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绘制篮球教学设计(精选11篇)
1.第十课绘制篮球教学设计 篇一
《弟子规》第十课教学设计
花厅小学林媚清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第十册主要围绕“尊长”这一行为,分别韵文释文.拓展.故事四个板块。韵文意在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有长幼之分,尊重长辈及如何向长辈打招呼。释文中通俗易懂,但要注意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故事《张良与黄石公》则以生动的事例诠释了张良敬长尊贤的行动,赢得了长者贤人赠送奇书,成为开国功臣之一。《弟子规》的这一道德规范充分体现了道德行为与道德素养的完美结合。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做到熟读成诵。
2.读中感悟。学生了解见到尊长怎样打招呼。
3.借助故事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得失,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懂得从小就要养成敬长尊贤的习惯。
4.在诵读韵文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
1.抓住主题,环环相扣。借助课文介绍幼长相遇告别和幼长同处的礼仪。进入诵读入韵读文明意,悟理导行的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诵读以求音准韵圆。故事诠释以达晓理明义,行为介入以臻礼仪。
2.确立以“读—思—悟—行”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实现理解.感悟.思辨.导行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读韵文.节奏.腔正韵圆,做到熟读成诵。借助故事和明辨是非,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再度思考,引导学生将古代礼仪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弘扬国学精神,增强文明意识。
四.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都强调要遵循文明礼貌。可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把它丢了。今天,我们小朋友一起帮他们找回来,让大家都养成礼貌习惯,好不好?
出示文本第十课
﹙二﹚诵读课文
1.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同学们先听听老师读课文,若觉得老师读得不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若觉得读得不错,请给老师一点掌声。
2.师配乐范读韵文
3.生集体朗读韵文﹙注意读音)
4.男女生分读(注意停顿的地方)
5.分小组读(声音响亮,读得有板有眼)
6.练习快速读
7.试着背诵韵文
(三)品悟课文
1.请同学们再读韵文,把读懂的和不懂的地方都做上记号。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对照译文再读读课文,想想古人见到长辈是怎样打招呼的。
3.学生交流汇报(师相机引导学生把古代的礼貌和今天的生活结合起来)
4.在什么时候可以不行礼呢?(人家在谈话,上厕所.洗脸.在车上以及不方便的地方可不拘礼节,尤其是马路上.十字路口都不能去分散人家精力。人家在高处.你在下边.也不要打招呼!太危险了)
5.今天我们学习了许多礼貌礼仪.现在老师遇到了麻烦,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所学的给老师提供点帮助。
师生情境表演,家里来了客人送人怎么送?
a.学生讨论汇报
b.师引导小结:不要人家一出门,你就砰!把门关上.要等到客人走到看不见了你才可以关门!不常来的客人对你家的环境不太熟悉,你要送到车站站点,等人家上了车,你再离去!远路的客人,更要送到汽车或者火车站,车开了才可以离去!以表示尊重之心。.送电梯的客人,要等到电梯的门关合后,方可转身!还要有礼貌用语“欢迎下次再来!”或者“慢走!恕不远送!”以及“再见!”等。做为客人也要回敬主人:“请留步!不必再送!”这些需要小朋友在生活实际中要慢慢学习!
(四).故事诠释
1.生读故事《张良与黄石公》
汉朝的张良,十分敬老尊贤。有一天,张良路过一座桥,桥头坐着一位老人,故意把鞋甩到桥下,叫他去捡。老人甩了三次,张良不厌其烦地捡了三次,还替老人穿上鞋子。张良的行为感动了老人,老人送给他一奇书。这部奇书就是《太公兵法》。后来,张良凭着从书上学来的出神入化的计谋,做了刘邦的军师,名列汉朝三大开国功臣之一。
a.说说读完后你的感受
b.如果你是张良你会怎么做?
(五).明辨是非(动画展示)
1.张红在上学路上遇到了老师,脸一红,就跑了。
2.在过十字路口时,小强突然看到好久不见的李叔叔,连忙大声地打招呼:“李叔叔好”
3.在坐公共汽车的半途中,小丽发现上来了一位年迈的老大爷站在她身边,连忙把脸转向窗外。
(六).课外延伸
1.古代人见到长者都是鞠躬作揖,在现代社会中见到客人或朋友,都有什么礼节?(握手.拥抱等)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握手的正确礼节。
见了客人,先把手伸出来,成45度角。(一般习惯用右手握)同时腰也要稍弯一点,不能太挻直,会让人觉得傲慢!
握住对方的手时,不要太用力,也不要太松。用力太猛,会握痛对方,也不礼貌!手抓的不紧,会让人觉得你敷衍了事,不热情!眼睛要看着对方,同时说话。比如:“你好!”“欢迎你!”等等。时间不能太久,不要抓住人家的手不放。有的人摇起来就没完。这些都是不规范的。
尤其是男士握女士手的时候,更不能抓住不放!会让人感觉到不礼貌!
3.介绍握手时需要注意问题及介绍的的规矩。
握手时需注意几个问题:
(1).男女握手的时候,一定要女士先伸手,男士才可以伸手。
(2).长幼之间,一定要长者先伸手,晚辈才可以握长者的手。
(3).宾.主之间,一定要主人先伸手,客人才可以握手。
(4).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下级才可以握手。
介绍人也有规矩:
(1).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要先介绍新朋友给老朋友。
(2).如果其中有女的,要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
(3).长幼之间,要先介绍幼者,后介绍长者。
(4).宾主之间要先介绍客人,后介绍主人。
(5).上.下级之间,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
4.互动:请一些愿意参与的同学一起实践握手的礼节。
(七).总结
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人人从工作出发小培养,有些同学认为我们还小,没有必要学,长大了自然就会做到。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人的性格和习惯都是慢慢培养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谁也不可能一日就变成另一个人,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
韵文: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板书设计:
第十课路遇
(幼)我—————————————〉 长
︱ ︱
︳
作揖.下马.下车︳
︳
待百步<————————————过 同处
(幼)我—————————————>长
︳︳
勿坐立
命乃坐坐
2.第十课绘制篮球教学设计 篇二
思考中卓越成长第十课,也是本书关于青少年如何成长的最后一个理念,要求你在成长中,让自己的心灵保持绝对的平静。
当今世界,竞争日益激烈,技术日益发达,财富日益丰富,而我们的心灵却越来越疲惫。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念头一个接一个涌来,想法接连不断,对外界事物的注意也是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心情时好时坏,情绪忽高忽低……
总之,似乎我们的大脑和身心从来没有休息过,永远在疲于奔命,特别是在当代高效率、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要寻求片刻的宁静简直就是痴心妄想。这种身心状态对我们思考中卓越成长带来的影响绝对是负面的,它所带来的后果就是莫名烦躁、急功近利、感官刺激、忧郁压抑、自我封闭,乃至生命的过早夭折等等。
正确思考是力量,自我认识是优势,平静的心灵则是思考中卓越成长的珍宝。心灵的安宁来自于长期正确的思考和耐心的自我控制,它意味着你在思考,在成长,在成熟,以及对于你生活的世界、生活的意义一种不同寻常的感悟。
要保持心灵的和谐与安宁,你需要加强对自己、对他人、对与你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切事物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当你对人对己,对生活中的一切有了自己正确的理解,并能透过一些虚假现象看到事情背后的真相和规律,以及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间的因果关系,就没有什么能让你感到大惊小怪、勃然大怒、忐忑不安或悲伤忧愁,你会永远保持心灵的和谐与安宁。
