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分与合

2024-08-25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分与合(共10篇)(共10篇)

1.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分与合 篇一

课题:8和9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8和9的分与合的探索过程,知道8和9各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8或9。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继续接受分与合的数学思想,接受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和对立与统一观点的熏陶。

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

掌握8和9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8和9。正确把8和9进行分与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要求:

8个圆片可以怎么分?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8个圆片可以怎么分?

二、质疑讨论

老师这里有8个圆片,老师想把他们分开,可以怎么分呢?请同学们用圆片摆摆看。

三、精讲点拨

复习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2-7的分与合,谁能说一说7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7?(指名回答)

大家再回想一下,我们在研究7的分与合时是用什么办法研究的? 今天我们仍然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8和9的分与合。(板书课题)

1、教学8的分与合。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8个圆片,老师想把他们分开,可以怎么分呢?请同学们用圆片摆摆看。

(2)发表意见。如:8个圆片可以分成左边2个,右边6个。(3)教师板书:

也就是说8可以分成2和6。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4)看到这个,你马上就会想到什么?(5)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呢?

(6)用同样的方法把其他的分法写出来。(7)齐读8的组成。

2、教学9的组成。

(1)教师启发学生如果没有圆片,你能够说出9的分成吗?(2)先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3)发表意见,能否一次多说几个呢?(4)教师将9的分成板书。

(5)将9的分成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四、效果呈现

1、完成第1题。联系8的不同分法有序地进行思考。

2、完成第2题。

先数出一共有几层?每层有几块。把数标在合适的位置。说一说哪两层的块数合起来是8。

3、完成第3题。说题意,知道每组两个叶子上的数合起来要等于8。

4、完成第4题。

动手操作有序地分成两堆,请人说一说,再写出相应的分法。

5、完成第5题。

(1)让学生拿出圆片代替红花。

(2)每次移动一个,说说8可以分成几和几?边摆边说。要求说完整话:“8可以分成1和7,1和7组成8。”

(3)先找学生黑板示范。

(4)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摆说说。

(5)将分得的结果填写到书上。让学生体会有序的思考。

6、完成第6题。

(1)让学生拿出硬币代替蝴蝶。

(2)每次翻一个,说说9可以分成几和几?边摆边说。要求说完整话:“9可以分成2和7,2和7组成9。”

(3)先找学生黑板示范。

(4)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摆说说。

(5)将分得的结果填写到书上。让学生体会有序的思考。

7、完成第7题。

(1)这道题目可以用对口令的形式进行练习,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2)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3)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8、完成第8题。

(1)先让学生想一想:中华结上面的一个数和下面的两个数是什么关系?(2)教师进行说明:中华结下面两个数合起来正好是上面的数。(3)让学生将数字填写在书上。(4)集体订正。(5)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9、完成第9题。

说题意,再填空,最后交流想法。

五、总结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分与合 篇二

练习三(教材第34页练习三第1-5题。)

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有关数的分与合的理解,帮助学生记忆2-7各数的分与合。

2、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操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

加深理解2-7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1-7的数字卡片

教学环节

一、导入

1、前两节课,我们学了哪些数的分与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分别说说这些数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合成这个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与合的情况。

二、进行练习

1、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

(1)课件依次出示分草莓的图,学生说说把草莓分在2个盘里,可以怎样放?

(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演示。

(3)根据演示的情况,让学生说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几。

(4)鼓励学生说说有没有其它的分法,表扬按顺序说的小朋友,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由一种分法想到另一种分法的。

2、完成第2题。

(1)课件出示第2题图。

(2)请小朋友说一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风筝后面的每一节都要合成7)

(3)学生在书上填写。

3、“对口令”游戏,完成第3题。

(1)学生拿出准备的数字卡片。

(2)组织游戏活动:

师生练习:师说一个数,同桌的两个学生先后出示卡片,使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老师说的那个数。(指名几组同学进行练习)

同桌练习:同组两人先约定一个数,再先后出示卡片,看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不是等于约定的那个数。

4、完成第4题。

(1)课件出示第4题图。

(2)请小朋友说一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花上的数合起来是花盆上的数,花盆上的数可以分成两朵花上的数)。

(3)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

(4)集体反馈,说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或几和几合成几。

5、完成第5题。

(1)出示第5题图,说说哪幢房子高,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独立填数,看看谁填的最合理。

(3)反馈,表扬按顺序填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填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填?

(4)小结:我们在填写时,左边的数要按顺序填写,可是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

三、总结评价

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分与合 篇三

一、让学生操作学具,体验分与合,掌握研究数的分与合的学习方法。

数的分与合,把一个较大的数分成两个较小的数,把这个较大的数看成两个较小数的合并,一年级学生对这些会感到相当抽象和枯燥。2只能分成1和1,3就能分成1和2或者2和1,数越大,分法也越多,这又是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难点。教材从儿童心理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体会数的分与合,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的结果抽象成数的分与合,使枯躁、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形象有趣,使复杂难记的数学知识变成有结构、易记忆。

第34页例题教学4的组成,分三步进行。首先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让学生边操作边体会“分”;接着把分4个桃抽象成把数4分成3和1、2和2、1和3;最后想一想“几和几合成4”。教学的第一步是开放的,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一种放法,在交流中出现三种不同放法。这里的交流,一方面呈现了放法是多样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种放法。另一方面,为学生记忆4的分与合提供形象支持。教学的第二步是渐进的,从左边图示的一个盘里放3个桃,另一个盘里放1个桃,得出4分成3和1,让学生理解431表示的意思,知道是怎样得到的。接着让学生思考通过中间和右边的分桃图又能得出什么。先半独立完成4分成2和几,再独立完成4分成几和几。教学的第三步要在“分”的基础上推理“合”:因为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这道例题是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教学任务不局限于4的组成,还有分与合的思想,学习数的组成的活动与方法,直接关系其他各数组成的教学。所以,必须让学生参与分桃的活动,经历由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的过程,感受分与合的内在联系。

二、在教学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中,逐渐提高数学思维的要求。

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索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1)“分”与“合”是数的组成的两个方面,是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重要基础。大多数学生计算加法喜欢从“合”的角度求和,计算减法喜欢从“分”的角度求差。教材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分”与“合”的关系。

① 教学4的组成,先认识“分”,再认识“合”。把“分”与“合”分开教学,便于学生分别理解它们的数学含义。从4可以分成几和几,推理出几和几合成4,能初步感受“分”与“合”的内在联系,知道“分”与“合”是对同一现象的不同看法与解释。

② 教学5的组成,同时提出“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5”,使两者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教学6~10各数的组成,完全把“分”与“合”融为一体了。

(2)除2以外,3~10各数都有两种或多种分解。把一个数的各种分解有序地依次排列是对称的。以5的分解为例:。掌握这种对称,能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记忆负担。教材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应用这种对称。

