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研讨方案(共12篇)(共12篇)
1.小班化教学研讨方案 篇一
卧龙学区张山小学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发展、和谐发展为导向。以县教育局的“小班化教学”思路为导向,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转变教学观念,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学校现状分析
张山小学位于卧龙乡北部,学校占地面积3895平方米,目前,我校共有6个教学班,68名学生,教师7人。其中:一年级8人,二年级13人,三年级15人,四年级14人,五年级8人,六年级10人,根据实际情况,已经具备了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基本条件,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乐,发展得更全面,让师生之间互动的频率更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各年级各学科同时尝试小班化教学。
三、总体目标
创设和谐、生动、愉快的“小班化教育”环境,尊重教师、学生的个性发挥,崇尚人文关怀,让小班成为提升师生自信和成就的天地,最终实现每个孩子在家门口能够享受优质教育的
育人目标。
四、具体措施
(一)成立“小班化”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小班化”教育的规划、协调、实施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组 长:张亚平
副组长:王辉
组 员:石峻岭 魏亚平苏军 孙喜柱 魏跟喜 王辉
(二)动员启动阶段
继庄浪县11.19.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研讨会之后,在学区领导的大力倡导下,学校召开了全校教师动员大会,号召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小班化的一些知识,让组员从思想上得到了重视,初步酝酿并确定自己班级的班名、奋斗目标、班规、班训、班主任寄语。组长重新确立适合于小班化教学的校风、学风、教风、校训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及学校三年远程规划。
(三)制定方案
各班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便于操作的班级实施方案,学校在根据班级方案制定出学校实施方案。(班级方案重点从以下三方面考虑:a 班级现状分析。b 教室布置。c 设计教学方法。班级的布置要体现出班级特色。教室的划分要细,要实际)1.创建学校文化墙
在校门俩侧的墙壁绘制一些关于学生礼仪教育、道德教育的图画,共四大块,分八小块绘制。校门俩侧的黑板报一侧用于学
校评比栏、一侧改建为学习专栏。
左右教室的墙壁共12块,每边的两块张贴喷绘图画,中间的的两块改成学生艺术特长展示台,张贴学生一学期来在学校各种竞赛中的优秀作品。
教宿舍的墙壁悬挂一些伟人的名言警句,启迪教师不断进取。
每班教室的门牌除了几年级外,还要在门的上面挂出确定的特色班名。门口墙壁要装框悬挂班名、班级奋斗目标、班规、班训、班主任寄语等。
操场周围的墙壁绘制一些有关运动、读书的图片,引导启发学生健体,求知。
温馨的校园环境环境(硬件方面)——温馨的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感受能力。要进行小班化教育改革,学校的环境建设就不是只为了环境而建设,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对校园的绿化区、教室、办公室、文化墙的布置进行了彰显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温馨环境建设整体规划。2.教室布置
教室的布置学校倡导分低、中、高三个年级进行,每个段的俩个年级在教室布置上要有特色,不能一个模式。
学校倡导教室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域。
教学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约占教室的三分之二
办公区: 原先的教师办公室和教室有一段距离,它不利于教师及时准确地关注到班级情况和每个学生的表现,对小班化教学工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教师办公室的其它一些功能也难以发挥出来。为了做到小班化的师生零距离接触,增加师生接触的频率和时间,增强师生的亲情度,决定把教室的某一角落设为教师办公 区。
活动区:在此区域,设立班级图书柜,通过对学校现有藏书进行整理,把部分与教学相配套的的适合学生阅读、教师参考的书搬进教室;学生生活角,可放置学生的生活用品,如水杯、毛巾、营养餐碟子等,实验教学角,艺术特长展示角。
教室应配置相关硬件设施 : 电视(已有)、移动式的小黑板一枚,儿童书柜 1 个、多功能 储物柜或收纳柜 1 排(放学具、学生衣物、玩具、饮水用具等用)、教师办公桌椅 1 套、绿色植物 4盆,另外装些小架子挂雨伞和抹布。
班级文化版块布置要求有特色班牌:也称为教室外展板,统一粘贴于教室门外墙上.星级评比栏: 这是结合课改和小班化教育要求对合作小组进行评价星级的一个栏目,标题新颖,设计美观、大方,还要实用,真正起到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
粘贴栏:可置于教室前门后墙面,可选择课程表、班级值日安排及班级制度等内容粘贴;学习园地可以用个性的设置来代替,比如粘贴名人名言贴画、学生作品展示,或设为师生留
言板,热点新闻等等,低年级可设为识字角,自我展示板等。
课桌椅摆放:根据课堂需要摆放成利于组织课堂教学的样式,尤其要有利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个性设置:除以上布置以外,根据班级特点与需要设置 1-2 处个性设置创意角,如:生物角、科技角、英语角等,力求整体布局合理、美观 而有教育意义;三年级以上有队角、卫生角、展示栏,当然,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新角,有特色墙,如识字角、读书角、佳作欣赏,粘贴美观大方、有创意,要体现竞争性,展示优秀鼓励后进。班级文化布置除以上外,教室内黑板、窗户、讲台、柜台、物品、课桌的摆放,甚至是天花板等方面的整齐、洁净、温馨,都属于班级文化的组成.教室内的常备用具和学生常带之物,如书包、学具、饮水用具等,应分类集中,放之有序,眉目清楚,避免杂乱现象。
3.教学策略
小班较之以往的“大班”,因其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发挥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作用的同时,可以着手探究适宜小班化教育的教学方法。
(1)分组教学法:根据学生差异、兴趣爱好和需求,进行同质或异质编组。
(2)个别指导法:教师深入小组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特别关注和帮助有困难、不爱举手和不愿表演的学生,或对学有余力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3)五官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和说一说等,调动学生的五官来体验,从而产生欲望,培养经验。
(4)游戏教学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有角色、有情节的游戏活动,在玩中学、学中玩,培养综合能力。
(5)尝试教学法:积极鼓励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尝试,进行推断,升华为间接经验。
(6)鼓励教学法:语言刺激、动作或食物奖励、成果展示等手段,使学生乐学、勤学。
(7)师生交融教学法:师生角色转换,情感交融,学在一起,玩在一起,体现教学民主,教学相长,营造温馨的、愉快的氛围。
(8)活用资源教学法:抓住教学环境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交往,并锻炼他们的勇气和胆量,培养良好的气质。
(9)动手操作教学法: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些教学方法有利于突出小班化教学的特色,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特征。
2014年11月25日
2.小班化教学研讨方案 篇二
下面我就结合实际工作就小班化教学的特点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 根据内容定方法
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教学的策略, 小班化较之以前的大班, 生出许多新的教学方法, 如分组教学法、个别指导法、尝试教学法、游戏教学法、鼓励教学法、动手操作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结合学习内容, 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展开教学, 力求让学生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如, 在学习生字时, 就可以利用分组教学, 每组学生在合作与互动中学习, 学完之后可进行小小的竞赛, 既增强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也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还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一举数得。
二、课堂教学注重差异性
语文学习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语文学科特点,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 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性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中得到发展。小班教学中, 教师应适当减少集体教学的时间, 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让他们能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学会学习, 学会交流与合作。教师也可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后进生多一些辅导帮助, 让他们逐步具有一些自学的能力。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有弹性, 要渐近化,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解读文本后都能多多少少地获得一些思想启迪和审美情操。教师的评价语言要突显学生的个性, 尊重差异, 特别是对后进生, 应以积极的鼓励的语言为主, 增强其学习的信心, 而对于一些骄傲自大的则应严格一点, 压压气焰, 如果精力太旺盛了就可以组织一些小活动, 让他们能把多余的精力用掉, 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少管别人的闲事,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他们的自身发展。
三、作业机制灵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班化教学中的作业机制应该是灵活多变, 丰富多彩的, 注重对小班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个性感悟、创新思维等方面。口头作业可让学生互相监督, 比如朗读与背诵, 学生之间的距离较近, 不但读起来方便, 心理上也不会产生惧怕的感觉, 读得更自然更流畅。学生之间还会有一种比赛心理, 这也有助于朗读与背诵能力的培养。实行小班化教学, 面批作业的机会更多了, 对低年级来说, 认真地书写是一“大灾害区”, 面批的好处是哪个字写错或写得不端正可及时指出并改正, 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端正学习态度。小班虽然人数少, 但是真正对学生负责并高质量地面批, 还是需要花一定的精力和时间, 这也是对教师的考验。
3.教学“小班化”有感 篇三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出生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展露风采,并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我校的小班化教学也应运而生,到现在已经推行了5个年头了。我也从最初探索小班化教学的盲从、困惑、生涩,逐渐变得成熟、快乐、幸福,我的课堂形式也从沉闷逐渐变得鲜活。在小班化教学的课堂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成长,一起体会着它带给我们的幸福。
一、教师的幸福