一个心灵平静的人,才能听到来自上帝的声音,才能发现埋在尘世中的珍宝。一位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手表遗失在谷仓里。他遍寻不获,便定下赏金,要农场上的小孩帮忙,谁能找到手表,就给他50美元。
重赏之下,孩子们都四处翻找,可是谷仓里到处是成堆的谷粒,要在当中寻找小小的手表,谈何容易。孩子们忙到太阳下山,仍一无所获,只好放弃了50美元的诱惑,回家去了。
只有一个贫困小孩,仍不死心,希望能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前找到它,以换得赏金。谷仓中慢慢变得漆黑,小孩虽然害怕,仍不愿放弃,不停摸索着,突然他发现在人声安静下来之后,有一个奇特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顿时停下所有的动作,谷仓内更安静了,那滴答声也变得十分清晰,是手表的声音。终于,小孩循着声音,在漆黑的大谷仓中找到了那只名贵的手表。
其实思考中卓越成长的法则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专注与单纯。循着内心的引导,不为复杂的外界所困惑,终将能获得成长的智慧。
即使是一个智力平平、成绩中等的学生,如果你能提高自我控制和保持平静的能力,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学习会越来越轻松。因为你的心灵一旦平静下来,你的头脑就会越来越好用,思维越来越清晰,记忆也会明显增强,学习起来当然就能轻松愉快。
镇定自若的人总是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他就像是烈日下一棵浓荫茂盛的大树,或是暴风雨中抵挡风雨的岩石。
徜徉在平静的心灵之海中的人们,无论是急风暴雨,还是艳阳高照;无论是沧海巨变,还是命运逆转,都能泰然处之,力挽狂澜。这样的人永远都是镇静、沉着、友善。平静的心灵,是思考中卓越成长的珍宝,是生命盛开的鲜花,是灵魂成熟的果实。
如何拥有平静的心灵
一个人在思考中卓越成长会表现出双重性。一方面,你的外部在不断地变化着,时刻处于不平静的状态;另一方面,一种永恒的平静却蕴含于你自身。你的心灵,在经历过被不和谐的情绪与悲伤的骚扰后,逐步达到和谐状态。而达到这一状态,就是达到了思考中卓越成长的至高境界。
事实上,平静的心灵的确能将你成长中的烦恼一扫而空,或抛之脑后,从而体验到解脱后的轻松。研究发现,那些成长中能保持心灵平静的青少年,比那些遇事冲动的人更能应对成长中的挫折和挑战。
那么,什么是平静?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宁静呢?
有个故事讲的是古代一个国王出一大笔赏金,看谁画得出最能代表平静祥和的意象。很多画家将自己的作品送到皇宫,有的画了黄昏森林,有的画了宁静的河流,小孩在沙滩上玩耍,彩虹高挂天上,沾了几滴露水的玫瑰花瓣等。
国王亲自看过每件作品,最后只选出两件。
第一件作品画了一池清幽的湖水,周遭的高山和蓝天钜细靡遗倒映在湖面上,天空点缀了几抹白云,仔细看的话,还可以看到湖的左边角落有座小屋,打开一扇窗户,烟囱有炊烟袅袅升起,表示有人在准备晚餐,菜色简单却美味可口。
第二幅画也画了几座山,山形阴暗嶙峋,山峰尖锐孤傲。山上的天空漆黑一片,闪电从乌云中落下,也降下了冰雹和暴雨。
这幅画和其它作品格格不入,不过如果仔细一看,可以看到险峻的岩石堆中有个小缝,里面有个鸟窝。尽管身旁风狂雨暴,小燕子还是蹲在窝里,悠然自得。
国王将朝臣召唤过来,将首奖颁发给第二幅画,他的解释是:“宁静祥和,并不是要到全无噪音、全无问题、全无辛勤工作的地方才找得到。宁静祥和的感觉,能让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能维持心中一片清澄。宁静的真谛就只有这么一个。”
正如故事中所说明的,要保持心灵的平静并不是让心灵一片空白,而是注入富有创造性、积极性的想法。如此一来,面对成长的一切烦恼、挫折,你都能泰然处之,更不会让那些从小困扰你的负面、消极的想法,影响你的成长和进步。
当然,培养平静心灵的最好办法就是每天保持一段时间的绝对沉默。在每天24小时中,至少抽出15分钟作为个人沉默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中,你不妨寻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在那里或坐、或卧、或躺,静静地享受属于你个人的时间和空间,既不与人交谈,也不读写任何东西,把你的心灵置于虚空的状态中,这有时难免会产生思绪扰乱的状况,但只要你努力尝试,终能使自己的心灵如同静止的水面一般波纹不起。此时,紧接着要做的就是“倾听”。通常,在沉默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和谐而美丽的。
事实上,在你紧张学习的每一天,抽点空闲,在头脑中想像一幅美好或温馨的画面,也是培养平静心灵的好办法。脑中想象夕阳西下时分,美丽的晚霞衬映着翠绿的山峦,月光映照在湖面,银光闪闪;温柔的白色浪花冲击着细软绵密的沙滩……诸如此类的画面,净化你的心灵,并产生有如良药般的神奇功效。
培养自己说话温和的习惯,也是有效的良方。你可以一再重复那些具有激励性、积极有力的温馨话语,自然而然地,你便能体会其中的奥妙变化。相反,如果你不断说出一些令人畏惧、恐慌的话语,你的心灵必然会逐渐变得脆弱过敏,甚至意志也变得日益消沉,而这种情形对你的思考中卓越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例如,早晨起床时和家人一次不愉快的谈话,很有可能成为当天不愉快情绪的来源,它让你一整天都闷闷不乐。其实,当你的言谈一再倾向消沉或不吉利时,情况便可能真的趋向恶劣。
因此,在每一天的开始,最好以平和的语言作为开始。相信你会拥有平静的心灵,学习效果会提高,成长就会越来越轻松愉快。
以下是四项培养平静心灵的技巧,坚持照做,你会体验到其神奇的效果:
1、课间休息时,放松全身,将背部挺直,让背部完全靠在你的椅子上,用心放松全身的筋骨,从头到脚都处于放松的状态,而且用意念在心中引导,“我的两脚放松了,我的双手放松了,我的背部、腹部、胸部都放松了,最后是我的大脑也完全放松”,一会儿功夫,你就会感觉到全身的舒畅。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大约五至六分钟。
2、大脑中想像自己的心灵是平静的水面,风不吹,波不起,没有一丝涟漪。假如心中翻江倒海,心灵是不可能风平浪静的。
3、回想曾经欣赏过的良辰美景,例如笼罩在晚霞中的村庄,骑在牛背吹笛的牧童,晨光里的山谷,夕阳高照的森林,或是河上月光的倒影,或是半夜悠扬的歌声。
4、坚持以平稳而感性的口吻说些积极、正面的语言,例如“鸟语花香”、“心旷神怡”、“富贵详和”等,并一再重复。
思考中卓越成长的空隙
思考中卓越成长,是一个从幼稚到成熟,从平凡到卓越的过程。它矛盾而复杂,贫贱与富贵、痛苦与欢乐、失败与成功、荣耀与耻辱、曲折与顺利、疾病与健康等等,参杂其中。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成长留下一点空隙,就像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一点缓冲的余地,可以随时调整自己,进退有据。
生活的空间,须借清理挪减而留出;心灵的空间,则经思考开悟而扩展。打桥牌时,我们手中所握有的这副牌不论好坏,都要把它打到淋漓尽致;思考中卓越成长亦然,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处理它的方法和态度。假如我们转身面向阳光,就不可能陷身在阴影里。
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当我们抓起泥巴想抛向别人时,首先弄脏的也是我们自己的手。一句温暖的话,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自己也会沾到两三滴。因此,要时时心存好意,脚走好路,身行好事。
光明使我们看见许多东西,也使我们看不见许多东西。假如没有黑夜,我们便看不到闪亮的星辰。因此,即使是曾经一度使我们难以承受的痛苦磨难,也不会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它可使我们的意志更坚定,思想、人格更成熟。因此,当困难与挫折到来,应平静地面对、乐观地处理。
思考中卓越成长,你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就行,再伟大的人也难免有失足的时候;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再优秀的球员也不可能每场球都赢。只要你奋斗了,拼搏了,就可以无愧地对自己说:“天空不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泰戈尔语)这样就会为自己思考中卓越成长赢得一个广阔的心灵空间:得而不喜,失而不忧,成而不骄,败而不绥,就能实现自我超越,铸就人生的辉煌。
思考中卓越成长还要避免与那些只有小思想的人发生冲突,更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话语称起来不重,但稍一不慎,便会重重地压到别人心上;同时,也要训练自己,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话扎伤,更不要被别人一句侮辱的语言,就对整个人生失去希望。
2004年四川省某中学一女生,因被老师骂成“连坐台资格都没有”,便从学校教学楼上纵身跳下,自杀身亡,一朵年轻的花就这样凋谢了。悲剧的发生,使社会震惊;悲剧的酿成,使更多人警醒。珍爱自己,珍爱生命,你才能在急风暴雨的袭击中,茁壮成长!