① 教学4的组成,虽然4分成1和3、2和2、3和1是对称的,但考虑到初次教学数的组成,重点应放在理解“分”与“合”的意义和研究数的组成的学习活动上,暂时不揭示这种对称。

② 教学5的组成,通过两个孩子在不同位置观察5朵花片的同一种分法,体会514和541是一致的,实质上是一组分解的两种表达。然后让学生看着5朵花摆成2朵和3朵的图,写出这组分解的两种表示。教材给一种表达套上虚线框,让学生明白它可以从另一种表达得到。

③ 教学6和7的组成,根据一幅图写出数的一组分解,虚线框里的表示直接从左边得到。感受研究6、7的组成,都只要进行三次操作就够了,为提高8、9、10的组成的教学效率打下基础。

④ 教学8、9、10的组成,都通过“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从这些数的一些分解说出另一些分解。体会较大数的组成,只要记住其中的一半,就记住了另一半。

(3)研究数的组成要有序地进行,能提高效率,也方便记忆。教材引导学生逐步达到这一要求。

① 教学4和5的组成,教材的画面里有序地呈现了各种分法,蕴含了数的分与合是有序的结构。由于2~5各数的组成比较简单,教学重点要放在分与合的含义,以及研究数的分与合的学习活动上,暂时没有明确提出有序地分、有序地记的要求。

② 教学6的组成,几幅分实物的图是有序排列的。两只手里拿6个气球,每次从一只手里移动1个气球到另一只手里。一次移动出现气球的一种分法,得到6的一组分与合。连续地移动,引出了有序的6的各种组成。

教学7的组成,教材的图画里把7个球分成两部分,三幅图依次把7个球分成1个和6个、2个和5个、3个和4个,学生看图写出三组7的分与合自然也是有序的了。

要注意的是,教学6、7的组成,教科书画出了有序的几幅图画,引导学生把6、7有序地分与合。这比2~5各数组成的教学要求提高了,教学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序”。

③ 教学8、9的组成,以移花片和移小棒活动为载体。教材要求学生“每次移1个”“有次序地分”,指导他们有序地探索,体会什么是“有序”,怎样才能有序,有序有什么好处,从而利用“序”帮助记忆数的组成。

④ 教学10的组成,明确提出“有次序”地涂一涂、分一分,进一步提升学习活动的水平和数学思维的水平。

三、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练习,激发练习的积极性,熟记数的组成。

10以内各数的组成是重要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练习是主要的途径。教材从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避免机械、枯燥地练习,经常变换练习形式,重情趣、重口答,提高练习的效率。

(1)每一段教学都安排“对口令”或两人的合作练习,不但动口说,还动手摆。第35页第2题边说边摆学具,从两人摆的花片可以检验是不是说对了。第37页第3题边说边摆数字卡片,通过看卡片上的数检查说对没有。

教材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练习。如第42页第3题在8、9、10里任选一个数,说出它的各种组成。第41页第2题在1~9这些数中,任选一个数说出它的“好朋友”。

(2)设计“猜一猜”“蚂蚁回家”等游戏。如第42页第2题,一名学生预先想好一个数的组成,让同学猜他想的是什么。这样寓练习于游戏中,而且不需要任何学具,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第43页第5题的答案开放,4和3合成7、4和4合成8、4和5合成9、4和6合成10,4号蚂蚁和3号、4号、5号、6号蚂蚁都有可能住在一起。开放的答案能激起兴趣,激活思维。

4.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篇四

13-7 = 14-5 = 11-9 = 12-4 = 16-8 =

2 + 44 = 30 + 63 = 53-8 = 50-6 = 75-9 =

13-9 = 14-7 = 17-8 = 11-5 = 12-3 =

5 + 71 = 48 + 5 = 6 + 26 = 67 + 9 = 58-5 =

14-8 = 11-7 = 15-8 = 18-9 = 16-7 =

43-30 = 37-7 = 56-20 = 15-6= 12-5 =

二、列竖式计算

52 + 17 27 + 68 35 + 35 61-53 73-45 50-24

三、填空

1. 看图写数。

( ) ( ) ( ) ( )

2. 6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2的数是 。

3. 看图写算式。

12-□=□

12-□=□

4.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47 >□8 52 < 5□

5.( )元( )角 ( )元( )角

6. 可以换 枚 。 可以换 张 。

7. 先算出得数,再把算式填入合适的 里。

8+31 8+37 50-9 73-37

四十多 三十多

8. 6元 17元 3元 10元

(1)买一条 和一个 ,一共要 元。

(2)买2个 要 元。

(3)买1枝 ,付出20元,找回 元。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画“√”

1. 从小到大数,39后面是几?

三十八□ 四十□ 四十一□

2. 比50大得多的数是几?

50□ 52□ 80□

3. 如果54+1□的和是七十多,□里是一个什么数?

比6小的数□ 6□ 比6大的数□

4. 60个鸡蛋正好装满一盒,如果用这个盒子放苹果,能放多少?

比60个少□ 正好60个□ 比60个多□

5. 买一个 要8元, 有6元4角,还差多少钱?

2元□ 2元6角□ 1元6角□

6.由两个三角形拼成的图形,哪一个是平行四边形?

□ □ □

五、在方格纸的左边画一个长方形,中间画一个正方形,右边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六、解决实际问题

1. 2.

5.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篇五

教材吧这节课安排在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之后,有助于学生体会求未知加数的含义,启发学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未知加数的问题,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不仅知道()应填几,还要自主探索求未知加数的几种方法:可以从属的分与合来想,也可以用减法来求(教学中没有渗透这种方法)。有了之前的基础,学生很容易学习今天所学的知识。《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教学从学生已经掌握的10以内加减法的“算式接龙”游戏开始,给本课内容做好铺垫。接着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图自己编题目,根据自己的问题进行列式计算,注重学生的说的练习,明白每幅图的意思。同时强调计算的过程性,将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写下来,这样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解题的严谨。可能大多学生都会如何计算,而且算的也很快,所以在课堂上发现有些学生不认真听讲,只顾自己在下面写,看来在以后的课堂中要出一些提高的题目做一做了。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连加和连减的基础上学习加减混合,效果较好。学生通过动画演示,能够清楚地说出过程,也能够自己列算式解答。但是在作业中都是静态的图,没有过程性,学生就分不清先算哪,再算哪,不太容易列出算式。因此在作业中要让学生先说,描述过程,再列式计算。学生在计算这方面只要细心都能够计算正确,但是对于图文的题目掌握还是不到位,需要加强练习。

《统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小动物过生日为素材提出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统计,处处有数学。之后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动手操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但在教学时发现,有些学生不会很好地分类,没有将同一类的排成一排,没有真正理解统计的方法。