1. 手中有书。阅读是学习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阅读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最重要的事情。都说“要给孩子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教师就应该更广泛地去阅读、学习,以增加自己的知识积淀,跟上时代的进步。一个老师,没有渊博的知识,何以去引导学生、升华学生呢?对于我们教师来说,50余人的大班额和20多人的小班额比,教师的课业批改量减少了,这就可以节省出许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的学习、研究中去,可以更多地查阅资料、阅读书籍、获取信息、增长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更深入地去感悟、体会、反思、改进,进而更快地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以便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也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之路越走越宽。我热爱读书,读书可以让我重新认识自己,保持头脑清晰,读书会让枯燥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会让工作永葆活力,会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心灵永远保持纯净、宁静、浪漫、激情……因为小班化,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书和学习,感谢小班化,让我在幸福中成长。
2. 心中有爱。小班化教学因人数减少,给了教师与孩子之间更多的交流和互动机会。教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身边的每一个学生。这就会发现他们身上更多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地认可和鼓励,也必定会收获孩子的幸福与快乐,进而得到他们的尊重、认可、热爱和怀念,自身的价值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爱是相互的,快乐是可以传递的。能够赢得学生的爱戴,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呀,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就会视教育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望着快乐的学生,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我亦快乐,工作虽忙碌辛苦,但我乐此不疲。赠人以玫瑰,则手留余香。教师这个职业是时时给予爱、收获爱的职业。将爱的种子无私地播撒于学生的心田,收获的必定是几倍之多的爱的果实。我总是能收到学生自制的卡片、图画,看到那五彩的画面、稚嫩的话语、含笑的双眸……那一刻的幸福感又怎能用笔墨来形容?
二、学生的幸福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小班化教学中,此理念可以得到更好的诠释。
1. 更多关注、更多机会。关注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这是教育的原则之一。但是人数众多,奈何老师有时也无能为力。现在好了,小班化教学,人数少了,教师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学生。就因为人数少,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更好地备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的基础、心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等,哪些人需要多指导、哪些人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因材施教完全可以具体到每个人!在提问设计上,我每一层次都可以顾及到,实践活动上我可以准备不同的操作材料,设定不同的目标,能力弱的完成2道题,能力强的完成4道题。在评价时,更是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原有水平进行逐个点评。小班化教学让孩子有了更多表现的机会,有了更加专注和倾听的环境。教学针对性强了,可以关注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发展。人数比较少,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而且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与学生进行更充分的交流,不留课堂“死角”。这样,有了更多的表现机会,学生的身心就会更加的愉悦,就会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幸福,进而提高学习注意力、主动性,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等,这也是学生和教师都希望达到的目标,快乐、轻松地学习,幸福地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 更多空间,激发兴趣。科学研究表明:儿童更为喜欢新鲜事物,对同一事物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故而,在小班化教学的今天,由于学生人数的减少,学生在教学空间所占有的份额大大增加,学生就会获得比以往更多、更直接、更快速的人与物质世界接触、碰撞、交流、角色置换的机会。这时候,就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培养兴趣的需要设计、变换,有创意地对教室环境进行多样化的布置,也可根据不同课型的实际需要随时调整课桌摆放形式,上课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活动,解放了五官、大脑和手足,有效启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同时也使课堂教学更具生命力,学习气氛更加活跃、更为浓厚。同时,小班教学的空间优势为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实践的可能性,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大大高于以往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更富于合作和竞争精神,更有责任心,拥有比那些仅仅作为听众角色的大班学生更为丰富的体验,学生在积极探索中学习,课堂的学习质量自然有所提高。成绩提高了,学生固然快乐,因而幸福。
3. 培养情感、提升能力。小班化教学,更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培养健康的情感。教师对每一个学生更了解,更倾向于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教师良好的情绪、和霭可亲的教态、富有启发性的语言、鼓励的目光、适时的激励都会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营造出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课堂氛围,可促使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甚至“异想天开”,发挥其学习积极性。在此氛围中,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和主动参与欲都得到了最大满足,促进了他们主动求知,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强化了对学生的学力和人格的培育以及情感的陶冶。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学生的个体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在小班中,你会感觉到学生的思维更为灵动,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自律等多方面能力都较之大班的学生更强一些。究其缘由,还是因为学生在小班额、大空间的环境下,教师更便于采用启发引导、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教学手段,学生获得的机会更多,受关注的程度更深,更易于建立自信、提升能力。学生的自信增强、能力提高,就更易于获得成功带来的幸福。
4.田坪小学“小班化”教学实施方案 篇四
作为一所农村小学,生源匮乏、学生数量锐减,传统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国家农村教育。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区领导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际的考察,确立了我校作为万泉镇“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并提出了教育要具有“实效性”和“长期性”的教学观念,为我校的“小班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不断的实践和借鉴中,学校逐渐形成新的教学思维,明确了教育方向。“实效性”和“长期性”体现了现代教育转型规律,符合新课标的基础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打好文化基础,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教学策略,是能够把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统一起来的最佳途径。
“小班化”教育意在教育价值论支配下,以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采用适合小群体教育的形式、手段、方法、技术等,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交流和往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就需要“实效性”和“长期性”作为依托,不断深化课堂改革,培养适合社会和国家需要的现代人才。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小班化教学”领导小组。组 长:刘少文(校 长)副组长:田胜利(教导主任)
成 员:万宝平朱芳芳 郭丽霞 万巧丽 张亚雄 万根明 高琪 高换来
二、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14年10月):在学区的大力支持下规范校园环境、规划教室布局、规整教师宿舍。
第二阶段(2014年11月)学校成立“小班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我校“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组织教师“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
第三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月):实验班级教师根据学校的要求制订本班“小班化教育”的计划等及实施办法等,同时做好学生层面的动员工作,明确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目的、要求。
第四阶段(2015年3月):实验班级正式启动小班化教学。(2015年4月----2010年5月):召开教师会议,进行阶段总结,修正实施方案。
三、机制保证
1、学校高度重视小班化教学并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及教导处工作计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力推进,并在资金投入、硬件设备配置上加大投入力度。学校成立“小班化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这一工作,由学校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班子成员、教研组长组成。
2、对进行小班化教学并取得成绩的教师,学校在评聘、表彰、奖励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四、实施内容
(一)、怎样实施“小班化”教学
要凸显小班化的教育优势,发掘小班化的教育功能必须落实到各项教学常规中。按照小班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的备课落实“四备”:备课材料、备学生个案、备教学组织的空间形式、备补充的教材与学材(教学媒体);上课要有厚度和宽度;以小组分层,合作学习及个别化教学为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向全体学生不留盲点或盲区,时间上的灵活把握、教学角色的多向转换、活用教学资源和体现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业实施弹性制:分层化、选择性、实行作业自批、互批、面批相结合的方式;测验考试实行多样化:内容多样、形式多样、评价方式多样。(一)备课