思考中卓越成长,你还要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快乐与痛苦。要认识到快乐与痛苦是你成长必然面临与伴随的两种不同情感。首先你要明白,一个人成长得快乐与否,取决于自己内心的态度而绝非外在表现。要拥有快乐就必须善于思考,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你的心属于你自己,你是自己内心惟一的主人。倘若你能把所有负面的反应都阻隔在心灵之外,你就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愉悦,快乐就会油然而生。
其次,要敢于直面痛苦。这个世界不会挖空心思主动讨你的欢心,也不会每时每刻都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你面前。成长就是在一连串的忧愁和烦恼中滋长和存续的。要学会面对成长中遇到的酸楚与艰辛,但不要被烦恼与痛苦所绑架和缠缚。痛苦有时是必要的,它是人生一剂苦味的良方,吃了它会使你更加明白生活的甜蜜与美好。歌德说过:“凡不是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
记住:你虽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你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掌握自己;你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你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思考中卓越成长,一定要让自己豁达些,因为豁达的自己才不至于钻入牛角尖,也才能乐观进取。还要开朗些,因为开朗的自己才有可能把快乐带给别人,让生活中的气氛显得更加愉悦。
最后,你要明白,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有余;舍弃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阔的拥有。
3.第十课绘制篮球教学设计 篇三
温馨提示牌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为三年级下册的第十课内容,在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就已经有使用电脑画图软件绘画的技能。本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画图软件中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让文字工具和矩形工具,颜色填充工具等多种画图工具相结合的综合应用课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但可以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还能制作一个简单的提示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还能使学生多观察周围的行为,增强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的意识,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团队精神。
学情分析:该年段的学生能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有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对画图和设计的方面也颇有兴趣,所以本节课把画图和计算机相结合,十分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使其与其他画图工具相结合;知道并学会这些工具的使用 技能目标:
1.掌握文字工具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颜色填充工具修改颜色 3.学会设计简单的校园提示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验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2.使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完整结合。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文字工具,制作简单的提示牌。教学难点:在画图软件中对文字的修改。教学过程:(一)导入
教师演示一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学生: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这样子对吗?我们看到这样子的行为,该怎么办?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请学生回答
老师讲诉:亲切温馨,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内涵丰富的“温馨提示牌”,就像无声的老师,提醒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中温馨提示牌,有的是广告公司设计的,有的是同学们自己绘画的,也可以通过电脑的画图软件设计,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怎么用电脑画图软件设计一个简单的温馨提示牌呢? 学生回答
老师揭题:温馨提示牌
【设计意图】通过照片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从而揭露课题:温馨提示牌(二)新授
在学习制作提示牌之前,我们先来看着两张图。1.比一比
课件出示两张图片,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张图片哪张好?为什么?
学生回答:第一张,第一张有图案,有颜色,美观,大方,精致,色彩鲜明,引人注目。
【设计意图】通过两张图片对比,让学生初步认识和区分一个好的提示牌应该要有哪些特
征。
2.说一说
课件出示10-4的图片,让学生阅读下书本内容思考下,来说一说。我们提示牌的组成部分?
学生说:提示牌由外形、提示语、插图组成。
老师说:那这三个部分,同学们认为哪个部分最重要? 学生说:提示语
老师说:没错,提示语最重要,而且不同的地方要有不同的提示语。
【设计意图】请学生说一说,让学生先观察,了解一个温馨提示牌应该具备的要素,对下面的制作有提示的效果。
3.做一做
任务一:输出彩色文字
老师说:那提示语最重要,那么画图软件中有什么工具可以让我们输入提示语呢?文字工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教师演示使用文字工具并讲解字体属性的设置。请学生操作,老师巡视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教师讲解:文字输入完毕后,虚拟框消失,这时候要修改文字的字号,字体,颜色可以修改吗?
虚拟框消失,文字就转化为图片,这时候没办法移动文字的位置,也没办法修改字号和字体,但是可以使用颜色填充工具,修改文字颜色,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绘制不同颜色的文字。
【设计意图】教师演示指导,使学生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为下面制作简单的温馨提示牌打好基础工作。
任务二:绘制校园提示牌
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那么现在就可以来学习下制作简单的校园提示牌。
教师课件出示绘制校园提示牌的分层步骤,并讲解演示 第一步:画外形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再请学生上台演示 第二步:输入提示语
教师先示范,学生练习操作,教师巡视指导,请学生上台演示 第三步:画插图
教师请学生自己完成这部分,调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解决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请学生保存作品,提交。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习,学生动手操作,可以逐步实现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设计过程中允许学生创作自己喜欢的提示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热情。(三)交流展示,小结
1.演示一些学生的作品。
2.欣赏下课件老师制作的优秀温馨提示牌的视频
3.小结:参考书本P60页的活动表,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作品,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优秀作品,从而能够完善自己的不足。通过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
(四)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创意大比拼,自己开展完成为学校的公共场所设计一个独特有趣的提示牌? 【设计意图】作业布置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五)设计说明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尽量减少教师讲授时间,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学会自己完成任务。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以任务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演示,以及学生之间相互的交流来完成任务。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修改和呈现作品,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是一门用电脑画图的课程,这门课程结合了美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用情景的方式导入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辅导,使学生能顺利掌握本节课内容。板书设计:
4.第十课绘制篮球教学设计 篇四
秭归县实验小学:贾艳华
《每天进步一点点》这节课在教学开始时我设置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开头——引用童谣: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损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我用童谣让学生明白不要认为事情小而忽略,一心只想做大事,只有每一天进步一点点,自己才会不断进步!这样我抓住主题引入让学生对书中的故事讲的道理也明白,自己的思想也会改变,自己才会进步!接着我让学生看教材上引用的佳佳的故事:佳佳心想妹妹掉进水里,我就去救她,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呀!可是妹妹让他陪她玩,佳佳却说:“快走开,我是要做大事的!”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每天进步一点点应该从小事做起,而不是异想天开!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隔一两天就做一件好的小事,日积月累,每天一点的进步,累积成一个月或者一段时间后质的飞跃,教材上的一句话说得真好:做大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你会为自己的进步感到吃惊。
在学生明白每天进步一点点才会慢慢进步一大步后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进步的方面,比如:打球、踢毽子、画画、讲故事、学习等等。我当记者采访提问:你哪一些地方进步了?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进步的地方,有话可说,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学习使自己进步!下课后,有了这个灵感掀起学生讲故事、踢毽子的浪潮。这就是学以致用,润无心无声的效果,课堂与生活结合,生活与课堂结合,学生下课后玩得开心,有秩序,这样课外活动安全了!