最后统计全部喜欢吃的水果,再一次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加深了体会,掌握方法。

《11-20的写数和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难点,学生在理解上都存在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先根据小棒的组成知道数的组成,进而会在计数器上拨数,再根据计数器上的数来写数,再说一说数的组成。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反复强化11-20各数的组成和写法,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书写也很成问题了,数字写的越来越差了,得让学生加强练习规范书写。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整节课围绕利用数的组成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这一难点来进行。在探究新知时,利用主题图一方面复习了本单元的重点,另一方面又攻克了本节课的难点,学生掌握了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方法。在练习上先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然后让学生找找规律,学生发现10加几或几加10等于十几,十几减几都等于十,这样学生的计算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突出了“凑十法”的教学,帮助学生转化思想。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通过操作、演示,帮助学生形成“凑十法”的表象,通过口述凑十的过程,在数学语言的不断交锋、碰撞与合作中,形成操作过程的表象,把操作的程序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思维程序,通过想凑十的过程,在头脑里形成原来的操作情景,利用表象使形象的知识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智力活动。在教学时,让学生多次口述凑十的过程,激活学生思维,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8、7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对用“凑十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让学生说你想怎么计算时,多数学生都是拆7凑8,看来学生能运用原来的知识顺利地进行知识的迁移。之后让学生口述凑十的过程,发现有些学生搞不清楚到底要拆哪个数,凑哪个数。之后就用统一“拆小凑大”的方法,再训练口述凑十的过程,可能训练的还是不够多,学生在做练习时错误率还蛮高的,还得加强凑十法的口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6、5、4、3、2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9、8、7加几的基础上学习的进位计算。本节课的计算实际上有两种思路,其中6+5,6+6是新学的算式,可以用前面所学的“凑十法”迁移过来计算,其他的题目都是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只要交换加数的位置就能转化为学过的算式,而这种转化的方法在7+9时已经学过。所以本节课完全是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尝试计算。总得来说大多学生掌握的较好,但还有少数人不够熟练,因此回家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本学期所有的加法都已经学完,学生要熟记一些算式,在做题目时才能做到既快又准确。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一)[日期:2011-10-23 15:59:48] 关键字: 试题

《得数是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教学《得数是6、7的加减法》,看上去是一堂计算学习课,实际重点是一堂算理的认识课,但对于得数是6、7的加法,学生对于这些算式已有所接触,在计算方面暂时不是难点。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表达图意,但事实上,不少学生“能说”,但并不善说,要表达清楚题目的意思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还需要我们逐步训练,循序渐进。

另外,本节课在教学主题图时,在说出5+1=6这道算式以后,当我问:“谁能列不同的算式?”时,有学生说:4+2=6,当时因为有其他学生说:不对,不对,应该是1+5=6。所以我就直接让他坐下,再看看主题图上的小朋友都被分成了哪几个部分?想一想应该怎么列算式。

可能是之前学生一直都在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因此在这节课中所要教学的“一图两式”学生可能暂时还不太能够接受,所以在做练习时,有的学生就会写错,他不是写的“一图两式”,而是写不同的数字,我只好再一次强调一下是根据图中的分法来写不同的算式,就和学习分与合一样,由一种分法想到另外一种分法。

《认识=、>、<》教学反思

今天又被听课了,总体来看,教学设计还算可以,就是问题的提出没有层次性,比较混乱,学生听不懂我的问题,这是以后要多多注意的问题。

学生在写大于号,小于号的时候,开口总会写得很大,而且不在点上面,都不知道学生在干什么,完全没有在听课,真是气愤。

最让我崩溃的是,现在的一(1)班学生上课完全不知道在做什么,干什么的都有,坐不好,讲话,不听课。我就要不时地进行组织教学,说他们,让他们做好。还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没有在听,再回答时就不会。在这一块要将讲的好的学生的榜样形象树立起来,让他们做做小老师,夸夸听的认真的学生,表扬语气要夸张一些,提醒不认真听的学生,让他们注意了,告诉他们要重复的,学生的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注意力就会集中一点。

《得数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正式接触加法算式,在这之前学生都多少知道加法怎么计算,都会计算加法,但对于加法的意义还是不理解的。本节课我重点是放在了学生的说上面,理解加法的算法,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以及“+”表示“合起来”。由于开始时新授安排的时间较多,所以导致后面的习题没有来得及讲完,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

另外,发现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的习惯还是不好,叫他们同桌间相互说一说时,都不肯说,一年级的学生的习惯就得慢慢培养,开始时每节课都得提醒,他们才能记得住,这条路真是很漫长啊!《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活动中巩固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活动,一人提出要求,另一些人选卡片说算式、算得数,要注意及时交换角色。本节课继续巩固一图四式,进一步强化学生根据一幅图写四道算式。《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因此,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

本节课一开始我就用“如果拿三块橡皮,两只手都不能空,应该怎样拿?”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分,学生都会说一只手拿1个,一只手拿2个,再问还有其他的分法吗?还是又学生说出将两只手里的橡皮交换一下这种方法,但大多学生没有想到这样的分法,因此我就注意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们认识到由一种分法联想到另外一种分法。本节课也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探索知识,学生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开始时我以为学生会不易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但实际上学生们都很清楚,知道怎么分,也知道了其中的规律。今天在教学“5的分法”时,两个班采用了不同的教法,一个班是: 另外一个班是: 5 5 4 1 4 1 1 4 3 2 5 5 2 3 3 2 2 3 1 4 不知道这两种板书的方法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有什么影响,书上要求的是运用联想的方法,但我觉得第一种方法记起来更方便一些,看看以后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整节课围绕利用数的组成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这一难点来进行。在探究新知时,利用主题图一方面复习了本单元的重点,另一方面又攻克了本节课的难点,学生掌握了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方法。在练习上先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然后让学生找找规律,学生发现10加几或几加10等于十几,十几减几都等于十,这样学生的计算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分一分》教学反思

今天上的《分一分》,从内容上看,没有太大的难处,学生都知道是怎样分的,但最难得就是让他们说出是按什么分的。例题中出示的商店物体的摆放图,学生都清楚每一个架子上摆的是什么,但当问他们这些物品是按什么分类的,学生们就不知道了,我只好告诉他们是按用途进行分类的。

“想想做做”第3题是要求连一连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你是按什么进行分类的,之后再连一连。由于叶子的个数比较多,连线比较多,为了美观还得要求学生不能将线连到一起去。在课上检查他们连线的情况发现每个学生的差异还是挺大的,有的学生能够画的又直又美观,而有的学生画的很乱。这道题目在进行分类后,最好将属于同一类的先放在一个盘子里,一个盘子一个盘子地画,这样就不会太乱。“想想做做”第4题,有多种分法,但在他们想不出分法时,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图,这样学生就会很快地知道另一种分法了。

这几天教下来,发现要想使学生听你的课,就得先抓住他们的兴趣,让课堂活起来,但要做到这一点还是很不容易的。毕竟一堂课上不可能都是新鲜的东西,要让学生紧跟着你的步子还是很困难的,所以要时刻地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口令要时刻地强调。