1、备教材。
备教材的重点在于三方面: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和拓展性要求;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学生对教材掌握的分层化(或个性化)需求;而对于后两者,则是小班化教学备课设计中的关键之笔,可采用并列互动的表格的备课形式。如下:教师在备课设计时,把教学活动看作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和谐统一,形成“互动”的教学过程,它的教学设计分三部分: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共同目标是为了完成教学要求: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就充分考虑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与空间让给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提问、小组学习与交流,从而使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不断碰撞,相互影响、补充,同时,教师还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通过分层学习训练、相互结对学习和加强个别辅导,来满足学生对教材的分层化掌握,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备学生个案
小班化教育的备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在备课中,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既要备共性的要求,又要备个性的要求,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程度较高的为A类、程度中等的为B类、程度较低的为C类。教案设计尽量让A层同学吃得饱,B层同学跳一跳学得好,C层同学低起点、小坡度、多循环,也能消化。要做到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提问分层、课堂练习分层、布置作业分层。
3、备教学组织的空间形式
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是在现代教学论指导下的一种实践,它非常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中心地位。因此,构建怎样的教学空间,才能适应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学习,是小班化教学需特别关注的环节。也应该成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备课时的关注点,并且也要在教案中予以体现,同一门学科不同的课型也可采用不同的空间组织形式。
4、备补充的教材与学材(教学媒体)我校“小班化”教学课堂均配置多媒体,这就要求,教师走进教室时,不仅是教科书,更多时侯还提一些实物及教师精心为每堂课准备的补充的多媒体软盘、资料、照片等,借助于这些媒体,可以分散教学的难点,减缓认知上的陡坡,让学生在形象、直观中学习和掌握比较抽象的知识,巧妙的备课设计和媒体的充分准备,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我班的小班化课堂教学应该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以小组和个别化教学为主小班化教育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成为可能,小组教学和个别化辅导,是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的灵魂,通过小组教学,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教法,引导小组主动探求,让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小组形式只是为合作学习提供了一种可演变的前提条件,但小组建立起来以后,怎么有效运作呢?这需要在实践中摸索。
2、分层施教,注意个别辅导(1)要根据统一的教学目标,让不同的层次的学生按自己的不同要求,可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教师必须提供让学生选择的条件和机会。
(2)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A类学生多给予自学机会,教师适当点拨。B类则由教师扶持其主动学习,让他们有较多的练习巩固机会。
(3)讲授新课时,教师通过分层提问和练习,小组学习,进行训练与巩固。A类学生吃得饱,B类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C类学生在低起点、小坡度、密台阶的精心组织下也能消化得了。
(4)课堂练习要有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中还可分为普通型、提高型,让学生按自身情况选做。
(5)要注意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对少数学生提供个别帮助和辅导。“小班化”课堂教学除重点解决上述两问题外,还应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多进行学法的指导。(三)作业
小班化教育提倡作业的多样化、选择性和弹性制;提倡让学生参与作业批改,师生把作业的自批、互批和面批既作为一次再教学的过程,也作为能力培养和学法掌握的过程。
根据我学校生源的实际情况,教师作业的布置应分为几个层次,并明确布置给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对于实验班学生,不强求一律,可以多样化,供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避免“吃不饱”或“撑死”的状况,当然,也不能够忽视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作用,对个别学生在选择作业时“求其易,舍其难”的现象进行干预并指导,鼓励那些跳一跳摘果子的可贵行为,促进学生的提高发展,减少了教学的无效劳动,同时,可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作业的多样化、选择性、与作业分层化在教育理念上是一致的,即作业必须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区别在于作业多样化,选择性比分层化还要走得更远。真正落实作业分层和选择需要较长时间的摸索、需要过细的组织安排。
小班化教育人数减少后,作业的批改可以多样化。采取自批、互批及面批等形式,尤其是面批,它可以加强教学反馈,可以比较直接地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及时给予指导,面批,可以视需要分成全体面批、部分面批(如抽小组),个别面批的形式;面批时,可以对某一个同学进行个别辅导,也可以就比较典型的例子,对全班或小组作辅导,面批作业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小班化教育具备了此条件。(四)测验考试
测验与考试,是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环节,它的目的,既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目标达到度的衡量,又是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小班化教育的测验与考试可以真正落实新课标,注重考评的多元化,不仅仅考察学生对认知的掌握程度,同时,它也比较注重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和学法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教师应该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
(五)课外辅导
5.小班化教学研讨方案 篇五
【摘要】: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少年强,则国强”,信息技术课必然是提高青少年信息素养的主阵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为此,我国已将信息技术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更新快,操作性、技能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色,同时也存在着大量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其中,小班化背景下信息技术课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是有待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关键字】:小班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一、课题研究背景
1、小班化教学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富裕后农民孩子们向城市的流入,农村小学的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很多农村学校形成了人数少于20人甚至更少人的小班,有的学校只能隔年招生。在这种形势下,实施小班化教育就成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如何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新的教育模式和授课形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实施小班化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2、信息技术新课改的响应。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其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是教育适应21世纪挑战的需要,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从原来的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是课程的名称变化,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变化。小班化教学环境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3、校本文化的需求。
近年来,我校在张建明校长的领导下,坚持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培育全面发展人才”为办学理念,以“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办学目标,在开足上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校本课程——新闻文化,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体现课程的现代性、多元性、发展性,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但由于我校学科发展不太均衡,信息技术模块相对薄弱,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学科,迫切需要各方面改进,以推进我校校本文化的发展。
二、课题界定和理论依据
(一)课题界定
兴趣是一种与情绪紧密相联的心理倾向性,以趋于某种认识活动
为主要行为特征。而兴趣的产生,又与参加相应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即个体在参加某种认识活动时,情趣的产生与维持与其在活动中取得积极情绪体验有着
非常直接的相关。关于学习兴趣之于学习效果的影响,以有许多人做过类似的研究,基本的结论就是学习兴趣是影响小学生学习进程和效果的重要变量。
兴趣在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很大的作用。首先,兴趣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凡是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认识它、研究它、占有它,从而获得有关方面的知识、技能,并使某种潜在的素质和能力道德发展。其次,兴趣能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促进个性的发展。第三,兴趣能促使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活动。