-1-
这个环节为主题“每天进步一点点”造势,我想在半个月后,再举行一次这样的总结活动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懂得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得“坚持不懈”的道理。
5.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篇五
一、考点概览(见《学案》Px43)
二、考情分析:(1)高考对本课考查的重点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紧紧围绕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滞后、经济结构问题突出、资源能源消耗高、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切实把握如何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三、考向定位
1.从知识的考查看:重点考查科学发展观,经常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在高考中地位一般,掌握基础知识即可。
2.从试题类型上看: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多考查选择题。围绕主题,抓住主线,选择题和材料题都是考查的重点。科学发展观时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其含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多以材料题的形式考查,并与企业经营、宏观调控、对外开放等结合起来。
四、复习策略
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阐述了我国当前经济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复习时,要把握一个关系,即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要求与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的关系。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复习时要把握一个思想、四大战略,即从指导思想看,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发展战略看,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来理解。
2.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本单元立足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明确了我国当前经济生活的时代背景,即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复习时,要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理解当前经济生活的时代背景。同时,要把握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理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扩大内需的方针;理解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与企业经营、国家宏观调控、对外开放的内在联系。
3.关注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问题,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知识考查相关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
①结合十二五规划,认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了解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②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所应采取的措施。
③结合当前小微企业的经营困难,理解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要性及其举措。
五、名师点睛:(《学案》Px43)一个内涵:科学发展观;
三项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四条措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
六、考点分析:
考点一:小康社会建设与科学发展观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三步走”战略(了解即可)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总体小康的实现
总体小康的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2)全面小康的目标:(Pk86)①总体目标: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具体表现:A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B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C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D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E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注意《学案》Px43的特别提示)三个方面的新要求(Pk86—8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简而言之就是,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享受的机会是平等的。
①在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
②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③在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基础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
④在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
3、科学发展观(主题)(1)(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每一点的要求需要背熟。Pk88)
【特别提示】常见的判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涵的方法: 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是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推进;协调是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强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②把握科学发展观具体内涵的同时,要注意把握材料主旨,特别注意自身表述正确,但材料中未体现的选项要排除。(2)(为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重要性
②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后果,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必要性
(我们的小康社会为什么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①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②我国在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的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这在本质上是发展不够科学的表现。加之,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如果发展方式不转变、发展不科学,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窄。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是符合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的发展。(3)(怎么办)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Pk88—90)①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要求: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注意:①这种发展是建立在质量和效益基础上的又好又快地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GDP增加的发展。②“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上世纪50年代,我们曾提出“多快好省”,“快”在前,“好”在后。自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发展市场经济以来,也用“又快又好”的说法。“好”在“快”前:体现中国经济增长思路的变化,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好”在“快”前::表明党和政府,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更趋准确,中央领导集体对经济的驾驭能力,更加成熟和科学。)
②必须把以人为本 作为核心立场。
要求: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③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要求: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④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要求: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思维拓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党的十八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统筹各方利益关系,这是对统筹兼顾的深化和发展。
※ 怎样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分主体整合)(1)从国家角度看: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宏观调控手段,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 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④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从企业角度看:
①依靠科技采用先进技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②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③尊重和维护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及各项权利,让劳动者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思维拓展】
1、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 ※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
2、加强宏观调控对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市场作用的消极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减免税收、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这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充分体现了政府让利于民,是保障民生,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重民生,调结构,促进总量平衡,才能做到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拓展延伸】衡量发展是否科学的标准
①衡量发展是否科学不能单纯关注经济增长,而要看社会总福利增长; ②不能简单看人均数,而要关注不同阶层的公平;
③不能以富人为标准,而要更加关注弱势群众和多数人群。
考点二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含义(是什么?):
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的重要性(为什么?):(Pk88)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体措施:(怎么转?)(Pk89—90)和《学案》Px44(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①重要性: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②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为什么?怎么办?)【思维拓展】 正确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意义: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出路。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现阶段我国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即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因此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关键是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
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我国虽然是贸易大 国,但是我国自主品牌的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较少,对外来技术依赖较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措施: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在技术研发上应该利用市场来配置研发资源。
②加强宏观调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创新环境。
③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相结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④坚持对外开放,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技术,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2)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①重要性: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②要求:
A、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一个立足点、两个更多依靠)
B.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四化”道路)
C.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一个战略)【思维拓展】:
1、新型工业化道路?