越来越发现,小孩笨没有关系,但一定不要有坏习惯,发现有的学生上课的表现实在是差,坐不住也就算了,还有更恶劣的影响其他同学,甚至影响正常的上课,所以对学生不能指望他们会好好听你的教导,有时要放些狠话,做些“狠事”,他们才会记住你的话!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二)[日期:2011-9-21 9:20:14] 关键字: 一年级,教学反思,数学

《9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突出了“凑十法”的教学,帮助学生转化思想。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通过操作、演示,帮助学生形成“凑十法”的表象,通过口述凑十的过程,在数学语言的不断交锋、碰撞与合作中,形成操作过程的表象,把操作的程序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思维程序,通过想凑十的过程,在头脑里形成原来的操作情景,利用表象使形象的知识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智力活动。在教学时,让学生多次口述凑十的过程,激活学生思维,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抓住教材中的重点,突出“图式——语言——算式”三位一体的教学,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形成一定的表象。在教学中,注重加强语言叙述能力训练,引导学生从语言情境中感知应用题基本的语言结构,即已知两个条件的情况下,提出一个问题,并通过算式计算,把“图式——语言——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给学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在练习的设计上,还采用了“问好填在哪?”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问号的含义,清楚问题的提出。

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确实存在问题,差异也很大,有些学生都会自己说,而有些学生是别人说了多少遍了还是不会完整地重复,看来要好好训练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了。《认位置》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认位置这课,教学重难点都是:认识左右。

可以开始就问小朋友喜欢上数学课的请举手,有的举左手,有的则是举得右手,现在想想就应该规定好统一举哪只手,这样就可以了解学生对于左右是否分清。之后就是找找身上还有像左右这样一对一对的好朋友,学生都能说出一些,并能指出哪个是左边的,哪个是右边的。接下来的儿歌游戏: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通过这样的练习先让学生知道左右在哪边。但在教学时,只顾形式了,没有观察学生是否都作对,也没有反馈学生做的情况,所以可以开始就把这节课的重点给忽略了,学生有的根本还不清楚左和右。

之后出示课本的主题图,直接问学生:小明和小红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学生被这一问题问到了,没有多少学生会回答。之后就转而问,看看小明在小红的哪面呢?这样的问题学生还是会回答的。在让学生说说其他人或者事物的位置关系时,学生还是不太会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说的比较乱,而且在图上的事物学生还是很难分辨清楚它们位置关系。但当找两个学生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时,学生都会说的很好,“我在谁的左边,我在谁的右边”这样的句子用的也很好。

之后教学“上下、左右”位置关系,学生由于对图的观察能力还不够,因此,只能说一些简单的上下位置关系,对左右还是不能说明白,学生还是搞不清楚,真是愁人啊!

“想想做做”第3、4两天学生练习的还是比较好的,但在第5题的设计上,还是有些问题的。我直接问学生:谁的前面有几个人,谁的后面有几个人,这样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但最好是问“他的前面有三个同学,他的后面有两个同学”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猜一猜他是谁?这样的设计学生就会更感兴趣。

今天在有校长听课的情况下,我为了维持课堂纪律还发了小火,唉。。我怎么就不能克制一点呢? 之后,校长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我最大的问题就是现在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课堂,学生上课还是很乱,做什么的多有,要通过激励的话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谁做得真端正,谁回答的真棒。。”这样的语言要经常说,还要有一个“榜样”让其他学生学习,榜样的力量还是很重要的。现在发现教书真是一门大学问,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学习,好好加油吧,我的学习路还很长呢!《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之前学习的加减法的意义以及“ 0”的含义,学生主动地探究0的加减法的含义和算理。同样的,本节课也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知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也得到了进步与发展。

本节课最后设计的习题:()里可填几?()-()=0 0+()=()()-0=()

这样的练习答案不是唯一的,都是开放题,这样给学生很大的空间去思考、去想象。自己从中找出了一些数学规律,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思想方法 地址:教学第一学期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每课)作者:煜妍 《比一比》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比一比,课堂上还是比较完整的将这课的内容上完了,但仍发现有很多问题。

在比较绳子长短这一内容时,出示主题图问学生:“你们还能比较出两根绳子的长短?”学生回答说:“能,因为从上面看,绳子的上端是一样齐的,而小女孩在小男孩的下面,所以小女孩拿的红绳子长。”我当时是这样说的:“你们回答的很好,但这样比较方便吗?”有的学生就是不方便了,我就顺势引出要将两根绳子拉直,一端对齐进行长短的比较。之后让学生比较铅笔的长短和直尺的长短,他们都能很好的进行比较,并能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高矮的比较,学生们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特别是加了实际的演示之后学生就更清楚怎样比较高矮了。轻重的比较,是个难点,在介绍天平的时候,告诉学生这个和跷跷板的原理是一样的,他们才清楚了天平的用法。想想做做的第四题中的第二个题目是难点中的难点,很难和学生说清楚,从“一个红萝卜和三个胡萝卜是一样重的”到比较“一个红萝卜和一个胡萝卜”的过程是重点,先让学生明白是“一个红萝卜和一个胡萝卜”比较轻重,在引导他们将两个胡萝卜难走,这样看天平的那一端沉下去,就是哪个重!但在我讲了几遍后,再让学生说,可还是有不会说,不明白的。真不知道怎么讲!在课堂上能够合理地运用课上的资源,找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学生会很积极地跟着你的活动进行学习。比如,在比较高矮的时候,通过请两位学生来演示以及教师自己和学生身高的比较,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比较高矮的方法,也促进他们数学能力的提高。《分一分》教学反思

今天上的《分一分》,从内容上看,没有太大的难处,学生都知道是怎样分的,但最难得就是让他们说出是按什么分的。例题中出示的商店物体的摆放图,学生都清楚每一个架子上摆的是什么,但当问他们这些物品是按什么分类的,学生们就不知道了,我只好告诉他们是按用途进行分类的。

“想想做做”第3题是要求连一连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你是按什么进行分类的,之后再连一连。由于叶子的个数比较多,连线比较多,为了美观还得要求学生不能将线连到一起去。在课上检查他们连线的情况发现每个学生的差异还是挺大的,有的学生能够画的又直又美观,而有的学生画的很乱。这道题目在进行分类后,最好将属于同一类的先放在一个盘子里,一个盘子一个盘子地画,这样就不会太乱。“想想做做”第4题,有多种分法,但在他们想不出分法时,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图,这样学生就会很快地知道另一种分法了。

这几天教下来,发现要想使学生听你的课,就得先抓住他们的兴趣,让课堂活起来,但要做到这一点还是很不容易的。毕竟一堂课上不可能都是新鲜的东西,要让学生紧跟着你的步子还是很困难的,所以要时刻地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口令要时刻地强调。