信息技术课程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小班化教学的发展走进了小班课堂,教师们在带领学生共同开展学科教学活动的时候,能否在充裕的空间下使学生充分活动,个性得到更全面、更和谐的发展,真正做到师生互动,激发聪明才智,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师如何利用好小学生对这门新课程的好奇,是有效开展小班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个关键。在农村小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比有效地使用各种机器要“有效”得多。
农村小学教师有效地发展自我、提高教学技能,必须依托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活动来生成。通过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将这一培养过程与小班化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是一条追求教学高效益的好途径。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中的心理倾向性和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动机和兴趣等理论,是本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关于兴趣之于学习效果的功能,有许多现成的研究成果,在本研究中可以信手拈来。在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如何利用小学生刚刚萌生起来的兴趣,就需要我们的农村教师认真分析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所应产生的功效。在既不将课程功效放大、也不能缩小的前提下,来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学习的目的。这有这样,才能帮助小学生将关于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所应产生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从间接兴趣向直接兴趣转化。
2、教学理论中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也是本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许多教学理论中的新观点被引入。这其中,“小班化”教学、个别化教学等组织形式被大量采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师生个别接触的机率要比其他课程教学中多得多。关于技能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可以在信息技术课上大量使用。随着农村小学生人数不断地减少,过去在农村小学不易推广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也可以尝试着进行了,并且这也是受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特点决定的。
三、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努力尝试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培养农村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并维持学习兴趣,为验证小班化课堂教学理论提供一些实践依据。
2、进一步丰富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实践模式,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教学技能以及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益。
(二)主要内容
1、对我校学生关于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作调查。
在一学年中分三次对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各年级学生关于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作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我校学生关于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的状况,并对调查结果作比较性分析,来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上学习兴趣发生的变化趋
势。
2、开展各项信息技术实践评比活动
对开设信息技术的年级的学生一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各项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如电子小报比赛、ppt制作比赛等,在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的同时了解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
3、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作结构性分析。
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作结构性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包括小班化背景下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用等。通过听课、学生调查等方式找出信息技术课堂的误区,改进方法,以适应小班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四、研究思路
1、文献法:注意收集小班化背景下小学生学科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方面的研究成果,来拓展思维视野,使本研究活动有坚实的理论和先进的经验作支撑。
2、调查法: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两种方式。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实地访谈的对象主要是信息技术教师。
3、实践研究法:通过对实践过程的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具有农村特点、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行之有效的小班化教学模式
4、经验总结法:对研究中收集到的各种做法进行整理总结,以加工提炼出有效策略和方法。
五、研究成果的呈现
(一)研究成果呈现方式
1、调查报告
对农村小学生三次调查所形成的两对比较样本,可以分别用调查报告的形式提出研究成果,并为行动研究的开展提供第一手资料。
2、论文
就小班化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改进教学诸环节来培养小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意识,整理总结出一些好的策略,并便于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二)本研究预期的创新之处
1、摸索中前进
信息技术课程是我校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师资的配备和硬件的设施这两个方面一其他农村小学相比相对较弱,但我没能的提升空间较大,而通过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具有农村特点、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行之有效的小班化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效果有效化,使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已成为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孜孜以求,就一定会创造出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2、实践中研究
6.小班化教学研讨方案 篇六
小班化教学及联校走教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香莲乡学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实行素质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目标,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办学水平,优化育人环境,创新教学模式,立足学区实际,借鉴泾川县和崇信县小班化教学工作实施中的经验和有效做法,以“联校走教,包教走学,片区管理”为核心,加强小班化教学工作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区现有专、兼职音体美教师的专业特长,在全学区内实行音体美专业教师分片包干、联校走教制,确保全乡中小学音体美课程开足开齐,并且能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发掘培养特长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农村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全面提升香莲乡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原则
(一)小班化教学
1.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
(二)联校走教
分片包干、综合联校、捆绑教学、包教包学。
1.分片包干,根据香莲乡学校分布现状,划分上片(含三里、薛冯、宋塬)、中片(含中学、中小、上麻)、下片(含下麻、观殿),三里音体美教师到薛冯走教,下麻音体美教师到观殿走教。
2.综合联校,中学、中小音体美教师联合到上麻走教。3.捆绑教学,联校走教的专业教师在担任走教工作的同时负责在各校发展并培养有相关专业特长的教师,全面进行专业指导培训,最终达到校校都有专业教师、解决各校专业教师短缺现状。具体分工为:苏霞负责舞蹈教学,张宁宁负责手工制作,林丽蓉负责电子琴教学,段小军负责剪纸教学,马伟负责武术教学,段晓鹏、梁志龙负责健身操,程耀宗负责国画,张亚茹负责田径训练。此外,三里、中学、中小、下麻音体美教师对各自走教的教学点负责完成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4.包教包学,让学生建立“师徒结对”,对薛冯、观殿、上麻三个学校走教后,让该校每个学生的家里或同村临近高年级学生协助走教的老师,共同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三、发展思路
1.做好“四个依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依托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各校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计划对校园围墙进行处理,图文并茂,让学生及了解了知识,学到了道理,从而为学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二是依托“定积分层,探究归纳”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区教学模式,各校进一步强化,合理对学生进行分层,实施应材施教,进一步规范课堂,强化课堂效率。三是依托校园校本课程,学习国学经典、刺绣、剪纸、手撕画、国画、书法、音乐、舞蹈、器乐等。学校利用早操后,上课前,以及放学时间安排学生学习。四是依托大课间活动组织有趣的课外活动,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完善学生人格。
2.做好“两个注重”促进学校发展。
“两个注重”,一要注重学校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校家庭两个阵地的教育。二是注重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做好学生心灵辅导工作,关注学生。
四、计划安排
(一)小班化教学
在全学区深入开展“定级分层探究归纳”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魅力校园——高效课堂——个性课间——轻松课外”的学校管理模式,全面推动特色学校的发展。