含义: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目标: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2、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对生产调整和升级、对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起着导向作用。消费结构的升级将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②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①重要性: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坚持一条道路、坚持两个方针、形成两个关系)
【思维拓展】如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①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②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减轻农民负担;
③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④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城镇化水平。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1)重要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要求: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时政热点】从经济生活三个主体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或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
(1)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2)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
(3)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小结】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记住)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⑤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特别提示】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科学发展的措施类题目的解答方法与步骤: 遇到这类题目时,(1)要加上一个总的要求(指导思想),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大力发展生产力。
(2)要联系教材中关于这一知识的内容,即创新驱动、推进„„、推动„„、全面促进„„等四大举措。当然,要依据材料内容进行取舍,不可全盘照抄。
(3)还要适当扩展,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经建中心和改革开放)、坚持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等。
(4)因为这类题目具有措施类题目的一般特征,所以回答时,应根据具体题意选择主体如国家、企业、个人等。当然,并不是所有题目都需要从多主体角度来组织答案,而是依据题意来具体分析。
【高考关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近几年高考试题常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
常见设问角度
(1)怎样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意义或措施。常用答题术语
(1)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4)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时政热词:包容性增长:—— 协调、公平、共享、和谐
1、所谓包容性增长,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涉及公平的问题:是包容更多的人群和地区的增长;在包容性增长的指导下,经济增长所惠及的就不仅仅是一部分人、少数人。反映了寻求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
2、专家:从国内讲,首先是和谐增长、科学增长。其次是对低收入人群有利。财富分配应该是公平的,大家都能增长中获得利益。从国际讲,国家跟国家之间应该是协调、和谐的增长,是共赢和多赢的,应该有益于多方。
3、政府:“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怎样实现包容性增长?(注意其他问法,例如:就实现“包容性增长”向政府提一些合理化建议)(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保证人民共享经 济发展成果。
(2)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上的作用: ①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②注重解决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
(3)要加快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着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结构调整。(5)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6)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7)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答题时注意不同的材料的个性)
七、典例赏析 例
1、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纳入党的指导思想,同时还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体现党政治理念从以前的以物为主走向以人为主的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内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各行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四化”同步的推进,符合时代特征,表明信息化已被提升至我国发展战略的高度。
请分析“新四化”是如何吻合了科学发展观的。(12分)
【答案】①“新四化”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符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3分)
②“新四化”提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3分)
③“新四化”同步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根本要求;(3分)
④“新四化”提出了城乡发展、工农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3分)
(把“新四化”与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几方面结合,言之有理即可。)例
2、科技发展决定中国的未来,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发展步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创新型国家在科技诸方面的比较
⑴材料一显示了什么经济信息?(4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10分)
答案:材料表明我国科研投入比较低,对外技术依存度比较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比较低。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意义: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③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⑤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例3.当前,一些发达国家海洋经济第三产业占比的平均水平超过60%。我国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已达70%以上。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有所改善,但 形势仍然严峻。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海洋经济发展。(12分)答案: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海洋经济结构;
②大力发展海洋科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新兴海洋产业; ③大力开展海洋经济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海洋产业竞争力;
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例
4、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把生 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 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调整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应如何建设生态文明?(11分)
答案:①运用先进科技改造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兴产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3分)
②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道路。(3分)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搞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3分)④大力发展旅游观光、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2分)
例
5、材料一
2011年底,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建设生态山东的决定》,提出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态山东的奋斗目标,描绘出一幅鱼翔浅底、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美好画面。生态山东建设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且旨在以此为着力点,倒逼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2)生态山东建设对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怎样的要求?(7分)答案:①建设生态山东,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分)②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培育和发疑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推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一、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分)
③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分)例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学研究显示,大量的PM2.5主要来自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带来的恶果。随着工业化的日益发达,其危害逐渐显现,也逐渐受到重视。应对PM2.5无论对政府、企业还是公民来说都是压力和责任。
材料二:2012年 3月2日,国家环保部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与现行的《标准》相比,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将加强对PM2.5的监测,及时公布监测数据。
(注: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1)依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新《标准》为什么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并加强监测?(12分)
答案: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新《标准》加强对PM2.5的监测,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体现;(3分)
6.第十课绘制篮球教学设计 篇六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美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十课《参观券的设计》。
教材分析:
参观券的产生是随着社会文明、文化生活不断提高、旅游市场日渐升温而迅速发展,尤其是其中的设计理念和印刷水平也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我国的参观券种类繁多,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等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本课在带领学生欣赏和观察参观券的前提下,了解生活中票券设计的基本要素、方法和规律。通过文字的排列和图案设计,以学习设计参观券方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加强情感 态度、认知态度等的引导,并将美术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找原型,并沿着生活的轨迹充分的发挥想象,了解设计在方便生活、服务生活、美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喜欢美术课堂。课中设计运用了话剧表演,营造了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的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参观券的组成。主体图案的多种表现形式:摄影、绘画、电脑组合、文字的主次、大小、字体的变化、统一、色彩的主、辅、主劵、副劵、存根的比例,票面的纵横等。
2.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展览,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劵。3.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设计在方便生活,服务生活,美化生活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参观劵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制作精美的参观劵。
教学难点:
设计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功能的完整。教学准备:
各种不同的参观券、资料、课件、示范用纸、范画、彩色笔、彩色纸、图画纸、学生分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今天北京动物园新引进一批动物,喜欢动物的小朋友们赶紧来一起看一下吧,让我们随着视频来观看一下那里的情况。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工作人员让那位女同学进而没让这位男同学进呢?
学生回答:因为这位男同学没带门票。
由此揭出课题.门票也叫参观券。教师总结:参观券是参观展览、观看演出、比赛或游览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卡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参观券的设计。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丰富性。”本课从一开始通过视频,让学生很容易投入到创设的情景中,深刻体会到参观券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想更深层次的了解参观券的兴趣。
三、课中研讨、体验探究。
课件上出示同学们课前准备的参观券,分组研究回答相关问题: 一组:参观券由哪几部分组成? 二组:参观券的图案有哪些形式? 三组:参观券的文字由哪些特点?
四组:参观券除了作为入门的凭证以外,还有哪些用途? 四个小组比赛看那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回答的最全面。学生可结合课本中对参观券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请各小组派代表起来汇报:
一组:参观券的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案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二组:图案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
三组: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