越来越发现,小孩笨没有关系,但一定不要有坏习惯,发现有的学生上课的表现实在是差,坐不住也就算了,还有更恶劣的影响其他同学,甚至影响正常的上课,所以对学生不能指望他们会好好听你的教导,有时要放些狠话,做些“狠事”,他们才会记住你的话!《认位置》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认位置这课,教学重难点都是:认识左右。

可以开始就问小朋友喜欢上数学课的请举手,有的举左手,有的则是举得右手,现在想想就应该规定好统一举哪只手,这样就可以了解学生对于左右是否分清。之后就是找找身上还有像左右这样一对一对的好朋友,学生都能说出一些,并能指出哪个是左边的,哪个是右边的。接下来的儿歌游戏: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通过这样的练习先让学生知道左右在哪边。但在教学时,只顾形式了,没有观察学生是否都作对,也没有反馈学生做的情况,所以可以开始就把这节课的重点给忽略了,学生有的根本还不清楚左和右。之后出示课本的主题图,直接问学生:小明和小红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学生被这一问题问到了,没有多少学生会回答。之后就转而问,看看小明在小红的哪面呢?这样的问题学生还是会回答的。在让学生说说其他人或者事物的位置关系时,学生还是不太会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说的比较乱,而且在图上的事物学生还是很难分辨清楚它们位置关系。但当找两个学生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时,学生都会说的很好,“我在谁的左边,我在谁的右边”这样的句子用的也很好。

之后教学“上下、左右”位置关系,学生由于对图的观察能力还不够,因此,只能说一些简单的上下位置关系,对左右还是不能说明白,学生还是搞不清楚,真是愁人啊!

“想想做做”第3、4两天学生练习的还是比较好的,但在第5题的设计上,还是有些问题的。我直接问学生:谁的前面有几个人,谁的后面有几个人,这样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但最好是问“他的前面有三个同学,他的后面有两个同学”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猜一猜他是谁?这样的设计学生就会更感兴趣。今天在有校长听课的情况下,我为了维持课堂纪律还发了小火,唉。。我怎么就不能克制一点呢? 之后,校长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我最大的问题就是现在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课堂,学生上课还是很乱,做什么的多有,要通过激励的话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谁做得真端正,谁回答的真棒。。”这样的语言要经常说,还要有一个“榜样”让其他学生学习,榜样的力量还是很重要的。现在发现教书真是一门大学问,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学习,好好加油吧,我的学习路还很长呢!《认识1-5》教学反思

这是学生第一次书写数字,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多多少少接触过1-5这五个数字,而且也会书写,但那都是不规范的书写,这节课是要教学生正确地书写1-5这几个数字。

本以为会是很简单的内容,但学生写起来却是那么地不容易。先是一个一个地在书上写,学生看,看完学生再描红,之后再让学生自己仿写。当我一个一个检查时,发现学生写成什么样的都有,歪歪扭扭的,没写在格子里的,弯没有弯圆的。。稀奇古怪什么样都有。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拿笔还不稳,对于书写还是有些不熟悉的,而且他们的控制力还不够好,都不能很好地将每一个数字写好,只有经过反复地练习才能将数字写好,写好数字将会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认识几和第几》教学反思

在出示了主题图之后,首先对学生进行尊敬老人教育,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懂得尊敬老人。之后问有几人在排队?戴帽子的小男生排在第几?没戴帽子的男生排在第几?这些问题都难不倒学生,他们都能一下子说出答案。但当我问:这里的第2指的是几个人?第5指的是几个人?学生们似乎不太清楚这个问题到底如何回答,我又问:这里的第二是2个人吗?第五是5个人吗?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回答了,由此引出:第2和第5指的是一个人!之后让学生看图再说说。

“想想做做”第一题,从左边起,涂4个和涂第4个,先让学生明白每道题是涂几个,再让他们涂色。但课上忘了反馈学生的作业,应该展示几个学生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做完后还要问:如果从右边涂起呢?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

“想想做做”第二题,左边一幅图是问小女孩住在第几层?很多学生回答第三层,他们都是数阳台的层数,一数发现小女孩住在第三个阳台上,所以就说是第三层。我就联系生活实际问他们:我们现在的教室是第几层啊?(一年级在一楼)他们会说:第一层。接着再让他们看书上的图问:现在小女孩住在第几层?我们要怎么数楼的层数呢?这时就有学生明白了数层数应该看门!右边这幅图,答案是有两种,根据从不同的方向数,结果不一样,另外要教会学生完整地说话。

这三道题目都不难,第三题,当问他们怎么看出第几名时,本以为都会说从下面的数字看出来的,但发现有的学生说是从他们带的奖牌看出来的,呵呵,学生们观察真仔细,我还没注意到呢。第四和第五题都不难,一问学生都会回答,而且答得都不错。但再让他们说一说时他们就不会了,只能简单地模仿书上的句子说,没有什么创新。上完课后做“练习与测试”,今天我只是读题,没有一题一题带着些,批改后发现学生的错误率很高,都不知道该写哪,写什么?但也有全做对的,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还是没有集中,在讲练习的时候不认真听讲,就导致题目不会写,写错!《认识0》教学反思

“0”这个数字对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们都知道“0”表示一个也没有,但0的另一个含义他们却不太清楚,那就是:0还表示开始,从刻度尺子上面可以看出来。这节课的重点是书写“0”,这个“0”确实是很难写,在我示范以后让他们再写,发现写得很糟糕,要么就是头写得尖尖的,要么就是肚子写得大大的,全都贴在了线上面,写得好看的很少。“0”这个数字要写好是不容易的,要多多练习才行。生活中的“0”,学生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家里的门牌号,也有聪明的学生说道了温度计,呵呵,小孩还是很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

《认识=、>、<》教学反思

今天又被听课了,总体来看,教学设计还算可以,就是问题的提出没有层次性,比较混乱,学生听不懂我的问题,这是以后要多多注意的问题。

学生在写大于号,小于号的时候,开口总会写得很大,而且不在点上面,都不知道学生在干什么,完全没有在听课,真是气愤。

最让我崩溃的是,现在的一(1)班学生上课完全不知道在做什么,干什么的都有,坐不好,讲话,不听课。我就要不时地进行组织教学,说他们,让他们做好。还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没有在听,再回答时就不会。在这一块要将讲的好的学生的榜样形象树立起来,让他们做做小老师,夸夸听的认真的学生,表扬语气要夸张一些,提醒不认真听的学生,让他们注意了,告诉他们要重复的,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一点。《认识6-9》教学反思

认识6-9是在认识1-5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们都能够知道6是5多1,7是6多1。。。这节课的重点是正确的书写6-9,最难的是写8。在示范的时候我自己都有些没写好,只好擦掉重新写,让学生描完后再进行仿写,写得不好。歪歪扭扭的,上下两个O都写成一样大的,O没有写圆等等,一堆的问题。