1.魅力校园,重点从校园文化墙体现,各校选定一个主题,精心设计绘制,具体规划如下,三里为中华传统美德三字经,宋塬为国学经典,中小为中国梦,中学为千里江山图,下麻为国学论语。2.高效课堂,以全乡“定级分层、探究归纳”教学模式为总览,各校在具体教学中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式,灵活选用低年级趣味识字法、理解记忆法、归纳复习法、数学分类探究学习法等教学方法,立足提高质量为先,全力打造精品课堂。
3.个性课间,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将普通课间和阳光大课间有效地结合起来,合理设计校园空间,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器材,创设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的活动场地,让学生在课间以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为导向,自主选择,自主结伴,自主活动,自主游戏。具体课间活动计划:三里为书法、绘画、手工、唱歌、游戏,宋塬为剪纸、书法,中小为折纸、象棋、科技活动、手工制作、手指画,中学为书法、蜡笔画、窗花剪纸和泥塑。上麻为折纸、手指画,下麻为硬笔书法、合唱。
4.轻松课外,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以兴趣小组为主的校内活动,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计划如下,三里为《恰恰舞》,宋塬为武术,并将经典诵读、舞蹈融合其中,中小、上麻为健身操,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礼仪诵读融合其中,中学为广播操、健美操。下麻为花样跳绳。
(二)联校走教 1.走教学科及人员
联校走教学科为音乐、体育、美术三科,走教教师如下,音乐为苏霞、梁志龙、林丽蓉、甘彬,美术为马伟、张宁宁、卜世潘、程耀宗,体育为朱正勇、马文强、段晓鹏、张亚茹。
个人走教内容计划如下,马伟:认识美术工具、线条、物体三大面五大调子,掌握形体绘画的外轮廓比例,静物素描,完成作品5幅。张宁宁:“变废为宝”、利用废旧材料盖房子、用色彩作画,完成5幅作品。卜世潘:书法、专业生色彩、素描、手工折纸、泥塑,完成5幅作品。程耀宗:了解美术常用工具,尝试彩点、彩线描绘图形,感受色彩、动态线条的魅力,能用身边材料制作图案,完成5幅作品。苏霞:教会5首歌,负责全乡舞蹈训练指导。梁志龙:教会5首歌,编排两个舞蹈。林丽蓉:教会5首歌,编排20人舞蹈《小苹果》、35人合唱队。甘彬:教会5首歌,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朱正勇:队列队形、游戏、拍手操。马文强:颠足球、花样跳绳、崆峒武术。段晓鹏:武术《崆峒六路弹腿》、花样跳绳。张亚茹:走、跑、跳跃、游戏、小篮球、民间体育活动(跳房子、踢毽子、跳皮筋)
2.走教时间安排
走教每两周走一次,每次安排在星期五下午,音体美教师同时走教。除此之外,安排教学点的学生到临近学校走学,薛冯、观殿每学期走学两次,上麻每学期走学八次。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联校走教工作涉及各校及相关科任教师,为确保各校密切配合,科学实施,成立联校走教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顾世金 副组长:张文英 段小军 贺建刚
组 员:朱正勇 吴占军 马文强 段小鹏 张亚茹
马 伟 张宁宁 卜世潘 程耀宗 苏 霞 范致福 梁志龙 林丽荣 甘 彬
凡对走教教师的走教时间、安全,各校负责人要妥善安排,并且给予走教教师工作量适当的补助。被走教教学点要高度配合支持走教教师完成走教任务。
2.强化调研督查。各个联校走教的教师实行“计划安排统一、教学活动统一、校本培训统一、业务指导统一、资金使用统一、考核统一”,学区将定期召开联校走教走学会议、安排指导、分析研究片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3.建立制度措施。对于联校走教的专业教师按照“机制引导、适当倾斜、奖励为主”的原则,在教师工作业绩定性考核中加大对走教工作分值的权重,走教教师的工作业绩考核分值占个人教学业绩的50%,在评优选模、晋级晋升、学习培训等方面优先考虑。
4.加强管理考评。由于联校走教工作具有流动性,为防止走教工作流于形式,香莲乡学区实行走教双向签到制,并逐步完善相关考核管理办法,将联校走教工作量及教学成绩纳入教师个人考核,按照各学校制定的目标考核实行“五五制”,即走教教师承担一半,走教学校承担一半,走教教师负责完成教学任务,走教学校保证学生的学成率。加大对片区中心校的督查考核,确保走教走学的效果。
7.小班数学教学趣味化 篇七
一、在游戏中学数学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采用游戏的形式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1. 结合日常生活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小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吃,同时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生活中的物品都是以一定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存在着的,如:皮球是圆的,手帕是方的,手指的长短粗细是各不相同的等。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如:当幼儿带来各种玩具时,可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玩具。当各种颜色的毛巾集中在一起时,可告诉幼儿这些都是毛巾,从而初步渗透集合的概念;游览公园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数数公园里有多少花,当幼儿无法数清时,可以教他们用“许多”来表示,并请他们寻找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有“许多”,如:有许多的茶杯、小床、毛巾、玩具等。数学启蒙教育的契机俯拾即是,如:水果店的水果是分类放置的,动物园里的各种小动物是分类关在不同的动物园舍内的,小朋友由矮到高排队,碗、碟从大到小往上叠等现象,都为幼儿提供了有关数学的感性认识。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包括盥洗、餐点、睡眠等,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活动让幼儿逐步感知数学知识。如在盥洗的同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对应现象:一只杯子内放一把牙刷、一个小朋友用一条毛巾,并知道小朋友和毛巾是一样多的,但如果有位小朋友没有来,就会出现小朋友少、毛巾多的情况;进餐时,教师请每组的值日生盛一碗饭,放一把调羹,再把饭一一送到本组小朋友的手中,培养感知对应的方法。吃点心时,教师可以请幼儿数出自己盘子里点心的数量。餐点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学会按顺序做事:先将毛巾展成大正方形擦嘴,再将毛巾对折成长方形擦脸,再对折成小正方形擦手,最后依次把杯子、盘子、毛巾放好;午睡穿脱衣服时,教师可引导幼儿数数自己穿了几件衣服、几条裤子,从中渗透数学的概念。
2. 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一次,我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幼儿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摆弄,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概念。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学数的操作练习材料。如让小班幼儿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种特征进行分类时,教师可提供给每个幼儿彩色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卡片各3~4张,一张练习纸,让幼儿给图形卡片分家,把各个图形卡片摆入形状相同的“家”中。幼儿在这一操作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还认识了不同的图形。又如,学习用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幼儿往往要通过多次的操作练习,才能真正理解。首先,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张练习纸,要求幼儿用笔将上排的花和下排的花一一联结起来。接着,教师出示小猴和桃子的教具,让幼儿用一对一联结的方法比较小猴和桃子哪个多,哪个少,由于小猴与桃子没有对齐,有的幼儿在联结时就出现了一些情况。这时,教师引导幼儿用画连线的方法玩“小猴吃桃子”的游戏,当笔碰到桃子时,幼儿就发出“啊呜”声,表示吃了一个桃子。当轮到给第三只小猴吃桃子时,有的幼儿说吃最后一个,因为最后一个桃子与小猴大致对着,最后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按顺序连线。由于教师的指导生动、形象,所以小班幼儿很快接受了上述比较方法。后来,当教师出示小猫吃鱼时,幼儿就知道了先找小猫的嘴巴,再去找鱼,并能按顺序连线,从而理解了对应的方法。在操作练习过程中,幼儿愉快地通过实践获得了有关数学知识,并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二、在运动中学数学
1. 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教师可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2. 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8.小班化教学研讨方案 篇八
关键词;教学活动;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管理设计;方案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4
前言
因材施教理念,是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满足了初中英语教学课程标准的需要,我们要根据目前的综合教学资源,进行英语教学活动化进程的开展,以有利于深化英语教学的质量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英语教学活动化措施
英语小班化教学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优秀教育教学思想的引导,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模式的探讨策划,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有利于其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质量效率的提升。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小班化教育学习质量,我们需要规范英语教学活动化的要求,比如对学生素质、综合能力、学习习惯的重视,确保其学科素质与其他相关素质的提升。为此我们要进行课堂活动的积极研究,确保其深层次、多层次运行,以满足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汲取,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其英语素质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我们要严格规范日常活动时间、空间,突破传统大班教学的模式局限性,实现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日常英语技术的汲取。
小班化教育模式实现了对传统大班化教学模式的优化,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学的集中教育,有利于学生个体英语能力的提升,通过对小班化教育模式的运用,实现了英语教学时间与精力的有效分配,有利于学生日常的英语知识学习,这是英语教学活动化优势的有效体现,有利于英语学科的小班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自身性格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小班化教育的展开,也有利于学生合作交际能力的提升,这都是小班化教育模式的优点,它通过对教育对象的降低,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教育资源的集中化。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1.为了确保初中英语小班化模式的顺利进展,我们需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日常英语素质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学生是主要角色,它是小班化教育活动的中心,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英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以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与此同时,教师也要进行课堂时间的有效优化,确保英语学习各个环节的有效运行,以有利于学生的对于相关英语知识的掌握。