四组:参观券的色彩
颜色鲜艳,对比强烈(课件演示)。
参观券的色彩,图案设计要协调,不影响主要文字。
各小组的观察的都很仔细,回答的都很全面,同学们掌声鼓励一下自己,你们都很棒。课件演示各种各样的参观券让学生欣赏,通过各小组的汇报,体会到票面的图案、文字、色彩设计与参观内容是紧密结合的。
设计意图: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小组比赛的形式,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能力。请学生起来汇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提升设计理念
老师问:同学们想一想参观券除了作为入场券的凭证外,还有哪些作用呢?(学生讨论)
1.使用价值(是一种参观旅游的凭证)
2.收藏价值(是景点的名片、知识的卡片、历史照片。在我国夏朝就有了,明代有了正式的旅游门券。)
教师问:既然参观券除了作为入门凭证外,还有收藏、欣赏、宣传广告的作用,那么在设计时又该如何创新和突破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提出好的建议和设计思路?(学生讨论)
生1:文字方面要具有宣传性,为旅游、参观者提供更大便利,如联系电话、乘车路线、提示等。
生2:印刷要更精美、清晰度要更高、选用材料要更贴切。
生3:参观券的发行要更灵活多样,如春、夏、秋、冬四季选用不同色彩的底色,节日参观券要更加突出喜庆气氛。
设计意图:美术教学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学生对参观券的用途进行探究交流,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欣赏感知能力,提升设计理念,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为自己喜欢的公园或博物馆设计一张参观券。作业要求: 1.主题明确。
2.主题图案充满主券,引人注意。
3.参观券的名称色彩醒目(一般用强烈对比方法进行主题与背景的色彩设计)。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得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
六、展示评价作业,总结全课。
学生把作品汇总在一起,固定在4开纸上,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黑板上。每一小组派一代表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先自评,再进行互评,可以比造型,比色彩,比谁的最有个性,谁的最漂亮。
2.提出修改意见 3.谈感受和收获
设计意图: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动手实践,自由创作,培养学生设计制作能力。开展互动式参观、交流,增强学生对创作的自信心与评价能力,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
通过学习本课让我们知道了参观券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希望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留意身边的参观券,养成收藏的好习惯。
课后延伸: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设计美观实用的参观券
板书设计:
参观券的设计构成: 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地点,名称,票价
《参观券的设计》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课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参观券,通过观察、比较、借鉴,帮助学生解决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由于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老师有的放失的引导,学生对参观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迫不及待的投入到参观券的制作中,作品质量还挺高,部分学生作品较有创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的美术活
7.第十课教案 篇七
教师寄语:站好自己的位置,牢记自己的使命,鞭挞自己的脚步,预定岑中的位置
学习目标:
(1)掌握秦统一全国的事件、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2)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3)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结合现实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习重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学习难点]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注意要在课本上勾画出重点内容。)
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用2分钟阅读P56页,找出以下问题答案并记忆)1.统一六国
(1)关键战役:。
(2)统一时间:从公元前 年至 年。
(3)统一结果: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
2.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用3分钟时间阅读P57页,找出以下问题答案并记忆)
(1)建立皇权:最高统治者称,至高无上,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2)中央政府:设、、,分管、和。(3)地方制度:推行,郡下设县,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用5分钟阅读p57-58页,找出以下问题答案并记忆)
1.经济上
(1)统一,统一使用 铜钱。
(2)统一,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2.文化上:统一,把 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
3.思想上:接受 建议,实行“ ”。
三、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用6分钟阅读p59页,找出以下问题答案并记忆)
1.北筑长城,抗击匈奴
(1)目的:安定北边,维护国家。(2)人物:。
(3)概况:西起,东到,蜿蜒 里。(4)作用:抵御。
(5)地位: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和 的象征。
2.开发南疆
(1)统一了、等地区。
(2)兴修了,沟通了 水系和 水系。(3)作用:为 和 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3.秦的疆域
(1)东至,西到,北至 带,南达
(2)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 的大国。
四、合作探究:
1、简述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封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4、焚书坑儒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
公元以前221,文字货币度量衡,秦灭六国来统一; 焚书坑儒暴政施; 专制集权嬴政始,北筑长城御匈奴,独揽大权称皇帝; 临洮辽东万余里; 丞相太尉和御史,开发南疆修灵渠,地方推行郡县制; 空前广阔秦疆域。
六、当堂反思
1、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1)
(2)
2、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达标检测(我达标我快乐)
1.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20年
2.秦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县令
3.秦始皇时开凿的、连接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渠道是()A.郑国渠
B.都江堰
C.白渠
D.灵渠
4.下列古钱币中属于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是
()
A
B
C
D
5.秦始皇征发农民修筑万里长城的目的是
()
A.抵御匈奴的进攻
B.抵御犬戎的进攻 C.控制少数民族地方
D.镇压人民反抗
6.你认为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是赞扬下列哪位人物的功绩
A.嬴政 B.李世民 C.拓跋宏 D.武则天
7.(2008年,长沙市)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该字的字体第一次成为全国规范文字是在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8.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重要官职有()
①丞相 ②县令 ③太尉 ④御史大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1)郭沫若在材料中所说的是什么事件?
(1)这件事是秦始皇接收了谁的建议后做的?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只有哪些书不烧?
(2)你怎样评价这一事件?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材料二 于是分天下三十六郡,郡置郡守、尉、监。请回答:
(1)“王”是谁?“初并天下”是何意义?发生在哪一年?
8.第十课 日月潭 篇八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漂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影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的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
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好像童话中的仙境。
9.第十课《葡萄沟》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能力目标: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情感目标: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学准备】
教学录像带、电教用器。【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美丽的地方。(看图生述)2.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么下面,我们亲自到那里去看看。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葡萄沟》。齐读课题。
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纠正部分字读音)
学生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注意多音字:
hǎo好地方 gàn干活 fēn分开 dīng钉子 hào好客 gān葡萄干 fèn水分 dìng钉着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生:葡萄沟的葡萄。)
挑生回答。
3.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
(1)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段落。(2)师布置默读,并检查默读效果。
①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当中的第1个问题呢?1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②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2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③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3、4组朗读第三自然段。
4.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现在可不可以用我们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一起来回答呢。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师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学生默读课文,小组交流问题,遇到不会的班上交流。小组代表汇报,师点评。
四、生字词教学。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学生谈谈自己认识了哪些生字。
2.指名学生认读、齐读生字并口头组词。以旧带新识字:难—维 语—吾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堡、沟 形近字对比识字:密—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词语。(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挑生读词,其他同学正音。
2.说一说,葡萄沟这个地方怎么样?(是个好地方)
3.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它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理解的问题。
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1.讲读第一段:
(1)默读课文,思考;葡萄沟在哪里?那里都出产些什么水果?画出有关的词语。(2)回答思考问题:葡萄沟在哪里?(新疆吐鲁番)新疆是我国一个自治区,吐鲁番是这个自治区中的一个县,葡萄沟在这个县内。(齐读第一句)
(3)那里出产些什么水果?(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葡萄)众多水果中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所以,这个地方不叫水果沟,而叫葡萄沟。
让我们来夸一夸葡萄沟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4)指导朗读。引读、指名读、齐读。
小结:葡萄沟不但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而且也是个景美人美的地方。2.读讲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人们喜爱葡萄沟的葡萄?(葡萄长得好)(2)本段有几句话?哪句是讲葡萄的?(3)分析第二、三句。
①指名读第二句。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枝叶茂密)解释“凉棚”。这句话说明葡萄怎么样?(种得多)
②指名读第三句。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果实累累)先讲什么?(成熟的季节)再讲什么?(葡萄果实成熟后的样子)结合看图,理解“一大串、一大串”。最后讲什么?(果实的颜色)葡萄有很多颜色,请在书上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用“——”勾出来,这么多颜色用个什么词可以概括?(五光十色)
③指导朗读。葡萄种得多,长得好,颜色美,难怪人们最喜爱葡萄,要读出这种喜爱的语气。(范读、齐读,师点评)
(4)这段除了讲葡萄沟的葡萄好,还讲了这个地方什么好?(指名读第四句,启发学生说出“人好”)课文中哪些词讲出了那里人好?(热情好客、摘下、吃个够等)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学生演示。
(5)这一段的第一句讲了什么?(指名读)读后回答。(葡萄种植的地方)(6)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齐读第二段。
(7)小结:第二段,作者先讲葡萄种植的地方,接着讲葡萄的枝叶成长情况、果实成熟的情况,最后讲老乡会拿最甜的果实招待客人,叙述有条理讲出了葡萄沟不仅葡萄好,而且人更好。
3.读讲第三段:
(1)第三段讲了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默读课文。这段有几句话?(2)葡萄干在什么地方制作?(阴房)
(3)看图:阴房建在哪儿?什么样子?课文是怎么描写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理解“山坡、碉堡、小孔”等的词义。
(4)葡萄怎样被制成葡萄干的?指名读第三句。
引导学生看图。热空气从小孔中流进,把葡萄的水分蒸发掉。慢慢地,葡萄就被制成了葡萄干。(5)在阴房中制成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词语。(颜色鲜、味道甜)(6)谁能说一说,这一段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先讲阴房的样子和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最后讲葡萄干的特点。)
(7)师补充资料:
以前有一些外国人来葡萄沟考察,对这种天然凉制葡萄干的办法大为惊奇,于是就拜师求教,回去后也学着用这种办法凉制葡萄干,结果都失败了,因为他们那里没有吐鲁番干热、多风的独特自然条件,只有我们中国吐鲁番的葡萄沟才能制作出这么好的葡萄干。
听到这个消息后,你有什么想法吗?(葡萄沟很好。)4.总结全文。
(1)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盛产水果、风景美丽、老乡热情)
教师归纳:葡萄沟水果出产多;最有特色的是葡萄。葡萄长得好(量多、色美),葡萄干有名(色鲜、味甜);那里的人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齐读全文。欣赏歌曲。
葡萄沟的葡萄瓜果甜又甜,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整个新疆都是好地方,同学们喜欢葡萄沟吗?