在小班化的班级的好处就是可以一个一个的纠正学生的错误,在他们的书上示范正确的写法。但这样的做法也耽误了不少的时间,整节课都在写数字,下面的练习只做了2题,效率不高。不过学生再被纠正过以后写得还是蛮好的。《10的认识》教学反思

10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与之前的认识数字大致相同,但也有一点是不同的,就是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的教学,于是,在教学中对于10的序数意义一笔带过,即“想想做做”第5题。在读0-10时,不仅要求顺着数数,还让学生倒过来数数,这样效果更好。处理10个一可以组成1个十这个难点时,我觉得强调得还不够,较多学生没有十位上的这个1表示10这个概念,以后还得继续加强这方面的认识。《认识物体》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没有学具的情况下进行教学的,开始时直接出示书上的情境图,接着截取其中的长方体问学生这是什么形状,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回答:长方体。接着拿出学具让学生上来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认识正方体、圆柱和球也是这样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初步的感受各个物体的特征,接着分别找一找图中的各个形状的物体有几个,要求按顺序数。最后我找了一些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判断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就是扁扁的圆柱会说成是“扁球”,小孩的造词能力还真厉害,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只有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这个物体的形状,看一看它的特征和球一样吗?这样一道之后学生就明白了这个原来是圆柱。这节课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按顺序的数各个形体的个数。在说各个形体的特征时,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说出它们的特征,我只好自己简单的介绍一下,估计还是有学生不明白一些词:边长,曲面之类的。

在教学时发现,学生更容易说出正方体的特征,而不太会总结长方体的特征,所以我觉得可以先教正方体,再教长方体,再进行这两个形状的对比,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了。《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因此,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本节课一开始我就用“如果拿三块橡皮,两只手都不能空,应该怎样拿?”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分,学生都会说一只手拿1个,一只手拿2个,再问还有其他的分法吗?还是又学生说出将两只手里的橡皮交换一下这种方法,但大多学生没有想到这样的分法,因此我就注意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们认识到由一种分法联想到另外一种分法。本节课也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探索知识,学生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开始时我以为学生会不易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但实际上学生们都很清楚,知道怎么分,也知道了其中的规律。今天在教学“5的分法”时,两个班采用了不同的教法,一个班是: 另外一个班是: 5 5 4 1 4 1 1 4 3 2 5 5 2 3 3 2 2 3 1 4 不知道这两种板书的方法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有什么影响,书上要求的是运用联想的方法,但我觉得第一种方法记起来更方便一些,看看以后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

6、7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利用学生在认识2-5各数分与合时获得的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提出“用两只手拿6个气球,可以怎么拿”的问题后,要求学生用小棒代替摆一摆,并在操作的基础上交流不同的分法。在交流过程中,要适当地引导学生有序地表达,并从一种分法推想出另一种分法。比如,当学生说出“一只手拿5个气球,另一只手拿1个气球”,并表示出“6可以分成5和1”时,我及时提问:“由这个式子你还能想到什么呢?”启发学生由6可以分成5和1推想出6可以分成1和5。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并根据填好的结果说一说,从而完整地掌握6的分与合。7的分与合让学生独立完成操作并填空,再进行交流。一定要注意学生书写的顺序,在用联想法记忆时,也要注意它们的顺序。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学生独立操作过程中巡视会发现,优生做题的速度很快,做好了就无所事事,而个别学困生就比较慢。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更好的发挥优生的作用,培养学生不仅自己会学,还要帮助身边的同学的习惯,让每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都有所提高。《

8、9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教材的安排要求逐步提高,从无序地分到有序地分,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水平。教材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分的过程的有效性,发现一个数的不同分法蕴涵的规律,学会有序地操作和思考。这节课开始,引导学生“每次移动一个”,按顺序填出分的结果。让学生在初步掌握方法的基础上,主动探索数的分与合,在今天这节课中体现出来,特别是探索9的分与合可以放手了,为学习10的分与合打下基础。本节课的练习,采用“对口令”的方式进行,学生开始时会反应比较慢,也有回答错误的,但通过不断练习,学生会掌握地越来越好。开始学生可以按照顺序进行记忆,慢慢地再进行“对口令”的问答。《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得数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正式接触加法算式,在这之前学生都多少知道加法怎么计算,都会计算加法,但对于加法的意义还是不理解的。本节课我重点是放在了学生的说上面,理解加法的算法,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以及“+”表示“合起来”。由于开始时新授安排的时间较多,所以导致后面的习题没有来得及讲完,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

另外,发现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的习惯还是不好,叫他们同桌间相互说一说时,都不肯说,一年级的学生的习惯就得慢慢培养,开始时每节课都得提醒,他们才能记得住,这条路真是很漫长啊!《得数是5以内的减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习了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有联系的主题图开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们说说主题图的意思从而得出减法算式,再由算式回到主题图说算式的意义,进一步理解“-”的意义,即:去掉。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说没道算式的意思时都会有些困难,说的不完整,还有说不明白的,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做正确的示范,让学生有个正确的观念。在做练习时会发现,学生对于一些图形题做得不是很好,会直接拿飞走的个数减去还剩下的个数,这时就应该引导学生先看还剩下多少,再根据结果写算式。

本节课我还利用了口算卡片进行训练,将得数是5以内的加减法混在一起进行练习,有助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

《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之前学习的加减法的意义以及“ 0”的含义,学生主动地探究0的加减法的含义和算理。同样的,本节课也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知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也得到了进步与发展。

本节课最后设计的习题:()里可填几?

()-()=0 0+()=()()-0=()

这样的练习答案不是唯一的,都是开放题,这样给学生很大的空间去思考、去想象。自己从中找出了一些数学规律,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思想方法。《得数是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教学《得数是6、7的加减法》,看上去是一堂计算学习课,实际重点是一堂算理的认识课,但对于得数是6、7的加法,学生对于这些算式已有所接触,在计算方面暂时不是难点。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表达图意,但事实上,不少学生“能说”,但并不善说,要表达清楚题目的意思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还需要我们逐步训练,循序渐进。

另外,本节课在教学主题图时,在说出5+1=6这道算式以后,当我问:“谁能列不同的算式?”时,有学生说:4+2=6,当时因为有其他学生说:不对,不对,应该是1+5=6。所以我就直接让他坐下,再看看主题图上的小朋友都被分成了哪几个部分?想一想应该怎么列算式。

可能是之前学生一直都在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因此在这节课中所要教学的“一图两式”学生可能暂时还不太能够接受,所以在做练习时,有的学生就会写错,他不是写的“一图两式”,而是写不同的数字,我只好再一次强调一下是根据图中的分法来写不同的算式,就和学习分与合一样,由一种分法想到另外一种分法。