2.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要针对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确保初中英语小班化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育对象数量的缩小,更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为了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要进行积极的课前预习工作与组织教学模式的更新,在课堂中,可以用英语歌曲、英语趣味图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确保融洽的英语学习氛围,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对于相关英语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实现外在学习推动力的内在转变,确保学生英语自信心的提升、增强,有利于小班化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广泛性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
为了促进小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可以进行相关课堂活动的开展,比如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师生互动活动,小班化的教育模式,教育对象的缩减,更有利于这些活动的顺利运行,这些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并且在此过程中的,一系列英文歌曲互动、英文诗歌等活动的推动,有利于实现学生对于该课堂英语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效率质量。
1.为了促进小班化教学课堂效率的提升,我们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课堂会话安排,比如英语交流下的天气状况,时事情况,当前流行的歌星、明星等,通过全班的有效互动,来营造和谐的英语气氛,有利于学生日常英语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的把握。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小班化教育教学,以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改变英语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很好实现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由单一的讨论内容过渡到综合内容,把几个不同内容的话题串联起来,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两者对话是交往中最常见的形式,为了促使学生养成运用语言的自觉性,教师应在新课后,给予学生一些与课文内容或结构有关的话题,组织两两讨论,让每名学生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同时,为了更好地给予指导帮助,可采用抽查等形式检查对话质量。小组表演。为更好的开展活动,还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并采用四人一组两两相向的方法,提高学生活动的可操作性。
2..通过命题发言与演讲比赛的进行,有利于学生英语口语素质的提升,为了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我们也可以进行即兴英语命题发言,以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组织逻辑能力。在一段时间的坚持之后,可以采用演讲比赛的形式加以提高。奖励完成得好的同学,以此提高同学竞争的积极性。英语教材里有一些说人物、说事情、谈经历的对话或短文。
四、教师教学素质的提升
为了小班化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要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确保其良好的语言交际,保证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师生之间要保持密切的关系,因为相互关系越融合,距离越近,越利于课堂教学的互动。能否丰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不仅需要教师有标准的发音,具备一定的表演才能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还需教师进行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
五、结语
英语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推动,离不开英语教学模式的更新,这需要引起相关校领导的重视,以利于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外语教学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的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9.“小班化”廉政教育实施方案 篇九
运用“小班化”形式常态化开展
廉政教育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夯实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教意识,筑牢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结合我院实际,现就运用“小班化”形式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廉政教育对象和人数
“小班化”廉政教育对象为党员干部中的“关键少数”,包括负责财务、人事、工程及工程款支付、采购关键岗位负责人;需要接受教育的其他人员。本次活动计划开展两期,第一期**人,第二期**人。具体名单如下:
【第一期】办公室(招采办)的****;后勤处(基建办)的****;驾校的****。
【第二期】办公室的****;组织人事处的****;8个系部的分管实习实训的副主任。
二、廉政教育时间和地点
【第一期】开班时间5月15日下午14:00,地点为图文信息楼612会议室。
【第二期】开班时间5月22日下午14:00,地点为图文信息楼612会议室。
三、廉政教育内容 1.观看一部警示教育片; 2.现场交流观后感; 3.家人现场祝廉;
4.现场开展廉政教育考试; 5.现场签交诺廉卡; 6.廉政宣誓;
7.纪委书记向受教人员提建议; 8.现场赠送廉政书籍;
9.会后三天内手写并上交心得体会。
四、有关要求
1.各系部、处室,接通知后,要及时通知到参加廉政教育活动的人员,确保按时参加“小班化”廉政教育活动。
2.学院纪检监察室要提前做好活动现场布置、学习材料准备等工作,确保“小班化”形式常态化廉政教育顺利进行。
10.小班化教学研讨方案 篇十
---合隆镇战家小学 刘庆华 实验教师 时下,小组合作学习已逐步成为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在融洽师生和生生间的情感,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全面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过程,由于分组的随意、组织的散乱、参与的不均、关系处理的失衡等问题,造成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表面上看似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摆架子、走过场。那么,小班化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笔者认为,应做到“四个三”:
一、把握三个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其关键是在教学中学生有没有这样的需要,有没有这样的可能。作为教师,不能为了小组合作学习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一是把握个人无法完成的时机。这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障碍,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当学生学会了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后,让学生独立统计1分钟内大真线洋头口经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录像),学生纷纷动手认真地记录着,结果学生反馈时主动提出一个人记录比较困难,要求能够小组合作。于是学生自发结成小组,明确分工,有的数小汽车、有的数货车、有的数客车……。分组后再一次统计数据胜利完成任务。由此可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设置一定的障碍,可以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增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合作的效率。二是把握意见分歧的时机。现在的学生不善于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旦出现有不同意见,浮于表面的争论较多,说服力不强,存在随风倒的现象。此时教师如果对有争论价值的疑点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讨论、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如: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时,学生就出现两种算式,一部分学生从十位加起,一部分学生从个位加起,针对这个矛盾焦点,究竟哪一种是合理的,让学生小组开展争辩,以便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可见,意见不一时,采用合作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强竞争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地基础。
三是把握开放性问题的时机。“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每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例如:出示8个一元、四个二元、一个五元,要求学生从中拿出8元钱,可以怎么拿?这时有的学生说可以拿8个一元,有的学生说可以拿四个二元等等,学生给出许多答案,师问:怎样才能把所有的答案都找出来,这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探讨怎样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即有序的寻找。这样,合作时机的恰当把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主动性,活跃了思维。学生不仅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二、培养三种能力
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行为,但是与个体的独立思考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因此,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合作探究,必须在自己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而开展的,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以小组来代替的。只有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会切实有效的。为此,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思维机会,在此基础上再合作交流,这时的合作交流才是有效合作。