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全文,仔细体会。
三、指导背诵课文第二段。
自由练习背——指名背——集体背诵。
四、布置作业。
10.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篇十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与练习
1.辩证否定观的原理内容: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方法论要求
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②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内容: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要求:
(1)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3.创新的作用原理内容
创新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作用,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推动人类思维文化的发展。
总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方法论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
练习题
1.中国语言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下列说法中能体现辩证否定观的是()A.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就必须()①具有批判性思维
②怀疑一切、批判一切、推翻一切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敢于寻找新思路、树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没有新物种对旧物种的否定,生物就不会进化,人类就不会出现;没有新的社会形态对旧的社会形态的否定,社会就不能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都是新旧事物的相继更替。否定意味着新旧事物的决裂,旧事物到新事物的转折。这段话主要揭示了否定是()A.事物发展的环节
B.量变的过程
C.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D.事物联系的环节 4.千年前五位仙人的“五羊衔谷”传说使得“五羊”成为广州最为知名的一个标识。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名为乐羊羊,由着色为奥林匹克五环中五种不同颜色、形态各异的羊组成,名字组成“祥和如意乐羊羊”。从五位仙人的“五羊衔谷”传说到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的出现,说明了这样的哲理()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②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③辩证的否定就是抛弃一切
④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蝴蝶的生命史为:蝴蝶幼虫出生10天左右后发育成成虫,成虫45天后变成蛹,而蛹要经过地底下几个月的漫漫长眠才能化蛹成蝶,开始它最灿烂的历程。从哲学上看,化蛹成蝶的过程是()A.事物由质变到量变的曲折过程
B.事物自身的辩证否定过程 C.先肯定后否定,先克服后保留的过程
D.是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的过程
6.有创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动画片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形象个性化强,要么极其夸张,充满喜剧效果;要么稀奇古怪,充满神秘色彩。中国动画片并非技不如人,关键是缺少创意、想象和个性。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必须如实地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B.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和地位 C.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大胆革新,勇于创新 D.培养创新精神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
7.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③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④理论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
C.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D.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8.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①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必然灭亡的
②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③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④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1年扬州模拟)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和部署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要切实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强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我国需要()A.在矛盾特殊性的指导下研究矛盾普遍性
B.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环境保护作为中心工作
C.坚持内因决定外因,环境保护工作首先从自身做起
D.树立创新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现在,深圳在全市实施居住证制度,让外来人口拥有深圳“绿卡”。居住证制度是对户籍管理的传统理念、体制和手段、方法实行全面突破。居住证制度弱化了“户籍”概念,强调了“居民”概念,凸显了身份的公平性,能够增强广大劳动者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居住证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深圳特点的城市管理综合系统。据此回答10~11题。
10.推行居住证制度能从根本上解决深圳的人口管理问题,通过更新观念、创新手段,对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进行重大改革,构建制度化的高效管理体系。这体现出()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D.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11.居住证制度继承了传统户籍制度的合理内核,实现了对单位人、社会人的有效管理,既符合国家的指导意见,也符合群众的愿望和利益,既能弥补暂住证制度的缺陷,又能与户籍制度和市场经济发展相连接。这说明辩证的否定()A.是发展的环节,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动力来自人的改革
B.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以旧事物的一切因素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既保留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又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 D.具有相对稳定性,既保留基本特征,又能与时俱进
12.我国在高温超导电缆的研发领域实现了上百项创新与突破,取得了30多项专利。借助超导材料零电阻的特性,高温超导电缆与常规电缆相比,输电损耗只有它的一半,而输电能力却是它的3到5倍。这说明()
A.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B.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C.创新促使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
D.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3.月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美食。但专家指出,月饼高糖、高热量,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有时还是“健康杀手”。月饼要想成为一种健康食品,关键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否则口味再好,也不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要求。这表明()①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②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推动复杂事物发展就必须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④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说明了()A.辩证法的批判性思维有利于促进事物的发展
B.必须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C.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15.“人肉搜索”是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机器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网络社区活动。由于其在反腐败的同时也暴露了某些人的隐私,2009年1月江苏省某市立法禁止“人肉搜索”,结果网民大哗。下列对“人肉搜索”现象认识正确的有()①从当今时代的社会条件来说,它有存在的理由 ②对其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但可以全盘肯定
③“人肉搜索”具有暂时性,最终会让位于更高阶段的事物 ④对“人肉搜索”的否定纯粹是人为的外力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以百度和Google为代表的通用搜索过多地依赖机器而不是网民的力量,过多地关注知识和信息而不是个性和人性。“人肉搜索”增加了互联网和搜索系统中的智能化、人性化成分,在科技变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社会关系和制度的变革。这表明()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创新推动人类科学技术的变动 C.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D.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7.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此,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
②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③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
④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18.否定是辩证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这是因为 ①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之中
②没有一种事物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每一事物,总有一天要被否定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不了解辩证的否定,也就不会知道事物是怎样发展的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北京现代商报》载文强调,推陈出新永远是商家纵横商海的法宝。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其依据是()①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②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
③新事物是旧事物积极因素的总和
④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
20.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不讲继承,搞历史虚无主义,发展就失去前提和基础,民族的长处和特征就难以保持。现实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不讲发展,不研究与时代结合,传统文化就失去生机,也不可能很好地继承。上述观点表明传承民族文化就要
①对其坚持肯定与否定、克服与保留的统一的态度②维护其纯洁性,防止受西方文化的影响③通过发展创新维系其旺盛生命力④对其进行“扬弃”,批判和克服其糟粕,弘扬和发展其精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2011·盐城模拟)某校开展创新教育活动,要求同学们以“创新最美丽,创新出辉煌”为主题搜集材料,下列材料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①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 ②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
③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④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2011·苏州模拟)美国有个著名的植物园,它的各种珍奇名贵的花卉每天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却时有花卉不翼而飞的事情发生。为此,管理人员在植物园门口树起一块告示牌:“凡检举偷花卉者奖励200美元。”从此以后,植物园再也没有丢失过花卉。作为常规思维,要防止花卉丢失,就是要惩罚盗窃者,而奖励检举者的思维方法和做法,实践证明却更有成效。这说明()A.创新可以不用从实际出发
B.创新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C.创新就是敢想敢做
D.在特殊情况下,创新不需要遵循客观规律 23.(2011福建卷36)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的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材料表明 A.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
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C.科学理论能够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表现 24.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把握事物的联系,利用客观规律 B.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直接经验 C.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本质 D.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25.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图3)讽刺了一些人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
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 ④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26.[2011·浙江卷]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
27.辨析:坚持理论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敢于否定权威与书本,才能取得各项事业的成功。
28.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思考:创新的哲学依据有哪些?(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角度思考)
29.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指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一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全面实施《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从哲学角度看,我们为什么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从哲学上思考,我国青少年一代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参考答案:
26.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内容,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田螺遗梦》的创作就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它剔除了原有传说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保留了其中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国际元素,使之发扬光大,是一次成功的“扬弃
27.(1)世界永恒发展的,任何理论都是当时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历史局限性。坚持理论创新就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注重研究新情况,确立新观念。(2)坚持理论创新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权威往往比普通人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任何权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所以我们既要尊重权威,又要反对能盲目崇拜权威。(2分)
(3)书本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任何书本知识都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我们既要尊重书本,又要反对教条主义。(2分)
(4)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只有立足实践,不断解放思想,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我们各项事业才能取得成功。(3分)因此,题中观点是片面的。(1分)
28.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所以必须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创新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辩证法
(3)辩证否定观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4)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5)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创新就是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识论
(6)认识活动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29.(1)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只有提倡不断创新,扶持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新生事物,才能真正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辩证的否定观和革命的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③创新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文化的发展。总之,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第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自觉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自己的认识,培养创新意识。
11.第十课绘制篮球教学设计 篇十一
(一)知识回顾。
请大家回忆一下,第九、十两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1.公民的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
(公民与公民权利、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2.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3.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禁止非法侵入)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妇女、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的人身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5.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婚姻自由、结婚的条件和程序)6.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义务
(父母子女关系的产生、父母的义务、子女的义务)
我们刚才对这两课的内容做了一个大致的回顾。这些内容还是零散的、孤立的。我们应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应看一看这些知识之间有何
(二)内在联系。请同学们对这些知识进行一下归纳、整理,你能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吗?