6、7减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6、7减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6、7以内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部分学生理解有困难,作业时出错较多;一部分同学不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而是拿大数减小数;还有的同学不能理解图意,把图的两部分分开了,左边的那部分列一道算式,右边的那部分再列一道算式。出现这么多的问题,老师应该找出学生出错的原因,再下功夫让学生理解明白。

《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8的加减法计算,再通过一图二式过渡到一图四式。在整节课中,知识点的掌握主要是通过观察来进行的。课上我通过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学生体会到了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在这个基础上再组织学生交流比较四道算式,体会到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但在减法问题上,虽然强调了要用总数减部分,但还是出现了用多的一部分减少的一部分的情况,这种学生就得单独和他再讲了。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活动中巩固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活动,一人提出要求,另一些人选卡片说算式、算得数,要注意及时交换角色。本节课继续巩固一图四式,进一步强化学生根据一幅图写四道算式。

《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教学反思

通过之前的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小朋友基本上都会了,根据一幅图能很快列出四道算式,也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只是有的学生还是不熟练,需要考虑一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我设计了一些游戏,通过把所有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都总结出来,在黑板上板书,让学生直观地观察,以便他们更好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抓住教材中的重点,突出“图式——语言——算式”三位一体的教学,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形成一定的表象。在教学中,注重加强语言叙述能力训练,引导学生从语言情境中感知应用题基本的语言结构,即已知两个条件的情况下,提出一个问题,并通过算式计算,把“图式——语言——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给学生。

在练习的设计上,还采用了“问好填在哪?”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问号的含义,清楚问题的提出。

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确实存在问题,差异也很大,有些学生都会自己说,而有些学生是别人说了多少遍了还是不会完整地重复,看来要好好训练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了。

《求未知加数》教学反思

教材吧这节课安排在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之后,有助于学生体会求未知加数的含义,启发学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未知加数的问题,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不仅知道()应填几,还要自主探索求未知加数的几种方法:可以从属的分与合来想,也可以用减法来求(教学中没有渗透这种方法)。有了之前的基础,学生很容易学习今天所学的知识。《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教学从学生已经掌握的10以内加减法的“算式接龙”游戏开始,给本课内容做好铺垫。接着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图自己编题目,根据自己的问题进行列式计算,注重学生的说的练习,明白每幅图的意思。同时强调计算的过程性,将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写下来,这样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解题的严谨。可能大多学生都会如何计算,而且算的也很快,所以在课堂上发现有些学生不认真听讲,只顾自己在下面写,看来在以后的课堂中要出一些提高的题目做一做了。《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连加和连减的基础上学习加减混合,效果较好。学生通过动画演示,能够清楚地说出过程,也能够自己列算式解答。但是在作业中都是静态的图,没有过程性,学生就分不清先算哪,再算哪,不太容易列出算式。因此在作业中要让学生先说,描述过程,再列式计算。学生在计算这方面只要细心都能够计算正确,但是对于图文的题目掌握还是不到位,需要加强练习。《统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小动物过生日为素材提出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统计,处处有数学。之后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动手操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但在教学时发现,有些学生不会很好地分类,没有将同一类的排成一排,没有真正理解统计的方法。

最后统计全部喜欢吃的水果,再一次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加深了体会,掌握方法。

《11-20的写数和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难点,学生在理解上都存在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先根据小棒的组成知道数的组成,进而会在计数器上拨数,再根据计数器上的数来写数,再说一说数的组成。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反复强化11-20各数的组成和写法,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书写也很成问题了,数字写的越来越差了,得让学生加强练习规范书写。《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整节课围绕利用数的组成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这一难点来进行。在探究新知时,利用主题图一方面复习了本单元的重点,另一方面又攻克了本节课的难点,学生掌握了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方法。在练习上先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然后让学生找找规律,学生发现10加几或几加10等于十几,十几减几都等于十,这样学生的计算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突出了“凑十法”的教学,帮助学生转化思想。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通过操作、演示,帮助学生形成“凑十法”的表象,通过口述凑十的过程,在数学语言的不断交锋、碰撞与合作中,形成操作过程的表象,把操作的程序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思维程序,通过想凑十的过程,在头脑里形成原来的操作情景,利用表象使形象的知识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智力活动。在教学时,让学生多次口述凑十的过程,激活学生思维,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8、7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对用“凑十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让学生说你想怎么计算时,多数学生都是拆7凑8,看来学生能运用原来的知识顺利地进行知识的迁移。之后让学生口述凑十的过程,发现有些学生搞不清楚到底要拆哪个数,凑哪个数。之后就用统一“拆小凑大”的方法,再训练口述凑十的过程,可能训练的还是不够多,学生在做练习时错误率还蛮高的,还得加强凑十法的口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6、5、4、3、2加几》教学反思

6.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重点 篇六

1、方法:

例:13-9

①平十法

先算13-3=10,再算10-6=4;

② 破十法

先算10-9=1,再算1+3=4;

③ 想加算减

因为(4)+ 9=13,所以13-9=4。

2、应用题:

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3、熟记减法表

11-2=912-3=913-4=914-5=915-6=916-7=917-8=918-9=9

11-3=812-4=813-5=814-6=815-7=816-8=817-9=8

11-4=712-5=713-6=714-7=715-8=716-9=7

11-5=612-6=613-7=614-8=615-9=6

11-6=512-7=513-8=514-9=5

11-7=412-8=413-9=4

11-8=312-9=3

7.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 篇七

1、同学们要做10个灯笼,已做好8个,还要做多少个?

2、从花上飞走了6只蝴蝶,又飞走了5只,两次飞走了多少只?

3、小苹种7盆红花,又种了同样多的黄花,两种花共多少盆?

4、商店有15把雨伞,卖出去5把,现在有多少把?

5、一条马路两旁各种上8棵树,一共种树多少棵?

6、从车场开走8辆汽车,还剩12辆,车场原来有多少辆汽车?

7、小英做红星30个,做的黄星比红星少12个,做黄星多少个?

8、从车场开走8辆大汽车,又开走同样多的小汽车,两次开走多少辆汽车?

9、合唱队有28个女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少4个,男同学有几个?

10、图书室里有9个女同学,有16个男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个?

11、花园里有兰花10盆,菊花16盆,兰花再种多少盆就和菊花同样多?

12、有两层书架,第一层有16本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8

本,两层共有多少本?

13、妈妈买苹果6个,买梨子比苹果多4个,买梨子多少个?

14、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共有多少人?

15、共有14个同学站成一队做操,从前面数红红是第6个,从后数她是第几个?

16、有22个小朋友排成一队,小东的前面有9人,小东的后面有几人?

17、飞走了6只小鸟,树上还有8只小鸟,飞走的小鸟比树上的小鸟少几只?

18、停车场停有12辆汽车,走了6辆,来了7辆,停车场现在有多少辆汽车?