二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地表现形式应该是语言的交流。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去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小组成员通过语言的表述,把自己的思路与方法跟其他同学沟通、交流,才能达到思维的共鸣。一个学生在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清楚问题后,再让其他学生叙述一遍。通过这样反复的强化,从而有效训练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三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育学生要善于倾听他人发言,让别人把话讲完,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从中汲取对自己有帮助的思想或知识,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假如在你讲话时,被别人打断,你会怎样想?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发言者着想,尊重发言者。
三、建立三大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组织方式,必须具备相应的交流、评价、竞争机制,从而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1、建立交流机制。互动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环节,是形成正确认知、发展思维的关键所在。应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具有向教师或同学交流自己的思想、发表不同见解、表达学习体验的机会。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给足学生的发言、补充、更正甚至辩论的时空,让各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通过交流互动,进一步内化知识,加深对问题本质的理解,最终达成共识,归纳概括合理的结论或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2、建立评价机制。“评价是一盏灯,能指明学生学习前进的方向”。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多采用正面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和教师个人的教学成功与不足进行客观、恰当的评价,并形成以下几种长效机制:一是基础评价机制。即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深入地了解,为他们制定一个“水平线”。二是过程评价机制。即对学生合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表现等不失时机的进行恰当评价,并组织小组间的相互评价和学生的自我反思,以此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指明方向。三是成果评价机制。即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成果的合理部分,不苛意求全,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合作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3、建立竞争机制。有竞争才有提高。针对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从强化两种观念入手,及时引入竞争机制,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高效。一方面,从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入手,如经常性开展“最佳小组”评比活动,把小组合作中的成果具体量化;另一方面,从强化“学习成员”的个体荣誉感入手,通过选出最佳组长、最佳组员,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提高自己成绩的同时,还必须尽力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变压力为动力,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助的局面。
四、处理三个关系
1、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习对集体负责,主动参与讨论学习,不能有消极等待或依赖小组其它成员的思维情绪。汇报学习成果时可采用“小组中心发言人”制,然后其他成员进行补充。中心发言人要组织组员讨论,认真听取小组成员的意见,做好整理汇报工作,在全班交流时应负责把小组意见表达完整准确。
2、处理好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因为每个组内含有不同水平的学生,所以容易出现能力强的学生轻视能力弱的学生,自己抢着发言不听别人见解,而能力弱的学生因怕说错而引起同组同学的讥笑而不敢发言,从而使小组内出现垄断现象,所以应注意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一是针对在小组中不同同学的自卑心理、骄傲心理、孤芳自赏心理等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二是当能力弱的学生有点滴进步时,给予大力表扬;三是采用轮换组长制度,促使每个成员都有展示自己才华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形成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气氛。
11.“小班化历史教学”的感悟 篇十一
一、自学——自主学习,我最棒
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活动最终都得出一个认知:与其机械地让学生记住一些具体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填鸭式的满堂灌的课堂,无法真正的产生创新人才,而如果让学生真正的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真正的学会如何去高效的学习,那么,学生的潜能在这一过程中就会被激发,培养出来的就将是具有创新的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学生,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利用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标下的三维目标中,应达成的第一目标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历史学科本身是一个涵盖面极其广泛的学科,是一个积累的学科,再加上初中课程设置考查目标和考查方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带着的是消极态度,只停留在机械的记笔记、划知识点的层面,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那么如何改变这样的状况呢,那就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即创设出能让学生乐学、愿学的课堂环境。
首先,我把各班级的学生都分成四组,每组4~5人,每组设一位组长。接着,我按照每堂课的具体知识点,以填空题形式下发导学案,让学生先独立阅读课文,在预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导学案的内容。这一环节结束后,组长带领本小组的组员,对照下发参考答案进行小组内的研究和探讨,最先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选派代表到黑板前展示本小组的成果并予以讲解,主要讲解与习题相关的本节课的知识点。其次,补充讲解与知识点相关的文献资料、图片及地图、图表等知识。这样的教学流程设置,不仅通过学生的表述让全班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训练了讲解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同时不断的提升自我,实现了超越自我的目标。而其他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更好地夯实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当然在课堂中,教师也要适时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解题方法。
新的课堂使师生角色实现了互换,学生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角,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老师则由课堂的主宰者变成了引导者和服务者。这样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对于小班额的班级构成而言,可以真正地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动起来,参与到课堂中的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训练的机会,而这个过程,还能增强学生大胆尝试的自信心。
斯托利亚认为:“知识只有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因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交流之后,再提出质疑,通过小组交流或者师生交流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质疑的范围很广,包括教材的知识点,参考资料,甚至是历史教材中的某些观点,均可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在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初实行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学生并不适应,但在不断的训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施行,现在学生已经基本适应,能快速地掌握当堂课的基础知识,而且全班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致都比较高。
二、互学——合作探究,求共赢
新课标下的教学三维目标中,需要达成的第二个目标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的能力。传统课堂,大多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样的传统模式,课堂变得没有生气,只注重知识点的掌握,而忽略能力的培养,最终课堂没有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我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题型,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1. 历史材料分析题——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历史材料分析题是学生学习历史中的难点,学生对材料题具有恐惧心理,缺乏自信,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没有好的解题方法作为依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采用了课堂讨论的方式。历史材料题综合能力的要求很高,阅读材料的能力、思考能力、知识的归纳和整合能力等等,这些要求如果没有长期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是很难达成的,正是基于此状况,我在教学中,采用课内利用学习小组的方式,首先借助教材资料,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文字材料、地图和图画等),通过小组内的探究与合作形成本小组的观点,接着诠释本组研究探讨的成果,最后在小组间进行观点辩论,这样的教学流程设置,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思考、探究、表达自我的观点,最终达到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目的。
2. 合作探究题——以活动课的方式解决。历史活动课强调的是“活”,突出的是“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每一次活动课都要精心设计,要求全体学生参与活动设计,包括课前的组织、策划、准备,课中的主持,负责实施及课后的总结评价,都由学生协作完成。如,历史七年级下册活动课《文成公主入藏》。活动形式——历史短剧。活动方案的设计都由各小组分别负责完成(包括场景,编剧,导演,演员,旁白,服装,美工,配乐及评委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指导协调作用,给学生以极大的活动余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评学——自己检测,显身手