对。最明显的联系就是按课的内容归纳。分属人身权利和婚姻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这是一种思路。你还有其它思路吗?
下面我给大家再介绍一种思路:按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去把握。(见课件)同学们还可以有其他思路,你们不妨去试一试。下面我们来看第3个方面:
(三)易错易混知识分析。(见课件)1.公民与人民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人民的范围不包括敌人在内。公民包括人民和专政对象(含罪犯),其中占人民绝大多数。2.人身权利与人身自由权利
人身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内容。在公民的人身权利中,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3.名誉权与荣誉权
名誉就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名誉权是公民人格尊严中最重要的权利。
荣誉是社会、国家、组织给予公民的一种美名或称号,一般通过表彰授予,属于一种精神鼓励。
一个人获得的荣誉越多,越有利于提高名誉。4.婚姻自由的两个方面
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两个方面。
离婚自由是结婚自由的必要补充,二者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5.父母与子女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形成(详见课件)
(四)联系实际,行为指导
我们学习政治课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了解法律,记住多少法律条款,知法之后更重要的是守法、用法、护法。下面我们就共同分析一下和同学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一些内容。看看我们学习了这些知识以后,应该怎么做。(见课件)1.依法维权方面
(1)不受非法搜查、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搜查必须由执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逮捕由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拘禁由公安机关严格依法进行。
超市擅自扣留、搜查顾客;教师、领导擅自搜查学生、员工都是非法行为。(2)保护隐私
隐私权就是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个人生理上的缺陷、隐疾,个人的心理活动、日记的内容都属于隐私。
这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我国由于封建传统等原因,对个人的隐私重视不够,侵犯个人隐私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另外还有“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的观念,一定要“坦诚相见”的观念,同学们要有个正确认识,你有权隐瞒你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3)保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自由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私拆、毁弃、偷阅他人信件。
现在写信的人少多了,是不是这项自由和我们关系不是那么密切了。不是的,电子邮件也属于公民的通信手段。公民的通信包括书信、电报、电话、电传、电子邮件等多种手段。(4)未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抚养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是无条件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免除,即使父母离了婚,这种义务依然存在。
对不履行抚养子女义务的父母,子女有请求付给抚养费的权利。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要注意未成年子女,除有无条件抚养义务外,父母还有教育、保护的义务。此现象在北京已不多了,但个别家庭可能还会存在这一问题。那应该怎么办呢? 2.自觉履行义务方面(1)孝敬父母
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应尽的义务。
父母把我们辛勤抚养大,是非常不容易的。从一个只有几斤重,只会哇哇哭的婴儿长成我们今天的模样,父母要付出多少心血呀。所以,我们做儿女的理应孝敬父母。讲成年子女的义务。那么我们未成年子女是否就无此项义务呢。不是的。
可以在精神上给予父母必要的慰籍。如多体谅父母,承担必要的家务;多和父母进行沟通;努力学习,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慰籍父母。(2)不得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 不要伤害他人,要尊重他人(3)尊重老年人,关心残疾人
可以说,没有老年人也就没有我们青年人,老年人无论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都付出了许多。我国现在又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们身边的老年人会越来越多。我们应尊重老年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和老年人试着交朋友,老年人有很丰富的人生经验,对我们一定会大有益处的。我们还可以到敬老院。
残疾人虽身有残疾,但在人格上与正常人是完全平等的。我们不能歧视他们。要多体谅他们的不便,你能体会到一个盲人的感受吗?
(五)情景分析
1.材料一:2003年3月17日晚,大学生孙志刚因未带暂住证被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黄村街派出所错误收容,并送至广州市民政局收容遣送中转站。后又被送至收容人员救治站。3月19日晚救治站护工乔燕琴指使李海婴等8人先后两度对孙志刚轮番殴打。20日上午孙经抢救无效死亡。6月9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乔燕琴死刑,其他11名案犯分别判死缓无期或有期徒刑。孙志刚案涉及的原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黄村街派出所民警李耀辉等6人,构成玩忽职守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2年至3年。
材料二:近年来,要求对《收容遣送办法》立法、修改甚至废止的呼声一直就没有停止过。4月25日,孙志刚案被报道以来,收容遣送制度再次引起社会知名人士和法律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20日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不准拘禁或者变相拘禁受助人员;不准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或者唆使他人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
请回答:上述两个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中的公安机关错误地收容了孙志刚,说明侵犯了孙志刚的人身自由;乔燕琴等人严重侵犯了孙志刚的人身权利。他们都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
材料二说明了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我国的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2.据《北京青年报》报道;6月15日上午,海淀城管执法人员准备对孙某的违建进行拆除,当城管队员动员其离开现场时,孙某等人竟然从房顶抄起木棍向队员扔去,毫无防备的一名队员当即被打中。当随队公安民警冲上前制止时,孙某又将民警左臂打伤。瘦弱的女队员白建军为了掩护同伴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飞来的瓦块,自己头部却被瓦块击中,造成皮裂伤,缝合了7针。
请结合所学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孙某的行为侵犯了执法人员的生命健康权,(防碍了公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们不能侵犯其他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对处治机关的处理存在异议或不满,应该通过合法的手段寻求解决。
3.2003年1月13日,北京市教委颁布了新的《北京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以下是其中部分内容:
5、举止文明。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
9、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谦恭礼让,敬老爱幼,尊重妇女,帮助残疾人。对外宾以礼相待。
13、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
21、爱护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涂抹刻画。借用公物按时归还,损坏东西主动赔偿。
28、尊重、倾听父母的意见和教导,体贴关心父母。主动把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告诉父母,礼貌回答父母的问话。
请回答:以上内容中哪些属于保护人身权利或孝敬父母的内容?并请具体说明。
4.南京审计学院国贸系的邵波,称自己不舒服,向任课老师邵兰大请假。邵老师没有同意。邵波称邵老师走到讲台上带上话筒后对他说你有什么用,你不如去种地,你不如去干泥瓦工。而邵老师说她的意思是农民种地、工人盖房子要比坐在这上课累得多,主要是想让邵波留下来上课。
【第十课绘制篮球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版式设计-图形-标志的绘制-教学案例11-02
建筑图纸绘制步骤09-03
绘制与编辑图形教案09-16
CAD绘制连接板教案11-24
pcb图绘制实验报告12-21
绘制cad图工作总结10-28
六年级下册《绘制校园平面图》数学教案12-27
篮球游戏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2-27
小篮球教学08-13
篮球 教学反思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