19、小花今年7岁了,10年后小花多少岁?

20、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21、小明今年7岁,妈妈今年32岁,当小明10岁时,妈妈多少岁?

22、小华第一天读书6页,第2天比第一天多读1页,两天共读了多少页?

23、有16个皮球,如果小朋友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有多少小朋友?

24、老师给9个四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25、冬冬有5支铅笔,南南有9支铅笔,冬冬再买几支就和南南的一样多?

26、王老师有12元钱,正好买1支钢笔和1个笔记本,一支钢笔5元钱,你知道一个笔记本多少钱?

27、小青有9本故事书,小明比小青少2本,小青和小明共有多少本故事书?

28、有两篮苹果,第一篮25个,第二篮19个,从第一篮中拿几个放入第二篮,两篮的苹果数相等?

29、18个同学排队做操,明明的右边有10个人,他的左边有几个?

30、小花今年10岁,她比爸爸小26岁,小花13岁时爸爸多少岁?

31、华华家上面有3层,下面有2层,这幢楼共有多少层?

32、姐姐今年12岁,妹妹年8岁,10年后,姐姐比妹妹大几岁?

33、大毛有11颗糖,小毛有8颗糖,大毛给小毛6颗后,小毛比大毛多几颗糖?

34、小兔

40只

小鸡

50只

(1)

小兔再多几只就和小鸡一样多?

8.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易错题整理 篇八

2013 06 1.小红做了12朵花,小明做了9朵。小明至少还要做几朵,才能超过小红?

2.把16支铅笔放两个笔筒里,使每个笔筒里的铅笔同样多,可以怎样放?

3.4商店里有一批雨伞,3天卖出54把,还剩5把。这批雨伞原来有多少把?

5小力和小芳看同一本童话书。几天后,小芳还剩26页,小力还剩32页。谁看的页数多?

6做了24件上衣和35条裤子。还要做多少件上衣,就能和裤子配套? 7.小红送给小明12张邮票后,两人邮票张数同样多。原来小红比小明多多少张?

8.每个排球48元,小宁买一个排球,付的都是10元的,应付多少张?找回多少元?

9.10学校要在一条大路两边各栽25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1.学校有47个篮球,一年级借走18个,二年级借走24个。一共借走多少个?

12.2 13.找规律填数

(1)42 36 30 24()

()

()(2)90 81 72 63()

()

()(3)6 18 24()

()

()(4)8 16 24 32

()

()

()(5)9 18 27 36

()

()

()(6)17 19 21 23()

()

()(7)48 46 44 42()

()

()(8)5 10 15 20

()

()

()(9)50 45 40 35()

()

()(10)60 65 70 75()

()

()

9.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分与合 篇九

二、教学目标:

1.掌握8、9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三、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探索得出8、9的分与合,并领悟规律。

四、教学难点:掌握并领悟8、9的.分与合的规律。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棒,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准备:

学生边摆小棒边说6、7的分解与组成。

(二)探索8、9的分与合:

活动一:8个 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用小棒代替)

1、学生动手操作边分8根小棒,边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请学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说清楚分的结果。

3、随着学生的演示与汇报,教师把分法写在黑板上。

4、引导学生观察8的分解情况,可以一对一对的记忆,这样既方便又快捷。

活动二:让学生用9根小棒分一分,看看可以怎样分?

1、学生动手操作边分9根小棒,边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要求有序的分,一对一对的记录)

2、请学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说清分的结果。

3、随着学生的演示与汇报,课件出示9的分解与组成。

(三)加强记忆,牢固掌握:

1、对口令游戏:同桌两个同学进行对口令游戏。

例如:生1,5和几可以组成9;生2,5和4可以组成9。

2、找朋友游戏:学生每人手中拿一个数字,找出组成8或9的好朋友。

3、摘星星:

4、连一连: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8呢?

5、快来帮小猴子摘下合起来是9的桃子吧?

四、应用练习,加强理解:

1、分一分:喜羊羊与懒羊羊分吃9个草莓,他们能吃同样多的草莓吗?为什么呢?8个草莓可以吗?

2、原来有8块糖,大头儿子吃了一些,还剩下3块糖,聪明的同学们,请你猜一猜大头儿子吃了几块糖呢?

五、综合拓展:你会填吗!

六、布置作业:

边摆小棒边向爸爸、妈妈说一说8、9的分解与组成。

七、板书设计:

8、9的分与合【一年级数学上册《8、9的分与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8、9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2.一年级数学上册《8与9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3.《8、9的分与合》评课稿范文

4.《分与合》教学设计

5.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说课稿

6.一年级数学上册67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7.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8.《10的分与合》的数学教学反思

10.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错题集 篇十

78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2、按顺序填出90前面的三个数()

()

()

3、比11大,比15小,是一个单数()

比60大,比70小,个位上是5的数()

4、39添上1是()个十。39添上1是()。

5、70比()多1,比()少1,()比70多1,()比70少16、写出三个个位是4的数,并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写出三个十位是4的数,并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7、()里最大填几?

9+()<17

16>()+10

()里最小填几?

35+3<()

17-()<108、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差().9、25再添上()就和30同样多.10、从10开始十个十个地数,90前面的一个数是(),90后面一个数是().11、从80开始,十个十个的数,再数()个十就是一百。

7个十加()个十是100。

12、豆豆的爸爸今年37岁,淘气爸爸的年龄和豆豆爸爸的年龄差不多。淘气的爸爸今年可能多少岁?

39()

50()

35()

13、40比()大1,比()小1。

14、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

15、12-5=()-7,17-8=15-()

16、从10开始十个十个地数,90前面的一个数是(),90后面一个数是().39添上1是()个十,是()

17、个位是5的两位数有:

十位是5的两位数有:

18、比最大的两位数小1的数是

()。个位是2的两位数有()个。

19、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张5角的人民币和()张1角的人民币.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张5角的人民币.也可以换()张1角的人民币.20、按顺序填出90前面的三个数()、()、()

21、个位是2的两位数有()个22、5=()-5

()-6

= 3

+

()+ 6

= 5

+

923、一个足球46元,小明:我带的钱正好够买一个足球,我最多带了()张十元?

小红:我买足球付的钱全是十元的,我付了()张?

24、一张50元可以换()张20元和()张10元。

25、一张100元的可以换()20元的,也可以换()张10元的。

26、26角=()元()角

100分=()元

3元6角=()角

27、一个数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和是9,这个数字可能是()、()、()。

一个数它的个位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可能是()、()、()。

一个数它的十位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可能是()、()、()。

28、一个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是5,比十位上的数字小3这个数是()。

一个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是5,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的数字小3,这个数是()。

29、88左边的8在()位,表示()个(),右边的8在()位,表示()个()。

30、个位是5,十位是3的数是()。

31、在31和43之间的双数有()个,单数有()个。

上一篇:《掌声》反思下一篇:六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