当下的初中历史这门课,缺乏检测手段的多样性,但实际上好的、恰当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检测手段,对于课堂教学是极其必要的和有益的,会起到补充深化和巩固历史知识的作用。在新的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我采用了竞争机制下的检测手段,针对小组合作的班级学习体制,我设立了优秀组员、优秀组长的评选活动,这样的检测机制,首先既可以让每位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与合作中,提升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一部分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培养高素质的班级管理人才;其次,在课堂中采用抽签快速抢答的评估手段(题型有选择题、填图题、改错题、简答题等),这样的考查手段,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时刻准备着,让每一位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既夯实了基础知识,又提升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知识点的归纳整合能力,逐步掌握解答各种题型的方法,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12.中职数控专业“小班化”教学 篇十二
关键词:中职,数控,小班化教学
一、“小班化”教学问题的提出
现今社会, 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 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加严苛, 不但要求其掌握坚实的技术能力, 还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是, 当前数控设备的价值昂贵, 应用于教学的设备数目太少, 所以大多数学生只能远远地观摩而缺乏上前动手操作的机会。久而久之, 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下降, 远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以45人为一个班级单位, 以数控机床教学的过程为示例, 五六人合用一台机床, 每周6节数控机床教学课程, 每节课45分钟, 除去借还工具、整理材料的时间, 每个学生每周的实际操作车床的时间还不到1个小时, 一个学期的总共实际操作时间不到20个小时, 再加上师资力量不足, 学生的文化基础差、接受能力不够强、自控力不足等原因, 学生远远无法达到教师的期望, 也远远达不到社会需求的标准, 也证明了“小班化”教学的重要性。
二、“小班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小班化”教学不仅仅是教学规模上的减小, 也是以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中职院校实施“小班化”教学方式, 其理论依据有以下几点:
(一) 中职院校学生的特质
1. 中职学生不同于普通类高中生, 他们的文化素质较差, 自控能力不足, 在学习能力上普遍存在不足之处, 使他们产生了自卑心理, 给自身定下了“差生”的概念。因此, 想要他们掌握坚实的实践动手能力, 必须采用“教师帮助、学生互助、本身自助”的教学机制, 而这种教学机制与“小班化”教学模式十分吻合。
2. 另外有一部分学生, 他们的思维活跃度高, 动手能力强, 往往很容易掌握实践操作的要领。
这个时候“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就无法满足他们的动手需求, 间接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班化”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 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让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变得更加优秀, 让操作能力一般的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 实践操作课程的特点
实践操作课程以学生的安全为首要前提, 在此基础上规范学生的操作动作, 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以求达到提升实践操作水平的目的。然而在进行难度系数较大的车床操作实验的时候, 不但学生要眼疾手快, 教师也要不停地巡视, 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但是由于上操作课程的人员较多, 教师对负责学生的安全就已经感到吃力, 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所以, 实践操作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为宗旨, 就有些“纸上谈兵”。
三、“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中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科独进, 分科教学, 分段操作, 单科结业。这种模式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宗旨相违背, 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改善, 然而“小班化”教学在实践过程中, 严格遵守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以循序渐进、滚动式的前进方式和螺旋式的教学步骤展开, 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 形成小规模教学和大规模训练的教学模式。就拿目前的数控专业来说, 数控专业有钳工、普车、普铣以及数控铣、加工中心、数车等实训工种, 不同的工种有不同的实训车间, 如果班级内人数较多, 就会产生“放羊式”教学的效果, 而采用小班专业化教学, 保持班级人数按照十人分组, 去参与不同工种的实习, 这种小模块教学实际上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对某一特定的工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教学。数控教学的关键还是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严格按照理论、示范操作、教师指导、学生考核以及学生自评、教师总结这几个步骤来展开。而大模块教学就是在每一个小模块教学结束之后, 进入下一步教学活动中, 还是从某一个工种开始, 将所有的工种轮流更换一次, 形式相同但实践的内容不同, 从理论上看, 更加深刻、更加复杂, 对技术的要求更高, 依次实现大模块和小模块的反复循环, 达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效果, 还能适当提高学生的技能, 实现有针对性、有层级的培养, 最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在具体的小班实践教学过程中,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班教学的优势, 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重点开发。
(一) 教师要适当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尽可能地赋予课堂趣味性。比如, 在数控车床编程教学中, 教师可以选用国际象棋作为教学载体, 引导学生通过对32个象棋的加工程序进行编制, 掌握数控编程最基本的方法、熟悉不同指令及代码的使用方式、掌握多种加工工艺, 最后将成品象棋送给学生, 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教学效率必然会有所提高。
另外, 敢于打破常规的教学形式能够达到非比寻常的教学效果, 对比数控车床和普通车床我们可以发现, 圆弧表面的加工比较简单, 很多学生第一次参加数控实训时, 看到往届学生加工出来的圆球往往很感兴趣, 这种兴趣点也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慢慢渗透, 在学生对教学内容充满好奇和期待的状态下展开教学, 效果会出奇的好。
(二) 教学中引入教学评价机制
在中职数控教学中, 教师需要提前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意义向学生传达清楚, 让学生在实训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实训时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要明确告诉学生每节课有每节课的任务, 教学内容要尽可能本节课完成, 并根据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对工具的使用方法、完工成品的质量, 对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打分, 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 对做得略差的学生适当给予惩罚, 不能让学生抱有做和不做、做得好坏都是一个结果的心态。
(三) 融入分层教学, 创造一个竞争环境
中职学生已经拥有相对成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逻辑, 不同学生在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等方面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状态, 这就造成同一个教师、同一个班级、同一种教学资源, 然而不同学生的学习成果相差十万八千里的现象,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得到整体性提高呢?分层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教师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熟悉各种实践操作;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 教师要引导学生超越自我, 不断巩固;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教师要引导学生冲击更难的部分, 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创新, 努力使这部分人才成为技术尖子。这样一来, 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潜在的竞争环境会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使学生在数控专业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中职院校作为社会的人才培训机构, 它培养学生就像是生产商品一样。学生的技术水平不达标, 就像是这个公司的产品质量不好。一个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好, 在市场上就缺乏竞争力, 长此以往, 公司就会陷入危机。学校也是如此, 学生在学校里学不到技术, 进入社会后也将得不到企业的认同, 学校就会面临着学生的信任危机。为了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 中职院校的“小班化”教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冯华.中职数控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14) .
[2]李丽.职业学校数控专业建设浅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 (3) .
[3]刘超平.浅析中等职业教育数控专业的建构[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13) .
【小班化教学研讨方案】推荐阅读:
小班化教学理性思考06-15
小班化教学的反思09-16
小班化教学的感悟09-21
小班化教学工作计划06-12
董市小学小班化教学小结09-13
小班化教学工作会会议10-25
王效香小班化英语教学案例06-13
小班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组织形态06-28
小班化教学教育论坛课堂有效性08-14
浅谈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