远了,他别提有多高兴)

师:你觉得老师介绍得怎么样?

生:老师介绍得很具体。

师:你觉得哪里介绍得很具体?

生:老师把明明的动作写具体了。

师:你发现哪几个词是在介绍明明的动作的?

生:奔跑、踢。

(教师将关键词填入思维导图中)

师:你觉得还有哪里也介绍具体了?

生:老师把明明的心情也写出来了,“高兴”就写出了他的心情。

(教师继续将关键词填入思维导图中)

师:老师不仅写出了明明的动作,还把他的心情也写出来了。

通过上述教学环节的引导,学生有效地捕捉到了写出人物动作和心情的关键词语,思维导图上的信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散和补充:

有了范例的帮助,学生对如何将人物活动介绍具体的方法有了清楚的认识,于是笔者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将“玲玲跳绳”和“小兰堆雪人”这两部分的内容也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进行介绍。

综上所述,如果能合理把握“经纬”,就能找准看图写话教学的“坐标”,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开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均能得到提高,同时也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铺设了重要的台阶。

15.看图写话教案 篇十五

教学目标:

1、懂得如何观察由多幅图构成的看图写话。

2、培养孩子如何正确条理说话。

3、认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能结合图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准确书写。

教学重点:

1、如何观察由多幅图构成的看图写话。

2、怎样条理表达。

教学难点:

1、结合图片及生活经验准确书写表达。

教学用具:PPT课件及日常教具

教学程序:

一、谜语导入:

师出示谜语:“上面毛,下面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由谜底眼睛导入今天的看图写话标题的关键词“眼睛”,适时出示看图写话图片,让同学们整体观察,给看图写话取个与眼睛有关标题,如:《小兔近视了》。

二、启发谈话,导入相关爱眼注意事项。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好眼睛呢??

1、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2、不要近距离的看电视。

3、不要在阳光直射下或弱光情况下看书。

4、不要用脏手擦眼睛等等。

向孩子介绍生活中用眼卫生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用眼常识,为孩子看图写话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

三、再由生活经验转入图片观察,出示问题。

仔细观察每一幅图,说一说

1、图中都有谁?什么时间?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基本要求)?

2、周围环境怎样,想想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各自在想些什么?他们的心情如何?结果怎样(拓展要求)?

四、请同学站起来说说,相机输入相关词语。

小兔,一个清新的早晨,天气晴朗,天上飘着朵朵白云、青青的草地,(柔软的草地)。看了一会儿书,小兔累了,就躺着看起书来。山羊公公见了,说:“ ”。小兔怎么做的?((由第三幅可以知道小兔是坐起来看书了)。

(不一会儿,太阳出来了,发出耀眼的光芒),(太阳高照,小兔在太阳的直射下看得入了谜),小兔正看得入迷,不知不觉时间过得很快,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你还有什么样的好说法? 谁来了?她又说了什么?(这时候,小鹿姐姐见了,说了什么?(根据小鹿姐姐的动作和神态猜想,小兔子又是怎么做的?)

最后呢?小兔有什么变化?(由第一、二、三幅图对比可知小兔带上了厚厚的眼镜,小兔近视了,由图可以看出,他的表情是难过的。他在想些什么,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当成小兔再想想,这时候他的心情如何?(后悔、难过),他会说些什么?

亲爱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以后,你又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给看图写话再加上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则更好!

五、互助交流、练习说话。

1、前后四个一组互相交流讨论,分角色练习图中人物的说的话,然后试着说一段完整的话。

2、请同学整理好大家的说话,派代表上来说一段流利完整的话,老师相机在黑板上出示范例。《小兔近视了》

星期天的一个早晨,小兔来到美丽的森林里面看书。天气很晴朗,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嫩绿的草地软软的,空气非常清新。小兔把书放在一个树桩上,两手托着自己的腮帮,愉快地看起书来。

过了一会儿,小兔看累了,想休息一会儿。他站起来,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小兔看看四周,花儿正开得鲜艳,草地软绵绵的,他想:多美的公园啊,躺着该多舒服呀。于是,他就躺在草地上看起书来。这时候,山羊公公见了,忙说:“小兔呀,不可以躺着看书呀,这样对眼睛不好,时间久了会变近视的。”小兔听了,忙坐起来,继续看起书来。

不一会儿,太阳出来了,越升越高,发出耀眼的光芒,小兔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住了,正看得入迷。这时候,小鹿姐姐走过来,对小兔子摆摆手说:“小兔,你在阳光下看书可不好,这样会伤害眼睛的,容易近视。”小兔嘴里答应着,可是书中的故事太吸引人了,等小鹿姐姐走后,他又迫不及待地继续看起书来。

最后,小兔因为没有听取别人的劝告,不注意保护眼睛,患了近视,最终带上了厚厚的眼镜。小兔心里很难过,他想告诉所有的小朋友:“以后千万要注意保护眼睛呀,有一双晶莹透亮的眼睛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可是现在他后悔都来不及了!

六、开始写话,把你想到的看到的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注意格式。

1、作业格式。日期、作业次数、家长签名 写在第一行的格子里。

2、看图写话格式。

1)、标题:空四格写标题:小兔近视了。2)、每个自然段的第一行空两格,以后顶格写。

3)、注意正确使用标点。一个标点符号占一格,标点不能写在每一行的第一个格子里,如果上面一行的字全写满了,则写在那一行最后那个字的旁边,不能写在另一行的开头的第一个格子里。请注意说字的后面要用“ :和“” ”,双引号必须括住说话的内容及标点符号在内。

好,现在开始书写。下次我们评出小小作家分享会,评出最优秀的写话小朋,颁发小礼品。

3、七、板书设计:

16.看图写话老鼠看电脑作文 篇十六

一个黑漆漆的夜晚,四周都静悄悄的,一只灰黑色的小老鼠正偷偷摸摸地往房间溜去,他东瞅瞅西看看,看见没有猫才放下心来,开始大摇大摆地四处溜达。

东逛逛西走走,他来到了书桌上,看见了一台电脑,他以为是游戏机,就在键盘上跳起了舞来。正当他玩得开心时,不小心碰到了开机键,屏幕上一下子碰出了一只可怕的猫!这只猫可怕极了,它有一对锋利的牙齿,还有着一双铜铃般大小的眼睛,它正目露凶光,冲着小老鼠说:“小老鼠,你是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嘿嘿!”小老鼠被吓出了一身冷汗,眼泪直流地冲回洞里,小老鼠一边喘气一边想:我以后再也不来这家人家里玩了,实在太可怕了。

17.看图写话猫和老鼠教案 篇十七

一、精选图片素材, 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小学语文苏教版一、二年级教材中, 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定量的图片, 这些图片的编排, 虽然体现了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 但并不是每一张图片都适宜让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因此, 老师应紧扣儿童心理特点, 精心选择图画, 以提高写话教学的有效性。在选择素材时, 应坚持直观形象原则、生活经验关联原则, 只有这样的图片, 才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如:“客人来了, 怎样接待”的图片、“春天到了, 大自然的美丽风景”等, 这些图片对于他们来说, 与生活联系紧密, 能够轻易读懂图片信息, 并完整写出图画上所表达的内容, 从而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 放下包袱, 轻松写作。

二、掌握观察方法, 厘清写话基本思路

由于学生年龄小, 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 常抓不住要点。因此, 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图画, 快速捕捉图画信息,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写话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要弄清事件要素。低年级学生看到一幅图画时, 首先要帮他们弄清图画的主题, 从整体上有所认识, 引导他们弄清楚“这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图上有谁”、“在干什么”等, 把图中基本要素了解了, 也就基本掌握了图意。

二要学会观察顺序。孩子们拿到图画, 往往只会挑最起眼的去看, 然后是“东一榔头、西一拐杖”写上几句, 显得杂乱无章。因此, 教会孩子们观察顺序非常重要。如果是一件事, 可以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说, 如果是写景可以按方位顺序来说。对于多幅图的看图写话, 要了解图画之间存在的联系, 根据时间、地点的变化写话。有了顺序, 写出来的内容就连贯了。

三要捕捉画面细节。细节对表现图意有重要作用, 细节能使人物形象鲜明、景物形态逼真。在引导孩子们了解了图画的全部内容后, 还要让他们读懂图意的细节, 并展开联想, 对细节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丰富, 使文章写得细腻深刻, 具体感人。如:一小女孩坐在窗前, 两手托着下巴, 嘴角翘起, 眼里闪着泪花。这幅画中的主人公是小女孩, 但从她“嘴角翘起, 眼里闪着泪花”这一细节可以知道, 这不是一幅人物描写, 应该注重去联想“小女孩为什么闪着泪花”、“她可能受了什么委屈”等, 这样的看图写话就真正写“活”了。

三、注重基本训练, 享受写话成功乐趣

18.低年级看图写话之管窥 篇十八

关键词:语文教学;看图写话;低年级

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有效经验,我认为培养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应该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提升:

一、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对于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儿童,未认识的事物很多,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多认识事物。其次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内环境,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进行一些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在校园里就可以进行找春天的活动,还可以观察蚯蚓、蜗牛等小动物,写观察日记等等。还可以利用假期到处走走。另外让学生阅读课外书,参加各种游戏,看幼儿节目,参观等,尽量让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有了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就不愁写不出話来。

二、训练学生会“看图”

1.激发兴趣,引导看图

对于一幅无声而静止的画面,要让学生看出“动画”来,这是一个难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低年级的兴趣培养很重要,但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自制力不强,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采用一些有趣的活动,引发学生愉悦的学习情绪,诱发学生“我要说”的强烈欲望,进而慢慢过渡到“我要写”。同时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看图说话写话,则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使他们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例如,教学《植树》这幅图,在引导学生观察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2他们在什么地方;3有些什么人;4他们在干什么;5他们怎样干,会说什么,会想些什么。问题提出后,学生仔细看图,发言踊跃,想象丰富,思维活跃。

针对一幅画面,我们可以教给学生先中间后周围,或者从上至下,从左到右地观察顺序;针对于多幅画面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先整体连续观察画面,判断出这个故事或事件的重要内容,然后再一幅图一幅图地看。最后把每幅图的意思连起来。教师应多给学生观察的机会,并适时指导。

2.通过想象,丰富画面,发展思维能力

在观察画面的同时,教师应适时点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既要看出画面上的内容,又要想象出画面外的内容。例如,看图写话《救小鸟》,图中内容是:一个小男孩看到一只猫爬上树,想吃树上的两只幼鸟,正向幼鸟逼近……。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四个问题:1图上画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2当小朋友发现猫要吃小鸟时,他当时是怎样想的?3他想出了什么办法?4他是怎样救小鸟的?让学生把自己放在画面中小朋友的处境上,说一说,演一演,通过引导,儿童能说出各种各样新奇的答案。同时与画面相关的细节、想法及情感也融进了画面,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活跃了,画面丰富了,写出的话也生动了。

三、训练学生会“说话”

这个时期学习写作的儿童,需要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来扩展思路,只有说得明白,才会写得清楚。每节语文课前我都安排一分钟的“巧嘴巴”活动,让一两个学生上台来说一、两句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还常开展讲故事、讲笑话、猜谜语等活动,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特别要保护儿童说话的积极性。在教学《我爱吃的水果》课上,要求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一位同学站起来介绍说:“我喜欢吃的水果是梨。我家院子里就栽了一棵梨树,一到秋天,爷爷就用叉子叉下来给我和弟弟吃,咬一口,满嘴都是水,好吃极了……,”于是,我连忙鼓励说:“说得很好,把老师给说馋了,我仿佛看见爷爷在‘叉’梨的情形”,听到老师的真诚表扬,每个同学都积极的想把话说好。说话时可采用自己小声说、同桌说、小组说、指名说等形式。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要及时小结,积极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四、训练学生会“写话”

1.训练学生写通顺的句子

《语文课程标准》把第一学段的作文称为“写话”,目的是为了降低难度,激发兴趣。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识字量的限制,写话训练时,要求不能过高,无论写得好与坏,只要通顺就可以了。开始可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图片,附上一两句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在班上展示自己的采集、描述、审美能力,能消除畏难情绪,树立自信心。例如:1小红的裙子真漂亮。2小明很调皮。3奥特曼真厉害。这样简短的句子老师启发扩展如下:1小红的裙子怎么个漂亮法?漂亮在哪里?为什么会这么漂亮?2小明怎么个调皮?这样调皮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3奥特曼哪些地方厉害?再发展写两句、三句话……,然后再发展到写自己喜欢、熟悉、常见的事物。

2.训练学生写具体生动富有个性的话

由于句子上连词语,下通篇章,是学生从字词学习进入作文训练的过渡,因此,我特别重视写句的指导,让学生写出高水平的句子,为写好作文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从阅读中领悟语感,用词造句。课外,安排“读一读”、“背一背”、“熟记成语”、“我的采集本”等内容,应让儿童多读、多背、多记,尽可能多地积累词、句,为丰富学生的语感打下基础。

五、爱心批语,走进学生心灵

任何一个学生在他的内心深处都有渴望成功的欲望。而低年级的小学生更在意教师的评价,一句赞扬,一句鼓励,会使他们心花怒放,信心十足。因此,每次对写话的批改,我都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批改,找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发现每一个闪光点,写上他们能读懂的话语,尤如面对面的亲切交谈。为了鼓励每一个同学,每周我都表扬一些有进步的同学,并奖给他们小红花,使他们感受到进步的快乐,从而更加喜欢写话。

上一篇:写给姑姑的信下一篇:自我介绍3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